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过吉先生闾(癸巳)
   月影台
   矗石楼
   与骊州牧李公纯,训导李畬游神勒寺。(乙未)
   临风楼(七夕)
   岭南楼
   感春(丙申)
   安东爱莲堂(并序)
   雨留新蕃县
   岁季。得乡书。书怀。
   义州杂题(十二绝○辛丑)
   聚胜亭韵。奉别洪公。(春卿以 圣节使赴京)
   平壤练光亭。陪监司尚公(震)夜宴。
   早秋夜坐
   书堂。次金应霖秋怀
   读东国史。用应霖韵。
   夕霁舟上。示应霖景说。
   南楼壁上。有六言四韵。次韵。示二君。
   九月七日。午憩临津亭。(灾伤 御史)
   玉堂春雪。用欧公韵。(壬寅○二月十四日内直。赋示闵叔道。)
   泰安晓行。忆景明兄。(时兄赈恤 敬差在岭南。滉以救荒摘奸 御史往湖西。)
   宿清风寒碧楼
   镇川东轩
   莲亭小集
   吾乡李参判先生假归。将因以乞身。乡人在朝者。会饯于先生仲子寓舍。奉呈近体一首。(时金子裕氏及家兄为承旨。先生仲子架虚为参奉。公干为京畿都事。滉忝舍人。南伯仁为成均学正。又安大宝为刑郎。以丰基乡人同参。)
   秋日。南楼晚霁。
   湖上园亭偶出。效康节体。
   与诸君同登狎鸥亭后冈
   原州凭虚楼。有怀州教金质夫。次楼韵。留赠。(灾伤 御史)
   酒泉县酒泉石。姜晋山韵。
   锦江亭
   洪川三马岘。用景明兄竹岭途中韵。(并序)
   过清平山。有感。(并序)
   奉酬聋岩李先生灵芝精舍诗(并序○癸卯)
   题林士遂关西行录后(二首)
   当轩绿丛花(四季)
   舟上。示宋台叟。
   九日。独登书堂后翠微。寄林士遂。(四首。)
   送金厚之修撰乞假归觐。仍请外补养亲 恩许之行。
   次韵。答金应霖,林士遂在东湖见寄。(二首。甲辰○余癸卯冬。下乡。病未还 朝。春。两君寄诗来。)
   湖堂梅花。暮春始开。用东坡韵。(二首。春赴 召后)
   湖堂晓起。用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韵。
   七月望日。狎鸥亭即事。(四首。时书堂有故。禀 启移寓于此。)
   晚步(明阳正贤孙尝有此诗。偶读而爱之。用其韵。)
   登狎鸥亭后冈。忆应霖,士遂,吉元。(四首。)
   夜起有感
   大雷雨行(以上。并在狎鸥亭作。)
   剪开槛外树作
   奉赠圭庵宋眉叟以冬至副使赴京
   送林士遂以迎 诏使从事赴义州。(三首。乙巳)
   望湖堂寻梅(丙午仲春。将归岭南。)
   再用前韵。答景说。
   兜观院溪上。奉怀家兄话别于东郊。(二首。)
   寓月澜僧舍书怀。(二首。)
   以事当还都。至荣川病发。辍行。留草谷田舍。
   孟夏廿五日。入龙寿寺。马上寄黄敬甫。
   晨至溪庄。偶记东坡新城途中诗。用其韵。(二首。)
   聋岩先生爱日堂。用李复古先生韵。
   士遂寄诗。次韵。
   东岩言志
   独游孤山。至月明潭。因并水循山而下。晚抵退溪。每得胜境。即赋一绝。(凡九首。)
   后又得二胜
   踏青登霞山(丁未)
   清吟石(并序)
   题黄仲举方丈山游录
   和西林院诗韵(二首○三月寓月澜庵)
   雨晴述怀
   戏作七台三曲诗(月澜庵近山临水。而断如台形者凡七。水绕山成曲者凡三。)
   閒居读武夷志。次九曲棹歌韵。(十首。)
   古意(秋赴 召后)
   玉堂 宣酝后。出书堂。马上作。(景说,应霖,子用,景霖。在堂见待。)
   次韵景说,景霖。(二首。)
   雪竹歌
   冬日甚雨。已而大雪。喜而有作。
   上聋岩李先生
   病中读史有感(三首)
   乐山南景霖在书堂。雪中寄松酒兼律诗。次韵却寄。
   赴丹山书堂。朴仲初(左通礼),闵景说(正),南景霖(正),尹士推(典翰)饯席留赠。(戊申)
   洛生驿楼。次金应霖赠别韵。(二首。)
   次郑吉元韵
   马上。次闵景说韵。
   二月一日。郡斋。雨中得洪退之见寄。次韵。
   买浦仓赈给。暮归马上。
   岛潭(二绝)
   仙岩(俗号佛岩。今改。)
   马上
   二乐楼。次东坡黄楼诗韵。
   花滩
   舟中
   龟潭
   伏闻重新爱日堂。上聋岩先生。
   白云洞书院。示诸生。(己酉○赴丰邑后)
   答周景游见寄。(二首。)
   石崙寺。效周景游次紫极宫感秋诗韵。(并序)
   紫盖峰
   国望峰(三首)
   答尚牧金季珍
   郡斋有怀小白之游。追次景游用昌黎衡岳诗韵。
   郡斋移竹
   浮石寺聚远楼。郑湖阴赠僧韵。
   八月十五日夜吟
   十月十日夜。大雷雨。
   十一日晓地震(三首)
   池方寺瀑布(二首)
   退溪草屋。喜黄锦溪来访。(庚戌○罢郡归乡后)
   移草屋于溪西。名曰寒栖庵。
   三月三日。雨中寓感。(用丁未踏青韵)
   拜聋岩先生。先生令侍儿歌东坡月夜饮杏花下诗。次其韵示之。滉亦奉和呈上。
   李先生来临寒栖
   退溪
   寒栖
   溪居杂兴(二首)
   寒栖。雨后书事。
   和陶集移居韵(二首○五月十八日)
   和陶集饮酒(二十首)
   六月七日作(闻许南仲迁谪)
   偶读宋潜溪静室诗。次韵。示儿子寯,闵生应祺。(二首。)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十六日雨(辛亥正月)
   和老杜幽人
   十六日夜。大风寒。
   十八日朝晴。感兴。
   二十日又雨。夜大风。
   閒居。次赵士敬,具景瑞,金舜举,权景受诸人唱酬韵。(十四首。)
   有叹
   清明溪上书堂(二首○撤寒栖。移构小堂于溪北。次老杜韵。)
   春日閒居。次老杜六绝句。
   聋岩先生来临溪堂
   十一夜。陪聋岩先生。月下饮酒杏花下。用东坡韵。
   溪堂偶兴(十绝)
   次赵监司季任上聋岩先生韵(席上)
   次季任密阳岭南楼和朴昌世诗(二十二韵)
   七月十三夜月
   次金惇叙读书有感韵
   次韵。答新宁宰黄仲举。
   正月二日立春(壬子)
   上元日。遇李庇远于溪路。同行即事。
   上元夜。溪堂对月。
   次韵。答李青松公干。(二首。)
   滉将拜聋岩于临江寺。其夜有雪。先生朝遣僧。以一绝速之。谨奉和。先以呈上。
   暮归马上
   李大成来访溪堂
   清吟石
   答友人(丁季晦时谪巨济)
   四月初一日。溪上作。
   答黄仲举
   幽居。示李仁仲,金慎仲。
   溪堂前方塘。微雨后作。
   四月八日感事(国俗以是日释迦生。称为节日。)
   次韵。寄题黄仲举新构竹阁。(夏赴都后)
   八月十五夜。西轩对月。(二首。)
   次韵友人(二首)
   次韵。答林大树。(四首。癸丑)
   题周景游游清凉山录后
   次韵黄仲举(并序)
   题灵川子墨竹
   赠韩上舍士炯(甲寅)
   赠金生伯献
   书徐处士花潭集后(三首)
   三月三日。与李大用上舍。同登寓舍后冈。(李新自乡来)
   石江十咏。为曹上舍云伯(骏龙)作。
   与李而盛,韩士炯。同登蚕头。因留宿。
   杏花。效王梅溪次韩昌黎韵。
   遇宋台叟于途。期夕回见过。既至。小酌花下。(用东坡月下饮杏花下韵)
   红桃花下。寄金季珍。(二首。)
   答仲举(二首)
   次韵赵松冈见寄(十二首)
   次韵松冈
   寓舍西轩。早起即事。
   病中。有客谈关东山水。慨然远想。复和前韵。
   宋台叟雪中见访
   周同知景游挽词
   送韩士炯往天磨山读书。兼寄南时甫。(五首。)
   台叟来访云。梦中得句。相思成郁结。幽恨寄瑶琴。觉而足成四韵。书以示之。次韵。
   得金厚之寄诗。次韵却寄。(乙卯)
   病慵
   题金季珍所藏蔡居敬墨梅。(二首。)
   东湖留别闵景说参议。(二首。仲春。将归岭南。)
   金佐郎(显卿)自湖堂携酒来。夜话。
   舟行。示宏侄寯儿。(三首。)
   虚兴仓江上
   黄江舟中。喜晴。
   寓龙寿寺。聋岩先生寄示蟠桃坛唱酬绝句。奉和呈上。(二首。)
   初归陪家兄。与诸人会清吟石。
   知中枢聋岩李先生挽词(二首)
   答季珍
   宋企村(纯)俛仰亭(二首○公居在潭阳。时为善山。将辞归。寄书索题。)
   琴闻远东溪惺惺斋(二首)
   次韵黄新宁仲举
   十月四日。游月澜庵。(二首。)
   十一月。入清凉山。
   游山书事(十二首○用云谷杂咏韵)
   往在乙亥春。叔父松斋游山。寓上清凉庵。滉与诸兄弟侍。今来不胜感涕。示诸侄孙。(二首。)
   次黄仲举元日韵(丙辰)
   与仲举论图书。(二首。)
   寄李而盛(之蕃时以司评。弃官来隐于岛潭。)
   立秋日。溪堂书事。(三首。)
   滉近再蒙 召命。一以佥知。一以副提。因病甚。再上辞状。仍乞致仕。有 旨递玉堂。又有安心在閒之 旨。不胜感激之至。然不 许辞枢府。不 报致仕之请。再用前韵。(三首。)
   次韵金应顺秀才
   赠别应顺
   奉酬南时甫见寄
   秋怀十一首。读王梅溪和韩诗有感。仍用其韵。
   次韵权生好文
   答权生应仁(二首)
   黄仲举求题画十幅(丁巳)
   游太子山盘石
   游孤山
   书孤山石壁
   寻改卜书堂地。得于陶山之南。有感而作。(二首。)
   再行视陶山南洞。有作。示南景祥,琴埙之,闵生应祺,儿子寯,孙儿安道。
   凭家饮归。咏溪月。(二首。)
   琴上舍夹之清凉山韵
   秋日登台
   岁终。琴闻远,琴埙之,金子厚将归。示诗相勉。亦以自警警安道。(三首。)
   成上舍运隐居俗离山下。黄仲举就访。有诗见寄。次韵。(戊午○余少时。望见此人于试场中。尚忆其标致。)
   李秀才叔献。见访溪上。
   沧浪咏怀
   和赵上舍士敬。(五首。)
   答李仁仲
   甚雨有感(次李大用韵。大成所和。)
   七月既望。久雨新晴。登紫霞峰作。(二首。)
   九月。如京。廿五日。始出险。抵惟新。
   冒雨入用安驿
   初入城。松冈饷松酒。侑以二绝。次韵谢之。
   寄南时甫
   赵松冈挽章
   次韵郑静而所和朴和叔。(二绝。)
   寄月川赵上舍士敬
   舟中。示南时甫。(己未○春。东归。时甫追及于大滩。同舟而行。)
   三月三日
   可兴江上。别南时甫。
   晓发北仓江入峡。寄时甫。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
   秋日。游陶山夕归。(己未)
   天渊台
   东斋感事(十绝)
   观朱子大全书。亟称陆放翁之为人。放翁终未闻一来问道。有感而作。
   梅花(庚申)
   林居十五咏(李玉山韵)
   溪上偶吟
   东斋月夜
   夏日。林居即事。(二绝。)
   陶山杂咏(并记)
   又四绝(五言○以下四绝所咏。皆天渊所望。然皆有主。故不系陶山。而别录于下。亦山谷所谓借景之义也。)
   偶题(二绝)
   溪斋
   溪上秋兴
   寄郑子中正字
   寄赠李仲久三绝(仲久号静存)
   和子中閒居二十咏
   濯缨潭泛月(十月十六日。同大成,大用,文卿。)
   寄宋台叟知事。(二绝。)
   答寄权景由贰相。(二绝。)
   琴闻远自丹城书来。却寄一绝。
   示金而精,李棐彦。(二绝。)
   次韵。答友人。(二绝。)
   春寒记所见(辛酉)
   春日溪上(二绝)
   偶题
   郑子中来访溪庄。因与俱至陶山眺览。既别追寄。
   步自溪上。踰山至书堂。(李福弘,德弘,琴悌笋辈从之。)
   四月既望。濯缨泛月。令㝯,安道,德弘。以明月清风分韵。得明字。
   歧亭十咏(在咸昌公俭池上)
   赠赵士敬
   陶山言志
   偶题
   夕霁登台
   李大用将之星州。戏赠一律。兼呈州牧黄仲举。
   赠庆州府尹李刚而
   湖南卞成温秀才(字汝润)来访。留数日而去。赠别。(五绝。)
   次韵金舜举学谕题天渊佳句。(二绝。)
   秋日。独至陶舍。箧中。得赵士敬诗。次韵遣怀。
   寄湖西监司闵景说。(二首。)
   次韵金舜举见寄。(三首。)
   次韵黄仲举寄示鹿峰精舍落成。(一首。)
   示诸友
   山堂夜起
   立春。题门窗。(二绝。壬戌)
   次友人寄诗求和韵。(二首。)
   涧石台踏青
   节友梅花。暮春始开。追忆往在甲辰春。在东湖。访梅于望湖堂。赋诗二首。忽忽十九年矣。因复和成一篇。道余追旧感今之意。以示同舍诸友。
   韩上舍永叔江墅十景
   喜李刚而府尹见访。(二首。)
   安东权使君士遇见访。先寄诗来。次韵奉答。
   四时幽居好吟(四首)
   李刚而新置西岳精舍。有诗见寄。次韵。(二首。)
   次韵金秀才士纯。(三绝。)
   七月既望。期与赵士敬,金彦遇,慎仲,惇叙,琴夹之,闻远诸人。泛舟风月潭。前一日大雨水。不果会。戏吟二绝。呈诸友一笑。
   寄金季应(二绝)
   赠别郑正字子精
   次权生好文(癸亥)
   郑子中求题屏画(八绝)
   李生宏仲自清凉山寄诗三绝来。次韵。
   斋中偶书。示诸君及安道孙。
   郭景静城主求题山水画幅(五绝)
   黄星州仲举挽词(二首)
   次韵李静存见寄
   月夜。大成来访陶山。与吴正字子强。小酌观澜轩。因泛舟前潭。
   江上即事。示子强。
   吴子强正字将行。赠别二绝。
   星山李子发。号休叟。索题申元亮画十竹。(十绝。)
   郑子中同泛濯缨潭。用九曲诗韵。
   和白乐天眼渐昏昏耳渐聋(甲子)
   次琴闻远孤山韵
   题金上舍慎仲画幅(八绝)
   约与诸人游清凉山。马上作。
   到川沙。待李大成未至。
   憩景岩潭上。待士敬,惇叙,施伯。不至。先行。
   孤山。见琴闻远。
   入洞憩涧石
   入山
   莲台寺
   诸人游外山。滉畏险中返。坐普贤庵作。
   普贤壁上。见闻远自叙前后游山之语。有感。
   次景文花字韵(时景文寓普贤)
   次韵宏仲山北新得瀑布。(二绝。)
   次韵惇叙风穴台,金生窟。(二绝。)
   莲台月夜
   读书如游山
   将出山。留山诸君。送至场岩。
   次韵惇叙出山后有怀山中诸友
   次韵慎仲(时慎仲诸人。寓金生庵。)
   陶山访梅。缘被去冬寒甚蕊伤。残芳晚发。憔悴可怜。为之叹息赋此。
   陶山中夜雷雨。俄顷。月色朗然。
   七月既望(并序)
   旱馀。大雨溪涨。既水落而出。泉石洗清。科坎变迁。鱼之得意远去。其乐可知。
   金而精出游陶山留宿。明早。见寄三绝。次韵却寄。
   寄真宝郑子中城主。(二绝。)
   东斋夜起。示金而精。
   端居
   洪贰相(退之)寄诗。责余不作松冈碑。次韵却问。(二绝。)
   权贰相(景由)江亭(三绝)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诗
   寄题酉谷青岩亭(二首○乙丑○故权贰相仲虚嗣子东辅为求题咏)
   书院十咏
   三月十三日。至陶山。梅被寒损。甚于去年。窨竹亦悴。次去春一律韵。以见感叹之意。时郑真宝亦有约。
   夜吟(二绝)
   十六日。山居观物。
   十七日朝。寄大成。
   寓感(五绝)
   戏作破字诗(四绝)
   山居四时各四吟。共十六绝。
   游云岩寺。示金彦遇,慎仲,惇叙,琴夹之,埙之,赵士敬诸人。
   独寻凌云台(二绝)
   高世台(在王母城下)
   葛仙台(同上)
   观鱼石(在二台下)
   次韵金士纯踏雪乘月登天渊台。(五绝。)
   士纯昨有贺岁二律。其言太过。不敢承和。别以两绝见意云。
   士纯,景善论启蒙。(丙寅)
   正月。将赴 召。病留龟城。上状乞辞待命。书怀东轩韵。
   双清堂赵松冈韵
   丰基馆。答赵上舍士敬。(时士敬寄诗来。颇讥余行。适闻其有 恭陵参奉之 命。故诗中戏云。)
   病中。得金季应书。(二绝。时季应量移丹阳。书云身病。鸡鸣方睡。)
   二月初九日。用东轩韵。(二首。)
   同前韵(初十日。承奉 旨状。不许退归。徐调上来。以竹岭冻险。将改道鸟岭。时又 遣内医。 赐药诊病。惶恐靡容云。)
   丰基道中(向醴泉)
   十三。抵醴泉。再辞待 命。呻吟之馀。见轩有己酉经行拙句。有感。(二绝。)
   十六日。病吟。(二首。)
   折梅插置案上
   十八日。风雨感怀。
   郡人尹祥,赵庸二公。皆明经授徒。惜无著述。后来无徵尔。
   二十一日。偶题。
   得郑子中书。益叹进退之难。吟问庭梅。(书言升拜事)
   代梅花答
   赵士敬亲老且穷。不堪远宦。未赴 命。寄诗来。奉和。(二绝。)
   二十六日。寻广兴寺。(昨日。奉 旨。如前 不许退。且知实有冬官之除。以求退得进。尤当力辞。官舍久留不便。遂入山。)
   广兴寺。次聋岩李先生旧题韵。(二绝。)
   偶吟(二绝)
   三月三日。用晦庵先生一字韵。
   对雨。次客舍听雨韵。
   是日。复用晨起对雨韵。(二首。)
   初八日。移凤停寺。马上二绝。
   凤停寺西楼。次韵。
   夜雨
   喜晴
   鸣玉台(台旧名落水。今取陆士衡诗飞泉漱鸣玉之语。改之。)
   黄鱼(俗云。黄鱼多上。旱荒之兆。)
   出山。题鸣玉台。
   归途马上
   追次洪大提(退之)见寄韵。(二首。)
   陶山访梅
   代梅花答
   次韵琴闻远见寄
   题画二牛。(二绝。)
   次韵。答赵士敬。(二绝。)
   晨自温溪。踰声岘至陶山。
   丛竹
   怪松
   访大成,公干于汾川。金舜举适至。
   友人见访
   寄题清远亭。(二首。)
   答柳应见。应见书云。弟而见欲及其未有官守。随意行止。
   至月初八日夜记梦。(二绝。)
   游月澜庵(七绝)
   孙儿安道近往龙寿寺读书。因追忆先世为子侄训戒之诗。所以诲导期望者。丁宁恳到。反复诵绎。不胜感涕。拳拳之至。不可不使后生辈闻之。谨用元韵。寄示安道。庶几知家教所自来。以自勉云尔。
   隆庆丁卯踏青日。病起。独出陶山。鹃杏乱发。窗前小梅一树。皓如玉雪团枝。绝可爱也。
   再访陶山梅。(十绝。)
   三月初八日。独游新岩。(六绝。)
   中和郡。刊谬文字。曾嘱奇明彦焚毁。今得其书。已焚去之。喜次来韵。
   登极使将至。再被 召旨。六月。赴京。宿龙寿寺。早发遇雨。(上使。翰林院检讨官许国。副使。兵科左给事中魏时亮。)
   荣川双清堂莲塘
   十六日。抵昌乐驿。
   误鸡夜发。登岭值大雨。用少日岭途韵。
   丹山。赠金季应。
   早行。望龟潭作。
   惟新。次卢寡悔见寄。
   廿一日。留惟新县。登庆延楼。
   雨中赏莲
   明宗大王挽词(并序)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五 续内集
 诗
   金彦遇示余近作佳什。清新可喜。病恼中不容尽和。就取其意所到者。次韵答寄。
   和士敬韵
   奉酬金慎仲咏梅。三绝句。一近体。
   次韵金慎仲落梅
   次韵。寄李宏仲。(戊辰秋。在汉城。)
   呈张仲纪(应旋)
   获郑子中书。知游清凉见忆。奉呈二绝。
   用大成早春见梅韵
   次韵金惇叙梅花
   次韵琴埙之(并序)
   赠金泰和
   裴汝友,赵士敬,琴闻远,朴彦秀(芸)诸君。同枉顾溪斋。因往游孤山。明日。寄呈二绝句。
   淹留州馆。时主牧朴希正。以 王事入京。书怀留赠。
   赵士敬以 集庆殿祠官。来 谢东归。赠别。(三首。)
   得见存斋中兴洞佳句。秋思难禁。吟和见意。奉呈一笑。
   寄苏斋
   次韵。谢存斋饷菊。
   挽权同知(应昌)
   书院成。名以易东。一绝见意。
   梦游清凉山。(二首。)
   次韵奇明彦赠金而精。(二首。)
   金而精送盆竹。(二首。)
   谢金而精送梅竹一盆
   奉别郭景静城主
   挽南佥知(致勖)
   寄题金云甫(德龙)骆谷静斋
   病中。偶记前日无字韵和句。录呈存斋。
   记梦
   次韵朴监司见寄。(二首。)
   题柳彦遇河隈画屏(并序)
   月夜。示子中,景瑞,子强,子精,而精。
   주-D001己巳正月。闻溪堂小梅消息。书怀。(二首。)
   挽卢君(伊斋先君)
   忆陶山梅。(二首。同前。时在汉城。)
   送李而盛赴清风郡任
   寄赵士敬
   梅下。赠李宏仲。
   挽郭咸阳
   汉城寓舍。盆梅赠答。
   盆梅答
   静存李仲久病中。闻余行。强起追别于广津。且以三绝见赆。次韵奉呈。
   过龟潭。戏赠李而盛。
   而盛谈瀑布胜致
   答韩仲温
   季春。至陶山。山梅赠答。(二首。)
   次韵奇明彦追和盆梅诗见寄
   乞退还田里。金仁伯正言追寄诗。二首。次韵奉答。
   余友洪上舍应吉。求道甚切。不幸遭亲丧。过毁灭性。痛哉应吉曾示余以游金刚山录。余为之叙题。今不复能记其语。东归船上。偶逢一僧。乃所与导游山者。能言当日探历事甚悉。余感涕久之。聊以一诗见情云。
   次韵奇明彦(二首)
   奉和奇明彦频梦韵
   奉谢奇明彦惠尾扇
   归山后。次韵李仲久见寄。
   暮春。归寓陶山精舍。记所见。
   卢寡悔赠金而精一绝。其题。有财犹腻也。近则污人之语。警人深矣。次韵赠之。
   奇明彦录示和梅诗八绝。久未酬报。今见仲约。聊以一绝道意云。
   陶山月夜。咏梅。(六首。)
   次韵星牧金伯纯见访
   夏日幽居。琴夹之携示金彦遇寄诗。就次二绝却寄。
   赠金彦遇
   和金彦遇(二首)
   寄谢彦遇
   赠彦遇
   近观柳子厚,刘梦得以学书相赠答诸诗。戏笑中犹有相劝勉之意。令白头翁不禁操觚弄墨之兴。各取其末一绝。次韵奉呈彦遇。
   次韵。谢金彦遇惠石假山种菊。
   挹清主人金慎仲盆养梅花。至月晦日。溪庄大雪中。寄来梅一枝诗二绝。清致可尚。次韵奉酬。因记得去春都下。得盆梅甚佳。未几东归。思之未已。于后并及之。
   彦遇,惇叙同访。慎仲盆梅韵。(二首。)
   彦遇雪中赏梅。更约月明韵。
   慎仲赠彦遇,惇叙韵。
   又雪月中赏梅韵
   咏雪韵
   慎仲,惇叙雪中寻梅韵。
   雪后晚望韵
   贞夫人金氏挽词
   次权章仲梅花下吟(二首)
   奉次前示堂字韵绝句。(二首。)
   郑检详子中寄诗二首。已而。来告别之京。次韵奉赠。
   东湖舟上。奇明彦先有一绝。朴和叔继之。席上诸公。咸各赠言。滉临行。不能尽酬。谨用前二绝韵。奉谢佥辱相送之厚意云。주-D001
   次答金龙宫舜举
   次韵忠清监司俞泓之(二首)
   奉呈安孝思
   辨存斋辨物理之极处无不到诗。(二首。)
   赠别禹景善正字之关西
   次韵。答禹景善。(二首。)
   次韵禹景善菊问答(六首)
   仙游洞八咏(庚午)
   赠李居士
   无题
   陶山暮春偶吟
   次奇明彦(二首)
   庚午季秋。寻伊洞泉石。招宏仲同游。宏仲已先往矣。
   追寄李伯春按使。(三首。伯春以方伯。来访陶山。将有呈辞还京之意。)
   龟岩精舍
   解梦(龟岩来书。尝梦得书示以心心心心。时时时时云云。因以一绝解之。)
   又次龟岩梦见四心字时字一绝。却寄。
   次韵金道盛(三绝)
   奉次金子昂(睟)和余天渊台韵
   次子昂精舍晓起闻鸡有感韵
   示金彦遇
   落帽峰。次吴谦仲韵。
   寄题权章仲栖城山(二首)
   金慎仲挹清亭十二咏
   岩栖读启蒙。示诸君。(二首。)
   易东书院。示诸君。(三首。)
   斋中。夜起看月。
   次前韵。追寄彦遇上舍。
   次李伯春韵。(二首。)
   次韵集胜亭(十绝)
   赠具景瑞
   庚午寒食。将往展先祖墓于安东。后凋主人金彦遇拟于其还。邀入赏梅。余固已诺之。临发。适被 召命之下。既不敢赴。惶恐辍行。遂至愆期。为之怅然有怀。得四绝句。若与后凋梅相赠答者。寄呈彦遇。发一笑也。
   后凋梅答
   余赠彦遇诗。谓虽负寻梅于彼。亦有陶山梅。足以自慰。已而。彦遇来访溪上。历陶社云。梅被寒损特甚。著花未可必。余闻之。将信将疑。用彦遇韵以自遣。且以示彦遇。(二首。)
   陶山梅为冬寒所伤。叹赠金彦遇。兼示慎仲,惇叙。(每句用梅字。效陶渊明止酒。王介甫劝学诗体也。)
   溪斋夜起。对月咏梅。
   次韵彦遇见寄
   都下盆梅。好事金而精付安道孙儿。船载寄来。喜题一绝云。
   次韵。奉酬安孝思见寄。
   映莲堂
   玉成堂
   明诚斋
   采莲精舍
   次韵南义仲陶山杂兴
   寄宰侄
   范兰溪云。百虑烦扰。至静者自若。崔见叔府伯以为疑。某谓非无此理。但自若二字。可疑耳。以二绝论其旨。
   而得寓精舍。四绝见投。今和其三。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六
 教
   教咸镜道巡边使李浚庆书
   教庆尚道观察使李清书
   教黄海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权应挺书
 疏
   甲辰。乞勿绝倭使疏。
   戊午辞职疏
   戊辰辞职疏(一)
   戊辰辞职疏(二)
   戊辰六条疏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劄
   戊辰 经筵启劄一
   戊辰 经筵启劄二
   进圣学十图劄(并图)
   辞免大提学劄子(戊辰八月二十日)
   乞解职归田劄子(九月二十日)
   乞退劄子(己巳二月二十五日)
   乞致仕归田劄子一(二月二十八日)
   乞致仕归田劄子二(二月二十九日)
   乞致仕归田劄子三(三月二日)
 经筵讲义
   乾卦上九讲义
   西铭考證讲义
 启议
   拟上文昭殿议(并图)
   拟上追崇 德兴君议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辞状 启辞
   辞丰基郡守。上监司状一。(己酉九月)
   辞丰基郡守。上监司状三。(十二月○第二状阙)
   擅弃丰基郡守推考缄答状(庚戌正月)
   辞免司宪府执义启(壬子五月二十六日)
   辞免佥知中枢府事状(乙卯四月)
   辞免佥知中枢府事状二(丙辰四月○此状虽已草成。恐烦渎未上。适有副提学 召命。遂不果上。)
   辞免弘文馆副提学 召命状(五月)
   辞免佥知中枢府事 召命状(六月)
   工曹参判病告乞免状(戊午十二月)
   工曹参判谢 恩后辞免启(十二月)
   辞免工曹参判 召命状(己未七月○第一二状阙)
   辞免 召命状(辛酉二月)
   辞免同知中枢府事状一(乙丑三月)
   辞免同知中枢府事 召命状二(丙寅正月)
   辞免同知中枢府事 召命状三(二月)
   辞免工曹判书 召命状一(三月一日)
   辞免工曹判书 召命状二(三月十四日)
   辞免知中枢府事 召命状(七月九日)
   礼曹判书谢 恩后辞免启(丁卯八月一日)
   再 启(同日)
   礼曹判书病告乞免状一(二日)
   礼曹判书病告乞免状二(五日○第三状阙)
   辞免同知 经筵 召命状(十月二十九日)
   辞免 召命状(戊辰正月九日)
   召命祗受状二(正月二十九日○第一状阙)
   召命祗受状四(四月七日○第三状阙)
   辞免右赞成。乞回纳段香状(五月九日)
   乞改正崇品并回纳 赐物状一(五月十九日)
   乞改正崇品状二(七月四日)
   乞改正崇品状三(七月十三日)
   判中枢府事谢 恩后启(七月二十四日)
   再启(同日)
   弘文馆提学谢 恩后辞免启(八月五日)
   判中枢府事兼大提学病告乞免状一(八月八日)
   判中枢府事兼大提学病告乞免状二(八月十二日)
   判中枢府事兼大提学病告乞免状三(八月十五日)
   大提学谢 恩后辞免启一(八月二十三日)
   再启(同日)
   三启(同日)
   四启(八月二十四日)
   五启(同日)
   六启(同日)
   吏曹判书病告乞免状一(己巳正月六日)
   吏曹判书病告乞免状二(正月十一日)
   吏曹判书病告乞免状三(正月十四日)
   判中枢府事谢 恩后辞免启(正月二十日)
   乞致仕状(四月四日)
   辞免校书馆,活人署两司提调状。(庚午正月)
   召命祗受状(二月二十日)
   乞致仕状 四月四日
   辞免 召命状(四月二十六日)
   乞致仕状(九月二十四日)
 书契修答
   礼曹答对马岛主宗盛长
   礼曹答对马岛主
   礼曹答日本国左武卫将军源义清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答聋岩李相国(贤辅○己酉)
   上沈方伯(通源○己酉)
   答李相国(浚庆○己未)
   答权相国(辙○丙寅)
   答权相国(戊辰)
   答洪判书退之(暹○甲子)
   答洪赞成退之(丙寅)
   答洪相国退之(戊辰)
   答洪相国退之
   答洪相国退之
   答洪退之
   答闵判书(箕○丙寅)
   与任判决(虎臣)
   答任方伯(丁未)
   与宋台叟(麒寿○壬子)
   答宋台叟
   与宋台叟(乙卯)
   答宋台叟
   答宋台叟
   答宋台叟(丙辰)
   答宋台叟
   与宋台叟(丁巳)
   答宋台叟(己未)
   答宋台叟
   答宋台叟(庚申)
   答朴参判(淳○丙寅)
   答沈参议(义谦○庚午)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与曹楗仲(植○癸丑)
   答曹楗仲
   答曹楗仲(甲子)
   与卢伊斋寡悔(守慎○甲寅)
   答卢伊斋(庚申)
   答李仲久(湛○甲寅)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庚申)
   答李仲久(辛酉)
   答李仲久(壬戌)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癸亥)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答李仲久(癸亥)
   答李仲久问目(朱子书疑语)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甲子)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问目(朱子大全疑义)
   答李仲久(乙丑)
   答李仲久
   与李仲久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丙寅)
   与李仲久(丁卯)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此下二简。戊辰在都时。)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己巳)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书
   与林士遂(亨秀)
   答卢仁甫(庆麟○庚申)
   答卢仁甫
   答卢仁甫
   答李子发(文楗)
   答柳仁仲(希春)
   与柳仁仲(丙寅)
   答柳仁仲
   答柳仁仲论赵静庵行状别纸
   答朴重甫(承任)
   答白士伟(仁杰)
   答白士伟
   答朴泽之(云○丁巳)
   与朴泽之
   答朴泽之(戊午)
   答朴泽之(己未)
   答李君浩(源○甲子)
   答李君浩
   与周约之(博○甲子)
   拟与荣川守论绍修书院事(丙辰○郡守安瑺即文成公之后)
   拟与丰基郡守论书院事(丁巳○郡守金庆言)
   答成浩原(浑○庚午)
   答成浩原
   答崔见叔(应龙)问目(庚午)
   答崔见叔
   答崔见叔问目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书
   答郑静而(之云○庚申)
   答金成甫(德鹍)别纸(○癸亥)
   与洪应吉(仁祐)
   答洪应吉
   与洪应吉
   与洪应吉
   答洪应吉(癸丑)
   与洪应吉
   与洪应吉
   答金伯纯(克一○癸亥)
   答权景受(大器)
   答李全仁(壬戌)
   答李全仁(丙寅)
   答李全仁(丁卯)
   答李全仁
   答李全仁(戊辰)
   答李达李天机
   答金思俭(希禹)
   答宋寡尤(言慎○庚午)
   与李子修(憙○戊辰)
   答金文卿(箕报)
   答金亨彦(泰廷)问目(○己巳)
   答黄君举(遂良○甲子)
   答李淳问目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书
   答南时甫(彦经○丙辰)
   答南时甫(戊午)
   答南时甫
   答南时甫
   答南时甫
   答南时甫
   答南时甫
   答南时甫
   答南时甫,张甫。(彦纪○甲子)
   答南张甫(乙丑)
   答李叔献(珥○戊午)
   答李叔献
   答李叔献(庚午)
   答李叔献问目
   答李叔献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书
   答许太辉(晔)
   答许太辉(乙丑)
   答许太辉(丙寅)
   答许太辉
   答许太辉(戊辰)
   答柳彦遇(仲郢○丙寅)
   答柳彦遇(戊辰)
   答柳彦遇(己巳)
   答李大成(文梁)
   重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壬子)
   再与李大成(甲寅)
   与李大成暨诸昆季(乙卯)
   答李大成诸昆季
   答李大成(戊午)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壬戌)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公干(仲梁○戊申)
   答李公干
   答李公干(己未)
   答李公干
   与李公干暨诸兄弟
   答李公干
   答李公干
   答安东府官(乙丑)
   答金季应(鸾祥○丁卯)
   答赵大宇(容。静庵之子。)
   答赵大宇(戊辰)
   答朴子进(渐○壬戌)
   答朴子进(癸亥)
   答金敬夫(宇宏○丙寅)
   答金敬夫肃夫(宇颙)
   答金敬夫肃夫
   答金敬夫肃夫(庚午)
   与吴仁远(彦毅○庚子)
   答吴仁远(甲寅)
   与南上舍(弼文○丁卯)
   与李景昭(文奎○丁卯)
   与尹安东(复○乙丑)
   答金季珍(彦琚)
   与禹益之(彦谦○癸亥)
   答朴上舍(光前)尹秀才(钦中○丙寅)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书
   与奇明彦(大升○己未)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论四端七情第一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论四端七情第二书)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书
   答奇明彦(辛酉)
   与奇明彦(壬戌)
   答奇明彦(论四端七情第三书○先生既答第二书。明彦又以书来辩。先生不复答。只就书中。批示数段。今略节来书。而录其批语。)
   答奇明彦(癸亥)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甲子)
   答奇明彦(乙丑)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丙寅)
   答奇明彦
   重答奇明彦
   答友人论学书。今奉寄明彦。
   与奇明彦(丁卯)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丁卯九月二十一日)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书
   与奇明彦(戊辰)
   答奇明彦(己巳)
   与奇明彦
   再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与奇明彦
   与奇明彦
   与奇明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庚午)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论改心统性情图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书
   答黄仲举(俊良○壬子)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甲寅)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乙卯)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丁巳)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戊午)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己未)
   答黄仲举论白鹿洞规集解(松堂朴公有集解。近始刊行。)
   重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书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庚申)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辛酉)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壬戌)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问目(心经○癸亥)
   答黄仲举问目(近思录)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书
   答李刚而(桢○癸丑)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甲寅)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乙卯)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丁巳)
   答李刚而(己未)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庚申)
   答李刚而问目(朱书)
   答李刚而(辛酉)
   答李刚而问目(朱书)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问目(朱书)
   与李刚而(壬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问目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书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癸亥)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甲子)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乙丑)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问目(丧礼○丙寅)
   答李刚而(丁卯)
   答李刚而(戊辰)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己巳)
   答李刚而(庚午)
   答李刚而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书
   答赵士敬(穆○庚戌)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壬子)
   与赵士敬(癸丑)
   答赵士敬(乙卯)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琴闻远(丙辰)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丁巳)
   与吴谦仲,赵士敬,琴夹之。
   与赵士敬,琴夹之。
   答赵士敬(戊午)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琴闻远。
   与赵士敬,李仁仲,琴闻远。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庚申)
   答赵士敬(辛酉)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壬戌)
   答赵士敬(癸亥)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甲子)
   与赵士敬,琴闻远。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乙丑)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问目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问目(心经)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琴闻远。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书
   答郑子中(惟一○丙辰)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丁巳)
   与郑子中(戊午)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书
   答郑子中(戊午)
   答郑子中(己未)
   答郑子中
   郑子中与奇明彦论学。有不合。以书来问。考订前言。以答如左。(庚申)
   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辛酉)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讲目
   与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壬戌)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书
   答郑子中(癸亥)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甲子)
   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乙丑)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丙寅)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丁卯)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格物物格俗说辩疑。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戊辰)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七
 书
   答郑子中(戊辰)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己巳)
   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庚午)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李大用(叔梁○丁巳)
   答李大用
   答李大用(己未)
   与李大用
   与乌川诸君(戊午)
   答金彦遇(富弼○庚申)
   答金彦遇(甲子)
   答乌川诸君(乙丑)
   答乌川诸君
   与金彦遇(戊辰)
   答金彦遇
   答乌川诸君
   答乌川诸君(己巳)
   答金彦遇
   答金彦遇
   答金彦遇问目(心经)
   答清凉山读书诸君(甲子)
   答金慎仲(富仪○丁卯)
   答金慎仲(戊辰)
   答金慎仲,惇叙。(庚午)
   答琴夹之(应夹○庚申)
   与琴夹之
   与琴夹之,埙之。(应埙○癸亥)
   与琴夹之(己巳)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书
   答侄子宰金惇叙(富伦○己酉)
   答金惇叙
   答金惇叙
   答金惇叙(癸丑)
   答金伯荣(富仁)可行(富信)惇叙问目(丧礼○乙卯)
   答金惇叙
   答金惇叙(丁巳)
   答金惇叙(庚午)
   答金而精(就砺○庚申)
   与金而精
   与金而精
   与金而精
   与金而精(辛酉)
   答金而精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书
   答金而精(壬戌)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癸亥)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甲子)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论李仲虎碣文。示金而精。
   与金而精(乙丑)
   与金而精
   答金而精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书
   答金而精(丙寅)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丁卯)
   与金而精别纸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戊辰)
   答金而精
   与金而精
   答金而精(己巳)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与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庚午)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与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与金而精
   答金而精
   答金而精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书
   答禹景善(性传)问目(甲子)
   答禹景善(乙丑)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问目(启蒙)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书
   答禹景善(丙寅)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问目
   答禹景善问目
   答禹景善(丁卯)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戊辰)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问目
   答禹景善(己巳)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别纸(庚午)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问目(近思录)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书
   答具景瑞(凤龄○癸亥)
   答具景瑞(乙丑)
   答具景瑞(丙寅)
   答具景瑞(庚午)
   答具景瑞
   答具景瑞
   答具景瑞问目
   答丁景锡(胤禧○乙卯)
   答丁景锡
   答丁景锡
   答金应顺(命元○丙辰)
   答金应顺(丁巳)
   答金应顺
   答金应顺
   答金应顺
   答金应顺(庚申)
   答吴子强问目(健○延平答问)
   答许美叔(篈○庚午)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四
 书
   答郑汝仁(昆寿○丙寅)
   答郑汝仁(己巳)
   答郑汝仁问目
   答郑汝仁问目
   答金景纯(守一○乙丑)
   答金士纯(诚一○壬戌)
   答金士纯(乙丑)
   答金士纯
   答金士纯问目
   答金士纯问目
   与金士纯
   与金士纯别纸
   答金士纯(丁卯)
   答金士纯(戊辰)
   答金彦纯(明一)士纯
   答金士纯改葬问目
   答金士纯问目
   答金士纯(己巳)
   答金士纯
   答金士纯问目(庚午)
   答金士纯
   答金士纯问目
   答金止叔(圻○己巳)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书
   与郑子精(琢○丙寅)
   与金舜举(八元○癸亥)
   与白云书院诸生(庚戌)
   答郑子明(士诚)李宏仲(德弘)
   答郑子明
   答裴汝友(三益○丁卯)
   答南义仲(致利○庚午)
   答柳应见(云龙○壬戌)
   答柳景文(仲淹)柳应见而见(成龙○乙丑)
   与柳应见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丙寅)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丁卯)
   答柳应见(庚午)
   答柳而见(癸亥)
   答柳而见(己巳)
   答柳而见
   答柳而见(庚午)
   答李宏仲(德弘○辛酉)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问目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壬戌)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癸亥)
   答李宏仲(甲子)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乙丑)
   答李宏仲(丙寅)
   答李宏仲问目
   答李宏仲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六
 书
   答李宏仲问目
   答李宏仲(丁卯)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问目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问目
   答李宏仲(戊辰)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庚午)
   答李宏仲
   答具汝膺(赞禄○丁卯)
   答具汝膺
   答具汝膺
   答具汝膺
   答琴闻远(兰秀○癸丑)
   答琴闻远
   答琴闻远(甲寅)
   与琴闻远
   答琴闻远(丁巳)
   答琴闻远(戊午)
   与琴闻远(辛酉)
   与琴闻远(癸亥)
   答琴闻远(甲子)
   答琴闻远(乙丑)
   答琴闻远(丙寅)
   与琴闻远
   答琴闻远
   答琴闻远
   答琴闻远(庚午)
   与琴闻远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书
   答柳希范(仲淹○癸亥)
   答柳希范
   答柳希范
   答柳希范(甲子)
   答柳希范
   答柳希范(丙寅)
   答柳希范而见(丁卯)
   答柳希范(己巳)
   答柳希范
   答柳希范
   答权章仲(好文○丙辰)
   再答权章仲
   与权章仲(癸亥)
   与权章仲(甲子)
   答权章仲丧礼问目
   答权章仲(庚午)
   答权章仲心经问疑
   答权章仲
   答李平叔(咸亨○己巳)
   答李平叔问目(大学)
   答李平叔
   答李平叔
   答李平叔
   与李平叔
   答李平叔(庚午)
   答李平叔
   答李平叔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八
 书
   答赵起伯(振○丁卯)
   答赵起伯问目(戊辰)
   答赵起伯问目
   答赵起伯大学问目
   与金道盛(隆○庚午)
   与韩永叔(脩○壬戌)
   答韩永叔(癸亥)
   答韩永叔(甲子)
   答韩永叔(己巳)
   答申启叔(沃○壬戌)
   答申启叔(癸亥)
   与申启叔(丙寅)
   与申启叔(己巳)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九
 书
   答郑道可(逑)问目
   答郑道可
   答郑道可
   答郑道可问目
   答郑道可
   答郑道可问目
   答李棐彦(国弼○癸亥)
   答李棐彦(戊辰)
   答洪胖(乙丑)
   答洪胖
   答洪胖
   答洪胖
   答洪胖(丙寅)
   答洪胖
   答金施普(泽龙○戊辰)
   答李公浩(养中○庚午)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书
   上四兄(瀣○乙巳○时四兄以 圣节使朝京)
   上四兄
   上四兄(丙午)
   上四兄(己酉)
   答上四兄(庚戌)
   上五兄(澄○丁卯)
   与宁㝯寘等(壬子)
   答㝯侄(丁卯)
   答宁㝯寭侄
   答㝯侄问目(中庸)
   寄子寯
   寄子寯
   答子寯(乙丑)
   寄子寯
   与安道孙(庚申)
   与安道孙
   与安道孙(辛酉)
   答安道孙(乙丑)
   与安道孙
   与安道孙
   答安道孙(丁卯)
   答安道孙(戊辰)
   与安道孙
   与安道孙(己巳)
   与安道孙(庚午)
   答完侄(己酉)
   答完侄
   答完侄(丙辰)
   与完侄(甲子)
   答完侄
   与完侄
   与宰侄(丁卯)
   与宗道(己未)
   答温溪洞内(庚申)
   与温溪洞内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杂著
   天命图说后叙(附图)
   心经后论
   心无体用辩
   非理气为一物辩證
   白沙诗教辩
   传习录论辩(传习录。王阳明门人记其师说者。今举数段而辩之。以该其馀。)
   白沙诗教传习录抄传。因书其后。
   抄医闾先生集。附白沙,阳明抄后。复书其末。
   得其正正其心。分体用之说。心不在焉。在躯壳在视听之辩。
   金而精潜斋说
   谕四学师生文
   策问
   策问
   游小白山录
   伊山院规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二
 序
   洪应吉上舍游金刚山录序
   朱子书节要序
   启蒙传疑序
   成王皇华集序(成宪王玺)
   乡立约条序(附约条)
 记
   丹阳山水可游者续记
   景福宫重新记
   静斋记
   树谷庵记
   伊山书院记
   迎凤书院记(后改川谷)
   安东府三功臣庙增修记
   开宁乡校圣殿重修记
   前朝故左司议大夫文公孝子碑阁记
   易东书院记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三
 跋
   书周景游题金季珍诗帖后
   书丹阳馆宇山水题咏录后
   书渔父歌后
   书晦庵诗帖后
   周景清凉山录跋
   书金季珍风咏亭诗帖后
   三朝 御书帖跋
   延平答问后语
   书许监察所藏养生说后
   书易范诸图屏后
   内赐性理群书。付卢上舍(遂)俾藏圃隐书院识。
   书启蒙图书切要后
   延平答问跋
   题南季宪(彦纪)箴铭后
   鱼灌圃诗集跋
   书曹南冥游头流录后
   题万竹山房集帖跋
   传道粹言跋
   泗水李氏寿瑞诗编跋
   李仲久家藏武夷九曲图跋
   跋金景严(戣)所求七君子赞及箴铭。朱文公栖息讲道处帖。
   陶山十二曲跋
   箴铭诸训跋
   书巡 陵送别诗帖后
   书李大用研经书院记后
   养心堂集跋
   新刊启蒙翼传跋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四
 箴铭
   静存斋箴
   题㝯侄自警屏铭
   酒诫。赠金应顺。
   题金士纯屏铭
 表笺
   夹江禁耕谢 恩表
   中朝冬至贺表
   誊黄谢 恩表
   皇太子冬至贺笺
   本朝 诞日笺(代人作)
   本朝冬至贺笺(代人作)
   大王大妃殿冬至贺笺(代人作)
   谢 赐食物笺(乙卯)
   乞致仕笺一(庚午)
   乞致仕笺二
   乞致仕笺三
 上梁文
   东宫资善堂上梁文(甲寅)
   思政殿上梁文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祝文 祭文
   风云雷雨坛祈雨文
   国内山川祈雨文
   北方黑龙祈雨文
   雩祀祝融氏祈雪文
   雩祀后土氏祈雪文
   雩祀玄冥氏祈雪文
   庆州馆舍失火。遣近臣慰安 集庆殿文。
   亲祭先农。告配位后稷氏文。
   熊津祈晴文
   鸡龙山祈晴文
   竹岭山祈晴文
   杨津溟所祈晴文
   宗庙祈雨祭文
   景福宫灾。慰安 宗庙文。
   景福宫重新祭。告 文昭殿文。
   上岳山祈雨文
   宣赐食物。祭告家庙文。
   祭告高祖墓文
   焚黄文
   又焚黄文
   又焚黄文
   白云洞书院。祭安文成公文。
   祭安文敬公文
   临皋书院成。祭郑文忠公文。
   易东书院成。祭禹祭酒文。
   赐祭知中枢府事李(龟龄)
   祭侄将仕郎(宓)
   祭南参议(景霖)
   祭洪应吉文
   祭礼安训导琴公(梓)
   祭聋岩李知事先生(贤辅)
   祭赵松冈(士秀)
   祭黄星州(仲举)
   祭黄星州(仲举)
   祭权同知(应挺)
   祭亡友秋峦郑君(之云)
   祭权参判(应昌)
   祭郭侯(趪)(代乡人作)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墓碣志铭
   先考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成均进士碣阴纪事
   先妣赠贞夫人金氏墓碣识
   先妣赠贞夫人朴氏墓碣识
   叔父户曹参判府君墓碣识
   通训大夫行三嘉县监李公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行成均馆司成文公墓碣铭(并序)
   奉训郎行广兴仓奉事权公墓碣铭(并序)
   进士许公墓碣铭(并序)
   上舍朴君墓碣铭(并序)
   安州教授权公墓碣铭(并序)
   通善郎守咸安郡守曹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生员金公墓碣铭(并序)
   承仕郎禹公墓碣铭(并序)
   江华府使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观象监事权公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行沔川郡守琴公墓碣铭(并序)
   黄山察访李公碣阴铭(并序)
   赠纯忠补祚功臣嘉义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花山君。行中直大夫加平郡守,杨州镇管兵马同佥节制使宋公墓碣铭。(并序)
   赠贞夫人李氏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行杆城郡守柳公墓碣铭(并序)
   淑人李氏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朴君配淑人礼安金氏墓志铭(并序)
   通训大夫青松府使琴公(椅)墓碣铭(并序)
   成均生员金公墓志铭(并序)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墓碣志铭
   曾祖考妣墓碣识
   县令朴公(稠)墓铭(并序)
   通仕郎行礼安训导琴公墓志
   佥知中枢府事洪君墓志铭(并序)
   秋峦居士郑君墓碣铭(并序)
   朝散大夫行全义县监吴君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琴君(轴)墓碣铭(并序)
   敦宁府正尹公墓碣铭(并序)
   通仕郎 英陵参奉金君墓碣铭(并序)
   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李公墓志铭。(并序)
   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李公墓碣铭。(并序)
   贞夫人金氏墓志铭(并序)
   贞夫人金氏墓碣铭(并序)
   听松成先生墓碣铭(并序)
   有明朝鲜国朝奉大夫行弘文馆校理,知制 教兼 经筵侍读官,春秋馆记注官李公墓碣铭。(并序)
   宁越辛公墓碣铭(并序)
   宗亲府典签崔公墓碣铭(并序)
   赠通政大夫吏曹参议。行甲山教授李公墓碣铭。(并序)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八
 行状
   明宗大王行状
   崇政大夫行知中枢府事聋岩李先生行状
   星州牧使黄公行状
   静庵赵先生行状
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九
 行状
   晦斋李先生行状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监春秋馆事。行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兼判义禁府,知 经筵事权公行状。
   先府君行状草记
退溪先生文集别集卷之一
 诗
   竹岭途中遇雨
   春日閒居偶兴
   忠州午憩
   月溪峡暮景
   暮投忠州万景楼
   望伽倻山(癸巳)
   宜宁寓宅东轩韵
   前宜宁吴公竹斋(咸安后谷)
   吴宜宁公三友台(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义而名之也。)
   过青谷寺
   昆阳。次鱼灌圃(得江)东州道院十六绝。
   昆阳。陪鱼灌圃游鹊岛。是日论潮汐。
   星州马上偶吟
   过杨化驿前
   丹月驿楼佔毕斋韵
   龙湫
   洛东观水楼(乙未夏护送官时)
   丙申七月晦日。与兄同宿西斋。时余将往宜宁。感念离合之故。用苏子由逍遥堂诗韵。
   映湖楼
   八月十八日。还自宜宁。雨留新蕃县。(一首见内集)
   爱日堂后台上。陪李府尹(贤辅)游赏。时公辞庆尹。家居。
   到书堂。待闵著作景说。(箕○辛丑)
   次韵景说书堂
   赵季任(士秀)出牧济州。寄鹦鹉螺书堂。时季任已还京。
   到朔宁(京畿灾伤 御史时)
   送李重吉(润庆)牧义州(重吉去年为巡边从事)
   足梦中作
   家兄以赈恤 敬差往本道。闻寒食来家山浇奠。滉拘官在京。无计助参。因思去年秋。滉以京畿灾伤 御史。行到朔宁等处。值九日。作诗三首。录寄仁远。仁远和诗。来京适值寒食。吟诗念事。情感倍剧。既以诗答仁远。复次元韵。奉呈家兄。
   全义县南行山谷人居。遇饥民。(忠清道救荒掷奸 御史时)
   夜行入公州(廿四日)
   早渡锦江。次船亭韵。拟寄任武伯。(虎臣)
   四月初一日。天安东轩。
   送吴祥之(祥)赴关东幕
   卧病困暑。有怀锦湖子。(林亨秀)案上取鳌山录读之。书其后。
   送洪和仲(春年)赴京书状官(明仲之弟)
   朴重甫(承任)携诗见过
   十二日。送权景遇(应昌)千秋使赴京。
   竹堂柳叔春(辰仝)学士画墨竹
   平昌郡东轩。有角字韵诗。无暇续貂。二十五日途中。用其韵纪所见。(壬寅秋江原道灾伤 御史)
   过昭阳江。次韵春日昭阳江行。(八月三十日)
   春川向杨口。几五六十里。皆崖路傍江。两峡束立。苍波白石。杂以枫林。真奇景也。
   午憩水仁驿(驿临溪对壁。幽爽甚于芳林。)
   咏白茅(狼川山中)
   金刚山
   镜浦台
   晚晴。踰石门岭。入杨州路上。
   次应霖(金澍)
   湖上园亭偶出。次山谷病起东园韵。
   竹山途中
   闻庆途中遇雪
   安谷驿苦寒。悯行旅。
   二十五日。陜川向三嘉途中。
   三嘉双明轩
   迎胜村。留题四乐亭。(癸卯正月初四日)
   寄题搜胜台
   人日。自迎胜村东行六七里。泉石甚奇绝。可爱。
   所旨岘
   黄涧驾鹤楼
   十四日竹山东轩(时将有西征)
   题山水图
   九日。独登北山。次瀛奎律髓九日诗。寄士遂。
   七月望日。狎鸥亭即事。(时书堂移寓于此○甲辰)
   宓侄来从问业
   醉题狎鸥亭
   中秋月。寄士遂。(用东坡韵)
   病暇。 许免远接从事。因此亦不往东湖。杜门书怀。(乙巳)
   林士遂赴义州迎使从事。索诗。
   赠南景霖远接从事西行
   李仲久(湛)正郎代余从事之行。索诗。
   明日将行。赠景说。(丙午三月。受由还岭南。)
   鸟岭途中
   龙宫浮翠楼
   以事将西行。病还草谷村庄。(四月十日)
   赠吴生(守盈)龙寿寺作(自荣川草谷来寓)
   溪村即事。(二首。)
   偶成六言
   林士遂见寄诗二首。次韵却寄。士遂时为济州牧。
   至日有感。用晦庵十月朔旦怀先垄韵。时除礼宾正。病不赴。是日又废祠参。
   月澜庵下有台。曰考槃。台下得泉。曰蒙泉。其上有居士土室旧基。(丁未)
   书周景游赠陆清山人诗卷后(景游自题曰武陵)
   得家兄书。出按黄海。将以五月 陛辞。作诗奉寄。
   聋岩相公邀城主(任鼐臣)及滉游赏泉石。其日雨。城主来而滉不往。后数日再招。滉与黄仲举诸人。泛舟为簟石之游。仍留宿江阁。相公令诗以纪其事。
   六月大雨。水坏民田。病中书事。示黄仲举。
   聋岩李相公招滉同游屏风庵(庵在汾川上绝壁)
   宿清心楼(秋赴 召)
   记梦
   侄宁读书桧岩寺
   次韵景霖(南应龙)见赠
   十二月一日。吉元(郑惟吉),善鸣(李铎),廷瑞(李元禄)相继来访。是日雪。
   养生绝句。次古人韵示景霖。(并叙)
   梦中乐
   乐山南景霖自书堂寄松酒并诗二律。且酌且吟。兴趣超然。和成录呈。
   岛潭(戊申)
   望寒碧楼
   自清风溯流而上。所过辄问名纪胜。仍用柳公从龙(云)流字绝句韵。凡得若干首。
   苍石台(在郡北五里)
   次韵尚州牧金季珍(彦琚)见寄(己酉春。移守丰基郡。)
   景濂亭(亭在白云洞)
   答周景游(世鹏)见寄
   柏与竹名曰翠寒。赠同游诸彦。
   顺兴途中醉归
   郡斋早起
   途中
   马上有感
   五月晦日。荣川试夏课诸生双清堂即事。
   后数日。再用前韵。
   双清堂月夜
   次东轩韵。示季珍求和。
   次聚远楼(楼在荣川郡浮石寺)
   次韵答季珍
   养真庵。李知事相公辱临。是日城主亦到。
   高曾墓浇奠。去乙亥年中。叔父为府使来奠。今三十有五年矣。墓在安东北。
   见敬甫(黄孝恭),大任(琴轴)于龟院。夕向郡马上。(端午)
   季珍寄杜城令画二鹰。求题诗句。
   次李上舍庇远(国梁)见寄韵
   寄题灌圃堂(金彦琚号)
   答季珍
   春寒(庚戌)
   溪庄。喜黄锦溪惠访。追寄。
   移构草屋于退溪之西。名曰寒栖庵。
   种竹
   种松
   种梅
   种菊
   种瓜
   光影塘
   锵鸣濑
   次韵答李公干(仲梁○公干时为青松)
   雨晴漫兴
   閒居。次赵士敬(穆),具景瑞(凤龄),金舜举(八元),权景受(大器)相唱酬韵。(辛亥)
   次韵山谷次郭右曹
   次周景游见寄
   清明李知事先生近许临。次杜子美出溪上书堂。
   有感
   蝤蛑诗(大蟹。谓之蝤蛑。)
   三月三日对雨。次韵答黄仲举。仲举时奉使到长鬐。
   自燕子院向所岘。马上即事。
   濯清亭。示主人金绥之。(绥)
   书季任倦游录后
   次安阴见忆见和旧题韵
   次尚州见和韵
   霞皋小亭。名以漱石。山奇水丽。余甚乐之。
   十三日夜月(辛亥七月)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九日。李相公寿辰。滉病未赴。作一律颂祝。
   八月初五日。清吟石次韵。
   拜聋岩相公。明晨。相公寄诗垂问。谨伏和呈。
   次金惇叙(富伦)所和李庇远见和傍字韵律诗
   十二月初六日。清吟石送崔郎子粹还京。
   十二月十三日。兄及筮卿,大材携酒来溪堂。乘月乃去。(闵子敬亦至)
   酬仲举赴新宁见和。送行拙韵。
   黄仲举寄传金季珍诗简。因思季珍去商山归漆溪。遂次韵仲举行录商山见和之作。以抒所感云。
   次季珍相忆见寄韵
   次韵季珍游边山诸作
   酬途中遇雪见寄诗。用坡韵。
   上元日。回自温溪。过清吟石。次回字韵。(壬子)
   次韵。答李公干。
   游枕流亭。次亭韵。(二月初二日○亭在乌川下洛水上)
   三月四日。聋岩先生临溪堂。(公干干之侍来)
   寄赵松冈
   谨伏奉和聋岩先生辱示之作
   奉还黄仲举寄文章欧冶。兼赠诗一篇。
   次韵仲举咏竹(壬子夏还 朝后)
   七月十一日。自东湖暮入城。(是日有成均之命)
   喜雨。呈松冈。
   赠别闵景说参议赴燕京
   次韵友人
   崇政知事李先生寓居临江寺。有赏游三所。寄书示滉。欲令作诗述意。滉疾病因循。未有以应命。今玆春至。正及游玩之时。滉仰切欣赏。始得缀成三绝。谨再拜呈上。无任逋慢悚企之至。
   次韵金厚之为金季珍作漆溪十咏
   偶题
   访林大树(亿龄○癸丑三月)
   大树见和前韵。复和答。
   喜林大树见访论诗
   题灵川子墨竹二绝。与石川,松冈。分题同赋。
   巧夕(追录于此)
   盘松原上。送金季珍赴延安府。
   次韵。寄题松江亭。(赵泂叔为请赋。乃其外舅宗室某亭也。○泂叔名澄)
   杏花下。用东坡韵。(甲寅)
   红桃花下。有怀季珍。
   次韵郑静而(之云○静而穷无家。初得人江亭以居。自号稼亭。后以不置剂券。为人所夺。今赘寓城中。改号秋峦。)
   次韵松冈见寄
   次松冈回文韵(夏日)
   和松冈乐府三篇
   寓直日暮
   秋夜
   次韵松冈见赠
   又次韵答松冈
   韩士炯(胤明)往天磨山读书。留一帖求拙迹。偶书所感寄赠。
   代书答仲举
   宋台叟(麒寿)雪中见访云。梦中得句。相思成郁结。幽恨寄瑶琴。觉而联成四韵。书以示之。次韵。
   题画八绝。(有儒士辛世霖。以翎毛名京师。辛甥弘祚得其画请题。)
   病慵(乙卯)
   谢清州李刚而(桢)印寄延平答问书
   至日有感。(三首。)
   再和早春言怀(和林大树)
   寓龙寿寺。聋岩先生寄示蟠桃坛唱酬绝句。依韵拜上。
   宋企村(纯)俛仰亭
   琴闻远(兰秀)东溪惺惺斋
   题灵川(申潜)画竹
   次韵黄仲举新宁
   十月初四日。游月澜庵。
   赠锦溪黄仲举论图书
   赠别应顺(金命元○丙辰)
   奉酬南时甫(彦经)见寄
   晦日夜吟。次应顺韵。
   寄岛潭李而盛
   龟潭
   九月二十九日。溪堂即事。
   游太子山盘石(丁巳)
   有叹
   次韵金惇叙
   岁终。斋生琴闻远,琴埙之(应埙),金子厚(腆)将归。示诗相勉。亦以自警。警安道。
   山中偶书
   枕流亭(戊午)
   李秀才(珥字叔献)见访溪上。雨留三日。
   和仁仲
   次观物闵景说韵
   从侄凭索咏园中花卉(八首)
   舟行东归。南时甫追至大滩。同行有绝句。次韵。(己未)
退溪先生文集外集卷之一
 诗
   前日。绥之家偶成胜事。出门便为陈迹。不可无一语以记一时之事。昨见金李两公诗。其事又颇相类。敢和一篇。奉呈案下。伏冀赓章。庶几他日联寄绥之。以发一笑。
   再送诗板。必求至精。真可谓好事。但恐拙句不足以副厚望耳。然后篇改难字为应字。自谓深得意趣。非君再送。何得此耶。古人云。得句喜于得官。岂不信哉。且君于文雅。留意致精如此。若于兵法亦能如此。则其斫树何止构一亭而已。故以此戏为绝句。并上博一笑。(濯清二律见下)
   濯清主人寄余书。有假寓江皋之嘲。戏赠二绝。
   再次(二首)
   濯清亭。赠主人金绥之。(二首。)
   戏赠金绥之。(三首。)
   挽金绥之。(二首。)
   题江陵通判金伯荣所送游镜浦台图
   谢伯荣送青石砚
   挽金上舍可行
   送金惇叙
   喜诸君见访。(二首。)
   次韵惇叙与庇远章仲雪后唱酬之作
   士敬以病未遂清凉之约。有作夹之所和韵。(二首。)
   重阳。病中示诸君。
   出山韵
   野池
   咏怀
   题龙寿寺
   寄题金绥之濯清亭(二首)
   送金惇叙之玄风。(四首。)
   次韵答金惇叙
   次镜浦台微字韵
   次丘山书院韵
   金惇叙和余所和琴夹之游山诸作。就其中复和二首。却寄二君。
   示金惇叙
   红梅韵
   追次金惇叙西行留别诸友韵
   次集胜亭韵。(二首。)
   溪庄病中。喜郑直哉来访。
   王母城
   玉堂忆梅
   赠李叔献。(四首。)
   芝山蜗舍。(二首。)
   禅峻上人将游枫岳。再赠一绝。
   源师曾见于凤停寺。今携金后凋诗来示。次一绝云。
   挽李上舍(克俭)
   挽淑人金氏
   挽朴上舍(珩)
   赠宗粹上人
   寄子中
   出山半途遇雪。寄郑子中。兼示诸侄。
   是日。宿博石村舍。夜起看月。
   出山明日。次韵答黄仲举。(二首。)
   溪斋。寄郑子中。
   前日静存书。末有岭梅吐芬时寄一枝之语。今年此间。节物甚异。四月。群芳始盛。而梅发与之同时。人或以是为梅恨。是非真知梅者。乃所处之地。所遇之时然耳。适答静存书。因寄梅片。兼此二绝。亦不可不示左右。愿与静存共惠琼报。庶几为梅兄解嘲也。
   辛亥早春。赵秀才士敬访余于退溪。语及具上舍景瑞,金秀才秀卿所和权景受六十绝并景瑞五律。余恳欲见之。士敬归即寄示。因次韵遣怀。
   心经绝句。次琴闻远韵。
   题灵川画竹。(八绝。申公潜自号灵川。善梅竹。)
   将游清凉。马上作。
   渡弥川望山
   和慎仲所次夹之泰和之韵
   奉怀景静城主
   怀士敬
   属朴生(之华)
   次惇叙游山约韵
   次闻余先行作韵
   次般若台韵
   周景游游山韵
   庭梅(二绝)
   寄赵士敬。(三首。)
   酬赵士敬明字韵
   答李仁仲明字韵
   题士敬幽居。(九绝。)
   次谢士敬相访。(二绝。)
   次韵士敬芙蓉峰诸作
   顷以两绝寄子中。幸蒙酬和。每韵每一绝。不可阙然无报。复用两绝追寄云。
   题柳而得画二牛图
   次韵。答士炯,时甫。
   次时甫韵(八绝)
   陶山。送郑子中赴关东幕。(时子中。以真宝县监升除。)
   题子中关东行录
   示金而精。(二首。)
   余病去陶山。秋涉冬矣。今察日温。与而精来寻。颇有羲之俛仰陈迹之叹。得一绝以示而精云。
   次韵而精书斋偶吟
   东厓许相公有嗣子。素闻其志行高峻。今而精诵其绝句。又知其文雅如此。嘉叹之馀。用其韵见意云。
   病中。承惠庆岁佳句。次韵谢意。冀一佥赐笑览。
   寄子中
   寄汾川李大成
   竹阁曾有二刻。已不胜愧。今又索题。恐或重浼。故前者辞之。书来再督。只以一绝塞责。千万勿挂他眼。幸甚。
   次韵李庇远见寄。(五首。)
   次李公干韵
   康将军池亭。次权士遇韵。(二首。康希哲)
   奉和聋岩送灵秀之枫岳韵
   题雄师诗卷
   溪庄。喜伯强见访。(四首。)
   寄龟岩
   寄南溪
   寄铁津
   黄小笺寄龟岩,南溪,铁津各四十枚。并呈一绝求和。
   寄题仙梦台
   西麓黄花盛开。琴埙之,柳应见要余共见。
   游枕流亭。次亭韵。(并序)
   寄示重新双碧亭诗。谨次韵奉呈。
   甲子六月望日。陪郭明府。与诸人避暑月川亭。因泛风月潭。
   曾和洪上舍应吉东游录中二律。今录呈以博笑。
   挽洪上舍应吉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一
 诗
   次吴仁远偶吟韵
   石蟹(十五岁作)
   登尚州观水楼(楼在洛东江东岸○癸巳)
   白岩东轩。濯缨金公韵。
   过梨浦
   渔人
   舟中偶吟
   次韵琴大任(在泮)
   泮宫
   葵花
   咏松(甲午)
   咸阳。与主人金仲睟话旧。次东轩韵。赠之。
   有儒生数人。读书于江亭。以诗索酒。次其韵送酒。(丙申)
   早起
   答朴豫叔。时为忠清监司。(庚子)
   三月十六日。谒权判书江亭。(亭在桂谷。上洛公金方庆旧游处。)
   次韵晚翠堂(李承孝号思谦堂。又晚翠堂。)
   宣酝应制
   奉次
   题莲花白鹭图。尹彦久要予同赋。
   题画屏八绝
   对月
   阳智县清鉴堂南景霖韵(辛丑○堂乃故相金慕斋先生所名。堂后引溪注池。为流觞曲水。)
   戏答李伯喜
   暮春偶作
   次韵吴敬夫栗亭
   肃宁馆阻雨。次书屏八绝韵。奉呈尹使君铃斋。
   读书堂 内赐仙桃银杯。与林士遂,郑吉元,金应霖。泛舟东湖。以侈 宠锡。士遂有诗。次韵示诸公。
   秋夜疾风骤雨有感
   远山
   东湖梨花亭上对雨
   侍讲院壁上。(缺)青山白云图。赵季任有五言绝句。次韵。
   偶吟
   吴仁远和余去年朔宁等处九日途中作三首见寄。复次韵呈似。
   闻庆庆云楼西阁。对山临池极清绝。金贰相(国卿),李贰相(复古)皆题咏。主人赵良弼导余以登眺。(二首。)
   又和拟古
   雨夜
   陪权三宰仲虚相公。与林士遂,洪和仲。舟泛东湖。暮还书堂。凭栏独吟。
   病中。赠别洪同知太虚谢 恩赴京。
   季夏。林士遂见访。
   初秋有感
   漾碧亭。次赵季任韵。
   又亭韵
   水口门外松下。与李公干。饯别金承旨子裕令公归觐礼安。
   次明农堂韵
   再次呈舟中
   奉饯李先生。是夜独宿书堂。晓起风雨凄然。有感而作。示竹窗。
   寄题四乐亭(并序)
   次韵
   次韵。谢南景霖送竹栽二本。(癸卯)
   三月病中言志(晦庵诗韵)
   灯花
   次大树韵(时大树奉 命宣慰日本国使臣。中途闻使臣未至。往游伽倻。既而。以事罢归。仆昨往访其家。得见游山诸诗。既归追次呈上。)
   林大树读徐花潭遗藁见寄。次韵。
   奉酬灵芝精舍诗
   夜起
   绝句
   九日。同林大树,朴和叔,曹云伯。登荡春台。(二首。)
   次韵。答林士遂,金应霖。(甲辰)
   朴正字重甫。携诗见过。
   寄闵景说
   丹阳东轩书怀
   甲辰季夏。病解台务。求补高城郡不得。閒中作此。拟从安挺然借看武夷志。适金博士质夫与同乡诸友。要余游南山中。余往赴之。过挺然家。令人叩门投诗而去。(挺然名珽)
   次圭庵韵
   次竹窗韵
   次甓寺住持信觉诗轴韵
   士遂自书堂携印上人来。请题诗卷。(三首。)
   乘晓出城。路由书堂后山谷。閒抵书堂。应霖独在。已而。士遂亦至。
   病中李子发求药
   又吟
   景说夜坐韵
   次韵士遂
   寄谢友人寄巨胜
   和景说。次友人见寄韵。
   次韵山中大雪
   次韵
   中宗大王挽词
   月下散步北园花树下。用肥仙韵。寄南景霖。病中聊以遣怀。(时景霖留行)
   再用前韵。答乐山斋主人。
   寄呈圭庵宋先生(乙巳)
   奉送同知兄 圣节使朝京
   观音院避雨(丙午)
   鸡声
   四印居士卢仁父见访。用前韵。
   溪庄偶书
   溪庄偶书
   东岩言志
   观物
   次韵黄仲举见寄
   修泉
   修溪
   九日梳发
   绝句
   次韵。答季珍。
   养真庵。得吴仁远书。有养真字。因寄一绝。
   去冬。无雪而雨。立春日寒甚。书事。(丁未)
   人日
   聋岩先生约于山中相见。往候未至。遂下山。至鱼箭川上。
   又赋寄黄仲举,李大用。是日。两君陪来。
   次汾川续九老会韵
   次韵
   辛卯秋。龟岩黄敬甫赴燕京。余有诗一首赠别。至今十有七年。而余被 召。道经龟城。敬甫出诗示之。且次韵见赠。余亦和之。
   腊月二十日。景清兄将行。风雨尽日。仍出安西客舍。夜话及涵虚堂话别诗七首。谨次韵。叙感。
   路上。次士推韵。(时赴丹阳)
   次二乐楼韵(戊申)
   寄赠李季真之燕
   秋日书怀
   挽权贰相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二
 诗
   沿牒到尚州。主牧金季珍归乡未返。(己酉)
   次风咏楼韵
   四月二十二日。将见诸生于白云书院。马上即事。
   过顺兴乡校旧址(有纸笔峰砚墨池)
   光风台(在石崙寺西。景游名之。有诗。)
   紫盖峰(景游诗。峰头生树尽青枫。七月来看枫缺红。直到深秋如紫盖。我来挥笔彩云中。)
   上伽陁(希善长老普照国师住处)
   妙峰庵八景(庚戌)
   移竹。次韵康节高竹。(八首。)
   庚戌闰六月望。陪相公泛舟赏月。
   昨拜聋岩先生。退而有感作诗。(二首。)
   次韵。答黄锦溪奉使到长鬐见寄。(辛亥○一首见别集)
   陪聋岩相公。游月澜庵。
   崇默诗轴。次观物韵。
   读金华集。用秋夜观书诗韵。
   送琴闻远读书清凉山。用前韵。盖闻远。乃敬仲之甥。而泽卿,敬仲今皆下世。因闻远之行。而有怀其人。故次前韵以赠云。
   送朴子悦正郎赴湖南盐军御史(壬子)
   次韵赵松冈寄题伴鸥堂
   喜还亭(星山权士遇,景遇两侯。名亭以志喜也。)
   南轩
   东莱
   西山
   象山
   许顺之
   龙川
   梅岩
   送金邦宝按黄海道
   次韵
   釜潭(在龙门山下。鲁典籍延龄。弃官卜居于此。)
   至月十六日雪
   雪月夜吟
   集胜亭
   送金伯纯赴洪原(克一)
   赠别赵,龙门昱赴长水县任
   孙儿阿蒙。命名曰安道。示二绝云。
   次听松坡山四言诗韵
   伏呈案右
   出东湖留一日。丁上舍景锡雪中来别。
   次韵。答赵景阳。(景阳时为长水县监)
   显卿载酒。送余至楮子岛下。次赠别韵。
   复用前韵
   金迁。遇松冈苍头。寄赠三绝。
   次聋岩先生韵
   次韵赵松冈见寄(松冈时任天官。累拟滉职。殊非相识之意。)
   书南时甫游香山录后
   次韵
   溪上。与金慎仲惇叙,金士纯,琴埙之,禹景善。同读启蒙。二绝示意。兼示安道孙儿。
   观听洞瀑㳍
   古里店下得泉石佳处。名曰青溪。戏题。
   琴闻远东溪惺惺斋
   题金禔画牛帖(丙辰)
   次李宏仲韵
   题庆流亭(三首)
   白腊青纸。作梅竹。间以剪䌽红桃。友人作诗示之。次韵。
   清吟石。次完韵。(丁巳)
   郑直哉寄示权使君赠渠近体诗一首。索和甚勤。效颦呈似。可发一笑。
   谢郑直哉庚长见访。纵笔戏奉博粲云。
   广濑
   次韵(李君浩)
   赵士敬,李仁仲,琴闻远读书澜寺。
   次韵黄仲举(仲举时为丹阳。盖选授救凋弊也。)
   次韵权生应仁山居
   赠李秀才叔献(戊午)
   赠沙门法莲(并序)
   次韵
   送南时甫
   题古镜重磨方
   奉次大成调士敬觅红桃栽绝句(庚申)
   次翠竹韵
   送四季一丛于金彦遇
   笼雁韵
   浴归韵
   㝯侄近读家礼,小学,大学或问。以诗三首来。其言若有所感者。用其韵示意云。(辛酉)
   次诸君清远台高会韵
   琴夹之游清凉山回。携诗来示。就和其若干首。
   寄题权章仲观物堂
   月夜。登天渊台。赠金士纯。(壬戌)
   题画梅
   赠赵忠男
   无题(癸亥)
   题权参赞(柱)墓道
   过月川
   题安坚所画山水帖
   寄亦乐斋诸君文会(甲子○诸人构茅舍于西麓。名曰亦乐。)
   南冥曹君楗仲,清香李君君浩与余。皆生于辛酉。近李君寄示南冥一绝并其诗三绝。其言深有感于老怀。次韵。寄李君。兼示南冥云。
   赠金上舍士纯(乙丑○余时溪居。士纯自陶山往来。不避暑溽。)
   寄问孤山琴闻远
   题阳城李公(承召),四佳徐公,佔毕金公。送别琴东莱(徽)诗帖后。
   伏蒙 天恩。许遂退閒。且感且庆。自述八绝。
   鱼乐台
   次韵赵士敬
   丙寅正月二十六日。力疾赴 召。出宿圣泉寺。次二友韵。(丙寅○金士浩,朴德明。)
   荣川公馆病留。答李宏仲。(二十九日)
   山寺月夜
   见河西诗文
   山居偶书病怀。寄士敬,闻远。
   琴闻远自孤山寄诗一绝。言小舟已具。穷搜景致可乐云。次韵却寄。
   士敬携酒来访
   喜士敬雪中来访。因次其近寄五言律诗韵。
   彦纯来。此日不甚开怀说学。今得其诗六首。知其志尚如此。病中不能和其韵。只以二绝句道意云。
   寄谢尹安东(复)
   顺兴安上舍孝思老丈所居襄阳郡南芦浦村。台亭胜绝。今年春。滉病卧郡馆。上舍为枉问叙旧。时年八十四矣。缘病甚不得往谢而来。愧恨良深。近又寄书来。嘱和其亭咏中崔艮斋乐府十首。滉素不解作词曲。况曾有亭咏近体三首浼呈。今何更强作耶。病中聊吟三绝见怀。以少答上舍辱枉勤索之意云尔。
   登紫霞峰。寄示李宏仲。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三
 书
   答李相国(浚庆○甲寅)
   答李相国
   与宋台叟
   答宋台叟
   答宋台叟
   答宋台叟(丁巳)
   答宋台叟
   与宋台叟(壬戌)
   与宋台叟(甲子)
   与宋台叟(乙丑)
   与宋台叟(丁卯)
   答卢伊斋问目
   答卢伊斋问目
   答朴训导(承文),进士(承健),开宁(承侃),正郎(承任。)
   慰朴重甫(癸丑)
   答朴泽之(丁巳)
   答朴泽之
   与朴泽之(戊午)
   答朴泽之(庚申)
   答李君浩(乙丑)
   答李君浩
   答洪应吉
   答洪应吉
   答洪应吉
   与洪应吉
   与金文卿(箕报)
   答金文卿
   答南时甫
   答李叔献别纸
   答李叔献(甲子)
   答李叔献
   答柳彦遇
   答柳彦遇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辛酉)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乙丑)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丙寅)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
   答李大成(戊辰)
   答李公干(庚申)
   答李公干(壬戌)
   答李公干(己巳)
   答金季应
   答金季应(丙寅)
   答金季应
   与金季应(丁卯)
   与奇明彦(庚申)
   答奇明彦(甲子)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
   与奇明彦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书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癸丑)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丙辰)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答李刚而(癸丑)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丙辰)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辛酉)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壬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乙丑)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答安孝思
   答安义城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五
 书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琴闻远。(甲寅。)
   答赵士敬(戊午)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癸亥)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乙丑)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问目(大记)
   与赵士敬,琴闻远。(丙寅。)
   与大成,干之,士敬,闻远,应休。
   答赵士敬(丁卯)
   与赵士敬(戊辰)
   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壬戌)
   与金彦遇
   答金彦遇,慎仲。(己巳)
   答金彦遇(庚午)
   答金彦遇,慎仲,惇叙,琴埙之。
   答金彦遇
   答金彦遇
   答金彦遇
   答金慎仲
   与金慎仲,惇叙,琴埙之。
   答金慎仲别纸(戊辰)
   答金慎仲
   答金慎仲
   答金慎仲
   答金伯荣(乙丑)
   答赵士敬,琴夹之。(丁巳)
   与琴夹之
   答琴夹之
   答琴夹之(乙丑)
   与金彦遇,慎仲,琴夹之,金惇叙,琴埙之。
   答金可行(富信○甲子)
   答金惇叙
   与金惇叙
   与金惇叙
   答琴夹之,金惇叙。(戊午)
   与金惇叙(丁卯)
   答金惇叙
   答金惇叙
   与金惇叙
   答金惇叙
   答金而精(辛酉)
   答禹景善(乙丑)
   答禹景善
   答具景瑞(辛酉)
   答具景瑞
   与具景瑞
   答具景瑞
   答具景瑞(壬戌)
   答具景瑞
   答具景瑞
   答具景瑞
   答曹云卿
   答金应顺(己巳)
   答金彦纯(明一○丙寅)
   答金士纯
   答金士纯(壬戌)
   答金止叔别纸(庚午)
   答郑子精(癸亥)
   答郑子精
   答郑子精
   与郑子精(己巳)
   答郑子精
   答金舜举(丙寅)
   与白云书院诸生(己酉)
   与白云书院诸生
   答川谷书院诸君
   与易东书院诸君(庚午)
   答郑子明
   答郑子明
   答裴汝友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六
 书
   答柳应见,而见。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丁卯)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
   答柳应见
   答李宏仲别纸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丙寅)
   答尹子固(根寿○庚午)
   与琴闻远(壬子)
   答琴闻远(丙寅)
   与琴闻远(丁卯)
   答琴闻远
   答柳希范
   答柳希范
   答柳希范(丙寅)
   答柳希范,而见。
   与权章仲
   答权章仲(辛酉)
   答权章仲
   答权章仲
   答权章仲(丁卯)
   答权章仲别纸(己巳)
   答郑直哉(以清○甲辰)
   答郑直哉
   答李平叔
   答赵起伯
   答赵起伯问目
   答赵起伯问目
   答韩德固(绾○丙辰)
   答韩德固
   答金景仁,李宏仲。(丙寅)
   答金景仁,李宏仲。(丁卯)
   与金仲文(己酉)
   与金仲文
   答金仲文
   答金仲文
   与郭大容(庚戌)
   答或人问目
   答李棐彦问目(家礼)
   答崔子粹(丁卯)
   与崔子粹
   答申诣仲(己巳)
   答金景岩(戣○庚申)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七
 书
   上四兄(己酉)
   答㝯侄(戊辰)
   与子寯(庚子)
   告寯,寀。(丙午)
   寄子寯(丁未)
   途中开见
   寄子寯
   答子寯
   寄子寯(辛亥)
   寄子寯
   寄子寯
   寄子寯别纸
   寄子寯
   答子寯
   寄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寄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丙辰)
   答子寯
   答子寯
   寄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寄子寯
   寄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己巳)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庚午)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子寯
   答安道孙(辛酉)
   寄安道孙
   答安道孙
   寄安道孙
   寄安道孙
   寄安道孙
   寄安道孙
   答安道孙别纸
   答安道孙
   答安道孙
   答完侄(戊辰)
   与宗道(己巳)
退溪先生续集卷之八
 序
   理学通录序
   自省录(小序)
 跋
   伊洛渊源录跋
   书李庇远所藏晦庵诗后
 碣铭
   中训大夫李公墓碣铭(并序)
   承仕郎权公墓碣铭(并序)
 杂著
   回示 诏使书
   安文成公享图 (配位同)
   天命图说(图与序。见文集。)
   易东书院堂斋名号
   批具思孟四皓羽翼太子论
   松安君讳(子脩)封爵传疑
   曾祖兵曹参议公事迹
   先祖考兵曹参判讳(继阳)事迹
退溪先生续集跋
 跋
   续集跋
退溪先生年谱卷之一
 年谱
   孝宗弘治十四年(燕山君七年)辛酉。
   十五年壬戌。(先生二岁)
   十六年癸亥。(先生三岁)
   十七年甲子。(先生四岁)
   十八年乙丑。(先生五岁)
   武宗正德元年( 中宗大王元年)丙寅。(先生六岁)
   二年丁卯。(先生七岁)
   三年戊辰。(先生八岁)
   四年己巳。(先生九岁)
   五年庚午。(先生十岁)
   六年辛未。(先生十一岁)
   七年壬申。(先生十二岁)
   八年癸酉。(先生十三岁)
   九年甲戌。(先生十四岁)
   十年乙亥。(先生十五岁)
   十一年丙子。(先生十六岁)
   十二年丁丑。(先生十七岁)
   十三年戊寅。(先生十八岁)
   十四年己卯。(先生十九岁)
   十五年庚辰。(先生二十岁)
   十六年辛巳。(先生二十一岁)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先生二十二岁)
   二年癸未。(先生二十三岁)
   三年甲申。(先生二十四岁)
   四年乙酉。(先生二十五岁)
   五年丙戌。(先生二十六岁)
   六年丁亥。(先生二十七岁)
   七年戊子。(先生二十八岁)
   八年己丑。(先生二十九岁)
   九年庚寅。(先生三十岁)
   十年辛卯。(先生三十一岁)
   十一年壬辰。(先生三十二岁)
   十二年癸巳。(先生三十三岁)
   十三年甲午。(先生三十四岁)
   十四年乙未。(先生三十五岁)
   十五年丙申。(先生三十六岁)
   十六年丁酉。(先生三十七岁)
   十七年戊戌。(先生三十八岁)
   十八年己亥。(先生三十九岁)
   十九年庚子。(先生四十岁)
   二十年辛丑。(先生四十一岁)
   二十一年壬寅。(先生四十二岁)
   二十二年癸卯。(先生四十三岁)
   二十三年甲辰。(先生四十四岁)
   二十四年( 仁宗大王元年)乙巳。(先生四十五岁)
   二十五年( 明宗大王元年)丙午。(先生四十六岁)
   二十六年丁未。(先生四十七岁)
   二十七年戊申。(先生四十八岁)
   二十八年己酉。(先生四十九岁)
   二十九年庚戌。(先生五十岁)
   三十年辛亥。(先生五十一岁)
   三十一年壬子。(先生五十二岁)
   三十二年癸丑。(先生五十三岁)
   三十三年甲寅。(先生五十四岁)
   三十四年乙卯。(先生五十五岁)
   三十五年丙辰。(先生五十六岁)
   三十六年丁巳。(先生五十七岁)
   三十七年戊午。(先生五十八岁)
   三十八年己未。(先生五十九岁)
   三十九年庚申。(先生六十岁)
退溪先生年谱卷之二
 年谱
   四十年辛酉。(先生六十一岁)
   四十一年壬戌。(先生六十二岁)
   四十二年癸亥。(先生六十三岁)
   四十三年甲子。(先生六十四岁)
   四十四年乙丑。(先生六十五岁)
   四十五年丙寅。(先生六十六岁)
   穆宗隆庆元年丁卯。(先生六十七岁)
   二年(今 上元年)戊辰。(先生六十八岁)
   三年己巳(先生六十九岁)
   四年庚午。(先生七十岁)
   五年辛未。
   六年壬申。
   万历元年癸酉。
   二年甲戌。
   三年乙亥。
   四年丙子。
   二十四年丙申。
退溪先生年谱卷之三
 附录
   言行总录
   墓碣铭(先生自铭。高峰奇大升叙其后。)
   墓识(○奇大升)
   教书
   祭文
   陶山书院奉安文(○赵穆)
   祝文
   伊山书院奉安文(○朴承任)
   庐江书院奉安文(○柳成龙)
   埋志告文(○赵穆)
   文集告成文
   刻天渊台告文
 年谱跋
   跋
退溪先生年谱附录卷之四
 年谱附录
   宗庙配享时家庙 致祭教文(光海二年庚戌)
   文庙从祀时家庙 致祭教文(光海二年庚戌)
   陶山书院 致祭文
   家庙 致祭文
   书院 致祭文
   同月初三日 传教
   题先正退溪简帖后
   家庙 致祭文
   书院 致祭文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序]
 序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序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凡例(附识)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识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一
 第一卷 诗
   주-D001过吉先生闾(先生字再父。号冶隐。善山海平人。游圃隐,牧隐之门。闻性理之学。丙寅。登科。与我 太宗甚善。己巳。拜门下注书。庚午。弃官。及闻骊兴之讣。方丧三年。庚辰。 太宗授太常博士。上笺曰。忠臣不事二君。 上嘉其节。复其家。 世宗朝 赠左司谏。旌其闾。○案讳见本集目录。)
   月影台(在昌原府会原古县西海边。有石刻。)
   矗石楼(在晋州矗石城内。河浩亭崙为记。)
   주-D001与骊州牧云云(骊州。属京畿左道。郡名骊兴。○(年谱)乙未。差护送官。送倭奴于东莱。是行过骊州。)
   临风楼(在星州客馆北。有郑麟趾记。○案此诗。次姜晋川浑韵。)
   岭南楼(在密阳客馆东。即古岭南寺之小楼。寺废。至元乙巳。金凑知郡改创。因以寺名名之。○案此诗。次高丽成元度韵。)
   주-D001感春
   安东爱莲堂(安东。属庆尚左道。郡名。古昌,永嘉,花山○爱莲堂在客馆东。)
   雨留新蕃县(新蕃。宜宁属县。)
   岁季得乡书书怀((年谱)丙申九月。拜户曹佐郎。)
   주-D001义州杂题(义州。属平安西道。高丽龙湾县。郡名。保州,松山。○(年谱)辛丑五月。以咨文点马赴义州。)
   鸭绿天堑(鸭绿江。在义州西北。一云马訾。一云清河。一云龙湾。其源出白头山。水色似鸭头。故名之云。○(魏史)文帝南征。见波涛汹涌。叹曰。长江天堑。天所以限南北也。)
   州城地利((丽史)太祖时。天朝定疆域于鸭绿东岸。筑石城为界。德宗二年。平章事柳韶刱置西北关防。起自鸭江。东跨威远孟州铜州等十四城。延袤千馀里。以石为城。高厚各二十五尺。)
   山川形胜
   义顺馆(旧名望华楼。迎候中朝使臣之所。 世祖朝撤楼置馆。)
   威化岛(在黔同岛下。周四十里。两岛之间。有鸭江支流隔焉。称为掘浦。)
   三岛禁耕(嘉靖辛卯。辽东人民。住种于威化等岛。癸巳。辽东人董礼,朴雄等五百馀名复来。其后又来耕种。辄移咨都司。乞禁蒙许。○案三岛。谓威化,于赤,黔同岛。地俱沃饶。民多耕垦。天顺辛巳。为建州卫野人所虏。自后官禁耕垦云。)
   聚胜亭(在客馆东。弘治甲寅。牧使具谦建。洪虚白贵达为记。)
   统军亭(在客馆北。任士洪为记。)
   禁银((经国大典)赴京时。赍银铁往上国者。自唐赍来银铁。贸买于夹江唐人者。义州牧判。常加严禁。应公贸易布子。书状官署押作驮。到北京。计数还给。以杜换银之弊。)
   断渡
   清心堂
   阅马(案阅。点阅也。俗所谓点考也。(杜)监牧攻驹阅清峻。)
   聚胜亭韵奉别洪公
   平壤练光亭云云(平壤。属平安西道。本檀君箕子高句丽故都。郡名。箕城,乐浪,长安,西京,镐京,柳京。○练光亭在大同门右德岩上。监司许硡建。天使唐皋为记。)
   早秋夜坐
   书堂次金应霖秋怀(书堂。在汉江北岸旧龙山寺。 成宗朝改构为堂。极选文学之士以充之。轮番读书。后移构在豆毛浦南岸。 中宗乙亥。复卜基于东湖松庵之西麓。谓之湖堂。○(年谱)辛丑三月。 赐暇读书。○金应霖名澍。号寓庵。安东人。官礼曹参判。)
   读东国史用应霖韵
   夕霁舟上云云
   南楼壁上云云(南楼。湖堂小楼。(年谱)先生于南楼左偏。起小堂。名以文会。)
   九月七日云云
   주-D001玉堂春雪云云(玉堂。(汉书)玉堂金马。(坡注)翰林公厅。谓之玉堂。宋太宗飞白书玉堂之署。○案我国弘文馆为玉堂。)
   泰安晓行云云(泰安。属忠清右道。郡名。苏州,莼城。)
   宿清风寒碧楼(清风。属忠清左道。郡名沙热。○寒碧楼在客馆东。河浩亭崙记。)
   镇川东轩(镇川。属忠清左道。郡名。黑壤,黄壤,镇州,常山。)
   莲亭小集(莲亭在镇川县南)
   吾乡李参判云云(参判。即聋岩先生。)
   秋日南楼晚霁
   湖上园亭云云
   与诸君同登云云
   原州凭虚楼云云(原州。属江原道岭西。郡名一新,靖原。○凭虚楼。在客馆东。)
   酒泉县云云(酒泉。原州属县。一名鹤城。在州东。(汉书)酒泉郡城下有泉。味如酒。因名酒泉。案此县之名。亦或如此。)
   锦江亭(在宁越锦障江岸绝壁之上。宣德戊申。知郡金浚恒建。)
   洪川三马岘云云(洪川。属江原道岭西。郡名花山。○三马岘。在横城。亦云三马峙。)
   过清平山有感(清平山。在春川府东四十里。)
   주-D001奉酬聋岩云云
   题林士遂关西录(士遂。平泽人。号锦湖。少登第。能文善射。美风仪。气岸豪俊。处事恢张。早入将荐。时称国器。忤元衡。丁未祸赐死。)
   当轩绿丛花
   舟上示宋台叟(台叟号楸坡。恩津人。丁卯生。甲午。文科。官吏判。圭庵从弟。)
   九日独登云云
   送金厚之云云(厚之名麟厚。号河西。蔚山人。学透高明。胸怀清澹。 中庙朝登第。 仁宗初。常侍经幄。宠遇极隆。 赐暇湖堂。乙巳后。谢病归田里。不复出。 赠吏判。谥文正。)
   주-D001次韵答金应霖云云
   湖堂梅花云云
   湖堂晓起云云
   七月望日云云
   晚步
   登狎鸥亭云云
   夜起有感
   大雷雨行((事文类聚)律诗拘于声律。古诗拘于语句。以是词不能达。行者。达其词而已。无所留碍。如云行水行。曲折容泄。不为声律句语所拘。)
   剪开槛外树作
   奉赠圭庵云云
   送林士遂云云
   望湖堂寻梅(望湖堂。在湖堂。)
   再用前韵答景说
   兜观院溪上云云
   寓月澜僧舍(在东翠屏下。)
   以事当还都云云
   孟夏廿五日云云
   晨至溪庄云云
   聋岩先生云云
   士遂寄诗次韵
   东岩言志
   独游孤山云云(孤山在丹砂北十里。琴惺惺斋藏修处。俗传。洛江抱山回流。一日忽大雷震。劈破苍崖。江流出其间故云。)
   日洞
   月明潭
   寒粟潭
   景岩
   弥川长潭
   丹砂壁
   川沙村
   葛仙台(案吴葛玄修鍊于铅山县山。称葛仙。)
   高世台
   주-D001踏青登霞山(霞山。即紫霞峰。)
   清吟石
   题黄仲举云云(仲举。见四十八卷行状。)
   和西林院诗韵((一统志)西林寺在庐山。与东林寺相对。○案朱子年谱。庚辰冬。见李先生于延平。退寓舍傍西林寺惟可师之室。有题达观轩诗。即前韵。壬午春。迎谒于建安。遂与俱归。复寓西林。又题二首。一是前韵。一是后韵。)
   雨晴述怀
   招隐台((朱招隐操序)淮南小山作招隐。其后。左太冲,陆士衡。相继有作云云。)
   月澜台
   考槃台((诗注)考。成也。槃。盘旋也。)
   凝思台
   朗咏台
   御风台
   淩云台
   石潭曲
   川沙曲
   丹砂曲
   閒读武夷志云云(武夷山在崇安南三十里。东抵大溪。南至石鼓渡。西至将溪。北至黄龙溪。周回一百二十里。其峰峦大者三十六。○(一统志)道书相传。尝有神降山。自称武夷君。(列仙传)篯铿二子。长曰武。次曰夷。因以为名。二说不同。朱子序有云。武夷之名。著自汉世。祀以乾鱼。不知果何神云。○案旧志。宋刘夔所撰。新志。明杨恒叔及其弟乾叔重修。)
   古意
   玉堂 宣酝云云
   次韵景说景霖
   雪竹歌
   冬日甚雨云云
   史记子贡传
   晋史潘岳传(潘岳字安仁。少称奇童。文势烂若披锦。)
   乐山南景霖云云
   赴丹山云云((年谱)戊申正月。求外补。拜丹阳郡守。)
   洛生驿云云(洛生驿。隶果川良才道。亦作乐。)
   次郑吉元韵
   马上次闵景说韵
   二月一日郡斋云云
   买浦仓赈给云云(买浦。在丹阳郡北。胜览所谓买叱浦。)
   岛潭(见四十二卷丹阳山水可游记。)
   仙岩(见可游记。)
   马上
   二乐楼云云(楼在丹阳郡。)
   花滩(见可游记。)
   龟潭(在丹阳郡西。见记。)
   伏闻重新爱日堂
   주-D001白云洞书院(见九卷上沈方伯书。)
   答周景游见寄(景游名世鹏。号慎斋。为丰基郡守。立安文成祠于古兴州竹溪上。作竹溪辞,道东曲歌以祀之。又作竹溪志。)
   石崙寺云云(寺见小白录。)
   紫盖峰(在小白山。)
   国望峰(在小白山。)
   答尚牧金季珍(光州人。号风咏亭。登第。官判校。)
   郡斋有怀云云
   郡斋移竹(案丰基丰乐亭后有丛竹。至今称为先生竹。)
   浮石寺云云(寺在顺兴府东。(东史)唐高宗仪凤元年。新罗文武王命僧义相。创浮石寺于太白山。)
   八月十五日夜吟
   十一日晓地震
   池方寺瀑布(寺在丰基郡天浮山。)
   주-D001移草堂于溪西云云
   三月三日云云
   拜聋岩先生云云
   溪居杂兴
   寒栖雨后书事
   和陶集移居
   和陶集饮酒
   六月七日作
   偶读宋潜溪云云(潜溪。宋濂号。字景濂。浦江人。以元编修官。为明翰林学士。)
 要存录
   一板
   三板
   四板
   五板
   六板
   八板
   九板
   十板
   十一板
   十二板
   十三板
   十八板
   十九板
   二十板
   二十一板
   二十二板
   二十三板
   二十四板
   二十五板
   二十六板
   二十八板
   三十板
   三十四板
   三十五板
   三十六板
   三十九板
   四十板
   四十一板
   四十三板
   四十四板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二
 第二卷 诗
   주-D001十六日雨
   和老杜幽人(案老杜。即杜甫。以别杜牧。)
   十六日夜大风寒
   十八日朝晴感兴
   二十日又雨夜大风
   閒居云云
   有叹
   清明溪上云云(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
   春日閒居云云
   十一夜陪聋岩云云
   溪堂偶兴
   次赵监司云云
   次季任云云
   七月十三夜月
   次金惇叙云云(惇叙号雪月堂。富信之弟。生嘉靖辛卯。甫成童。受业先生之门。先生以为学甚力。每事必求是处称之。以遗逸荐。官县监。)
   次韵答新宁宰(新宁属庆尚左道。郡名。花山。)
   주-D001正月二日立春
   上元日云云
   上元夜溪堂对月
   次韵答李青松
   某将拜聋岩云云
   李大成来访溪堂(大成号碧梧。聋岩第二子。有才学。荫察访。)
   清吟石
   答友人
   四月初一日溪上作
   答黄仲举
   幽居示云云
   溪堂前方塘云云
   四月八日感事
   次韵寄题云云
   次韵友人
   주-D001次韵答云云
   题周景游云云
   次韵黄仲举
   题灵川子墨竹(灵川子姓申。名潜。字元亮。能文章。善书画。人谓之三绝。癸酉。进士。己卯。贤良科。选入翰院。寻罢榜。还收红牌。而白牌并失之。吟一绝曰。红牌已收白牌失。翰林进士总虚名。从此嵯峨山下老。山人二字孰能争。后被 召。典三邑。)
   주-D001赠韩上舍士炯(士炯名胤明。居京。称洛下名儒。荐补 王孙师傅。游门下。)
   赠金生伯献(伯献名成璧。先生答南时甫书。称其青年可惜。恐亦门人而未详。)
   书徐处士云云
   三月三日云云
   石江十咏云云(石江。据下听松隐居相近之语。当在坡州。)
   与李而盛云云(而盛。韩山人。官正言。土亭之兄。鹅溪之父。○案此下丙辰寄诗条。见名字。恐当移在此。)
   杏花云云
   红桃花下云云
   答仲举
   次韵赵松冈
   次韵松冈
   寓舍西轩云云
   病中有客云云
   周同知景游挽
   送韩士炯云云
   台叟来访云云
   주-D001病慵
   题金季珍云云
   东湖留别云云
   金佐郎云云
   舟行示宏侄云云(宏字大容。官察访。先生第二兄河之次子。)
   虚兴仓(旧本目录。作兴原。在原州。)
   黄江舟中喜晴(黄江。在清风府东。)
   寓龙寿寺云云
   初归陪家兄云云(家兄。五兄察访公澄。)
   知中枢聋岩李先生挽
   答季珍
   宋企村云云(企村字守初。新平人。官判中枢。)
   琴闻远云云(闻远号惺惺斋。奉化人。居礼安。生嘉靖庚寅。早游门下。闻为学之方。中司马。仕至县监。 赠左承旨。先生称其人品甚好。志趣可尚。)
   次韵黄新宁(案锦溪原韵。闻退溪先生入清凉山读书云云。先生答以此诗。)
   十月四日云云
   十一月入清凉山
   游山书事
   玩月
   劳农
   倦游
   修书
   宴坐
   往在乙亥春云云
   주-D001次黄仲举元日韵
   与仲举论图书
   寄李而盛(案名讳。当移上初见处。)
   某近再蒙 召命云云
   次韵金应顺(名见书。号酒隐。居京。生嘉靖甲午。早游门下。读书陇云精舍。先生许以大器。壬辰之乱。为都元帅。维持遮截。为恢复根柢。庚子。拜左相。卒谥忠翼。)
   奉酬南时甫
   秋怀十一首云云
   次韵权生好文(字章仲。号松岩。安东人。先生长兄潜之外孙。生嘉靖壬辰。弱冠游门下。中司马。因废举。卜居青城。奖勉后学。○ 除寝郎。不赴。鹤峰尝言老先生静默温雅气象。惟章仲有之。)
   答权生应仁(号松溪。长于诗。有挽先生诗。脍炙一时。)
   桐江垂钓
   栗里归耕
   濂溪爱莲(濂溪在营道县。周氏家焉。先生晚年。卜居庐阜莲花峰下湓溪之上。筑室临流。寓濂溪之名。○濂溪有爱莲说。)
   孤山咏梅
   洛社独乐(案司马温公居洛。买院于尊贤坊。以独乐名之。)
   武夷九曲
   孔明草庐
   康节儿车(邵康节每出。乘小车。用一人挽之。○(天道吟)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游太子山(在奉化县南。)
   寻改卜书堂云云
   再行视陶山云云
   凭家归饮云云(凭字辅卿。官直长。 赠司仆正。松斋之孙。)
   琴上舍云云
   秋日登台(即沧浪台。后改天渊。)
   岁终琴闻远云云
   주-D001成上舍运云云(运字健叔。号太谷。昌宁人。生弘治丁巳。中司马。荐参奉。供职数日。弃归。丙寅。举经明行修。驿召。固辞不获。至京。上章乞骸退。 宣庙初。累徵不起。)
   李秀才云云
   沧浪咏怀
   和赵上舍士敬
   答李仁仲
   甚雨有感
   七月既望云云
   九月如京云云((年谱)戊午九月。赴 召入都。十月。拜大司成。前此。大臣于 经席。启请 除授京职。令监司敦遣。先生上疏致仕。 上御札答之。不 允。遂承 命西行。)
   冒雨入用安驿(驿隶连原道。在忠州。)
   初入城云云
   寄南时甫
   赵松冈挽
   次韵郑静而云云(静而见四十七卷墓碣。)
   寄月川赵上舍
   舟中示南时甫
   三月三日
   可兴江上云云(可兴。在忠州西。)
   晓发云云
 第三卷 诗
   秋日游陶山
   天渊台
   东斋感事
   观朱子大全云云
   주-D001林居十五咏
   早春
   初冬
   乐时
   幽居
   暮春
   观物
   溪亭
   观心((传灯录)法盘禅师。端坐自若。四祖问曰。作什么。曰。观心。)
   记梦
   溪上偶吟
   陶山杂咏(案此据记末年条及年谱。当移下入山堂夜起下。)
   陶山书堂((自注)陶意见记。今诗中。或事或姓。点缀陶字。乃事外映事。以寓意耳。)
   岩栖轩((自注)曾子称颜渊有若无。实若虚。屏山字晦庵。以是祝之。晦庵诗。自信久未能。岩栖冀微效。名轩以自勖。)
   玩乐斋((自注)朱子名堂室。记。以持敬明义。动静循环之功。为合乎周子太极之论。足以玩乐而忘外慕。今以名斋而日加警焉。)
   幽贞门
   净友塘((自注)濂溪爱莲说。称莲美非一。而曾端伯独呼为净友。恐未尽也。○案曾端伯花中十友。谓桂仙友。海棠名友。荷净友。酴醾韵友。瑞香殊友。桅子禅友之类。)
   节友社((自注)陶公三径。梅独见遗。不但离骚为欠典也。)
   陇云精舍
   观澜轩
   时习斋
   止宿寮
   谷口岩
   天光云影台((朱)天光云影共徘徊。)
   东翠屏山
   西翠屏山
   蒙泉
   洌井
   庭草
   涧柳
   菜圃
   花砌
   西麓
   钓矶
   月艇
   栎迁
   漆园((朱)旧闻南华仙。作吏漆园里。应悟见割忧。㗳然空隐几。)
   鱼梁((记注)梁。绝水取鱼者。)
   渔村
   雪径
   鸥渚
   鹤汀
   江寺(即临江寺。)
   官亭(疑在渔梁上。)
   长郊
   校洞(在天渊台左。)
   又四绝
   屏庵
   溪斋
   溪上秋兴
   寄郑子中正字(子中号文峰。居安东。生嘉靖癸巳。早登先生之门。问辨甚多。词章经术。根于学问。西厓,鹤峰诸公。皆以文雅推之。官大司谏。尝著先生言行通述。)
   寄赠李仲久(仲久居京。生正德庚午。初从处士柳藕学。又授室于庆敬斋恕仁之门。因师事之。戊戌。登第。乙巳。削职。丁未。远谪。晚好读易。尤用工于皇极经世,启蒙翼传等书。质疑于先生。少先生九岁。而退然以后学自处。官至监司。)
   讲学
   习书
   吟诗
   爱閒
   养静
   焚香
   服药
   弹琴
   投壶(蓝田吕氏曰。投壶者。不能尽于射礼。而行其节也。壶之为器。所以实酒而置之席间者也。原其始也。必以燕饮之间。谋以乐宾。或病于不能为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寄射节焉。此投壶所以兴也。)
   钓鱼
   晒册
   煮蕨
   饮酒
   玩月
   纳凉
   治圃
   种松
   濯缨潭泛月
   寄宋台叟
   答寄权景由云云景由名辙。谥康贞。元衡败。特旨大拜。丙寅。拜领议政。
   琴闻远云云
   示金而精云云(而精号潜斋。又号静庵。居安山。千里负笈。面禀书质。少以孝行。荐除斋郎。登第。官寺正。先生之丧。以练布深衣巾成服。又以礼葬官来董役。逐日铺席于圹次。危坐终日。以过一月。)
   次韵答友人
   주-D001春寒记所见
   偶题
   郑子中来访云云
   步自溪上云云
   四月既望云云
   歧亭十咏(歧亭。权敏手所构。)
   露阴望云(露阴。山名。在尚州西。)
   歧州玩月
   蛇渊钓鱼(蛇渊在俭池西北。)
   孤山听笛
   竹林翠烟
   梅坞清香
   斜阳落雁
   平芜散牧
   涷雨翻荷
   神龙耕水(案地志延安府南。有卧龙池。每冬月。池冰坼裂。邑人谓之龙耕。以占丰歉。横则丰。纵则水溢。盖此地亦然云。)
   赠赵士敬
   李大用云云
   赠庆州府尹云云(庆州属庆尚左道。本新罗古都。汉五凤元年。始祖赫居世开国建都。郡名。鸡林,月城。)
   湖南卞成温云云(卞成温。密阳人。春亭季良之后。居茂山。)
   次韵金舜举云云
   秋日独至云云
   寄湖西监司云云
   次韵金舜举
   次韵黄仲举云云
   示诸友
   주-D001次友人云云
   涧石台(即石涧台。在陶山西。)
   节友坛云云
   韩上舍永叔江墅(永叔号石峰。居京。游先生之门。以学行超拜持平。○(洪耻斋日记)访永叔于斗尾峡精舍。永叔构庐于先世坟茔之地。名曰永慕堂。)
   俭端朝云(俭端。疑黔丹。在广州东镇山。)
   斗尾暮帆(斗尾在广州东十里。)
   菜圃春雨
   梅梢明月
   竹林清风
   晴昼杜鹃
   喜李刚而云云
   安东权使君云云
   四时幽居好
   李刚而新置云云
   次韵金秀才士纯(号鹤峰。克一之弟。生嘉靖戊戌。弱冠。游先生之门。先生述尧舜以来相传之诀。作屏铭以付之。登第。上疏请封鲁山墓。复六臣官爵。奉使日本。倭人敬服。壬辰之乱。授钺岭南。以疾终于晋州公馆。寒冈称其道德勋业。自可留宇宙而垂无穷云。 赠吏曹判书。谥文忠。)
   七月既望云云
   寄金季应(清道人。号瓶山。居京。生正德丁卯。登第。官吏曹参议。学问纯备。先生甚爱重之。乙巳。论柳灌等不可罪。丁未。谪南海。十九年而量移丹阳。后召还卒。)
   赠别郑正字
   주-D001次权生好文
   商山四皓((三辅录)商山。在上洛熊耳山。(史注)四皓。东园公姓唐。字宣明。居园中。绮里季姓吴。名实。字子影。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甪里先生姓周。名术。字元道。泰伯之后。河内人。)
   桐江垂钓
   草庐三顾
   江东归帆((晋史)张翰字季鹰。齐王囧。辟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意。何能羁宦数千里要名爵乎。遂命驾归。(李)张翰江东去。又海阔孤帆迟。)
   栗里隐居
   华山坠驴(案陈搏自负经纶之才。历五季乱。游四方志不遂。尝见宋太祖。知天日之表。太平有日。一日乘驴入华山市。闻太祖登极。惊喜大笑坠驴曰。天下自此定矣。)
   李生宏仲云云
   斋中偶书云云((艮斋记善录)德弘尝患才质之鲁下。先生曰。孔门传道之人。乃是质鲁之曾氏。鲁何必患。但鲁而不笃实。则是为患耳。仍述晦庵意。作诗一绝。手书以与弘云云。即此诗也。)
   郭景静云云(景静名趪。玄风人。)
   黄星州挽
   次韵李静存(案此诗。用鹅湖韵。)
   月夜大成来访云云
   吴子强正字云云
   星山李子发云云(子发二李之后。静庵门人。乙巳。被窜。官承旨。)
   风竹
   露竹
   抽笋
   稚竹
   老竹
   折竹
   郑子中同泛云云
   주-D001次琴闻远云云
   富春钓鱼
   山阴换鹅((一统志)山阴县。在绍兴府会稽郡。(李)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注。羲之性爱鹅。有道士云。家有好鹅。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羲之喜。写毕。笼鹅而去。)
   灞桥吟雪((开元遗事)灞桥在长安东。)
   炉峰玩瀑
   庐山养鹿(见七卷白鹿洞规图。)
   西湖伴鹤
   约与诸人云云
   憩景岩云云
   孤山见琴闻远
   入山
   莲台寺(在紫霄峰下莲花峰东。)
   诸人游外山云云
   次景文花字云云
   次韵宏仲云云
   次韵惇叙云云
   莲台月夜
   将出山云云
   次韵慎仲
   陶山访梅云云
   七月既望
   寄真宝云云(真宝。属庆尚左道。郡名。真城。)
   东斋夜起云云
   端居
   洪贰相云云
   自警堂
   涤襟轩
 要存录
   一板
   二板
   三板
   十一板
   十二板
   十四板
   十八板
   二十三板
   二十七板
   二十八板
   二十九板
   三十板
   三十一板
   三十四板
   三十五板
   三十七板
   三十八板
   三十九板
   四十板
   四十二板
   四十五板
   三卷二板
   四板
   八板
   九板
   十二板
   十四板
   十六板
   十七板
   二十一板
   二十二板
   二十五板
   三十板
   三十一板
   三十二板
   三十五板
   三十六板
   三十九板
   四十板
   四十一板
   四十四板
   四十五板
   四十六板
   四十七板
   四十八板
   四十九板
   五十一板
   五十四板
   五十六板
   五十七板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三
 第四卷 诗
   寄题酉谷青岩亭(酉谷。在安东府乃城县北文殊山下。)
   竹溪书院(即白云洞书院。 赐额绍修。享安文成公裕,安文贞公轴,安文敬公辅。后配周慎斋。)
   临皋书院(享圃隐。后配皇甫公仁,张旅轩。)
   文宪书院(案崔冲字浩然。谥文宪。居海州。高丽文定时人。聚徒教授。其时十二徒中。冲徒最盛。周慎斋为监司时。即其故居。立院以祀之。)
   迎凤书院(后改川谷。享伊川,晦庵。从享寒暄。后追享寒冈,旅轩。)
   丘山书院(在府西。享孔子。)
   灆溪书院(享一蠹。)
   伊山书院(后享先生。)
   西岳精舍(享弘儒侯薛聪,文昌侯崔致远,角干金庾信。)
   画岩书院(后改研经。享先生。后配寒冈,愚伏。)
   十六日山居观物
   寓感
   戏作破字云云
   秋朝
   游云岩寺云云(云岩。在礼安南五里洛江上。即陶山九曲之一。)
   独寻淩云台(即东村淩云台。在礼安县东十里。)
   葛仙台
   次韵金士纯云云
   士纯昨有云云
   주-D001士纯景善云云(景善号秋渊。居京。生嘉靖壬寅。性简亢。受学于先生。论难义理。尤用力于易象。登第。不肯俯仰。积忤时人。低佪下位数十年。壬辰之乱。举义兵。朝廷特赐印信。升大司成。领士入江华。与金千镒为表里。癸巳。以事至宜宁。病卒于道。)
   正月将赴 召云云((年谱)正月。以同知赴 召。行至荣川辞。待 命于丰基。有旨 不允。抵醴泉再辞。 不允。升拜工曹判书。入广兴寺。又辞。 不允。移到凤停寺。又上状云。留连待 命。犹有希觊叨进之意。臣罪尤重。遂还家。)
   双清堂云云(堂在荣川郡客馆东。郡守金世勋构。左右有双莲池。)
   丰基馆云云
   病中得金季应书
   二月初九日云云
   同前韵
   丰基道中
   十三抵醴泉云云
   己酉诗云云
   十六日病吟
   十八日风雨感怀
   郡人云云
   二十一日偶题
   赵士敬云云
   二十六日云云
   广兴寺云云
   偶吟
   三月三日云云
   对雨次客舍韵
   是日复用云云
   初八日云云
   凤停寺西楼次韵
   鸣玉台
   归途马上
   追次洪大提云云
   代梅花答
   题画牛(案陶弘景隐茅山。屡聘不出。惟画二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鞭。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欲效曳尾之龟。岂可致之。)
   次韵答赵士敬
   晨自温溪踰声岘(岘。即石涧台后山。)
   丛竹
   怪松
   友人见访
   寄题清远亭(亭在龙宫省火川东岸。即全元发旧居。琴监司柔为主。有莲池之胜。取濂溪爱莲说香清益远之意。)
   答柳应见云云
   招隐台
   御风台
   孙儿安道云云
   今某寄示云云
   隆庆丁卯云云(隆庆。 明穆宗年号。)
   再访陶山梅
   三月初八日云云
   中和郡云云(中和。属平安西道。郡名。唐岳。)
   登极使将至云云(时 世宗皇帝崩。 穆宗皇帝即位。)
   荣川双清堂莲塘
   误鸡夜发云云
   早行望龟潭作
   惟新次卢寡悔(寡悔。光州人。居尚州。又号稣斋。又曰暗室。生正德乙亥。从李滩叟学。沈潜玩索。持身严固。能文章。议论刚正。乙巳之祸。窜珍岛。 宣庙朝。官领议政。谥文懿。)
   廿一日云云
   雨中赏莲
   明宗大王挽词
 第五卷 诗
   주-D001金鹤峰云云(峰在安东府北二十五里。)
   阿灰花韵
   雉尾帚韵
   和士敬韵
   奉酬金慎仲云云
   次韵金慎仲落梅
   次韵寄李宏仲
   呈张仲纪(仁同人。居荣川。登第。官正。)
   获郑子中书云云
   用大成云云(案此诗盖多取义于杨诚斋和梅诗序。)
   次韵金惇叙梅花
   次韵琴埙之
   赠金泰和(名乐春。居安东。二十一。中司马。因弃举业。游门下。笃志力行。晚居闻庆潇阳洞。自号百忍堂。)
   裴汝友云云(汝友号临渊。居安东。生嘉靖甲午。游先生之门。力学自守。登第。奉使 天朝。时大明会典新成。公购得草本。记本国事条归献。于是。始议宗系釐正事。以黄海监司道卒。○案此诗。似是先生未赴 召时作。恐误编在此。)
   淹留州馆云云(案年谱。六月。承 命西行。到忠州。上状力辞。 命遣内医驰视。据此。则此诗当在次韵寄李宏仲上。)
   赵士敬云云
   得见存斋云云(即奇高峰。)
   寄稣斋
   挽权同知(字景运。应挺弟。与四十五卷祭文当参看。)
   书院成云云
   梦游清凉山
   勤学
   守静
   奉别郭景静城主(案景静去县。在子中莅县前。则此诗恐当入获子中书云云上。)
   挽南佥知(未闻)
   寄题金云甫(居京。游门下。登第。官大司宪。以清德著名。)
   病中偶记云云
   记梦(案言行录。丙寅十月。先生在溪堂。作记梦诗云云。据此。则此诗年条误编无疑。)
   次韵朴监司云云(监司名启贤。字君沃。号灌园。官兵曹判书。)
   题柳彦遇云云(彦遇。丰山人。号立岩。生正德乙亥。毅然有尽瘁殉国之志。官监司。 赠领议政。)
   月夜示子中云云
   己巳正月云云
   挽卢君(名鸿。字伯鸾。伊斋。安置珍岛凡十九年。 宣庙召还都下。因特授公活人别提。命舆来。以慰久离之怀。而病不能就。遂乞养。有方伯之命。已而公卒。)
   忆陶山梅
   送李而盛云云
   寄赵士敬
   挽郭咸阳(即郭景静。)
   静存李仲久云云
   过龟潭云云
   答韩仲温(名琦。号蓬谷。文科。官礼宾副正。时守荣川。温。恐从水。)
   乞退还云云
   余友洪上舍云云
   次韵奇明彦
   奉和奇明彦云云
   归山后云云
   奇明彦录示云云
   陶山月夜咏梅
   次韵星牧云云
   和金彦遇
   寄谢彦遇
   赠彦遇
   近观柳子厚云云
   挹清主人云云(挹清。亭名。在礼安县南五里乌川上。)
   慎仲赠彦遇云云
   又雪月云云
   咏雪韵
   慎仲惇叙云云
   雪后晚望韵
   贞夫人金氏挽(贞悯公夫人。)
   次权章仲云云
   郑检详云云
   东湖舟上云云
   次答金龙宫(案此诗与辛酉次金舜举一韵。且有两诗来庆之语。其一时来复无疑。恐是误编在此。)
   次韵忠清监司云云
   奉呈安孝思(名承宗。居醴泉芦浦。高丽太常俊之裔孙。)
   辨存斋云云(据诗意。恐是初年说。晚从存斋说。见十八卷答奇明彦书。)
   赠别禹景善
   次韵答禹景善
   问菊
   菊答
   주-D001仙游洞八咏((西厓永慕录)清州东面清川县。有葩串寺仙游洞。泉石绝胜。山中有居士李领居之。自号七松。成大谷运及退溪先生。皆有赠诗。)
   松亭待月
   广岩修禊(禊。(选注)祓除不祥也。)
   沙坪牧牛
   赠李居士
   无题
   次奇明彦二首(案此二诗。明彦退归时宿汉江诗韵。而前一首。是先生前年退归时韵。后一首。明彦新韵。)
   庚午季秋云云
   追寄李伯春云云(李号鹭渚。 恭靖王六世孙。官领相。汉山府院君。壬辰。闻朝廷有内附之议。喟然叹息。不食八日。呕血死之。谥文忠。)
   龟岩精舍(案龟岩集。晚构书堂于大观台下。扁曰龟岩精舍。东西有斋。曰居敬,明义。先生所命名。)
   大观台(本名静观。先生改以此。)
   不欺堂
   次韵金道盛(号勿庵。居荣川。生嘉靖己酉。十八。负笈先生之门。凡有问难。直穷到底。尤用力于礼学。先生没。为服心丧。壬辰之难。方居忧。檄谕列邑。激以忠愤。服阕。荐 除斋郎。)
   奉次金子昂云云(子昂号梦村。居京。生嘉靖丁未。从先生于陶山。以聪明才果见推。登第。官判中枢。谥壮懿。)
   示金彦遇
   落帽峰云云(落帽峰。搴芝山西麓。)
   寄题权章仲云云
   听江
   会友
   宴坐
   晚步
   养鹤
   易东书院示诸君
   斋中夜起看月
   次前韵云云
   次李伯春韵
   次韵集胜亭十绝(亭在醴泉郡西。(邑志)东对鹤岫。南望凤山。北揖德峰。俯临澄潭。最为奇绝。先生诗十绝。名于中国。)
   山寺暮钟(寺名西岳。在郡西。)
   远村白烟
   长桥落照(桥在京津下流。名沂渭桥。)
   堂洞春花(洞即新堂洞。在郡南十里。)
   箭滩渔火(滩在郡西三里。)
   北山行雨
   南郊飞雪
   赠具景瑞
   庚午寒食云云
   后凋梅答
   余赠彦遇诗云云
   陶山梅云云
   溪斋夜起云云
   次韵奉酬安孝思
   映莲堂(案四卷清远亭。恐即其地。)
   玉成堂
   明诚斋
   范兰溪云云(范兰溪名浚。字茂明。兰溪人。绍兴间。举贤良不起。笃志求道。称为香溪先生。)
   而得寓精舍云云
 第六卷 教 疏
   教咸镜道云云
   教庆尚道云云
   教黄海道云云(案教文例用四六。而此文则以 上方在嬛疚故。不用帘律欤。)
   甲辰乞勿绝倭使疏(案年谱言行录及疏中大意。皆是乙巳秋事。甲辰字。恐误。(国朝故事)正德庚午。三浦倭奴作乱。杀荠浦佥使李友曾。遣将柳聃年,黄衡等。讨平之。遂绝不许纳款。至是。倭人累乞和。朝廷因前事却之。)
   戊午辞职疏
   戊辰辞职疏(一)((年谱)丁卯十月。许晔启曰。自古帝王。得贤师为学。然后事业超出。李某有病而归。 上若致敬尽礼。欲以为师则可至矣。 上从之。以教书特召。十一月。又有旨趣行。戊辰。上疏自劾。)
   戊辰辞职疏(二)((年谱)先生既上疏未达。 上又谕大臣曰。李某为军职。尊贤之道。有所未足。特授赞成。更谕上来。三月。又上疏辞。)
   戊辰六条疏((年谱)五月。递赞成。以判枢召。七月。入都。八月。上疏陈六条。)
 第七卷 劄 经筵讲义 启议
   戊辰 经筵启劄一((归田录)唐人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榜子。今谓之劄子。)
   进圣学十图劄
   第一太极图
   第二西铭图
   第五白鹿洞规图
   第六心统性情图
   第七仁说图
   第八心学图(案十四卷答李叔献书。二十三卷答赵士敬书。详论此图。当参考。)
   第九敬斋箴图(案实纪。朱子尝寓婺源汪清卿湛仲家。与乡人讲学。为作敬斋箴。(朱子名堂室记)堂旁两夹室。名其左曰敬斋。)
   第十夙兴夜寐箴图
   辞免大提学劄子((年谱)戊辰八月。大提学朴淳启曰。臣为主文。而李某为提学。高年硕儒。反居小任。而后进初学。乃处重地。朝廷用人。颠倒莫甚。 上命与淳相换。力辞递。还授判枢。)
   乞解职归田劄子
   乞退劄子
   乞致仕归田劄子(二)
   乞致仕归田劄子(三)
   西铭考證讲义((年谱)戊辰十一月。入弘文馆。校西铭。时将讲西铭。大臣请令先生进读。先生辞以衰病气乏。语声低微。不足以启发 宸聪。大臣更请与馆员同会校正。然后进讲。故承命而往。又为西铭考證。以备参考。○案先生就朱子西铭解。为之考證。如题注注中云云。皆指西铭解而言。)
   拟上文昭殿议(文昭殿。在景福宫城内之东。今废。○(年谱)初。 世宗仿汉原庙之制。立 文昭殿。以奉四亲及 太祖神主。藏主于后寝。同堂异室。以西为上。四时有事。则祫享前殿云云。(国朝故事)初。 仁宗当祔文昭。而李芑等以未踰年之君。权奉于延恩殿。国人悲愤。至是。舆议欲因 明宗禫后同祔。而旧制太祖南向。二昭二穆。东西相向。殿宇东西长而南北短。无馀地可容一位。滉以为古者祫享之礼。太祖东向。昭穆南北向。若因此会正太祖东向之位。昭穆南北相对。则无坼开殿宇之弊。有因俗反古之美云云。○案拟字当考。)
   拟上追崇德兴君议(案德兴君即 上私亲。时河东郡夫人郑氏。将丧毕返魂。欲就私第立庙。命二品以上献议。)
 第八卷 辞状 启 书契修答((文献通考)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故曰书契。一云以书契约其事也。)
   주-D001辞丰基郡守状
   주-D001擅弃丰基郡守推考缄答状(缄答。如今原情。)
   주-D001辞免司宪府执义启
   주-D001辞免佥知中枢府事状
   주-D001辞免状(二)
   辞免副学状
   辞免佥知 召命状
   工曹参判乞免状
   工曹参判谢 恩后辞免启
   주-D001辞免同知中枢府事状一
   주-D001辞免同知中枢府事状二
   辞免工曹判书 召命状一
   주-D001礼曹判书辞免再启
   礼曹判书病告乞免状二
   주-D001辞免右赞成乞回纳段香状
   乞改正崇品状三
   判中枢谢 恩再启
   弘文馆提学辞免启
   大提学辞免再启
   三启
   四启
   주-D001乞致仕状
   주-D001乞致仕状
   礼曹答对马岛主宗盛长(对马岛。(地志)即日本国对马州也。旧隶我鸡林。未知何时为倭人所据。自釜山浦都由朔。至岛之船越浦。水路凡六百七十里。岛中分为八郡。人户皆沿海浦。南北三日程。东西一日。或半日程。四面皆石山。土瘠民贫。以煮盐捕鱼贩卖为生。宗氏世为岛主。郡守以土官。皆岛主所署。亦世袭。岛在海东诸夷要冲。诸酋之往来于我者。必经之地。皆受岛主文引而后乃来。岛主以下。各遣使船。岁有定额。以岛最近于我而贫甚。岁赐米有差。)
   礼曹答日本国云云
 要存录
   四卷一板
   四板
   五板
   六板
   七板
   九板
   十板
   十一板
   十三板
   十五板
   二十板
   二十一板
   二十二板
   二十四板
   二十六板
   二十九板
   五卷一板
   三板
   五板
   六板
   九板
   十板
   十七板
   十九板
   二十板
   二十二板
   二十四板
   二十五板
   二十六板
   二十七板
   三十一板
   三十三板
   三十四板
   三十五板
   三十八板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四
 第九卷 书
   주-D001答聋岩李相国(时先生在丰基任所。)
   上沈方伯(字子容。青松人。连源弟。官左相。)
   주-D001答李相国
   주-D001答权相国
   주-D001答洪判书退之
   주-D001答洪赞成退之(与答权相国书参看。)
   주-D001答洪相国退之((昭代稡言)隆庆戊辰。以洪暹为右议政。是时。舆望属于李某。 召命重叠。某不至。乃以暹卜相。)
   주-D001答闵判书
   与任判决(字武伯。观察使枢之子。生正德丙寅。观察公以冬至使如京。公以书状官随之。名流赠诗。以凤将雏比之。官判书。谥贞简。)
   주-D001答任方伯
   주-D001与宋台叟
   答宋台叟
   주-D001与宋台叟
   答宋台叟
   주-D001与宋台叟
   주-D001答宋台叟
   주-D001答朴参判
   주-D001答沈参议(字方叔。号巽斋。连源孙。国舅青陵府院君钢之子。)
 第十卷 书
   주-D001与曹楗仲
   答曹楗仲
   주-D001与卢伊斋寡悔
   别纸
   주-D001答卢伊斋
   别纸
   주-D001答李仲久
 第十一卷 书
   答李仲久问目
   别纸
   答李仲久
   答李仲久问目
   주-D001答李仲久
   别纸
   주-D001答李仲久
   주-D001与李仲久
   答李仲久
   别纸(案此论 明宗丧。 仁圣王后服制。)
   答李仲久
 第十二卷 书
   与林士遂
   주-D001答卢仁甫(号四印堂。居海州。)
   答李子发(案锦溪集。此书当在癸亥题下。阙年条。)
   주-D001答柳仁仲(号眉岩。居海南。乙巳祸。编管济州。以济州去家乡不远。移配钟城。公安之若命。覃思著述。口诵手抄。夜以继日。乙丑。量移恩津。 宣庙初。放还。 宣庙在潜邸时。学于公。故每教曰。予之进学。资于希春者为多。特 除副提学。)
   答朴重甫
   答白士伟
   주-D001答朴泽之(号龙岩。见墓碣。)
   与朴泽之
   주-D001答朴泽之
   주-D001答李君浩
   与周约之(慎斋子。官校理。号龟峰。)
   주-D001拟与荣川守
   주-D001拟与丰基郡守
   答成浩原(号牛溪。又号默庵。听松子。生嘉靖乙未。学受家庭。笃信力行。十七。举司马两试。以病不赴覆试。遂弃举业。 宣庙初。再 除参奉。超升六品。不就。官参赞。六十四卒。与栗谷志同道合。 仁庙朝。 赠议政。谥文简。)
   答崔见叔
   答崔见叔问目
 第十三卷 书
   주-D001答郑静而(号秋峦。见墓碣。)
   주-D001答金成甫(云甫之弟。居京。与兄游先生之门。登第。历两司。凛然有谏官风。尝以平安道评事摄御史。例句管赴京使价之行。象胥辈多赍禁物还。公搜检尽烧之。洪判书多庆。闻而叹服。注拟天官郎。)
   与洪应吉(案此书在壬子入都后。题下阙年条。)
   答洪应吉
   与洪应吉
   주-D001答洪应吉
   与洪应吉
   주-D001答金伯纯
   答权景受(案此书当在己巳。题下阙年。条)
   주-D001答李全仁(号潜溪。侍江界谪所。录其所闻。有关西问答一篇。及先生丧还。露伏柩前。观者洒泣。 赠礼宾正。)
   주-D001别纸
   答李全仁
   别纸
   答李达李天机(李达字益之。号荪谷。居京。以诗鸣。李天机。未详。并门人。)
   答金思俭(游门下。事迹未详。)
   주-D001答宋寡尤(号壶峰。弱冠上疏。请诛普雨。事亲以孝闻。初游眉岩,草堂,苏斋之门。后师先生。登第。仕至吏判。○案此书。当与奇明彦乙丑别纸参看。)
   别纸
   与李子修(号栗里。居醴泉。生嘉靖壬辰。游门下。登第。官郡守。志节坚确。壬辰难。赴 行朝。遇贼不屈死。)
   答金文卿
   주-D001答金亨彦(光州人。居京。游门下。中谒圣科。官观察使。○案此书末条。当与续集答卢伊斋书参看。)
   주-D001答黄君举(锦溪之弟。)
   答李淳(字子真。号野老堂。居星州。以孝行授参奉。与寒冈友善。寒冈呼为山南丈。)
 第十四卷 书
   주-D001答南时甫
   别幅
   주-D001答南时甫
   别纸
   答南时甫
   주-D001答南时甫张甫(张甫。时甫之弟。又字季宪。号考槃。河西门人。官别座。)
   答南张甫
   주-D001答李叔献
   别纸
   答李叔献
   答李叔献问目
   答李叔献
 第十五卷 书
   答许太辉
   答柳彦遇(案公时为定牧。)
   答李大成(考书意及年谱。此书之出。恐在壬子而下。壬子书。当在此书之上。重答李大成。则似在癸丑春。)
   重答李大成
   주-D001再与李大成
   주-D001与李大成云云
   答李大成昆季
   주-D001答李大成
   与李大成
   주-D001答李大成
   与李大成(据锦翁丧毕云云。则此书在乙丑。题下阙年条。)
   答李大成
   与李大成
   答李大成
   주-D001答李公干(案题下年条。恐误。)
   与李公干云云
   答李公干
   주-D001答安东府官(即禹彦谦。时为判官。一云尹复。时为府使。○案此论 文定王后服制。)
   주-D001答金季应
   答赵大宇(荫补判官。)
   别纸
   주-D001答金敬夫(号开岩。义城人。居星州。后居尚州。生嘉靖甲申。从南冥学。又游门下。笃志力学。居家孝弟。事君忠直。先生许之以名下无虚士。与弟东冈。俱为一时所推。官副提学。)
   答金敬夫肃夫(肃夫号东冈。生嘉靖庚子。初学于南冥之门。既而谒先生于京邸。质疑请问。始知圣学之有正脉。登第。在玉堂。进讲论事。一时推以为讲官第一。常以尧舜君民自期。天赋刚正。言议峻整。以是见忤时论。官少宰。谥文贞。)
   与吴仁远(松斋之婿。见墓碣。)
   주-D001答吴仁远
   주-D001与南上舍(号操庵。居密阳。游门下。先生称其老而志学。)
   与李景昭(居安东。先生从祖孙。官参奉。)
   答金季珍(案书中西枢边圉等事。并在乙卯。题下阙年条。)
   주-D001与禹益之(丹阳人。官经历。景善本生父。尝以都事押温溪谪行。见杖疮甚。止中道。白令安意调息。吏卒惧祸及。更谏不听。见言行录。)
   주-D001答朴上舍尹秀才(朴字显哉。号竹川。宝城人。生嘉靖丙戌。丙寅。谒先生。先生授以朱书。柳眉岩荐于朝。官翊卫。谥文简。尹字仲一。号石门。)
 第十六卷 书
   주-D001与奇明彦
   答奇明彦
   后论
   别纸
 第十七卷 书
   주-D001答奇明彦
   주-D001与奇明彦
   答奇明彦
   别纸(案此书。与宋寡尤书当参看。)
   주-D001答奇明彦
   重答奇明彦
   答友人云云
   주-D001与奇明彦
   答奇明彦
 要存录
   九卷八板
   十卷十五板
   二十六板
   十一卷六板
   十二卷十四板
   二十四板
   十四卷一板
   十板
   十一板
   二十六板
   二十七板
   二十八板
   三十板
   三十一板
   十五卷九板
   十板
   十五板
   二十六板
   三十板
   三十五板
   三十七板
   十六卷十一板
   十二板
   二十五板
   十七卷三板
   十一板
   三十八板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五
 第十八卷 书
   주-D001与奇明彦
   주-D001答奇明彦
   别纸
   与奇明彦
   答奇明彦
   与奇明彦
   答奇明彦
   别纸
   答奇明彦
   别纸
   别纸
   碣文禀目
   주-D001答奇明彦
   别纸
   答奇明彦
   答奇明彦论改云云
   答奇明彦
   别纸
   答奇明彦
 第十九卷 书
   주-D001答黄仲举
   别纸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주-D001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论白鹿洞规解
   答黄仲举
 第二十卷 书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주-D001答黄仲举
   주-D001答黄仲举问目
   答黄仲举问目
 第二十一卷 书
   答李刚而
   주-D001答李刚而问目
   黄宫((太玄经注)土为宫。位中央。其色黄。万物之母。故潜萌。中者。冬至之节。斗建子。律应黄钟。○程子曰。太玄中首中。阳气潜萌二句。扬子之学。盖尝至此地位也。)
   주-D001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问目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问目
   别纸
   주-D001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别纸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问目
   别纸
   答李刚而
 第二十二卷 书
   答李刚而
   答李刚而
   别纸
   주-D001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주-D001答李刚而
   别纸
   주-D001答李刚而
   别纸
   答李刚而
   别纸
   答李刚而问目
   주-D001答李刚而
 第二十三卷 书
   주-D001答赵士敬
   주-D001与赵士敬(案月川年谱。辛亥秋。中乡解。壬子春。中司马。以书中本道榜目无尊名之语推之。年条壬子。恐误系在此。)
   주-D001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주-D001与赵士敬琴闻远
   与赵士敬
   주-D001答赵士敬
   与吴谦仲赵士敬琴夹之
   与赵士敬琴夹之
   주-D001与赵士敬琴闻远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주-D001与赵士敬
   与赵士敬琴闻远
   与赵士敬
   주-D001答赵士敬
   别纸
   答赵士敬
   别纸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问目
   与赵士敬
   别纸
   答赵士敬问目
   别纸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与赵士敬
   答赵士敬
 第二十四卷 书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주-D001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第二十五卷 书
   答郑子中
   주-D001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讲目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要存录
   十八卷十九板
   十九卷二板
   三板
   四板
   八板
   十九板
   二十卷三板
   二十一卷三板
   十八板
   二十三卷十四板
   四十四板
   四十九板
   五十板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六
 第二十六卷 书
   주-D001答郑子中
   别纸
   别纸
   答郑子中
   与郑子中
   答郑子中
   别纸
   与郑子中
   别纸
   答郑子中
   格物物格说答郑子中
   주-D001答郑子中
 第二十七卷 书
   答郑子中
   与郑子中
   주-D001答郑子中
   与郑子中
   别纸(案此当与冲斋行状参看。)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答郑子中别纸
   答郑子中
   주-D001答李大用
   주-D001与乌川诸君(乌川。在礼安县南。金,琴诸君俱居。)
   주-D001答金彦遇
   주-D001答乌川诸君
   주-D001与金彦遇
   答金彦遇
   答乌川诸君
   주-D001答金彦遇问目
   주-D001答清凉山读书诸君
   주-D001答金慎仲惇叙
   주-D001与琴夹之
   주-D001与琴夹之埙之
 第二十八卷 书
   주-D001答侄子宰金惇叙(惇叙。已见上题下。名衔恐当在上。)
   答金惇叙
   주-D001答金伯荣可行惇叙问目(伯荣号山南。生正德丙申。性孝友。早游先生之门。以文艺名。登武科。居官清俭。至有银台之拟。官兵使。)
   答金惇叙
   주-D001与金而精(据前书前日写示前贤格言之语。此书当在前书之上。)
   问目
 第二十九卷 书
   주-D001答金而精
   别纸
   答金而精
   论李仲虎碣文云云(案仲虎。高安正精之子。孝宁大君之后也。有二子。敬胜,义胜。碣文。尹橘亭衢撰。)
   别纸
   주-D001与金而精
   别纸
   答金而精
   别纸
 第三十卷 书
   주-D001答金而精
   别纸
   주-D001答金而精
   与金而精别纸
   答金而精
   别纸
   주-D001答金而精
   别纸
   与金而精
   주-D001答金而精
   别纸
   与金而精
   别纸(据下庚午第五书之意。则此别纸图样及改作说。恐是鹤峰行。封付书别纸。而误系于此。有若敬差行。改作简别纸者然。疑编辑时。偶失照管欤。)
   答金而精
   别纸
   答金而精
   别纸
   答金而精
   别纸
   答金而精
   与金而精
   答金而精
 第三十一卷 书
   주-D001答禹景善
   别纸
   答禹景善
   答禹景善问目
 第三十二卷 书
   주-D001答禹景善
   别纸
   答禹景善问目
   주-D001答禹景善
   别纸
   주-D001答禹景善
   주-D001答禹景善别纸
   别纸
   答禹景善
   别纸
   答禹景善问目
 第三十三卷 书
   주-D001答具景瑞
   别纸
   주-D001答丁景锡
   주-D001答金应顺
   答吴子强问目
   주-D001答许美叔(号荷谷。居京。大司谏晔子。生嘉靖辛亥。聪慧绝伦。十岁。诗文已成。游门下。弱冠登第。甲戌。以书状官赴京。与中朝士大夫。论朱,陆学问邪正。万历癸未。以典翰上劄。论斥栗谷。流甲山。乙酉。放还。放浪山水而卒。年三十八。)
   问目
 第三十四卷 书
   주-D001答郑汝仁
   주-D001答郑汝仁问目
   주-D001答金景纯(号龟峰。克一之弟。生嘉靖戊子。英明端秀。游门下。上书论心学。先生大加称许。中司马。荐察访。早卒。)
   주-D001答金士纯
   答金士纯问目
   与金士纯别纸
   주-D001答金士纯
   答金彦纯士纯
   答金士纯问目
   주-D001答金士纯
   주-D001答金士纯问目
   答金士纯
   答金士纯问目
   주-D001答金止叔(号北厓。腆之弟。生嘉靖丁未。游门下。不事科业。专心学问。以遗逸补斋郎。谢 恩即还。文集开刊时。公以山长主干其事。 赠监察。)
 第三十五卷 书
   주-D001与郑子精
   주-D001与金舜举
   答郑子明李宏仲(子明号芝轩。居安东。生嘉靖乙巳。十七。登门下。德器伟然。先生手书命名字。公之考右尹公。为公构斋于陶山。使之居学焉。即今之亦乐斋。中司马。荐授集庆殿参奉。壬辰之乱。东都陷。公奉影帧。间关隐避。后 朝家论晬容护卫劳。超叙官县监。)
   주-D001答柳景文柳应见而见
   答柳应见
   주-D001答柳而见
   别纸
   答柳而见
   주-D001答李宏仲(上初见处。已书名。此恐衍。)
   答李宏仲问目
   주-D001答李宏仲
   别纸
   주-D001答李宏仲
 第三十六卷 书
   答李宏仲问目
   주-D001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问目
   答李宏仲
   答李宏仲问目
   주-D001答李宏仲
   주-D001答具汝膺
   주-D001答琴闻远
   주-D001与琴闻远
   주-D001答琴闻远
 第三十七卷 书
   주-D001答柳希范
   주-D001答柳希范而见
   주-D001答柳希范
   别纸
   答柳希范
   주-D001与权章仲
   주-D001答权章仲丧礼问目
   주-D001答李平叔
   答李平叔问目
   答李平叔
   与李平叔
   주-D001答李平叔
 要存录
   二十六卷一板
   二十八板
   二十七卷十四板
   二十九板
   三十一板
   三十三板
   三十九板
   二十八卷四板
   二十五板
   二十八板
   三十板
   二十九卷三十七板
   三十卷十板
   十一板
   二十六板
   三十四板
   四十二板
   三十二卷一板
   八板
   三十三卷三板
   三十四卷二十一板
   三十五卷二板
   五板
   十三板
   三十六卷二十九板
   三十八板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七
 第三十八卷 书
   주-D001答赵起伯(居京。从先生学。与艮斋诸贤。留陇云精舍。质心,近等书。后荐 除王子师傅。历典州牧。官工曹判书。尝裒集先生论礼之说。名曰溪门丧祭礼问答。行于世。)
   주-D001答赵起伯问目
   答赵起伯大学问目
   주-D001与金道盛
   주-D001答韩永叔
   주-D001答申启叔(居京。早游门下。先生称其可与共学。)
 第三十九卷 书
   答郑道可问目
   答郑道可
   答郑道可问目
   答郑道可(案此。论公仲兄西川君服制。)
   答郑道可问目
   주-D001答李棐彦
   주-D001答洪胖
   주-D001答金施普(号操省堂。生嘉靖丁未。始学于月川。后游门下。以词翰名。中司马。荐 除斋郎。登第。官献纳。)
   주-D001答李公浩问目
 第四十卷 书
   주-D001上四兄
   주-D001答上四兄
   주-D001上五兄(字景清。官察访。)
   주-D001与宁㝯寘等(温溪公五男。宓,宁,㝯,寘,寭。宁字鲁卿。性真醇。早袭庭训。时称长者。中司马。被荐历典两邑。生嘉靖丁亥。寘字持国。性端雅。笃志力学。生嘉靖甲午。年二十二卒。)
   주-D001答㝯侄
   答宁㝯寭侄(寭字汝晦。生嘉靖癸卯。八岁而孤。先生取而教之。荫官佐郎卒。年三十六。)
   答㝯侄问目
   寄子寯
   주-D001答子寯
   주-D001与安道孙
   주-D001答安道孙
   与安道孙
   주-D001答安道孙
   与安道孙
   주-D001答完侄(字子固。号乐山。先生二兄河长子。生嘉靖壬申。亲炙家庭。力学修行。中司马。)
   주-D001与完侄
   주-D001与宗道
   주-D001答温溪洞内
 第四十一卷 杂著
   天命图说后叙(说见续集八卷。当参看。)
   心经后论
   心无体用辨
   非理气为一物辩證
   传习录论辨
   抄医闾先生云云
   得其正正其心云云
   谕四学师生文
   策问
   游小白山录
 第四十二卷 序 记
   洪应吉游金刚山录序
   朱书节要序
   成王皇华集序
   丹阳山水可游者续记(案濯缨公及林侯。皆有记。故以此谓续记欤。)
   景福宫重新记(景福宫。 太祖三年建。命郑道传名之。亦有记。)
   静斋记
   树谷庵记
   伊山书院记
   迎凤书院记
   安东府三功臣庙增修记
   开宁乡校圣殿重修记(开宁。属庆尚右道。郡名。青州,甘文。)
   前朝故左司议云云
   易东书院记
 第四十三卷 跋
   书周景游云云
   书丹阳馆宇云云
   书渔父歌后(渔父歌九章。短歌五章。并有先生手笔刊行本。)
   周景游清凉山录跋
   书金季珍云云
   三朝 御书帖跋
   书许监察云云(许监察未闻。)
   书易范诸图屏后
   内赐性理群书云云
   延平答问跋
   题南季宪箴铭后(即南张甫。见于书卷。而此云季宪。盖有两字以行也。)
   鱼灌圃诗集跋
   题万竹山房集帖跋(万竹山房。疑是唐敬身斋号。集帖。具载唐宋笔札。)
   传道粹言跋
   泗水李氏云云
   李仲久家藏云云
   跋金景严云云(景严。安东人。登第。官县监。)
   陶山十二曲跋
   书巡 陵送别诗帖后
   书李大用云云
   养心堂集跋(养心堂。龙门昱之兄。以贤德称世。凿池。名养心塘。种藕。名养心花。)
   新刊启蒙翼传跋
 第四十四卷 箴铭 表笺 上梁文
   静存斋箴
   题金士纯屏铭
   中朝冬至贺表((汉书)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案嘉靖十年辛卯。礼部移咨。令正朝进贺移于冬至。)
   誊黄谢 恩表(嘉靖二十一年壬寅。通事金荣俊。赍誊黄以来。)
   皇太子冬至贺笺
   本朝 诞日笺
   本朝冬至贺笺
   大王大妃云云( 文定王后。)
   주-D001谢 赐食物笺
   주-D001乞致仕笺
   주-D001东宫资善堂上梁文(资善堂。在景福宫日华门外。世子引僚属讲读之所。)
   주-D001思政殿上梁文
 第四十五卷 祝文 祭文
   风云雷雨坛祈雨文(坛在南郊。方二丈三尺。高二尺七寸。四出陛。两壝。二十五步。风云雷雨神座居中。山川居左。城隍居右。并在北南向。)
   北方黑龙祈雨文
   雩祀祝融氏祈雪文(坛在东郊。制与风云雷雨同。惟方四丈。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后稷。)
   雩祀后土氏祈雪文
   雩祀玄冥氏祈雪文
   亲祭先农告配位后稷氏文(坛在东郊。制与风云雷雨同。)
   熊津祈晴文(岳海坛。坛在南郊。制与风云雷雨同。惟一壝无坛。有庙三间。○熊津在公州西七里。载南渎小祀。)
   鸡龙山祈晴文(鸡龙山在连山县北二十七里。与竹岭俱载南名山小祀。我 太祖欲移都于山南。 车驾亲巡。始役而中止。今号为新都。)
   杨津溟所祈晴文(杨津溟所在忠州。载南大川小祀。)
   宗庙祈雨祭文(宗庙在莲花坊。○案与诸词臣分撰。故室数如此。下慰安告新文。亦放此。)
   祭告高祖墓文
   临皋书院成云云
   易东书院成云云
   赐祭知中枢云云(案公全义人。监司崇德子。官判书。疑是戚畹。)
   祭侄将仕郎(宓)
   祭南参议(景霖)
   祭礼安训导琴公文
   祭聋岩先生文(当与行状参看。)
   祭赵松冈文
   祭黄星州文
   祭权同知文
   祭亡友秋峦郑君文
   祭权参判文
   祭郭侯文
 第四十六卷 墓碣志铭
   先考碣阴纪事
   先妣金氏墓碣识
   先妣朴氏墓碣识
   叔父参判府君墓碣识
   三嘉县监李公墓碣铭
   成均馆司成文公墓碣铭
   广兴奉事权公墓碣铭
   进士许公墓碣铭
   上舍朴君墓碣铭
   安州教授权公墓碣铭(安州。属平安西道。郡名。密城,宁州。)
   咸安郡守曹公墓碣铭
   成均生员金公墓碣铭
   承仕郎禹公墓碣铭
   江华府使权公墓碣铭(江华属京畿右道。郡名。江都,沁州津。)
   沔川郡守琴公墓碣铭(沔川。属忠清右道。郡名。槥城,马山。)
   黄山察访李公碣阴铭
   赠纯忠补祚功臣宋公墓碣铭
   赠贞夫人李氏墓碣铭
   杆城郡守柳公墓碣铭(杆城属江原岭东。郡名。水城。)
   淑人李氏墓碣铭
   进士朴君配金氏墓碣铭
   青松府使琴公墓碣铭
   成均生员金公墓志铭
 第四十七卷 墓碣志铭
   曾祖考妣墓碣识
   县令朴公墓铭
   佥知中枢府事洪君墓志铭
   秋峦居士郑君墓碣铭
   全义县监吴君墓碣铭
   成均进士琴君墓碣铭
   敦宁府正尹公墓碣铭
   英陵参奉金君墓碣铭
   礼曹参判李公墓志铭
   礼曹参判李公墓碣铭
   贞夫人金氏墓志铭
   听松成先生墓碣铭
   弘文馆校理李公墓碣铭
   宁越辛公墓碣铭
   宗亲府典签崔公墓碣铭
   赠吏曹参议李公墓碣铭
 第四十八卷 行状
   明宗大王行状
   聋岩李先生行状
   星州牧使黄公行状
   静庵赵先生行状
 第四十九卷 行状
   晦斋李先生行状
   赠左议政权公行状
   先府君行状草记
 要存录
   三十九卷十三板
   四十卷一板
   二十二板
   四十一卷十板
   三十板
   四十二卷八板
   三十一板
   四十三卷十二板
   十七板
   四十五卷十八板
   二十六板
   四十七卷四板
   四十八卷三十三板
   三十四板
   四十九卷二十四板
退溪先生文集考證卷之八
 别集 诗
   忠州午憩
   月溪峡暮景(月溪。在汉江上流。)
   暮投忠州万景楼(楼在州西三里。)
   주-D001望伽倻山(伽倻山。在陜川郡冶炉县北三十里。有红流洞,武陵桥。即崔致远盘游之所。有题诗石。后人因名其石曰致远台。)
   宜宁寓宅
   前宜宁吴公竹斋(吴公名硕福。高敞人。自京来居咸安之茅谷。官宜宁县监。)
   吴宜宁云云
   过青谷寺(在晋州邑东二十里。)
   昆阳次鱼灌圃云云(昆阳。属庆尚右道。郡名。昆南,铁城。)
   昆阳陪鱼灌圃云云
   过杨花驿(在骊州西十五里。隶庆安驿。)
   丹月驿云云(在忠州南十里。隶连原道。)
   龙湫(在鸟岭东华院西北一里。四面及底皆石。深不可测。)
   주-D001洛东观水楼(楼在江东岸。)
   丙申七月云云
   映湖楼(在安东府南五里。恭悯南狩游赏。仍书额。○案此用禹祭酒韵。)
   次韵景说书堂
   赵季任云云
   足梦中作(足。子遇切。添物也。(左)言以足志。)
   家兄以赈恤云云
   全义县南行云云
   夜行入公州(公州。属忠清右道。郡名。熊津,怀道。)
   四月一日天安东轩(天安。属忠清左道。郡名。任欢,欢州。)
   送吴祥之云云(祥之。海州人。号负暄。佐郎礼孙子。官吏判。)
   卧病困暑云云
   送洪和仲云云(和仲。南阳人。翰林系贞子。官监司。)
   朴重甫云云
   十二日云云
   竹堂柳叔春云云(叔春。晋州人。登第。官工判。进士汉平之子。有将相才。善画竹。)
   平昌郡东轩云云(平昌。属江原岭西。郡名。鲁山。)
   过昭阳江云云(昭阳江。在春川府北五里。南岸有昭阳亭。)
   春川向杨口云云(杨口。属江原岭西。郡名。杨沟。)
   午憩水仁驿(在杨口县南三十里。隶银溪道。)
   咏白茅
   镜浦台
   晚晴游石门岭云云(岭在杨州东三十五里。)
   次应霖
   竹山道中(竹山。属京畿左道。郡名。阴平,延昌。)
   安谷驿云云(在尚州南四十里。隶幽谷道。)
   二十五日云云
   三嘉双明轩(即客馆东轩。)
   迎胜村四乐亭(在安阴县东三十里。)
   寄题搜胜台(在安阴县东四十里。林葛川所点。)
   所旨岘(以诗意观之。疑在安阴近地。)
   黄涧驾鹤楼
   九日独登云云
   宓侄来从问业
   中秋月云云
   주-D001病暇 许免云云
   林士遂云云
   赠南景霖云云
   李仲久云云
   주-D001鸟岭道中
   赠吴生云云
   溪村即事
   月澜庵云云
   书周景游云云
   得家兄书云云
   聋岩相公云云
   聋岩李相公云云
   宿清心楼(在骊州客馆北。)
   侄宁云云
   次韵景霖云云
   十二月云云
   养生绝句云云
   梦中乐
   乐山南景霖云云
   주-D001望寒碧楼
   自清风云云
   龟潭
   주-D001答周景游见寄
   顺兴道中醉归
   马上有感
   五月晦日云云
   后数日云云
   次聚远楼
   次韵答季珍
   养真庵云云
   见敬甫云云
   季珍寄云云
   次李上舍云云
   答季珍
   种瓜
   锵鸣濑
   次韵答李公干
   雨晴漫兴
   주-D001閒居次赵士敬云云
   次韵山谷云云
   次周景游见寄
   蝤蛑诗(蝤蛑音犹无。吕元作蟹图十二种。一曰蝤蛑。)
   三月三日云云
   自燕子院云云(院在安东府西二十里。详见续集参议公事迹。)
   濯清亭云云(亭在礼安乌川。)
   次安阴云云
   次尚州云云
   霞皋小亭云云
   二十九日云云
   次金惇叙云云
   十二月十三日云云
   黄仲举云云
   次韵季珍云云
   酬途中云云
   次韵答李公干
   游枕流亭云云
   寄赵松冈
   奉还黄仲举云云
   七月十一日云云
   次韵友人
   仙仓泛舟
   悬峰邀月
   瑞石晴云(瑞石。即无等山。在光州东十里。一云武珍岳。穹窿高大。雄盘五十馀里。天旱欲雨。久雨欲晴。山辄鸣。声闻数十里。)
   锦城霁云(锦城。山名。在罗州北五里。)
   月出杳霭(月出。在灵岩郡南五里。又云月生山。)
   杨坪多稼
   柳市长烟
   绣郊寻春
   주-D001访林大树
   喜林大树云云
   题灵川子云云
   巧夕
   盘松原上云云(盘松原。在慕华馆。世传有松盘屈。可荫数十步。高丽王避乱之所。有亭。)
   次韵寄题云云
   次松冈回文(晋温峤始有回文诗。)
   和松冈乐府((韵会)孝惠六年。使乐府令备箫管。乐府之名始此。)
   寓直日暮
   秋夜
   次韵松冈见赠
   又次韵答松冈
   韩士炯云云
   题画八绝
   稚鹊
   주-D001病慵
   至日有感(案此次朱子韵。)
   寓龙寿寺云云
   宋企村云云
   주-D001赠别应顺
   晦日夜吟云云
   寄岛潭云云
   龟潭
   주-D001游太子山盘石
   山中偶书
   주-D001李秀才云云
   和仁仲(李仁仲。)
  
   牧丹
   踯躅
   芍药
   주-D001舟行东归云云
 外集 诗
   前日绥之云云
   再送诗板云云(案此诗。当在下寄题金绥之濯清亭二首下。)
   濯清主人云云
   戏赠金绥之
   挽金绥之
   题江陵云云
   谢伯荣云云
   次韵惇叙云云
   题龙寿寺
   寄题金绥之云云
   次韵答金惇叙
   示金惇叙
   追次金惇叙云云
   次集胜亭韵(亭在宁海。白惺轩见龙别业。惺轩早游门下。闻为学之方。先生书敬箴以畀之。)
   溪庄病中云云
   王母城(在高世台上。)
   芝山蜗舍二首(案别集。次金惇叙所和云云。小序上一首。乃丙戌在西斋作。下一首。乃辛卯筑芝山作。)
   挽淑人金氏(即朴啸皋母夫人。)
   挽朴上舍珩(即啸皋之父。)
   赠宗粹上人(宗粹。见小白山录。)
   是日出博石村(在清凉山洞口。)
   出山明日云云
   前日静存云云
   辛亥早春云云
   题灵川云云
   属朴生之华(案之。逸集作枝。字君实。旌善人。号守庵。精数学。能诗。为学官。壬辰之乱。怀石投水死。)
   次闻余云云
   次般若台韵(台在清凉山金塔峰下。)
   周景游云云
   题士敬幽居
   题柳而得云云
   次时甫韵
   陶山送云云
   题子中云云
   余病去陶山云云
   东厓许相公云云(东厓。即许南仲。)
   寄汾川李大成
   竹阁云云(竹阁。仲举宰新宁时所构。)
   次韵李庇远
   康将军池亭云云(康。官折冲。少时学武。晚年。退休于安东府西佳野村。年踰九十。○案池亭。即将军退休之所也。权公应挺为府使时。名涵镜堂。堂今为涵碧堂柳敬时别墅。)
   寄龟岩(即黄敬甫。)
   寄南溪(即琴大任。)
   寄铁津(即朴重甫号。荣川镇山曰铁滩。)
   黄小笺云云
   寄题仙梦台(台在醴泉郡吴川南岸上。先生兄孙阅道所构。)
   西麓黄花云云
   游枕流亭云云
   寄示重新云云
   甲子六月云云
   曾和洪上舍云云
 续集第一卷 诗
   주-D001白岩东轩云云
   过梨浦(梨浦未详。)
   次韵琴大任
   주-D001咏松
   咸阳与主人云云
   答朴豫叔云云(豫叔。耻斋称力行好善。)
   三月十六日云云
   次韵晚翠堂
   宣酝应制
   题莲花云云
   题画屏
   주-D001阳智县云云(阳智。属京畿左道。郡名。阳山,秋溪。)
   戏答李伯喜(名首庆。号止斋。广州人。吏郎英符之子。文科校理。乙巳士祸。以司谏被窜。)
   次韵吴敬夫栗亭
   肃宁馆云云(疑即肃川客馆。)
   读书堂云云
   远山
   东湖梨花亭云云(梨花亭。未详。)
   闻庆庆云楼云云(庆云楼。在客馆东南。)
   陪权三宰云云
   季夏林士遂见访
   漾碧亭云云(漾碧亭。未知何地。)
   次明农堂韵(聋岩堂号。)
   再次呈舟中
   奉饯李先生云云
   寄题四乐亭
   次韵
   주-D001次韵谢云云
   灯花
   林大树云云
   奉酬灵芝精舍诗
   绝句
   九日同林大树云云
   甲辰季夏云云
   次圭庵韵
   次竹窗韵
   次甓寺云云(甓寺。即新勒寺。有甓浮屠。故俗号甓寺。有江山轩。僧懒翁所居。)
   士遂自书堂云云
   乘晓出城云云
   景说夜坐韵
   寄谢友人云云(权君莹。)
   和景说云云
   中宗大王挽词
   月下散步云云
   再用前韵云云
   주-D001寄呈圭庵宋先生
   奉送同知兄云云
   주-D001观音院避雨(观音院地。志在闻庆鸡立岭下。)
   鸡声
   四印居士云云
   东岩言志
   去冬无雪云云
   次汾川云云
   辛卯秋云云
   腊月二十日云云
   주-D001秋月书怀
   挽权贰相(即冲斋。)
 第二卷 诗
   沿牒到尚州云云
   次风咏楼韵
   주-D001溪涧漱玉
   泄雾涨海
   月星挂檐
   钟磬响空
   庚戌闰六月云云
   昨拜聋岩云云
   读金华集云云(金华。即王鲁斋。)
   送琴闻远云云
   送朴子悦云云(子悦名承侃。与啸皋同登文科。)
   次韵赵松冈云云
   喜还亭
   南轩
   西山
   龙川(陈同父号。)
   梅岩(袁机仲。)
   次韵
   釜潭
   至月十六日雪
   雪月夜吟
   集胜亭
   送金伯纯云云
   赠别赵龙门云云
   주-D001次听松云云
   伏呈案右
   次韵答赵景阳
   次韵赵松冈见寄
   书南时甫云云
   观听洞瀑㳍(在奉化县南三十里。)
   古里店下云云
   题金禔画牛帖(金禔字季裕。延安人。号养松。以画名。)
   题庆流亭
   白腊云云(腊。恐蜡之误。)
   주-D001郑直哉云云
   谢郑直哉云云
   广濑(在月澜庵西紫霞皋东。)
   次韵黄仲举
   次韵权生云云
   주-D001寄赠南冥(此作载药圃集。可疑。)
   送南时甫
   题古镜重磨方(先生裒集古今箴铭及赞切于身心者。名曰古镜重磨方。)
   주-D001送四季云云
   浴归韵(案此次朱子韵。)
   주-D001琴夹之云云
   주-D001题画梅
   주-D001题权参赞柱墓(柱字支卿。号花山。燕山甲子。被祸。详见原集奉训郎权公墓碣。)
   过月川
   题安坚云云(坚字可度。池谷人。 世宗朝。以画名。)
   주-D001南冥曹君云云
   주-D001赠金上舍士纯
   题阳城李公云云(公字胤保。号三滩。 世宗朝。登第。官判书。阳城君。谥文简。)
   伏蒙 天恩云云
   丙寅正月云云
   彦纯来此云云
   寄谢尹安东
   顺兴安上舍云云
 第三卷 书
   答李相国(案此书之出。似在丙寅。题下年条。恐商。)
   与宋台叟
   答宋台叟
   주-D001与宋台叟
   주-D001答卢伊斋问目
   答朴训导云云
   주-D001慰朴重甫
   주-D001答朴泽之
   주-D001别纸
   答洪应吉
   与金文卿
   주-D001答李叔献
   答柳彦遇
   答李大成
   주-D001答李公干
   答金季应(金公时谪南海。)
   주-D001与金季应
   주-D001与奇明彦别纸
   答奇明彦(西铭考證。成于戊辰。题下脱年条。○案此书及下两别纸。当与原集考證讲义参看。)
   与奇明彦
 第四卷 书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与黄仲举
   答黄仲举
   주-D001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주-D001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与李刚而
   答李刚而
 第五卷 书
   주-D001与赵士敬琴闻远
   答赵士敬
   答赵士敬问目
   주-D001与赵士敬琴闻远
   주-D001答赵士敬
   주-D001与赵士敬
   주-D001答金彦遇慎仲
   주-D001答金彦遇慎仲云云
   答金彦遇
   주-D001答金慎仲
   与琴夹之
   答琴夹之
   주-D001与金惇叙
   答金惇叙
   주-D001答金而精
   주-D001答禹景善
   주-D001与具景瑞
   주-D001答具景瑞(此书。当与原集答景瑞首书通看。)
   答曹云卿(疑是云伯兄弟。)
   주-D001答金应顺
   주-D001答金彦纯
   주-D001答金士纯
   주-D001答郑子精
   주-D001与郑子精
   答郑子精
   주-D001答金舜举
   주-D001与白云书院诸生
   答川谷书院诸君(此书当在戊辰。题下阙年条。)
   주-D001与易东书院诸君
   答裴汝友
 第六卷 书
   答柳应见而见
   答柳应见
   答李宏仲
   주-D001答尹子固别纸
   주-D001答琴闻远
   答柳希范
   答柳希范而见
   答权章仲
   答赵起伯问目
   주-D001答韩德固(清州人。官正郎。领相效元子。)
   주-D001与金仲文
   答金仲文
   주-D001与郭大容(名翰。中司马。号凝溪。)
   答或人问目
   答李棐彦问目
   주-D001答崔子粹(名德秀。官别座。温溪女婿。)
   与崔子粹
   주-D001答金景岩(岩。当作严。)
 第七卷 书
   上四兄
   주-D001告寯寀(寀先生第二子年二十二而殁。)
   주-D001途中开见
   答子寯
   주-D001寄子寯
   寄子寯别纸
   答子寯
   寄子寯
   答子寯
   寄安道孙
   答安道孙别纸
   答安道孙
   주-D001答完侄
 第八卷 序 跋 碣铭 杂著
   理学通录序
   伊洛渊源录跋(此当与原集与李刚而辛酉书参看。)
   承仕郎权公墓碣
   回示诏使书
   安文成公享图
   天命图说
   易东书院堂斋名号
   松安君封爵传疑
   曾祖兵曹参议公事迹
   先祖考兵曹参判事迹
 要存录
   别集二板
   五板
   六板
   七板
   九板
   十板
   十三板
   十四板
   十五板
   十七板
   二十板
   二十一板
   二十二板
   二十五板
   二十六板
   二十九板
   三十二板
   三十三板
   三十六板
   三十七板
   三十八板
   三十九板
   四十一板
   四十二板
   四十三板
   四十四板
   四十五板
   四十六板
   四十七板
   四十八板
   五十一板
   五十二板
   五十五板
   五十六板
   五十九板
   六十三板
   六十四板
   六十七板
   外集一板
   五板
   六板
   七板
   八板
   九板
   十板
   二十一板
   二十五板
   二十九板
   三十板
   三十二板
   续集一卷一板
   二卷二板
   二十六板
   四卷十板
   十三板
   二十一板
   三十二板
   五卷二板
   五板
   十板
   三十二板
   六卷三十七板
   三十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