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四 第 1a 页 WYG0972-036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一百十四
             明 章潢 撰
  律吕旋宫纳音体用一原图叙
 天地之道阴阳五行尽之天干地支即阴阳五行参
 差错综以尽其变化之道者也声音者阳气之发宣
 五声即五行之气而律吕非即五声之节奏乎其声
 五而律吕各六非即天地之五行而子午阴阳各六
卷一百十四 第 1b 页 WYG0972-0360d.png
 之义乎世之论乐者皆曰黄钟起于子蕤宾起于午
 以十二律应十二月其声音之清浊高下一以阴阳
 之消息盈虚准之然于天地之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支干五行之变化未之明焉欲其声音与天地相应
 无是理也况声音即天地自然之乐非人为可得而
 参者若于天籁谷响未能心契神解惟拟议于竹管
 之短长斟酌乎古人之论说要皆执一己之意见以
 测度乎天地之节宣又何怪乎古乐之不复作乎噫
卷一百十四 第 2a 页 WYG0972-0361a.png
 执泥器数固无当于作乐崇德闻乐知德之训然于
 阴阳五行支干之义而心诚求之则律吕旋宫纳音
 体用一原之道或者其有通乎
卷一百十四 第 3a 页 WYG0972-0361c.png

卷一百十四 第 4a 页 WYG0972-0362a.png

卷一百十四 第 5a 页 WYG0972-0362c.png

卷一百十四 第 6a 页 WYG0972-0363a.png

卷一百十四 第 7a 页 WYG0972-0363c.png
 大哉律乎其天地阴阳之中乎民之所受以生以为
 心者乎方其阴阳未形浑沦一中天地万物敦化统
 同乐之本也及其阴阳既行天地化生高下散殊礼
 制肇兴礼备而乐生矣是故圣人察天地之中法阴
 阳之变以为之律文之五声播之八音奏之郊庙用
 之朝廷以宣八方之风以平天下之情于是天命人
 心流行不息合化同风万殊统一圣人有乐之用其
 律之所为乎吾闻律有十二六为律六为吕律法也
卷一百十四 第 7b 页 WYG0972-0363d.png
 律以统气类物吕侣也吕以助阳宣气为道不同其
 中一也是故冬至子中太阳阳生日光在地聚以为
 声是曰黄钟大吕者太阳阳吕以太阴之阴纳丑上
 侣于太阳之阳者也雨水寅中少阴阳生万物凑地
 而出是曰太簇夹钟者少阴阳钟以少阳之阴纳卯
 兼辅少阴之阳也榖雨辰中少阴之阴阳生为太阴
 先是曰姑洗仲吕者中阳之吕以太阴之阴纳已上
 侣于少阴之阴之阳也夏至午中太阴阳生草木之
卷一百十四 第 8a 页 WYG0972-0364a.png
 实蕤蕤阳在外也故曰蕤宾林钟者太阳钟也以太
 阳之阳之阴纳未丛助太阴之阳也处暑申中少阳
 阳生太阳在地上夷天则是曰夷则南吕者少阳阳
 吕以少阴之阴纳酉侣于少阳之阳也霜降中少阳
 之阳阳生日晷在戍阳无馀气是曰无射应钟者
 少阳之阳阳钟以太阳之阴纳亥上应少阳之阳
 也然律吕有六汇之惟三律阳也阳之阳三太阳
 之阳黄钟之宫子少阳之阳夷则之宫申少阴之阴
卷一百十四 第 8b 页 WYG0972-0364b.png
 之阳姑洗之宫辰阳之阴三少阴之阳太簇之宫寅
 太阴之阳蕤宾之宫午少阳之阴之阳无射之宫戍
 阴之阳三太阳之阴应钟之宫己少阳之阴夹钟之
 宫酉太阳之阳之阴林钟之宫丑阴之阴三太阴之
 阴仲吕之宫亥少阴之阴南吕之宫卯太阴之阳之
 阴大吕之宫未传曰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
 为宫损益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阴阳相应有三
 统之义焉是故圣人为之旋宫之制冬至太阳之阳
卷一百十四 第 9a 页 WYG0972-0364c.png
 律起黄钟之宫其积五百三十一万万四千四百一
 十万下生太阳阳之阳吕林钟之宫徵太阳之阴阴
 吕上生少阴阳律太簇之宫商少阴阳律下生少阴
 阴吕南吕之宫羽少阴阳阴吕上生少阴阳之阳律
 姑洗之宫角而黄钟太阳之均备矣于是少阴阴之
 阳律起姑洗之宫其积四百一十九万万九千○四
 十万下生太阳阴吕应钟之宫徵太阳阳吕上生太
 阴阳律蕤宾之宫商太阴阳律下生太阴阳之阴吕
卷一百十四 第 9b 页 WYG0972-0364d.png
 太吕之宫羽太阴之阳阴吕上生少阳之阳律夷则
 之宫角而姑洗中阳之均备矣于是少阳阳律起夷
 则之宫其积三百三十一万万七千七百四十万下
 生少阳阴吕夹钟之宫徵少阳阴吕上生少阳阴之
 阳律无射之宫商少阳之阳律下生太阴阴吕仲吕
 之宫羽太阴太吕上生夷则音角归太阳阳律黄钟
 之宫而三分损益之法不行焉此旋宫所以止于仲
 吕而不返而夷则少阳之均终焉然律纪三均音通
卷一百十四 第 10a 页 WYG0972-0365a.png
 五气是故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之宫为六
 戊六壬为太阳之阳六丙为太阳之阴六申为少阴
 之阳六庚为少阴之阴太阳之阳为羽太阳之阴为
 徵少阴之阴为商少阴之阳为角太吕夹钟仲吕林
 钟南吕应钟之宫为六己六癸为太阴之阴六丁为
 太阴之阳六乙为少阳之阴六辛为少阳之阴太阴
 之阴为羽太阴之阳为徵少阳之阴为角少阳之阳
 为商传曰天有五行地有六气五六者天地之中合
卷一百十四 第 10b 页 WYG0972-0365b.png
 也是故圣人为之纳音之制岁天正冬至日甲起子
 坤与震交有太阴庚金之化故黄钟甲子纳音首商
 其吕曰乙丑乙丑金隔八生夷则壬申金其吕曰癸
 酉癸酉金隔八生姑洗庚申金其吕曰辛巳为商三
 辛巳隔八为戊子气行少阴丙火故黄钟戊子纳音
 次徵其吕曰己丑己丑火隔八生夷则丙申火其吕
 曰丁酉丁酉火隔八生姑洗甲辰火其吕曰乙巳为
 徵三乙巳隔八为壬子气行少阳甲木故黄钟纳音
卷一百十四 第 11a 页 WYG0972-0365c.png
 次角其吕曰癸丑癸丑木隔八生夷则庚申木其吕
 曰辛酉辛酉木隔八生姑洗戊辰木其吕曰己巳为
 角三己巳隔八为丙丁气行太阳壬水故黄钟纳音
 次羽其吕曰丁丑丁丑水隔八生夷则甲申木其吕
 曰乙酉乙酉水隔八生姑洗壬辰水其吕曰癸巳为
 羽三癸巳隔八为庚子气行中央戊土故黄钟纳音
 次宫其吕曰辛丑辛丑土隔八生夷则戊申土其吕
 曰己酉己酉土隔八生姑洗丙辰土其吕曰丁巳为
卷一百十四 第 11b 页 WYG0972-0365d.png
 宫三而三阳甲子之音备矣夏至日甲起午乾与巽
 交有太阳辛金之化故蕤宾甲午纳音首商其钟曰
 乙未乙未金隔八生太簇壬寅金其钟曰癸卯癸卯
 金隔八生无射庚戍金其钟曰辛亥为商三辛亥隔
 八为戊午气行少阳丁火故蕤宾纳音次徵其钟曰
 己未己未火隔八生太簇丙寅火其钟曰丁卯丁卯
 火隔八生无射甲戌火其钟曰乙亥为徵三乙亥隔
 八为壬午气行少阴乙木故蕤宾纳音次角其钟曰
卷一百十四 第 12a 页 WYG0972-0366a.png
 癸未癸未木隔八生太簇庚寅木其钟曰辛卯辛卯
 木隔八生无射戊戍木其钟曰己亥为角三己亥隔
 八为丙午气行太阴癸水故蕤宾纳音次羽其钟曰
 丁未丁未水隔八生太簇甲寅水其钟曰乙卯乙卯
 水隔八生无射壬戍水其钟曰癸亥为羽三癸亥隔
 八为庚午气行中央己土故蕤宾纳音次宫其钟曰
 辛未辛未土隔八生太簇戊寅土其钟曰己卯己卯
 土隔八生无射丙戍土其钟曰丁亥为宫而三钟甲
卷一百十四 第 12b 页 WYG0972-0366b.png
 午之音备矣传曰乐均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
 二天之道也穷本知变则天道在我万理一理万心
 一心生生不穷合化统同此之谓圣神化之功极此
 之谓尽性至命之终律纪元气亥子之间实无声无
 臭之始一阳既生黄钟宫动子生丑丑生寅寅生卯
 卯生辰辰生巳巳生午午生未未生申申生酉酉生
 戍戍生亥而太极一元之道备矣
 太阳始于子而极于巳其交在丑太阴始于午而极
卷一百十四 第 13a 页 WYG0972-0366c.png
 于亥其交在未少阴始于卯而极于酉其交在辰少
 阳始于申而极于寅其交在戍
 子丑寅卯辰巳六辰属天太阳所以始于子而终于
 巳也午未申酉戍亥六辰属地太阴所以始于午而
 终于亥也少阴始于卯终于酉少阳始于申终于寅
 皆天地之交也
 太阳之阳子下生太阳阳之阴丑太阳之阴阴丑上
 生少阴之阳寅少阴之阳寅下生少阴之阴卯少阴
卷一百十四 第 13b 页 WYG0972-0366d.png
 之阴卯上生少阴之阳辰少阴之阳辰下生太阳之
 阴巳太阳之阴巳上生太阴之阳午太阴之阳午下
 生太阴之阴未太阴之阴未上生少阳之阳申少阳
 之阳申下生少阳之阴酉少阳之阴酉上生少阳之
 阳戍少阳之阳戍下生太阴之阴亥始于太阳之阳
 终于太阴之阴而三分损益之法不行焉此律吕之
 道所以往而不返也又曰三分损益阴阳生物之则
 也
卷一百十四 第 14a 页 WYG0972-0367a.png
 刘光汉问纳音首金何谓曰天正冬至日甲起子坤
 与震交一阳初生有太阴庚金之化故黄钟纳音始
 于甲子商也天正夏至日甲起午乾与巽交一阴初
 生有太阳辛金之化故蕤宾纳音始于甲午商也
 又问黄钟商纳音以为太阳阳金又言太阴庚金之
 化何如曰黄钟位子本是太阳之阳然坤与震交震
 固太阴庚金耳蕤宾位午本是太阴之阳然乾与巽
 交巽固太阳辛金耳
卷一百十四 第 14b 页 WYG0972-0367b.png
 或问三统之义曰非臆说也玄图云自子至辰自辰
 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会统元与月食俱没
 玄之道也郁林吴绩释曰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
 冬至无馀分后千五百三十九岁甲辰朔旦冬至无
 馀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甲申朔旦冬至无馀分十
 九岁为一章闰分尽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岁为一
 会月食尽三会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
 朔分尽历子辰申五统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
卷一百十四 第 15a 页 WYG0972-0367c.png
 元六甲尽由是言之三统之说其来有自诸说盖未
 尝深考云
 又问律吕以戊己起土又以纳音始金或曰纳音始
 角木何如曰冬至天太阴四与地太阴六交而天五
 戊土生其中矣律吕起戊己天地之始也天太阴曰
 震地太阴曰坤冬至坤与震交日甲在子天太阳曰
 乾地太阳曰巽夏至乾与巽交日甲在午震为庚金
 巽为辛金纳音首商气化之始也甲为少阳角木乙
卷一百十四 第 15b 页 WYG0972-0367d.png
 为少阴角木纳音首甲日行之始也万径千蹊同归
 一辙求其自然之故而律吕之理得矣
 吕巾石公古义其论吕律分寸虽发明蔡氏之说然
 于十二律一原诸天地之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二十
 四气中节以为之准且以纳音起甲子三统为子辰
 申义颇精密亦律音之所当䆒心者故并录之
  律尺考
 古人制尺以调律累黍以定尺然随代变易讫无定
卷一百十四 第 16a 页 WYG0972-0368a.png
 准汉志云律本起于汉黄钟之长以羊头山秬黍中
 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黍为黄钟之长尽一黍约一
 分九十黍九寸律也此必上古以来有所传授故历
 代因之以定律尺之度周礼考工记于案言十有二
 寸于镇圭言十有二寸又言桓圭九寸是周人以十
 寸为尺故历代以周尺为古尺汉有刘歆铜斛尺蔡
 邕铜籥尺建武铜尺汉官尺魏杜夔尺田父玉尺梁
 表景尺晋始平古铜尺汲冢玉律尺钱乐之浑仪尺
卷一百十四 第 16b 页 WYG0972-0368b.png
 隋开皇水尺官尺后魏元延明尺梁刘曜土圭尺五
 代王朴律准尺宋和岘尺大府布帛尺李照尺胡瑗
 阮逸尺由是观之尺随代更律随尺异虽有慕古之
 君出而正之终亦不能归一岂非神理难全器数形
 拘耶按晋荀勖依周礼制尺谓之晋前尺与刘歆铜
 斛尺建武铜尺祖冲之铜尺汲冢玉律尺其度皆合
 隋意以其与周尺同因以较诸代之尺田父玉尺梁
 表尺加勖尺七釐汉官尺加勖三分三釐始平铜尺
卷一百十四 第 17a 页 WYG0972-0368c.png
 杜夔尺加勖四分浑仪尺加勖六分四釐蔡邕铜籥
 尺加勖一寸五分八釐元延明尺加勖五分八毫开
 皇水尺加勖一寸八分六釐刘曜土圭尺加勖一寸
 五分夫史臣称勖推考百代之法术极精密及阮咸
 听其所造之乐则又以钟律声高乐音哀思及得始
 正铜尺果长勖所造四分是岂可以勖所造独是而
 诸代尽非乎宋仁宗朝诏丁度详定邓保信等所定
 律尺则以和岘之景表尺为长王朴律准尺比汉钱
卷一百十四 第 17b 页 WYG0972-0368d.png
 尺长二分比景表尺短四分有奇胡阮保信及李照
 所用大府等布帛尺其制弥长去古弥远不可依用
 乃再造景表尺上之而高若诺卒用汉钱尺依隋书
 定十五尺藏于太常寺夫宋祁以胡瑗所造钟律与
 古法相合隋唐以来诸儒皆不及瑗而高若讷则以
 为不可依用然则钟律尺度之中将何所据而为定
 依乎夫器有形而易拘者也声无形而难调者也以
 为校黍则黍有大小之异累有长广之殊黍不可尽
卷一百十四 第 18a 页 WYG0972-0369a.png
 信矣以为定于人之声则喉有修短之不齐音有清
 浊之各异声不可以尽依矣故历代以来尺之长短
 杳无定准乐之高下茫无定声拟议纷纷率莫能决
 如此嗟乎形质难均物情自然是以圣人制度立法
 存其大概要在聪明察之耳今之制律者必曰累黍
 定尺固无恰好符契之妙若曰弃黍为尺亦无特契
 之理乎谓先守累黍之法以为律尺大分资藉之地
 后参古人耳听心会之术以为考声命尺之本庶几
卷一百十四 第 18b 页 WYG0972-0369b.png
 所谓元声者必于此而得之不然止据区区累黍之
 法以为定尺之要恐未免毫釐之差遂致千里之谬
 矣又何望夫夔旷之阃域也哉
  律尺论
 马端临曰古人言律为万事本度量衡皆由焉律以
 和声度以审度量以嘉量衡以权衡度有长短量有
 大小衡有轻重虽庸愚之人皆能知之至律之于声
 其或雅或淫或和或乖则虽贤哲之士不能遽晓盖
卷一百十四 第 19a 页 WYG0972-0369c.png
 四者之中议律为难度或长或短量或大或小衡或
 轻或重三物皆生民日用不可缺者然以四海九州
 观之未有千年而同一度量衡者也以古往今来观
 之未有千里而同一度量衡者也盖随世立法随地
 从宜取其适于用而初无害于事固不必尽同也至
 于律则差之丝忽不能以谐声声不谐不足以为乐
 乐不和不足以致治盖四者之中制律为尤难是以
 古人之于律或求之于丝竹伶伦之管京房之准是
卷一百十四 第 19b 页 WYG0972-0369d.png
 也或求之于金石编钟编磬镈钟簴磬之属是也虽
 曰假器物以求之然心之精微口不能授性所解悟
 笔不能书假如有人与后夔伶伦并世而生亦岂能
 尽得其依律和声之法乎后之儒者病乐之不和议
 欲更律而更律之法或取之累黍或求之古度量然
 累黍之法汉制特以较度量衡所谓黄钟之长黄钟
 之籥黄钟之重云者特以明三物之与律相表里耳
 未尝专言累黍以为律也至于古之度与量则周釜
卷一百十四 第 20a 页 WYG0972-0370a.png
 汉斛与魏晋以来尺十有五种相去且千年其流传
 至于今者是乎非乎不可得而详也倘其果为古制
 则不知造此器之时其与虞朝之同律度量衡周王
 之考制度果无纤毫之差乎亦不可得而详也而方
 伥伥然于千百载之后搜求古雅之器于荒丘古墓
 之中而自以为得之盖亦疏矣盖律度量衡虽曰相
 为表里然而至易晓者度量衡也至难知者律也随
 时而变易虽易而无害于事者度量衡也假如古者
卷一百十四 第 20b 页 WYG0972-0370b.png
 度短量小衡轻后世度长量大衡重则当其或短或
 小或轻之时多取之或长或大或重之时少取之而
 敛散同此一器何害于事乎周取民之制什一汉取
 其五秦取其大半盖病在重不必大其器也一定而
 不易易则害于乐者律也今失其难者而反取则于
 其易者失其不可易者而反取则其于屡易者何哉
 窃以为必欲制律必如杜夔荀勖阮咸张文收之徒
 自有宿悟神解如听牛铎而知其可谐音听玉磬而
卷一百十四 第 21a 页 WYG0972-0370c.png
 知其为闰月所造之类而后可以语此不然专求之
 于累黍或专求之于周釜汉斛魏尺之属无异刻舟
 而寻剑也李照胡瑗房庶之说皆以黍求律者也范
 蜀公力主房庶之说以为照以纵黍累尺管空径三
 分容黍千七百三十则太长瑗以横黍累尺容黍一
 千二百而空径三分四釐六毫则太短皆以尺生律
 不合古法今庶所言实千二百黍于管以为黄钟之
 长就三分则为空径则无容受不合之差较前二说
卷一百十四 第 21b 页 WYG0972-0370d.png
 为是累千百言大要不过如此愚请得而诘之夫古
 人之制律管皆有分寸如十二律管皆径三分围九
 分黄钟之管长九寸自大吕以下以次降杀是也然
 则欲制律必先定分寸而古今之分寸不可考矣是
 以隋书因汉制之说以一黍为一分则是十黍为一
 寸分寸既定然后管之径围可定管之径围既定然
 后律之长短可定瑗与照虽有纵横之异然以黍定
 分以黍之分定管之围径则一也今庶既尽辟纵横
卷一百十四 第 22a 页 WYG0972-0371a.png
 之说而欲以是千二百黍乱寔之管中随其长短断
 之以为黄钟九寸之管取三分以度空径则不知庶
 之所谓空径三分之管既非纵黍之分复非横黍则
 必别有一物为度以起分倘别有一物为度以起分
 则只须以其三分为径以九十分其长为黄钟之管
 为律本不因于黍矣何烦实黍于管又何烦于汉书
 中增益八字以求合千二百黍之数乎此愚所以未
 敢以为通论也
卷一百十四 第 22b 页 WYG0972-0371b.png
  律原(此下八段皆大明集礼/所载今存之以备考)
 班固汉前志曰黄帝使伶伦循大夏之西昆崙之阴
 取竹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
 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
 六此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至治之世
 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而十二律定刘
 昭汉后志曰伏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
 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
卷一百十四 第 23a 页 WYG0972-0371c.png
 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
 五音之正也又曰截竹为律吹以考声列以候气道
 之本也
  律数
 后汉郑康成月令注曰凡律空围九分蔡邕铜籥铭
 曰籥黄钟之宫长九寸空围九分容秬黍一千二百
 粒称重十二铢两之为一合三分损益转生十一律
 韦昭周语注曰黄钟之变也管长九寸径三分围九
卷一百十四 第 23b 页 WYG0972-0371d.png
 分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按周径
 之说开端于汉律历志而蔡氏遂创为径三分之说
 晋孟康韦昭又续为径三分围九分之说以九章少
 广内祖氏审率乘除之止得空围内面羃七分七釐
 奇乃少一分九十二釐奇空围内积实止得六百三
 十六分乃少一百七十三分奇如此则黄钟之管无
 乃太狭乎黄钟空积忽微若径内差一忽即面羃及
 积所差忽数至多矣毫釐之差千里之失岂不误乎
卷一百十四 第 24a 页 WYG0972-0372a.png
 胡氏律吕议曰按历代律吕之制黄钟之管长九十
 黍之广积九寸度之所由起也容千二百黍积八百
 一十分量之所由起也重十有二铢权衡之所由起
 也既度量权衡皆出于黄钟之籥则黄钟之龠容受
 可取四者之法交相酬验庶不失其实也后世儒者
 不能实知权衡之法但制尺求律便为坚證因谓围
 九分者取空围圆长九分耳以是围九分之误遂有
 围三分之说若从径三围九之法则黄钟之管止容
卷一百十四 第 24b 页 WYG0972-0372b.png
 九百黍积止六百七分半如此则黄钟之声无从而
 正权量之法无从而生周之嘉量汉之铜斛皆不合
 其数矣
  钟均
 通典曰古之神瞽考律均声必先立黄钟之均黄钟
 之管以九寸为法故用九自乘为管丝之数其增减
 之法又以三为度以上生者皆三分益一下生者皆
 三分去一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此五声小
卷一百十四 第 25a 页 WYG0972-0372c.png
 大之次也是黄钟为均用五声之法以下十一辰辰
 各有五声其为宫商之法亦如之辰各有五声各为
 十六声是十二律之正声也按宫声之数八十一商
 声之数七十二角声之数六十四徵声之数五十四
 羽声之数四十八是黄钟一均之数而十一律于此
 取法焉通典所谓以下十一辰辰各五声其为宫为
 商之法亦如之者是也夫以十二律之宫长短不同而
 其臣民事物尊卑莫不有序而不相凌犯良以是耳
卷一百十四 第 25b 页 WYG0972-0372d.png
  中声
 昔伊耆氏实始作乐以谓土位中央而于阴阳为冲
 气籥生黄钟而于律吕为中声始乎土鼓中声出焉
 中乎蒉桴中声发焉卒乎苇籥中声通焉乐之所本
 如此所以为天地之和人道之正论三才之道者参
 和为冲气论五六之数者一贯为中合故参两合而
 五声形焉参五合而八音生焉二六合而十二律成
 焉其取数虽多要之会归于中而已是乐以太虚为
卷一百十四 第 26a 页 WYG0972-0373a.png
 本而声音律吕又以中声为本中声正则郑卫哇淫
 之声自然可黜雅部之乐自然可复故谈乐者不可
 不知中声之为要也
  子声
 凫氏为钟以律计自倍半半者准半正声之半以为
 十二子律制为十二子声比正声为倍则以正声于
 子声为倍以正声比子声则子声为半但先儒什用
 倍声自有二义一义云半以十二正律为十子声之
卷一百十四 第 26b 页 WYG0972-0373b.png
 钟二义云从于中宫之管寸数以三分益一上生黄
 钟以所得管之寸数然半之以为子声之律其为半
 正声之法者以黄钟之管正声九寸为均子声则四
 寸半黄钟下生林钟之子声林钟上生太簇之子声
 太簇下生南吕之子声南吕上生姑洗之子声姑洗
 下生应钟之子声应钟上生蕤宾之子声蕤宾下生
 大吕之子声大吕下生夷则之子声夷则上生夹钟
 之子声夹钟下生无射之子声无射上生仲吕之子
卷一百十四 第 27a 页 WYG0972-0373c.png
 声此半正声法其半相生之法者以正仲吕之管长
 六寸仲吕上生黄钟黄钟下生林钟三分去一还以
 下生所得林钟之管寸数半之以为夹钟子声之管
 以次而为上下相生终于仲吕皆以相生所得之律
 寸数半之各以为子声之律故有正声十之子声十
 二分大小有二十以为二十四钟通于二神迭为五
 声合有六十声即为六十律其正管长者为均之时
 则通用正声为五音正管短者为均之时则通用子
卷一百十四 第 27b 页 WYG0972-0373d.png
 声为五音皆三分益一减一次还以宫商角徵羽之
 声得调也
  和声
 汉前志曰黄钟为宫则太簇姑洗林钟南吕皆以正
 声应无有忽微不复与他律为役者同心一统之义
 也非黄钟而他律虽当其月自宫者则其和应之律
 有空积忽微不得其正此黄钟至尊无与并也按黄
 钟为十二律之首他律无大于黄律故其正声不为
卷一百十四 第 28a 页 WYG0972-0374a.png
 他律役其半声当为四寸五分而前乃云无者以十
 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之数不可分又三分损益上
 下相生之所不及故亦无所用也至于大吕之变宫
 夹钟之羽仲吕之徵蕤宾之变徵夷则之角无射之
 商自用变律半声非复黄钟矣此其所以最尊而为
 君之象然亦非人之所能为乃数之自然他律虽欲
 役之而不可得也此一节最为律吕旋宫用声之纲
 领古人言之已详唯杜佑再生黄钟之法为得之而
卷一百十四 第 28b 页 WYG0972-0374b.png
 他人不及也
  候气
 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斥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
 以本为按每律各一按内卑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
 上以葭灰实其端覆以缇素按历而候之气至则吹
 灰动素小动为气和大动为君弱臣强专政之应不
 动为君严猛之应其升降之数在冬至则黄钟九寸
 大寒则大吕八寸三分七釐六毫雨水则太簇八寸
卷一百十四 第 29a 页 WYG0972-0374c.png
 春分则夹钟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丝榖雨则姑洗
 七寸一分小满则仲吕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丝六
 忽夏至则蕤宾六寸二分八釐大暑则林钟六寸处
 暑则夷则五寸五分五釐五毫秋分则南吕五寸三
 分霜降则无射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丝小雪则应
 钟四寸六分六釐按阳生于复阴生于姤如环无端
 今律吕之数三分损益终不复始何也曰阳之升始
 于子午虽阴生而阳之升于上者未巳至亥而后穷
卷一百十四 第 29b 页 WYG0972-0374d.png
 上反下阴之升始于午子虽阳生而阴之升于上者
 亦未巳至已而后穷上反下律于阴则不书故终不
 复始也是以升阳之数自子至巳差强在律为尤强
 在吕为少弱自午至亥渐弱在律为尤弱在吕为差
 强分数多寡虽若不齐然其丝分毫别各有条理此
 气之所以飞灰声之所以中律也或曰易以道阴阳
 而律不书阴何也曰易者尽天下之变善与恶无不
 备也律者致中和之用止于至善者也以声言之大
卷一百十四 第 30a 页 WYG0972-0375a.png
 而至于雷霆细而至于蠛蠓无非声也易则无不备
 也律则写其所谓黄钟一声而已矣虽有十二律六
 十调然实一黄钟也是理也在声为中声在气为中
 气在人则喜怒哀乐未发与发而中节也此圣人所
 以一天人赞化育之道也
  论品择乐工之教
 姜夔进大乐议于朝言绍兴大乐多用大晟所造有
 编钟镈钟景钟有特磬玉磬编磬三钟三磬未必相
卷一百十四 第 30b 页 WYG0972-0375b.png
 应埙有大小箫篪遂有长短笙竽之簧有厚薄未必
 合度琴瑟弦有缓急燥湿轸有旋复柱有进退未必
 能合调总众音而言之金欲应石石欲应丝丝欲应
 竹竹欲应匏匏欲应土而四金之音又欲应黄钟不
 知其果应否乐曲知以七律为一调而未知度曲之
 义知以一律配一字而未知永言之旨黄钟奏而声
 或林钟林钟奏而声或太簇七音之恊四声各有自
 然之理今以平入配重浊以上去配轻清奏之多不
卷一百十四 第 31a 页 WYG0972-0375c.png
 谐恊八音之中琴瑟尤难琴必每调而改弦瑟必每
 调而退柱上下相生其理至妙知之者鲜又琴瑟声
 微常见蔽于钟磬鼓箫之声匏竹土声长金石常不
 能以相待往往考击失宜消息未尽至于歌诗一句
 而钟四击一字而竽一吹未叶古人稿木贯珠之意
 况乐工苟焉占籍击钟磬者不知声吹匏者不知冗
 操琴瑟者不知弦同奏则动手不均迭奏则发声不
 属比年人事不和天地多忒由大乐未有以格神人
卷一百十四 第 31b 页 WYG0972-0375d.png
 召和气也宫为君为父商为臣为子宫商和则君臣
 父子和徵为火羽为水南方火之位北方水之宅常
 使水声衰火声盛则可助南而抑北宫为夫徵为妇
 商虽父宫实徵之子常以父助夫子助母而后声成
 文徵盛则宫唱而有和商和则徵有子而生生不穷
 休祥不召而自至灾害不祓而自消圣主方将讲礼
 郊见愿召求知音之士考正太常之器取所由乐曲
 调理五音檃括四声而使之叶和然后品择乐工其
卷一百十四 第 32a 页 WYG0972-0376a.png
 上者教以金石丝竹匏土歌诗之事其次教以匏击
 干羽四金之事其下不可教者汰之虽古乐未易遽
 复而追还祖宗盛典实在兹举
  正乐要法
 兹欲由今之器考古之声去其惉滞浮靡之习还其
 中和雅淡之风则其法有四焉一曰明候气之理盖
 律吕之制阴阳各六先王准之以应十有二月之中
 气如冬至气至则黄钟之管飞灰冲素而大寒以下
卷一百十四 第 32b 页 WYG0972-0376b.png
 各以其阳月随而应焉夏至气至则蕤宾之管飞灰
 冲素而大暑以下各以其阴月随而应焉播之音乐
 取其中月之律用之班固所谓风气正而十二律定
 者此也今当备其筌气闭以重室按以方位实以葭
 灰覆以缇素以候其气之所应使阴阳之用各顺其
 应则气和声和八风从律而不奸矣二曰较长短之
 度盖黄钟律吕之首也在气为元气在声为元声前
 汉志曰阴阳相生自黄钟始言十二律所以受法也
卷一百十四 第 33a 页 WYG0972-0376c.png
 以古制考之均其长得九寸审其围得九分积其实
 则肥瘠之中者可容千二百黍此黄钟之制所以定
 黄钟定则隔八律而相间以阳律生阴律曰下生三
 分长而损其一则林钟以下诸律可定矣阴律生阳
 律曰上生三分长而益其一则太簇以下诸律可定
 矣其径也各三分有奇其生也皆左旋以为法然后
 长短各中其节矣三曰详考声之义盖十二律有长
 短短者其声高轻清而剽疾长者其声下重浊而舒
卷一百十四 第 33b 页 WYG0972-0376d.png
 徐其清浊长短之间而宫商角徵羽之五声因以辨
 也然宫之与商商之与角徵之与羽相去皆一律角
 之与徵徵之与宫相去独二律一律则近而和二律
 远而不相及故近宫收一声比宫稍下谓之变宫近
 徵收一声比徵稍下谓之变徵此亦出于自然也五
 声者正声故以起调毕曲为诸声之纲至二变声则
 宫不成宫徵不成徵不比于正音但可以济五音之
 所不及而已有五音而无二变亦岂可以成乐哉此
卷一百十四 第 34a 页 WYG0972-0377a.png
 之谓七声也然宫为声气之中自宫而下属乎阴而
 未唱自宫而上属乎阳而始和故宫在五行属土而
 为中声也然十二变律之声如黄钟八寸一分全律
 也仲吕上生林钟不及八寸谓之执始则谓子声也
 十二月半律之声如黄钟正声九寸则变声四寸半
 仲吕为宫则黄钟为子而用其半是谓半声焉京房
 所谓一为变声四为变始黄钟终仲吕凡十二正声
 始执始终南事凡四十八变声者此也四曰达旋宫之
卷一百十四 第 34b 页 WYG0972-0377b.png
 数盖律以正声而辨声以十二律而和一律之中各
 具五声五声之外又有二变则君臣民物不相凌犯
 而十二律皆可为宫以统众律黄钟亦可以次而为
 他律役矣如黄钟为宫则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
 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而林钟为变徵此大吕
 之一均也而馀可知矣礼运所谓旋相为宫者此也
 候气之理明则天机以审长短之度较则器数以精
 考声之义详则条理以察旋宫之数达则节奏之妙
卷一百十四 第 35a 页 WYG0972-0377c.png
 以曲尽而无遗矣先王之所以作乐崇德者宁有外
 于此乎三代而下如师旷识纣乐于濮水季子美韶
 舞于上国者鲜矣天时地气之弗审人声乐音之弗
 谐虽以一代宗儒而或眩于金石法钱之求泥于蚕
 丝马尾之察又何以神晤于千载之下而弼成夫金
 声玉振之盛也哉
  诸家论乐考
 国语周景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对曰律所以
卷一百十四 第 35b 页 WYG0972-0377d.png
 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
 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天地/人)正之以六(正/律)成于十二
 (律/吕)天之道也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黄钟所以宣
 养六气九德也由是第之曰太簇
 淮南子曰规始于一一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
 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参物
 三三如九故黄钟之九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
 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
卷一百十四 第 36a 页 WYG0972-0378a.png
 太史公曰细若气微若声圣人因神而存之虽妙必
 效言黄钟始于声气之元也
 班固曰律者致中和之用止于至善者也以声言之
 大而至于雷霆细而至于蠛蠓无非声也律则写其
 黄钟一声而已虽有十二律六十调然实一黄钟也
 是理也在声为中声在气为中气在人则喜怒哀乐
 未发与发而中节也此圣人所以一天人赞化育之
 道也
卷一百十四 第 36b 页 WYG0972-0378b.png
 濂溪周子曰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治者远矣
 伊川程子曰律取黄钟黄钟之声亦不难定世自有
 知音者参上下之声考之自得其正既得其正将黍
 以实其管看管实得几粒然后推而定法可也
 张子横渠曰声音之道与天地通蚕吐丝而商弦绝
 木气盛则金气衰乃此理自然相应今人求古乐太
 深始以古乐为不可知律吕有可求之理惟德性淳
 厚者能知之
卷一百十四 第 37a 页 WYG0972-0378c.png
 按三儒之说周氏以复古礼为先程氏以致声音为
 正张氏则以人之德性为本三人者可谓穷本知变
 达乐之要者矣宋天子锐意古乐而胡瑗范镇司马
 光辈方讲求钟律遍访四方草泽以应诏而三大儒
 乃遗焉使在讲求之列其所次列论叙必有可观古
 乐或有可复之理
 朱子曰宫之一声在五行为土在五常为信在五事
 为思盖以其正当众声和与未和用与未用阴阳际
卷一百十四 第 37b 页 WYG0972-0378d.png
 会之中所以为盛若角虽当五声之中而非众声之
 会又有宫当配仁之说(胡五/峰说)盖以仁当四德之元而
 有包四德之义则宫之统五声仁之包五常盖有并
 行而不悖者何夺彼与此哉
 杨廉论元声书曰李公律吕书即其黄钟三寸九分
 算之由十一月之黄钟至十二月之大吕增六分由
 大吕至正月之太簇增九分由太簇至二月之夹钟
 增九分由夹钟至三月之姑洗增九分由姑洗至四
卷一百十四 第 38a 页 WYG0972-0379a.png
 月之仲吕增九分由仲吕至五月之蕤宾增九分由
 蕤宾至六月之林钟减六分由林钟至七月之夷则
 减九分由夷则至八月之南吕减九分由南吕至九
 月之无射减九分由无射至十月之应钟减九分由
 应钟复回十一月之黄钟减九分其所增皆以九分
 而所减亦皆以九分惟黄钟之于大吕蕤宾之于林
 钟其所增减比之他律不同然实各有至理盖大吕
 当五阴之盛一阳始生则是阳虽进而尚弱林钟当
卷一百十四 第 38b 页 WYG0972-0379b.png
 五阳之盛一阴始生则是阳虽退而尚强大吕林钟
 固宜其增减仅得三分之二也律管长短一本阴阳
 升降之气所谓律历同道于此乃见执事书序高文
 所谓黄钟三寸九分升阳渐益至蕤宾而得九寸归
 阳渐损至黄钟仍得三寸九分所谓三分损益者以
 对待言隔八相生者以正徵言与夫所谓喉腭舌齿
 唇之声證宫商角徵羽之音之书之要一一拈出以
 示人可谓透其关键而得其三昧矣今以司马迁黄
卷一百十四 第 39a 页 WYG0972-0379c.png
 钟九寸上下相生损益算之黄钟生大吕减六分奇
 大吕至太簇减三分奇太簇至夹钟减五分奇夹钟
 至姑洗减三分奇姑洗至仲吕减五分奇仲吕至蕤
 宾至林钟增二分奇林钟至夷则增四分奇夷则至
 南吕增二分奇南吕至无射增四分奇无射至应钟
 至黄钟增四寸三分奇历家二十四气每气算之不
 差毫忽若一气短二分奇又一气短三分奇又一气
 短四分奇又一气短五分奇又一气短六分奇又一
卷一百十四 第 39b 页 WYG0972-0379d.png
 气短四寸三分奇则月之大者过于三十日月之小
 者不及二十九日不惟无以成岁而律管候气亦不
 可用矣且阴气自冬至后以渐而升而律反减则气
 有馀而管不足阳气自夏至后以渐而降而律反增
 则气不足而管有馀其亦背驰之甚哉谓司马迁之
 差处正在于此谓李书之得处正在于此至于从前
 宫羽之舛此清浊之逆施正由黄钟一差诸谬所必
 至者而不俟于言也廉尝见歙人鲍泰希止著天心
卷一百十四 第 40a 页 WYG0972-0380a.png
 复要书以明历大概气朔八十年一齐历家每岁二
 十四气于时之八刻中往来无定鲍书所排节气之
 交皆有定刻中气之交亦有定刻如冬至乃十二月
 之中气定十二时之五刻岁岁如此馀气之定在某
 刻者亦然朱子谓历有一定之法后人于法不知只
 是赶趁天之行度然则鲍书岂非有一定之法而如
 是哉知历者得之则亦可以推算矣尝以今历气朔
 校之相去特五六时却是亘古至今如此实万年历
卷一百十四 第 40b 页 WYG0972-0380b.png
 也鲍书谓郭守敬之法未是守敬法即今历法我
 朝仍胜国之旧未尝改也历自汉以来亦皆不得
 其传审如李书则钟律自汉以来亦皆不得其传
 而此二人者之独见如此谓非天授不可也方今圣
 人在上必有轩辕命伶伦放勋命羲和之盛举惜
 无以二书献之阙下者其所系岂细故哉廉于西山
 蔡氏书尝为之律吕算例于郭守敬法亦尝为之缀
 算举例然不过为二家之注脚亦终于聚铁铸错耳
卷一百十四 第 41a 页 WYG0972-0380c.png
 廉于李书窥见一班半点安敢肆然辄加语于其上
 哉
 自汉以来凡论律吕而谓黄钟长九寸者总会之律
 吕新书谓黄钟长三寸九分者总会之律吕元声今
 并录之以备考
  变乐总论
 宋神宗元丰中杨杰详定大乐杰欲销王朴旧钟意
 新乐成虽不善更无旧钟可校诏不得销毁后辅臣
卷一百十四 第 41b 页 WYG0972-0380d.png
 按试杰乃陈朴钟已弊者一县乐工不平夜易之而
 杰不知明日辅臣至杰厉声云朴钟甚不叶美使乐
 工叩之韵更佳杰大沮按宋乐至此屡变景佑之乐
 李照主之太常歌工病其太浊私赂铸工使减铜剂
 而声稍清歌乃叶而照卒不知元丰之乐杨杰主之
 欲废旧钟乐工一夕易之而杰亦不知崇宁之乐魏
 汉津主之欲请帝中指寸为律径围为容盛制器不
 成剂量工人但随律调之大率有非汉律本说而汉
卷一百十四 第 42a 页 WYG0972-0381a.png
 律亦不知是乐名虽曰变而实未尝变也订正虽详
 而铿锵不成韵辨析虽可听而考击不成声既私为
 工师所易而懵不复觉则三人者亦岂真为审音知
 律之士其暗悟神解岂足以希荀勖阮咸万宝信都
 芳之万一哉愚谓宋人多言而妒前倔强而无本类
 如此其说理也解经也论文也评诗也一一皆然不
 独乐律而已
 
卷一百十四 第 42b 页 WYG0972-0381b.png
 
 
 
 
 
 
 
 图书编卷一百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