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a 页 WYG1375-016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安文献志卷十 明 程敏政 撰
书
与史丞相(弥远/)书 程 珌
近日淮北之事明公亦尽知之乎舟车焚烧辎重覆没
三军积粟反以资寇精甲利器更为敌用此前史所记
殷浩山桑之败也而今日又甚焉乃者寿阳之役叛兵
执卖主将官军民兵互相屠害或投降或溃归逃亡纷
新安文献志卷十 明 程敏政 撰
书
与史丞相(弥远/)书 程 珌
近日淮北之事明公亦尽知之乎舟车焚烧辎重覆没
三军积粟反以资寇精甲利器更为敌用此前史所记
殷浩山桑之败也而今日又甚焉乃者寿阳之役叛兵
执卖主将官军民兵互相屠害或投降或溃归逃亡纷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b 页 WYG1375-0164d.png
纭百里不绝只轮尺铁不反淮南绍兴器用至是歼焉
今两淮骚动势摇长江矣而公议籍籍以为朝廷尚多
壅蔽凡所奏请沮抑不下呜呼此为何时而犹有如议
者之云云乎四月二十五日大星如瓮坠于建康六月
四日黑气围日日没乃散天之示变不小矣天变见于
上人心离于下而朝廷不知往古危亡之监复有甚于
此者乎明公忠义奋发对越三灵而左右壅蔽其聪明
陷明公于万世之罪人者明公不知也今天下利害所
今两淮骚动势摇长江矣而公议籍籍以为朝廷尚多
壅蔽凡所奏请沮抑不下呜呼此为何时而犹有如议
者之云云乎四月二十五日大星如瓮坠于建康六月
四日黑气围日日没乃散天之示变不小矣天变见于
上人心离于下而朝廷不知往古危亡之监复有甚于
此者乎明公忠义奋发对越三灵而左右壅蔽其聪明
陷明公于万世之罪人者明公不知也今天下利害所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a 页 WYG1375-0165a.png
当施置罢行者人皆能言之所患者在于其言未必上
闻闻之未必下行尔是故不暇缕数其事独愿斥去左
右屏彻壅蔽四方章奏即为敷陈将帅之有功者以公
议赏之不可以无关节而不行至于逗遛不进怀奸误
国专事苞苴今悉败露者则以公议僇之不可以有关
节而辄已公天下之身受天下之言无偏听无私昵如
此则上下流通人心思奋易祸为福亦反掌尔如是而
犹无成焉则明公忠义之心亦有辞于天下矣前日之
闻闻之未必下行尔是故不暇缕数其事独愿斥去左
右屏彻壅蔽四方章奏即为敷陈将帅之有功者以公
议赏之不可以无关节而不行至于逗遛不进怀奸误
国专事苞苴今悉败露者则以公议僇之不可以有关
节而辄已公天下之身受天下之言无偏听无私昵如
此则上下流通人心思奋易祸为福亦反掌尔如是而
犹无成焉则明公忠义之心亦有辞于天下矣前日之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b 页 WYG1375-0165b.png
误明公者固已无及今日顾堪再误邪世之士大夫号
为强有力者以官爵之故无敢吐气而其下者又惧罪
而不言区区愚惷忧国爱君之心昧冒为言者先焉惟
明公重图之(按此书谓淮北之事如前史所记殷浩山/桑之败寿阳之役叛兵执卖主将两淮骚)
(动势摇长江者考宋史宝庆三年六月楚州忠义李福/作乱逐制置副使姚翀八月盱眙忠义张惠执知军事)
(彭降金盖指此也吾郡虚谷方公每谓端明比于弥为/远与废立之事而此书乃公斥其非且谓左右陷明公)
(万世之罪人与前日之误明公者固已无及今日顾堪/再误等语其言凛然如斧钺无一毫阿私之意是岂乘)
(时侥利而不顾大义者哉又考史明年端明出知建宁/府则其邪正向背之迹亦有不可掩者盖宁宗立理宗)
为强有力者以官爵之故无敢吐气而其下者又惧罪
而不言区区愚惷忧国爱君之心昧冒为言者先焉惟
明公重图之(按此书谓淮北之事如前史所记殷浩山/桑之败寿阳之役叛兵执卖主将两淮骚)
(动势摇长江者考宋史宝庆三年六月楚州忠义李福/作乱逐制置副使姚翀八月盱眙忠义张惠执知军事)
(彭降金盖指此也吾郡虚谷方公每谓端明比于弥为/远与废立之事而此书乃公斥其非且谓左右陷明公)
(万世之罪人与前日之误明公者固已无及今日顾堪/再误等语其言凛然如斧钺无一毫阿私之意是岂乘)
(时侥利而不顾大义者哉又考史明年端明出知建宁/府则其邪正向背之迹亦有不可掩者盖宁宗立理宗)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a 页 WYG1375-0165c.png
(为皇子诏书实端明所草理宗即位首擢端明为讲官/故虚谷疑之而宋史据之诚有如静修之所谓无边受)
(屈者矣虚谷又尝著宋季诸臣小传东山赵先生辟/之以为出于忿嫉则其所以书端明者岂足深据哉)
蒲圻回叶殿院论钱会书 陈庆勉
窃见近年称提有以日增一文为说者有以月申陌百
为说者有以易十九界会为说者有以铸当十钱为说
者何其如是之纷纷也就其中而优劣之惟铸钱之说
为近盖自作俑于易楮而贻祸于折陌前人一误后人
再误四十馀年之间言楮而不言钱此钱所以日耗而
(屈者矣虚谷又尝著宋季诸臣小传东山赵先生辟/之以为出于忿嫉则其所以书端明者岂足深据哉)
蒲圻回叶殿院论钱会书 陈庆勉
窃见近年称提有以日增一文为说者有以月申陌百
为说者有以易十九界会为说者有以铸当十钱为说
者何其如是之纷纷也就其中而优劣之惟铸钱之说
为近盖自作俑于易楮而贻祸于折陌前人一误后人
再误四十馀年之间言楮而不言钱此钱所以日耗而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b 页 WYG1375-0165d.png
楮所以日轻也何以言之今日之钱莫甚于阑出之禁
鉟销次之藏钱又次之藏之钱犹在也特出之无术尔
若鉟销之家一郡一邑有之一市一镇有之工于此食
于此者不知其几日夜造作无非耗钱以为器以东南
一监铸之而东南百千万家销之铸之者日计不足销
之者月计有馀端平间达来犯边两淮铁钱如山如阜
今经几年而耗于冶者殆尽以此知鉟销之为害也不
浅矣而阑出又甚焉且浙西之钱泄于浙东至浙东而
鉟销次之藏钱又次之藏之钱犹在也特出之无术尔
若鉟销之家一郡一邑有之一市一镇有之工于此食
于此者不知其几日夜造作无非耗钱以为器以东南
一监铸之而东南百千万家销之铸之者日计不足销
之者月计有馀端平间达来犯边两淮铁钱如山如阜
今经几年而耗于冶者殆尽以此知鉟销之为害也不
浅矣而阑出又甚焉且浙西之钱泄于浙东至浙东而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4a 页 WYG1375-0166a.png
泄于海矣江东之钱泄于江西江西之钱泄于福建至
福建而泄于海矣湖北之钱泄于湖南湖南之钱泄于东
广至东广而泄于海矣阑出之不禁而漏卮之难塞钱
之耗莫甚于此庆勉前二年仕东广见民间之交易虽
千缗无非钱官司之输给虽万缗无非钱故尝以为天
下之楮偏聚于江浙而所以救江浙之楮者当提之以
钱天下之钱偏聚于二广而所以斡二广之钱者当疏
之以楮其说尝敷陈而献之先生矣是时东广大交一
福建而泄于海矣湖北之钱泄于湖南湖南之钱泄于东
广至东广而泄于海矣阑出之不禁而漏卮之难塞钱
之耗莫甚于此庆勉前二年仕东广见民间之交易虽
千缗无非钱官司之输给虽万缗无非钱故尝以为天
下之楮偏聚于江浙而所以救江浙之楮者当提之以
钱天下之钱偏聚于二广而所以斡二广之钱者当疏
之以楮其说尝敷陈而献之先生矣是时东广大交一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4b 页 WYG1375-0166b.png
缗易钱三百今不知易钱几何矣仆去年至下鄂见大
交一缗易钱二百五十今年至上岳见大交一缗易钱
一百八十闻之湖南下至一百五十他非见闻所亲者
不敢言也然湖阴一路大率不过为陌二百文而已夫
以二三年之间自三百而下至二百自二百而下至百
五十是岂称提之说上不申明而下不奉行也哉然左
之而民不信右之而民不信盖无一官以专其事朝行
而暮不守前倡而后不和其信愈失其楮愈轻故尝以
交一缗易钱二百五十今年至上岳见大交一缗易钱
一百八十闻之湖南下至一百五十他非见闻所亲者
不敢言也然湖阴一路大率不过为陌二百文而已夫
以二三年之间自三百而下至二百自二百而下至百
五十是岂称提之说上不申明而下不奉行也哉然左
之而民不信右之而民不信盖无一官以专其事朝行
而暮不守前倡而后不和其信愈失其楮愈轻故尝以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5a 页 WYG1375-0166c.png
为今日之称提不可均于一说惟当创置一官以新天
下之耳目重之以责委之以权任之以久俾之朝夕以
思之日夜以访之某路当行出钱之说某路当申藏钱
之禁某路当用钱会中半之说随其病而用其方因其
俗而为之术钱于何而泄必思所以戢其泄钱于何而
销必思所以禁其销由是而推之某处钱监可复某处
铜坑可采搜天下之铜锡以杂铸为当二当三当五之
大钱凡沿海之诸郡许用大钱而不许用小钱许用新
下之耳目重之以责委之以权任之以久俾之朝夕以
思之日夜以访之某路当行出钱之说某路当申藏钱
之禁某路当用钱会中半之说随其病而用其方因其
俗而为之术钱于何而泄必思所以戢其泄钱于何而
销必思所以禁其销由是而推之某处钱监可复某处
铜坑可采搜天下之铜锡以杂铸为当二当三当五之
大钱凡沿海之诸郡许用大钱而不许用小钱许用新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5b 页 WYG1375-0166d.png
钱而不许用旧钱盖南番之宝者小钱尔而大钱彼所
不宝也所宝者国家银铜之钱尔而铜锡之钱彼所不
宝也以彼所宝者斡之于内郡以彼所不宝者用之于
沿海重为赏罚以严其禁多为防闲以遏其泄又由是
而推之淮之淮交湖之湖交与吾十七界小交皆当有
所区处盖今十七界小交之陌多者十三四文少者十一
二文举淮湘之间未有越于此者人见淮交湖交名曰
一贯而其陌日下则孰不逆料如川引之一文者乎以
不宝也所宝者国家银铜之钱尔而铜锡之钱彼所不
宝也以彼所宝者斡之于内郡以彼所不宝者用之于
沿海重为赏罚以严其禁多为防闲以遏其泄又由是
而推之淮之淮交湖之湖交与吾十七界小交皆当有
所区处盖今十七界小交之陌多者十三四文少者十一
二文举淮湘之间未有越于此者人见淮交湖交名曰
一贯而其陌日下则孰不逆料如川引之一文者乎以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6a 页 WYG1375-0167a.png
川引视淮交湖交又得不以淮交湖交而逆料十七界
之至此乎凡牵倒今日十七界交者皆淮交湖交之名
以一贯者取之也人见十七界小交亦名曰一贯而其
陌日下孰不逆料其将至如淮交湖交之十二三文者
乎以淮交湖交视十七界会子又得不以十七界而逆
料十八界之至此乎凡牵倒今日十八界交者皆十七
界之名以一贯者取之也其名不正其体无别譬彼泉
流沦胥以败叉况十七界之破碎补掇者民以故纸视
之至此乎凡牵倒今日十七界交者皆淮交湖交之名
以一贯者取之也人见十七界小交亦名曰一贯而其
陌日下孰不逆料其将至如淮交湖交之十二三文者
乎以淮交湖交视十七界会子又得不以十七界而逆
料十八界之至此乎凡牵倒今日十八界交者皆十七
界之名以一贯者取之也其名不正其体无别譬彼泉
流沦胥以败叉况十七界之破碎补掇者民以故纸视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6b 页 WYG1375-0167b.png
之而京城之内阳收阴用抑以行使以是交易物价乌
得而不重乎物价一重无复可轻楮价一轻无复可重
故今导楮之轻导物之重者又皆自其损会之不收不
毁者始也今之计莫若阴以十七界之损者撩以为纸
而造为十八界之二百三百五百以二百三百五百而
总计之十七界之会三贯可以造为十八界小会一贯
以十八界小会一贯可以收十七界五贯如是则十七
界三万可以改造而阴收五万十七界三十万可以改
得而不重乎物价一重无复可轻楮价一轻无复可重
故今导楮之轻导物之重者又皆自其损会之不收不
毁者始也今之计莫若阴以十七界之损者撩以为纸
而造为十八界之二百三百五百以二百三百五百而
总计之十七界之会三贯可以造为十八界小会一贯
以十八界小会一贯可以收十七界五贯如是则十七
界三万可以改造而阴收五万十七界三十万可以改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7a 页 WYG1375-0167c.png
造而阴收五十万特在乎一转造间尔若一二年之间
转造殆尽而行于民间者一色十八界会如淮会如湖
会如十七界新造小会并皆废去如是则小而二百者
十八界会也大而一贯者十八界会也体统归一而令
可行明白洞达而民不惑吾之楮既无如是之多端而
吾之钱新者不泄于海旧者不毁于工而新旧之钱又
俱不藏于戚里府第富民巨驵之家钱可以济楮则楮
亦可以溢陌行之以久守之以坚楮之气脉日有勃勃
转造殆尽而行于民间者一色十八界会如淮会如湖
会如十七界新造小会并皆废去如是则小而二百者
十八界会也大而一贯者十八界会也体统归一而令
可行明白洞达而民不惑吾之楮既无如是之多端而
吾之钱新者不泄于海旧者不毁于工而新旧之钱又
俱不藏于戚里府第富民巨驵之家钱可以济楮则楮
亦可以溢陌行之以久守之以坚楮之气脉日有勃勃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7b 页 WYG1375-0167d.png
然浸长之意则凡所以苏民生而寿国脉者尽在是也
及今不图逮其大坏极弊而后救之则无及矣惟先生
于论思之暇及之(陈定宇曰说/利害亦明白)
答汪帅卿(纲/)书 钱 时
某窃以四阳用壮东郊事兴恭惟判府安抚提刑龙图
大卿尊乡丈望隆方面化浃畿封对越神天台候动止
万福某仰惟执事恢宏硕大之誉炳耀当时林下幽人
不敢扳援畴昔以庶几其一盼素分则然也去年春小
及今不图逮其大坏极弊而后救之则无及矣惟先生
于论思之暇及之(陈定宇曰说/利害亦明白)
答汪帅卿(纲/)书 钱 时
某窃以四阳用壮东郊事兴恭惟判府安抚提刑龙图
大卿尊乡丈望隆方面化浃畿封对越神天台候动止
万福某仰惟执事恢宏硕大之誉炳耀当时林下幽人
不敢扳援畴昔以庶几其一盼素分则然也去年春小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8a 页 WYG1375-0168a.png
儿槱辱与之进所以盼睐者甚厚归来父子相与言虽
极感藏终不敢僣通姓名以为礼孰谓谦德之光特洒
珍汗走使介数百里问路穷山深谷中入下里舍首崇
先契高谊卓然且以古道相期谋风俗根柢于愚且贱
者自非道心洞照一毫势分之念不留于胸中不及此
尚论古人容或有之但施之不才岂所宜辱伊川义学
之建使人起敬起叹士习浇讹甚矣沈冥颠倒日入于
污险而不自知视古昔圣贤几若异类此若婴儿受病
极感藏终不敢僣通姓名以为礼孰谓谦德之光特洒
珍汗走使介数百里问路穷山深谷中入下里舍首崇
先契高谊卓然且以古道相期谋风俗根柢于愚且贱
者自非道心洞照一毫势分之念不留于胸中不及此
尚论古人容或有之但施之不才岂所宜辱伊川义学
之建使人起敬起叹士习浇讹甚矣沈冥颠倒日入于
污险而不自知视古昔圣贤几若异类此若婴儿受病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8b 页 WYG1375-0168b.png
药至即服妄死妄生悬于医手婴儿本何罪也某每谓
力足以及一乡者有以善一乡及一邑者有以善一邑
随力所及推而广之亦或救正其万分然而有力者念
不到此也殖已崇私束于蜗角一身之外隔处藩篱何
暇闵乡人之不为君子而思所以拯拔之哉某切切为
之痛心而莫能如之何敬闻高论如痒得搔四海同风
此其发轫敢不端拜祇赞为吾乡莫大之幸邪孔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执事举之见属殆过听矣某
力足以及一乡者有以善一乡及一邑者有以善一邑
随力所及推而广之亦或救正其万分然而有力者念
不到此也殖已崇私束于蜗角一身之外隔处藩篱何
暇闵乡人之不为君子而思所以拯拔之哉某切切为
之痛心而莫能如之何敬闻高论如痒得搔四海同风
此其发轫敢不端拜祇赞为吾乡莫大之幸邪孔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执事举之见属殆过听矣某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9a 页 WYG1375-0168c.png
气质凡下一无所堪支离俗学庞杂半世老境侵寻始
稍知用力之地惟恐已分不了有负此生安敢遽为人
师邪今家事已付儿曹从容山谷间方与唳鹤吟猿共
此朝暮处之英俊之上以解蔽去惑为已任非惟不敢
正自不能是以惕然莫知所承不暇顾方命之为罪也
虽然执事斯举关系风俗不细天地间会当有任其责
者惟不以某之出处系事之举措则幸甚某又辱台谕
令子侄辈一人与令嗣同处执事不以某为愚陋且并
稍知用力之地惟恐已分不了有负此生安敢遽为人
师邪今家事已付儿曹从容山谷间方与唳鹤吟猿共
此朝暮处之英俊之上以解蔽去惑为已任非惟不敢
正自不能是以惕然莫知所承不暇顾方命之为罪也
虽然执事斯举关系风俗不细天地间会当有任其责
者惟不以某之出处系事之举措则幸甚某又辱台谕
令子侄辈一人与令嗣同处执事不以某为愚陋且并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9b 页 WYG1375-0168d.png
信其家之子弟而采录之益难荷矣心非木石如何可
忘但子侄辈素不谙处馆之事其间气未老者固难浪
出而可出者则未免牵制为是颇难其人小儿槱旦夕
过慈溪敬令晋拜面陈衷恳矣谨熏沐襞笺仰酬先辱
莫究谢悰千万瞻望惟切拳拳执事昭代伟人行当大
用以福天下俗间长语某不敢赘区区并乞尊照
与贾平章(似道/)书 汪立信
今天下之势十去八九而君臣宴安不以为虞夫天之
忘但子侄辈素不谙处馆之事其间气未老者固难浪
出而可出者则未免牵制为是颇难其人小儿槱旦夕
过慈溪敬令晋拜面陈衷恳矣谨熏沐襞笺仰酬先辱
莫究谢悰千万瞻望惟切拳拳执事昭代伟人行当大
用以福天下俗间长语某不敢赘区区并乞尊照
与贾平章(似道/)书 汪立信
今天下之势十去八九而君臣宴安不以为虞夫天之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0a 页 WYG1375-0169a.png
不假易也从古已然此诚上下交修以迓续天命之几
重惜分阴以趋事赴工之日也而乃酣歌深宫啸傲湖
山玩岁愒日缓急倒施卿士师师非度百姓郁怨非上
以求仰当天心俯遂民物拱揖指挥而折冲万里者不
亦难乎为今日之计其策有三夫内郡何事乎多兵宜
尽出之江干以实外禦算兵帐见兵可七十馀万人老
弱柔脆十分汰二为选兵五十馀万人而沿江之守则
不过七千里若距百里而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
重惜分阴以趋事赴工之日也而乃酣歌深宫啸傲湖
山玩岁愒日缓急倒施卿士师师非度百姓郁怨非上
以求仰当天心俯遂民物拱揖指挥而折冲万里者不
亦难乎为今日之计其策有三夫内郡何事乎多兵宜
尽出之江干以实外禦算兵帐见兵可七十馀万人老
弱柔脆十分汰二为选兵五十馀万人而沿江之守则
不过七千里若距百里而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0b 页 WYG1375-0169b.png
总督其尤要害处辄参倍其兵无事则汎舟长淮往来
游徼有事则东西齐会战守并用刁斗相闻馈饷不绝
互相应援以为联络之固选宗室亲王忠良有干用大
臣立为统制分东西二府以涖任得其人率然之势此
上策也久拘聘使无益于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
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剧稍休藩垣稍
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二策果不得行则天
败我也若衔璧舆榇之礼则请备以俟(按史似道得书/大怒中以危法)
游徼有事则东西齐会战守并用刁斗相闻馈饷不绝
互相应援以为联络之固选宗室亲王忠良有干用大
臣立为统制分东西二府以涖任得其人率然之势此
上策也久拘聘使无益于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
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剧稍休藩垣稍
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二策果不得行则天
败我也若衔璧舆榇之礼则请备以俟(按史似道得书/大怒中以危法)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1a 页 WYG1375-0169c.png
(废斥之后元兵大举入侵立信卒于高邮伯颜得其二/策叹息曰宋有是人有是言哉使果用我安得至此乎)
(有无名子诗曰厚我藩篱长彼贪不然衔璧/小邦男庙堂从谏真如转竟用先生策第三)
上谢叠山先生书 胡一桂
二月六日新安学生前乡贡进士胡一桂谨熏沐裁书
百拜献于提刑殿讲叠山先生阁下某尝读周元公易
通有曰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
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夫所谓道德者何也其纲
有三其伦有五原于天品节于圣人通行于千万世由
(有无名子诗曰厚我藩篱长彼贪不然衔璧/小邦男庙堂从谏真如转竟用先生策第三)
上谢叠山先生书 胡一桂
二月六日新安学生前乡贡进士胡一桂谨熏沐裁书
百拜献于提刑殿讲叠山先生阁下某尝读周元公易
通有曰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
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夫所谓道德者何也其纲
有三其伦有五原于天品节于圣人通行于千万世由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1b 页 WYG1375-0169d.png
乎此则安不由乎此则危由乎此则为诸夏为人不由
乎此则为蛮貊为禽兽断断乎其不可易之论也然尝
怪夫自开辟以来宇宙不知其几变而所谓道德疑若
与之而俱变者冥冥之表盖有天焉每于其交际之间
必生一二杰特瑰伟之士以身任道德之寄把握扶植
于不坏不灭之地夫天既以道德重寄付托于其身谓
宜爱之护之俾得优游适志以顺乎其天顾乃不然或
使之忧患困苦直至杀身而后仅可以成仁或拂乱其
乎此则为蛮貊为禽兽断断乎其不可易之论也然尝
怪夫自开辟以来宇宙不知其几变而所谓道德疑若
与之而俱变者冥冥之表盖有天焉每于其交际之间
必生一二杰特瑰伟之士以身任道德之寄把握扶植
于不坏不灭之地夫天既以道德重寄付托于其身谓
宜爱之护之俾得优游适志以顺乎其天顾乃不然或
使之忧患困苦直至杀身而后仅可以成仁或拂乱其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2a 页 WYG1375-0170a.png
所为使之饥寒流落濒于万死而不得死栖栖焉寄只
影于遐陬僻壤间而时俗富贵洋洋得志切齿唾骂以
为至愚至痴不通时变自陷于困穷所谓可怜不足恤
者若是而望其把握扶植此道德于不坏不灭之地真
不啻如一发引千钧之难何哉盖不然天地间万形皆
有弊惟理独不朽宇宙间固有囿于气数之不得不然
者而所谓道德之理则实未尝一息可变苟非其人亦
不能以自行是以必于人是托然人品有不一有盗名
影于遐陬僻壤间而时俗富贵洋洋得志切齿唾骂以
为至愚至痴不通时变自陷于困穷所谓可怜不足恤
者若是而望其把握扶植此道德于不坏不灭之地真
不啻如一发引千钧之难何哉盖不然天地间万形皆
有弊惟理独不朽宇宙间固有囿于气数之不得不然
者而所谓道德之理则实未尝一息可变苟非其人亦
不能以自行是以必于人是托然人品有不一有盗名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2b 页 WYG1375-0170b.png
欺世者有慕名矫拂者有不能忍于饥寒而流涎于富
贵者有牢关固拒于其始而卒丧其节者有自度其才
足以应世而姑守穷约者有其初无力以自奋忽乘机
而遽起者若是者皆不足以任道德之寄往往天亦尝
厌弃于此是以付托一二人于斯世必使之忧患困苦
杀身以成仁必拂乱其所为饥寒流落濒于万死而不
得死如精金百鍊曾不变其所守仁以为已任死而后
已者亦以其身不足爱而道德之为可爱且将以愧天
贵者有牢关固拒于其始而卒丧其节者有自度其才
足以应世而姑守穷约者有其初无力以自奋忽乘机
而遽起者若是者皆不足以任道德之寄往往天亦尝
厌弃于此是以付托一二人于斯世必使之忧患困苦
杀身以成仁必拂乱其所为饥寒流落濒于万死而不
得死如精金百鍊曾不变其所守仁以为已任死而后
已者亦以其身不足爱而道德之为可爱且将以愧天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3a 页 WYG1375-0170c.png
下之曾儋人爵食人禄者若此者是真可以任道德之
寄昌黎韩子所谓千万世一人周子所谓道德有其身
者是也游目八荒思得大人君子道德有于其身者为
之依归则舍先生之外其谁哉恭惟先生抱三光五岳
之正气负三纲五常之重任涉世于强仕之年秉操于
立朝之日一时权奸如虎豹九关磨牙摇毒而浩然之
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曾不为之挠屈居常抱膝
林泉朗诵先生大雅之章想见人豪而云泥悬绝无阶
寄昌黎韩子所谓千万世一人周子所谓道德有其身
者是也游目八荒思得大人君子道德有于其身者为
之依归则舍先生之外其谁哉恭惟先生抱三光五岳
之正气负三纲五常之重任涉世于强仕之年秉操于
立朝之日一时权奸如虎豹九关磨牙摇毒而浩然之
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曾不为之挠屈居常抱膝
林泉朗诵先生大雅之章想见人豪而云泥悬绝无阶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3b 页 WYG1375-0170d.png
趋拜兹者恭闻蛰神龙于九渊翔凤凰于千仞俭德自
持而爵禄不足以移高尚自立而王侯不足以屈斯文
倚为命脉衣冠赖以纲维义夫节妇得所标表以益坚
乱臣贼子有所观望而羞愧道德之兴废关系于先生
之一身而把握扶植之责甚重而匪轻也故昔也危言
危行人不得以议其讦今也危行言孙人亦莫得以议
其脂韦梅福之于炎刘渊明之于司马时不同而处亦
异也呜呼天地犹有憾粹乎先生之行终不能疵日月
持而爵禄不足以移高尚自立而王侯不足以屈斯文
倚为命脉衣冠赖以纲维义夫节妇得所标表以益坚
乱臣贼子有所观望而羞愧道德之兴废关系于先生
之一身而把握扶植之责甚重而匪轻也故昔也危言
危行人不得以议其讦今也危行言孙人亦莫得以议
其脂韦梅福之于炎刘渊明之于司马时不同而处亦
异也呜呼天地犹有憾粹乎先生之行终不能疵日月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4a 页 WYG1375-0171a.png
犹有蚀昭乎先生之心终不能蔽雷霆犹有伏烈哉先
生之气终不能遏此真所谓道德有于身而千万世一
人也稍有志于道德之士敢不承下风而望馀光哉某
安定微宗古歙士族五六岁而读父书十八而登名天
府年少气锐粗亦为有志于当世者夫何天池之翼未
展而回溪之翅已垂孟明之舟未焚而郏鄏之鼎已易
事盖有大谬不然者我之为我亦无复有志于斯世矣
且比年以来天疾其躯神夺其听庸人孺子莫或肯半
生之气终不能遏此真所谓道德有于身而千万世一
人也稍有志于道德之士敢不承下风而望馀光哉某
安定微宗古歙士族五六岁而读父书十八而登名天
府年少气锐粗亦为有志于当世者夫何天池之翼未
展而回溪之翅已垂孟明之舟未焚而郏鄏之鼎已易
事盖有大谬不然者我之为我亦无复有志于斯世矣
且比年以来天疾其躯神夺其听庸人孺子莫或肯半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4b 页 WYG1375-0171b.png
指屈中夜以思默然领会意者造物仁爱之深故欲使
为无闻之人专心致志于学行乎仁义之途游乎道德之
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而已乎环视其家图书满屋而紫
阳夫子之易门庭幸而获入独谓本义提纲振领而节
目未详于是又取语录而附之纂集诸说间赘已意至
若卦象之异同文言之疑义自汉儒以来千有馀年未
能有灼知其说者某一旦若有阴相而默启之于是作
为卦象图说又作为疑文言辨卦体之未有图也而图
为无闻之人专心致志于学行乎仁义之途游乎道德之
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而已乎环视其家图书满屋而紫
阳夫子之易门庭幸而获入独谓本义提纲振领而节
目未详于是又取语录而附之纂集诸说间赘已意至
若卦象之异同文言之疑义自汉儒以来千有馀年未
能有灼知其说者某一旦若有阴相而默启之于是作
为卦象图说又作为疑文言辨卦体之未有图也而图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5a 页 WYG1375-0171c.png
之十翼之未有论也而论之启蒙本义有大功于天下
后世而人莫知也又表而出之凡此者岂谓絺章绘句
以为能记事纂言以为多哉亦以明经乃儒者事况大
之为天地幽之为鬼神明之为君臣治乱别之为贤奸
进退于以立三才之道于以顺性命之理于以尽事物
之情通天下之故莫不毕备于易于此乎有得焉亦庶
乎身心收敛不至外驰而所谓至尊之道至贵之德亦
由是以不失焉尔书成而乡之老师宿儒亦或为之许
后世而人莫知也又表而出之凡此者岂谓絺章绘句
以为能记事纂言以为多哉亦以明经乃儒者事况大
之为天地幽之为鬼神明之为君臣治乱别之为贤奸
进退于以立三才之道于以顺性命之理于以尽事物
之情通天下之故莫不毕备于易于此乎有得焉亦庶
乎身心收敛不至外驰而所谓至尊之道至贵之德亦
由是以不失焉尔书成而乡之老师宿儒亦或为之许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5b 页 WYG1375-0171d.png
可某亦自庆岁月之不虚度矣今海内以先生为道德
之宗主人物之权衡某是以不远千里往拜函文尘滓
视听求片言以为之黼黻倘侥先生之高名令誉传之
无穷施之罔极某何幸吾易何幸惟先生进而予之实
惟门士之至愿干冒师严下情不胜战慄俟命之至
答方虚谷问天原发微书一 鲍云龙
来谕谓冬至子半前半月属旧岁后半月属新岁夜半
子时前四刻属今日后四刻属明日因衍为玄武龟蛇
之宗主人物之权衡某是以不远千里往拜函文尘滓
视听求片言以为之黼黻倘侥先生之高名令誉传之
无穷施之罔极某何幸吾易何幸惟先生进而予之实
惟门士之至愿干冒师严下情不胜战慄俟命之至
答方虚谷问天原发微书一 鲍云龙
来谕谓冬至子半前半月属旧岁后半月属新岁夜半
子时前四刻属今日后四刻属明日因衍为玄武龟蛇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6a 页 WYG1375-0172a.png
二物之说而以朔易对罔冥为非遂举朔方朔漠朔党
朔雪皆指朔之一字为北方之一而未尝分西北为朔
东作南讹西成与朔易止是一义而未尝分朔易为二
先生之言伟矣愚谓不然以地理方所言之则指北
方曰朔方足矣以包涵义理为言则不容不变文以名
之曰朔易也故尧典三方皆曰东西南而独于此不言
北而言朔易一不同也三方皆言平秩而独此一方言
平在二不同也蔡九峰解朔之一字谓万物至此死而
朔雪皆指朔之一字为北方之一而未尝分西北为朔
东作南讹西成与朔易止是一义而未尝分朔易为二
先生之言伟矣愚谓不然以地理方所言之则指北
方曰朔方足矣以包涵义理为言则不容不变文以名
之曰朔易也故尧典三方皆曰东西南而独于此不言
北而言朔易一不同也三方皆言平秩而独此一方言
平在二不同也蔡九峰解朔之一字谓万物至此死而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6b 页 WYG1375-0172b.png
复苏犹月之晦而有朔既明其有二义矣又解易之一
字谓冬月岁事已毕除旧布新所当改易之事亦明其
有二义也以至月令所言数将几终岁且更始程子亦
曰北方终其阴而始其阳其分朔易二字为二义尤明
白玄有罔有冥释者谓乾贞一德而罔冥二焉谓冥当
为北罔当为中正与朔易相为对待者也此正固两义
龟蛇两物人身两肾皆有得于北方朔易之象焉不可
诬也因是推之坎北方卦也亦有两义焉其在先天图
字谓冬月岁事已毕除旧布新所当改易之事亦明其
有二义也以至月令所言数将几终岁且更始程子亦
曰北方终其阴而始其阳其分朔易二字为二义尤明
白玄有罔有冥释者谓乾贞一德而罔冥二焉谓冥当
为北罔当为中正与朔易相为对待者也此正固两义
龟蛇两物人身两肾皆有得于北方朔易之象焉不可
诬也因是推之坎北方卦也亦有两义焉其在先天图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7a 页 WYG1375-0172c.png
本一坤而在北尔乾以九二之奇下交于坤六二之耦
于是成坎之象两合为一一又分两奇耦耦奇生生化
化变为十百千万之不齐者皆不能逃乎坎精之两矣
渊乎微哉
二
来谕不满二百馀字而天地之机剖矣因记儿时尝侍
东里叶公知天者也问乘槎之事谓水从海逆流入天
河循环天地中皆水也水溢无去处则奈何公笑而不
于是成坎之象两合为一一又分两奇耦耦奇生生化
化变为十百千万之不齐者皆不能逃乎坎精之两矣
渊乎微哉
二
来谕不满二百馀字而天地之机剖矣因记儿时尝侍
东里叶公知天者也问乘槎之事谓水从海逆流入天
河循环天地中皆水也水溢无去处则奈何公笑而不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7b 页 WYG1375-0172d.png
答有友从旁代对谓海有沃焦石水至一吸而乾海有
尾闾穴水至一泄而尽愚曰吸与泄有限而水无穷亦
未之信也及阅隋志谓阳精炎炽入水则竭百川归注
足以相补故旱不减而浸不溢此说固善又遗气而说
未莹至子方子之言一出不取沃焦尾闾而取日众聩
俱醒真名言也足以破千载之惑矣愚犹有水与气之
说附于后以求印證焉葛洪释浑天曰地居天内天大
而地小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浮此以水与气并言
尾闾穴水至一泄而尽愚曰吸与泄有限而水无穷亦
未之信也及阅隋志谓阳精炎炽入水则竭百川归注
足以相补故旱不减而浸不溢此说固善又遗气而说
未莹至子方子之言一出不取沃焦尾闾而取日众聩
俱醒真名言也足以破千载之惑矣愚犹有水与气之
说附于后以求印證焉葛洪释浑天曰地居天内天大
而地小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浮此以水与气并言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8a 页 WYG1375-0173a.png
也何承天曰天形正圆而水居其半地中高外卑水周
其下日东出旸谷西入濛汜亦曰咸池四方皆水故云
四海朱子曰日月出水乃升于天其西下又入于水此
专以水言也初不言日能涸水水从何归虞耸曰天形
穹窿如鸡子羃其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譬
如覆奁于水而奁不没气充其中也张子曰虚空即气
减一尺地则有一尺气但人自不见尔又曰气之散于
太虚犹冰之疑释于水邵子曰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
其下日东出旸谷西入濛汜亦曰咸池四方皆水故云
四海朱子曰日月出水乃升于天其西下又入于水此
专以水言也初不言日能涸水水从何归虞耸曰天形
穹窿如鸡子羃其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譬
如覆奁于水而奁不没气充其中也张子曰虚空即气
减一尺地则有一尺气但人自不见尔又曰气之散于
太虚犹冰之疑释于水邵子曰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8b 页 WYG1375-0173b.png
涯程叔子曰有气莫非天岐伯对黄帝问曰大气举之
皆以气言者也愚谓言水不言气水从何生言水与气
而不言日二者何从消长合而论之水也气也日也三
者相为循环于无穷此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也故曰天
依形地附气邵子之言当矣水不涸于沃焦尾闾而涸
于天之日先生之言卓矣盖日圆镜千里无幽不破升
天则万物焦入海则万水涸水不涸则盈而溢易至汎滥
涸而不生则气与水俱竭天何以包地而运转不穷愚
皆以气言者也愚谓言水不言气水从何生言水与气
而不言日二者何从消长合而论之水也气也日也三
者相为循环于无穷此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也故曰天
依形地附气邵子之言当矣水不涸于沃焦尾闾而涸
于天之日先生之言卓矣盖日圆镜千里无幽不破升
天则万物焦入海则万水涸水不涸则盈而溢易至汎滥
涸而不生则气与水俱竭天何以包地而运转不穷愚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9a 页 WYG1375-0173c.png
以意为之说曰天包地外所以浮之者气也所以浮是
气者水也气与水合生生不穷所以能浮天地而升降
之者也夫天一生水神为气主神动气随气为水母气
聚则水生所以呵气而成润今云蒸雾滃则水珠流出
山川出云则时雨以降是其證也故天地阴阳二气日
夜流转日夜熏蒸氤氲相感自有许多气亦自有许多
水生气则生水生水则助气气与水未尝相离使水溢
而无日从地下以涸之则阴气日盛而阳气日微有日
气者水也气与水合生生不穷所以能浮天地而升降
之者也夫天一生水神为气主神动气随气为水母气
聚则水生所以呵气而成润今云蒸雾滃则水珠流出
山川出云则时雨以降是其證也故天地阴阳二气日
夜流转日夜熏蒸氤氲相感自有许多气亦自有许多
水生气则生水生水则助气气与水未尝相离使水溢
而无日从地下以涸之则阴气日盛而阳气日微有日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19b 页 WYG1375-0173d.png
以助之则扶阳抑阴而水不能为天地间之沴矣然日
为火而常明月为水而有盈亏者随日以为之进退也
验之潮汐可见易曰明入地中明夷日从地下转也天
在水中为需浮之以水也故日一升而在天之阴气无
不散所以为昼日一入而地下之水气无不消所以为
夜是日也者所以下抑阴上扶阳以与天地相为长久
者欤
代胡安国通吴草庐求明经书院记书
为火而常明月为水而有盈亏者随日以为之进退也
验之潮汐可见易曰明入地中明夷日从地下转也天
在水中为需浮之以水也故日一升而在天之阴气无
不散所以为昼日一入而地下之水气无不消所以为
夜是日也者所以下抑阴上扶阳以与天地相为长久
者欤
代胡安国通吴草庐求明经书院记书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0a 页 WYG1375-0174a.png
胡炳文
九月十五日新安后学胡淀再拜奉书司业草庐先生
师席是日也文公先生始生之日昔臧荣绪用庚子日
拜五经是为夫子始生之日婺源文公父母邦礼以义
起黎明释菜竣事复再拜而作是书惟先生其鉴之淀
切谓六经者圣人明天下万世之大经以经天下万世
者也其体全体其用大用六经未作六经之理在天地
化育中在圣贤事业中六经既作天地万物之蕴圣贤
九月十五日新安后学胡淀再拜奉书司业草庐先生
师席是日也文公先生始生之日昔臧荣绪用庚子日
拜五经是为夫子始生之日婺源文公父母邦礼以义
起黎明释菜竣事复再拜而作是书惟先生其鉴之淀
切谓六经者圣人明天下万世之大经以经天下万世
者也其体全体其用大用六经未作六经之理在天地
化育中在圣贤事业中六经既作天地万物之蕴圣贤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0b 页 WYG1375-0174b.png
之心之事业又在六经中三代以上经未全而经之道
行秦火而后经不全而经之道弥破至宝元明道间安
定先生始教人明经学然后为士者稍知经有体有用
既而明于伊洛大明于我新安经非不明也然学者沦
于旧习非绝类离伦以为高则以希世取宠而安于卑
于是经学始若无用于天下近年科举未兴学晋帖诵
晚唐诗笔迹声气稍似之哆然以士自名谩不知经学
为何事某新安晚出于道未有通晓然自我明经翁以
行秦火而后经不全而经之道弥破至宝元明道间安
定先生始教人明经学然后为士者稍知经有体有用
既而明于伊洛大明于我新安经非不明也然学者沦
于旧习非绝类离伦以为高则以希世取宠而安于卑
于是经学始若无用于天下近年科举未兴学晋帖诵
晚唐诗笔迹声气稍似之哆然以士自名谩不知经学
为何事某新安晚出于道未有通晓然自我明经翁以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1a 页 WYG1375-0174c.png
来十四世矣经学之晦也不能不朝夕为已忧辄不自
画创书院扁曰明经三年始溃于成告于有司又三年
始从所请延明师膳养讲肄日以为常近来者传科诏
新班第一场明经书院题扁若逆知天意而为之者天
相斯文其在兹乎然非大手笔记恐无以诏方来传永
远也仰惟先生道高而器宏经明而文古监学坐皋比
天下士皆想慕其风采及幡然而归又莫不钦仰其德
义易讲所传仅一二如以阖辟往来为神物分合之妙
画创书院扁曰明经三年始溃于成告于有司又三年
始从所请延明师膳养讲肄日以为常近来者传科诏
新班第一场明经书院题扁若逆知天意而为之者天
相斯文其在兹乎然非大手笔记恐无以诏方来传永
远也仰惟先生道高而器宏经明而文古监学坐皋比
天下士皆想慕其风采及幡然而归又莫不钦仰其德
义易讲所传仅一二如以阖辟往来为神物分合之妙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1b 页 WYG1375-0174d.png
明经如此真可谓明经也记我明经微先生其谁归欲
望师慈特挥名笔阐明六经全体大用之妙俾学士有所觉
悟一扫旧习可以继绝学可以开太平经遂不为无用
于天下其所关岂浅浅哉创造缘由并上梁文谨用拜
呈侑书以币深虞輶渎惟师慈其采纳焉
答高岩起论潮书 吴观望
至元十八年秋八月十有八日足下观潮浙江亭有诗
明日书以遗予若致疑于逆流之水有可诘者吁其可
望师慈特挥名笔阐明六经全体大用之妙俾学士有所觉
悟一扫旧习可以继绝学可以开太平经遂不为无用
于天下其所关岂浅浅哉创造缘由并上梁文谨用拜
呈侑书以币深虞輶渎惟师慈其采纳焉
答高岩起论潮书 吴观望
至元十八年秋八月十有八日足下观潮浙江亭有诗
明日书以遗予若致疑于逆流之水有可诘者吁其可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2a 页 WYG1375-0175a.png
诘也耶其不可诘也耶予不得而知也然朱子注骚谓
潮以月加子午之时一日而再至则亦未尝无说敢即
是试为足下诵所闻焉盖坎者月之体月者水之精月
与水一而已矣在天为月在地为水天有阴阳太少而
月为太阴地有刚柔太少而水为太柔古人以方诸取
水于月其气类固相感也而况夫子午之位乃阴阳之
始于其所始而月加焉则阴与阳感而阴以升阴与阴
遇而阴以盛水阴类也当其所加之时涌而逆上从其
潮以月加子午之时一日而再至则亦未尝无说敢即
是试为足下诵所闻焉盖坎者月之体月者水之精月
与水一而已矣在天为月在地为水天有阴阳太少而
月为太阴地有刚柔太少而水为太柔古人以方诸取
水于月其气类固相感也而况夫子午之位乃阴阳之
始于其所始而月加焉则阴与阳感而阴以升阴与阴
遇而阴以盛水阴类也当其所加之时涌而逆上从其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2b 页 WYG1375-0175b.png
类也月一昼夜几一加午故潮一日再生月一日退天
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潮日迟于一日所以初三之
潮昼迟而入十八之夜十八之潮夜迟而入初三之昼
也一月之间生明生魄潮一再盛焉生明之潮则自前
月二十六长水谓之起信历晦朔至月三日谓之大信
初四潮势渐杀谓之落信历上弦至月十日谓之小信
生魄之潮则自十一始长历望至十八而盛自十九始
杀历下弦二十五而衰其起落大小之信亦如之天下
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潮日迟于一日所以初三之
潮昼迟而入十八之夜十八之潮夜迟而入初三之昼
也一月之间生明生魄潮一再盛焉生明之潮则自前
月二十六长水谓之起信历晦朔至月三日谓之大信
初四潮势渐杀谓之落信历上弦至月十日谓之小信
生魄之潮则自十一始长历望至十八而盛自十九始
杀历下弦二十五而衰其起落大小之信亦如之天下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3a 页 WYG1375-0175c.png
之至信者莫如潮生落盛衰各有时刻故潮得以信言
也月于一月之间渐迟而缩一日潮于两信之内渐迟
而缩两潮秋月最明秋潮最盛亦其理然也又尝即易
考之坎为月魄离为月魂震生明也兑上弦也乾望卦
也巽生魄也艮下弦也坤晦卦也生明之盛非无故而
盛也坤一索而得长男故盛过兑少而往则衰矣生魄
之盛亦非无故而盛也乾一索而得长女故盛过艮少
而往则衰矣验之于月参之于卦潮之理其殆庶几乎
也月于一月之间渐迟而缩一日潮于两信之内渐迟
而缩两潮秋月最明秋潮最盛亦其理然也又尝即易
考之坎为月魄离为月魂震生明也兑上弦也乾望卦
也巽生魄也艮下弦也坤晦卦也生明之盛非无故而
盛也坤一索而得长男故盛过兑少而往则衰矣生魄
之盛亦非无故而盛也乾一索而得长女故盛过艮少
而往则衰矣验之于月参之于卦潮之理其殆庶几乎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3b 页 WYG1375-0175d.png
或曰诚如是则阳之盛莫如乾阴之盛莫如坤潮不于
是焉大而顾大于震明巽魄何耶曰兹又先天后天之
说也不本诸先天无以见造化之全体不参诸后天无
以见造化之妙用先天之卦体也乾坤离坎位于四正
震巽艮兑位于四维而月之周天实配之后天之卦用
也退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父母老而不用而长男代
父长女代母居东南生长之方天地间万物万事咸于
此乎权舆故其为气也莫盛焉而潮之大信实配之月
是焉大而顾大于震明巽魄何耶曰兹又先天后天之
说也不本诸先天无以见造化之全体不参诸后天无
以见造化之妙用先天之卦体也乾坤离坎位于四正
震巽艮兑位于四维而月之周天实配之后天之卦用
也退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父母老而不用而长男代
父长女代母居东南生长之方天地间万物万事咸于
此乎权舆故其为气也莫盛焉而潮之大信实配之月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4a 页 WYG1375-0176a.png
配其体则阳为明阴为魄而乾坤当望晦之位乃阴阳
之极也潮配其用则长为盛少为衰而震巽当大信之
候乃阴阳之长也夫如是则其不乾坤而震巽也有由
矣或又曰亦何以知其必取于卦耶曰以纳甲家知之
纳甲者如生明之月昏出于庚震则纳庚生魄之月晨
见于辛巽则纳辛之类是也阴阳者流用之率验则月
与卦相为用也审矣潮而有取于月也不亦有取于卦
乎哉或又曰月之说然耶则潮之为候亦宜月半以前
之极也潮配其用则长为盛少为衰而震巽当大信之
候乃阴阳之长也夫如是则其不乾坤而震巽也有由
矣或又曰亦何以知其必取于卦耶曰以纳甲家知之
纳甲者如生明之月昏出于庚震则纳庚生魄之月晨
见于辛巽则纳辛之类是也阴阳者流用之率验则月
与卦相为用也审矣潮而有取于月也不亦有取于卦
乎哉或又曰月之说然耶则潮之为候亦宜月半以前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4b 页 WYG1375-0176b.png
由微渐大月半以后由大渐微以象夫三五而盈三五
而亏可也今乃于明魄之生两盛焉何哉曰明魄之盛
固已如前所云矣然月一月一周天而一日之内则一
加子一加午者也潮于月加子午之时一日再至故亦
于月生明魄之日一月而再盛焉月之一潮之再若不
相似而实相感召非深于理者未易以语此或又曰子
所论浙江潮也他江亦有潮其迟速不同何与曰潮之
生必生于月出之海浙江之去海为近故其至也如时他
而亏可也今乃于明魄之生两盛焉何哉曰明魄之盛
固已如前所云矣然月一月一周天而一日之内则一
加子一加午者也潮于月加子午之时一日再至故亦
于月生明魄之日一月而再盛焉月之一潮之再若不
相似而实相感召非深于理者未易以语此或又曰子
所论浙江潮也他江亦有潮其迟速不同何与曰潮之
生必生于月出之海浙江之去海为近故其至也如时他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5a 页 WYG1375-0176c.png
江所去有远近故所至有迟速尔或又曰古今言潮者
必推浙江亦谓银山雪屋有头数丈此为异尔他江之
潮第如涌水复与此不同何与曰浙江去潮生处近掀
天沃日之势方盛而不可遏赭山龛山横锁江口顿然
敛宽就窄其势必至于冲激奔射也他江去潮生处远
远则必杀故但涌水而已又何疑焉管蠡如此未知其
与先儒合否也不敢自以为是亦不敢出以语人既承下
教岂可虚辱倚韵赓呈并著斯说微足下无以发予之
必推浙江亦谓银山雪屋有头数丈此为异尔他江之
潮第如涌水复与此不同何与曰浙江去潮生处近掀
天沃日之势方盛而不可遏赭山龛山横锁江口顿然
敛宽就窄其势必至于冲激奔射也他江去潮生处远
远则必杀故但涌水而已又何疑焉管蠡如此未知其
与先儒合否也不敢自以为是亦不敢出以语人既承下
教岂可虚辱倚韵赓呈并著斯说微足下无以发予之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5b 页 WYG1375-0176d.png
强言尚相与订正之幸甚
上苏参政(天爵/)书 赵 汸
汸生穷山下邑赋性愚拙自其修于身者犹捍格不胜
是惧于四方事盖不待言是以当科诏屡颁群材汇进
之秋而终不敢持不足之资以侥倖于一得盖羽短者
蜚近足蹇者步迟理势则然非由矫饰而阁下一见乃
独悯其沉沦欲进诸俊选之场以增益其所未至噫阁
下之心岂徒为汸发哉计天下之贤者阁下莫不皆欲
上苏参政(天爵/)书 赵 汸
汸生穷山下邑赋性愚拙自其修于身者犹捍格不胜
是惧于四方事盖不待言是以当科诏屡颁群材汇进
之秋而终不敢持不足之资以侥倖于一得盖羽短者
蜚近足蹇者步迟理势则然非由矫饰而阁下一见乃
独悯其沉沦欲进诸俊选之场以增益其所未至噫阁
下之心岂徒为汸发哉计天下之贤者阁下莫不皆欲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6a 页 WYG1375-0177a.png
其出为世用不贤者阁下莫不皆欲进而教之顾小子
不当厚意推阁下之用心收效于天下可也是以姑苏
舟中侍坐时尝以郡邑学校废弛为言而使命亟来言
不及究故敢申其说以献阁下幸一览焉窃闻天下之
患莫大乎士大夫废学而民不知义使士大夫皆知学
而民知义则学道爱人之政举而尊君亲上之俗成政
举则渔夺椎剥之风息俗成则倍畔崩离之祸无自而
生其得失盖甚明也三代盛时教民养士之法达于天
不当厚意推阁下之用心收效于天下可也是以姑苏
舟中侍坐时尝以郡邑学校废弛为言而使命亟来言
不及究故敢申其说以献阁下幸一览焉窃闻天下之
患莫大乎士大夫废学而民不知义使士大夫皆知学
而民知义则学道爱人之政举而尊君亲上之俗成政
举则渔夺椎剥之风息俗成则倍畔崩离之祸无自而
生其得失盖甚明也三代盛时教民养士之法达于天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6b 页 WYG1375-0177b.png
下皆由内及外相为终始涖官从政悉取诸其成材而
用之其或上下不相应和听其散漫四出而欲一旦收
其人以充任使恃其心以为垣墉者盖未之有也国家
混一天下许文正公首开成均之教以辅成治世之隆
列圣责成具有明法故虽小有废坠易为兴举郡邑无
远近大小庙学具修先贤历履民间义塾列为学官者
不可胜计亦云盛矣乃独教养无法师弟子去留不常
其甚者大抵与市井聚徒相类材德之成否何由可见
用之其或上下不相应和听其散漫四出而欲一旦收
其人以充任使恃其心以为垣墉者盖未之有也国家
混一天下许文正公首开成均之教以辅成治世之隆
列圣责成具有明法故虽小有废坠易为兴举郡邑无
远近大小庙学具修先贤历履民间义塾列为学官者
不可胜计亦云盛矣乃独教养无法师弟子去留不常
其甚者大抵与市井聚徒相类材德之成否何由可见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7a 页 WYG1375-0177c.png
田租廪粟蠹蚀于庸人鄙夫之手往往傅会生员姓名
连简累牍以待稽考奸民更相劫持所在金榖狼籍殊
甚前代欲聚士而教者尝患无以食之我世祖皇帝定
制郡邑长吏不得擅用一钱独在学校者捐以与士无
所爱惜其恩德甚厚而士终不被其惠真可为长太息
者矣其失在生员无定额选补考察升贡无通法为教
官者又皆循资而来故长吏得以好恶为缓急风纪之
司亦无从而察其实矣大抵下之于上不从其令而从
连简累牍以待稽考奸民更相劫持所在金榖狼籍殊
甚前代欲聚士而教者尝患无以食之我世祖皇帝定
制郡邑长吏不得擅用一钱独在学校者捐以与士无
所爱惜其恩德甚厚而士终不被其惠真可为长太息
者矣其失在生员无定额选补考察升贡无通法为教
官者又皆循资而来故长吏得以好恶为缓急风纪之
司亦无从而察其实矣大抵下之于上不从其令而从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7b 页 WYG1375-0177d.png
其意今货物粟米之政督责严密间不容隧而育材兴
化之方谩不知省西方秘密之教行乎王公大人之上
祷祈禳祝朋呼膜拜家自为俗人自为法者又纷然于
卿大夫之间道宫佛宇所在增盛支流旁出与居民杂
处不可胜言而所谓先王之道人伦之教者天下郡邑
之间湮微泯废如此欲士大夫皆知学而民知义难矣
窃谓为今之计当从朝廷定为条画使郡县长吏择民
间子弟之可教者大学小学随所在参酌为额其流官
化之方谩不知省西方秘密之教行乎王公大人之上
祷祈禳祝朋呼膜拜家自为俗人自为法者又纷然于
卿大夫之间道宫佛宇所在增盛支流旁出与居民杂
处不可胜言而所谓先王之道人伦之教者天下郡邑
之间湮微泯废如此欲士大夫皆知学而民知义难矣
窃谓为今之计当从朝廷定为条画使郡县长吏择民
间子弟之可教者大学小学随所在参酌为额其流官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8a 页 WYG1375-0178a.png
子孙皆补郡学生员乡贡罢归愿入学者听之数多则
均诸书院及廪食有馀之处大小学职由科目入官更
采前代优崇之意升其品秩均赐印章使得以成官府
严簿籍治田粮行赏罚其专任训迪则士大夫之老于
其乡者有官而需次者山林奥学者皆得为之然必使
诸生求其道德经艺可为一乡一邑师表者长吏卑辞
厚礼以延致之身率学者而敬事之以尽古者公卿大
夫隆师取友之谊田租寡少者许于官田添给或从义
均诸书院及廪食有馀之处大小学职由科目入官更
采前代优崇之意升其品秩均赐印章使得以成官府
严簿籍治田粮行赏罚其专任训迪则士大夫之老于
其乡者有官而需次者山林奥学者皆得为之然必使
诸生求其道德经艺可为一乡一邑师表者长吏卑辞
厚礼以延致之身率学者而敬事之以尽古者公卿大
夫隆师取友之谊田租寡少者许于官田添给或从义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8b 页 WYG1375-0178b.png
民捐输其所以为教者则以国学成规为准又取前代
法本经外益以吉凶二礼律令书算皆许兼习其敏学
修行恬静有守者则长吏加礼猊以表异之县间岁校
其优者贡于郡其不与者得推择为县吏甚不率教者
屏之郡三岁试其中等者与乡贡之士偕行赴省不与
者得择为郡吏自行省罢归者即郡学讲业以俟再贡
自乡举者亦须试于郡而后遣以革凡庸轻妄玩扰场
屋之弊凡郡邑校试只以经义对策合为一场长吏亲
法本经外益以吉凶二礼律令书算皆许兼习其敏学
修行恬静有守者则长吏加礼猊以表异之县间岁校
其优者贡于郡其不与者得推择为县吏甚不率教者
屏之郡三岁试其中等者与乡贡之士偕行赴省不与
者得择为郡吏自行省罢归者即郡学讲业以俟再贡
自乡举者亦须试于郡而后遣以革凡庸轻妄玩扰场
屋之弊凡郡邑校试只以经义对策合为一场长吏亲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9a 页 WYG1375-0178c.png
临糊名誊录而后考诸经各取一句为题则非通全经
者不敢倖中经题临试各拟十数以上使一人射而取
之揭以示众则请托不行凡部使者至学诸生皆得赞
名祇谒间取一二观其所业以勉励之假托占籍者去
之如此则为士者蒙教养之实在官者获师友之益然
后可以塞债吏冒儒之路广贤才进身之途回斯民向
道之心一四海未同之俗而又必察之于几微持之以
悠久使善人日多而世鲜乏材之叹民风渐美而人怀
者不敢倖中经题临试各拟十数以上使一人射而取
之揭以示众则请托不行凡部使者至学诸生皆得赞
名祇谒间取一二观其所业以勉励之假托占籍者去
之如此则为士者蒙教养之实在官者获师友之益然
后可以塞债吏冒儒之路广贤才进身之途回斯民向
道之心一四海未同之俗而又必察之于几微持之以
悠久使善人日多而世鲜乏材之叹民风渐美而人怀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29b 页 WYG1375-0178d.png
尊上之心庶几学校之设不等于具文者矣夫先王恐
斯民之易散而难聚易分而难合也故养以井田教以
学校而因其法以维持之收其贤者能者而共理之使
中外远近均齐方正精神遍摄喘息贯通天地之间共
为一体卜年虽近终必过之今土宇广大亘古莫俦盖
有前代帝王之所愿见而不得者既以画地为限揭其
品汇之名以分异之而亲疏贵贱崇卑劳佚之殊益悬
绝矣惟教民育士无间迩遐苟以阔于事情不为修举
斯民之易散而难聚易分而难合也故养以井田教以
学校而因其法以维持之收其贤者能者而共理之使
中外远近均齐方正精神遍摄喘息贯通天地之间共
为一体卜年虽近终必过之今土宇广大亘古莫俦盖
有前代帝王之所愿见而不得者既以画地为限揭其
品汇之名以分异之而亲疏贵贱崇卑劳佚之殊益悬
绝矣惟教民育士无间迩遐苟以阔于事情不为修举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0a 页 WYG1375-0179a.png
则所以一道德同风俗起斯民之视听而结其心者果
何在乎今圣天子求治如不及既选贤守令以嘉惠疲
民则兴学育材移风易俗此其时也阁下以人材世道
为已任志念所存见乎辞色故敢忘其僣妄窃述是说
以献焉法先王乡校之实成许公未究之心以赞国朝治
教之美于无穷非阁下尚谁望哉京学之盛必有成法
亦可推之天下否汸居家养亲读书冀有少进以无负
于门墙惟静修先生曹学士虞先生碑文无由一见尔
何在乎今圣天子求治如不及既选贤守令以嘉惠疲
民则兴学育材移风易俗此其时也阁下以人材世道
为已任志念所存见乎辞色故敢忘其僣妄窃述是说
以献焉法先王乡校之实成许公未究之心以赞国朝治
教之美于无穷非阁下尚谁望哉京学之盛必有成法
亦可推之天下否汸居家养亲读书冀有少进以无负
于门墙惟静修先生曹学士虞先生碑文无由一见尔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0b 页 WYG1375-0179b.png
干冒清崇不胜悚息
答倪仲弘先生论中庸辑释书
赵 汸
汸屡读中庸辑释纂录儒先精义大略不遗良不易矣思
欲罄竭愚虑少副谦德之万一而涵泳所闻未之有得
袁氏所录吴先生诸说多宗程子其异同之故亦非一
再省览所能骤决也是以虽欲妄有指陈而自知其非
未敢辄竟其说尝观朱子自序有曰沉潜反复盖亦有
答倪仲弘先生论中庸辑释书
赵 汸
汸屡读中庸辑释纂录儒先精义大略不遗良不易矣思
欲罄竭愚虑少副谦德之万一而涵泳所闻未之有得
袁氏所录吴先生诸说多宗程子其异同之故亦非一
再省览所能骤决也是以虽欲妄有指陈而自知其非
未敢辄竟其说尝观朱子自序有曰沉潜反复盖亦有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1a 页 WYG1375-0179c.png
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此盖语人以其先难
之故后得之由使毋以易心求之也既曰恍然又曰似
有则有非指要纲领四字所能发明者矣夫是之谓知
德夫是之谓知道而知言其效也其曰然后乃敢会众
说而折其衷则可见前是殆有所未暇焉盖其于明善
诚身真修实践如行者之赴家其至可期饥者之得食
其饱可必至夫一旦豁然贯通之日而后众说之同异
得失折之于此无一不得其衷焉非揣摩比较从事于
之故后得之由使毋以易心求之也既曰恍然又曰似
有则有非指要纲领四字所能发明者矣夫是之谓知
德夫是之谓知道而知言其效也其曰然后乃敢会众
说而折其衷则可见前是殆有所未暇焉盖其于明善
诚身真修实践如行者之赴家其至可期饥者之得食
其饱可必至夫一旦豁然贯通之日而后众说之同异
得失折之于此无一不得其衷焉非揣摩比较从事于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1b 页 WYG1375-0179d.png
行墨者所可同年而语也区区自谓如汸等辈资质之
凡近心思之粗浅苟不能于为已为人之际一刀两段
发愤刋落然后实求反已亲切之训以致其下学上达
之功而徒尔朝翻暮阅口诵手钞则是终身无由知至
毕世不能意诚而释迦达磨果贤于孔孟矣若夫先生
志意之诚确工力之专勤而虚已择善无间物我其所
存所就岂晚学所能与知但近日前辈著述殆类夫借
仆铺面张君锦绣者恐不足为先生道尔仰戴亲爱之
凡近心思之粗浅苟不能于为已为人之际一刀两段
发愤刋落然后实求反已亲切之训以致其下学上达
之功而徒尔朝翻暮阅口诵手钞则是终身无由知至
毕世不能意诚而释迦达磨果贤于孔孟矣若夫先生
志意之诚确工力之专勤而虚已择善无间物我其所
存所就岂晚学所能与知但近日前辈著述殆类夫借
仆铺面张君锦绣者恐不足为先生道尔仰戴亲爱之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2a 页 WYG1375-0180a.png
厚常切愧叹深惧有负所期故敢倾倒其胸臆之私其
是其非尚幸明有以教之是所愿也
是其非尚幸明有以教之是所愿也
新安文献志 卷十 第 32b 页 WYG1375-0180b.png
新安文献志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