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970-02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五十二
             明 章潢 撰
  古北方总叙
 杜氏通典曰北人以畜牧为业逐水草迁徙无城郭
 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无文书以言语为约
 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肉食士力
 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
卷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970-0223b.png
 急则人习战功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
 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
 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毡裘壮
 者食肥美老者饮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
 母兄弟死者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字
 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骡駃騠騊駼
 驒騱唐虞则山戎夏则獯鬻周则猃狁懿王时德衰
 侵暴乃及泾阳人被其苦至曾孙宣王乃命将讨伐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970-0224a.png
 至大原称为中兴四夷宾服后山戎越燕伐齐后又
 伐燕齐桓公救燕败走之襄王之时引兵至雒邑东
 至卫境侵盗尤甚晋文公乃兴师攘却居于西河圁
 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
 北有乌桓山戎各分散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
 百有馀戎然不相统一及晋悼公纳魏绛之谋和诸
 戎戎服而晋强晋侯赏魏子金石之乐至安王之时
 赵襄子踰句注而破之洎于战国赵武灵王变俗易
卷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970-0224b.png
 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傍阴山下至
 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将秦开袭破
 东胡却千馀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
 渔阳及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距之匈奴先为夏氏
 之后殷伐奔北夷至七国时国渐强盛以为邻敌及
 秦始皇平天下北却匈奴筑长城渡河以阴山为塞
 及秦乱刘项相持之际未遑边备单于头曼稍稍渡
 河南复其故地至冒顿匈奴益强盛尽服北夷南与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970-0224c.png
 诸夏为敌国围汉帝于白登帝因娄敬说妻以宗女
 公主吕后文帝复通和亲其后复大入萧关烧回中
 宫于是置细柳棘门霸上三军以备焉纳晁错说召人
 实塞下终景帝时不为大患武帝因王恢议诱单于
 入塞卫青霍去病累岁穷讨尽徙漠北矣汉置酒泉
 等郡隔绝羌人遂通西域成帝时单于又来朝赐以
 后宫王嫱单于喜甚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燉煌
 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下人民郎中侯应习边事
卷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970-0224d.png
 陈十不可王莽辅政易单于玺曰章改号恭奴单于
 复大寇盗莽又改号降奴服于发兵屯戍议满三十
 万十道穷追分裂为十五单于严尤諌陈五难至后
 汉建武二十年其国饥疫死耗分为南北单于款塞
 愿永为藩蔽捍边入居云中后又移居美稷臧宫等
 上书请灭北匈奴光武务居息人不许和帝时北单
 于为窦宪破灭安帝时南单于屡被鲜卑侵掠灵献
 之际转又挫伤魏武帝遂分为五部置于西河离石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970-0225a.png
 诸郡刘元海则左贤王之孙而南匈奴种微矣初乌
 桓汉武帝时霍去病击匈奴左地因徙于上谷渔阳
 之间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始置护乌桓校尉监统之
 至后汉渐强盛光武纳班彪策又置校尉献帝以后
 寇掠转盛竟为曹公所灭自桓灵之际鲜卑又盛尽
 有汉北匈奴故地至光和中其帅争立国乱而檀石
 槐之种魏文帝为小种鲜卑轲比能破之比能明帝
 以后国乱离散诸部大人慕容拓拔宇文更盛并称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970-0225b.png
 大号跨有中州焉蠕蠕自拓拔初徙云中即有种落
 后大武神应蕃盛尽有匈奴故地其主社崙始号可
 汗犹言皇帝以后与后魏为敌国明帝熙平以后其
 国主争立大乱东西魏之时突厥既强蠕蠕主奔西
 魏悉被诛灭自蠕蠕衰弱突厥渐盛至西魏大统中
 大破蠕蠕又尽有匈奴故地其主土门号可汗犹古
 之单于也北齐后周争结婚姻倾府藏事之至大罗
 便沙钵略分为二国大罗便之后为西突厥焉隋文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970-0225c.png
 帝开皇中本国荒乱其主染干朝隋并徙种落于朔
 州及夏胜二州之间炀帝亲幸其部其后始毕可汗
 围帝于雁门因隋乱华人奔凑又更强盛控弦百万
 势陵中夏唐武德中寇原州贞观初颉利又至渭桥
 四年李靖灭其国灵州总管张宝相擒颉利献焉大宗
 纳温彦博之议置其馀种于河南朔方之地其后滋
 繁分为六州至阿史那元珍叛还故地开元初本落
 乱又请降复处河南俄又叛去其西突厥自开皇中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970-0225d.png
 国乱各自为一国大业末西突厥被北突厥所灭北
 突厥武太后嗣圣初其主默啜寇定州赵州大杀掠
 而去自三代以还北方盛衰可略而记其小国时有
 侵掠不为大患者不暇录焉唯契丹武太后万岁通
 天初其帅李尽忠孙万荣陷管州自称可汗司农卿
 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败于西峡石黄獐谷仁节死焉
 贼又陷冀州刺史陆宝积死之夏官尚书平章事王
 孝杰率兵十八万又败没于东峡石又令御史大夫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970-0226a.png
 娄师德率兵二十万拒之万荣为家奴所杀其党遂
 溃
  北边总论
 北狄居无城郭随逐水草势利则南侵势失则北遁
 阴山足以自卫饥则捕兽饮乳寒则寝皮服裘奔走
 射猎以杀为务未可以诡道欺之未可以兵戎服之
 汉兵不可与战其略有三汉卒且耕且战故疲而怯
 彼但牧猎故逸而勇以疲敌佚以怯敌勇不相斗也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970-0226b.png
 此其不可战者一也汉长于步日驰百里彼长于骑
 日乃倍之汉逐彼则赍粮负甲而随之彼逐汉则驱
 疾骑而运之运负之势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其不
 可战者二也汉战多步彼战多骑将争夺地形之势
 则骑疾于步迟疾势悬此其不可战者三也不得已
 则莫若守边守边之道㨂良而任之训锐士以禦之
 广营田而实之设烽堠而待之候其虚而乘之因其
 衰而取之则资不费而彼自除矣人不疲而彼自服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970-0226c.png
 矣
  古北边考略
 匈奴先夏后氏之裔曰敦维殷时奔北方至周末七
 国时与燕赵秦国邻岁为边患后赵燕秦屡破逐之
 而限以长城汉初最强盛武帝大兴师逐北漠南无
 王庭宣帝后呼韩邪款塞称臣后汉分南北二庭曹
 魏分为五部至晋时刘元海及拓拔氏据神器窃大
 号迭主中夏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970-0226d.png
  刘渊
 匈奴冒顿之后因晋惠帝失驭寇陷晋都僭称帝国
 号汉曜改为赵三世而亡
  石勒
 羯人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灭曜僭即赵王位五
 传而亡
  沮渠
 蒙逊临松卢水人也据凉称王凡二世为魏所灭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970-0227a.png
  赫连
 勃勃乃匈奴刘元海之族也灭秦称帝国号大夏三
 传为魏所灭
  乌桓
 本东人也据乌桓山因以为号自匈奴衰而乌桓盛
 后曹操大破蹋顿于柳城徙其部落于中国
  鲜卑
 亦乌桓之支也别依鲜卑山因号焉后至檀石槐尽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970-0227b.png
 据匈奴故地二传因争国众遂离散
  轲比能
 汉末颇强盛其后诸子争立众离散
 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也晋时颇强盛凡四世而灭
 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也与后魏同祖尽有凉州河湟
 之地三世而亡
 宇文莫槐出于辽东塞外魏文帝时部众强盛自称
 单于后周宇文氏源出于此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970-0227c.png
 徒河段日陆眷出于辽西厥后务勿尘有辽西之地
 慕容氏亦乌桓之后别部鲜卑也至涉归长子廆自
 称鲜卑大单于传至皝自称燕王隽炜即其子孙
 拓拔氏亦乌桓之后别部鲜卑本名索头人其先李
 陵苗裔晋时猗卢最强盛至什翼犍始建年号分置
 百官涉圭即后魏道武皇帝至文帝改姓元迁都洛
 阳衣冠文物悉比中国
 蠕蠕姓郁久闾六代孙杜崙地广势强自号丘豆伐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970-0227d.png
 可汗
  高车
 高车古赤狄之种稽胡
  突厥
 突厥之先平凉杂部也盖匈奴别种姓阿史那氏后
 魏末酋帅士门部落稍盛击破蠕蠕遂自号伊利可
 汗周齐争结婚姻唐初颉利最强盛后颉利为太宗
 所擒突厥中衰至武后时默啜复强盛天宝中灭其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970-0228a.png
 地尽入回纥然其族始分有国于西者曰西突厥
 西突厥国居乌孙故地西域诸国皆归附之
  铁勒
 匈奴苗裔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
 绝薛延佗铁勒别部 仆胥亦铁勒别部 同罗铁
 勒别部在薛延佗北
 都波铁勒别种去回纥十三日行分为三部自相统
 摄 拔野古亦铁勒别部在仆骨东境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970-0228b.png
 多滥葛在薛延佗东 斛薛亦铁勒别部在多滥葛
 北境
 阿拔亦铁勒别部在多滥葛西北
  契苾
 契苾羽在焉耆西北鹰婆川多览葛之南 鞠国在
 拔野古东北五百里
 俞在鞠国东十五日行 大漠在鞠国北
 白霫在鲜卑故地与同罗仆骨接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970-0228c.png
 库莫奚其先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俗甚不洁善射
 猎好寇抄辽太祖平之尽有奚霫之地
  契丹
 契丹本乌桓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与库莫
 奚异种而同类并为慕容氏所破俱窜于松漠之间
 唐末安巴坚始强盛侵灭诸国称雄北方迨石敬瑭以
 幽州所属十六州赂德光晋称儿皇帝矣故宋有岐
 沟之败澶渊之盟至争献纳二字而女真寖强辽遂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970-0228d.png
 为金所灭自安巴坚至天祚凡九代
 室韦有五部并在靺鞨之北路出柳城诸部不相统
 一所谓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
 并无君长盖契丹之类也唐时所闻有九部并在柳
 城郡之东近者三千五百里远者六千二百里
 地豆于围在室韦西千馀里
 乌洛侯亦曰乌罗浑国在地豆于之北东与靺鞨南
 与契丹北与乌丸为邻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970-0229a.png
 驱度寐在室韦之北其人甚长白霫匈奴别种与靺
 鞨为邻理黄水北亦鲜卑故地
 拔悉弥在北庭北海南结骨东南去燉煌九千馀里
 唐时尽归回纥
 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馀三面皆扺大海南
 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
  回纥
 回纥其先匈奴也其部落凡有十五种姓药罗葛氏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970-0229b.png
 居薛延佗北唐贞观时突厥衰唯回纥与薛延佗雄
 强后并薛延佗九姓尽得古匈奴地改号回鹘于唐
 时为最盛
  沙陀
 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唐宣宗时赐姓李至克
 用子存勖灭梁为后唐庄宗
  骨利干
 骨利干处渤海北其地北距海去京师最远又北渡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970-0229c.png
 海则昼长夜短日入烹羊脾熟东方已明盖近日入
 处也
  黠戛斯
 黠戛斯古坚昆国也地当伊吾之西焉耆之北白山
 之旁或曰居勿曰结骨其种杂 丁零乃匈奴西鄙
 也匈奴封汉降将李陵为右贤王卫律为丁零王后
 郅支单于破坚昆于时东距单于庭七千里南车师
 五千里郅支留都之故后世得其地者讹为结骨稍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970-0229d.png
 号纥骨亦曰纥扢斯云其人黑瞳者必曰陵苗裔也
  仆骨
 仆骨亦曰仆固在多览葛之东地最北
  葛罗禄
 葛罗禄本突厥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
 包多恒岭与车鼻部接
  駮马
 駮马其地近北海去京万四千里经突厥大部落五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970-0230a.png
 所乃至焉
 鬼国在驳国西六十日行其国人夜游昼饮
 盐漠念咄六阙俟斤部落又北八日行至可史担部
 落
  蒙古
 蒙古居乌桓之北与畏罗奈曼九姓回鹘故城和林
 接壤世奉贡于辽金而总𨽻于达坦逮特默津克诸
 蕃部灭金为元太祖呼必赉灭宋混一区夏为元世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970-0230b.png
 祖传至顺帝而国亡
  古北边总论
 苏氏曰北方之人其性超忽无常便于猎射而习于驰
 骋生于斥卤之地长于霜雪之野饮水食肉风雨饥
 渴之所不能困上下山坡筋力百倍轻死而乐战故
 常以勇胜中国至其拥护亲戚休养生息畜牛羊长
 子孙安居逸乐而欲保首领者盖无以异于华人也
 而中国之士常惮其勇畏避而不敢犯毡裘之民亦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970-0230c.png
 以此恐喝中国而夺之利此当今之所谓大患也昔
 者汉武之世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天下震恐其后
 二十年之间汉兵深入不惮死亡捐命绝漠之北以
 决胜负而匈奴孕重堕坏人畜疲敝不敢言战何者
 勇士壮马非中国之所无有而穷追远逐虽匈奴之
 众亦终有所不能安也故夫邻国之盛非敌国之所
 深忧也要在休兵养士而集其勇气使之不慑而已
 今天下之势中国之民优游缓带不识兵革之劳骄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970-0230d.png
 奢怠惰勇气消耗而金缯之赂又以百万为计转输
 天下甘言厚礼以满其不足之意使天下之士耳熟
 所闻目习所见以为生民之命寄于其手故俯首柔
 伏莫敢抗拒凡中国勇健豪壮之气索然无复存者
 矣夫战胜之民勇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盖所
 以战者气也所以不战者气之畜也战而后守者气
 之馀也古之不战者养其气而不伤今之士不战而
 气已尽矣此天下所大忧也昔者六国之际秦人出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970-0231a.png
 兵于山东小战则杀大战则割地兵之所至天下震
 慄然诸侯犹帅其罢败之兵合纵以击秦砥砺战士
 激发其气长平之败赵卒死者四十万人廉颇收合
 馀烬北摧栗腹西抗秦兵振刷磨淬不自屈服故其
 民观其上之所为日进而不挫皆自奋怒以争死敌
 其后秦人围邯郸梁王使将军辛垣衍如赵欲遂帝
 秦而鲁仲连慷慨发愤深以为不可盖天下之士所
 为奋不顾身以抗虎狼之秦者为非其君也而使诸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970-0231b.png
 侯从而帝之天下尚谁能出身以拒其君哉故鲁仲
 连非徒惜夫帝秦之虚名而实惜天下之势有所不
 可也
  北边总叙
 北莫强于辽金元莫弱于我朝国初元裔半留中国
 遁还沙漠者无算永乐中四塞出逐益远徙死者降
 者又半以故我塞上戍兵不及四十万彼东得开平
 兴和西据朔方东胜皆水草善地自永乐迄今未尝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970-0231c.png
 一遭败衄生聚既蕃侵噬渐近额森和硕之后益轻
 中国恃其长技往往深入风雨飘忽动辄数万我军
 禦之不过依险结营苟以防禦冲突仅不乱行即为
 全胜彼志日骄我气日夺其零贼出没虽稍有俘斩
 亦已甚难盖众寡之势殊强弱之形异也幸其所欲
 易厌无有他志计日数程不能持久每一大举晒肉
 晾马颇有劳费若得失不雠则懊悔无已是以边境
 得苟免焉近年济农谙达屡入内郡饱掠而归聚兵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970-0231d.png
 十万莫敢发一矢而辄张捷冒功上下相蔽甚至杀
 归正人为首功冤酷已极今其国控弦之士馀二十
 万益以中国逋逃窃知内地虚实一旦改虑外变内
 忧祸不细也
 
 
 
 图书编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