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默斋先生文集跋
默斋先生文集跋 第 x 页
默斋先生文集跋
  
默斋先生文集跋 第 320H 页
后识[洪思九]
先祖忍斋公。以先相国文集。不欲烦播于世。而只印二十件。分送于先执若干位。只留二件于一家。此其一也。壬辰乱。遗失而不得。癸巳春。外祖沈听天。建义起兵。留镇于牙山仓中。吾与金孝淹在其幕下。一夕。登望仓北城上。有一行人来此城下。出此二册于行李。吾忽目击而心动。使人取来则即此本也。问其持来之由。则曰于京中一大家有焉。故欲涂窗户而持来云。问其放卖则请售一斗粮矣。即告于外祖。得米一斗而买之矣。失而得之。莫非天佑也。呜乎幸哉。
 右一段记。在原集编首空简而不书讳。今只以外祖沈听天云者推之。想是益山,文学两公之为。而未可审也。第其下。捺以伴鸥堂三字则伴鸥堂。即益山公之号也。然则无乃益山公之所为欤。噫。先集也既失而得之。得而传之。今而以之重印者。殆非智力所能。岂非尤幸欤。谨移附编后。俾后人得考夫传之之由。 中,仁,明三宗实录中公官历事行。诸宗又属族叔泰裕及族弟思哲。摭而并印。至若公之丰功伟德。既载在国乘。播诸人口。固非孱孙之所敢容赘云。时 崇祯纪元后六乙亥仲春日。后孙思九。谨识。
默斋先生文集跋 第 320L 页
跋[洪思哲]
 先祖默斋文僖公诗文并附录凡五编二册。忍斋公尝为印布。而当时帙数既少。且逸于兵燹。以至为后裔者鲜有能得览焉。岁甲戌夏。文僖公派谱成。诸宗咸曰。遗集因可重印。而公历事 中,仁,明三朝。其事行之载在国乘者甚多。不啻著述之比。盍又采摭以并刊之也。于是搜得原本一帙于忠州宗中。其编次与凡例。一遵其旧。而不敢更改。 三朝实录中所载公宦历暨疏劄。亦一用本文。而因经用不逮。犹不能摭其十之一二。是可恨也。第窃惟念。野史所谓苏斋日记云者。人多疑之。然贞敏公尝谓公于静庵。既为亲受墓文。又为子托师。此二者。可见其说之为无据。况苏斋日记。元无此语乎。今又考前后实录。一云公于冲庵。闻静庵语改悟。一云己卯祸。公被拿囚。旋 命放。公与同僚启云。彼只赤心辅国。岂有他意。臣与彼同心国事。愿同被刑戮。又云。静庵尝称公无邪心。初无一语如野史云。则其说之为诬。此又较然也。因并记之。俾览者庶释其前日之疑云尔。时 隆熙纪元后乙亥暮春日。不肖后孙思哲。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