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四
卷八十四 第 1a 页 WYG0971-038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八十四
              明 章潢 撰
 皇朝爵禄沿革历代总考
 封建沿革曰黄帝分州画野得百里之国万区唐虞
 列为五等此封建之始也礼含文嘉曰殷爵三等周
 五等或谓黄帝立五等也
 品秩自太昊以龙纪官唐虞建官惟百未分品秩周
卷八十四 第 1b 页 WYG0971-0385d.png
 官以九仪正邦国自一命至九命汉自中二千石止
 二百石魏陈群立九品官人之法北齐九品本分正
 从国朝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少师少傅少
 保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正二品太子少师少傅少保
 正三品太子宾客不专授但为大臣加官兼官及赠
 官其馀官品见官制
 入流通典曰隋制九品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国朝
 正从一品至九品谓之入流即流内也
卷八十四 第 2a 页 WYG0971-0386a.png
 未入流通典曰唐有流外勋品自诸录事及五省内
 史始焉国朝九品之外杂职官员未入流即流外也
 文散官汉诸侯有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
 进三公下隋文帝以为散官今正一品初授进荣禄
 大夫至从九品登仕佐郎止见官制盖初授散官俱
 于三年之后照例升授其加赠考验本人生前功绩
 合得加授者照例给与
 武散官周礼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盖在国称大夫
卷八十四 第 2b 页 WYG0971-0386b.png
 在军称将军自晋献公作三军而公将上军故有将
 军之名今为散官正从一品同文官正二品初授骠
 骑将军至从六品校尉止见官制
 文勋周礼王功曰勋齐梁始有勋品本酬将士其后
 渐及朝流楚宠官有上柱国唐以为勋官今自正一
 品左右柱国至从五品庶尹止见官制
 武勋后魏有柱国大将军今正从一品同文勋秦有
 护军都尉唐上大将军为上护军大将军为护军至
卷八十四 第 3a 页 WYG0971-0386c.png
 从六品骑都尉止见官制
 封赠武王克商追王太王王季故后代有追谥追封
 之典两汉逮今人臣亦有追赠之制汉宣帝思张贺
 掖庭收养封恩德侯此追封之始也国朝文官赠一
 品赠三代二品三品二代四品至七品一代各照见
 授职事依例封赠国家以爵三等酬武功以官九品
 熙庶绩各有号(开国武功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功/臣文曰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靖)
 (难武功曰奉天靖难推诚宣力功臣文曰奉天靖难/推诚守正文臣宣德后征讨功曰奉天翊运推诚宣)
卷八十四 第 3b 页 WYG0971-0386d.png
 (力功臣文曰奉天翊/运推诚守正文臣)有品(俱/上)有阶(文官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
 (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正二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
 (大夫从二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三初授嘉让大夫升通议大夫加正议大夫)
 (从三初授亚中大夫升中大夫加大中大夫正四初/中顺大夫升中宪大夫加中议大夫从四初朝列大)
 (夫升朝议大夫加朝请大夫正五初奉议大夫升奉/政大夫从五初奉训大夫升奉直大夫正六初承直)
 (郎升承德郎从六初承务郎升儒林郎以吏入铨者/授宣德郎正七初承事郎升文林郎吏宣义郎从七)
 (初从仕郎升徵仕郎吏同正八初迪功郎升脩职郎/从八初迪功郎升修职郎正九初将仕郎升登仕郎)
 (从九初将仕佐郎升登仕佐郎其有官无阶曰未入/流武正一从一阶同文正二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
卷八十四 第 4a 页 WYG0971-0387a.png
 (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从二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正三初昭勇将军升昭毅将)
 (军加昭武将军从三初怀远将军升定远将军加安/远将军正四初明威将军升宣威将军加广威将军)
 (从四初宣武将军升显武将军加信武将军正五初/武德将军升武节将军从五初武略将军升武毅将)
 (军正六初昭信校尉升承信校尉阶止此凡初入官/初改官不授阶初考曰初授再考称职曰再授三考)
 (曰加/授)有勋(文武正一左柱国右柱国从一皆柱国文/正二正治上卿从二正治卿正三资治尹)
 (从三资治少尹正四赞治尹从四赞治少尹正五修/正庶尹从五恊正庶尹下无文官再考乃授勋武正)
 (二上护军从二护军正三上轻车尉从三轻车尉正/四上骑都尉从四骑都尉正五骁骑尉从五飞骑尉)
 (正六云骑尉/以下俱无)有禄俸(武功公侯伯岁支禄米多者五/千石少至七百石文武正一品)
卷八十四 第 4b 页 WYG0971-0387b.png
 (月支米八十七石从一月支米七十四石正二月支/米六十一石从二四十八石正三三十五石从三二)
 (十一石正四二十四石从四二十石正五一十六石/从五十四石正六十石从六八石正七七石五斗从)
 (七七石正八六石五斗从八六石正九五石五斗/从九五石盖岁五十石未入流者月支三石)而勋
 阶惟空名惟给俸视品乃职司若所𨽻属独视官为
 权重即品无论矣俸自正一品岁千石递而降至从
 九品岁五十石而止品高者给丰寻定制在京一品
 至五品实支十之三六品至九品实支十之四馀给
 钞俸约者支稍从实以权之从钞折阅不行而留都
卷八十四 第 5a 页 WYG0971-0387c.png
 官抄钞十之八入愈薄难供矣外实支视各省府额
 无常亦有职田然甚少颇不足给焉
 皇朝官制沿革历代总考
 圣祖鉴秦人弄权之祸而罢丞相惩元人称乱之辙
 而革中书吏部列于六部所以防其自专之渐五府
 参乎兵部所以昭其相制之权都察院与六卿为伍
 振风纪也大理寺与刑部持衡重民命也御史不属
 于大宰六科不列于它官使得自达而作其敢言之
卷八十四 第 5b 页 WYG0971-0387d.png
 风也至于尉院寺监并列于内都布按司错置于外
 府州县卫分𨽻其间文武相参上下交制盖遵周官
 之法而酌其宜取汉唐宋之善而去其弊可为万世
 法矣
 宗人府周礼少宗伯掌三族之别以别其亲疏汉因
 秦制置宗正以叙九族以皇族为之唐龙朔改为司
 宗光宅改为司属后竟复旧宋有知大宗正以皇兄
 皇侄为之又有睦亲广亲宅都大管勾三人以内侍
卷八十四 第 6a 页 WYG0971-0388a.png
 充元丰中诏宗正贰长不专用国姓盖自有大宗正
 司以统皇族也有玉牒所设局置官始于淳化中仿
 唐制也故事以首相领之自后相府有阙则以首参
 兼领仍带权字宰相在位而执政权领宝训玉历则
 自仲至始也皇朝宗人令一人掌皇九族六亲之属
 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生卒婚嫁
 谥葬凡宗室陈情为闻上达材能录罪过左右宗正
 各一人为之贰经历一人典出纳文移
卷八十四 第 6b 页 WYG0971-0388b.png
 按自汉而下列宗正于九寺之中非尧典首叙睦亲
 之意我圣祖特立宗人府居六部之上其秩一品得
 此道矣初置大宗正院后改为宗人府以秦王为宗
 人令晋王燕王为左右宗正周王楚王为左右宗人
 已而用勋戚大臣摄府事不备官
 公孤尚书大傅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凝后曰
 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凝可志
 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
卷八十四 第 7a 页 WYG0971-0388c.png
 之弼其爵视卿其禄视次国之君记曰虞夏商周有师
 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语使能也
 周官曰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
 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孤特/也言)
 (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人)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保者
 保其身体傅者傅之德义师者道之教训
 汉初惟有太傅太尉而所谓三公者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也后加置太师太保大司徒大司空哀帝时议
卷八十四 第 7b 页 WYG0971-0388d.png
 以汉旧无司徒故定三公之号曰大司马大司徒大
 司空
 按史记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汉初因
 秦置丞相而弘为之则丞相为三公矣通考曰成帝
 拜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而何武自御史大夫改为
 大司空皆金印紫绶比丞相则三公俱为宰相矣
 后汉惟有太傅一人谓之上公及有太尉(即司/马)司空
 司徒(为三/公)而无师保汉制朝臣见三公皆拜天子御
卷八十四 第 8a 页 WYG0971-0389a.png
 座即起在舆为下至安帝时三府任薄选举诛赏一
 由尚书其灾𤯝变咎则责免公台献帝时罢三公官
 晋八公同时并置(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所谓八公
 同辰攀云附翼者也按太尉司徒司空自汉历魏皆
 为三公及晋迄于江左相承不改太傅为上公亦不
 改自是南北朝或专有太傅陈或并为赠官(陈开黄/阁听事)
 (置鸱/尾)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二大(大司马/大将军)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名
 有三公三孤四辅之别至隋则废三师官矣
卷八十四 第 8b 页 WYG0971-0389b.png
 唐复置三师三公并无其人凡三师官虽有其位而
 无其人亦不置官属五代时多以畀藩镇及赠官
 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
 为三公为宰相亲王使相加官而太师则为异数自
 赵普以开国元勋文彦博以累朝耆德方特拜焉虽
 太傅王旦司徒吕夷简各任宰相二十年止以太尉
 致仕政和中(徽/宗)诏以太师太傅太保古三公之官今
 为三师古无此称今依三代为真相之任司徒司空
卷八十四 第 9a 页 WYG0971-0389c.png
 周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官皆非三公并宜罢之
 仍考周制立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亦称三少为次相
 之任至是蔡京始以三公任真相
 按政和至于宣和所授三公之官不独非人名体亦
 未正如郓王肃王为之则以子为师傅矣童贯为之
 则以厮役为师傅矣
 朱文公尝言公孤之职旧惟文臣有勋德者除后世
 或以王子或以武臣(如张韩刘/岳是已)既曰天子之子曰武臣
卷八十四 第 9b 页 WYG0971-0389d.png
 岂可任师傅之责耶呜呼以童贯犹为之则武臣无
 论已宋轻师傅之官弊一至此哉皇朝初置三公府
 而李善长徐达以丞相兼太师太傅常遇春以上公
 赠太保三孤无兼领者成祖罢三孤官仁宗复设太
 师太傅太保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侍上左
 右备顾问咨机务无定员无专授为勋戚文武大臣
 兼官加官赠官文官惟赠得三公嘉靖初杨廷和加
 太傅辞不授其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
卷八十四 第 10a 页 WYG0971-0390a.png
 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太子宾客已上皆东宫官
 亦不专授但为大臣兼官加官或赠官耳
 丘氏浚曰昔大舜命伯禹总百揆高宗爰立傅说作
 相未有公孤之名成周之世则特设公孤之职而乃
 无揆相之名意者立公孤而以六卿兼之是即揆相
 之任欤我朝稽古定制革去前代中书省仿六典立
 六部而公孤之职间以六卿兼之其亦成周之意也
 中书省及宰相殿阁学士我朝实合三者为一
卷八十四 第 10b 页 WYG0971-0390b.png
 按前代有中书之官通考以为周官内史之职盖自
 汉武帝游宴后庭始以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
 者置令仆射成帝时更以士人为之魏晋以来中书
 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
 多承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荀勖久在中/书例迁尚书)
 (令人有贺者勖怒曰夺/我凤凰池诸公何贺焉)唐初遂为三省长官居真宰
 相之任龙朔改中书令为右相入宋其位益尊叙班
 至在太师之上然只以为亲王及使相兼官无专授
卷八十四 第 11a 页 WYG0971-0390c.png
 者见任宰相侍中者惟范鲁公质以下五人而已
 宰相之名自黄虞以来曰六相曰十六相成汤相伊尹
 仲虺武丁相傅说周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皆其任
 也相国丞相之名始自嬴秦而汉亦有左右丞相至
 哀帝而废献帝时始复置而以曹操为之魏晋以来
 或有相国或有丞相省置无恒而中书监令常管机
 要多为丞相之任由是丞相反不为宰相之任而常
 为礼代之阶矣唐初始定制以三省为宰相之司存
卷八十四 第 11b 页 WYG0971-0390d.png
 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任然省分为三各有所掌
 而其官亦不复一相职既尊无所不统则不容拘以
 一职于是始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参知机
 务参预政事之名然所谓同平章事者唐初乃以处
 资浅之人中世以后乃独为真宰相之名至宋元丰
 以前皆然然宰相者总百官弼天子既不当侪之他
 官而其上又不当复有贵官自唐开元以来郭元振
 李光弼相继以平章事为节度使谓之使相而宰相
卷八十四 第 12a 页 WYG0971-0391a.png
 之职侪于他官自此始自宋元祐以后文潞公吕申
 公相继以平章军国重事序宰臣上而宰相之上复
 有贵官自此始然李郭以勋臣名将为之宜也自此例
 一开于是田承嗣李希烈之徒以节镇带同平章事者
 非一人极而至于王建马殷钱镠之辈蜂起盗地者
 皆欲效之矣文吕以硕德老臣为之宜也自此例一
 开于是蔡京王黼相继以太师总知三省事三日一
 朝赴都堂治事以至于韩侂胄贾似道擅权专政之
卷八十四 第 12b 页 WYG0971-0391b.png
 久者皆欲效之矣盖平章之始立名也本非甚尊之
 官及其久也则强藩权臣皆为之而居之者多非其
 人矣若唐以前乱贼递相承袭以为窃取大物之渐
 又其甚者由是言之则我圣祖之见岂不诚弘远哉
 殿阁学士者唐始设集贤殿学士后改为丽政殿学
 士虽系中书省然特掌刋辑经籍而已其后多不置
 至后唐明宗即位之初命枢密使安重诲进读懵于
 文义孔循献议始置端明殿学士命冯道赵凤俱以
卷八十四 第 13a 页 WYG0971-0391c.png
 翰林院学士充班在翰林学士上后又转改止于翰
 林学内选仕始尊矣宋因设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
 大学士端明殿大学士资望极峻无吏守无典掌惟
 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
 不除与资政殿学士并以宠辅臣之去位者端明殿
 学士惟学士久次者始除其后以待签枢云
 中书省正一品初设左右相国洪武元年改左右丞
 相有丞属而中书舍人为多是年始置六部分理国
卷八十四 第 13b 页 WYG0971-0391d.png
 事而总之中书十一年禁六部奏事不得关白中书
 省十三年诛右丞相胡惟庸诏罢中书省存中书舍人
 六部分领中书之政二十八年上座奉天门敕文武
 群臣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置丞相而亡汉
 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多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丞
 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
 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核
卷八十四 第 14a 页 WYG0971-0392a.png
 奏处以重刑先是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殿阁学士
 吏部尚书邵质华盖殿翰林学士宋讷侍左右备顾
 问未与机务至成祖首用翰林解缙编修黄淮修撰
 胡靖编修杨荣杨士奇检讨胡俨金幼孜七人入内
 阁名直文渊阁始预机务仁宗又设谨身殿大学士
 于是大学士有华盖谨身武英三殿及文渊阁东阁
 皆在内阁曰辨事避丞相称而本官上又加以卿佐
 师保之名焉若东阁文渊阁大学士不得入内阁
卷八十四 第 14b 页 WYG0971-0392b.png
 亦不得预机务也嘉靖壬戌新建三殿成诏改奉天
 殿为皇极殿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而
 大学士之称随之凡直文渊阁入内阁预机务出纳
 帝命奉陈规诲献告谋猷点检题奏拟议批答以备
 顾问平庶政不得专制九卿事九卿奏事亦不得相
 关白凡上所下一曰诏二曰诰三曰制四曰敕五曰
 册六曰谕七曰书八曰符九曰令十曰檄皆审署申
 覆而调剂焉平允乃行之凡下所上一曰题二曰奏
卷八十四 第 15a 页 WYG0971-0392c.png
 启三曰表笺四曰讲章五曰书状六曰文册七曰揭
 帖八曰制对九曰露布十曰译皆审署申覆而修画
 焉平允乃行之凡国家大典礼大政令大事机皆得
 以预闻谟谋既定然后付所司行之盖不与之以相
 之名而与以相之实也夫不与之以名则下无作福
 作威之柄予之以实则上赖询谋咨访之益圣祖之
 贻谋远矣
 吏部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周礼天官
卷八十四 第 15b 页 WYG0971-0392d.png
 太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按六典者五
 官与太宰各司其一大宰专于治典而已然教礼政
 刑事五官实听焉盖虽各列其目而实统之也
 汉成帝罢中书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有常侍曹主
 公卿事后汉改为吏曹后又为选部唐龙朔中改吏
 部尚书为司列太常后又改吏部为天官又改为文
 部盖自魏晋以来凡吏部属官悉高于诸曹其选举
 皆尚书主之自隋置侍郎二尚书之事则六品以下
卷八十四 第 16a 页 WYG0971-0393a.png
 铨补多以归之矣宋初典选之职分为四而元丰又
 更定制度尚书侍郎左右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凡
 各十五案选法密矣圣朝设尚书(一/人)掌官吏选授勋
 考课之政令左右侍郎各一人为之贰其属有文选
 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文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
 官吏选升改调之事验封(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掌封爵
 袭荫褒赠吏算之事(吏算谓以功/拨差其算也)稽勋(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
 (事一/人)掌勋级名籍丧制之事考功(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
卷八十四 第 16b 页 WYG0971-0393b.png
 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司务(二/人)省署抄目受发文移
 五日一奏上三月引监勤奏登选诸部司务皆如之
 本部铨选凡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三人京师一千四
 百一十六人南京五百五十八人外二万二千七百
 九人
 户部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蔡沉曰地
 官卿主国教化敷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五者之教以
 训扰兆民之不顺者而使之顺也
卷八十四 第 17a 页 WYG0971-0393c.png
 周礼地官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
 民之数
 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按通典/通考所)
 (言如此尝考东汉百官志尚书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事二千石曹主国郡二千石事民曹主凡)
 (吏部尚书事客曹主外国夷狄事光武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凡六曹无所谓主财帛委输者盖当时钱)
 (榖货币皆掌/于大司农也)
 至魏文帝始置度支尚书事专掌军国支计吴有户
 部而晋有度支皆主算也隋改度支为民部唐以民
卷八十四 第 17b 页 WYG0971-0393d.png
 部为户部又改为度支又改为司元大常伯为地官
 复为户部宋为户部判部事一人以两制以上充凡
 户口田产钱榖食货之政皆归于三司(谓盐铁户/部度支也)
 曹但受天下之土贡元会陈于庭而已至元丰官制
 罢三司而其事始归户部左右曹云皇朝尚书(一/人)
 户口田赋贡役经费之政令左右侍郎各一人为之
 贰(永乐后添设提督仓/场侍郎或尚书一人)其属浙江以下十三清吏司
 各掌其分省兼领京师直𨽻之事(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
卷八十四 第 18a 页 WYG0971-0394a.png
 添设浙江湖广广东福建河南四川广西贵州司各
 主事三人山东司郎中一人主事三人陜西司郎中
 二人主事三人山西司郎中三人主事四人云南司
 主事四人条为四科曰民曰度支曰金曰仓司务二
 人照磨所照磨一人检校一人所属衙门宝钞提举
 司抄纸局广积库承运库广盈库大库银库节慎库
 印钞局宝盈局御马仓张家湾检校批验所宝钞广
 惠库赋罚库甲乙丙丁戊字库外承运库行用库军
卷八十四 第 18b 页 WYG0971-0394b.png
 储仓提举仓库局所大副使各程其出纳簿录其行
 绩听户部凡本部所掌赋役稽勾版籍岁会实徵十
 岁攒黄册册有丁有田丁有役田有租田曰官田曰
 民田凡二等租曰夏税曰秋粮凡二等丁有力役有
 雇役计其丁田为差凡盐存积十二常股十八召商
 输刍粟左边十八次支十二凡颁禄俸粮廪兼本折
 色本色母过十六折色母过十五凡漕运曰支兑曰
 改兑支兑十八改兑十二凡贮粟曰京仓曰通仓京
卷八十四 第 19a 页 WYG0971-0394c.png
 仓十八通仓十二凡藏银曰内帑曰大仓内帑十二
 大仓十八凡兵农曰屯田曰营民屯田十八营田十
 二凡边储曰田赋曰盐赋田赋十六盐赋十四边有
 行郎中曰边郎掌出纳边储
 礼部虞夏之时秩宗典三礼 周官宗伯掌邦礼治
 神人和上下 蔡沉曰春于四时之序为长故其官
 谓之宗伯成周合乐于礼官谓之和者以乐而言也
 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礼后
卷八十四 第 19b 页 WYG0971-0394d.png
 汉尚书吏曹兼掌斋祀亦其职也魏晋以下多称祀
 部至隋因后周礼部之名而兼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唐龙朔中改礼部尚书为司礼大常伯后又改为春
 官寻复旧宋礼部判部事二人以两制及带职朝官
 以上充凡礼仪之事贡举之政各有所归及官制行
 始正其职凡关于礼乐者皆掌之皇朝尚书(一/人)掌礼
 乐贡举封建朝贡祭祀宴飨术艺道佛之政令左右
 侍郎各(一/人)其属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各郎
卷八十四 第 20a 页 WYG0971-0395a.png
 中(一/人)主事(二/人)提督四夷馆主客主事(一/人)司务(二/人)所属
 衙门鸿胪寺司仪署司宾署行人司铸印局教坊司
 本部所掌凡一切大朝贺大册封仪节及百官位次
 章奏凡监学规条岁贡乡试会试及廷试赐进士及
 第出身有差凡宴礼三曰大宴中宴小宴郊宴最大
 凡射礼二曰大射曰宴射凡祭三曰天神曰地祗曰人
 鬼辨其大祀中祀小祀之异凡丧礼五曰斩衰曰齐
 衰曰大功曰小功曰缌麻辨其同姓九族异姓亲疏
卷八十四 第 20b 页 WYG0971-0395b.png
 之等凡乐曰中和诏乐曰堂下乐曰陛乐曰侑食乐
 曰大雅乐雅乐领之大常而俗乐则领之奉銮凡番夷
 辨其五年三年二年比年再至之贡以均赐赏凡膳
 羞领之光禄而会其数程其出纳及番夷土官下程
 之等凡钦天历象庙寝飨荐葬祭谥赠卜筮医药
 道佛之事四司各率其职以赞尚书
 兵部周官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 蔡沉曰军
 政莫急于马故以司马名官何莫非政独戎政谓之
卷八十四 第 21a 页 WYG0971-0395c.png
 政者用以征伐而正彼之不正王政之大者也平谓
 强不得凌弱众不得暴寡而人皆得其平也周礼夏
 官大司马之职以九伐之法正邦国 按九伐之法
 冯弱犯寡则𤯝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凌外则坛
 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
 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凌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
 行则灭之是已则司马之职乃掌兵以讨乱者也故
 吴澄谓制畿封国设仪辨位进贤兴功建牧立监等
卷八十四 第 21b 页 WYG0971-0395d.png
 事以为非司马之职釐而正之亦一见欤
 汉置五曹未有主兵之任盖有太尉掌之也魏始置
 五兵尚书(谓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也若/周礼五兵则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魏晋尚书有驾部郎后周为大司马隋为兵部尚书
 唐龙朔中改为司戎太常伯又改为夏官又改为武
 部选举亦为三铨制如吏部宋兵部判部事一人凡
 兵籍武官军师卒戎之政令悉归于枢密院其选授
 小者又归三班本曹但掌三驾仪仗卤簿等仪及岁
卷八十四 第 22a 页 WYG0971-0396a.png
 终以义勇兵箭手塞兵之数上于朝而已元丰更制
 惟民兵马政权𨽻枢密院武官铨选并归吏部矣皇
 朝尚书(一/人)掌武卫官军选授简练镇戍厩牧传邮舆
 皂之政令左右侍郎各(一/人)为之贰其属武选车驾职
 方武库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添设
 武选郎中(一/人)主事(四/人)车驾郎中(一/人)主事(二/人)职方郎中
 (一/人)主事(四/人)武库主事(二/人)守山海关职方主事(一/人)司务
 (二/人)所属衙门京卫武学典牧所会同馆大通关本部
卷八十四 第 22b 页 WYG0971-0396b.png
 所掌凡世武官曰指挥使同知佥事正副千户卫镇
 抚实授试百户所镇抚凡流官都督三等不得世即
 有世者出特恩凡岁六铨官二等曰旧官曰新官皆
 有流有世凡首功四等曰北敌曰辽东女直曰西番
 苗蛮曰内地反贼凡战功二等曰奇功曰首功凡赏
 三等曰加赏曰给赏曰量赏凡土官六等曰宣慰宣
 抚招讨安抚长官千夫长凡马政三曰民牧曰卫牧
 曰京府寄牧凡传邮二曰驿曰递运所在京师曰会
卷八十四 第 23a 页 WYG0971-0396c.png
 同馆凡设官都督府五都指挥使司二十一留守司
 二卫四百九十一守禦屯田群牧千户所三百十一
 仪卫司三十二宣抚招讨宣慰安抚长官司九十五
 番夷都司卫所四百七凡将校五等曰镇守曰恊守
 曰分守曰守备曰备倭其官称曰总兵曰副总兵曰
 参将曰游击将军曰都指挥曰行指挥事凡六等监
 以都御史曰赞理军务凡简练三营曰五军练五军
 将士曰神枢司旗纛曰习火器统以文武大臣曰总
卷八十四 第 23b 页 WYG0971-0396d.png
 督京营戎政曰协理京营戎政嘉靖间添设本部协
 理戎政侍郎或尚书(一/人)凡有征讨命将出师请命文
 武大臣曰提督曰总制
 丘氏浚曰宋以枢密府专掌兵政与中书省谓之两
 府令制设兵部以掌兵政所以统军旅而专征伐则
 归之五军都督府焉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征伐之
 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彼此相维内外
 相制尽善极矣
卷八十四 第 24a 页 WYG0971-0397a.png
 刑部舜典帝曰皋陶蛮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 周
 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周礼秋官大司寇
 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按郑玄注曰寇者害
 也司寇掌刑而属于秋官秋者天气肃杀而刑以义
 为主也三典者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
 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盖辟地立君之国其民未
 习于教宜以柔克治之承平守成之国其民已熟于
 教宜以正直治之篡弑叛逆之国其民不率于教宜
卷八十四 第 24b 页 WYG0971-0397b.png
 以刚克治之使不敢为恶所谓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者非耶
 汉成帝时尚书增置三公曹主断狱光武改二千石
 曹为贼曹掌中都水火盗贼词讼罪法重于诸曹魏
 晋而下多置都官尚书后周为秋官大司寇隋初为
 都官尚书唐龙朔改为司刑太常伯又改为秋官又
 为宪部宋刑部判部事二人又有审刑院元丰中官
 制行刑部始专其官皇朝尚书(一/人)掌刑名徒𨽻勾覆
卷八十四 第 25a 页 WYG0971-0397c.png
 关禁之政令左右侍郎各一人为之贰其属浙江以
 下十三清吏司如户部之制各掌其分省及兼领京
 府直𨽻之事仍各分为宪比司门都官四科各郎中
 (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漕运理刑主事(一/人)司务(二/人)照磨
 (一/人)检校(一/人)司狱(六/人)本部所掌律凡六百有六条例凡
 三百七十有六条律例所不及者比而议请焉凡象
 刑之名五曰笞杖徒流死二等流三等徒杖笞并五
 等熟恶之戮十曰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
卷八十四 第 25b 页 WYG0971-0397d.png
 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凡原宥之议八曰亲故功贤
 能勤贵宾凡贪墨之赃六曰监守盗常人盗窃盗枉
 法不枉法坐赃凡狱具七曰笞杖讯枷扭索镣凡秋
 决并三覆奏凡狱成移大理寺谳而平焉
 工部舜典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
 共工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
 咨益汝作朕虞 周官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按
 虞时垂为治百工之官益为掌山泽之官故各咨而
卷八十四 第 26a 页 WYG0971-0398a.png
 命之至周司空掌营国邑而山虞林衡川衡泽虞之
 官皆属之盖各为一官东汉以后莫不然故并纪之
 见后世冬官所自起云 周礼冬官属有考工掌百
 工之事曰国有六职百工其一焉
 汉成帝初置尚书有民曹主凡民吏上书光武改民
 曹主缮修功作盐地园苑魏置左民尚书亦领其职
 晋宋以来有起部尚书而不常置后周为冬官大司
 空隋为工部尚书改为司平大常伯又改为冬官宋
卷八十四 第 26b 页 WYG0971-0398b.png
 置工部判部事一人事皆𨽻三司本曹无所掌元丰
 官制行尚书始掌工部之政今皇朝尚书一人掌工
 役农田山川泽薮河渠之政令左右侍郎各(一/人)为之
 贰易州厂侍郎(一/人)其属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
 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添设郎中虞衡(二/人)
 水(四/人)屯田(一/人)员外郎营缮(二/人)虞衡(二/人)主事营缮四人
 都水(八/人)司务(二/人)所属营缮所文思院军器局皮作局
 宝源局鞍辔局广积通积通州白河抽分竹木局织
卷八十四 第 27a 页 WYG0971-0398c.png
 染所杂造局芦沟桥抽分竹木局大通关本部所掌
 凡工匠二等曰轻班曰住坐凡工囚二等曰杂工凡
 采捕禽兽及骨革毛羽水课禽十八兽十二陆课兽
 十八禽十二凡军器军装岁一造或三岁一造凡火
 器曰火车曰火伞曰神鎗曰将军四等曰铳六等曰
 箭三等曰炮十二等凡水利曰漕运曰灌田凡桥梁
 曰舟梁曰石梁凡舟七等曰黄船曰马快船曰海运
 船曰鲜船曰备倭船曰战船曰粮船凡车三等曰大
卷八十四 第 27b 页 WYG0971-0398d.png
 车曰小车曰战车四司各分领其职以赞尚书六部
 在洪武初俱正三品衙门仍属中书省十三年中书
 省革始升六部尚书为正二品按秦少府遣吏在殿
 中主发书谓之尚书汉光武始分尚书为六曹秦以
 郎为内侍故曰侍郎隋炀帝于六曹各置侍郎一人
 秦以郎侍尉居中故曰郎中隋文帝于尚书二十四
 司各置员外郎一人谓本员之外复置郎也后魏于
 尚书诸司置主事令史隋焬帝但曰主事皆吏长之
卷八十四 第 28a 页 WYG0971-0399a.png
 名也
  六部总论
 曰有虞九官成周六卿其实一也或析为二兵刑是
 也或合而为一礼乐工虞是也然虞官百周三倍之
 (每卿三十属六/卿三百六十属)卿虽寡而副之者多也则周之六当
 虞之九岂遂略于古哉总之也要而属之也详无繁
 无旷固无害其为善法已后世繁之弊则如杜佑之
 言曰官名职务迁易不同空存虚称皆无事实故有
卷八十四 第 28b 页 WYG0971-0399b.png
 二皋陶二垂二契二伯夷二伯夔之说旷之弊则如陆
 长源之言曰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山
 川金仓不管钱榖光禄不供酒卫帟不供幕秘书不
 校勘著作不修撰官朝虚设俸禄枉请要之其为繁
 者乃其所以为旷也我朝六部统各司各司分掌天
 下之务如网之有纲如丝之有纪上下相承巨细毕
 举其官属虽无三百六十之多其间脉络相通体统
 不紊于周官所谓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
卷八十四 第 29a 页 WYG0971-0399c.png
 成兆民者诚得其遗意矣且其事一归于朝廷而不
 专任于一人是以二百年来上无纷更之弊而久安
 其政下无专擅之祸而各安其位如一日者岂偶然
 之故哉
 都察院周礼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政令以赞
 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按郑
 注太宰以六典治邦国八则治都鄙八统治万民治
 出于令而赞之以书者御史也盖内史出王命外史
卷八十四 第 29b 页 WYG0971-0399d.png
 书外令御史为之属则赞二官之书以百官班籍系
 焉故亦以书数之(此注似/不误)即其数而数从政则察其
 不职者而使之各修其职亦赞书也(此似因后世御/史传会其说或)
 (遂因书事而/以之察官也)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
 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前则皆记事之职也至秦汉
 始为紏察之任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
 史大夫寺亦谓之宪台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
卷八十四 第 30a 页 WYG0971-0400a.png
 之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唐龙朔改御史
 台曰宪台咸亨复旧门北阙主阴杀也御史为风霜
 之任初汉故事选郡守相高第为御史大夫任职者
 为丞相唐制御史大夫一人中丞二人其属有三院
 一曰台院侍御史𨽻焉二曰殿阁殿中侍御史𨽻焉
 三曰察院监察御史𨽻焉大事奏裁小事达凡有弹
 劾御史以白大夫大事以方幅小事署名而已宋初
 沿唐制大平兴国中以张巽为监察御史正名举职
卷八十四 第 30b 页 WYG0971-0400b.png
 自此始元丰中以御史专领六察其后以中丞为台
 长知杂御史为侍御史言事官为殿中侍御史六察
 官为监察御史大夫无正员止为兼官而已皇朝元
 年设御史台洪武十三年改都察院十七年始定设
 都御史(即古御史/大夫之职)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即古中/丞之职)左右
 各(一/人)职掌紏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凡事之不
 公不法者皆在所理凡敕差在外都御史或副佥都
 御史各奏敕行事大抵内地专职抚循边镇军务为
卷八十四 第 31a 页 WYG0971-0400c.png
 重其因事暂设者事毕而罢即遣尚书侍郎必兼都御
 史衔其属浙江以下十三道监察御史有分道而无
 专官一人常兼数道河南道独掌内外官考察之事
 (河南浙江江西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七人陜西湖广山西各十八人云南十一人)
 总之十三道职在紏劾百司照刷文卷问拟刑名巡
 按郡县若经历都事各(一/人)典出入文移叙差御史司
 务(二/人)典参谒受事照磨检校各(一/人)典磨勘卷宗司狱
 (六/人)皆其属也
卷八十四 第 31b 页 WYG0971-0400d.png
 巡抚永乐间遣尚书侍郎少卿等官镇守景泰因与
 巡按不相统属难以行事定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
 者加总督赞理掌粮饷者加总督兼理他如整饬边
 备提督边关及抚治流民等项皆随事异名若边境
 有事又有总督提督参赞赞理及经略巡视之名(总/督)
 (陜西军务一人总督宣大一人总督辽蓟一人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一人总督粮储兼巡抚江南一人)
 (总督南京粮储一人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一人提保/督南赣汀漳军务兼巡抚一人提督紫荆三关巡抚)
 (定一人提督雁门三关巡抚山西一人总理河道又一/赞理军务兼巡抚陜西一人提督军务兼巡抚浙江)
卷八十四 第 32a 页 WYG0971-0401a.png
 (人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一人甘肃宁夏大同宣府/辽东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各一人整饬蓟州兵备巡)
 (抚顺天等府一人抚治郧阳等处一人/巡抚河南一人山东一人江西一人)盐法屯田督
 饷采木讨贼禦敌总制经略各巡视无常员近例或
 尚书侍郎治事于外者兼都御史以便行事事毕而
 罢
 御史差委国朝宣德二年差御史各处清军天顺二
 年奏准三年更替正统元年差御史提督南北直𨽻
 学校三年差御史巡视盐课十三年差御史巡视京
卷八十四 第 32b 页 WYG0971-0401b.png
 城成化三年差御史于陜西巡茶一年更代凡差委
 御史出巡追问审理刷卷等事都御史具事目请旨
 点差在内则京畿道刷卷及巡视京营提督巡仓巡
 库巡视光禄清恤监课在外则巡按清军刷卷巡盐
 巡河巡关巡茶印马屯田捕盗盘粮勘事而遇有征
 行则有监军纪功之差
 通政使司舜典帝曰龙朕塈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
 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朱子曰纳言之官
卷八十四 第 33a 页 WYG0971-0401c.png
 命令政教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出则谗说不得行而
 矫伪无所托矣敷奏复逆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入则
 邪僻无自进而功绩有所稽矣周之内史汉之尚书
 魏晋以来所谓中书门下者皆此职也
 按朱子所谓纳言之官即内史尚书中书门下之职
 者盖内史周礼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内治
 韦昭释尚书曰尚犹奉也百官奉事当省按平处奏
 之故曰尚书通典言秦官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
卷八十四 第 33b 页 WYG0971-0401d.png
 书尚犹主也汉初有六尚其一曰尚书此二职与纳
 言相似惟所谓中书门下者则多掌机密诏命所职
 微不同而宋门下省所掌者乃近纳言之职宜详之
 皇朝通政使(一/人)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
 入移状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及军情声息灾异皆审
 署参覆而上下焉通政参议各(一/人)左右参议各(一/人)
 之贰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知事(一/人)
 大理寺虞之士周之司寇秦之廷尉皆掌刑之官汉
卷八十四 第 34a 页 WYG0971-0402a.png
 初因秦称景帝始更名大理武帝复为廷尉宣帝置
 左右廷尉然时尚未置刑曹尚书廷尉即主刑非特
 为评刑置也至本始中宣帝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寖
 深决狱不当其为置廷尉平于是选于定国为廷尉
 求明察宽恕黄霸等以为廷平后世以大理寺平允
 法司刑狱盖如此皇朝卿(一/人)掌审谳允反刑狱之政
 令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其属左右寺正各
 (一/人)寺副(一/人)评事(四/人)凡刑部都察院十三道所问罪狱
卷八十四 第 34b 页 WYG0971-0402b.png
 必俟平允然后法司定罪若不当罪驳回再讯必服
 乃决
 太常寺太常者亦唐虞伯夷秩宗兼夔典乐及周宗
 伯之任也秦改曰奉常典宗庙礼仪汉初曰太常(太/常)
 (者王之旌也画日月焉王者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奉持之故日奉常一说欲令国家盛大常存故曰)
 (太/常)以列侯忠敬孝慎者居之唐因隋曰太常龙朔为
 奉常光宅改为司礼寻复旧制属太祝奉礼协律等
 官统大乐鼓吹太医太卜诸祠等署宋初太常寺皆
卷八十四 第 35a 页 WYG0971-0402c.png
 以禁林之长主判而礼院自有判院同判中兴并省
 寺监独存太常又命太常兼宗正皇朝卿(一/人)掌祭祀
 礼乐之事总其官属籍其政令以听礼部少卿(一/人)
 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掌译书之事以听于翰林寺丞(二/人)
 首领官典簿(二/人)属官博士(二/人)神乐观提点知观协律
 郎赞礼郎司乐天坛祠祭署地坛祠祭署祖陵皇陵
 孝陵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大陵康陵十一祠祭
 署各有奉祀祀丞杨王徐王坟各有奉祀牺牲所有
卷八十四 第 35b 页 WYG0971-0402d.png
 吏目皆属焉
 光禄寺周礼天官膳夫为食官之长自膳夫以下有
 庖人内饔外饔烹人等官皆以上士中士下士为
 之属于冢宰以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
 即今光禄寺官之职然南北朝以来官则是而所职
 则非盖秦有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汉初因之至武帝
 始更名光禄勋后汉令所职同典三署郎更直执戟
 宿卫居禁中郊祀之事掌三献自魏晋以后无复三
卷八十四 第 36a 页 WYG0971-0403a.png
 署郎而光禄不复居禁中梁除勋字谓之光禄卿北
 齐称光禄寺置卿少卿兼掌膳食自此始矣唐改为
 司宰寺又改为司膳掌终献行事领大官等四署宋
 仍为光禄寺判寺事一人其属大官四局分𨽻御厨
 法酒库中兴后废光禄并入礼部皇朝卿(一/人)掌祭享
 宴劳酒醴膳羞之事辨其名数会其出入量其丰约
 以听于礼部少卿(二/人)寺丞(二/人)其属典簿(二/人)录事(一/人)
 官珍羞良酝掌醢各署正(一/人)监事(四/人)又有司牲局司
卷八十四 第 36b 页 WYG0971-0403b.png
 牧局各设大使𨽻焉
 太仆寺周礼大司马之属有大仆下大夫也掌正王
 之服位王朝则前正位而退亦如之又掌路鼓之政
 而御仆御庶子皆其所受事者若戎仆齐仆道仆田
 仆则皆驭车之职也然周王命伯囧作大仆正训之
 曰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怠盖侍御
 仆从最为亲近亦有旦夕承弼之责焉汉大仆亦掌
 舆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晋宋不
卷八十四 第 37a 页 WYG0971-0403c.png
 常置唐改大仆为司驭又改为司仆宋大仆寺判寺
 事一人中兴后废大仆并入兵部皇朝卿一人掌牧
 马之政令而听于兵部少卿(三/人)一人佐寺事一人督
 营马一人督畿马寺丞(八/人)分理京卫畿府及山东河南
 六郡孳牧寄牧其属主簿一人勾省文移常盈库大
 使(一/人)掌贮金马
 鸿胪寺鸿胪之名(应劭曰郊庙行礼赞导九宾鸿/声也胪传也所以传声赞导也)
 自于汉盖因周官大行人(掌大宾/客之礼)秦典客之职而改
卷八十四 第 37b 页 WYG0971-0403d.png
 为之也建中时改大鸿胪为大行令其后竟复之而
 为属官唐改为司文又改为司宾后复旧宋鸿胪寺
 判寺一人元丰始置卿丞所𨽻官属十有二如太乙
 宫建隆观之类中兴后废鸿胪入礼部皇朝初为侍
 仪司三十年始改为鸿胪寺外夷通事𨽻焉卿(一/人)
 朝会宾客吉凶礼仪之事左右少卿寺丞各(一/人)为之
 贰其属主簿一人司宾司仪署各署丞(一/人)鸣赞(八/人)
 班(五十/四人)
卷八十四 第 38a 页 WYG0971-0404a.png
 詹事府左右春坊 司经局 凡三王教世子审父
 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
 而审谕之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保也者
 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所谓教太子者如
 是焉正矣秦汉以下始加置詹事(应劭曰詹/省也给也)中庶子
 (按此亦因周礼诸子之官盖周时国子属太子为国/之贵游诸子之官则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
 (治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太/子惟所用之然实非太子官属也)及诸府寺等官亦
 有以他官而监护者自魏以后久旷东宫制度缺废
卷八十四 第 38b 页 WYG0971-0404b.png
 官司不具至隋分东宫置门下坊典书坊以分统诸
 局唐始置詹事府左右二春坊而庶子中允谕德赞
 善舍人录事之官备矣宋仍唐制东宫有六傅下至
 率更令仆然官存而无职司至道中建储闱始置职
 司而并以他官兼充及太子登极则省春坊司累朝
 皆然皇朝东宫大臣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
 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太子宾客然不列
 于詹事府无定员无专授为大臣兼官加官或赠官
卷八十四 第 39a 页 WYG0971-0404c.png
 而已若以辅导东宫为职而实东宫官者则詹事府
 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为之贰凡侍东宫讲读暨坊局翰
 林院番直凡讲读毕上所处分府部军政要务及抚
 谕四夷恩义率其僚属暨坊局陈设于东宫府院官
 得互兼凡试士修书皆与焉坊局亦如之主簿(一/人)
 勾会文移检稽脱失录事(一/人)佐之通事舍人(二/人)典东
 朝参谒辞见之礼及承令问劳之事左右春坊大学
 士各(一/人)典东宫上奏请及下启笺讲读之事审慎而
卷八十四 第 39b 页 WYG0971-0404d.png
 监省之左右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各(一/人)凡东宫监国
 抚军出狩及朝会出入覆启画诺审署移詹事凡诸
 详𤯝若伶仆改变新声导逢非礼者必陈古义申典
 制紏正而请斥之凡内外庶政可为规讽者随事赞
 谕焉左右司郎各(一/人)掌弹劾宫僚紏举职事左右清
 纪郎各(一/人)参佐之左右司谏各(一/人)掌箴诲监戒之事
 参司经局洗马(一/人)掌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刋缉之事
 立正本副本贮本以备进览凡天下图册上东宫者
卷八十四 第 40a 页 WYG0971-0405a.png
 皆受而藏之校书正字各(一/人)掌缮写装演经史子集
 典制图书正其误缪调其音切以佐洗马
 国子监周礼师氏以三德三行教国子凡国之贵游
 子弟学焉保氏养国子以道教之以六艺六仪汉制
 博士至东京凡十四人而聪明有威重者一人为祭
 酒谓之博士祭酒(胡广注曰凡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长古者宾得主人馔则老人举)
 (酒以祭此国子祭/酒名之所自始也)晋初立国子监又立大学齐梁改
 祭酒为国师凡国学官自汉以下并属太常至隋始
卷八十四 第 40b 页 WYG0971-0405b.png
 革之又改寺为学(初北齐号/国子寺)焬帝改为国子监唐龙
 朔中改为司成馆祭酒为大司成光宅改为成均监
 宋国子监有判监事有勾管监事崇宁立辟雍置大
 司成总辟雍太学之政令国初为国子学升博士许存
 仁为祭酒洪武六年增广监子生谕礼部祭酒乏人
 其询天下名士通今博古才德堪为人师者以名闻
 十五年始改国子学为国监十六年宋讷为祭酒命
 曹国公文忠领国子监事车驾时时临视以故国官
卷八十四 第 41a 页 WYG0971-0405c.png
 不得中厅而坐中门而行(已上皆国/子监本原)监制若彝伦堂
 若左右绳愆厅若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
 堂则两畿同焉祭酒一人掌国学举人贡生官生恩
 功生例生夷生幼勋臣教训之事司业(一/人)为之贰其
 属监丞(一/人)坐绳愆厅领监事博士(五/人)坐博士厅分经
 训教助教(十五/人)学正(十/人)学录(七/人)坐六堂专职教诲其
 典簿典籍掌馔各(一/人)
 翰林院汉制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五日一美食下
卷八十四 第 41b 页 WYG0971-0405d.png
 天子一等虽无代言之名其端巳见于此矣唐制乘
 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自太宗时名儒学士时
 时召以草制然犹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召文士元
 万顷等草诸文词常于北门候进止时人谓之北门
 学士玄宗初制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
 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
 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诰文敕然犹未
 有专院后又改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
卷八十四 第 42a 页 WYG0971-0406a.png
 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其选用益重而礼
 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天子私人内宴则居宰相之下
 一品之上宋朝初命为学士皆遣使就第宣诏旨召
 入院故事学士院常在金銮殿侧号为深严不预外
 司事宋太祖以来藉其才用始令判三铨及知大常
 礼院事矣
 又按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备顾问出入侍从因
 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犹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
卷八十四 第 42b 页 WYG0971-0406b.png
 也然唐所谓学士只取文学之人随其官之崇卑入
 院者皆为学士延觐之际则各随其元官立班而所
 谓学士未尝有一定之品秩也故其所亲遇者号为
 内相可以朝夕召对参议朝政或一迁而为宰相而其
 孤远新进者或起自初阶或元无出身至试令草麻
 制甚者或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人皆呼学士
 自唐至五代皆然至宋则始定制资浅者为直院暂
 行者为权直于是真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
卷八十四 第 43a 页 WYG0971-0406c.png
 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皇朝吴元年初置翰林国史
 院洪武十四年令翰林编修检讨典籍春坊司直郎
 正字赞读考驳诸司奏启平允则列名封上署曰翰
 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某官某十八年革所置秘书
 监弘文馆及起居注等定翰林官制学士(一/人)掌词翰礼
 文章诏敕备顾问正图书考议制度凡经筵日讲修
 书之士皆承受而统领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一/人)
 职专讲读经史五经博士(五/人)专讲经义以佐学士讲
卷八十四 第 43b 页 WYG0971-0406d.png
 读典籍(二/人)勾辑图书以时什袭而藏之侍书(二/人)以字
 书侍上待诏(二/人)应对孔目(一/人)典文移出入史官修撰
 (三/人)编修(三/人)检讨(四/人)掌修国史凡诸大政上所下诏敕
 书檄批答王言皆谨籍而记之以备实录庶吉士者
 初称中书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又有翰林院承
 敕监庶吉士永乐二年始定为翰林院庶吉士进士
 善文词者就试谓之馆选盖选进士教养之无定员
 其留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为给事中御史主
卷八十四 第 44a 页 WYG0971-0407a.png
 事
 丘氏浚曰翰林之职以备顾问参议论侍讲读谓之
 侍从可也而博士典籍舍人等官亦系之侍从者盖
 以今制皆属于翰林故也中书舍人之职虽有专科
 然所书者学士所草之诏况今内阁亦有别书诏敕
 云
 中书科秦始置中书谒者汉元帝去谒者字魏文帝
 改秘书省为中书省令为中书令置通事郎后改为
卷八十四 第 44b 页 WYG0971-0407b.png
 中书侍郎隋文时中书令与侍中知政事为宰相舍
 人本周官掌平宫中之政唐初置中书舍人国初中书
 省设置省舍人后革省为科定中书舍人二十人无
 正贰印属资深者掌书诰敕册符铁劵凡草请翰林
 院宝请诸内府左劵宝籍归诸古今通集库凡诰敕
 勘合籍以给就章为号凡诰敕之号四
 尚宝司周官有典瑞掌节二官掌瑞节之事(瑞节信/也典瑞)
 (属春官掌/节属地官)
卷八十四 第 45a 页 WYG0971-0407c.png
 秦汉有符节令丞领符玺郎文帝时与郡守有铜虎
 符竹使符之制皆属焉(符与郡守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隋有符
 玺局属门下省唐称符宝郎掌天子之八宝及国之
 符节并纳于宫中有行从则请之杂著有符节令箴
 曰防不可不审制不可无常其职所系如此皇朝初
 称符玺郎后置尚宝司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恩印寄
 禄无常员卿职在禁庭守宝玺符牌印章而辨其所
 用有事请于内既事而藏之凡宝十四曰奉天之宝
卷八十四 第 45b 页 WYG0971-0407d.png
 以镇万国祀天地曰皇帝之宝以册封赐劳曰皇帝
 信宝以徵召军旅曰天子之宝以祭享鬼神曰天子
 行宝以封赐夷蛮曰天子信宝以调发番兵曰制诰
 之宝以识诰命曰敕命之宝以识敕命曰广运之宝
 以识黄选勘籍曰御前之宝以进御座从军驾曰皇
 帝尊亲之宝以答赐宗人曰敬天勤民之宝以训迪
 有司凡奉宝用宝从宝洗宝与印绶监俱凡扈守侍
 卫令牌之号六以警夜巡金牌之号五以严守卫凡
卷八十四 第 46a 页 WYG0971-0408a.png
 半字铜符之号四以稽巡守凡铜牌之号一以稽卒
 凡牙牌之号五以察朝参凡祭牌之号三以谨祀事
 凡双鱼铜牌之号以肃直卫以洁祀坛凡符验之号
 五以给传邮通制命
 六科周礼有保氏掌谏王恶而后世因之设谏诤之
 员如谏议大夫(秦汉/皆设)左右补阙拾遗(唐设宋亦/有补阙)司谏
 正言(宋/设)皆谏官也而给事中则为秦加官汉因之所
 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答应位次中常侍侍中
卷八十四 第 46b 页 WYG0971-0408b.png
 黄门(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无定员诸给事中日上朝谒平尚
 书奏事分为左右曹以有事殿中故曰给事中汉省
 魏复置唐属之门下省开元改曰黄门省给事中掌
 侍左右分判省事察弘文馆缮写校雠之课凡百司
 奏抄侍中既审而驳正违失宋太宗置封驳司嘉祐
 中何郯以待制领此职诏令有不便者辄封去之仁
 宗嘉其振职皆从之自此遂为故事元丰中始正除
 为职事官(已前皆/为加官)凡四人治六房掌读中外出纳及
卷八十四 第 47a 页 WYG0971-0408c.png
 判后省之事政令失当除授非人则奏驳之皇朝初
 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始分为六科二十二年改给
 事魏敏卓敬等八十一人为士源先是上以给事中
 数符元士改为元士至是曰六科政事本源又改为
 士源未几复为给事中都给事则二十四年所增也
 吏户礼兵刑工科各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各(一/人)
 事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工科(四/人)盖随事烦
 简而设员也凡章奏出入咸必经由有所遗失牴牾
卷八十四 第 47b 页 WYG0971-0408d.png
 更易紊乱驳封凡朝政之得失百官之贤佞皆许联
 署以闻实兼前代谏议补阙拾遗之职也祖宗设官
 不以谏诤名官欲人人皆得以尽其言也而又专寓
 其责于科道设官之意深矣求言之意切矣
 行人司周礼有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大/宾)
 (要服以内诸侯也/大客其孤卿也)小行人掌邦国之礼籍以待四方
 之使者(礼籍名位尊/卑之书也)秦之典客汉之鸿胪皆其职也
 汉文有大行为鸿胪属官颜师古曰事之尊重者遣
卷八十四 第 48a 页 WYG0971-0409a.png
 大鸿胪而轻贱者遣大行人是已武帝时更名行人
 为大行令其后事归鸿胪唐之典客司仪(二署/名)宋之
 怀远(驿/名)其名不一然皆鸿胪之事无复有行人之名
 矣皇朝建文中并行人司于鸿胪寺靖难后复故司
 正(一/人)司副(二/人)行人(二十/六人)职专奉使之事凡颁行诏敕
 册封宗藩抚谕番夷徵聘才贤及赏赐慰问赈济军
 旅祭祀叙差焉凡法司谪戍囚徒(送五府者填/精微缴内府)
 钦天监天文之掌所从来远矣自少皞以凤鸟氏为
卷八十四 第 48b 页 WYG0971-0409b.png
 为历正颛顼命重黎司天地唐虞之羲和周之冯相
 保章(一掌天文之次序/一掌天文之变动)皆其职也然周官又因夏殷
 设大史郑氏以为史官之长又曰长官也故正岁年
 以序事颁告朔于邦国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咸所掌
 焉当周宣王时大史官失其序守而为司马氏司马
 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适晋(有子颓叔带/之难故奔晋)
 入梁汉武置太史公以司马谈为之位在丞相上天
 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谈卒子迁嗣之后宣帝
卷八十四 第 49a 页 WYG0971-0409c.png
 以其官为令太史行文章而已秦汉以来盖并周之
 太史冯相保章三职唐改太史局为秘书阁改令为
 郎中又改为浑仪监其后又改为太史监宋有司天
 监天文院钟鼓院官有攸司至元丰正官制则以太
 史局𨽻秘书省而官有令有正而春官夏官中官秋
 官冬官之属备矣皇朝钦天监初名大史监洪武元
 年改为司天监又置回回监三年始改为钦天监二
 十一年革回回监回回历法𨽻焉监正(一/人)掌察天文
卷八十四 第 49b 页 WYG0971-0409d.png
 历数监副(二/人)为之贰其属主簿(一/人)春夏中秋冬官各
 (一/人)五官灵台郎(四/人)五官保章正(一/人)五官挈壶正(一/人)
 官监候(二/人)五官司历(二/人)五官司晨(二/人)刻漏博士(二/人)
 玄象图书密疏上非其职不得预凡习业者分为四
 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回回历历自五官正至天文生
 阴阳人各专科肄焉历有四曰大统历曰御览月令
 历曰七政躔度历曰六壬遁甲历注上历三十二事
 壬遁历六十七事
卷八十四 第 50a 页 WYG0971-0410a.png
 太医院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以共医其属
 曰疾医以养内疾曰痬医以攻外然曰凡邦之有疾
 病者曰养万民之疾病则其所治者不特王宫以内
 而已秦汉有太医令丞唐因隋制太医署令主医药
 凡领医针炙按摩咒禁各有博士宋因五代制设翰
 林医官院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事崇宁
 中诏医官有劳转皇城使实及五年又七年又十年
 依次许除遥郡刺史团练防禦使医官则有和安成
卷八十四 第 50b 页 WYG0971-0410b.png
 和成安全大夫之名而医正以下皆官以翰林其名
 猥多且无所稽据甚矣政和初始易其名然犹十有
 四阶至绍兴后员始大省国初设医学提举司改为
 太医监二十二年始定今制内府有御药房嘉靖中
 改为圣济殿院使(一/人)掌医疗之法院判(二/人)为之贰其
 属吏目(一/人)御医(十八/人)所属门惠民药局生药库凡医
 术十三科医官医士医生科习业曰大方脉曰妇人
 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旋
卷八十四 第 51a 页 WYG0971-0410c.png
 曰按摩曰祝由(末二科/不传)
 上林苑监上林之设自汉始盖汉武帝元鼎中初置
 水衡都尉本于虞周山泽之官然实以掌上林苑主
 上林离宫燕休之处后汉省之并其职于少府一云
 后汉上林苑有令丞主苑中禽兽颇有人居皆主之
 唐因隋属司农亦有令丞掌诸苑囿池沼种蔬果藏
 冰之事宋四园苑(东曰宜眷南曰玉津/西曰琼林北曰瑞圣)提举官无常
 员元丰后四园苑属司农圣祖洪武二十五年议
卷八十四 第 51b 页 WYG0971-0410d.png
 开上林苑比图上上曰妨民业不可遂止永乐五年
 始设今上林苑其属良牧等凡十署宣德十年定四
 署左右监正各(一/人)掌苑囿园池牧畜种树之事左右
 监副各(一/人)左右监丞各(一/人)为之贰凡禽兽草木蔬果
 率其属督其养户以时经理其养地栽地而蓄植之
 以供祭祀宾客官府之膳羞其属典簿(一/人)良牧蕃育
 林衡嘉蔬四署各典署(一/人)署丞(二/人)录事(二/人)
 京府今顺天应天所谓京府也府有尹实秦汉内史
卷八十四 第 52a 页 WYG0971-0411a.png
 之职(此内史本因周官/之名而所掌则非)掌治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
 内史武帝更名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右冯翊
 (绝高曰京千亿曰兆大众所/聚故曰京兆冯辅也翊佐也)又更所谓都尉者名
 曰右扶风(取扶助/风教也)共为三辅治长安城中(三辅黄图/曰长安以)
 (东为京兆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耳/赵广汉常叹曰乱吾治者三辅也诚得兼之直差异)
 后汉都洛阳置河南尹以三辅陵庙所在不改其号
 但减其秩与太守同唐京兆府本为雍州置牧一人
 以亲王为之而以长史理人开元中改雍州为京兆
卷八十四 第 52b 页 WYG0971-0411b.png
 府置牧如故或以亲王居閤而遥领焉五代都汴置
 开封尹宋朝牧尹不常置太宗真宗皆尝尹京后亲
 王无继者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典司毂下为
 要剧之任焉崇宁中罗权知府牧以皇子领尹以文
 臣充中兴乾道中皇子领临安府就东宫为廨置少
 尹后皇太子辞免复置通签以下官皇朝顺天府即
 北平府洪武二年置北平行省于北平府已而改行
 省为布政司北平为会府称府尹如应天府应天府
卷八十四 第 53a 页 WYG0971-0411c.png
 初设知府洪武四年改知府为府尹顺天府府尹(一/人)
 府丞(一/人)治中(二/人)通判(六/人)推官(一/人)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
 知事(一/人)照磨所照磨(一/人)检校(一/人)库大使(一/人)府尹掌京
 府事所属衙门府学教授(一/人)训导(六/人)阴阳学正术(一/人)
 医学正科(一/人)司狱司司狱(一/人)都税司大副使各(一/人)
 课司四各大使(一/人)或副使(一/人)税课司二各大使(一/人)
 司二各副使(一/人)巡检司四各巡检(一/人)递运所大使(一/人)
 批验茶引所大使(一/人)铁冶大使(一/人)闸官(三/人)仓草场大
卷八十四 第 53b 页 WYG0971-0411d.png
 副使(五十/人)
 京县北京大兴宛平二县知县(一/人)县丞(二/人)主簿(二/人)
 史(一/人)
 五城兵马司宋以四厢都指挥巡警京城神宗置勾
 当左右厢公事民间谓之都厢今中东南西北兵马
 指挥司各指挥(一/人)掌巡捕盗贼街道沟渠囚犯火禁
 之事各副指挥(五/人)为之贰
 各卫经历司经历各(一人粮多卫/添设一人)知事各(一/人)仓大使
卷八十四 第 54a 页 WYG0971-0412a.png
 副使各(一/人)
 京卫武学洪武十年礼部请立武学开武举不许曰
 是岐文武为二道也建文四年始置学靖难后革正
 统中复设教授(一/人)训导(六/人)掌教京卫幼官及应袭舍
 人以备科举武举会举而听于兵部
 南京成祖初改北平为北京洪熙初命襄城伯镇守
 南京宣德中改镇守为守备正统初命少保南户部
 尚书黄福参赞机务后称总督或时吏部都御史
卷八十四 第 54b 页 WYG0971-0412b.png
 专兵部尚书定称参赞而南京百官守备参赞机
 务为要重治所在中府掌皇城京城畿甸留守之事
 以时巡视陵庙凡大小教场练将士新江口肄水军
 神机营习火器皆时督察之官军骑岁一报地图文
 册三岁一报诸江关浦口岁督行行视之事军器岁
 制贡舟均差遣而严辑之武学课业旗役并鎗监视
 焉盗贼岁更官行缉屯田请专官巡视凡便宜事会
 九卿五府议上请操江都御史(二/人)专江防六部诸司
卷八十四 第 55a 页 WYG0971-0412c.png
 具设官而稍省其员役官衔加南京二字
 (南京宗人府经历司经历一人务吏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四人主事四人司 一人 户部尚书)
 (一人侍郎一人郎中十三人员外郎十人主事十七/人司务一人照磨一人 礼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
 (郎中四人主事二人司务一人主兵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四人员外郎二人 事五人司务一人)
 (刑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十三人员外郎五人/主事十四人司务一人照磨一人司狱一人 工部)
 (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四人员外郎二人主事八/人司务一人 都察院右都御史一人右副都御史)
 (一人右佥都御史一人监察御史三十二人经历一/人都事一人司务一人照磨一人司狱二人通政司)
 (右通政一人右参议一人经历一人右大理寺卿一/人右寺丞一人左右寺正各一人左 评事各三人)
卷八十四 第 55b 页 WYG0971-0412d.png
 (司务一人律太常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一人恊 郎二人赞礼郎七人司乐二人奉祀三)
 (人寺丞三人光禄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署/正四人署丞四人 太仆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
 (三人主簿一人寺在滁州监詹事府主簿一人博国/子监祭酒一人司业一人 丞一人典簿一人 士)
 (三人助教六人学正五人学录二人典籍一人掌馔/一人 应天府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通判)
 (二人推官一人班鸿胪寺卿一人主簿一人署丞二/人鸣赞二人序 九人翰林院学士或侍讲读一人)
 (孔目一人给尚宝司卿一人医六科给事中六人四/管册户科 事中一人 太 院院判一人吏目)
 (人城钦天监一人主簿一人挥行人司司副一人/五 兵马司指挥五人副指 八人吏目八人)
 国初定鼎金陵以集庆路为应天府置尹视九卿掌
卷八十四 第 56a 页 WYG0971-0413a.png
 京府之政令有丞有治中有通判有推官为之贰首
 领官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检校(一/人)
 外官十三省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 按琼山丘
 氏言黄帝四监唐虞四岳十二牧三代方伯连帅皆
 后世监司之任但是时封建之制行所监者乃诸侯
 之国秦汉始立郡县置守令地分而官众所以监之
 者尤不可无一定之制汉以来虽设刺史州牧观察
 节度转运提刑等职然官无常制治无定署其流之
卷八十四 第 56b 页 WYG0971-0413b.png
 弊乃至任分而不一权重而不掉虽有监察之名而
 无刺举之实遂至吏无所惩而民不受惠者有之此
 论颇中当时之弊然于建置名义鲜覈又按东莱吕
 氏论宋监司曰国初未常有监司之目其始除转运
 使止因军兴专主粮饷太平兴国中诏邠宁隰源等
 州先𨽻藩镇今直属京师郡长吏得自奏事自是而
 后边防盗贼刑讼金榖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又
 节次以天下土地形势俾之分路而治继增转运使
卷八十四 第 57a 页 WYG0971-0413c.png
 于一路之事无所不总即执政大臣出领外郡亦转
 运使所部而权重矣其后景德间建提点刑狱一司
 实分转运使之权又以武臣带閤职副之皆令讥察
 漕司也监司之权既分所领之职又分诸路复以知
 州带一路安抚钤辖名目自领军事而转运使司所
 职催科徵赋出纳金榖应办上供漕辇纲运数事而
 已
 布政司唐有参知政事宋下宰相一等元各省亦置
卷八十四 第 57b 页 WYG0971-0413d.png
 为宰相之贰行者亦有左右参政皇朝承宣布政使
 初为行中书省或分中省六部尚书往往出为参知
 政事参政入为尚书洪武九年诏改浙江以下诸省
 为承宣布政使司十五年置云南布政司永乐十一
 年置贵州布政司初交阯亦设布政司宣德中革左
 右布政司各(一/人)拟古方伯掌一省之政令左右参政
 参议各(一人因事添/设无定员)为之贰朝廷有德泽禁令承而
 播之以先有司凡僚属武官岁察其臧否而上下其
卷八十四 第 58a 页 WYG0971-0414a.png
 考以报于抚按而达于吏部兵部凡诸政务议定而
 请于抚按曰清军曰分守曰督粮曰边备曰抚民各
 专事焉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都事(一/人)照磨所照磨(一/人)
 检校(一/人)理问所理问正副各(一/人)库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
 按察司唐置十道按察使宋转运使兼按察使元各
 道置提刑按察使有副使佥书公事为之贰置经历知
 事等员后改肃政廉访司国初置提刑按察司于湖广
 道洪武十四年定各道按察分司以儒士黄存忠等
卷八十四 第 58b 页 WYG0971-0414b.png
 五百三十一人为试佥事人按二县谕之曰治吏之
 弊莫甚于贪墨而庸鄙者次之今天下府州县官于
 斯二者往往有之是以弊政日滋民受其害故命尔
 等按治其地凡官吏贤否军民利病皆得兼问紏举
 建文中改按察司为十三道肃政按察司靖难后定
 令制按察使(一/人)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紏察官邪擒
 治贪酷禁诘强暴平谳刑狱雪理冤枉以振扬风纪
 副使佥事为之贰或分巡提学兵备抚民巡海清军
卷八十四 第 59a 页 WYG0971-0414c.png
 屯田水利治民驿传各专事焉官不备则兼领之(凡/分)
 (巡浙江二道浙东浙西江西五道南昌湖东湖西九/江岭北福建四道福宁建宁武平漳南湖广五道武)
 (昌湖南湖北荆南荆西河南四道大梁河北河南汝/南山东三道济南东兖海右山西四道冀宁冀南冀)
 (北河东陜西四道关内河西关南陇右西宁关西四/川四道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广东五道岭南岭东岭)
 (西海南海北广西四道桂林苍梧左江右江云南四仁/道普安临沅金沧洱海贵州四道贵宁新镇安平思)
 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所照磨(一/人)检校(一/人)
 司狱司司狱(一/人)
 都转运盐使司 盐课提举司转运使之名起于唐
卷八十四 第 59b 页 WYG0971-0414d.png
 开元天宝间裴曜卿第五琦尝为之宋亦置诸转运
 使以总利权盖主粮饷以足军其后使总他事非其
 职也宋又有提举制置解盐司掌盐泽之禁令使民
 入粟塞下予钞给盐以足民用而实边备皇朝设都
 转盐运使之名实本于此其盐课提举司大抵亦同
 于宋也盐运使司都运使(一/人)掌鹾事以听于户部同
 知(一/人)判官(无定/员)为之贰凡分司盐课司盐仓批验所
 皆兼领之禁私煎私买卖窝买窝诸奸弊谨受巡盐
卷八十四 第 60a 页 WYG0971-0415a.png
 御史之政令而申励焉(今两浙两淮福建山东/长芦河东凡六运司)其属
 经历(一/人)知事(一/人)库大使(一/人)副使(一/人)
 盐课提举司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无定/员)提举盐
 课之事以听于户部(今广东陜西四川/云凡四提举司)首领吏目(一/人)
 苑马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寺丞(二/人)首领主簿(二/人)其各监监
 正监副录事苑圉长咸属焉
 府州县知府即古建侯时州牧之任也秦灭诸侯以
 其地为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佐之尉典兵
卷八十四 第 60b 页 WYG0971-0415b.png
 汉中元中(景/帝)更名郡守为太守汉制岁尽遣上计掾
 吏各(一/人)条上郡内众事谓之计偕簿郡为诸侯王国
 者置内史以掌太守之任成帝时省内史以相治民
 则相职为太守后汉或以尚书令仆射出为郡或自郡
 守入为三公三国时有郡守国相内史晋郡守皆加将军
 无者为耻隋皇中罢诸郡以州统县大业中又改州
 为郡郡置太守唐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加号持
 节(实无节但颁/铜鱼符而已)天宝又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自是
卷八十四 第 61a 页 WYG0971-0415c.png
 州郡史守更相为名其实一也开元中定天下州府
 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其馀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
 下之差五代时仍刺史之号宋命朝臣出守列郡号
 权知州军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官参为
 知州军事建炎中诏河北京东西路除帅臣外旧差
 文臣知州去处许通差武臣一员后诏要郡带本路
 兵马钤辖次要郡带本路兵马都监绍兴中罢乾道
 中(高/宗)不任守臣不为郎知县之名其源出周官周官
卷八十四 第 61b 页 WYG0971-0415d.png
 有县正(四百里/为县)各掌其县之政令而赏罚之春秋时
 列国相灭多以其地为县时则县大而郡小(左传云/上大夫)
 (受县下大夫受郡又周书作/雒篇曰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县邑之长曰宰曰尹曰
 公曰大夫(晋谓之大夫鲁卫谓/之宰楚谓之令尹)其职一也战国郡大
 而县小(甘茂谓秦武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汉制列侯所食县曰
 国皇太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万户以
 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侯国为相秩次亦如之皆因秦
 制也晋制不经宰县不得入台为郎隋县有令有长
卷八十四 第 62a 页 WYG0971-0416a.png
 唐县有赤畿望𦂳上中下之差(京县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馀)
 (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玄宗开元中新除县令于宣政殿亲
 问以理人之策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注为县
 令宋建隆间以朝臣为知县其间复参用京官或莫
 职为之天圣间令选猥下人数言其病民乃诏为举
 法以重令选乾道中御笔今后非两任县令不除监
 察御史初改官人必作令谓之须入孝宗持之益严
 自后诏除殿试三名省元外并作邑已改官未历县
卷八十四 第 62b 页 WYG0971-0416b.png
 令并令亲民一次遂著为令矣皇朝洪武六年府定
 为三等赋二十万以上为上府二十万以下为中府
 十万以下为下府县赋十万石以上为上县六万以下
 为中县三万以下为下县品亦有差既而品定今制
 迩年又区天下之郡县定冲烦简僻之等用以考殿
 最为黜陟云
 府知府(一/人)掌教养郡民之事同知通判各(一人清军/匠管粮捕)
 (盗治农修河牧马因事/添设通判多至五人)推官(一人/理刑)为之贰其属经历
卷八十四 第 63a 页 WYG0971-0416c.png
 司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所照磨(一/人)检校(一/人)司狱(一/人)
 属衙门州县及儒学仓税课司分司杂造织染局阴阳
 学医学僧纲司道纪司巡检司批验茶盐引所水马
 驿递运所河泊草场闸坝
 州知州(一/人)掌教养所治州民同知(一人清军匠/或兼巡捕)判官
 (督粮管马捕盗治农管河每/视各州繁简添设无定员)吏目(一/人)州务上视府事
 下视县会典云州不及三十里长者有属县则裁减
 同知无属县则裁减同知判官添设官与府同所属
卷八十四 第 63b 页 WYG0971-0416d.png
 衙门如府
 县知县(一/人)掌教养所治县民县丞(一/人)主簿(一/人)添设无
 定员若不及二十里长裁革县丞主簿首领典史(一/人)
 所属衙门如州
 府州县立学设官府学官长曰教授州学官长曰学
 正县学官长曰教谕各(一/人)贰俱曰训导(府学四人州/学三人县学)
 (二/人)主教民俊秀府州属各有阴阳学(府正术州典术/县训术各一人)
 有医学(府正科州典科/县训科各一人)有僧道司(府僧纲司有都纲/副纲又有道纪司)
卷八十四 第 64a 页 WYG0971-0417a.png
 (都纪副纪各一人州僧正司僧正道正司/道正县僧会司僧会道会司道会各一人)府有仓税
 课司分司杂造织染局大使副使各(一/人)有巡检司巡
 检(一/人)有批验茶盐大使(一/人)有水马驿驿丞(一/人)递运所
 大使(一/人)河泊所河泊(一/人)有草场大使(一/人)有闸坝各官
 (一/人)州县属所在有司局所者亦设官如府
 市舶提举司提举(一/人)掌海夷朝贡市易之事副提举
 (二/人)首领吏目(一/人)所属驿驿丞(一/人)
 王府官王府之官始于汉凡王国置太傅中尉各一
卷八十四 第 64b 页 WYG0971-0417b.png
 人后每国置郎中令(一/人)而今制所称长史者则梁与
 唐皆有是官而司马文学等官历代亦复不一王府
 师傅以兼官为之无定员又有翊善直讲等官皇朝
 王府官自洪武二年至九年更定者四十三年罢诸
 王相府设长史司定今制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
 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凡府僚皆统于长
 史纪纲其职务其属典簿(一/人)所属衙门审理所审理
 (正副各/一人)纪善所纪善(二/人)典宝所典宝(正副各/一人)典膳所
卷八十四 第 65a 页 WYG0971-0418a.png
 典膳(正副各/一人)奉祀所奉祀(正副各/一人)典乐所典乐(一/人)
 医所良医(正副各/一人)工正所工正(正副各/一人)典仪所典仪
 (正副各一人引/礼舍人一人)伴读(一/人)教授(一/人)仓大使副使(各一/人)
 王府教授(一/人)典膳(一/人)镇国将军有奉乞教授者添设
 (一/人)
 袭封衍圣公洪武元年先师五十六代孙希学来朝
 诏袭封衍圣公正二品印诰视一品其属管勾(一/人)
 籍(一/人)司乐(一/人)八年以克伸为世曲阜知县又立孔颜
卷八十四 第 65b 页 WYG0971-0418b.png
 孟三氏教授司教授(一/人)学录(一/人)学司(一/人)宣德七年以
 克晏为三氏学录浙江平阳有孔克表者于希学为
 父行洪武六年为翰林院修撰兼编修久之与世袭
 翰林院五经博士景泰二年颜孟程朱之后皆与世
 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嘉靖又访求曾氏子孙
 公侯伯今所称公侯伯非三代以上五等之爵各自
 治其所封之地者也盖仿秦汉以来之制矣秦封爵
 二十等以赏功其十九曰关内侯其二十曰彻侯(犹/通)
卷八十四 第 66a 页 WYG0971-0418c.png
 (侯列侯之称汉改/称通侯避武帝讳)汉高平天下论功定封侯者百四
 十有三人大者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以为差降
 光武分土亦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奉朝请而已唐制
 于庶姓卿士功业特盛者封郡王其次封国公其次
 有郡县开国公侯伯子男之号亦有九等并无官土
 其加实封(给缣帛每赐/爵递加一级)则食其分封食诸郡以租调
 给然不世袭而封建之遗制尽废矣至肃代而后则
 彊藩私其土地甲兵而世守之同于列国宋大略沿
卷八十四 第 66b 页 WYG0971-0418d.png
 唐制食邑三百户县开国男五百户封子七百户封
 伯千户封郡侯二千户封公千五百户以上始加实
 封惟将相食邑万户当时贵官有荫子入仕之例其
 历任年深德齿渐尊者又特封以王爵然祖父所授
 之爵则不袭也皇朝公侯伯凡三等岁禄视功有差
 已封而又有功者仍爵或进爵加禄其才贤者充京
 营总督五军都督掌印佥书守备留都出充总兵官
 镇守其袭替徵劵诰论功过覈适庶幼而嗣者学于
卷八十四 第 67a 页 WYG0971-0419a.png
 国子监有过革冠服学于国子监坐罪夺禄重夺爵
 驸马都尉驸之为言副也(一曰近/也疾也)昔人袁枢(南朝/人)
 言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汉初以列侯尚公主自
 斯以后降嫔素族驸马都尉置由汉武时非以为尚
 公主者之称魏晋以下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盖
 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轻故假之以位加之以给使可
 伉俪王女也唐宋因之不改皇朝驸马都尉次于侯
 凡尚公主皇长公主(皇姊/妹)大长公主(皇/姑)并称驸马都
卷八十四 第 67b 页 WYG0971-0419b.png
 尉尚郡主(亲王/女)县主(郡王/女)郡君(郡王/孙女)县君(郡王曾/孙女)
 君(郡王玄/孙女)并称仪宾食禄有差皆不得预政事国初
 驸马或典兵镇守自李坚副总兵封栾城侯多署宗
 人府事嘉靖初崔元以迎驾封京侯
 五军都督府后汉建武初权置督军御史未有都督之
 名曹魏始置都督诸州军事至有加大都督持节假黄钺
 专戮者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如王导权重者乃居
 之然未置府后魏多事置京畿大都督总军人始立府
卷八十四 第 68a 页 WYG0971-0419c.png
 置佐后周改都督诸军事为总管为都督之任至隋以都
 督为散官用以酬勤劳而加使持节悉罢矣唐诸州
 复有总管武德中改总管为都督府景云中置都督二
 十四人随其地有大中小都督之称以察御史以紏善
 恶后以权重罢之惟扬益并荆四大都督如故自唐以
 后不置宋绍兴中秦桧欲夺吕元直相权议元直以
 左仆射都督诸军事自是委宰相兼都督矣开禧中
 有列士之议遂不复除都督矣皇朝初置统军大元
卷八十四 第 68b 页 WYG0971-0419d.png
 帅府后改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设今官洪武十
 三年始分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永乐初置行都
 督府宣德中革府称行在者正统中除凡公侯伯及
 三等真署都督并得充总兵副总兵其名挂印将军
 称镇守者云南征南将军两广征蛮将军湖广平蛮
 将军辽东征北大将军宣府镇朔将军大同征西前
 将军延绥镇西将军宁夏征西将军丼肃平羌将军
 苏州淮安镇守漕运总兵以畿内故不得挂印称将
卷八十四 第 69a 页 WYG0971-0420a.png
 军有大征讨遣总兵则挂平贼将军平湖将军平北
 将军平北将军征北将军讨贼将军或大将军前将
 军副将军印事已纳印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左
 右都督各(二/人)都督同知(二/人)都督佥事(二/人)恩功寄禄无
 常员都督掌军旅公侯伯次三等都督领之各领其
 都司卫所以达于兵部凡在京锦衣等上十二卫金
 吾左等上十卫凡二十二卫名亲军指挥使司腾骧
 左等四卫亦曰亲军指挥使司武功中等六卫长陵
卷八十四 第 69b 页 WYG0971-0420b.png
 等七卫并不𨽻督府(亦不称/将军)其馀留守左沈阳右等
 三十五卫分𨽻五府其在外南北直𨽻十三省都尉
 所亦各分属得节制焉内留守五卫本国初都镇府
 司总领禁卫改为留守五卫专巡察守卫五府首领
 各经历(一/人)都事(一/人)
 锦衣卫附在京诸卫本朝十二卫即唐人十六卫之
 遗制凡诸卫亲军皆以番直宿卫执戈戟严巡警监
 门禁而锦衣所掌者乃卤簿仪仗之事旗手所司者
卷八十四 第 70a 页 WYG0971-0420c.png
 乃旗纛金鼓之物诸卫皆统军卒而锦衣独领校尉
 力士即周之虎贲旅贲也诸军皆世卒而府军独签
 幼军即汉之六郡良家子也诸卫正倅一惟其世独
 锦衣之任则不以世而以能盖御座则夹陛而立御
 辇则扶辕以行出警而入跸承旨而传宣皆在所司
 而诏狱所寄则又重矣又按锦衣卫本国初仪銮司
 后定为亲军都督府而司𨽻焉十五年罢府及司置
 锦衣亲军指挥使司镇抚司理卫中刑名如列卫而
卷八十四 第 70b 页 WYG0971-0420d.png
 兼简军匠所谓南镇抚司也北镇抚司本添设专理
 诏狱成化十四年始给印分司得直达上下法司覆
 提领卫事者恒以都指挥都督或恩功或寄禄掌侍
 卫之事凡将军力士校尉分番护驾直宿巡察凡大
 朝长驾出入督设卤簿仪仗凡皇城四门日夜番直
 巡鼜之凡盗贼奸宄街涂沟渠密缉而时省之凡奉
 旨鞠狱录囚勘事与三司从事凡比试监焉其属经
 历(一/人)
卷八十四 第 71a 页 WYG0971-0421a.png
 留守司留守始于后汉和帝南巡张禹以大尉兼卫
 留守自是唐宋以来凡车驾不在京都则置留守我
 朝中都凤之有留守司者以圣祖龙兴之地如周之
 岐丰汉之丰沛也洪武三年建为中都寻定鼎金陵
 乃设留守司于此其兴都留守司则置于嘉靖间盖
 世宗发祥之地故亦设焉正留守(一/人)掌中都兴都守
 护防禦之事副留守(一/人)指挥同知(二/人)为之贰中都领
 皇陵卫(即英/陵)城内留守中等七卫洪塘千户所兴都
卷八十四 第 71b 页 WYG0971-0421b.png
 领显陵卫及护卫三百七十五守禦屯田群牧千户
 所三百七十仪卫司三十二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
 事(一/人)断事司断事(正副各/一人)吏目(一/人)司狱(一/人)
 各都指挥使司 行都指挥使司 各在卫指挥使
 司都指挥使本唐方镇军校之名唐兵志曰僖宗幸
 蜀以神策大将军为都指使其职始重宋初都指挥
 使以节度为之而副都指挥使以刺史以上充中兴
 后遂不除矣皇朝都指挥使司初为翼元帅府又改
卷八十四 第 72a 页 WYG0971-0421c.png
 为行都督府省城称都卫都镇抚司八年改为都指
 挥使司今都指挥使司十六曰浙江江西福建广东
 广西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陜西四川贵州云南大宁
 万全辽东行都指挥使司五四川陜西湖广福建山
 西都指挥使(二/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四/人)掌官
 军之政令各率其卫所以历于五府而听于兵部凡
 都司并流官或世官其属经历(一/人)都事(一/人)断事(一/人)
 断事(一/人)吏目(一/人)司狱(一/人)统司事者曰军政掌印练兵
卷八十四 第 72b 页 WYG0971-0421d.png
 屯田者曰军政佥事巡捕漕运京操备禦诸杂务并
 选充之事曰见任管事否曰带俸凡备倭守备行都
 指挥事者不得升牙公座凡朝廷吉凶之礼视布政
 司其属都司同
 各外卫汉武初置卫将军今一卫𨽻军五千六百名
 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二/人)镇抚(二/人)掌军旅
 防禦之事使同知佥事考选掌管卫事升授改调增
 置无定员凡世流袭替优给优养报都指挥使司达
卷八十四 第 73a 页 WYG0971-0422a.png
 所𨽻都督府移兵部每岁藩臬抚按考察其贤否五
 岁一考选军政废置之镇抚则掌刑狱其属经历知
 事各(一/人)军民指挥使司事体同
 千户所𨽻军一千一百二十名正千户(一/人)镇抚所(二/人)
 副千户(二/人)百户所𨽻军一百一十名百户(十/人)升授改
 调无常员凡治军之改必听于卫卫下千户所千户
 督百户百户所下总旗小旗率其伍卒以听守禦千
 户所军民千户所事体与千户所同每所设总旗(二/人)
卷八十四 第 73b 页 WYG0971-0422b.png
 小旗(十/人)已上武官俱世袭(惟首领属官/吏部铨除)
 卫学国朝军卫无学宣德十年从兵部尚书徐河之
 请令天下军卫独一城者皆立学正统以来天下军
 卫延至边徼各建学设教授训导品秩俸禄如府学
 之制镇戍唐制缘边戎寇之地则加以旌节谓之节
 度使武德初边要之地亦置总管以统军国朝凡天
 下要害处所必专设官统兵镇戍总镇一方者曰镇
 守独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城一堡者曰守备有
卷八十四 第 74a 页 WYG0971-0422c.png
 与主将同处一城者曰恊守又有备倭提督提调巡
 视等官其官称挂印专制者曰总兵曰副总兵曰参
 将曰游击将军俱于公侯伯都督指挥等官内推举
 充任
 内官周礼天官有宫正宫伯内宰内小臣阍人寺人
 内监之属各掌王宫王门之事郑氏注独于内小臣
 曰以奄人为之(奄谓精气/闭藏也)于内监曰奄人未冠之称
 则诸掌宫及门者非皆奄人也故汉景帝置大长秋
卷八十四 第 74b 页 WYG0971-0422d.png
 (皇后/官名)或用中人(阉/人)或用士人其侍中中常侍各一人
 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后汉中
 常侍赞导内事顾问应对永平中始定员中常侍四
 人小黄门十人明帝以后员数稍增改以金铛左貂
 (秦中常侍官参用/士人皆银铛左貂)兼领卿署之职自和熹太后称制
 不接公卿乃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自此
 以来悉用阉人不调它士自安迄桓权任尤重单超
 等以谋诛梁冀功同日封侯及袁绍大诛宦官后永
卷八十四 第 75a 页 WYG0971-0423a.png
 巷掖庭复用士人阃闱出入莫有禁矣隋置内侍省
 又改为长秋监唐省台监改置不常初太宗制不任
 以事惟内阁守禦庭内扫除廪食而已开元天宝中
 始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监军柄政俱在宦人宋初
 有内班院淳化中改为黄门又改为内侍省有知都
 押班等名而都知为内臣之极品政和中又尽易国初
 内客省使等名而黄门之名如故其属勾当等官员
 数猥多大用事矣高宗深惩其弊严禁并省至孝宗
卷八十四 第 75b 页 WYG0971-0423b.png
 时定以二百人为额盖宋驭宦官比汉之末季唐之
 中世实过之也皇朝初置内史监奉御凡六十人洪
 武十七年更定内臣诸监局库品职二十三年改中
 使司二十八年颁皇明祖训遂定今制内官监门司
 局库分职振庭凡监十一曰神宫监尚宝监陵神宫
 监尚膳监尚衣监司殿监内官监司礼御马监印绶
 监直殿监监各有大监少监监丞典簿长随奉御凡
 门四曰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各有门正门副凡
卷八十四 第 76a 页 WYG0971-0423c.png
 司六曰钟鼓司惜薪司云各有司正司副凡局六曰
 兵仗局内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司苑局酒醋曲局
 各有大使副使凡库三曰内承运库司钥库内府供
 应库各有大使副使东宫典玺局典乐局典膳局典
 服局典兵局典乘局各有局郎局丞王府有承奉司
 典宝所典膳所典服所各有正副内使司冠司衣司
 佩司履司乐司弓矢凡十人各门官亦有正副公主
 府中使司亦有正副三十年内府又置都知监银作
卷八十四 第 76b 页 WYG0971-0423d.png
 局
 女官洪武四年上令定女职礼部具奏周制后宫设内官
 以赞内治(如女御掌叙御以防专妒女史掌礼/职以诏后治内女祝掌王后内祀事)汉设
 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
 一百十九人女使五十馀人皆选良家女子充上曰
 古者所设过多宜防女宠垂法将来命重加裁定遂
 立局六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一曰宫
 正二十九年重定官秩职掌如故
卷八十四 第 77a 页 WYG0971-0424a.png
 土官蛮夷居近徼为守者世官曰土官始于洪武七
 年西南诸蛮夷来朝贡者各授之以官稍与约束定
 粮徭差发自唐以藩方不靖遣重臣宣谕安慰之故有
 宣慰使之名今宣慰司十有一(宣慰使从三同知正/四副使从五佥事正)
 (六首领经/历都事)唐有宣抚使宋不常置今宣抚司九(使从/四同)
 (知正五副使从五佥事/正六首领经历照磨)
 唐有招讨使每用兵权置今招讨司二(使从五副使/正六首领吏)
 (目/)隋有安抚大使唐以节度兼之今安抚司二十(使/从)
卷八十四 第 77b 页 WYG0971-0424b.png
 (五副使正六佥事/正七首领吏目)长官司百七十有三(长官正六副/从六首领吏)
 (目/)蛮夷长官司(长官正七/副从七)及府州县正贰幕属凡世
 官者皆谓土官主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其职贡而
 供其调发无敢携贰有相雠者疏上听朝命有流官
 者铨于吏部兵部又有蛮夷官苗民官千夫长副千
 夫长百夫长军民万户府首领经历知事并听铨司
 有儒学制如府
  建官总论
卷八十四 第 78a 页 WYG0971-0424c.png
 上古之治莫唐虞成周若也其风朴其政醇其庶绩
 咸熙其万物咸若乃其设官也教养工虞礼乐刑历分
 命而不以摄也百揆四岳州牧侯伯并建而不以兼
 也公孤论燮卿牧率倡相联若此其密也设参傅伍
 置辅陈殷相经若此其周也则亦若甚详矣乃稽其
 数则惟曰唐虞百官而已周官三百六十而已周视
 唐虞虽稍增广然有不必备者又多兼者又冢宰岁
 终诏废置司士岁登下损益之数则犹有废而损者
卷八十四 第 78b 页 WYG0971-0424d.png
 非多也且勿论上世即如汉高帝时海内不混一乎
 然以三公统九卿以丞相史分刺郡国决狱或责廷
 尉卫屯或至诏罢官之省可知其后加设渐多司农
 之外复有水衡中尉之外复有校尉诸如羽林期门
 绣衣直指之类盖视昔几倍之焉而治则不逮又如
 唐太宗时海内不治平乎然以六部继三省以九寺
 继六部台有御史独司紏察监有八监互以相继官
 之省可知也后乃加设渐多水陆有使矣而租庸又
卷八十四 第 79a 页 WYG0971-0425a.png
 置使度支有使矣而盐铁又置使诸如木炭青苗户
 口群牧之类盖视昔倍之焉而治则不逮夫官皆前
 寡而后多治皆前隆而后替此其故何也盖以前之
 事务减而后之事务增减者益务所以减而增者益
 务所以增故也夫人恒自淳而趋伪物恒自朴而趋
 华礼恒自简而趋繁俗恒自厚而趋薄匪直近代为
 然即周视唐虞亦有间矣盖其势则然也势有所必
 至治有所必妨是故圣人恒反伪以还淳敛华以复
卷八十四 第 79b 页 WYG0971-0425b.png
 朴约繁以就简挽薄以从厚有其损之而莫以益也
 虽或益之而反以损也故其民易从而官亦可无多
 设非不欲设自无用此赘疣为也乃后不识此意而
 以伪治伪以华治华以薄治薄天下遂纷如矣不务
 反本而多官以维持之欲以聚财财益耗欲以强兵
 兵益疲欲以釐奸奸益滋欲以清刑刑益滥求治愈
 急而去治则愈远矣何者吏议杂而自相乱也载重
 者恐轴之折则加辕轴其上以为备不知辕轴之加
卷八十四 第 80a 页 WYG0971-0425c.png
 重而趋轴折也佩玦而虞其破则佩两玦以为预不
 知两触而破愈疾也然则多事因以多官多官益以
 多事相交敝者也而多事则其源也诚欲省官莫若
 省事其理明甚而陈彭年乃谓省事不如省官不亦
 左乎此不必论也我朝廷官斟酌今古密而不烦疏
 而不漏诚宜世守而不可损益者也然承平久而虚
 文盛加设则亦有矣迩者悉皆罢去又汰郡邑吏数
 百人官少民安事无不举公私饶乐海内晏清久矣
卷八十四 第 80b 页 WYG0971-0425d.png
 顾上务减官而下不务减事则革于今者未必不复
 于后汰于此者未必不添于彼何也官与事相俪者
 也不可以独省也且天之事本无若是多也惟不当
 而无实是故多焉何也钩校薄牒往复支辞非轸瘼
 之切也藻缋文饰务为容美非靖共之忱也虚增声
 数邀求官赏非明试之真也廋恶容奸掇求曲细非
 诘慝之要也则无乃为尘饭涂羹者与是故曰无实
 也夫事当则一可以当百不当则百不可以当一实
卷八十四 第 81a 页 WYG0971-0426a.png
 则一为而一成不实则百为而百不成徒使文例丛
 兴奸蠹浩积而莫可绳检乃如是糜沸纷挐颠顿仓皇
 以为可以救弊而不知弊之所起实乃由之此正所
 谓非徒无益而又害焉者也百年积习沦胥至斯及
 今不亟反之恐日甚一日有不可胜救者矣
 
 
 
卷八十四 第 81b 页 WYG0971-0426b.png
 
 
 
 
 
 
 
 图书编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