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俛仰续集卷之二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x 页
俛仰续集卷之二
 书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6H 页
上伯父白圭堂书
谨伏问秋气尚清。伯父主气候若何。遥祝万康。即日。纯蒙 恩入录弘文。感惧百拜。无任使至。伏奉六月二十一日下书。有曰。比来卜新茅。扁以白圭者。仍取南容之一日三复而欲自警省也。在乡党自处之道。不可不慎言。在朝则慎默为容。非君子之道。自北门祸作。士林钳口缔舌几年。汝既立朝。当直劄。使群奸不容于朝。伏读数番。不胜汗流悚惧之至。自入东湖来。每思己卯事。辄呜咽不胜忿愤。仍作暮思诗一绝曰。日已西时月未东。群星争耀点长空。山川气色因沈没。谁识孤怀病此中。即以此一绝朔 启。则衮党崔世节适在经幄。见之疾恶。几至中伤。其后入经筵。直欲劄斥。而为同僚赵士秀苦止。忿愤之心。尤激于中。慎默为容。非其意也。来书又以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惓惓诲谕。纯虽不肖。敢不承教。自士林新败。无意于仕进。而顾以祖母父母在。欲得斗谷之养。故姑在东湖。以待清议之行而已。曷尝可以言而不言。不得言而苟仕哉。来书辞旨严峻。而切斥时贵。使人闻之。恐有猜怒者。伏愿勿以示纯者示人。庸息时贵者之谤也。辛巳八月十六日。从子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6L 页
纯。谨拜书。
上讷斋朴先生书
纯白。自离函席之后。岁月弥深。伏惟道体珍重。先生尝言为学之方惟在敬直二字上。治心以敬。处事以直。纯闻即悚然。犹恐不体先生之训。以二字符佩于胸中。而至于静居无事。虽欲主于敬而胜怠。然邪念复起。怠昏之时多。当官处事。虽欲措诸枉而从直。然私意叠生。循枉之时多。二者无奈何。默惟其故。盖处事而未直者。由于治心之功未至也。以是发愤敬直上用功。今数年于兹。而始觉敬直之功。非有两样事也。苟能敬以直内则执事亦敬也。何有执事敬而未直者乎。以此言之。敬固治心之方而心既主敬。则未有处事而不敬者也。直固处事之要。而事既从直则未有不本于吾心之直也。未知先生之意果如是否。向与万钟论此段则万钟亦言敬则主于心。直则主于事。而似不可互换说。不然。师氏何以言治心以敬。处事以直乎。此未谕先生之旨而有偏滞之见也。未知其意亦如是否。己丑十二月十三日。门人宋纯。谨拜书。
与李景浩书
秋高天朗。令人起思。未审道况连庸保安。纯归卧林下。衰病缠绊。志气懒昏。学业抛为笆篱边物。悲叹不已。窃念武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7H 页
公行年九十。犹且警戒。伯玉行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如纯者。年迫八十。尚不觉前日之非。又无警戒之功。未免为老不死之一汉。奈何奈何。纯尝游汉中旅舍。得见四书质疑。乃老兄亲自下笔也。遂誊书之。在病废中一一推究。疑义辨析。甚皆精确。而其中有一二未晓处。或记录者之误欤。如形上形下之辨。有曰。道不离器。以其无形影可指。故谓之形而上也。器不离道。以其有形象可见。故谓之形而下也。既曰道不离器。器不离道。而又以无形有形。分属于形上形下者。恐未晓。或有问于朱子。形而上下。何以形言。答曰。此言最的当。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相间断了。只是上下之间。分别得一个界至分明。老兄或偶未之见耶。窃谓道固无形。器固有形。而无形底道。常寓于形器之中。因器而有形。故无论道与器。皆以形字言之者。示其道与器不相离之义也。以上下分言者。示其道与器不相杂之义也。如老兄之意。徒以二形字。属于上下字看。而不知此形字。由于道不离器。器不离道而生也。故以无形有形言之。恐非易得之本旨也。四端七情之辨。有曰。四端。理发而气随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窃谓气发理乘。此固不易之论。而理发气随一句。似有未安。夫理者。无形底也。气者。有运用造作底物也。理则无为而气则有为。故此理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7L 页
常具于气之中。而气能运用造作。则理亦乘之而已。若曰理发气随。则是理反有运用。而气反无运用也。乌其可也。譬如人之乘马。气便是所适之马也。何尝有人动之而马乘之理哉。如愚浅见。无论四端七情。皆是气发理乘而心即气也。性即理也。心性无二岐。理气无别立。而老兄又以谓道心。四端是也。人心。七情是也则无乃其意以四端发于理而纯善无恶。七情发于气而有中不中。故如是分属于人心道心耶。语类云。恻隐羞恶。亦有中节不中节。此言果何谓也。四端虽发于理。而为气所蔽。发不中节则亦谓人心之危可也。七情虽发于气。而理亦乘之。发必中节则亦谓道心之公可也。岂可执一而论也。向见奇明彦往复书。四七之辨。与愚意亦异。是果四七之辨。别有所见而然耶。抑愚之意见有所未及而然耶。以老兄之明睿。加以沈潜缜密之功。疑义辨析。不啻若决江河而剖秋毫。则如愚疏浅之学。何敢拟议于其间。而但欲姑设问难。质之左右。以知其然否而已。非欲别生异议。各立所见也。形而上下与四七之辨。此乃义理之大关键。不可不精细分析。伏愿老兄幸赐览观。使鄙言可合于义理则曰印可。不合于义理则曰不可。以释浅陋疑虑之端如何。老兄尝称鄙居之村曰企。企字之义。盖欲劝诱浅愚。使企及于圣贤之学。而虚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8H 页
老一世。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其奈恐负老兄劝诱之意。何。愧悚愧悚。庚午九月二十八日。企村病弟宋纯。拜状。(回使便。未见景浩答书。遽然闻讣。斯文不幸。莫比为甚。奈何奈何。形而上下。四七之辨。此非小小议论。而贤公已逝。无处可质。言念及此。祗自痛哀也已。)
与李叔献书
即今令候何如。仰恋无已。顷蒙李景浩过访。仍言曾见令公活计不饶。此固柳子厚所谓士之常也。仆以加土陈疏。蒙 恩受由而来。方患劳热。近少调理。下归海乡。切欲一奉清仪。路颇迂远。深以为恨。下来时因洪君(石壁)。闻松斋老兄格物无极之释。快从令公之说。深叹其德学之日新。令公之所言。即某之所见。云披日出。不谋而同。欣幸无已。罗松斋答书。乞即誊送。深望深望。以令公之资。投閒得暇。广览载籍。其为长进。岂可量乎。仆衰暮之年。上热下冷。急于调气。未遑考索。谨以管城一柄。仰助草玄之资。伏惟令照。
上讷斋先生书
年晚读书之劳。不啻若掘千仞之深井。斲万丈之顽石。若不得清泉良玉则庶竭驽钝。死而后已。此愚之志也。
 
(讷斋曰。观此刚而栗。可谓壮志之丈夫。)
上讷斋先生书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8L 页
始觉三十三年之非。一朝动奋发而上来。然志气昏懦。精神衰惫。功不倍蓰于他人则不如不为之安逸也。隙驹流景。不可弃乎顷刻。而不忍毁于立心。故忍阙于礼。而不敢进觐左右。罪恨罔极。伏乞容恕垂怜。勿咎何如。盖纯虚过岁月。深受罪于圣贤遗训也。(此下缺不传。)
与李景浩书
一投天涯。今已十载。故旧音问。如隔洋海。停云之思。徒苦梦见。此中襞积。一笔难尽。晚闻连遭哀疚。气体未健。不胜虑叹。然既静以调摄。当平复。仆风沙冱寒之地。纵延残喘。母年七十有六。日薄西山。(此下缺不传。)
与罗沙村书
比来。闻问久断。区区慕用。曷可胜喻。即日。閒中气体何似。前日往复数段。果不悖于理否。此汉全无实见。只据程朱训说。如画葫芦。虽无新奇可喜者。而其视师心杜撰者。则或似寡过矣。窃有所恳。 圣上喜读朱子书。深有不同时之叹。昨令贱臣者。修正所有大全劄疑以进。此书盖于昔年海上时。劄记其所疑。遍质知旧。积成卷轴。然诸说同异。具收并育。合有去就。精力耗竭。兼且难可独任以见。以累 圣学。切念春堂数年宦苦。不幸为奸臣金安老所诬。开月初二日。远流固城云而闻不胜惊悚。与此汉偕行如何。天亦明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9H 页
临。奸岂久乎。只自悼叹而已。日暮未能草。岁序迟暮。只祝閒里起处益加珍卫。不宣。
答柳眉岩书(丁未九月初二日)
贤胤仁(一作伯)。联袂见访。此实山谷中稀有盛事。仍拜垂札。似若以老汉为粗有见识者。猥与之往复论难。此尤非浅陋之所敢当者。不胜赧渥也。近自叹虚弃八十光阴。深得罪于圣贤遗训也。加以世道不幸。党祸大起。无状姓名。屡出于章疏间。跼高蹐厚。不知何税之地也。盖彼此相激。驷不及舌。而一队人衔口而出者。皆归之老残垂死之身。其在软地。虽不敢辞而内自循省。亦岂无自招者耶。馀万幸甚幸甚。只祝道体万重。
答罗沙村
岁暮深谷。慕用尤深。前因迷息之便。远承惠书。谨悉近履胜适。伏想閒居养德。日有佳趣。恨不得羽掖南为。得进几案而请教也。此何足言哉。老汉残劣。死期日迫。虽欲看书洗濯。自振于桑榆晚景。而精神耗竭。真如老牛之加鞭。甚恨从前虚弃光阴。而不可追也。每诵人人閒住百来年之句。未尝不三复愧悚耳。加以世道愈坏。前后立 以扶大义之人并见讥。此言不胜寒心。不敢入题。而略明义理之源。以警咳 圣聪矣。不料众怒猬起。丑辱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39L 页
万端。其最甚者。虽被窜谪。而其可畏之势。有甚于前日。今朝春堂以贞忠大节。为此老汉。寻见拷掠。至被窜之境。不胜罪悚耳。相去稍远。未有承晤之期。只祝倍加珍卫。以副鄙诚。
在艺文馆时答松斋罗公
今日国家之庆。何可名言。亿万斯年。由此可占。鳌抃乌可已也。清凉境界。震艮泰亨。朱先生学。老而弥笃。此固圣益圣之实功。亦知凡人愚益愚所由也。吾侪今日所当擎策。而如愚者。疾病绵绵。筋力耗竭。真如老牛之鞭不起。奈何奈何。老松先生有言曰。亟欲怀土深入。枯死于岩穴间。从此世道远矣。所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者。不亦可笑之甚乎。真合此汉之意也。明日入于玉堂。以叙乍阻之怀如何。馀只祝珍加。
上碧溪苏公书(此布衣时。年十九。碧溪。或云旸谷。)
尘缘惹带。仙赏心违。碧洞灵两。阻我佳期。抚膺自叹。谓之何哉。不料仙札来慰。愁寂之中。感谢不遗。益复东望怅然也。不佞自望前。偶患背胁间痰肿。日加沈痛。迎医针治则成脓已久。今方伏枕注血。此状苦闷。玉泉之约。正惬宿心。不敢更孤。但所患若此。开月初六。即亲忌也。望间亦有私忌。兹不能奉承勤教。平生之恨也。曾以此意。已复于南原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0H 页
函丈。想于函丈团会日语及。而重为不佞叹之矣。万万。病甚不一。
 丁菊月十七日不佞宋纯。
上碧溪苏公书
即逢贤胤。且承情帖。具审春妍閒况清福。对时佳吉。慰谢兼(缺)。固知高庄景致殊绝。而米布之役。急于星火。鼻眼不开。顿无兴况。苦待巡使之回程。委进叙怀。且料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高庄为富。只是风月也。兄欲以重货当此无价之风月。(缺)外亦必应偿之物。兹以成上。极呵极呵。所教四端七情之说。忘拙书上。一笑如何。馀只祝珍卫。(丁阳十九日。宋纯。)
与洪石壁书
前日所谕中。是性人皆有之之说。尚守前见否。盖中也者。状性之德。而非以中为性也。天性无所偏倚而浑然在中。然后方可谓之中矣。大本不立而昏昧杂糅。则虽有嗒然四者之时。不可以中名之也。以此推之则以中状性之义。庶几可见。而亦可以知众人之不中矣。○气发亦有晓然易见者。或阳变为小阴而九变为八。或阴变为小阳而六变为七。岂有九六不变之理乎。须细思量。(丁菊月。宋纯。此下字缺。)
寄伯儿书
发来后。浑舍无恙耶。恋恋。吾行以雨潦困顿万状。乘危涉险。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0L 页
艰到沙近川。今日午后当入城。而廷试退于初旬云。不然。吾属几不及矣。以初日字尚远。晋资不多。将欲留骊江李进士家。然后先送瓦匠及北弟马耳与薛侄。又与金重万偕行矣。家事专委于汝。汝数数惊(缺)使(缺)
寄再从孙徵书
新岁。眠食何样。念念不已。凡事须从容详审。勿轻率躁恕待(缺)。只以言语教授。勿据出他意。读书勤勤。毋废日力为可。羔毛笔各一柄送之。受用为伴。
训子
吾怜汝曹早失所恃。且悯汝曹之禀生孱弱。任汝所为。不加拘束。固一时舐犊之爱也。其流之弊至此。慈母有败子。此之谓也而误却汝者我也。又谁咎也。吾闻下愚终身不移。大惑终身不解。汝曹元非下愚大惑之比则其移也其解也。岂无其机。顾我家世。簪缨相袭。而以文雅儒素为箕裘。则家风世德。旧有令闻。槩可想矣。奚以之坠落先祖之休绪。倾慕彼辈之狂态乎。橘渡江而化枳。渭入泾而为浊。孟母之所以三迁。良有以也。而鲁无君子。斯焉取斯之圣训。能无愧于此乡及汝曹乎。噫。门户衰替。未见汝曹之立扬。只见汝曹横骛之妄。虎豹之鞟。犬羊之鞟奚择焉。闻汝间者与乃如人既游衍于鹤洞。又以是月初旬之越三日。起大醵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1H 页
于鹫岩而一境毕至。八音咸集。为穷欢极娱计。其然。岂其然。方今天灾地变。层生叠出。三倍春秋。史不绝书而 仙枕失华胥之梦。玉觞忘馨香之味。凡我世荷 国恩。获沾 王化者。虽在草野山泽之间。所宜伤时忧世。烧眉蒿目之不閒。岂可视杞国于秦脊。而纵谈笑姿歌舞哉。至无知之邱氓。尚不忍为。汝曹乃为之。于汝心安乎。一之已非。其可再乎。何数数不惮烦也。彼猖被不解文字。饮徒能醉红裙者。固不足诛。汝曹则读古书戴儒冠。而抛弃仁义礼智之性。自纳于无知妄作之孽。汝为君子儒。非所可望。而谨敕之士。亦不得为也耶。明之人非。幽之鬼责。将无处蕲免。又况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宁有其始之乱而其卒之能治乎。吾知其必败也。曩汝姗笑彼辈之同流合污而纷纷驰逐。今汝骎骎然渐入其域而恬不为耻。前何心也。噫。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终始慎厥与。前哲岂欺人哉。汝不能取友益三耳。所染因所濡。都是魍魉怪鬼辈事也。将孰从而薰陶德性。将孰从而激成善行。有损无益。不能断弃。使我心恻。不孝为大。比比徐卿百不忧之二儿。何如也。非不知汝罪当笞。而汝亦人也。秉彝之良性。自有知觉感悟之理。何用橽为。继自今克黜乃心。思免厥愆。(缺)昭乃德。爰绝厥交。以父母之心为心。以先祖之业为业。非仁勿为。非义勿取。非礼勿动。则智者之能事毕矣。在家为佳子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1L 页
弟。在邦为好底人。而内无自视之歉然。外有令闻之蔚若。使衰俗挹其清芬。而佳朋来自远方。岂不韪哉。吾死之日。亦尝瞑目矣。若或盘乐怠傲。埙篪唱和。而不幡然改此度。则不能教汝之责。实在此身。吾无以见汝母于地下也。呜呼。杜渐防微。自今日始。悔往追来。亦自今日始。今日何夕。壬辰之冬至月旁死魄也。口论之不足。面命之不足。笔之书。贻如燕谟。胶壁以为座右铭。接乎目。用替怀中简。勿付苦海间筌蹄。重为告曰。周公戒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之淫。孔子有于道于德于仁于艺之训。吾亦云云。
训子
夫人之为人。与性俱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不以圣丰焉。不以愚啬焉。则固未始不同得于均赋者。信乎其人性之纲也。四者发而为端。各有其名。仁之端。恻隐之心是已。义之端。羞恶之心是已。礼之端。辞让之心是已。智之端。是非之心是已。有是四端。故人为万物之最灵。而异禽兽木石之蠢然顽然。苟无四端之维持发挥。则仁不得为仁。义不得为义。礼不得为礼。智不得为智而人岂人哉。耳目虽假人之形骸。动静言为。了无人之实理。其与禽兽木石不相远者几希。此所以圣益圣于率性。愚益愚于失性者也。是故。古之人。行己处事。必本之于仁义礼智之性。推之于仁义礼智之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2H 页
端。何后世之汩丧之梏亡之。滔滔皆是。而甘与排空羽蹠实蹄同归。曾莫之夕惕乎。赤子匍匐而将入于井。则傍观者非骨肉之属。而尚且悼悯之。矧尔父母慈爱之天。教以义方。望以玉振者。见其冥行肉走。将坠败常乱俗之千丈坑。庸讵能恝然坐视而不失色惊惶也。乃今吾郡少年辈某也某六七人。俱以没字碑。招用命俦。叠肩并辔。联翩境内。轶宕方外。裘马之相高。声色之相尚。酣歌乱舞于壶觞之席。流连忘返于绮罗之丛。不知寸阴之可重于尺璧而业以之荒。不顾滋味之久缺于高堂而养以之旷。甚者或贻偏母佣缝之苦。或任糟妻鬻剃之愁。或致病父饮泣之思。或被云情雨意之所侵淫。多行花鸨梨姏之所不屑。其德之玉成者谁也。其行之。完璧者谁也。其文彩风流如杜牧者亦谁也。噫。若此者流。其于仁义礼智。扫如也。何居。仁而遗其亲者未之有也。义而忘其妻者未之有也。礼而傍若无人不自持者未之有也。智而取有不端无所慎者未之有也。彼既无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而曾未闻宗族之称孝。乡党之称悌。则实与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者。相拒数万里哉。空穴来风。枸枳来巢。不其宜乎。以若所为。求无毁于斯世。譬如扬堁而弭尘。抱薪而救火。虽家置尺喙。户留缓颊。终不可以自明而人皆贱之。视狗彘之不啻也。汝曹之殷鉴。政在彼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2L 页
其之子。而不亶无意于览戒。又从而效。尤甚无谓也。盖汝曹善彼类之自得。忘千金之将陷。此无他。汝曹亦失却天赋之性。而仁无恻隐之端。义无羞恶之端。礼无辞让之端。智无是非之端。故见彼落坑而汝无若己推之心。见彼踰闲而汝无若将浼之心。见彼自多而汝无益谦之心。见彼群醉而汝无独醒之心。殆似入鲍鱼之肆者不觉其臭。而以至于相率蹈瑕。载胥及溺。吁亦悼矣。吾闻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观人之术。端在于其父之存没。如汝曹。将何所可观耶。我存而汝既自专。我没则汝行可知。书所谓大伤厥考心。不幸近之。余欲无言。而终不得无言者。诚以天理人情之所不能容已。呜呼。父子之间。责善则伤恩。然而使之就利避害。以永终誉。乃天属之至情。而念兹在兹。未尝顷刻而忘于怀。然则父之于子。欲纳于轨范之间。不愿乎绳墨之外。岂徒然哉。是以。马伏波以穷益坚之人。戒其兄子曰。愿汝曹龙伯高之是学。而不愿汝曹杜季良之是效。所谓龙伯高。谨敕之士。故愿子孙之有是行。杜季良。豪侠之人。故不愿子孙之效是行。古人之戒犹子。既以谨敕之士勉之勖之。今吾之望汝曹。独不以轻薄子儆哉戒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杜季良则可。汝曹不可。且今汝曹之所从游者。龙伯高耶。杜季良耶。叔季归来。悖恶常多。杜季良之豪侠。犹不可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3H 页
得见。况龙伯高之谨敕。百无其一。则汝曹所从游者未。必得季良之彷佛。不过是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其为浮妄轻薄之情状。端人悫士鄙夷而唾骂。杜媚街竖指点而拍手。而汝曹独企羡欲效之。画狗不成。将类何等怪底物耶。昔宰予昼寝。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釫也。昼寝则志气昏惰。教无所施。故圣人深责之如此。今汝之放浪游宕。视昼寝已万万矣。曾谓身枝不如门人而置之度外。无所匡救。则父父子子之理蔑矣。此吾所以历叙而明告。庶几于不远复之耳。大抵积习生常。执迷贻戚。习不可积也。迷不可执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亶其然乎。昔(此下佚不传。)中宗大王升遐时先生与罗松斋书
尧舜圣主。竟至升遐。臣民之痛。惨不可言。相去不迩。不得以时相闻。徒有慕用之忱而已。纯自有哭女之痛。精神气血。顿觉消耗。自知难久于斯世也。所教(此下缺)。所谓嫂溺援之以手者。平时以敬嫂为常。故不亲其手。溺时以济嫂为常。故援之以手。溺水之时。固异于平常之时。济嫂之事。亦异于敬嫂之事则当其平时。固不可用济嫂之道。及其溺时。亦不可用敬嫂之道。是故(此下缺不传。)
俛仰续集卷之二
 祭文
  
祭柳眉岩文(丁丑三月)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3L 页
惟灵。学海之宗。儒林之首。资禀既异。充养亦厚。聪明有馀。人百我一。六经奥义。百家异说。靡不研穷。烛至毫末。尽识精粗。炳若日星。渊源之学。传自家庭。不有颜曾。谁与依归。升堂入室。日夜所希。精思力践。犹恐后人。领袖斯文。仪表搢绅。往在癸卯。出为亲屈。制锦长沙。凤栖于棘。兹承 纶命。入侍帷幄。文章绪馀。忠义愈激。再经薇垣。庶振颓俗。何图乙巳。士林祸作。一网打尽。公与其厄。扼腕长吁。天昏地黑。南极耽罗。北穷钟山。廿载风霜。无望生还。妖氛告霁。天道云复。白日中天。何往不烛。未几阳山。见召宣室。遭遇当年。鱼水相忘。朝夕启沃。讨论皇王。酌古准今。辅益弘多。道理如许。讲尽无差。一字难明。犹恨未析。 王用玉汝。储养文局。 睿念方隆。身恙随剧。前虽乞退。夺袍亲赐。事还踰分。殒越无地。 恩命继下。重以崇爵。身微宠极。糜粉何惜。病虽未愈。 圣意难孤。敢将馀 恩。黾勉登途。历我俛仰。掺裾叙别。曰吾一身。老来多疾。今日之行。岂余之乐。归休此地。当及(此下佚不传。)
祭讷斋先生文
呜呼痛哉。孤生不幸。泰山其颓。攀援柳车。五内摧裂。三年乃去。莫伸筑室之怀。万古长辞。空注倾河之泪。英灵在上。庶或鉴之。呜呼痛哉。
祭罗松斋文
伏以惟公。光岳储精。应期而生。学究天人。为国之桢。遭时不淑。远谪朔陲。 赐环登庸。如蓍如龟。闲良不遂。图报恩私。一疾不讳。旅榇堪悲。(间缺)佩符塞垣。交道益深。相输肺肝。莫逆于心。跪奠灵輀。一束青刍。终天永诀。绝而复苏。呜呼哀哉。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4H 页
祭吏曹正郎李习之文(仲悦)
惟灵。有好善嗜学之诚而天出之。有惜贤忧国之贞而天黜之。有稽古谈经之功而天复之。有修文作记之风而天速之。何其出与复也如登。而黜与速也如崩乎。是未可徵也。若余者。实虽愧异。迹则幸同。所以失声抚膺。欲吁天而无从也。呜呼曷愬。呜呼曷附。
祭金希龄文
惟公挺世。天旷奎文。过邵英迈。袭朱渊源。事博天人。书该古今。早端于朝。鹄立豸步。节劲风霜。心安鼎镬。十载魑魅。颜苍发白。天道好还。岂不往复。阴散,曀涤。再豁天日。久枢启沃。怀疾敬德。岂徒公休。我东之福。宠眷纡沓。间遇稀合。诗书渊海。尔雅乔岳。国期文明。士希薰灼。昊天如何。夺我景略。疑难谁凭。导迪谁托。况我老生。早托损益。我宰碧城。君长玉堂。昔日相送。希深望长。他日江乡。百年相将。为别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4L 页
讵几。方伫信音。梦耶真耶。讣闻奄临。常疑妄传。忍作实听。不料今日。果见灵幌。想昔相别。言笑犹盈。今奠菲薄。泪滋悲婴。讵意欢席。乃发哀情。呜呼悲哉。天茫地冥。
祭宋秋坡文
呜呼。先生而至于斯。呜呼。先生而至于斯耶。以先生之仁。寿未满乎希龄。以先生之学。位不至于列卿。前无以慰二纪窜谪之艰难。后无以副 当宁倚用之隆眷。则天下之贤人君子亦何所相劝也哉。其然。岂其然乎。吾固知劝之于人心者。有甚于位也寿也而不敢怠者焉。先生之生也。人无不爱以诚。先生之没也。人无不哭以声。是岂人人之所可致。而终以此易彼哉。出天之良善。长已矣。贯古之聪明。亦已矣。启手足而知免。从礼乐于返藏。庶游魂之无憾。发孤啸于帝乡。最可痛者。赴 召数日。归𣇵云亡。携旅榇于天之涯。恐弱子不能胜表。识咸用嗟伤。况因缘世谊。出入门下。谬蒙诲奖。十年已过者。亦独何心。能不摧咽。闻即远之日大近。具绵茅而永诀。不亡者犹存。一庶有以来格。
俛仰续集卷之二
 挽词
  
挽罗松斋
海角生名士。龙荒摈硕贤。道困穷始著。节到老愈坚。欲赋怀沙日。端逢问鬼年。胸中书万卷。 天览通经筵。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5H 页
挽处士宋兴文
呜呼。子岂久于世者哉。兰蕙秀于中林而不茂。麒麟介于百兽而不奔。子岂久于世者哉。和颜英气。德之符也。清标雅操。性之发也。文章画虎也。子不之顾。名誉飞蝇也。子不之求。耽静好独。诛茅静散之地。厌烦避闹。穿(缺)城市之幽。亲朋萃至。诗酒欢迎。花月当窗。琴书自劳。消遣世虑。脱落青襟。子真殊凡。人类中之兰蕙。百兽中之麒麟。子岂久世者。来适去命也。而生如悬疣。死如决疣则其于死生。不须悲喜。而殁焉而哭。窆焉哭哀。故旧之情所不得免。则今子之殁。哭可痛哭。今子之窆。哀可尽哀。于何不然。余怀之悲。回首人间。知音几介。昔者縻戛之情。今焉幽明之永隔。柳绿莺唤之日。我唱谁和。菊黄雁嗈之时。谁唱我和。言念往事。我心如焚。昔子之殁。吾不之凭。今子之窆。吾不之护。势虽然矣。乌得无憾。呜呼。子殁不凭。子窆不护。人有天地。痛曷有极。临挽太痛。万事荒凉。未尽心中事。付与廿八字。同乡同井又同志。岂意生同死不同。可怜四十馀年事。点点浮云过太空。
俛仰续集卷之二
 行状
  
金游隐公行状
金公讳季甫。彦阳人。太傅平章谥威烈就砺之八世孙。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5L 页
太傅平章谥翼戴佺之七世孙。曾祖。礼仪判书,彦阳君涌辉。屡将重兵有功。■祖。纯诚翼戴原从功臣,晋州牧使赏(저본에는 '尝'으로 되어 있으나, 《고려사》 권45 공양왕 2년 4월 임인일 기사와 《태조실록》 2년 7월 22일 기사 등에 근거하여 바로잡았다.)。倭寇晋州。屡捷战亡。功烈显著。父。行绫城县令。 赠吏曹参判跃。外祖。开城尹庆州李彰路。文忠公益斋齐贤之子也。公平生之心。正直忠毅。不与贵显交游。 宣德壬子。以学生登武科。历事 世宗,文宗,端宗。(旧本云鲁山朝)官至刑曹都官正郎。而 世祖元年乙亥。作诗赠同朝诸贤。与冢妇之季父归来申公末舟。解绂南来。申归于淳昌。公归于南原屯山下。癖于渔樵。聋于世事。而于淳子江上。因作小亭。自号游隐翁。自额鳌戴者。亦有所况。鳌戴三山。而公戴三朝之义。游斯隐斯。终老江湖。去神仙不远之意也。公与申公最友善。携酒以诗。间日相从。归来亭鳌戴亭。苟为一代之胜地矣。公每当皓月良宵。登斯望北。长嚱感叹。已成恒规。忽于亭楣。特书一句曰。孤鹜影边烟渚白。巨鳌头上霁峰青。此不辨神人之所题。而盖喻公节义这气象也。公之亲侄瓘显仕 当朝。名列忠贤。而奉公本意。终不使出脚。人皆以此为难。而隐行卓节。尤显当世焉。且自宁越变后。不出门庭。废衣冠绝滋味。因为成疾。以终天年。呜呼。公之忠义。至矣尽矣。后将有春秋之正议则如公忠义。岂可泯灭耶。配绫城具氏。府使爰立之女。生一男三女。男淙。通赞。女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6H 页
长适闵甫昌。次适金轴。次适吴宗夏。淙生一男一女。男召奭。生员。女适清渊守淑义。召奭生一男二女。男譓。生员。女长适柳承坤。次适尹河。譓生三男一女。长守恭。次守俭。次守温。女即吾之冢妇也。余自秋城。转向鳌戴亭。查兄譓略草游隐公行状。取其世系。示我请记。余素仰节义。又幸连楣。义不敢辞而记之。
养真斋金公行状
公讳禹洪。字时济。自号养真斋。贯清风。始祖讳庆福。三韩功臣,壁上三重大匡。有讳永龟。为高丽平章使。有讳铢。高丽府院君。入我 朝有讳璟希。登第官至大司宪。开国功臣,封清风君。有讳株若。以学行除参奉。有讳珣光。 赠掌乐院正。于公为考也。妣高城李氏。廷华之女。己卯正月十八日。公生于玄风石南面高阳里。公生而有伟干美质。自学语学文。便能以顺亲志服师训为事。卿里咸期以远到之器。甫自弱冠。颀而长大。真魁梧一伟人。而孝发乎天性。友自乎天爱。养亲必以养志。事兄亦如事父。以至待人接物。极其忠孝。款曲无不得其欢心。乡之诸老成皆云。允不见金某。斗觉鄙吝之萌。平居无疾言遽色。与物无竞。训诲乡邻。指使僮仆。未尝有呵唾之举。而人知其可敬可畏。家庭之内。蔼然和气。致有狗乳哺儿豚之异。(缺七字)闾阎之间。油然感化。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6L 页
至今野无草窃之患。道不拾遗之风。此皆孝友至诚之所推也。早年赘居于某处。为其供养菽水之计。而某处之距亲庭。往来不甚便近。定省无违其时。甘瀡不乏其供。虽祈寒盛暑。未尝旷日也。以其先君末疾。药饵扶护之方。昼宵泣祷之诚。有足以动天人感鬼神。而及至大故。则拚叫。(间多缺字)邻里莫不嗟叹。而丧葬祭礼。务从情文。少无遗憾。虽子羔之泣血。二连之善居。亦不让也。服阕之越翌年。又遭大夫人丧。自尽送终之节。克遂礼制。一如前丧时。自是永憾。遂绝意举子业。风树之恸。愈久愈新。每惭然自讼曰。亲即殁。虽欲孝。谁为孝。身既老。虽欲悌。谁为悌。吾生早年不幸。靡怙靡恃则孝无可施之地。只有一伯氏年迫暮景。敬事之日。今其馀几。一以父事事之。恒兢兢焉。尺布斗粟。必先供养。以至鱼肉菜果。可口之物。亦未尝不先尝。而为伯氏供。(间多缺字)及其伯氏遘疾。迨不可为则昼宵遑遑。躬亲问医调药。虽昏夜雨雪。不有其身者迨半年矣。赖天之灵。竟得勿药。人以为孝爱所感也。以其伯氏日迫离昃(缺缺)为恨。遂挈伯氏家于同里。长枕大被。联床对榻。相守不暂离。时则有瑞狗瑞竹之实。以至嫂氏伯氏之丧。克尽情礼。并如考妣丧。送终亦不委于宗侄而实自办费。抚育诸孤。分田分廪。无间己出。此皆乡党所称诵者也。末乃考槃于华阴玄圃之间。婆娑林邱。雅意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7H 页
冲澹。其心幽贞。扁其所居之室曰玄默。玄默非儒者事。而谓其有近者吾儒修静之要诀。聊以寄意尔。治家有法度。以致訾资甚饶。而好行其德。检身以俭约。不(缺)浮靡底事。贻厥家谟。好讨论经籍。淹贯博该。尤邃于数学而毫分缕析。极其精妙。虽穷居独善。其化之及人者。即见公之面。知公之心。至若乡邻之愚夫愚妇。惟其知之。未尝有斗阋攘窃之习。公所存之深。略可见。(年月日缺)公偶仍疾革于正寝。寿五十四。三月庚申。葬于朱岸里贵成山卯坐之原。配草溪郑氏。光辉之女。佐公无违德。公之善庆之绪。实多内助之力。闺门雍睦。蔚然有(缺缺)之风。(间缺)卒附葬公墓。公为人风姿凝重。挺出人表。雅致冲约。优游物外。不忮不求。澹泊乎名利之场。不知不慢。徜徉乎嵁岩之间。行己处心。温恭不(缺)。终其身不见鄙吝之(缺)。忿懥之色。原夫出天之孝。因心之友。不待矫(间多缺)。移之亲党。亲党敦睦。推之乡邻。乡邻感叹。望之俨然可敬。却之油然可亲。居处眠食。务从俭约而浮华尽祛。坐卧起居。必有常处而尺寸不失。其懿行重范尚可以猗人目绘人口者。未可以遍数。呜呼。传家学声。名满一世。谁谓灵芝无种。醴泉无源也。公有子一男泰一。登科官参议。己巳之春。泰一甫袖来公遗稿示余曰。愿得公一言。以示来裔如何。余不敢辞。遂撮状文序次如右。系之公
俛仰续集卷之二 第 347L 页
之祖南汉公。与余先祖老松公。俱有日本之行。世谊尤密。故记于状。(甲申仲春。宋纯撰。莅任庆尚道。)
俛仰续集卷之二
 碣
  
赠贞夫人朴氏碣(朴从来判玉之六世祖母)
赠贞夫人朴氏。殷栗人。居于罗州外家。右赞成, 赠领议政晦轩朴宗元之女也。性聪悟严肃。自少勤纺绩不舍手。晦轩奇爱之。平生屡干一家丧礼。归金氏。配遁湖公讳(缺)。事舅姑以诚。与君子相敬如宾。遁湖公卒后。姑薛氏殁。夫人躬诣顺天。辛勤襄事。教育孤儿女。皆以礼义。卒。其子淳光登第。官至右相。(缺八字)淳光氏属余一纸泣曰。亡母有至行。愿得公一言以彰。(缺)淳光之愿也。(间多缺文)薛氏。余之妻四寸。故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