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慕斋先生集序
 [序]
   慕斋先生集序[柳希春]
慕斋先生集重刊序
 [重刊序]
   重刊慕斋先生文集序[朴世采]
慕斋先生集卷之一
 辞
   信古堂辞(咸阳卢生员友明)
 赋
   庆云图赋
   凤凰池赋
   复性赋
   冻梅赋
 诗
   河阳夜坐。有感。
   戏题李子贺家亭
   题子贺钓舟
   劝陜川学徒
   劝高灵学徒
   劝星州学徒
   劝知礼学者
   劝居昌学者
   劝安阴学者
   劝咸阳学者
   劝山阴学者
   劝丹城学者
   劝河东学者
   劝南海学徒
   劝昆阳学徒
   劝泗川学徒
   劝昌宁学徒
   劝示晋州学者
   挽赵金海舜父盈德公
   劝示宜宁学者
   劝示三嘉学者
   劝示固城学徒
   劝示巨济学者
   题水营挂弓楼
   劝镇海学徒
   劝咸安学者
   劝漆原学徒
   劝示昌原学者
   劝示熊川学者
   劝示金海学者
   劝示东莱学者
   劝示机张学徒
   劝示梁山学者
   劝示彦阳学者
   劝示蔚山学徒
   开云浦望海有感
   劝示长鬐学者
   劝示迎日学者
   劝示兴海学徒
   劝示清河学者
   劝示盈德学者
   劝示宁海学者
   劝示真宝学者
   过泣岭。次苍水院壁韵。
   劝示青松学者
   劝示礼安学者
   劝安东学者
   劝示奉化学者
   次李牧使贤辅轩壁归去来图韵
   劝示荣川学者
   劝示丰基学者
   劝示醴泉学者
   劝示龙宫学者
   劝示闻庆学者
   劝示咸昌学者
   劝示尚州学者
   劝示金山学者
   劝示开宁学者
   劝示善山学者
   劝示比安学者
   劝示军威学者
   劝示义城学者
   劝示义兴学者
   劝示新宁学者
   劝示河阳学者
   劝示永川学者
   劝示庆州学者
   题泰和楼
   泰和楼次表敬仲韵
   劝示清道学者
   劝示密阳学者
   劝示庆山学者
   劝示灵山学者
   劝示仁同学者
   劝示大丘学者
   示玄风学者
   李子贺简邀江亭甚苦。书答。
   再到李子贺第戏题
   访河处士龟年。河公有孝行。里有姜氏。有节行。故为访之。
   劝示草溪学者
   访卢处士㻶。卢公有高行。不求闻达。少与金先生宏弼同游学。
   双溪寺仲暹师。来索双溪八咏。谩书与。
   次善卜郑恭韵
   醉赠济州文牧使继昌。文君曾为咸镜评事。
   守岁奉化
   重过泣岭
   醉题左兵营轩壁
   登御风台。台在蔚山海边。南则崔孤云海云台。北则李牧隐观鱼台。景胜相甲乙。古今游赏者多矣。迨无名称。岂非一大欠事。因名之曰御风台。非敢自拟于牧老崔仙也。聊寄意耳。
   书泰和楼船
   机张观梅
   有僧灵机者。持诗轴请诗。漫书与之。
   与李节度泓,朴正郎佺,朴进士衡。登海云台。醉书。
   次梁山澄心轩韵
   题岭南楼望湖堂
   舟下可兴仓
   弹琴台
   落月滩
   题闻庆轩壁
   题闻庆临清堂
   题李子贺江亭窗面
   简答李子贺
   访海印寺。僧徒多持纸乞诗。醉中辄漫书与之。
   海印寺读书。儒生朴绍,文浚等求赠语。书赠。(山西有末谷村。金先生宏弼卜筑修学于此。)
   凤飞潭(世传有妓凤飞者。醉堕潭而死。因名。)
   与弸中,月江饮。令善吹草笒者。吹以洧酒。弸中等听之。不觉惊叹。弸中即制绝句。余亦次之。(吹茄者适吹观音赞)
   六言绝句。侑弸中等酒。
   藏头体赠弸中等
   奉呈合浦节度使
   次李择之所作宜宁聚远楼韵
   书日本人犬吠图
   采莲曲
   岭南楼阻雨。留数日。
   次申止叔韵
   奉呈止叔
   次止叔韵
   风咏楼。次弸中韵。
   忠州宴席。走次弸中韵。
   舟到兴原站。别申止叔。
   龙湫别席。醉赠诸君。
   八助岭(俗称度此岭者。必有灾厄。惧不敢过。)
   岭南楼醉席上。走次弸中韵。
   简寄昌原申府使
   送别日本僧弸中等
   寄尹山阴中平
   简呈合浦戎幕
   次金海北池小亭韵
   燕子楼小酌
   次熊川
   次海云台韵
   次义兴轩韵
   到安东寄公彦
   寄公耳
   次映湖楼韵
   别苏约而
   次新宁小轩韵
   次清州东轩韵
   铁城。夜坐听雨。
   题巨济县轩
   次矗石楼韵
   星州道中
   在晋州。邀同年金河东浻子通。不至。简寄。
   题昌原宣化楼
   次兵营新阁韵
   次成同年寿男韵
   次黄涧县驾鹤楼韵
   金海怀古
   次姜汉宗
   镇海夜雨
   镇海次四佳先生韵
   泗川楼
   次李应教择之韵
   柳生员顺源子晋林亭(子晋置酒林亭。邀余及李择之。谈饮竟日。请名亭。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之义。名曰优哉亭。)
   途中
   次文义县轩赵尧卿韵
   行到金山。太守文瑾士辉不在。将发。书留。
   惜别离
   陜川梅月楼
   戏咏矗石轩前小梅
   姜高山汉林亭
   乘月泛菁川。醉制歌曲。令妓唱之。因缀其语。名曰清江曲。
   次燕子楼圃隐先生韵(余来。适春暮。敬读圃隐诗所谓梅花树已落尽。怅然久之。为次其韵。)
   盆城赠别
   与李公辅,李鲁翁。饮燕子楼上。
   登昌原宣化楼
   咏梅五绝
   巴山阁后牧丹
   鱼永川得江子游。与余同在史局。旋以亲老乞郡。治永川未久。遭外艰。余南来。为入吊其庐。见庐侧新构一堂巍然。扁曰寓爱。以为节日奠祭之所。乃题两绝。
   登陜川梅月楼
   醉次前韵。示尹固城聘之。
   题龙冈县壁
   永柔途中
   次察理使途中韵
   大同馆席上。见菊醉书。
   复次前韵
   寄咸从郑使君
   途中口占。奉呈献之大年。
   因雨留平山。作戏语破寂。
   次远接使开京怀古韵
   马上睡困。戏同行。
   纪行
   途中即事
   题吹笛院楼
   屏风岩
   葱秀山董内翰碑(山本名聪秀。董公游而乐之。为易聪为葱。因为记。)
   经黄州
   过棘城。进退格。
   平壤饯亭。欢饮夜回。
   次百祥楼韵
   暮登百祥楼
   马上睡馀口占
   宁边镇城
   定州途中
   奉次使相清川江上口号韵
   次宁边途中韵
   次见鹅浮江韵
   次献之定州宴饮韵
   次使相纪宁边城韵
   林畔途中值雨
   次使相林畔途中韵(二首)
   与李秀才星元。昔游泮宫。后不见五六载。今邂逅于良策馆中。相对夜话。李君作一绝。余为次之。
   次大年途中口占韵
   冲雨行至古津。江水涨。艰难得渡。
   纪行
   定州迎 诏敕
   途中有感
   边城纪所见
   凤山途中
   天使宿宝山。将至安城。黄海监司预设帐幕于葱秀山下川边。与伴送使苦邀入。竟不许而过。曹黄两君。作诗讥之。余亦继焉。
   敬次徐侍读过云兴馆韵(天使至鸭绿。临别出示。)
   鸭绿舟中。醉次使相韵。
   次使相聚胜亭夜宴韵
   泛舟清川江。欢饮。
   聚胜亭夜宴。进退格。
   次使相清川江舟中韵
   次节度使百祥楼韵
   途中即事
   过永柔县
   咸从东轩。醉饮有感。
   次使相咸从县楼韵
   献之常作纪行诗。未尝少辍。到黄州。作伤别一绝。遂不复作。余书其卷末以戏之。
   七夕咏牛女
   至公州。简谢洪牧曹先生。
   锦江暮泛
   早发恩津
   次快心亭尹商老韵(亭废已久。至尹府尹璋重构。)
   次梅月亭韵
   寄崔通判而浩
   次锦江舡上板韵
   次公州聚远楼韵
   重次锦江舡上韵
   至汉江边。曹博士彦亨。归觐岭南。诸僚饯于江上。共插黄花于头。为诗以赠。见余喜而邀饮。余即次其韵。
   又次寄金子通韵
慕斋先生集卷之二
 诗
   次甑山轩韵
   百祥楼
   次清川江楼船韵
   次云兴馆董天使越韵
   铁山守送旧见人于良策。还送戏寄。
   沈义之见访
   登义州统军亭
   五月二十八日。雨甚。发程到江边饯席。即赋。
   渡江宿江边。李节度长生。遣军官问讯。书寄。
   早过婆娑堡
   枫川
   过汤站
   凤凰山
   龙山
   纪行
   热甚。憩道傍树。
   野间有飞虫。微如尘沙。群飞噆人。细见仅辨其形。晨昏阴地则发。日午则无。盖蚊类也。
   纪行(分水,高岭,青城。皆岭名。青城。一名青石。)
   访金佛庵(庵在甜水站下六七里)
   浪子山
   柳河
   石门岭
   辽东途中遇雨
   驻跸山
   数日
   海州晓发纪行
   纪行
   纪行
   发东关驿。夕宿高岭驿。
   宿东关驿
   自广宁后。日傍海涯而行。因思去春岭南之任。屡泛东溟。岂料旋作此行。戏赋一绝。
   辽东鹤
   六月二十二日。自山海关晚发。至新河驲则雨作。不知日之早晚。暂憩而发。中路雨势渐大。日且昏黑。石径崎岖。屡迷失道。仅至抚宁县城东村。则夜已深。无所归。遂借道边谢叟名瑛之家。宿焉。
   首阳山
   访孤竹国旧城
   山海关逢雨
   入观灵通宫。有儒生数人。自称国监生。作诗持纸笔。若求次韵。笑而答之。
   次潞河门楼安南国使臣韵
   赠别李序班钦
   至通州。以车辆不出。留三日。序班胡朝阳。始来自京。书赠。
   七家岭路上。有治易经儒生元德裕来谒。书赠。
   至滦河驿。有杨滋者称滦江钓叟。令其子存仁。送锦囊诗对一帙。回谢。
   杨存仁者前行卖书。其同来者受价而去。至是。自称不受价。意从者不给。来索价。余给之。戏书与。
   到牛藏驿。赠顾秀才敬。
   重九日呈上使
   自博川。暮至清川江。酌于舟中。已而。舍舟登楼。即景聊赋。
   箕子都续杨柳枝曲
   登浮碧楼。值雨。戏作。
   大同楼船。醉中戏书。
   到锦江。闻监司柳公云。已入公州待我。因路暍。未即入去。小憩楼上。简调柳公。
   柳公见简即来。共酌楼上。复次前韵。
   醉后漫书
   访徐缓之
   光阳有怀
   书戒澄师诗轴
   有道熙师曾遇于海印寺。来索诗。簿领中。卒次朴昌世韵。
   途中
   早发
   宿扶安
   村舍漫兴
   荒村。偶逢金刚僧缉熙。话移晷。漫书与。
   幽居
   次金子通韵
   简李子贺。子贺得恙。初欲见访中止。
   砺原府院君宋轶挽词
   倚筇
   庚辰春暮。为买菟裘。至利川孝养寺。有儒生丁自健赠诗送酒。以小诗答之。
   访朴进士寅亮
   醉卧骊江舟中
   舟中醉后又作
   简谢骊牧
   夜泊骊江
   尹领敦宁之任母氏挽
   书金刚山僧守元诗轴
   又次诗轴他人韵
   送申判书大用,韩参判元之赴 燕京。(申公名鋿。韩公名效元。以请封王世子王事赴京。)
   墨梅
   梦占。觉而半记。
   赠送严上舍用顺往游金刚山
   书人契轴
   次全州偶书
   宿庆安驿。夜雨。
   九日。利川梁府使淑送酒。简谢。
   成进士聃龄以诗问讯。和寄。
   次金秀才器九日韵
   九日。又与乡村诸君登高剧饮。醉次金器韵。
   简答朴进士寅亮
   次祖遇上人韵
   次成进士聃龄韵
   吾友李仲举有气节才略。谓当宦且达而有为于世也。宰阴竹未久。便长啸赋归。时年尚少。筑轩构亭。手种万松于左右。放傲其间。殆将一纪。松且拱矣。余适过而访焉。仲举慰话之馀。请轩亭之名。余谓慕荣宦绊簪组。老洫而不能决去者滔滔皆是。而仲举能急流勇退。优游丘园。贤于人远矣。然遭治世事 明主。陈力之日尚长。而遽自托于栖身长往之流。唯求其身之安逸。而恝然于大义。高则高矣。余未见其尽美也。姑且名其轩归来。仲举笑曰。君方劝我更仕。而反以归来命之。何也。余曰。昔东坡咏刀景纯曰。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云者。非专美其投笏归来。种松自娱而已。盖多其事君致身。惓惓尽忠。不为苟安之图。至年耆力衰白首。然后归来。以乐桑榆晚景之为两得耳。今余以归来名子轩者。固非欲因其早退。叹劝而遂成之也。盖亦取东坡之意。正欲君及其年力之富。幡然改图。复事 明主。以尽平生之所▣。待其宦成名立。粗酬 国恩。然后谢事归来。逍遥于曩所谓手种万松之间。白须苍髯。交相照映。以娱馀龄而遂本志。岂不为快哉。仲举复一笑而已。遂定名而系以诗。
   题敬怀师所携山水小轴
   冬夜不寐
   尹佐郎溉来访注村。夜话。
   次尹佐郎溉韵
   题陈乡老世良逸真堂
   岁庚辰。余寓村庄。尹君彦卿邀余于池亭。因请亭名。余为之名曰所逸。而记以诗。尹君先考。隐居不仕。曾名其亭曰逸栖。故本其先世之旧而名之。
   夜饮。次丁秀才自健韵。
   次成进士聃龄韵
   悲哉秋之气
   春日谩吟
   申府使渊止叔挽
   赠别尹典籍溉赴 燕
   偶与朴进士寅亮,崔进士光瀚。游春于野。值小雨。避于村人方顺家。顺虽贱隶。颇识字。列植花卉于小阶。酾浊醪摘新蔬。欣然接之。雨亦寻霁。因与数君鼎坐阶前杏花下饮。至醉而还。
   奉和成进士聃龄韵
   严进士用顺携酒来访
   和祖遇上人韵
   踏青日。谢利川太守送酒糕。
   谢朴调卿送酿资
   辛巳春暮。来寓注村。睡馀寥寂。偶有僧玄日求题诗轴。书以还之。
   春夜。与朴寅亮调卿,崔光瀚子澄。坐月酌浊醪。相劝至醉而罢。夜已分矣。戏书以为后日之记。
   崔进士光瀚子澄。送梨花酒一榼。黑豆络石菜。诗以谢之。
   次成进士聃龄韵
   乡先生闵推。邀余于其林亭设酌。且请亭名。余名之曰静逸。留小诗以志之。兼咏亭边蔷薇酴醾。
   访崔进士凌林亭。醉题。因以名亭。
   舟中。次丁佐郎自坚韵。适骤雨。坐客衣尽湿。
   骢马契图
   答日东使宗国贞吉简
   题扇。寄日东客。
   寄咸镜李监司重卿
   次日东使易窗上人韵
   答李子贺雨中问讯
   奉次徐佥知祉绥之懒亭韵
   次成进士聃龄韵
   九日。又次成进士韵。
   又次成进士韵
   注村秋兴
   赠祖遇上人
   崔进士光瀚子澄。雨中送蔬菹数器。谢答。
   谢洪秀才士元馈芋头
   郑正宗辅挽
   丁佐郎自坚母挽
   答成秀才需问讯
   作禊诗
   与诸君小饮开城郑经历拱辰亭
   次申生石涧温鞋陵韵
   夜与松都旧故饮
   宋留守来访。明日。诗以为谢。
   戏示松都旧伴
   赠玄仲上人(进退格)
   移住广明寺
   在籍田月下饮酒(春尽后日)
   次申侄韵
   醉次李仰止韵
   次玄仲师韵
   醉答申止叔简
   谢留守赠笔
   岁除日。别申瑞卿。
   守岁西籍田
   简申止叔
   次李丰德仰止韵
   与诸君饮踯躅下
   再简申止叔
   又简申止叔
   在籍田有感
   简申止叔
   次觉了上人韵
   赠觉了师
   夜坐有作
   简申止叔
   复次前韵简止叔
   申止叔夜必乘月吹笛而来。连宵痛饮。翌日。又吹笛而来。复痛饮如前。
   次止叔满月台韵
   天寿亭别席。醉次李相国,崔斯立韵。
   次杨州广仁院二乐先生韵
   有还松京者告辞。即书。寄成宽翁,申止叔。
   简申文渊
   七夕咏牛女
   题杨州轩壁
   次金子通韵
   乙亥春。重到西籍。逢春有感。
   复次前韵
   重到西籍。见阶花有感。
   次寄日本僧月江
   上桧岩寺。次印泉上人韵。
   赠金广牧公硕(金公曾观察湖南。以亲老丐邑。)
   西籍。病馀有感。
   题天化寺
   游华藏寺。有台峙然。眼界无碍。因以荡襟名之。留诗石上。
   题僧学能诗轴(有金居士悦卿手笔)
   次僧智熙诗轴韵
   次子美咏梅
   约友不至。因与堂友。饮至夜分。舍弟亦来。谑语极欢。醉书一绝。
慕斋先生集卷之三
 诗
   读太极图说
   七夕
   奉次郑检察韵
   重过龙山。戏作。
   赠郑同年叔干之任黄海
   与堂友散步后冈。见石涧春流涓涓。极爱之。即塞其下流。引入石罅。平满如池。环坐其边。命琴弹之。饮至暮而罢。
   咏怀
   送养冲归觐湖南
   许知事辑挽
   申经历末平夫妻挽
   腊雪 课试
   赠浻允上人
   权叔达,李择之,柳从龙,崔汝慎,尹商老,闵耆叟及弟国弼。携酒相访。醉赋示诸君。
   郑正郎沈母慎氏挽
   金承旨世弼妻母挽
   李应教耔父大司谏礼坚挽
   闻李择之久移疾不出。戏寄。
   杂兴
   与权伯绥昆季,表敬仲,金忠甫,吴贞之及弟国弼。游天磨,圣居两山。凡三日。
   灵通寺
   醉书
   次日本弸中上人韵
   与弸中上人饮且弹琴
   次弸中上人听琴韵
   次子真恩门戏呈士华恩门韵
   与弸中话及睡。梦中指庭中槐树曰。睡乡风味。尽在此中。我辈聚散。宁非一梦乎。因感而赠之。
   与日本释弸中,月江,玉成,祖芳。赏仲秋月。夜分乃散。明朝。各赠壹首。
   慎监司自健。休官退卜交河县。筑听潮堂,临溪亭。列植花竹。日啸傲其中。求咏于洛中诸学士。为寄三首。
   奉寄济州金牧使锡哲
   送黄海尹都事镜之。兼呈使相轩下。
   丹山凤
   与柳善山希哲,金泉察访李景廉。泛舟洛江而下。至仁同则夜几四鼓矣。
   重九日。到大丘。令主守送肴酒于弸中等。书赠二首。
   大殿迎祥诗。依应 制韵。
   赠默上人
   谢李明仲寄砚(安东李府使堣)
   书东籍田共会图
   孙二相舜孝夫人挽
   洪知事任夫人挽
   奉赠权相公。(公讳钧。观察平安。)
   送申佥正止叔赴 燕
   洪知事任挽
   华表鹤
   宾雁
   南楼
   宋宜之挽
   应 制喜雪
   送洪丹城君美
   走笔。谢却弸中惠药。
   读文天祥正气歌
   和日本僧康乐等韵以别
   剑阁五言古诗
   端午帖字
   挽人
   尹司成倬母氏挽
   柳观察使世琛夫人挽
   李县令公麟挽
   申副正石涧挽
   申参判从濩夫人李氏挽(参判。进士,文科初重试。皆壮元。夫人。宗室女。)
   骊州牧使韩硕挽
   金正明胤妻洪氏挽
   申参判从濩迁葬。合夫人李氏兆挽。(参判。我先君甲午司马试同年壮元。朝京而返。中道得疾卒。)
   蔡判书绍权夫人挽
   送平安尚监司起夫(名震)
   送朴居正之任宁越郡(名世豪)
   赠别庆尚沈监司孟容(名连源)
   送别平安李都事景容(名若海。余礼判时佐郎。)
   应 制桃源
   赠会宁林判官亨秀
   宋参判㻩母夫人朴氏挽(夫人弟世荣,世茂,世蓊。皆显仕。)
   文原君柳应龙挽
   知中枢府事尹世豪挽
   斋宿中枢府。奉次户曹曹判书座主韵。(名继商)
   许府尹矿妻李氏挽(益斋先生齐贤之后)
   赠申佥知仲容赴 京(名瀚)
   骊江。醉赠司马诸君。
   醉中走笔。赠同舟旧伴。
   金右相克成挽
   潘知事硕枰挽
   柳守溁挽
   题苏赞成山水小屏(名世让)
   题四山监役官契轴
   唐津县监姜英老妻挽
   送济州赵牧使季任(名士秀)
   谢尹海阳君熙平送盆菊
   送光州李牧使大立(名弘干)
   送襄阳许府使敬之(名宽)
   庚子秋。入试院逢重九。示同入诸公。
   又戏示诸公
   走次洪典翰退之韵咏菊(名暹)
   送济州尹牧使正之赴任(名仲衡)
   三嘉县监李守震妻挽
   孔同知中枢府事瑞麟挽
   故大司谏南慄夫人洪氏挽
   扈 驾望远亭。应 制。
   韩西原君恂挽
   吏曹朴参议世蓊挽
   次湖阴韵。赠奉恩寺道谆上人。(寺在 宣陵。湖阴。郑同知士龙号。)
   次洪左相韵。赠奉恩寺僧熙俊。(左相名彦弼)
   送别黄海尹监司彦礼(名思翼。与余同庚。)
   奉次宋先生观水亭韵(名钦)
   送别宋参赞致仕还乡
   左参赞丁玉亨母夫人挽
   赠洪参议明仲赴 京(名春卿)
   送李正郎以书状官赴 京(名世球)
   二相苏世让母夫人挽
   金同知璇挽
   送别李牧使若冰(字喜初)
   柳直长顺源挽(余幼与柳君。同榻讲学。余释葛。柳君久蹭蹬无成。近自星州旧居来京。求官未得而没。还葬星州。余丧弟。又值君丧。哀悼尤极。)
   丁三宰玉亨夫人挽(三宰母夫人先卒。未久。夫人继卒。)
   送义州李牧使润庆
   赠别庆尚李监司清
   赠别全罗崔监司辅汉
   韩同知胤昌挽
   赠江原韩监司淑
   司谏院契轴
   赠忠清李都事永成
   赠平安闵监司希中(名齐仁)
   尹领相殷辅夫人挽
   义禁府郎官契轴
   昭格令朴聃年挽
   崔同知世珍挽
   饮前县令李君对第。次画屏诸公韵。
   夜宿李县令第。共李判决事伯益饮话。
   复次
   复次
   同年申佥知玉衡挽
   别席走笔。赠庆尚张都事应旋。
   赠别江原吴都事祥。兼寄韩使相淑。
   赠参判蔡公自涓挽
   宿奉恩寺梅花堂。赠允海上人。
   送李同知棐仲休官归乡(名贤辅)
   别李棐仲后。赴李龙冈对第。会示诸公。
   听老妓上林春弹琴。有感。次前韵。
   复次前韵。示旧游诸公。
   复次约中秋会。共戏以诗为契券。且约禁丰馔。
   赠日本国使安心东堂(余旧为宣慰使。接日本使僧弸中。安心自说弸中法孙。接弸中时。曾共赏中秋月。多有唱和。弸中师示寂已久。)
   赐宴席。次安心东堂韵。
   次谢姜生员希吕送早红柹韵
   吴判书准挽
   次安心东堂韵
   次方室韵
   观射。次安心东堂韵。
   观火。次方室韵。
   蚕岭游观。次日本使僧安心韵。
   次方室韵
   次安心韵
   尚鹏南挽(尚判尹震。只有一子。鹏南甚有令名。为诗淡雅逼古。忽夭。判尹悲悼不已。余为作挽歌以慰。)
   梁赞成渊挽
   李正郎畬挽
   挽人
   金判书净母许氏挽
   挽人
   题文益渐诗轴后
   癸卯春帖
   送忠清尹都事溉
   壬午三月七日。风雪似冬。春气索然。为赋短韵。
   昨既赋雪。醉卧。雪终夜不止。诘朝犹甚。起见群山尽皓。有若深冬。复有一篇。
   壬午三月十二日夜。月白如昼。因忆去年此日与朴进士寅亮调卿,崔进士光瀚子澄。共对月痛饮。夜分乃罢。因有小绝记之。今夕。月虽依旧明朗。两君不至。只独酌而睡。可知好事难续也。
   宿长兴寺
   次祖遇师玄默轩诗轴韵
   春暮雨
   饯春
   苏参奉世俭约而。送壶酒只鸡问讯。诗以谢之。
   次答朴进士寅亮调卿韵
   壬午立春。儿辈请门帖句。书与。
   送别姜府使子三赴任顺天
   送婿郎姜复随父之任
   观察使慎公自达交河江墅七咏
   崔进士子澄。送新稻粒。奉答。
   次李副正贤辅棐仲。为安东府时。养老宴兼献寿双亲韵。
   次棐仲聋岩爱日堂韵(堂有山水之胜)
   题尹副正宕公绰画兰小屏
   谢忠清尹都事溉送脯醢
   次成进士聃龄韵
   谢监司都事遗酒肴
   谢答江原成监司蕃仲送苍鹰海鱼
   梦应 制作近体二首。其一则七言。觉而忘之。其一首五言。觉而只记前四句云。
   走次成进士聃龄韵
   家前作小茅亭。名曰 恩逸。日处其中。书数绝以志名亭之义。
   走次成进士聃龄韵
   谢申节度玉衡问讯赠遗
   梁肃川浻及其弟吾城主利川公来访。明日。诗以谢之。
   过韩正郎景琦稚圭庐。不值。题庐壁。
   题恩逸亭
   曾简洪参议子美丐宽邻兵罪。子美欲许。更问邻兵相厚与否。故诗以复之。
   元朝前数日。偶对客饮。醉见府檄。追人将治稽缓之罪。戏书檄背。以呈城主。为民丐贷。
   走次谢祖遇上人送筇杖韵
慕斋先生集卷之四
 诗
   癸未立春门帖
   次成进士聃龄韵
   次邻秀才问讯韵
   寄谢忠清尹都事溉问讯。尹君简说仲春见递还朝。历访村寓云。
   夜寝方熟。忽有叩扉。令童奴出见。则乃金佥知阳震公自岭南还京。遣人遗斗酒只鸡炉炭问讯也。起而答之。
   访成进士聃龄第。酒次。见旧友文义慎县令敦信寄成公小绝二首。因忆慎君。醉次其韵。附寄归人。
   成进士聃龄。吾先君同年友也。居止适与余寓仅二十许里。岁时欲候谒修子弟礼。因病未果。常以为恨。暇日从奚童提壶往拜。成公老蹇。卧不能兴。欣然迎于房内。家徒四壁。不蔽风雨。土床破茵。箪食屡绝。而常有自得之容。叹服不已。客主酬酢。至于日夕。信马醉返。微雪洒面。恍入壶中而出。自觉尘形之秽。翌日。公诗以谢之。即次韵以复。
   次邻生韵
   次韵古意
   次成进士移寓韵
   宿法轮寺。主僧法熙。接之殷勤。临发。持纸求诗。又有僧六禅者。亦索题甚恳。笑占两首以赠。
   癸未三月踏青日。风劲气凛。密雪漫空。竟日不止。皑皑堆庭。经宿不消。因忆去年所赋春雪之作。遂次其韵。
   次成进士聃龄韵
   答苏参奉世俭约而问讯
   答成进士聃龄
   简苏约而
   与乡党数子。饮李部将石坚山堂。尹生员友衡诵金公硕公谢人见访韵。遂次之。
   李二相继孟挽
   走笔。简谢朴调卿送谷。
   醉题金秀才孟和幽逸堂。金君邀赏林泉。因求堂名。故为名而题之。
   谢俞参议汝霖托邑宰送酒肴
   走笔。简答申生员石涧问讯。
   仰瞻
   再游神勒寺。醉题尚均师诗轴。轴有十清轩金公硕序诗。
   赠别庆尚金监司坚仲(名<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2890_16.GIF'>)
   旱雨叹
   次爱莲亭韵
   七夕。水原金府使锡贤送酒。走笔谢之。
   病馀。题乡村旧先生尹纬逸栖亭诗卷后。
   吾先君甲午榜同年。存者无几。癸未夏。故掌令柳公廷秀之子判决事灌与故正尹公之崇之子右通礼世霖。约榜中子弟。为先榜遗老诸公。设寿宴于都城内之三清洞。诸公存而在京者。各率子弟往赴。其居近乡者。亦闻而来会。榜中故家子弟参赴者亦多。迭进上寿。仪度莫愆。苍颜白发。兰扶玉侍。欢醉从容。望若神仙。诚一时盛事也。及权公硕淳之还乡也。丁相公寿冈。复邀饯于其第。诗以赆别。且叙记其会之实。感念存没。兴怀今昔。慨叹之意。溢于言外。榜老成先生聃龄居利川。与安国村寓相近。以疾未赴会为恨。乃次丁相公韵。加以近体一首。投送索和。安国伏阅而讽咏之。不觉泪随声零。安国不幸早失所天。无所寓其追慕之怀。时谒先生。以泄羹墙之悲。其他先榜诸公。虽切慕仰之情。事故所縻。不得以时谒拜。常用介介于中。今判决诸公之是举。乃能称觞于一席之上。以伸孝思追慕之至心。其裨伦化厚风俗。大矣。非安国之所及也。安国适滞迹穷村。未及趋走于尊俎之间。以展微诚之万一。恨可量欤。谨赓韵以复。兼用达鄙意于判决诸公云。
   病卧。长兴祖遇师问讯。走笔答。
   寄丰基林郡守霁光
   水原金府使锡贤。次前韵复益寄怀诗。因成秀才需送投。复和答。
   神勒寺道义师。深秋赠团扇。笑答。
   郑正郎世雄。芹泮旧友也。居相近。不得相见。因送酒肉。走笔谢复。
   谢曹判书宗圣权参议子醇两公问讯。(曹公讳继商。权公讳希孟。)
   谢洪秀才士元送盆菊
   元同年胤宗见访
   布衣故友柳顺源子晋见访。喜饮致醉。偶成一律奉赠。
   次崔子澄韵
   李勉弟为县义兴。将赴任所。历访。醉赠。
   梦上一山寺。有僧作绝句示余。余梦中次之。觉而记焉。
   饮权都事贶林亭。亭甚快豁。四际云山。极目入望。共评为利邑诸林亭之最。醉后取笔。走书记会。仍名其亭曰快逸。
   宿道林寺
   路访李参议次翁。明日。付归人寄情。
   复次前韵。示次翁。
   寄咸镜潘节度公父硕枰
   赠吕衡
   自来注村。宾旧访从无多。先执成进士聃龄。每以诗相唱和。故人李阴竹纲。数来访话。寥寂中慰怀可知。不幸成公于去秋捐馆。李君今又继逝。悼伤倍常。吟一绝以泄悲。
   答金公硕简(公硕时散居忠州)
   简李司成伯益(名希辅)
   东皋亭
   甲申立春门帖
   黄都事入府。以洛友之嘱送酒肴。走笔简谢。
   答次祖遇师送山蔬
   吾家兄弟。俱以无状。滥叨 恩宠。不能尽心报效。负国罔 上。罪不容诛。而 圣恩宽贷。许以自便。遂得优游田园。以娱馀生。感戴衷抱。不能自已。于所居。构小亭。名以 恩逸。弟亦以 恩休名亭。皆寓臣子惓惓感 恩不忘之义。乃作小绝寄弟。
   尹正郎溉岁馈药物笔历。诗以为谢。
   与儿辈夜坐。口号半月绝句。韵险。儿辈觉窘。索余赋之。
   答尚州尹牧使宕公绰问讯
   答权参奉允衡送歌婢缠头。权曾于数日前来访。
   与崔子澄饮残花下
   朴太守稠载酒见访
   戏答文义慎使君敦信送曲
   留客饮梨花下
   甲申春。觐姊于振威。还宿道林寺。次去冬韵。复赠土僧允囧。兼寄龙仁崔使君。寺在龙仁部内。崔君。吾族也。
   与李次翁暂饮话后。来宿道林寺。简次翁。
   春暮。与诸生饮于西园。以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分韵。余得蜩红字。赋短篇。
   书希迁上人诗轴
   甲申四月五日。雨且雪。望高山顶尽白。隔宿不消。正阳之月。霜且不可。况雪乎。今 朝廷清明。化理雍穆。圣上敬天之诚。不弛弥笃。岂政疵致乎。水旱天数。尧汤不能免。近自壬午至甲申。三年有此异。毋亦天数然乎。抑大益警 圣上。以笃万世之祐乎。
   郑牧使景应曾邀约于重九。会见碧亭。走笔答寄。
   醉题朴忠顺亨根轩壁
   晓发庆安
   走笔谢答庆州黄府尹㻶献之以米鱼问遗
   燕丹送荆轲入秦
   寄神勒寺寓读儒生
   半月不雨。农有忧色。流头日。忽得雨连夜及朝。喜呈朴太守仲通。
   再游快逸亭
   赠孝子难金
   答尚均师寄扇
   神勒寺尚均师。持小图一轴。下有十清轩叙诗。示余索题。余观是图。宛一神勒结社图也。画之初意。未必及此。想则形成。理或冥会。无乃造物者或出于戏剧。而以示万事之莫不有默定者耶。睡馀。戏书其端以还之。
   谢孔进士祥麟送新粳莲房
   次韵寄朴中和而温
   谢赵监司尧卿见访(名舜)
   代隋城校生歌谣
   教坊歌谣
   答鱼兴海子游送鱼。子游号灌圃丈人。(名得江)
   答次祖遇师
   次柳龟城尚龄韵
   次辛秀才友諴韵
   走笔寄韩正郎景琦稚圭
   谢骊州张牧使汉公雪后见访
   次严上舍用顺见邀韵走笔
   走笔戏谢利川朴使君送炭油
   走次草庵祖遇长老韵
   乙酉立春门帖
   答张牧使汉公邀话清心楼
   草蔓(▒。司马会试出题曰草蔓。梦中作诗。依俙记三四句。觉而续之。)
   走笔谢尹佥正溉汝沃岁馈药历
   早春。访人不遇。是日风甚。
   乙酉春。携家上京。舟行至交岩。上辛引仪得涵林亭。时春早。庭前梅树数枝始开。倚小楼怅然久之。书楼壁。
   题罢。复与弟侄诸儿。取酒于舟。痛饮梅花下。因赋诗以记前后事。
   泊豆毛浦。戚族出迎。醉示许正字磁南仲。
   三月三日。还村。箭郊饯席。次许南仲韵。
   自京将还村寓。抵宿法轮寺。翌明。束装欲发。有僧觉希奉纸笔索诗。一笑走笔书与。
   又有僧熙允者。亦持青山白云,江山暮雪两图轴乞诗。亦漫走笔书与。
   春日即事
   奠朴进士寅亮。有感书壁。
   崔子澄持酒来访。共饮桃花下。次子澄韵。
   寄松都沈都事达源。昔年。与沈君游广明寺。饮于泉石上。
   泛舟杨花津。嘲寄骊兴张太守子候。
   与乡中进士,生员辈。登孝养山设会。
   有邻生往三陟。简寄李太守。
   京畿赵观察尧卿公见访。明晨。诗以谢之。
   复次
   次朴兰梅花韵
   去年春。访朴君亨根第。见庭蕉有作。近者。朴君见访。问蕉消息。则云。去冬寒甚。冻死。怅然次前韵。
   兴海鱼使君得江子游远寄墨鱼。墨有水苏油烟,鱼膏烟两品。索辨品诗。前春馈鱼。亦问受否。且示以欲造送小蓝舆之意。辄走笔以谢。
   沃川李使君弘干送酿酒米曲
   戏谢赵监司尧卿问讯
   复次前韵
   舟行至沙滩。闻江原闵监司寿千耆叟将赴道历过。书寄。
   复次前韵
   韩稚圭载酒来访。共饮于正卿第梅竹下。时旱久而雨。戏作。
   走笔戏谢江原闵监司寿千耆叟索赠诗
   走次骊江张牧使子侯韵
   醉中走笔。赠别边正郎成善叔赴 燕京。
   又醉走笔。赠别沈典簿达源赴 燕京。
   乙酉十月初九日。复携家室乘舟。将还注村。鹤城正汇征携酒。饯于广津小墅。舟中醉书。
   夜宿月溪
   岐滩乘月行舟
   泊杨花。骊牧送酒二壶。戏谢。
   到村园。与诸侄辈为赏菊饮。次竹州守韵。
   去癸未岁。吾先君甲午榜同年诸子等。邀会先执诸公于都城之三清洞。迭进寿觞。欢极而罢。真一世希有之事。余以未得参为恨。曾有诗自伤。后参会。先执诸公多即世。悼伤之馀。作一律。辄寄世执诸君。劝图再举。
   邑中司马诸君。复设会于孝养寺林亭邀我。有舆往会。适雨。日气亦暄暖。
   简广牧尹殷弼商老
   往奠姑氏金判书砺石夫人于广州水村里。由所山领而还。溪洞荒深。山路险恶。马上占二律纪行。
   访祖遇师于长兴寺。师饮以酒三杯陶然。后复劝一杯。笑占小绝。
   利川校生歌谣
   隐光台
   复次前韵。答灌圃翁。
   次子游游曲江韵
   走次长兴祖遇师韵排律
   山中明月歌
慕斋先生集卷之五
 诗
   丙戌立春帖
   次答吕衡送早柹韵
   骊州张牧使汉公课殿。 归永同故园。别席醉赠。
   答神勒寺学天师
   书友人江墅壁
   书龙门山僧行轴
   舟泛杨花。望见京圻申监司大用之过。戏书以送。
   次沈义之韵
   次姜清老韵
   饮郑千龄林亭
   题庆君世清轩壁
   访庆氏林亭。望 英陵。
   访慎希讷书斋。次崔子澄弹琴韵。
   朴正字聃年送瓜。走笔谢答。
   因崔子澄往骊州。简金震卿。
   赠僧能月
   赠僧日沃
   谢广州尹牧使商老问讯
   谢崔子澄送新米
   次姜进士㶏韵
   醉题姜进士㶏恋北亭
   游龙门山登绝顶
   题上院寺
   书僧真守诗轴
   次义宗师诗轴韵
   赠道释上人
   赠上院僧慧远
   赠僧至诚
   自龙门还泛梨湖。醉赠长兴祖遇师。
   子贡
   广津十咏
   走次金同年浻子通韵
   有僧玄觉求悟庵轴诗。多有文人序诗。聊书其后。
   柳顺源子晋奉使将往岭南。入利川府。送人问讯。走书以答。子晋送酒。且言病不即访。
   复次
   与乡伴约。作流头会于孝养寺之后峰。诸君以雨皆不至。独余与崔君光瀚,子澄两人赴。适雨霁。晴景甚好。走笔问不赴诸君。
   与金震卿,郑云卿,金敬叔,崔子澄,姜清老。玩仲秋月于神勒寺前江。翌日。又欲饮于东台。因雨不克。又不得还家。戏作。
   雨晴。泛舟而下。闻琵琶。
   以赴姑氏金判书砺石夫人小祥。复过所山岭。岭峻甚。溪谷回复。山路险侧。
   次僧诗轴韵
   题李司纸承孙双障
   次崔龙仁光润子璞村居壁上韵
   丙戌十月。携家乘舟上京。夜泊宿葛山下。翌朝。杨根朴使君元谦送酒。走笔谢。
   至渡迷津。风雨大作。破篷尽漏。竟夜不得眠。戏作。
   广州尹牧使殷弼商老送酒。以诗谢之。
   仲秋夜。与乡伴赏月骊江。江边人有往春川者。醉中。寄与吴使君洁,金同年浻。
   舟行至秃浦上。风益甚。泊宿。
   人日晓雪
   大殿迎祥诗
   次日本僧东阳韵
   次前韵。赠日本国使入宗国。
   寄日本僧弸中
   有人往北。付寄咸镜成监司世昌蕃仲。
   英陵瑞霭
   雉岳浮岚
   龙门层翠
   广津十咏。青溪霁雪。
   在京崔子澄送人问还期。醉答。
   姜清老亦问还期。醉答。
   丁亥春帖
   次朴昌世韵。赠僧性浩。浩前岁。往岭南。游历头留诸刹。访奇迹。今年。复往湖南。毕观头留。来丐诗。故次前岁所乞诗韵。与之。
   尹进士友衡衡之往海南。付寄尹同年孝贞希参暨其子尹佐郎衢亨仲。
   书山僧曦景所持其师雪翁所著心字图说后
   丁亥踏青日。天雨。独卧利川。朴太守稠送酒。走笔谢答。
   踏青。与乡社伴约禊饮。以雨皆不至。走笔约会明日。明日适上已。
   潘参知硕枰公父以 香使历过。寄诗约会话前冈。走笔次韵。
   醉别尹同年士英之任三陟
   与琴礼安椅。饮奉安驿馆。醉书。
   路中寄杨根朴使君元谦
   答骊江金使君震卿送酒。且约长兴寻春之游。
   访金秀才孟和家。再咏双柏。
   丁亥春。乘月纵棹。访梅于交岩辛引仪得涵江墅。叩户久之。老婢出应曰。自前年主逝后。梅与竹皆枯矣。嘘嚱悲泣。不自胜。余至梅下。怅然久之。取酒一酹而出。感而赋之。
   游郑千龄林亭
   与金震卿,申汉之,朴仲通诸公。会饮李允耦勉甫家。醉中书示。
   答简朴杨根元谦
   与金震卿,金次山,朴希益,具彦善,陈直卿,庆子雅。泛月梨湖。纵饮竟夜。醉中走笔示诸君。是日初宵。云阴欲雨。共忧无月。久之解驳。月朗如昼。
   戏题成命坚池亭
   丁秀才自健饷新黍米新麦糕新菰。答谢。
   醉题陈君世良逸真堂
   再饮庆子雅林亭。子雅有子四人。皆颖秀。是日。设寿席邀余。
   宿法轮寺。侵晓将发。有僧乞诗。信笔书与。
   与尹汝沃。饮金沙洞凤岩下清潭上。汝沃意将卜筑于此。醉中戏示。(是日。午前阴曀。晚忽晴。)
   以赴姑氏大祥。复过所山岭。纪所见。
   丁亥重九。与金震卿,朴仲通诸公。约登骊江边浮来山上。是日适雨。绣衣李君弘干。亦将历过骊利两境。两守摄缩不出。以雨亦无一客来会者。独坐无聊。日晚。震卿送酒。戏书以答。
   以营小墅。往留梨湖。次李择之韵。寄骊江金太守震卿。
   金震卿曾邀我杨花泛月。以故未赴。后来梨湖营墅。复次前韵以寄。
   复次前韵。寄金震卿。
   复来梨湖。独坐风雪中。忆旧日湖上泛月之游。复次前韵。寄骊牧金震卿。
   次兴海鱼使君子游东州道院十六绝韵
   戊子立春怗
   题严上舍用顺池亭
   戊子春初。携家旅寓梨湖。骊州金太守震卿饷米酒。且谕将访。走次容斋韵以谢。
   醉中走笔。寄答春川曹太守公亮。
   醉次镜城尹判官思翼
   次容斋赠震卿韵(▒春日闲居)
   复次前韵。寄骊江金太守震卿。
   闻黄使相鲁卿自骊州乘舟。欲访弊寓。复次前韵以呈。适前夜雨。
   鲁卿以晚风雨太恶。欲访中止。走笔复戏寄。
   韩稚圭问讯答寄
   再饮严上舍用顺池亭
   与姜上舍润德夜饮口占
   赠别尹司成溉汝沃赴 京
   与骊牧金震卿,金教授次山,朴杨根希益,李砥平孝常,李勉甫。共游龙门。次希益韵。
   西溪漫兴
   次希益赠僧韵
   次希益劝酒韵
   游龙门数日。乘月还家。寄同游诸君。
   李砥平伻慰夜还之苦。走书以答。
   龙门山纪游
   次容斋相公韵。赠别骊州金牧使震卿秩满还朝。
   与诸君饯会金震卿于梨湖。饮至夜分。翌日。震卿伻来。即笔奉寄。
   午睡馀。有僧普净者。持诗轴来乞题。偶笔书兴。
   题姜叔胖林亭
   清心楼四景。复次容斋相公韵。奉呈金震卿饯席。
   重九日。与骊州牧使李伯益饮梨湖。次伯益韵。
   戊子冬十月。 车驾幸骊州。拜省 英陵。臣安国畏物议。不得祗谒于 行在所。遥望行尘。稽首四拜。感而有作。
   泛槎亭雪月甚好。适孔正字祥麟来访。饮至五更。醉书。
   骊江李使君伯益携酒来访。话至夜深而去。
   与李使君伯益。共宿长兴寺。
   次伯益韵
   己丑春帖
   次骊兴李使君伯益韵。谢饷酒约会。
   复次来韵
   次黄骊李使君伯益赠元亨老逸韵(申参议光汉。时▒寓骊之元亨▒。)
   复次前韵。寄伯益。
   次前韵。复寄伯益。
   复次前韵。答伯益。
   自京还村。宿奉安驿民家。骊州李牧使伯益。亦自京还州来宿。共榻夜话。伯益赠诗。即次。
   途中。寄杨根朴使君元谦希益。
   骊州李使君伯益来访作诗。即次韵。
   醉中。复戏次。
   因事入京。将还村。尹汝沃,朴彦胄。饯于李希刚空宅池边。醉书。
   礼曹郎官契会图
   户曹郎官契会图
   书朴牧使昌世赠葆真序后。序兼寄我。僧自罗州来传。
   寄咸镜成监司蕃仲潘节度公父
   韩副正景琦稚圭挽
   次骊州李牧使伯益韵
   舟行宿沙滩(在杨根郡治前)
   庚寅元正后数日。严君用顺来访。适雨。忽忆去年元正后君来访时亦雨。戏赠。
   金教授事结挽
   宿神勒寺
   翌日。又用是韵。
   司马会席上。醉赋。
   题僧浻峻长老诗轴。次申汉之韵。
   题灵运长老诗轴。次朴昌世韵。
   书长兴寺僧千熙诗轴
   饮东台。醉卧小舟。还梨湖。骊牧李伯益。邀饮于清心楼下。醉不能起。漫书以谢。伯益昨赴会。欲挽与饮月。径还。不肯留。
慕斋先生集卷之六
 诗
   庚寅春帖
   戏谢阳智权使君㻩馈岁
   新岁。往觐崔氏姊于振威。路宿阳智县人家。权使君㻩闻而来访共话。至晓而去。朝送酒雉獐脚。以诗谢之。
   将谒姑氏于堤川。晓踰道也岭。
   原州崔牧使命昌汝慎及通判全君顺仁闻余过。要诸路设酌。时春半。雉岳北面。雪犹深。戏赋。
   次神林驿韵
   次堤川壁上韵
   与诸君饮义林池上。坐有吹笳者。
   到丹丘驿。值雨。乍晴还作。牧伯崔汝慎苦挽。诗以解之。
   与汝慎别。宿旅。寄原城两君。
   二月山行遇风雪
   书灵源上人诗轴
   赠慧灯上人
   赠孔孝子
   严上舍用顺孝中寿席上有感。上舍从余学。事亲孝。每岁慈堂生辰。必上寿。招宾戚助欢。余亦屡参。
   严上舍用顺邀余作惜春之会。以风雨未果往。以诗寄之。
   乘雨兴舟。访神勒寺。次李伯益韵。书囧峻师诗轴。
   见觉浻师行轴所录讷斋朴昌世序诗。题其后。
   洪内禁仁弼母挽
   守眉上人将往访灵观师于金刚山。辞别于余。为赠小绝。兼寄观师。
   次容斋,退斋两公韵。书志雄师画山水竹行轴。
   次韵赠行思上人
   夜泊月奚峡对月
   性空师前春。云游金刚山。今又将往妙香。来辞于余。怅然书与。
   赠龙门住锡僧性正
   李部将石坚挽
   去春。与严上舍用顺。共往堤川而还。路间游兴可想。严君今又往来过余。忽忆旧游书赠。
   与郑执义彦浩。共饮台渊上。郑君明日寄诗。走次。
   戏谢阳智权使君㻩馈岁酿屠苏米黑豆。兼驴代黄犊。
   辛卯春帖
   走笔谢利川柳使君希龄送上元节所需糯米与酒
   送学者柳忠弘朴恬还家
   申判书鋿挽
   赠神勒寺僧性源
   次申汉之韵。赠雉岳山僧信洽。
   辛卯四月。乘小艇。往广州长旨里。省拜外姑茔。返至月溪下滩。值雨泊宿。晓起。寄杨根许使君南仲。时方播种旱甚。民皆辍犁待雨。
   江行
   次朴昌世韵。赠彦玉上人。
   守仁师将往伽倻山。付寄泰安许使君伯琦。
   次李子贺韵
   次舍弟国弼韵。赠僧衍熹。
   赠僧义祖
   严上舍用顺寿席。时三月已暮。花始发。
   梦中作
   走谢丁措大自健送新黍米
   走次严上舍用顺送种池莼柳
   次李赞成希刚韵。赠继禅上人。
   辛卯秋。赴外姑禫于京。乘舟还梨湖。值雷雨竟夜。翌日。大风。舟几危。至峡稍息。夜月甚明。朝起有作。
   泊宿沙滩。寄许杨根南仲弟。
   赠觉熙上人
   过饮尹明仲双井亭。次诸公韵。尹君名燉。休官居龙仁之釜谷。有泉池林壑之胜。日以琴酒自娱。醉辄援琴商歌。声振林谷。
   余居梨湖之阴。有泛槎亭。君亭前有双井。因以为名。君金季云之甥。以善琴名缙绅间。
   辛卯春。将往拜先茔于长湍。至杨根郡。前郡守许磁南仲弟申判官瀣彦容比屋令许桓,权应麟,赵琼柱,曹宪,李达忠。邂逅会候于江边。皆余戚旧。适值上巳节。共饮话。因路远日暮。悤悤相别。书示诸君。(时日气尚寒。青绿未敷。)
   赠僧德宗
   宿水钟寺
   辛卯岁。自春徂夏。不雨。种不得播。川泽俱渴。闷甚有作。
   在梨湖。教邻寺僧取水中苔造纸。甚古雅。比他纸。功省而利博。意欲流布永久。有云游僧上岩,性恩等投谒。遂授苔纸。因书纸端。令劝造于四方。
   嘉靖辛卯秋。自骊之梨湖。赴外姑祥于广之长旨里。夜宿村庐。有僧释真持山水小轴来乞诗。就次容斋李相公韵以赠。
   复次容斋韵。赠元惠师。
   复次容斋韵。赠志雄师。
   舟行。走次许杨根磁南仲韵。
   金沙八咏
   崔县令光润挽(字子璞)
   尹处士献妻挽
   司马所张上舍泓澄之,姜上舍润德叔胖,尹上舍友衡衡之,尹上舍瓘汝辉,庆上舍浑彦晦。为雨湾主人李二相希刚公及我。共醵酒会神勒寺以邀。李相以病未赴。余与叔胖。方棹小艇。自梨湖。乘月溯流而上。路拉崔上舍光瀚子澄共载。鼎坐剧饮。子澄以事辞去。阳智权使君㻩君莹。初不知余之赴神勒。驰简送酒。欲来访泛槎亭。余即答书。约会于神勒。权君先到清心楼。凭栏待余。时西风正劲。余令挂帆艇疾如飞。不问楼中有何客。放吟长啸而过若将浼焉者。君莹初谓余过必泊楼前。召与共舟。至其不问而过。骇心盰望而已。既而。继至于寺。相与抵掌一笑。夜与诸君对江月。痛饮剧谈。骊州尹教官璿,汉阳客闵上舍善良。亦至参席。翌朝。吴佥使允成,金忠顺光策。亦携壶而至。饮罢。复与君莹,叔胖,衡之及吴君。共艇而上。访雨湾主人。轰饮到宵。衡之及吴君别去。余与两君。乘月朗咏而返。复宿于神勒。暨明。又共艇而下。至清心楼下燕滩边。严上舍用顺孝中。又自清心佩壶而至。洗螺杯酬劝无算。尽醉后。君莹别去。叔胖,孝中。随余到泛槎亭复饮。尹敬差溉汝沃自州来会。共往宿长兴寺而别。后数日。君莹伻来问讯。走录游迹以寄。
   君莹饷菹瓮二口。和菹所用胡麻油一器。瓜菹数斗。走笔以谢。
   送朴希龄还乡
   次京畿蔡监司绍权孝仲来访韵
   壬辰春帖
   岁除日。走笔谢阳智权使君㻩君莹馈岁酒壶,獐肉,胡麻,荞麦米。兼述前日两宵开怀之幸。
   赠龙门慧印上人
   赠龙门能悟上人
   闻寓湾主人李二相希刚将还岭南旧居。携酒往别。
   宿神勒寺。赠法勤上人。
   上神勒东台
   寓湾公次前韵以送。复走笔次寄。
   次严上舍用顺孝仲送山茶花数株韵。兼谢送花主朴丈元孙。
   壬辰夏。以事入京。留数月。许校理磁南仲在东湖读书堂。问讯书寄。
   阳智权使君㻩君莹书来问还湖期。答寄。
   书秋官诸郎西湖祓禊图
   赠宋生琼
   寄谢阳智权使君㻩送酒
   复次前韵。奉寄。
   次如上人诗轴韵(时与诸伴会▒长兴寺)
   壬辰十月之望。与徐自适仲武,朴元良巨卿,崔光瀚子澄,孔祥麟应圣,朴希良峻卿,慎希讷士敏,朴敢彦择刘汉明。泛月梨湖。痛饮至四更。书示诸君。(是夜。孔君吹短笛。诸君长歌互和。)
   壬辰仲冬有日。与司马诸君会饮安行院后池上。醉后。书示诸君。是日甚温暄如春。极欢而罢。
   安东府使黄叔贡挽(名孝献)
   壬辰秋。自八月。彗星见参井度。历鬼柳星张翼轸角亢氐房心尾凡十四宿。入太微天市西垣。至十一月二十二三日。观象监启云。彗已灭不见。余以眼疾。晓不出候已半月。意谓信然。至十二月初四日。将往觐姊氏于振威。晓起戒行。仰见彗星。犹在天市西垣内梁星之东。叹司天之失候谬启。因忆丁亥十二月。长庚星出天西南。横娄胃昴毕觜参之间。历明年正月而灭。闻 中朝则尽修省之仪。而 本朝司天失候不启。举朝不知其为变异。天人相感之理至矣。占候蔑裂若此。可乎。不胜慨叹。有作。
   金震卿饷以别法浑沌酒。又索江韵。复次以谢。
   复次旧江韵。寄别开城金留守震卿。(名安鼎)
   书姜希尹松都游山录后
   次姜上舍叔胖韵(名润德)
   壬辰秋。自京乘舟还梨湖。南参判世准正卿。饯别于江墅。醉书以赠。
   戏赠浻峻长老。长老曾住锡神勒寺。余每往游。则必徵诗颇苛苦。今闻移住奉恩寺。以诗赠之。时近仲秋望。
   居昌吕衡复笼早红柹负送。寄诗。次答。
   次柳察访子房韵
   重九日。与崔光瀚子澄。泛菊小酌。联句。
   阳智权使君㻩。送萝葍及曲。戏谢。
   腊月立春。权载▒尊饷牛千叶。戏谢。
   龙门僧惟善饷软蔬。谢寄。(龙门蔬甚香软。擅海东。裹饭食极美。)
慕斋先生集卷之七
 诗
   癸巳春帖
   谢阳智权使君㻩君莹。馈岁酒肉糯米荞米黑豆。兼馈老妾酒资。
   次元亨野老中汉之韵。戏赠鸣凤山桐花寺竹川上人。
   访严上舍用顺孝中山居
   春日独坐。忽忆旧时游乐。复次江韵。寄松都金留守震卿。
   骊州金牧使克恢夫人挽(夫人。让宁大君孙女。)
   癸巳春。与杨根尹郡守倓,利川郑府使世雄,阳智权县监㻩,竹山杨县监渭,阴竹李县监獭,姜内翰㶏,严上舍用顺,徐参奉孝恒。泛舟梨湖痛饮。示诸君。
   待月极欢。复与诸君饮泛槎亭上。复次前韵。
   与姜㶏清老,孔祥麟应圣。往自珍浦。饮沙汀。
   乘雨与朴子荣,崔太虚,洪国老,姜清老,金顺卿,李希舜。往饮严孝中池亭。露坐冒雨纵饮。头上插花。目雨益红。戏赋。是日。权尊老贶,朴丈元孙,利孙亦来会。严君因寿萱堂生辰。召戚友开筵。(诸君。朴培源,崔淩,洪仁弼,金孟和,姜㶏,李明孝。其名也。)
   与乡伴赏春。醉中。追思同游八九人。崔子澄。今春忽逝。不得与此会。怆然泣下。为吟一绝志悲。子澄醉必唱长歌故及。
   癸巳春。尽日怅恻独坐。有龙门山僧宗印者。忽叩扉索诗。把笔书赠。
   乡社诸君。共会饯春。琴客亦来。方饮醉。宗印师又出旧诗轴索题。戏以惜春意。次韵以赠。
   姜清老,严孝中。曾约余及春光未谢。往游长兴寺。因事迁延未果。春尽日。严君寄诗。更约游期。次韵答之。
   乘雨重访陈君世良。醉次逸真堂壁上旧韵。
   会客泛槎亭共饮。因雨客皆留宿。翌日雨晴。又置酒。次徐孝恒韵。徐君善琴。
   雨后独坐。舍弟国弼居邻寺僧衍熹来传信。因附寄舍弟。
   饮醉金君孟和幽逸堂。戏书。示同社诸君。忆初游于此。已过一纪。堂前小柏。今已森长矣。见之怅然故及。
   赠别罗翰林瀷以质正赴燕京
   雨后。从乡伴饮。夜还。
   酬寄昆阳鱼太守得江子游(鱼君自号灌圃丈人)
   游长兴寺。见讷斋朴昌世题普雨上人诗轴一绝。盖为罗州时疲于簿领。且见忤于监司。郁郁失意。欲赋归而不得。遂作此诗。昌世今已矣。见所作。为之怆然者久之。因次其韵以赠僧。
   游长兴寺。欲还适小雨。沙弥信仁。又持纸遮行索题。戏书。
   因连日雨。客绝岑寂。引遥泉注泛槎亭东檐下。凿小沼。水清浻可鉴。次严上舍用顺韵。邀与共赏。
   崔进士光瀚挽
   走次姜上舍叔胖韵
   次山僧道清诗轴韵
   李正郎若冰喜初历过不入。留诗尹上舍瓘处。道其故。次韵复之。
   与姜清老,严孝中。约共玩中秋月。二君皆有故不来。清老诗以道故。次韵答之。
   次申参议光汉韵。赠渭原郡守尹仲衡正之。
   饯尹正之于江头。雨中醉书复赠。
   次申参议光汉小词三首韵。题尹友衡衡之快分亭。
   掉小艇。往游神勒寺。寺僧空允。持纸索题。戏书。
   与诸社伴。作重阳会于郑府使世雄景应宅。翌日。又与诸君。会神勒东台饮月。至四更乃罢。明日。又饮方丈。过午。复乘舟流下。至笠岩前。轰饮而散。翌日。李正字畬有秋伻人问讯。庆正字浑彦晦又约江游。走笔以复。兼寄成上舍继礼文叔,闵上舍荃廷芳暨张上舍澄之,姜上舍叔胖诸游伴。
   重九后一日。与张上舍泓,姜上舍润德,李学谕畬,庆正字浑,成上舍继礼,闵上舍荃。乘夜月饮神勒寺东台。醉吟。
   饮崔太虚家。醉插霜后残菊。戏示坐中诸君。
   共诸伴游长兴寺。次严孝中韵。
   宿长兴寺。寄负约诸伴。
   赠江原权都事㻩君莹
   郑君景应。曾守利川。谢病归卧田园。作亭才成。闻拜司成。将上京。余往别。君请新亭名。余取古人君恩报了方归去。吾眼无由见碧山之句。名之曰见碧亭。因作小绝以赠。(郑君名世雄)
   甲午春帖
   郑景应既复去宦于京。以小诗寄之。
   李部将石坚妻挽
   自注村还梨湖。姜清老偶行野。相遇甚喜。呼酒痛饮于和尚坡边而罢。时雨新霁。
   挽李四宰次野(名耔)
   甲午春。舟下月溪。咏小杏。
   尹县监李孙挽
   自京还棹。泊宿楮岛。次慎上舍希讷韵。
   还舟
   次慎上舍韵
   舟中所见
   登孤山
   赠郑上舍公清
   骊州校生歌谣
   利川校生歌谣
   次京畿洪监司子美韵(洪公名彦弼。与余一时 赐暇读书。)
   甲午五月望日。复与金学谕彦谦,姜翰林㶏,姜上舍润德,崔上舍凌,尹上舍瓘,李上舍明孝,朴秀才聃龄,禹秀才龟龄。乘新霁。登孤山纵饮。
   乘月回棹
   五台山僧竺轩冒热来索诗。戏书以赠。
   郑佥正世雄子琡。将还京过辞。走笔奉寄郑君。
   和松石居士山家八咏(崔参判命昌汝慎。久罢家居。号松石居士。居在都城内来山麓。)
   约李正字畬有秋,庆内翰浑彦晦,洪内禁仁弼国老,权丈载载之,尹上舍瓘汝辉尹丈瓛德璋。复游孤山。过午。忽下雨。移时。江山空濛。景色益奇。戏作。
   柳参赞彦博,柳礼判灌之。以奉修 英陵。受 命而来。既事。共舟还京。余乘小艇从。奚童吹短笛。溯流而会。饮醉。戏呈两公。(参赞名溥。判书名灌。)
   甲午重九日。与姜清老,洪国老,孔应圣约会。郑秀才如虎亦至。共舍登高而为泛江之游。随以琴笛羯鼓。溯流纵饮。折丹枫插舟舷。掇黄花泛杯觞。歌舞交作。有以联咏。姜部将洽,尹上舍瓘,赵秀才鼎亦佩酒。自鸣石滩边共登。挽缆上不已。期以泊神勒寺下南浦为限。歌笛声彻寥廓。天阔江澄。月色如昼。渚芦汀沙。雪白交映。风露清肃。神骨爽然。恍若凭虚羽化。挟乔松而向蓬壶。至神勒南浦。则宵已过半矣。尹参奉应奎闵参奉珽。自朝携酒来待。又共轰饮。上东台。烂舞而罢。翌朝。自寺又放舟。纵饮而下。还至鸣石滩下。各散去。酒醒。仅记舟中数诗。
   舟中次孔应圣韵
   九日。舟泊神勒寺南浦。仍上东台。
   舟过孤山下。孔君有作。余和之。
   送别孔著作应圣拜职还朝(名祥麟)
   次骊州李牧使希文韵(名纯。来访。又共往宿长兴寺。)
   与骊牧李君希文宿长兴寺。希文有作。次韵。
   甲午十月。共庆上舍深,庆内翰浑,丁秀才自健,郑秀才如虎。饮慎上舍希讷小堂。至夜分。仰视梁间多燕巢。岁晚巢空。堂景悽凉。为赋小绝。(时三凶用事。郑政丞光弼远窜。公伤叹而作。)
   自慎君小堂饮醉。夜深还家。明朝。慎君伻谢问讯。漫书以答。
   晓过忠州愁论岭
   早行江路
   暮过 英陵前路。有感。
   京畿洪监司子美。巡到骊州。乘舟而下。邀余共话。别后奉寄。是日雨。(洪公名彦弼)
   甲午仲冬有日。司马诸君会神勒寺。余亦往赴。呈希文城主词伯。兼呈诸君。是日甚温。
   往岁。司马诸君。作会于神勒。适召善歌者。声甚清婉。坐客因此欢甚。故今会。诸君又召之。初则许来。后竟不至。坐中惋叹。醉中戏成。示诸君。
   游神勒。翌将还。忽风雨竟日。与诸君复留饮。
   琴者弹感君恩曲。醉中感而有作。
   题崔子胤映碧轩(名叔孙)
   乙未春帖
   访长兴寺
   次骊州李牧使希文韵
   复次前韵。寄希文使君。
   有僧玉田者。持诗轴来谒。乞诗云。曾游金刚,妙香诸名山。今住锡龙门山云。
   赠长兴寺僧沷怀
   慎上舍希讷。卧病数月。渐差。送人问讯。书简尾以答。
   与洪国老,姜清老,李希舜。登虎岩山饮醉。
   守仁师将往岭东。访成蕃仲。持轴求诗。漫书与。
   再约诸社伴登虎岩山。治高平处为台。为名之曰御风台。盖因虎岩而为名也。
   金海洪生彦平年才志学。负笈远来。勤学三年。告归省觐。书以为赠。以答请益之恳。
   赠熙迁上人
   次舍弟国弼韵。赠九月山僧义见。
   乙未四月一日。社伴作饯春会于徐郡守自通通之园林。前一日。通之折简见邀。书小绝以复。
   明日饯春会上醉赋(是日。诸花扫地。只有黄蕊满丛。共折插满头。)
   严上舍用顺孝中。常誇山居薇蕨嘉蔬之味。余每以江居鲻鳜之美陵折之。今夏。余因荐先。求山蔬于孝中。孝中采遗盈盘。极称山蔬之胜。余以奉先故屈之。戏答。
   复饮金孟和顺卿幽逸堂。见双柏益长。感而又赋。仍用前句。
   幽逸堂西砌海棠一丛盛开。折插宾头几尽。戏赋。
   赠龙门山僧道崇
   赴司马诸君邀会。次严上舍用顺韵。
   饮姜清老葵亭
   海州李牧使巙。罢官居京。以事将往岭南。停舟历访。先之以诗。醉中戏次。
   谢姜清老饷雉。仍邀共赏莲。
   次丁判官不磷韵(名自坚)
   耕图补遗
   与骊州李牧使希文,李佥枢大连共饮。希文有诗。即次韵。(希文名纯。大连名嗣宗。)
   岁乙未重九口。又约徐仲武,洪国老,朴巨卿,姜清老,姜叔胖,郑兴祯及刘生汉宗,汉辅,汉良,金生器为江游。以续前岁之会。(仲武名自适。叔伴名▒德。国老名仁弼。巨卿名元良。清老名㶏。兴祯名▒孙)
   是日半夜后。忽云起月暗。
   初与诸君约溯月往宿神勒寺。月暗滩险。舟不得上。泊宿瓦滩上。
   翌日。尹德璋携酒而至。辛内禁及子守一。与朴生宏,朴生宽等。亦携网提壶而来。共饮而散。
   九月晚。共社伴饮严孝中池亭。
   与孔博士应圣。别已周岁。忽蒙惠访。共宿夜话。饮醉吟赠。
   复饮陈直卿逸真堂(名世良)
   宿姜清老葵亭听琴
   寄罗同年子全(名承重)
   走笔谢阳智赵使君世赞馈岁
   谢柳察访子方吕生衡送柹子
   次朴上舍承璟四乐亭韵
   丙申春帖
   初春。独坐泛槎亭。妙香山僧信庵。忽袖轴来谒求诗。漫步诸韵。率尔书与。
   丁判官不磷。罢官居深山中。求新岁历于余。诗以戏之。
   鱼子游罢官闲居。近又出守陜川。送人问讯。戏寄。(子游名得江。自号浑沌山人。又号灌圃丈人。)
   偶游长化洞。与长兴僧话。严孝中送人约明日共诸伴饮南池。答寄。
   雨中访严孝中。咏葵。
   次寓湾先生韵。赠神勒寺惠仁师。
   次骊州李牧使希文韵。兼谢馈遗烧酒衙禄米。
   送别朔州尹府使正之(名仲衡)
   寄砥平朴使君弼贞
   答慎上舍希讷约重游杨花津
   共司马诸君。游饮杨花津上人家。次慎上舍韵。
   骊州李使君希文。报以乘舟来访。夜忽下雨。至明不已。使君竟不来。叠前韵奉寄。
   谢严孝中送荐忌山蔬
   赠龙门寺处牛师
   与诸伴游孝养寺。听徐孝恒琴。折插草花。乘月而返。
   诸生林士荣告归。请益。书赠。
   秋初。姜清老,赵景阳,严孝中,李希舜。来会泛槎亭。以时秋积雨霁。分韵得秋字。(赵君名昱)
   八怡亭八咏
   次祖遇师韵。赠枫岳慧上人。
   次祖遇师韵
   题金刚山真天台住慧静师画牛诗轴
   庚寅秋。水钟寺延寿师。将往见蔚山黄使君汝献。历入索诗。信笔二绝以赠。兼寄黄君。后忘之。丙申秋。延师持来示余。怜黄君不警吾言。触罪远窜。记旧诗于此。
   赠水钟寺义天上人。兼寄罗汉殿住戒悦师。
   近岁。每值重阳。舍登高而泛江舟。丙申重阳。以故不得泛舟。复作登高之会。戏而有作。
   江原尹监司丰亨衢仲。乘舟赴道。历访。以舟中所作见示。次韵。
   严孝中寿亲席。醉赋。
   赏菊权载之第。醉书。时白者尽开。黄仅蓓蕾。
   次姜上舍希吕坐忘亭韵
   与郑牧使景应。共饮权乡尊㫛第。罢还。景应复邀于路挽饮。几至夜分而散。有作。
   成正郎景温妻李氏挽
   次江原尹监司衢仲觐母还道东湖夜饮及舟中韵(监司名丰亨)
   崔同知命昌挽
慕斋先生集卷之八
 诗
   丁酉春帖
   赠长兴寺一精上人
   嘉靖丁酉春。徐德源来访泛槎亭。共坐前庭。月下听琴。小酌书赠。
   赠奉恩寺慧沃上人
   戏赠雉岳山圣遇上人
   丁酉三月十九日。乃立夏节。初旬后对客饮酒。戏赋。
   赠云游印文师
   复次诸公韵。咏三山游胜。以寓歆羡之意。
   饮快逸亭。次严孝中韵。
   赠熙允师
   次龙门祖遇师韵
   严孝中诗以请之。适与客痛饮。大醉中。走笔次答。
   丁酉暮春二十五日。赴严上舍孝中寿母席。上寿后。与诸伴饮池柳下。戏赋。时立夏节。已入于十九日。红白尽谢。
   重游神勒寺。赠竺灵上人。
   次万义寺僧觉连诗轴韵
   咏姜叔胖宅老盘松
   挽西平君韩叔昌
   书韩族亲卫硕休休亭诸君诗咏帖后。亭在西湖废幸州城南。即高丽印学士份旧堂基。西湖在杨花渡下流。
   龙门僧坦修。自山掘竹根来赠。种于藏壶亭西。戏赠小绝。
   次龙门山祖遇师韵
   赠长兴寺沙弥思云
   次答鱼子游韵(名得江。罢居固城。以助酬华使诗咏。被 召命上京。舟过梨湖。作诗寄我。我适出未会。走次以答。)
   次严孝中移送百日红韵
   赠生员柳辰仝,郑从濩读书俗离山寺
   约同社轮饮临江峰丘。刘君熙置酒其宅后峰。严君用顺有作。次韵。
   次严孝中韵
   乘雨游长兴寺。次严孝中韵。
   西都井田旧画
   十咏
   赠龙门山祖禅上人。兼寄祖遇长老。
   印文上人曾索诗于余。既赠以一绝矣。今又将祖遇长老诗。索和不已。笑次其韵以与之。
   慧远上人者。旧游龙门时。遇于上院寺。赠以小绝。今已十二年矣。自山来访。袖余诗示之。怅然有感。复次前韵以赠。
   赠水钟寺僧敬存
   孔佐郎祥麟挽词
   丁酉十一月。往宿神勒寺。醉书。
   谢忠州金牧使益寿馈酒肴
   与孙同年德润饮醉。次德润韵。(名溥)
   宿长兴寺
   丁酉建子月。寒甚。闭门缩卧。龙门山僧宗敏者。袖祖遇长老诗。叩扉索和。漫次长老韵以赠。
   司畜署僚会契轴
   次龙门山僧法岑诗轴韵
   次龙门山僧信峰诗轴韵
   赠金昌武(名师谔)
   金昌武独醒亭
   嘉靖丁酉十二月。蒙 恩复职。将赴 召命。乡里诸社伴。会饯于江头。醉后书赠。
   赠庆尚权监司仲虚(名橃)
   掌隶院郎僚契轴
   闵监察希谦挽
   赠咸镜南监司仲柔(名孝义)
   戊戌春帖
   应制诗。 君臣庆会。
   御沟垂柳
   新燕
   李别坐公楫挽
   应 制诗。务农桑。
   教民战
   扶桑𧀿䕽
   李大司成希辅妻李氏挽(让宁大君曾孙女)
   吏曹尹判书仁镜夫人挽
   寄郑同知云卿(名士龙。时罢官。居宜宁之湖阴。)
   大护军尹寿千挽
   姊婿崔子胤挽(名叔孙。官礼宾寺奉事。晚年。休官退。筑轩种竹。扁以映碧。)
   陪三公列位暨诸宰。赏花成参赞蕃仲第。(名世昌)
   饮沈青城君第。咏踯躅。(名顺经)
   闲退廿年。丁酉冬。复职。戊戌夏。以 英陵献官到骊州。赠长兴寺僧行信。
   又赠僧策卞
   李承旨亿孙挽
   送庆尚朴节度使子实(名英)
   戊戌八月初六日丑时。乃吾初度之辰。病中起坐。感成二绝。
   次沈义之韵
   尹参判安仁挽
   戊戌春帖
   卫将所契轴
   汉城府郎厅契轴
   送柳参判原明赴 燕(柳公名仁淑)
   己亥春帖
   次孔监司希圣韵。谢馈白钟乳缨。
   金参判崶夫人挽
   礼曹俞判书汝霖挽
   宣传官契轴
   赠别黄海孔监司希圣(名瑞麟)
   奉赠沈佥知孟容朝 京(名连源)
   送郑同知万钟赴 京
   赠洪参议慎重叔赴 京
   赠江原韩都事㞳
   尹监司丰亨挽
   郑领中枢府事光弼挽
   赠别忠清蔡监司挺之(名世杰。为黄海,江原两道监司。)
   饯忠清蔡监司席。戏足柳刑判灌之句。次韩左尹昌之韵。(刑判名灌。左尹名胤昌。)
   赠别李判书朝 京
   次 大明正使翰林院修撰华察游汉江韵
   次杨花渡阻风韵
   次谒 宣圣庙示诸生韵。
   次大平馆六绝韵
   次谒 先圣示诸生韵
   次游杨花渡不至
   次入汉城志喜用云冈喜晴韵
   次东坡驿韵
   次副使工科左给事中薛廷宠东坡驿韵
   次泛临津韵
   次述征十绝韵
   次游汉江韵
   次开城十绝韵
   次正使效东坡体韵
   次谒 先圣示诸生韵
   次上使华察韵
   次副使薛廷宠韵
   次上使华察韵
   次副使薛廷宠韵
   赠别李参议清朝 京(字李雅)
   赠别郑大成世虎朝 京(字子仁)
   孙知事澍挽
   奉呈金右相(讳克成。公以▒黄曾▒保宁。展拜先茔而还。时适旱甚。相公启行后得雨。又有彗变亦弭。故五六及之。)
   戏次呈吏曹成判书韵(名世昌字萧仲)
   复次
   又叠前韵
   赠别尹佥知彦礼朝 京(名思翼。与我同庚。)
   郑领府事光弼夫人宋氏挽
   书承政院契轴
   送别权知事仲虚赴 京(名橃)
   送别任士经公朝 京(名权)
   赠别咸镜闵节度使希中(名齐仁)
   题尹赞成仁镜所藏小屏
   李参赞耔夫人蔡氏挽
   吏曹柳判书灌夫人闵氏挽
   次祖遇长老韵
   谢海阳君尹熙平送盆菊
   赠柳子晋还南原旧居
   应 制。秋天闻雁。
   赠别忠清许监司南仲(名磁)
   己亥岁九月。差 英陵献官来骊州。共卿社旧伴。泛舟骊江。
   与诸伴宿长兴寺
慕斋先生集卷之九
 表笺
   应 制。拟礼部请先师孔子复文宣王旧号表。
   贺皇朝恭上皇天上帝泰号。加上 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尊号表。
   方物表
   贺圣节表
   留诏谢恩表
   留诏谢皇太子笺
   颁诏后谢赐䌽段表
   赐䌽段谢皇太子笺
   进贡使臣特赐宴礼部谢表
   方物表
   辨正宗系弑逆等事降敕谢 恩表
   皇太子谢恩笺
   宗系改正谢恩方物表
   谢入侍 庆会楼试武事后。 许宗宰游观后 苑。仍 赐酒笺。
   冬至表
   千秋贺笺
   冬至贺表
   新成 太庙灾进慰表
   方物表
   谢颁诏天下誊黄同颁本国表
   方物表
   圣节表
   方物表
   圣节表
   方物表
   千秋进贺笺文
   议政府请减今年田租之半笺
   谢还漂流人物表
   方物表
   谢署理国事。兼赐䌽段。刷还漂流人物表。
   方物表
   圣节表
   方物表
   大妃殿贺笺
   贺 追上 太宗文皇帝庙号。加上献皇帝庙号表。
   降敕奖谕钦问起居。赐表里䌽段绒锦谢恩表。
   贺宫嫔谋逆伏诛表
 奏
   请遣子弟入学奏
   收买弓角奏
 教书
   亲耕教书
   亲蚕教书
   教忠清道观察使某书
   教 巡边都体察使宋轶书
   教黄海道观察使某书
 谕书
   谕庆尚道节度使黄衡书
 传旨
   因旱求言传旨
   下议政府求言 传旨
   下礼曹崇小学传旨
 书
   复日本国王书
   承 王旨。谕日本国使臣贸银事书。
 疏○状
   论刑赏之失。请勉徇公议疏。
   请复 昭陵疏
   辞免议政府右参赞状(戊戌八月二日)
   辞免礼曹判书疏
 议
   接待华人议
   旱灾露坐议
   赴 京使臣收买书册印颁议
   讲榻议
慕斋先生集卷之十
 书契
   复对马岛书
   答对马岛主书
   对马岛通谕书契
   与对马岛主书
   复日本国大内殿书
   答日本国小二殿政尚书
   答对马岛主书
   答对马岛主书
   答对马岛主书
   通谕对马岛主书
   答对马岛主书
   答对马岛主书
 杂著○策题
   [五百年王者兴]
   [用人之路]
   [经传史记古圣人之事多有可疑]
   [国朝制度仿拟中国而损益不同]
   [圣贤述作]
   [科举之规]
   [尧让天下于许由]
   [道学正传]
   [书之垂法]
   [撰修国史]
   [井田]
   [圣贤爵刑]
   [天人之理]
 [论]
   唐太宗不受康国内附论
 [字说]
   朴兰,李坞,金器字说。
   郑千龄,朴寿椿,朴敢,权殷字说。
   朴汉老咸敬忠字说
 [字辞]
   李场,李增字辞。
   韩宗道,李㔦忠,尹棐,沈铨字辞。
   许汴,许淮,朴希年,希载,朴士豪,士杰,申溉,成好问字辞。
 [书]
   复日本国东阳师书
   答日本国弸中师书
   答日本国使弸中师书
慕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记
   公州重修乡校记
   棱岩亭记
   映碧轩记
   清神堂记
   松石亭记
   草庵记
   爱莲楼记
   利川重修乡校记
   娱宾奉安两驿重修记
   文化县移治记
   普达院记
   安东望湖楼记
   认斋记
   阳城县重修乡校记
   赐额骊州迎宾馆记
   阳智县重修东轩记
 序
   送礼曹尹参议朝 京师序
   阳川许氏先世系谱序
   阳川世稿序
   二乐亭集序
   分门瘟疫易解方序
   忠义卫厅题名案序
   拟送韩愈贬潮州序
   赠六禅上人序
   紫门缮工监题名案序
   送文生归南州序(名膺)
   送曹生汉弼序
慕斋先生集卷之十二
 题跋
   书梨湖十六景后
   书新刊性理大全后
   南忠简公守 陵诗轴跋
 箴
   守身箴
   盘水箴
 铭
   投壶铭
   尺铭
 颂
   越裳氏献白雉颂
 祝文
   三角山祈雨祭文
   白岳山祈雨祭文
   宗庙亲行祈雨祭文
   社稷亲行祈雨祭文
   亲享文昭殿祭文
 祭文
   礼曹俞判书汝霖祭文
   进士崔光瀚祭文
   成进士聃龄祭文
   阴竹县监李纲祭文
   朴进士寅亮祭文
   右议政权钧祭文
 神道碑
   奋义靖国功臣嘉善大夫平安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平壤府尹咸安君李公神道碑铭。
   梁文襄公神道碑铭
   光原君金伯谦墓碑
   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金公神道碑铭
   开城府留守金公神道碑铭
   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崔公墓碑铭
 墓碣铭
   故工曹正郎成君景温墓碣铭
   故通训大夫三陟府使闵君墓碣铭
   通训大夫顺天都护府使姜君墓碣铭
   通训大夫义盈库令许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定州牧使,安州镇管兵马同佥节制使梁侯墓碣铭。
   通训大夫行都总府经历柳君墓碣铭
   有明朝鲜国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沈公墓碣铭。
   公州牧使权公墓碣铭
慕斋先生集卷之十三
 墓碣铭
   故通政大夫尹公墓碣铭
   故通政大夫工曹参议郑公墓碣铭
   故都正丁君墓碣铭
   宗室咸罗守孝元墓碣铭
   潘瑞鳞墓碣铭
   中训大夫承文院参校赵公墓碣
   通训大夫堤川县监尹公墓碣铭
   习读官元柱夫妻合葬墓碣铭
   通政大夫前文义县令金公墓碣铭
   嘉善大夫忠清道兵马节度使李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行善山都护府使朴君墓碣铭
   通政大夫坡州牧使朴公墓碣铭
   铁山郡守辛君墓碣铭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元公墓碣铭
   故通训大夫朔宁郡守南公墓碣铭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宋公墓碣铭
 墓表
   通政大夫守全罗道观察使朴公墓表
   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郑公墓表
   通训大夫行训鍊院副正任公墓表
   通训大夫行敦宁府副正韩君墓表
   有明朝鲜国承义副尉忠佐卫副司猛曹君墓表
   玄风县监成君墓表
   故参议李公养中墓表
   节孝成君墓表
   曾祖奉直郎礼曹正郎府君阡垄石表
   珍山郡守庆绵妻张氏小表
   生员庆君墓表
慕斋先生集卷之十四
 墓志
   通训大夫玄风县监尹君墓志铭
   有明朝鲜国 赠纯忠补祚功臣正义大夫松林君 赠昌宁县夫人金氏合葬墓志铭
   节度使许公墓志铭
   汉城府参军金公墓小志
   正宪大夫琅城君韩公墓志铭
   阴竹县监李君墓志铭
   显德王后权氏显陵迁葬志
   故承训郎造纸署司纸柳公墓志
   崇政大夫河南君郑公墓志
   宗亲府典簿具长孙妻卢氏墓志铭
   彰善大夫处仁守墓志铭
   长湍海村先阡追埋石志
   故通政大夫襄阳都护府使李公墓志铭
   弟嘉善大夫礼曹参判金公墓志铭
   故通训大夫堤川县监尹公墓志铭
 行状
   许文贞公行状
慕斋先生集卷之十五 附录
 [附录]
   先生行状
   祭文[李彦迪]
   祭文[成悌元]
   祭文[李文楗]
慕斋先生集跋
 [跋]
   跋[许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