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x 页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耻斋遗稿附录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4H 页
摭录
答南时甫书曰。昔年与君及应吉诸人相从之日。切偲之益甚多。暮年作意之功。专籍于是。而不数年间。死别生离。无复前日之事。乡间虽多有儒士。率为世习所夺。无与论此事。令人心绪日孤。(景浩)与赵士敬书曰。洪应吉游山录。前日欲览故送呈。此人有学有文。遽至不禄。每深叹惜。   景浩左议政沈喜寿书黄骊志曰。生员洪仁祐字应吉。孝悌忠信。出于天性。自少笃志圣贤之学。坚苦刻厉。真践实履。端方好礼。动慕古人。所交皆一时贤士。如退溪李先生最相许。能文章。拔出流辈。而屡举不第。亦不屑意。有耻斋遗稿行于世。年才四十。居父忧。过毁而卒。国人惜之。即 明庙甲寅岁也。墓在州北大松里。 宣宗朝。以其长子进贵。 赠爵领议政。最后。因士林公议。配享沂川书院。
挽诗(佥知中枢府事李滉退溪)
美质仍资学力强。芝兰不采自芬芳。百年我友期三益。一岁君家有六丧。鬼恶天高难究诘。儿啼慈哭太冤伤。那知旧拟骊江约。永隔修文地下郎。
  又(户曹正郎杨士俊)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4L 页
唐城洪应吉。出处世人知。主敬斋何耻。存诚志不欺。风仪山有立。正色玉无瑕。枕草偏知礼。缠痾未赖医。迁坊馀面教。仁里失肩随。树德薰双季。裁成属二儿。半涂生也短辞母哭之悲。春雨骊江路。含哀忍写诗。(吏曹佐郎金贵荣)
志学常坚吃菜心。半生攻苦孰知音。人期致泽终无命。念绝轻肥上有临。风树此情仍不幸。皇天今日最难谌。偏亲弱妇诸孤幼。不昧精灵恨亦深。
祭文[佥知中枢府事李滉(退溪)]
呜呼。眷眷孝友之实。恳恳乐善之诚。烨烨才华之美。孳孳学问之明。天之何为。既赋君以如是之厚。而乃独寿之啬而祸之酷耶。滉百疾缠身。人事恒阙。病不视而殁不含。奠不躬而葬不绋。惭负幽明泪在襟袖。倩奠薄酒。君其歆右。呜呼哀哉。
     
(成均馆学官许晔草堂)
维君温恭孝悌。得之天性。又厉于学。维日居敬。克勤小物。兼有文学。断断自期。崇德广业。与我作友。十五六年。一见如旧。不约而坚。每见必喜。每谈必洽。君闻以警。我听以饬。世故拘牵。不能同榻。沈恨常存。从朝及夕。信音不绝。惟君能之。我虽极慵。亦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5H 页
多往时。虽不大亨。要以为谐。云何今日。志愿永乖。昔君初哀。我方省愆。礼不可过。未及告论。既伤之后。虽说何裨。是朋友过。恒我忸怩。自尔事徂。人耶命耶。思今念古。增我唏歔。呜呼。爵未一命。年不四纪。高堂哀号。琴瑟委弃。有男有女。罔知依倚。人间福禄。何独少子。天之降酷。何独于君。我陈我恸。君能有闻。(进士具思孟)
呜呼。天丧斯文。道其不复。国无矜式。士有异学。哲人云亡。时命由否。惟我 耻斋先生。气全光岳。心似珠水。早自观海。久乃升堂。有敞其 庭。有峙其墙。择地而蹈。非礼勿视。及泉为的。兴山添篑。屋漏非隐。常对赫临。蟊贼虽强。宁使来侵。深造之道。靡不自得。睟面盎背。知有成德。端拱整衣。瞻者起敬。沈潜经传。常若面奉。优游礼法。实由躬行。允矣君子。既明而诚。学希殆庶。道亚黄中。精华所发。和顺斯充。处今不污。望古遥集。矧伊行源。惟日不及。既养其志。安用三牲。遽当大事。云胡独生。于焉自尽。爰及灭性。不死者道。难谌者命。悠悠苍天。曷有定止。福善祸淫。徒虚语耳。凡今之人。莫不有言。竞务其华。孰培其根。公维笃。行公实匪懈。既底无择。敢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5L 页
言寡悔。庶几得舆。厥有普施。黄虞既邈。世莫我知。啾哇满园。蒙耳黄钟。宛其在田。谁识神龙。藏修于室。日月于征。四十始满。大梦已惊。穷通脩短。屈信盈虚。公心随化。何与于吾。曰余无状。幸承话言。丁宁善诱。密若春温。谓是十传。入德之门。熟读玩味。自有好处。君其勉之。毋或自沮。余闻斯训。中心乐之。返而省焉。有汗沾衣。于后数月。公丁内艰。数往不可。徒自盘桓。惟异服阕。永以依归。孰谓今者。而至于斯。闻公惟几。余有所拘。不亲问疾。不亲举扶。及至易箦。无所服役。实负厚义。徒增忸怩。侧闻遗训。难禁涟洟。玉色金声。永閟重泉。精英之气。尚应穷天。殉身而逝。蕴而不倾。必为雨露。以利生灵。师曰花潭。友有伊斋。独不及传。是疚余怀。狂澜既倒。坠绪谁寻。冀纡歆格。式昭菲忱。
内子挽诗附(弘文馆副提学朴淳思庵)
曾寻师友屡敲门。一饭恩深杂佩分。永叹山阳无旧侣。谁怜寡妇著高文。未将隔宅存交道。又送哀笳落陇云。独有衰颜万行泪。空凭挽曲洒双坟。
     
(刑曹参议洪天民)
早将贞洁配真儒。雨美从知信不孤。举案一心相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6H 页
对敬。枯形十载未亡躯。犹存白璧连城重。克守青毡旧业俱。纱幔传经成故事。诸郎无地尽怡愉。
     
(奉常寺佥正杨士俊)
平生旡妄 耻斋公。训及齐眉两肃雍。女子有行恩罔极。死生成说义何穷。哀深一毁身随露。庆秀双珠学继功。谁借张君千字诔。贞碑长照妇林中。
神道碑铭(并序)
可臣少时。即闻洪耻斋先生学问志行之懿。为一时诸贤所推服。而未得其详。及今衰病。屏伏湖乡。先生胤子唐兴相公。辱许可臣。有相知之义。连家之分。一日。乃以先生遗藁。远投穷山撨牧之社。而属以先生神道之铭。辞意恳勤。有大感动人者。可臣极知不敢当此责。顾惟当世之典文钜公彬彬然也。相公不求于彼。而属之可臣。其意或有在也。使人一味惶恐。不敢以不文辞。乃拜受其先藁。而盥手敬读之。瞿然起而叹曰。生长东南。未知有程伯醇。此陈忠肃责沈文所以作也。今以浅见弱笔。摸写先生德业之万一。以赎可臣孤陋寡闻之罪。抑或一道也。谨按。南阳洪氏。为国大姓。而先生之系。乃出唐朝八学士之一。遂有唐城之别。自后达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6L 页
官伟人。世不乏出。至五代祖讳师锡。功名声闻。尤卓卓不群。 赠谥庄襄。高祖讳季涓。进武司勇。曾祖讳贵孙。御侮上护军。祖讳以平。成均司成。 赠吏曹判书。考讳德演。文科。佥知中枢府事。 赠左赞成。妣龙仁李氏。虞侯思良之女。生五男。先生其长而讳曰仁祐。应吉其字也。生有美质。温良庄重。未弱冠。而能振拔流俗。脱然有守死善道之志。律守制行。一遵小学。鸡鸣而起。盥栉危坐。竟日夜嗒然。几案间无杂书。常目在之者。惟心经近思录。而于中庸首章。大学诚正修三章。益自力焉。究索体验。为一生施功之地。言行一致。表里无间。以至旁置白黑豆。验其一念之所发。隐微幽独之地。功夫严密。无愧于息有养瞬有存之训。要之。其学实见得。千差万别。都自一本中出来分明。故其一言一行。无非截然整整齐齐。观其答史官尹殷辅书卒之问。与程伊川答温公给事中之问相类。此等语默之节。在大贤犹或难之。而先生从容焉。其与一时泮宫诸生论事。不激不媮。动有经据。便有为国以礼底气象。所与游皆当世名贤。如稣斋卢先生,草堂许先生。最有道义丽泽之益。当 仁庙在储。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7H 页
圣学曰就。稣斋为宫僚。书筵讲说。或有疑义。辄就先生正之。先生辨释精明。资益甚多。徐花潭先生尝云。多阅志学之人。可与进步者。惟洪某一人。先生最后。师友退溪老先生。其所论难。多是操戈入室。故老先生有云。每与接语。深觉洗去蒙滞。又曰。古人虽在服中。讲学往来书简。未尝废。此后。虽在庐所。望勿废相问。老先生有望于先生之警益如此。罗整庵钦顺。分人心道心。为性情体用之别。士之过于高明者。又从而为之说。而立赤帜焉。先生独辨罗见之非。以为作两般看。最是错认。罗公之学。未可谓尽出正。老先生深以为是。静庵赵先生逢时不幸。未得究其设施。其志行之述。人皆指为祸门。而阙于编次。先生惧其愈久而遂泯无传。据事摭实。撰次行状。使他日秉笔者有所考据。游关东有录。文章赡详。使见之者一览了然。退溪跋而赞之。士类传诵。为亲之故。虽屈意举业。而亦不屑屑焉。中丁酉生员。其终不偶。命也。乙巳。 仁庙宾天。饮浆迄成服。疏食终其月。方丧尽礼。古未有如先生者。先生斋号。初用敬字。后易以耻。草堂问其故。答曰。点检从前岁月。了无一得。将恐未免为流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7L 页
俗中人。以故易之。庶有所勉。其后又作居室箴以自警曰。尔得甚么。其提省日进之功。皆此类也。其尤所难者。己卯之后。奸凶馀孽。继构仇善之祸。世之端人正士。流放窜殛。极其酷烈。门生知旧。号以道义相讲劘者。改头换面。做若平生素昧者然。过其门而不顾者滔滔。先生特立其间。不慑不挠。虽海岛绝塞之远。因人寄问。切磋劝勉。意极缱绻。有何可不信一命字。不纾远怀等语。其他名卿善士之丧。吊死问生。礼所当为者。不避时忌。曲尽情礼。人亦不得以此而饷祸于先生。信乎朱夫子所谓人品相越。真不啻九牛毛。而如先生者。求之今古。绝无而仅有者也。先生天性至孝。癸丑。遭赞成公之忧。歠粥泣血。羸毁不起。时嘉靖甲寅十一月丁未也。明年二月。葬于骊州治北大松里丙坐壬向之原。享年四十。老先生为文以祭之。历举先生孝友之实。乐善之诚。才华之美。学问之明。赋德之厚。禀寿之啬而痛惜之。岂无所实见而云然也。天若假之以年。至于养深积厚。矜持者纯熟。严厉者和平。水到船浮。左右逢原则其成已成物之功。岂止于此而已乎。呜呼惜哉。夫人金氏。平阳府院君承霔之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8H 页
后。郡守希稷之女也。敬事君子。而孝奉舅姑。姑氏性严少假借。而夫人每得其欢心。贤孝之称。内外无间。先生之殁。子幼女弱。夫人左提右挈。纳于义方。终能使之成立。不贤而能如是乎。后先生十有四年而卒。祔葬干先生之左。噫。天果不可必乎。先生虽不得仁者之寿。毕竟不匮于锡类联珠叠璧。承家继业。有以益大先生门户之传。曰进。曰迪。早擢巍科。俱登显仕。进今为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唐兴府院君兼知 经筵事。迪以文学显。赐暇湖堂。将大用于世。而不幸早殁。官至司宪府执义。以唐兴之贵。推恩先生。 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观象监事唐阳府院君。妣 赠贞敬夫人。长女适济用正李景㟳。次适司评李文会。唐兴先娶坡平尹氏敦宁佥正 赠吏曹判书应奎之女。生男汝栗。郡守。先亡。后娶蔚山朴氏司酝署令宜男之女。执义先娶士人韩说之女。后娶镜城判官 赠左赞成韩孝胤女。生二男一女。长汝翼。县监。次汝亮。刑曹佐郎。女适生员姜弘绩。监正生三男一女。长愖。司宪执义。次憘,革。女适郡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8L 页
守尹觥。司评生一男一女。男曰奇男。女适监察赵弘瑞。汝栗娶退溪李先生之孙直长安道之女。生三男。曰有焕。县监。曰有炯,有灿。有灿早夭。先生侧室子述生一男。曰汝恪。何其子孙之贤而多也。此殆天意也。铭曰君子之学。为已而已。己之不为。是乃为利。嗟惟先生。学纯而正。求之日用。本之心性。惟几惟微。更审于行。日亲有道。激昂奋发。有闻斯行。勇进不辍。一棒条痕。一掴掌血。入孝出悌。馀力学文。坚志苦节。富贵浮云。出门承事。如宾如祭。伊洛的源。邹鲁遗绪。五谷将秋。未获而陨世道衰日。儒林厄运。天不复矣。忧将曷极。立石琢辞。弟子是则。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 日。奋忠出气合谋迪毅清难功臣正宪大夫宁原君洪可臣。撰。
墓志铭
嘉靖甲寅十一月丁未。成均生员洪先生讳仁祐。年才不惑。居外艰。过毁而卒。其何以劝天下之孝子乎。贤不必贵。仁不必寿。一至于此。天未定而然耶。何其不可必之甚也。其胤子唐兴府院君进。以家传诗礼。俯就科甲。秩跻公孤。名登钟鼎。推 恩赠于先生。极人臣之官爵。天于是乎定矣。谨按洪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9H 页
氏谱于南阳。世传其先来自 上国。即高句丽时唐季所遣八学士之一也。积累之厚。继出伟人。曰复。曰由道。皆擢显仕。入我 朝。有知中枢院事讳师锡。受知 献陵。立功征西。 赠谥庄襄。于先生为五代祖也。高祖讳季涓。进武司勇。曾祖讳贵孙。御侮上护军。祖讳以平。成均馆司成。 赠吏曹判书。通经传。敦睦爱。世称谦厚君子。考讳德演。文科。佥知中枢府事。 赠议政府左赞成。深于经史。守道不挠。用是屯蹇。妣龙仁李氏。观察使伯持之后。虞侯思良之女。凡毓五男。先生乃其长也。生而孝敬祥顺。目濡耳染于家庭典训之内。未弱冠。慨然有志于性理之学。笃信好古。必以圣贤为可法。平居。律身小学。鸡鸣盥栉。整襟危坐。坚苦刻厉。人所不堪。虽向晦宴息之际。亦未见其有惰慢之容。常读心经近思录诸书。而吃紧服膺于中庸首章大学诚正修等章。以为求端用力之地。乾乾惕若。反躬践实。隐微幽独之中。愈严愈密。尝置白黑豆。以验念虑之微。端庄凝重。履绳蹈矩。绝意外慕断断以崇德广业为期。所与皆一时名贤。如卢稣斋,许草堂诸公。最其道义相长。丽泽切磋者也。 仁庙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9L 页
在储。圣学日进。稣斋为官僚。凡遇书筵上疑难处。辄来相质。多所资益。后谪海岛。先生抵书。乃举濂溪令二程寻孔,颜所乐何事。伊川见人静坐。叹其善学等语。勉之以静中体认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仍寄以诗曰。寂未动时须顾体。感方通处可求根。中何湛一微难见。诚固散殊养则存。盖虑后学易差于分殊处也。徐花潭尝语人曰。近来志学。可与进步者。洪某一人而已。金慕斋亦亟称其志学有操行。退溪李先生。当世儒宗也。晚而相得。义兼师友。面论书质。讲劘益精。后读罗整庵困知记。有以道心为性。人心为情之说。力辨其不然。退溪是之。及先生之殁。退溪为文而祭之。略曰。眷眷孝友之实。恳恳乐善之诚。烨烨才华之美。孳孳学问之明。天之何为。既赋君以如是之厚。而乃独寿之啬而祸之酷耶。其见重于先正类此。尝得金寒暄自警录。手书一通。朝夕观省。恨不得同时而亲炙焉。赵静庵德行事业。久未有叙述。先生深惧道脉泯没。旁搜广采。撰次行状。使有所考据于他日。其于文章。不甚经意。而天分高迈。机轴自别。凡有所作。笔力遒劲。论议洒脱。有非骚人才士疲精竭神者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0H 页
之所可及。虽为亲屈。混迹场屋。而实未尝屑屑于举业。自中丁酉司马以来。亦不偶焉。数也。闷亲癠而不委庸医。则博览方书。备知用药之要。友诸弟而不烦外傅。则随才诱掖。并为知名之士。哀人有丧。悉心经纪。或手制衰服而与之。凡闻名卿贤士之丧。必去肉数日。伤世道也。 仁庙宾天。恸切攀髯。疏食水饮。不以韦布而杀其节。及至癸丑赞成公之忧。如疑如慕。必诚必信。瞿瞿皇皇。啜粥泣血。一于礼而不苟。不自觉其奄忽尚忍言哉。尚忍言哉。乙卯二月。葬于骊州治北大松里丙坐壬向之原。先生字应吉。初号敬斋。后改以耻。资禀粹美。器宇沈静。感发最早。趋向甚正。当己卯士祸之馀。道学为世大禁。而能自振拔。穷寻洛建之坠绪与二三同志。讲明不辍。若将终身。世之臭味不同者。宜如何其忌嫉。而继以有乙巳之狱。知旧诸人。诛窜相踵。士或过门。缩颈不敢视。先生独立不惧。吊死问生。情礼无缺。此实人所难为。而累亦不及。岂非忠信服人而然也。平生为学。切问近思。居敬穷理。勉勉循循。不为浮泛凌躐之归。至三十而易斋号。勖之以恐为流俗之人。将四十而箴居室。警之以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0L 页
尔得甚么之语。其进修之功。提察之方。未始须臾息。亦未始须臾忘也。使其天假之年。得以优游涵养。真积力久。则其所造诣。乌可限量也。夫人金氏。顺天望族平阳府院君承霔之后。郡守希稷之女。肃雍事君子。孝顺奉舅姑。姑性严少假借。而每称为贤妇。其侍母夫人之病。顷刻不离侧。尝粪验差剧。盖至行天性然也。及失所天。子女皆弱。左提右挈。教以义方。终有所成就。不贤而能如是乎。后先生十四年隆庆丁卯而卒。享寿四十九。祔定先生之兆。追荣贞敬之封。凡生二男二女。长即唐兴。策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闻望临一时。次迪。出继从叔父仁范后。早登第。盛之玉署湖堂。将大用于世。不幸仕止司宪府执义。女长适济用监正李景㟳。次适司评李文会。侧室有子述。唐兴先娶尹氏 赠吏曹判书应奎之女。生男汝栗。进士。顺川郡守。继室朴氏。司酝署令宜男之女。执义娶赠左赞成韩孝胤之女。有丈夫子二人。汝翼进士。翊卫司司御。汝亮。进士。刑曹佐郎。女婿。士人姜弘绩。监正生三男。长愖。议政府舍人。次憘,革。女婿。郡守尹觥。司评生子奇男。女婿。监察赵弘瑞。顺川娶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1H 页
直长李安道之女。生三男。曰有焕。四山监役官。曰有炯。曰有灿。幼。善庆之家。宜其子孙之振振也。铭曰。有兴其才。不待文王。吾道之东。何叹偏荒。孝弟亲仁。馀力乃学。坏朴有素。格致其阈。万理一原。心为主宰。静存动察。无时不在。方寸昭昭。亦具太极。天德王道。要以谨独。对越上帝。惟日孳孳。过铁门关。持玉钥匙。一个敬字。贯彻始终。诚明两进。庶几极功。岂意斯人。早年不淑。孔徒颜回。程门与叔。自古而然。天亦无情。瑶琴传后。世其家声。
 万历三十四年九月▣日。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监春秋馆事,世子傅沈喜寿。撰。
墓表阴记
己卯以后。道学为世大禁。士皆驰骛于训诂文章之末。不复知有儒者事。时则有若耻斋洪先生。振拔流俗。慨然有求道之志。立心行事。直以圣贤为标准。不幸早世。当时之人。固已惜之。先生既殁。士论稍行于世。则后生小子闻先生之风者。莫不尊尚景仰。知所矜式。后五十有一年。以嗣子唐兴府院君进贵。 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1L 页
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观象监事唐阳府院君。其种学积德。能享身后之报。若是其不忒。呜呼。世之为善者。亦可以有劝矣。先生讳仁祐。字应吉。耻斋其号。世传唐季遣八学士教国人。洪其一也。赐贯南阳。以唐城名其居。在丽朝。有讳复。讳由道。世有显位。入 本朝。有讳师锡。征西有功。官至知枢。谥庄襄。即先生五代祖也。祖讳以平。成均司成。 赠吏曹判书。考讳德演。文科。佥枢。 赠议政府左赞成。妣贞敬夫人龙仁李氏。观察使伯持之后。虞候思良之女。以正德乙亥生先生。自少励志为学。平居。以小学自律。终日危坐。家属未见有惰容。几案间。常对心经,近思录等书。傍置白黑豆。以验念虑之微。坚忍刻苦不少懈。遍交当世闻人。以资切磋。如卢稣斋守慎,许草堂晔。最以道义相许。 仁庙在春宫。圣学高明。稣斋为宫僚。每于书筵。有疑难。辄来问质。多所发明。后在谪中。先生致书。勉以用功于喜怒哀乐未发前。戒其或差于分殊。仍寄以诗。有寂未动时须顾体。感方通处可求根。中何湛一微难见。诚固散殊养则存之语。晚得退溪李先生滉为师友。讲劘论难。造诣益精。力辨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2H 页
罗整庵人心已发道心未发之非。退溪深然之。徐花潭敬德尝语人曰。年来志学。可与进步者。唯洪某一人而已。金慕斋安国。亦亟称其志学有操行。其见重于先辈。可知也。先生之学。常用力于中庸首章。大学诚正脩章。而以已心为严师。笃信伊川天德王道在谨独之训。尝作居室箴以自警。为文章。略不经意。而拔出等夷。游关东有录。退溪跋而赞之。赵静庵志行之述。亦为士类所传诵。以亲故不废举业。而未尝屑屑焉。嘉靖丁酉。试司马而止。时士祸相仍。危机屡发。侪辈之刑窜相继。先生吊死问生。礼无所缺。人皆危之。而处之如常。闻名贤之卒。必素食累日。为世道叹。 孝陵宾天。饮浆迄于成服疏食以终其月。其谨于方丧者如此。孝友之行。出于天性。父母有疾。为学医书。知用药之方。诱掖群弟。使识为学之道。而能怡怡如也。癸丑。丁赞成公忧丧。祭一以礼。比卒哭啜粥因毁成疾。越明年十一月丁未。竟不起。春秋仅四十。卜葬于骊州北面大松里丙坐壬向之原。退溪祭以文。略曰。眷眷孝友之实。恳恳乐善之诚。烨烨才华之美孳孳学问之明。天之何为。既赋君以如是之厚。而乃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2L 页
独寿之啬而祸之酷耶。观于此。亦足以知先生之所存矣。夫人金氏。顺天大姓府院君承霔之后。郡守希稷之女。贞恪孝顺。克配君子。母有病尝粪验差剧。姑性严少许可。而每称其贤。俾为诸妇式。先生之殁。子女皆幼。教以义方。以至成立。终能受其厚祉。吁亦贤矣。生正德己卯。卒隆庆丁卯。寿四十九。合葬于先生之左从 赠贞敬夫人。先生有二男二女。男长即唐兴公。登庚午文科。历扬华显。策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今以本封。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事。次迪登壬申文科。以文行显。赐暇读书堂。终司宪府执义。女长适济用正李景㟳㟳。次适司评李文会。唐兴有男汝栗。郡守。执义有男汝翼。县监。汝亮。监役。女姜弘绩。正有男愖。舍人。次憘,革。女县监尹觥。司评有男奇男。女直长赵弘瑞。汝栗男。有焕有炯,有灿。先生侧室子述。男汝恪。唐兴公以浚谦有连家之义。命表墓道。谨依家状。叙其梗概。若其学行德懿之详。太史氏已大书。后之人。必有能言者尔。
 万历三十二年八月 日。嘉善大夫行弘文馆副提学,知制 教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3H 页
撰官韩浚谦。 撰。
行状
先府君姓洪氏。讳仁祐。字应吉。世传唐季遣八学士。教高勾丽国人。洪其一也。赐系南阳。名所居曰唐城。事具舆地志。世为显官。高丽中叶。有讳复。官至礼史。讳由道。同知密直司事。入 本朝。有讳师锡。大为 献陵所器。以属 英庙。其后征西有功。位至资宪大夫知中枢院事。 赠谥庄襄公。高祖讳季涓。进武副尉,左军司勇。曾祖讳贵孙。御侮将军忠佐卫上护军。 赠通训大夫通礼院左通礼。祖讳以平。通训大夫行成均馆司成。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世子左宾客。考讳德演。折冲将军佥知中枢府事。累 赠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 世子贰师,知 经筵春秋馆事。娶龙仁李氏。观察使伯持之后。虞侯思良之女。生府君于正德乙亥。温恭孝悌。得之天性。年未弱冠。励志圣贤之学。惟日居敬。整襟危坐。如见大宾。夜分乃寝。既窹。未尝偃卧枕上。虽对家属。必具冠带。刻励不懈。人未见其有惰容。几案间相对。唯心经,近思录等书。而以中庸首章,大学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3L 页
诚意正心脩身章。为求端用力之方。而以已心为严师。笃信伊川天德王道在谨独之训。尝置白黑豆于器。以验念虑之微。克勤小物。分毫不遗。而断断以崇德广业为期。少时在山寺。手抄小学书。有一老衲曰。自剃发。阅书生多矣。未有如公夜不眠。晓起盥栉。终夕危坐。嗒然不言之人。盖深服其攻苦而叹异之也。遍交当世有识之士。而以稣斋卢相守慎,草堂许监司晔。为道义交。相与切磋。晚得退溪李先生滉为师友。进修之功。益切于讲劘。践履之实。日深于造诣。尝谓人子不可以不知医。博观方书。精究旁通。王父佥枢公久婴疾病。其所用药。不专委医。或手自诊剂。而收效亦多。群弟既长。诱掖提撕。养其不中。使之有所成就。凡民有丧。吊慰奠赙。克尽情礼。或手裁丧服。必合古制。 仁庙在春宫。圣学高明。书筵讲读。多所论难。稣斋时入讲院。有所疑则辄来问质。府君反覆详订。要得其当而后已。斋号初用敬字。后改以耻。许草堂问其故。府君答以点检从前岁月。了无所得。年至三十。恐未免为流俗人。以此易之。庶有所勉。尝得金寒暄自警录曰。虽不得亲炙于一时。今得遗训。在我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4H 页
自勉。手书一通。以寓钦慕之意。虽以慰悦亲心。不废举业。亦不屑屑于科文。岁丁酉。中司马试而止。身不见用于时。而闻朝有疵政。则辄忧形于色。名卿善士之卒。必素食累日。为世道叹。 孝陵宾天。饮浆迄成服。疏食终其月。以致谨于方丧。己卯士祸之后。重之以乙巳斩伐之酷。士气摧铄。俗尚贸贸。道学为世大禁。而府君独立不惧。与二三同志。讲明论辨。世之不悦者。斥之以己卯馀习。甚者指以为党。至欲疏列名字。榜示学堂。一时侪辈。刑杀流窜相继。而府君处之如常。吊死问生。礼无所缺。人皆危之。而府君不为之挠。权奸亦莫能加害焉。壬子。作居室箴。有年近四十。尔得甚么之语。静庵赵先生光祖实得河洛之嫡统。而既被酷法。人伤于虎。无敢纪其实迹。德行事业。愈久愈失。将至泯没。府君尽心采摭。或得之士友传信。或参以在人耳目。撰次行状。俾后人有所考据。稣斋久在谪中。府君寄以书曰。近读延平书。乃知濂溪令二程寻孔,颜所乐何事。伊川见人静坐。辄叹其善学。故龟山,豫章,延平,考亭。相传心法。皆用力于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所谓立天下之大本。曾子之唯。子思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4L 页
之致中。孟子之性善。张子之理一。同贯说地头。若于这路脉。不分明用功。其分殊处必差。因继以诗曰。尝思尼父欲无言。性叩流行贯一原。寂未动时须顾体。感方通处可求根。中何湛一微难见。诚固散殊养则存。晚会天人非二义。遗经独抱共谁论。其微意盖可见也。后得困知记。简退溪曰。其以人心为已发。道心为未发。作两般看。最是错认了。岂辨倒王阳明差路乎。然则罗整庵亦未可谓尽出正者。天下道学。难得嫡派如是。退溪深然之。花潭徐公敬德尝语人曰。年来志学。可与进步者。唯洪某一人而已。慕斋金相安国。亟称其志学有操行。晚好羲经。手不释卷。至于寝疾。犹自摹写启蒙图说。作为小帖。置诸案上。潜心玩索焉。岁癸丑。丁严忧。丧祭尽礼。必诚必信。既葬居庐。朝晡上食之外。别行定省。日诣茔侧。循绕哀省。饘粥疏食。一从礼文。甲寅十一月十日丁未。竟以过毁卒。仅享不惑之年。易箦前一日。名二子而字之。教女子以宜家之道。且谕孤进曰。小学,近思,四书之后。周易不可不学。遗训不昧。常若在耳。呜呼恸哉。退溪先生祭之以文。略曰。眷眷孝友之实。恳恳乐善之诚。烨烨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5H 页
才华之美。孳孳学问之明。天之何为。既赋君以如是之厚。而乃独寿之啬而祸之酷耶云云。明年二月。葬于骊州北面大松里丙坐壬向之原。先妣顺天金氏。平阳府院君承霔之后。郡守希稷之女。少先君五岁。承事君子。奉养舅姑。极其孝敬。妯娌之间。人无间言。王母李氏。性严少许可。而常称为贤妇。使一家矜式之。外王母李氏。患危证。昼夜侍侧。不离顷刻。至于尝粪。以验差剧。府君疾病。日祈北辰。求以自代。府君指叔父讳仁祉而语之曰。家事一听此弟。先妣恸泣受命。事无专制。必禀议而行之。没身不替。教诲子女。虽甚慈爱。不少假借。冀纳义方。宗党皆称之。隆庆丁卯卒。合葬于先府君之左。男进猥承遗训。窃禄于朝。以 朝命。 赠先府君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观象监事唐阳府院君。先妣贞敬夫人。生二男二女。男长进。今为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唐兴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事。次迪。中训大夫司宪府执义兼知制 教。出继府君从第府使仁范后。女长适济用监正李景㟳。次适掌隶院司评李
耻斋先生遗稿附录 第 15L 页
文会。进先娶坡平尹氏敦宁府佥正 赠吏曹判书应奎女。生二男一女。男长汝栗。顺川郡守。馀皆夭。后娶蔚山朴氏司酝署令宜男之女。迪先娶士人韩说女。后娶镜城判官 赠左赞成韩孝胤女。生二男一女。男长汝翼。翊卫司司御。次汝亮。刑曹佐郎。女士人姜弘绩。济用正生三男一女。长愖。议政府舍人。次憘,革。女郡守尹觥。司评生一男一女。男曰奇男。女监察赵弘瑞。汝栗娶退溪李先生之孙直长安道女。生三男。有焕。四山监役官。有炯,有灿。府君侧室子述。生一男。汝恪。府君远讳之辰。不肖孤进年在稚童。志行之述。久未属笔。中遭乱离。家籍散失。仅记其平日所闻于先执者。兼考日录所载。略叙梗概如右。
 长男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唐兴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事进。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