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日记(删节○上经 筵日记别编)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2H 页
乙亥(万历三年我 宣庙九年)
初一日。 上于崇文堂。特召臣希春及下番金睟。臣等与承旨崔应龙史官等入见。 上曰。此非言谈之时。但予欲闻前古帝王之善居丧者耳。臣希春进座前 启曰。臣等虽来往玉堂。情志不能上达。今幸蒙引见。敢陈舆情之闷。 殿下孝性出天。执礼过苦。自侍疾时。已多忧劳。初丧屡日。勺饮不入口。至于血出于口。且素伤脾胃。至今素食。伤败必至。臣下莫不惶闷。臣尝诣大臣问之。大臣等咸欲以从权肉汁 启请。而二十七日之前。难于发言。苦待其期。今日亦欲 启请。人君之孝。异于匹夫。 殿下一身。负 宗社臣民之寄。岂可不自爱惜。 祖宗先后在天之灵。亦必保佑而欲长久也。脾胃證人。素食屡日。则以冷气重伤。至于呕吐。此不可不虑也。 上曰。卿何乃出此言。予不忍闻此言。将起而入内矣。希春曰。 殿下虽甚恶而痛责之。臣不敢避也。宋孝宗之居丧。为百代之冠。而史记二日不进膳。是第三日而食饭也。十三日而小祥。二十五日而大祥。二十七日而禫祭。禫祭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2L 页
则进肉明矣。礼记。明言父母之丧。有疾。饮酒食肉。小学亦云。若有疾者。暂须食饮。疾止复初。必若素食。不能下咽。久而羸惫。恐成疾者。可以肉汁及脯醢。或肉小许。助其滋味。朱子门人蔡渊。遭父丧而气不平。朱子与书云。素食久亦不便。圣人已有权制。劝以肉和药丸。盖有肉汁之意。夫岂非礼。圣贤强人哉。 上曰。恶是何言也。希春曰。今大臣首启肉汁之劝。则群臣随之。至于百官立庭。必得请而后已。 殿下他事。则皆当尽礼。只此一事。不可不抑情从权。 上不答。卒问曰。前古帝王之善居丧。元魏孝文,宋孝宗外。更无他君乎。臣对曰。又有宇文周武帝。 上曰。即名邕之主也。臣对曰。然。 上曰。为我言其居丧之得失。对曰。晋武欲执丧。竟夺于裴秀,傅玄,杜预之说。遂废衰绖。元魏孝文。孝诚亦至。而丧中犹屡兴兵征伐。此未合于礼者也。 上曰。兵革如御门庭之寇。则君子许之。五代晋王存勖。父丧中。自御梁人夹寨之师。纲目称之。对曰。鲁伯禽在丧而御徐戎。圣人取费誓。编之书。固一道也。又问宇文周武帝如何。对曰。英明之主。居丧亦合礼。但用法严酷。官吏赃一匹。庶民隐一顷地。皆杀之。非仁孝之道。 上曰。此武帝。是拨乱之主。非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3H 页
守成之君。故有此严酷之事。只如周世宗。亦英杰之主。而不免好杀。亦拨乱故也。对曰。朱子以晋悼公,宇文周武帝,周世宗三人之才为一般。而以悼公为优。盖二君严酷。而悼公慈仁故也。 上问如何而可尽丧礼。对曰。但当以哀敬为主。而一依五礼仪则善矣。 上曰。卒哭前。不得视事。相见无路。故特引见矣。臣起谢。(此当在于初)上曰。五礼仪。诚善矣。肉汁安可从乎。对曰。若 殿下不及于礼。或脾胃不伤。而臣为此言。则臣为有罪。此乃迫于不得已之请。非肉汁。无以保 气体。伏乞深念焉。 上曰。丧中读书。则古人不禁。对曰。 上教诚当。古人云。大功废业。朱子以为业只是瑟琴音乐之类。非废其学业也。金晬曰。 恭懿殿期年之服。礼官以三十日而除。留衰待期年为公事。夫留衰待期诚善。若三十日而除。遂吉服。则吉凶相杂。无乃未安乎。希春曰。所谓除者。想是变服。岂至于吉服乎。 上曰。第未知所谓吉服者指何。金晬曰。谓绫段之类。 上曰。绫段。非但上殿不服。中宫亦不服矣。希春曰。华米之饰则不可为。晬曰。如甘察黑色则可矣。崔应龙亦进 启进滋味补 气体之事。入对既。良久乃退。○后更考纲目。则丧中亲兴甲兵。乃周武。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3L 页
非魏文也。魏文。只除丧于十三月而已也。(二月)
初三日。因郑惟一。闻典籍金宇颙欲上疏。请还庐殿。金诚一等苦口乃止。又欲小变其说而上疏。余通简于宇颙曰。 圣上之哀礼太过。众所知也。 圣上素有脾胃證。哀戚之中。积伤已久。不可不以肉汁从权。臣民之愿闻。公欲上疏。以公高明。必责难补阙。必不至益劝太过。以水济水。无补而有妨也。金君答曰。伏承令教。不胜感激。固知令公忠恳切至。生虽滞固。岂无一段是心乎。今日移御之事。大臣固已得其权矣。但礼之经权。终未分晓 启达。终恐不可为训。而亦必未安于 圣孝之至情。故愚生妄欲陈常变经权之说。使 主上晓然知权制之不戾乎礼而安之。且以正名存礼。此区区之志也。其滋味一事。固亦权制之不得不尔者。然区区亦愿令公深察 圣候。极其调护之力。如不得已。则亦须宛转方便。母使轻发。以触伤 圣情而无益于事也。○金君戒我勿轻发肉汁之说。可谓执一胶常。而不知变通者也。○黄海监司李珥叔献。送好墨十丁。且议类合印出事。余以顷改檀字所书送之。○黄海监司李珥上疏。略曰。 殿下哀毁踰式。不量气力。六日饮粥。五时哭临。以 殿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4H 页
下清羸之资。纵使百神扶相。日复一日。宁无积伤之渐乎。臣谨按。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头有疮则沐。身有痬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又曰。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孔子曰。毁瘠为病。君子不为也。君子谓之无子。匹夫执丧。尚以伤生为戒。况人主一身。 宗社所系。百神所主者乎。安全者为孝。毁瘠者不孝。大臣侍从。披肝沥血者。非一非再。无乃 殿下于罔极之中。偶忘圣训。反以毁瘠为无害于克孝者乎。辅弼左右。尚阻一侍。医官入诊。屡 启乃允。药饵之进。犹以为难。至于 恭懿殿之请。亦不顺从。臣诚愚昧。反覆思之。终未见其允合礼意也。伏望 殿下深惟 宗社付托之重。体念新陟慈爱之情。仰遵 恭懿殿勤恳之旨。俯从臣邻闷望之情。节减哭临之数。勉进调胃之膳。使大臣侍从出入无间。医官亦使频进诊候。一以讲论礼文。一以预防疾患。以致 圣躬克全大孝。不胜幸甚。
初六日。早食后。以一会诣玉堂。与校理尹晛,副修撰金应男,著作孝敬中,正字金晬。共议 启辞。令金君起草后。吾等修润。诣政院 启曰。臣等谨按。礼记曰。父母之丧。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又曰。病则饮酒食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4L 页
肉。毁瘠为病。君子不为也。在士庶人。犹当如此。况人主之身。居养迥异。而万机之烦。劳悴百倍。易致疾病者乎。世宗大王遗训。亦曰。人君生长深宫。异于常人。虽在初丧。有疾则饮酒食肉。其为后世虑至矣。虽疾病未生之前。保摄调护。固不可小忽。矧我 主上脾胃素弱。平日朝夕之膳。亦多阙进。顷自侍疾。忧劳备至。及遭大故。摧痛又极。勺饮久废。至于咯血。 玉体羸惫。中气极虚。医官入诊。亦言脉候异常。形證已著。调保实急。若不以酒肉姜桂。滋保气血。病日益深。后悔无及。此公卿大臣所以惶惶惧惧。将一国臣民之至愿。陈渎不已者也。且恭懿殿勤念 圣上哀毁过礼。冀小节抑。遣使恳劝。则自 上全不摇动。邈然不从。 恭懿殿忧闷叹恨。至谕大臣。其恳侧眷念之意。臣等闻之。亦为感泣。况在 圣上。岂不惕然动念乎。伏望深思负荷之重。克体礼经之旨。遵 世宗遗教之意。慰 上殿眷念之恳。勉从大臣之请。以安一国臣民之心。 上批答曰。三年之丧。饘粥之食。天子庶人。三代共之。卿等践道讲礼。其在平日。训予谆谆。及至今日。忍言违理。予实未晓其故。此必予执丧诚薄。有以致之也。夫复何言。徒自切责。决不可从。○朝见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5H 页
朝报。赵掌令廷机卒于昨日。佳士云亡。深为痛惜。
初九日。早朝。以承文院公事会议。诣门侧以俟。公卿六曹先问 安。 启请从权。余姑退于玉堂。与入番尹晛,李敬中议 启草。余闻公卿再 启毕。复诣承文提调会处。入谒三政承。三公问奏请与呈文。何者为是。希春对以似当奏请。但在远未能的知云云。以本馆 启事。先告退。退坐司饔院大厅。尹,李二君亦来会。遂诣政院 启曰。有疾从权。礼固当然。臣等举礼经之文。陈 世宗之教。反覆恳请。而自 上以为初丧从权。宁有是理。是违圣人制礼之意。忽 先王丁宁之训也。岂料 殿下之明圣。胶守匹夫之节。忘宗社大计。至于如此乎。从权之事。固常情之所难。而知礼之君子。行之无疑者。盖毁而灭性。非人子全身终孝之道故也。今 上哀毁太过。疾疹已著。若不及此从权。终致败徵。百悔无及。此臣等所以掩泣陈恳。不容但己者也。伏望勉从权制。以终大孝。 上答曰。一身平安。非有疾之比也。不允。再 启曰。臣等伏睹批答。不胜悯迫之至。人之一身。元气为主。元气壮则虽在衰疾。犹可以自支。元气弱则一有过度。便至伤生而不可救也。 殿下脾胃素伤。元气极弱。其在平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5L 页
时。朝夕之膳。尚多阙进。况今哀慕摧伤。淮瘦太甚。蔬食之进。或滞或吐。一日一次。犹不能下。果可谓平安乎。脉候异常。困顿萎薾。须人起居。果可谓无病乎。元气大败。疾病已著。而 殿下犹自谓平安无恙。牢拒日甚。臣等未知 殿下之意以为卧病之未可谓病乎。毁瘠之甚。至于卧病。则虽用权制。随救随败。幸而全身者。百无一二。伏望 殿下勿谓一时粗安。深思元气极伤。勉从权制。克全大孝。 答曰。不可从权之意已谕。但今启辞。或滞或吐以下之言。皆是虚言。未知闻诸何人。前日卿等目睹予身。而今乃为如此辞。可乎。
十一日。三公领府事诣 阙。启请亲入问安。 上答曰。予亦欲引见。而似有势难。故久未果矣。○上盖虑大臣近臣入对。面请从权故也。○海运判官韩伯厚来告赴任。余以扶安品官受价滥造漕船事及金宗丽光龙等为嘱。○韩君以余为博古通今。尽心国事故。今日下直而来访。厚之至也。
二十七日。景濂辞诣 禧陵。○龙泉僧始来运材木。○宋求礼庭笋。居忧过毁。今患痢疾不食。可虑可虑。(十月)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6H 页
二十九日。朝出后园。望西北边高处。堪立祠堂。乃宋震之地。而可买为己有者也。
三十日。夫人说今年夏在京时。梦见余与白仁杰相对坐于野次。到今思之。乃吾二人俱退休田野寿考之徵也。
初一日。恭懿殿以备忘记。传于政院曰。 主上近日不能寝睡。且有呕逆。水刺亦未进膳。予终日恳请。势不得已从权。至为感极。臣希春伏读而叹曰。 主上追慕之孝太过。 懿殿保护之功亦至。此实 朝鲜无疆之福。凡有血气。孰不感悦。○直提学郑澈季涵。以养病归来光州石底里。到家翌日。即遗书通问。余时归海南。昨始闻知。以书谢之。郑君覆书曰。伏蒙专使下问。具审示意丁宁。三复感悚。不知所言。澈病势危重。未赴恩召。方惶恐待罪。一拜之诚。非不切切。而尚未遂。下情瞻溯。何胜仰谕。伏惟下鉴。谨此百拜上谢状。○巳初。劝察使崔公应龙来临。叙暄凉毕。潭阳府使李仲虎从来。余与崔方伯见叙。谈话亹亹。方伯设行果先行酒。次李府使。次宋震。次余。余以杨士衡,赵惟诚妻氏之推奴李继福之世玉。务安郑介清之来参四书吐释而为从事。韩应星之冤。安邦善之罪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6L 页
不至重为嘱。又以孙男婚书之纸。修书正书之纸。状纸。光州墨为乞。皆见诺。(十一月)
初二日。大厅东垣高筑。南垣短筑。于南垣设小塞门。于东垣之下。掘溪流之上。以为行人之路。于客室南廊书室二间之东。有半间板堂。于书室深间设广窗。浅间设双窗。又于大厅南垣之外。平治土地。以为他日宴饮之外厅。○隆庆庚午。吴健为湖南灾伤敬差官。时随陪吏朱应浩多受人货赂。灾伤妄冒当受罪者。移罪于其邻村邻洞。至于充军。希春陛辞之日。力陈其年充军者之冤。 上答以此事可辨。先命放古阜数百年。复命刑曹。移文本道令覆实。 上之仁明至矣。
初四日。与木手议大厅柱高九尺。余欲令八尺。而匠氏以为不然也。○朝饭时。又落一齿。余上齿尽落。只有一个。每食物。合口软嚼如牛呞。始识韩诗之味也。
初五日。余教匠首智云以勿高起大厅。务令适中。
初六日。希春盥洗衣冠。谨书祝文云。维万历三年岁次乙亥十一月乙未朔十六日辛亥。孝孙希春谨遣兄孙光雯。敢昭告于 显祖考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经筵参赞官之 灵。伏以。自辛未拜埽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7H 页
以后。久宦 王朝。不躬展墓。今玆扫坟受由。只于考妣之墓。未能躬进茔下。谨送清酌时需。聊表悃愊。尚飨。 祖妣淑未人墓前同○。余与未人象戏二板而止。以修书无暇。今来不欲着棋故也。
初七日。朝报自京下来。十月二十六日政院 启曰。吏曹参判柳希春辞职状踏 启字而下。当捧递差承传矣。但柳希春下乡未久。且非永退之人。因其自辞。本职与兼带。一时并递。似无眷注之意。兼带中事务。不甚紧重者。姑存勿递。而勉谕调病上来何如。敢 启。答以备忘记曰。书状循例 启下。而又有此上疏。故留在未及答谕矣。今则日寒调病。明春 上来。启辞不允事下谕。且其家必穷。今在本乡。其谕监司题给食物。○臣伏闻 圣上恩眷。至于题给食物。此非常之宠。不胜感泣。○闻受学儒生二人来到文殊寺。余闻而却之。
初八日。未时末。监司送有 旨书状来到。伏受而睹则云。观卿书状及实封。今则日寒。卿且调病。明春上来。所辞不允。卿其知悉事有 旨。○书状内踏承政院印处。印朱横发。向上甚长。○去十月二十六日成帖都承旨书状内。吏曹参判柳希春。今在海南地本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7L 页
家。其家必穷。卿其食物题给事有 旨。
初十日。午。乘轿诣泥八谷宋求礼庭笋之庐。入拜厥大夫人叔母氏之灵座。退坐斋房。与庭笋相对暂话。仍戒勿复过哀损食。凌晨上墓。不久而出。
十一日。夕。尹婿宽中自京下来。沙汰事。兵判金贵荣,正郎郑彦信等回 启已无事。而台官李玄培等重发深治故也。
十二日。余与夫人议。换东溪岸上宋求礼之畓。种竹而以篱护之。则三四年间必成林。可以遮东路之行人矣。
十三日。监司在临淄。见希春辞状。以纸色甚粗。且无皮封。故正纸及皮封纸送上。又令书写营吏金德龟来听令。简云。知令鉴呈辞。不胜缺然。 圣眷至此。似难退閒。更须令量何如。修书虽急。那似面进嘉猷。开广 圣学。况本职清閒。亦不全废修书乎。恃亲滥陈瞽说云云。○答监司书曰。憧憧往来。不若修书献芹曝云云。
二十一日。光州牧使成寿益。以书问朱子语类疑难处四条。余即答之。余在朝时。卿士大夫读书疑晦来问者。不可胜记。而金德龙,金贵荣,朴启贤,闵起文,李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8H 页
湛,许晔,李宪国,权德舆,辛应时,尹斗寿,尹根寿,沈守庆,禹性传,元混,朴淳及玉堂诸学士尤勤。
二十三日。夕。务安居前参奉郑介清仁伯来谒。乃监司崔公亲语遣之也。监司给驿马。仁伯不受。自乘己马。并驮马而来。余喜而出见。议论大学吐释。多所契合。又闻一二口诀之新而当者。深喜深喜。
二十四日。光州牧使成寿益送白历来。以书问云。论杀武后改立宗室条曰。以后世言之。中宗不了。所谓不了者。何意耶。且担板汉云者。虽曰负板之人。不知其义。用于何等处耶。余答曰。了。了事也。中宗纵武三思通后。听其谗杀五王。以致大乱。此所谓不了事也。担板汉之汉。男子之称也。胡人呼华人为汉。蕃汉之汉。亦谓汉男子也。
二十八日。以明日时享。与光先斋宿。
二十九日。鸡鸣而起。盥洗衣冠。以重变礼也。以日寒而中堂窄。设 显祖 显考二位于大房。屏筵祭席既铺。奉迎神主。光雯,光延。迭为执事。祭物比前略办。祭毕。式礼无违。
初五日。朝。招宋济民。责以妄起灵光海堰必不可成之役。又谕以白监司禁止之意。渠惑之甚。而未遽开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8L 页
也。(十二月)
初九日。记官全亿来自全州。营吏通书内有朝报。乃十一月二十八日事也。吏曹参判柳希春辞状云云入启。 传曰。姑勿递本职以待上来事。政院 启曰。柳希春处。不递本职之意下谕乎。取禀。 传曰。今又下谕似烦。徐待开春上来。如不上来。其时更当下谕可矣。
十二日。金妇往见宋座首妻安氏。嫁来此洞后。始一出也。族亲皆惊叹。○学长僧清进来谒。光先以长田里金器龄基地为问。清进曰。此三水交会环抱。而山又围绕。乃大吉之地。而从前人物富盛之地也。卜居最好云。
十三日。官属自京下来。音书一封来。乃今月初三日间所出也。景濂及女子俱无恙。初三日。舍人以三公意 启曰。吏曹参判柳希春在乡家得病。不能趁时上来。仍闻希春欲过冻寒。俟春煖病愈。然后方还。自 上因希春辞状。不许递本职。其眷儒臣虚位以待之意。臣等岂不知感激。但近来。吏曹判书连次病辞。大小政事。皆令参议独当。揆之事体。岂非未安。铨注之际。判书虽存。不得不与参判,参议。论议可否。期无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9H 页
非议。例也。铨衡亚长。旷官已久。殊无国家备官僚重铨选之意。体貌亦似亏损。况大都目政不远乎。柳希春兼带经筵提调等职。固当不递。以待其还矣。只递本职。以存铨曹体貌。何害于优礼儒臣之美意哉。上答曰。依启。○铨衡亚长。不可久旷。而祈免不得。上眷虽至。私心未安。今闻递差。如释重负。喜幸无已。
十四日。采掇朱全至六十四卷。自书类二十四卷。凡至此四十卷。采掇朱文。略毕矣。
十五日。朝。始起草大学释疏。
十六日。宋济民来言蒙令监之教诲指迷。瞿然觉悟。今后不复为海堰之役。余喜其改过。赏以墨鞋二物。
十八日。以光雯之陈休养。一日不看书。○名此门前溪曰涟溪。
二十三日。以金妇明日觐省长城。兴文不忍相别。今日迫送于文殊寺。兴文涕泣而去。至岭上大声放哭。到寺即逃来温达家。余闻而遣婢率来。
二十五日。岭南军威宰柳梦井过访。余酒接谈话。语及沈,金两朋相击之状。又言士林以先生及李公珥。为中立不倚云。
三十日。上之竟为小祥后视事。仍为白冠白带。厚则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89L 页
厚矣。前 明庙已据五礼。 而致隆于 母后。亦过乎中。而违 祖宗常行之礼。此朴,卢二公之过。
丙子(万历四年我 宣庙十年)
初五日。修书状并乾杮一贴。远问于吴二相谦。以昔日窜谪时恤及妻子故也。(正月)
初十日。辰时。衣红直领。设红毡于内房。令光先磨墨。余亲写婚书云。孟春向温。谨问尊候何如。仰恋仰恋。长孙光先。年既长成。未有伉俪。谨行纳币之礼。伏惟照鉴。谨拜状云云。○夫人盛䌽物于函。玄一匹。纁一匹。红纱一匹。紫段子一端。鸭头绿一端。青绫一匹。绵䌷一匹也。
十一日。告 祖考神主文云。长孙光先。年既长成。未有伉俪。今行纳采于南原司果金锵家。敢告。希春冠带。焚香读祝以告之。○夫人昨夕语余曰。光延性聪敏有词气。可读聚句及养蒙大训,小学等书。而今之读新增类合。艰深之字。譬若顿兵坚城之下。盖姑缓之。而令读成文之书乎。余闻言而悟。
十三日。今朝乃为光先纳采之日。而天日晴和。甚可欣幸。
十四日。郑彦湜上京由直路。遣人送族谱。余以郑承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0H 页
旨琢书附送。因景濂书知 上已下类合于政院。故以修改数字书送。即呼超瞰简绍贯六字之翻译也。○更考则 上所下者。乃臣庚午年所献献芹录。非类合也。
十六日。次妻外祖李大宪仁亨公白鹭韵。 奴千里以去年八月二十日。到钟城见母。其母已病。喜于得见。至九月初三日而殁。千里之去。乃吾夫妇之劝送也。得诀别于垂死。亦一大幸。
二十一日。昔在庚午仲冬初二日。臣进献芹录。 上手批褒奖曰。观此所进一编。特采历代言行。使予为法。其爱君之诚。求之古人。何以加焉。予虽不敏。敢不留神。
二十五日。梦侍 天颜。问诸臣以易卦六爻。臣希春进而对曰。二爻为臣。四爻为国储。五爻为君。六爻为老不听政之君。又左相朴公淳亲临吾家。衣冠犀带。余亦衣冠出拜。朴相曰。令子今资级为六品。当更他升云。○闻领议政洪公暹,判府事朴公永俊。相继捐世。二公皆平平人。而洪公有九十老母氏在堂。若果入地。想不瞑目于地下矣。
二十六日。朝报亦自府使来。今月初九日。前判中枢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0L 页
朴公永俊卒。初九日夕。判中枢李公铎又卒。以李公曾经领议政故。人讹为洪领相明矣。李公心术正大。度量宏伟。好贤爱士。出于至诚。平生立朝。发大义劾大奸。凛然有直臣之节。而冰蘖之操。又足以冠冕一世。而才气干局。亦出于众人。为铨相而人服公清。为三公而泰山乔岳之望方隆。而遽以病递。人莫不嗟恨。屡年沈痾。士望益渴。孰谓济川之巨舰。遽失于明时乎。希春去秋南来。李公手书力止。及至告辞。殷勤缱绻。不忍相别。岂料才经三朔。遽闻讣音乎。痛伤无量。公年六十九。乃戊辰生也。
二十七日。余于丙午春。名此舍曰三碧。盖取山水竹三色之碧耳。及今乃悟。三度结构。然后成碧瓦之宇也。盖丙午。成内廒大体。戊辰春。作行廊。今年。又成客厅。凡三度然后乃成碧宇。岂非名谶。○茂长儒生卞成温来谒。问之则欲于三月间来受业。余辞而却之。然馈饭及于奴马。○卞成温。河西子之门人也。
初一日。同知尹根寿书云。矫首南天。邈然千里。既违函丈。有疑无质。伥伥然不知将何所底止也。四书吐释劄记。若得小暇温习。则当录上一二条。晦庵集,朱子大全。并审令示。续蒙求。在南时已嘱改板于星山。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1H 页
而递时未及印来。两山墨谈。入梓庆州。印件四本。今敢呈纳云云。(二月)
初九日。论语吐释。用工至季氏。
初十日。云峰宰朴君光玉景瑗。许赴光先围绕。以十九日朝诣南原馆为约。景瑗。湖南文士之良者。得为绕婚。深喜深喜。
十一日。整理北楼。得 经帷天眷图三事及禁川银台种稻宴等契轴。东国地图三事。多慰多慰。○伏睹 先夫人所送为男希春纳采婚书。乃丙申年十月初六日所成者也。见图书。不胜追感。希春少有文名。而婚事差池。至丙申年二十四。游学于京。而 先夫人因南原柳氏边四寸故安克详妻柳氏之言。乃送婚书。是月望后。希春自京下来。 先夫人喜而告之。令男起舞。希春辞曰不敢。到今已四十年。有男有孙。孙今当娶妻。福庆延长。岂非先泽。不胜感慕。
十二日。午。长城儒生奇孝谏来访。乃明彦之从侄也。谈话人物。余对点心遣之。○奇生言朴君光玉,金君应期。乃湖南人物中杰然者。而朴君丙戌生。金君癸未生云。
十四日。金堤郡守郑滉。澈之兄而滋之弟也。远送婚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1L 页
用雄雁来。纳于前来雌雁之圈。即光山之送也。余欲舍雌取雄求之。故远送尔。○景㾾之绕光先入丈也。宜从权着纱帽品带。以虽呈辞而尚带官。于吉事嘉礼。为长子当变通故也。
十七日。上于正月二十日间。语 经筵入侍臣曰。天气向温。远地人可以上来末。入侍臣对曰。犹有令气。向北来未便。俟二月则温暖。可以上来。 上然之。盖属意于臣希春也。
二十一日。申时。景濂来自南原婚所。问成礼之状。则十九日未时。微洒雨而止。未末。自府馆发行。诣西门外金司果宅。围绕云峰县监朴光玉及景濂,金参奉从虎,光雯先入。就位而立。新郎最后率中房而入。至塞门。主边执事衣黑团领。迎于门。楫请入。新郎三让。然后执事先导。新郎随之。中房献雁。新郎捧手向左而入。由拜席中道而进跪。置雁于席首之左。暂伏兴小退。行再拜礼。执事引手新郎。遂入至中堂。向新妇席而立。新妇始出相对向。新妇四拜。新郎答以再拜。新郎揖请就坐。新郎先就。对床位而立。新妇随而就位。设床于中间。夫妇相对。齐进三盏。夫妇各饮三盏。侍者引新郎。就别幕屏风之内。赞妇及乳母。同新妇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2H 页
入房。去上衣。赞妇乳母退。侍者引新郎入房。小顷。新妇入内。新妇之喃年十七岁。来对夕饭。昏。新妇还出房。翌日巳时初。主人金锵声远请入。景濂,金从虎,光雯乃入。景濂最先入。与姻柳氏相见。即金司果之室也。柳氏暂见还入。金从虎,光雯等与新妇相见。新妇以叠支首。谒舅景濂及从虎,光雯。各呈酒。从虎等出后。更以简首谒舅。于景濂呈二杯。于从虎,光雯呈一杯。○新妇容仪端正。新郎亦端雅。人以为两美云。
二十六日。梦到 御前。乃经席也。 上顾问文义诸事。臣随问即对。 上顾谓金应南等曰。柳希春无所不解。问无不对。何学识至于此也。应南对曰。希春深宄而尽诵。故能如此。
初二日。自昨思悟修书之方。姑停论语用工。专用力于大学。先令曹僩缮写进上。兼上修改类合。而徐修语孟中庸。以次而了。乃为得计。○修书于郑参奉介清。遣陪律生于务安。以今欲先修上大学释疏。令仁伯熟读语孟中庸。俟七八月之交。遣人马乃来会。并送笔一柄。(三月)
初三日。昨闻沈,金二党。相攻击如仇雠。盖当初沈诋金金讥沈。而各于朋党。相为倾轧。金,沈虽俱出外。而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2L 页
沈边胜,金边。堂下文士之有名者。多见排抑。李诚中亦以金交。遭论劾。至拟于铁山郡守。郑熙绩,卢畯。亦然。盖分明相击如唐牛,李之党。士林之不靖。乃至于是。为 国家忧叹不已。
初八日。高校理敬命答书来。赵惟诚碣阴。许作矣。
初九日。念吾家大厅上宇既毕。瓦窑打埴。亦略中毕。然后雨降。亦一幸也。明春修妆大厅。明年七八月山役。即立祠堂。以希春虽中子。而赠承旨祖公。于光云为高祖。代尽无祭。故希春代未尽。爵高亲孙。礼当立祠以祭故也。○石丁事主有诚。不为欺诈。夫人辛未年在海南疾病。尽心救护。故吾夫妇别馈食。夫人给布半匹。余赐笔墨。石丁感泣。
初十日。卯时燕来。得坎卦生体。乃十九日辛亥。二十日壬子。有吉之兆。○光州前校理高敬命。以余之劝制赵牧使惟诚碣阴书送。余再观之。真杰作也。答书略云。不惟赵氏之葬得 铭而无憾。老生昏眸。赖此而开。亦一幸也。
十一日。手写祭李领相铎相公文草。并修吊状于承旨海寿君。付景濂之行令往奠。
十五日。监司送新印养蒙大训一件。以书问行公去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3H 页
留。余答以不可不行公之意。仍请杜诗及学蔀通辨印送云云。
十八日。日将暮。光先来自南原丈家。余先问其妻之惟才醇良而又能干事。一家可观之事甚多云。
十九日。昨夕。奴千里还自钟城。具陈钟城故旧见千里。莫不惊喜而泣。府使卞国干每月给粟一石。吉收朴麟寿给布一匹。庆源府使亦优给粮谷云。○黄毛六条。金庆源水生所送也。黄毛八条。貂皮二领。布子一匹。金尚义送也。黄毛七条。韩三寿送也。黄毛三条。赵琼送也。黄毛五条。韩玉住送也。黄毛九条。吴允武所送也○。诲光先通鉴汉高帝下纪。
二十日。光州郑舍人澈季涵来访。抱近思录。以初卷疑难处质问。余皆答之。余又以所修大学吐释商确。季涵所论。多可取者。余深喜得见。对酌对饭。至暮。退宿金彦勖家。
二十一日。朝。郑季涵复来。相对斜廊房。商确大学。多有所益。其学识优于郑介清矣。食后。郑君又以近思录质疑。禺中乃告归。余送行依然。○闻李珥,具凤龄休宫归田。
二十二日。余屡与光先谈话。多见开爽从容。岂特跨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3L 页
灶。乃贤孙也。○余手书养生大要于受用记。以赐光先。
二十六日。梁应鼎答简云。木穿石盘。乃以为技。而索之至此。博采并容之量。岂任瞻慕。但于语孟。实无致工。庸学小注。暂有云云。尚未毕勘。适婿持二帙远去。待其还来。当专人以达云云。
二十九日。晋州牧使具忭妹夫前引仪朴贤能过访。具传具牧使许以七八月加土于李大宪之墓。又闻庆尚监司朴谨元已递。而朴素立豫叔为之云。
初三日。曹机,张景中到洛还书云。顷者。 朝廷几有相倾之变。其事未著之间。其人或递。台谏或出外补。故时未发矣。所谓其人者。郑以周,李玄培等也。(四月)
初四日。古阜郡守李璥过访。余相见喜甚。设小酌饮之。闻李珥叔献亦蒙 上畀经书吐释详定。二月初生。辞职归田。欲得閒用工而为之。盖希春前于经席。 上命详定四书四经吐释。臣对以力小任重。经书请 命他人。又荐李珥学问高明。 上采用此言也。不胜感喜。
初七日。闻李珥献圣学辑要三卷。 上答以平平。及后日经筵。珥又 启请体念。 上答曰。予何及此。盖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4H 页
谦辞也。
初十日。以景濂每有休官归侍膝下之志。又光延懒书。亦不可无父之监督。余有欲许其退之意。今日考其大定数下半。遁之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脱。又丙辰年成婚。而其后每离南北。今年丙子。恰是二十年。岂非数欤。
十八日。朝。更看详大学释疏。兼考奇明彦吐释。以昨日奇孝曾送一册来故也。
十九日。奇明彦大学说。当误相半。余取其当处。然往往纰缪舛错。惜其早世。未到完纯处。
二十一日。闻尹宽中以猎鹿入海岛。为倭奴所逼。荒忙走四。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自慎重。乃至是乎。余因书戒之。
二十三日。因览奇明彦大学。修改数处。亦甚喜幸。
二十四日。梁应鼎中庸释来。
二十七日。郑舍人澈送李叔献论语口诀。仍以别帖问近思录三四五卷疑难处二十条。余皆答之。惟一语未详。
二十九日。朝。监司崔应龙送杜诗二十五册来。杜诗余所爱重。而家庄帙不完。常以为恨。今得此件。岂非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4L 页
至宝。○是月。京外大旱。人民之忧闷罔涯。
初二日。闻南轩集颁赐。希春受 点。大字韵会。亦必然矣。(五月)
初三日。与曹僩封了承政院书状。于皮封书臣谨封而著名。于油纸结裹。又如是。于草席结裹。又如是。并修状于监司。誊送辞状草。辰时。令官使人奉书状而立。臣希春具冠带四拜而遣之。
初八日。府送木匮,白大纸,草席来。希春与宋震。纳大学释疏,新增类合合三册于匮中。以己家油大纸裹之。敬著名而封之。以待明朝。
初九日。卯时。冠带率宋震。奉持进上匮出外轩。裹以草席。封缄书臣著名谨封。凡封著名四件。乃于册封。于匮封。于油纸裹。于草席外封也。既毕。令上使伻人奉持立于东边。臣希春四拜而遣之。礼也。进上大学释疏及类合。
初十日。余于郑季涵近思录问目数十条。一一批报。郑君谢书云。所呈疑问。一一提诲。终始眷勤。平生感铭。不知所谢云云。
十二日。据奇论语。时时采用其释。至二十篇终。但雍,述一册。隐于众册中尔。○宣陵参奉金从虎自长城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5H 页
过谒。余对夕饭。因议河西集赵序初面。过褒以圣之缪。当削去。从虎亦以为然。比议自李公阳元发之。实赵希文之妄。而李伯春之公议也。
十三日。朝。制河西集跋。仍出见金从虎。
十四日。执义郑澈以端午 上赐胡椒,贴扇下来于辞职之后为未安而欲辞。以书问于我。我答以君子辞大不辞小。既辞官。则于些小处。不必一一上疏。且充类至义之尽。则辞亦有理。若呈状于监司。则恐不肯受而转达也。
二十三日。兴文之送。厥父厥兄。皆愁啼蹢躅。昨夕光先之归。出迎于巷口。欢喜不自持。孝友可尚。
二十九日。酉时。余喷嚏。占得鼎之三爻。离体得时。用巽生体。互中乾兑生变坎。而又生巽而又生离。此乃文书喜信。通吉之占也。
初三日。闻郑舍人澈病重不能食。深虑。(六月)
初四日。伻问郑季涵病。
初六日。简于郑季涵。借退溪四书说来。深喜深喜。盖此说。余昔得之。已商量于四书释。而今犹有更箸处故也。
十四日。梦侍 天颜。赐语从容。具陈奇公大升学问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5L 页
行义之美。 上深然之。 上以臣希春史官时所草日记示臣。问疑处。臣详陈之。
十九日。见朝报。今月初五日。 上传于政院曰。大学释疏一卷,类合二卷。有补后学。深用为嘉。当命印出。卿其知悉事回谕。○夕。弘文馆书吏李德纯,馆人吴献。持有旨书状来。乃今月十二日政。希春入副提学首望受点。同日即降书状云。今以卿为弘文馆副提学。经筵入番事紧。卿其乘驲。斯速上来事有旨。
二十日。李公珥简云。唐板三注小学。珥切欲取读。以资考订。别作一本。令览已毕。则伏乞因便下送云。○尹毅中书云。凉秋。定欲还乡调病。与令公有似鸿燕。可叹可叹。○觉得黄雾二十年间。惟金厚之出处甚高。大臣当启于 宸聪。宜褒奖以树风声云。(此一条。录在栗谷集。连上段栗谷简。今按手笔日记中两端之间。有尹书一段。故依手笔录之。)○南原崔时望送中庸来。乃受学奇高峰。而记闻于纸头者也。
二十五日。闻玉堂诸学士入侍经筵。退相谓曰。 上所问疑难处。若使仁仲令公在此。岂不仰答如响。又余所校朱子大全,语类。士林咸以为善校。比前本大不同。争珍爱之。外方守令为子弟求买者。至以五升木一同为价。而犹未能得云。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6H 页
二十七日。以故罗士惇所赠明贝缨子。专伻还送于其孙德馨。仲厚虽永赠。于吾心有未安者。故举以还其孤也。
二十八日。长兴正字丁景达过访。余接语对点心。以墨为赠。闻长兴进士刘好仁治论语中庸。潜心穷经。余通书。请闻其说。
初三日。令李德纯写先文。以初九日宿珍原为通。令景阳马头书者。以初四日卯时次次发送云。(七月)
初四日。宋四宰简来云。欲于发程之日。出谒于竹绿川边。侍在一乡。虽未数拜。心实有恃。今忽弃去。垂死之怀。无以自堪。希春答书云。初九日早发。但于下情。有所惕然。不敢不吐。常于趋谒之际。每蒙 降阶之迎。以地上难拜。未安于心。今玆竹绿之会。 令监乞勿降迎。希春就行拜礼。以遂致敬之情云云。
初六日。昨因李效元。闻去二十四日 上因经筵官所 启。取南孝温六臣传观之。传于政院。予误于轻薄子而观此文。成三问不死于传禅之日。而举事于已称臣之后。此豫让之所不忍为者。南孝温之撰。亦非也。予欲收拾民间之所庄而焚之。且禁偶语及此。何如。其收议于三公。三公议以为久远之事。不可为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6L 页
骚扰之事。 上从之。
初十日。到长城。以河西集序首七行大道至德龙德位育之僭削之。以属县监及奇孝谏等。
二十一日。晨未明。与赵宰,权得卿。同食朝饭。昧爽发行。卯时到汉江。景濂及前佥使权遇。迎于沙坪院。到汉江船。前县监金汲,其弟浃,洽,前察访权守,宋亨慎,宣传官金兴祖,李福长皆来迎。各持壶酒。余饮食后。乘马行。逢待教金僩季雍,校书博士金起门。持酒来迎。余暂降而谈饮。伏闻 上气候康强。不如去冬之悴。深为仰喜。入自南大门。至光化门前。下马而敬过。由迎秋门。入至报漏门。凡宰相朝士之伻问。不可胜记。以辰末入 阙门。呈肃拜单子。巳时。肃拜于三殿。还到报漏门。食点心。玉堂入番副校理成洛,修撰李纯仁来访。余入政院。坐歇所厅。与承旨申湛,张士重相见。请承传色 启曰。臣本以尪残之躯。老随岁增。下冷上渴。日渐瘦削。不堪从宦。去年秋受由 陛辞之日。恳陈情实。因乞退休调保。兼修进 上命之书。虽未蒙 圣慈快许。亦承 优容不亟促还之意。无任感幸。数月以来。 恩召屡降。臣不敢不力疾上来。更陈危恳。适婴暑證。调理逾旬然后得差。今始谢 
眉岩先生集卷之十三 第 397H 页
恩。缓慢太甚。不胜惶恐。 上答以备忘记曰。即知卿意。卿所带之职。乃文翰顾问之任。予不敢烦以职事。卿可优游从仕。勿惶恐。臣又 启曰。顷日所进类合。间有未尽。今更修上。乃以更定类合二册进入。传曰。知道。
二十三日。吏曹参议崔颙,朴汝柱,金尧选来访。余以慕斋先生与洪氏有交。则遣尧选。往问领相病。是时。领相洪暹子铁所压。伤头出血。甚危困故也。
二十五日。奴梦勤,千里等受夏秋二等禄。夏等。以同知中枢。中米三石,造米十石,麦四石,䌷一匹,布三匹。秋等。以副提学。中米三石,造米八石,田米一石,麦四石,䌷一匹,布三匹。去夜梦见禾黄熟。此其验欤。可谓贫儿暴富。
二十九日。金孝平持东峰集十二册来赠。即金时习所著也。○闻许葑轻躁偷薄傲忽之病。为人所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