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a 页 WYG1376-069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安文献志卷一百下  明 程敏政 撰
  行实(方技/)
   书歙州郑姑事      苏 辙
歙州郑仙姑其父曰郑八郎学道者也家于歙之东岳
庙前家有一小阁姑幼与父居阁上客至父见客阁下
姑自上捧茶汤下率以为常然人未尝见阁上有烟火
父死敛棺中不葬姑言父非死也如是数十年未尝出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b 页 WYG1376-0699d.png
城门人或见之百里外亦略言人灾福以此歙人大敬
之予为绩溪令欲一见会解县到郡谒之闻其旧宅岁
久摧坏是岁大风雨夜中屋毁有声邻居疑其压死旦
往视之偶有一木斜倚床上床得不压而姑鼾睡未觉
人尤异之予问其年曰八十矣然处女也予诘姑年八
十而不嫁何也曰吾诵度人经故尔予曰度人经安能
使人不嫁曰此经元始天尊所说元始天尊生于天地
先立于天地外安得不尔予曰姑误矣安有能出天地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2a 页 WYG1376-0700a.png
上者曰此无他盖亦道耳予曰道则能尔然何与姑事
曰君谓道不在我然我身何者非道予叹曰姑乃知此
邪明日略访我当具一斋姑曰我随有而食不择荤素
明日即至略能饮酒食肉予问以养生曰君今如器已
破难成道予遍以术问之如导引咽纳烧炼皆曰非是
予曰竟以何者为是徐曰人但养成婴儿何事不了予
曰尝有人于百里之外见姑岂婴儿往邪微笑不答予
偶复谓曰姑家在岳庙前庙中望水西山林极佳姑亦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2b 页 WYG1376-0700b.png
尝至庙上否曰我道家不信神佛未尝往也予曰道家
不信神可也如佛与道何异佛说般若心经与道家清
静经文意皆同姑诵清静经予觉其不习佛法因问之
曰经所谓五蕴何物也曰五行是也予笑曰姑未尝学
佛而遽忽之可乎五蕴即所谓色受想行识是也姑默
默而巳
   雪山子(道茂/)传      罗 愿
雪山子道茂歙县纪氏子少时每遇盛夏辄以昏暮伏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3a 页 WYG1376-0700c.png
草莽中求以身施蚋者二十年始住休宁普满院时郭
公三益为尉间数与语郭公由是好佛法后住通州白
狼山晚归自号觉庵未尝为人白推或问之答曰是第
一义者可轻以假人邪有妻死求出家者茂终不纳曰
被一时所激非为法求也此人再娶已又买妾竟如所
料大观中郡守使其乡僧行月住天王院月自言云门
下求与茂通法属茂不答及茂去世月言彼非坐灭乃
其徒伪为之守使检尸检者踏其要股使伸伸巳随结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3b 页 WYG1376-0700d.png
焚之西关渡顶骨诸根不坏烟所及虽水皆得舍利有
池阳百问行于世(宁道者婺源汪氏名道宁壮岁以道/者游四方蒋山泉禅师许为法器还)
(家弃妻子祝发参五祖演禅师诵金刚有悟演印可之/辞去游潭州天宁为第一座寻住报慈开福政和三年)
(十一月四日沐浴小参次日告众曰晷运推移日南长/至天地一阳生万物敷奥义生死与去来从来无忌讳)
(华藏门开主伴俱备师子翻身象王游戏如今不究根/源直到龙华三会某甲作道人四十年为僧三十五夏)
(始作道人时日诵金刚经二十卷在明州育王山烧浴/诵至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不觉脚在汤桶脚)
(皴桶破当体获解脱道證本元常无奈彼处宗师蓦头/印證自此遍参明州诸尊宿雪窦老良禅师过天台参)
(涌泉觉至开先见心印到衢州参紫湖诚入庐山见罗/汉英说禅祖偈至圆通参法镜禅师将住一年渡江到)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4a 页 WYG1376-0701a.png
(三祖见宗禅师深入旨趣得游戏三昧到太平见靖禅/师提赵州狗子无佛性话师资方顺透身便退回至白)
(莲峰下再来庵前见一蓬头老人提忠国师古佛净瓶/话如削下千片重担自此之后方脱去贴肉汗衫无奈)
(业缘未尽绍报慈开福道场某甲初七日与大众相别/脱去壳漏子别有前程出家佛子彻髓彻皮三昩海中)
(游戏自在轮回界内任意升腾所以俱尸城畔椁示双/趺熊耳峰前新携只履前人不了累及后来画样起摹)
(至于今日又道吾紫磨金身今日即有明日即无若道/吾入涅槃非吾弟子道吾不入涅槃亦非吾弟子于此)
(检点得出不唯穿却黄面老子鼻孔亦知报慈落处其/或未然报慈与么来满世无相识水月与空华谁坚复)
(谁实住院经五年都卢如顷刻瑞云散尽春风生失却/文殊遇弥勒咄至初七日升坐众才定即巳逝矣得其)
(法者月庵道果而郡僧觉文尝参之文歙县楚氏子与/兄道才皆出家游方有声道才参东林总住威胜军天)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4b 页 WYG1376-0701b.png
(宁自号海上横行才道者/而文尝住苏州穹窿山云)
   张承务(扩/)(弟挥孙雄飞/从曾)  罗 愿
张扩字子充歙县人少好医从蕲水庞安时游时同学
六十人安时独喜扩后闻蜀有王朴善脉又能以太素
知人贵贱祸福从之期年得衣领中所藏素书尽其诀
乃辞去南陵有富人子伤寒不知人气息仅属扩视之
曰此嗜卧證也后三日当苏苏则欲饮欲饮与此药必
熟睡觉当得汗也已而果然当涂郭祥正子患𠻳肌骨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5a 页 WYG1376-0701c.png
如削医多以为劳扩曰是不足忧就坐饮以药忽大吐
使视涎沫中当有物视之得鱼骨宿疾皆愈在建业有
妇人叩门求医者扩不在其弟挥为诊之及归挥具言
其状扩曰第与药如是且瘳矣此其脉当嫠居三年左
乳下有志也验之信然尝有调官都下者扩诊之谓曰
虾游脉见不出七日当死后五日得通判齐州喜曰张
扩妄言耳我适得官何谓死哉又二日晨起进盥仆地
即死建中靖国初范忠宣公方召而疾作问曰吾此去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5b 页 WYG1376-0701d.png
几何扩曰公脉气不出半年公曰使某得生至京师则
子之赐巳遂与偕行至京师奏补扩假承务郎未几公
以不起闻董正封知歙州扩以太素切其脉曰承议今
岁当奏子正封自以官不应格又非郊岁以为疑适宛
陵有幕官至者与语及之客曰是不可信彼亦以此语
许吾州守矣会徽宗登极守臣子弟例以捧表得官崇
宁中黄诰待淮西提刑扩谓曰大夫食禄不在淮西行
且还朝矣然非今日宰相所谓宰相者犹未起起则有诏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6a 页 WYG1376-0702a.png
命不满岁当三迁又曰大夫不病而细君病忧在九月
及蔡京当国诰被召还岁中自户部吏部迁左司郎中
而妻刘亦适以九月卒尚书蹇序辰知应天府扩谓曰
尚书无官脉旦夕当有谪俄被旨放归田里后见之曰
当守州果得杭州汪丞相微时祁门宰陈孺使遍视在
学诸生次至公曰君位至宰相然南人得北脉名宦当
繇北方起未几登第调北京大名主簿不出北京积官
至中大夫中兴遂为上相谓胡殿院曰君当登第然脉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6b 页 WYG1376-0702b.png
未圆岁在辛卯见之曰不出此岁矣明年果登第扩后
以罪谪永州至洪州晨起见帅曰扩今日时加午当死
后事以累公帅曰何至是扩曰吾察之血已入心矣退
使人伺之及期卒挥字子发传兄业为人纯孝有常士
大夫多爱重之(洪杏庭续志挥字子发承务扩之弟就/学于兄尽究其术继以医名家罗公汝)
(楫在谏垣日挥为诊视仅许以官至尚书及如所除复/叩以脩短挥答以寿满七帙已而果然黟宰赴郡禀议)
(谒挥察脉深以家贫亲老音问久缺为忧挥屈指数日/语之曰来早必得家书亲庭无恙但忧喜相半尔宰复)
(叩之挥曰维熊叶梦非喜乎所可忧者嫚藏诲盗也翼/旦悉如所言为人温静有常尤尽孝道母叶病三载不)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7a 页 WYG1376-0702c.png
(能兴朝夕扶持一饮一药必亲视之未尝少怠及终哀/慕执丧过人绍兴癸酉仲子师益预乡荐后值皇太后)
(覃恩举人父母年八十者皆赐初品官挥夫妇年并应/格郡守洪公适欲为奏请挥对以齿迈待尽穷阎分也)
(岂敢侥觊异恩坚却不就识者高之自宣和以来前后/郡守莫不曲加延遇如直阁孙公佑侍郎唐公挥待制)
(曾公开内相汪公藻皆就医于挥喜其无栀言蜡貌枢/密何公铸尤加敬异四方求医者不以贵贱为轻重一)
(济其急起疾于垂死者甚夥素读儒释二书易箦前一/月即不茹荤将终沐浴试衣戒家人无諽诵金刚经终)
(卷而逝年八十四季子师孟字彦醇居岩镇日有病风/寒者垂死棺衾悉备而家人号泣矣彦醇视之笑曰此)
(热极證也以新汲水和药饮之夜半必退热能晓人事/不妨敲户来报至期果苏及使人敲户彦醇已整衣秉)
(烛而待遂往投以匕剂次日即复生环山方氏有病心/恙者持刃杀人医者皆莫能疗彦醇探囊取一药投之)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7b 页 WYG1376-0702d.png
(经夕而愈且留药语之曰来岁某日病当再作宜再投/以此药后三岁某日复作则不可疗矣提刑汪文振未)
(第时彦醇许以登第位至从官后皆如所料挥之孙杲/字季明切脉亦精幼诊伯父疾谓虾游脉见不出七日)
(果如期而逝亲党汪氏以疾诊脉年当科举杲语之曰/青龙脉见惜未及全全则预正解今当小中尔未几果)
(预亚选著医说行于世扩从曾孙雄飞生雄飞幼孤执/丧过哀言及必涕张公三英子粲乡先 也大奇之歙)
(令庐山彭公方授以礼记之学得其精要郡学录祝公/筠朱文公母夫人之侄也以女妻之嘉熙丁酉亚乡贡)
(即绝笔时文不应举专教授乡社子弟从游常四五十/人作家训谓立身自名节始名节自孝弟始不事生产)
(不迹讼庭不欺暗室无故不入城市是非不留胸次喜/怒不见颜色行不践虫蚁言不轻訾笑手不离方册燕)
(居必正衣冠道逢长者必拱手立遇妇人必以袖障面/先茔近者三五日一省远者月一至茔傍近有鬻地者)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8a 页 WYG1376-0703a.png
(族人贫而鬻祖产者必节缩脯金赎之中表子侄誓之/曰言行不相顾者吾无取焉皆训励成人从兄子早孤)
(心恙视如子抚之终身族里窭者必随力赈之户侍朱/公在表兄弟也御史吕公午表姻也方二公在朝皆未)
(尝以书请托郡新创紫阳书院成堂长举请月一谒祠/致馈答曰谒祠尊师也干禄非也却之殁之岁豫撤讲)
(帷逝之前一日沐浴端坐诵全生全归之章家人惊问/书孝悌忠信四字明日晨起盥诵瞻礼就正寝而化遗)
(命早葬深藏勿用浮屠晚扁书堂曰明善门人许豫立/等私谥曰明善先生年七十七子太初六亚乡贡为郡)
(直学录咸淳丁卯以礼记/领乡荐孙炳焕皆业儒)
   宗白头(嗣宗/)传      罗 愿
宗白头者名嗣宗歙县陈氏受业水西寺试经得度年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8b 页 WYG1376-0703b.png
二十游方参径山睿深见器重去即龙门远道林劝江
浙庐皖荆楚湘汉之间凡庵居屏处禅林所称者辄造
而问之闻洞下有觉首座在大洪山宗寿长七龄僧先
一夏服训累年殆忘寝寐觉尝问皓月当空时如何宗
云正是恁么时节反覆酬答忽有省后从觉于泗州普
照觉去遂代之时建炎初也开堂云喝井庵畔似真似
伪断足岩前乃精乃粹遂为觉拈一瓣以酬法乳诸方
乃知洞下一宗复有人矣寻住常州善权及明州翠岩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9a 页 WYG1376-0703c.png
雪窦尝示人曰大众体究此事第一不得依样画胡芦
第二不得去古人背后叉手第三不得守株待兔第四
不得无绳自缚何谓依样画胡芦如今学者不肯退步
休歇一向用心强作道理见古人立个拳也立个拳划
个圆相也划个圆相提起座具拂袖便行及至穷究著
黑漫漫地何谓古人背后叉手学者巳是不明日夜商
量古人公案这个话又如何那个问答又如何设或会
得秪是别人底被他言语搅缚得来不成肠肚岂不见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9b 页 WYG1376-0703d.png
道若要提唱宗乘须是从自己胸襟流出何谓守株待
兔有种学者认得个影响秪管泥在一处或良久或退
后认著不忘一生无动转长沙道百尺竿头坐底人虽
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何
谓无绳自缚学者在众中不肯亲近尊宿决择此事但
认个自家休歇一向痴坐从朝至暮秪管瞌睡所以道
透网金鳞犹滞水回涂石马出沙笼若是本分坐禅人
孜孜念念未尝暂时与此事有丝毫隔行住坐卧常在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0a 页 WYG1376-0704a.png
其中不见洞山在方丈坐有赞叹者云僧家好终日无
事山云莫如此说僧有僧事俗有俗事山僧在此无剪
指爪底工夫且道洞山在方丈中作个什么见得僧堂
里亦不是閒坐处若不恁么见去尽是虚度光阴直须
念念无间断步步无间断时时无间断处处无间断有
僧问曹山如何是无间断底人山曰曹山今日伤杯僧
曰某甲不会山曰东西不辨即是到这里作么生体悉
久参高士相證明后学初心各自努力将终书偈全心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0b 页 WYG1376-0704b.png
自照无佛无人诸缘不共时至便行其全身建塔于雪
窦而翠岩取其大衣藏于无际庵阅世六十九坐夏五
十四宗貌清癯气韵平淡慈忍无嗔恚径山杲少所许
可尝赞之曰太湖三万六千顷之渺茫即师之口也洞
庭七十二峰之峭峻即师之舌也不动口不饶舌已说
今说当说也大奇也大奇此是吾家真白眉
   南薰老人吴(源/)传     洪焱祖
吴源字德信休宁人号神医自其上世有名谅者本嗜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1a 页 WYG1376-0704c.png
学遇异人于郊授以异书忽不见视之乃金匮玉函之
秘遂造活人之妙再传至豫号松萝居士长于诗亦得
是秘豫子源以枢密汪公勃保奏引试医之七经百人
中独冠其首授入内内宿稍迁至翰林医官疗劳瘵疾
奇中邑宰黄法奭妻病剧祷于北斗以祈应梦一少年
衣紫长裾戴逍遥巾一人指曰此神医也能起汝疾黄
遂遍召诸医独源衣冠与梦符一见谓饥中伏暑三日
而愈诊一妊妇曰是儿左手多一指又诊一妊妇曰是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1b 页 WYG1376-0704d.png
当生三男已而皆验尝遇一人仆地诊之谓为虫證针
其腹曰巳中其头矣病者果吐痰中有虫如蜥蜴头有
细窍其人即起谢去神效不可数纪每曰医虽十全不
过一艺官至和安不过一医遂弃官隐于儒号南薰老
人有南薰集诗词千篇与竹洲二吴先生游作诗训诸
子警句云五世活人功已积一经教子意难忘尔曹好
展摩云翮伴我黄花晚节香尝谓功名非必身享当在
子孙也乾道癸巳冬建康留守洪枢密抱病招中都旁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2a 页 WYG1376-0705a.png
郡医集皆束手相视时漕程公叔达以同乡之好强致
之诊视即曰由惊气入心而得洪惊问曰何其神也因
言救焚而得疾服药即瘳留以待春源曰吾无春脉归
甫旬摄衣而逝(程约字孟博婺源人世工医其先有号/种德居士者邑宰许胁部因改其所居)
(之坊为种德坊约精针法同邑马荀仲自许齐名约不/然也太守掌爰尝有疾马为左胁下针之半入而针折)
(马失色曰是非程孟博不可约至乃为左胁下一针须/臾而折针出疾亦随愈由是优劣始定马亦名医为辛)
(稼轩客尝赠之词见集中又有程汝清字正子亦居士/之后善太素脉豫言人祸福生死神验闻金国归正人)
(郭统领得魏城武师岐泻补过注法往师焉自/是疾无久近应针辄愈著医方图说行于世云)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2b 页 WYG1376-0705b.png
   江先生哲传       洪焱祖
江哲字明远婺源人以医名家十五世哲益通儒书务
以其术活人则大所居为施药室抗层楼扁以登云远
近病者集其下一剂辄差邑尝大疫以大器煮散巡疫
家遍饮之邑宰季君子思梦神告曰吾谨避江君病者
愈矣既而果然理宗久不豫前郡守范钟当国荐之召
至一再进药上遂安自是五日一朝常从容赐坐屡欲
官之不愿也禁中但呼江先生丁贾擅权哲于上前言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3a 页 WYG1376-0705c.png
之无隐罢实田及太乙宫役哲力居多居京师十年一
旦称疾丐归赐宅一区无何理宗晏驾哲盖豫知之矣
子世良浙西帅干孙雷字矢泽登第授兰溪县主簿初
娶甲路张氏甚富劵拨田若干亩张后浸微雷至妇家
谒谢其家惧不能如约雷潜使人归取劵对妇众焚之
曰吾岂为此者哉性冲澹嗜酒晚自号陶陶翁今年七
十九从子世臣母疾两刲股以进辄愈哲嘉其诚孝俾
居登云董和剂忠厚悃幅未尝疾言遽色病者至皆亲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3b 页 WYG1376-0705d.png
视之虽疮疡秽恶手按抑箴砭无难色世臣有子雯读
书博学至今居登云比城东三失火延烧民居楼独不
燬人以为阴德之报云
   金野仙(梁之/)传      洪焱祖
金野仙梁之字彦隆休宁人野仙其自号也两浙提刑
受长子以荫为奉新尉一旦若狂惑者不满秩弃归自
是袒跣垢污走歙之墟落动旬月不食夜卧往往有光
枢密朱公朴以谪来一见则曰是八百仙之一也直以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4a 页 WYG1376-0706a.png
金丹动荡故有此态度尔起城南道堂以处之参政周
公葵守东阳以书币招焉报以青山白云等语竟不往
好事者庄色辞以问多为亵语答之当涂宋惠畴始授
历阳别驾过新安盛酒肴与相对盖踰月野仙醉辄告
以兵来甚众慎勿妄书准字宋后摄郡事淮壖倥偬不
轻戮一人乾道间吾州取科名者野仙多豫言其兆市
人密语野仙忽来有所云云皆惊顾以为尽得吾意晚
节多求大黄食之栖止无常处每云我当以八月死幸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4b 页 WYG1376-0706b.png
毋焚我淳熙元年八月十二日夜半起坐挥扇而逝年
六十有一葬于城阳山立坛其上后有自蜀中见之为
携家问归即其殁之岁或谓之尸解同郡有士人朱南
一字德修潇洒閒逸至老不娶喜画山水梅兰竹石野
仙曾有诗赠之云寄语月溪朱逸士他年同赏水仙花
野仙殁后二纪南一下世士友相率葬之城阳山正在
野仙墓后时山中水仙花正开其前知类如此南一自
号月溪真逸今郡城水西兴国寺吕侍郎祠有罗公颂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5a 页 WYG1376-0706c.png
淳熙间所为记南一题额
   游君务德(克敬/)墓志铭   曹 泾
古者学无不通而业必以世壹是以儒为命尧典历象
禹贡水经诗相阴阳诰卜瀍涧通也岐黄医宗后夔乐
祖重黎羲和代为天文巫史星历卜祝乃有司马氏父
子世也何以通何以世儒也儒无所不知此大学所以
首致知格物而斯文与天地并也于戏尚矣道散学绝
斯人寖稀予犹于婺源游君务德见之而于其曾孙太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5b 页 WYG1376-0706d.png
冲冲古所为家传读之而三叹焉南唐李氏之将亡也
国师何令通先知之曰在甲戌岁忤旨怵诛遁迹来婺
源依于妹婿佥判游公潜稍行旁县始定休宁县治为
县择葬地奇验遂尽以其学授其甥提干公翔至十二
世为务德君渐源远矣游氏家故青社佥判之父愆仕
南唐为侍卫上将军出戍荆湖至婺源道卒佥判以葬
济口金家段庐于墓家焉是以提干公传舅氏之学日
诣益邃种有闻人君名克敬早慧伯父伯珍曰是不凡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6a 页 WYG1376-0707a.png
子吾将以家学试之随疑即问语皆俊警时方竞科举
崇理学君励其业而于周程诸老之书熟复深惟必索
其至屡战秋闱辄北移其铦锐于青囊来山逝川贤传
先集足目所到心思赴之于常得新以奇用正至其妙
处如解牛削鐻人不能窥而口亦不能自言也谓狐首
经为地理之祖十元之中包涵大备肆笔笺释十年而
成海宁端明洺水程公珌银峰侍郎韦轩王公与权歙
左史竹坡吕公午见之称善为引为跋使刋布之同邑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6b 页 WYG1376-0707b.png
梁县尉事天江公润身博洽重许可谓其书于历学数
学易学皆精而神即气之云深得紫阳之旨盖天地间
即物皆理而莫备于文字君得于经史深于易辨此固
宜然犹耻以一艺名家课儿暨孙趋庭而闻皆性命之
奥负笈而出必先达名辈之从也君性耿介不为软媚
孝友天至盎然春如递而推之遇长为恭在幼而慈无
失色者财不求羡以俭而足交不附势惟贤是与藏书
之所植桂环之扁曰生桂竹坡公所命也寿藏之所义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7a 页 WYG1376-0707c.png
取退藏扁曰于密君所自名也晚惟以诸曾孙自随吟
康节击壤集为日课于人间事若将忘之一夕恍惚间
如乐声自空二青衣腰铃而至奄然化矣至元己卯十
月十五日也生以庆元乙卯三月十五日寿八十有五
配俞氏媲德成家先两纪卒葬三浯岭道子坞君曾祖
上达妣张氏祖玑妣李氏考若圭妣曹氏子男三人炳
梦龙灿炳质直好义学博词工凡五上桥门不偶士论
郁之寿八十二孙男五人嗣建起凤麟嗣负才识有气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7b 页 WYG1376-0707d.png
节于地理精诣其用奇出人意表得年仅五十六曾孙
男八人太冲太和太初藻一初天俊芝椿君未卒时尝
效傅奕自为墓志卒之七十二日丁酉之吉襄事方泰
原其所(阙/) 二十二年当大德庚子冲古来乞铭泾惟
近世朱晦庵先生喜谈地理而杨诚斋颇讥郭景纯葬
书夷考景纯传其所注尔雅三苍方言(阙/) 经楚辞等
皆大儒事既儒矣于葬书何讥其子仕至太守贵矣未
知其学之必传与否若务德君承家也远著书也独为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8a 页 WYG1376-0708a.png
儒也的恨予笔弱言不足耳然先世四墓定于何国师
之手前尝书遗冲古昌言之而冲古又世其学儒者也
何氏世世有弥甥务德君之后宜益大乃铭之曰
三才一致百世一世一之以儒元命斯寄伊人嗜学绪
于高曾韦编欲绝况狐首经平子赋京洛纸既贵白云
青山复自为志瞻彼泰原不朽者存儒为专门子子孙

 
新安文献志 卷一百下 第 18b 页 WYG1376-0708b.png
 
 
 
 
 
 
 
 新安文献志卷一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