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x 页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补遗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17H 页
颐庵令前(己未○栗谷)
炎威比酷。不审令候何如。珥颇中暑毒。心甚无聊耳。前谒左右。被令索诗文甚急。心愧颜汗。终无所呈。令意必以为怪。珥非敢隐乎左右也。珥不特诗思也没。读书又不能著意。未知终做什么人乎。第恐令意于珥。有所不谅。故不敢默默。聊复一言。大抵古人之所谓文者。与今人异。古人之文。无意于为文者也。夫云行雨施。日照月临。山川之流峙草木之贲饰者。天地之文也。天地不自知其为文。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动作有威仪。言语为经籍者。圣贤之文也。圣贤不自知其为文。是故。古之人。以道为文。以道为文。故不文而为文。噫。孰知夫不文之文。是乃天下之至文耶。以之为语孟。以之为六经。以之为三百篇。或奇或简。或劝或戒旨趣之精。声律之协。咸出于自然耳。何尝若后人之牵强作意。雕朽镂冰者之所为哉。如珥者。纵有志于古文。而奈才智下。学问之力又微。世俗之文。尚不能措手。况于古文乎。近日尤觉才渴。欲有所作。则搜肠枵腹。戛戛乎甚难。或睢盱终日。不得下得意句。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17L 页
比之曩昔妄有所作之时。反有所不及矣。然而珥所不恨者。回视前作。有类俳优。使人忸怩。今日之合喙。未必失。曩日之抽思。未必得。吾何嗛乎哉。且珥自读圣贤书粗知向方。欲潜心于性理之源。而志弱资钝。世故之沮败者甚多。加以家贫亲老。庾釜屡空。令人意思不佳。不得已从事于科举之学。于今数年矣。虽使专精学问。犹恐任重难胜。道远难致。况以科业二之哉。如是而又以文章之技驰骤之。则彼此俱无所成矣。只这一个放心。尚不能收。遑恤其它哉。比来。脾积气滞。起居不安。看书静坐。大有所妨。科业又废。不复有所事。但时时披阅圣贤格言之针灸人处。聊破寂寥耳。酬云唱月。既非学者之所当嗜。吟咏性情。又非浅识者之所能。由是。绝不事铅椠。为日已久。虽被尊长逼迫。或做一两小诗。皆不欲费力。故尤无意味。每成一篇。不觉自笑。落笔之后。不复追记。故家无一藁。珥岂敢外左右而有所隐哉。伏惟左右。积学既久。深有阃见。摛词敫藻。自中绳墨。句法甚精。音调甚清。又遇具眼人。有所斤正。今世之识诗家正路者。无出左右右者。珥所景慕。亦无出左右右者。欲学为文。舍左右而将谁就正哉。珥于为文。非不愿学也。但以信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18H 页
道未笃。而先事于文。和顺未积。而先发英华。则其不几于重外而轻内乎。其不几于玩物而丧志乎。以此绝意于为文。而有所悔吝。虽然发轫正路。既莫若左右。珥所景慕。又莫若左右。则珥可一日心不在左右耶。待珥于斯道。稍有所见。得个入处。能有所守。不为外物所胜。然后将从左右。以学不文之文。于斯时也。左右其以所得圣贤之文。勤勤示诲。使珥得为具眼之徒。幸甚幸甚。此可与左右道也。其可与俗士语哉。伏惟令垂察焉。六月九日。李珥顿首。
题砺城尉琴棋书画簇(阳谷苏世让)
古屋深深竹木清。白须红颊会群英。峨洋要解孤桐韵。行怯思饶一路枰。春蚓蛇相绾结。锦囊玉轴谩纵横。曾从止老看遗墨。今日天涯眼倍明。
和观颐堂韵(河西金麟厚)
曾相倾盖久。业已定前言。我未专山静。君能脱俗喧。何年持白发。一笑对青尊。独立江村暮。孤怀谁与论。
又有诗再和
曾排庄老破申韩。不数辕生食马肝。须识儒家名教事。莫言洙泗已波寒。
次砺城尉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18L 页
人心从古自灵明。酬酢千端统性情。寂灭如能全实理。梁皇何用饿台城。
次宋明仲(北窗郑𥖝)
早年胸次郁峥嵘。有此襟怀有此生。卖卜君平初弃世。观鱼惠子已忘形。寒灯竟夕吹孤愤。夜雨何时话道情。莫怪老夫长龃龉。病弓元自不施檠。
呈颐庵(大谷成运)
力学期收圣处勋。通经兼诵百家文。雄词岂但追光禄。瘦字还能继右军。鸣佩屡朝丹凤阙。垂纶时入白鸥群。锄除豪贵居谦约。礼士亲贤世共闻。
峡里编蓬一亩馀。寒松瘦竹称幽居。酒赊贤圣看山酌。药种君臣带雨锄。夜榻定交邀嶂月。朝盘当肉荐溪蔬。比来新得龙游胜。日把乌竿钓白鱼。
钝庵寄送杭州西湖图,雪拥蓝关图商山四皓图,玉堂春晓梅花图。索咏。杂记一律。博笑。(湖阴郑士龙)
藉甚名高禁脔亲。攻诗好画见天真。悬壶境界藏烟景。积缟关山送逐臣。芝长逋翁堪傲世。影疏徵士句争春。披图日代清扬觌。绝胜书中对古人。
义顺馆演享仪有感。录奉安分明仲仲初。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19H 页
前度重寻廿载中。依然老鹤返辽东。儿童项领非初面。城郭恢张倍旧功。奔走衣冠闲揖让。参差笾豆极珍礼。只惭傧价愆仪节。腰脚疏顽似野翁。
次砺城公四绝韵(灵川申潜)
天教此地属神仙。多少亭台不记年。颓发佩符聊尔耳。海天将欲御泠然。
到处层峦势若崩。登临溟渤浩无凭。最怜春晚鸣沙路。落日海棠红欲蒸。
碧涧丹崖绕白云。岚桥坡岭路相分。人云极险君称胜。到此方知更出群。
之子才华孰敢前。令人淡伫思悠然。吹箫弄月在何处。杳杳连城珠树边。
   
(自岚桥至坡岭。人云极险。而砺城独称胜绝。余至于此。所见极清奇秀丽。及登坡岭。则溟海在眼底。益快甚。砺城之言果验。是以。第三首及之。)
山人玉宝诗轴(林塘郑惟吉)
东村丽藻古心清。聋叟新题亦称情。梦踏华胥惊剥啄。竹林同听午鸡声。
   
(东村。黄汝献。古心。尹根寿。聋叟。宋寅。)
题砺城尉家歌姬石介诗帖
梦𧶘元为水月邻。两翁分占一江春。君家奏乐吾家听。绝胜屠门大嚼人。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19L 页
奉赠宋明仲。兼示朴君实。 (学音尹春年)
世故良可嗔。违离今二年。相思一望地。浩缈逾三千。忆昔追随日。心融自欢然。论文参造化。讲道企圣贤。小庵面终南。日夕苍翠连。庭前有脩竹。挺绿摇寒烟。白发不待老。苍狗何易迁。平生笑丹诀。今日欲学仙。
  又(庚申)
诗家真诀世无传。瞽觑聋聆百岁前。何幸砺城深得妙。不教苏李作前(一作先)贤。
次观颐道人赠法达韵(蓬莱杨士彦)
道士清诗起法僧。珠琪璀粲满溪藤。三吟欲和才还尽。挑了禅房一夜灯。
漫兴奉呈宋砺城颐庵(玉峰白光勋)
满院花开白又红。可怜芳艳片时中。也知飞去终泥土。不用纷纷逐晚风。
又次寄呈颐庵
政怜娇鸟弄青枝。更值遥山雨洗眉。想得仙翁无一事。晚花庭院有新诗。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20H 页
水月亭八咏(汲古李洪男)
清早窗初启。遥山气自煴。似随人共起。故与日交纹。遇异阳台梦。怡同垄上云。移来诗句里。字字总成雯。
     
(右妙寂朝云)
返照翻成暗。归云拥已迷。金蛇忙不驻。银竹散难齐。鸟翼投林重。钟声出寺低。寻僧明日去。愁杀涨前溪。
     
(右清溪晚雨)
何处独无月。扬明是汉江。冯夷惊屃赑。后土烱鸿痝。练静霜砧捣。奁寒玉女扛。遍舟昌风露。可与洞庭双。
     
(右汉江秋月)
试问山中雪。前宵深几何。尽将青掩匿。惟见白层峨。共说寒威重。谁知霁景多。长松不受折。最爱秀孤柯。
     
(右峨嵯霁雪缺)雄蟠知势大。峻极见居尊。望自谙山面。身犹阻洞门。想应春蔌长。谁采佐盘飧。
     
(右龙门耸翠)
平郊延十里。一雨长春芜。纚厉周阹际。萋迷远水隅。风鬃出凤苑。云锦散龙驹。作颂今谁是。駉篇可继无。
     
(右箭郊平芜)
湖上轻风起。樯头落日衔。双双向孤岛。一一转重岩。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20L 页
近过初无别。遥看却不凡。韩亭今草没。去吊借归帆。
     
(右楮岛归帆)
沙平官渡岸。蹄毂不停行。去岂忘城市。来多为利名。垂杨管离恨。芳草唤愁生。风雨投荒院。谁知石涧情。
     
(右沙平行客)
  又(楮岛归帆一绝缺○白湖林悌)
替得朝云触石生。朝来笼尽乱峰青。可怜不作商家雨。怡悦诗仙管一亭。(右妙寂朝云)
鸭炉烟湿水沈灰。凉透重帘小梦回。一片青溪山上雨。晚风吹送过江来。(右青溪晚雨)
秋晴江汉净云烟。露流银蟾挂碧天。安得回仙响铁笛。夜深惊起蛰龙眠。(右汉江秋月)
夕寒冰合古铜壶。晴雪遥岑见暝乌。仍想新梅映水月。拟呼孤艇下西湖。(右峨嵯霁雪)
孤云飞鸟渺茫间。碧露龙门第一峦。前江有路通三级。几个脩鳞去得攀。(右龙门耸翠)
十里平芜似画图。暖烟芳草水生湖。嘶风万马皆神骏。曾有孙阳过此无。(右箭郊平芜)
沙平院北起行尘。南去北来秋又春。惆怅尽从名利老。若为重见问津人。(右沙平行客)
过宋驸马水月亭
秦楼公子风流尽。檀板佳人翠黛残。惟有当时歌舞处。春江水月映朱栏。
听歌(听石介歌词○守庵朴枝华)
主家亭子汉滨秋。卿月夜然逝水流。唯有凤凰天外曲。人间赢得锦缠头。
摇落非徒宋玉秋。一时人物尽东流。何须更听翻金缕。弦绝当时已白头。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21H 页
拜颐庵墓(古玉郑碏)
公逝已三载。我来封树秋。才心长耿耿。万事剧悠悠。肯顾黄尘闹。应乘白凤游。空令羊季子。驻马哭西州。
望水月亭(峒隐李义健)
诗仙一去杳云軿。江上空留水月亭。惟有旧时门下客。忆来前事涕交零。
过颐庵旧第有感
颐庵旧第宅。事去奈愁何。花树依俙见。门阑寂寞过。欢娱如断梦。岁月若飞梭。立马街头路。沾缨苦泪多。
次韵古玉过颐庵墓
芝盖杳何之。星霜今几秋。三花落已尽。逝水空悠悠。苍茫阆风期。汗漫瑶台游。吟魂肯此留。飘荡穷齐州。
偶阅颐庵先生送金云夫枫岳诗
翰墨文章两绝伦。沧洲去后品何人。当时门下知音士。只有如今郑子真。
壬戌七月既望。陪颐庵先生及数三诸君。泊舟蚕岭。邂逅梧阴三叔侄。并舟玩月。梧阴瓦瓯羌笛。意趣真率。至今追慕焉。
邂逅逢诸彦。兰舟系断矶。瓦瓯篷底满。羌笛月中飞。骨肉同游盛。江山此乐稀。平生慕真趣。风彩尚依依。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21L 页
二月三日。夜梦颐庵先生。似看构屋之役。见我设席而坐。接语温温。仪容宛然。
仙髯垂领耀方瞳。襟度依然接语融。贱子受知曾不浅。梦中情款旧时同。
游水月亭(并序○象村申钦)
   七月既望。与台徵诸人。泛月于汉水。仍上水月亭。信宿而返。东阳亦随之。亭乃故驸马砺城君宋寅别业也。砺城以文章雅望。表著于当时。尤长于书法。得吴兴三昧。一时金石之刻。咸倩其手。余亦及见之符彩端凝。眉目如画。真贵介标致也。家畜歌妓石介。盖古之秦青者流也。砺城既有此亭之胜。又有声妓之
颐庵先生遗稿卷之十二附录二 第 222H 页
娱。能享清福于太平之日。卒以富贵终。忆。在戊子年间。余携坡原兄。洎舍弟辈。与若干朋伴。为会于亭上。流连数日。未数年。干戈作而亭亦厄于兵火。今来访旧。湖山如昨。而人事之可悲者。殆不能为怀矣。王逸少所谓俛仰之间。感慨系之者。信矣。砺城之孙圻时为寺正。构草堂于亭之址。丹碧之新扁焕然。足曰肯构。仍赋感怀。示同行。诗曰。
出郭仍遵浦。移舟晚趁阴。新凉真解事。佳客亦联襟。俛仰悲迁逝。江山阅古今。黄昏正容与。月色乱杯心。
泊舟水月亭有感(青溪梁大璞)
水月无人管。云山自在青。存亡惊一梦。涕泗上孤亭。逝。者何由返。归舟为暂停。留诗吊鸥鹭。谁与共忘形。
水月亭(五山车天辂)
回首东湖水月亭。当时歌响出金屏。扁舟过客多情事。依旧春风荇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