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x 页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附录上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07H 页
年谱
大明孝宗皇帝弘治十一年戊午(国朝燕山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丙辰。(未时)先生生于罗州居平面南山村。(罗州古号锦城。先生先世以来世居。仍贯。居平。在州西三十里。)
十二年己未。(燕山五年)先生二岁。
十三年庚申。(燕山六年)先生三岁。
十四年辛酉。(燕山七年)先生四岁。
十五年壬戌。(燕山八年)先生五岁。神清气秀。颖悟出人。考参判公。日益奇之。
十六年癸亥。(燕山九年)先生六岁。庄重有长者气像。洒扫之节。应对之仪。宾客莫不爱重焉。
十七年甲子。(燕山十年)先生七岁。始著述。吐辞成章。声名藉蔚。
十八年乙丑。(燕山十一年)先生八岁。读小学。(着新袜。有诗曰。新岁着新袜。岁寒不知寒。借问是谁恩。母恩若泰山。)
武宗皇帝正德元年丙寅。( 中宗大王元年)先生九岁。(观射帿有诗曰。壮士弯秋月。雄风袖里生。雷声山下动。星落白云倾。)
二年丁卯。( 中宗大王二年)先生十岁。○家贫好读书。常燃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07L 页
松达晓。不待师教。淹贯经史。词藻烨然。
三年戊辰。( 中宗大王三年)先生十一岁。受参判公训诗。(参判公早谢公车。隐居养德。以训诲后进为己任。作诗戒二子监察公世缉及先生。先生服应不失。学业日进。○参判公诗曰。垂老情何有。常怀二子忧。言思千里应。行顾一身修。孝乃非徒养。友于无或犹。待朋宜久敬。叙族尽和柔。门祚当衰薄。功名可早收。谦卑恒受益。骄亢必招尤。寄汝平生戒。须从这里求。)
四年己巳。( 中宗大王四年)先生十二岁。○(性至孝。常不离父母之侧。游必有方。家贫无以供甘旨。躬自渔猎以需朝夕。未尝乏绝。与兄监察公。友爱天至。出入必随。寝食不舍。乡人莫不钦服。)
五年庚午。( 中宗大王五年)先生十三岁。
六年辛未。( 中宗大王六年)先生十四岁。
七年壬申。( 中宗大王七年)先生十五岁。
八年癸酉。( 中宗大王八年)先生十六岁。
九年甲戌。( 中宗大王九年)先生十七岁。丁妣贞夫人尹氏忧。(哀毁踰制。既葬。庐于墓侧。晨夕上墓号哭。风雨不废。隧外自成一蹊。见者为之陨泪。)
十年乙亥。( 中宗大王十年)先生十八岁。
十一年丙子。( 中宗大王十一年)先生十九岁。服阕。(家计旁落。小不介意。养亲之暇。惟以讲读为业。日事庸学诸书。深究性理之学。为文章。必根据经传。不为空言浮辞。)
十二年丁丑。( 中宗大王十二年)先生二十岁。聘夫人潭阳田氏。(原从功臣世均女。壄隐禄生后也。)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08H 页
十三年戊寅。( 中宗大王十三年)先生二十一岁。卜居于洞中安阳村。(性刚而心和。制事以义。接物以仁。邻里多有化者。)
十四年己卯。( 中宗大王十四年)先生二十二岁。十二月。丁参判公忧。(时静庵赵先生。为衮贞所诬谪绫城。参判公抗章讼冤。奸凶大恚。及静庵受后 命。参判公亦被祸。)
十五年庚辰。( 中宗大王十五年)先生二十三岁。
十六年辛巳。( 中宗大王十六年)先生二十四岁。
世宗皇帝嘉靖元年壬午。( 中宗大王十七年)先生二十五岁。春。服阕。○作病柏赋(时士祸荐酷。气节沮丧。先生作此赋。以寓叹世之意。脍炙一时。称有屈宋遗韵。)
二年癸未。( 中宗大王十八年)先生二十六岁。○仿蓝田吕氏遗规。修洞契立乡约。(流风馀俗。至今犹存。)
三年甲申。( 中宗大王十九年)先生二十七岁。读书于七精寺。○秋。赴乡解。中生员初试。
四年乙酉。( 中宗大王二十年)先生二十八岁。春。中生员会试。○中庭试初试。(以崇节义论居魁)
五年丙戌。( 中宗大王二十一年)先生二十九岁。居泮斋肄业。魁朔制。(以俗尚策被选。○时经己卯之祸。士习浮薄。而先生律己有法。侪流皆敬服。)
六年丁亥。( 中宗大王二十二年)先生三十岁。中庭试初试。(以喜雨赋居魁)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08L 页
七年戊子。( 中宗大王二十三年)先生三十一岁。秋。登文科别试丙科。(覆试。以礼制策居魁。 殿试。以齐鲁所尚策。入格庆州金万钧榜下。)
八年己丑。( 中宗大王二十四年)先生三十二岁。调罗州训导。阶从仕郎。
九年庚寅。( 中宗大王二十五年)先生三十三岁。行罗州训导。阶承仕郎。(善教导。一州士民。翕然悦服。每遇事。是非甚晰。而接人则和气蔼然。一瞻颜色者。如饮醇酎焉。○按历仕录。只有除拜月日。而不详其递罢。故依所录。只言其 除职。)
十年辛卯。( 中宗大王二十六年)先生三十四岁。闰六月二十七日。行罗州训导。升通仕郎。
十一年壬辰。( 中宗大王二十七年)先生三十五岁。十月二十日。行黄州训导。升启功郎。
十二年癸巳。( 中宗大王二十八年)先生三十六岁。二月十八日。仍本职。升务功郎。
十三年甲午。( 中宗大王二十九年)先生三十七岁。四月二十四日。权知成均馆学谕。阶宣务郎。○八月六日。行成均馆学谕。升宣教郎。○入史官。荐拜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
十四年乙未。( 中宗大王三十年)先生三十八岁。春。解官归乡。作洞中八景诗。
十五年丙申。( 中宗大王三十一年)先生三十九岁。春。拜艺文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09H 页
馆检阅。○寄书戒从子恒,慄。(先言陈烈先生静坐求心之工。次言朱夫子读书应举之法。终之以明善诫身之学。)○登重试壮元(以礼让策居魁)○升奉教○为金安老所诬。下狱被栲。冬。栫棘于固城县。(时安老用事。戕杀忠贤。恣行贪虐。人莫敢言。先生因重试大对。论时弊略曰。今世之立朝者。自以为同道为朋。而各怀偏党之见。不以邪正之消长。为治乱之大虑。而患得患失之念。常存乎中。故互相排摈之不暇。而不知衔怨于散地者。为他日致乱之机。此所以寒心于有识者也。 殿下若于此时。少坠于不公不正之手。则 殿下之朝廷。恐不止于不和也。岂特指鹿之奸独出于二世之朝廷乎。盖指鹿之奸。指安老也。安老大恚。诬以倾陷朝廷。逮下狱。酷加栲掠。骨髓迸碎。先生拾碎骨盛佩囊。曰父母遗体。不可弃也。遂裂衣书血疏。有曰。上有尧舜之君。下无稷契之臣。为 国丹忱。白日照临。 上览疏。恻然特宥之。栫棘于固城。)
十六年丁酉。( 中宗大王三十二年)先生四十岁。十二月二十一日。以艺文馆奉教兼春秋馆记事官。 召还。入对 便殿。赐御酝。(先生在棘中。朝夕屡空。恬不为意。日诵心经,近思录,庸,学诸书。座隅书揭忠信二字。尝作歌词。以叙其忧爱之忱。有时吟罢。北望挥涕。 上遣中使。侦察其死生。中使归报甚悉。 上乃大感悟。时且谏官梁渊上章。辨先生被诬状。仍劾安老。安老遂贬死。 特旨以前任奉教。 召先生还。入对 便殿。 赐内酝。以示悔谢之意。)
十七年戊戌。( 中宗大王三十三年)先生四十一岁。秋。登擢英试壮元。(以卫武公抑戒论。居魁。)○九月二十四日。拜礼曹佐郎。升奉直郎。○二十九日。升弘文馆副修撰,知制教兼 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官。(自此至通政以下内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09L 页
职。例带知制 教。)
十八年己亥。( 中宗大王三十四年)先生四十二岁。二月十五日。拜弘文馆修撰。兼如故。○三月二十一日。拜兵曹佐郎。○四月二十日。拜兵曹佐郎。阶通善郎。○八月十日。拜司宪府持平。○九月十九日。拜礼曹正郎。○十月二十八日。拜兵曹正郎兼春秋馆记事官。阶朝散大夫。
十九年庚子。( 中宗大王三十五年)先生四十三岁。二月一日。拜兵曹正郎。兼如故。○十八日。拜兵曹正郎。○三月二十七日。拜司谏院献纳。○五月二十一日。拜弘文馆校理兼 经筵侍读官春秋馆记事官。○六月二十五日。升弘文馆副应教兼 经筵侍读官,春秋馆编修官, 世子侍讲院弼善。阶奉列大夫。○与同僚上疏。陈时弊。仍请讲小学。(时有子弑父妻弑夫之变。又因己卯之祸。士皆讳言小学。先生与同僚联名上疏。请讲小学。明人伦正士习。其略曰。今之讳言小学者。臣等固知之矣。己卯年间。年少新进之士。以迂远狂狷之姿。徒有好古尚志之心。又信 殿下好善之诚。不揆王者必世后仁之意。以谓三代至洽可期日而待。于是乎倡小学于其间。而人知趋向之方。然其从之者或尚诡激之习。不无促迫之弊。非小学之教然也。萋斐一织。打尽士林。并与其书而诋毁之。有如宋朝伪学之禁。呜呼。不习之于小学。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朱熹之言。岂欺我哉云云。疏即先生所撰。)○七月二十日。兼侍讲院弼善。○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0H 页
九月九日。拜典设司守。○二十四日。拜弘文馆校理。兼如故。○十月八日。拜弘文馆副应教。○十一月十日。拜缮工监佥正。○三十日。拜议政府检详。升舍人。兼春秋馆编修官。
二十年辛丑。( 中宗大王三十六年)先生四十四岁。三月二十一日。拜司宪府掌令。○四月二十五日。拜弘文馆校理。兼如故。○ 赐暇湖堂(堂在东湖。乃国家储养人才之地。极选文学之士以充之。轮番读书。与其选者。荣比登瀛。先生与退溪李先生,河西金先生及林锦湖亨秀,郑林塘惟吉诸公。修稧读书。讨论性理之学。有湖堂修稧录及失鹤唱酬诗。)○九月十五日。拜议政府舍人兼春秋馆编修官侍讲院文学。○十一月二十六日。守侍讲院辅德。
二十一年壬寅。( 中宗大王三十七年)先生四十五岁。三月二十七日。守侍讲院辅德。阶奉正大夫。○五月十八日。守司饔院正。○撰教授金公粹南墓表○十二月二十一日。守司仆寺正。
二十二年癸卯。( 中宗大王三十八年)先生四十六岁。二月八日。守弘文馆副应教。兼如故。○二十八日。守弘文馆典翰。兼如故。○三月二十八日。守弘文馆典翰兼艺文馆应教。他兼如故。○承 命按狱扶馀县。(时县有疑狱。久未决。先生按得其情。人称神明。○将行。河西金先生作诗送之。)○六月一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0L 页
日。拜弘文馆典翰兼艺文馆应教。他兼如故。阶中训大夫。○八月十二日。拜司宪府执义。阶中直大夫。○因灾异。与同僚上疏陈弭灾之道。(时天灾人妖。连年荐臻。先生与同僚联名上疏。陈戒七条。请触类而长之。以为应天弭灾之道。其一曰勤圣学。二曰严宫闱。三曰明教化。四曰振纪纲。五曰信任人。六曰养士气。七曰崇节俭。疏即先生所撰也。其论严宫闱一条。极言内治之不严。宫禁之不肃。仍斥戚属之凭藉恩宠。誇耀矜惕。为构祸士林之邪径。盖是时。 文定王后之弟尹元衡。恃恩专恣。故疏意实欲防微杜渐也。及至乙巳而始验矣。)○十四日。守宗簿寺正。○二十五日。拜司宪府执义。○十一月十一日。拜成均馆司艺。○二十九日。守尚衣院正。○十二月六日。守尚衣院正。升通训大夫。
二十三年甲辰。( 中宗大王三十九年)先生四十七岁。正月三日。特升通政大夫吏曹参议。○二月十四日。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六月二十八日。升左副承旨。○八月七日。授折卫将军忠武卫上护军。○十月十日。授龙骧卫副护军。○十二月二十日。拜成均馆大司成。(是年十一月。 中庙升遐。 仁庙嗣位。先生首膺泮长之 命。以正士习明教化。为己任。)
二十四年乙巳。( 仁宗大王元年)先生四十八岁。三月二十七日。授虎贲卫大护军。○八月十六日。拜掌隶院判决事。○二十四日。拜司谏院大司谏。○九月十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1H 页
六日。升嘉善大夫。行司谏院大司谏。兼同知春秋馆事。○疏辨白仁杰,柳希春,丁熿等冤。被递。(是年七月。仁庙升遐。 明庙嗣位。尚幼冲。 母后垂帘。尹元衡等鼓煽危言。媒孽善类。休庵白公仁杰,眉岩柳公希春,游轩丁公熿诸贤。下狱杖流。祸将不测。先生入侍 帘前。极力救解。仍上疏。辨诸贤冤状。言甚切直。奸党恶之。遂递谏职。先是。 中庙常眷眷于先生。尝语 文定王后曰。比人可以当国大事。至是。 文定不忘 先王遗意。不忍以重罪加之。故先生得免惨祸云。○疏本逸)○巡抚海西(时海西凶荒。 特命先生巡抚。先生尽心存恤。西民怀之。咸称罗夫子。至模其像而祀之。)
二十五年丙午。( 明宗大王元年)先生四十九岁。十一月二十日。拜司宪府大司宪兼艺文馆提学。(先生既长宪府。复申前言。力救乙巳诸贤。奸党恶之。遂罢。)○撰遁湖朴公嶙墓表○十二月三十日。拜汉城府右尹。(坡原君尹任被祸后。李芑等录勋。以先生曾入侍忠顺堂。欲与晦斋李先生并录勋籍。先生独厉声斥之。力避不从。奸党恶其异己。摈不容朝。)
二十六年丁未。( 明宗大王二年)先生五十岁。正月十六日。拜汉城府左尹。○二月八日。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二十六日。拜汉城府左尹兼同知春秋馆事。○夏。充 圣节使。如上国。(先生至京。奏事详敏。 天子大加称赏。特赐四书四件,黄玉烛一双,银杯一双。)秋。还朝。○闰九月十六日。拜忠清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时加罪乙巳诸人。先生又不容于朝。)
二十七年戊申。( 明宗大王三年)先生五十一岁。十月十四日。拜汉城府右尹。○疏论 文昭殿事(时奸凶辈以 仁庙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1L 页
君临未踰年。谓不可入 文昭殿。先生上疏。极论其悖义。○疏本逸)
二十八年己酉。( 明宗大王四年)先生五十二岁。二月四日。拜汉城府右尹兼同知春秋馆事。寻出为全州府尹。( 文昭之议。先生独上疏驳之。抗直不挠。凶党恶之。遂斥出补外。)
二十九年庚戌。( 明宗大王五年)先生五十三岁。○(完府地大物众。素称难治。先生政尚宽和。兼兴文教。牒诉之暇。会儒生亲授经传。一境洽然。)
三十年辛亥。( 明宗大王六年)先生五十四岁。春。哭季子悦。(子悦聪明好学。以才行荐授参奉。来觐病卒。先生大加伤恸。时且邪说再起。 国事日非。先生忧愤。遂成疾。)○六月十四日。卒于府衙。(临卒。惓惓以民国为忧。且命勿受吏民赙仪。及卒。一州士民。奔走号痛。如悲至亲。)讣 闻震悼。赐赙如仪。 遣礼曹正郎梁应台 谕祭。○葬于故居东松林山卯坐之原。(考参判公墓下)
毅宗皇帝崇祯后壬午。( 肃宗大王二十八年)士林立祠于松林山西。俎豆祀之。(罗州儒生崔信等上书于州牧。请立祠宇于故里杖屦之地。牧使李徵楫经纪之。翌年癸未仲秋。奉安位版。大司谏林濩。撰奉安祭文及常享祝文。)癸未( 肃宗大王二十九年)正月。行状成。(寒水斋权文纯公尚夏撰)
丙子( 英宗大王三十二年)八月。墓表阴记成。(先是。尤庵宋文正公时烈。大书表墓。曰大司宪罗公讳世缵之墓。至是。屏溪尹公凤九。追记石阴。)
己丑。(今 上二十九年)遗稿刊板成。(先生遗稿。因兵燹多散失。后孙收拾若干编。汇为三卷。并附录一卷。 英庙丙申。用活字印行。至是。更加校雠。翻刻木板。藏于松林院宇。)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2H 页
庚申。( 哲宗大王十一年)特 赠正卿。
辛酉。( 哲宗大王十二年)谥状成。(左议政赵公斗淳撰)
癸亥。( 哲宗大王十四年) 赐谥僖敏公。(小心恭慎曰僖。应事有功曰敏。)
甲子。( 今上元年) 遣官宣谥。(礼官吏曹正郎郑钟学)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附录下
  
送罗典翰决狱扶馀[金河西(麟厚)]
圣人司教化。导养无不至。云何一幺么。螮蝀尧舜治。犴狱有可疑。谳议莫容易。倘是实有辜。决在难赦地。南江白日晚。草草空相视。有酒酌便可。吾侪盍言志。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2L 页
挽词[金麟厚]
我慕罗夫子。休休德行人。锦城推末技。湖阁厕清尘。义著论勋处。心存献策辰。平生多愧负。此讣益沾巾。
     
(右河西金麟厚)
宇量千间厦。才猷万斛舟。临危坚似石。从谏速如流。谓作明堂栋。翻成宿草丘。生平松远志。今恸北荒陬。
     
(右眉岩柳希春)
仁者必有寿。如何而至斯。善人今若此。天道亦难知。草木秋风后。山川落照时。空馀湖海客。无复细论诗。忆昔蓬莱殿。同时阅古文。他年谈笑后。今日死生分。未遂留徐剑。徒悲望白云。秋山落叶满。何处觅孤坟。
     
(右石川林亿龄)
托分为知己。情深伯仲行。扬声汉北外。独步斗南方。朝惜贤卿逝。人悲长者亡。何年撰地志。吾土赖公彰。
     
(右锦阳君吴谦)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3H 页
天高不可问。仁也遽如斯。赋命将无寿。生材必有期。雷霆言岂避。州府道犹施。何处青山土。长令识者悲。茶毒浮生事。偏伤哭子哀。向来非不达。今日自难回。玉树惊朝露。金章忽夜台。堂堂忠义气。万古脱尘埃。
     
(右罗州牧使吴祥)
早年游学郡庠中。落笔为文思不穷。藻丽肯随时世态。渊源能有古人风。
膺 命丰乡五马临。卧治三载却鸣琴。庭无雀鼠浑閒事。人识弦歌化日深。
璞玉良金未混尘。琢陶惟简在 中宸。牛刀暂试武城理。国器须成廊庙珍。会见名垂千字诔。岂惟巷哭一州民。茫茫真宰尤难料。丹旐双双锦水滨。
     
(右学圃老人苏世让)
南荒家世洛中身。几被 枫宸眷爱新。义重命轻承对日。名高谤集敢言辰。牛刀此日方游刃。琴阁中宵忽弃民。迢递故山松桧暗。从容何处问音尘。
     
(右京畿监司蔡世英)
万顷洪波座上风。昭昭吾道信来东。批鳞欲试朱生剑。涤篆何烦赵氏筒。赢博才看伤季子。竹林那料祀莱公。仁人不食皇天报。永使邦民泪满瞳。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3L 页
(右南原府使金世宪)
施报茫茫天莫问。真人谁识入冥冥。大庭对策唐刘子。馀事文章汉贾生。久昵经帷长柏府。特纡 圣眷尹完城。明存子夏身还没。风雨荒郊不尽情。
     
(右古阜郡守洪春年)
天锡东方命世豪。 君忧还服试牛刀。仁推清化南民作。名重斯文北斗高。大厦当安摧栋木。论经方急失夔皋。生为人爱死为惜。祖送都门尽泣号。
衡南天柱耸苍旻。当代应生命世人。习习春风吹著物。冷冷秋水泂无尘。渊源学海涵今古。浩汗词锋慑鬼神。一念如伤民共鉴。哀哀号痛若私亲。
     
(右兵曹正郎李彦憬)
青年单士举于乡。戏笔三场侍 玉皇。警谪岭南留数岁。铁城风土入寒囊。
药言苦口时中病。权贵褊门尽忌之。有底身无言事责。极陈深戒骇人为。
     
(右灌圃鱼得江)
赐祭文[梁应台]
嘉靖三十年辛亥 月 日。
国王遣臣礼曹正郎梁应台。 谕祭于卒前大司宪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4H 页
罗世缵之灵。超群志气。间世才华。再捷巍科。名誉维嘉。早遇 先朝。职在论思。式至于今。寡德是毗。完山巨邑。南服之最。盘根错节。利器斯别。民方借寇。尚未徵黄。如何一疾。遽尔云亡。闻讣以来。予意怆恻。伻奠菲薄。庶几歆格。
祭文[苏世让]
维 嘉靖三十年岁次辛亥。 月乙卯朔己卯日。学圃老人苏世让。谨遣女婿前判官李寿。敬祭于大尹罗公之灵。呜呼大尹。而至于斯。天故生之。何遽夺之。温然其色。粹乎其容。有德有言。为凤为龙。文苑粉署。出入周章。触忌不讳。名节煌煌。终拟大用。屈为小试。甄氏旧都。素称难治。简出 宸衷。曰汝往治。奋髯煦仁。吏畏民怀。三年政成。游刃恢恢。岂意奇祸。乃丁钟情。宽非不忧。哭逾丧明。一疾未起。二竖非崇。国失贤毗。民丧召父。彼苍者天。何忍何酷。公之末僚。我之豚息。鱼水相欢。将以为托。今其已矣。老怀焉穷。伻奠一酌。庶谅余衷。
祭文[金彦琚]
维年月日。通训大夫尚州牧使金彦琚。敬祭于亡友罗公之灵。惟灵。山岳孕秀。奎璧降精。天挺人豪。盖世俊英。宇量海容。操介冰清。姿质之醇。器识之宏。从幼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4L 页
颖悟。文艺擅名。搜窅诸子。穷奥六经。学日大肆。虎雄龙狞。武库锋刃。闪铄戈兵。人称经世。屣履争迎。一折仙桂。荷 天恩荣。秉笔螭阶。试策 大庭。沥血刳肝。琅玕披呈。辣甚姜桂。词严义正。触怒长脚。蜚语构营。哆兮侈兮。贝锦是成。惨酷栲杖。数月拘囹。不容刘蕡。远斥邦衡。云横峤南。千里铁城。累累羁囚。孑孑残形。名存北斗。身落南溟。放赦金鸡。召还玉京。风云会合。九万鹏程。翰林高才。谪仙难兄。学士重望。登践蓬瀛。选入道山。风日满扃。魁试擢英。文华鏦铮。如椽巨笔。举国嗟惊。薇垣献替。乌台廉平。世称铁面。人拟凤鸣。誉望自隆。为时象刑。入侍银台。密裨 王明。出膺岳命。仁威并行。贪鄙解绶。雀鼠无争。爱士以信。诱掖丁宁。睦族厚旧。出于至诚。兴孝子弟。尽礼庐茔。行义表著。足人闻听。官带金紫。家无馀赢。余实无似。瞻望德馨。少后六岁。一时忝生。随佛甲寺。陪秋城黉。薰德自善。惠岂云轻。共登莲榜。攻苦雪萤。同屈礼围。相对短檠。齑盐泮宫。几拾落蓂。蓬麻有托。磨刃霜硎。追随后尘。筮仕簪缨。宫树飘红。沟柳摇青。讲道论文。几见晓星。携被共寝。未始伶仃。岂意中道。飘散蓬萍。出入乖离。南北杳冥。悲春树远。叹暮云停。甲辰之夏。三山驻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5H 页
旌。余自商洛。不惮远征。留连数日。拚醉传觥。后复睽离。岁几峥嵘。出尹一府。岂泽东氓。大器莫展。共惜舆情。己酉之秋。余返柴荆。仙岩展话。夜漏三更。倏忽一会。鄙吝复萌。中门书筒。几遗琼瑛。一夕讣至。奄忽彫零。泉余落泪。雷余号声。秦舂辍巷。昔梦奠楹。呜呼哀哉。天道何为。摧兰碎琼。地何忍瘗。英英之灵。晢晢目想。琅琅耳盈。心怀痛楚。悼恻茕茕。仪刑永隔。恍见墙羹。咳唾犹馀。目击心醒。伏哭庐下。有泪河倾。缄辞寓哀。神其可聆。不昧者存。庶歆醴醽。
祭文[苏遂]
维年月日。通训大夫全州判官兵马节制都尉苏遂。敬祭于大尹罗公之灵。呜呼哀哉。天挺英豪。神降维岳。渊冲器识。负重家国。罹谗中岁。愠于群小。阴消阳复。鹏翮高矫。承 天之宠。历扬华地。再折仙桂。是云馀事。诗如李白。赋敌扬雄。出纳惟凶。帝舜之龙。铁面乌台。振肃风霜。揽辔湖西。民咏甘棠。惟玆沛府。 王迹之基。物众地钜。非贤曷治。特垂 睿眷。汝往钦哉。割鸡百里。游刃恢恢。抚琴东阁。铃弦常静。行己以简。秉心日敬。威慑奸猾。泽洽孤独。尨无夜吠。羊不晨牧。诚恕既孚。钩距莫以。前召后杜。奚独专美。五裤三鼎。于今忽有。瓜期忽满。咸愿借冠。天道如何。杳茫难诘。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5L 页
哭子之痛。积哀成疾。既夺令嗣。遘祸罔极。天胡不悔。以我公归。真耶梦耶。而至于斯。民失父母。 国无蓍龟。阖境号泣。涕泗交颐。孤凤擗踊。与死为期。哀哀五女。戚戚二子。奉柩还乡。何怙何恃。曰余无能。职忝下位。盛德洋洋。鱼泳于海。凫趋后尘。在今三载。祸出不意。五内如焚。玉楼难寻。夫复何云。人间昼晦。天上箕明。谨陈薄具。敬荐微诚。临文怆恻。髣髴英灵。呜呼哀哉。
祭文[李义臣]
维年月日。门生承文正字李义臣。敢昭告于嘉善大夫前大司宪罗令公之灵。呜呼哀哉。天生我公。实棐吾 君。天夺我公。谅孤斯文。生非偶然。夺何斯速。为国长恸。哭私永恻。猗欤正气。专钟公质。岁自丱角。德器已成。学有渊源。夙承鲤庭。行有馀力。勉勖高明。学通业精。焕然文声。早悲蓼莪。晚捷巍科。休休有容。断断无他。矧遏昌辰。许 国如家。朝推才行。选入翰院。秉董狐笔。咫尺 至尊。奉对 大庭。刳沥谠论。忠愤积中。激成危言。遘祸曷怨。心贯日月。选摈岭外。固穷自得。白日再明。阴邪遁迹。生还事 君。天扶 社稷。践历清班。允副具瞻。秉心公直。忘时泠炎。清随伯夷。和齐士师。佐于廊庙。望倾一时。执台之纲。振厉国俗。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6H 页
司邦之宪。纠缪辅德。貌虽怡悦。言则謇谔。士为仪表。国倚柱石。九重制 教。排闼疏章。词严义正。作民格 王。揽辔湖西。争颂甘棠。政声蔼如。人爵日崇。历事三 朝。謇謇匪躬。春风其容。河海其量。不事表襮。荣华益彰。觌德心醉。窥涘汪洋。丰沛为州。地大物众。 上难其守。乃擢我公。离 阙往钦。民咸仰苏。下车之初。好文爱儒。牒诉之暇。亲诲经传。政尚宽和。人悦讼平。不言而威。无为而治。要囚得情。哀矜不喜。吏敬清俭。民爱宽仁。顾余门生。完城小民。见知既笃。受恩孔多。时拜左右。屡接清和。内实侃侃。外著訚訚。岁丁巳酉。余荷 圣恩。公喜且奇。若己子孙。命傧笾豆。贺我慈堂。衔恩抚躬。每思陨首。虑余年少。恒教攸守。服膺格言。钻仰忠厚。薄宦岭南。遂诣京洛。德音久隔。羹墙慕切。忽闻丧明。私自忧恸。岂期凶祸。又延令体。聆讣惊悼。难堪垂涕。朝廷嗟叹。士林于悒。况我州民。颠倒号哭。恩浃骨髓。若丧考妣。赤子失乳。章甫畴依。呜呼我公。胡至于斯。士失准表。国无蓍龟。位不满德。仅享中寿。天之福善。理实难究。哭子殒生。天可必乎。螽斯众盛。可占馀祜。余来省亲。灵輀已发。雅容恺悌。了了心目。怅望伤怀。驰拜柩侧。薰然其德。巍然其形。想形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6L 页
思德。洋洋如生。聊荐菲奠。仰慰英灵。不亡者存。鉴此微情。
祭文[柳成仁等]
维年月日。完城司马柳成仁等。祭府伯閤下。呜呼。仁者何厉。未享寿考。天道如何。好恶颠倒。谓天无报。相公何昌。谓天有报。相公何亡。栋梁摧矣。大厦难支。父母丧矣。生民孰慈。呼号旻天。泣血怨詈。公之降生。器宇有异。长者之量。恺悌其心。二五初际。世冀作霖。得君如彼。丹悃斯竭。时忘不讳。权奸嗔魄。诬以过辜。迁谪是遭。共兜诛窜。复登夔咎。袖劾谏院。冠豸霜台。立纪树纲。扶振摧颓。秋夜禁省。春昼玉堂。人犹未快。方期廊庙。南民多祜。召杜暂借。泽枯活涸。民沾仁化。五裤蜀郡。弦歌武城。不曰慈乎。孤独咸宁。不曰威乎。奸猾皆慑。治出弛张。民怀吏服。敬礼养老。尊佑斯文。靡大靡小。人情胥忻。公之天性。慈孝最隆。胤子来病。中心实痛。竟至莫救。遽辞萱室。念子伤恸。泣尽继血。展转悲摧。沈缠成疾。药饵未效。医治何获。阖境苍黄。吁天诉地。天何丧余。地胡忍此。红旌继拂。道路之长。素舆连旌。松楸之冈。丧偶只影。抚柩摽擗。失倚孤孩。呼爷悲泣。讣上 北阙。龙颜震哭。声闻南邑。乡闾悉啼。行路亦闻。兴嗟起悽。命虽云短。足慰流芳。位显宰辅。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7H 页
亦非不彰。再捷两科。一握龙首。临卒惠施。恩尤偏厚。在常情难。感留不朽。存者既长。勿谓不寿。
祭文[文崇祖等]
维年月日。完城化民文崇祖等。祭府伯閤下。天高地厚。二五储精。扶舆磅礴。浩浩流行。交感旁畅。圣贤以生。生必应期。固异寻常。我公之生。天惠东方。公在妙龄。德器已成。学有渊源。早承家庭。手迅制锦。巧匠旁惊。声动南纪。人仰其名。释褐未几。入秉史笔。据事直书。泾渭自别。愤时嫉邪。志存不讳。危言上对。抵死何畏。浮云交蔽。日光幽昧。义重命轻。甘心不悔。幸蒙不死。窜于岭外。誓心不欺。犹天独会。白日再明。阴邪遁迹。公返于朝。职居谏列。遇事不避。同僚让直。及魁擢英。文望耸世。 九重诰教。多其所制。手贲 圣治。口定国论。既执台纲。又司邦宪。风烈毫端。霜凝简上。揽辔湖西。政化流畅。人颂甘棠。至今不衰。 王念沛邑。命公尸之。视民如伤。薰为大化。政不欲速。期在渐磨。德兼清和。行全忠孝。勉人以善。谆谆且教。慈详化民。不贵察察。容量恢恢。河海莫测。心所不置。我民之瘼。岂意今日。父母其亡。群儿失乳。号泣永伤。谓天何恃。今胡至斯。士失仪表。国无蓍龟。 圣君亦伤。朝野共悲。临绝处置。感动人心。始终爱民。泽厚恩深。念公之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7L 页
逝。实由哭子。哀伤废食。日就柴毁。因以丧命。尤可痛惜。一家之祸。胡至此酷。积善馀庆。至此难徵。彼苍者天。漠漠谁凭。吁嗟我公。百夫之英。薰然其德。魁然其形。思德想形。何日可忘。史传姓名。人诵文章。年虽不永。其存者长。噫噫吾侪。晚窥门墙。樽俎公堂。累接清光。名虽化民。情同子弟。玆奠薄具。含哀敬祭。
祭文[康孝良等]
维年月日。完城校生康孝良等。祭府伯閤下。呜呼相公。命世英豪。恢弘器度。海阔天高。馀事文章。李杜班马。早折仙桂。纵青冥靶。玉堂翰院。无往不可。嫉邪恶佞。触冒奸魁。孤忠耿耿。誓死不回。白日莫照。甘心远谪。太阳再复。群阴自绝。返于亨衢。展布忠烈。名高擢英。历扬华秩。铁面乘骢。孤狸屏迹。司舌出纳。 王曰汝龙。宣化湖西。再睹召公。 王重沛乡。特 命汝往。游刀手中。宓琴堂上。惟清与俭。比古无让。泽及蚁穴。残疾有养。明照容光。奸猾震慄。弊革人和。阖境苏息。召父杜母。今也又来。尨眠花草。民颂春台。庭空讼息。夫何为哉。谆谆善诱。勉进小子。薰陶德教。庶几成就。嗟嗟人事。从古难恃。天成玉楼。地要金骨。微痾不瘳。大夜斯速。我罪伊何。而至此极。彼苍者天。诚不可必。鲤也之死。遭祸既酷。云胡不吊。必夺相国。父兮子兮。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8H 页
相继何归。相逢地下。知耶不知。惨惔人间。二男五女。攀号擗踊。五内如炬。天乎天乎。仁者何辜。朝野共泣。草木亦悲。况我小子。诚深服孔。谨陈清酌。哭不知恸。
行状[权尚夏]
松斋先生罗公讳世缵。字丕承。罗氏贯锦城。上祖讳聪礼。三韩壁上,三重大匡,锦城府院君。其后十一世。圭组蝉联。至讳文奎。官西海道按廉使。赐紫金鱼袋。文章行谊。冠冕一世。是公六代祖也。曾祖讳继。 赠司仆寺正。祖讳殷制。以学行除长城县监。归装不满三马。世称三马大夫。 朝庭录其清白。后 赠承政院左承旨。考讳彬。成均生员。 赠吏曹参判。早谢公车业。训诲后进。屡抗疏叫 閤。名著于世。妣 赠贞夫人海平尹氏。察访劳谦女。公以 弘治戊午五月廿一日。生于罗州居平面南山村。颖悟出人。器量恢弘。家贫好读书。常燃松达晓。淹贯经史。词藻蔚然。 嘉靖乙酉。中司马。戊子阐大科。调罗,黄两州训导。甲午。由成均馆学谕。荐入艺文馆。为检阅。丙申。魁重试。仍升奉教。时金安老当国用事。恣凶日甚。入皆慑怯囚舌。莫敢谁何。公于重试对策。痛斥其无君之心。至有指鹿之奸等语。安老大恚。诬以谋陷朝廷。下狱栲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8L 页
掠。脚破骨碎。公拾取碎骨。盛之佩囊曰。父母遗体。不可弃也。遂裂衣血书曰。上有尧舜之君。下无稷契之臣。为国丹忱。白日照临。疏奏。特 赐宽宥。栫棘于固城。围中食乏。朝夕屡空。而公恬不为意。日诵圣贤之书。尝作歌辞。北望吟涕。 上潜遣中人。侦察死生。则中人归报曰。手中不释近思诸书。座隅大书忠信二字。 上大感悟。戊戌。安老败死。 上以奉教召公。引对便殿。宣赐内酝。以示悔谢之意。是岁。又捷擢英试壮元。自是数年之间。历礼兵曹正佐郎弘文馆修撰,校理应教典翰艺文馆应教司宪府持平掌令执义,司谏院献纳侍讲院文学弼善辅德议政府检详,舍人,成均馆司艺,司饔,司仆,宗簿,尚衣诸寺院正。间与退溪,河西二先生及林锦湖亨秀,郑林塘惟吉诸公。读书湖堂。盖极一时之选也。甲辰。特升吏曹参议。移承政院同副承旨。例升于左。转成均馆大司成。乙巳。历判决事。超嘉善阶。拜大司谏。时 中 仁两圣继陟。 明庙幼冲。奸臣尹元衡等。鼓煽危言。媒孽善类。祸机不测。公入侍 帘前。颇有救解之言。又疏辨白仁杰,柳希春,丁熿等之冤状。奸党恶之。遂递谏职。丙午。升大司宪。又申前言。未几见罢。叙为汉城右尹。李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9H 页
芑等以公曾入忠顺堂。欲录勋籍。公厉声痛责。芑等恶其抗直。摈不容朝。丁未。拜左尹。夏。充 圣节使如京。还拜忠清道观察使。戊申。复入为右尹。时朝议以 仁庙为未踰年之君。不欲入于 文昭殿。公上疏极陈其不可。坐黜为全州府尹。治民之馀。务兴文教。一境洽然。既而邪说更肆。国事日非。则公忧愤成疾。竟以辛亥六月十四日。易箦。讣 闻震悼。祭赙如仪。以其年月日。葬于居平松林卯坐之原。其后百五十馀年。南中人士。就所居之乡。建祠俎豆焉。夫人潭阳田氏。祔葬于右。是原从功臣世均之女也。举三男五女。男长惕。县监。次协。 赠工曹参议。次悦。参奉。女适士人金景德,金千秋,府使柳梦井,察访李黄钟, 赠参议柳濂。孙德允,德敏。士人鲁尚文,察访李洪钟妻。长房出也。 赠工曹参判德全。仲房出也。县监德元,进士德基,进士德立,参奉德种,德符,郡守金忠秀,主簿柳守敬妻。季房出也。柳梦井四子。泂,浒,瀁,沔。二婿。梁宗遇,李缙。李黄钟婿朴之忠。柳濂男敬仲,慎仲。婿县监李泰男,罗德俊。内外曾玄不尽录。公孝性出天。年甫十二。已知事亲之道。躬自渔猎。以供甘旨。及丧庐墓。情文备至。睦于宗族。信及乡邻。是非之辨甚晰。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19L 页
而接人则和气蔼然。一瞻颜色者。如饮醇酎。其文章甚高。自成一家。而不为空言。皆自经传中流出。其戒从子一篇。大槩以陈烈先生静坐求心之工。晦翁夫子应举读书之法为训。而缕缕数百言。要不出圣门馀矩。观乎此。亦可知其一生用力之实矣。是故。其立朝事君。一以忠信为主。遇事敢言。无所回避。正直之风。益著于鹰鹯之逐。刚大之气。不挫于桁杨之酷。能保晚节。为世名臣。非平日所养之深且大。能若是乎。惟于凤城之事。不能无后人之雌黄。然是亦春秋责贤者备之义耶。盖尝闻 中庙常语 文定王后曰。此人可以当国大事。惓惓不已。是故。乙巳之祸。 文定追念 先王遗意。不忍以重罪加之云。当日君臣之契。此亦可见也。其为政清简仁恕。所至辄有去后思。其巡抚海西。则至摹其像而祀之。卒之日。完府一境髫白。无不涕泣号慕。如弱子之丧慈母。傥所谓未施信而民信。未施哀而民哀者耶。公所著诗文。亡失殆尽。只有若干首藏于家。而其病柏赋一篇。脍炙一时。人称有屈,宋遗韵。岁壬午。公之六代孙重纲。远来访余而言曰。吾先祖行业之盛。不宜湮没于世。而状德之文。迄玆未就。此实后承之罪也。愿得子一言。以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0H 页
视来裔。呜呼。世代已远。文献无徵。顾余孤陋之识。何足以尚论前修。以图不朽哉。既屡辞而不获。则窃以一时诸贤之所尝称道者揆之。知止堂宋公钦。以君子人与之。河西先生。以休休德行推之。柳眉岩希春则曰。临危坚似石。苏阳谷世让则曰。触忌不讳。名节煌煌。其曰。义重命轻承对日。名高谤集敢言辰者。参赞蔡公世英之句也。斯皆可据以为说。而若其世系履历。尚有家乘可稽。谨就而檃栝。序次如右。以俟知德者考信焉。 崇祯后癸未元月 日。安东权尚夏。谨状。
 
按灵光郡善行录。罗德全妻薛氏。其夫病。穿掌贯丝(丝一作索)。露立祷天。既死。断发不梳。蒙白而终其身。其子进士逢绪父病。断指饮血。事 闻朝廷。俱旌褒焉。公之家法。久而不坠也如此。并记之。(右。寒水权先生追记。)
墓表阴记[尹凤九]
有明嘉靖三十年。我 明宗大王之六年辛亥。松斋罗先生卒。尤庵宋先生。大书其墓曰。大司宪罗公讳世缵之墓。寒水权先生状其行。后学坡平尹凤九撮其状。题其石阴曰。呜呼。公字丕承。 中 仁 明三朝之际。群贤蔚兴。文学之士。謇谔之臣。济济盈庭。公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0L 页
即其一。以文学进。称謇谔节。公可谓两有之也。公生而颖悟。早知为己学。淹贯经史。词藻烨然。 嘉靖乙酉。中司马试。戊子。登文科。丙申戊戌。荐魁重试及擢英试。且于泮制 庭试。俱以优异之等。辄居一头。文誉日盛。初隶国子。荐入翰苑。由郎署。历两司,春坊。而玉堂则自修撰至典翰。转艺文应教检详舍人。又与退溪,河西两先生。 赐暇湖堂。皆文苑极选也。甲辰。升吏曹参议。周流承旨大司谏大司成判决事。乙巳。超嘉善。连除大司宪,左右尹忠清监司。终没于全州任所。寿五十四。先是。安老用事。戕杀忠贤。恣行贪虐。人莫敢言。公因重试对策。论当今之弊曰。指鹿之奸。岂独在二世之朝廷乎。盖指斥安老也。安老大恚。诬公倾陷朝廷。酷施栲掠。骨髓迸碎。公拾碎骨纳囊子曰。父母遗体也。不可弃。遂裂衣。以血书数行疏云。为国丹忱。白日照临。及进御。 中庙恻然特宥公。棘于固城。公座隅。书忠信二字。手中不释心,近诸书。爱君忧国之意。自发于歌词。有时吟罢。北望挥涕。 上使人觇知之。始感悟。丁酉。安老败死。以前任奉教召还。引对便殿。 赐御酝。示悔意。乙巳。 两圣继陟。 嗣王幼冲。 母后垂帘。 后弟元衡。与朋,芑等造危言。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1H 页
嫁士祸。公入对 帘前。救解善类。又疏辨白仁杰诸人缧绁之非罪。遂递谏议。后以大司宪。复申前言。终见罢。芑等以公曾入侍忠顺堂。欲与晦斋李先生。并录勋籍。公则力避不从。芑等恶异己。摈不容朝。戊申。奸凶辈以 仁庙君临未踰年。谓不可入 文昭。公陈疏。极言其悖义。斥补全州府尹。政尚宽仁。务兴儒化。吏畏民怀。一境洽然。罗氏贯锦城。三韩壁上三重大匡府院君讳聪礼。寔初祖也。世袭簪琚。至祖讳殷制。以学行 除县监。录清白。 赠承旨。考讳彬。生员。 赠参判。当己卯。屡抗疏救静庵诸贤。卒同被祸。两世皆士类所推。公文学之高。謇谔之操。固自有渊源也。妣 赠贞夫人海平尹氏。察访劳谦女。公娶潭阳田氏。受贞夫人真诰。其父世均。公世居锦之居平。终葬所居东松林山卯坐之兆。夫人祔焉。南士建祠其乡俎豆之。男长惕。县监。仲协。 赠参议。季悦。参奉。女适金景德,金千秋,府使柳梦井,察访李黄钟, 赠参议柳濂。德允,德敏,鲁尚文,察访李洪钟妻。长房出。 赠参判德全。仲房出。县监德元,进士德基,进士德立,参奉德种,德符,郡守金忠秀,主簿柳守敬妻。季房出。今至六七代。内外曾玄。多不能尽录。公孝于事亲。敦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1L 页
宗族。信乡里。德成气和。一觌心醉。为文章。根据经传。务去浮华。虽寻常应举文字。门内书札。必主义理。真淳如菽粟。至其立朝事君。忠与信参倚前衡。为一生用。是以。刀钜鼎镬。若无睹也。惟道是循。再当蔑贞之时。刚大正直之气。无少挫损。丙申桁杨之酷。闻者气短。而 主知亦结于此矣。 中庙尝眷眷焉语 文定王后曰。此人可以当国大事。至乙巳祸。为元,芑所恶。竟不能害者。以 文定犹不忘 先王遗意也。当日君臣之契。亦可见也。后。德全妻薛氏夫病。夜辄露立祷天。虑其意怠。穿掌贯索。昼则解索救病。及夫死。毁性即灭。其子逢绪父病。割指灌血。朝廷俱命旌褒。公忠孝家法如此云。时 崇祯甲申后再丙子仲秋日。谨书。
松斋祠宇上梁文[罗州牧使李徵楫撰]
伏以桑梓旧乡。杖屦遗址。金石无改。阙里之俗犹存。轮奂爰新。考亭之院始创。实系儒林之兴功(兴功恐误)。抑亦芬苾之可寻。松斋先生。孝友出天。精忠贯日。制事以义。凛凛秋霜之节操。接人则和。温温春风之气像。渊源有自。既多闻于鲤庭。学问无他。每着功于蛾述。专意格致。馀事文章。擅美誉于词坛。魁星再耀。蔼重望于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2H 页
翰苑。董狐复生。痛豺狼之当涂。思鹰鹯之逐雀。一挥螭头之笔。敢犯雷霆。犹抗沥血之书。不啻鈇钺。刑虽惨于碎骨。荃既览之揆情。去国身危。幽囚绝瞻天之路。忧时诚切。北望有恋 君之吟。诵庸学诸书。盖心得者。揭忠信二字。常目在之。白日竟照于覆盆。丹书再焕于逼盖。龙鳞屡批。不替绳纠之忱。鱼水方欢。庶展君民之志。感千载之异数。遽泣遗弓。辞一朝之伪功。为世嚆矢。骋四牡于上国。同季札观风之游。借一麾于南州。拟彭泽归田之赋。几见兰操之弄。遽告楹梦之灾。后学小生。无复山斗之望。嘉言谠议。只布方册之间。故老兴嗟。记识尚德之里。行人起敬。指点讲道之场。虽百世而不忘。想馀风之犹在。尚欠庙焉之享。久切识者之叹。固知斯道之晦明。良有由也。其在士子之尊尚。能不慨然。而士气郁而欲舒。故公议翕然归一。瞻松楸之密迩。占得名区。俨祠宇之创营。卜云其吉。藉诸儒拮据之力。举皆趋风。乘一州鼓舞之心。成之不日。所以无求于外。其亦有待于今。不啻广厦千万间。宁患讲磨之无所。嗟哉吾党二三子。咸喜瞻依之有归。翠壁丹楹。恍门墙之得侍。圆冠方领。如警欬之亲聆。俎豆式陈。礼仪亦备。辄成善颂。庸举脩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2L 页
梁。儿郎伟抛梁东。天作龙冈依碧空。双树亭边馀古迹。嘐嘐千载仰遗风。儿郎伟抛梁西。孤山一点隔长堤。烟波白雨冰丝漾。几度先生入品题。儿郎伟抛梁南。月出山光隐翠岚。九井峰尖千万仞。先生大节与相参。儿郎伟抛梁北。山上时看弄影鹤。黛色如今青未了。听松犹想旧时迹。儿郎伟抛梁上。悠悠日月几弦望。消沈万象犹森然。想得当年默自仰。儿郎伟抛梁下。堂坛坦坦接平野。文章节义有阶梯。缝掖皆承时雨化。伏愿上梁之后。山川固护。日月休明。金火递迁。奉琴书而罔绝。衣钵传续。瞻菁莪而长藏。
祠宇奉安祭文[大司谏林濩撰]
呜呼。富于文学。或少謇谔。长于謇谔。或短文学。先生兼之。为国名臣。按廉之后。世有伟人。至于先生。尤有大焉。文章惊世。诚孝出天。既魁重科。又冠擢英。正笏立朝。遇事则争。奸凶当国。人皆囚舌。先生抗言。祸惨碎骨。谓是遗体。盛之佩囊。血书上奏。栫棘炎乡。恋 君歌阕。挥涕北望。饥穷困踬。丹心不渝。忠信二字。大书座隅。中使侦察。 上心感悟。老奸既死。暨沾 恩遇。 赐暇湖堂。退老诸贤。固辞伪勋。素履愈坚。赍志以殁。百有馀年。流风馀韵。耸动一方。尚阙俎豆。盖有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3H 页
未遑。瞻彼南山。杖屦遗址。鸠材殚力。于焉经理。幸有贤侯。以相斯役。华构新成。桑梓动色。玆涓吉辰。奉安神位。庶蒙歆格。启佑后士。
祠宇春秋享祝文(前人)
行本忠孝。文贯道理。名冠一世。垂范百祀。
请谥疏( 当宁辛未。湖南儒生金国休等。)
伏以崇奖节义。所以牖世而树风也。阐发幽潜。所以监古而式后也。苟有气义之旷感。风节之激切者。其所以褒扬而发挥之者。百世如一日。片善亦不遗。此岂特为其人之地哉。诚以敦风教。淑人心之政。亶不外斯。 国家待贤之道。莫重于钟鼎簪组。所以旌忠彰德。耸当世之瞻聆也。若夫世远人去。无所施于表章。则抑亦有貤赠之典。尤有光于生荣死哀之义。粤自我 列圣朝以来。名贤硕德。牢荦相望。道学节义之不一其致。凡有公议之所同者。罔不崇报。独于故大司宪臣罗世缵。学问之高。忠节之卓。 朝家褒典。曾无一言之及。舆情之咨嗟。弥久弥切。矧乎臣等所居。世缵之旧乡也。臣等所读。世缵之遗书也。所愿学者。亦世缵之道德忠义也。若以草莽龃龉之故。而自阻于旌贤尚德之世。则奚但自欺其素心而已哉。亦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3L 页
所以孤负我 圣世之化也。玆敢斋沐而略陈焉。世缵。忠孝为家法。学问有渊源。祖曰殷制。 世宗朝。以清白吏著名。外邑归装。只有三马。世所称三马大夫者也。父曰彬。当己卯之祸。以太学生。屡抗危章。极救先正臣赵光祖诸人。竟被一纲之祸。后蒙褒 赠之典。世缵以乃祖之孙乃父之子。发轫之初。三场壮元。人皆艳之。而超然高踔。意不在温饱。及在翰院。目见金安老当路用事。戕杀忠良。奋然慨惋。乃于重试对策。痛斥其无君之心。比之指鹿之奸。凶党大恚。搆诬以谋陷朝廷。下狱酷刑。至于脚破。世缵拾取碎骨。盛之囊中曰。父母遗体。不可弃也。遂裂衣血书。有曰。上有尧舜之君。下无稷契之臣。为 国丹忱。白日照临。及其疏上。 中庙恻然宽宥。减置栫棘。世缵处坎穷阨。朝夕屡空。人不堪其忧。而恬然自安。大书忠信二字于座右。日课心经,近思诸书。手不释卷。有时吟咏。爱 君忧 国之诚。溢于歌词。 中庙适遣使侦察。知其状。心甚怜之。未几。以内翰召还。 赐酝便殿。以示感悟之意。自是宠遇日隆。历践清显。翱翔近密。与文正公臣金麟厚,文纯公臣李滉诸人。同被湖堂之选。承 恩读书之暇。相与讲劘。深究性命之原。托为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4H 页
道义之契。后当乙巳之初。奸臣尹元衡。鼓唱凶言。鱼肉士流。世缵连以谏长宪长。疏辨白仁杰,柳希春,丁熿诸人之冤。群小侧目。李芑等。欲以世缵冒录于乙巳勋籍。以夺其素守。世缵抗声力辞。芑等惮其直而遂沮焉。及夫 仁庙当祔 文昭殿。而朝议有异肠者。世缵又上疏。极陈其不可。于是奸党之积怒炽起。必欲挤之于坎窞。先是。 中庙有 教曰。罗世缵可以当国大事。常眷眷不已。 文定圣后追念 遗教。不忍深罪。黜补全州府。世缵居外岁馀。国是未定。朝象日非。心甚悒悒。幽郁成疾。宣室之召。已矣无路。淮阳之卧。遂以不起。其亦悲夫。大抵凡人之心。每多柔茹而刚吐者。先贞而后黩者。惟此世缵。始遘安老之怒。几毙桁杨。而犹不有惩羹之悔。再焉而救乙巳之贤。不惮元衡之锋。三焉而斥录勋之举。重结李芑之怨。末又立脚于 文昭之议。只知有国家。不知有吾身。只见其义理。不见其祸福。向非 圣主之遗教。 圣母之宽仁。恶得免齑粉于权凶之手乎。盖其风棱气节。弥大弥刚。松柏之姿。遇寒益贞。姜桂之性。到老愈烈。风霜之变。虽阅百劫。金石之肠。不渝一节。从古志士之论。至今悲慨。文正公臣金麟厚。哀而诔之。有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4L 页
曰。义著论勋处。心存献策辰。文节公臣柳希春挽辞曰。临危坚似石。故参赞臣蔡世英亦曰。义重命轻承对日。名高谤集敢言辰。故参赞臣宋钦曰。罗世缵。君子人也。故赞成臣苏世让曰。触忌不讳。名节煌煌。诸贤之言。皆足为考德之资。而试以学问上言之。亦尝用力于实地。戒其子侄书。有以陈烈先生静坐求心之工。紫阳夫子读书应举之法。谆谆著训。沕然合圣门馀矩。先正臣权尚夏状其行。亟称其文章学术。皆从经传中流出。又诩其忠信为主。刚大之气不挫于桁杨。能保晚节。为世名臣。此尤见百世不朽之论也。南土人士。莫不矜式。以乡先生祭社之义。设祠而啜享者。亦已为百有馀年。盖其善类之立言。不为不多。士林之尊慕。不为不备。所未遑者。尚未蒙 圣朝之褒典耳。窃惟乙巳诸贤死于忠者。莫不有悯恤之典。而惟此世缵。湮没无称者。抑以其死生之不同欤。殷有三仁。并齐其名。惟其见义精深。持志弥确。终能为元祐完人。比之于猝乍间慷慨立谈办节之人。尤有大焉。伏愿 圣明俯垂渊鉴。特赐罗世缵节惠之典。以光 圣德。以副舆论。千万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所陈虽好。事系重大。猝难施从。今姑置之。尔等退修学业。)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5H 页
请谥疏( 哲宗庚申。湖南进士金凤休等。)
伏以 国朝以来。贤士之树立。莫盛于乙巳。贤士之祸变。亦莫惨于乙巳。及夫伸晰之后。当时著显之臣。莫不蒙 貤赠节惠之典。而上下百数年之间。阐扬相属。独于故大司宪臣罗世缵。尚未蒙均施之恩。其在罗世缵有国无臣之义。固无所加损。而抑岂非 圣代之欠典。公议之激郁者哉。臣等谨以罗世缵道学忠义。举槩陈之。自其早岁。风仪峻整。气量宏深。根之以德性。济之以经术。屹然为山南章甫之领袖。馀事文章。亦自炳烺。魁擢三场。喧腾一世。而钦之若无有。及其释褐而登朝也。启沃之猷。謇谔之风。已从学问上磨鍊矣。方在翰苑。见安老擅权。戕害忠良。乃于重试对策。痛斥而极论之。指鹿之奸。莫逃于笔下。吹蜮之毒。仍发于沙中。重诬下狱。酷刑加身。至于脚碎而骨坠。罗世缵拾其碎骨。盛之囊中曰。父母遗体。不可弃也。遂裂衣咋血而上书。其略曰。上有尧舜之君。下无稷契之臣。为 国丹忱。白日照临。 中庙览而恻然。特 赐宽宥。置之栫蕀。其在围中。朝暮且死。而恬静自安。日诵圣贤书。间以啸咏。忠爱之心。溢于辞表。 上遣中使侦察。则手不释近思诸书。座隅大书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5L 页
忠信二字。 上大感悟。以内翰召还。 赐酝便殿。以示恩遇之意。自是历践清显。与文纯公臣李滉,文正公臣金麟厚诸贤。同被瀛选。相与讲磨义理。深为道契。及当 明庙乙巳。奸臣元衡。鼓煽凶言。网打善类。罗世缵连以谏长宪长。抗章奏 启。以辨忠肃公臣白仁杰,文节公臣柳希春,忠简公臣丁熿诸贤之冤。群奸侧目。必欲中伤。李芑等欲以罗世缵。冒录伪勋之籍。以夺其所守。罗世缵抗义力拒。其计遂沮。 仁庙当祔文昭殿。而憸徒有乖乱之议。罗世缵陈疏极斥。于是奸党之积怒尤甚。先是。 中庙有教曰。罗世缵可以当国大事。常眷眷焉。 文定王后追念 圣旨。不忍深罪。出补全州。当是时。 国是未定。朝象日非。心常悒悒。因以成疾。竟未之起。噫。夷险一节。终始不渝者。自古何限。而岂有如罗世缵之赴汤蹈仁。愤不顾身者也耶。始遘安老之厄。几毙桁杨。再犯元衡之锋。申救乙巳之冤。重结李芑之恨。抗斥录勋之伪。终又秉直于 文昭之议。向所谓蔑险一节。有 国无身者非耶。 明庙特命礼官 赐祭曰。超群志气。间世才华。盘根错节。利器斯别。文正公臣金麟厚诔辞曰。义著论勋处。心存献策辰。文节公臣柳希春挽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6H 页
词曰。宇量千间厦。才猷万斛舟。参赞臣蔡世英曰。义重命轻承对日。名高谤集敢言辰。孝献公臣宋钦曰。罗世缵。君子人也。赞成臣苏世让曰。触忌不讳。名节煌煌。先正臣宋时烈大书其墓。其学问之纯正。气节之凛礭。识量之宏厚。槩于此验之矣。臣等窃不胜羹墙寤寐之感。谨以先正臣权尚夏所撰行状中。文章事业。皆从经学中流出。刚大不挫。能保晚节等语。为一世诵之。敬奉畏垒之典。少伸寓慕之忱。此不过儒林之崇卫。其在 朝家褒奖之道。迄未之举行矣。玆敢相率裹趼。冒越仰陈于 法驾之下。伏乞 圣明。克念劝俗之贲化。懋答褒贤之盛典。故大司宪臣罗世缵。特畀正卿之秩。仍施易名之典。以彰洪造。以洽舆望事。(入 启)
谥状[赵斗淳]
 上之十有一年。 赠故大司宪罗公世缵吏曹判书。法当谥。公后裔钟休,钟玄。持遂庵权先生所纂状。徵不佞最其要。质于太常氏。顾不佞弇陋甚。其于遗文古事。昧如也。而遂翁之言。惇史也。玆其可以为役也。按公字丕承。籍锦城。号松斋。上祖聪礼。三韩壁上三重大匡锦城府院君。至文奎。官西海按。赐紫金鱼袋。于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6L 页
公为六世祖。曾祖继。 赠囧正。祖殷制。由学行宰长城。后录清白。 赠左承宣。考彬。成均进士。屡抗章论时事。 赠吏参。妣海平尹氏。察访劳谦女。 赠贞夫人。并以公贵也。公以弘治戊午。生于罗州。家贫好读书。常燃松肪达曙。淹贯经史。词藻蔚然。乙酉司马。戊子登文第。调罗,黄两州训导。甲午。由学谕荐入艺文馆为检阅。丙申。魁重试。仍承奉教。时金安老用事。张甚恣睢。慑一世囚舌。无与谁何。公于重试对策。斥其无君。拟诸指鹿之奸。安老大恚。罗织诏狱。拷掠无完肤。公拾碎骨。盛之佩囊曰。父母之遗。不可弃也。遂裂衣血书曰。上有尧舜之君。下无稷契之臣。为国丹忱。白日照临。疏奏。特从宽。棘于固城。园中食乏屡空。而惟日诵圣贤书。尝作为歌诗。北望吟涕。 上遣中人。侦其死生则归报曰。手中不释近思诸书。座隅。大书忠信二字矣。 上大感悟。及安老败死。以奉教召。引对便殿。宣内酝示悔谢意。是岁。又捷擢英试壮元。自是数年之间。历礼兵曹正郎修撰校理应教典翰,艺文馆应教持平掌令执义献纳侍讲院文学弼善,辅德,议政府检详舍人成均馆司艺,司饔,司仆,宗簿,尚衣诸寺院正。间与退溪,河西二先生及林锦湖亨秀,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7H 页
郑林塘惟吉诸公。读书湖堂。盖一时之选也。甲辰。特升吏曹参议。移同副承旨。升至左。转大司成。乙巳。历判决事。超嘉善阶。拜大司谏。时 中,仁两圣继陟。 明庙幼冲。元凶尹元衡等煽危言。媒蘖善类。祸将不测。公颇有救解言。又辨白公仁杰,柳公希春,丁公熿冤状。奸党恶之。不使居谏职。丙午。升大司宪。又申前言。未几见罢。叙为汉城府右尹。李芑等以公曾入忠顺堂。欲录其勋以牵连之。公厉声诃叱。丁未。拜左尹。夏。充 圣节使如京。还拜忠清道观察使。戊申。复为右尹。时议以 仁庙未逾年之君。不欲入文昭殿。公极陈其不可。坐黜为全州府尹。治民兴文教。既而邪说益炽。国家曰非。遂忧愤成疾。辛亥六月。卒于衙。讣 闻。祭赙如仪。后百五十馀年。南中人士就所居乡。建祠俎豆焉。夫人潭阳田氏。原从功臣世均女也。公孝于亲。年甫十二。躬渔猎供甘旨。及器。庐于墓。睦宗族。信乡里。是非之辨甚晰。而和厚蕴重。迩其颜者如饮醇焉。文章甚高。而皆自经传中流出。不为空言。其戒从子一篇。大槩以陈烈静座求心。晦翁夫子应举读书之法为训。而缕缕数百言。要不越圣门馀规。是故。其立朝事君。一主忠信。遇事敢言。无所回避。苟有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7L 页
鹰鹯之逐。则非三木桁杨所能屈。能保有晚节。为世名臣。平日所养之深且大。此其验也。第于凤城事。不能无贤者责备者。而今其世代邈。文献无徵矣。后生管蠡之。轻用轩轾。非阙疑阙殆之义也。盖闻 中庙尝语文定王后曰。此人可以当国大事。及乙巳之祸。公之免重辟。以此云。当曰君臣所相契。亦可见也。为政清简仁恕。所至辄有去后思。湖西则至摹其像而祀之。卒之日。完府一境髫白。无不涕泣号慕。所著诗文亡失殆尽。只有若干首。而病柏赋。人称有屈宋遗韵也。尝窃论之。公用直道忤权奸。濒危祸自安老始。而劲劲弥厉不自摧。终与芑,元衡。冰炭薰莸之不相入。而尚得以考终而无他者。倘亦天定之胜。有由然而然欤。知止宋公钦。以君子人与之。河西先生。以休休德行推之。柳眉岩希春则曰。临危坚似石。苏阳谷世让则触忌不讳。名节煌煌。其曰。义重命轻承对曰。名高谤集敢言辰者。参赞蔡公世英之句也。斯皆可据以为说。而遂庵权先生所以归重于前辈尚论者也。谨述而谂之。(前任左议政杨州赵斗淳。撰。)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8H 页
(附)湖堂修稧录(嘉靖癸卯。成公世昌所记。)
艮斋崔演(字演之。江陵人。生 弘治癸亥。庚寅夏 赐暇。乙酉司马。同年乙科。司仆寺正。父县监世健。)
十省堂严昕(字启昭。宁越人。生 正德戊辰。庚寅夏 赐暇。乙酉司马。戊子甲科。弘文馆典翰。父部将用和。)
楸坡宋麒寿(字台叟。恩津人。生 正德丁卯。甲午 赐暇。辛卯司马。甲午丙科。议政府舍人。父郡守世忠。)
松斋罗世缵(字丕承。罗州人。生 弘治戊午。辛丑夏 赐暇。乙酉司马。戊子丙科。丙申重试壮元。戊戌擢英试甲科。弘文馆校理。父生员 彬。)
菊涧尹铉(字子用。坡平人。生 正德甲戌。戊戌春 赐暇。辛卯司马。丁酉甲科。司宪府持平。父励节校尉鹤龄。生父县监承弘。)
竹溪任说(字君遇。丰川人。生 正德庚午。丁酉秋 赐暇。辛卯司马。癸巳丙科。丙申重试。戊戌擢英试。吏曹正郎。父参奉明弼。)
芝山李滉(字景浩。真宝人。生 弘治辛酉。辛丑春 赐暇。戊子司马。甲午乙科。弘文馆校理。父进士埴。)
锦湖林亨秀(字士遂。平泽人。生 正德甲戌。戊戌秋 赐暇。辛卯司马。乙未丙科。会宁判官。父府使畯。)
寓庵金澍(字应霖。安东人。生 正德壬申。辛丑春 赐暇。辛卯司马。己亥甲科。吏曹佐郎。父从仕郎公亮。)
尚德斋郑惟吉(字吉元。东莱人。生 正德乙亥。辛丑春 赐暇。辛卯司马。戊戌甲科。吏曹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8L 页
佐郎。父郡守福谦。)
汲古斋李洪男(字士重。广州人。生 正德乙亥。辛丑春 赐暇。辛卯司马。戊戌乙科。弘文馆副修撰。父牧使若冰。)
好学斋闵箕(字景说。骊州人。生 弘治甲子。辛丑春 赐暇。辛卯司马。己亥丙科。弘文馆著作。父判官世琉。)
湛斋金麟厚(字厚之。蔚山人。生 正德庚午。辛丑春 赐暇。辛卯司马。庚子丙科。承文院副正字。父幼学龄。)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跋
  
跋[罗锡五]
 先祖松斋先生遗稿。散佚于兵燹。收拾若干篇藏于家。无愁俞公最基纂次成编。 英庙丙申。始用活字印行。而字多讹舛。读者病之。近岁。洪尚书奭周氏重加校勘。金 寝郎章焕甫考订之。稍成净本。今不肖老将死矣。惟先迹堙晦是惧。遂鸠材募工。锓板于福川之沙崖。族弟祥根尸其事。匝一岁工告讫。稿兄诗若文三卷。附录一卷。若遗墨六板。别附编末。以见先生之心画云尔。龙集庚寅闰夏下浣。后孙锡五。谨识。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追录
  
阳坡山庄同类录
洪澍(杏村。 南阳君。)南阳人
罗英杰(月浦。 锦城君。)罗州人
洪彦博(阳坡。 南阳侯。)南阳人
成汝完(怡轩。 文靖公。)昌宁人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9H 页
奉玩阳坡同类录有感(并序)[石壁洪春卿]
此录。惟我先祖杏村公亲笔也。字法劲健。手泽尚新。不胜悲感。我先君尚以未得奉玩为恨。而孤春卿每有未补先君之恨矣。月浦公后孙罗世缵与春卿。情同骨肉者。而今年春。以应教承 召上京时。瓻封是录。送示于余。喜慰无量。即模画锓梓。多遗玉堂同僚。而旧本袭袭藏于我家。流传子孙也。
 千金字迹尽名流。一世交情想胜游。影纸尚存蠹不蚀。子孙怀抱自罗州。
与罗世缵(松斋)[石壁洪春卿]
 别后音耗萧然。未审 令候如何。不堪远怀之苦。(戚弟)仅度寒日耳。内中 令公今受 新命。不惟朝望之重。 圣眷亦深。 令公重无大重疾。不可以安卧草堂。而负召 命也。幸即上来谢恩勿缓。
松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129L 页
前者。适岭东监司有阙。以我 令公为首拟。而不受点。于此可见 上意也。后有方伯之拟。万无受点之理矣。今须上来谢恩。从便就閒。未为晚也。(戚弟)今者移寓乡校洞邻近。得室舍以待之矣。百计莫如上来也。勿称疾自便。强拒时望。景浩之意亦如右。伏惟 令照。 贤胤亦入缮工监役之望云耳。个中之事。不能言。馀在奉拜。不宣谨问。
答罗世缵书[石壁洪春卿]
 比来。问闻久断。令人郁郁。兹伏蒙 令翰。忙手开缄则满纸无非郑重之意。于此可见 令公爱我深待我厚。而不鄙不遐。感悚不知所言。(春卿)每欲修一状以探起居。而久病夺魄。未暇为之。恒切歉然。玆承先施。尤服 令公待人以恕之惠也。
答罗松斋书[洪春卿]
 自 令公入城。一未奉候。甚愧甚愧。专人垂问。且惠食物。无非珍羞美品。感谢无已。家弟安信。昨月承闻。而书中亦不无 令公安否之称道处耳。日曛乱草。
咏锦城庆事
我 成宗十四年戊子。本州文士九人。联名莲榜。时牧使金春卿仲子叔勋亦同榜。一时庆会于锦城馆。本州教授朴成乾。作别曲六章以美之。金崇祖,洪贵枝。年少才能。金叔勋,崔贵源。父母俱存。罗涣兴,罗景造。兄弟无故。罗振文,罗处光。始起家风。罗显,罗赟。四寸兄弟共占莲榜。故公有诗曰。
锦城庆事不其誇。贺鼓渊渊十二家。如此佳期稀振古。欢抃朗咏六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