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泛虚亭集卷之七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x 页
泛虚亭集卷之七
 附录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6H 页
行状
   宣务郎行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李济臣。撰。
公讳震。字起夫。木川人。其先本县吏。高丽太祖统合三韩。本州人以百济遗民。累有警扰。赐姓畜兽以辱之。公之先。得象为姓。后改以尚焉。有讳国珍。生讳得儒。以崔文献公冲待聘斋生。始免乡役。生讳愿。给事中。给事生讳元谞。通礼门奉礼郎。历数四代。有讳天锡。监门卫大护军。寔公高祖。曾祖讳英孚。累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祖讳孝忠。忠清道水军虞侯。累 赠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考讳甫。安奇道察访。累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观象监事。三世推 恩。以公贵也。判书公乡居林川。赀甚敫富。贷与贫民。随年丰歉。与民收散。晚年。悉取券投火曰。吾其庶有后乎。议政公席先业。居乡殆六十岁。足绝官庭。未尝非义作事。乡人莫不饫德。盖其种之者久矣。议政公聘博士金徽之女。累 赠贞敬夫人。乃延安望阀。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6L 页
前朝恭悯。亲书(萝葍山人。长涛源流。)八字以赐。提学金涛之后。 本朝刑曹判书文靖公子知之曾孙。议政年衰无嗣。躬祷于圣住山。越明年。公生。弘治六年癸丑六月五日也。生而状貌奇异。啼笑有时。议政公识其非常。手植三槐于庙庭。以拟宋王魏公故事。丁巳。公年五岁而贞敬卒。议政公怜爱公备至。然谓不学无以成立。乃送寺读书。岁且逾。犹不许往来。才龀而议政继逝。孤孑零丁。无所怙依。鞠于伯姊夏山君成梦井夫人。公自少气度沈迟。饥寒俱不言。虽病甚苦。不以呻吟作形。人已服其非浅。初。议政公自占未及见公成长。择奴婢可任者各一人托家事。传勿失业以待其壮。受命者亦为之尽。年十三而奴死。公自京帖粟百斛庀其葬。盖亦难已。为儿游戏。卓越豪纵。或讶其难当。有识以奔踶千里期之。年过成童。尚不志学。驰马试射。被慢于侪流。即发愤策励学业。居五月。已达文义。但从人质疑。未十朔。理无滞阻。自是刻意益笃。夏山欲见公志。劝就荫仕。固问不对。强之。乃曰。丈夫当读书树业耳。夏山喜曰。吾亦试汝耳。壬申。公年始弱冠。夏山称其文才已成。盖四年向学。所造如此。若金慕斋,李容斋诸钜公之来。必以公文示之。无不叹奖。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7H 页
自此华声大闻。夏山深服其德器。亟称不置曰。尚某之质。虽在孔门。无让于诸弟矣。公闻成公守琛,守琮兄弟有学行。乃以全纸大书以简曰。闻公之名。切有愿交之志。二成亦以大书许之。自是连榻。实多讲磨。中丙子生员。入泮课艺。连三制入高等。柳公云时长皋比。大加褒称。至访于家曰。见君议论。知有经纶之才。公见侪类有忌色。遂有时晦之意。不复屑意于官试。柳公觉之。深恨其不能容人之才也。是时。赵公光祖遭遇 中庙。激励学行。士方兴起。而矫饰不真者亦多。公心慕其善而耻其伪曰。吾欲内顾无所愧而已。一日在泮。闻韩忠奉使岭北。有一人出自山谷。被广博之衣。立道上呼韩之字。袖出陈弊一书以授曰。归告 殿下云。一泮莫不唶唶曰。三代之下。乃有此等伟人。公独不应。坐中诘其故。公徐曰。若贤者。焉有自衒之理。众共诽之曰。外若矜严。内必如之。公曰。岂无象恭者乎。众益攻之。公竟不答。朝廷问得其人。则乃燕山嬖孽家书题有罪长流者。然后知公之识见高矣。己卯冬。捷文科别试。前日辱公者惭甚。公谢曰。非君警我。无所成就。君实爱我。受惠多矣。选入承文院为正字。俄荐艺文馆为检阅。转待教,奉教。入侍经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7L 页
幄。经筵官金世弼论赵光祖等事曰。新进好古。自 上登擢无渐。岂有他心。若裁节而用之。未必无效。初甚尊宠。一朝 赐死。朝廷气色。自此惨惔。公出曰。迩来 经席。未有此论。金相之言。正为得之。既而。金被谪。言者以公不合史局。请西叙。由龙骧司正,义兴副司果。始拜成均馆典籍。公慕善有素。故其初释褐归乡。有崔弘济者不为士类所齿。乘赵公贬谪。上疏力诋。至请其死。 朝廷适加重罪。弘济喜语稠中曰。果用吾言。已命斩光祖于谪所矣。公自少耻言人过。而闻之大恶。屡与所亲。斥崔之为人。其见递于翰林。再驳于持平。皆以此也。迁礼曹佐郎。癸未。出为北道评事。公素以善射名。亦托以出公。然自后常兼带宣传官。乙酉。升户曹正郎。移兵曹。丙戌五月。以礼曹正郎兼持平。充 圣节使洪益城彦弼书状官。甚为益城所器重。十一月。兼春秋馆记注官。戊子。复以兵曹。转司瓮佥正。时 仁庙在东宫。抄选诸儒以备僚属。公入侍讲院。久为弼善。进读甚多。转掌乐佥正兼春秋馆编修官。拜司宪府掌令。递为成均馆直讲。庚寅。 贞显王后薨。参掌都监事。时金谨思为提调。颇以葬物私施人。公执谓 国事未襄。大触其怒。诸僚皆危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8H 页
公而公不动。后累被其毒。事完。进阶朝散。侍讲院文学。辛卯。司谏院献纳兼春秋。复拜掌令。递为成均司艺。俄入弘文馆。为校理。壬辰。司宪执义。癸巳二月。弘文副应教。是月。升典翰。五月。 特命超四阶。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先是。出入台阁。论及己卯用事之臣暨福城之罪。虽人所难言者。亦不忌讳。物议多之。今玆特授。允协众望。九月。递为护军。是月。为弘文副提学。甲午。复拜大司谏。言时政触三公。三公诣 阙辞职者三日。竟改户曹参议。出为江原道观察使。将行。请教于尹相殷辅。尹相为陈方伯政要。公遵行不违。事无滞积。常曰。吾屡膺当道。常遵尹相之教。后有方伯请教于公者。必举尹相之言以送之。江原有一妪告义子欲烝己。公审妪貌。皤头烂疮。面如猿猴。公诘之曰。恶少不胜淫情。以色故也。尔子亦有本妻。必不犯极恶奸汝明明矣。若不承直。必先讯汝。妪服曰。子果不顺。欲构以重治耳。公即治其子不顺之罪。其度事深诣类此。乙未。以承政院同副承旨被 召。升右副。病递。四月。复拜副提学。是月。复入政院为左副。公在银台当奏覆。囚案盈抱。诸宰相顾曰。今日必暮。公举条要。敷启甚详。不移晷刻。情伪毕露。既出。无不称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8L 页
之。递为掌隶院判决事。丁酉。以礼曹参议。复拜大司谏。有一同僚将 禧陵水石之说议于圆席。公曰。玆事极重。当十分广咨。然后乃可斟酌。不可容易。力止之。不数日。其人入 经筵独启之。时金安老方忌郑文翼公光弼。正欲构陷而难其名。以 山陵时文翼实监其事。故乘其隙乃发迁卜之议。因置之不测。声势甚张。公闭门谢客。究思可救之方。自第具谏草。率同僚以 启。俄得轻论。竟递为刑曹参议。又送西为上护军。数日。 特命复授刑曹参议。十月。本曹缺参判。 上又特以参议升授。 赐阶嘉善大夫。与梁赞成渊。同入清斋。时权奸益炽。公语及时事。梁公就执公手曰。令公先见。本如神龟。既而。梁为都宪。果击去之。戊戌。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出为京畿观察使。管邑人士有连名状公曰。某人不孝继母。公悉招持状人谕之曰。继母子不孝。得名最易。尔等十分审察而来言耶。众曰。人理不祥。不忍形诸文字。实烝之也。公访其家人。不用刑杖。一言得情。上谳明白。 朝廷不复究讯。即处以律。朝中大相有素服公者。嘉而戏之曰。令公宽柔。谳狱甚猛。己亥六月。 特超阶资宪。授刑曹判书。公自顾骤升。心诚忧闷。不敢出谢。会。台官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9H 页
论以人品虽当。升级不久。递为同知中枢府事兼副总管。是月。 特授汉城府右尹。寻升左尹。九月。拜司宪府大司宪。递为同枢。十月。 上亲政。以西方重。 特除公观察平安道。时咸镜北道节度使有缺。 上下议于大臣。北鄙可虞。必得文武全才。尚某递西送北何如。大臣以为西北无轻重。而监司兼连帅。为任尤重。遂 命仍往。公抚御得宜。军民两安。辛丑冬。以同枢还 朝。壬寅三月。 特拜判尹。始升阶资宪大夫。兼都总管。冬。递为同枢。馀如故。癸卯春。升知中枢府事。六月。转工曹判书。后一月。 特命判兵曹。甲辰正月。知敦宁府事。时公为谢 恩使将赴京。 上以重臣出使。列邑有扰 命递。实重公不欲远去也。已而。 特授崇政阶。拜议政府右赞成。知遇不世。 特命除拜。前后络绎。不知公者颇疑之。遂以他辞 启递。 上曰。今姑从请。然此人终授大任。仍敦宁兼知义禁府事。复兼总府。移刑曹判书。乙巳夏。递为同枢。时 二圣继陟。忌者出公为庆尚道观察使。或诘之曰。 国忧方殷。若尚某曾判三曹。不宜远出。忌者曰。岭南巨服。须得剸烦才耳。本道词讼浩繁。例驮文簿自随。公自下界。发慝治奸。酬决如流。常簿之外。不持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09L 页
一幅。李公彦迪深加赞服。今 上即宝丙午元月。以议政府右参赞徵还。兼带总府。三月。升阶正宪。就旧职。复加知春秋馆事。与修 中宗,仁宗二圣实录。八月。又兼知义禁府事。九月。 特命复判兵曹。戊申二月。辞递为知中枢。三月。复兼总府。四月。又知 经筵。是月。 特升崇政府右赞成。别职皆如故。己酉正月。拜吏曹判书。馀如故。又加判义禁府事。九月。卜相。以公为议政府右议政。阶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兼领 经筵,监春秋馆事。公膺 命忧惶。跼蹐靡容。恳辞不获。时 二圣实录未毕。至是总裁焉。藁洗。赐鞍马以劳之。庚戌。缁徒适有不法事。僚相忿其放纵。谓公曰。此辈无所统。故如此。若依 祖宗朝故事。使有纠摄之地则不乃有益乎。公曰。疾之已甚。乱也。此属当治以不治。今若纠检。而复立统属之规。则无识之徒。或反谓之崇佛而然则事尤大关。固不可为也。未几。公以事诣 阙。内旨下议曰。僧徒无统。欲复两宗治之何如。公 启曰。僧徒虽无统摄。然起废重难。故前日同僚。亦有此议。恐反有害。遂止耳。公实未知其渐将大。自以为事几之初。微言讽止。得大臣 启事之体。未久。两宗复。台谏及儒生。交章抗疏。政府亦率百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0H 页
官以谏。不知者谓公前议似有迎合之意。公上辞请免。 优答不允。时圣烈仁明大王大妃同听政。自 上亲为昭雪而晓之。公叹曰。事机之难辨则学识不明者。是非颠倒无怪。至如佛法之不可复。明如日星。虽欲逢君。不可得也。顾以平生所为。不能取信于人。至以此事见疑。自反而已。尚谁咎哉。厥后僧徒颇横。每谓沈相曰。两宗之复。我二人在职焉用之责。其能逃乎。辛亥。升左议政。癸丑正月。公年已过耳顺。不能无疾。尤以不胜重任为忧。请辞累数百。自后至乙卯。求退益恳。皆 下批答不允。至终。 附下传旨曰。卿虽有疾。相位不可轻易。去就不计久近。安心调病。会有边警。乃出视事。丁巳。封 世子。以公为傅。戊午五月。 御批升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秋。国家设别科。公为读卷官。其时主文柄者。欲举 中朝事发策。公止之曰。此大事。可庙议。不可策士。犹以其意为问目。既而。公议哗然。论罢主题试官。举子亦削科。公自以首官不能力止。诣 阙请自坐不争之罪。 上曰。不听公言。过在于彼也。初。公自试所归。语子弟颇有未惬之恨。既而果然。公又自丙辰后。无岁不累辞。 上于批答外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0L 页
常有附 旨。敦勉勿退。至己未春。又三上辞。皆 批答不允。又下 御札曰。观卿累辞。予意缺然。毋多求退。以辅寡躬。乃上疏略曰。明主之图治。必极一时才德之选。作为辅弼。事体相须。然后馨香上格而天应以祥。辉光旁达而民兴于善。置相非人。治不独定。功不徒成。古人论相业者有曰。上佐人主。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使卿大夫各得其职。主上睿知聪明。宵旰缉熙。馨香光辉。方将上格旁达。而臣居枢要。以乖气蒙蔽沮遏之。致五灾。召五凶。使含生失遂。不能宣扬 圣德神武。夷虏反侧。百姓不亲附。庶官不尽职。辅相无状。于斯难掩。夫台鼎之位。人主所以待贤尊德之重器。而圣经中言位言职。必加天字者。盖曰天物。人不得私之也。君而谬授非人则不天。臣而滥受非分则亵天。谬授滥受。皆非畏天之道。今有荆璞于此。必使玉人治之。将使斲轮。亦必假手于轮扁。在治国则乃使下材。臣愚亦任其责。其于致治。大有径庭。因历举前世宰相递免之事曰。举此一隅。亦可想时君不以天物私其臣也。臣往自己酉。始累 殿下知人之明。不自揣分。误入台府。忘耻养病。败政贻患。今已十有一年。身非鼠雀。心岂少安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1H 页
云云。 上亦优勉不许。八月。 上御翠露亭。简召诸宰及赐暇儒臣。讲其所读书。仍命诸宰各制诗进爵。 赐烛以荣之。公以首相入侍。 上亲为侑爵。公不觉醺醉。伏苑中。 上乘小舆。将还大内。 下问为谁。左右以领相对。 上曰。老相在此。不可辇过。 命设行帐。然后乃入。继 命中使护归。翌日。与诸公上笺陈谢。旋以失礼待罪。 御批曰。昨见卿醉。甚洽予意。有何失礼。庚申六月。诣 阙。具衰病不职之状。复申前请。 御批曰。予以凉德。叨承丕绪。十六年来。水旱相继。近日霖雨。亦连月馀。致此之灾。咎实由予。常切兢惶。若临深渊。卿以休休老德。忠厚大臣。为相十馀年。辅寡躬多益。予倚恒切。方深嘉悦。居位则朝廷堂堂。去位则众望必缺。岂以身上微恙。年亦不衰。而欲退恳求乎。今非大臣求退之时也。再启。 御批曰。如卿重望。有几人哉。予以不敏。当倚老成大臣。卿勿以久居为未安。三 启曰。 中庙朝名相。无如郑光弼,尹殷辅,洪彦弼而其入政府。并初再或十三年。或九年。或十年。以三人比臣。不啻若黄鹄,壤虫。而臣则一为而至于十二年之久。且金时习嘲郑昌孙曰。汝为议政如此其久。可谓朝廷有人乎。今臣渺然一身。亦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1L 页
千万指目之所萃。口笑腹非。必有甚于时习者矣。 御批曰。大臣重职。当以贤否进退。不可计久而轻动也。卿德非不及于三相。虽过三相居位之年。固非不可。金时习嘲郑相。亦岂美事乎。卿当益辅寡躬而已。何可虑他。公犹辞不已。至于七 启。其辞尤切。 御批曰。卿至于七 启而辞。予意岂安。反覆思之。不可轻递。 赐酒以遣。八月。 世子加元服。公以师赞礼。受鞍马之 赐。重九日。 上御瑞葱台。简召诸宰及近臣。各制诗进爵。仍 赐黄花蜡烛。翌日。上笺谢。辛酉七月。 上又御阅武亭。召公卿侍从如瑞葱故事。因出 御轴。各制写以进。公末句云。忘言醉饱钧天里。敬德唯关献曝诚。虽文字之末。不忘箴规。见者皆谓得大臣进戒之体。八月。展扫先垄于林川。将行。 启曰。大臣往来本道。例设宴享。为弊不赀。请于今行。下教免设。 上曰。老相远往。岂无宴礼以慰乎。姑为之。 命孙副率蓍孙。并乘驲护行。遣中使宣酒乐。饯于济川亭。 特赐豹皮。是日雨。 上又命史官。追及江上。 赐蓑衣诸具。皆 御用也。近古人臣。未有受此者。还 朝曰。又 赐酒乐郊迎。公上笺称谢。 上赐御札曰。卿以老德首相。霜天扫茔。岂不表赆薄物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2H 页
乎。是予敬大臣。优老德之微意也。勿谢。十一月。 世子行嘉礼。公又以师受 赐马。是月。以去稀年已迫。诣 阙申前请。乞先时致休。 答曰。自古人君倚重老成。予何许退。居相位。寿稀年。予所贵也。加勉重职。以辅寡躬。至四启。 答曰。国家治乱。虽在于帝王之明暗。而亦系于大臣之贤否。卿谓虽圣君。必得贤佐以致太平。我国古来。择人虽或不精。如卿老德。予难轻舍。是日四 答。亦皆御笔也。壬戌。公年七十。请顺天道致仕。 答曰。卿至稀年。礼当几杖而安之。不宜许退。再 启几杖固不敢当。然人臣受此。例会廷臣以荣 上宠。迁 陵在前。不可仍尸其位而迟之。 答曰。予意尽谕。几杖宴。徐当为之。迟速亦何虑焉。三启。 答曰。予岂从卿所请。宜勿固辞。四启。 答曰。国家用人。当先纯正。凡官尚然。况大臣乎。如卿纯厚大臣去位则予未知国事是也。五启。 御批曰。君臣之间。所当情义相孚。为人臣者。不得于君而在职则予未知其可也。如卿老德大臣。久居台府。勉辅寡躬。此乃当然之事。不可以稀年轻递。七月。公患痢苦。 上闻之。遣内医审疾曰。若言予命。恐起居有劳。讳而勿言。令若私问者以 启。十月。乃受几杖。 四殿皆优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2L 页
赐酒果脯醢等物以助宴需。公上笺谢。 御笔批曰。人生七十古来稀。予贵耆德。而居相一纪世不多。岂退老成乎。几杖安养。在所当为。勉辅寡躬。卿宜勿谢。十二月。复上辞。又 批答不允。再辞。 答曰。欲复降批答。恐致重劳。 特命给暇。安心调养。癸亥正月。三辞。 上犹持难。久之勉允所请。 御批授领中枢府事。仍领 经筵。公求退十馀年。始蒙俞 允。递相之日。身气轻健。始若无疾者。常曰。天絷已收。无往不适。约与儿辈。随处命驾。水曲山傍。閒往閒来。作 圣世无事物。祝 圣算以终天期耳。有时取酒微醺。缓歌起舞以自乐。或问前日未尝欢娱。今何如此。答曰。昔负重任。唯力不支是忧。今既释之。云胡不乐。九月。 世子卒。公奔讣哭泣。连日废食。悲痛过伤。心痛遽作。几危数日。满体痿黄。越三月。顺怀柩将发。公欲往祖于郊。或止之。公曰。我 东宫旧僚。终始之礼不可废。是日。心痛又作。几不能救。自是心热大炽。疸證尤重。弥留数月。竟至不起。盖病因忧 国感伤而危剧也。病中闻有星变。叹曰。吾安得死而塞是灾乎。又闻宰相安玮卒。叹曰。此人能任厥职。今又逝矣。家人慰解之曰。身病心忧。岂易瘳之道。公曰。吾身虽病。敢忘国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3H 页
事乎。 上遣内医问疾。 特赐御厨。庶几可口珍味无不备。公感戴曰。天若缓死。当有谢。甲子闰二月二十三日。遂易箦。享年七十有二。讣闻震悼。即 赐各种素物于家。以助奠需。辍朝三日。至不 御肉膳者有日。赙吊及祭。皆从重典。别遣右承旨姜士弼吊丧。都承旨洪昙 赐祭。书堂月课。以悼老德大臣为题。以寓 宸怀。丧葬诸具。一庀于 国。终始哀荣。可谓两尽而无憾矣。公之为学。不屑屑于规矩绳墨。而以不愧怍矫揉气质。涵养德性。自得应用为贵。故居止常处。必以勤谨和缓四字。及轻当矫之以重。急当矫之以宽。躁当矫之以静。暴当矫之以和。粗当矫之以细等语。题在窗壁。以寓常目。好读自警编。就度量韬晦等卷。尤着力有得曰。如韩魏公玉盏等事。容或及之。常谓一身所主神明不测者。莫贵于天君。不可以些子尘物。点着其上。凡遇事来。为之则已。却复扫除。以全本然虚灵可也。燕居无事。颇有自乐之时。谓子弟曰。为善最乐。非乐。不足以语君子。汝试以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语。永言之似若歌调而长咏之。则古人之气像可得矣。箕子过故殷墟。亡国之怀如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3L 页
何。而欲哭则不可。欲泣则为近妇人。乃作麦秀之歌。古人之不轻用性情。可见矣。容色愉和。动止中适。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喜怒不形。雅不喜声色技艺。待人开怀。不作町畦。必以忠信为主。相对接话。亹亹忘倦。人有触犯。必自降屈。不喜闻人过。闻之必先探其心。究其可恕之道。又必求其长处。闻人之善。必扬誉不已。虽婢仆之愚。有一小善。必谓子弟曰。某为此言行。此事可善也。汝辈勿少也。有所陈善。必假色颔许曰。汝教我矣。有过则谕诲不已。或有偷盗者。必反怜之曰。迫于饥寒。不得已也。还给其赃曰。汝若饥寒。须来告我。慎勿复然。如欲任使。必再三详命。使之不迷。然后授之。他人若言公过云。则虽至微者所道。必思所以致谤之由而反己曰。吾果有之。民固至愚而神矣。或告曰。时人慢易公甚。或有因事而愠告者。公才闻辄喜。至于笑倒曰。彼人是矣。安有畏我者乎。愠者亦解。毕竟偕笑而去。欲有所作为。常以古人行事。将来己身上料理。于宋朝名相。多慕效之。最喜开襟下问。至访于微贱。如得其善。必称好而采用之。人有被荐者来谢。辄不悦曰。君才可用。何谢之有。爵禄。人主之柄。非私门所有。慎勿复然。常言有若无。实若虚。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4H 页
犯而不较。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等语。公于文艺笔札。才品虽高。而不屑以此得名。至于峣峣之行。皎皎之事。皆欲掩蔽而韬晦。故公之才艺行实。多为德量所蕴。人有不及知者。奉先祀。一遵琼山仪节。必致诚敬。或有故不得与。或设于他家而摄之。则必候其当事之时。衣服冠带而坐。如当祭者然。时过乃复常。虽剧疾不废。每叹曰。吾生而为人。不知父母之面。亦未呼父母。天地间罪人无如我也。故每遇初度。辄不乐曰。劬劳之日也。家人欲设寿觞。必抑之。居第在松岘之傍。自号松岘翁。或有故不得陪 扈。而 大驾过岘。则必具朝服出伏于中门之外。或言宜伏于大门之外。公曰。处室则吾心不宁。所以伏地。若更出门。人必有见知者。是沽名也。常时出入。不敢当路。以避 辇迹。虽居深室旋便。必避日月。族属贫穷。必力济之。婚丧。尤主焉以资之。常曰。先祖之馀气。托在于玆。事虽难易。恝然者薄也。凡为人谋。每曰。当设以身处其地。乃可以尽得其情。不可以非吾事而少忽之也。凡虫兽可为庭玩者。则必放之曰。饮啄自如。物我同情。滋味可供者。则必求生道曰。岂忍对生而思食乎。人有所馈。虽小物。必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4L 页
有酬谢。若稍多则必曰。吾为宰相。岂不得食。当留什一。馀可自供。若其诚意则已领之矣。人来求取。有则必从曰。不可以外物。害吾本心之无累。若取于人则虽花卉之微。必曰。彼亦珍玩。吾今取来。得无不可乎。平生自奉甚薄。朝夕所供。不过数器味。若叠进则必舍一器曰。古之贤相。食不重肉。况我乎。有时厨肉不继。家人欲贸诸市。则止之曰。我家若买则近于矫伪。况我本不多食。而又不嗜之耶。衣服之饰。不喜绫缎。故朝襮之外。绝不用之。平居好穿旧泽。不嗜新鲜。每谓子弟曰。丈夫之志。不累外饰。服美于人。可耻之甚也。家居。未尝言器用陋恶。家人欲试之。当对客之座。置一陋席。候之数月。不言易之。家人知终不言。代以新者。公又不言。其为俭素。不事致饰。所性然也。公有藻鉴。于后辈常以奖进为事。凡当试取。每欲为 国家得人。而先以必得为心。每谓子弟曰。君子所为。虽暗中小事。不可枉曲。至于科第则一身进退系之。潜相代借者固不论。至于遇前日所制之题。吾力可改则改之。如不得更构。虽至曳白。贤于隐默欺人。以贼吾心者万万。欲事君而先欺君。可乎。世俗有落第而伤怀者。安有大丈夫行事。决得失于一夫之目。而为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5H 页
之忧乐哉。其流之弊。驯至于鄙夫之患失。器量如此。其将安用。汝辈切宜戒之。家人尝买贫人男口于十年之前。后奴率良妻之子来。公问其年则乃买一岁前所生也。即招本主而与之。主以贫故愿复受直。感公德而轻其数。公曰。畜物价尚高。况人口乎。遂倍数而归之。尝婚嫁孤孙。事适连举。悉取乡家储谷以来。舟乃覆没。俄更闻之则近涯遭风。皆得拯取。有谓公当责篙师使之充纳者。公曰。船败有数。而吾家亦失财之时也。业已见失。必求复得。不亦鄙琐哉。况忍责间关十生之人。使之办出乎。竟不问。林川旧宅。先业甚厚。虽公髫孩之时。而积累有拟县邑。自公之贵。而其储渐缩。船败之后。更无馀蓄。先世库屋。久已颓坏。乡奴有请复建则必曰。于吾无谷何。竟不听。公久为宰相而子孙皆仰资。用度常不给。至易布而取谷。公始为相。感激有为。常读大学衍义。或至夜分。既而叹曰。吾读此书。将以致用。而迩来谋议。动见龃龉何也。为政。务存大纲。不用明察。唯以得事体为先。遵守成宪。不喜纷更。持抚盈成。静而安之者乃其志也。尝曰。 祖宗与先臣。经历多。思虑深。后人遵之无败足矣。作小聪明。要胜于 祖宗之上。于义安乎。故凡论人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5L 页
才。必以持重不变更旧章为首。尝读书。至人徒知有功之为功。不知无功之为功。三复喟然曰。知此者鲜矣。公提调太仆。谓畿民之困。多由箭串之栅也。欲筑城而重用民力。请以国布偿民听役。又曰。自古 中原有事。我国必受其祸。义州一境。古设三镇。犹不免躏轹之患。今则只有一镇。襟袍极阔。脱有不虞。沮遏无策。长城不可无。亦建白偿力而筑之。其议论必以先见远虑为主。若非其志也。不肯从多而苟合。亦不敢自以为必是。虽举朝皆同。犹执议以上曰。吾意则如此。唯听睿断云。每言议事外庭。虽有异同。心之所怀。必尽于上前而无隐。且曰。言有不同。所以下议。若皆雷同。非议事之体也。其议或蒙 采施。则辄缩然不安曰。鄙议无乃失当。而 圣鉴莫是谬用耶。其临事规画。多出人意表。而时人若不我用。则亦恶与人争辨以胜之。唯以自克为刚。性不喜事。不喜建白立条。久居相位。不欲皎皎之事立名。人或称公之美。辄应之曰。汝欲面谀我耶。必多方掩匿而韬晦之。故人鲜知其所为之迹。而或谓其不事事者。非知公者也。若 国有难处之事。或灾变异常。形于言色。悒悒若无所容。夜不成寐。起而开囱视天者屡矣。每当 经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6H 页
筵。必思程子斋宿之事。先日致敬。言动不敢放。入临讲章。必从容委曲。杂引经史。反覆陈 启。及退家。移时静默。思其所 启之当否。常居有疾呻痛。似若不堪起者。及将入 侍。具服而出。则便觉苏醒。归而复呻犹若。岂非以志帅气而然也。观公仪貌。似若迟钝。而其处事刚克有勇。详慎周备。即始虑终。每欲万全。然后乃举。不但大者。虽寻常细事如简札之末。莫不皆然。顷者。 朝廷欲设堡于庆兴江北。公终始执不可曰。夺彼鱼盐往来之路。不久生变。未几果有警而罢。及镇将皆被罪谪。既而反恕其人曰。事虽未宜。为 国之心。亦可嘉也。尝论待倭之道曰。 祖宗深惩丽季之祸。虽以 太祖神武。优给朝船款接。今者有司不免出纳之吝。颇失怀柔之义。伤于 国貌。益激其怒。早晚捲海而来。其可以米布御之乎。至于乙卯。公言果验。常以古今异宜。事非独办。自以无补于 国。而厚禄忸怩。未尝一日安。故前后上辞。无虑数十馀章。而大意皆以惭愧羞耻为主。其曰。此心之耻。若挞于市。心之愧耻。若犯偷盗。身非鼠雀。心岂少安。则其情辞之恳可见矣。每自笑曰。乃公相业真可笑。议政十年。唯上辞一事而已。每受 内赐。必曰。吾少孤。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6L 页
长于奴隶人之中。无学无能。幸蒙 荣宠若此。 朝廷之辱极矣。凡闻生民艰苦。必瑟缩不安。蹙额移时。寻常语子弟曰。吾生而无德于民。职在乘轿。每上人肩。平生腼颜。愧心不歇。我死。慎勿用担舆。重赧已死之魂。公立朝久。更历时变。虽孤踪踽凉。不事攀援。故洪益城知其然。常曰。吾喜尚君单独而行也。自公郎潜。益城与郑相光弼,尹相殷辅。皆以公辅期之。郑相尝修家垣。稍移旧址曰。吾为尚某后日之行而广此路也。 大王大妃之同听政也。公奏事帘前。 大妃传曰。相公致此。不独未亡人与 殿下之意也。 先王常称卿可大用。至于书名屏障以识之。不幸未及。今之用卿。实 先王意也。公感激进曰。小臣蒙 先王恩宠罔极。用 特旨除官。殆过十馀度。时人至疑臣以他道进也。 答曰。卿岂以他道进者。特知遇深耳。尝自谓吾入仕辅国。极无可取。若不为忮害忌克胜己。则差或可谓云尔已矣。晚年。每谓子弟曰。汝辈须趁富年力学。少时不读书。老衰叨大任。断决 国事。是非茫然。虽欲强读。精神眩晕。临卷疾辄作。终至于负 国恩以死。诚可惜也。病笃。犹谓子弟曰。夜气或清。心神虚明。记得少日所习文字。颇有历历分明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7H 页
处也。又曰。无定力之人。少壮时似有可观。老衰鲜不谬错。因言论语中三戒曰。有定力之人。不如是。平时尝戏家人曰。汝辈以我为临死有遗言离诀之辞乎。若然。迷劣妇子诵言琐屑之语。而号哭尸前则甚妨事体。殊非大人一视死生之道也。及其病革。痛若少定。精神言笑。不少差爽。至于属纩以前。无异平常。每用宽言。以镇静一家之心。故外人皆危久疾。而家人则实未察也。果终无一言而殁。公聘宗室介山副守讳孝智之女。李氏贞敬夫人。贤而克配。明哲过人。人不敢以非道干。或教夫人鬻家储鱼藿以取货。夫人正色曰。吾公未尝为不义以营利。汝欲使我以秽名加之乎。遂绝之。凡事皆类此。大抵公居家。怡愉和易。虽妇人小子。谆谆教以义方。使得饱闻而心饫。故自夫人以下。皆知不义之可耻。生三男。二夭。一鹏南。宣务郎。亦先公亡。娶节度使李亨顺之女。生一男二女。男蓍孙。司纸。女长适县监郑麟寿。次适生员李济臣。蓍孙娶左议政沈通源之女。生男女。男子仪。女幼。麟寿生四男二女。男思敏,思敬,思慎。馀幼。女长适监役沈信谦。次幼。济臣生二男二女。男蓍俊,寿俊。女幼。思敏娶舍人崔颙之女。信谦生男女。皆幼。夫人先公逝。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7L 页
以节度使金胤宗侧室女干家。无儿。又侧室有一男存省。观象监直长。娶郡守金镔之女。生二女一男。皆幼。用是年五月十九日。礼窆于果川治之东霜草里坤坐艮向之原。与夫人同兆异域。公尝谓子弟。吾死。是非必有谥。汝为状起草。事迹无可述者。若曰。公晚好鼓琴。微醺。辄弹感君恩一曲以自娱则当矣。公晚而学琴。按谱自得。音调深远。然遇灾不敢执。家人之外。一无闻者。公立朝四十六年。识量洪远。忠厚和易。欿然冲悒。若有所闻。入居黄阁十有五载。位望隆重。休休有容。不露圭角。令始令终。讣出之日。位无上下。人无愚智。莫不痛惜嗟叹。故吏宿隶至有奔走号泣者。有一书生。读书半夜。闻邻妪之哭甚哀。因访之。其亡夫尝诬逮重狱。久未听冤。公为畿伯时。申理得活。感念存没。不觉失声云。以此观之。公德之入人者。其他可推。公之平日所为。可书者甚多。然不敢毛举。得之家庭者。梗槩如右。谨状。
神道碑铭(并序)
朝鲜国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世子师。 赠谥成安尚公神道碑铭。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8H 页
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江宁君洪暹撰。
 奉宪大夫。砺城君宋寅书。
 宣务郎,行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李济臣篆。
国朝宰相。以功名终其身者。世不乏人。而历事 屡朝。身无灾眚。秉德寿耇。殁世纡 恩眷者。惟成安公一人而已。公讳震。字起夫。其先木川人。当高丽初。授姓以象。后改为尚。有讳国珍。生子曰得儒。从崔文宪公学。始免乡役。生给事中愿。其后有讳英孚。寔公曾祖。生水军虞侯讳孝忠。虞侯生安奇道察访讳甫。寔娶延安望族金涛之后博士徽之女。祷于圣住山。弘治癸丑六月五日生公。曾祖公居林川。家饶于财。尝焚债卷曰。吾之后必昌。种德积庆。以至于公。公生而状貌奇异。五岁而丧母夫人。八岁丧察访。公鞠于伯姊夏山君成梦井夫人。浑厚重迟。已若成人。虽遭疾苦。不形辞色。察访公以公尚幼。尝嘱老奴经纪家事。其奴死。公与之粟百斛使葬之。人已知其伟量也。年踰志学。不事儒业。见辱侪辈。遂奋励学问。夏山欲试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8L 页
公意。劝之仕。公曰。所以读书。欲树大业耳。夏山奇其志。李容斋,金慕斋诸公。见公著述。并加称赏。公与成守琛,守琮兄弟。游从讲磨。所学日进。中丙子生员。入上舍。大司成柳公云。好士尚气槩。访公于家曰。见公议论。知有经纶之才。己卯。捷别试。始入承文院为副正字。以史才见荐。授艺文馆检阅。入侍 经幄。适有时宰言颇切直。在座不敢有继之者。公独指为谠议。为论者所忌。递授西职。己卯年间。有迎合时议者。欲置士类于重典。公闻而疾其人。屡语所亲。语颇泄。仍被弹击。久滞郎署。癸未。以礼曹佐郎。出为北道评事。以公有文武才。藉此挤之于外也。丙戌。以礼曹正郎。充 圣节使书状官朝 京师。 仁庙在东宫。锐意学问。僚属极一时之选。公为弼善。久于劝学。开益弘多。己丑。为司宪府掌令。复入讲院为文学。改司谏院献纳,弘文馆校理,司宪府执义,弘文馆应教,典翰。癸巳。 特授通政。拜司谏院大司谏。迁弘文馆副提学。出为江原道观察使。有一老妪诉以义子欲烝己。公疑其诈。问诘备至。妪服曰。彼果不顺。欲构以重罪。人服公辨诬之明。乙未。被 召为同副承旨。转至左副。丁酉。复拜大司谏。下僚有希执政者。因禧陵水石之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9H 页
说。欲陷故相光弼于死地。公草疏力救。时论韪之。冬。 特授刑曹参判。平恕为心。狱无冤枉。戊戌。观察京畿。己亥。入为刑曹判书。言者论其骤升。递拜同知枢府。是年秋。拜司宪府大司宪。冬。 特除公为平安道观察使。辛丑。 上欲召公判汉城尹。从谏官言。不果。冬。还 朝。同知枢府。壬寅春。申前 命。拜汉城判尹。兼都总管。夏判工曹。未几。 特命判兵曹。甲辰。超授崇政议政府右赞成。又有言者。 上勉从之曰。终当以大任付此人。其忠信外著。为 人主所倚重。于此可见。改知敦宁兼知义禁府事。移判刑曹。乙巳。为柳仁淑所忌。出按庆尚道。人皆惜之。丙午。递为右参赞。录卫社原从功。升正宪阶。兼知春秋馆。参修 二圣实录。秋。复判兵曹。戊申秋。 特升崇政。拜右赞成。己酉春。判吏曹。兼判义禁府。秋。进阶大匡。拜议政府右议政。推 恩三世。有 赐皇考议政府右议政。祖考议政府左赞成。曾祖考吏曹判书。 文定王后垂帘同听断。欲复禅教两宗。语公曰。僧徒无统。欲设两宗。令有统摄。公曰。复于久废之馀。岂不重难。公意以谓微辞婉讽。庶几回 上意。其不知公者。疑公迎合。公闻之曰。儒释是非。皎如黑白。吾岂至于逢君者。盖由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19L 页
平生所为不能见信于人。致有此疑。但当自反而已。辛亥。升左议政。丁巳。册封 东宫。以公为 世子傅。戊午夏。升领议政。兼 世子师。己未春。公以夷虏反侧。百姓不亲。庶官不职。皆由置相非人。引咎自当。力请避位。 上慰谕不许。秋。 上御翠露亭。引见宰枢。 亲执杯劝之。公感 恩至醉。伏 辇路傍不能起。 上命遮以行帐而过之。仍使内侍扶公而出。其见敬礼如此。庚申。加 东宫元服。而赏公鞍马。辛酉秋。公将拜扫林川先垄。 上命公之孙蓍孙。乘驲随公护其行。 遣中使赉豹皮以赐。又掇进御蓑衣以赠。盖近古勋业所未曾有。公上笺谢 恩。 上答之曰。此予所以敬大臣优老德之意也。壬戌。公年七十。据礼致仕。 上答曰。人生七十古来稀。予贵耆德。居相一纪世不多。岂退老成。癸亥正月。求退益恳。 上重违公意。始 允其请。授领中枢府兼领 经筵。国有大事。必以咨之。未几。 东宫不幸。公奔走哭泣。连日废食。卒患心痛。病几危。又欲相送 灵輀于郊外。或以疾未平止之。公曰。吾是 东宫旧僚。送终之际。礼不可废。自是心痛胃疾。弥留数月。 上闻公病。医问交道。至分 御厨珍味。凡所以慰安公者。无不备至。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0H 页
而天竟不救。易箦于甲子闰二月二十三日。享年七十有二。 上闻讣。辍朝市却肉膳以哀之。故事。大臣疾革。例遣承旨。问所欲言。时政院不知公阽危。阙于 上闻。不及遣问。 上用是悼恨尤深。赙 赠之典。于数为优。卜五月十九日。葬于果川东霜草里坤坐艮向之原。与夫人同兆异域。公资禀忠厚。风采凝重。色愉而气和。量洪而虑远。处众而不肯崖异。物犯而不与之校。举止纾缓。虽当仓卒。未尝疾言遽色。观其貌似迟钝。而内实刚勇。不露圭角。又多德量所掩。郑文翼公光弼,尹靖成公殷辅及我先君文僖公。皆以公辅期之。谨于奉先。身有疾病。不得与祭。则虽不在其家。当祀之时。必冠服以坐。时过乃罢。每以不及事爷娘为痛。如遇生日。不许子孙上寿曰。吾生而不知父母之面。又不知呼父母。实天地间一罪人也。其行己不屑屑于规矩绳墨。而常欲矫揉气质。涵养德性。书窗壁自警曰。轻当矫之以重。急当矫之以缓。偏当矫之以宽。躁当矫之以静。暴当矫之以和。粗当矫之以细。好读自警编。尤致意于度量,韬晦等编。诵曾点舍瑟之对。隐括于燕居之中。有非徒事记闻者所能及也。坦怀待人。不置町畦。闻人过失。必先思可恕之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0L 页
道。虽婢仆之贱。有一善言。必假以辞色曰。汝教我矣。如得偷盗者。必还给其赃曰。何不告我。如闻己过。必曰。吾果有此。有因事愠见者。公笑不与校曰。汝果是也。愠者不觉偕笑而去。尝舟运乡庄储谷以资婚需。遭风舟覆。俄闻拯出。或劝公责徵篙师。公曰。船败有数。何忍重困几死仅生之人。竟不问。林川旧居。先业甚厚。自公之贵。其储渐缩。子孙已嫁者。皆仰食于公。或至窘乏。而公不问其有无。平生行道。不敢当 辇路。虽居奥室。不向日月便旋。如见亲戚贫穷。必倾储以赈之。婚丧必为之主。以周其窘。其判吏曹。慎于铨注。不敢单拟。以防后来专擅之弊。人有被公吹嘘者闻而来谢。则必曰。爵禄当出于 人主。非私门所宜市。及为相。休休然务存大臣之体。不察察为明。不肯衒功能。其论人才。必以持重。不喜施为变更旧章为贤。或讥公不建白。公若为不闻者。又不肯明其不然。深味古人徒知有功之为功。不知无功之为功之语。盖公之所以自期者在此也。有时献议于 上。如见采用则公蹙然不宁者久之。闻人誉己。必曰。汝欲谀我耶。自奉甚俭。朝夕所供。不过数器。过此则辄下一器于案下曰。古人食不重味。况如我者乎。 朝服之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1H 页
外。不用绫缎曰。服美于人。可耻之甚。朝廷设堡于庆兴江北。公执以为不可。后见挫。人皆服公先见。家人尝于十年前买人男口。其后携被买前一岁所生女子以来。公命还其主。其主感之。欲轻价以卖。公竟倍价偿焉。其推心不忍欺。皆此类也。晚年卜居松岘。自号松岘翁。或值 銮舆西出。由岘路以过则公整衣冠。伏于中门外。俟 辇过而入。家人问何不伏于外门之外。公曰。出门外。则必为人见。吾不欲沽名也。公尝奏事帘前。 文定王后语公曰。 先王尝称卿可大用。至以卿名识诸屏障。公对曰。 先王特除臣官职凡十馀度。人或疑臣缘他道以进。 后曰。此特卿知遇于 先王者深耳。公秉心谦虚。不欲久于相职。自辛亥至甲子。首尾十四年。或因疾封章。或诣 阙乞免。至引金时习嘲郑昌孙之语。无岁不辞。常自笑而语子弟曰。此老相业真可笑。议政十年。惟求退一事而已。居位吾无可称者。但于不忮害不忌克二者。差有所长。吾死必有谥。汝等述吾行。当曰。公晚好鼓琴。酒微醺。辄弹感 君恩一曲以自娱。足矣。既病。语家人曰。人之无定力者。少壮或有可观。老且死。鲜不错谬。对妻子属以后事。使无知妇人。诵遗言号哭尸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1L 页
傍。非君子一死生之道也。至于属纩。作宽辞镇一家。故侍病者实未觉其危笃。公娶介山守孝智之女。贤明过人。训子弟以义方。不欲以非义浼公名节。故家庭肃然。为门族所取则。生三男。其二夭。一曰鹏南。先公而殁。男曰蓍孙。司纸。女长适县监郑麟寿。次适艺文检阅李济臣。蓍孙娶左议政沈通源之女。生一男二女。男曰子仪。女幼。县监生四男二女。男思敏,思敬,思慎。馀幼。女长适主簿沈信谦。次幼。检阅生二男一女。男曰耆俊,寿俊。女幼。思敏娶应教崔颙女。主簿生一男一女。皆幼。夫人先公二十年而逝。以训鍊都正金胤宗女。为侧室主家事。又有侧室生一男。曰存省。观象监直长。娶郡守金镔之女。生二女。皆幼。葬既完。蓍孙述公行迹。嘱以墓道之刻曰。孤方易石而俟之。呜呼。暹之不文。何足以形容盛德。但以公之在玉署。尝称备下僚。其入台府。又忝二公。蒙许与而仰风裁者久。敢辞铭。铭曰。
培之广厚。公禀之丰。望之茫洋。公量之洪。不忮不克。有长者风。和不肯党。柔外刚中。具是六者。矧伊遭逢。闇然尚褧。日彰厥衷。权如浼己。过归诸躬。事恶有迹。物被包容。不为而为。无功而功。款款乞骸。莫非危悰。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2H 页
公曰体元。何有愚憃。 王曰咈哉。镇我臣工。既不见释。殊锡叠重。适丁迟暮。 震宫告凶。忧以国忧。百疾之攻。星坠台躔。朝著若空。信矣德人。令闻令终。冠岳之阳。若堂有封。用竖贞珉。载列勋庸。有来摩挲。式此清忠。
祭文
  赐祭文(明宗十九年甲子闰二月二十三日。公易箦。 上命都承旨洪昙致祭。祭文逸。)
  祭领议政尚公文(李济臣清江)
维嘉靖四十三年岁次甲子五月壬寅朔初五日丙午。姻孙生员李济臣。谨具薄需。敢昭告于卒聘大父领议政尚公之灵。牧丹摆久。芍药随萎。千日何时。尚卧不起。谆谆之诲。缓缓之仪。无复高山。此爵长辞。呜呼哀哉。尚 飨。
  赐祭文(高宗四年丁卯十月庚辰朔甲辰。命果川县监李泰应。致祭于墓。)○知制 教赵 稷制进(弘文提学申应朝。代述。)
靖陵作成。元气真淳。肫肫成安。其德孔醇。 御屏有名。受知重宸。 仁庙毓德。首应抄抡。授之冢宰。官不私人。进据台府。燮理昌辰。凝重若山。温厚如春。俨尔袍笏。肃我衿绅。曷为纷更。视此率循。老成在朝。 王有荩臣。不居其功。功莫与伦。丹心忧国。白首如新。中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2L 页
夜观星。思殒厥身。迹卿始起。爰及秉均。或挤于仕。或值于屯。棘棘其言。恳恳其真。竺禅扬豗。待卿以询。西江障塞。长算莫伸。迩英绨几。夙戒兴晨。豹尾从迈。箴规载陈。露亭春酝。雾幄香尘。弹琴一曲。感诵 君仁。进岂他道。退远要津。卿有大者。学术之纯。寤寐自警。矩矱是遵。于以契合。曰臣曰邻。肆予旷感。起卿何因。辇路之侧。佳城蓁蓁。乃命守土。奠以藻蘋。灵如不昧。庶几其臻。
挽诗
  领议政尚公挽(李济臣)
剪刁曾在十霜前。愚昧才踰志学年。荡荡敢窥洪海量。空空难试大均权。公眉有色如垂帨。我性非良幸事贤。久荷恩情犹子视。几蒙谆教当师传。春开座上敷容暖。天析谈间示理玄。动静无非毋我隐。提携皆为导其先。混珍卞匮谁当琢。朽木尼门竟莫镌。钻仰久知其卓尔。沿洄更觉只茫然。门深未领宫墙富。梁折方看燕雀怜。道德馀音如在耳。仪刑为梦倘交眠。未承终死遗嘉训。敢述平生得僭编。忧国祗应催晚节。伤时乃或寄迟弦。酒家有谶聊云尔。阶草无情亦已焉。天上有箕公不死。民间多病孰令痊。半千运启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3H 页
宜名世。九五辰伤为见田。一代哀荣终始罕。三朝忠业后前联。黄扉万事新松桧。绿野稀恩旧几筵。融泄乐全应视夜。崩摧怨极奈呼天。明灵此去知何所。玄驷今归曷复旋。月酌赓缘来世已。泣将哀薤奉重泉。
  同挽(三首○郑惟吉林塘)
亹亹三朝老。巍巍百辟师。邦家依柱石。臣庶望蓍龟。世道催沦丧。皇天不憖遗。押班安所仰。空想旧威仪。
  其二
十载岩廊上。咸称长者风。纳污无较量。利物不居功。厚德留人腹。纯心沃圣衷。风流话不尽。应照简编中。
  
其三
里闬惟仁美。诗礼托鲤贤。观鱼陪极浦。落笔侍华筵。衡岳新摧柱。瑶琴拟绝弦。怀恩祗一哭。泪尽旧堂前。
  同挽(朴忠元骆村)
相公忠孝德恢恢。黄阁光辉极上台。际会 靖陵期大用。经纶当代展雄才。暮年豪气传琴韵。馀事文章付酒杯。梁坏吾生何所托。西州不忍醉中来。
诸贤赠诗
  送尚评事赴北塞(三首○成守琛听松)
幕中宜聚彦。君往喜人心。行路清秋发。离亭落日深。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3L 页
孤城连海气。荒塞接云阴。矛戟虽光彩。羁思恐未禁。
  其二
北地多戎服。平时铁马行。旌旗开晓塞。笳鼓动寒声。脱剑坐论策。鸣弓出训兵。飞腾书奏处。犹戒失军情。
  其三
北塞非吾土。南人远自愁。他皆儿女态。尔独丈夫忧。雪路巡沙碛。霜天立戍楼。须看风气异。筋力好为谋。
  送平安监司尚公(苏世让阳谷)
华戎交界北西门。斧钺仍兼节制尊。山水会心江绕郭。楼台连赏酒盈樽。津亭日晚飞霙暗。岭缴风高彩旆翻。赈饿抚边俱属望。独将离恨谩销魂。(监司兼咸镜道连帅。故斧钺兼节制。)
  题尚左相画雁帖(二首○苏世让阳谷)
萧萧孤雁暮江浔。红蓼花残两岸阴。谩向西风呼旧侣。不知云水万重深。
  其二
枫落蘋香芦荻花。疏影随意汛清波。塞天昨夜风霜厉。却爱江南有岁华。
 
(谨按。 公以金褆画芦雁二足。求咏于苏阳谷。苏公以二绝还。皆自谕。而清江评曰。太逼画样。可谓绝唱。○见诗话丛林)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4H 页
题尚左相所藏灵川子画竹障(申光汉企斋)
常怜吾侄灵川子。爱画稍灵妙夺真。能事肯留堂上树。风斤聊运郢中身。奇姿幻出千夫长。雪节中含万古春。迟见凤凰枝未实。几经风雨叶如新。山岩物色移黄阁。肉食轩名合绿筠。白首对君尘想绝。青云惟尔宿心亲。子瞻去后无真笔。与可亡来有此人。墨迹已能驱造化。诗声添处更精神。
  题尚左相所藏画竹障(郑士龙湖阴)
渭川分种到遐方。几处名园拂粉墙。比德却专姿劲直。医人堪砭俗膏肓。班班雨送湘娥泣。细细香随蜀客凉。岩谷下抽绷雅縳。烟中忽迸羽林枪。南烹不管调羹用。野赏宁饶问主忙。争似貌深真自得。正须观妙两相忘。神移苏老三生习。势倒文翁万丈长。回首商山思缩地。为君重扫紫毫芒。
 
(谨按。 公有灵川子申潜画竹晴雨二障。分请企斋,湖阴之咏。二公各以八韵排律归之。李清江评曰。其第七韵之用事措意一也。而立语骨法顿殊。两家气像可想。而天然峼崛。未易甲乙也。○见诗话丛林)
(洪柱翼守白斋)
口有择发。心无妄用。时值垂帘。十年养重。击奸登良。遇大则勇。房杜之亚。公实姚宋。(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皆唐之贤相也。)
 
泛虚亭集卷之七 第 124L 页
(谨按。守白斋所撰十相臣赞。序次如下。故注记以为考。 黄厖村翼成公喜。长水人。 许敬庵文敬公稠。阳川人。 郑守夫文翼公光弼。东莱人。 安贞悯公瑭。顺兴人。 尚泛虚亭成安公震。木川人。 李东皋忠贞公浚庆。广州人。 朴思庵文忠公淳。忠州人。 尹梧阴文靖公斗寿。海平人。 李白沙文忠公恒福。庆州人。 李梧里文忠公元翼。完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