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969-074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三十七
             明 章潢 撰
  山东图叙
 山东古青兖州地外引江淮内包辽海西面以临中
 原而川陆则悉会于德州(济南/府属)自海道既废遂以其
 西境为馈运通衢南尽邳徐(俱南直/隶州)北溯天津岁有
 河(运/河)患筑塞挑浚之劳舟车牵挽之役所在不免而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969-0745d.png
 兖州水潦为虐则民之疾苦莫甚焉矧京储边饷之
 外王禄是供六郡徵输于斯为急而青(青/州)(济/南)之间
 号多矿贼禁戢犹难公私盖交病之若辽阳(辽/东)自为
 区域地本膏腴旧皆郡县民用安土设卫以来生齿
 稍稀惟迁徙谪戍之人多归焉虽渐规恢复可也登
 (登/州)(莱/州)本海运故道然势险难图(成山沙门一带多/海碛运船至此辄)
 (坏/)稽之往碛则平度州(莱州/府属)东南有南北新河(水源/出高)
 (密县至胶州分流为南北新河自胶州入新河西行/二百四十里即至莱之沧海复入北海以其自胶抵)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969-0746a.png
 (莱故又名胶莱元时所浚以/避迤东海道数千里之险者)盖尝治闸(故碛在迤北/新河店海潮)
 (所通自此至/海止八十里)以达安东(卫门在青/州东南境)则避关津之险亦
 宜有可讲者
  沿革
 古青兖二州地汉置青州部刺史领北海济南琅琊
 东莱五郡高密胶东淄川城阳四国又置兖州部刺
 史领东泰山济阴平原清河渤海千乘七郡东平一
 国后汉刺史如故兖治昌邑青治临淄唐置河南河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969-0746b.png
 北二道采访处置使而河南治汴河北治魏以青兖
 诸郡分隶焉宋置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三
 安抚司并以守臣兼领元以山东直隶省部置山东
 东西道宣慰司治益都又置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
 司治济南本朝置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
 使司按察司布按二司俱治济南都司初治青州后
 亦迁治济南云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969-0746c.png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969-0747a.png
 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济南左右布政使二左
 右参政二(粮储一/分守一)左右参议二(分守/二)领府六属州一
 十有五县八十九总为里六千四百户七十七万五
 百五十五口六百七十五万九千六百七十五夏秋
 二税共米麦二百八十五万一千一百一十九石丝
 二千一百一十一斤绢五万四千九百九十疋绵花
 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九斤马草三百八十一万四千
 二百九十束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969-0747b.png
 山东都转运盐使司一(在济/南)领盐课司十九(胶莱七/滨十二)
 岁额辨盐一十四万五千六百一十四引
 山东都指挥使司(隶左军/都督府)都指挥三内掌印一佥书
 二领卫一十有七(属所七/十五)守禦千户所一十有二本
 都司所属除二班京操外马步官军六万三千八百
 馀员名仪卫司三
 提刑按察司按察使一副使十四(清军一/曹濮一) (驿传一/大名一)
 (提学一/青州一) (兵备临清一/巡海一) (徐州一/霸州一) (密云一/大仓一) (天津/一)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969-0747c.png
 (辽海/一)佥事五(分巡东兖一南武定一右一/沂州一 济 一 海)分道三(济/南)
 (东兖/海右)
 钦差巡抚都御史一 巡按御史一(俱驻/济南)
 王府三 鲁府(高十州郡十四/封兖)德府(英四南郡七/封济)
 衡府(宪六州郡十一/封青)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969-0748a.png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969-0748c.png
 济南府其名渤海济南(冲繁词讼动/连诸郡难治)其属州四县二
 十六附郭历城(九十八里/繁冲疲)外章丘(百三里繁/冲多富豪)邹平(五/十)
 (七里/繁冲)淄川(八十里/冗盗)长山(六十五/里冗)新城(四十五/里僻简)齐河(二/十)
 (七里/繁冲)齐东(五十五里/冗民沃悍)济阳(五十八里/繁颇冲)禹城(五十六里/繁冲淳)
 临邑(三十二/里繁僻)长青(四十四/里繁冲)肥城(三十二里/冲好讼刁)青城(三十/三里)
 (冗/)(三十二/里冗僻)泰安州(九十七/里繁)属新泰(二十八/里简)莱芜(四/十)
 (二里/简)德州(三十四里/繁冲疲滑)属德平(四十里/繁冲)平原(四十六里/冗地饶)
 武定州(一百十四/里繁疲)属信阳(一百一/里僻简)海丰(四十三/里简)乐陵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969-0748d.png
 (五十六/里僻冗)商河(六十八/里僻冗)滨州(七十八/里繁)属利津(四十简/近海)
 化(四十一里/赋重民疲)蒲台(六十九里赋/重民疲繁)其形胜凭负山海其
 俗尚织作士务功名
 兖州府其名古东鲁北齐任城隋鲁郡宋泰宁(冲繁/地荒)
 (粮欠好/讼难治)其属州四县二十三附郭滋阳(六十八里/繁冲疲)
 曲阜(十六里/僻疲)宁阳(三十五里/颇冲差重)兰陵(十/里)(二十九里/俗浇繁冲)
 水(二十五/里简疲)(八十七/里颇冲)(四十五里/民淳差重)鱼台(二十七/里淳简)(五/十)
 (二里河/患刁繁)武城(二十三里/黄河患简)曹州(六十八里/冲颇饶)(四十八里/河患淳)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969-0749a.png
 定陶(十八里/僻淳)济宁(五十六里/民贫差重)属嘉祥(二十四里/简多盗)钜野
 (三十五/里简刁)郓城(二十二/里淳僻)东平州(三十三里/冲繁地薄)属汶上(四十/八里)
 (淳繁/疲)东阿(二十四里/淳繁贫)平阴(十九/里简)阳榖(三十九里/僻繁差重)寿张
 (十五里/顽刁盗)沂州(一百三十八/里繁民疲)郯城(十八里/僻顽疲)(八十一里/顽差重)
 其形胜奄有龟蒙遂荒大东东琅琊西钜野北厥固
 南互乡通徐泗控江淮其俗圣人之教化桑麻之业
 东昌府其名唐博平(繁冲地/饶多盗)其属州三县十五附郭
 聊城(二十二/里冲疲)外堂邑(十七里/僻简)博平(十六里/僻冗)荏平(三十/六里)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969-0749b.png
 (冲繁/民顽)清平(十六里/僻繁)(十八里僻/繁民顽)(二十七里/淳简僻)临清州
 (三十五里/冲繁淳侈)属丘(二十八/里僻顽)馆陶(二十八里/简刁饶)高唐州(三十/九里)
 (冲繁/民贫)属恩(三十七里/冲繁刁)夏津(三十一里/贫冲繁)武城(二十一/里贫简)
 州(二十八里/僻淳简)属范(十三里/僻简淳)观城(十里僻/简顽)朝城(二十九/里僻简)
 (饶/)其形胜南接济兖北连德景其俗稼穑蚕织敦厚
 知礼
 青州府其名齐郡汉北海(顽繁间/有矿贼)其属州一县十三
 附郭益都(二百十六/里繁冲疲)外临淄(六十六/里繁冲)博兴(七十六/里顽繁)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969-0749c.png
 宛(三十八/里淳顽)乐安(九十九/里顽繁)寿光(一百三十/三里顽繁)昌乐(九十八/里冲繁)
 临朐(一百十四/里冲繁疲)安丘(一百七十四/里冲繁顽)诸城(一百八十/里冲繁)
 阴(五十里/僻简)莒州(二百七十里/冲繁刁疲)属沂水(一百四十/三里冲繁)日照
 (一百八十/三里僻繁)其形胜琅琊浊河海岱都会其俗务农崇
 学文物彬彬
 登州府其名后魏东牟(地薄赋/重民顽)其属州一县七附郭
 蓬莱(六十六里/冲繁疲)外黄(五十里/冲繁淳)福山(二十九/里简僻)栖霞(五十/二里)
 (简/淳)招远(五十四/里简僻)莱阳(一百四十/一里繁疲)宁海州(八十四/里繁疲)属文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969-0749d.png
 登(七十四/里简)其形胜高山阻前距海环后其俗朴野犷
 直文章礼乐
 莱州府其名汉东莱(地僻赋/重民顽)其属州二县五附郭掖
 (八十三里地/瘠民悍多盗)平度州(二百二十五里/民贫赋重繁僻)属潍(九十三里/冲繁难民)
 (淳/)昌邑(九十五/里繁难)胶州(九十三里地/瘠民悍多盗)属高密(八十八/里颇繁)
 墨(八十五/里冗僻)其形胜罗山亘东潍水阻西神山距南渤
 海枕北土疏水阔山高海深其俗朴鲁少文
 辽东都司其名秦辽东辽东平金辽阳领卫二十五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969-0750a.png
 州二附郭卫定辽中定辽左定辽右定辽前定辽后
 东宁外卫海州盖州复州金州东宁又东宁左东宁
 右东宁中义州广宁左屯广宁右屯广宁中屯广宁
 前屯广宁后屯宁远沈阳中铁岭三万辽海州则乐
 安州(领新附/夷人)自在州所十一关二堡一百其形势负
 山阻河控制东土其俗淳习文礼箕子之化辽东从
 山海关一线之路内通自为区域盖其地本膏腴旧
 皆郡县民用乐土自设卫以来生齿稍稀止以处迁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969-0750b.png
 徙谪戍归顺之人耳欲为重镇之吁谟要在抚牧之
 有道曾有民富庶而兵仓不足者哉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六曰济南(临淄齐州德兴/军济南路有德)
 (府军卫/繁冲)曰兖州(东鲁任城鲁郡泰宁龙/庆府有鲁府仪卫冲繁)曰东兴(南冀/州博)
 (州博平/郡繁冲)曰青州(齐郡北海郡平鲁镇海军益都/路新建王府添设兵备顽繁)曰登
 州(东牟郡牟州近海备倭/都司地薄赋重民繁)曰莱州(东莱光州定海军/近海地僻赋重民)
 (顽/)
  处置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969-0750c.png
 山东齐鲁旧域海岱奥区济兖东患在役重其民顽
 轻于流移青莱登患在赋烦其民悍敢于武断济南
 虽称沃壤而武滨沾蒲一带即古广斥之地一望白
 茅兖州水路之冲且宗藩河工劳费不赀至于沂费
 郯滕则荒落甚矣东昌青州差有可观登莱地本瘠
 卤舟车未通虽值富岁犹多逋负大率济青依山多
 矿盗莱登濒海多盐徒临淄之间多奸侠单曹之境
 多妖民保釐大臣实心抚绥辑宁之外又不可不锐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969-0750d.png
 意于防练矣
  驭豪猾
 山东古来多豪杰士然大盗亦时有焉盖其人往往
 善骑射习弓矢颇与赵魏燕蓟之人争雄长此其人
 亦不驯扰矣第昔称御得其道则狙诈可使否则舟
 舰萧墙之中可虞也故抚釐藩翰牧宰之臣贵在慎
 考相哉
  垦隙地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969-0751a.png
 山东青登莱三府隙地甚多皆可耕之所人事不修
 沟浍不立一雨成漫而旱则赤地千里虽古河额俱
 堙塞沃壤无所用可惜也元虞集之议至今可行
  疏通水道
 山东水道会通受派于黄河支流合泉于汶泗淫涝
 久而鱼台曹单之防必溃卫河涨而馆陶清源之害
 孔殷环二郡千里之间成奔突四出之势且大清之
 入海肇平阴而会诸清小清之入海自趵突而沿诸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969-0751b.png
 漯特其河流久塞故道悉湮决邹长清浒之泊漫浮
 苑博汇麻姑诸水之冲渐圮齐城斯时也得其人而
 疏筑之防其所害而导其所归一经画之间而水之
 危者安矣昔先儒谓禹之治水只从低处下手下面
 之水既杀则上面之水必泄又谓禹不惜数百里之
 地而疏之为九河以杀其势是即所谓行其所无事
 也今会通清河溯源九曲皆神禹平成疏凿遗矩者
 而乃鲸波涨天垫溺奚禦龟拆遍野焚暵曷援得毋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969-0751c.png
 治农者所当豫其策乎盖不必别有所谓输运因其
 性之本下顺其势之必趋功求其必济利求其必兴
 兖郡之属会通之上流也黄河之怒涛震撼而非人
 力可遏若灉沮雷夏之疏而渐杀其威焉可也济东
 之属会通之下流也卫之湍溢迅发而非人谋可加
 循故河枯河之址而益捍其决焉可也小清之淤既
 所当浚则全漯之水必不能容也分其半而俾堤之
 高且固焉则孝妇岔乌之诸河有所受而为地中之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969-0751d.png
 行有所泄而无旁溃之患矣齐东之城既在必移虽
 分漯之水亦无所妨也导其流而俾沟之深且广焉
 则由柳塘陈恺而下直抵于大清而无有滞隔会归
 于大海而无有泛滥矣夫明于支派而达自然之宜
 参于旧址而察已然之故时于浚筑而豫未然之防
 凡可以审其势者罔不周矣如是则旱涝无虞居食
 胥赖也
  议垦田亩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969-0752a.png
 夫土黑坟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者非兖州
 耶土白坟海滨广斥田上下赋中上者非青州耶周
 公封鲁太公封齐大都用助贡法田固未尝不垦也
 齐世中衰管仲相桓公创霸而其书曰积于不涸之
 仓藏于不竭之府府与仓即五榖桑麻六畜田亦未
 尝不垦也逮夫近世而地有遗利民窳不耕者何也
 说者谓东兖濒河沮洳碱薄之患往往如是而青莱三
 郡滨大海潟卤倍之田卒污莱天之荒也非人之咎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969-0752b.png
 也国朝令甲凡山东空閒地听民开种永不起科其
 便民计至熟也嘉靖间当事之臣尝一议垦矣世庙
 俞允特令使者行部核其事岁报若干殿最诸长吏
 立法至严也民投垦者官给牛种复二年越三年始
 税其抚循意至厚也然而二十馀年污莱如故岁终
 覈报竟属虚文者则有故焉夫沃田必不荒而荒者
 必瘠也沃则事半而功倍瘠则事倍而功半以事之
 倍企功之半费至钜也即宽其二年之租宁足偿乎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969-0752c.png
 劳费未偿徵敛随至里胥索逋而富室责劵哗无已时
 矣语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今
 未睹垦荒之利而辄罹其害民甘之乎迩者令丈地
 乃鱼鳞踏丈首以清额报者山东也乘丈地之后而
 行垦荒之政其势甚易顾百姓惧于输租如嘉靖故
 事则虽募流民占种鲜有应者近当事咨得其故又
 即一二已试之效而建为之议凡额外荒地听民开
 垦每亩岁输榖三升永不科赋疏入得俞旨不数月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969-0752d.png
 间土著流寓之民咸诣有司投牒受田肩摩而衽接
 矣夫嘉靖宽赋于二年之后而地荒如故今输榖于
 初垦之年而民乐从则民情可想也复民二年三年
 则税之是纾死于昏而迟之旦也所谓利一害倍而
 民龃龉不从也输榖三升税永蠲矣挈千金与人而
 不责其直民不欢乎所谓利兴而害亡而不从者十
 无一也率是著为令愚切以为计之便
  议防盗贼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969-0753a.png
 山东盗巢必称梁山即前代巨寇宋江盘据之处虽
 大潴已成平陆而周环八百里之内犹多遗风平时
 习技艺重游侠自为党与以相侵制至死不改按古
 史称蚩尤葬寿张岂其有以致之乎安平镇即张秋
 乃东阿阳榖寿张三县交地四民辐辏不止万家三
 十七年阳榖灾异流言日传人心恟恟临清兵备道
 于张秋选集市民七百馀丁编为行伍教以武艺至
 今各精兵地方幸以宁戢前抚按谓张秋宜北援神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969-0753b.png
 镇例增捕盗通判一员以弹压之增以弓快附以市
 丁即隐然虎豹在山之势矣
  议处登莱
 登莱一方不过数百里地瘠卤禾苗少熟而淄清绾
 毂其口榖有馀不能出给他郡以转资不足不能求
 籴他郡祗以自给故小熟则骤饶小凶则坐困无间
 岁之积者乃其恒也
  山东总论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969-0753c.png
 夫古今之势不同强弱之形亦异今之山东视古东
 泰拓地无虑数千里长城巨防穆陵无棣昔之所谓关
 隘者今皆为甸服矣然而潢池少警望风瓦解虽有
 险固莫之或支岂形势之在今者果不足恃耶盖尝
 考之春秋战国之时承太公修政之馀继以桓公主
 威定霸民赖休息行伍充盈故齐地不下七十馀城
 而临淄一邑带甲已至二十馀万苏秦所谓连衽成
 帷挥汗成雨者是已国势如之何其弗强哉楚汉之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969-0753d.png
 际齐犹称霸自王莽之乱山东盗起青徐首难既而
 黄巾煽祸海岱骚然民涂兵革重以石勒慕容超之
 杀戮金元之末乱齐地荒凉削弱泊焉不振固其宜
 也国家承平百馀年休养生息济南东兖颇称殷庶
 而登莱二郡沂济以南土旷人稀一望尚多荒凉万
 一有如正德年间流贼之警岂非有国家者之深虑
 哉昔人有言土地躯干也人民精魂也精魂完而后
 躯干固此地利所以不如人和也虽然谈形势者必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969-0754a.png
 称要害山东要害之地凡五临清南北之咽喉也武
 定燕蓟之门庭也曹濮鲁卫之藩蔽也沂州徐淮之
 锁钥也登莱边卫海东之保鄣也守咽喉则齐右安
 固门庭则渤海靖谨藩蔽则河东固严锁钥则南顾
 无忧慎保障则倭奴殄患五要守而山东可安枕也
 山川险绝又乌足道哉
  河南图叙
 河南古豫州地阃阈中夏四方辏进盖彰德则控河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969-0754b.png
 北(今北直/隶是)嵩洛以蔽山南(今陜西/南境是)南阳汝宁直走襄
 黄(襄阳黄州俱/湖广属府)之郊而开封则其都会也由开封以
 溯卫河可以漕山东沿汴泗可以漕淮故言形胜者
 次关陜焉然分建宗亲班禄无艺以今计之岁赋几
 至百万民亦劳矣且归睢陈州(三州俱开/封府属)一带地兼
 数省统辖非一奸人常藉以首难剿捕则溃逸四出
 祸延他境彰德道出赵魏之间军民左右属盗虽敛
 迹而牵制之患实与归德同若考七郡之地山水环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969-0754c.png
 互民物茂实则汝宁为优铸山猎野依凭险固强弓
 利弩出乎其间则河洛河南为著然土地未辟教令
 未驯非课农宣化加意拊循则寇盗劫夺之祸岁不
 免矣
  沿革
 古豫州地汉置豫州刺史察举颍川河南等郡而不
 常所治东汉置司隶校尉治洛阳而别置豫州于谯
 郡唐于此置河南道开元中置都畿河南河北三道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969-0754d.png
 采访处置使而都畿道治东都河南道治陈留河北
 道治汉郡宋都于汴置京东西二路安抚使以开封
 河南守臣兼领元于此置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本朝置河南等处承宣布
 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司并治于开封云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0969-0755a.png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0969-0755c.png
 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开封左右布政使二左
 右参政三左右参议三(京师管/粮一)领府八属州一十二
 县九十有七总为里三千八百八十里半户五十八
 万九千二百九十六口五百一十万六千一百七十
 夏秋二税共米麦二百四十一万四千四百七十七
 石内除起运外止该存留麦米并枣子枣株米共八
 十六万八千八百六石有零每岁禄米该用粟麦一
 百四万六千二百有零除王府并合省文武官吏师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0969-0755d.png
 生旗校官军俸粮六十九万三千馀石不计外丝三
 十五万三千六百四十三两绢九千九百五十九疋
 绵花三百四十二觔马草二百二十八万八千七百
 五十四束
 卫河提举司一
 河南都指挥使司(隶中军/都督府)都指挥三内掌印一佥书
 二领卫一十有四(属所四/十九)
 守禦千户所七本都司所属除二班京操外马步官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0969-0756a.png
 军一万五千九百馀员名备用马疋数具在直隶军
 马项下 仪卫司八
 提刑按察司按察使一 副使六 佥事七 分道
 四(大梁/汝南) (河南/河北)
 钦差巡抚都御史一
 巡按御史一或清军一(俱驻/开封)
 王府八 周府(高五原封杭州/改开封护卫二) (郡王五/十四)唐府(高二/十三)
 (封南阳禄五/千石有护卫) (郡王一/十四)伊府(高二十五封河南/一千石护卫一) (郡/王)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0969-0756b.png
 (七/)赵府(成三封/彰德) (郡王/十二)郑府(仁二封凤翔/改怀庆) (郡王/九)
 府(英六封/汝宁) (郡王/三)徽府(英九封钧/州今除) (郡王/十六)汝府(宪十/封卫)
 (辉今/绝)潞府(穆/二)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0969-0756c.png

卷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0969-0757a.png
 开封府其名古大梁汉陈留元汴梁(繁/剧)其属州六县
 三十附郭祥符(一百七十/五里繁冲)外陈留(四十八/里僻繁)(一百二/十二里)
 (繁/冗)通许(二十/四里)太康(三十五/里僻冗)尉氏(二十五/里僻冲)洧川(二十八/里简)
 鄢陵(十九里/僻简)扶沟(十九/里)中牟(三十七/里冗)阳武(五十一/里僻繁)
 武(二十一/里僻简)封丘(四十三/里僻冗)延津(二十七/里冲兄)兰阳(三十八/里简僻)
 封(二十/一里)陈州(二十六/里僻冗)属商水(十四/里简)西华(二十六/里僻简)项城
 (十七里/僻简)沈丘(十五里/僻简)许州(四十八/里冲繁)属临颍(二十二/里冲繁)
 城(三十二/里繁冲)偃城(二十五/里冲繁)长葛(三十五/里僻简)钧州(七十六/里冲繁)
卷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0969-0757b.png
 新郑(二十八/里冲)(二十七/里僻简)郑州(三十六/里繁)属荥阳(十五里/颇繁)
 荥泽(十六/里)河阴(十一里/简僻)汜水(十四/里裁)其形胜天下要冲
 水陆都会冈阜缭转龙盘虎伏其俗人禀中和俊髦
 儒雅勤耕纴有忠义习淳尚质
 归德府其名古商丘亳邑汉睢阳(简/)其属州一县八
 附郭商丘(二十/七里)外宁陵(七里/僻简)其形胜(同/上)其俗有先王
 之遗风重厚多君子
 彰德府其名汉晋魏郡唐邺郡(繁/)其属州一县六附
卷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0969-0757c.png
 郭安阳(八十四/里繁)外汤阴(四十三/里繁)临漳(三十九/里简僻)(三十/五里)
 磁州(四十里/繁冲)属武安(三十五/里僻简)(二十八/里裁僻)其形胜旁极
 齐秦跨蹑燕赵其俗淳古英雄
 卫辉府其名古卫魏朝歌晋汲郡(颇/繁)其属县六附郭
 汲(四十/里繁)外胙城(二十里/僻简)新乡(五十里/繁冲)获嘉(三十八/里冲简)(二/十)
 (六里/冗冲)(五十二/里僻繁)其形胜左孟门右大行其俗刚武气
 力重义疏财
 怀庆府其名古覃怀汉河内(繁/)其属县六附郭河内
卷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0969-0757d.png
 (二百十六/里繁冲)外济源(七十六/里简僻)脩武(六十一/里冗冲)武陟(七十四/里僻冗)
 温(三十三/里僻简)其形胜带河为固山水延袤其俗奢俭得
 中
 河南府其名周南洛阳秦三川汉河南(冲/)其属州一
 县十三附郭洛阳(八十八里/淳繁冲)偃师(三十六/里僻简)(二十九/里简冲)
 孟津(二十五里/冲冗刁)宜阳(五十八/里僻简)登封(四十四/里僻)永陵(六十/七里)
 (僻/)新安(十八里/繁冲)渑池(二十八/里冗)(五十六/里僻简)陜州(三十四/里繁冲)
 属灵宝(五十九/里冗冲)阌乡(二十五里/冗冲刁)卢氏(三十四/里僻刁)其形胜
卷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0969-0758a.png
 左成皋右渑池前崧高后大河其俗淳朴忠义
 南阳府其名秦南阳(繁/)其属州三县十五附郭南阳
 (二十二/里繁冲)镇平(七里/僻简)(十/里)泌阳(二十/里简)桐柏(十八/里简)南召(二/十)
 (里/简)邓州(三十七/里僻简)内乡(二十/五里)新野(二十二/里繁冲)淅川(十八里/僻简)
 裕州(二十四/里繁冲)属舞阳(二十六/里简僻)(二十/四里)汝州(二十九/里僻冗)
 鲁山(二十六/里僻简)(四十六/里僻简)宝丰(四十里/僻简)伊阳(二十一/里简)
 形胜成皋之固商坂之阻其俗务穑重礼
 汝宁府其名秦汝南宋淮康(繁/)其属州二县十二附
卷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0969-0758b.png
 郭汝阳(二十九/里冗)新蔡(九/里)西平(二十/七里)上蔡(二十九/里繁冲)遂平
 (二十八/里简)真阳(十五里/僻简)信阳州(九里/僻简)属罗山(二十/一里)确山
 (二十二/里简)光州(三十一里/简僻冗)属光山(三十八/里简)固始(七十二/里僻简)
 息(二十八/里简)商城(二十二/里僻简)其形胜襟带长淮控扼颍蔡
 其俗剽轻寡积重义尚质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曰开封(大原陈留汴梁/汴州五代东京)
 (南京路三/川郡繁剧)曰归德(亳邑砀郡商丘宋国宋城睢阳梁/都睢州郡宣武军南京应天府简)
 曰河南(周南洛阳三川郡河南郡司州汉东京/西都东都西京德昌军金昌府冲繁)曰南
卷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0969-0758c.png
 阳(荆州郢州苑/州申州繁)曰汝宁(汝南淮康行台总管府/豫州蔡州怀宁军繁)曰彰
 德(上党邯郸魏郡冀/州邺都魏宁邑繁)曰卫辉(古卫朝歌义州汲/郡河平军颇繁)曰怀
 庆(殷国覃怀河内怀州/沁南军怀孟路繁)
  处置
 河南为诸夏中区向称乐土近以宗室日蕃黄河岁
 徙禄粮工役劳费不赀民始不堪命矣开封河南怀
 庆卫辉彰德五郡冲繁虽同彰德间于赵魏军民杂
 处牵制尤甚归德地联数省统辖非一宿奸大猾时
卷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0969-0758d.png
 发首难之端南阳疲敝且多矿盗殷富则汝蔡为优
 劲强则河洛为最是故藩禄军需均常规算第恐皮
 尽而毛无所附方来之患有难言者保釐大臣其蚤
 夜慎图之
  豫州风俗
 豫之为中州也始自成周书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
 土中言四方道理均天地所合也四时所交也风雨
 所会也阴阳所和也是故可以对上帝飨神祗则无
卷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0969-0759a.png
 灾沴之祲百物阜安田赋上中错则少饥馑之虑嵩
 高经其南王屋析城迤其北成皋虎牢是称要害亘
 其隅则无盗贼意外震惊之虞四塞阻险中原如底
 洪河淮汝洛汭漳邺泉流澄其中山川错落风气淳
 美是多道德文章阀阅之士天苞地符通乾流坤赤
 文绿字命于天地呈于人间则四海未有文字之先
 而豫先传虙戏厉山始凿洪濛剖判之以定两间分
 四序而人有纪则四海未定治之初而豫先治后乃
卷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0969-0759b.png
 周公分陜汝洛之间卒多遵化仲尼群七十子之徒
 游谈列国端木赐颛孙师若黎耕公良孺公孙龙之
 徒多豫产往来阐述其被圣人之道是所谓饮食而
 裘葛也若天性然矣周道衰微圣王不作于是洛阳
 苏生本鬼谷氏之学起家闾阎历说韩魏齐楚六国
 与张仪共骛为揣摩从衡之术世名长短家争三川
 之利取客卿之长轻负郭之资道路不敢仰视人心
 或为之驰骤三代礼乐教化之风变矣至汉梁孝王
卷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0969-0759c.png
 以藩屏之亲恃同车之爱辟地靡财出入警跸筑东
 苑三百馀里落猿栖龙鹤洲凫渚复道连平台三十
 里延四方豪杰羊胜公孙诡枚乘邹阳之徒登高作
 赋命意奇邪赏赐或至千金山以东游说之士多归
 之世名曰梁苑宾客豫风又一变建安以来曹氏父
 子狐媚欺人既得邺辟苑囿广亭榭临漳水而封其
 土六十步一台表铜雀一丈五尺贯其顶金虎冰井
 戏马斗鸡相望掩映天下才人墨士望风奔走其间
卷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0969-0759d.png
 于是王粲钟繇徐干杨脩应璩之徒出入应制陈思
 王联镳振响时加评品世名曰邺下才子豫风又一
 变唐宋而下勿论也夫扬葩抒藻自称永世之业流
 金石之功顾岂不文然去先王道德之奥远矣矧乎
 趋私门开径窦寡廉鲜耻博诟贾祸后生小子争向
 风以为奇谈而不知其坏心术百世而下犹或且抵
 掌而道之以为奇遘而不知㫚天常污风俗甚不可
 为训矣洪河自玄黄迄今或南徙道蔡北徙酸枣胙
卷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0969-0760a.png
 中州徙原陵变迁靡常王屋析城有时而崩腾二室
 不无振撼凡皆豫山川之改易人心自简而趋于蠹
 由质变赝能保其不如水流下山斯蹇哉有谓豫财
 货不外泄内流然矣然吾以财之匮正坐此阛阓子
 不知也江淮间舸艇画夜不绝刍粟之利此通彼亦
 可救此豫河空澎湃而寡利济一值凶残有流移周
 道耳四方至者蘧庐上下輷殷不衣裘乎豫则饮食
 乎豫也此皆睢睢盱盱而日用为生者男炊妇㸑以
卷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0969-0760b.png
 享宾旅不从天降别无神鬼转输之奇譬之人身捉
 襟则肘出矣能多美乎时或挟轻资来游汴洛陈卫
 之冲天下百货所陈物价腾涌不无润济辟之贾合浦
 者非不充然万金之殖顾行贷而市是寒不可衣饥
 不可食也喋喋号于人而曰富岂不贫而富矣哉又
 况行者飨居者啜其馀市相仿效蚩蠢而起田中者
 转复涎咽日逐奸利淫靡之场民穷而风流随以荡
 矣洛阳生有言地虽小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
卷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0969-0760c.png
 牧以为富庶不知牵牛而蹊人之田蹊则有罪矣人
 亦可悯也古者地有一易再易岁更番而食今尽不
 易之地矣然且力尽求地不已曰地利之无养也有
 是哉故无尺地非养是以不得养豫人率媮惰不知
 经始一力作则见以为苦楚遇大祲有束手枵腹而
 已矣豫之南有召信臣之溉北有西门豹史起邺下
 之溉中有孙叔敖汝坟之溉后有创起者未可更仆
 数天泽何常不流在人潴畜之耳一雨则溃出四溢
卷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0969-0760d.png
 茫乎靡所收拾曾不踰旬又复延颈而跂之天天固
 如是家给人足哉毋论中土即达天下安往不岁值
 凶荒哉然匪自今矣战国时七雄列侯并骤而起争
 自淬砺整顿以日夜冀己土宇之辟加于他国己人
 民恨不厝之衽席上休喔呵呴之摩其足如保赤子
 不相流离魏王移民移粟河内河东之间财殚力疲
 既而卒无以加故自侈之曰尽心焉耳矣尽己之心
 尽民之力而不能尽天之道长孺谒者河内失火屋
卷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0969-0761a.png
 比延烧以为是不足烦天子之使河内水旱千馀里
 父子相食万馀家不相保矫诏发仓以赈困穷民用
 存活水旱饥馑之灾周之末汉之季被之矣民穷盗
 起自古为然矧乎地大物众有不为盗贼薮者乎北
 枕燕赵驰驱鸣镝而行者未始无也山东故多盗吴
 楚兵连故皆窥伺我睢阳颍宛界多间谍不止楚人
 呰窳而媮生豫未必裕也秦之强六国时苦魏久矣
 晋之富河坂之险又日夜东出而饮我河上试编豫
卷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0969-0761b.png
 人户有不半为秦晋贾者乎下大行而南牧羊肠道
 介然用之成路巧者有馀拙者不足地重难动摇勇
 于任侠怯于赴公故曰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豫亦
 有之汉时颍川郡故多盗黄霸聪明强识吏民不敢
 欺奸人以去盗贼入他境而颍治武帝时南阳盗有
 梅免白政大或剽城邑宥罪罟窘辱郡县守尉趣具
 食飨士卒自是绣衣直指使始王庭史自广平守河
 内河内故多豪猾侠廷史为方略具私马传爰书多
卷三十七 第 33a 页 WYG0969-0761c.png
 论报不三日而达长安至今其风犹在晋太康汲郡
 人不准掘得魏襄王冢出铜剑一枚竹史十车漆书
 文科斗多剥落寻命中书监荀勖令和峤诠次为十
 五部八十七卷自是汲冢书始出而传者以为美谈
 是盗之掘也有自矣戕人之亲暴寒人之骸骼至不
 可收拾和气伤而灾祲为沴者未必非是也
  时务利病
 五季及宋都汴梁汴梁宅中南北冲道水陆后世议
卷三十七 第 33b 页 WYG0969-0761d.png
 都者舍金陵其庶几乎其地平旷无险三代前封建
 诸侯则王畿无恃故不可都春秋以后葵丘之会践
 土之盟败师于邲于鄢陵及刘项画界鸿沟已各留
 意夫重屯之势利于用武又得扼控屏蔽以制于外
 是诚胜地如固燕蓟固绛泽则漳德卫辉无北忧固
 山南则嵩洛无西忧固襄黄则南汝无南忧固临济
 则归陈无东忧由是而运于四方漕贡朝会之便永
 无所滞执事之言曰陜洛西邻秦晋多深山绝巘嵩
卷三十七 第 34a 页 WYG0969-0762a.png
 卢新渑之间矿徒动辄呼聚而叶裕内乡亦时发焉
 是愿闻治矿之策也愚则曰矿徒固良民也其初首
 事者二三角脑而已矣山川之宝有以歆其见利之
 心接引之徒有以便其往来之迹前此有犯者夫既
 或治之矣何害之敢生即有生焉邻里有互察之令
 村落严禁炉之条河梁绝津渡之党则势将自阻散
 其徒而诘其首一告谕之间涣然离耳此不必有意
 督过之也执事之言曰归德南连凤颍北接萧砀徐
卷三十七 第 34b 页 WYG0969-0762b.png
 沛巨盗乘间为梗而光罗邓州亦时有焉是愿闻弭
 盗之方也愚则曰盗贼亦吾民也其间怙恶者几处
 积窝之家而已矣持刀剑忘牛犊之思胁货财充衣
 食之业前此有屡犯者夫既或歼之矣何事之足虞
 即有虞焉乡邑修保甲之法闾里重藏匿之科官司
 谨诘捕之实则其风自消擒真犯而戒株连一展布
 之间帖然定耳此不必用意深治之也虽然此道其
 常耳非所以语于义之精也齐其末焉非所以语于
卷三十七 第 35a 页 WYG0969-0762c.png
 治之本也明问所及而岂徒哉无恒产而无恒心者
 凡民之夙习也饥寒切于肌肤慈母且不能保其子
 者人情之大凡河南地居中土供应多方徵输百出
 年丰无终岁之饱时平无一日之安驱迫如此之甚
 欲其不为矿且盗不可得也古之君子不有裕民止
 盗者乎夫国额不可减也而额外之徵如商税鱼课
 陂塘水堰民兵买马日支纸劄火耗车牛之费独不
 可量为未减乎岁例不可缺也而例外之徭如河夫
卷三十七 第 35b 页 WYG0969-0762d.png
 稍草堡夫火夫青衣甲首之类独不可量为节省乎
 宽一分受一分之赐则民安一分之心孔子曰苟子
 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周官曰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如
 得其道则矿徒可得消也盗贼可得弭也不然迫之
 愈至生之愈穷治之愈深犯之愈众岂特河南之民
 能为矿且盗乎所可忧者尚多也执事曰大河西来
 自砥柱析城王屋东过孟津入开封之境地平土疏
 荡齧为灾岁费埽捲以万计民膏竭矣河患依然诚
卷三十七 第 36a 页 WYG0969-0763a.png
 哉是言也夫知其非计而犹为之智者不为也请以
 己试之明验质之可乎汉时河决内黄河决金堤河
 决酸枣河决黎阳屡决屡塞殆无虚岁东汉以后弃
 不复筑而河之帖然安流者垂数百年治与不治之
 效盖彰彰矣今之治河者以一丸之土遏涨天之流
 以疏柳之条裨排云之岸农功有尽巨浪无穷不几
 点雪于洪炉乎或者曰然则废埽捲与曰何可废也
 相其势而顺导之则其所省者岁当不下数千亦何
卷三十七 第 36b 页 WYG0969-0763b.png
 惮而不为乎执事曰宗室生齿日繁即如周府宗禄
 原额止四万有奇而岁给当三十三万加徵则势不
 行设处则谋无措奏计则又不得请诚哉是言也夫
 知其困迫而不为之所仁者不为也请以己穷之事
 势论之可乎今时一府为郡王者六十焉为将军者
 以千焉为中尉者郡县君者数千焉其财愈匮其生
 愈繁数年以后且将盈万势方穷蹙自当变通识与
 不识之人皆知之矣今之当事者明例有严既不敢
卷三十七 第 37a 页 WYG0969-0763c.png
 议坐需其迫又为不可袖手旁观掩目长叹不几刻
 剑于行舟乎或者曰然则变条例与曰何敢变也酌
 其宜而取裁之则其所省者岁当不下万金亦何惮
 而不为乎虽然相势以治河而相之之实策将安出
 酌宜以制禄而酌之之方义又何居明问所及而岂
 徒哉达节而不拘者上智之事也善世而博化者圣
 人之弘也河南岁苦治河而民之脂膏已竭人苦宗
 禄而时之经营无良畜缩如此之甚欲必循常调不
卷三十七 第 37b 页 WYG0969-0763d.png
 可得也古之君子不有更化善治者乎夫河薄城市
 量与埽捲而大潴之野广汉之墟去城遥远原无民
 居纵有冲荡害亦未甚听其自流可也柳稍大户报
 扰纷纭而仪封以下考城以西沿堤官柳百里成林
 岁伐馀条还充官用柳性耐折无伤本根量为取之
 亦可也如此则所省岂止倍蓰哉此则可省而人不
 能省也例关大体或难更改而县主以下止给冠服
 仪宾疏远许赐衣巾其俸资不可省乎法有厉禁或
卷三十七 第 38a 页 WYG0969-0764a.png
 碍施行而王官冗秩尽革副员中尉各宗听从生理
 其廪饩不可汰乎如此则所省岂止千万哉此则可
 行而今未之行也法穷则变惟变然后可通法通则
 久惟久然后相守易曰益之损之与时宜之记曰协
 诸义而恊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善用则
 治河之策未尝无也制禄之粮未尝乏也不然裹足
 而计程胶柱而调瑟岂特河南之民迫于河患与宗
 禄乎其所可虑者尚多也斯四者皆救时之急务善
卷三十七 第 38b 页 WYG0969-0764b.png
 治之宏纲也
  议田赋
 河南之田赋在国初时当民力饶裕未尝患其不均
 也今合八郡而统论之则彼此大悬绝矣故重者计
 亩踰斗而轻者亩不踰升以不踰升者而较之踰斗
 者其相去盖十倍此或谋始者之未审与而豪右之
 兼并奸宄之隐漏又多有之民如之何而不病也故
 议者亟欲均之夫均之诚是也然以人情观之则可
卷三十七 第 39a 页 WYG0969-0764c.png
 行于一邑不可行于一郡而一省则尤难矣况又制
 额诚不可变也而救弊之术可得而议者有数端焉
 一曰殊正派谓实徵折布之类以粮之重轻定数之
 多寡也二曰均兑军谓汝南二郡之税均输水次与
 诸郡等也三曰别粮价谓重粮得轻价轻粮得重价
 也四曰酌岁辨谓非常之杂供岁不常有令粮重者
 常得脱也五曰覈徭役谓移其粮重者之徭而加诸
 粮之轻者或十之二三可也之五者迹似循仍而意
卷三十七 第 39b 页 WYG0969-0764d.png
 实釐正百姓亦阴受其惠矣且又无丈量之烦而表
 公平之体奚为而不可也
 
 
 
 
 
 图书编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