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a 页 WYG1376-00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安文献志卷六十四  明 程敏政 撰
  行实(忠孝/)
   陈程都督(文季/)本传    姚思廉
程文季字少卿幼习骑射多干略果决有父风弱冠从
灵洗征讨必前登陷阵灵洗与周文育侯安都等败于
沌口为王琳所执高祖召陷贼诸将子弟厚遇之文季
最有礼容深为高祖所赏永定中累迁通直散骑侍郎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b 页 WYG1376-0092d.png
句容令世祖嗣位除宣惠始兴王府限内中直兵参军
是时王为扬州刺史镇冶城府中军事悉以委之天嘉
二年除贞毅将军新安太守仍随侯安都东讨留异异
党向文政据有新安文季率精兵三百径往攻之文政
遣其兄子瓒来拒文季与战大破瓒军文政乃降三年
始兴王伯茂出镇东州复以文季为镇东府中兵参军
带剡令四年陈宝应与留异连结又遣兵随周迪更出
临川世祖遣信义太守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文季为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a 页 WYG1376-0093a.png
之前军所向克捷陈宝应平文季战功居多还转府咨
议参军领中直兵出为临海太守寻乘金翅助父镇郢
城华皎平灵洗及文季并有捍禦之功及灵洗卒文季
尽领其众起为超武将军仍助防郢州文季性至孝虽
军旅夺礼而毁瘠甚至太建二年为豫章内史将军如
故服阕袭封重安县公随都督章昭达率军往荆州征
萧岿岿与周军多造舟舰置于青泥水中时水长漂疾
昭达乃遣文季共钱道戢轻舟袭之尽焚其舟舰昭达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b 页 WYG1376-0093b.png
因萧岿等兵稍怠又遣文季夜入其外城杀伤甚众既
而周兵大出巴陵内史雷道勤拒战死之文季仅以身
免以功加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增邑五百户五年
都督吴明彻北讨秦郡秦郡前江浦通涂水齐人并下
大柱为杙栅水中乃前遣文季领骁勇拔开其栅明彻
率大军自后而至攻秦郡克之又别遣文季围泾州屠
其城进攻盰眙拔之仍随明彻围寿阳文季临事谨急
御下严整前后所克城垒率皆迮水为堰土木之功动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3a 页 WYG1376-0093c.png
踰数万每置阵役人文季必先诸将夜则早起迄暮不
休军中莫不服其勤干每战恒为前锋齐军深惮之谓
为程虎(唐人避讳作/彪今正之)以功除散骑常侍明威将军增邑
五百户又带新安内史进号武毅将军八年为持节都
督谯州诸军事安远将军谯州刺史其年又督北徐二
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馀并如故九年又随明彻北讨
于吕梁作堰事见明彻传十年春败绩为周所囚仍授
开府仪同三司十一年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3b 页 WYG1376-0093d.png
还送长安死于狱中后主是时既与周绝不之知也至
德元年后主始知之追赠散骑常侍寻又诏曰故散骑
常侍前重安县开国公文季纂承门绪克荷家声早岁
出军虽非元帅启行为最致果有闻而覆丧车徒允从
黜削但灵洗之立功捍禦久而见思文季之埋魂异域
有足可悯言念劳旧伤兹废绝宜存庙食无使馁而可
降封重安县侯邑一千户以子飨袭封
史臣曰程灵洗父子并御下严苛治兵整肃然与众同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4a 页 WYG1376-0094a.png
其劳苦匪私财士多依焉故临戎克办矣
   唐黄孝子(芮/)传      罗 愿
黄孝子芮歙县人事亲以孝闻唐建中初继母洪氏疾
病芮刲股馈羹而愈贞元中父卒庐墓号泣昼夜不绝
声遂终身不舍墓侧产芝十四本木连理者四刺史卢
公上其事诏旌表门闾今县西九里黄屯是其居处也
始因寇盗黄氏之先与其族人聚徙屯此故名黄屯芮
大和五年卒(制曰歙州黄芮谨行修身事亲尽孝母病/刲股以愈疾父丧庐墓以终身号泣之声)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4b 页 WYG1376-0094b.png
(昼夜不绝祥异之迹遐迩咸知然则地产灵芝木生连/理苟非至诚动天何由臻此朕甚嘉焉宜旌表门闾以)
(褒赏贞节主者施行/贞元十九年月日)
   詹氏忠勇世家      胡 升
盖闻忠义者天地之常经人心之固有初不待赏诱乎
前刑驱乎后而为之也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
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当天下久安之馀狃
于承平之乐其刚心锐气败于骄愞而不复振卒有寇
盗之变则心悸而股慄徬徨四顾搏手无策终于沦胥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5a 页 WYG1376-0094c.png
而已唐之开宝人物繁阜烟火万里天下泰然无事一
旦禄山丑类崛起天下之民鸟飞云散乞为囚虏之不
暇奚暇以忠义自奋而与抗哉河北二十四郡若蹈无
人之境而固守平原以死禦之屹不可犯者独一颜真
卿而明皇不知其何如人兹岂平昔有眷遇之素而欲
以是报之哉真卿之意以为忠义者天地之常经人心
之固有也今婺源詹氏之忠义其殆斯人之徒欤詹氏
世居婺源之庐坑土人谓之詹村有讳必胜者勇而敢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5b 页 WYG1376-0094d.png
为当僖宗光启初因官闽中与光州刺史王绪领军至
漳州会王绪死王潮代之必胜在军中与潮之弟审知
善审知荐必胜为军校至昭宗景福初潮遣审知收福
州属城相持日久未有功审知忧之忽一夕召诸军校
问攻城之计诸校所言皆不合必胜进曰某观此城东
北壮西南虚若多设疑兵以持其东北预选敢死士夜
穴其西南城必破矣审知称善擢必胜为先锋兵马使
领军率敢死士攻其西南越二日而城陷必胜冒矢石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6a 页 WYG1376-0095a.png
先登没于城壕审知悼之俾厚殡于州城西南奏其功
赐庙额曰奉忠必胜五世孙曰光国光国善骑射尝试
京师得武举于兵部慷慨有大志青溪方腊作乱诏下
能捕杀腊者有优赏光国召族人之勇者芝瑞彦达与
剧饮酒酣激之曰今贼已烧婺源县其势必至吾乡我
曹岂容坐视而窜匿彼贼虽炽皆亡赖之人蚁附之耳
兵非素习誓当共击之芝瑞彦达曰计将安出光国曰
兵在锐不在多多适为累耳吾族中子弟可用者不下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6b 页 WYG1376-0095b.png
三十人佃客仆𨽻可用不下百二十人二兄为佃仆之
倡我率子弟从之芝瑞彦达曰子之言我之志也于是
立籍定数某用弓矢某用刀剑日椎牛设酒训练之忽
有报者曰贼巳宿双路口矣时宣和三年正月一日也
光国与芝瑞彦达坐旗下列其众于前光国对众誓曰
国家累朝以仁恩养活百姓何负于天下今方贼敢作
乱此不过无知禽兽自取屠戮今我以顺伐逆必胜之
汝等并力并进有死无二若破此贼我当陈乞朝廷赏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7a 页 WYG1376-0095c.png
汝等之功众皆听命于是芝瑞彦达各率刀鎗手伏青
山峡东去二百步鸣金鼓以挠贼光国率弓箭手伏青
山对岸之南山上贼分二队以进其一自青山之北越
岭而下以出众之不意其一自源口穿鹿角槎而入以
牵制援兵光国望见贼将入青山峡厉声呼曰齐励杀
贼芝瑞彦达各率佃仆自青山光国率弓箭手自南山
用毒箭射之皆一跃而倒杀伤甚多矢尽率子弟舍弓
渡水用短兵与刀鎗手并力合战呼声动山岳杀贼千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7b 页 WYG1376-0095d.png
馀人于水中水为之赤馀众败走光国芝瑞彦达及子
弟佃仆等二十一人以力战俱没于阵其馀亦皆重伤
有中二十馀伤而不死随水流出得一菖蒲石而上者
族人德仁也其母寻而呼之犹能微声以应其后取菖
蒲石归起花砌奉之始青山之倡义也族人巨源出帑
为盟主及贼入巨源坐而骂曰人乱法不乱遂遇害腊
自此败寖以不振遂归帮源洞伏诛其窃发止八十二
日芝瑞平日常持一蛮牌重五十斤上下皆冒以刃转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8a 页 WYG1376-0096a.png
轮如飞彦达初为广福寺僧武艺过人两手能用双刀
其勇亚于芝瑞与光国三人齐名乡人感其义相与祀
之号忠勇丛祠光国长子曰世勋次子曰世绩世勋修
伟沉毅恂恂似不能言在县挥金如土当机而发其勇
莫敌绍兴三十年累用荐为舒城县民兵正将而世绩
副之世勋以民兵怯弱不足以立事乃转招募得六百
二十八人不问其所从来惟强壮是与淮西帅奇之荐
为义兵部将世勋推诚延纳得士之欢心亡命之徒闻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8b 页 WYG1376-0096b.png
其风而悦之期约月一会椎牛酒以二十五人为一队
队有长十二队为一部部有将置义士簿具姓名乡贯
父母妻子离军之日所居之地皆谓之义士假之资使
之阜通以赡其衣食之费犒设之馀使分其肉与贫者
示之仁戒其窃发禁其骗挟示之义聚会之际长者居
前少者居后示之礼牛酒将竭再与之约至期则世勋
先至示之信自三月至十月人人壮健皆奋勇愿效死
力至前十一月一日各散去安其家人而抚其党约闰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9a 页 WYG1376-0096c.png
十一月一日悉会于县南二十五里栲栳原前十一月
十三日金人数千骑忽至舒城烧县市烟焰烛天世勋
望见叹曰天不使我成功邪义士既散乌可以疾来也
次日早义士至者才六十人世勋引之入栲栳原方议
遣人促义士北兵千馀骤至原大呼曰詹将军可速降
统军使来招汝奏之以官世勋叱之曰我大宋义士岂
肯降汝无多言可来共决死挥部将王悦王僎等直前
奋击原中狭而险北兵失利遂败而大奔北兵怒世勋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9b 页 WYG1376-0096d.png
骂不已攒箭射之世勋额被一箭身受四箭伤重一夕
无语亦不呻吟次日早呼其子大渊戒之曰我今死矣
汝必继我之志言终而卒少顷犹能张目视人其长子
辅谓大渊曰父告尔未答故视汝也大渊于是抚父之
额而号泣曰父苟终所不尽力于中原者有如栲栳原
乃瞑目因裹之以被数重瘗栲栳山中亲随黄福等侍
其子归乡悉具其实父老至今尚能言之后五年始改
葬焉方义兵散去而未集也世勋自料力不能敌时戚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1376-0097a.png
方握重兵守北狭关世勋以书说曰北兵在舒城者某
知其无能为也太尉握重兵在此去县五十里岂可坐
视其残吾民乎愿太尉畀以千骑必为太尉破之若幸
而成功某岂敢专之哉惟太尉亮其忠赤方观之踌躇
不报识者谓世勋智略世绩骁勇使义兵尽会则兄弟
相卫如左右手未必无功惜乎迫于险而急于战也后
大渊占籍浮光乡人悼必胜世勋俱以忠义没王事并
绘于丛祠必胜居中巨源次之光国芝瑞彦达又次之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1376-0097b.png
世勋居彦达下子弟弓箭手绘于东壁西向刀鎗手绘
于西壁东向在阶上佃仆弓箭手绘于东壁西向刀鎗
手绘于西壁东向在阶下必胜世勋亲随各二人在佃
仆之内各有姓字位号滕先生之家传碑在门内之左
郑府君之广记碑在门内之右往年灾旱有求必应不
可悉数淳熙庚子绍熙甲寅庆元乙卯岁皆大旱祷于
祠霖雨踵至岁大稔祠宇与所立碑多历年数寖以弊
坏而丛祠之英爽则益显或形于梦寐或见于巫卜而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1376-0097c.png
德仁年踰九十仕为将仕郎于忠勇祠之事身履目击
乃率其族及耆老胡感洪等重建其祠而新之群请于
县愿核实申奏乞降封额邑大夫三山郑棫从之且曰
兹事若缓而实急风教所关奏赐祠额曰忠勇赠五将
军位秩有差又群谒于余以忠勇祠传为请余同邑其
何所辞于乎詹氏之忠义非恐负责于朝而欲以死报
之也特忠勇所激不容自遏故遇寇盗常如鹰扬虎贲
必欲搏而噬之以至婴锋镝蹈白刃死而弗顾夫岂区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1376-0097d.png
区者之所能决为哉彼其中必有所守亦犹齐之王蠋
汉之关张唐之张许辈知有忠义而不知有其身人虽
不知而天则知之今詹氏子姓之繁功名之会日新月
盛而必胜之十一世孙复以枢密刘公荐于朝一文一
武同岁入仕则天所以报詹氏之忠义亦不孤矣天下
之士闻詹氏之风慷慨自许而日趋于忠孝之域当何
如哉余以是嘉之故特发扬其事如右
   宋查待制(道/)(从兄陶/)   罗 愿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1376-0098a.png
查待制道字湛然与秘监陶同祖父元方以荫历殿中
侍御史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
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
尺许以馈母疾寻愈解褐馆陶尉曹彬镇徐州辟为从
事深被礼遇改兴元观察推官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
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
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徙知果州时寇党
尚有伏岩谷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馀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1376-0098b.png
止西充之大水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
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
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
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
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常闻其仁是宁害我
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劵归农加赐袍带
咸平四年代归上言曰朝廷命转运使副不惟审度金
谷盖以察廉郡县庶臻治平以召和气今观所至或匪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1376-0098c.png
尽公盖无惩劝之科致有因循之弊望自今每使回日
先令具任内曾荐举才识者若干奏绌贪猥者若干朝
廷议其否臧以为赏罚从之俄出知宁州会举贤良方
正之士李宗谔以道名闻拜左正言直史馆出为京西
转运副使召入拜工部员外郎充度支副使赐金紫出
知襄州大中祥符元年归直史馆迁刑部员外郎预修
册府元龟三年进龙图阁待制与张知白孙奭王曙并
命焉加刑部郎中判吏部选事紏察在京刑狱奉使契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1376-0098d.png
丹以久次进右司郎中真宗朝退之暇召冯元讲易便
坐惟道与李虚已李行简预焉天禧元年以耳聩表求
外任得知虢州将行上御龙图阁饮饯之是秋蝗灾民
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
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馀人二年五
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
丧事迁大理评事赋禄终制道性纯厚有犯不校所至
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已钱偿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4a 页 WYG1376-0099a.png
之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
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
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
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
多所周给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
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
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
故人卒贫甚其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4b 页 WYG1376-0099b.png
履行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
尝梦神人谓曰汝位至正郎寿五十七而享年六十四
论者以为积善所延也有集二十卷
陶字大钧初事李煜以明法登科仕为常州录事参军
归朝太祖诏大理评事试以律学除本寺丞迁大理正
历侍御史权判大理寺赐绯衣银鱼断事官仲禹锡讼陶
用法非当陶抗辨得雪迁工部郎中俄出知台州累迁
兵部咸平五年朱博为大理议赵文海罪不当宰相请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5a 页 WYG1376-0099c.png
以陶代之真宗曰闻陶亦深文当加戒勖宰相言当今
习熟法令少如陶比者遂迁秘书少监判寺事时杨亿
知审刑院陶累攻其失又命代之仍赐金紫景德三年
卒年七十子拱之淳化三年进士历任都官郎中迁职
方陶卒时诏录其少子前昆山县尉庆之为太常寺大
祝庆之终太子舍人
   许孝子(俞/)传       胡 瑗
许俞黟县人也(按罗鄂州志言歙州题石碑称许逖祁/门人而安定先生为许俞作传言黟县)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5b 页 WYG1376-0099d.png
(人今从欧阳公所作行状言歙州别/本又云宣城人辨见转运公墓铭下)家世以儒术显名
江左父养高不仕俞风采魁杰襟怀峻整尚慕节义不
妄交游下笔立言慨然有济苍生之志季父逖有名于
时为尚书外郎器俞曰吾家千里驹也居常敦睦家人
未尝见其喜怒少丧母氏事父以孝谨闻供给甘旨昼
夜不怠父之所欲虽千里必致之或随计偕安舆扶侍
税舍辇毂与妻子共食粗粝晨夕事父必尽珍异常示
丰厚恐贻父忧公卿之闻者多所叹服率俸以助其养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6a 页 WYG1376-0100a.png
父年垂八十谓曰观汝登科之后没于地足矣大中祥
符七年俞果登科第授涔阳从事扶侍归海陵别业即
路有日父疾沉笃俞昼夜供省以至浣濯必躬必亲或
问其故俞曰浣濯于家人之手虑其厌怠焉父丧摧毁
几致灭性而家至贫多假贷于士大夫或历父经由之
地涕泣者永日尝于通津寄泊佛舍值春景花发闭室
静坐未尝出睹赴牧守之召过琅山别院马上忽泣下
仆御问其由曰我父曾寄此也士流服其孝道制满赴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6b 页 WYG1376-0100b.png
调上超资授扬州从事
   程祠部(遵彦/)传      杨 本
程祠部遵彦者鄱阳人其先自歙徙忠壮公之后也举
进士历仕州县有惠政事母以孝闻且性介慎耻干谒
苏文忠公荐于朝诏加擢用官至祠部郎官卒○元祐
六年七月日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侍读苏轼状奏
右臣窃谓朝廷用人以行实为先以才用为急二者难
兼故常不免偏取而端静之士虽有过人之行应务之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7a 页 WYG1376-0100c.png
才又皆藏器待时耻于自献朝廷莫得而知之如臣等
辈固当各举所闻以助乐育之意伏见左朝散郎前签
书杭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程遵彦吏事周敏学问该洽
文词雅丽三者皆有可观而事母孝谨有绝人者母性
严甚遵彦甚宜其妻而母不悦遵彦出之妻既被出孝
爱不衰岁时伏腊所以事姑者如未出而母卒不悦遵
彦亦不再娶十五年矣身为仆妾之役以事其母虽前
史所传孝友之士殆不能过臣与之同僚二年备得其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7b 页 WYG1376-0100d.png
实今替还都下未有差遣碌碌众中未尝求人臣窃惜
之伏望圣慈特赐采察量材录用非独广搜贤之路亦
以敦厉孝弟激扬风俗若后不如所举臣甘伏朝典诏
中书量与擢用
   曹屯田(矩/)传       李以申
曹屯田矩字诲之休宁人父汝弼以经术德义高蹈州
里工篇什篆𨽻号松萝山人有海宁集舒职方雄尝为
之序谓其体致高远有王右丞孟处士之风骨矩登景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8a 页 WYG1376-0101a.png
祐乙科官至屯田郎中其任都官日因父赠殿中丞燎
黄之夕芝产茔上郡上其事被旨以所居为忠孝乡孝
芝里侄孙夬文及并登崇宁第文任睦州建德丞方腊
窃发死其官诏进秩三等与三子恩泽世称忠孝之家
曾侄孙熙登绍兴进士第官至戎监簿熙之子至以郊
恩补官调无锡尉获盗赏改承务郎尝主管官告院进
丞将作监知江州直秘阁卒(敕故奉议郎曹文日者盗/贼猖狂吏鲜称职不务捍)
(禦惟事遁逃尔乃忠义自将能知分守寇至不避用死/其官特厚恤章进秩三等非徒使节槩之士增气而益)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8b 页 WYG1376-0101b.png
(厉庶几苟免幸生者闻风而愧焉尚其有知钦此褒/渥再赠朝散郎与三子恩泽宣和四年六月十八日)
   宋故左承议郎守尚书刑部侍郎赠端明殿学
   士左朝议大夫程公(振/)神道碑 汪 藻
(阙/)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9a 页 WYG1376-0101c.png
 
 
 
 
 
 
 
  公讳振字伯玉饶州乐平人大王父承宪大父溥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19b 页 WYG1376-0101d.png
父翱世业儒为闻家翱以公故赠朝请大夫公少有轶
材未冠求师友四方入京师游太学必秀出其辈类一
时名士如张商英陈瓘张廷坚邹浩悉见之迎门崇宁
三年车驾幸孔子祠见诸生太学公以高第补将仕郎
除和州州学教授留为辟雍录久之迁博士会诏近臣
求人材可用者或以公闻召至政事堂擢太常博士以
亲老丐外得提举京东西路学事秩满复留居东州五
年奏立孟子冢祠以公孙丑万章从祀皆见听改京西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0a 页 WYG1376-0102a.png
南路提举常平入为尚书膳部员外郎逾年拜监察御
史时大臣崇党相轧若水火然一时士大夫鲜不附离
公孤立行一意屹然其间人服其正迁辟雍司业兼太
子舍人改国子初见太子东宫言古者大祭祀登馂受
爵必以上嗣既礼备载且元丰彝典具存昨上有事明
堂而殿下不与非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太子矍然曰
初无人及此由是骤加奖重后每进说古今治乱辄向
纳之迁左司员外郎兼官如故时方腊暴浙右声摇京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0b 页 WYG1376-0102b.png
师公从容为宰相王黼言宜乘此时言天下弊事庶几
稍革当天意顺人心黼怏然不悦曰上且谓黼挟寇奈
何公知黼忌其言不答趋出然太子荐公甚力外廷莫
知会两省官缺上曰程振老成忠实必以为给事中黼
衔前忿不能平白公资浅且雅长词令止除中书舍人
巳而中书侍郎冯熙载黜知亳州黼怨熙载甚欲公劾
奏且以丑言诋之公不从黼大怒风言者论公有党责
提举武夷山冲佑观时宣和三年也明年复集贤殿修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1a 页 WYG1376-0102c.png
撰丁内艰寻除徽猷阁待制中书舍人皆力辞不拜无
几何太子受内禅是为渊圣皇帝渊圣念公久趣还旧
班对便朝问劳甚渥俄诏自中出除尚书吏部侍郎公
以大臣不恊议论多駮诏令轻改失其事机如南北用
兵且半年而至今不解者以或和或战之说未一也裁
抑滥赏如黑白易分而数月之间三变其说者以庙堂
不能忘私而多与其党为地也今日一人言之以为是
而行明日一人言之以为非而止或出圣断亿度而不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1b 页 WYG1376-0102d.png
暇畴咨或用大臣偏辞而遂形播告所以动未必善处
未必宜乃辄为之反汗焉其势不得不尔也及闻河北
将陷力请合诸路兵犄角击之以牵其势且曰北兵已
深入陛下犹欲守和议而不使之少有所惩创乎渊圣
虽美其言而夺于大臣卒不能用连抗章求去优诏不
从以吏部铨综有声滋欲试之民事除开封尹先是大
辟情或可矜多取旨原贷祖宗行之岁久好生洽于民
心崇宁以来议者谓辇毂先弹压凡情不当法率巧请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2a 页 WYG1376-0103a.png
杀之公奏宜一准祖宗故事遇得旨即著为令令不载
者许援其比而行自此天府之囚全活者不可胜计已
而诏捕亡卒获数千人公请充入步军司而除其罪步
军司请论如法法当尽诛公以多事时一日而杀千人
民必大骇且未决当系有司宁无反侧之患渊圣大以
为然卒如公请除尚书刑部侍郎久之渊圣帝将幸其
营公亟白宰相何㮚思所以议和之语告于上而却之
㮚忽宣言翌日车驾出城群臣失色巳而人情益惶惑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2b 页 WYG1376-0103b.png
朝廷莫知所为公冒死直前卒与祸会实靖康二年二
月二十五日也得年五十有七初公为中书舍人王黼
以客沈积中帅河朔欲并力图燕公语积中当思异时
覆族之祸积中佩公戒至所部首以书谢公盛言其不
可之状公具以积中语告诸朝洎公左迁童贯蔡攸卒
兴是役致变起肘腋而公罹其凶故闻公之丧士无贤
愚皆为之出涕公天资乐易与人谈笑极酝藉风流至
论事则挺然不可回夺宣和中上皇崇道家之说公至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3a 页 WYG1376-0103c.png
东宫渊圣问焉公对甚悉其略曰周公作鸱鸮之诗孔
子以为知道其言不过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而已
老子著道经亦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盖老氏与
孔子合者如此今不固根本于无事之时而徒事目前
土木之工非二圣人之意也他日渊圣为太上皇道之
太上皇颇欲停工作疏左右近习之臣而杨戬方兴龙
德太一之役惧不得肆因谗家令冯扬将辅太子幸非
常太上皇震怒执扬诛之而渊圣之言亦废及靖康中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3b 页 WYG1376-0103d.png
公尹天府言利者颇欲离间两宫公心独鄙之每调和
父子之间甚有恩意如诏鞫龙德宫近侍梁忻之类特
宽其文由是纤芥之疑不行闻者无不叹服公居乡专
趋人之急以急抵公者未尝辞族有五丧积年不能举
命其子迈一日办之盖公之于书无所不观亦无所不
学属文敏赡下笔不能自休书记翩翩千里如对面语
见之者把玩无斁争藏去为荣著易论及诗文七十馀
卷藏于家妻董氏封硕人子迈承务郎传公学次未名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4a 页 WYG1376-0104a.png
生公卒之某月迈以建炎二年十月辛酉葬公乐平县
嶂岭原太夫人茔之左从公卜也呜呼士方平时剧谈
抵掌以祸福死生自任而谓人不能此直易耳及一旦
临利害仅如秋毫鲜不丧厥心而移其所守若夫规以
身免而推祸于人者比肩接迹也闻公之风者亦可以
少愧哉藻少以同郡登公之门知公之详宜莫如藻迈
以国子司业程瑀之状来请谨叙公之平昔而系之以
铭铭曰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4b 页 WYG1376-0104b.png
惟祝融之苗裔兮公鼻祖曰伯休越汉唐而南徙兮家
洎川之上游天既予公以修能兮又重之以姱节冠切
云而事君兮景忠精之前哲氛祲忽其蔽日兮神龙荡
而失渊众惮殃而逭祸兮公踽踽而直前左欃枪而右
窫窳兮公胡独罹此患苟杀身而成仁兮齐死生于夜
旦纷众美曾不慨息兮独令名其庶几伟荡阴之节死
兮吾将从昔贤之所归(按程氏世谱忠壮公十二世孙/干干生忠忠生四子曰僖者自)
(歙迁乐平杭桥僖生广广生/正元正元生承宪振曾祖也)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5a 页 WYG1376-0104c.png
   凌待制(唐佐/)卢谏议(臣忠/)传 罗 愿
凌待制唐佐字公弼休宁人登元符进士第授大名府
司户帅梁子美甚器重之就差夏津县令河北有疑狱
唐佐往决之得其情人皆感泣夏津是岁旱比还雨随
至时号县令雨狱上进秩二等召为敕令所详定官迁
光禄宗正丞历京畿江东常平后知登闻检院尝语侵
王黼请祠得南京鸿庆宫翰林承旨郑三益荐其才堪
大用上曰非美髭髯闲于进止者乎即日除开封府司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5b 页 WYG1376-0104d.png
录府尹罢连坐谪衡州酒税后知严州号令不烦暇日
与诸生讲学作易传数万言进之以部使者劾罢唐佐
警敏事亲尽礼好周给亲族建炎初起提点京畿刑狱
时道路方梗或劝缓进慷慨遂行进直徽猷阁京畿寇
益充斥与战数十合杀伤过当三年除知应天府北兵
数十万围城城中兵少粮乏外无援兵誓以死守及陷
被执众欲降之指颈曰此可断不可降也皆义之刘豫
欲污以枢辖不从使留守应天继得豫虚实密以蜡书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6a 页 WYG1376-0105a.png
奏朝廷事泄豫捕致大梁怒曰何为见卖唐佐曰国家
何负于尔而反面事雠一世皆欲杀尔何独我也豫犹
惜其才系累日度终不可屈遂引出害之临死曰恨不
见枭刘豫之首豫羁其妻子于颍昌时绍兴二年也明
年诸将复颍昌妻田氏以唐佐死状闻诏赠待制已而
颍昌复陷不复知其家存亡又有卢谏议臣忠字信仲
黟县人登政和中第建炎初由临安府司理召累迁右
正言上骤欲用之命相者视之曰有膺而无背官不过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6b 页 WYG1376-0105b.png
此矣后扈驾至建康北兵有逼近御舟者臣忠叱之势
益迫溺水中后数日上求臣忠所在左右记其处以对
使没取之拱立如生赐水银以敛赠谏议大夫与两子
(重建忠孝坊记旌善以坊盖古者式闾表里之遗意/新安郡合城坊二十有六其关君亲大伦足以示劝)
(者惟东北隅忠孝坊为然坊始于前太守魏公克愚为/諌议卢公臣忠暨谏议六世孙郡学掌仪锷建之也按)
(郡志谏议公黟人政和间上舍及第高庙南渡以右正/言扈跸幸金陵寇逼御舟公瞋叱之苍皇踏两舷溺而)
(卒泅水求者见其拱立江底俨若奏事状上悯焉赐钱/并衣以敛赠右谏议大夫葬黟之卢村端平间诏立祠)
(赐号褒忠子孙逮今犹蝉联世其家其一支居郡城掌/仪则尤驰誉者母唐病危药莫瘳刲股食母随以安郡)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7a 页 WYG1376-0105c.png
(守嘉叹上溯世美由掌仪之孝推谏议之忠标其居榜/其坊厚伦美化天下国家要务也庸人慢之贤守慎焉)
(魏公可谓知务者矣證之昌黎伯朱文公皆言刲股事/然发一念之诚天且鉴之人胡得而议之子之事亲平)
(时之孝人鲜克知履变如掌仪而后孝之名彰臣之事/君平时之忠人亦鲜克知履变如諌议而后忠之名显)
(为臣子者岂愿变故而求名闻哉上之人赠之表之将/以劝世之为人臣子者尽忠孝于平时而不转移于履)
(变之际褒赠旌表非谏议意也亦非掌仪意也坊燬于/元贞元年九月迨皇庆元年十有一月重建歙县尹张)
(侯某身任之嗟夫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天典民彝时/有古今人心天理无古今也掌仪之子显祖诚悫敏练)
(能世其业请余记之辞不获为摭实书之如前系以诗/曰古求忠臣孝子之宗能世其孝必世其忠名以变彰)
(不变者理匪私其庐笃劝臣子延祐/六年八月二十有二日甲辰陈栎记)
新安文献志 卷六十四 第 27b 页 WYG1376-0105d.png
 
 
 
 
 
 
 
 新安文献志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