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七言绝句
  
在牙山凿井作
泉源深在碧溪头。拔石穿苔贮玉流。待得炎天倾一勺。足令浸润万人喉。
咏扇子
孤竹难支帝乙宫。飘零西岭白云中。清飙不啻寒周胆。吹到如今破俗容。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18H 页
文义楼题
迢递关河独未回。万家春色雨中来。风云杳杳空迟暮。愁病孤臣道路隈。
谪巨济。别舍弟。
通津一路世尝谙。风味东西异苦甘。只有江云无彼此。朝朝之北又之南。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七言律诗
  
谪巨济。别舍弟。
天涯心事已蹉跎。独立津头水自波。千里家园君且去。孤城风日我如何。寒空帆影乘秋疾。远树蝉声向暮多。回首沙汀同钓处。月明谁与更经过。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18L 页
其二
君归几日到乡关。把酒论心骨已酸。荣辱纷纭同捕影。功名容易莫弹冠。乌杨驿路青枫暮。水月寺钟白露寒。从此只应烦梦想。可堪孤馆壁灯残。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五言律诗
  
谪巨济。别舍弟。(按青丘风雅。云别友人。未知孰是。)
有海风常吼。多山昼亦阴。宁知同井客。共作异乡吟。几下思亲泪。空悬报 主心。惟君知此意。临别暗沾襟。
己卯仲冬。在水营。闻孝直(赵静庵字)杖配绫城。乃单骑驰往锦江而别。
悽悽复恻恻。之子去何之。(用李白赠杜甫之句)幻界诸缘断。浮家只影随。风松空自韵。霜菊遂无诗。寄与丈夫气。惟君善护持。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五言古诗
  
栖稷山万日寺。和陶钱溪韵。
我去霜叶脱。今还阴雨积。新苔长岩腹。房僧半非昔。登陟放海眼。气欲借风翮。因此往四海。世扰永可隔。顾有区中缘。大义那免役。心眼物与化。节序悲变易。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19H 页
动静各有时。义理要两柝(一作析)。耿耿灵府闲。亭亭山上柏。
复次咏所观
水土于海山。撮勺斯得积。流峙不崩泄。永持今与昔。高临望浩浩。飞潜几鳞翮。俯仰即可得。睫前人自隔。万形岂素殊。反身非物役。观物邵子篇。著意在圣易。远观而近取。此意复谁柝(一作析)。已矣读空禅。尚亦问庭柏。
和陶夜行涂口时思家
境远事偏寡。烟径天与冥。旅游虽得方。临云起缅情。(今考陶诗韵。则此以下八句缺。)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遗事
  
戊寅秋。以 宗系卞诬事赴京。南衮猜忌。邀善卜者。以公之数。问其吉凶。卜者作藏头诗一律与之。藏头。破摩为手。破磨为石。他皆放(一作仿)此。
少年壮气拔天摩。把龙泉几岁磨。上梧桐将发响。中律吕有时和。传三代诗书教。起千秋道德波。币已成贤士价。生何独怨长沙。(▒于长沙之语。知公数蹇。还 本朝未久。搆成神武之变。)
己卯仲冬上浣。贬为忠清水使。下归时坐孤峰村野。祝得老杜诗。(崔猿亭欲卜居于九峰山下。又号孤峰。祝得欲知时事如何耳。)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19L 页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知其将乱)
仲冬。拿狱。梦得元冲(金冲庵字)简。简有五字古风三十馀韵。纸尾又有四字一句。及觉。诗皆忘了未省。但其四字曰。
沧海为主。乱峰停期。
翌日梦。又得诗两句。吾先唱曰。
百年秦岭泪。千里楚天风。
  元冲和曰。
寥落馀崖在。缘溪渡烟雾。
   
过数日决罪。元冲配珍岛。而珍岛果有馀崖。吾亦配巨济。其感应不可诬也。(以上先生流窜时日记)
别世后作
   崔猿亭之门生李井云。一日假寐。见猿亭与静庵,冲庵,松斋。同坐谈话。而往谒其前。皆欣然赐语。各述一首诗赠之。静庵。冲庵之诗。未之详也。松斋,猿亭之诗则记云矣。
悲风争走壑。落日暗归林。惆怅人间事。青山独至今。(出东儒师友录猿亭遣事)
   
(谨按。朝野曾通云。猿亭门人李达亨以帘殓尸。权措于空谷。梦见公与静,松,冲三先生同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0H 页
坐。欣然赠诗。猿亭诗曰。玄堂谁相访。清猿独可亲。自从帘谷后。长忆盖骸人。)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赋
  
寿域赋
惟上帝降生之初载兮。赋我人以寿命。然邃古倥侗而无赖兮。木处颠而土处病。况噬禽咀兽而讹越兮。纷丧生而夭年。帝赫然而降监兮。隐民生之若然。始为民而营域兮。辟仁寿之疆场。遣圣神于人寰兮。惟经造之是张。始羲皇之受命兮。下大荒之茫茫。运心机而役智兮。画九垓而为域。廓乾坤以覆载兮。陶阴阳而阖辟。煦化日之徐徐兮。扇和风之灏灏。抚民物而咸囿兮。执长年而不夭。然彼穴居而茹毛兮。讵云养寿之有道。故炎农之迭兴兮。接太昊之踵武。虑赤子之无哺兮。教揉木而艺谷。恐疾疫之有虞兮。尝草滋以为药。刳木之制已立兮。人无渡涉之难。转毂之规已成兮。谁有济险之艰。建栋宇以庇身兮。制礼乐以通情。情日以和兮。身日以平。夏葛冬裘兮。凿饮耕食。涵仁饱德兮。万寿攸作。域始冯翼而朴略兮。集大成于斯世。览观域中之林林兮。岂徒生灵之是济。举万物咸得其寿兮。天地亦为之攸久。日月无薄蚀之灾。山川乏崩渴之疾。(疾字恐误)胎卵得以成育。草木遂其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0L 页
零茂。惠加飞鸟。恩及走兽。凡得血气。一无不寿。此天之所以甄三皇开寿域。而济我民物于康庄者也。厥后五帝之睿哲。与夫三代之明良。迭为域于此土兮。蹈前烈而逾光。增恢道德之域兮。益彰礼义之疆。流惠泽为延年之术兮。施至仁为却老之方。携宇宙以其永兮。包幅员而无外。虽水九载兮。域不为害。又旱七年兮。域犹其初。间有禽兽之害人兮。夏禹为之驱除。俄遇癸受之残民兮。汤武为之削平。仰群圣之经营兮。孰不享年而乐生。顾斯域于当日兮。功荡荡其难名。奈何淳风之死去兮。致斯域之日蹙。竞狼挚而虎攫兮。争坏残而相贼。环四海以为鼎兮。际八垠以为炉。嘘以虐焰兮。爨以毒燎。灼烂叫号兮。膏流节离。朝生暮死兮。黄耇何时。骨满千山兮。血殷四渎。纵扶救于其问(一作间)兮。不崇朝而复作。并吹毛而求疵兮。缤施螫而灰灭。慜救死之不赡兮。奚眉寿之可望。竟至于日月之鞠凶兮。两耀之寿不长。况川腾而谷易兮。山泽之寿中绝。惟彼草木之寿兮。夭于北山尽秃。亦越鳞介之寿兮。夭于伊洛空渴。顾物类犹如此兮。矧民命之能保。终俾寿域兮。鞠为茂草。昊天上帝兮。哀此下土。命我 圣上兮。其往抚之。 圣上承眷兮。彷徨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1H 页
古域。履纯仁冠至德。骋太平弘风俗。开羲轩之大墟兮。复唐虞之旧基。洒甘露而洗宇宙兮。酌醴泉而赈民饥。络野之宪网扫地兮。垂天之瑞霭飘祥。人饱太平之梁肉兮。物浃至治之馨香。择群生以就寿兮。视古先其孰昌。于是 圣上。告功于天。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圣上牢辞曰不敢当。上帝曰毋。以与尔百姓。上乃侈赐。将布明命。登春台于域中兮。率万民而同上。明玉烛。发遐想。醉醇和之酒。陈相悦之乐。曰。汝臣民。天锡尔极。时万时亿。庶无夭札。小大稽首。欢声四起。相与酣乎皞皞兮。曾不知老之至也。忽有冯虚大夫遂进而告曰。六君已逝兮。世无明哲。惟兹寿域。芜秽不治。幸赖仁圣。复济登兹。可不铭功。垂示万期。于是诏女娲而鍊石兮。伏灵鳌以戴碑。笔再造之神绩兮。树春台之南隅。永永千祀长。言之于康衢。
封建赋
伫中区以玄览兮。观吹万之物理。天以两耀为纲兮。地以四海为纪。列宿趋向于天枢兮。细流朝宗于巨水。木依根而不仆兮。虫多足而不礩。惟圣人首出品汇兮。感物类之若是。念幅员之既膴兮。思与人而共治。虑烝民之寔繁兮。病博施之不克。爰分土而划壤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1L 页
兮。树群公于八域。施乐天字小之仁兮。布亲亲柔远之德。错九土而栉比兮。罗万国而星列。公天下而分治兮。官大器而共国。地虽异于彼此兮。化无间于公私。分六服之等级兮。别名分之尊卑。无力侔地丑之相猜兮。岂势均德齐之生疑。念葵向于华夏兮。举义附而率顺。有梯险而禀朔兮。或航海而纳款。咸来觐于天庭兮。哕銮声兮载路。惟往即乎乃封兮。作屏翰而御侮。考勋德之兼邵兮。俾一姓而世守。有携贰而不庭兮。六师移而易树。因四朝之既讫兮。枉一巡于侯甸。明堂歌采菽之章兮。列国颂鱼藻之篇。恩茂葛藟之附樛兮。义同臂指之相赖。蔼笙镛于皇猷兮。共经济于海内。懿轩辕之制作兮。诚亦赖于万代。故仲尼之作易兮。赞象于比卦之贞悔。抑删诗之三百兮。深戒乎无独斯畏。封十二之群牧兮。知放勋重华之雍穆。会诸侯于涂山兮。想神禹觐邦之丰绩。逮商周之隆治兮。制极备于当日。上庇小而下事大兮。焕礼乐之粲然。春万邦而熙熙兮。历年数兮绵绵。云胡暴秦之始皇兮。革侯伯为守宰。倾天下而自奉兮。徒利开而义闭。才卢生之告谶兮。已子婴之衔璧。猗隆准之高骧兮。睹关中于一掷。驾远志于陶唐兮。回盛际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2H 页
于汉室。嗟继述之非人兮。旋蹑嬴而覆辙。呜呼。一人至微。天下至博。俨仔肩之殊重兮。岂一身之独釐。民殿屎于饥瘼兮。岂耳目之周知。矧兹皇皇之天下兮。非一己之私物。宜广运于甸邦兮。与群后而共力。俾百姓遍为尔德兮。导舆情而协一。吁叔季之乾坤兮。畴古制之复立。巡狩之风扫如兮。朝聘之礼阒寂。蹈秦轨而不悟兮。终古治之莫及。虽然。徒善不足以为政兮。徒法不能以自行。诚殷鉴之不远兮。在三代而甚明。癸毒逋乎四海兮。三千侯兮怀二。受炰炰乎中国兮。八百侯兮异志。时虽有封建之制兮。制自制兮何裨。肆我皇之御天兮。烛其理之如斯。治率由乎旧章兮。独斯制之未为。岂欲之而不能兮。诚能之而不欲。治具毕张。率普宾服。守在四夷。畴敢梗化。时可以肩三而朋五兮。又何必封建列爵而治天下哉。因献箴曰。惟封建制。美则美矣。由人淑慝。有益有害。于皇后帝。鉴此自戒。不制其制。惟德其制。
拟雪赋
虚室生白。寒灯夺辉。瓮牖初开。晨光熹微。忽有一物。萧萧霏霏。因风起舞。厥质轻盈。点乌案而有色兮。扑布衣而无声。始如盐而散空兮。终如绵而缀楹。疑风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2L 页
中之落梅兮。怪云前之飞蝶。噫嘻异哉。此何物也。吾知之矣。四时代兮岁已冬。玄律穷兮月黄钟。寒气积凝而成兮。降飘扬雪其名。恍若鸿门宴罢。将军舞歇。馀怒未泄。剑碎斗玉。又如隋宫三月。堤柳依依。狂风一起。花絮乱飞。且如白玉帝京。十二楼倾。璇题玉尘。满空飘零。至若人间岁暮。天上先春。银河冰解。冻片缤纷。俄而薄云漏日。霁景初明。琼树交错。粉露纵横。凛凛乎若汉高缟素战败彭城。白旄素车委为残兵。皑皑乎如西域万里昆山磅礴。千峰万壑琼瑶之窟。于斯时也。堂堂使节。还汉无期。北海岸上。可以䭜饥。且夫山阴道士。剡溪访友。乘舟来去。兴味难斗。及其孤臣见逐。去路八千。陟彼蓝关。我马不前。况复瑶台月照。兔园夜深。梁王已醉。半拥绮衾。不特此也。炉上一点。孰非颜渊。门外三尺。自报伊川。作书灯于寒生兮。动诗思于行云。越犬吠而惊俗兮。郢女喟而成曲。雪兮雪兮。于胥乐兮。傍有博物君子为予喟曰。洪匀运气。百化生矣。云行雨施。元而亭也。履霜坚冰。驯而致也。彼云雨霜冰之类。莫非一气功化之意也。是知斯雪。其体六出。数成乎六也。其性温润。坎为形质也。其色白。生乎金也。其气寒。属乎阴也。然则人物之所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3H 页
感者情也。阴阳之所化者理也。人情本乎天理。固感应之如是。而已冻云散。太阳出。山失白。松更碧。无乃造物戏我耶。不知何物为之雪也。因作颂曰。十月新雪。深盈尺兮。仲冬之雪。再其积兮。庶几腊前。三其白兮。丰年之祥。降自天兮。雨顺风调。越明年兮。愚生弭笔。书简编兮。吾 王之德。万世传兮。
入德门赋
自宇宙生民以来兮。固有物而有则。然气禀之不齐兮。鲜能知夫全德。苟有志于入德兮。舍此门而安适。故夫子之将圣兮。闷时人之罔觉。推小学之成功兮。著大学之明法。既先之以三纲兮。又重之以八目。乃垂训于后学兮。导聋盲以直道。曰格物与致知兮。谅入德之门户。惟正心与诚意兮。抑造道之阶级。因推极而扩充兮。即齐家而治国。兹焉所以入德之门兮。实圣贤之蹑躐。我思古之人兮。孰先入乎此门。昔放勋之光明兮。由是门而不昏。暨重华之神圣兮。凭斯门而浚哲。后三代之圣王兮。咸于焉而接迹。何叔季之茫茫兮。慨束书而不观。无一人而知入兮。门虽设而常关。幸河南之程氏兮。继统绪于既绝。拟门户而指掌兮。用以晓乎后学。传圣人之明教兮。屹儒家之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3L 页
柱石。渺余孔门之小子兮。亦天理之同得。日修德于吾身兮。愿升堂而入室。安得造乎圣门兮。踵圣贤之高躅。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对策
  
问云云(题失之)
对。执事先生。发策秋围。特举历代惩乱备祸之由。以为问目。愚敢嘿嘿。窃谓刘珙之言曰。天下事变无穷。而应变之纲在我。惟能明理正心。以立万事之纲。则事物利害之来。千变万化。理推之。心制之。见其难而知其所不难。临其畏而惧其所不畏。筹之一心。而智及四方。措之一时。而虑周万世。若不得其纲。则疑于耳目。动于志气。私智见焉。其纲必弛。而无以应夫事物之变。因难而难之。蹈畏而畏之。从其所畏之迹。而百为之防。自谓备防之无遗算。而所难所畏者。不出于所防之地。而卒见于智虑之外。吁。能明其理。则于事无所疑。能正其心。则于虑无所滞。无专用所忌而淫怒焉之病也。请随问白之。当姬周之季。强大诸侯环天下而力争。日侵月夺。竟灭宗周。则其或继周者。可不备诸侯之祸乎。秦之摧诸侯。裂区宇。郡之县之。弱其势。少其力者似矣。而卒之亡秦者。匹夫刘也。秦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4H 页
皇鞭百蛮。抚四海。日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而终为咸关之独夫。遂失天下。则其或继秦者。可不惩其孤立乎。汉之尽侯同姓。相与维制强干弱枝者似矣。而反萌七国之乱。卒之移汉者。外戚之莽也。自后隋,晋代各有备。而且不免夫祸患。甚足怪也。唐之时。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占太史之兆也。则可不疑武将军,李五娘耶。太宗之祸李氏(恐有脱误)备子孙祸者似矣。而卒之祸唐家者。在侧之武才人也。自唐季以来。僭窃相寻。战斗不息。藩将之祸。则太祖释石守信,王审琦之兵权。以备内衅者似矣。而卒之困宋者。外夷也。当时数君计患杜祸者。岂非密且巧哉。然而所得之祸。每生于不虑。而尤惨于所防之祸。何防之甚巧。而生之又甚巧耶。是理不明。心不正之故也。理不明。故疑于事迹。心不正。故滞于思虑。纷纷目前之忧。而未达于耳目之所未及。思虑之所未逮。巧于不智。而乱且不胜。自古圣贤之君。先明其理。以正其心。见事于远。思患于易。无不周而无所遗焉。是以。武王以诸侯反商政有天下。则时之可畏者诸侯。而未闻武王畏诸侯措置之方也。然则秦郡县天下。而防其畏者左矣。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4L 页
姓以明贤贤。亲疏并用。故能保社稷。然则宠任亲戚以速祸败者当矣。若隋若晋。所见尤下。而所备尤卑。何足为先生多说耶。齐桓公知敬仲之必乱齐而不去。楚成王知重耳之必霸晋而不杀。是皆仁贤之事。而能致霸业。然则太宗杀李将军。何其妄也。太甲,成王所与图恢庶政者。皆鸣条牧野之将。则守信,审琦等。世握兵柄。捍卫王家宜也。而太祖释兵权。何其忌耶。使秦如武王之重民五教。崇德报功。则诸侯不必郡县。而刘氏无自起也。使汉如古之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则亲戚不必众建。而无七国之乱与莽之篡也。使太宗如齐楚之不杀敬仲,重耳。而自尽无乱之道。则李将军不必煞。而武才人不能乱也。使太祖如太甲,成王之所图。而又尽御将之道。则兵权不必释。而外夷不敢犯也。呜呼。不如是。而秦之所喜者。火诗书也。所欲者。愚黔首也。而所畏者。诸侯而已。则郡县之。而汉之亡秦者。起于郡县之中。汉之所不喜者。儒冠也。所不遑者。礼乐也。而所畏者。孤立而已。则封亲戚。而篡移之祸。起于亲戚之中。太宗于父则用私侍以劫之。于子则纳巢刺王妃而封之。明母又继文德而后。则祸患已胎于闺门之内。虽杀李将军。能杜武氏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5H 页
之浊乱耶。太祖所重者儒术。所行者孝悌。而独不拒赵普之言。遽有畏忌之念。是君臣之情。相角于中国。能禁外夷之窃发耶。然则秦之所当畏者。诗书火也。黔首愚也。而反不畏之。虚畏诸侯。故郡县之祸。过于诸侯之强。汉之所当畏者。儒冠溺也。礼乐未遑也。而反不畏之。虚畏孤立。故亲戚之祸。过于孤立之危。太宗所当畏者。劫父也。宠女也。而反不畏焉。故唐继坠于武氏之掌。太祖所当畏者。待将也。重兵也。而反不畏焉。故子孙辱于蛮狄之手。大抵迹其已然之祸。随祸而防之。将不胜其防。天下之事。有可畏之势者易图。无可畏之形者难图。苟能图未形之畏。并其有形之畏者而可去也。其要在乎理明心正而已。夫理者。散在事物。而统于心。故明其理而正其心。则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者。自有其度。至于诸侯之强弱。郡县之当否。同姓之立。筮占之验。待将之术。凡应变之机。莫不明其正。施之当时而无不合。遗之后世而无不应。安有备诸侯而郡县祸之。备孤立而同姓祸之。备占筮而才人祸之。备方镇而外夷祸之。如污泽之水东决而西渴。朝满而夕除之理耶。俾秦汉隋晋唐宋之君。知明理而得正心。则无规规于已形之畏。而深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5L 页
烛未形之畏。不见所备。而自无可备之畏。举天下可措于无畏之地也。惜乎。今之继宋者。不于已形。而畏于未形。则岂不伟哉。愚生深有望于当代。惟执事转而闻焉。谨对。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疏
  
乞递持平。因陈时弊疏。(丁丑五月)
伏以。小臣在前月晦。闻母罹疾。诣 阙呈辞。冀以相见。过蒙 恩命。受由南还。窃审母病。首疾而眼眩。精神如散。手肿足疮。痛延四体。而素婴此患。到今滋极。年已衰。气渐疲。恐终难救。医谓症合沐浴。兹以率来温阳。温阳去家才二息之程。卯发而申至。今已沐浴。浴之垂毕。遽得痢疾。体弱而气耗。喘急而汗流。风露已威。惧有不虑。臣侍汤药。情不忍离。若待调护之顷。复弥旬朔之久。臣之去职。已浃两旬。台宪之任。不可小旷。伏惟俯鉴微情。 命递臣职。庶全母子之恩。呜呼。臣在言责。已踰百日。纷然逐队。顾乏匡益。今以母病。遂未还仕。言不获伸。责无所塞。深念素志。实愧于心。情不自止。略陈所睹记。臣之初来。适丁新秋。所历非一邑。所见非一民。野焉而察其禾。民焉而问其情。民之情隐。诚不忍言。问田有草而不耟者。则曰。岁寒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6H 页
春饥。资匮而不种。有苗而不耘者。则曰。麦牟不熟。饷尽而不锄。有禾而不秀者。则曰。身饥力瘁。晚耕而秋耨。有穗而不米者。则曰。或雹或旱。风之而未实云。民或有旧谷绝乏。新粟未粒。告粜于仓者。有夫役妇存。春无以耕。秋无所穫者。或有夕不炊朝不餐。举衽青田。择穗而撷之。粒粒而拾之者。有春而疫夏而疠。仅种数亩。粟未及登场。尽酬诸公府者焉。若有土肥而泽深。稼茂而实稔者。则问之乃豪家势党之田。而地瘠而苗不扬。亩荒而稼不成者。则悉皆疲民之田也。土性有肥薄。民力有丰杀。民之困而饥者皆是。而田之厚而沃者。并为豪势所兼。有水旱所遇。随方亦异。以臣所见。听民所言。细察田野。潜念民生。心未及怛。而泪已先零。臣曾在朝。人谓岁稔。臣亦谓然。今来所睹。大异所闻。噫。臣少处草野。备尝民艰。而暂仕于朝。已不究其本。为人言所移。况生长绮纨。出入华屋。享有丰珍者。亦何能知其状欤。故不见焉。则无以明其实。不问焉。则无以致其情。大抵豪势之家。财有馀。田有泽。力耕易耨。稼无不丰。而因与誇人。转传市朝。禾已实矣。岁已穰矣。凡在听闻。固不念焉。泛言年登。岂非大戾。彼细民则力不赡。财已竭。种则后时。耘则不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6L 页
给。纵值和顺之岁。犹未免荒馑之苦。况去岁大饥。耕稼之事。尚不自力。遂至四五月。以雪以霜。夭札其生意。六月而雹。七月而旱。加以气寒而迫。风狂而凄。物无其泽。禾不成性。虽间有可穫之田。终无补其所伤。由是民失常业。鸟散泽林。哀怨之怀郁不上通。此邑而如是。可知彼郡。一道而如是。可知诸路。故智者举一物而通万类。视一方而尽天下焉。人说南方农不甚灾。而所见如此。彼平安,黄海数道。谅不可殚论。嗟乎。灾极怨深。未有甚于此时。臣恐蠹政丧邦之根。种在肺腑之间。蘖长而枝蔓。有以召此也。若不省此。反信浮华。谓时已顺。谓岁已熟。赋民而不知裁。役民而不知休。则变怪益谴。民靡孑遗矣。天灾岁沴。已不可复救。若惠民恤饥之策。固无不至矣。是 天算庙议想无遗略。而臣亦窃有管见焉。凡民之患。在于考灾祥不明。定等分不公耳。赋税之门。贡献之途。一系于兹。固不可不谨也。监司差遣守令。使之踏验。守令不顾耗实。循道而行。付诸委官。委官授之胥吏。胥吏又惮于跋涉。平行诸里。杀鸡为黍。糜民财蓄。况胥吏之利。在于赠赂。故强猾者。或实而以灾。贫贱者。或灾而以实。守令所务。在于厚敛。故年歉而谓之不歉。小熟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7H 页
而谓之大熟。高其等而不明其分焉。哀此愚民。于何控极。吁。以不种不耘不熟之田。而始侵于胥吏。终困于守令。或称还上。而有今旧年之积。或称贡物。而有防直纳之殊。而田税不在其列。色目如猬。民莫适从。咸卖田偿公。而利归富家。家无馀储。咸散而之四方。则驱一族分四邻。必立号巧夺而后已。此闾闬所渐旷。军夫所日缩。田野所益荒也。为监司者视为无何。归罪于岁。又不甚惕念而动察焉。况收税陈田。乃戒惰开荒之一事。而今者。或资匮而不种。饷尽而未锄者。有逃而陈者。死而荒者。临饿莩之氓。敢责其惰。将死亡之人。强索其税。邻里被毒。骨肉并离。甚非劝课之初意也。盖 祖宗所以随法定制者。求以出治安民而已。政捍而治不成。法梗而民不便。则莫如臾之耳。或有议者曰。 祖宗经制。未易卒改。坐视其患。闭目不救。或有言者。反以沮之。其不达治体甚矣。时有通塞。理有沿革。变而通之。时而行焉。天之道也。伏惟殿下继乱而为国。夫继乱与继理。势异而道不同。若继理之主。则谨守成宪可也。而继乱之世。则物换而情移。法弛而道革。固不可胶执一纪。不揆众变也。虽以臣愚。量今所宜。凡可祛可施之事。又何限乎。伏愿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7L 页
先革陈田之税。稍慰穷民之冤。又选台谏侍从之有明敏诚恳者。袭以御史之号。出入田里。察年凶稔。详覈灾祥。广询疾苦。俾胥吏不得奸其术。守令不得心(恐误)其事。守令有不谨不公之甚者。特罪流殛。并锢子孙。胥吏有渔夺病民者。举其最者。枭首传示。则人知所惩。而奸不滋甚。且为恻怆之书。下谕监司及守令。使勿收往年还上。且禁私债之侵。只聚当岁之散。以备明年。择不熟不穫之邑。或末减。或勿收。则民庶蒙其惠矣。窃惟。 殿下御政堂萃百僚。朝讲而旰食者。祗以为民。而民之哀悴。一至于此。可不思所以振作之方。而上下相望于颓靡之域。终莫之救欤。夫水不激则流不远。令不严则事不济。顾兹数事。若违旬月之延。禾必毕收。吏已投奸。后虽摘伏。只罪其人。恩不及民。此去年之所以失也。防奸莫若未然。为德无如早图。乞惟 殿下更垂熟虑。偶有议者。谓岁不甚歉。国需不可不裕也。军资不可不畜也。仓储必欲尽收。年等不欲甚约。求以薄民而厚公。则是犹削手足之肉。以充其心腹耳。肠虽饥。手足存则犹可救之。未有手足废而心腹独存者也。臣则以为内焉而官位之冗。横费之入。可汰也。外焉而郡县之额。贡献之目。可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8H 页
省也。甚则上而宫妾之数。下而卿大夫之俸。率可减也。不虑长算。徒事征民。是盗臣也。民则饥矣。谓岁不凶。是罔臣也。岁在乙亥。穑事稍成。朝廷遽欲取盈。甚薄诸民。民极苦之。至今伤叹。夫朝廷者。四方之本也。朝廷而如是。监司,守令虽有惠恤之心。亦何为哉。大约吏胥所视在守令。守令所视在监司。监司所视在朝廷。呜呼。朝廷之上。好恶不白。邪正路杂。是非或淆。公私相欺。君子而未必居上位。小人而未必在下列。是以。士无定志。习无定向。队分类集。东背西驰。或以意气。或以势利。或以杯酒。或以驳杂。指经术为迂诞。笑忠信为缘饰。学明而内忌。行修而心非。故为旷达之行。暗搆专己之欲。其间或有阴怀异心。言不尽忠。藏机而相势者。或有言巧而色令。周旋彼此。扇动猜贰者。士习如彼。讹诳相长。国事日颓。良可陨心。而贤者不至于退散。不肖者不能于炽肆者。诚以顷历大乱。人皆慕治。而 圣明笃于好善。公相不庸忌贤耳。然而 殿下处心。顾无强大之志。大臣讲事。率有姑息之病。循蹈卑习。反厌远图。使为善者或有所疑。为恶者略无所畏。此有识所以潜悲而暗泪者也。如或殿下怠于养德。而尚贤之路塞。大臣烁于众吓。而私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8L 页
身之智胜。则上无所恃。下无所守。谲诈之种。弹冠殿里。忠贤之流。泣血林中。邦其覆矣。盖运物莫如操柄。导人不如修己。伏愿明道学以达其心。公爱恶以应其施。劝引公宰。克遵顺轨。好问而好察。听言而观行。乐善如不及。惮恶不啻若仇。知其为君子。则亲之如心膂。非徒亲之。必置诸显。知其为小人。则去之如虺蛇。非徒去之。必置诸幽。昭示劝戒。大开兴感之路。则百执事之于朝。众郡县之于外也。皆知善之可慕。恶之可羞。奉公以为志。恤民以为良。士何患不淑。民何虑不养。故人无恒性。教焉而迁。世无常习。化焉而革。暗者可使之明。奸者可使之忠。转移之机。不亦速乎。念惟青邱邈沿东表。迥阻中华。三国以前。不可尚矣。自三国历于高丽。世厖而尚诞。网疏而目漏。规制朴削。多有所愧。及至本朝。礼乐之美。仁义之实。焕然大有可观者。然民未免夷俗。士不尚廉让。彝伦未尽叙。教学未尽其方。君民之情或阻。朝廷之礼不古。其损益作新之会。正在 殿下之手。而图政求理。已历一纪。迄无见效。时不贷人。几亦易失。臣窃慜焉。于戏。小臣迹起孤乡。猥承非次。学浅而志疏。位下而言高。不为 主弃。必有人祸。父已老。母已病。臣亦有疾患滞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9H 页
肠胃。肌尽而骨立。亦何能久于朝哉。所冀勿迂臣言。时省于衷。毋谓治立而不勤。毋谓恶除而不戒。令志士尽其才。生民遂其生。臣虽枯死。更无遗憾。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闻。
乞递忠清水使。因伸救赵(光祖)疏。
伏以。臣以才则空疏蔑劣。以性则疏懒阘茸。至于军旅之事。尤所未学。而筋力奔走。犹难自效。以臣之分。较今百执事之职。何者为当。而过蒙 恩造。特除湖阃之任。闻命之初。历日震凛。几乎寝不安而食不甘矣。夫是任也掌城隍堡寨烽堠之数。总民兵军器仪仗之具。名虽一官。实兼众务。苟非文武全材望实俱著者。莫宜居之。臣少以文墨小技。备员禁近。一无报称。而至于一国干城之任。尤何敢承当其万一乎哉。臣待罪湖阃者。于今二旬有馀。而营务茫无头绪。触事讹误。无往非罪。公而有清选招滥竽之讥。私而有偏量贻溢器之灾。故兹敢陈章。略暴衷恳。伏愿 圣明。亟赐递改。以安私分焉。臣方丐免。不宜赘他。而事在目下。忧愤弸中。实有所按住不得者。惟 殿下垂察焉。神武之事。可忍言哉。可胜痛哉。如臣之无状。寄在外阃。未知朝廷之间有何事端。而闻南衮,沈贞等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29L 页
乘夜密启云。此何事体。亦何变故。此是列 圣朝所未闻所未有之事。而夫密启者。 宗社危亡之兆也。大臣。 殿下之股肱。而不使大臣先知。史官。 殿下之耳目。而不使史官随入。政院。 殿下之喉舌。而不使政院出纳。隐然一摇尾狐鼠之辈。敢以无根之言。不轨之谶。煽动内外。欺天罔地。眩惑 圣聪。一时士类。打尽一网。噫嘻痛哉。抑亦事起仓猝。情伪难辨。天门九重。下情未达而然欤。抑亦宫腋之间。浸润之言。肤愬之谗。蠹惑 圣聪而然欤。不意大 圣人举措。若是其过中失当也。盖赵光祖等。亦一间世贤人君子也。幸蒙不世之遇。以措世唐虞。致君尧舜为己任。尝语臣等曰。 圣学何以至高明也。世教何以致熙皞也。其所言论风旨之间。未尝不为慨然当世之志也。但如臣年少没觉之辈。不无欲速之弊。时月之间。将期见三代之治。激浊扬清。仇疾群小。酿成祸胎。此实臣辈之所自招而嫁祸于他者也。如赵光祖。果何罪哉。假使赵光祖有不轨之事。以 殿下日月之临。天地之量。当光明正大。问诸大臣。询兹台阁。大臣曰可。台谏曰可。国人皆曰可。然后伏之斧钺可也。投之岭海可也。奈之何暗夜无知之间。听一小人密启。而
松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530H 页
行此过当之举乎。臣窃痛之。 殿下若终不回悟。则其于 宗庙奈何。社稷奈何。生民奈何。臣恐忠直之徒自此敛躅遐逊。而不立于 殿下之朝廷。 殿下谁与而共治乎。鲍焦之立枯。屈平之沈湘。职由此耳。至于建宁之党祸起而汉祚已非。元祐之正士销而宋室亦危。斯固已然之明鉴。既往之覆辙也。何不洞照于此。惕念于此。亟回 天聪。以图自新之治乎。彼辈之如鬼如蜮。含沙潜螫。祸机方张。狠阱未弛。以臣之平生所媢嫉者。非不知祸必随至。而但一段忠赤。无地可达。故敢此暴露情实。仰渎 崇严。伏乞 圣明亟赐臣尚方剑。则当斩佞臣数人头。以除 君侧之恶。以雪举国之愤。快哉快哉。而不然。则先斩臣一人头。以逞奸臣之心。臣虽粉身糜骨。实所甘心。臣无任激切屏营血祝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