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x 页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诗○七言绝句
  
乙未腊晦。越法轮岭。马上得(二首。)
晓空寒月欲西倾。驱马荒坡客夜征。一点山腰何处火。行人谩道落明星。
  又
积雪阴崖自一冬。满山松桧晓吟风。凌兢石路诗肩耸。赖有枯肠得酒瀜。
还家有感
还家犹是客中人。西有妻孥东有亲。上下一家全计活。吾兄休道叹居贫。
  又
人事纷然数有椽。何人能得乐生全。同居九世张夫子。千载心能得我先。
敬次伯氏溪山处士公寄葛鞋韵
物外心情世上身。衣冠浑染洛城尘。喜将野态留城市。未信功名累解人。
敬次舍兄溪山公韵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78L 页
云山相对眼常新。长愧风尘傍除津。男儿出处非无意。会作南川两个身。
  又
十载东西计活新。孤月忆出汉江津。微诚不作明时念。那忍分离老此身。
  又
浮生催老鬓丝新。穷达谁将一问津。冲斗剑气空夜夜。衡庐高卧丈夫身。
  又
涉世年来事日新。虚舟行止听风津。只今乞养深乌鸟。何处铜鱼宰郡身。
  又
读易应知所得新。吾今汨没莫知津。男儿进退非无法。终拟提撕教此身。
  又
独啸溪山爽气新。世间无梦到要津。如今再作登瀛士。惭愧清名滥此身。
别中示坐
往来皆是别离身。北别妻儿南觐亲。明日离亲回北去。向南还作望云人。
次舍兄韵
空闻白日上升天。长羡枝头饮露仙。缰锁一生缘底事。归来无地坐茫然。
又次还家有感
依山篱落望南墟。地僻由来隐者楼。莫把犁锄看世业。教儿时复谈诗书。
又次兄韵(寄锦城乡老)
自古相知莫乐新。天涯况复见斯人。风流馀事争传说。记得尊前笑语春。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79H 页
又次兄韵
秋来一别怨思多。绿水青山当美娥。教唱因缘真戏耳。从前清净已成家。
题江界(隆庆乙巳按节时)
远游关塞怯衰年。蜀道谁将比上天。稍喜官居平似宽。一轩风景对萧然。
东皋李(浚庆)
功在 宗祊泽在民。能全终始独斯人。不待百年公议定。谤言何累地中身。
次舍兄韵
日来患熟殊无耐。渴梦吞江乍动劳。人似我兄更谁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79L 页
有。贫能安处道增高。
元日
去年今日滞南方。烂醉佳人尽烛傍。鹤发堂前呈百戏。弟兄相对舞琅珰。
  又
今年元日南川舍。方朔诙谐屡忍饥。鸣琴作春知无赖。聊对妻儿一慰时。
雨后吟
晓来新雨足新年。扶杖閒吟坐水边。石上苔纹青更厚。傍人莫笑客无毡。
寒食
寒食清明已晚春。衡门独掩坐十年。刲羊无血筐无实。令节重临愧杀人。
高敞别人
美人南国久同袍。一别吞声石路高。白日长天回远首。锦城山岳小秋毫。
驲程闻雁
数行归雁两三声。倦客悠然万里程。空馆夜深秋气早。一天明月别人情。
别后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0H 页
南归人送北归人。忍泪分携割爱新。十年长程新霁后。任行羸马回首频。
得猫
秋来鼠辈系滋育。穿我墉墙禁莫当。为养猫奴令守穴。狡谋自此失强梁。
南行人不带书归
六载思亲千里馀。北来音信苦相疏。忙行南雁无情过。案上空留一尺书。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诗○七言律诗
  
偶吟
年来万事可堪嗟。东望难禁有泪沱。千里萱堂长在梦。三春孤客未还家。诗书龃龉将难及。计活萧条祗奈何。归思近来逾揽我。一程风物共森罗。
  又
底事晨昏隔一冬。又逢春色尚西东。田原争起纵横亩。草树欣迎荡漾风。佳节思亲今有得。白云愁生昔相同。往来惟有中宵梦。不识山川道里长。
  又
幽怀长吟郁峥嵘。时复登高尽日行。雨后江山新句法。春残林麓减丹青。家居索漠穷难讳。事业疏庸颜有赪。惟有故园田二顷。不妨藜粝保平生。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0L 页

家贫才拙语言迟。底处将身不见痴。稼穑当知吾辈分。功名难向热门追。羸期甔石夫何望。远陈忠爱一念师。诗酒可能兄与共。故山风月送生涯。
  又
长吟咄咄孰知吾。志大才疏自古愚。老去诗书难做业。迩来风湿更侵躯。丹诚望远陈忠爱。一知念惟在孝于。家道几时能粗保。永将甘旨奉款娱。
  又
叹息吾民其不怜。近来元不大丰年。狂歌白屋谁知我。含默遥空欲向天。春梦乱山千万亹。故园茅茨二三椽。悠悠万事堪长恸。怀抱何由泻郁填。
  又
来时朔雪法轮山。九十春光剧转丸。物色已知迎首夏。归心频自促征鞍。山中薇蕨今何样。江浦鱼虾始入餐。何事芳辰经此地。不曾同采杜公盘。
寄南川舍兄
闻说新居已就成。山溪领得几般清。藩篱任转琤琮响。庭户常留偃蹇形。万事都忘千世累。一区聊欲着平生。人生有趣谁相禁。莫怪明时独卧情。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1H 页

自识疏慵百不宜。年来多病更支离。忠能许国将谁奋。志在思亲也独知。乌鸟可堪天性笃。桑榆难把日光迟。悠悠世事如心小。中夜寻常积所思。
  又
十年南北愧田真。更向山边活计新。千里梦中三夜思。百忧丛里一生身。流光苒冉欲谁待。壮志堂堂无地伸。早晚投簪归有日。林泉何处负吾人。
寄舍兄(在原州时)
忆得携家岁辛卯。先茔来守卜山边。弃襦吾幸忝通籍。抱玉兄今坐石田。漫浪形骸成白首。艰难生理问苍天。男儿盖棺名初定。鹏起南溟倘晚年。
  又
眼底小儿年七八。大儿生子已蹁跹。青山蕨薇无兼味。石野犁锄有薄田。白照盘中常淡泊。鱼从岭表落腥膻。封分甘旨还馀裕。谁识恩波逮自天。
  又
凭书寄与吾犹子。为父君今不少年。门户从前馀积善。男儿没世愧无传。山亏一篑难成仞。井掘千寻▣有泉。逝水未曾留日月。朱颜容易换华颠。
次兄韵(时在罗州)
语笑人间可觅真。目知吾道众非珍。春归栎树无颜色。风逐虚舟在海滨。案上文书难制老。山中歌啸也能贫。高堂拟得千年养。谁奈分离作二身。
横城驿题咏
薄云笼日翳春空。策马溪边满面风。生意已堪看草木。宣恩那得到疲癃。驱驰忆昨青年客。潦倒今成白首翁。行过苍峰知几度。祗应邮吏笑匆匆。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1L 页
江界题咏
乱山环合失西东。官舍萧条向此中。喜渡长桥川带练。怯登危栈路盘空。将穷绝塞身非健。欲赋馀春语未工。动静固知无物我。鸣蛙啼鸟各匆匆。
题咏
许身争敢比长城。到底区区只赤诚。边静幸武劳无略。年饥何以活民生。千回峻岭登云栈。一叶江中取水程。来卧客轩如旧识。忆曾从此向南行。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诗○排律
  
扶桑踯躅
名花衔子何年鹄。远自扶桑有意翔。忽落禁园根旋结。仍教佳节蕊敷香。阴阴绿树留莺语。灼灼红英浥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2H 页
露光。娇艳正宜迟日醉。浓华还与暖风扬。桃花不学先春谢。梅子要期结夏黄。万里孤根还得地。一团佳胜自专芳。宸情载悦非游逸。 圣德共天有弛张。欲识深恩均卉植。须知至化铸虞唐。休将妖能同含笑。合把丹心效向阳。此日微臣真不分。陪游直近五云傍。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诗○五言绝句
  
奉呈家兄
草草忙中话。行装又岭东。君归见兄说。相忆倍秋风。
和兄韵
命矣贫犹乐。题诗句动新。洞门人不到。花鸟与同春。
  又
卯酉奔波里。春归未一吟。喜兄诗忽到。城韨对山林。
叠和来韵(处十八韵)
茅斋常晏起。满眼对云林。谁使高飞性。能为饮啄心。
  又
断雁愁南望。新年献北堂。桑榆深喜惧。何以驻流光。
  又
达人齐出处。城韨等山林。试把閒忙说。无化只在心。
  又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2L 页
丝粟归甄录。微名玷玉堂。冰渊重戒惧。无意冒荣光。
乙巳元朔归家
元积坡南舍。春归雪未消。前溪犹有冻。山木尚萧口。
  又
萱草春光暖。窗前日色高。小儿才满七。丰颊耳垂毛。
次兄韵
背忆南川胜。无由缩地何。思君千里夜。江月影婆娑。
  又
海国衰年面。京城少日亲。欢娱如一别。还是异乡人。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诗○五言律诗
  
敬次舍兄韵(五言律诗)
晓起梳头罢。好音来自东。凭奴欣吉报。开札宛承容。必有方来庆。休嗟此日穷。否穷成泰日。天道可徵公。
  又
志士无馀物。唯知道德尊。颜瓢空陋巷。邵臂棹侯门。逐物心能丧。随宜乐便存。优游蓬荜下。自有大乾坤。
偶吟
酷■威初歇。金神气像新。尤天悲恸泪。陟屺怅望人。觅醉家贫未。哦愁笔下频。空斋无客至。独坐卯连申。
  又
西来会几日。岁律已清商。数树疏松韵。中宵一枕凉。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3H 页
废书专懒病。呼兴阙杯觞。每起还家计。归心日夜忙。
偶吟(丙申冬在宁边)
弟也思归日。兄居异母居。差池原上羽。惆怅晚来闻。生理艰难甚。忧端索漠馀。他年九回乐。宁有忍堪书。
  又
长洞深冬雪。茅茨积几重。怕寒儿子辈。黔突丈夫翁。本业攻无懒。浮名做是空。少年吾不幸。迟暮莫嗟穷。
  又
寻常抛岁月。志士谩多忧。学道功惊退。为名病解休。閒饶晨夕睡。醉发短长讴。自是悠悠者。风流不俗流。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附科诗赋论○古诗
  
读十渐疏(嘉靖辛卯。进士初试三下。)
达人所忧常在微。履霜坚冰可前卜。滥觞谁可遏横流。防微杜端非贤孰。阿谁作此十渐疏。为向君前实忠腹。唐家曾有魏郑公。一生忠义早佩服。身作贞观鱼水会。思将圣治归雍穆。堪嗟有始鲜有终。顾视初年多有恧。刳肝为纸沥血书。条陈十事罗数幅。天庭拜疏格君非。款款忠诚遇芹曝。情深周室无逸献。诚切汉庭贾傅哭。君王亦知嘉乃言。永作箴规怛寓目。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3L 页
从知夫子一章疏。延彼大唐三百箓。当时格论今不泯。作鉴后代为人牧。满腹丹忠眷眷意。一一犹可见汗竹。九原冥冥不可作。遗篇披向窗前读。
辞辇(进士会试次上)
关雎已古葛覃远。壸化寥寥继者谁。滔滔只解邀宠荣。以义格君畴复知。何人辞辇陈大义。汗青千载留箴规。班姬明智自古传。天赋志节非凡姿。早将绝艳入汉宫。后宫独步千娥眉。娇娥悦君非我志。辅君一念常不磂。君王一朝辍万机。命妾共辇将安之。平生自许礼义身。累君圣德吾不为。况是人主慎动静。与妾昵狎奚相宜。后车匪熊周道昌。亲贤令誉千古垂。云何昏主溺嬖幸。丧身亡国皆由斯。眼前得失并昭昭。一善一恶皆可师。得君宠乐岂不知。顾吾初心其敢欺。谁知妇人亦有知。堂堂大义能扶持。回看今古狐媚徒。其在男子良可嗤。能将格言吐若前。彼美妇人诚独奇。君不见招摇卫市纵丑态。如何同辇能相辞。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附科诗赋论○赋(进士初试次上读寸渐疏具篇)
  
汤盘
俶吾人之禀性。孰不有此懿德。然为蔽而为拘。纷丧德而自贼。想汤盘之有铭。知寓意于省察。岂浴身之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4H 页
徙事。要内修而取规。念人心之惟危。固出入之莫知。倘自昧于操存。虽圣贤而难持。纵天性之皆善。亦在我而能明。故托盘而自警。寄大戒于物形。观沐浴而去垢。可取比乎自修。彼日新而又新。竟孜孜而不休。忽身轻而无累。悟用功之已久。矧污染之在心。若明镜之尘垢。苟能明乎厥德。譬云开而天朗。然一息之或怠。奚明德之可望。斯圣心之益谨。勖自强而不息。由澡身而浴德。德日造于罔觉。伟自盘之一器。依圣人而为用。以德仍盘而乃明。盘德而名重。噫彼圣之拔萃。尚存警于寓目。顾中下之昏庸。益自勉而兢惕。邈余生乎千载。悯昏昏而无似。佩盘铭之遗训。仰前圣而钦止。辞曰。盘水可捧。六马可调。人之一心。实惟难保。放而莫御。众人皆是。汤盘有警。先圣敬止。曷不勉哉。凡百君子。
下车泣辜(会试次中辞辇具篇)
惟天覆地载之廓大。浑万生而化育。运大化而无偏。岂一物之不获。肆圣人之首出。参两间而作极。虽匹夫匹妇之不被。若己推于沟壑。仰泣辜于当时。钦神禹之大德。际绍虞而图治。期天下于雍穆。念负重而责大。恐有忝乎前烈。推仁心而为政。纳生民于至泽。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4L 页
彼愚氓之惷惷。何独为乎触法。疑从轻而不罪。虽予心之所欲。顾经法固有所受。非一己之私物。况劝惩之大公。所不得以变易。岂尔民之不幸。诚朕德之未及。洒余泣之曷已。隐中怀之恻怛。想唐虞之无为。德四表其同浃。孰梗化而有违。咸趋善而避恶。既枢机之能干。何一民之越厥。民但有乎耕凿。曾不知夫帝力。愧余德之非良。俾无知而陷辟。谅导率之在我。非责己而谁责。苟吾化之德行。民自感而悦服。信同胞之无间。又何事乎刑罚。斯圣心之自讼。惟反身而戒饰。非圣心之内激。岂有至乎下泣。噫一夫之获戾。尚圣虑之有惕。宜盛治之益隆。冠千古而卓卓。夫何圣帝之云远。邈古治之不复。世增刑而重罚。置四海于杀戮。曾钦恤之莫闻。矧自责之谁识。思大禹之泣辜。何相越之辽绝。非一人之罹禁。举万民其陷溺。宜不仁之取祸。纷未免夫颠覆。系曰。圣人之德。天地相合。一人失所。圣所矜恤。下车泣辜。意固诚切。自罪民罪。德亦叵测。玆岂外假。由中乃发。当时一泣。名流万亿。
悲硎谷(十三岁升补上之中)
攀骊山之老树。抚往事于硎谷。怆满目之风烟。藏万古之愁色。问坑儒兮何代。虐狂秦之残酷。当祖龙之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5H 页
御宇。鞭四海而归一。宫阿旁而壮内。城万里而威边。蔑百王于眼底。追三皇而比肩。俯六合而谁何。慢自恣而不已。既所行之乖戾。念先及于议己。将愚民而独圣。涂天下之耳目。灰百代之典籍。烟万古之竹帛。彼群儒之无辜。胡独罹此罔极。悲硎谷之一穴。菰有实于冬天。驱天下之有识。将一举而俱填。山凝惨而带色。水呜咽而吞声。污秦垢而未洗。深有愧于山灵。谓四海之无虞。可永传于万龄。曾不知秦家之命脉。共此夕而同坑。腥才闻于鲍车。鹿已逸于原野。掷乾坤于马上。红三月之宫火。掘孤坟而莫保。墟宗社兮草没。想坑儒之曩时。祸孰惨于今日。事洄泬而好还。信天道之昭晰。噫儒者之抱道。固为国之良器。缅前古之明辟。必用是而致治。何彼惷之无知。反屠戮而莫惜。欲愚民而不得。卒亡国而自促。骊山高兮硎谷深。积冤气兮犹未泄。谅时运之若玆。非尔命之皆薄。停客骖于夕阳。想当时而一泣。缀悲词而吊古。慰九原之魂魄。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海州吴祥祥之著十二世孙采燮重刊)
 附科诗赋论○论
  
王导(嘉靖甲午别试擢丙科第二人)
论曰。负天下之望者。必有天下之任。有天下之任者。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5L 页
必受天下之责。夫士之卓然为一世之杰。君之所倚以为任。民之所属以为望者。盖必以其人之贤之材。诚足以当其君民之寄。而于天下事。无所图而不成。夫以君之任而民之望者。如此其重。则为其臣者。如无所容其力则已矣。若其势可以答其君民之寄。而不能成其所不必无成人之功。或至有不能不负其君民之寄者。此岂人臣之尽道者哉。史臣曰。王导不以江左寡弱。而为偷安之计。方且大开规模。广运羽翼。臣窃恐其不然。晋之衰也。中原尺土。已非晋有。而江左一隅。国脉如线。元帝以宗室疏属。而名论素轻当时不有导于其间。收召豪杰。协心共力。扶颠持危。以安晋室。则晋之所能为晋者。诚不可以百年计也。导之忠于晋者。此而已。夫晋之宗社。在于中原。而江左非其所也。晋之君民。在于中原。而江左非其所也。晋之君民。在于中原。而江左非其地也。导既以晋室为己任。则晋之宗社。可安于一隅之偏。而不可以扫尘于中原之九庙乎。晋之君民。可坐于一隅之偏。而不可以号令于中原之天下乎。观其王与马共天下之言。则元帝任导之意可知。而江左夷吾之说。则一时之属望。可见矣。得君之如彼其专也。时望之如彼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6H 页
其重也。则其不能成恢复之功者。不责其导而谁责乎。言者曰。事业之成。时势而已。非时势而能为成功。顾不难乎。当其时。晋之所有。唯一江左。而过江一步。无非戎狄抢攘之地。以一江左而当天下百倍之力。其不能成功者。时势也。非导之罪也。是又不然。七十里而兴。汤有焉。百里而王。文王有焉。土地兵民之多寡。本不足为成败之本焉。而况江左之地。首起西陵。尾接东海。则其地不为小也。财则丰富。兵则犀锐。则兵民非不饶也。据此之地。起此之兵。虽略中原。未必无成。而方且姑息于一隅之可安。不能越荆杨以向中原。以为进就之计。吁。导岂不知偷安之可辱。而匡复之可言哉。良由立志之不预。定谋之不先。期会可乘。而仓卒而未能。义旗可举。而退缩而不敢。卒使晋之宗社。终于江左而已焉。诚可悲夫。呜呼。救垂亡之晋。而绵延至于百年者。王导之功为大。而缩首于一方之隘。而不能建恢大之规。以树非常之业。则导亦有不能辞其责者。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孰不于斯而深惜也哉。臣谨论。
   
(采燮)谨按。 先生年谱补遗正德壬申年注。
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第 386L 页
先生撰尹政丞(弘基)碣云。以余生长比邻。又嘉靖乙卯年注。九月。先生以直提学。制进卒知中枢府事李(贤辅) 赐祭文。见于聋岩集附录。挽李聋岩诗。见于岭人所藏册子。聋岩祭文挽诗诸作中。官衔书以弘文馆典翰。又己未年注。亦曰。是年。先生挽柳杆城公(绰)。诗见于西崖所撰永慕录。官衔书以嘉善大夫行弘文馆副提学,知制 教兼 经筵参赞,春秋馆修撰馆云尔。则其尹政丞墓碣文与李聋岩祭文挽诗,柳杆城公挽诗。宜其掇入于遗稿中。而此不收录。何欤。今当更考收录。而亦未免见漏。可胜叹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