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附录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4H 页
双镜堂重建记[洪晟]
凝川。是岭南一府治。而楼以岭南。何哉。岂不以地之佳丽。楼之轩敞。可以擅岭南之胜故欤。由玆楼而下。循江岸。行石栈。逶迤而东。则有一大坪。坪尽而有大川。自东而南下。合于江流。由川而溯上。则有山缭绕如屏。其中有小洞。其下有累石之台。负山临水。广豁逊于岭楼。而幽邃过之。乃 中庙朝故翰林先生李公别业也。昔。安老用事。戕害善类。先生亦为其所挤。遂谢病。归于凝之旧庄。筑台曰月渊。寘堂曰双镜。仍自号月渊主人。又号琴书子。日啸傲其间以送老。先生之志。虽不得少展于当时。先生之名。至今与山水长留。凝之愚夫。亦皆知李翰林云。顾公之堂。见毁于龙蛇之乱。岁已久。未遑重新。六世孙佥枢之复。慨然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4L 页
有兴废之意。属其再从弟之标,堂侄水使泓。乃即其址。经始之。凡轩几楹。堂几楹。其为制。精新靓密。焕然改观。水使以堂记托余曰。闻曩子之过玆台也。盍为文以记之。余曰。台之胜。余固登览无馀。若翰林公之事。尤有所旷感不能已者。今子言之。敢不托名之为荣。盖坐是堂。而论其槩。则台之左麓有穹岩。岩下有小台相望。两台之间。有一道山溪。琮琤泻出。川溪之会。有卧石盘陀。可坐而濯。堂前又有巨石。走伏波心。突然成屿。其下为潭。潭水沦涟如镜。入夜受月。上下空明。一色双清。则镜乎镜乎。其在水与月乎。太史氏有言。举世混浊。清士可见。若翰林公。谓清士者非耶。色斯鸿冥。洁身遐举。非清士能之乎。由公之心清迹清也。故所卜筑之地与台既清。所乐之水与月交清。一生闲适。享有其清。而后人之登斯台。览斯扁者。莫不想像其清操炯识。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5H 页
剩馥遗芬于千百载之下。则此堂之复成。岂独公子孙之幸而已。余闻。翰林公子孙。甚贤而盛。皆于凝居。苟能体双镜之义。而自励其身心。念肯构之艰。而勿替乎家声。则乃先祖亦必曰。余有后。其勉之哉。
 丙戌元月上浣。夏雪山人南阳洪晟。谨记。
双镜堂重建记[权斗寅]
凝川。吾外乡也。惟我外先祖月渊公。以瑰材邃学。负一时俊誉。擢嵬科。入翰苑。世方以远大期之。而不幸为权贵所挤。卒蹇踬。不大显。既不得有为于时。则退居凝川之旧庄。以山水自娱。府东距五里许。据上流。得异处焉。乃累石而台之。筑基而堂之。名其台曰月渊。颜其堂曰双镜。日啸傲其中。以为终老之计。仍自号月渊主人。又号琴书子。寄雅怀于水石。寓真乐于图籍。荣辱两忘于心。是非不关于耳。萧然有出尘之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5L 页
想。人莫得以窥其际也。岁执徐。堂为兵燹所灰。距今百有馀年。迄未克重新之。玄孙李君万白。慨然于是。乃即其遗址。谋结数间。贻书属余记之。余辱居外裔之末。每以一未造观遗躅为恨。今于君之请。不可以不文辞。按君所为识。堂前有钜石。走入波心。突而为孤屿。汇而为深渊。方其波恬镜面。月印潭心。水月双清。上下一色。吾不知水为镜乎。镜为月乎。双镜之名。意者。盖取诸此也。东西岩石间。又有小台相望。泉潺潺。而泻出于两台之间。流入于川。枕簟梦寐。如闻金石声。川溪交会处。又有卧石盘陀。蘸于波面。其上。可罗胡床八九。其景致之胜。眺望之乐。虽不吾目。可得而槩也。独余因是。而有大感焉。以我祖之才之学。使得其时。展其蕴。则其所立。乌可量也。而道与时不相遇。才与命不相谋。曾不得一骋胸中所抱负。卒自放于山水以终。不知造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6H 页
物者。竟何如。噫。人去堂废。事往名存。荒台宿莽。故渊寒月。几年。兴苗裔之感矣。一朝。翼然栋宇。宛然如昨。山若增其高。水若增其深。遗芬剩馥。犹彷佛其未沫。虽曰兴废有数。亦不可不谓之能肯构也。抑又有一说焉。物其物而视之。则物自物也。不物于物。而反观于我。则我亦物也。物亦我也。夫水。譬则镜也。镜。譬则心也。镜不磨。则尘垢翳而光彩晦。心不养。则物欲蔽而天理绝。故曰。心如镜。水如磨镜。我先祖之取镜名堂者。意其寓意深。不徒物于物而已。愿吾君。益加磨镜之工。使此心惺然不昏。莹然不昧。庶几不负命名之义。则是又肯构之大者也。君于余。为再从兄弟。好学而甚文。振先烈而大吾门。吾惟望乎君尔。遂为之记。(外玄孙权斗寅。谨记。)
双镜堂重修记[权思浩]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6L 页
凝川。山水佳处也。有岭南楼。有月渊台。岭南。即官府名楼。贵游豪客之所管领。无主人之可称焉。独月渊。为名人君子之所妆点。而至今名于世者。数百有馀年矣。不佞。以前秋公事之暇。作汗漫之游。登月渊台。乃故翰林先生李公所筑也。月渊在今是,七滩之间。最得山川之胜。两大川。会于其址。幽夐爽豁。两川到此。涵泓渊滀。清波百顷。非舟。则不可通也。前有钜石。走入波心为孤屿。又有卧石盘陀。蘸于波面。上可罗胡床八九。又有小涧。从东北岩石间。潺潺泻出于两台之间。流入于川。至于月出东岭。素影印水。上下一色。鉴空镜明。不知为水与月。堂名之以双镜者。此也。地不自异。惟人异之。山不自著。惟人著之。今是地也。得李公而著之。其名永寿。传之无穷。地与人而相遇。亦如水与月之双辉乎。李公仕于 嘉靖间。以瑰材邃学。负俊誉。入翰苑。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7H 页
大有风云之会。为权奸所斥。不得有为于时。则退居山水之胜。卒自放。以全令名。当时之不遇。虽公之不幸。而后人之徘徊俛仰。即其地而想其人。如登镜湖。则知贺监之清致。过钓台。则得子陵之高尚。地之于人。相须以名。今古岂异焉。如使翰林先生。位跻卿相。乾没于九陌香尘之中。而没没无称焉。则亦何足多哉。寄雅怀于泉石。寓真乐于图籍。荣辱两忘。是非不关。萧然有出尘之想。即公百世之影子也。亭燬于壬辰兵燹。逮公六世孙佥枢公。而重建之。其后云仍。世守而不坠。至于今秋。李友秉泰。又修葺之。景物依旧。无侈于前。无废后观。亦可谓肯构而肯堂者也。堂既新矣。为先生后孙者。亦思所以追祖烈而新其德。则不徒堂构之美而已。是又所当勉者也。粤在乱后。有经始之议。而堂实未建。宗大夫荷塘公。以翰林先生外裔。为作堂记。宏文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7L 页
钜笔。足以永世不朽。而记述后五十馀年丁丑。堂始创建。谋结数间之语。记与事迹。恐或爽实。故不得梓而揭之。不佞。以荷塘公门孙。适过于重修之日。请记其事颠末。不敢以不文辞。不避续貂之嫌。略记所见。以归之云尔。(著雍敦牂闭关节。权思浩。谨记。)
双镜堂上梁文[李宜翰]
云霞卫于浩劫。几荒学士遗台。水月扶于高蓬。复起硕人故宇。地有留待。天若相成。伏惟月渊先生。故是仙台逸老。三韩文节。长流玉色之精神。一代英髦。晚映锦袍之光彩。功名误于倖相。虚负衮绣清朝。义命安于醇儒。正好润色闲界。载落一区之真胜。遂管双镜之绝奇。活泼来清源。契会灵台之道气。玲珑送霁景。唤起泰宇之天光。随盈虚而任浊清。藏无尽于造物。养性灵而忘宠辱。用不渴于达人。琴书事天君。万累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8H 页
尽空于镜外。花木谢时宰。一尘不到于台边。何天时震荡于龙蛇。使仙界堕落于桑海。黎撩桀黠。尚知苏内翰仙庄。卉蛮冥顽。不闻李供奉清墅。江山无一第。古贤归过劫之光阴。天地有双台。往迹留度世之华表。心将水而共白。空留几杖遗墟。面与月而长圆。虚照图书旧址。先庄寂历。追咨屡世之慈孙。硕薖荒凉。旷感异代之贤士。胜地无长废之叹。名园有复兴之期。先祧毓英。重回宦荣之日。古台生瑞。正逢妆点之秋。铜山享 君恩。顾祖烈而蠲俸。锦城仗忠分。追来孝而倾赀。纷畅达于本支。咸为克家之干。烂荣发于杞梓。真成肯堂之材。爰就旧台之顶头。载仿先庐之面貌。湖山寂寞。几隔世外之天标。栋宇高华。如回空里之云屋。八窗闲日月。俨成君子攸芋。六角小乾坤。恍作大人爰处。江湖满地。无蜣当日之风流。光霁浮天。不老旷世之神彩。重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8L 页
磨一鉴埋没。自在双燧清明。十丈芳园间。长留杖屦春意。数竿晴窗外。远谢轩冕尘声。凄凉贺鉴湖风光。亘地老而终废。寂寥崔镜台云影。阅天远而长荒。星斗烂于檐楣。一洗宇劫风雨。云烟媚于几席。再生洞天光辉。百世宗支。长接欢于花树。一家英秀。共肄业于云林。玉斋金堂。世传牛画中清德。琴歌书诵。代起鸾翰上奇材。请停万夫之讴。试听六方之颂。抛梁东。水成真鉴是神工。云天和作清光影。帝铸洪炉付主翁。抛梁西。金晶华岳翠生霓。群山尽伏参天色。道学高明气像齐。抛梁南。神鳞伏处色盈潭。风云入手从舒卷。好把豪龙较大男。抛梁北。南斗迢迢环北极。当时夫子北望心。至今长庚终夜色。抛梁上。月色湖光同镜样。双轮共向一台圆。流入心天作弦望。抛梁下。霜气苍官风不亚。争同野外闲草木。大化羞向东风谢。伏愿上梁之后。天赞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9H 页
名家。地福贤墅。山河起古色。风益高于先生。星月开新颜。文永昌于来裔。(戊寅三月日。碧珍李宜翰。谨撰。)
双镜堂记事后识[李之复]
先祖月渊公。以经术文章负重望。入翰苑。为权奸所挤。退居凝之旧庄。筑台曰月渊。寘堂曰双镜。镜为天心之月。月为水面之镜。玩天人之妙。寓仁智之乐。炳几遐眺。为己卯完节。懿迹徽言。百不存一。龙蛇之乱。亭台俱燬。曾王考甫十岁。经乱归乡。古家文献。荡然云空。经始之议。有志未就。至有建院之语。主倅亲到。谓之曰。儒林之建院虽重。先贤之别墅亦重。止其议。迄今百馀年。坠绪之责。在于不肖。岁丁丑春。从侄泓。捐罗营月俸。为镜堂重建之资。即旧址而营之。再从侄沣。实相其役。凡若干月。功告讫。临湖风物。不改旧观。不肖。年今八十有六。常恐此役未遂矣。今幸遂焉。异日。归拜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9L 页
泉下。其将有辞于祖先矣。不揆僭妄。玆敢识其事颠末。(六代孙之复。谨识。)
月渊台重建记[柳厚祚]
台在凝州之东梨渊上。故翰林月渊李公所卜筑也。盖公当 靖陵己卯之世。以直道完节。退归玆邱。为构二室。一于右幽窈者。曰双镜堂。一于左。即是台。而台于叠石削壁之上。甚飘洒焉。今读其愁看世路危鲇竹。恨乏涓埃报 圣朝。补阙拾遗嗟未得。莫如归去任渔樵之诗。其志。槩可见耳。后七十馀年。而为壬辰之兵。兵燹所及。无不荡灭。堂与台俱烬。大难甫去。而力不逮。历三四世。犹未遑营建。至 肃庙丁丑。镜堂成。而台不能并也。今 上之三年丙寅春。十代孙章云,十一代孙钟述。始克鸠材蓄力。而台复其旧。燠室凉堂。制度精丽。刻旧额月渊台三大字以揭之。梁楣庭砌。宛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0H 页
如昔日。距壬辰为二百八十年矣。章云,钟煜甫。间尝造余而请记。既不获辞。询其所以为月渊之胜而月渊之名。则曰。台之上下。长松郁然。老石崭然。石径奇危。涧水琮琤。火山斗起于其背。梨川经带乎其前。琴野旷纡于其外。其中窈奥而成丘壑。中有堂。曰双镜。左有台。曰月渊。江清月朗。人影相涵。静如沈璧。动如跃金。横如布练。竖如擎柱。冲融晃朗。水天一色者。尤此台之胜。而至于命名之意。则体仁智动静之机。玩天地盈虚之理。心与水月而俱清。风与山水而俱长。台之所以名也。盍为之记。余曰。水有大小。而月无不同。人有知愚。而性无不善。然则月者。体也。水者。用也。诚愿公之几千百来云。造次必于是。以是而体先之心。以是而察己之心。常使吾心之体。湛然清明。应物之用。随感不差。如月之照乎渊。如渊之受乎月。则天之月。地之渊。即在吾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0L 页
方寸之中。而先公当日。炳几乐道之心。发见昭著于日用动静之间矣。夫然则方可谓趾其美。承其休矣。岂徒是台之重新而已。章云甫曰。记如是。足矣。遂书之。以为记。
 当宁六年龙集己巳小寒。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原任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三军府事,监春秋馆事丰山柳厚祚。谨记。
月渊台重建记[李敦禹]
岁白獒秋。余恩游南下。登凝川之所谓月渊台者。台墟已久矣。而其址尚存。在岭南楼上。大坪之东。凝川之水。自东而南。合流于江。由川而上。则左右群山。缭绕如屏。中有小洞。叠石为台。俯山临水。幽阒辽夐。即故翰林学士骊州李公先生卜筑之地也。台之废兴存亡。前后凡几度。而胄孙钟增等。复结构几架屋。携荷塘权先生及吾外曾王考知县公所撰双镜堂记。徵一言于余。余曰。双镜在月渊中。江山风,致。台榭始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1H 页
末。已尽于两记中。顾玆眇末。复何敢赘焉。然抑有所感焉者。先生抱负经奇。蜚英台阁。当此之时。岂或遽然忘世。讨得山林家计哉。然而其直翰苑直庐时。已有故国江山空寂寞。翰林风月自萧条之诗。则先生之心。盖未尝一日不在于月渊也。及夫宵小专擅。善类戕害。明夷入地。浊浪滔天。则遂乃炳几遐瞩。急流勇退。颓然自放于月渊山水之间。渊开镜面。月印波心。水月双清。上下一色。则是盖先生之真个影子。而当日明几洁身之心与事。若可彷佛于三百年之下矣。权先生所谓不物于物。而反观于我者。非是之谓耶。是以。先生之居是台也。仰观而弄辉。俯临而探源。凡璀璨于目。琮琤于耳者。无非所以体仁智风咏之趣者。而天地盈虚之道。鸢鱼活泼之妙。固已默会于造次顾眄之间矣。及其兴极而返。则一室虚明。左右逢源。敛太极于方寸。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1L 页
涵万象于一理。世方晦冥。而独葆我之明体。时方混浊。而一任我之清源。则所以取月渊名台者。寓意深矣。矧乎在天而盈虚消息者。月也。在地而往过来续者。渊也。而台之废兴。又与之盈虚而过续焉。昔日之荒墟败土。一朝而见其翼然而亭。兀然而台。如月之方升。渊之方来。而不随台而兴。随台而废。上为月。下为渊。而阅浩劫而长存者。先生之心也。从今以后。历几千百年。而先生之云仍。能趾其休而不亏。锡其类而相续。则台又不知当几废。而且几兴矣。吾且观于月与渊而知之矣。遂为之记。
 圣上八年辛未长至节。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韩山李敦禹。谨记。
月渊台重建记[姜兰馨]
夫峤南之胜。多在凝川。而世称凝之岭南楼。擅峤南之胜。然直不过官府游览之地。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2H 页
本无主人也。由楼下。沿江而东。行栈道五里许。山绕如屏。开一小洞。中有三层石台。外有两大川。自东北来。至台下合流。又有一钜石。伏行水底。中突而屿。下汇而渊。其爽垲则逊于南楼。窈深则过之。即故翰林学士李公先生所卜居之地也。昔。安老用事。戕害善类。先生亦为其挤。遂谢病而归。筑斯台曰月渊。仍自号月渊主人。日以琴书。啸咏乎其间。以为终老之所。世以己卯完人。称焉。岁辛丑。余适过凝。台已墟者。迄今三百年于玆。而月与渊尚在矣。想像先生之风。踟蹰帐然而归。后岁之丙寅。先生之云仍钟述甫。慨然有兴废之志。即其址。而结几架。台于是乎焕然改观。景物宛如昨日。方其月出东峰也。光气虹射。横亘水中。如物束立。莫测端倪。人谓之月柱。及其皓魄中天。则光透波心。清空水面。俯仰两明。上下一色。人谓之双镜。曩所以月渊名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2L 页
台者。盖取诸此欤。人知现在眼前之月渊一台。而莫知先生一心上已有这个无形底一月渊台也。先生以明几炳识。勇退急流。时方晦冥。则独葆我之光明宝藏。世皆混浊。则来寻我之活水清源。方寸之间涵万象。而炯然不昧者。辉映为千载水月。所以取月与渊。而名其台者。亦有寓意之深者矣。然而在天之月。有时而亏。先生万川之月则长圆。在地之渊。有时而涸。先生一鉴之水则常盈。累石之台。有时而废。先生之一片灵台。自在矣。以此观之。则月与渊。犹不足以喻先生之心。况一台之谓乎。不以月为月。而以先生之心为月。不以渊为渊。而以先生之心为渊。不以台为台。而以先生之心为台。则亏者不亏。涸者不涸。废者不废。噫。盈虚消长。理之常也。成毁存亡。物之情也。此台重新之后。未知月几时亏满。渊几时盈涸。台几时兴废。而今以先生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3H 页
一心字。识之。
 嘉善大夫。行承政院都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弘文馆直提学,知制 教,尚瑞院正晋山姜兰馨。谨记。
月渊台上梁文[李章云]
湖山辟三层之址。几劳云仍之积营。水月留双清之辉。聿睹渊台之重建。宿志始遂。华扁复新。伏惟我月渊先生。圣代瑰材。儒门正学。朝著贺得人于莲桂。齐名静庵先生。泮宫多深契于金兰。偕行退陶夫子。学究天人之奥。启蒙正蒙之篇章。道讲旨诀之深。慕斋思斋之称诩。名德为传家之业。克绍骑牛遗风。明哲为保身之规。咸称己卯完节。逮登银台历扬之地。适值宵小群飞之时。书罪记注中。破奸胆于直笔。题诗翰苑上。格非心于重宸。清标超玉笋班。扶世教而经国。高风斥宝屏障。立懦夫而廉顽。挂冠神武门。浩然有归志。回首半山日。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3L 页
已矣无宦情。归欤千里故园。超然一区别墅。炳几遐蹈。卷怀于水石之乡。寘堂筑台。取寓于仁智之义。处江湖心魏阙。莫效涓埃之诚。乐琴书消世忧。未展经济之志。自经龙蛇劫烬。谁识虎豹留斑。邑志著绝胜双台之基。咸仰遗芬剩馥。企斋有不换三公之句。盛称姱节脩名。古宅之文藻俱空。兴感怀于苗裔。名亭之基址惟在。流口香于乡邻。粤在重建镜堂之时。迄未并筑渊亭之址。花木绕壁。缅怀杖屦之墟。光霁浮天。庸寓羹墙之慕。叠石平排于上。天作名胜之区。清溜泻出于中。水合川溪之会。然天理岂无徵也。而人事亦有待焉。盖吾祖懿迹徽言。恒瞻日星之并朗。肆后孙承先趾美。盍图轮奂之重新。玆将积年营干之劳。遽兴一日经始之役。相方视址。际新春而匪亟匪徐。委材命工。仍旧筑而不侈不俭。地相距数十武。审面势于壬丙之方。事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4H 页
已过几百年。体先志于丁丑之构。亭台翼然相望。江山为之生颜。云烟增新于几案之前。近压龙峦之。秀色。轩甍复屹于埃壒之外。平挹虎濑之清濆。唤起泰宇之天光。波恬镜面。契会灵台之道气。月印潭心。匪敢曰肯构肯堂。亦可谓苟完苟美。庶几涂塈之勿坠。焘后而胚光。寔惟废兴之有时。台左而堂右。清风洒百世之下。山高而水长。芳园卜十丈之中。竹秀而兰馥。聊陈赞伟。为助举梁。抛梁东。活水源流淡淡空。始识天云无定态。方塘净处用真工。抛梁西。半山何处夕阳低。萧萧匹马南归后。直笔分明谏院题。抛梁南。今堂隔岸水如蓝。家学渊源知有自。二疏高躅未应惭。抛梁北。星斗迢迢环北极。想像当年恋阙心。长庚烂照通宵色。抛梁上。云捲莺峰雪月朗。影入澄潭新镜磨。长使幽人心景仰。抛梁下。百花随向东风谢。台前松柏凌寒霜。翠色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4L 页
参天特立者。伏愿上梁之后。结构常完。风雨攸去。永期栋宇之磅礴。鸟革而翚飞。合肄春夏之弦歌。龙蟠而凤逸。(十代孙章云。谨撰。)
月渊台记事后识[李钟述]
台。我先祖内翰公庄修之别业也。公当 靖陵己卯。为权奸所忤。浩然南归。筑台寘堂。曰月渊,双镜。盖取水月双清。澄心净欲。超然自乐。以保完节也。不幸龙蛇之乱。堂与台俱燬。荒废蓁芜。未克重新者。几至百馀年矣。 肃庙丁丑。胄孙同枢月庵公。慨然有兴废之感。即其址而肯构。我高王考水使府君。捐俸为资。族大父自乐公。殚诚相役。堂既成而不及乎台者。盖由于力绌未遑。而亦有待乎后日也。不肖辈以是为恨。窃为营度者。久矣。乃于丙寅春。议于族叔章云氏,宗兄钟增氏。蓄财鸠工。胥为经记。复此台成。虽未知其制之比旧日何如。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5H 页
而每于登临之际。顿觉湖山改观。渊月增辉。于以想见先祖仪容于百岁之下。则其于后孙羹墙之慕。为何如哉。兹敢记其颠末。与夫所感于心者。如右云。(十一代孙钟述谨识)
诸贤唱酬[申光汉 等]
  次柳涵之韵寄仲豫(申光汉)
再忝同年惯识贤。脩名姱节更谁肩。明时潦倒人休惜。不换三公有月渊。
  
次柳涵之韵寄仲豫(梁 澹)
风动江波响小轩。主人幽兴月黄昏。登临照胆明如镜。清净看来一理存。
  次柳涵之韵寄仲豫(鱼得江)
东风料峭不堪行。冻麦逢春尚未青。辛李已仙无与语。江山依旧好台亭。(密志。灌圃过月渊。有此诗。莅府时所作欤。辛。胤宗也。)江上梅花黄鹤梦。雨中芳草洞庭波。(密志)
月渊台十二景(金济润)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5L 页
澄潭霁月
水月痕痕本色澄。天维地轴镜中凝。源头活处金波漾。心骨泠然一片冰。
  赤壁光风
层岩江上立丛丛。染得胭脂面面同。何待苏仙游七月。咏归时洒舞雩风。
  龙冈脩竹
环江逐逐状飞龙。长为名楼水口封。妆点谁移淇澳种。参天翠色一山笼。
  
虎滩长桥
傍虎岩头揭厉滩。源流浩浩喷成湍。年年十月徒杠就。除却行人病涉叹。
  梨渊渔笛
晚风新雨水渊渊。无数银鳞牣跃筌。钓叟不胜清适兴。月中渔笛弄寒烟。
  柏谷樵讴
满山松柏夕阳收。云外樵童断续讴。榾柮堆庭仍鼓腹。乐丰牛背亦风流。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6H 页
妓岩红花
红妓何年落此岩。婵娟色态舞筵参。芳魂化作花神久。百日红葩映碧潭。
  琴郊黄云
民事春耕与夏耘。琴形沃野隔江分。霜天百谷皆黄熟。一色茫茫万顷云。
  羊场暮雨
累石台前一牧场。主人朝暮坐看羊。斜阳一阵知时雨。洗出前山本面苍。
  
莺岫朝霞
缥缈前峰露似莺。云含朝日满帘横。风来镜面纤尘净。爽气初升万壑盈。
  白石垂钓
滩流清浅钓缗垂。明月欹蓑白石湄。渔叟元来惟取适。手中长物一竿持。
  前江渔火
夜火长洲点点明。渔矶犹带子陵名。沧江一曲晴溪月。白鸟双双影共清。(右十二景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6L 页
原韵遗佚)
台堂题咏(孙硕宽)
百尺高台十里洲。先生卜筑是仙流。高风净沼波痕月。胜槩晴春花满楼。牧笛渔歌新雨后。老松芳草古矶头。云孙结屋青山影。时有幽人访昔游。
台堂题咏(金济润)
云作层台镜作洲。激波砥柱不曾流。蛟龙一去仍闲土。水月双清遂胜楼。松菊好藏陶老迹。蕨薇何让墨胎头。名区岭外吾看尽。堪恨此间今始游。
翰林清德卜沧洲。先美能承弊弊裘。三径春风陶子宅。五湖烟月范公舟。屏岩削匝才开址。镜水虚明遂倒楼。节度仪容颇卓荦。不妨今日继骑牛。
台堂题咏(郑存中)
掩垄松杉岁月悠。前山环抱送江流。崎岖近峡无多路。突兀如飞有小楼。学士风留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7H 页
三径菊。将军身退十年秋。满壑清飙吹客袂。手抚铜章愧白头。
内翰李公七世孙泓。解归湖阃。重修是亭。啸傲其中。仍谢迹于世。克继之美。有足咏叹也已。
台堂题咏(安命夏)
赤叶苍屏映小洲。先生遗址想风流。曾携月佩时看镜。更拂荷衣数上楼。长物琴书留箧里。古情花鸟自溪头。菟裘胜趣天仍饷。赢得贤孙咏啸游。
台堂题咏(南景羲)
漪澜澄绿漾寒洲。内翰名家旧泽流。百世精神江有月。十年踪迹客登楼。山排广闼如知面。菊过重阳且插头。坐久欲醒方寸境。莫将樽酒饰清游。
台堂题咏(李运彬)
进退优优薖轴诗。亨衢脱屣不容私。心悬月白天清夜。名在山高水远时。胜槩留传
月渊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7L 页
双镜美。高风景仰二疏奇。云孙肯构攀仙躅。兴感宗人影事知。
台堂题咏(朴宗羽)
昔贤遗馥访兰洲。风致千年自胜流。银烛宵分钟漏院。萝衫春返水云楼。潭心玩月游鱼口。帘额看山立鹭头。一界空明仙气在。至今人向镜中游。
台堂题咏(权庆命)
双镜高台影倒洲。翰林遗迹水东流。青莲已去空留月。黄鹤长飞不复楼。朝日烟生峰岭下。春风花落妓岩头。琴书旧业先贤宅。须把清芬继昔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