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诗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3H 页

自甲戌至丙子。有大风灾。民甚艰食。今年七月晦。又大风雨。读朴先生诗。意有所感。仍次其韵。
飓风连岁翻东溟。迩来天道何冥冥。 圣主忧勤今一纪。如何相应非同声。偃禾拔木是谁使。借剑欲斩掀鬣鲸。
原韵
飓风欻起翻沧溟。天水相兼晦且冥。银山万朵低复屹。百千雷鼓同一声。扶桑将漂地轴动。谁之所使鲵与鲸。
甲戌十二月三十日。暮至贺老。道上口占。(贺老。金山村名。)
人事如毛生有涯。驰驱无兴较来加。停鞭处处杯盘在。却向樽前强笑哗。
乙亥元月二十七日。与士孝饮。夜以酒病。不能出见。吟成二绝以赠之。
草泽微臣荷 圣情。年非强仕任非轻。此身未报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3L 页

百年交契有深情。来访临皋意岂轻。卧拥黄䌷愁病肺。未成良话愧还生。(临皋永川别号)
闻灵妙灾。吟成一绝。寄国卿。(金慕斋)
乙亥元月三十日。闻庆州灵妙灾。人疑偷铜者火焉。左道将灭。吾道之幸。然旧物何妨自存。存可以戒前王之荒失。不能无感。吟成一绝寄国卿。
八百年馀佛殿灾。东京旧物返黄埃。人言吾道从玆盛。经阁如何亦共灰。(寺刱于贞观五年。去年十二月。成均馆尊经阁亦火。故及之。)
乙亥元月三十日。夜吟一绝。书赠李正字迪。(晦斋初讳也。时先生守永川。晦斋适到郡斋。)
伤酒春来肺病身。此身今日愧忘亲。妙年不饮多公德。我向公前是罪人。
乙亥二月十二日。与郑以叔,李希初,孙得之,睦琛之。对月饮酒。口占二绝。
生同一世又同乡。邂逅临皋喜未量。况此高堂兼得月。前临平野水云光。
人事无涯生有涯。楼头有月饮如何。十年云散今宵聚。鬓发看看我独华。
次府伯李聋岩贤辅养老宴韵
人道吾乡有二天。能推老老慰高年。掇英香惹莱衣上。吹帽风经鹤发边。喜气剩随和气合。欢声从与贺声连。南中此事看曾未。何幸吾亲亦赴筵。(自注。正德己卯重阳日。府伯设养老宴。陪两亲压席。民父亦参鲐班。喜庆交切。)
原韵
岁稔时清九月天。公堂开宴会高年。霜髯雪鬓扶携处。赤叶黄花烂熳边。位设尊卑酬酢遍。厅分内外管弦连。樽前䌽戏人休怪。太守双亲亦在筵。
新作家于东大门外。聋岩李棐仲及诸公枉访。聊作一绝以谢之。(家在永美亭后商山左麓巨岩下。燬于壬辰兵火。有遗址。)
万松攒处有新家。刱见朱轮会亦嘉。况是凝川曾过客。衰年相对意如何。
次韵(聋岩)
长安百万独无家。往占松林卜筑嘉。座上凝川前后守。五人情抱更如何。(五人。聋岩,张参议大训,赵佥知绩,赵卫将寿千及先生也。)
廊庙输忠为国家。风云鱼水会亨嘉。春阳纵卜新泉石。身系安危未退何。
秋到年年苦忆家。汾川林下树阴嘉。 君恩报了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4L 页

岭南楼次前人韵
高架雄楼岭外天。名区形胜一望前。抽身长路驰驱里。送眼归鸿灭没边。不尽长江平似练。无垠野气淡如烟。凭虚为报春风道。育遣飞花入舞筵。
题安东乡校东斋记后
留念斯文有几人。华堂今夕焕无尘。慇勤为报青衿子。澡雪毋忘此日新。
题圃隐郑先生职牒后
清风峻节冠吾东。扶植纲常赖此公。叹赏慇勤孙按察。精诚相照一纸中。(按察名舜孝。尝为岭南方伯时。为圃隐子孙作小文。以遗后人。其文曰。文忠公。是宋丞相文天祥同志士也。舍生取义。俯仰数千载间几何人哉。高山可仰。瞻望伫立。万世清风。绿竹在傍。后使后守侵其子孙者。吾不取也。金南窗玄成志其下曰。曩者。圃隐郑文忠公子孙之在岭南者。累世不振。几同编户。孙公舜孝,权公橃。前后为观察使。孙有文。权有诗。俱属后之为方伯邑宰。俾复除其来裔。其意可谓勤矣。孙公所题有绿竹在傍之语。宗室石阳正为扫幽篁一枝以实之。月汀尹相公。又以龙蛇健笔。并写诗文为一通。相公之孤将图锓梓以传于世。孙,权两公崇奖节义之举。于是乎为有所赖而不泯。吁可尚也夫云云。)
次望仙庵壁上韵
昨夜天台入梦中。今朝见此政相同。清凉矗矗撑天立。潢洛溶溶望海通。元亮终须归栗里。芳卿端合卧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5H 页

原韵(琴正叔)
佳境空抛葛洞中。如论厥直百金同。三方偃蹇云根绕。一面平宽眼界通。古井静涵明琥珀。仙山参列玉芙蓉。阿谁向此开茅栋。应有奇观独擅雄。
朔州咏怀
千里关河失路人。新年沙塞更伤春。相看雪岭相思意。忆弟怀兄泪满巾。
赠李诚之(諴○先生姊婿)
忍泪西来已月馀。忆君怀抱竟何如。莫将黄天为生业。男子桑蓬不在于。
赠琴正叔(元贞)
与子相知己酉冬。俱年七十约相从。如今投畀荒虚地。地老天荒意不穷。
秋夕会饮(以下拾遗)
节近中秋上冢多。家家有酒月舒波。相将今夜留连饮。何似陶公达曙歌。
咏瓶梅(秋夕会饮诗及此诗。得之先生伯氏后孙家所藏渊流至论。卷面书。忠定公所作。)
一朵瓶梅用意栽。待看佳客笑谈开。阳和自与天同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5L 页

山寺次伯氏韵(伯氏知县公讳舣。字伯惧。○此诗以下三十六首。出于先生弟霁村先生后孙家古箧中。疑先生少时作。)
彻骨天真壮。黄(缺)掩夕阳。无言常凛凛。有态更苍苍。秘鹤烟云密。囚阴洞壑凉。雄尊专厚重。万古阅奔忙。
次伯氏咏老僧扫花韵
采药行吟紫芝歌。穿云偶入羽人家。坐来山雨丝丝下。湿尽瑶阶满树花。
原韵(伯惧)
风拂檐钟鸟哢歌。乾坤閒趣属山家。白头僧把青鸾尾。任扫苔庭一膝花。
次云字
濡滞穷山里。欣心讨典坟。不嫌僧白眼。应为步青云。岭霭因风断。溪流触石分。和君无秀句。厚意致空勤。
原韵(伯惧)
脱身尘网里。霞卧咏皇坟。北望心丹陛。南怀眼白云。君亲情既一。轻重义难分。水聒山无语。谁知我念勤。
次伯氏
勋业无成鬓欲丝。晴窗端坐暗伤时。何当化作扶摇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6H 页

原韵(伯惧)
山庭细雨碧丝丝。正是愁肠欲断时。魂去故园身独立。落花何事又纷飞。
白云庵
树杪挂危径。石间县磬室。奇岩排剑铓。怒瀑飞霜雪。猿啼翠竹云。鹤叫丹厓月。半夜客无眠。凭棂觅短律。
次韵(伯惧)
溪磨翰林台。烟锁维摩室。岩白几春花。松青千古雪。无心出岫云。有意窥帘月。安得峄阳桐。再和虞帝律。
又
寺在千寻上。登临胆欲𢥠。丹霞栖翠壁。苍桂掩晴窗。石老苔千古。林空鹤一双。逍遥多逸兴。安得笔如杠。
次韵(伯惧)
古戒临渊惧。今知蹑谷𢥠。萝烟朝满栈。岳色暮盈窗。爽垲三山一。奇观五老双。胸宽九云梦。何用倩长杠。
山庵
何年劳五丁。凿岭架风棂。霄近窗多月。云深昼欲暝。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6L 页

次韵(伯惧)
天时斗指丁。扶杖倚山棂。松籁非风爽。檐霞不夕暝。晴空溪洒雨。白日壑闻霆。谁会双鸣鸟。林藏瑞世翎。
白云台怀昔人
寒溪瑶草没溪濆。披草寻真入绮云。人去台空云不老。英英恰似对夫君。
原韵(伯惧)
乘凉寻古碧溪濆。薄暮穿云到白云。云游反作人间念。半在双亲半在君。
次用和韵
丹灶虽惭驾鹤翁。结庐犹在五云中。兴来坐对横山雨。浴罢归携满袖风。早识坡仙间是乐。更怜边老睡添慵。烦君莫起思归念。满目风光日日同。
敬次十玩先生韵呈主人
癖寂怜山默。逃烦厌鸟喧。身专云水乐。耳绝市朝言。丘壑风犹定。江湖浪自翻。琴松灯皓月。谁复我雠恩。
又
洞邃云常逗。溪舂水日喧。栖霞应有意。侣鹤可无言。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7H 页

次德容韵
雨脚初收白日斜。黄公睍睆哢清歌。轻风不捲冰绡起。知我池边有落花。
穿云一路正还斜。来听商颜皓首歌。记岁不须烦世历。任看秋叶与春花。
萝扉半掩柳丝斜。竟日高吟白石歌。坐(缺)东岭银蟾吐。看取秋风第一花。
得奇字
三山宁擅胜。一壑可专奇。雾锁罗王刹。苔封学士碑。家溪缘智乐。卧月谢尘羁。十载风埃客。终当结晚期。
雾雨
连宵锁雾雨。冷气已先秋。恋 阙仍危坐。伤时更倚楼。江山双草屦。天地一渔舟。暂共知心语。犹堪慰远愁。
次仲(缺)韵(伯惧)
雨敛人间暑。风惊客里秋。片心县鹤发。遥梦上龙楼。渭北堪垂钓。江东未棹舟。亨屯天地在。生晚不须愁。
来自白云书与主人
云栖昨夜仙游子。今者来斯世路人。岩鹤怨君空蕙帐。溪猿嘲我又红尘。山程绿密逢惊兽。石臼流清数跃鳞。报了盍归头未白。月萝堪保百年身。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7L 页

忆昔秋风洛水头。联床剪烛对诗眸。声名场屋连三捷。颖妙东南第一流。山寺重逢青眼旧。木桃屡费紫琼酬。何当共洗世缘了。云水忘机狎白鸥。
原韵(伯惧)
昔别长安白半头。重逢千里碧双眸。人间聚散如风雾。天上光阴类壑流。百岁行藏那可苟。一身心节早当酬。归来乐志宁无地。山有青薇水有鸥。
慰伴鸥翁
洛水初逢下上飞。北南那得少差池。三江风月三生誓。万里烟波万斛思。青鸟不来谁寄信。白鸥何处自忘机。云深水阔寻无路。一念归时鬓欲丝。
次(伯惧)
身累尘缘讵得飞。三山遥望泪成池。诗翁百岁人间怨。仙骨千秋世外思。不共孀娥眠月桂。应同帝女上云机。谈君一夜知君老。明日梳头满面丝。
次解言外之意
抖擞尘纷栖碧山。嚣喧曾不到云关。松声远和溪声急。山气能添夜气寒。往事岂须烦挂口。新诗聊可一开颜。从玆莫起人间念。香火清閒有懒残。
原韵(伯惧)
太真仙去海门山。万里行宫独闭关。蛩雨秋宵胸火热。蝶花春昼眼波寒。铃风恍尔闻清(缺)。梁月依然见玉颜。别后伤怀今古一。怜君孤对晓灯残。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8H 页

早上骚坛期阔步。文章光焰压风人。撚髭一啸临长纸。笔有惊雷句有神。
原韵
寻真偶入蓬莱岛。知是风流第一人。玉貌清琴君莫道。闻来令我亦伤神。
留别伴鸥翁
拟扫尘心住碧峦。世缘催我返尘寰。嫌君石室孤栖宿。写与清诗静里看。
次韵
灯月琴松对翠峦。梦魂元不落人寰。嗔君久滞红尘里。独抱遗经碧眼看。
寄伯氏
读罢临高咏晚凉。奔趋万象属奚囊。山含雨意升云气。树带风情舞日光。独鸟畏人藏郁密。幽僧佐望指微茫。斜阳一放孙登啸。声裂阴厓百丈苍。
次(伯惧)
架岩精舍夏犹凉。爽兴挑诗满锦囊。白水声应黄媪泣。丹霞影掩碧山光。情县北斗天高阔。眼极南州地渺茫。最爱石间千岁柏。倚云凌雪独苍苍。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启辞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8L 页

政府奴郑莫介。告朴永文,辛允武以谋反。特除堂上。内赐宝物鞍马。士气消沮。莫可收拾。朝廷士大夫耻与同列。臣语同僚。此奴阶不可不奏夺。同僚皆以为当启。更怀疑畏。屡变其辞。今以两司事诣 阙。又依违不敢启。臣窃耻之。莫介既知永文,允武之谋。则当无留即发。而累日乃告。不伏其辜幸矣。至授重加。臣恐谋利之徒。争慕荣贵。侥倖得功。则将启无穷之祸。请夺其职。
请为 鲁山君,燕山君立后 启。
今日论仁。仁莫大于继绝世。 鲁山,燕山。不可不立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9H 页

请勿嫌启辞烦多。益恢言路。益务责己 启。(壬寅四月二十七日)
臣伏闻下谏院备忘记。 殿下以近日启辞烦多。争相论启。似为纷扰。下论大臣。臣不胜寒心。人君唯恐群臣不尽其言。不必恶其辞之烦多。若以烦多为嫌而反欲矫之。则窃恐 殿下厌闻之色。拒人于千里之外也。启辞固贵于精简。未可悉期于人人。一言悟主之千秋。虽所可尚。期期不已之周昌。亦不为非。虽人主虚己容受。冀闻谠言之争进。人或难于尽言。况恶烦多。较其史草简夥。则言之易者。且不敢竭蕴而悉达。言之难者。孰肯批鳞而无隐。近日启辞。虽曰烦多。尚不能尽所怀而触犯。若避烦多之嫌。进言之际。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9L 页

请勿许日本使臣赍银贸易 启
日本国使以通信为名。多赍商物银两。至于八万。银虽宝物。民不可衣食。实为无用。我国方以绵布行用。民皆赖此生活。以民之所赖。换无用之物。利归于彼。我受其弊。尤为不可。况倭使赍银。在前所无。今若许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0H 页

论救三臣 启(乙巳)
伏以自 先朝。七年凶荒。今年秋雨不止。民生可怜。自昨昨大风连雨。蒙昧小臣之意。以为大臣窜逐。此国家重事。而其罪亦不分明。恐或天意有所感而然也。近者会议人皆不知其由。今若以谋危 宗社罪之。则乃人臣极罪。名之不可不明。 幼主即位未逾月。遽窜受遗大臣。人心不测其端。又囚谏官。人必畏言而不敢有所论启也。尹任虽被重罪。不足惜。窃料 王大妃若因此忧伤。废膳而生病。则岂非 嗣王之累哉。 王大妃于 嗣王。有母道焉。尤不可不思也。飞言自古有之。古之明君。不以此罪人。柳灌素有腹病。朝歇则暮重。来于朝堂。常倚屏壁而坐。又无子息。不敢呈辞。扶病力行者。是为国而然也。柳仁淑又得上气證。此等老病儒生。位极人臣。岂有他心。纵有逆心。分明定罪。然后可以镇安人心。今若远行。路中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0L 页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书
寄审言(先生兄子)
伯氏衙养浩繁。止也严刑于外。物论飞腾。安得不罢。问也非徒见恶于金公。常时严刑。邮人股慄。谗言之兴不难矣。又谁咎乎。闻汝亦欲劝酒行客。如济甫之为。不胜虑焉。济甫汝可及乎。残邑之治。不可不简约为之。凶年大用酒。亦不可也。大抵为政。宽严相济。严中有宽。孔子曰。宽以居之。又曰。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圣人之言。岂欺我哉。常读论语与大学。心得之。可也。庆州自警编。须即印来读之。可也。(止,问。先生侄审止,审问。)
与都事
问安。前者以斗筲之量。遭逢河海。不胜大杯。迷乱失礼。迨令惶恐罔措。饮人狂药。是谁之过与。恕照幸甚。
与朴进士和之(珩)
问安。君之一璧秋风。乘驲荣觐。多贺多贺。一璧又为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1H 页

移尹元衡
古人云。吾不西行。大祸不止。 国有大事。此岂公高卧时耶。愿公力疾强起。与朝廷一心。扶颠持危。自古未有国破而家不亡者也。(时元衡在告不出。而阴构此祸。故先生移书。冀其或缓祸机。)
与诚之正叔
别后未知安否。仆九月二十九。离家。今月初一日。到朔。去家千七百里。垂死之人有此行。还可笑也。凡各自爱。毋相忆也。谨白。
寄东辅
昔范忠宣。七十之年。有万里之行。汝父罪大。此亦宽典。汝勿恨焉。且勿以我故而自沮也。四十年蒙被 国恩。负罪至此。报答无日。死即薄葬。可也。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祭文
祭文忠公圃隐郑先生故里碑前文(正德乙亥四月二十日。先生以永川守。冒雨往祭。)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1L 页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墓碣
淑人安东权氏墓碣
夫人之考曰副勇权自谦。高丽大师幸之后。娶吏曹正郎裴杠之女。宣德庚申。生夫人。自少性资温惠。及笄。适通训大夫东莱县令琴徽。奉姑主馈。一出诚敬。乡里咸称焉。公之再登利第。三为守令。事业隆显者。内治之助居多。生四男二女。长进士元汉。娶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金徽孙之女。生五男。曰轼,辏,轾,轴,辙。次进士元亨。前娶嘉善大夫鸡川君孙昭之女。早卒。后娶司直金▣之女。次进士元贞。娶进士黄荩卿之女。生二男。曰应钧,应石。次内禁卫元彭。婜忠顺卫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2H 页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墓表
皇甫公墓表
永川皇甫公之墓。公讳仁。 鲁山朝首相。景泰癸酉靖难时。并二子一孙被祸。 正德己卯二月。立石。
鲁陵相皇甫公。墓在坡州泉站西勃兴官道上。考其年代。 鲁陵二年。公被祸。立标其葬。在我 恭僖十四年。为六十七年。当祸子孙皆死。今皇甫氏已绝世。其收葬而又标其葬者。皆没其名。后世莫知也。识之以附坡平古事。 上(疑 显庙)之七年四月壬戌。许穆。识。(按先生立表时。没其名字。故眉叟小识云云。后先生玄孙斗寅。拜眉叟语及此事颠末。眉叟喟曰。诚然诚然。)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对策
[善始善终策(殿试)]
王若曰。尝观大雅之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君孰不欲善始善终。然善其始者。未必善其终。其故何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2L 页

臣对。臣闻。心为万化之本。道乃为治之用。苟能存其心以立其本。善其道以达于用。则其于善始善终之道。何有。恭惟
主上殿下。光膺景命。新陟宝位。首以求人才为急。大兴儒科。黼黻至治。乃进臣等于丹墀之下。策臣以善始善终之说。参之以三王之道。继之以唐宗之事。惓惓下询。思所以比隆于三代。于以见 殿下圣不自圣。而求言如渴之盛心也。臣虽愚昧。敢不被露心肝。以对扬 清问之万一乎。臣伏读 圣策曰。尝观大雅之诗。(止)其故何欤。于以见 殿下慎终于始之盛心也。臣闻谋始犹善。克终为难。自古人君。孰不欲善始而善终者。然而善于始而未必善其终者。如诗所言。其故何欤。臣闻。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唯人心操舍之无常。而善恶之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3H 页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3L 页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4H 页

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4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