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x 页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封事(附劄)
封事(附劄)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3H 页
丁未三月十二日封事
臣等。俱以无似。忝侍 经幄。 恩荣罔极。补效何事。每怀职分。徒切兢愧。及见司仆正金天宇轮对。货唐马之说。是导侈 新政于内。开衅 上国于外。言之痛骨。念之寒心。昔武王。大圣人也。召公豫戒受獒。而作旅獒一篇。伯囧。大仆正也。穆王豫戒导侈。而作囧命一篇。然而武王则闻谏即悟。却一獒而垂统八百。穆王则有戒自蹈。得八骏而几亡四海。二篇俱在。明鉴昭昭。其得失。固不可以一毫掩也。敬写二篇以进。伏惟 殿下取择焉。况当西旅贡獒之时。武王已为天子。九夷八蛮。已皆通道。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之有也。以王所有而来献。召公犹且作书陈戒。始曰呜呼。终曰呜呼。恳恳血诚。其书只一百九十三字。而其忠爱之心。明于万世。直与白日争光。设使武王为诸侯。而冒天子之禁。唯良马是急。宁窃货而无问。则召公之训。当复何如也。 成庙朝。有议市胡马者。其时侍从俞好仁启曰。非土产。不可市。 上曰。汉文却千里马来献。犹却之。况市之乎。载在国朝宝鉴。 中宗
臣等。俱以无似。忝侍 经幄。 恩荣罔极。补效何事。每怀职分。徒切兢愧。及见司仆正金天宇轮对。货唐马之说。是导侈 新政于内。开衅 上国于外。言之痛骨。念之寒心。昔武王。大圣人也。召公豫戒受獒。而作旅獒一篇。伯囧。大仆正也。穆王豫戒导侈。而作囧命一篇。然而武王则闻谏即悟。却一獒而垂统八百。穆王则有戒自蹈。得八骏而几亡四海。二篇俱在。明鉴昭昭。其得失。固不可以一毫掩也。敬写二篇以进。伏惟 殿下取择焉。况当西旅贡獒之时。武王已为天子。九夷八蛮。已皆通道。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之有也。以王所有而来献。召公犹且作书陈戒。始曰呜呼。终曰呜呼。恳恳血诚。其书只一百九十三字。而其忠爱之心。明于万世。直与白日争光。设使武王为诸侯。而冒天子之禁。唯良马是急。宁窃货而无问。则召公之训。当复何如也。 成庙朝。有议市胡马者。其时侍从俞好仁启曰。非土产。不可市。 上曰。汉文却千里马来献。犹却之。况市之乎。载在国朝宝鉴。 中宗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3L 页
朝。尹殷辅建议请市唐马。 上曰。禁民之贸而自上贸之。不可也。然则 成宗朝二十六年,中宗朝四十年。未尝有 命货一唐马。而天宇欲以义顺馆奴窃货之一骢。掩蔽 二圣光明正大之治。曰。本国货唐马。其来久矣。呜呼。 二圣在上。于昭于天。陟降厥事。日监在玆。臣等亦知其不可诬也。而天宇欲诬之。不亦甚乎。其言又曰。 中宗朝御乘最多。骢马甚良。是不以 圣治归美。而以一骢为盛事也。又曰。三年后 拜陵无马。此非细故也。我国岂无一马可以 御乘拜陵乎。而必欲求其异马。是不以开衅上国为大故。而以无异马为大故也。其说不亦戾乎。其言又曰。我国素无良马。不许和贸于中国。此岂谋国之善策乎。是欲贸马开衅。然后为善策也。其言又曰。我国于中朝。物货无不通贸。而独于马不货。恐非得计。呜呼。自古通货唐物。而马则不贸。计固有在。夫他物之犯禁窃货者。尚可以包裹而致。若马则非可以包裹所致。如其一滥。其衅必生。倘曰无衅。其所谓得计者。臣等实所未解也。其言又曰。华人古称本国无良马。今又闭绝贸易之路。骏马何由而得乎。呜呼。是必得八骏然后。为快于心乎。天宇亦前日侍从之臣也。不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4H 页
以召公所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启于 圣冲。而汲汲以得辽马。为新政首务。臣等实不知其心之所在也。其言又曰。大典禁制条。金银牛马。不许出境。未闻有禁他国来卖之良马也。呜呼。在我国牛马。则禁勿出境。在他国牛马。则欲其出境。是果圣人大学絜矩之道乎。诚使 上国。无牛马出境之禁。推吾之絜矩。尚可以无买。况有 天子之大禁乎。 祖宗列圣之所不许乎。昔文王之治岐也。其国在极西。与辽冀相距绝远。其无冀马。审矣。然而大治。千载无及焉。是二南之化赖于周召。未尝由于良马也。至于我国。新罗氏邈在极东。为高句丽阻遏贡路。每䜣于大唐。亦与辽冀绝远。是高句丽先得冀马。而新罗无冀马。明矣。然而高句丽卒为新罗所亡。新罗武烈王。乃能统合三韩。为东方太宗圣王。非由于有良马。实赖于金庾信诸贤。是治国在于良臣。而不在良马。冀马有无。何与益损。 中宗大王久乘骢马。亦知其良。而不复命贸于辽。至有大臣建议而不许。其为后世虑。至矣。然天宇以 先王所乘一骢之良。犹藉口为辞。必欲货致唐马。设使今日。货唐马无禁。多致其良。则后日之为天宇者。藉今日为辞。纷纷曷有纪耶。昔汉光武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4L 页
时。有献千里马者。命驾鼓车。臣等恐 中庙在上而得骢。不驾鼓车为悔也。其言又曰。本国一马之直。可买唐二三云。其无稽鄙语。实出于市井。是天宇不以义导 殿下。而以利罔 殿下。臣等闻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苟以利而已。则其源一开。末流必滥。滥必有溺。使圣人之教。无一可信则已矣。如其可信。则臣等恐低昂匹夫之小利。不足以为利于大国。而如大学所云。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不亦深可惧乎。若大臣所启。亦非以天宇为是也。休休有容。广开言路。要使人人各尽所怀耳。臣等职在论思。不敢不竭所蕴。所以宁负天宇。不忍负 殿下也。祖宗之垂训如此。帝王之力行如此。先民之进戒如此。此臣等所以虽蒙 允俞。而毕献瞽说也。伏惟 殿下留神焉。
辛亥正月十四日封事
嘉善大夫行成均馆大司成臣周世鹏。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上言于 主上殿下。臣伏以佛者。本西戎五印度之一丑教耳。古昔盛时。如唐虞三代以前。未尝有也。逮君德下衰。王者之迹熄。然后始流入中国。其祸滔天。于是历代赤心之臣。爱其君父者。奋不顾
辛亥正月十四日封事
嘉善大夫行成均馆大司成臣周世鹏。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上言于 主上殿下。臣伏以佛者。本西戎五印度之一丑教耳。古昔盛时。如唐虞三代以前。未尝有也。逮君德下衰。王者之迹熄。然后始流入中国。其祸滔天。于是历代赤心之臣。爱其君父者。奋不顾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5H 页
身。各揭殷鉴。号泣而陈缕皂白。昭昭具载史册。千载之下。不可诬也。若数其通天之恶。则一曰子而不父其父。二曰臣而不君其君。三曰民而不事其事。四曰男而不妇其妇。女而不夫其夫。言为邪诐。行为乱贼。必尽灭人类。然后为快于心。是其罪大恶极。穷天地亘古今而有不可逭者。是故欲福田。反受其殃。其死也。必积薪而烧其骨。石以磨之。风以散之。其受刑之惨。亦未有若是之酷也。呜呼。彼亦人耳。岂不知其刑之惨也。且其威诱愚民。亦必曰。火汤之有苦。然而终使其身。未免烧戮也。其所以宁甘自受而不悔者。盖亦自识其恶逆之无所容于天地间。而如此然后。小可以赎其罪也。不然。岂天厌丑德。阴降其罚。而佛不得自知耶。不然。古今天下。其类不亿。岂无一人面悟也。若曰必欲诬人。宁先诬己。则其为不道亦甚矣。揆之天理。察之人情。万万无一可信。伏惟 殿下天纵生知。道究精一。凡所施为。动慕尧舜。耻与三代并也。文明之会。千载一时。臣常以为唐虞之治。可目见于今日也。况于释氏祸福之说。岂有一毫崇信。及复禅教二宗。初闻不觉流涕失声。道路皆云佛将兴。儒将衰。兴天,圆觉。将复立。市井喧腾。达于四境。国史书之。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5L 页
野史记之。天下后世。谓 殿下何如也。臣蝼蚁微悃。久侍 经幄。亦知 殿下至圣。岂惑于佛而复两宗也。诚悯饥馑之氓。转于沟壑。流为盗贼。为黔黎。权复禅科。作为僧统。以杜绝缁髡之为贼也。然而帝尧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周文先施四穷。国亦大化。当是时。不知有佛。宁有两宗。今也欲弭盗贼。而乃反复立僧科。以开游食者归依之门。又从以搜括其苦役者而驱之。是无异教猱以升木也。故臣以谓和万邦化一国。在于仁政。而不在于统僧。实四圉保一国。在于安集。而不在于括丁盖亦反其本矣。 殿下有尧舜之心。而群臣或有愧于 殿下之心。群臣有 殿下之心。而群牧或有愧于群臣之心。群牧有群臣之心。而吏胥或有愧于群牧之心。 天书日降。而 恩泽或未洽于下。民瘼日沸。而冤怨或未达于上。军籍不修。农政不举。学校陵夷。风俗奢薄。和祥不腾。乖孽多集。水旱荐臻冻饿相望。加之以徵索。仍之以鞭挞。九族不保四邻为墟。千家变为百家。百家未有十室。孑遗茕茕夜哭号天念之伤心。究之有由。臣固知 殿下所忧在于积弊。虽然。是诚不可以他求者也 殿下常曰我之仁吾民者。果能尽如尧舜乎。诸大夫皆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6H 页
曰。我之敬吾 君者。果能尽如九官乎。为群牧者亦曰。我之牧斯民者。果能无愧于十二牧乎。苟曰是善。虽细行而为之不厌。苟曰是恶。虽小过而改之不吝。上乐虚己。而必取人为善。下耻讦人。而必先检乎己。克宽克仁。无怠无傲。制民之产。依民之愿。惟务吾道各用其极。博厚如地。高明如天。鳏寡孤独四穷者。先受其赐。四境之内。无一物不获其所。则和气自升。丰年自至。民生自安。边圉自实。而唐虞之治。不难回矣。臣闻。积尘成山。积涓成海。故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夫佛有大恶无小善。而 殿下欲科而宠之。藉以为治。恐非尧舜和万邦。文王化一国之本也。然则设使复立两宗。盗贼决不可弭。边圉决不可完。而异端一兴。未易攘除。吾道一衰。未易尊阐。譬如荆棘剪而不去。譬如芝兰种而不荣。曾谓欲荣芝兰。而可以培荆棘乎。阴盛阳微。安危之几。间不容发。岂不深可惧哉。丑佛犬豕之书。不可以复诵于 圣明之时。丑佛犬豕之徒。不可以复科于 圣明之朝。丑佛犬豕之习。不可以复染于 圣明之治。惟我 中庙。以上圣之资。应中兴之运。赫然南面为治四十年。礼乐文明之化。一洗万古。其于燕山乱政。无有一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6L 页
事因循不改。而独于虏佛两宗之革。终不复旧者。岂无微意。肇我邦。自三国迄王丽。皆事佛而颠。诗人至有闾阎半是梵王家之讥。我 祖宗于两宗。盖亦狃于历代之弊习。而未遑尽革也。岂可使 中庙一洗之彝伦。复为虏教所斁。岂可使 中庙一新之民俗。复为虏俗所陷耶。 殿下必欲近舍 文考。而远法祖宗。臣之惑滋甚。夫 中庙之所以不复两宗者。非以燕山为是。而 祖宗为不足法也。燕山万恶之中。独有革两宗一事。偶得其中。 祖宗万善之中。独有不革两宗一事。尚袭王丽之旧弊。呜呼。以 中庙至孝。岂不欲尽复燕山所革。而一遵 祖宗之旧章哉。若容私意。而不因其所革焉。则又非圣人廓然大公取善无穷之本心也。况以历代之旧愆。指为 祖宗之旧章。而必复之乎。此 中庙所以宁因燕山之革而不嫌。宁受不遵之过而不辞。必以不复旧弊为孝也。臣所谓微意者此也。亦可谓至公至德至孝而无以尚矣。呜呼。惟我 中庙。于昭在上。必曰。不复两宗一事。虽仰质前圣而无疑。俯俟后圣而不惑。我旧育臣庶。曷不以至诚告我 文子也。然则一国臣子将何以报 中庙天地罔极之恩。 殿下将何以答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7H 页
文考陟降厥事之望乎。大抵佛者。乃天壤间耗斁生灵之一大寇贼。不惟蟊贼食货。而必先蟊贼风俗。不惟蟊贼人心。而必先蟊贼天理。其为祸虽禄山,黄巢之乱。完颜,铁木之暴。不足以喻其凶虐也。 殿下欲遏草窃之小盗。而反引纲常之大寇。欲防一时之小弊。而反开万世之大弊。臣实悯焉。况小盗决不可遏。而小弊亦不得防者乎。若别有他事。则臣不敢知。不然。 殿下虽日教曰不为崇佛。人孰信之哉。呜呼。人伦之所始者夫妇。而佛绝之。人道之所重者君父。而佛叛之。人生之所赖者衣食。而佛贼之。 殿下将安用彼徒。而必复 文考所不复之科。必违 文考所尽善之志。必拒举朝所伏閤之谏也。在易之履曰。辨上下。定民志。故为政必先于正名。惟帝王然后称宗。佛何人。敢号两宗。其不可复踵高丽之旧愆也。亦审矣。世之阿谀自谋。误人家国者。必曰。佛能使人寿福。皆如其意。呜呼。诚使佛能加寿福于君父。则历代忠臣孝子读圣贤书者。当先佞佛。为君父祈寿福之不暇。何必逆鳞而力排之也。昔孟子拒杨墨。自拟其功于神禹。盖杨墨之害。甚于洪水也。其在杨墨犹然。况甚于杨墨者乎。朱子曰。邪说害正。人人得以攻之。不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7L 页
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不必士师。使孟子朱子。同欺天下万世。则虽复两宗。可也。如其不然。岂不凛然寒心哉。臣以无似。滥叨国学之长。若坐视人伦沦胥于禽兽。而不为 圣明号泣而直陈焉。则是下以舍臣平生之学。上以负 殿下殊遇。臣虽愚陋。亦知其不忍也。加以臣自去夏中湿以来。两足浮肿。脚膝疼剧。经秋阅冬。證势益深。究其病根。必在脏腑。步趋蹠戾。既不能进退随行。精神卤莽。又不得委曲尽言。伏席窃廪。兢愧穷天。伏愿 殿下。回乾坤之量。先察荛言。如日月之蚀。勿吝汤改。亟收成命。以快物情。吾道幸甚。宗社幸甚。生民幸甚。臣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流涕百拜。冒万死以 闻。
丁未弘文馆劄子
弘文馆副提学臣周世鹏,直提学臣郑彦悫,应教臣闵箕,副应教臣元继俭,校理臣陈复昌,副校理臣沈逢源,尹玉,修撰臣柳景深,副修撰臣任辅臣,正字臣赵璞。伏以 上教。以 世祖之迁为未安。 命朝廷。重复议定。臣等虽无似。亦知 圣上孝思罔极。况 世祖再造东方。而只缘 列圣享年不永。代数殊促。今当例出 文昭殿。凡在臣属。孰不怆剧垂涕。第念
丁未弘文馆劄子
弘文馆副提学臣周世鹏,直提学臣郑彦悫,应教臣闵箕,副应教臣元继俭,校理臣陈复昌,副校理臣沈逢源,尹玉,修撰臣柳景深,副修撰臣任辅臣,正字臣赵璞。伏以 上教。以 世祖之迁为未安。 命朝廷。重复议定。臣等虽无似。亦知 圣上孝思罔极。况 世祖再造东方。而只缘 列圣享年不永。代数殊促。今当例出 文昭殿。凡在臣属。孰不怆剧垂涕。第念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8H 页
世宗遗教。定限五室。累代遵行。决不可加减也。大抵文昭殿。以亲亲为重。功德之不迁。则自有 太庙存焉。圣人。人伦之至。当初制礼。曲尽忠恕之道。其为五服。一曰三年。二曰期年。三曰大功。四曰小功。五曰缌麻。天经地纬。不可易也。去年冬。 世宗既以当世缌麻之亲。出于 文昭殿。其 圣德隆功。亦岂臣子之所忍迁而瘗之乎。然而不得不迁者。诚以其缅也。渐以之远。势所然也。若 世祖于当世小功之亲。其在圣情。益为切恳矣。然而前日朝廷之所以合辞请出文昭殿者。亦岂无悲悼之怀而冒陈乎。参之以礼。亦势所必然也。 殿下亲承 仁庙丕绪。为服三年。义当父视。于情至切。于时至近。反覆计之。于理不可不入 文昭殿。 世宗之不以 恭靖入 文昭者。承太宗之后。重在 太宗。而 恭靖为疏。 成庙之议出 文宗者。承 世祖 睿宗之绪。重在 世祖 睿宗。而 文宗已缅其迁也。皆得圣人之权。今也方服 仁宗之丧。衰麻在身。上下之哀痛尚剧。则 仁庙之不祔 文昭。比诸 光庙之迁出。愈为未安。今虽祔于 文昭。渐以之远。则后日之议 仁庙。终必为 文宗之例。若祔于 延恩。则非徒增室有违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8L 页
世宗之教。亦恐贻后难继之弊。朝廷大臣询谋佥同。前日议得极是。今不可改也。且为使而失 天子之敕。自有其律。必以其律罪之。而以其实 奏闻。然后庶尽事大之诚。特从末减。只罢其职。物情皆以为骇怪。耳目之官。终无一言以正邦宪。近日不职之事。亦多类此。台谏。国之纪而颓靡至此。岂不寒心。取 进止。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书
上李晦斋
伏想荣侍万福。深慰深慰。近睹除书。势须还朝。无便路谒。倾企实切。前行虽得暂承謦咳。不得日趋轩屏。岂啻常人向慕耶。吾邦自箕后鲜有闻。三国时。惟罗最称。而其以文章鸣者。推强首耳。然其所学未能皆出于周公仲尼之道。独薛弘儒之博勤善讽。崔文昌之文藻神异。其所见所行。真可谓百世之士。而至于诚正之说。槩乎其未闻也。然其生一隅倡文学。功莫大焉。则配享先圣。非斯人而谁欤。高丽金文烈。以文业名天下。宋使之来我者。至写容传谱。而不能教其子。一夫烧髯。毒流王室。其祸惨矣。若安文成者。异于是。一生礼晦庵。其垂裕以敬为主。诚有东以来一人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书
上李晦斋
伏想荣侍万福。深慰深慰。近睹除书。势须还朝。无便路谒。倾企实切。前行虽得暂承謦咳。不得日趋轩屏。岂啻常人向慕耶。吾邦自箕后鲜有闻。三国时。惟罗最称。而其以文章鸣者。推强首耳。然其所学未能皆出于周公仲尼之道。独薛弘儒之博勤善讽。崔文昌之文藻神异。其所见所行。真可谓百世之士。而至于诚正之说。槩乎其未闻也。然其生一隅倡文学。功莫大焉。则配享先圣。非斯人而谁欤。高丽金文烈。以文业名天下。宋使之来我者。至写容传谱。而不能教其子。一夫烧髯。毒流王室。其祸惨矣。若安文成者。异于是。一生礼晦庵。其垂裕以敬为主。诚有东以来一人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9H 页
而已。人伦之道。自此大明。而入 本朝。已觉与三代并隆。世鹏之不量力。立庙而尊之。正见于此。幸以一言。惠示可否。伏惟閤下。深潜性理。砥柱当世。能存且省。既恭而安。望其外。足以验其中。致上而泽下。正其时也。区区之怀。别有所望。世鹏天资朴陋。学问卤莽。年逼知命。痴绝守株每思归田。护先松修俟。感恋 圣恩。徘徊饱饭。无益于公。有损于私。苍颜白发。衰槁日甚。揽镜自相。亦知可笑。况于人乎。自古为士者。立身必有所托。方寸必有所倒。所谓难与俗人言者。岂虚语耶。身亦哀矜而教之。书不尽意。谨再拜。
上李晦斋
伏想侍膳万庆。人间何乐。可以代此也。区区私贺。难以常情论。此间相距孔迩。正缘匏系。未克趋谒。五斗之力。掣人类此。加以衰病日深。理合引归。感恋 圣朝。未忍便决。犬马良性。诚有难诬者。弊邑连四五岁大馑。今年则秋事稍登。傥遂所愿。往依静慧寺。以质平生之惑是切。伏惟令鉴。且真西山心经书。今夏。始得于友人所。受读数月。极知吃紧处。如戴父母。盥披潜神。不觉蹈舞。独有难晓者。闷闷如盲之求视也。谨录别笺遥禀伏乞一一指示。幸甚。执经翘跂。恒抱饥
上李晦斋
伏想侍膳万庆。人间何乐。可以代此也。区区私贺。难以常情论。此间相距孔迩。正缘匏系。未克趋谒。五斗之力。掣人类此。加以衰病日深。理合引归。感恋 圣朝。未忍便决。犬马良性。诚有难诬者。弊邑连四五岁大馑。今年则秋事稍登。傥遂所愿。往依静慧寺。以质平生之惑是切。伏惟令鉴。且真西山心经书。今夏。始得于友人所。受读数月。极知吃紧处。如戴父母。盥披潜神。不觉蹈舞。独有难晓者。闷闷如盲之求视也。谨录别笺遥禀伏乞一一指示。幸甚。执经翘跂。恒抱饥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9L 页
渴。无任恳激之至。谨再拜。
与鱼密阳(得江)
冬来。不审令履何如。下诚无任哀想。世鹏月初五日。已过期祥。苫块形骸。尚未死灭。号恸罔极。伏惟令鉴。仍达哀悚。侄婿金仁老。佔毕公从孙。力学有操。方守母柩。穷不能掩土。哀叫于天。其所住守山里香丁令济。哀望。且窃有禀焉。东皋姜相公。文藻雅古。其菁华陶冶。虽置之丽季诸公间。可也。独其编集无传。岂不深可惜哉。大抵作者不易得。或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荑稗之熟。亦云鲜矣。一联之美。尚不忍埋没。况东皋之咳唾成珠者乎。其遗稿既失所守。日月流迈。遗亡必多收拾不可缓也。知东皋者。无如明公。其责必有所归。伏念明公。为南中山斗。佔老以后一人而已。其取舍已熟。然区区之心。有不容不达者。冒哀僭敢言。其亦垂恕。谨稽颡再拜。
答李知事(贤辅)
伏蒙令札。委曲开示。抚躬感激。不知所喻。但令公高退之志世鹏之欲使 圣朝近耆旧。其义一也。方今朝野隆平无一可议。然区区之心。每惜耆旧去就者。诚以老成之于天下国家。其益大矣。尝读记。至三代
与鱼密阳(得江)
冬来。不审令履何如。下诚无任哀想。世鹏月初五日。已过期祥。苫块形骸。尚未死灭。号恸罔极。伏惟令鉴。仍达哀悚。侄婿金仁老。佔毕公从孙。力学有操。方守母柩。穷不能掩土。哀叫于天。其所住守山里香丁令济。哀望。且窃有禀焉。东皋姜相公。文藻雅古。其菁华陶冶。虽置之丽季诸公间。可也。独其编集无传。岂不深可惜哉。大抵作者不易得。或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荑稗之熟。亦云鲜矣。一联之美。尚不忍埋没。况东皋之咳唾成珠者乎。其遗稿既失所守。日月流迈。遗亡必多收拾不可缓也。知东皋者。无如明公。其责必有所归。伏念明公。为南中山斗。佔老以后一人而已。其取舍已熟。然区区之心。有不容不达者。冒哀僭敢言。其亦垂恕。谨稽颡再拜。
答李知事(贤辅)
伏蒙令札。委曲开示。抚躬感激。不知所喻。但令公高退之志世鹏之欲使 圣朝近耆旧。其义一也。方今朝野隆平无一可议。然区区之心。每惜耆旧去就者。诚以老成之于天下国家。其益大矣。尝读记。至三代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0H 页
圣王。未有遗年者。年之贵乎天下久矣云。而慨然浩叹。未尝不为叔季惜也。况如閤下。有德而有年。合在朝端。镇安躁俗。虽无寅申之勤。而可以扶寿元气。为利万倍。岂可与朝美鮀佞。敏于进退者。同岁语也。竟未睹蒲轮之北。天也。命也。奈何奈何。至若汾川岛屿。灵芝洞壑。一沙石一草木。皆被大君子昭光。则山川之英。必有牵挽者矣。岂非一区鱼鸟之幸欤。独此邦山水。亦有所傒。里有一彦之名。即昔人所云见一之义也。千古嘉名。至閤下而始孚焉。则取舍不可偏于彼此。高庭苍髯。临风弄瑟。必有不平者矣。须速命驾临慰何如。区区繁辞。不知自止者。诚荷惠眷稠叠。尽发鄙悃耳。翘跂殊剧。惶战滋甚。伏惟令恕。谨百拜谢闻。
与金漆原(大有)
冱严。起居何如。自得披谒后。寻常倾跂。第地远。不克以时奉侍轩屏。区区想慕。固未可以常人情义论也。且有黄监察士杰者。来设寿筵。守土者不得不参。以此虚负东都公之约。怅惘尤剧。年近五十。平生所探历湖海间。未为不多。于山亦东登枫岳。西陟天磨,圣居之冢顶。如伽倻,金乌,南海中锦山诸峰。皆万仞之
与金漆原(大有)
冱严。起居何如。自得披谒后。寻常倾跂。第地远。不克以时奉侍轩屏。区区想慕。固未可以常人情义论也。且有黄监察士杰者。来设寿筵。守土者不得不参。以此虚负东都公之约。怅惘尤剧。年近五十。平生所探历湖海间。未为不多。于山亦东登枫岳。西陟天磨,圣居之冢顶。如伽倻,金乌,南海中锦山诸峰。皆万仞之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0L 页
高。而受悬双屩。唯头流未偿夙愿。然其真面目相识已惯便同少年故人。至于迤东洞壑亦得蹑云了了也。若其洞府之平深。山门之回护。五步十步。可渔可采。明丽奇伟。堪为帝王之所画看者。未有如云门之幽绝处。向者一滓丹崖。尘机顿息。洒然若毛骨有换。其峨也其洋也。亘在目若耳。虽桃源。不应过此。独为缰勒所制。今年又未拂衣。白头汨没。奈何奈何。伏惟高明。独乐三十年。其一般清意味。可得闻乎。人间事事。固当受造物翁处分。但至人能与是翁为徒。敢容微恳。亦仰一拍。且祝慎寒万福。月日。世鹏。谨拜。
与宋参判眉叟
伏想令体和福。遥贺遥贺。世鹏自经两丧。常患风湿。往往作剧。每欲浮洛南归。守先人丘垄。以毕馀生。荒郡苦饥。流逋满目。施赈无策。闷闷如中钩之鱼。都废人事。迨阙一候。倾恋曷极。前日。友人金凤祥行。奉竭鄙绪。果得传达乎。近读孝经书。乐而忘味。伏惟明公。融会久矣。其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十九字。益令人忘忧。不知手足之蹈且舞也。今人诲儿。先授孝经。次小学。次大学。遂以孝经为小儿之书。谩不加省。至于 经筵。亦不进讲。
与宋参判眉叟
伏想令体和福。遥贺遥贺。世鹏自经两丧。常患风湿。往往作剧。每欲浮洛南归。守先人丘垄。以毕馀生。荒郡苦饥。流逋满目。施赈无策。闷闷如中钩之鱼。都废人事。迨阙一候。倾恋曷极。前日。友人金凤祥行。奉竭鄙绪。果得传达乎。近读孝经书。乐而忘味。伏惟明公。融会久矣。其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十九字。益令人忘忧。不知手足之蹈且舞也。今人诲儿。先授孝经。次小学。次大学。遂以孝经为小儿之书。谩不加省。至于 经筵。亦不进讲。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1H 页
恐非细缺。六经皆经吾夫子删定赞修。而其自为一家书者。唯孝经一部而已。以大圣命大贤。其关于天下万世。审矣。轲死千四百年。无真儒。况雄。荑稗。愈。亦捃摭糠秕。皆不识孝悌之语。河南兄弟。始发挥庸学二篇而表章之。考亭公继建赤帜。吾道大明。如日月中天。于是。以庸学语孟为四书。今之取士。必先讲四书。于吾道幸甚独怪孝经之书。上不列于六经。下不列于四书。所谓至德要道者。徒见诵于童牙。而不为大人君子之所服膺者。何也。吾观十八章中。其言之无尽而广之者三。曰广至德。曰广要道。曰广扬名。然而究其实。则不过曰孝悌而已。然后知孝悌。乃和睦之本也。呜呼。苟能是道。则挽回三代。犹反手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百谷丰登。鹤发病守。亦将鼓舞于春台之上矣。献曝无路。敢以禀于高明。辱教之。以开迷惑也。
答郑昆阳仲远
哀寂中奉擎雅札。拜领各物讫。凭审荣养万庆。一念旁及。悲感交极。伏苫流涕。如世鹏者。罪通于天。哭尽怙恃。残生衰槁。理难久持。此间道里。虽不甚相远。知公系官。披奉无期。哀恋尤剧。在郡之日。手涩制锦。每
答郑昆阳仲远
哀寂中奉擎雅札。拜领各物讫。凭审荣养万庆。一念旁及。悲感交极。伏苫流涕。如世鹏者。罪通于天。哭尽怙恃。残生衰槁。理难久持。此间道里。虽不甚相远。知公系官。披奉无期。哀恋尤剧。在郡之日。手涩制锦。每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1L 页
汗血指。得公来继。叨取解帖。(解由帖亦到故云)益觉哀愧。道州落楮。特承记遗。微至笃。能及此乎。区区哀缕。一纸难悉。谨稽颡再拜谢上。
与安注书挺然
南来后。再度承书。满纸挥洒。皆君平生许与情绪。两地临照。只有九万秋月。举头见月。独知公心之高挂也。清丹一路。岩壑绝胜。虽求之巴峡间。似不易得。红叶黄花。风景正佳。意君乘舟直溯。扣枻于锦绣簇中。咳唾珠玉。庶见寒碧二乐之生辉也。竟为三难所拘。不使仆一望东关之紫气。何物荒岁。误好事至此。深叹深叹。加以残生衰疾。素薄宦兴。病妻犯轿。在法难保。抱犊鹿门行可期也。南北将自此益阻。翘企滋甚。文成故里。尚尔无庙。谓天有意。势似远违。如之何如之何。海上新松。只呈双斗。崖中白液。讳而不传。可笑。紫草。亦无所得。得之。在所不吝。绿苔纸三贴。奇古。比前尤胜。呵呵。伏惟照领。馀祝玉候万吉。谨再拜。
与安挺然
连蒙眷札。委绻备省。惠喻恳笃。深荷深荷。仆尚保迂陋。都是雅赐。但滥叨台拟。岂所称也。悚汗满身。铨省虽矜衰汉。奈物议何。白发病癃。只欠一死。一念每在
与安注书挺然
南来后。再度承书。满纸挥洒。皆君平生许与情绪。两地临照。只有九万秋月。举头见月。独知公心之高挂也。清丹一路。岩壑绝胜。虽求之巴峡间。似不易得。红叶黄花。风景正佳。意君乘舟直溯。扣枻于锦绣簇中。咳唾珠玉。庶见寒碧二乐之生辉也。竟为三难所拘。不使仆一望东关之紫气。何物荒岁。误好事至此。深叹深叹。加以残生衰疾。素薄宦兴。病妻犯轿。在法难保。抱犊鹿门行可期也。南北将自此益阻。翘企滋甚。文成故里。尚尔无庙。谓天有意。势似远违。如之何如之何。海上新松。只呈双斗。崖中白液。讳而不传。可笑。紫草。亦无所得。得之。在所不吝。绿苔纸三贴。奇古。比前尤胜。呵呵。伏惟照领。馀祝玉候万吉。谨再拜。
与安挺然
连蒙眷札。委绻备省。惠喻恳笃。深荷深荷。仆尚保迂陋。都是雅赐。但滥叨台拟。岂所称也。悚汗满身。铨省虽矜衰汉。奈物议何。白发病癃。只欠一死。一念每在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2H 页
先人丘垄。秋风归思益切。所以迟徊到今者。人生委质。有难去就。犬马良性。诚可自怜。万一北去。乞一閒职。从问公等。勉尽磨瑳。冀不虚过此生耳。此外更无所望。独文成公庙事已毕。月十一日。奉安影帧。举乡父老无一人不随到者。士族子弟,庶民俊秀凡十岁以上。皆令先往。结袜虔迎。观者如堵。祀以洁牲。先令小童。诵竹溪词三章。陈币荐俎。次歌道东曲九章。分歌三献各三章。笾豆有秩。庶事无缺。区区贱恳。庶几降歆。适大宝员外。亦参亚献。岂非天幸欤。前来四书五经及少微通鉴诸书。冒积雨行千里。不一沾湿。虽曰神明所扶持。包裹贵笼。其勤亦至。向微惠力。何得及此。殊感殊感。但晦轩公平生所尚师者晦翁。其全书及语类。尚未贸致。寤寐跂渴。纲目固所愿贸。恐其价翔而难及于他书也。伏惟明君。益加措置。幸甚。且晦翁之所师者二程。仆南来时。欲乞贵藏程书善本。告方伯刊行。请之再三而不得。归而思之。岂仁人之于外物。有一查吝萌欤。抑吾之所践者。有未足以回动仁人耶。如是者今且三年。而未解惑焉。今之方伯。(李公彦迪)亦晦轩之徒也。刊是书而行是世。即其时也。公犹不听吾言。则亦天耳。命耳。仆平生喜求书。未有闻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2L 页
而不求。求而不披者。今既白发。不得有是书。顷年。借取贵藏。一窥而还之。茫然如梦觉之后。记梦不得。为之辗转也。噫。今之如仆者何限。不亦矜甚乎。以公之仁。竟不寄是书。广惠后学。则诚天耳。命耳。时不可易得。敢倒区区。惟君其图之。坐想高轩。花石甚胜。如公。真个神仙中人。仓尘眯目。命驾无期。可叹可叹。世贞事。邑人皆云是吏饶而有子。必为后官所推。以此为虑耳。当熟思。收合物情而处置。并惟照采。适承差将抵永嘉。立书不一。月日。某。谨拜。
答黄学正仲举
溪堂一话。良荷良荷。辅仁之义。只在谔谔。若谄谀者。即古人所云贼也。非以文相会之义也。朋友道缺绝久。后世之能箴规者。千万人而一人耳。吾于仲举。益为之敬服。然所论竹溪志。意固有在。不敢有隐于左右也。其为书。固非如曾之学,思之庸,孟氏之七篇。诚以晦翁平生。为吾道殚力。其勤至矣。而在当世娼疾者。犹指为伪学。必痛绝之。然后为快于心。吾晦轩乃能尊礼于百岁之下。爱载如父母。呜呼。是心足以继往圣。是心足以开来学。是心足以为生民立极。是心足以为万世开大平。由是言之。虽曰朱之道东。可也。
答黄学正仲举
溪堂一话。良荷良荷。辅仁之义。只在谔谔。若谄谀者。即古人所云贼也。非以文相会之义也。朋友道缺绝久。后世之能箴规者。千万人而一人耳。吾于仲举。益为之敬服。然所论竹溪志。意固有在。不敢有隐于左右也。其为书。固非如曾之学,思之庸,孟氏之七篇。诚以晦翁平生。为吾道殚力。其勤至矣。而在当世娼疾者。犹指为伪学。必痛绝之。然后为快于心。吾晦轩乃能尊礼于百岁之下。爱载如父母。呜呼。是心足以继往圣。是心足以开来学。是心足以为生民立极。是心足以为万世开大平。由是言之。虽曰朱之道东。可也。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3H 页
此吾之于竹溪。所以立庙院置田书。虽被世俗笑侮而不暇顾也。既为安氏行录。犹虑傍人之吹毛焉。则又取朱子之记前贤庙亭堂室者。目之曰尊贤录。记学田及藏书者。目之曰学田录,藏书录。又为之杂录。凡朱子白鹿故事及其平生吟咏与夫嘉言之可以敦厉衰俗者。杂拈而录之。以见今之所以为庙院。为学田。为藏书者。无非出于朱子之所尚。而其所言又皆为万世学者之大法也。表章晦翁之学。阐发晦轩之志。固所以尊晦翁。非所以屈晦翁。固所以远邪说。非所以来疵口也。又为别录上自孔,颜,曾,思,孟。下及两程,朱子。其说皆黜邪欲。存正理。扶斯道。攘异端。于是。合诸篇而总名之。曰竹溪志。呜呼。此岂所以屈孔,颜,曾,思,孟,程,朱于晦轩者耶。世日降而道日漓。吾于晦轩。深有所感焉。故志竹溪。专以晦翁为主。乃所以直之。非所以曲之也。吾夫子假鲁史。以赏罚天下。固已忘其僭矣。其于竹溪志。表出晦翁吃紧宗旨。为诸友立帜。明其晦轩之所慕者。在此而已。其知我者命也。其罪我者亦命也。诚有所不得已者焉。又岂有他意耶。吾子独未之思耳。且仆之诸歌。非仆所自作。皆翻得古圣贤格言。所以檃括文贞之所谓竹溪别曲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3L 页
者。而遗之院中诸彦。为万一风咏之助也。苟有一言以私意牵合。则虽被疵论。可也。如其翻圣贤格言。复有何等疵耶。果有疵之者。乃所以疵圣贤。固无与于我也今之为歌者。多出于桑濮。如双花店清歌之属。皆诱人为恶。此何等语也。使风俗靡靡。日就于下。其淫亵败理。至有不忍闻者。设使夫子复生。其不在所放乎。吾不可知也。周之时。以二南正雅。用之于邦国。以三颂用之于宗庙。虽变雅。亦未尝歌于宾筵也。况奏以郑卫之淫声乎。此固晦翁之所极言竭论。而仆之闷闷遑遑。欲矫邪而归正也。夫子。大圣也。故春秋兼述作。如仆之歌。皆述而不作。虽若涉于自为。而实出乎圣贤至善至约之要旨。则其于修己化俗之方。未为无补。有何所嫌而遽为之删去哉。然吾仲举所论。皆爱我而发。自我视我。不如自彼视我也。熟论之。必有得其中者。乘月临叙。将复讨论。须使之归于其正。可也。
答黄仲举
得勤翰。深荷深荷。有耳不自闻。古人犹闷焉。忽承惠规。今之道曷尝愧于古耶。世固有惑。惑然自是者。我实异于此。然其选愞细熟之辈。人虽有可语者。亦不
答黄仲举
得勤翰。深荷深荷。有耳不自闻。古人犹闷焉。忽承惠规。今之道曷尝愧于古耶。世固有惑。惑然自是者。我实异于此。然其选愞细熟之辈。人虽有可语者。亦不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4H 页
肯相触。含怀不吐者。十常八九。未见勇于救过如君者。易以风雷为益。君子曰。迁善如风之速。改过如雷之猛。信乎针砭之为难遇。而改过之益难也。当以风雷为法。以无忘雅箴望君。屡以所闻相规。期共入于至善之域。不亦乐乎。知人实不易。玆用乡荐。若所率者之参监所纳。固有之。吾意。道苟直。不须远嫌。要尽吾诚而已。以是直情而行。果有云云者。此皆不避世俗所忌。谓自守无愧足矣。若果然。何必犯人笑侮耶。仲举乎。微君。几不免儿曹之呫呫动喙也。吾亦有所得。辄酬知己。不敢缓也。馀望慎重万玉。谨拜谢。
与安牧使(玮)
天炎。尊候何如。乍拜中原。便经三暑。人生白发翘渴。难以江汉解也。顷见安注书。获承诸公奉送影帧。皆出都门之语。深荷深荷。晦轩公。为吾东方道学之祖。其为教。一洗三韩之陋。尔来二百四十年。天理之复明。文风之大兴。其谁之力也。如仆每切景仰。叨守是邑。实出非望。到官来未三日。先访竹溪。距顺州旧城。一牛鸣地。有宿水寺废址。即安文贞所赋。灵龟形势缩山头。下有临溪百尺楼。鲁玙所咏。寒推岳色僧扃户。冷踏溪声客上楼者。是也。云山原水。诚不让庐山。
与安牧使(玮)
天炎。尊候何如。乍拜中原。便经三暑。人生白发翘渴。难以江汉解也。顷见安注书。获承诸公奉送影帧。皆出都门之语。深荷深荷。晦轩公。为吾东方道学之祖。其为教。一洗三韩之陋。尔来二百四十年。天理之复明。文风之大兴。其谁之力也。如仆每切景仰。叨守是邑。实出非望。到官来未三日。先访竹溪。距顺州旧城。一牛鸣地。有宿水寺废址。即安文贞所赋。灵龟形势缩山头。下有临溪百尺楼。鲁玙所咏。寒推岳色僧扃户。冷踏溪声客上楼者。是也。云山原水。诚不让庐山。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4L 页
白云常满洞壑。敢名其洞。曰白云。徘徊兴感。始有立庙之志。今掘土开基。其祭地祇之辞曰。涤邪墟开正基。立新庙尊先师。惟明神其右之云。掘之未尺馀。得鍮金百二十斤。欲为祭器。付之守庙者。亦虑为奸偷所窥。使折价。可准布十同。即送洛下。令货四书,五经,二程全书,朱子大全,大学衍义,通鉴纲目及他书之可以卫斯道者。藏之书院。为后日诸生探讨之资。敢问尊意何如。业已立庙。庙前立书院。两事已毕。所欠者书册耳。伏乞指挥。且尝读高丽史。得文成公本传及文贞,文敬二公传。又考东文选碑铭,墓志及相送序文。得顺兴远源甚详。独文成墓志。不载选中。深可恨也。然其为序为铭为志。于诸安必先举吾文成。而文贞又其族孙焉。则派虽有别。其实一源也。乃选一卷。又取庙傍公田之为私者。立为位田。又别置宝米四十石。为诸生藏修之费。釜鼎盘皿之用。亦皆无缺。又印经书理学若干帙藏之。儒林之喜斯文者。或有以好书相遗。并录为一卷。将欲楷书数帙。留一本于此。奉送一本于高门。但衰病日甚。理难支保。俟秋风。求去田园。调毕馀生。是切。披雾无期。怅惘弥剧。伏惟尊鉴。惟务书怀。不觉繁辞。月日。某。惶战再拜。
答李承旨(澯)
白雪峤邑。忽睹玉翰飞落尘几。区区喜慰。千万难缕。惠喻适意之教。委曲恳至。益荷矜眷衰丑。甚矣。无复日边之望。加以昨经御史行。晓夕祇俟命。一瓯春酒。何时而细论也。古人云。病忆故人空有泪。老思明主若为情。此真发于至诚。不但文字之工也。明公以谓何如。宦情老去灰全冷。野味閒来蔗渐佳。梦化白鸥飞海曲。相思丹凤隔天街。极知语陋。保令恕敢达。想一粲。知故态之不渝也。呵呵。伏惟令鉴。谨再拜。
答李承旨(澯)
白雪峤邑。忽睹玉翰飞落尘几。区区喜慰。千万难缕。惠喻适意之教。委曲恳至。益荷矜眷衰丑。甚矣。无复日边之望。加以昨经御史行。晓夕祇俟命。一瓯春酒。何时而细论也。古人云。病忆故人空有泪。老思明主若为情。此真发于至诚。不但文字之工也。明公以谓何如。宦情老去灰全冷。野味閒来蔗渐佳。梦化白鸥飞海曲。相思丹凤隔天街。极知语陋。保令恕敢达。想一粲。知故态之不渝也。呵呵。伏惟令鉴。谨再拜。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5H 页
与许景行殷丰监仓
风雪恣虐。想寒楼受苦倍万。寻常敬慰。还上。本郡人专不备纳。百计思之。吾事难保。望公会父老共议。可督。督之。如不可督。命勿督何如。吾宁得罪于 朝家。不愿得罪于饥民。伏乞量教之。谨拜。
答训导黄瑀监仓
每念仓楼监督之苦。忽披雅翰。轸而无寐。如仆者。率妻儿。安养口腹。而以此极苦。属之君手。食且不得甘味。然亦思之。公义私情。两须烦君。有不敢不竭焉者。去年。虽曰大饥。而仓犹有馀粟。国犹有移粟。赈恤有厅。敬差有巡。方伯以此存心。守令以此苦心。至于
风雪恣虐。想寒楼受苦倍万。寻常敬慰。还上。本郡人专不备纳。百计思之。吾事难保。望公会父老共议。可督。督之。如不可督。命勿督何如。吾宁得罪于 朝家。不愿得罪于饥民。伏乞量教之。谨拜。
答训导黄瑀监仓
每念仓楼监督之苦。忽披雅翰。轸而无寐。如仆者。率妻儿。安养口腹。而以此极苦。属之君手。食且不得甘味。然亦思之。公义私情。两须烦君。有不敢不竭焉者。去年。虽曰大饥。而仓犹有馀粟。国犹有移粟。赈恤有厅。敬差有巡。方伯以此存心。守令以此苦心。至于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5L 页
圣上哀痛之教。日传四方。行客者不得溷。干请者不得滥。民皆有死之心。无生之乐。其所以仅保沟壑者此也。今年。虽曰稍敛。而仓无有旧储。国无意移救。厅无赈恤。巡无敬差。方伯未必存心。守令未必苦心。至于 圣上哀痛之教。比于去岁。万万有间。加以行旅不知其溷。干请不知其滥。为民者亦多有生之乐。无死之心。熟视事势。明年沟壑之难保。有甚于去年万万也。当此之时。若循愚氓之自便。听其所愿。不但民之无活朝夕。官亦不能一朝保也。大凡殷县。比本郡小稔。其责纳。益不缓也。穷寡无告之户固多。黠而巧者。或不肯自效。反为扇动浮言。要与穷无告者而共停也。是其病不细。窃观人品。严峻者少忠恕。忠恕者鲜强毅。不两全者。必一失。鹏之望君。于是不轻。业已许监。愈不可以他代。目今一邑之命。急急遑遑。谷物于民。比若灯之于膏也。膏尽则灯灭。谷物既尽。民何以为生。收之于官。察其甚者而济之。不亦愈于初不收而束手无策者乎。朱文公云。督纳而济民。是割肉而啖口也。然亦未尝不督之而纳也。要在督之得其中矣。得中之道。不托于君子人而谁欤。茫茫百世一生。固非偶然。苟能尽心。小大无间。君若尽忠恕之道。
武陵杂稿卷之五○原集 第 16H 页
以收谷物。使鼠黠者。无能逞其奸巧。而灯焚者。乃获添其膏油。则岂啻此一邑之福也。鹏之受赐亦大矣。旦昼晷极短。夜漏方永。昼以监纳。夜以阅书。县斋幽阒。寂如山寺。黄卷圣贤。足与论怀。逸乐生于劳苦。正相反也。春风采莲。只在反掌。亦仰优游毕监。以慰区区。谨顿首奉谢。
寄黄士谦
闻君力读。深喜深喜。须与阿熊硕果辈。相切切勉进。勿暂刻弛过。若谓有来日。便不得进步。来日又来日。吾之白发。积来日得之。痛悔无及。亦以是说。告田弟。极知食淡。古人所学。皆自淡中流出。其亦照之。
与文勉
前日连得尔书。深感至怀。不得日与之共处。尔知吾怀之乐耶。人生贵为男。勉业须在少时。晚虽悔恨。无益。每喜尔浑腔孝弟。无一点尘埃鄙野心。诚加以学。其可量哉。若忖,愊,忱三侄。平生立志。与我背驰。何能变其习也。念之流涕。幸以是语告夫。
寄黄士谦
闻君力读。深喜深喜。须与阿熊硕果辈。相切切勉进。勿暂刻弛过。若谓有来日。便不得进步。来日又来日。吾之白发。积来日得之。痛悔无及。亦以是说。告田弟。极知食淡。古人所学。皆自淡中流出。其亦照之。
与文勉
前日连得尔书。深感至怀。不得日与之共处。尔知吾怀之乐耶。人生贵为男。勉业须在少时。晚虽悔恨。无益。每喜尔浑腔孝弟。无一点尘埃鄙野心。诚加以学。其可量哉。若忖,愊,忱三侄。平生立志。与我背驰。何能变其习也。念之流涕。幸以是语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