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一 第 1a 页 WYG0970-0186a.png

图书编卷五十一
明 章潢 撰
古南夷总叙
杜氏通典边防总叙曰南蛮其在唐虞与之要质故
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暨于周代党众弥盛故
诗曰蠢尔蛮荆大邦为雠至楚王时蛮与罗子共败
楚师杀其将屈瑕楚师复振遂属于楚及吴起相悼
卷五十一 第 1b 页 WYG0970-0186b.png

取蛮夷置黔中郡汉兴以后时有寇盗其西南诸夷
夜郎之属悉平定置郡县公孙述时夜郎大姓为汉
保釐后汉初从番禺江奉贡光武建武中武陵蛮帅
单程大寇郡县汉将刘向战败数岁方平顺帝时武
陵太守增其租赋蛮又举种反杀乡吏东晋时沔中
蛮因刘石乱后渐徙于陆浑以南遍满山谷宋齐以
后荆雍二郡各置校尉以抚宁之群蛮之帅互受南
卷五十一 第 2a 页 WYG0970-0187a.png

断绝行旅周武帝遣陆腾大破之其獠初因蜀李势
乱后自蜀汉山谷出侵扰郡县至梁时州郡每岁伐
獠以自利及后周平梁益自尔遂同华人矣以其黔
中东谢自古不臣中国唐贞观以后置羁縻州领之
古南夷考略
盘瓠种
昔帝喾时患犬戎入寇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
卷五十一 第 2b 页 WYG0970-0187b.png

其将军首而至乃以女配之瓠得女负走入南山止
石穴中生六男六女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
夷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长沙黔中五溪蛮皆
是也
徭本盘瓠之后其地介于巴蜀湖广间绵亘数千里
诸徭不可胜数
廪君种
卷五十一 第 3a 页 WYG0970-0187c.png

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
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共立巴氏子务相
是为廪君巴梁间诸巴皆是也战国时秦惠王并汉
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其后世散处巴郡南郡谓之
巴郡南郡
板楯蛮
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于巴蜀汉之境伤害千馀人
卷五十一 第 3b 页 WYG0970-0187d.png

廖仲等射杀白虎昭王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
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得
以贱钱赎死夷人安之
南平蛮
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其王姓朱氏
号剑荔王
东谢
卷五十一 第 4a 页 WYG0970-0188a.png

观中开其地为应州
西赵蛮
在东谢之南并南蛮别种其界东至夷子西至昆明
南至西洱河山洞深阻莫知里数赵氏代为酋长
牂牁
渠帅姓谢氏昆明蛮一曰昆弥以西洱河为境即叶
榆河也距京师九千里昆明九百里即国其后又封
卷五十一 第 4b 页 WYG0970-0188b.png

南千五百里即交州
兖州
牂牁别部与牂牁邻境唐以其地为兖州牂牁兖州
皆黔中属州也
獠
蛮之别种往代初出自梁益之间自汉中达于邛笮
州川谷之间所在皆有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
卷五十一 第 5a 页 WYG0970-0188c.png

面赤裈之属二十一种今右江西南一𢃄甚多殆百
馀种常侵暴梁益狑人生幽厓奥谷中

中獞人五岭以南皆有之
夜郎国(播州犍为/即其国也)
汉时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在蜀郡徼外东
接交趾西邻滇国其国邻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
城下
卷五十一 第 5b 页 WYG0970-0188d.png

汉时在夜郎之西靡莫之属滇最大始楚顷襄王使
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以西蹻至滇池方三
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
秦击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而以其众王滇变服
从其俗以长之(滇即汉益州郡也蜀改益州郡为建/宁分建宁永昌为云南郡又分建宁)
(牂牁为兴古郡即/今之云南地也)
邛都
卷五十一 第 6a 页 WYG0970-0189a.png

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地方数千里武帝开为
邛都县
笮都
汉时自越巂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笮都最大武帝
开以为笮都县
冉䮾
汉时自笮以北君长十数冉䮾最大即汉汶山郡之
卷五十一 第 6b 页 WYG0970-0189b.png

附国
隋唐通焉在蜀郡西北二千馀里即汉之西夷也有
嘉良夷即其东部薄缘夷在其南女国在其西其东
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党项及诸羌
哀牢
后汉时通焉其先有妇人名沙一居子牢山尝捕鱼
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娠十月产男子后沉木化
卷五十一 第 7a 页 WYG0970-0189c.png

为隆因名曰九隆后渐相滋长四界去洛阳七千里
即金齿卫地南中罗鬼悉祖之
南诏
或曰鹤柘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本哀牢夷后乌蛮
别种夷语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诏号六诏曰蒙巂
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兵埒不能
相君长蜀诸葛亮讨定之蒙舍诏在诸部南故曰南
卷五十一 第 7b 页 WYG0970-0189d.png

西摩伽佗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骠北抵益州
东北际黔巫王都羊苴咩别都曰善阐府大理即南
诏国也本唐少夷邕州右江水与大理大槃水通自
邕州道诸蛮獠至大理不过四五十里
骠国
东北距南诏咩苴城六千八百凡去上都万四千里
在永昌故郡南二千馀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往来
卷五十一 第 8a 页 WYG0970-0190a.png

食境土者罗道潜等二百里九十八部落东邻真蜡
国西接东天竺国南尽溟海北通南诏竺乐城界
西原蛮
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
氏居黄橙洞其𨽻也其地西接南诏宋时侬氏世为
广源州首领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
故侬智高资以暴横
卷五十一 第 8b 页 WYG0970-0190b.png

后汉时通焉在永昌徼外其人长三尺穴居
椫国
后汉时通焉自言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
两㸑蛮
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州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
城通谓之西㸑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谓之
东㸑乌蛮晋时㨿南宁郡其地延袤二千馀里唐置
卷五十一 第 9a 页 WYG0970-0190c.png

松外诸蛮
数十百部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之裔凡数十姓
尾濮
汉魏以后在兴古郡(即云南/郡地)西南千五百徼外其人
有尾长三四寸按木濮即尾濮也
木棉濮
土有木绵
卷五十一 第 9b 页 WYG0970-0190d.png

俗劖面以青画之
折腰濮
俗生子皆折其腰
赤口濮
在永昌南其俗折其齿劖其唇使赤又露身无衣服
黑僰濮
在永昌西南山居尔雅曰南至于濮铅周书王会卜
卷五十一 第 10a 页 WYG0970-0191a.png

(接故/附之)
交趾(即倭/南)
本汉初南越之地接汉九真日南诸郡及唐驩爱等
州东南薄海接占城东海路通钦廉西出诸蛮西北
通邕州在邕州东南隅去左江大平寨最近自寨正
南行至桄榔花步渡富良白藤两江四程可至又自
寨东南行过舟特罗小江自谅州入六程可至自右
卷五十一 第 10b 页 WYG0970-0191b.png

宋朝遂在化外丁氏黎氏李氏擅其地
南丹州蛮
亦溪洞之种在宜州西境
抚水蛮
在宜州南唐𨽻黔南酋皆蒙姓
黎洞
唐故琼管之地在大海南距雷州泛海一日而至其
卷五十一 第 11a 页 WYG0970-0191c.png

属州者为熟黎其居山峒无征徭者为生黎蜑人儋
崖海上水居蛮也
已上南夷除交趾黎洞属后海南夷类馀皆四川云
贵地领官职以时朝贡因叙四夷东南西北故列诸
此其属内夷款者俱详上卷云
南蛮总论
南蛮多种性不能教连合朋党失意则相攻居洞依
卷五十一 第 11b 页 WYG0970-0191d.png

而勇战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战不可久师也
古南海总叙
海南诸国汉时通焉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居大海
中洲上相去或三五百里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
乘舶举帆道里不可详知外国诸书虽言里数又非
定实也其西与蕃国接元丰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
开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国自武帝以来皆献见后
卷五十一 第 12a 页 WYG0970-0192a.png

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使诸国其所经及传闻
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晋代通中国者盖鲜及宋
齐至者十馀国自梁武隋炀诸国使至踰于前代至
唐贞观以后声教远被自古未通者重译而至又多
于梁隋焉其无异闻亦不复更记
古南海夷考略
黄支国
卷五十一 第 12b 页 WYG0970-0192b.png

哥罗国
汉时开焉在槃槃东南海国有四十二州而无县
林邑图
秦象郡林邑县地汉为象林县属日南郡古越裳之
界也在交趾南海行三千里其地纵横可六百里去
日南界四百馀里其南水步道二千馀里有西屠夷
亦称王焉马援所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
卷五十一 第 13a 页 WYG0970-0192c.png

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岛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
邑西南三千馀里其境广袤三千里
顿逊国
梁时开焉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王并羁属扶南徼
外诸国贾人多至其国市焉
毗骞国
梁时开焉在顿逊之外大海洲中去扶南八千里
卷五十一 第 13b 页 WYG0970-0192d.png

在南海洲上其俗与林邑扶南略
狼牙修国
在南海中其界东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北去
广州二万四千里
婆利国
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去广州二月行土气热如中
国盛夏
卷五十一 第 14a 页 WYG0970-0193a.png

梁时通焉在南海大洲中北与林邑隔小海自交州
船行四十日至其国
赤土国
扶南之别种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馀日而达所都地
方数千里其王姓瞿昙氏
真蜡国
在林邑西南本扶南属国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
卷五十一 第 14b 页 WYG0970-0193b.png

罗刹国
在婆利之东其人极陋朱发黑身兽牙鹰爪时与林
邑人作市
投和国
隋时开焉在南海大洲中真蜡之南自广州西南水
行百日至其国
阇婆国
卷五十一 第 15a 页 WYG0970-0193c.png

阿罗陁 阿罗单 婆皇 婆达 丹丹 边斗
都昆 拘利 比嵩 杜薄 薄剌 勃焚
火山 无论 婆登 乌笃 诃陆 多篾
多摩长 哥罗舍分 已上诸国俱在南海
占城国
在中国之西南东至海西至云南南至真蜡北至驩
州北去广州便风半月程东北至两浙一月程北至
卷五十一 第 15b 页 WYG0970-0193d.png

千里
三佛齐国
南蛮别种与占城为邻在真蜡阇婆之间所管十五
州汎海便风二十日至广州如泉州舟行顺风月馀
亦可到其国在海中扼诸番舟车往来之咽喉故诸
国之舟辐辏焉
勃泥国
卷五十一 第 16a 页 WYG0970-0194a.png

四十日程去占城与摩逸各三十日程皆计顺风为
则所统一十四州
注辇国
东距海五十里西至西天竺千五百里自古不通中
国水行至广州约四十一万一千四百里宋始入贡
州眉流国
东至占腊五十程东北至广州三十五程宋始入贡
卷五十一 第 16b 页 WYG0970-0194b.png

宋崇宁始入贡
南毗
国在西南自三佛齐便风月馀可到
层檀
国在南海傍城距海二千里宋始入贡海道便风行
百六十日经勿巡古林三佛齐国乃至广州
卷五十一 第 17a 页 WYG0970-0194c.png

卷五十一 第 18a 页 WYG0970-0195a.png

卷五十一 第 19a 页 WYG0970-0195c.png

卷五十一 第 20a 页 WYG0970-0196a.png

暹罗国本暹与罗斛二国暹国土瘠不宜耕种罗斛
土衍腴多获暹人岁仰给焉元元贞初暹人常遣使
入贡至正暹降于罗斛合为一国本朝洪武初遣大
理少卿闻良辅往谕之暹罗斛国王参列昭昆牙遣
使柰思俚侪剌识悉替奉金叶表朝贡还赐大统历
七年遣使沙里拔来朝自言本国令陪臣祭思俚侪
剌识悉替入贡去年八月舟次乌潴遇风舟坏漂至
卷五十一 第 20b 页 WYG0970-0196b.png

言却之后其子参列宝昆牙立九年遣子昭禄群膺
奉金叶表贡象及诸方物上命礼部员外郎王恒中
书省宣使蔡时敏往赐诏及暹罗国主之印十六年
给勘合文册令如期贡二十年又贡胡椒苏木二十
八年诏遣中使赵达宋福等祭其故王参列昭昆牙
赐嗣王昭禄群膺敕谕永乐元年遣使入贺始称暹
罗国二年遣使昆文现表贡方物四年复贡方物且
卷五十一 第 21a 页 WYG0970-0196c.png

使奉仪物祭仁孝皇后命中官以告几筵是岁复遣
坤文现贡方物先是南海民何入观等流移海岛遂
入暹罗至是因其使归传谕国王遣入观等还毋纳
流移以取罪戾八年贡马及方物送中国流移人还
赐敕劳之十年复贡十三年昭禄群膺卒其子三赖
波磨札剌的嗣位以兵侵满剌加国满剌加诉于朝
敕谕暹罗国王令与满剌加平十五年来贡十八年
卷五十一 第 21b 页 WYG0970-0196d.png

年王遣使柰怀等六十人入贡谢侵满剌加国之罪
赐纱币有差二十一年又贡赐使臣及通事总管番
伴有差洪熙宣德间至如常期正统景泰间贡或不
常赐仍旧例成化十三年遣使群谢提素英必美亚
二人来贡方物美亚本福建汀州士人谢文彬也昔
因贩盐下海为风飘入暹罗遂仕其国尝至南京其
从子瓒偶遇识之为织殊色锦绮贸易番货事觉下
卷五十一 第 22a 页 WYG0970-0197a.png

中遣给事中林恒复往行册封礼正德十年遣使贡
方物进金叶表嘉靖元年暹罗及占城等夷各载番
货至广东未行报税上乃命赃物照旧入官三十二
年国王遣使坤随离等贡白象及方物三十七年又
贡方物比旧稍不同万历三年九月暹罗王招华宋
顷遣使握坤哪采思湾等奉金叶表贡方物六年十
月该舍内阁大学士张(阙/)等题㨿提督少卿萧廪呈
卷五十一 第 22b 页 WYG0970-0197b.png

十名送馆教习其国东连大泥南临东牛西接兰场
北界大海由广东香山县登舟顺风计约四十日可
至其国彼国来贡必用五六月南风还则用十一二
月北风过此不敢行矣其境内有大库司凡九曰暹
罗曰可刺细马曰疋曹本曰皮细禄曰束骨胎曰果
平疋曰倒脑细曰讨歪曰六昆大库司犹华言布政
司也府十四曰采纳曰老无曰北采曰束板普曰辣
卷五十一 第 23a 页 WYG0970-0197c.png

采欲曰款细湾曰沾奔曰魁山县七十二俱分𨽻各
府其土地东南平衍饶稻西北多大山
瓜哇(𨽻回/回馆)
瓜哇古阇婆国酋名冉家龙汉晋以前未闻唐为诃
陵宋为阇婆元称瓜哇其国分东西二王所属有苏
吉丹打板打网厎勿诸国洪武三年王昔里入达剌
遣八的占必奉金叶表贡方物及黑奴三百人纳元
卷五十一 第 23b 页 WYG0970-0197d.png

年王八达那巴那务遣阿烈彝烈时奉金叶表朝贡
上遣其使还诏谕责王遂绝其使永乐三年其国东
王遣使朝贡请印与之五年西王都马板与东王战
灭东王时我舟过东王城西王杀我百七十人西王
惧遣亚烈加恩谢罪诏敕诘责西王令偿死者黄金
六万两已而遣人贡万两礼官请索如数上曰朕利
金耶令远人知畏耳蠲其金赐钞币谕之十六年西
卷五十一 第 24a 页 WYG0970-0198a.png

其国四乡初至社板仅千家二酋王之流寓多广东
漳泉人又东半日至厮村中国人客此成聚落遂名
新村约千馀家村主广东人番舶至此互市金宝充
溢人富饶又南行可半日至淡水港乘小艇行二十
馀里至苏鲁马益亦有千馀家半中国人港旁大洲
林木蔚茂有长尾猱数万又水行八千里至漳佑登
岸西南陆行半日至王居满者伯夷仅二三百家总
卷五十一 第 24b 页 WYG0970-0198b.png

真腊(𨽻回/回馆)
真腊本扶南属国一名占腊在东海中汉武帝时献
万蛤夜光珠久未通至隋始通中国唐神龙中并扶
南而国分为二其南近海多陂泽为水真腊北多山
阜为陆真腊后复合为一宋宣和初封为真腊国王
庆元中破占城立其国人为占城王占城遂为属国
又有参半真里登流眉蒲甘等国皆属真腊聚落颇
卷五十一 第 25a 页 WYG0970-0198c.png

方物赐大统历文绮二十年正黎列保昆邪甘苦者
遣使贡象及方物景泰二年贡赐王妃文绮朝贡至
今不绝其俗尚华侈东向为上右手为洁县镇风俗
大类占城
满剌加(𨽻回/回馆)
满剌加永乐三年王西和入儿速剌遣使奉金叶表
朝贡言愿内附为属郡效职贡七年太监郑和充册
卷五十一 第 25b 页 WYG0970-0198d.png

迷苏刺率其妃及子侄五百四十人来朝上御奉天门
宴王赐王𢃄羽仪鞍马金银钱钞锦绮王妃冠服子
侄傔从赏各有差十年遣使送还国十二年王母来
朝贡厚赐之二十二年宣德九年王复来朝贡赐亦
厚天顺三年王无答佛哪沙卒子舟茫速沙请封遣
使册立为王成化末给事中林荣行人黄乾亨奉使
溺海死荫子入监读书其国旧名五屿东南距海西
卷五十一 第 26a 页 WYG0970-0199a.png

奉我正朔始不𨽻暹罗
占城(𨽻回/回馆)
占城古越裳秦林邑汉象林汉末区连杀县令自称
林邑王遂不入版图唐元和初改号占城宋淳熙中
袭破真腊庆元真腊复雠殍杀几尽更立真腊人为
主洪武二年遣吴用颜宗鲁杨载等使占城瓜哇日
本等国赐玉玺书是年遣使蒲旦麻都朝贡言安南
卷五十一 第 26b 页 WYG0970-0199b.png

蛮来朝贡虎象遣中书省管勾甘桓会同馆副使路
贡贤封阿答阿者为占城国王赐大统历金绮四年
阿答阿者遣答班瓜卜农奉金叶表朝贡言安南数
侵境乞赐兵器乐人俾安南知我乃声教所被输贡
之地不敢辄欺负上怜之命中书省咨王言交邻有
道事上以诚占城安南既皆臣事朝廷岂可擅兵相
毒即咨安南令其罢兵兵器不尔吝但以安南故赐
卷五十一 第 27a 页 WYG0970-0199c.png

人不可遣遣尔国人能习华音者来习四十六年遣
子来贺圣节赐勘合文册二十四年使至以臣弑君
故绝之永乐四年敕王占把的剌得黎贼父子及其
党恶即械送京尚书陈洽在南交军中驰奏占城国
王占把的赖奉命出兵讨安南阴怀二心罪下季犷
一等耳请发兵讨之上以交趾初平不欲穷兵远夷
遣使谕王归我侵地永乐后遣人朝贡令三年一贡
卷五十一 第 27b 页 WYG0970-0199d.png

册封正使卒海上副使论罪戍边其国在大海南南
距真腊西距交趾东北际海自闽长乐五虎门西南
行顺风可十日至东北百里海口立石塔为标舟至
是系焉俗犷悍果于战斗尚释教
三佛齐
即旧港又名浡淋在东南海中本南蛮别种初𨽻瓜
哇有地十五州东去瓜哇东南距满剌加南距大山
卷五十一 第 28a 页 WYG0970-0200a.png

敌敢死邻国畏之水多土少将领得居陆民率架筏
水中架木柱语言如瓜哇市用钱布字用梵书其属
有箄马令凌牙斯蓬丰登牙侬细兰诸国唐天祐贡
方物米自建隆以至淳熙朝贡不绝我朝洪武初王
恒麻沙那阿称臣入贡四年遣玉的力马罕亦里麻
思奉金字表朝贡赐大统历文币六年使来贡八年
使从我招谕拂菻十年恒麻沙那阿卒赐王子麻那
卷五十一 第 28b 页 WYG0970-0200b.png

有祖义者脱罪避居其国久之得为将领暴横掠过
客永乐中太监郑和统海船下西洋至三佛齐
南蛮总论
苏颍滨曰古者九夷八蛮无大君长纷纷籍籍不相
统制惟北方地广常为大国以制中夏然蛮夷之俗
种姓分别千人为部百家为党见利则聚轻合易散
族类不一其心终莫相爱故其兵利于疾战而不利
卷五十一 第 29a 页 WYG0970-0200c.png

为一家人畜富庶蔓延山谷之间其心常有所爱重
而不忍去故其兵利于迟久而不利于疾战此二者
其大小之势各有所便宜乎中国之所以待之者各
有道也今夫北狄之人伏于阴山之下养兵休士居
而不战此其志未尝须臾忘中国也然其心以为战
而胜人犹不若不战而屈人之兵战而不胜民之死
者未可知也故常大言虚喝而不进以谋弊中国盖
卷五十一 第 29b 页 WYG0970-0200d.png

失也若夫西戎南蛮西南夷之民悉其众庶尚不能
当狄人之半而其酋长每为乱不能自禁此诚无爱
于其心而侥倖于一战以用其乌合之众而已故夫
蛮夷之人扰边求利其中有大志者其类皆可以谋
求也愚尝观于西南徼外以临蛮夷之众求其所以
为变之始而遂至于攻城郭杀人民纵横放肆而不
可救者其积之莫不有渐也夫蛮夷之民宁绝而不
卷五十一 第 30a 页 WYG0970-0201a.png

欺谩而夺其利长吏又以为优民而不之禁穷志无
聊莫可告诉故其势必至于解仇结盟攻劫蹂践残
之于锋镝之间而后其志得伸也嗟夫为吏如此又
见其不知本矣通关缉吏民待之如中国之民彼尚
谁所激怒而为此哉然事不患不知患乎人之不能
用昔班超处西域数十年西破龟兹北伏匈奴及将
东归或以为必有奇谋方就问其计然其言止曰察
卷五十一 第 30b 页 WYG0970-0201b.png

以法当是时莫不皆笑以为不足用然及西域之乱
终亦如此故夫谋非必奇而后可用在乎当否而已
古者四夷皆置校尉而益州有蛮夷骑都尉以治其
事使其强者不能内侵而弱者不为中国之所侮盖
为是也
范氏曰尝考春秋之世及战国先秦以来未有得志
于南蛮者也盖以瘴毒险阻不得天时地利所恃者
卷五十一 第 31a 页 WYG0970-0201c.png

者皆亡矣秦发闾左戌五岭而陈项起遂以亡秦汉
初吕后欲诛赵佗士卒不能踰岭武帝击越发兵江
淮因巴蜀罪人等放弃之盖不可以中国之师涉其
地也遂灭南越以为九郡元帝卒罢珠崖光武遣马
援击交趾最为有功然三年而后士卒死者十五六
乃得一女子之首其难也如是是以圣王不重外而
轻内不勤远而忘迩恐征伐不息变生于内而摇其
卷五十一 第 31b 页 WYG0970-0201d.png

卷五十一 第 32a 页 WYG0970-0202a.png

卷五十一 第 33a 页 WYG0970-0202c.png

安南本古南交地秦象郡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治
羸娄吴改九德武平新昌宋改宋平徙龙编梁安南
镇南都护五代之乱推丁部为帅宋封其子琏交趾
郡王后黎桓李公蕴陈日照相继篡立又五世为黎
季犛所篡永乐四年遣兵平之建交趾布政司领府
十七州五属州四十一县一百五十七宣德二年黎
利复叛遣兵讨之利惧奉表乞立陈氏后朝廷许之
卷五十一 第 33b 页 WYG0970-0202d.png

庸乘黎之乱弑黎庐自立僣国号曰大越改元明德
子方瀛嗣改元大正且侵内地十八年遣兵讨之登
庸表降请罪愿归侵地于是朝廷赦登庸罪署子方
瀛安南都统使遂罢兵然其专擅自若也
安南入路
入交道三一由广西一由广东一由云南由广东则
用水军伏波以来皆行之广西道宋行之云南道元
卷五十一 第 34a 页 WYG0970-0203a.png

南关隘一日至交之文渊州坡垒驿复经脱朗州北
一日至谅山衙又一日至温州之北险径半日至鬼
门关又一日经温州之南新丽村经二十江一日至
保禄县半日渡昌江又一日至安越县南市桥江下
流北岸一道由思明府入过摩天岭一日至鬼陵州
过办强隘一日至禄平州州西又路一日半至谅山
府若从东南行过车里江此江永乐中黎李犛堰之
卷五十一 第 34b 页 WYG0970-0203b.png

安博州又一日半至耗军峒山路险恶又一日至凤
眼县又分二道一道一日至保禄县亦渡昌江一道
入谅江府亦一日至安越县之南市桥江北岸各与
前道会其自龙州入者一日至平而隘又一日至七
源州二日至文兰平茄社又分为二道一道从文兰
州一日经右陇县北山径出鬼门关平四十里渡长
江上源经右陇之南沿江南岸而下一日至世安县
卷五十一 第 35a 页 WYG0970-0203c.png

一道从平茄社西一日半经武崖州山径二日至司
农县平地又一日半亦进至安越县之北市桥江上
流北岸市桥江在安越县境中昌江之南诸路总会
之处随处皆可济师一日至慈山府又至东岸嘉林
等县渡富良江以入交州云南亦有二道其一道由
蒙自县经莲花滩入交州之石陇关下程澜洞循洮
江源左岸四日至水尾州又八日至文盘州又五日
卷五十一 第 35b 页 WYG0970-0203d.png

日至临洮府洮水即富良江上流其北为宣光江南
为沱江所谓三江者也临洮二日至上围县又二日
至兴化府即古多邦城自兴化一日至白鹤神庙三
岐江又四日至白鹤县渡富良江其一道自河阳隘
循洮江左岸十日至平原州又五日至福安县又一
日至宣江府又二日至端雄府又五日亦至白鹤三
岐江然皆山径歌侧难行其循洮江右岸入者地势
卷五十一 第 36a 页 WYG0970-0204a.png

风顺利一二日可抵交之海东府若沿海岸以行则
乌雷山一日至永安州白龙尾白龙尾二日至玉山
门又一日至万宁州万宁一日至庙山庙山一日至
屯卒巡司又二日至海东府海东二日至经熟社又
石堤陈氏所筑以禦元兵者又一日至白藤海口过
天寮巡司南至安阳海口又南至涂山海口又南至
多渔海口各有支港以入交州自白藤而入则经水
卷五十一 第 36b 页 WYG0970-0204b.png

江由南策上洪之北境以入其自涂山而入则取古
斋又取宜阳县经安老县之北至平河县经南策上
洪之南境以入其自多渔海口而入则由安老新明
二县至四岐溯洪江至快州经咸子关以入多渔南
为大平海口其路由大平新兴二府亦经快州咸子
关口由富良江以入此海道之大略也交州之东有海
阳荆门南策上洪下洪顺安快府等府去海颇远各
卷五十一 第 37a 页 WYG0970-0204c.png

浅舟以便入港云
安南总论
按交趾本秦汉以来中国郡县之地五代时为刘隐
所并至宋初始封为郡王然犹授中国官爵勋阶未
始以国称也其后封南平王奏章文移犹称安南道
孝宗时始封以王称国而天下因以高丽真腊视之
不复知其为中国之郡县矣李氏传八世陈氏传十
卷五十一 第 37b 页 WYG0970-0204d.png

一元子苍易名奆诈称陈氏绝嗣奆为甥为权署国
事我太宗从其请逾年陈氏孙名添平者始遁至京
愬其实季犛乃表请迎添平以还国朝廷不逆遣使
送添平归抵其境季犛伏兵杀之并及使者事闻太
宗命张辅总兵讨之生擒季犛诏求陈氏遗裔立之
国人咸称犛杀之尽无可继承者佥请复古郡遂立
交趾都布按三司及各府州县卫所诸司一如内地
卷五十一 第 38a 页 WYG0970-0205a.png

上表请立陈氏后宣宗皇帝谓此皇祖意也(祖训不/许后人)
(伐其/国)遂听之即弃其地俾复其国呜呼自秦并百郡
交趾之地(秦为/象郡)已与南海广东桂林(广/西)同入中国汉
武立岭南九郡而九真日南交趾与焉在唐中叶江
南之人仕中国显者犹少而爱州人姜公辅已仕中
朝为学士宰相与中州之人相颉颃矣柰何世亘五
代为土豪所据宋兴不能讨之遂使兹地沦于要荒
卷五十一 第 38b 页 WYG0970-0205b.png

安南总论
嘉靖间登庸归顺盖知中国厌兵一谢外贡使不复
至而帝其国自如也久之登庸与子方瀛相继死孙
福海嗣位又死子幼方六岁大臣阮敬等专权国复
乱矣
安南总论
自古治安南者莫善于周莫烈于汉莫弱于宋莫鄙
卷五十一 第 39a 页 WYG0970-0205c.png

稽首奉琛著在王会而越裳氏以白雉来献周公为
之谢而遣之曰德泽不加君子不享其物旨哉言乎
足以辨华夷而昭义利恢恢乎王道之大体也不亦
善乎汉武帝承嬴秦之略侈五叶之丰骋其雄心开
拓炎徼使五岭以南重溟以北鼻饮儋耳之域三五
不能臣妾者而为之宰割疆界张设官吏与内郡比
隆斯亦振古无前之绩也可不谓烈乎交州当五代
卷五十一 第 39b 页 WYG0970-0205d.png

宋兴有西北之警不遑南顾以致易位者三姓而不
能问也又复因其来贡而即以封之跻以崇阶赐以
宠命长其𧇭侮时时入寇邕钦杀掠民吏而不可报
也可不谓弱乎元世祖以漠北之豪耽纵屠杀鸠数
十万兵统以爱子躏蹂海隅三驾而不服不过难之
以入朝要之以珍玩而所遣长吏往往以章赂卖法
贾怨外夷是贪冒之故习也可不谓鄙乎我朝应运
卷五十一 第 40a 页 WYG0970-0206a.png

使之因俗而治作屏南隅不伐之言垂之祖训柔远
能迩一周公之懿也文皇帝当陈氏之微黎氏之叛
怵惕水火一战而有之诛其君而吊其民龙编鸢壤
再觌官仪赫乎汉武之烈也虽喔咻稍疏约束大骤
为夷人所不堪而董以学校风以诗书规模亦宏远
矣迨乎季犛称逆衰凶鞫顽士民沦溺者不可胜计
章皇帝不忍黔元之涂炭捐其故宇以安反侧百年
卷五十一 第 40b 页 WYG0970-0206b.png

也惜乎当其时无有倡弃绝之义以少示贬谪而仍
以王爵受其贡献为稍靡尔顷者黎氏失国而莫氏
代之其衅未之详也在黎氏必淫慆败度故众叛亲
离在莫氏必阴施市恩故能潜移默夺不然岂以一
国之主累世之威忽然异姓而更无倡义于其间者
哉桓叔之入晋也晋人启之也于是乎有椒聊之咏
田恒之代齐也齐人附之也于是乎有采芑之歌莫
卷五十一 第 41a 页 WYG0970-0206c.png

之则失春秋详内略外之体因而与之又非天王正
名定分之心故不若先之以责让之辞诘其篡杀之
由晓以君臣之义以观其臣民向背之机而徐为之
所如其冥然矫虔不可晓谕也为之申固关隘却摈
贡献绝不为臣则莫氏者必皇皇然曰天朝之弃我
如是我何以取重于臣民也其臣民亦将曰莫氏为
天朝所不赦而吾父子兄弟皆乱贼之党也庶或有
卷五十一 第 41b 页 WYG0970-0206d.png

固凛然观示于外域也吾故曰征之不若弃绝之为
得策也
古西夷总叙
杜氏通典边防叙略曰西羌出自三苗盖姜姓也其
国近衡山及舜徙之三危汉金城之西南羌地是也
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南接蜀汉徼外蛮夷
西北鄯善车师诸国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榖
卷五十一 第 42a 页 WYG0970-0207a.png

后母纳嫠嫂如匈奴之俗故国无鳏寡种繁炽在古
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
落更相抄掠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他禁令其兵长
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以战死为
吉利病终为不祥甚耐寒苦同之禽兽昔夏启之子
太康失国四夷皆叛及后相立乃征畎夷七年然后
来宾至于后泄始加爵命由是服从后桀之乱畎夷
卷五十一 第 42b 页 WYG0970-0207b.png

戎皆叛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克之及武乙暴虐犬
戎寇边周古公踰梁山而避于岐下及王季遂伐西
落鬼戎自是之后更伐始呼翳徙之戎皆克之及武
王克啇羌髳率师会于牧野至穆王时戎狄不贡王
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遂迁戎于太原夷王衰弱及
宣王立召秦庄公兴兵伐破之其后侵盗不已至幽
王昏虐西戎寇周杀幽王于骊山周乃东迁洛邑及
卷五十一 第 43a 页 WYG0970-0207c.png

洛往往有戎于是渭水有狄貊邽冀之戎泾北有义
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扬
拒泉皋之戎颍洛以西有蛮氏之戎间在中国与诸
夏盟会后晋灭骊戎是时伊洛戎强东侵曹鲁襄王
时秦晋自瓜州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允姓之戎迁于
渭汭戎河南山北者号曰阴戎秦穆公得戎人由余
遂霸西戎开地千里及晋悼公及使魏绛和诸戎复
卷五十一 第 43b 页 WYG0970-0207d.png

戎叛晋荀吴灭之后楚执蛮氏而尽囚其人至周贞
王八年秦厉公灭大荔取其地赵亦灭北戎韩魏后
稍并伊洛阴戎灭其脱遗者皆走西戎汧陇自是中
国戎寇唯馀义渠之种最为强盛屡为人患及昭王
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始皇兵务东向故
得繁息秦平天下蒙恬西逐诸羌出塞汉初尚微弱
景帝时汧种求徙于狄道安故武帝又西逐渡河湟
卷五十一 第 44a 页 WYG0970-0208a.png

始置护羌校尉至宣帝代又寇金城赵克国立屯田
且讨且招降者三万馀人置金城属国以处之自后
宾服后汉光武建中初寇金城马援讨破降之徙七
千口于三辅和帝以后又反叛豪滇零称天子南入
益州东犯赵魏寇及雍城十馀年然后破散顺帝永
和中又叛汉将马贤战没后段颎穷讨及灵帝末方
始平定自光武以后匈奴少事惟西羌屡梗魏晋二
卷五十一 第 44b 页 WYG0970-0208b.png

鲜卑晋时数百户西附于阴山属晋乱遂并吞诸羌
而有其地至其孙叶延遂为强国后魏宋其主夸吕
自号可汗建官多效中国洎隋炀帝遣观王雄大破
之其王伏允远遁收其地列置郡县镇戍后转衰弱
唐初吐蕃始兴焉其帅后魏末自临松郡丞故其主
有赞之号高宗时遂灭吐谷浑尽有其地将军薛仁
贵等大败于大非川仪凤中工部尚书刘审理又率
卷五十一 第 45a 页 WYG0970-0208c.png

败于大非武太后如意初王孝杰方大破之复龟兹
等镇万岁通天初又寇梁州都督许钦明战殁因赞
普杀其名将论钦陵此后累破败遂劣于曩时矣
古西戎考略(皆羌属多散/处三河之闻)
羌无弋
爰剑不知何戎之别也自秦亡入三河附落出析支
河曲数千里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
卷五十一 第 45b 页 WYG0970-0208d.png

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爰剑曾孙忍及弟舞独留湟
中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人兴
盛从此始后分支凡百五十种如氂牛白马羌在蜀
汉其种别名号皆不可知
姚弋仲
南安赤亭羌人世为羌酋其饶富雄于洮罕之间后
至苌袭弑苻坚僣帝国号秦传三十二年而亡
卷五十一 第 46a 页 WYG0970-0209a.png

其先大月氏之别也在张掖酒泉地及汉取河西开
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
氐
西戎之别种在冉䮾东北广汉之西其种非一或号
青氏或号白氏或称蚺氏此盖中国人即其服色而
名之也后汉建安中氐酋杨胜始㨿仇池氏渐强盛
苻氏
卷五十一 第 46b 页 WYG0970-0209b.png

健取长安称帝国号秦传生坚丕登五世而亡
葱茈羌
燉煌西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
月氏馀种葱茈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北与诸国
接不知其道里广狭
吐谷浑
本辽东鲜卑也西晋时酋帅徒河涉归有二子长曰
卷五十一 第 47a 页 WYG0970-0209c.png

初西附阴山后度陇西止于枹罕而子孙㨿有甘松
之南洮水之西南极于白兰在交州西北其青海周
回千馀里自永嘉时有国至龙朔三年吐蕃取其地
而封嗣绝
乙弗敌
后魏开焉在吐谷浑北西北又有可兰国
宕昌羌
卷五十一 第 47b 页 WYG0970-0209d.png

别自立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宕昌其一也其界
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以南南北八百里至周
武帝时以其地为宕州
邓至
羌之别种有像舒理者代为白水酋帅因地名为号
党顶羌
三苗之后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其地东接
卷五十一 第 48a 页 WYG0970-0210a.png

白兰
羌之别种东北接吐谷浑西至叱利模徒南界那腭
吐蕃
在吐谷浑西南唐时最为强国与唐约盟境上吐蕃
守镇兰渭原会西临洮东成州抵剑南西磨砦诸蛮
大渡水之西南尽大河北自新泉军抵大碛南极贺
兰橐驼岭其间为閒田在宋时唂氐为最强幅𢄙万
卷五十一 第 48b 页 WYG0970-0210b.png

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馀
里悉立在吐蕃西南
章求拔西羌种也在悉立西南
泥婆罗在吐蕃西
大勃律直吐蕃西与小勃律接西邻北天竺乌苌地
个失密北距勃律五百里环地四千里
骨咄广长皆千里
卷五十一 第 49a 页 WYG0970-0210c.png

沙州本汉燉煌故地唐天宝末陷于西戎
西夏本姓拓跋氏唐末拓跋思恭镇夏州统银夏绥
宥静五州地讨黄巢有功赐姓李四传至继捧率族
人归宋赐姓赵氏更名保忠继迁其族弟也㨿有夏
州及子德明孙元昊悉有夏银宥绥静灵盐会胜甘
凉瓜沙甘肃等州僭称皇帝国号大夏世为宋边患
后为元所灭夏之境土方二万馀月河之内外州郡
卷五十一 第 49b 页 WYG0970-0210d.png

曰石曰盐曰南威曰会河西之州九曰兴曰定曰怀
曰永曰凉曰甘曰肃曰瓜曰沙熙秦河外之州四曰
西宁曰乐曰廓曰积石
高昌馆
高昌即和卓以其地势高敞物产昌盛故名高昌又
山如火天气常热故亦名和卓乃西域诸国之一也
本汉车师前后王地前王治交河城即唐交河县去
卷五十一 第 50a 页 WYG0970-0211a.png

千里汉元帝时置戊己校尉屯田于前王庭后魏时
其地为蠕蠕所并有阚伯周者始自称高昌王唐大
宗平高昌置西州及都督府后陷于吐蕃其地有回
鹘杂居故又名回鹘宋时屡遣使入贡元号辉和尔
𨽻玛哈穆特国朝号和卓在嘉峪关外西行可一月
至和卓城方十馀里其东七十里有柳陈城西百里
有土鲁番永乐七年土酋遣人朝贡十二年吏部员
卷五十一 第 50b 页 WYG0970-0211b.png

堂过半亦皆零落东有荒城故址云古高昌国治汉
西域长史戊己校尉并居焉宣德五年和卓王哈克伞
土鲁番万户赛音特穆尔柳陈城万户斡齐尔俱遣
人贡马及玉璞正统间哈喇和卓等处入贡成化间
都勒噶万户辉和尔等入贡弘治间喀什噶尔地面
阿巴拜珠尔等入贡正德间土鲁番等指挥格根鼐
尔等入贡嘉靖以来高昌归化寺等处普觉静修国师
卷五十一 第 51a 页 WYG0970-0211c.png

至今或三年五年来贡不绝其地东至哈密西连额
尔巴拉南抵于阗北接卫喇特东南至肃州其山川灵
山蒲类海交河为大地近高昌本属高昌馆译审但
其中多回回人入贡时亦用回回字者故又属回回
馆此当临时分别也
哈密
哈密本古伊吾庐地在燉煌北大碛外西北羌人往
卷五十一 第 51b 页 WYG0970-0211d.png

班勇平西域龟兹等十七国皆来服唐贞观擒颉利
遂裂其地以为伊州为唐之郡县矣元封乌纳实哩
为威武王已而改封肃王卒弟恩克特穆尔嗣国初
置甘州五卫于张掖肃州卫于酒泉凉州卫于武威
西宁卫于湟中又置山丹永昌镇番庄浪四卫高台
镇夷古浪三千户所自陜西兰州渡河千五百里至
肃州肃州西七千里为嘉峪关永乐初设关外七卫
卷五十一 第 52a 页 WYG0970-0212a.png

左七卫皆在嘉峪关西哈密又在六卫西东
去肃州西去土鲁番各千五百里北至卫喇特数百里
永乐二年改封恩克特穆尔为忠顺王以头目玛哈
穆特和卓为指挥等官分其众居苦峪城三年忠顺
王卒兄子托克托嗣立赐金印诘命玉𢃄文绮四年赐
王及其祖母绮币有差六年托克托暨祖母各遣使朝
贡九年托克托卒封埒克特穆尔为忠义王守哈密卒从
卷五十一 第 52b 页 WYG0970-0212b.png

验封员外郎陈诚使西域还言哈密城在平川可三
四里东北二门王称苏勒坦仅数百户顾非一种多
蒙古回回人习俗各异西域三十八国入贡经哈密
者相拦出入索道钱乃已洪熙元年贡硫黄正统四
年贡玉天顺四年又贡成化元年令岁一贡贡不过
三百人至京不过三十人八年酋哲林弑博啰特穆
尔无子王母苏勒坦理国事九年土鲁番苏勒坦阿
卷五十一 第 53a 页 WYG0970-0212c.png

遣高阳伯李文通政刘文讨阿里调罕都齐勤番兵
数千驻苦峪不敢进十四年阿里死子阿哈玛特称苏勒
坦未壮二十年守臣请乘间封哈尚嗣忠顺王弘治
元年阿哈玛特至哈密诱哈尚顶经结盟遂杀哈尚遣
使入贡诡言哈尚病死国乱乞立为王居哈密领西
域职贡兵部尚书马文升以为不可许且请谕令阿
哈玛特还王母及金印并还我哈密四年遣哈密头目
卷五十一 第 53b 页 WYG0970-0212d.png

朝贡厚赏之文升言哈密有回回辉和尔哈喇辉三
种共居一城种类不一贵贱不相下必得元遗孽嗣
封庶可摄服诸番乃立安定王族孙善巴为忠顺王
六年阿哈玛特复入哈密虏善巴及金印去遣兵部侍
郎张海行视经略海至河西修嘉峪关捕哈密奸回
通阿哈玛特者二十馀人戍广西请绝西域贡时文升
亦请闭嘉峪关绝西域贡令诸夷归怨阿哈玛特乃西
卷五十一 第 54a 页 WYG0970-0213a.png

相率从阿哈玛特阿哈玛特遂复入哈密自称王汗大掠
罕都诸夷已而阿哈玛特西去令头目伊兰以二百馀
人㨿哈密乃用文升议效陈海故事遣副总兵彭清
统精兵三千田南山驰至罕都即调罕都诸番兵乘
夜倍道袭伊兰伊兰诇知遁去我兵入哈密得善巴
妻女皆携归住塞上师还亦多物故然西域自是知
畏中国九年阿哈玛特又袭破哈密十年秋阿哈玛特令
卷五十一 第 54b 页 WYG0970-0213b.png

哈密十一年越出河西取善巴至甘州复封为忠顺
王十二年春善巴至肃州畏番虏不肯出关守臣遣
兵防护至哈密是夏遣舍音和珊致赏赐于土鲁番
遂与土鲁番诸夷使入京朝贡十三年阿哈玛特及哈
喇诸国皆令人朝贡十七年春善巴嗜酒掊尅国人
头目昭里克哈等迎阿哈玛特次子津特穆尔守哈密
善巴弃城走沙州津特穆尔哈尚外孙也守臣令官
卷五十一 第 55a 页 WYG0970-0213c.png

目额布勒不听必欲立津特穆尔为王恩克保喇与
杰等擒杀额布勒等六人馀党畏服守臣令都指挥
朱瑄率兵送善巴入哈密抚莅送津特穆尔还土鲁
番津特穆尔不肯还徙居甘州正德元年善巴死其
子拜雅喇嗣封幼弱守臣恐津特穆尔还来侵哈密
留不遣三年莽苏尔称速檀遣人朝贡乞还津特穆
尔七年冬令哈密三都督送津特穆尔西还八月拜
卷五十一 第 55b 页 WYG0970-0213d.png

喇不从自哈密奔肃州拜雅喇弃城走入土鲁番玛
喇勒令头目和卓塔济迪音与舍音和珊们拉阿伞入
哈密取金印九年莽苏尔率众分㨿喇木等城又日
夜聚谋侵甘肃遣都御史彭泽总督军务边防十年
春泽至甘州和卓塔济迪音雅穆拉侵齐勤王子庄泽
令通事与三都督送土鲁番土鲁番得赏物以金印
与舍音和珊以哈密付们拉阿伞是冬舍音和珊等
卷五十一 第 56a 页 WYG0970-0214a.png

㨿哈密又至沙州入嘉峪关攻我肃州兵备副使陈
九畴发愤捶死诸奸回及通贼都督实伯音德尔冯城
拒战退贼又急调属夷兵劫其老营遣人结卫喇特捣
巢穴破其三城土鲁番大创时实伯音德尔子穆尔玛哈
穆特入贡在京巧贿权倖泽九畴削籍三年莽苏尔
大举兵寇甘州九畴忠勇先登力战既解甘州围又
夜率众间道兼行抵肃州内外夹击败番兵杀和卓
卷五十一 第 56b 页 WYG0970-0214b.png

关绝贡四年雅穆拉复㨿哈密侵肃州又入沙州五
年起故辅臣杨一清提督军务一清言解雠息兵未
几王宪代一清尽出平凉羁留夷使往谕土鲁番令
悔过复罪归我哈密七年莽苏尔令雅穆拉㨿沙州
索羁留贡使雅穆拉不肯弃菽麦数万率老稚万人
帐房三千奔肃州乞白城山金塔寺住牧守臣议留
肃州是春用廷臣张桂方霍议起王琼代宪琼至河
卷五十一 第 57a 页 WYG0970-0214c.png

贡莽苏尔亦乞通贡琼为奏上乞还羁使朝贡夷未
报土鲁番酋库里讷咱尔纠卫喇特侵肃州八年土鲁
番贡狮子夷人至乞归哈密通贡琼又奏言土鲁番
归我哈密乞令实伯音德尔子穆尔玛哈穆特守哈密下
兵部其时胡世宁为兵部尚书欲专守河西谢哈密
无烦惫中国议上诸臣不听明年莽苏尔遣使库里
孔及天方诸夷入贡方物又索雅穆拉兵部因请许
卷五十一 第 57b 页 WYG0970-0214d.png

京馀留塞上是后哈密十王鲁番所㨿北敌盘窟海
西卫喇特结巢北山河西守臣防禦羌人不暇及西鄙
事要之哈密守与否固不足为中国利害也
安定鄂端
安定鞑靼别部也地广袤千里无城郭其俗马乳酿
酒毡帐为庐产马驼玉石洪武七年萨里辉和尔安
定王布延特穆尔或曰伊玛丹遣使贡铠甲刀剑赐
卷五十一 第 58a 页 WYG0970-0215a.png

延特穆尔银印仍称安定王八年设安定鄂端二卫
分统四部布延特穆尔卒遣使谕祭宣德初其察逊
叛讨平之天顺三年安定王遣使来贡自后朝贡不
绝成化中为土鲁番残破遂服属土鲁番安定王苗
裔无考
察逊
察逊古西戎部落永乐四年设察逊卫以土酋萨音
卷五十一 第 58b 页 WYG0970-0215b.png

师秩已而遣人入贡正统二年头目哈玛尔昭遣指挥
和坦贡方物嘉靖中卫人雅穆拉为土鲁番所劫雅
穆拉骁勇土鲁番时时令率众侵哈密扰我甘肃已
而与土鲁番疑贰拥帐来归土鲁番请还哈密易雅
穆拉欲杀雅穆拉警动我属夷兵部尚书胡世宁以
为不可遂止大抵嘉峪关西诸卫皆为土鲁番侵扰
不复能为我藩蔽矣
卷五十一 第 59a 页 WYG0970-0215c.png

罕都本西戎部落洪武二十五年侵塞凉国公讨之
土酋哈扎尔遁去三十年入贡立罕都罕都左二卫官
其长索诺木奇尔济苏为指挥佥事永乐二年索诺木
奇尔济苏与兄达尔吉等十六人贡马升索诺木奇尔济苏
为指挥使以达尔吉为指挥同知头目钮钮为指挥
佥事赐冠带钞币有差自是岁贡不绝二罕都皆在
沙州城沙州古燉煌地嘉峪关外诸卫二罕都最弱
卷五十一 第 59b 页 WYG0970-0215d.png

正德中陈九畴击退土鲁番沙州人稍得生聚耕牧
比雅穆拉再入沙州益残破其酋图卜等叛附土鲁
番嘉靖中琼抚住白城山肃州月饷粟岁万石边储
坐困
鲁陈
鲁陈一名柳城古柳中城县地我朝宣德五年鲁陈
万户斡齐尔遣人来贡其地去哈密千里中经大川
卷五十一 第 60a 页 WYG0970-0216a.png

傍多骸骨有鬼魅行人失侣白日迷亡夷谓之旱海
出川西行至流沙河河上有小冈云风捲浮沙所积
道北火焰山色赤如火城方二三里
额尔巴拉
额尔巴拉在沙漠间或曰焉耆或曰龟兹汉宣帝攻
龟兹元康初龟兹王绛宾同主女入朝东汉仍朝贡
晋武初遣子入侍唐大宗遣社尔伐之破城执其王
卷五十一 第 60b 页 WYG0970-0216b.png

时名巴实伯里玛哈穆特封于此洪武二十四年国王哈
迪尔和卓遣人贡马永乐四年王沙木扎干遣人贡
玉璞十二年陈吏部使其国十六年头目苏噶克拉
们拉来朝言乌苏弑其从兄王纳克实扎哈自立为
王徙其国西去更别额尔巴勒正统二年王额森布
哈遣人贡玉璞驼马景泰三年遣人朝贡天顺以来
入贡不绝其国无城郭宫室逐水草住牧夏秋略煖
卷五十一 第 61a 页 WYG0970-0216c.png

哈喇
哈喇在嘉峪关西近土鲁番世结好哈喇哈喇夷入
贡从土鲁番入其地山水草木鸟兽皆黑妇女亦然
宣德七年始遣使朝贡
喀什噶尔
喀什噶尔宣德间遣十四人来朝贡或曰即额尔巴
拉
卷五十一 第 61b 页 WYG0970-0216d.png

实哈喇雅在赛玛尔堪东五百里城㨿小冈西北临
山河河名水站势冲急有浮梁其地南近山三面皆
平川人繁庶依崖谷而居园林广茂西有大沙洲可
二百馀里无水即有水人不可饮
萨兰
萨兰在达实哈东西去赛玛尔堪千里城周三里四
面平原草木长茂流水一绕五榖蕃殖秋夏间草生
卷五十一 第 62a 页 WYG0970-0217a.png

嘉裕勒
嘉裕勒西夷小种居人不及千家贫窭乏食常佣邻
国永乐中王拉里玛们拉遣使必喇台布贡方物宣
德间朝贡
黑葛达
黑葛达国小民贫平川旷野俗尚佛畏刑市多牛羊
交易俱用钱宣德中国王遣十人来贡方物
卷五十一 第 62b 页 WYG0970-0217b.png

敏真诚国亦大多高山水流深缚木为度日中为市
诸贾皆集永乐中国王遣四十人来朝贡
巴达克山
巴达克山永乐中遣四十人来朝贡方物其国山川
明秀人俗朴实奉佛有浮屠数区壮丽如王宫西洋
西域皆商贩于此
呼尔察
卷五十一 第 63a 页 WYG0970-0217c.png

流曲折亦无鱼虾城仅里许皆土屋板屋王居亦陋
永乐十四年常遣人朝贡
盐泽
盐泽在崖二城西南去土鲁番三千馀里在平川中
广不二里居民百家哈迪尔和卓称王居盐既死土
酋强者统之
哈里
卷五十一 第 63b 页 WYG0970-0217d.png

汉大宛魏洛那隋苏对沙那及石国皆其地自汉贰
师屡征求汗血马于大宛至隋唐朝贡不绝宋无闻
焉元驸马特穆尔之子萨哈勒居其地国人称为苏
勒坦犹华言君王也东有按都呼巴喇勒哈诸城皆𨽻
焉洪武二十五年遣使诏谕酋长赐金绮永乐七年
头目莽赉等朝贡十二年遣行在吏部员外郎陈诚
使其国正统二年指挥哈济等贡马玉石城方十里
卷五十一 第 64a 页 WYG0970-0218a.png

相见稍屈道萨里玛勒一语握手或相抱为礼
按都呼
按都呼𨽻哈里西南去哈里千三百里东北去赛玛
尔堪亦如之城在大村中村广百里城居十一平旷
无峻险地沃人繁庶称乐土
巴喇勒哈
巴喇勒哈一名巴哈在按都呼东北城居平川周十馀
卷五十一 第 64b 页 WYG0970-0218b.png

焉永乐中哈里萨哈勒又遣其子守之
白松虎儿
白松虎儿旧名苏满埒里国中无大山先时尝有白
虎出松林中遇兽不食遇人不伤旬月后竟不见国
人称为神虎父老又曰此西方白虎降精以是更其
国为白松虎儿永乐中遣使十六人来贡
达尔玛
卷五十一 第 65a 页 WYG0970-0218c.png

文绮药茶国在海中不满百里人不满千家有墙垒
而无城郭刑专用箠朴服属赛玛尔堪
阿苏
阿苏在近海中为大国多赛玛尔堪天方诸国人有
城倚山面川川南流入海海有鱼盐之市野有耕牧
之利敬佛鬼好布施恶争斗永乐中遣百十二人来
朝贡
卷五十一 第 65b 页 WYG0970-0218d.png

萨哈勒永乐间遣七十七人来朝贡国在阿苏西南
海岛中人民淳直耻斗好佛交易海中诸国西域贾
胡来市海中奇物不惜高价亦有价廉而得奇货去
者萨哈勒人不识也
西洋剌泥国
永乐元年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
贡方物因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徵其税上曰
卷五十一 第 66a 页 WYG0970-0219a.png

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不听
哈密总论
哈密故唐伊州地东接甘肃西距土鲁番为西域诸
国之咽喉而土鲁番者强番也成化中土鲁番酋阿
力以兵劫王母及金印归自此经略无宁日夫国家
置哈密欲以为外臣藩西陲耳卒之兵连祸结几与
相终始其害何如也即厌兵不能灭土之番弃哈密
卷五十一 第 66b 页 WYG0970-0219b.png

何竭中国财力而填之竟取辱也
西戎总论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处米粮少金宝多
故人勇战斗难败自积石以西诸戎种繁地广形险
俗负强狠人多不驯当俟其外衅乘其内乱则可破
矣
卷五十一 第 67a 页 WYG0970-0219c.png

卷五十一 第 68a 页 WYG0970-0220a.png

古俚
古俚大国西洋诸番之会去中国十万里西濒海南
距柯枝自柯枝海行可三日至永乐元年王马那必
加剌满遣马戍朝贡马五年遣大监郑和赐王诰币
升赏其将领有差王好浮屠敬象牛老不传子传外
孙否则传弟无外孙弟传善行人族类分五种如柯
枝王南毗人不食犬将领回回人不食猪俗尚信义
卷五十一 第 68b 页 WYG0970-0220b.png

断手足重罚金诛戮没产夷其族有西洋布曰扯黎
本出邻国坎夷
浡泥
浡泥本阇婆属国在西南大海中统十四州宋大平
兴国中始入贡元至元贡方物我朝洪武四年王马
沙漠遣亦思麻逸进金表银笺贡方物赐金缟永乐
三年遣使封其国王麻耶惹加那乃为浡泥国王赐
卷五十一 第 69a 页 WYG0970-0220c.png

建至南京王上金表献珍物妃笺献东宫上宴王奉
天门是年王卒于会同馆谥恭顺葬石子冈树碑立
祠有司春秋祀封其子遐旺嗣赐玉带金银绮币器
皿使送归国遐旺请封其国后山赐名长宁镇国上
为文刻石十二年洪熙元年皆来朝贡
黎伐
黎伐小国南连大山北际海西距南泥里东南连那
卷五十一 第 69b 页 WYG0970-0220d.png

语服用与苏门答剌同
德尔默
德尔默在赛玛尔堪西南去哈里二千馀里新旧二
城相去千馀里王居新城东距阿木河河广非舟不
可渡城内外居民仅数百家

𨽻赛玛尔堪
克实
卷五十一 第 70a 页 WYG0970-0221a.png

里四面水田东南近山中有园林故酋特穆尔驸马
居也规模极宏壮堂四隅白石柱如玉墙璧窗牖尽
饰金碧缀琉璃西行十数里皆委曲山多奇树又西
去三百里大山屹立中有石峡两壁悬崖宛如斧劈
行二三里出峡口有门夷人曰此铁门关也
扬德
扬德在萨兰赛玛尔堪额尔巴拉蒙古诸部落间数
卷五十一 第 70b 页 WYG0970-0221b.png

四面皆乱山东北有大溪西流长数百里
达实哈
达实哈在萨兰西去赛玛尔堪七百里城㨿平原甚
狭小
布哈尔
布哈尔在赛玛尔堪七百里城居平川周十馀里民
物富庶市里繁华户口万计地平衍宜五谷六畜大
卷五十一 第 71a 页 WYG0970-0221c.png

白葛达
白葛达海中小国土瘠俗尚佛教宣德七年国王遣
和者里一思等来朝贡
阿哇
阿哇永乐中王昌吉剌遣人来朝贡
锁里
锁里西海中小国物产甚微有撒哈剌诸异布洪武
卷五十一 第 71b 页 WYG0970-0221d.png

奉金字表朝贡图上其土地山川赐大统历金币永
乐元年复遣人朝贡
西洋锁里
西洋锁里近锁里差大物产大类锁里洪武三年使
来以金叶表文贡方物上喜王敬中国涉海道甚远
赐甚厚永乐元年复遣人朝贡上曰海外远夷附载
番货勿征二十一年西洋十六国遣使千二百人贡
卷五十一 第 72a 页 WYG0970-0222a.png

彭亨
彭亨东南海岛中并山山傍多平原洪武十一年遣
使奉金叶表朝贡赐䌽币永乐十二年遣苏麻固的
里来朝贡其俗上下亲狎无寇盗
百花
百花在海中依山为国国中有奇花嘉树民俗饶富
尚释教宋祥符中国主茶罗遣奉使侍郎婆里三文
卷五十一 第 72b 页 WYG0970-0222b.png

八智亚坛奉金叶表朝贡
阿鲁
阿鲁一名亚鲁在西南海中土广人稀物产亦薄永
乐五年国王速鲁唐忽先遣蒲剌哈三附古俚诸国
来朝贡遣内臣至其国赐王文绮
小葛兰
小葛兰小国也东连大山西南北皆海永乐中太监
卷五十一 第 73a 页 WYG0970-0222c.png

类锡兰山自锡兰山别那里西北海行六书夜可至
拂菻在嘉峪关外万馀里即汉大秦国也元封初大
秦贡花蹄牛高六尺晋太康唐贞观开元宋元丰间
来朝贡元时其国人多来中国者洪武四年遣其国
故民捏古伦赍诏谕之寻遣人来朝贡其俗土屋无
瓦贵臣如王服不尚战斗
古里班卒
卷五十一 第 73b 页 WYG0970-0222d.png

其俗土瘠榖少登气候不齐夏多雨雨即寒俗质朴
物产甚薄
吕宋
吕宋在海中其国甚小顾产黄金以故富厚人颇质
朴不喜争讼永乐三年国王隔察老来朝贡
合猫里
合猫里地小土瘠国中多山山外大海海饶鱼虫人
卷五十一 第 74a 页
亦知耕稼永乐三年国王遣回回道奴马高来朝贡
碟里
碟里在东南海中大洲上洲一诸港通江人淳少讼
尚佛物产甚薄永乐三年国王遣使马黑木来朝贡
打回
打回海外小国数为邻国所苦已乃治兵器与邻国
战战胜稍得自立永乐三年遣麻勿来朝贡
日罗夏治
碟里
碟里在东南海中大洲上洲一诸港通江人淳少讼
尚佛物产甚薄永乐三年国王遣使马黑木来朝贡
打回
打回海外小国数为邻国所苦已乃治兵器与邻国
战战胜稍得自立永乐三年遣麻勿来朝贡
日罗夏治
卷五十一 第 74b 页
日罗夏治海中小国无他奇产崇佛教永乐三年国
王遣文罗打时镇来朝贡
忽鲁母恩
忽鲁母恩在东南海中或曰在西徼外国小土瘠物
产薄永乐三年国王遣已即丁朝贡
甘巴里
甘巴里在南海中大岛永乐十二年国王兜哇剌查
遣得名公葛葛来朝贡
王遣文罗打时镇来朝贡
忽鲁母恩
忽鲁母恩在东南海中或曰在西徼外国小土瘠物
产薄永乐三年国王遣已即丁朝贡
甘巴里
甘巴里在南海中大岛永乐十二年国王兜哇剌查
遣得名公葛葛来朝贡
卷五十一 第 75a 页
麻林
麻林未详其国所在永乐十三年王遣人献麒麟上
喜厚赐之
古麻剌
古麻剌在东南海中永乐时哇来顿本率其臣来朝
至福州卒赐谥康靖敕葬闽县有司岁时祭之其国
有百馀州有城四重
沼纳朴儿
麻林未详其国所在永乐十三年王遣人献麒麟上
喜厚赐之
古麻剌
古麻剌在东南海中永乐时哇来顿本率其臣来朝
至福州卒赐谥康靖敕葬闽县有司岁时祭之其国
有百馀州有城四重
沼纳朴儿
卷五十一 第 75b 页
沼纳朴儿在印度之中古所谓佛国也永乐中遣使
诏谕国王一不剌金玉遣人来朝贡
讨来思
讨来思在海中周径不百里城近山山下有水赤色
望之如火然古赤土国也隋大业三年通焉俗尚佛
妇人主家事宣德六年尝遣人朝贡
吃力麻儿
吃力麻儿永乐中遣使十二人来朝贡方物惟兽皮
诏谕国王一不剌金玉遣人来朝贡
讨来思
讨来思在海中周径不百里城近山山下有水赤色
望之如火然古赤土国也隋大业三年通焉俗尚佛
妇人主家事宣德六年尝遣人朝贡
吃力麻儿
吃力麻儿永乐中遣使十二人来朝贡方物惟兽皮
卷五十一 第 76a 页
鸟羽罽褐之类其俗不事耕农喜射猎有逵巷无市
肆交易无期用钱铁
失剌思
失刺思永乐间遣人来朝贡时遣内官以绮币磁器
市马于迤西赛玛尔堪失剌思诸国献陵即位诏诸
使至十日内就所在还京毋得托故稽留宣德中遣
使八人来朝贡
纳失者罕
肆交易无期用钱铁
失剌思
失刺思永乐间遣人来朝贡时遣内官以绮币磁器
市马于迤西赛玛尔堪失剌思诸国献陵即位诏诸
使至十日内就所在还京毋得托故稽留宣德中遣
使八人来朝贡
纳失者罕
卷五十一 第 76b 页
纳失者罕东去失剌思数日程皆舟行海中马有数
种最小者高不过三尺俗敬事僧僧所至必饮食之
顾尚气健斗斗不胜者众共嗤之永乐中遣使十人
来朝贡
亦思把罕
亦思把罕于东南海中为大国广袤近千里四面皆
海西北多山东南皆平沙国有城坚壮王居亦侈丽
物产丰厚风俗朴尚佛畏刑十施恶夺亦有中国人
种最小者高不过三尺俗敬事僧僧所至必饮食之
顾尚气健斗斗不胜者众共嗤之永乐中遣使十人
来朝贡
亦思把罕
亦思把罕于东南海中为大国广袤近千里四面皆
海西北多山东南皆平沙国有城坚壮王居亦侈丽
物产丰厚风俗朴尚佛畏刑十施恶夺亦有中国人
卷五十一 第 77a 页
寄寓者时时出贾赛玛尔堪永乐时遣使四十四人
来朝贡
淡巴
淡巴在西南海中古狼牙修国也梁时通焉我朝洪
武十年国王遣使来贡赐之金币其国风景秀赡土
地广衍泉甘而水清草木畅茂畜产甚夥城以石筑
屋以瓦覆王乘舆官跨马颇有威仪国人勤生种艺
织缕抱布男女咸称常业市有交易野无寇盗称乐
来朝贡
淡巴
淡巴在西南海中古狼牙修国也梁时通焉我朝洪
武十年国王遣使来贡赐之金币其国风景秀赡土
地广衍泉甘而水清草木畅茂畜产甚夥城以石筑
屋以瓦覆王乘舆官跨马颇有威仪国人勤生种艺
织缕抱布男女咸称常业市有交易野无寇盗称乐
卷五十一 第 77b 页
土矣
甘把里
甘把里永乐中遣六人来朝贡自言其国小介于西
南海中与诸邻国不通交易人民艰窘然奉佛好善
不求积聚无乞丐者
宾童一
其国与占域山地接连有淡涧水澄清佛书所云舍
卫乞食即其地也目连所居遗址尚存人物风土草
甘把里
甘把里永乐中遣六人来朝贡自言其国小介于西
南海中与诸邻国不通交易人民艰窘然奉佛好善
不求积聚无乞丐者
宾童一
其国与占域山地接连有淡涧水澄清佛书所云舍
卫乞食即其地也目连所居遗址尚存人物风土草
卷五十一 第 78a 页
木气候与占城大同小异惟丧礼能持孝服设佛事
以度死者择僻地而葬之婚姻遇合情义不忘终乖
人伦尸蛮头者比占城之害尤甚酋长出入或象或
马一如占城
灵山
其处峻岭而方石泉下𢃄民居星散结网为业田土
肥耕种一岁二收气候之节男女之规与占城大同
小异往来贩泊必于此汲水采薪以济日用
以度死者择僻地而葬之婚姻遇合情义不忘终乖
人伦尸蛮头者比占城之害尤甚酋长出入或象或
马一如占城
灵山
其处峻岭而方石泉下𢃄民居星散结网为业田土
肥耕种一岁二收气候之节男女之规与占城大同
小异往来贩泊必于此汲水采薪以济日用
卷五十一 第 78b 页
昆崙山
其山
然瀛海之中与占城及东西竺鼎峙相望山
广而方根盘旷远海人名曰昆崙凡往西洋商贩必
待顺风七昼夜可过俗云上怕七洲下怕昆崙斜怕
舵失人舡莫存
交栏山
其山高而丛林藤竹柁杆桅樯蓬箬无所不备前元
之时令将高兴史弼领兵万众驾巨舶征阇婆国遭
其山

广而方根盘旷远海人名曰昆崙凡往西洋商贩必
待顺风七昼夜可过俗云上怕七洲下怕昆崙斜怕
舵失人舡莫存
交栏山
其山高而丛林藤竹柁杆桅樯蓬箬无所不备前元
之时令将高兴史弼领兵万众驾巨舶征阇婆国遭
卷五十一 第 79a 页
风至交栏山其舡多损随登此山造舡百号复征阇
婆得胜擒其酋长四国是此知之至今民居有义中
国人杂处
沙哈鲁
古投和国也唐贞观时奉贡永乐间来贡者七十七
人其国民淳耻斗
答儿密
古丹眉流国也宋咸平初国主多须机以使九人来
婆得胜擒其酋长四国是此知之至今民居有义中
国人杂处
沙哈鲁
古投和国也唐贞观时奉贡永乐间来贡者七十七
人其国民淳耻斗
答儿密
古丹眉流国也宋咸平初国主多须机以使九人来
卷五十一 第 79b 页
贡我朝永乐遣使十八人来朝贡
九洲山
其山与满剌加国接境产沉香黄热香水木丛生枝
叶茂翠永乐七年正使太监郑和等官差兵入山采
香得径有八九尺长八九丈者六㭑香味清远
苏门答剌国
古名须文达那与花面国相接即汉条支唐波斯大
食皆其地也汉章帝时进异鸟唐贞观贡水晶珠后
九洲山
其山与满剌加国接境产沉香黄热香水木丛生枝
叶茂翠永乐七年正使太监郑和等官差兵入山采
香得径有八九尺长八九丈者六㭑香味清远
苏门答剌国
古名须文达那与花面国相接即汉条支唐波斯大
食皆其地也汉章帝时进异鸟唐贞观贡水晶珠后
卷五十一 第 80a 页
为大食王所侵永徽初大食王遣使朝贡终宋世朝
贡不绝村落傍海田瘠少收风俗颇淳民网鱼为生
朝驾独木刳舟张帆而出海暮则回舟永乐十二年
伪王苏干剌寇窃其国王遣使赴阙陈诉请救上命
正使太监郑和等统率官兵剿捕生擒伪王归献阙
下诸番震服
花面国
其处与苏门答剌国接境即那孤儿国也迤逦山地
贡不绝村落傍海田瘠少收风俗颇淳民网鱼为生
朝驾独木刳舟张帆而出海暮则回舟永乐十二年
伪王苏干剌寇窃其国王遣使赴阙陈诉请救上命
正使太监郑和等统率官兵剿捕生擒伪王归献阙
下诸番震服
花面国
其处与苏门答剌国接境即那孤儿国也迤逦山地
卷五十一 第 80b 页
田足稻禾气候不常风俗淳厚强不夺弱上下自耕
而食富不倚骄贫不为盗可谓一区之善也
龙牙犀角
其地内平而外凸民下蚁附而居之气候常热田禾
勤熟俗尚淳厚
龙涎屿
独然南立海中此屿浮艳海面波击云腾每至春间
群龙来集于上交戏而遗涎番人乃驾独木舟登屿
而食富不倚骄贫不为盗可谓一区之善也
龙牙犀角
其地内平而外凸民下蚁附而居之气候常热田禾
勤熟俗尚淳厚
龙涎屿
独然南立海中此屿浮艳海面波击云腾每至春间
群龙来集于上交戏而遗涎番人乃驾独木舟登屿
卷五十一 第 81a 页
采取而归设遇风波则人俱下海一手附舟傍一手
楫水而至岸其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之
气久则成大块或大鱼腹中剖出若斗大圆珠亦觉
鱼腥间焚之发清香可爱货于苏门之市价亦匪轻
翠蓝屿
其山大小有七门中可过船传闻释迦佛经此山浴
于水被窃其袈裟佛誓云后有穿衣者必烂其皮肉
由此男女削发无衣仅有树木纫结而遮前后然往
楫水而至岸其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之
气久则成大块或大鱼腹中剖出若斗大圆珠亦觉
鱼腥间焚之发清香可爱货于苏门之市价亦匪轻
翠蓝屿
其山大小有七门中可过船传闻释迦佛经此山浴
于水被窃其袈裟佛誓云后有穿衣者必烂其皮肉
由此男女削发无衣仅有树木纫结而遮前后然往
卷五十一 第 81b 页
来未得泊其山下宣德七年偶至此山泊系三日夜
山中之人独木舟来货柳人问舟人果如前言不谬
锡兰山国
其国地广人稠货物各聚亚于瓜哇国有高山参天
山顶产青美盘石黄鸦鹘石青红宝石每遇大雨冲
流山下沙中寻拾得者其海傍有珠帘沙常以网收
螺蚌倾入珠池内作烂陶珠为用而货也海边一石
有足迹长三尺许常有水不乾称先世释迦佛从翠
山中之人独木舟来货柳人问舟人果如前言不谬
锡兰山国
其国地广人稠货物各聚亚于瓜哇国有高山参天
山顶产青美盘石黄鸦鹘石青红宝石每遇大雨冲
流山下沙中寻拾得者其海傍有珠帘沙常以网收
螺蚌倾入珠池内作烂陶珠为用而货也海边一石
有足迹长三尺许常有水不乾称先世释迦佛从翠
卷五十一 第 82a 页
蓝屿来岸足踏其迹至今为圣迹也山下有石侧卧
尚存亦有舍利子在永乐七年上命太监郑和等赍
捧诏敕及建石碑以崇皇图之治赏赐国王头目其
王亚烈若茶魁负固不恭谋害舟师郑和等深机密
策使众衔枚疾走夜半奋勇杀入生擒其王至永乐
九年归献阙下寻蒙恩宥裨复归国四夷悉钦天顺
三年朝贡
小㖵喃国
尚存亦有舍利子在永乐七年上命太监郑和等赍
捧诏敕及建石碑以崇皇图之治赏赐国王头目其
王亚烈若茶魁负固不恭谋害舟师郑和等深机密
策使众衔枚疾走夜半奋勇杀入生擒其王至永乐
九年归献阙下寻蒙恩宥裨复归国四夷悉钦天顺
三年朝贡
小㖵喃国
卷五十一 第 82b 页
山连赤土地接下里日中为市西洋诸国之马头也
永乐七年太监郑和至其国本国流通使用金银钱
名倘伽地瘠榖少岁藉榜葛剌米定食气候常热风
俗淳美男少女多有南毗人
柯枝国
古槃槃国东连大山西南北皆大海宋梁隋遣使入
贡国初来贡永乐中请封其国大山从之郑和至其
国国王琐里人也国人五种其处与锡兰山国对峙
永乐七年太监郑和至其国本国流通使用金银钱
名倘伽地瘠榖少岁藉榜葛剌米定食气候常热风
俗淳美男少女多有南毗人
柯枝国
古槃槃国东连大山西南北皆大海宋梁隋遣使入
贡国初来贡永乐中请封其国大山从之郑和至其
国国王琐里人也国人五种其处与锡兰山国对峙
卷五十一 第 83a 页
气候常热田瘠少收村落傍海风俗少淳男女椎髻
穿短衫围单布其人一种曰木瓜无屋惟穴居树巢
临海捕鱼为业男女裸体纫结树叶或草数茎遮其
前后行遇路人则蹲宿于道傍伺行过也地产胡椒
甚广豪富俱置板仓贮之以售商败
古里国
当巨海之要与僧家密迩亦西番诸洋之马头也山
广田瘠麦榖颇足风俗尚厚行者让路道不拾遗法
穿短衫围单布其人一种曰木瓜无屋惟穴居树巢
临海捕鱼为业男女裸体纫结树叶或草数茎遮其
前后行遇路人则蹲宿于道傍伺行过也地产胡椒
甚广豪富俱置板仓贮之以售商败
古里国
当巨海之要与僧家密迩亦西番诸洋之马头也山
广田瘠麦榖颇足风俗尚厚行者让路道不拾遗法
卷五十一 第 83b 页
无刑杖惟以石灰书地乃为禁令其酋长富居深山
傍通为市聚货通商娇美可观其有一种祼身之人
曰木瓜与木瓜同也其国能畜好马多自西番来
忽鲁谟斯国
其国傍海而居聚民而市地无草木牛羊马驼皆食
海鱼之乾风俗颇淳垒石为城酋长深居练兵畜马
田瘠麦广榖米少收民不富饶山连五色皆是盐也
凿之镞为器皿盘碟之类食物就而不知盐也推石
傍通为市聚货通商娇美可观其有一种祼身之人
曰木瓜与木瓜同也其国能畜好马多自西番来
忽鲁谟斯国
其国傍海而居聚民而市地无草木牛羊马驼皆食
海鱼之乾风俗颇淳垒石为城酋长深居练兵畜马
田瘠麦广榖米少收民不富饶山连五色皆是盐也
凿之镞为器皿盘碟之类食物就而不知盐也推石
卷五十一 第 84a 页
为屋有三五层者永乐三年国王遣马剌足来朝贡
剌撒国
倚海而居垒石为城永乐中郑和至其国连山广地
草木不生牛羊马驼皆食鱼乾民俗颇淳气候常热
田瘠少收数年无雨凿井绞车羊皮袋水
东西竺
其山与龙牙门相望山形相对嵯峨若蓬莱方丈之
幽田瘠不宜稼穑岁藉邻邦淡洋米榖以为食气候
剌撒国
倚海而居垒石为城永乐中郑和至其国连山广地
草木不生牛羊马驼皆食鱼乾民俗颇淳气候常热
田瘠少收数年无雨凿井绞车羊皮袋水
东西竺
其山与龙牙门相望山形相对嵯峨若蓬莱方丈之
幽田瘠不宜稼穑岁藉邻邦淡洋米榖以为食气候
卷五十一 第 84b 页
不齐煮海为盐酿椰子为酒
淡洋
其处与山河鲁山相连去满剌加三日山远周围有
港内通大浮汪洋二千馀里奔流出海一流清淡味
甘舟人过往汲水日用名曰淡洋田肥禾盛米粒小
炊饮甚香
龙牙门
在三佛齐西北山门相对若龙角状中通过船山涂
淡洋
其处与山河鲁山相连去满剌加三日山远周围有
港内通大浮汪洋二千馀里奔流出海一流清淡味
甘舟人过往汲水日用名曰淡洋田肥禾盛米粒小
炊饮甚香
龙牙门
在三佛齐西北山门相对若龙角状中通过船山涂
卷五十一 第 85a 页
田瘠米榖甚厚气候常热四五月间汹雨男女椎髻
掳掠为豪遇番船则驾小舟百只迎敌若得数日顺
风侥倖而脱否则被其截劫财货泛海者宜防之
彭坑国
在暹罗西石崖周匝崎岖远如平塞田沃榖盛气候
常湿风俗尚慅刻香木为神杀人血祭祷煮海为盐
酿椰浆为酒
三岛国
掳掠为豪遇番船则驾小舟百只迎敌若得数日顺
风侥倖而脱否则被其截劫财货泛海者宜防之
彭坑国
在暹罗西石崖周匝崎岖远如平塞田沃榖盛气候
常湿风俗尚慅刻香木为神杀人血祭祷煮海为盐
酿椰浆为酒
三岛国
卷五十一 第 85b 页
其地幽然山岛花木常茂民倚边而居田瘠少收网
鱼于海织布以叶俗朴质凡男子得附舶至中国罄
资归乡称为能事尊之有德父兄皆赞焉煮海为盐
酿蔗浆为酒
麻逸国
在交栏山之西山势峻地平广夹溪聚居气候稍热
男女椎髻田多膏腴倍于他国俗尚节义夫丧则妇
削发碎面绝食七日与夫同寝多有并逝者七日不
鱼于海织布以叶俗朴质凡男子得附舶至中国罄
资归乡称为能事尊之有德父兄皆赞焉煮海为盐
酿蔗浆为酒
麻逸国
在交栏山之西山势峻地平广夹溪聚居气候稍热
男女椎髻田多膏腴倍于他国俗尚节义夫丧则妇
削发碎面绝食七日与夫同寝多有并逝者七日不
卷五十一 第 86a 页
死则亲戚劝以饮食或得生终身不嫁或至焚夫尸
日赴火而死盖其节义不改煮海为盐酿蔗浆为酒
假里马丁国
其地与交栏山相望海洋中山列翠屏溪田虽有米
榖少收气候常热俗甚嚣薄
重迦罗
其地与瓜哇相接高山奇秀内有一石洞前后三门
可容一二万人田榖亚于瓜哇气候常暑俗淳无酋
日赴火而死盖其节义不改煮海为盐酿蔗浆为酒
假里马丁国
其地与交栏山相望海洋中山列翠屏溪田虽有米
榖少收气候常热俗甚嚣薄
重迦罗
其地与瓜哇相接高山奇秀内有一石洞前后三门
可容一二万人田榖亚于瓜哇气候常暑俗淳无酋
卷五十一 第 86b 页
长以尊年有德者主之煮海为盐酿秫为酒其处山
约去数日水程曰孙佗罗曰琵琶拖曰圆峤曰彭里
事耕种专尚寇掠与吉佗峙诸国相通商泊少能至
也
苏禄国
居东海之洋石崎堡障山涂田瘠种植稀薄民下捕
鱼虾生啖螺蛤煮食俗尚鄙陋其国有三曰东王西
王峒王永乐十六年其酋长挈妻携子涉海来朝进
约去数日水程曰孙佗罗曰琵琶拖曰圆峤曰彭里
事耕种专尚寇掠与吉佗峙诸国相通商泊少能至
也
苏禄国
居东海之洋石崎堡障山涂田瘠种植稀薄民下捕
鱼虾生啖螺蛤煮食俗尚鄙陋其国有三曰东王西
王峒王永乐十六年其酋长挈妻携子涉海来朝进
卷五十一 第 87a 页
献巨珠一颗重七两五钱今古莫能有也
大㖵南国
洪武初国王遣使入贡地与都栏礁相近厥土黑壤
亦宜榖麦民懒事耕作栽种乌麦之米供食商舶风
信到迟则波涛激滩乃载货不满盖以不敢停泊也
若风逆则遇乌里洋险阻之难矣及防高即阜沉水
之危风俗颇淳
阿丹国
大㖵南国
洪武初国王遣使入贡地与都栏礁相近厥土黑壤
亦宜榖麦民懒事耕作栽种乌麦之米供食商舶风
信到迟则波涛激滩乃载货不满盖以不敢停泊也
若风逆则遇乌里洋险阻之难矣及防高即阜沉水
之危风俗颇淳
阿丹国
卷五十一 第 87b 页
倚海而居垒石为城砌罗股石为屋三四层厨室皆
在用榖麦风俗颇淳民下富饶永乐九年遣太监郑
和谕之命互市其王拜诏待使礼甚恭地近古里
佐法儿国
临海住居石城石屋垒起高三四层者若塔田广而
少耕山地皆黄不生草木牛羊驼马惟食鱼乾男女
拳发穿长衫女以布兜头面出见人也风俗颇淳
竹步国
在用榖麦风俗颇淳民下富饶永乐九年遣太监郑
和谕之命互市其王拜诏待使礼甚恭地近古里
佐法儿国
临海住居石城石屋垒起高三四层者若塔田广而
少耕山地皆黄不生草木牛羊驼马惟食鱼乾男女
拳发穿长衫女以布兜头面出见人也风俗颇淳
竹步国
卷五十一 第 88a 页
村居寥落地僻西方城垣石垒屋砌高堆风俗颇淳
草木不生地产狮子金钱豹驼有五七尺高者
木骨都束国
频海居之堆石为城操兵习射俗尚嚣强垒石为屋
高四五层男女拳发四垂山广赤土不生草木田瘠
少收数年无雨穿井绞车牛皮袋水
小剌哇国
傍海为国民居聚落地广斥卤有盐池但投树枝于
草木不生地产狮子金钱豹驼有五七尺高者
木骨都束国
频海居之堆石为城操兵习射俗尚嚣强垒石为屋
高四五层男女拳发四垂山广赤土不生草木田瘠
少收数年无雨穿井绞车牛皮袋水
小剌哇国
傍海为国民居聚落地广斥卤有盐池但投树枝于
卷五十一 第 88b 页
池良久捞起结成白盐无耕种之田捕鱼为业
哑鲁国小邦
自淡水港入风俗淳朴国语婚丧与瓜哇同其国王
皆回回人山林有飞虎大如猫灰色有肉趐如蝙蝠
肉趐生连后足能飞不远人有获者不服家食即死
南浡里国
其国边海止千馀家皆回回人山产降真香名莲花
降此处最佳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半日
哑鲁国小邦
自淡水港入风俗淳朴国语婚丧与瓜哇同其国王
皆回回人山林有飞虎大如猫灰色有肉趐如蝙蝠
肉趐生连后足能飞不远人有获者不服家食即死
南浡里国
其国边海止千馀家皆回回人山产降真香名莲花
降此处最佳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半日
卷五十一 第 89a 页
可到名帽山山之西大海正是西洋也西来过洋船
俱投此山为准其山边二丈上下海水内生海树彼
人捞取为宝物货者即珊瑚也其树大者高三二尺
根大如大拇指按星槎胜览及瀛海胜览所载西洋
诸国本无关中国利害虽各国所产之物有可宝玩
者而先王不宝远物亦何足为中国轻重哉
于阗
大国也去中国万里张骞穷河源一出于阗是也光
俱投此山为准其山边二丈上下海水内生海树彼
人捞取为宝物货者即珊瑚也其树大者高三二尺
根大如大拇指按星槎胜览及瀛海胜览所载西洋
诸国本无关中国利害虽各国所产之物有可宝玩
者而先王不宝远物亦何足为中国轻重哉
于阗
大国也去中国万里张骞穷河源一出于阗是也光
卷五十一 第 89b 页
武末为莎车王所并后于阗将休莫霸者反莎车自
立为王复灭莎车服从者十三国与鄯善并焉晋太
康遣使贡玉印北魏时朝献不绝梁武天监始通江
左隋时其王姓王氏唐时其王姓尉迟氏遣子弟入
侍从击吐蕃有功以其地为毗莎都督府至德初进
方圆二美玉宋建隆其王天圣遣使贡圭我朝永乐
二年头目达鲁噶额布勒津遣使贡玉璞十二年吏
部陈诚至其国富饶桑麻禾黍宛如中土土人机巧
立为王复灭莎车服从者十三国与鄯善并焉晋太
康遣使贡玉印北魏时朝献不绝梁武天监始通江
左隋时其王姓王氏唐时其王姓尉迟氏遣子弟入
侍从击吐蕃有功以其地为毗莎都督府至德初进
方圆二美玉宋建隆其王天圣遣使贡圭我朝永乐
二年头目达鲁噶额布勒津遣使贡玉璞十二年吏
部陈诚至其国富饶桑麻禾黍宛如中土土人机巧
卷五十一 第 90a 页
好歌舞纺绩俗尚浮屠僧尼尤多
溜山
一名牒干小国也洪武初国王遣人朝贡地无城郭
倚山聚居风俗淳美尚佛业渔其西有天生石门如
城阙然中有八溜各有所主广三千里所谓弱水三
千是也
南巫里
小国也洪武初遣使贡真香等物其地自苏门答刺
溜山
一名牒干小国也洪武初国王遣人朝贡地无城郭
倚山聚居风俗淳美尚佛业渔其西有天生石门如
城阙然中有八溜各有所主广三千里所谓弱水三
千是也
南巫里
小国也洪武初遣使贡真香等物其地自苏门答刺
卷五十一 第 90b 页
西风一日夜可至其国民千馀家皆回回人
乞力麻儿
永乐中遣使十二人朝贡其国山卑水浅西南傍海
民不事耕稼喜射猎
苏文达那
洪武十四年国王殊旦麻勒兀达朌遣使来贡或云
即苏门答剌非也
婆罗门
乞力麻儿
永乐中遣使十二人朝贡其国山卑水浅西南傍海
民不事耕稼喜射猎
苏文达那
洪武十四年国王殊旦麻勒兀达朌遣使来贡或云
即苏门答剌非也
婆罗门
卷五十一 第 91a 页
即古师子国在西海中延袤二千馀里天竺属国也
晋义熙初贡玉佛宋元嘉梁大通唐总章天宝间朝
贡不绝我朝永乐中遣使贡方物其地负山面海念
佛素食风俗土产大略与天竺同
古西域总叙
西域以汉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皆在匈奴之西
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东
接汉扼以玉门阳关西限以䓤岭诸国大率土著有
晋义熙初贡玉佛宋元嘉梁大通唐总章天宝间朝
贡不绝我朝永乐中遣使贡方物其地负山面海念
佛素食风俗土产大略与天竺同
古西域总叙
西域以汉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皆在匈奴之西
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东
接汉扼以玉门阳关西限以䓤岭诸国大率土著有
卷五十一 第 91b 页
城郭田畜与乌孙异故皆役属匈奴西边日逐王领
西域赋税取足焉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西踰葱岭则出大宛康
居奄蔡焉自张骞开西域其后霍去病击破匈奴右
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
泉郡后稍发徙人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燉煌酒泉
四郡据两关焉自李广利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
遣使来贡献于是东自燉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障
西域赋税取足焉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西踰葱岭则出大宛康
居奄蔡焉自张骞开西域其后霍去病击破匈奴右
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
泉郡后稍发徙人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燉煌酒泉
四郡据两关焉自李广利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
遣使来贡献于是东自燉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障
卷五十一 第 92a 页
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二三十年海内虚耗正和中贰
师李广利以军降匈奴帝既悔远征伐而搜粟都尉
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东接枝渠黎皆
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十顷以上处温和田美
可益通沟渠种五榖与中国同时熟田一岁有积榖
募人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蓄积为本业益
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帝深陈既往
之悔乃不复出军昭帝时乃用桑弘羊前议以给外
师李广利以军降匈奴帝既悔远征伐而搜粟都尉
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东接枝渠黎皆
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十顷以上处温和田美
可益通沟渠种五榖与中国同时熟田一岁有积榖
募人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蓄积为本业益
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帝深陈既往
之悔乃不复出军昭帝时乃用桑弘羊前议以给外
卷五十一 第 92b 页
国使者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及
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时
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神雀三年匈奴日逐
王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乃因使者吉并
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由此匈奴
益弱不能近西域于是徙屯田于北胥鞬枝莎车之
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
都护治鸟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四十里与渠黎田
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时
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神雀三年匈奴日逐
王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乃因使者吉并
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由此匈奴
益弱不能近西域于是徙屯田于北胥鞬枝莎车之
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
都护治鸟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四十里与渠黎田
卷五十一 第 93a 页
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中故治焉至元帝复戊己
二校尉屯田于军师前王庭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
十五国凡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史大禄伯长千长都
尉且渠当户将相至王侯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
六人而康居大月氏安息罽宾乌弋之属皆以绝远
不在数中其来贡献则相与报不督录总领也至王
莽时四边扰乱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前往西
域有二道自元始以后有三道从玉门关出西经婼
二校尉屯田于军师前王庭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
十五国凡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史大禄伯长千长都
尉且渠当户将相至王侯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
六人而康居大月氏安息罽宾乌弋之属皆以绝远
不在数中其来贡献则相与报不督录总领也至王
莽时四边扰乱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前往西
域有二道自元始以后有三道从玉门关出西经婼
卷五十一 第 93b 页
羌转西域䓤岭经悬度入大月氏为南道从玉门关
出西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庐仓从沙西北
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从玉
门关西北去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皆到
车师戊己校尉所经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新道
后汉永平中匈奴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
闭明帝乃命将北征匈奴取吾庐地置宜禾都尉以
屯田遂通西域于阗诸国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
出西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庐仓从沙西北
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从玉
门关西北去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皆到
车师戊己校尉所经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新道
后汉永平中匈奴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
闭明帝乃命将北征匈奴取吾庐地置宜禾都尉以
屯田遂通西域于阗诸国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
卷五十一 第 94a 页
通焉明年始复置都护戊己校尉及明帝崩焉耆龟
兹攻没都护陈睦匈奴车师围戊己校尉章帝不欲
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
复罢屯田匈奴因遣兵守伊吾地时军司马班超留
于阗绥集诸国和帝元光初窦宪大破匈奴因遣副
使尉阎盘掩击伊吾破之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因以
超为都护居龟兹复置戊己校尉于是五十馀国悉
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
兹攻没都护陈睦匈奴车师围戊己校尉章帝不欲
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
复罢屯田匈奴因遣兵守伊吾地时军司马班超留
于阗绥集诸国和帝元光初窦宪大破匈奴因遣副
使尉阎盘掩击伊吾破之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因以
超为都护居龟兹复置戊己校尉于是五十馀国悉
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
卷五十一 第 94b 页
重译贡献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
代所未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班超被徵
以任尚为都护尚谓超曰猥承君后宜有以诲之超
曰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
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
鱼苛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尚不能从数年至安帝西域背叛如超所言频攻都
护任尚段禧等朝廷以为险远难相应赴诏罢都护
代所未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班超被徵
以任尚为都护尚谓超曰猥承君后宜有以诲之超
曰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
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
鱼苛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尚不能从数年至安帝西域背叛如超所言频攻都
护任尚段禧等朝廷以为险远难相应赴诏罢都护
卷五十一 第 95a 页
自此遂弃西域北匈奴即复收属诸国共为边患十
馀岁燉煌太守曹崇诸出兵击匈奴复欲进取西域
邓太后不许但令置护西域副校尉居燉煌羁縻而
已其后匈奴连与车师入寇河西汉不能禁议者因
欲遂闭玉门阳关以绝其患尚书陈忠上疏曰臣闻
八蛮之寇莫甚北敌高祖窘平城之围文帝屈奉供
之耻故孝武愤怒深惟长久之计命遣武臣浮河绝
漠穷破虏庭遂开西河四郡以隔绝南羌收三十六
馀岁燉煌太守曹崇诸出兵击匈奴复欲进取西域
邓太后不许但令置护西域副校尉居燉煌羁縻而
已其后匈奴连与车师入寇河西汉不能禁议者因
欲遂闭玉门阳关以绝其患尚书陈忠上疏曰臣闻
八蛮之寇莫甚北敌高祖窘平城之围文帝屈奉供
之耻故孝武愤怒深惟长久之计命遣武臣浮河绝
漠穷破虏庭遂开西河四郡以隔绝南羌收三十六
卷五十一 第 95b 页
国断匈奴右臂是以单于孤特窜迹远藏由此观之
戎狄可以威服难以化狎西域内附日久区区东南
叩关者数矣此其不乐匈奴慕汉之效也今北敌已
破车师势必南攻鄯善弃而不救则诸国从矣若然
则敌财货日增胆势益殖威临高羌与之交连如此
河内四郡危矣不得不救则百倍之役兴不赀之费
发矣议者但念西国绝远恤之烦费不见先苦心勤
劳之意也臣以燉煌宜置校尉按旧增四郡屯兵以
戎狄可以威服难以化狎西域内附日久区区东南
叩关者数矣此其不乐匈奴慕汉之效也今北敌已
破车师势必南攻鄯善弃而不救则诸国从矣若然
则敌财货日增胆势益殖威临高羌与之交连如此
河内四郡危矣不得不救则百倍之役兴不赀之费
发矣议者但念西国绝远恤之烦费不见先苦心勤
劳之意也臣以燉煌宜置校尉按旧增四郡屯兵以
卷五十一 第 96a 页
西抚诸国庶足以折冲万里震怖四夷太后又召班
超之子勇议曰昔者孝武皇帝患匈奴彊盛开通西
域诸国论者以为夺匈奴府藏断其右臂遭王莽篡
盗徵求无厌西域忿毒遂以背叛光武中兴未遑外
事故匈奴负盛驱卒诸国及至永平再攻燉煌河西
郡城门昼闭明帝命武臣出征西域故匈奴远遁边
境得安及至永元莫不内属会间者羌乱西域复绝
匈奴遂遣诸国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其期会鄯善
超之子勇议曰昔者孝武皇帝患匈奴彊盛开通西
域诸国论者以为夺匈奴府藏断其右臂遭王莽篡
盗徵求无厌西域忿毒遂以背叛光武中兴未遑外
事故匈奴负盛驱卒诸国及至永平再攻燉煌河西
郡城门昼闭明帝命武臣出征西域故匈奴远遁边
境得安及至永元莫不内属会间者羌乱西域复绝
匈奴遂遣诸国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其期会鄯善
卷五十一 第 96b 页
车师皆怀忿怒思乐事汉其路无叛前所以时有叛
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旧燉煌郡有营兵三百
人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燉煌如永元故
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
兹径南疆鄯善于阗心胆北捍匈奴东近燉煌如此
诚便长乐卫尉谭显等难曰朝廷前所以弃西域者
以其无益于中国而费难供也今车师已属匈奴鄯
善不可保信一朝反覆班将军能保北人不为边害
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旧燉煌郡有营兵三百
人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燉煌如永元故
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
兹径南疆鄯善于阗心胆北捍匈奴东近燉煌如此
诚便长乐卫尉谭显等难曰朝廷前所以弃西域者
以其无益于中国而费难供也今车师已属匈奴鄯
善不可保信一朝反覆班将军能保北人不为边害
卷五十一 第 97a 页
乎勇对曰今中国置州牧者以禁郡县奸猾盗贼也
若州牧能保盗贼不起者臣亦愿以腰斩保匈奴之
不为边害也今通西域则敌势必弱敌势弱则为患
微矣孰与归其府藏续其右臂哉为置校尉以捍北
抚西设长吏以招怀诸国若弃而不立则西域屈就
北敌缘边之郡将受困苦河西城门复有昼闭之景
矣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此敌遂炽
岂安边久长之策哉太尉属毛轸难曰今若置校尉
若州牧能保盗贼不起者臣亦愿以腰斩保匈奴之
不为边害也今通西域则敌势必弱敌势弱则为患
微矣孰与归其府藏续其右臂哉为置校尉以捍北
抚西设长吏以招怀诸国若弃而不立则西域屈就
北敌缘边之郡将受困苦河西城门复有昼闭之景
矣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此敌遂炽
岂安边久长之策哉太尉属毛轸难曰今若置校尉
卷五十一 第 97b 页
则西域络绎遣使求索无厌与之则费难供不与则
失其心一朝为匈奴所逼当复求救则为役大矣勇
对曰今设以西域归匈奴而使其因西域租入之饶
兵马之众以扰动缘边是为富仇雠之财增暴夷之
势也置校尉者宣威布德以系诸国内向之心以疑
匈奴觊觎之情而无费财耗国之虑也且西域之人
无他求索其来入者不过廪食而已今若拒绝势必
北属强敌并力以寇掠则中国之费不止十亿于是
失其心一朝为匈奴所逼当复求救则为役大矣勇
对曰今设以西域归匈奴而使其因西域租入之饶
兵马之众以扰动缘边是为富仇雠之财增暴夷之
势也置校尉者宣威布德以系诸国内向之心以疑
匈奴觊觎之情而无费财耗国之虑也且西域之人
无他求索其来入者不过廪食而已今若拒绝势必
北属强敌并力以寇掠则中国之费不止十亿于是
卷五十一 第 98a 页
从勇议乃以勇为西域长史将五百人西屯柳中勇
遂破平车师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复通顺帝
永建二年勇复击降焉耆于是龟兹疏勒于阗莎车
等十七国皆来服从而乌孙葱岭以西遂绝六年帝
以伊吾旧膏腴之地傍近西域匈奴资之以为钞暴
复令开设屯田如永元时事置伊吾司马一人自阳
嘉以后朝威稍损诸国骄放转相陵伐矣自魏及晋
中原多故西域朝贡不过三数国焉至后魏太武帝
遂破平车师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复通顺帝
永建二年勇复击降焉耆于是龟兹疏勒于阗莎车
等十七国皆来服从而乌孙葱岭以西遂绝六年帝
以伊吾旧膏腴之地傍近西域匈奴资之以为钞暴
复令开设屯田如永元时事置伊吾司马一人自阳
嘉以后朝威稍损诸国骄放转相陵伐矣自魏及晋
中原多故西域朝贡不过三数国焉至后魏太武帝
卷五十一 第 98b 页
使董琬使西域还且言其地为三域自葱岭以东流
沙以西为一域姑墨以南月氏以北为一域西每之
间水泽以南为一域三域之内诸小渠长盖以百数
其出西域更为四出自玉门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
善为一道自玉门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
为一道从莎车西行一百里至葱领四千三百里至
伽部为一道于是贡献者十有六国孝文延兴中尚
书奏以燉煌一镇界远西北寇贼路冲虑或不固欲
沙以西为一域姑墨以南月氏以北为一域西每之
间水泽以南为一域三域之内诸小渠长盖以百数
其出西域更为四出自玉门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
善为一道自玉门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
为一道从莎车西行一百里至葱领四千三百里至
伽部为一道于是贡献者十有六国孝文延兴中尚
书奏以燉煌一镇界远西北寇贼路冲虑或不固欲
卷五十一 第 99a 页
移就凉州群官会议给事中韩秀曰此蹙境之事非
辟土之宜燉煌之立其来久矣虽土连彊寇而兵人
素习纵有奸窃不能为害循常置戍足以自全进断
强敌之觇途退塞四夷之窥路若徙就姑藏虑人怀
异意或贪留重迁情不愿徙脱引寇内侵深为国患
且燉煌去凉州三千里舍远就近防制有阙一朝废
置是启戎心则彼此交搆互相来往恐强徒协契窃
侵掠土边役烦兴艰难方甚乃从秀议隋炀帝时遣
辟土之宜燉煌之立其来久矣虽土连彊寇而兵人
素习纵有奸窃不能为害循常置戍足以自全进断
强敌之觇途退塞四夷之窥路若徙就姑藏虑人怀
异意或贪留重迁情不愿徙脱引寇内侵深为国患
且燉煌去凉州三千里舍远就近防制有阙一朝废
置是启戎心则彼此交搆互相来往恐强徒协契窃
侵掠土边役烦兴艰难方甚乃从秀议隋炀帝时遣
卷五十一 第 99b 页
侍御史韦节司𨽻从事杜行满使于西番诸国至罽
宾得玛瑙杯王舍城得佛经史国得十舞女狮子皮
火鼠毛而还帝复令裴矩于武威张掖间往来以引
至之皆啖以厚利令转相讽谕大业中相率而来朝
者四十馀国帝因置西戎校尉以应接之自燉煌西
出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里自伊吾北通车
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车师后部
金满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门户内地故汉戊己校
宾得玛瑙杯王舍城得佛经史国得十舞女狮子皮
火鼠毛而还帝复令裴矩于武威张掖间往来以引
至之皆啖以厚利令转相讽谕大业中相率而来朝
者四十馀国帝因置西戎校尉以应接之自燉煌西
出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里自伊吾北通车
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车师后部
金满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门户内地故汉戊己校
卷五十一 第 100a 页
尉更互屯焉伊吾地宜五榖桑麻葡萄其北又柳中
皆膏腴之地故汉帝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
至隋有诸部杂居胜兵千馀人附于铁勒人甚骁悍
厥田良沃隋末内属置伊吾郡属天下乱又臣突厥
唐贞观四年以颉利破灭遂举其属七城来降因列
其地为西伊州同于编户至武太后如意初武威军
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
自是诸国朝贡侔于前代矣神龙以后黑衣大食彊
皆膏腴之地故汉帝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
至隋有诸部杂居胜兵千馀人附于铁勒人甚骁悍
厥田良沃隋末内属置伊吾郡属天下乱又臣突厥
唐贞观四年以颉利破灭遂举其属七城来降因列
其地为西伊州同于编户至武太后如意初武威军
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
自是诸国朝贡侔于前代矣神龙以后黑衣大食彊
卷五十一 第 100b 页
盛渐并诸国至于西海分兵戍守镇焉今之所纂其
小国无异闻者则不暇纂
古西域考略
楼兰(即鄯/善)
在婼羌西北汉时通焉去阳关千六百里西北至车
师千九百里汉武时列亭障至玉门
羌戎卢南与婼羌 接渠勒东与戎卢西与婼羌接
且末
小国无异闻者则不暇纂
古西域考略
楼兰(即鄯/善)
在婼羌西北汉时通焉去阳关千六百里西北至车
师千九百里汉武时列亭障至玉门
羌戎卢南与婼羌 接渠勒东与戎卢西与婼羌接
且末
卷五十一 第 101a 页
北接尉梨丁零东与白提西接波斯 精绝南至小
宛可三日行其国西比有流沙数百里 山国南与
且末接婼羌西与且末接 小宛东与婼羌接
杆弥
南与疏勒东北与龟兹西北与姑墨接西通于阗四
百里后汉改其国曰拘弥 鄯善本名楼兰西北至
车师千八百馀里 卑陆南与车师接
车师前后王(即高/昌)
宛可三日行其国西比有流沙数百里 山国南与
且末接婼羌西与且末接 小宛东与婼羌接
杆弥
南与疏勒东北与龟兹西北与姑墨接西通于阗四
百里后汉改其国曰拘弥 鄯善本名楼兰西北至
车师千八百馀里 卑陆南与车师接
车师前后王(即高/昌)
卷五十一 第 101b 页
前王国一曰前部治交河去燉煌十三日行其地东
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后王治务涂谷北与匈奴接
郁立斯东与车师后城接
龟兹
都白山之南二百里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
杆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汉由轮台及渠梨地皆
相连
且弥
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后王治务涂谷北与匈奴接
郁立斯东与车师后城接
龟兹
都白山之南二百里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
杆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汉由轮台及渠梨地皆
相连
且弥
卷五十一 第 102a 页
在车师北本属役车师 尉头南与疏勒接 桃槐
去长安万一千八百里
马耆
在白山之南七十里南去尉梨百里北与乌孙接东
去交河城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地皆沙碛 单
桓西与乌孙接
于阗
都䓤岭之北二百馀里南与婼羌接北与姑墨接国
去长安万一千八百里
马耆
在白山之南七十里南去尉梨百里北与乌孙接东
去交河城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地皆沙碛 单
桓西与乌孙接
于阗
都䓤岭之北二百馀里南与婼羌接北与姑墨接国
卷五十一 第 102b 页
有阿耨达山㨿汉书河源出焉
疏勒
南有河西带䓤岭在于阗国北千五百里
乌孙
西至康居蕃内地五千里
姑墨属龟兹 温宿属龟兹 乌托与难兜接难
兜属罽宾 大宛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接 子
合北与莎车接 蒲犁南与子合接
疏勒
南有河西带䓤岭在于阗国北千五百里
乌孙
西至康居蕃内地五千里
姑墨属龟兹 温宿属龟兹 乌托与难兜接难
兜属罽宾 大宛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接 子
合北与莎车接 蒲犁南与子合接
卷五十一 第 103a 页
莎车
西至疏勒五百六十里西南至蒲犁七百四十里汉
冯奉世击斩莎车王威振西域 无雷南至蒲犁五
百四十里 依耐东北至莎车五百馀里
罽宾 西北与大月氏西与乌弋山离接
吐呼罗 拔豆 谢䫻 识匿 乌弋山离 条支乘
水西行百馀日近日所入云 安息西与条支接
乌那遏即安息之地
西至疏勒五百六十里西南至蒲犁七百四十里汉
冯奉世击斩莎车王威振西域 无雷南至蒲犁五
百四十里 依耐东北至莎车五百馀里
罽宾 西北与大月氏西与乌弋山离接
吐呼罗 拔豆 谢䫻 识匿 乌弋山离 条支乘
水西行百馀日近日所入云 安息西与条支接
乌那遏即安息之地
卷五十一 第 103b 页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 大月氏在
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 小月氏在路波
西南循休西至大月氏千六百里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与粟弋伊邻接其国
左右如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
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同种
奄在西与大秦东南二千里与康居接 滑国车
师别种 白题在滑国东 嚈哒在于阗之西都
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 小月氏在路波
西南循休西至大月氏千六百里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与粟弋伊邻接其国
左右如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
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同种
奄在西与大秦东南二千里与康居接 滑国车
师别种 白题在滑国东 嚈哒在于阗之西都
卷五十一 第 104a 页
乌浒水南 穆国与乌罗邻
钵和在渴槃陀西 波知在钵和西南 赊弥在
波知之南 乌苌在赊弥南北 乾陀在乌苌西
挹恒 皮山南与天竺接
天竺
即汉时身毒国都临恒河有灵鹫山佛出其国五印
度各居其地 摩揭它本中天竺属国
车离在天竺东南三千馀里大国也
钵和在渴槃陀西 波知在钵和西南 赊弥在
波知之南 乌苌在赊弥南北 乾陀在乌苌西
挹恒 皮山南与天竺接
天竺
即汉时身毒国都临恒河有灵鹫山佛出其国五印
度各居其地 摩揭它本中天竺属国
车离在天竺东南三千馀里大国也
卷五十一 第 104b 页
师子天竺旁国也在西海中延袤二千馀里
高附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国
大秦一名犁靬从条支西渡海曲万里其地东西
南北各数千里人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焉耆北与乌孙接 危须西至焉耆百里
乌贪訾离西与乌孙接
小人
在大秦南躯才三尺 轩渠国多九色鸟 三童在
高附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国
大秦一名犁靬从条支西渡海曲万里其地东西
南北各数千里人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焉耆北与乌孙接 危须西至焉耆百里
乌贪訾离西与乌孙接
小人
在大秦南躯才三尺 轩渠国多九色鸟 三童在
卷五十一 第 105a 页
轩渠国西南千里 泽散 驴分俱属大秦 劫国
治天山东丹渠国
坚昆 在康居西 呼得在䓤岭北 丁令在康
居北 短人在康居西北男女皆长三尺 蒲类
治天山西疏馀谷去长安八千三百馀里 移支居蒲类
波斯
在达曷水之西东南去穆国四千馀里西北至拂菻
四千五百里 悦般 在乌孙西北 伏卢尼在波
治天山东丹渠国
坚昆 在康居西 呼得在䓤岭北 丁令在康
居北 短人在康居西北男女皆长三尺 蒲类
治天山西疏馀谷去长安八千三百馀里 移支居蒲类
波斯
在达曷水之西东南去穆国四千馀里西北至拂菻
四千五百里 悦般 在乌孙西北 伏卢尼在波
卷五十一 第 105b 页
斯国西北 朱俱波去于阗国千馀里 渴槃陀在
朱俱波国西
粟弋
大国在葱岭附庸小国四百馀城羌阿钩羌在莎车
西南 副货东至阿副使且国西至没谁国中间相
去千里 狐胡西至焉耆七百馀里
叠伏罗 去代三万一千里 石国 本大宛北
鄙之地
朱俱波国西
粟弋
大国在葱岭附庸小国四百馀城羌阿钩羌在莎车
西南 副货东至阿副使且国西至没谁国中间相
去千里 狐胡西至焉耆七百馀里
叠伏罗 去代三万一千里 石国 本大宛北
鄙之地
卷五十一 第 106a 页
东女因西海亦有女自王故称东别之东与吐蕃党
项茂州接 拨汗都葱岭西五百馀里
西女 在䓤岭之四 吐大罗都䓤岭西五百里与
挹怛杂居 劫国在葱岭中西与南俱与赊弥国接
拔豆去代五万一千里
陁罗伊罗 在乌茶国北 越底延南至婆罗门国
三千里西北至赊弥国千里 悉万斤城迷密西
忸密在悉万斤西 者至拔在疏勒西 迷密都在
项茂州接 拨汗都葱岭西五百馀里
西女 在䓤岭之四 吐大罗都䓤岭西五百里与
挹怛杂居 劫国在葱岭中西与南俱与赊弥国接
拔豆去代五万一千里
陁罗伊罗 在乌茶国北 越底延南至婆罗门国
三千里西北至赊弥国千里 悉万斤城迷密西
忸密在悉万斤西 者至拔在疏勒西 迷密都在
卷五十一 第 106b 页
者至拔西
大食
大食其国波斯之西在泉州西北其国雄壮其地广
袤㨿诸番冲要
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二
十程 邈黎宋时与于阗国同入贡 石国去瓜州
六千里 奄在去阳关八千馀里
按西域近有龙堆远则葱岭身热头痛悬度之阨淮
大食
大食其国波斯之西在泉州西北其国雄壮其地广
袤㨿诸番冲要
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二
十程 邈黎宋时与于阗国同入贡 石国去瓜州
六千里 奄在去阳关八千馀里
按西域近有龙堆远则葱岭身热头痛悬度之阨淮
卷五十一 第 107a 页
南杜钦扬雄之论皆以为此天地所以限列区域绝
内外也自汉武帝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
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
隔绝南羌自是中国帝王当全盛时往往遣使远通
西域在汉则为大宛乌孙于阗龟兹月氏诸国在唐
则为高昌焉耆龟兹于阗天竺诸国在宋则为天竺
高昌大食于阗龟兹诸国入本朝则凡哈密和卓额
尔巴拉赛玛尔堪哈里于阗诸处其名随世更改不
内外也自汉武帝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
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
隔绝南羌自是中国帝王当全盛时往往遣使远通
西域在汉则为大宛乌孙于阗龟兹月氏诸国在唐
则为高昌焉耆龟兹于阗天竺诸国在宋则为天竺
高昌大食于阗龟兹诸国入本朝则凡哈密和卓额
尔巴拉赛玛尔堪哈里于阗诸处其名随世更改不
卷五十一 第 107b 页
可一一识别而于阗乃其旧称也今所谓哈密齐勤
蒙古罕都安定鄂端察逊者皆中国前代之边境即所
谓燉煌酒泉伊吾故地也洪武永乐因其土酋内附
立以为卫其地处吾近边薄于北敌不可槩以外国
视之使为敌用是亦汉人断匈奴右臂不使得以通
羌之一策也今以羌人分西番与西域为二其实均
之为西夷而在海岛中者列之为海夷则可矣
西戎总论
蒙古罕都安定鄂端察逊者皆中国前代之边境即所
谓燉煌酒泉伊吾故地也洪武永乐因其土酋内附
立以为卫其地处吾近边薄于北敌不可槩以外国
视之使为敌用是亦汉人断匈奴右臂不使得以通
羌之一策也今以羌人分西番与西域为二其实均
之为西夷而在海岛中者列之为海夷则可矣
西戎总论
卷五十一 第 108a 页
苏颍滨曰戎狄之俗畏服大种而轻中国戎彊则臣
狄狄强则臣戎戎狄皆强而后侵略之患不至于中
国而一强而一弱中国之患也彼其弱者不敢以战
是以争赴彊国之馀威以趋利于中国而后无所惧
彊者并将弱国之兵荡然南下而无复反顾之忧然
后乃敢专力于中国而不去此二者以势相从而不
可间是以中国之士常不解甲而息也昔者冒顿老
上之盛惟西戎之无强国也故匈奴之人得以尽力
狄狄强则臣戎戎狄皆强而后侵略之患不至于中
国而一强而一弱中国之患也彼其弱者不敢以战
是以争赴彊国之馀威以趋利于中国而后无所惧
彊者并将弱国之兵荡然南下而无复反顾之忧然
后乃敢专力于中国而不去此二者以势相从而不
可间是以中国之士常不解甲而息也昔者冒顿老
上之盛惟西戎之无强国也故匈奴之人得以尽力
卷五十一 第 108b 页
而苦吾中国使西戎有武力战胜之君则中国之祸
将有所分而不专何者彼畏西戎之乘其后也故北
狄强中国不得不厚西戎之君而西戎之君亦将自
托于中国然而西戎非有强力自负之国其势亦将
折而入于匈奴惟其国大而好勇其君之意欲区区
自立于一隅而不畏北狄之众而后中国可得而用
也然天下之人皆以北方有强捍不屈之匈奴而又
重以西戎之大国则中国不胜其困此何其不思之
将有所分而不专何者彼畏西戎之乘其后也故北
狄强中国不得不厚西戎之君而西戎之君亦将自
托于中国然而西戎非有强力自负之国其势亦将
折而入于匈奴惟其国大而好勇其君之意欲区区
自立于一隅而不畏北狄之众而后中国可得而用
也然天下之人皆以北方有强捍不屈之匈奴而又
重以西戎之大国则中国不胜其困此何其不思之
卷五十一 第 109a 页
甚也夫烽火之人惟其愚陋而多怨是故可与共忧
也惟其强狠而好胜是故可以激而壮也使之自相
攻击而不相下则其势必至于中国中国因而收之
而其不服者乃可斗也然天下之议又将以为戎狄
之俗不喜自相攻斗而喜击中国之众此其势不可
得而合也愚亦以为不然夫四夷之所以喜攻中国
者谓夫吾兵之不能苦战而锦绣金玉之所交会今
使吾兵精而食足㨿险阻明𤇺燧吏士练习而不敢
也惟其强狠而好胜是故可以激而壮也使之自相
攻击而不相下则其势必至于中国中国因而收之
而其不服者乃可斗也然天下之议又将以为戎狄
之俗不喜自相攻斗而喜击中国之众此其势不可
得而合也愚亦以为不然夫四夷之所以喜攻中国
者谓夫吾兵之不能苦战而锦绣金玉之所交会今
使吾兵精而食足㨿险阻明𤇺燧吏士练习而不敢
卷五十一 第 109b 页
懈虽有壮骑无所施设则其利不在于攻中国坚坐
而相守不出十年彼外无所掠虏将不忍而执中将
反而求以相诟以为起兵之名彼兵交于匈奴而怨
结于中国则何以自固故中国举而收之必将得其
欢心然天下之心常畏其强而莫或收之使为北狄
之用此何其不识戎狄之情也
而相守不出十年彼外无所掠虏将不忍而执中将
反而求以相诟以为起兵之名彼兵交于匈奴而怨
结于中国则何以自固故中国举而收之必将得其
欢心然天下之心常畏其强而莫或收之使为北狄
之用此何其不识戎狄之情也
卷五十一 第 110a 页
卷五十一 第 111a 页
回回馆
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其先即默德那国王谟
罕蓦德生而神灵臣服西域诸国诸国尊为别谙援
尔华言天使也国中有佛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馀
卷书兼篆草楷西洋诸国皆用之隋开皇中国人撒
哈八撒阿的干葛思始传其教入中国本朝宣德中
国王遣人随天方国朝贡由肃州入至今或三年五
年一贡其地有城池宫室田园市肆大类江淮间寒
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其先即默德那国王谟
罕蓦德生而神灵臣服西域诸国诸国尊为别谙援
尔华言天使也国中有佛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馀
卷书兼篆草楷西洋诸国皆用之隋开皇中国人撒
哈八撒阿的干葛思始传其教入中国本朝宣德中
国王遣人随天方国朝贡由肃州入至今或三年五
年一贡其地有城池宫室田园市肆大类江淮间寒
卷五十一 第 111b 页
暑应候民物蕃盛亦有阴阳星历医药音乐诸技艺
人俗重杀非同类杀不食不食豕肉其附近诸国如
土鲁番天方赛玛尔堪旧𨽻本馆译审此外如占城
日本真腊瓜哇满剌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有进贡
番文亦属本馆代译
赛玛尔堪
赛玛尔堪汉罽宾也在哈里东北三千里东去嘉峪
关九千九百里东西相距千里地平山川铁门峡阿
人俗重杀非同类杀不食不食豕肉其附近诸国如
土鲁番天方赛玛尔堪旧𨽻本馆译审此外如占城
日本真腊瓜哇满剌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有进贡
番文亦属本馆代译
赛玛尔堪
赛玛尔堪汉罽宾也在哈里东北三千里东去嘉峪
关九千九百里东西相距千里地平山川铁门峡阿
卷五十一 第 112a 页
木河最大风景伟丽土田膏腴宜五榖颇类中原独
胜诸国城依平原濠深险北有子城王居高广在城
北隅西南番贾多聚于此俗尚回回教有拜天屋青
石雕镂极精巧人物秀美多艺尤善作室国东有养
夷实喇哈雅萨兰达实哈西有克实德尔默诸城皆
𨽻焉自汉之时关都尉文忠谋杀罽宾王以汉印绶
立阴末赴至元魏复通隋更名漕国唐武德贞观贡
物显庆三年以其地立都督府拜其王为都督宋时
胜诸国城依平原濠深险北有子城王居高广在城
北隅西南番贾多聚于此俗尚回回教有拜天屋青
石雕镂极精巧人物秀美多艺尤善作室国东有养
夷实喇哈雅萨兰达实哈西有克实德尔默诸城皆
𨽻焉自汉之时关都尉文忠谋杀罽宾王以汉印绶
立阴末赴至元魏复通隋更名漕国唐武德贞观贡
物显庆三年以其地立都督府拜其王为都督宋时
卷五十一 第 112b 页
未通我朝洪武二十年国主特穆尔遣回回玛拉噶
富森贡驼马二十二年贡马二十四年贡海青二十
七年特穆尔遣使德哷必实表贡马二百匹二十八
年遣兵科给事中传安郭骥等使西域留赛玛尔堪
永乐五年头目哈济令呼约达送安等还且贡方物
厚赐之正统十二年又贡马玉石四年又贡成化十
九年阿哈玛特王贡二狮子夷使请大臣出迎礼部尚
书周洪谟以为不可二十三年广东布政使司陈选
富森贡驼马二十二年贡马二十四年贡海青二十
七年特穆尔遣使德哷必实表贡马二百匹二十八
年遣兵科给事中传安郭骥等使西域留赛玛尔堪
永乐五年头目哈济令呼约达送安等还且贡方物
厚赐之正统十二年又贡马玉石四年又贡成化十
九年阿哈玛特王贡二狮子夷使请大臣出迎礼部尚
书周洪谟以为不可二十三年广东布政使司陈选
卷五十一 第 113a 页
言赛玛尔堪使臣泊六湾贡狮子欲于广南浮海从
满剌加更市狮子入贡不可贵异物开海道利贾番
贻笑安南诸夷弘治三年由南海贡狮子礼官倪岳
言南海非西域贡道请郤之自后贡皆从嘉峪关入
嘉靖中其国称王者五十三人皆遣人朝贡
天方
天方古筠冲地旧名天堂又名西城宣德中其王遣
沙瓛来朝贡俗用回回历风景融和四时皆如春田
满剌加更市狮子入贡不可贵异物开海道利贾番
贻笑安南诸夷弘治三年由南海贡狮子礼官倪岳
言南海非西域贡道请郤之自后贡皆从嘉峪关入
嘉靖中其国称王者五十三人皆遣人朝贡
天方
天方古筠冲地旧名天堂又名西城宣德中其王遣
沙瓛来朝贡俗用回回历风景融和四时皆如春田
卷五十一 第 113b 页
沃榖饶居民乐业贡从嘉峪关入
土鲁番
土鲁番一名土尔番在和卓西百里古交河县安乐
城也城方一二里地平四面皆山气候多煖少雨雪
土宜麻麦有瓜果羊马之利人皆屋居信佛法多僧
寺城西二十里有崖儿城城仅二里居民百馀家相
传故交河县治又云古车师国汉武时楼兰击破车
师宣帝时分为车师前后王历魏晋唐宋皆总属高
土鲁番
土鲁番一名土尔番在和卓西百里古交河县安乐
城也城方一二里地平四面皆山气候多煖少雨雪
土宜麻麦有瓜果羊马之利人皆屋居信佛法多僧
寺城西二十里有崖儿城城仅二里居民百馀家相
传故交河县治又云古车师国汉武时楼兰击破车
师宣帝时分为车师前后王历魏晋唐宋皆总属高
卷五十一 第 114a 页
昌元属辉和尔部我朝永乐十二年行在验封员外
即陈诚(阙/)至其国诚言城西北百里有灵山最大夷
人言此十万罗汉涅槃处也周行群山约二十馀里
悉五色砂石光焰灼人四面峻壑穷崖天巧奇绝草
木不生鸟兽鲜少云西夷诸种惟土鲁番最奸狡宣
德五年始遣使来贡正统以后亦尝求贡成化弘治
间番酋阿里阿哈玛特父子扰我西鄙虏我哈密忠顺
王哈尚善巴拜雅喇是时专伺哈密至正德遂数犯
即陈诚(阙/)至其国诚言城西北百里有灵山最大夷
人言此十万罗汉涅槃处也周行群山约二十馀里
悉五色砂石光焰灼人四面峻壑穷崖天巧奇绝草
木不生鸟兽鲜少云西夷诸种惟土鲁番最奸狡宣
德五年始遣使来贡正统以后亦尝求贡成化弘治
间番酋阿里阿哈玛特父子扰我西鄙虏我哈密忠顺
王哈尚善巴拜雅喇是时专伺哈密至正德遂数犯
卷五十一 第 114b 页
我甘肃语在哈密考中嘉靖十一年西域贡称王者
七十五人贡使至二百九十人礼部请国称一人王
内阁言西域称王者多恐彼自封授或部落自称先
年入贡称王亦三四十人者答敕并称王今尽裁夺
恐夷情觖望下礼兵部议礼部言西域称王者惟土
鲁番天方赛玛尔堪三国类答王号人与一敕恐非
所以尊中国而严外夷也自后各执赐敕率其部落
贡不如期使不如数任意往来势难阻绝驿传劳烦
七十五人贡使至二百九十人礼部请国称一人王
内阁言西域称王者多恐彼自封授或部落自称先
年入贡称王亦三四十人者答敕并称王今尽裁夺
恐夷情觖望下礼兵部议礼部言西域称王者惟土
鲁番天方赛玛尔堪三国类答王号人与一敕恐非
所以尊中国而严外夷也自后各执赐敕率其部落
贡不如期使不如数任意往来势难阻绝驿传劳烦
卷五十一 第 115a 页
宴赐频数竭我财力以役远夷计亦左矣遂从礼部
言当是时土鲁番强残破我嘉峪关外七卫及城郭
诸国地大人众非复陈验封奉使时矣
祖法儿
汉大夏隋唐吐火罗是也汉张骞至大夏隋大业入
贡唐初臣西突厥唐高宗时献大鸟高七尺显庆中
以其阿缓城为月氏都督府授王阿史那为都督后
遣子入侍乾元初与西域九国发兵为天子讨贼肃
言当是时土鲁番强残破我嘉峪关外七卫及城郭
诸国地大人众非复陈验封奉使时矣
祖法儿
汉大夏隋唐吐火罗是也汉张骞至大夏隋大业入
贡唐初臣西突厥唐高宗时献大鸟高七尺显庆中
以其阿缓城为月氏都督府授王阿史那为都督后
遣子入侍乾元初与西域九国发兵为天子讨贼肃
卷五十一 第 115b 页
宗诏𨽻朔方行营宋未闻我朝永乐宣德中王亚里
俱遣使朝贡国无城郭俗尚回回教
览邦
汉疏勒国也耿恭拜井涌泉退匈奴即其处隋大业
时入贡唐贞观贡名马仪凤时吐蕃破其国开元册
其君安定为疏勒王天宝首领裴国良来朝授折冲
都尉宋无闻我朝洪武九年国王锡喇穆尔哈喇章来
贡宣德间每附邻国贡方物
俱遣使朝贡国无城郭俗尚回回教
览邦
汉疏勒国也耿恭拜井涌泉退匈奴即其处隋大业
时入贡唐贞观贡名马仪凤时吐蕃破其国开元册
其君安定为疏勒王天宝首领裴国良来朝授折冲
都尉宋无闻我朝洪武九年国王锡喇穆尔哈喇章来
贡宣德间每附邻国贡方物
卷五十一 第 116a 页
西天馆
西天即天竺在葱岭之南去月氏东数千里地方三
万馀里分中南西东北五印度国国各有王地各数
千里东与扶南林邑邻但隔小海耳南际大海西接
罽宾波斯北距雪山四周皆山惟南通一谷为国门
其中印度则㨿四印度之中也即汉身毒国世传明
帝梦金人遣使之天竺求佛于是佛教始通于中国
唐宋以来贡使间有至者国朝永乐六年有榜葛兰
西天即天竺在葱岭之南去月氏东数千里地方三
万馀里分中南西东北五印度国国各有王地各数
千里东与扶南林邑邻但隔小海耳南际大海西接
罽宾波斯北距雪山四周皆山惟南通一谷为国门
其中印度则㨿四印度之中也即汉身毒国世传明
帝梦金人遣使之天竺求佛于是佛教始通于中国
唐宋以来贡使间有至者国朝永乐六年有榜葛兰
卷五十一 第 116b 页
国王霭牙思丁遣人朝贡榜葛兰者即西天东印度
也九年其使至大仓命行人往宴劳之十二年王蹇
弗丁遣人奉金叶表献麒麟至今贡使久不通其国
自苏门答剌海行过翠蓝岛至淅地港更舟行五百
里至锁纳儿港登陆行三十五里至其国地广人稠
财物丰衍甲于诸邻国有城郭王及诸国皆回回人
赋十二刑有笞杖徙流官有印章行移军有粮阴阳
医卜百工技艺大类中国历有十二月无闰风俗朴
也九年其使至大仓命行人往宴劳之十二年王蹇
弗丁遣人奉金叶表献麒麟至今贡使久不通其国
自苏门答剌海行过翠蓝岛至淅地港更舟行五百
里至锁纳儿港登陆行三十五里至其国地广人稠
财物丰衍甲于诸邻国有城郭王及诸国皆回回人
赋十二刑有笞杖徙流官有印章行移军有粮阴阳
医卜百工技艺大类中国历有十二月无闰风俗朴
卷五十一 第 117a 页
厚人好耕殖一年二熟
西番馆
吐鲁凡百馀种古曰西戎又曰西羌其先出自三苗
由舜徙三苗于三危去肃州数百里南接蜀汉徼外
蛮夷西北接高昌诸国昔成汤伐畎夷季历伐西洛
武王时羌髳率师会于牧野宣王时戎杀秦仲幽王
时申侯与戎攻杀王平王迁都洛邑避犬戎于是戎
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戎夏杂居焉故
西番馆
吐鲁凡百馀种古曰西戎又曰西羌其先出自三苗
由舜徙三苗于三危去肃州数百里南接蜀汉徼外
蛮夷西北接高昌诸国昔成汤伐畎夷季历伐西洛
武王时羌髳率师会于牧野宣王时戎杀秦仲幽王
时申侯与戎攻杀王平王迁都洛邑避犬戎于是戎
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戎夏杂居焉故
卷五十一 第 117b 页
有狄豲戎邽戎冀戎义渠戎大荔戎骊戎陆浑戎阴
戎蛮戎遍处内地故春秋戎与诸夏会盟伊洛戎侵
曹鲁入王城矣秦汉时烧当先零钟羌参狼为最强
至东汉则滇羌自称天子北地晋时赤亭羌姚秦称
天王矣厥后西羌地为吐谷浑所并唐初吐蕃最大
称其君长曰普赞幅员万里驱逐天子唐虽纳币结
婚而败盟寇患无宁日五代以后部落各分宋元乘
其衰得以收复西北故元世祖始郡县其地以吐蕃
戎蛮戎遍处内地故春秋戎与诸夏会盟伊洛戎侵
曹鲁入王城矣秦汉时烧当先零钟羌参狼为最强
至东汉则滇羌自称天子北地晋时赤亭羌姚秦称
天王矣厥后西羌地为吐谷浑所并唐初吐蕃最大
称其君长曰普赞幅员万里驱逐天子唐虽纳币结
婚而败盟寇患无宁日五代以后部落各分宋元乘
其衰得以收复西北故元世祖始郡县其地以吐蕃
卷五十一 第 118a 页
僧帕克斯巴为大宝法王帝师领之嗣世弟子有号司
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者明兴洪武六年命诸酋举
故官授职以摄帝师纳木喀巴勒藏布为炽盛佛宝国师
元国公纳木喀斯达克巴勒嘉勒灿等为都指挥同知宣尉
司元帅招讨等官自是番僧有封灌顶国师及赞善
王阐化王正觉大乘法王如来大宝法王者俱赐印
诰令比岁或间岁贡朝今其地为都指挥使司二曰
乌思藏曰朵耳指挥使司一曰陇答宣尉使司三曰
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者明兴洪武六年命诸酋举
故官授职以摄帝师纳木喀巴勒藏布为炽盛佛宝国师
元国公纳木喀斯达克巴勒嘉勒灿等为都指挥同知宣尉
司元帅招讨等官自是番僧有封灌顶国师及赞善
王阐化王正觉大乘法王如来大宝法王者俱赐印
诰令比岁或间岁贡朝今其地为都指挥使司二曰
乌思藏曰朵耳指挥使司一曰陇答宣尉使司三曰
卷五十一 第 118b 页
朵甘曰董卜韩胡曰长河西鱼通灵远招讨司六曰
朵甘思曰朵甘陇答曰朵甘丹曰朵甘沧溏曰朵甘
川曰磨儿勘万尸府四曰沙儿可曰乃竹曰罗思端
曰那曰麻千户所十七曰朵甘思曰剌宗曰孛里加
曰长河西曰多八参孙曰加八曰兆日曰纳竹曰伦
答曰果由曰沙里可哈思的曰孛里加思东曰撒里
土儿干曰参卜郎曰剌错牙曰泄里坝曰阔则鲁孙
阐化阐教三王贡使自四川入赞化王自陜西入每
朵甘思曰朵甘陇答曰朵甘丹曰朵甘沧溏曰朵甘
川曰磨儿勘万尸府四曰沙儿可曰乃竹曰罗思端
曰那曰麻千户所十七曰朵甘思曰剌宗曰孛里加
曰长河西曰多八参孙曰加八曰兆日曰纳竹曰伦
答曰果由曰沙里可哈思的曰孛里加思东曰撒里
土儿干曰参卜郎曰剌错牙曰泄里坝曰阔则鲁孙
阐化阐教三王贡使自四川入赞化王自陜西入每
卷五十一 第 119a 页
贡百人多不过百五十人大宝大乘二法王贡使每
贡僧徒十人凡诸王嗣封赐诰袈裟僧帽数珠铃杵
以大慈恩寺喇嘛僧二人充正副使四川自黎州或
天全陜西自洮州出洪武初置河州卫改河州卫军
民指挥使司七年置河州茶马司必里卫二州七站
西番二十九簇岁纳马七千七百五匹洪武十一年
置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又置西宁卫西宁茶马司
岁纳马三千五百疋市法上马茶百二十斤中马七
贡僧徒十人凡诸王嗣封赐诰袈裟僧帽数珠铃杵
以大慈恩寺喇嘛僧二人充正副使四川自黎州或
天全陜西自洮州出洪武初置河州卫改河州卫军
民指挥使司七年置河州茶马司必里卫二州七站
西番二十九簇岁纳马七千七百五匹洪武十一年
置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又置西宁卫西宁茶马司
岁纳马三千五百疋市法上马茶百二十斤中马七
卷五十一 第 119b 页
十斤下马五十斤五王诸僧番簇在四川西宁洮岷
河在陜西西宁在黄河北洮岷河在黄河南陜西诸
番畏宋将军四川诸番敬信丁大夫丁大夫玉国初
为御史大夫出镇四川最久威惠并行夷民安辑宋
将军晟洪武永乐中久镇西垂积功封西宁侯丁宋
皆充平羌将军成化十九年西番满松反侵内地巡
抚都御史马文升讨之正德初北人徙居西海蚕食
诸番势渐吞并正德十年调朔方劲兵逐剿乃避走
河在陜西西宁在黄河北洮岷河在黄河南陜西诸
番畏宋将军四川诸番敬信丁大夫丁大夫玉国初
为御史大夫出镇四川最久威惠并行夷民安辑宋
将军晟洪武永乐中久镇西垂积功封西宁侯丁宋
皆充平羌将军成化十九年西番满松反侵内地巡
抚都御史马文升讨之正德初北人徙居西海蚕食
诸番势渐吞并正德十年调朔方劲兵逐剿乃避走
卷五十一 第 120a 页
松潘旋归故巢费以万计竟无成功嘉靖元年西番
反镇守都督郑卿讨之不克班师自是岁入境杀掳
人畜八年洮岷番贼数至巩昌陇右骚动尚书王琼
请贼入听官军袭至贼巢番人畏之已而兵至塞防
秋套众番贼遂乘虚深入临洮巩昌杀掠大惨尚书
李承勋言西番土地被西海君长额布勒侵占日益
内徙将来彼此交通益肆猖獗宜悉令琼从长区处
上从之琼曰欲抚罕必剿先零遣游击将军彭椷镇
反镇守都督郑卿讨之不克班师自是岁入境杀掳
人畜八年洮岷番贼数至巩昌陇右骚动尚书王琼
请贼入听官军袭至贼巢番人畏之已而兵至塞防
秋套众番贼遂乘虚深入临洮巩昌杀掠大惨尚书
李承勋言西番土地被西海君长额布勒侵占日益
内徙将来彼此交通益肆猖獗宜悉令琼从长区处
上从之琼曰欲抚罕必剿先零遣游击将军彭椷镇
卷五十一 第 120b 页
守都督刘文统兵自固原进至临洮分㨿要害且抚
且剿抚定六十五簇恃险拒战者十六簇斩首三百
七十西番风俗大抵皆质直朴鲁上下一心君臣为
友吏治无文好狠斗贵壮贱弱怀恩重利尊释信诅
其山川昆崙山可跋海黄河折支湟水为大峰
外史氏曰西戎亦能为中国患从申侯逼迁西周附
魏嚣族拒东汉唐连吐蕃直入长安宋失熙河并于
西夏为祸不小我以官赏贡市羁縻之西鄙稍宁正
且剿抚定六十五簇恃险拒战者十六簇斩首三百
七十西番风俗大抵皆质直朴鲁上下一心君臣为
友吏治无文好狠斗贵壮贱弱怀恩重利尊释信诅
其山川昆崙山可跋海黄河折支湟水为大峰
外史氏曰西戎亦能为中国患从申侯逼迁西周附
魏嚣族拒东汉唐连吐蕃直入长安宋失熙河并于
西夏为祸不小我以官赏贡市羁縻之西鄙稍宁正
卷五十一 第 121a 页
德以后边戎大弛戎心遂启琼议欲于洮岷河兰间
缮城堡远斥堠广储积谨备西海勿使得连西番即
有侵侮发请精兵驻临洮巩昌要害之地拒之斯良
策也
按吐蕃自肃州外西宁而南至云南西北之境皆其
地洪武初立为乌思藏都司卫所宣慰宣抚司凡三
百三十以羁縻之岁通朝贡有警遣西僧谕之即已
其岷州洮州河州在陜西境者旧亦吐蕃地今久内
缮城堡远斥堠广储积谨备西海勿使得连西番即
有侵侮发请精兵驻临洮巩昌要害之地拒之斯良
策也
按吐蕃自肃州外西宁而南至云南西北之境皆其
地洪武初立为乌思藏都司卫所宣慰宣抚司凡三
百三十以羁縻之岁通朝贡有警遣西僧谕之即已
其岷州洮州河州在陜西境者旧亦吐蕃地今久内
卷五十一 第 121b 页
属惟差南近四川松蕃者地险尚数生梗而亦不刺
窜居西海势渐吞并猖獗尤可虞也
顺抚逆剿以处西夷
题称关外通贡诸夷惟土鲁番为最恶自津特穆尔
放归未尝一日忘情于甘肃倘此夷畏罪悔过输诚
入贡亦当厚其廪饩重其赏赉照例抚待其或天夺
其魄自取丧亡通贡之使未出入寇之虏复来先将
通贡之夷处分然后整兵问罪北路新城谭家堡南
窜居西海势渐吞并猖獗尤可虞也
顺抚逆剿以处西夷
题称关外通贡诸夷惟土鲁番为最恶自津特穆尔
放归未尝一日忘情于甘肃倘此夷畏罪悔过输诚
入贡亦当厚其廪饩重其赏赉照例抚待其或天夺
其魄自取丧亡通贡之使未出入寇之虏复来先将
通贡之夷处分然后整兵问罪北路新城谭家堡南
卷五十一 第 122a 页
路兔儿坝塔儿湾多设伏兵贼兵远来利于速战我
则坚壁清野无当其锋彼既野无所掠刍粮俱困志
意消阻自当逸去我则尽出伏兵随机应变或邀其
前或击其后我逸彼劳胜负悬绝务令匹马不还以
伸国威况土鲁番亦多榖食即今哈密空虚瓜沙无
人马岂有三千里之外裹粮往返入寇者耶近见土
鲁番索雅穆拉屡为边患杀掳甘肃人民数多虽寸
斩此夷不足以偿地方之祸倘言其狡诈之辞放归
则坚壁清野无当其锋彼既野无所掠刍粮俱困志
意消阻自当逸去我则尽出伏兵随机应变或邀其
前或击其后我逸彼劳胜负悬绝务令匹马不还以
伸国威况土鲁番亦多榖食即今哈密空虚瓜沙无
人马岂有三千里之外裹粮往返入寇者耶近见土
鲁番索雅穆拉屡为边患杀掳甘肃人民数多虽寸
斩此夷不足以偿地方之祸倘言其狡诈之辞放归
卷五十一 第 122b 页
此夷特默格乃其妻父也必被招诱沙州住牧海贼
亦必连营同往而刍粮人马俱为土鲁番所有所谓
借寇兵而赍盗粮者是已甘肃之祸不可胜言雅穆
拉决不可放还况西域诸夷朝夕所不可无者茶与
大黄麝香也如我闭关绝贡则此物无由而出彼皆
仰给于我尚敢自肆我独不能控其咽喉使彼自服
耶尝闻北山哈密卫喇特一族耳内伊埒孟克族类尚
多我能以赏土鲁番者赏伊埒孟克许其通贡或赐
亦必连营同往而刍粮人马俱为土鲁番所有所谓
借寇兵而赍盗粮者是已甘肃之祸不可胜言雅穆
拉决不可放还况西域诸夷朝夕所不可无者茶与
大黄麝香也如我闭关绝贡则此物无由而出彼皆
仰给于我尚敢自肆我独不能控其咽喉使彼自服
耶尝闻北山哈密卫喇特一族耳内伊埒孟克族类尚
多我能以赏土鲁番者赏伊埒孟克许其通贡或赐
卷五十一 第 123a 页
以职名此夷必为我用则土鲁番不敢东过哈密况
敢远窥嘉峪关乎倘欲招抚此夷则肃州东关夷人
唐格察迪尔可使也如我处置得宜则土鲁番自不
敢逞诸夷皆向化矣等因本部覆议查得先贡谢恩
袭职事该总制尚书唐题该本部议得雅穆拉系
我中国属番幼时土鲁番抢去长为彼中头领后因
内变畏杀投降已经多官会议奏奉明旨要置中土
羁住但伊熟知我中国地里虚实假使因其请而复
敢远窥嘉峪关乎倘欲招抚此夷则肃州东关夷人
唐格察迪尔可使也如我处置得宜则土鲁番自不
敢逞诸夷皆向化矣等因本部覆议查得先贡谢恩
袭职事该总制尚书唐题该本部议得雅穆拉系
我中国属番幼时土鲁番抢去长为彼中头领后因
内变畏杀投降已经多官会议奏奉明旨要置中土
羁住但伊熟知我中国地里虚实假使因其请而复
卷五十一 第 123b 页
与之彼若不肆残害则仍讹为心腹搆生衅隙拨置
侵扰之情难保必无又该总制尚书王奏议本部覆
议皆已有明旨今总制尚书唐亦深赞其然可见大
臣谋国意见相同臣等未敢别议况土鲁番二次犯
顺掳我人口不止千数今送还者才三千馀人岂雅
穆拉一人归今羁住既久必欲得之我中国之待外
国虽不必穷诘隐情亦不宜堕中诡计此断不可从
等因题奉钦依已经通行去后今本官具奉前因除
侵扰之情难保必无又该总制尚书王奏议本部覆
议皆已有明旨今总制尚书唐亦深赞其然可见大
臣谋国意见相同臣等未敢别议况土鲁番二次犯
顺掳我人口不止千数今送还者才三千馀人岂雅
穆拉一人归今羁住既久必欲得之我中国之待外
国虽不必穷诘隐情亦不宜堕中诡计此断不可从
等因题奉钦依已经通行去后今本官具奉前因除
卷五十一 第 124a 页
雅穆拉已奉明旨别难再议外为照西域诸夷惟土
鲁番最为桀鷔随顺随叛朝廷念彼远夷许其效顺
不复深罪但土鲁番为我边患与北边不同盖其国
仰需于我者如茶与大黄麝香等物皆仰给中国若
此物不出关则彼人马必生疾病死亡而耕种皆废
故其所畏忌者闭关绝贡也虽其跋扈内侵辄复要
求入贡且其自国都至嘉峪关三千馀里中间多无
水草之处必须裹粮载水而行彼至我边人马已皆
鲁番最为桀鷔随顺随叛朝廷念彼远夷许其效顺
不复深罪但土鲁番为我边患与北边不同盖其国
仰需于我者如茶与大黄麝香等物皆仰给中国若
此物不出关则彼人马必生疾病死亡而耕种皆废
故其所畏忌者闭关绝贡也虽其跋扈内侵辄复要
求入贡且其自国都至嘉峪关三千馀里中间多无
水草之处必须裹粮载水而行彼至我边人马已皆
卷五十一 第 124b 页
疲劳亦难深入为寇惟其入贡之时经过官军或多
勒掯索取致伤夷性抱恨而去一出关门即思报复
若在我处置得宜边备修举威信素著不伤其心不
堕其计势必畏服不敢不称贡矣再照卫喇特之众原
与土鲁番世仇先年都御史许进加兵土鲁番曾得
其力今其遗种伊埒孟克等若我少加招
许其通
贡使抗土鲁番是亦一策本官昔日曾任(阙/)州兵备
深知西夷情事言皆有㨿但事体重大通合议处覆
勒掯索取致伤夷性抱恨而去一出关门即思报复
若在我处置得宜边备修举威信素著不伤其心不
堕其计势必畏服不敢不称贡矣再照卫喇特之众原
与土鲁番世仇先年都御史许进加兵土鲁番曾得
其力今其遗种伊埒孟克等若我少加招

贡使抗土鲁番是亦一策本官昔日曾任(阙/)州兵备
深知西夷情事言皆有㨿但事体重大通合议处覆
卷五十一 第 125a 页
奉钦依行移总制及抚按等官严行兵守等官若遇
土鲁番如例输诚入贡即照例验放安插水草有馀
处所许支廪饩不许纵容通番人等生事扰害及羁
留迁延掯勒土马等货有失柔远之道宜谕朝廷至
仁如天许尔效顺容尔通贡资尔国用尔若输诚纳
贡款则贡可常通少有不恭则闭关绝贡西番嗜利
我既有以服其心而又能制其死命岂敢复为边患
乎如果天夺其魄复如昔年入寇则一面坚壁勿战
土鲁番如例输诚入贡即照例验放安插水草有馀
处所许支廪饩不许纵容通番人等生事扰害及羁
留迁延掯勒土马等货有失柔远之道宜谕朝廷至
仁如天许尔效顺容尔通贡资尔国用尔若输诚纳
贡款则贡可常通少有不恭则闭关绝贡西番嗜利
我既有以服其心而又能制其死命岂敢复为边患
乎如果天夺其魄复如昔年入寇则一面坚壁勿战
卷五十一 第 125b 页
以老其师一面结约北山瓜沙诸夷使邀其后待其
困惫归遁而击之使彼大遭挫衄以伸中国之威仍
会同查勘伊埒孟克等夷如果可招容其通贡以制
土番从长议处经画停当使计出万全以无他变具
奏定夺
图书编卷五十一
困惫归遁而击之使彼大遭挫衄以伸中国之威仍
会同查勘伊埒孟克等夷如果可招容其通贡以制
土番从长议处经画停当使计出万全以无他变具
奏定夺
图书编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