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x 页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4H 页
义岩书院请额上疏(书院本在潭阳)
伏以士之尊贤。不极其诚。则非所以尊贤。 国之尚德。不称其实。则非所以尚德。是故。其贤也著于一邑。则士林为之景慕。而祭之于乡祠。其德也显于一国。则朝家为之褒奖。而锡之华扁。夫然后方可谓尊尚之至也。臣等窃惟。故儒臣文节公柳希春之贤之德。不止士林之钦仰。合有朝家之令典。故臣等敢竭沥血之诚。为此叫阍之举。伏愿 殿下留心焉。柳希春生于海南遐僻之乡。而天资纯粹。嶷然拔乎其萃。自非山岳之降精。其乌能若是哉。古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非斯人欤。其在童年。词藻卓越。崔山斗见其文而叹服。声名藉藉。而希春不以浮华自足。慨然有求道之志。闻金安国为士林模楷。负笈请益。有闻辄唯。安国敬叹。以为一时英才。无过于此。不以学者待之。既就有道。学日益进。聪明强记。极其该博。大而圣经贤传。细而鸟兽草木。无不穷格。一世儒士。莫不推重焉。 中庙朝三十年别举。先正臣李彦迪以考官。见其文。知其为儒者而取之。 仁庙在东宫时。希春以春僚。侍讲大学衍义。历陈前代治乱。喻以阴阳消长。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4L 页
极陈防微杜渐。不可不谨之义。且以朱子感兴诗及性理群书等语。反覆导迪。语极详密。 仁庙为之欣然前席曰。劝勉甚美。敢不服膺。文学李畬出而喜曰。 东宫好学之诚。得君言而长进。 宗社之庆也。其夙夜裨补。随事劝戒者。多此类也。阅数年。以亲老。出宰茂长。先务教化。养老恤穷。士民服其儒化。及 仁庙嗣服。大司宪宋麟寿请于新政之初。拣择儒臣。以希春为修撰。同朝甚喜其明良之遇。而吾东无禄。苍天降割。 仁庙宾天。 明庙即位之初。希春眷眷于致君。与同僚劄进急务十策。未及采施。而奸人搆乱。祸机潜萌。林百龄。乃希春之表从叔也。方居要路。欲引为己助。潜说之曰。宫中密旨已降。顺之则芬华。逆之则齑粉。希春闻之变色。不答而起。金光准亦以此说之。希春大言曰。 仁庙在殡。体未及寒。其何忍此。两奸以此衔之。其危言直道。不动祸福。有如此者。及忠顺堂之变。希春时以谏官。与白仁杰宋希奎等。连章抗启。俱被窜逐。编管济州。明年。群小追疾之。济州近于家乡。移配钟城。忍苦寒饿者十九年。不以一毫干人。未尝一入城府。覃思著述。夜以继日。六镇之人。素尚弓马。不识文学。而闻风愿学。远近争趋。诱掖劝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5H 页
勉。一变旧习。北路之有文士。自希春权舆也。岁乙丑。 明庙二十年也。 圣治日新。稍雪乙巳之冤。希春量移恩津。及 宣庙嗣位。以三公启。有玉堂之 命。历典翰。升大司成。日与诸生讲论经传。挟册考疑者。户屦常满。而酬应如响。莫不心悦。明年。拜副提学。又拜大司宪。每于 经席。援引经传。指切时事。至诚启沃。辞意恳欸。有足以感动者。 上悉意倾向。礼貌有加。一日朝讲。将退。 上曰。卿固勿退。予有欲言。经书谚释。纷纭不一。卿其正之。希春对曰。臣受 命。方校朱子大全。衰老羸病。力所不逮。归乡处静。惟 上所 命。玉堂劄曰。柳希春乐善好古。博通经史。久处帷幄。补益弘多。今闻引年求退。物情缺然。请敦谕留之。左相朴淳,大司宪郑芝衍。亦继言之。 上命政院传谕曰。卿辞恳恳。固非弋名者之比。而予意如渴。大臣之言又如此。宜勿辞退。以补寡学。特 赐御衣及靴。 命升阶正二品。无前异数也。丁丑五月。疾革。 上遣医问疾。使子弟加冠于首。整衣带听命。俄然而化。亦可见其学力之终始也。讣闻。 上为恸悼。优加赗恤。潭阳东村。乃其中年所居。故返榇而葬于潭。越四年。 上追念不置。特 赠左赞成。至 仁庙朝庚午。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5L 页
 赠谥曰文节公。 列圣朝隆眷。可见于此也。潭之士子慕其贤。建其祠曰白川祠云。呜呼。今世之人。只以文章博览称希春者。不可谓知希春也。必观其学识之高明。器度之峻整。然后方可谓知希春者也。其常居也。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而及其当大事遇大变。则确然不挠。虽贲育。莫能夺。当其中学一会。鬼蜮揶揄而不眩。雷霆震叠而不变。匪君子之强矫。能如是乎。其自济州。迁于北地。风涛猝起。同行两船俱覆。舟人失色。而希春雍容。取纸笔写家书曰。死生命也。幸有一人脱生。以此达于吾亲云。风止后人见其书。则字画楷正。辞意纤悉。匪大人之知天命。能若是乎。其居家。孝于亲。友于同气。当其兄弟析产之日。田宅美者。悉与昆弟。而自取其薄者曰。吾则忝窃谷禄。衣食自给。可忧者昆弟也。其天质之美。诚爱之笃。非人所可及也。至乾乾不息之工。寸阴是惜。常慕横渠妙契疾书。夜有所得。取烛劄记。大学或问及朱子诸书。日夜沈潜。虽流离颠倒。未尝释手。诗,书,春秋。用工尤深。敬如神明。悦如刍豢。初奉 旨。编国朝儒先录。校朱子大全,语类。又以小学,近思录,四子六书。稽古众说。发明羽翼。为六书附注二卷。又以历代奏议。撮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6H 页
其切要。名曰献芹录。缄封以进。 上览之嘉叹。 御札褒美。其引君当道之诚。可质于神明也。此外。平生著书者甚多。其曰纲目考异,历代要录,管见标题,续蒙求,川海录,玩心图,艺苑集等书。阐明义理。各有纲条。其所以发前贤之未发。开后学之方来者。岂浅浅云尔。噫。斯人德业。粲然于其书。斯人风韵。俨然于其宇。则目今士林之所可矜式而致其诚敬者。其不在于俎豆之事乎。白川建宇。今至四十馀年。已往则官家留意于祀享。故牲币有赖。苾芬不缺矣。数年前。朝廷颁布新令。使各邑只祭于有额之院。而不祭于无额之宇。故惟玆白川。官供久废。香火将绝。一乡之贫穷士子。只行蔬果之奠。其祭也如不祭。其祠也若无祠。玆岂非大可伤心处乎。伏愿 殿下上体累朝知遇之眷。下念多士祈恳之诚。亟 命该曹。降 赐扁额。使乔岳名贤。得蒙崇奖之典。芜草荒庭。更续粢盛之享。则庶几国家兴学之化。蔚然于党塾。儒林矜式之风。感发于菁莪矣。其于盛世右文崇贤之治。夫岂曰少补哉。伏愿 殿下留神采纳焉。臣等不胜慕贤竭诚瞻天恳恳之至。谨昧死以闻。
崇祯纪元后二十四年(戊申)月日。(制疏。司谏崔季翁。疏头。进士裴纪。)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6L 页
礼曹覆启(封章翌日辰巳时。下该曹。故判书赵复阳启。)
启曰。柳希春。遐方乡士。幼年求道。受学于慕斋金安国之门。历事 仁,明,宣三朝。为一代名臣。乙巳之祸。正色危言。远谪南海之外。北塞之上。忍苦寒饿者十九年。不以干人。日夜孜孜。笃志博学。北方之人。兴起愿学。始有文士。 宣庙在祚。恩遇特至。常置 经幄之长。讲论启沃。裨补弘多。一时士论。莫不推重。平生读书。未尝释手。诗书春秋。用功尤深。奉 旨编国朝儒先录。校朱子大全语类。以四书及小学,近思录。稽古发明。为六书附注二卷。纲目考异,历代要录,管见标题,续蒙求,川海录,玩心图,艺苑集等书。有功于后学。实非浅浅。其居家行谊。立朝事迹与立言撰述。至今在人耳目。乡人立祠宇。今至六十馀年。尚无扁额。则宜其士子之大以为欠缺。而有此陈吁。其在朝廷尚贤兴学之道。诚宜特从其请。 锡以嘉额。如此之事。不必每每听从事。曾有受 教。臣曹不敢轻议云云。
上同春宋先生书(礼曹覆启。未蒙 天允。故李萱安八翊等上书。)
伏以。生等以文节公眉岩柳先生请额之疏。留待城中。已有月矣。即见礼曹回 启。未蒙 天允。生等不胜瞻悯爽缺之至。窃伏惟先生之道德文章。昭载国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7H 页
乘。照人耳目。已于 宣庙,仁祖朝。特为褒崇。 赠职 赐谥。则今日靳许院宇之扁额。此于先生之道谊。虽未为增损荣贬。实是生等叫吁之诚。有所未尽。而于朝家崇贤尚德之典。亦未为用极之道也。噫。以先生道德文章之盛。当閤下翼善 圣明之世。不宜有此。而今遽有之。此生等之所以当退而不退。有如此烦渎于閤下也。閤下以朝家之元老。负儒林之重望。出入 经幄。引君当道。凡于斯文之事。莫不为之尽心力施。知无不行。行无不尽。期以厝世于文明之域。吾先生请额之举。反见沮于閤下当朝之日。生等所以为閤下为能知先生之道德。有慨于此事也。惟閤下 为能启达于 天听。而期完乎此事也。若閤下以微生之言。为不可采。有所持难于转闻。而吾潭之院事。竟归于落寞。则不惟为今日之欠典。抑亦为后世之遗惑也。且闻近来叠额之疏。纷沓于京外。朝家之重其许。固其宜矣。而惟我文节公之祠。则有异焉者。盖潭府。实我先生之建阳。而为藏修教导之地。已有祠奉之所。且无叠额之事。宜其早蒙 恩许。而事竟至此。生等非不知更为疏恳。而烦渎是惧。旅王若公。惟是遂生等之下愿。揭光耀于吾道。深有望于閤下。
眉岩先生集续附录卷之二十一 第 547L 页
伏惟閤下加意留念焉。
同春宋先生启辞
戊申十二月初五日召对时。左参赞宋浚吉 启曰。外方书院。固有其弊。而其中表表名臣。则该曹不当一切防 启。以臣所闻潭阳柳希春。 宣庙朝名臣。本州士人。为建书院。上疏请额。该曹防 启。西关异于他道。而定州士人。为故相臣金尚容,金尚宪。亦建书院请额。而终不得请。广州士人。为故相臣文孝公赵翼号蒲渚书院请额。而又不施行。此三处不可一例防塞。以沮士心。 上曰。殊涉烦多。故不许矣。卿言如此。此三处 赐额。可也。
崇祯纪元后二十五年(己酉)十月 日。
宣赐额号曰义岩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