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立岩集追补
立岩集追补 第 x 页
立岩集追补
 [论]
  
立岩集追补 第 516H 页
箕子为武王陈洪范论
论曰。武王伐殷讨纣。乃释箕子。从以问之道。箕子以洪范陈之。夫洪范也者。吾不曰箕子之道。而天之道也。其陈之也。吾不曰为武王。而为天下也。何则。箕子得洛书之法。推衍增益以成篇。则是可谓箕子之道。而顾其初锡之者天也。天人万世之大法。以武王而陈之。则是可谓为武王。而顾其所以传道立极者为天下也。夫有禹而后天锡之。有汤与箕子而后禹传之。传之我而我苟私焉。则是慢天也。有其人而我不得传焉。则是弃天也。天不可慢。而道不可私。则吾乌得不为之陈耶。天固不可弃。而天下又无如武王者。则吾乌得不以公传之耶。不然而曰。我于殷。亲且臣也。曷为为武王陈之也。则是不几于私其道慢其天。弃其天而不顾者乎。故意以为我。殷之臣
立岩集追补 第 516L 页
也。道。天之道也。以身臣乎人则不可。以道传之天下则可也。夫灭殷宗者武王也。则在我有不臣之义。命武王者是也。则在天无不传之义。我岂若私尽义于一身。又岂若公传道于天下乎。且天以天下与武王者。将以是道施于天下也。箕子安敢私其道也。然则其问之也。岂不以天所畀之道在于彼。我不问焉。则有违天付天下之意乎。其陈之者。亦岂不以天所与之命在于彼。我不陈焉。则有谬于天传天道之意乎。是故。武王问之而不疑。箕子陈之而不辞。以天下至公。为天下计。容或有一毫私心耶。呜呼。前乎万世之道。得我而传焉。后乎百王之法。得我而明焉。不然。君臣父子之伦斁。而天下将不可理矣。此箕子所以陈之而不得已焉者也。吾故曰。洪范也者。非箕子之道。乃天之道也。其陈之也。非为武王。乃为天下也。或者以为天下。苟有圣贤
立岩集追补 第 517H 页
者。皆可以传其道。微子,伯夷亦其人也。则何独待武王而后可。曰。天以是道畀之我者。夫岂独偶然耶。盖将择其有圣人之德。受天人之命。为天下之主者而传之。使之施之于天下万世也。彼微子,伯夷之贤。固不及于武王之圣。又无武王之命之位。则虽以之传焉。亦将安所施也。况命之所归。道之所存也。天以命不与之微子,伯夷。而与武王也。则箕子之以是道传武王。而亦岂非天之意乎。嗟乎。若箕子。真可谓尽忠于为臣。至公于传道也。尽忠而至公。则斯为仁矣。然则孔子之称仁。其亦以是哉。
  
立岩集追补 第 517L 页
附癸丑甲契录
(正月)任弼亨(字亨之文海伯)丰川人一日
(二月)朴绍(字彦胄。号冶川。文司谏。)罗州人十四日成守琛(字仲玉。号听松。逸县监。)昌宁人十九日
(三月)尹忭(字惧夫。号知足庵。文监正。)海平人十日闵齐仁(字希仲。号立岩。文赞成。)骊兴人十三日宋之翰(字于蕃进府使)砺山人十八日
(五月)李兴(字祯父荫察访)庆州人二十一日
(六月)尚震(字起夫。号泛虚亭。文左相。)木川人五日
(七月)许伯琦(字汝珍。号三松。文参判。)金海人十日
(八月)朴世蓊(字景云文吏议)咸阳人八日崔景弘(字毅翁文正字)庆州人十八日
(九月)柳世龟(字应祥进典签)全州人二十三日李光轼(字伯钦武兵判)羽溪人三十日
(十月)张玉(字子刚。号柳亭。文舍人。)德水人三日洪德演(字叔容文佥中)唐城人二十七日
(十一月)宋纯(字守初。号俛仰亭。文参赞。)新平人十四日李巙(字士高。号静轩。文承旨)延安人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