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游轩集跋
游轩集跋 第 x 页
游轩集跋
  
游轩集跋 第 106H 页
游轩先生集跋
吾夫子作春秋。炳如日星。而君臣父子之伦。尤致思焉。后之读是书者粗解其义。则于君臣父子之道。亦庶乎。而我游轩先生精于春秋。尝曰。吾之立朝。言论文字。皆本之春秋。盖 仁明之际。群奸倚 母后介弟。胥动浮言。以士类不利冲子。以至乙巳。士祸极矣。今以先生之言。考其平日言行。则鲜有不合者。如谏撤香斥李煇及卑不援尊之论。许世子不尝药之说。磊落
游轩集跋 第 106L 页
光明。为后世法则。而丧制犯礼之疏。言人所不敢言。尹学士所谓 大行之臣。惟丁某一人云者。垂之千秋。无愧于臣道。是皆从春秋中出来者也。呜呼。先生与一时名贤宋圭庵权忠定友善。同被窜配而不悔也。方元衡之送人邀见也。束装待 谴而不应。其在岛中又送觇。而以死自誓。守死善道。先生其有焉。尝手书一纸曰。上疾已不可为。而令任率子入侍。内有不肃之失。外生不测之患。以酿成大祸。呜呼天也。先生之炳几先见
游轩集跋 第 107H 页
如此。而守正不屈。卒至罹祸。此可见先生之气节也。先生立朝。才十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出于野史者多矣。文集重刊。七代孙复赫裒集诸史以补之。而为年谱。以寿其传。外从文赫亦用力于锓行。为缮写上京。以余为先生弥甥。求题一言。余不闲于文辞。而感先生忠义直节。略此僣书。
 
 崇祯三庚申四月上浣。弥甥行户曹参判兼同卫禁副总管乌川郑日焕。谨跋。
游轩集跋 第 108H 页
游轩集跋
余既为丁生载兴。志其名祖游轩公之幽隧。生又起而言曰。吾祖所著诗文若干篇。宝藏于家久矣。乡之章甫今将取而剞劂之。既不敢私而许之矣。亦愿吾子之惠一言。噫。公之殁。殆二百年于玆。而患难困厄之馀。兵戈抢攘之际。乃能保守其手迹。卒以刊行于世。而传之永久。岂非公咳唾之遗。能使鬼神呵护而致此也。而子孙承继之贤。亦可知也。呜
游轩集跋 第 108L 页
呼奇矣。若其词源之浑浩。文气之雄健。以余瞽见蒙识。议论安敢到也。集中有与吾先祖立岩公酬寄诸作。余于是。重为之感涕。 
 崇政大夫原任行礼曹判书闵镇厚。敬跋。
游轩集跋 第 109H 页
书跋后
 昔我先祖游轩先生遗稿。皆流窜中所著。岁既数百。且经兵燹。而卷篇犹存。手睪如新。呜呼痛哉。奉阅其诗文。则爱君忧国之诚。溢于言表。古人所谓九死而不忘其君者非耶。曾当锓梓传世。而家祸孔酷。屡世早殁。未能就焉。是岂非子孙之大恨。而士林之欠事也。乃者。不肖谋诸院任及士友。募财剞劂。而其诗与文几五百馀篇。猥敢抄出。禀正于遂庵权先
游轩集跋 第 109L 页
生。而但疏章则首尾及中间字行。多有空缺。负暄录则未有遗传。壮行通考。则卷秩颇多。俱未入梓。是可恨也。今 
上甲申。大宗伯闵公镇厚建白。 
 赠副提学。又于戊子。相国李公濡入启。赠礼曹判书谥忠简公。其为荣感。当如何哉。噫。事有迁然。今始成就者亦有时而然欤。功既讫。遂僭书于跋后云尔。 
崇祯八十八年乙未四月下浣。不肖孙
 载兴。涕泣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