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970-04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五十八
             明 章潢 撰
  万里长江图总叙
 水之大者莫大于四渎江淮河汉是也淮汉之源
 在中国境内故其流短惟河源发于昆崙之西江
 源亦发于西戎故其流长然则中国之水源皆自
 西而来乎西方兑金金为水母水皆发源于西者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970-0448b.png
 其金生水之义乎河由西而北而东入于海江由西
 而南而东入于海然则海固江河之会而江河其殆
 南北两大经络所以会四方之水而归之海矣乎江
 源发自岷山固属之蜀也云南之金沙江来自西番
 而会于蜀江蜀果足以尽江之源乎即如江西之水
 其大𣲖数支其流长馀二千里会于九江即江西而
 湖广四川可推也是图也特记江之大势云尔安足
 以尽江之源委乎若江防一节近日南直𨽻可谓密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970-0449a.png
 矣而盗贼即为之敛迹在他省独不可仿而行之乎噫
 江防密则江中之盗熄海防密则海中之寇宁河防
 密则漕河之舟楫利古今法制其在典册而按图可
 考要在得人以行之耳故曰其人存则其政举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970-0449c.png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970-0450a.png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970-0450c.png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970-0451a.png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970-0451c.png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970-0452a.png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970-0452c.png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970-0453a.png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970-0453c.png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970-0454a.png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970-0454c.png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970-0455a.png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970-0455c.png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970-0456a.png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970-0456c.png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970-0457a.png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970-0457c.png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970-0458a.png

卷五十八 第 21a 页 WYG0970-0458c.png

卷五十八 第 22a 页 WYG0970-0459a.png

卷五十八 第 23a 页 WYG0970-0459c.png

卷五十八 第 24a 页 WYG0970-0460a.png

卷五十八 第 25a 页 WYG0970-0460c.png

卷五十八 第 26a 页 WYG0970-0461a.png
  江源
 江出岷山其源实自西戎万山来至嘉州而沬水自
 巂州合大渡河穿夷界十山以会之至叙州而马湖
 江会之又十五里而南广江会之至泸州而内江又
 自资简会之至重庆而嘉陵江自利阆果合等州会
 之至涪州而黔江合南夷诸水会之至万县而开江
 水自开达等州会之夫然后总而入峡是江自峡而
 西受大水凡八及出峡而下岳阳则会之者洞庭湖
卷五十八 第 26b 页 WYG0970-0461b.png
 所受湖南北诸水也又自是而下鄂渚则会之者汉
 口所受兴元诸水也又自是而下黄州东四十里则
 会之者巴河也又自是而下九江则会之者彭蠡今
 名鄱阳湖所受江东西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则会
 之者皖水所受淮西诸水也夫然后总而入海是以
 自峡而东又受大水凡五略计天下之水会于江者
 居天下之半其名称之大而可考者凡十有三故曰
 江源其出如瓮而能滔滔万里达海所受者众也呜
卷五十八 第 27a 页 WYG0970-0461c.png
 呼问学者可以观矣
  江水经行郡邑
 江水自四川成都府茂州岷山发源西南至威州转
 汶川过而东南至灌县过金口至新津县合皂江水
 入叙州府宜宾县与马湖江合东北入泸州合江县
 至泸州东北入重庆府巴县经涪州合州黔江忠州
 入夔州府万县云安奉节经瞿塘峡入湖广荆州府
 归州出硖入夷陵宜都枝江公安石首入沔阳州过
卷五十八 第 27b 页 WYG0970-0461d.png
 云梦泽入武昌府嘉鱼县经江夏县东会汉水南过
 武昌县入岳州府巴陵县过洞庭湖东至武昌府咸
 宁县东历江西九江府德化县合南康府星子县鄱
 阳湖入南直𨽻安庆府怀宁县入池州府东流县北
 流又折而东历李杨河中梅根口铜陵县东入太平
 府当涂县入和州为横江入应天府上元江宁入扬
 州府经仪真历泰州经常州府江阴县(江南江阴/江北泰州)
 苏州府常熟县至扬州府通州入海(江南常熟/江北通州)
卷五十八 第 28a 页 WYG0970-0462a.png
  江源总论
 水必有源而源必有远近小大不同或远近各有源
 也则必主夫远或远近不甚相悬而有大小之殊也
 则必主夫大纵使近大远微而源远流长犹必以远
 为主也况近者微远者大乃主近而遗远岂知源之
 论哉是故古之言河源者皆曰出昆崙山北陬而东
 行又曰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不知昆崙为
 正源三河合而东过蒲昌入中国自临洮宁夏流至
卷五十八 第 28b 页 WYG0970-0462b.png
 延绥山西两界之间夫昆崙特河之流绕过其山麓
 耳非河之源也迨元穷河源使都实出西域自河州
 行五千里抵星宿海则是言河源者至元始得其真
 焉言江源者则不然谓江水出岷山东南至天彭山
 又东南过成都郫县又东南过阳江又南过嘉州犍
 为县又南过戎州𤏡道县又东南过巴郡江州县又
 东过涪州忠州万州言中国之江水信得其源矣然
 岷山在今茂州汶山县发源不一而亦甚微所谓发
卷五十八 第 29a 页 WYG0970-0462c.png
 源滥觞者也及阅云南志则谓金沙江之源出于吐
 蕃异域南流渐广至于武定之金沙巡司经丽江鹤
 庆又东过四州之会州建昌等卫以达于马湖叙南
 然后合于大江趋于荆吴又缅甸宣慰司志谓其地
 势广衍有金沙江阔五里馀水势甚盛缅人恃以为
 险夫以缅甸较之茂州其远近为何如以汶山县之
 发源甚微者较之缅甸阔五里馀者其大小又何如
 况金沙江源出于吐蕃则其远且大也明矣何为言
卷五十八 第 29b 页 WYG0970-0462d.png
 江源者止于蜀之岷山而不及吐蕃之犁石是舍夫
 远且大者主夫近且微者以是论江之源吾不知也
 是故合江河二源言之鄂端诺尔即华言星宿海在
 吐番西鄙犁石亦吐番地也吐番廖廓总属西方河
 之源发于正西转西北由积石入中华又北出长城
 转东北流过河南山东至南直𨽻地方正东入海江
 之源亦发于西转西南入中华过云南诸郡南流过
 四川马湖合大江转东南荆吴至正东入海今江河
卷五十八 第 30a 页 WYG0970-0463a.png
 二口之入东海者相距不过二三百里皆在正东则
 二源发于正西者当亦不甚辽绝以方求之西兑金
 也金乃水之所从出理或然欤或曰水必发源于山
 昆崙乃山之最高广者岷山亦高山也江源何为不
 祖岷山而祖犁石即曰星宿海有泉百馀窦从平地
 泡出非山也何独疑犁石未必非高山乎安知今之
 主江源于岷山者无异昔之主河源于昆崙乎唐刘
 元鼎所探河源自以为过汉张骞矣安知今之所谓
卷五十八 第 30b 页 WYG0970-0463b.png
 江源出吐番犁石者非唐之刘元鼎而尚未得夫星
 宿海乎姑即江水来自西番者以俟真知江源之君
 子云
  记入蜀江山
 六月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岩突兀则峡巾
 之险可知矣过碚望五龙及鸡笼山差峨正如夏云
 之奇峰荆门者当以险固得名碚上有石穴正方高
 可通人俗谓荆门妄也晚至峡州泊至喜亭峡州在
卷五十八 第 31a 页 WYG0970-0463c.png
 唐为硖州后改为峡而印文则为陜州元丰中郎官
 何洵直建言陜与陜相乱请改铸印文从峡至喜亭
 记欧阳公撰黄鲁直书东山寺亦见欧阳公诗距望
 京门五里晚集于楚塞楼游尔雅台锦障亭尔雅台
 者图经以为郭景纯注尔雅于此八日过下牢关欧
 阳公有诗云入峡水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登三
 游洞泊石牌峡九日过扇子峡登虾蟆碚碚洞相对
 稍西有一峰孤起侵云名天柱峰自此势稍平晚次
卷五十八 第 31b 页 WYG0970-0463d.png
 黄牛庙山复峻其下即无义滩十日早过鹿角虎头
 史君诸滩泊城下归州秭归县界也至白沙市慈济
 院对黄牛峡城西北一山山上有伍子庙十一日过达
 洞滩滩恶乃陆行过之晚泊马肝峡口十二日过东
 𤃩滩其旁有狮子岩十三日舟上新滩南曰官漕
 北曰龙门为峡中最险处游江渎北庙十四日晚渡
 江南登山至江渎南庙十五日过白狗峡十六日到
 归州卧牛山临江前即人鲊瓮十七日集于望洋堂
卷五十八 第 32a 页 WYG0970-0464a.png
 玩芳亭十九日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之东二十日出
 巫峡门过业滩亦名滩也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
 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二十二日发
 巴东山益奇二十三日过巫山谒巫山神女祠祠正
 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十二峰不可
 悉见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二十四日早抵巫山
 县二十六日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
 削仰视天如疋练过圣姥泉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
卷五十八 第 32b 页 WYG0970-0464b.png
 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自关而东即东
 屯少陵故居也二十七日早至夔州州东南有八阵
 迹孔明之遗也
  记自蜀出峡江山
 五月离成都泊舟合江亭下合江者乃岷江别派自
 永康离堆入城都及彭蜀诸郡合于此下新津亭之
 上曰黄华楼其西则万里桥六月己巳朔下彭山县
 单骑转城过东北门又转而西走岷山五十里至郫
卷五十八 第 33a 页 WYG0970-0464c.png
 庚午至永康军崇德庙在运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
 李冰父子庙食处也辛未登城西楼其后皆西戎山
 西门名玉叠关将至青城当再绳桥晚至青城山曰
 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丈人峰癸酉自丈人
 观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最高峰之顶岷山数百峰
 悉在栏杆下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几千里暸然见
 之甲戌早顿长生观乙亥发青城县丙子至蜀州丁
 丑早顿江源县宿新津县成都万里桥之江与岷江
卷五十八 第 33b 页 WYG0970-0464d.png
 合派于此己卯以小舟至彭山午后至眉州城外江
 即玻瓈江也壬午至中岩后西州甲申至嘉定壬寅
 至王波渡宿癸卯至罗护镇百里至犍为县甲辰发
 下坝百里至叙州宣化县百二十里至叙州叙州即
 古戎城也乙巳发叙州十五里南广江来合大江通
 百二十里至南溪县四十里至泸州江安县百二十
 里至泸州戊申至合江县己酉至恭州江津县庚戌
 发泥培至恭州自此入峡路大抵西川至东川风土
卷五十八 第 34a 页 WYG0970-0465a.png
 不同至峡益陋辛亥发恭州嘉陵江江自利阆果合
 等州来合大江百四十里至涪州乐温县七十里至
 涪州过州入黔江泊此江自黔江来合大江壬子至
 酆都县游仙都观癸丑至忠州宿万州甲寅至开江
 口水自开达来合大江乙卯至夔州丙辰泊夔是夜
 水忽骤渰涨及排亭丁巳至瞿塘口水平如席独滟
 滪之顶犹涡纹瀺灂舟拂其土以过而黑石山最号
 险恶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阔亦稍远夔峡之险也
卷五十八 第 34b 页 WYG0970-0465b.png
 七十里至峡山县戊午乘水退巫峡滩至神女庙庙
 前滩尤汹怒二十里至东奔滩高浪大涡巨艑掀舞
 不当一叶二十里过巴东县九十里至归州未至州
 数里曰叱滩其险又过东奔连接新城下大滩曰人
 鲊瓮己未泊归州戊辰发归州五里至白狗滩三十
 里至新滩此滩恶豪三峡八十里至黄牛峡上有洺
 州庙黄牛之神也亦云助禹所疏川者顺流过扇子
 峡则峡中滩尽矣三十里得南岸平地曰平善坝出
卷五十八 第 35a 页 WYG0970-0465c.png
 峡舟至是皆相庆如更生三十里至峡州
卷五十八 第 36a 页 WYG0970-0466a.png

卷五十八 第 37a 页 WYG0970-0466c.png
  汉水考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
 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嶓冢之山漾水出焉禹则自嶓冢而导之浚其源也
 东流则为汉焉汉即漾也而易其名又东流则为沧
 浪之水焉沧浪即汉也而易其称又东过三澨之水
 至于大别之山南入于江会同东下有朝宗之势焉
 汉水出陜西巩昌府秦州嶓冢山为漾水东流至西
卷五十八 第 37b 页 WYG0970-0466d.png
 和县即入武都上禄之地名为西汉水又东流至成
 县即武都郡治名六汉水折而稍西折而东南入汉
 中府凤县过沔县西别为潜又东合沔水东流经本
 府洋县流入湖广襄阳府郧县至均州为沧浪之水
 历光化襄阳宜城荆州府荆门州潜江县至沔阳州
 过三澨至汉阳县大别山南流合于江
卷五十八 第 38a 页 WYG0970-0467a.png

卷五十八 第 39a 页 WYG0970-0467c.png
  荆扬诸水
 九州之域水居其半而山次之邑居土田又次之虽
 水由山而分实山以水而界禹贡言北条之水主于
 河凡水皆以河称言南条之水主于江凡水皆以江
 称惟其主于江也漾汉彭蠡皆江之所翕受而异派
 同归者也是源之大而流之长者江也自江之左入
 而源流长且大者非汉乎自江之右入而源流之长
 且大者非彭蠡乎汉先入江后江汉同会彭蠡入海
卷五十八 第 39b 页 WYG0970-0467d.png
 经文错综互见不可以经生文义律之矣所以经文
 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流为沧浪之水过三澨
 至于大别南入于江言汉水入江止此曰东汇泽为
 彭蠡东为北江言汇泽者乃每岁春夏江汉水涨倒
 入彭蠡与前彭蠡既潴义相联贯汇者水之势潴者
 水之常也曰入于海此则言江汉与彭蠡而同入焉
 如言身之左股因及夫右股以明一体之意何必疑
 经文谓江与汉汇为彭蠡亦何必直以十三字为当
卷五十八 第 40a 页 WYG0970-0468a.png
 衍哉曰岷山导江东刖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
 于东陵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言汇即汇泽
 而东迤北会正言江之会彭蠡以入海也前言东汇
 泽后言会于汇前后相承何必疑其汇于汉亦何必
 疑汇字或多而或误哉盖彭蠡方广数百里自今九
 江郡以上发源章贡合吉之王江庐江恩江袁之泉
 江临之清江瑞之蜀江会为南昌之章江又建之旴
 江抚之汝水宁之修水信之上饶江弋阳江饶之鄱
卷五十八 第 40b 页 WYG0970-0468b.png
 江锦江共诸郡邑之水潴为彭蠡故春夏水溢则壅
 遏不通虽因江汉阻塞而实有汇入之势至于中江
 北江安知非当时之通称哉或曰彭蠡咸指为今之
 鄱阳湖矣又有谓即今之巢湖方与东汇文义合何
 如曰荆扬之水莫踰江汉其次莫如鄱湖经文叙九
 州之水反于数百里之鄱湖潴数千里之水略而不
 叙无是理也然或彼或此犹可说也阳鸟攸居迄今
 如故此亦可以意见更改之哉或曰扬州独举震泽
卷五十八 第 41a 页 WYG0970-0468c.png
 彭蠡二湖何也曰扬之水自汇以南有广于二湖者
 乎盖言水而不及山则水亦无有而分之矣南条之
 水自岷至衡一支尽于九江之西其一支又南而东
 渡桂岭北径袁郴尽于庐阜水皆东流其一支又南
 而东度大庾北趋信衢介徽歙而抵建康由徽饶而
 上冈脊以西之水皆西流汇为彭蠡冈脊以东之水
 南则浙江北则震泽也所以金仁山谓彭蠡之水不
 潴则今江东西诸州之水为扬西偏之患震泽之水
卷五十八 第 41b 页 WYG0970-0468d.png
 不泄则今浙西诸州之水为扬东偏之患扬虽北边
 淮而于徐巳书乂虽中贯江而于荆已书朝宗独大
 江之南西偏莫大于彭蠡东偏莫大于震泽二患既
 平则扬之土皆治矣发明经文可谓无馀蕴也或曰
 扬之彭蠡震泽二湖其广不能踰荆之洞庭也经文
 何不叙之九江孔殷潜沱既导若谓九江非今郡地
 抑又何指耶曰九江即洞庭也江自出峡以来上截
 所受之水惟洞庭之源流最广如江陵所记九江源
卷五十八 第 42a 页 WYG0970-0469a.png
 委颇详曰潇江湘江蒸江澬江沅江渐江溆江辰江
 酉江会而为洞庭焉想禹时尚支分为江自后遂会
 为湖而以湖名也其实郴水发源袁吉之武功北入
 湘江与沅江俱视九江为最远凡武功之水西流者
 尽入洞庭东流者尽入鄱湖故经文过九江至东陵
 会于汇可见禹于洞庭鄱阳二湖之水与江会次第
 亦甚明矣或曰叙导江而于中乃称九江则其所谓
 三江果不必指大江为中江汉为北江彭蠡为南江
卷五十八 第 42b 页 WYG0970-0469b.png
 耶曰叙扬州之水不必远蒹夫荆此不必辨盖震泽
 即今之太湖而太湖之下三江入海本为吴淞江与
 松江娄江为三今皆可据况荆之九江本在乎上扬
 之三江在乎下又何必强为之说哉若夫山之由大
 庾北趋界信衢者一支包有浙江福建又一支由大
 庾东趋包有广东水各入海而东南之水尽矣
  三江九江彭蠡敷浅原辨(朱/子)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
卷五十八 第 43a 页 WYG0970-0469c.png
 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又
 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
 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又曰岷山之阳
 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此皆禹贡之文也古
 今读者皆以为是既出于圣人之手则固不容复有
 讹谬万世之下但当尊信诵习传之无穷亦无以覈
 其事实是否为也是以为之说者不过随文解义以
 就章句如说九江则曰江过寻阳派别为九或曰有
卷五十八 第 43b 页 WYG0970-0469d.png
 小江九北来注之说彭蠡则曰汉水所汇而江水亦
 往会焉说北江中江则曰汉既汇而出为北江江既
 会而出为中江也说九江则但指今日江州治所以
 当之说敷浅原则但以为汉历陵县之傅易山在今
 日为江州之德安县而已如是而言姑为诵说则可
 矣若以山川形势之实考之吾恐其说有所不通而
 不能使人无所疑也若曰派别为九则江流上下洲
 渚不一今所计以为九者若必首尾短长均布若一
卷五十八 第 44a 页 WYG0970-0470a.png
 则横断一节纵别为九一水之间当有一洲九江之
 间沙水相间乃为十有七道于地将无所容若曰参
 差取之不必齐一则又不知断自何许而数其九也
 况洲渚出没其势不常江陵先有九十九洲后乃复
 生一洲是岂可以为地理之定名乎此不可通之妄
 说也若曰旁计横入小江之数则自岷山以东至入
 海处不知其当为几千百江矣此又不可通之妄说
 也且经文言九江孔殷正以见其吐吞壮盛浩无津
卷五十八 第 44b 页 WYG0970-0470b.png
 涯之势决非寻常分派小江之可当又继此而后及
 夫沱潜云梦则又见其决非今日江州甚远之下流
 此又可以證前二说者为不可通之妄说也若曰汉
 水汇为彭蠡而江水亦往会焉则彭蠡之为泽也实
 在大江之南自今江州湖口县南跨南康军饶州之
 境以接于隆兴府之北㳽漫数十百里其源则东自
 饶徽信州建昌军南自赣州南安军西自袁筠以至
 隆兴分宁诸邑数千里之水皆会而归焉北过南康
卷五十八 第 45a 页 WYG0970-0470c.png
 扬澜左里则两岸渐迫山麓而湖面稍狭遂东北流
 以趋湖口而入于江矣然以地势北高而南下故其
 入于江也反为江水所遏而不得遂因却而自潴以
 为是㳽漫数十百里之大泽是则彭蠡之所以为彭
 蠡者初非有所仰于江汉之汇而后成也不唯无所
 仰于江汉而众流之积日遏日高势亦不复容江汉
 之来入矣又况汉水自汉阳军大别山下南流入江
 则其水与江混而为一至此已七百馀里矣今谓其
卷五十八 第 45b 页 WYG0970-0470d.png
 至此而复一先一后以入于彭蠡既汇之后又复循
 次而出以为二江则其入也何以识其为昔日之汉
 水而先行何以识其为昔日之江水而后会其出也
 何以识其为昔日之汉水而今分以为之北何以识
 其为昔日之江水而今分以居中耶且以方言之则
 宜曰南会而不应曰北会以实计之则湖口之东今
 但见共为一江而不见其分流然则所谓汉水汇为
 彭泽而江水亦往会焉者亦不可通之妄说也此数
卷五十八 第 46a 页 WYG0970-0471a.png
 说者既无一之不穷于是味别洲别之说出焉而终
 亦不免于穷也盖曰味别则不知凡禹之所为过门
 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
 之民使得平土而居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抑如陆
 羽张又新辈但欲较计毫分于齿颊间以为茗饮一
 时之快也呜呼彼以是为说者亦可谓童騃不思之
 甚矣且河之所会漆沮泾渭伊洛瀍涧支川尤多而
 初无味别之说济之所经或潜或见或止或流其变
卷五十八 第 46b 页 WYG0970-0471b.png
 不一而初无味别之说何独至此而辨之若是悉耶
 此又可见其为不通之妄说也若曰洲别则又九江
 之凿吾既辨于前矣若果如此则汉水入江之后便
 须常有一洲介于其间以为江汉之别而湖口入汇
 之处又当各分为二以为出入之辨而后可也今皆
 无之而湖口横度之处予常过之但见舟北为大江
 之浊流舟南为彭蠡之清涨而已盖彭蠡之水虽限
 于江而不得泄然及其既平则亦因其可行之隙而
卷五十八 第 47a 页 WYG0970-0471c.png
 又未尝不相持以东也恶暏所谓中江北江之别乎
 此又可见其为不通之妄说也若曰古之九江即今
 之江州古之敷浅原即今之德安县则汉九江郡本
 在江北而今所谓江州者实武昌郡柴桑县后并江
 北之浔阳立郡又因浔阳而改为江州实非古九江
 地也又况经言过九江至于东陵而后会于彭蠡则
 自今江州城下至湖口县才四十里不知东陵的在
 何处何所表异而其志之繁密促数乃如此又曰过
卷五十八 第 47b 页 WYG0970-0471d.png
 九江至于敷浅原则已自江州顺流东下湖口又复
 溯流南上彭蠡百有馀里而后至焉亦何说哉此又
 不可通之妄说也至于今之所谓敷浅原者为山甚
 小而卑不足表见而其全体正脉遂起而为庐阜则
 甚高而且大以尽乎大江彭蠡之交而所以识夫衡
 山东过一支之所极者唯是乃为宜耳今皆反之则
 吾恐其山川之名古今或异而传者未必得其真也
 凡此差舛其类不一读而不思思而不考者既昏昧
卷五十八 第 48a 页 WYG0970-0472a.png
 卤莽而无足言矣其间亦有心知其误而口不敢言
 乃反为之迁就穿凿以盖其失者则其谬愈彰使有
 识之士读之愈疑而愈不敢信唯国朝初胡秘监旦
 近世晁詹事说之皆以九江为洞庭则其援正皆极
 精博而莆田郑樵渔仲独谓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
 江入于海十三字为衍文亦为得之予既目睹彭蠡
 有源两江不分之实又参之以此三者而深以事理
 情势求之然后果得其所以误也盖水之患唯河为
卷五十八 第 48b 页 WYG0970-0472b.png
 甚而兖州乃其中流水曲而流缓地平而土疏故河
 之患于此为尤甚是以凿治之功十有四载然后同
 于诸州窃计当时唯此等处事急民困势重役烦禹
 乃亲涖而身督之不可一日而舍去若梁雍荆扬地
 偏水急不待疏凿固已通行则分遣官属往而视之
 其亦可况彭蠡洞庭之间乃三苗氏之所居当是之
 时水泽山林深昧不测彼方负其阻险顽不即工则
 官属之往者固未必遽敢深入其境是以但见为彭
卷五十八 第 49a 页 WYG0970-0472c.png
 蠡之泽而不知其源之甚远而且多但见洞庭下流
 之已为江而不知其中流之常为泽而甚广也以此
 致误宜无足怪若其用字之同异则经之凡例亦自
 可考顾读者未深思耳今但删去东汇北江之衍字
 而正以洞庭为九江更以经之凡例通之则过九江
 至于东陵者言导岷山之水而是水之流横截乎洞
 庭之口以至东陵也是汉水过三澨之例也过九江
 至于敷浅原者言导岷阳之山而导山之人至于衡
卷五十八 第 49b 页 WYG0970-0472d.png
 山之麓遂越洞庭之尾东取山路以至乎敷浅原也
 是导岍岐荆山而逾于河以尽恒碣之例也以是观
 之则经之文意不既明乎若更以他书考之则山海
 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本注云一作鄣今按丹阳故/为鄣郡其得名盖以此则作)
 (鄣为/是)入江彭泽西(本注云彭泽令彭蠡/也在鄱阳彭泽县)汉志亦云庐
 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盖陵阳者丹阳之属县今宁
 国府旌德县尚有陵阳山而三天子都届在徽饶之
 境疑与陵阳腹背相直故庐江者得出其东南而西
卷五十八 第 50a 页 WYG0970-0473a.png
 流北折以为鄱馀二水遂以会于彭蠡而入于江也
 及其入江则庐山屹立乎其西南而江之北岸即为
 郡之南境疑江与山相因以得名而郡境虽在江北
 亦以其南直此江此山而名之也然则彭蠡安得为
 无源而必待汉汇江会而成哉汉志豫章为郡领县
 十八其彭蠡县下注云禹贡彭蠡泽在西其馀则言
 水入湖汉者八(鄱阳鄱水馀干馀水艾修水涂淦水/南城旴水建城蜀水宜春南水南)
 (彭/水)入大江者一(颜豫/章水)而湖汉一水则又自雩都东至
卷五十八 第 50b 页 WYG0970-0473b.png
 彭泽入江行千九百八十里也按今地势彭蠡既与
 江通而豫章诸水不由彭蠡别无入江之路则湖汉
 者即是彭蠡而其所受众水之源又不止庐江而已
 也以此而观则山海经之言犹有未尽且其曰入江
 彭泽西者本谓径彭蠡县之西而入江耳而语意不
 明遂若析江与泽各为一水而一东一西以入江者
 此亦其立言之疵也汉志又自不知湖汉之即为彭
 蠡而两言之又不知入大江者亦潴于彭蠡而别为
卷五十八 第 51a 页 WYG0970-0473c.png
 一例又不知湖汉之为湖正以其泽名之而复兼以
 汉称则又承禹贡之误而弗深考也至于雩都之水
 则但见其为一郡众流之最远者而遂推为湖汉之
 源以主其名则又不知湖汉之名初非一水必自隆
 兴以北众水皆会潴为大泽然后可以名之非雩都
 一水所可得而专也至于郑渔仲汉水衍文之说固
 善矣而其下文江水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
 海之数言似亦可疑而彼犹未能尽正也呜呼禹贡
卷五十八 第 51b 页 WYG0970-0473d.png
 所载者九州之山川吾之足迹未能遍乎荆扬而其
 所可疑者已如此不知耳目见闻之所不及所可疑
 者又当几何是固不可得而知矣至于经之凡例本
 自明白而诸儒乃有过为新奇之说以乱之者若论
 导山而逾于河而以为导岍岐荆山之脉使之度河
 以为壶口诸山之类则亦不待闻见之及而知其谬
 矣夫禹之治水随山刋木其所表识诸山之名必其
 高大可以辨疆域广博可以奠民居故谨而书之以
卷五十八 第 52a 页 WYG0970-0474a.png
 见其施功之次第初非有意推其脉络之所自来若
 今论葬法者之所言也若必实以山脉言之则亦自
 有可言而尤足以见其说之谬者盖河北诸山本根
 脊脉皆自代北寰武岚宪诸州乘高而来其脊以西
 之水则西流以入龙门西河之上流其脊以东之水
 则东流而为桑乾道幽冀以入于海其西一支为壸
 口大岳次一支包汾晋之源而南出以为析城王屋
 而又西折以为雷首又次一支乃为太行又次一支
卷五十八 第 52b 页 WYG0970-0474b.png
 乃为常山其间各隔沁潞诸川不相连属岂自岍岐
 跨河东度而反为是诸山哉若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亦有袭其谬者以为衡山之脉东度而来则以见闻
 所及而知其必不然也盖岷山之脉其一支为衡山
 者已尽于九江之西其一支又南而东度桂岭者则
 包湘源而北径潭袁之境以尽于庐阜其一支又南
 而东度大庾者则包彭蠡之源以北至乎建康其一
 支则又东包浙江之源而北其首以尽于会稽南其
卷五十八 第 53a 页 WYG0970-0474c.png
 尾以尽乎闽越也岂衡山之脉能度九江而其度也
 又直为敷浅原而已哉又有欲以扬州之三江即为
 荆州之中江北江而犹病其阙一乃顾彭蠡之馀波
 适未有号则姑使之潜冒南江之名以足其数且又自
 谓圣经书法之妙非他人之所及是亦极巧而且新
 矣然自湖口而下江本无二安得有三且于下文之
 震泽又悬隔辽夐而不相属也则又安能曲说而彊附
 之哉问诸吴人震泽下流实有三江以入于海彼既
卷五十八 第 53b 页 WYG0970-0474d.png
 以目验之恐其说之必可信而于今尚可考也因并
 论之以俟来者质焉
  江防总叙
 尝阅三国志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见波涛汹涌叹曰
 嗟乎天所以限南北也而宋刘珏亦言金陵天险前
 据大江可以固守则长江岂不诚胜势哉然王浚之
 克西陵北军飞渡韩擒虎之济采石陈人不觉则虽
 有胜势亦恃吾所以守禦之者何如耳吕颐浩有言
卷五十八 第 54a 页 WYG0970-0475a.png
 诸郡自荆南抵仪真可渡处甚多岂不预为计望置
 使两员一自镇江至池阳一自池阳至荆南专提督
 造船且询水战利害但当时宋迁都建康恃江为守
 故有此论今天下一统其要害固不系长江然潢池
 之警窃发不时颐浩造船水战之说可无豫为之计
 乎是故操江巡江各有专寄而江防之设虽以备水
 寇其所以为建康之守禦者亦豫且密矣长江天堑
 尚慎旃哉
卷五十八 第 54b 页 WYG0970-0475b.png
  南直𨽻江防事宜
 查得牒江都御史原奉敕书专管沿江一带上自九
 江下至镇江及通常狼福等处先年承平无事专一
 操练水兵禁戢盐盗用重留都之卫以为江海之防
 一应兵事尽属操江近缘倭变大江南北道臣俱兼
 提督军务之任有所钱粮兵马各归抚属体势恒专
 调度自便而操江大臣仍照旧敕参错行事临警仓
 皇未免掣肘所以该科长虑有此建白看得长江南
卷五十八 第 55a 页 WYG0970-0475c.png
 北自瓜仪镇江之下有山破江而生名曰围山此诚
 留都之门户而江海之噤吭也春汛之际南北抚院
 俱各设有兵船会哨防守自此以下接连海洋江面
 阔远北有周家桥大河口掘港等把总而以狼山副
 总兵统之南有靖江福山乍捕等把总而以金山副
 总兵统之各为军门专属若复参以操江权任并大
 调度殊方使承行者无所归心而前却者有以藉口
 或乖进止之宜恐非备禦之策况操院之设不妨院
卷五十八 第 55b 页 WYG0970-0475d.png
 事专管操江带管巡官乃今急远忧而忘内顾略专
 任而重带管似亦非命官之初意也合无自今以后上
 自九江下至江南围山江北山江会口为操江信地
 如遇信警但在围山三江会口以下专责南北督抚
 严督将领之类毕力堵截围山以上逼近留都南北
 督抚仍与操江互为应援不许自分彼此致失事机
 及查围山把总原设兵船向系江南巡抚管辖今信
 地既分前总应分专属操江提督所有兵船器械粮
卷五十八 第 56a 页 WYG0970-0476a.png
 饷成造修理等项仍照旧规于江南辨给与操江衙
 门见役官耆兵勇三百员各相防守其三江会口先
 该操江都御史闾议题添设把总咨行巡抚会节经
 总巡抚督议定派各属如徵军饷银二万两扣减民
 壮弓兵银一万三千零四十二两二钱又原议事宁
 减免江洋岁支必致乏绝仓卒之际复议派徵是无
 裨于宽恤而适增其科敛也合无将节年定派操江
 军需俱照成规不必加减仍严行各属如期徵解岁
卷五十八 第 56b 页 WYG0970-0476b.png
 支之外稍有存馀听行收贮以备缓急不许别项支
 销再照车行百里例有行粮若召募之众日有常支
 原无此例惟是交仗对垒之际悯其勤劳时有犒恤
 今游兵俱召募而营兵例无外援若以预处行粮更
 议分派不免异同徒为纷扰万一警报非常内地孔
 棘则南北督抚俱同忧责又须别为权宜互相接济
 非可预拟而定设也
 江淮总兵官之设本为靖肃江洋辑宁地方上以制
卷五十八 第 57a 页 WYG0970-0476c.png
 瓜仪之盗贼下以镇通泰之盐徒所以屏翰留都防
 护运道者也设必于镇江者盖以路通南北地呃咽
 喉金山备倭在其南仪真守备在其北适中可以调
 度据险可以设防取其传报易而策应速也
 南直𨽻江防两营信地
  南岸安庆营
 元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黄石矶上哨自马当起
 下哨至崩湾止计一百五十里 自马当紫矶牛矶
卷五十八 第 57b 页 WYG0970-0476d.png
 墩至香口止四十里 元字二号兵船一只 彭泽
 县哨船一只 马当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香口黄
 家嘴乌石矶至东流止三十五里 元字三号兵船
 一只 香口土官巡船二只(共为/一联) 自东流回龙山
 祝家矶至吉阳止三十里 元字四号兵船一只
 东流县哨船二只(共为/一联) 自吉阳马家矶黄石矶至
 崩湾止四十五里 元字五号兵船一只 东流县
 哨船一只 吉阳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卷五十八 第 58a 页 WYG0970-0477a.png
 亨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李阳河上哨至崩湾起
 下哨至池口止计一百四十里 自崩湾雁汊下烟
 墩至黄盆止四十里 亨字二号兵船一只 吉阳
 巡司船一只 李阳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黄盆丁
 家港牛头山至李阳河止三十里 亨字三号桨船
 一只 贵池县哨船一只 李阳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李阳河黄公山乌沙夹上口至中口止三十里
  亨字四号桨船一只 池州府一号二号桨船二
卷五十八 第 58b 页 WYG0970-0477b.png
 只(共为/一联) 自乌沙夹中口军渡湾下烟墩至池口止
 三十里 亨字五号兵船一只 池州府三号桨船
 一只 池口巡司哨船一只(共为/一联) 专守乌落洲池
 州府四号桨船一只
  荻港营
 仁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大通上哨自池口起下
 哨至老鹳嘴钱家湾止计一百八十里 自池口芭
 莽港麻埠 至仙姑庙止三十里 仁字二号兵船
卷五十八 第 59a 页 WYG0970-0477c.png
 一只 池州府下哨船一只 池口巡司船一只(共/为)
 (一/联) 自仙姑庙郭港梅港河至五埠沟止三十里
 仁字三号兵船一只 池州府哨船一只 贵池县
 哨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五埠沟程家沟大通河至洋山
 矶止三十里 仁字一号楼船一只 大通巡司哨
 船二只(共为/一联) 自洋山矶横港马石矶至铜陵河止
 三十里 仁字四号兵船一只 铜陵县哨船一只
  大通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铜陵河长山矶丁家
卷五十八 第 59b 页 WYG0970-0477d.png
 洲至老鹳嘴止三十里 仁字五号兵船一只 铜
 陵县哨船二只(共为/一联) 自六百丈中江起至断腰三
 江口止 铜陵县哨船一只 青阳县哨船二只(共/为)
 (一联游巡/夹江一带)
 礼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三山上哨自张潭起下
 哨至大信四合山止计二百里 自老鹳嘴钱家湾
 张湾潭至胭脂夹止三十里 礼字二号兵船一只
  石埭县哨船一只 繁昌县哨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
卷五十八 第 60a 页 WYG0970-0478a.png
 胭脂夹荻港河板子矶至旧县止三十里 礼字三
 号兵船一只繁昌县哨船一只 建阳卫巡船一只
 (共为/一联) 自旧县黄石矶高安桥至宗三庙止三十里
 礼字四号兵船一只 繁昌县哨船一只 荻港巡
 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宗三爷庙鸡头山龙王矶至三
 山止三十里 礼字一号楼船一只 建阳卫巡船
 一只 三山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三山杨家套螃
 蟹矶至鲁港止三十里 芜湖县哨船二只 河口
卷五十八 第 60b 页 WYG0970-0478b.png
 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鲁港芜湖河弋矶窑至稀泥
 港止三十里 芜湖县哨船二只 礼字五号兵船
 一只(共为/一联) 自稀泥港四合山黄泥滩至大信止二
 十里 芜湖县哨船一只 建阳卫哨船一只 大
 信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北岸安庆营
 利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杨湾上哨自小孤史家
 港起下哨至洲头口望江界止一百七十里 自史
卷五十八 第 61a 页 WYG0970-0478c.png
 家沟毛湖洲沙湾角至朱福沟止五十里 利字二
 号三号兵船二只 宿松县哨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朱
 福湾杨湾中夹口至黄家(阙/)     利字五号
 六号兵船二只 小孤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专守沙
 湾角利字四号兵船一只 自黄家急水沟孙家
 洲至桃树滩止三十里 利字七号兵船一只 望
 江县巡船一只 杨湾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桃树
 滩雷沟莲花洲至卞家套止三十里 上江总巡二
卷五十八 第 61b 页 WYG0970-0478d.png
 号船一只 利字九号兵船一只 雷港巡司船一
 只(共为/一联) 自卞家套林家湾至洲头口止三十里
 利字八号兵船一只 雷港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贞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马踏石上哨自洲头口
 起下哨至老洲头止计一百九十里 自洲头口张
 风套海口至观音港止三十里 贞字二号兵船一
 只 怀宁县哨船一只 长枫夹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观音港上夹口桑园至竺家嘴止三十里 贞字
卷五十八 第 62a 页 WYG0970-0479a.png
 三号兵船一只 安庆府巡船一只 怀宁县巡船
 一只(共为/一联) 自竺家嘴黄泥沟前江沟至柘家湾止
 二十五里 贞字四号兵船一只 安庆府巡船一
 只 长枫夹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柘家湾三江口
 新开湾至马船沟止五十里 贞字五号六号兵船
 二只 马踏石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马船沟花洋
 滩杨树滩至源子港止三十里 贞字七号兵船一
 只 下总巡二号兵船一只 桐城县巡船一只(共/为)
卷五十八 第 62b 页 WYG0970-0479b.png
 (一/联) 自源子港武梁洲老洲湾至老洲头止三十里
 贞字八号桨船一只 安庆卫哨守千百户船二只
 (共为/一联)
  荻巷营
 义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灰河镇上哨自老洲头
 起下哨至泥㲼河止计一百五十里 自老洲湾老
 洲头王家嘴至六百丈止三十里 义字二号兵船
 一只 桐城县哨船一只 六百丈巡司船一只(共/为)
卷五十八 第 63a 页 WYG0970-0479c.png
 (一/联) 自六百丈柞树嘴烂泥滩至灰河止三十里
 义字三号兵船一只 桐城县哨船一只 六百丈
 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灰河马头嘴土桥至宗三庙
 止三十里 义字一号楼船一只 土桥巡司哨船
 二只(共为/一联) 自宗三庙省潭湾鱼嘴至宋家湾止
 三十里 义字四号五号兵船二只 无为州巡船
 一只(共为/一联) 自宋家湾鲤鱼套横路口至泥㲼止三
 十里 义字六号兵船一只 无为州巡船一只
卷五十八 第 63b 页 WYG0970-0479d.png
 泥㲼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智字号哨官楼船一只常泊册港上哨自泥㲼河起
 下哨至牛屯张家沟止计一百五十里 自泥㲼龙
 池套薛家湾至燕家湾止三十里 智字二号兵船
 一只 无为州哨船一只 泥㲼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燕家湾册港傅家湾至石板州止三十里 智字
 一号楼船一只 智字三号沙船一只 册港巡司
 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石板洲新洲夹牛门河至恶江嘴
卷五十八 第 64a 页 WYG0970-0480a.png
 止三十里 智字四号兵船一只 无为州哨船一
 只 册港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恶江嘴上新沟下
 新沟至田家沟止三十里 智字五号兵船一只
 和州哨船一只 裕溪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自田家
 沟裕溪张家沟至西梁山止三十里 智字六号兵
 船一只 裕溪巡司船一只 牛屯巡司船一只(共为/一联)
  议定班联
 夫水兵自为水兵则其禦盗与为盗莫可诘民兵自
卷五十八 第 64b 页 WYG0970-0480b.png
 为民兵则其在船与不在船不可知故信地水兵派
 船一只必用府县巡司船二只以三只为一联者乃
 相维相制义也又往时壮快弓兵尽派出江以致一
 查点外尽皆不在皆以土著之民而日责以游巡势
 勿能也今计其原额名数多寡分班出哨大率以一
 班出江游巡一班更休役遣不惟便情亦可行法故
 为之议班联凡五款
 一南北两岸大约每信地三十里派兵船一联各信
卷五十八 第 65a 页 WYG0970-0480c.png
  地内大约岸上一墩则江上一船日则分而为三
  以相接会夜则聚而为一以相觉察每日于信地
  内轮流哨会永为定守
 一信地有水兵船一只必派府卫州县巡司民兵船
  二只共为一联如水兵船不在则民兵船报巡江
  官转报江防官速报本道如民兵船不在则哨官
  报总官速报本道以凭各行挐究
 一民兵船有分二班者一班出江一班休息有三班
卷五十八 第 65b 页 WYG0970-0480d.png
  者以二班出江一班休息有不分班者必其工食
  与水兵等者也以上各船俱听哨官约束查点凡
  轮出江之月有不在船者除本兵裍打外尽追一
  年工食入官
 一府民快下班者即应于府江防厅听用州县民快
  下班者即于州县巡江官听用弓兵下班者即应
  于巡检处听用其一应比较赍递俱于下班者拨
  用并不许再将出江兵船差遣违者重究
卷五十八 第 66a 页 WYG0970-0481a.png
 一民兵船出江之月船多者人船俱换船少者换人
  而不换船但过初二日不赴更换者哨官即便报
  来以凭挐究
  议定会哨
 夫两岸官兵分派信地联三为一游巡有重兵布络
 有专哨盗固屏远矣但法令滋久则渐玩兵心不束
 则易弛相应立法会哨以别勤惰以课功罪故为之
 议会哨凡五款
卷五十八 第 66b 页 WYG0970-0481b.png
 一两营备总官奉题准事例俱遵操院宪单安庆守
 备逢二日会南湖守备于上水逢六日会荻港把总
 于下水荻港把总逢六日会安庆守备于上水逢二
 日会游兵营把总于下水军卫自巡江指挥以下有
 司自巡江丞簿以下悉听查照但有不到者开报本
 道与操院详夺
 一两营哨官俱照本道宪单接会今定安庆营元字
 号哨官逢三日上与彭泽县巡江官接会七日下与
卷五十八 第 67a 页 WYG0970-0481c.png
 东流县接会亨字号哨官逢三日上与东流县巡江
 官接会逢七日下与池州府巡江官接会利字号哨
 官逢三日上与望江县巡江官接会逢七日下与安
 庆府巡江官接会贞字号哨官逢三日上与怀宁县
 巡江官接会逢七日下与安庆卫守老洲头哨官接
 会如荻港营仁字号哨官逢三日上与贵池县巡江
 官接会逢七日下与繁昌县巡江官接会义字号哨
 官逢三日上与铜陵县巡江官接会逢七日下与芜
卷五十八 第 67b 页 WYG0970-0481d.png
 湖县巡江官接会礼字号哨官逢三日上与安庆卫
 老洲头哨官接会逢七日下与无为州巡江官接会
 智字号哨船逢三日上与无为州巡江官接会逢八
 日下与和州巡江官接会如安庆卫上巡江指挥逢
 一日与九江卫巡江官接会下巡江千户逢五日与
 建阳县巡江指挥接会建阳卫哨官逢二日上与当
 涂县巡江官接会逢六日下与游兵营第三哨哨官
 接会凡遇会哨之日但有不到者径注单内缴报其
卷五十八 第 68a 页 WYG0970-0482a.png
 有司巡江职官俱各如期而至毋许相左俱取各官
 私记关防为准其信地内巡检土官悉听查点但有
 违抗开报备总官转报本道详夺
 一岸上一墩江上一船岸有警则报船江有警则报
 墩相应相接地里均矣但一联之中须以水兵为主
 如轮日信地哨船有功水兵同之各船次之如轮日
 信地哨船失事水兵亦同之各船次之凡信地在一
 联之内水兵不得推诿如哨官船以接会不在桨船
卷五十八 第 68b 页 WYG0970-0482b.png
 代在信地接会不许并出但私回不到查发本船裍
 打追工食外一连同罪失事隐匿查发信地哨官裍
 打外把总官参究
 一两岸兵船每日于所分信地摆列凡遇三府江防
 官将本道会哨簿发到本船即于簿空格内填注姓
 名并接到日期地方于前件下填注有事无事及阴
 晴风雨缘由自上水来者即刻递下自下水来者即
 刻递上各船照前填注接会但有不在信地者即于
卷五十八 第 69a 页 WYG0970-0482c.png
 簿格内填注其信地其船官兵不在越过径交与上
 下手官兵接去两岸一周仍送江防官转报不到者
 本道径拿裍打仍追工食充越过官兵之赏如将会
 簿递墩者裍究
 一安池大江防官本道各印发循环会哨簿二本各
 江防官即于本府信地不拘上水下水先发一本以
 次两岸接会一周一面将簿内查覈有无不到稽误
 缘由连簿报道一面再发一本接会各江防官凡遇
卷五十八 第 69b 页 WYG0970-0482d.png
 暇日仍亲自出江查点如此而官兵有不在江上者
 寡矣
  江西江湖要害
 长江一带自吉安府起至峡江县中间 张家渡
 天井坝 狗子岭 牛口江 龙邱 云洲 或居
 民窎远 墨潭 桐江横 钓鱼台 或四壁皆山
 其 富口 石窝 二处虽有人烟尤多土贼 峡
 江县起至丰城县中间 桐江 墓膳 乌口 象
卷五十八 第 70a 页 WYG0970-0483a.png
 口 莲花潭 长排 城排 城头潭 横梁 孔
 埠 枯州 斗角滩 凉伞洲 拖船埠 黄埠脑
 安沙坝 老蛤石 小港口 漳湖渡 龙雾洲
 象牙潭 烂泥湾 数处港口交杂人烟稀疏尤为
 盗贼出没匿藏之所从此入东湖有 黄溪渡 赵
 家围 白沙寨 渔门寨 樊西寨 焦湖坽口
 龙山 邬子 梅岐寨 南山埂 康山上下 蛇
 山 五谷潭 棠阴 柴棚 瑞洪 四山 三山
卷五十八 第 70b 页 WYG0970-0483b.png
 又自樵舍 昌邑 迤西至具城转折三横及中洲
 等处入西湖 仓廒洲 两河口 松门 吉山
 莺子口 洋澜 渚溪 左蠡 青湖 洲山 青
 山 大孤山 从此出江则城子镇至马当内有
 新开口 小池口 杨家穴 南湖嘴 沿洲港
 鲟鱼嘴 黄茅潭 小孤袱 茅湖夹 女儿港
 以上各处所俱称要害春夏水涨港屿㳽漫盗贼扬
 帆纵桨势或难当秋冬水涸支港纵横盗贼舶舟伏
卷五十八 第 71a 页 WYG0970-0483c.png
 岸防或不及甚当晏起早住务要赶趋地头不可贪
 程夜行及听稍子哄诱致其通贼自害
 自吉安府万安县良口起至九江府彭泽县马当镇止
 通计要害地方八十一处
 守备巡湖巡江巡河巡捕巡司等官共四十员
 座哨战船共一百四十二只 水手共一百名
 添设游兵除江道不用外每遇春夏水涨之时东湖
 梅岐寨添委饶州所百户一员带领哨船八只精兵
卷五十八 第 71b 页 WYG0970-0483d.png
 一百四十名蛇山寨添委饶州所百户一员带领哨
 船七只精兵一百三十名往来巡逻
 
 
 
 
 
 图书编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