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968-05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十四
明 章潢 撰
学论语叙
论语二十篇杂记圣门师弟子问答语何博哉谈圣
学者有云一贯尔己似无以博为也然孔子尝欲无
言因赐疑何述乃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是声臭俱无而时行物生此天之所以于穆不已也
图书编卷十四
明 章潢 撰
学论语叙
论语二十篇杂记圣门师弟子问答语何博哉谈圣
学者有云一贯尔己似无以博为也然孔子尝欲无
言因赐疑何述乃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是声臭俱无而时行物生此天之所以于穆不已也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968-0574b.png
不厌不倦而无行不与此孔子所以无隐也与言终
日而无言不悦此回之所以如愚也如此则知随其
问仁问知问政问孝而语之孰非因材而笃之意哉
苟不能于并育并行窥其敦化川流之蕴而止求一
于于穆之微其何以识天何以识孔子也噫时刻皆
天行也纤物皆天生也一作止语默皆圣德之著也
虽谓论语二十篇一以贯之可矣合二十篇而蔽以
一言曰学而时习之亦可矣若夫发愤竭才下学上
日而无言不悦此回之所以如愚也如此则知随其
问仁问知问政问孝而语之孰非因材而笃之意哉
苟不能于并育并行窥其敦化川流之蕴而止求一
于于穆之微其何以识天何以识孔子也噫时刻皆
天行也纤物皆天生也一作止语默皆圣德之著也
虽谓论语二十篇一以贯之可矣合二十篇而蔽以
一言曰学而时习之亦可矣若夫发愤竭才下学上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968-0575a.png
达则存乎其人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968-0575c.png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968-0575d.png
子罕第九 子张第十九 不与齐鲁语同
乡党第十 尧曰第二十
程子曰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故其书独二
子以子称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
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
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
乡党第十 尧曰第二十
程子曰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故其书独二
子以子称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
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
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968-0576a.png
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之美愈
久但觉意味深长
尝读鲁论而求吾孔氏之所以为学者矣盖夫孔氏
之教其徒也一则曰仁二则曰仁当时学者之学于
孔氏也一则曰求仁二则曰求仁是故立而立人达
而达人者语其体一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参前而倚
衡者语其方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者语其功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之美愈
久但觉意味深长
尝读鲁论而求吾孔氏之所以为学者矣盖夫孔氏
之教其徒也一则曰仁二则曰仁当时学者之学于
孔氏也一则曰求仁二则曰求仁是故立而立人达
而达人者语其体一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参前而倚
衡者语其方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者语其功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968-0576b.png
也一贯者语其约也天下归仁者语其大也择善者
择乎此也固执者固执乎此也造次于是颠沛于是
者语其不息乎此也曾子之一日三省志乎此而省
也子路之乐与物共志乎此而共也颜子之无伐善
施劳志乎此而无伐施也呜呼圣门之相授受者如
此然则圣人之学其至易而至简者果在是耶抑不
在是耶故夫子尝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
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今之为圣人者其果求诸圣
择乎此也固执者固执乎此也造次于是颠沛于是
者语其不息乎此也曾子之一日三省志乎此而省
也子路之乐与物共志乎此而共也颜子之无伐善
施劳志乎此而无伐施也呜呼圣门之相授受者如
此然则圣人之学其至易而至简者果在是耶抑不
在是耶故夫子尝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
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今之为圣人者其果求诸圣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968-0576c.png
人矣乎
孔子以一人缵绪干圣立极万世岂有他术哉惟其
学焉而已矣一则曰我学不厌一则曰下学上达而
且以好学自许也所以论语二十篇首揭学而时习
一语以开万世作圣之蒙而学之一字得非孔门之
至要者哉试由论语以求孔子盖自十五以至七十
从心不踰矩虽以仰钻瞻忽之回尚欲从末由而究
其所以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于以
孔子以一人缵绪干圣立极万世岂有他术哉惟其
学焉而已矣一则曰我学不厌一则曰下学上达而
且以好学自许也所以论语二十篇首揭学而时习
一语以开万世作圣之蒙而学之一字得非孔门之
至要者哉试由论语以求孔子盖自十五以至七十
从心不踰矩虽以仰钻瞻忽之回尚欲从末由而究
其所以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于以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968-0576d.png
满其志学之分量云耳然其学也果多学而识之欤
一以贯之仁而已矣即大学所谓明明德亲民止至
善是也今之颂大成赞天纵者咸谓其祖述宪章上
律下袭问官问礼好古敏求夫子焉不学也孰知孔
子不以忠信自足不以生知自居惟躬行未得以自
歉德不修学不讲以为忧每云我未能焉何有于我
所以亹亹然终日不食终夜不寝而不敢不勉惟时
习此学焉已矣古今之勤学孰有如孔子者哉然己
一以贯之仁而已矣即大学所谓明明德亲民止至
善是也今之颂大成赞天纵者咸谓其祖述宪章上
律下袭问官问礼好古敏求夫子焉不学也孰知孔
子不以忠信自足不以生知自居惟躬行未得以自
歉德不修学不讲以为忧每云我未能焉何有于我
所以亹亹然终日不食终夜不寝而不敢不勉惟时
习此学焉已矣古今之勤学孰有如孔子者哉然己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968-0577a.png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怀
乃其仁爱天下之心也终身汲汲皇皇欲满其志学
之分量者满此欲立欲达老安少怀之心也使得邦
家而理之期月而可三年有成绥来动和之化可以
计岁月而责成效矣奈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天下
莫我知也虽问津辙环若求亡子于道路而畏于匡
要于宋绝粮于陈蔡至叔孙毁于朝微生讥其佞而
楚狂接舆且有凤衰之叹矣斯时也若可以已也犹
乃其仁爱天下之心也终身汲汲皇皇欲满其志学
之分量者满此欲立欲达老安少怀之心也使得邦
家而理之期月而可三年有成绥来动和之化可以
计岁月而责成效矣奈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天下
莫我知也虽问津辙环若求亡子于道路而畏于匡
要于宋绝粮于陈蔡至叔孙毁于朝微生讥其佞而
楚狂接舆且有凤衰之叹矣斯时也若可以已也犹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968-0577b.png
然南子可以见阳贷可与言公山弗扰与佛肸召可
以往此其心岂徒以至坚至白者在我欲自试于磨
涅而不为匏瓜系焉者哉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
人之徒与而谁与故仕以行义欲以有道易无道者
自不容己也知其不可而为之虽晨门亦谅其心矣
但仁爱天下之心固无穷也然卫灵齐景季桓子一
有不合明日遂行仕止久速则惟其时而已矣所以
用行舍藏我无所与疏食水饮乐在其中凡陋巷之
以往此其心岂徒以至坚至白者在我欲自试于磨
涅而不为匏瓜系焉者哉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
人之徒与而谁与故仕以行义欲以有道易无道者
自不容己也知其不可而为之虽晨门亦谅其心矣
但仁爱天下之心固无穷也然卫灵齐景季桓子一
有不合明日遂行仕止久速则惟其时而已矣所以
用行舍藏我无所与疏食水饮乐在其中凡陋巷之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968-0577c.png
回舞雩之点皆可与共此学也故在陈之叹惟属于
吾党之小子观其进互乡戒阙党孺悲有教无类孰
非仁爱斯人之心乎虽然孔子果因道既不行然后
有四教之陈四科之设乎盖诸贤相从未尝一日离
也车不停骖固欲行义以达道而联属天下之英才
以大明此学启愤发悱实未尝一日废是以訚訚侃
侃乐于洙泗之滨不特四勿一贯各得其心学之传
也随群弟子问仁问孝问政莫不因才造就而被之
吾党之小子观其进互乡戒阙党孺悲有教无类孰
非仁爱斯人之心乎虽然孔子果因道既不行然后
有四教之陈四科之设乎盖诸贤相从未尝一日离
也车不停骖固欲行义以达道而联属天下之英才
以大明此学启愤发悱实未尝一日废是以訚訚侃
侃乐于洙泗之滨不特四勿一贯各得其心学之传
也随群弟子问仁问孝问政莫不因才造就而被之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968-0577d.png
以时雨之化此其立达之心虽不能尽遂而心学一
脉亦赖诸贤以传之于无穷文未丧天道不坠地万
世其永赖矣可见尧舜禹汤文武以是学而作之君
皋陶益稷伊傅周召以是学而作之相孔子以是学
而作之师而春秋以下凡为君为相者得其学则治
失其学则乱孔子以匹夫而师万世者非学而何哉
要之仁一也学在斯教即在于斯也夫子不可及固
犹天不可阶而升然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也天虽
脉亦赖诸贤以传之于无穷文未丧天道不坠地万
世其永赖矣可见尧舜禹汤文武以是学而作之君
皋陶益稷伊傅周召以是学而作之相孔子以是学
而作之师而春秋以下凡为君为相者得其学则治
失其学则乱孔子以匹夫而师万世者非学而何哉
要之仁一也学在斯教即在于斯也夫子不可及固
犹天不可阶而升然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也天虽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968-0578a.png
不言而即时与物以观天斯可以默识其于穆不已
之蕴学不厌教不倦夫子一天也夫子虽不可及而
即学与教以求夫子亦可以默识其与天并运之心
后人特患无作圣之志耳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
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况鲁论所记载其无行不与循
循善诱具在也否则人人读此论语程子谓读了后
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反观宁无愧哉
论语大旨
之蕴学不厌教不倦夫子一天也夫子虽不可及而
即学与教以求夫子亦可以默识其与天并运之心
后人特患无作圣之志耳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
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况鲁论所记载其无行不与循
循善诱具在也否则人人读此论语程子谓读了后
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反观宁无愧哉
论语大旨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968-0578b.png
问子谓学习为论语二十篇要旨信然矣谓学不尽
于一字之训释何欤曰读论语且不必證他经书即
二十篇中反覆䌷绎亦见非一字可训何也学之为
言效也皆是也未足以尽其义也孔子自十五志学
观其终身进步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不踰矩何一
而非学哉未易窥也然曰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与予
一以贯之学识贵乎约矣多闻择善多见而识亦未
尝不博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固为
于一字之训释何欤曰读论语且不必證他经书即
二十篇中反覆䌷绎亦见非一字可训何也学之为
言效也皆是也未足以尽其义也孔子自十五志学
观其终身进步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不踰矩何一
而非学哉未易窥也然曰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与予
一以贯之学识贵乎约矣多闻择善多见而识亦未
尝不博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固为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968-0578c.png
之不厌矣君子有九思学而不思则罔亦未尝不思
也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若不专于行矣文莫犹人躬
行未得谓不重夫行也可乎天何言哉予欲无言言
若可废矣有德者必有言吾与回言终日谓不重夫
言也可乎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刚勇苟不好学则有
蔽矣使德之不修徒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可乎学
诗学礼学易学韶咸有益于得矣使博学于文不能
约之以礼欲其弗畔于道也得乎君子病无能焉固
也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若不专于行矣文莫犹人躬
行未得谓不重夫行也可乎天何言哉予欲无言言
若可废矣有德者必有言吾与回言终日谓不重夫
言也可乎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刚勇苟不好学则有
蔽矣使德之不修徒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可乎学
诗学礼学易学韶咸有益于得矣使博学于文不能
约之以礼欲其弗畔于道也得乎君子病无能焉固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968-0578d.png
天纵之将圣又多能矣何为又云君子多乎哉不多
也生而知之者上也盖有不知而作我无是矣何为
又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默而识之下学上达谓学
非觉也可乎敏事慎言就正有道即以好学许之恐
不专在于觉矣好古敏求见贤思齐谓学非效也可
乎回也不迁怒不贰过则以好学许之恐不专事夫
效矣故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尝师之有是学
也果可以一字一义训释之否耶是故欲学孔子之
也生而知之者上也盖有不知而作我无是矣何为
又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默而识之下学上达谓学
非觉也可乎敏事慎言就正有道即以好学许之恐
不专在于觉矣好古敏求见贤思齐谓学非效也可
乎回也不迁怒不贰过则以好学许之恐不专事夫
效矣故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尝师之有是学
也果可以一字一义训释之否耶是故欲学孔子之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968-0579a.png
学必真知孔子之大学而后可或曰夫子之学信大
学矣学者即欲学孔子之学多见其不知量也噫后
学各因其资之所近才力之所及于以自成其学可
也若愿学孔子欲执一废百反曰孔子不可学谓之
叛孔非欤
问圣学必有宗也观诸贤皆问仁果圣门必以求仁
为宗乎曰玩其篇章次第首云学习即次以孝弟为
仁之本又次以巧言令色鲜仁则谓仁为圣门学脉
学矣学者即欲学孔子之学多见其不知量也噫后
学各因其资之所近才力之所及于以自成其学可
也若愿学孔子欲执一废百反曰孔子不可学谓之
叛孔非欤
问圣学必有宗也观诸贤皆问仁果圣门必以求仁
为宗乎曰玩其篇章次第首云学习即次以孝弟为
仁之本又次以巧言令色鲜仁则谓仁为圣门学脉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968-0579b.png
此亦可徵况真知为仁之本在孝弟鲜仁之害在巧
言令色而仁亦过半矣问圣门高弟无踰颜子固夫
子独以克复传之其馀诸子不过各以资之所近者
语之耳后学为仁安敢遽希克复之乾道乎曰仁一
而已矣圣门如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皆
问仁而夫子教之谓非因人而施不可也后儒遂因
各贤之造诣疑圣教有偏全小大之殊使果有偏全
小大之殊则仁亦参差不齐矣如克己复礼信乎全
言令色而仁亦过半矣问圣门高弟无踰颜子固夫
子独以克复传之其馀诸子不过各以资之所近者
语之耳后学为仁安敢遽希克复之乾道乎曰仁一
而已矣圣门如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皆
问仁而夫子教之谓非因人而施不可也后儒遂因
各贤之造诣疑圣教有偏全小大之殊使果有偏全
小大之殊则仁亦参差不齐矣如克己复礼信乎全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968-0579c.png
而大也非颜子不能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时处处是此一点如见如
祭勿施之心尚与克复者异乎颜渊仲弓信能请事
斯语牛也疑讱言不足以尽仁视回雍霄壤矣向使
因讱言一语而能以三隅反则非礼勿视勿听勿动
者不已涵畜于讱言之中乎樊迟三问夫子三答之
如以其言而已矣则将以何者为终身之依㨿也然
在居处则为恭在执事则为敬在与人则为忠非即
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时处处是此一点如见如
祭勿施之心尚与克复者异乎颜渊仲弓信能请事
斯语牛也疑讱言不足以尽仁视回雍霄壤矣向使
因讱言一语而能以三隅反则非礼勿视勿听勿动
者不已涵畜于讱言之中乎樊迟三问夫子三答之
如以其言而已矣则将以何者为终身之依㨿也然
在居处则为恭在执事则为敬在与人则为忠非即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968-0579d.png
爱人之仁乎夷狄不可弃非即先难后获之功乎谓
诸子领略圣教各有不齐则可谓圣人教诸子有偏
全大小则不可以语仁矣
仁人也人而不仁不可以为人也何近儒谈万物一
体之仁者不假修證色色具在徵之圣门祗见其不
足据也是故将以仁为难欤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未见力不足者将以为易欤
何为罕言仁而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将以为近也
诸子领略圣教各有不齐则可谓圣人教诸子有偏
全大小则不可以语仁矣
仁人也人而不仁不可以为人也何近儒谈万物一
体之仁者不假修證色色具在徵之圣门祗见其不
足据也是故将以仁为难欤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未见力不足者将以为易欤
何为罕言仁而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将以为近也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968-0580a.png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将以为
远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无恶也
将以为人心之固有而不待求欤君子无终食之违
造次颠沛必于是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将以为求之
方寸而足欤凡视听言动居处执事与人交以及出
门使民能行五者于天下皆是也将谓取足于己而
已乎君子以友辅仁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
者皆仁之资也将谓其必藉于人乎当仁不让于师
远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无恶也
将以为人心之固有而不待求欤君子无终食之违
造次颠沛必于是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将以为求之
方寸而足欤凡视听言动居处执事与人交以及出
门使民能行五者于天下皆是也将谓取足于己而
已乎君子以友辅仁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
者皆仁之资也将谓其必藉于人乎当仁不让于师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968-0580b.png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将谓如伯夷叔齐欲仁即得
仁乎然诸贤如由求赤雍与宪之克伐怨欲不行者
何为皆未知其仁将谓此心洁净即是仁体如微箕
比干同一仁乎令尹子文陈文子止得称为忠清皆
未知焉得仁也且三月不违回之外无闻焉其馀日
月至焉已矣而堂堂乎张也且难与并为仁也于此
会而通之神而明之仁其庶几矣
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将谓如伯夷叔齐欲仁即得
仁乎然诸贤如由求赤雍与宪之克伐怨欲不行者
何为皆未知其仁将谓此心洁净即是仁体如微箕
比干同一仁乎令尹子文陈文子止得称为忠清皆
未知焉得仁也且三月不违回之外无闻焉其馀日
月至焉已矣而堂堂乎张也且难与并为仁也于此
会而通之神而明之仁其庶几矣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968-0580c.png
圣人仁爱天下老安少怀之心无日不贯彻流通于
斯民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所以周流辙环栖栖于鲁卫宋陈齐蔡荆楚不
遑宁处如晨门荷蒉楚狂沮溺莫不识其心不曰有
心哉击磬乎则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不曰是
知津矣则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故请讨正名欲往
公山佛肸之召此其心盖可识矣其如当时君相不
获一遇何乃于鲁于齐于卫皆明日遂行逮绝粮于
斯民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所以周流辙环栖栖于鲁卫宋陈齐蔡荆楚不
遑宁处如晨门荷蒉楚狂沮溺莫不识其心不曰有
心哉击磬乎则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不曰是
知津矣则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故请讨正名欲往
公山佛肸之召此其心盖可识矣其如当时君相不
获一遇何乃于鲁于齐于卫皆明日遂行逮绝粮于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968-0580d.png
陈遭桓魋于卫叔孙武叔毁于朝俾绥来动和之化
虽三月而可期年有成者卒不得一试于邦家乃欲
居夷浮海道大莫容一至此极故不得已有归与之
叹訚訚侃侃回琴点瑟日侍其侧洙泗之滨卒以衍
道脉于无穷孰非仁天下之心哉噫求仁者迹夫子
之素履可以识仁矣何也夫子浑身一仁体故以天
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万世万物为一体也大学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非孔子而谁苟有志于仁而
虽三月而可期年有成者卒不得一试于邦家乃欲
居夷浮海道大莫容一至此极故不得已有归与之
叹訚訚侃侃回琴点瑟日侍其侧洙泗之滨卒以衍
道脉于无穷孰非仁天下之心哉噫求仁者迹夫子
之素履可以识仁矣何也夫子浑身一仁体故以天
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万世万物为一体也大学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非孔子而谁苟有志于仁而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968-0581a.png
不求仁于孔子之身以为学习之准乃守一见一说
以谈仁之理抑末矣
问学以淑己教以淑人其理一也学以求仁为宗而
教之所施何以见其仁爱之心曰不厌不倦无行不
与非仁而何特因人异施莫觉其立达之无方耳如
赐因论学悟诗商因论诗悟礼均许其可与言诗是
与其进者仁之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一进一退非仁之乎师也过商也不及而均约之以
以谈仁之理抑末矣
问学以淑己教以淑人其理一也学以求仁为宗而
教之所施何以见其仁爱之心曰不厌不倦无行不
与非仁而何特因人异施莫觉其立达之无方耳如
赐因论学悟诗商因论诗悟礼均许其可与言诗是
与其进者仁之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一进一退非仁之乎师也过商也不及而均约之以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968-0581b.png
中非仁之乎冉子之与过于惠原宪之辞过于廉而
均裁之以义非仁之乎不忮不求由也终身诵之则
曰是道也何足以臧未尝不进由也而求也无乃尔
是过与何尝不退求哉子贡方人曰夫我则不暇亦
退之也狂者进取乃曰吾与点也又因其进而进之
矣他如小樊迟之稼圃矣又示之以大人之学忍宰
予之短丧矣又启之以三年之怀警昼寝攻聚敛戒
阙党进互乡瑟晓孺悲杖叩原壤无非此意推而广
均裁之以义非仁之乎不忮不求由也终身诵之则
曰是道也何足以臧未尝不进由也而求也无乃尔
是过与何尝不退求哉子贡方人曰夫我则不暇亦
退之也狂者进取乃曰吾与点也又因其进而进之
矣他如小樊迟之稼圃矣又示之以大人之学忍宰
予之短丧矣又启之以三年之怀警昼寝攻聚敛戒
阙党进互乡瑟晓孺悲杖叩原壤无非此意推而广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968-0581c.png
之凡问仁问孝问政同而答则人人殊在当时若各
因一时之事机在后世实为不易之典则无非其仁
爱所寄也又问回之约参之一得非其一定之教乎
曰圣人变动不居不可为典要盖参也省身实践惧
其滞于有也故示之以一贯而一唯之外浑然内外
之都忘回也仰钻瞻忽惧其沦于无也故诱之以博
约而卓尔之馀脱然隐显之俱化圣教造就人才如
化工陶镕品汇莫测其所自而仁爱实无穷焉岂如
因一时之事机在后世实为不易之典则无非其仁
爱所寄也又问回之约参之一得非其一定之教乎
曰圣人变动不居不可为典要盖参也省身实践惧
其滞于有也故示之以一贯而一唯之外浑然内外
之都忘回也仰钻瞻忽惧其沦于无也故诱之以博
约而卓尔之馀脱然隐显之俱化圣教造就人才如
化工陶镕品汇莫测其所自而仁爱实无穷焉岂如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968-0581d.png
后人单提片言以立教便谓之一谓之约者所可伦
哉夫子学不厌处即是教不倦处故无行而不与二
三子者是丘也谓夫子有文行忠信之四教则可谓
其止此四教则不可谓群贤所造有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之四科则可谓夫子设此四科以造就群贤则
不可所以语上语下虽不同有教无类则一也虽然
主忠信一言则尤为圣门所吃𦂳
孔门以颜子为最故称贤称好学祗归诸颜子及其
哉夫子学不厌处即是教不倦处故无行而不与二
三子者是丘也谓夫子有文行忠信之四教则可谓
其止此四教则不可谓群贤所造有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之四科则可谓夫子设此四科以造就群贤则
不可所以语上语下虽不同有教无类则一也虽然
主忠信一言则尤为圣门所吃𦂳
孔门以颜子为最故称贤称好学祗归诸颜子及其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968-0582a.png
死曰天丧予后人遂谓颜子绝德非人所可几及迨
稽其素仁曰不违乐曰不改怒曰不迁岂无怒哉过
曰不贰岂无过哉空曰庶乎屡空岂空空哉犯曰不
校未尝无犯也善曰无伐劳曰无施亦自愿其如此
也岂颜子必不可学哉且曰颜子死圣人之学不传
及究其所以不传者则谓其堕体黜聪心斋坐忘人
莫能窥其窈冥恍惚之秘密也然亦曷为不载诸二
十篇哉尝观曾子称其虚止云实若虚非致虚极之
稽其素仁曰不违乐曰不改怒曰不迁岂无怒哉过
曰不贰岂无过哉空曰庶乎屡空岂空空哉犯曰不
校未尝无犯也善曰无伐劳曰无施亦自愿其如此
也岂颜子必不可学哉且曰颜子死圣人之学不传
及究其所以不传者则谓其堕体黜聪心斋坐忘人
莫能窥其窈冥恍惚之秘密也然亦曷为不载诸二
十篇哉尝观曾子称其虚止云实若虚非致虚极之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968-0582b.png
谓也称其无止云有若无非宗无相之谓也博文约
礼欲罢而不能克己复礼请事于视听言动何有于
虚室生白之谓哉虽孔子予欲无言特以儆子贡耳
于回则曰语之不惰曰与言终日曰于吾言无所不
悦何为谆谆循循而回也拳拳服膺勿失哉然则谓
颜子绝德不传者不求之论语此圣学所以绝而不
传哉
孔门惟曾子独得其宗谓其唯一贯之传也但既得
礼欲罢而不能克己复礼请事于视听言动何有于
虚室生白之谓哉虽孔子予欲无言特以儆子贡耳
于回则曰语之不惰曰与言终日曰于吾言无所不
悦何为谆谆循循而回也拳拳服膺勿失哉然则谓
颜子绝德不传者不求之论语此圣学所以绝而不
传哉
孔门惟曾子独得其宗谓其唯一贯之传也但既得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968-0582c.png
其宗宜如后人日逐语言惟敷衍一贯可矣所云三
省吾身或在未唯之先然临终启手启足又惟三贵
之叮咛何也听执烛童子之言而易箦何异三省之
密乎且当时方唯于一呼之顷未几出答门人即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又何为便异于一贯之语乎
然参竟以鲁得之注云鲁钝也故以椎鲁视曾子矣
考史记孔子没时曾子年方二十七耳则其唯一贯
必在数载之前谓之迟钝可乎盖参本笃实之人观
省吾身或在未唯之先然临终启手启足又惟三贵
之叮咛何也听执烛童子之言而易箦何异三省之
密乎且当时方唯于一呼之顷未几出答门人即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又何为便异于一贯之语乎
然参竟以鲁得之注云鲁钝也故以椎鲁视曾子矣
考史记孔子没时曾子年方二十七耳则其唯一贯
必在数载之前谓之迟钝可乎盖参本笃实之人观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968-0582d.png
其平日自治诚切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无时无处
而非慎独之功所以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无往非忠
恕诚实之所在又何往而非慎独一贯之旨哉又岂
如后之传宗旨者言言必一贯云乎哉
仲尼发愤颜子竭才曾子死而后已此正是圣门学
脉所系后人不能希圣希贤病正坐此
圣学之全固揭之首章矣并玩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修德讲学徙义改过共学适道与立与权知及仁守
而非慎独之功所以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无往非忠
恕诚实之所在又何往而非慎独一贯之旨哉又岂
如后之传宗旨者言言必一贯云乎哉
仲尼发愤颜子竭才曾子死而后已此正是圣门学
脉所系后人不能希圣希贤病正坐此
圣学之全固揭之首章矣并玩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修德讲学徙义改过共学适道与立与权知及仁守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968-0583a.png
庄莅动礼知之好之乐之可见学有全功不可阙功
有渐次不可紊也
欲恶人之情也富贵贫贱人之遇也圣人与众人同
而为学之机实决于此故怀居不可以为士耻恶衣
食不可与议道而不求安饱能敏慎就正便谓之好
学又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至以喻
义喻利判决君子小人亦甚切矣噫仲尼大圣也疏
有渐次不可紊也
欲恶人之情也富贵贫贱人之遇也圣人与众人同
而为学之机实决于此故怀居不可以为士耻恶衣
食不可与议道而不求安饱能敏慎就正便谓之好
学又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至以喻
义喻利判决君子小人亦甚切矣噫仲尼大圣也疏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968-0583b.png
食曲肱乐在其中颜渊大贤也箪瓢陋巷不改其乐
然则志孔颜之学尚可以温饱累其心哉
夫子盛德固难形容只温良恭俭让五字描写圣真
令万世如见并观燕居申申夭夭乡党恂恂似不能
言宗庙朝廷便便惟谨之类可见浑身是道也奚必
言言博约语语一贯然后为传道哉
圣人之学性学也人只见论语言性者一便以为性
非上智不足与语又谓性相近此兼气质言故有美
然则志孔颜之学尚可以温饱累其心哉
夫子盛德固难形容只温良恭俭让五字描写圣真
令万世如见并观燕居申申夭夭乡党恂恂似不能
言宗庙朝廷便便惟谨之类可见浑身是道也奚必
言言博约语语一贯然后为传道哉
圣人之学性学也人只见论语言性者一便以为性
非上智不足与语又谓性相近此兼气质言故有美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968-0583c.png
恶不齐而性善之旨几不明于孔门矣观孔子系易
谓继善成性后人却云与论语不同姑置勿论如人
之生也直斯民也三代直道而行者也曾谓直亦美
恶不齐乎仁义礼知性也孔门以仁立教曰苟志于
仁矣无恶也曾谓仁亦有美恶不齐乎若谓仁同性
善则性不可以美恶言也彰彰矣是故观仁可以知
性观孔子教人之求仁则知孔门教人之尽性也
论语中所记多是面相授受忠告善道辞简意尽盖
谓继善成性后人却云与论语不同姑置勿论如人
之生也直斯民也三代直道而行者也曾谓直亦美
恶不齐乎仁义礼知性也孔门以仁立教曰苟志于
仁矣无恶也曾谓仁亦有美恶不齐乎若谓仁同性
善则性不可以美恶言也彰彰矣是故观仁可以知
性观孔子教人之求仁则知孔门教人之尽性也
论语中所记多是面相授受忠告善道辞简意尽盖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968-0583d.png
平日圣德既已服其心当时诚意柔颜温辞和气又
足以启其信要皆以无厚入有间而不觉其入之深
焉真是法言不容不从而改巽言不容不悦而绎虽
群贤之辞亦自与他书所记载者迥别曰游于圣人
之门难为言他书义理虽邃密尚有可以著精神思
虑处惟论语一书初读之似觉日用平常布帛菽粟
人人不可缺者潜心久之才见得如天地包含遍覆
声色象貌充塞太虚成大成小各正性命意似化育
足以启其信要皆以无厚入有间而不觉其入之深
焉真是法言不容不从而改巽言不容不悦而绎虽
群贤之辞亦自与他书所记载者迥别曰游于圣人
之门难为言他书义理虽邃密尚有可以著精神思
虑处惟论语一书初读之似觉日用平常布帛菽粟
人人不可缺者潜心久之才见得如天地包含遍覆
声色象貌充塞太虚成大成小各正性命意似化育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968-0584a.png
之神卒莫得而形容之矣然玩味愈久其意味愈觉
隽永一草一虫莫非造化之全功一字一语莫非圣
门之全学导翕河涉长江者尚可溯流穷源而假舟
航以泛溟渤终莫睹其涯涘渊渊浩浩何所容其测
识哉
论语
孔子其天乎论语二十篇其诸天之时行物生所散
见乎何也圣神功化若未易窥测而不出乎庸言庸
隽永一草一虫莫非造化之全功一字一语莫非圣
门之全学导翕河涉长江者尚可溯流穷源而假舟
航以泛溟渤终莫睹其涯涘渊渊浩浩何所容其测
识哉
论语
孔子其天乎论语二十篇其诸天之时行物生所散
见乎何也圣神功化若未易窥测而不出乎庸言庸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968-0584b.png
行之间故曰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即其首揭学习一语启迪万世要亦夫子自
道也盖自志学以至从心终生发愤不厌不倦无非
求满此志学之分量耳但学之宗旨不越求仁何论
语记载若此其不齐乎自今观之孔子非多学而识
也信然矣学诗学礼学易学文好古敏求乃谆谆以
此为训而子贡亦谓其焉不学者非欺我也故教一
也曰有教无类足矣然博文约礼启愤发悱教固多
是丘也即其首揭学习一语启迪万世要亦夫子自
道也盖自志学以至从心终生发愤不厌不倦无非
求满此志学之分量耳但学之宗旨不越求仁何论
语记载若此其不齐乎自今观之孔子非多学而识
也信然矣学诗学礼学易学文好古敏求乃谆谆以
此为训而子贡亦谓其焉不学者非欺我也故教一
也曰有教无类足矣然博文约礼启愤发悱教固多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968-0584c.png
术而进求退由且因人异施焉政一也曰为政以德
足矣然节用爱人尊美屏恶政固多端而赐达求艺
且因人异用焉同一问孝也如无违疾忧敬养色难
孝可一端尽乎同一问政也如先劳无倦兵食民信
政可一端尽乎至同一问仁克复一语若足以尽为
仁之要矣然不特敬恕讱言问答异即樊迟一人三
问三答不可为典要有如此况己欲立也即欲立人
己欲达也即欲达人既直指仁者之心体己不欲也
足矣然节用爱人尊美屏恶政固多端而赐达求艺
且因人异用焉同一问孝也如无违疾忧敬养色难
孝可一端尽乎同一问政也如先劳无倦兵食民信
政可一端尽乎至同一问仁克复一语若足以尽为
仁之要矣然不特敬恕讱言问答异即樊迟一人三
问三答不可为典要有如此况己欲立也即欲立人
己欲达也即欲达人既直指仁者之心体己不欲也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968-0584d.png
即勿施于人又详示学者之真功此无他言教若人
人殊随物曲成人则一也如一火散为千灯异照同
明一水流灌百川殊𣲖共海所以赐也滞于守一承
其教即悟诗意之无穷商也拘于见一承其教即悟
执礼之有本回也仰钻涉于无诱之以博约而卓然
有真见参也省身泥于有启之以一贯而唯然无方
体悦开与点化雨及时老安少怀物各得所无行不
与兹可槩见矣岂独言教为然哉试从孔子所自躬
人殊随物曲成人则一也如一火散为千灯异照同
明一水流灌百川殊𣲖共海所以赐也滞于守一承
其教即悟诗意之无穷商也拘于见一承其教即悟
执礼之有本回也仰钻涉于无诱之以博约而卓然
有真见参也省身泥于有启之以一贯而唯然无方
体悦开与点化雨及时老安少怀物各得所无行不
与兹可槩见矣岂独言教为然哉试从孔子所自躬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968-0585a.png
行者观之仕以行义固欲以有道易无道至辙环问
津畏匡要宋绝粮陈蔡叔孙毁于朝接舆沮溺讥刺
于田野斯时也若可以已也犹南子可见阳货可与
言公山弗扰佛肸召可往此其心何心也鸟兽不可
同群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此其仁爱天下之心浩
浩乎一天之时行不息物生不穷也然卫灵齐景季
桓子一有不合明日遂行犹之乾道变化孰得而测
之哉可见周流列国固期明良之一遇而乐得英才
津畏匡要宋绝粮陈蔡叔孙毁于朝接舆沮溺讥刺
于田野斯时也若可以已也犹南子可见阳货可与
言公山弗扰佛肸召可往此其心何心也鸟兽不可
同群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此其仁爱天下之心浩
浩乎一天之时行不息物生不穷也然卫灵齐景季
桓子一有不合明日遂行犹之乾道变化孰得而测
之哉可见周流列国固期明良之一遇而乐得英才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968-0585b.png
以教育之洙泗之滨訚訚侃侃俾千古道脉迄今不
坠虽未得绥动乎春秋之邦家然宗庙百官之富美
万代如见者以有论语在也所以四科并列四教错
陈道固不越乎日用常行而人皆可为尧舜亹亹乎
联属四海九州为一体会通百千万载为一时孰非
孔子求仁一脉以诏诰于无穷哉是故天不可窥也
即其运行时物者固可测其无言之蕴孔子不可作
矣即其散见论语者亦可窥其无隐之精然则学孔
坠虽未得绥动乎春秋之邦家然宗庙百官之富美
万代如见者以有论语在也所以四科并列四教错
陈道固不越乎日用常行而人皆可为尧舜亹亹乎
联属四海九州为一体会通百千万载为一时孰非
孔子求仁一脉以诏诰于无穷哉是故天不可窥也
即其运行时物者固可测其无言之蕴孔子不可作
矣即其散见论语者亦可窥其无隐之精然则学孔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968-0585c.png
子之学者一宗乎论语之所记载不特下学上达之
法程有可依据虽各举一言以服膺亦可入道庶不
至耽空寂泥词章举一废百如异端之流弊也虽然
他书纵隐微秘密凡颖慧之士尚可以智见测度自
谓妙悟神解独论语一书真所谓淡而不厌简而文
温而理彻上彻下纵于圣学有深造者终不能一一
与之相当此论语所以难学也噫人人读此论语程
子谓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反观以为
法程有可依据虽各举一言以服膺亦可入道庶不
至耽空寂泥词章举一废百如异端之流弊也虽然
他书纵隐微秘密凡颖慧之士尚可以智见测度自
谓妙悟神解独论语一书真所谓淡而不厌简而文
温而理彻上彻下纵于圣学有深造者终不能一一
与之相当此论语所以难学也噫人人读此论语程
子谓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反观以为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968-0585d.png
何如
学习
论语二十篇具载孔子诲门弟子及对当时国君大
夫何循循善诱哉今读其书欲会通其指归如入孝
出弟诗书执礼文行忠信无一非教荡荡乎莫得而
名之矣后人欲执泥一说标为圣门宗旨何异于日
星露雷各指一以名天道哉但圣道大不可窥其因
材而笃之教又不可测譬卢扁之门诸病者群聚乞
学习
论语二十篇具载孔子诲门弟子及对当时国君大
夫何循循善诱哉今读其书欲会通其指归如入孝
出弟诗书执礼文行忠信无一非教荡荡乎莫得而
名之矣后人欲执泥一说标为圣门宗旨何异于日
星露雷各指一以名天道哉但圣道大不可窥其因
材而笃之教又不可测譬卢扁之门诸病者群聚乞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968-0586a.png
医针砭所施动中膏肓片咀所投顿愈痿痹凡起死
回生靡不药之为全人焉虽圣神功巧不可名状幸
而穴法良方与脉决并存乃活人心之所寄也论语
所载孰非孔子之方脉哉医必有活人心始可语良
医而学之一字乃孔子顶门针法也故首揭示人只
在学习得非一书大旨之所关乎苟读其书遵其教
而学之旨意且未了彻则与圣学异趋者有之矣不
知论语所寄乃圣门全学特不可各执一说以训释
回生靡不药之为全人焉虽圣神功巧不可名状幸
而穴法良方与脉决并存乃活人心之所寄也论语
所载孰非孔子之方脉哉医必有活人心始可语良
医而学之一字乃孔子顶门针法也故首揭示人只
在学习得非一书大旨之所关乎苟读其书遵其教
而学之旨意且未了彻则与圣学异趋者有之矣不
知论语所寄乃圣门全学特不可各执一说以训释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968-0586b.png
之也何也学者肇于说命大发明于孔门后儒训释
祖学于古训者则曰学之为言效也然称颜回好学
乃在不迁怒不贰过效岂足以尽之乎因谐声转注
者则曰学之为言觉也然言君子好学乃在敏事慎
言觉岂足以尽之乎据为之不厌者则曰学即躬行
是也然夫子焉不学而博学于文好古敏求为岂足
以尽之乎至谓离经辩志以博文强记为学者取證
于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之语是谓诵读非学不可也
祖学于古训者则曰学之为言效也然称颜回好学
乃在不迁怒不贰过效岂足以尽之乎因谐声转注
者则曰学之为言觉也然言君子好学乃在敏事慎
言觉岂足以尽之乎据为之不厌者则曰学即躬行
是也然夫子焉不学而博学于文好古敏求为岂足
以尽之乎至谓离经辩志以博文强记为学者取證
于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之语是谓诵读非学不可也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968-0586c.png
学易学诗学礼学道又岂诵读云乎哉可见学之所
包者广未可专以一字一义偏言之也学之义不明
况好学乎所好不在乎学则虽仁知信直勇刚俱各
有蔽况所学一偏效则模做格式觉则寂照圆通为
则砥砺行检记诵则训诂辞章各就所见以求进益
使圣学之全不见于后世者职此故也欲学圣人之
全学者恶可于论语开卷第一义而忽之哉然亦不
必他求也本诸身心性命合前诸义而会通之大义
包者广未可专以一字一义偏言之也学之义不明
况好学乎所好不在乎学则虽仁知信直勇刚俱各
有蔽况所学一偏效则模做格式觉则寂照圆通为
则砥砺行检记诵则训诂辞章各就所见以求进益
使圣学之全不见于后世者职此故也欲学圣人之
全学者恶可于论语开卷第一义而忽之哉然亦不
必他求也本诸身心性命合前诸义而会通之大义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968-0586d.png
可默识矣习之义云何尝读易六十四卦文王独于
坎曰习坎周爻孔彖皆因之盖水之习于坎也自古
迄今逝者如斯盈科放海不舍昼夜是他物之习也
尚有息时惟水之习也无一时息观之习坎时习之
义了然矣大象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常习时习
意也兑之大象曰君子以朋友讲习是习亦泽水取
象兑说也观之水淫溢浃洽活泼动荡无时不习即
无时不悦学习而悦亦可得意于象外矣何待习熟
坎曰习坎周爻孔彖皆因之盖水之习于坎也自古
迄今逝者如斯盈科放海不舍昼夜是他物之习也
尚有息时惟水之习也无一时息观之习坎时习之
义了然矣大象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常习时习
意也兑之大象曰君子以朋友讲习是习亦泽水取
象兑说也观之水淫溢浃洽活泼动荡无时不习即
无时不悦学习而悦亦可得意于象外矣何待习熟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968-0587a.png
然后悦乎况兑悦在乎朋友之讲习则朋来而乐不
待言矣可见如此而学即如此而习体天行健自强
不息故悦乐在我又何待于人之知不知为欣戚哉
此其所以为君子也百川学海而至于海者惟在时
习之不已君子之学犹是也或曰时之义果无间断
如禹之惜阴抑善变通如巽以行权耶曰皆是也天
之运也积十二时以成日积四时以成岁惟其无间
断是以常变通也君子之时中也惟时时此未发之
待言矣可见如此而学即如此而习体天行健自强
不息故悦乐在我又何待于人之知不知为欣戚哉
此其所以为君子也百川学海而至于海者惟在时
习之不已君子之学犹是也或曰时之义果无间断
如禹之惜阴抑善变通如巽以行权耶曰皆是也天
之运也积十二时以成日积四时以成岁惟其无间
断是以常变通也君子之时中也惟时时此未发之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968-0587b.png
中而不离须臾则喜怒哀乐皆中节而时措时出在
其中矣盍于孔子观之自十五志学以至七十从心
曰发愤忘食曰学而不厌无非及时进脩之意则是
学而时习乃其所自道焉所以与时偕行而为圣之
时者此也然则学岂无其要哉详玩论语二十篇殆
不越乎求仁而已矣人心生生之机本无一时间断
学者学此习者习此悦者悦此故其篇章次以孝弟
为仁之本又次以巧言令色鲜仁皆有深意存焉则
其中矣盍于孔子观之自十五志学以至七十从心
曰发愤忘食曰学而不厌无非及时进脩之意则是
学而时习乃其所自道焉所以与时偕行而为圣之
时者此也然则学岂无其要哉详玩论语二十篇殆
不越乎求仁而已矣人心生生之机本无一时间断
学者学此习者习此悦者悦此故其篇章次以孝弟
为仁之本又次以巧言令色鲜仁皆有深意存焉则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968-0587c.png
凡各篇散见固皆圣神功巧之妙用而欲立欲达老
安少怀实不外乎活人心之真脉诀也信乎论语一
书惟在学习说三字而孔门学脉不外求仁一言
志学
孔子万世师也志圣学者必师孔子而孔子之学何
学乎观其由十五以至七十自述志学而立不惑知
命耳顺不踰矩若后世年谱然其终身忘食忘忧不
厌不倦亦若可想见矣但其散见于论语所记录者
安少怀实不外乎活人心之真脉诀也信乎论语一
书惟在学习说三字而孔门学脉不外求仁一言
志学
孔子万世师也志圣学者必师孔子而孔子之学何
学乎观其由十五以至七十自述志学而立不惑知
命耳顺不踰矩若后世年谱然其终身忘食忘忧不
厌不倦亦若可想见矣但其散见于论语所记录者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968-0587d.png
曾未见有希奇越常可喜可愕为古今之绝德何哉
然不如丘之好学乃其所自道焉不过曰好古敏求
躬行未得且以脩德讲学徙义改过未能为己忧自
言所志亦不过曰老安少怀朋友信而已矣其在乡
也不过恂恂似不能言其在宗庙朝廷也不过便便
惟谨其接人也不过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见衰冕
与瞽者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其日用常行不过食不
语寝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红紫不以为亵服而
然不如丘之好学乃其所自道焉不过曰好古敏求
躬行未得且以脩德讲学徙义改过未能为己忧自
言所志亦不过曰老安少怀朋友信而已矣其在乡
也不过恂恂似不能言其在宗庙朝廷也不过便便
惟谨其接人也不过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见衰冕
与瞽者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其日用常行不过食不
语寝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红紫不以为亵服而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968-0588a.png
已矣至事公卿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则曰
何有于我仁不忧智不惑勇不惧则曰丘未之能然
则圣人之学所以师万世者果安在乎况以此而为
之不厌即以此而诲人不倦其教不过文行忠信而
已其雅言不过诗书执礼而已其训弟子不过孝弟
谨信爱众亲仁而已问孝不过曰色难敬养问政不
过曰足食足兵若仁则圣学所宗也曰志即无恶曰
欲仁即仁至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未见力
何有于我仁不忧智不惑勇不惧则曰丘未之能然
则圣人之学所以师万世者果安在乎况以此而为
之不厌即以此而诲人不倦其教不过文行忠信而
已其雅言不过诗书执礼而已其训弟子不过孝弟
谨信爱众亲仁而已问孝不过曰色难敬养问政不
过曰足食足兵若仁则圣学所宗也曰志即无恶曰
欲仁即仁至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未见力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968-0588b.png
不足者所以群弟子问仁不曰讱言则曰居处恭执
事敬与人忠而已后人乃云此特其浅浅者然出门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亦何尝离邦家也犹云此
非其至者然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亦何尝离乎
视听言动也自今观之将谓其家庭有异闻乎闻诗
闻礼已矣故孝友即为政也将谓其及门有异教乎
启愤发悱本有教无类也是故虽曰无知未尝不叩
竭两端虽曰君子不多未尝不多闻多见虽曰无可
事敬与人忠而已后人乃云此特其浅浅者然出门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亦何尝离邦家也犹云此
非其至者然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亦何尝离乎
视听言动也自今观之将谓其家庭有异闻乎闻诗
闻礼已矣故孝友即为政也将谓其及门有异教乎
启愤发悱本有教无类也是故虽曰无知未尝不叩
竭两端虽曰君子不多未尝不多闻多见虽曰无可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968-0588c.png
无不可未尝不用行舍藏虽曰知我其天未尝不下
学上达信乎无行不与人人可以与知而与能也然
此自后学揣度圣人或不足以窥其微乎观其称君
子好学不出乎敏事慎言称颜回好学以告其国君
大夫亦惟在不迁怒贰过实实可信矣况及门三千
速肖者七十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纵如闵冉之俦尚
无与于圣学之传焉至称天丧予独归颜回回之竭
才卓尔初不越乎博文约礼而乐虽超乎箪瓢之外
学上达信乎无行不与人人可以与知而与能也然
此自后学揣度圣人或不足以窥其微乎观其称君
子好学不出乎敏事慎言称颜回好学以告其国君
大夫亦惟在不迁怒贰过实实可信矣况及门三千
速肖者七十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纵如闵冉之俦尚
无与于圣学之传焉至称天丧予独归颜回回之竭
才卓尔初不越乎博文约礼而乐虽超乎箪瓢之外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968-0588d.png
然无所不悦未尝不由于终日之与言也回之亚参
独得其宗以其有一贯之唯也又只曰夫子之道忠
恕而已矣则未悟之前功勤三省何启手启足之时
尚惓惓于三贵乎哉其他如商之起予不离乎诗礼
点之可与不离乎春风咏歌虽语师以参前倚衡之
见不离乎忠信笃敬虽语赐以无言之天不离乎时
行物生故赐称夫子无常师亦未尝不自识大识小
之贤者而学之也然则圣人之学果安在乎论语二
独得其宗以其有一贯之唯也又只曰夫子之道忠
恕而已矣则未悟之前功勤三省何启手启足之时
尚惓惓于三贵乎哉其他如商之起予不离乎诗礼
点之可与不离乎春风咏歌虽语师以参前倚衡之
见不离乎忠信笃敬虽语赐以无言之天不离乎时
行物生故赐称夫子无常师亦未尝不自识大识小
之贤者而学之也然则圣人之学果安在乎论语二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968-0589a.png
十篇果皆圣人粗迹而未足以记其蕴奥乎何为圣
学皆不离伦物言行之显卒无希奇越常者如异教
浸淫人心而莫之解也噫夫子尝自言之矣索隐行
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
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惟圣者能之于此真信不疑圣人志学宗谱昭然尽
发泄于论语各篇章者当不待辩说矣虽然世之习
举子业者莫不曰志学即志乎不踰矩之学也诚哉
学皆不离伦物言行之显卒无希奇越常者如异教
浸淫人心而莫之解也噫夫子尝自言之矣索隐行
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
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惟圣者能之于此真信不疑圣人志学宗谱昭然尽
发泄于论语各篇章者当不待辩说矣虽然世之习
举子业者莫不曰志学即志乎不踰矩之学也诚哉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968-0589b.png
是言也圣人一言一动载在论语者孰非其心矩之
显示乎然则志圣人之学者必师孔子又有出于心
矩之外者乎奈何聪颖之士悦怪贪奇忽迩慕远效
异教单提直指标一说以为秘藏捷径不可以能智
求不可以思议尽不可以修證得不可以权贵显自
赞无上妙道世所希有虽举一废百勿恤焉又何怪
其视论语记录悉学究之常谈哉噫士真矢志圣学
而矩在吾心且幸而论语具存也异教恶得而惑之
显示乎然则志圣人之学者必师孔子又有出于心
矩之外者乎奈何聪颖之士悦怪贪奇忽迩慕远效
异教单提直指标一说以为秘藏捷径不可以能智
求不可以思议尽不可以修證得不可以权贵显自
赞无上妙道世所希有虽举一废百勿恤焉又何怪
其视论语记录悉学究之常谈哉噫士真矢志圣学
而矩在吾心且幸而论语具存也异教恶得而惑之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968-0589c.png
周监二代
四海风俗美恶一朝政治污隆系大君所尚何如而
创业之君尤一代好尚之根源也好尚不齐大略不
过文质两端已尔虽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二者不
可偏废也但无文之质不失其为质无质之文则不
可以为文故与其文有馀质不足莫若文不足而质
有馀也况质则浑朴非人情所喜故人君欲敦笃俭
约为天下先犹日见其不足也若文则侈靡华丽乃
四海风俗美恶一朝政治污隆系大君所尚何如而
创业之君尤一代好尚之根源也好尚不齐大略不
过文质两端已尔虽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二者不
可偏废也但无文之质不失其为质无质之文则不
可以为文故与其文有馀质不足莫若文不足而质
有馀也况质则浑朴非人情所喜故人君欲敦笃俭
约为天下先犹日见其不足也若文则侈靡华丽乃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968-0589d.png
人情所争好不待倡导祗日见其有馀矣盍自天地
开辟以来观其变态之渐乎洪荒之世纯乎质也帝
王代兴风气日开耕稼兴而饮茹毛血者不复见矣
簠簋兴而污樽坏饮者不复见矣书契兴而结绳纪
事者不复见矣由羲黄而唐虞而夏商而成周吾见
质之日趋于文犹江河之日趋于海虽欲挽而止之
不可得也何后儒因孔子谓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遂有周尚文之说因孔子谓殷因夏礼周因殷礼遂
开辟以来观其变态之渐乎洪荒之世纯乎质也帝
王代兴风气日开耕稼兴而饮茹毛血者不复见矣
簠簋兴而污樽坏饮者不复见矣书契兴而结绳纪
事者不复见矣由羲黄而唐虞而夏商而成周吾见
质之日趋于文犹江河之日趋于海虽欲挽而止之
不可得也何后儒因孔子谓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遂有周尚文之说因孔子谓殷因夏礼周因殷礼遂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968-0590a.png
以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忠质文三统即如夏
建寅商建子周建丑改时改月已于春王正月详辨
之矣若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其果然哉自后世品
题三代犹可说也谓禹汤文武有心以尚之则非矣
何也粉饰日增谓能修上世之不足而务求前人之
所未完以为成功而不知其不若使上世之质未散
而前人之朴常在也况世道愈趋愈下虽后代创业
之主未有不欲挽侈靡之习以还之浑厚者厥后每
建寅商建子周建丑改时改月已于春王正月详辨
之矣若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其果然哉自后世品
题三代犹可说也谓禹汤文武有心以尚之则非矣
何也粉饰日增谓能修上世之不足而务求前人之
所未完以为成功而不知其不若使上世之质未散
而前人之朴常在也况世道愈趋愈下虽后代创业
之主未有不欲挽侈靡之习以还之浑厚者厥后每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968-0590b.png
每以文而灭质也三代君相皆圣人也独见不及此
以各审所尚乎桀为琼宫瑶台纣作奇技淫巧俱以
文彩靡丽竭民脂膏自取灭亡乃谓忠之敝愚质之
敝野何指而云然也书曰缵禹旧服曰反商政政由
旧亦未闻其救忠以质救质以文也即如武王胜殷
未及下车封黄帝尧舜后下车封王子墓释箕子囚
表商容闾凡此莫非崇尚忠厚质朴岂假此润色太
平而济其质之不及哉可见忠质文迭尚虽载在礼
以各审所尚乎桀为琼宫瑶台纣作奇技淫巧俱以
文彩靡丽竭民脂膏自取灭亡乃谓忠之敝愚质之
敝野何指而云然也书曰缵禹旧服曰反商政政由
旧亦未闻其救忠以质救质以文也即如武王胜殷
未及下车封黄帝尧舜后下车封王子墓释箕子囚
表商容闾凡此莫非崇尚忠厚质朴岂假此润色太
平而济其质之不及哉可见忠质文迭尚虽载在礼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968-0590c.png
经不过因孔子赞周文郁郁故牵合傅会之耳不然
孔子从周从其文也先进之后反欲从夏商野人之
陋与武周尚文之辨只此可以决之矣
一贯
古今言道统者尧以执中传之舜孔以一贯传之曾
先圣后圣无间然也欲求一贯之旨盍求诸执中之
传乎子思子本家学作为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谓
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
孔子从周从其文也先进之后反欲从夏商野人之
陋与武周尚文之辨只此可以决之矣
一贯
古今言道统者尧以执中传之舜孔以一贯传之曾
先圣后圣无间然也欲求一贯之旨盍求诸执中之
传乎子思子本家学作为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谓
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968-0590d.png
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又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
中惟时时此未发之中而大本立焉则溥博渊泉时
措时出莫非太和之流行莫非此率性之道而达之
天下沛如矣一即中也中即未发也虞廷孔门岂二
道哉且大学乃曾子传自孔门者也明德亲民止至
善而要在知止知止则定静安虑得凡天下国家身
心意知物一以贯之矣知止非即一贯执中之旨乎
所以戒慎于不睹不闻斯目善天下之色耳善天下
中惟时时此未发之中而大本立焉则溥博渊泉时
措时出莫非太和之流行莫非此率性之道而达之
天下沛如矣一即中也中即未发也虞廷孔门岂二
道哉且大学乃曾子传自孔门者也明德亲民止至
善而要在知止知止则定静安虑得凡天下国家身
心意知物一以贯之矣知止非即一贯执中之旨乎
所以戒慎于不睹不闻斯目善天下之色耳善天下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968-0591a.png
之声天聪天明所自出也敬信于不言不动斯言而
世为天下法行而世为天下则声律身度所自来也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无能而无不能也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无知而无不知也易无思无为也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
地此一贯也故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此天之所以
为天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圣人此一贯也故曰于
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此文王之所以为文也天何
世为天下法行而世为天下则声律身度所自来也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无能而无不能也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无知而无不知也易无思无为也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
地此一贯也故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此天之所以
为天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圣人此一贯也故曰于
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此文王之所以为文也天何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968-0591b.png
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所以时行物
生者亦何言之所能尽哉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
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其所以同归一
致者亦何所容其思虑哉故曰天地之常以其心普
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也广
引博证所谓一贯所谓执中不可以会通而默识之
哉或曰参唯一贯矣乃以忠恕尽夫子之道果以近
易者晓门人欤盖道无远近难易而杂以有我之私
生者亦何言之所能尽哉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
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其所以同归一
致者亦何所容其思虑哉故曰天地之常以其心普
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也广
引博证所谓一贯所谓执中不可以会通而默识之
哉或曰参唯一贯矣乃以忠恕尽夫子之道果以近
易者晓门人欤盖道无远近难易而杂以有我之私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968-0591c.png
者二之也中心为忠如心为恕惟中心无为浑然未
发之体一切如心以行之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则直下人我一体己私尽融推之天下何往不达
而道岂有馀蕴哉或又曰舜于执中之外益之以危
微精一曾子一贯之外易之以忠恕何欤盖道本中
也本一也然而无定在无定名也舜曾恐人求之幽
深玄远故危微精一忠恕之言无非欲人反求诸身
心而近里着已有所持循以为功也若执言诠则人
发之体一切如心以行之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则直下人我一体己私尽融推之天下何往不达
而道岂有馀蕴哉或又曰舜于执中之外益之以危
微精一曾子一贯之外易之以忠恕何欤盖道本中
也本一也然而无定在无定名也舜曾恐人求之幽
深玄远故危微精一忠恕之言无非欲人反求诸身
心而近里着已有所持循以为功也若执言诠则人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968-0591d.png
人殊矣孔之一即异乎尧之中矣孰知盘随山移而
针则有定舟随水转而舵则常操使操舵用针者无
活法焉则执中无权执一贼道弊可胜言哉虽然尧
以执中传之舜舜传之禹孔以一贯语乎参又语乎
赐道固得人而后传也不知其语舜禹语曾赐正所
以教万世无穷也但自生民以来前而唐虞群圣人
都俞吁咈协恭和衷相与警惕于朝堂之上此一时
也君臣即师友也继而春秋群圣贤考德问业义重
针则有定舟随水转而舵则常操使操舵用针者无
活法焉则执中无权执一贼道弊可胜言哉虽然尧
以执中传之舜舜传之禹孔以一贯语乎参又语乎
赐道固得人而后传也不知其语舜禹语曾赐正所
以教万世无穷也但自生民以来前而唐虞群圣人
都俞吁咈协恭和衷相与警惕于朝堂之上此一时
也君臣即师友也继而春秋群圣贤考德问业义重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968-0592a.png
聚乐相与切琢于洙泗之滨此一时也师友即君臣
也其间如汤尹文武周召翕然唐虞之休风如周程
张邵朱陆宛乎孔氏之家法不如此而望其德业之
相成圣学之大昌未之有也是故有志圣学而执中
一贯其道脉如故也在天在田圣作物睹声应气求
云龙风虎不有旷世相传者在乎
发愤
自吾人之视圣人也从容中道浑然纯一而不已自
也其间如汤尹文武周召翕然唐虞之休风如周程
张邵朱陆宛乎孔氏之家法不如此而望其德业之
相成圣学之大昌未之有也是故有志圣学而执中
一贯其道脉如故也在天在田圣作物睹声应气求
云龙风虎不有旷世相传者在乎
发愤
自吾人之视圣人也从容中道浑然纯一而不已自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968-0592b.png
圣人自视则常若不及歉然望道未见之心也惟圣
不自圣常若望道而未之见此所以纯一不已而为
天下之至圣乎何也道无穷学无穷圣人之心与之
俱无穷也盍观诸天乎天行一昼夜周三百六十五
度自混沌初辟以来运行无一息停惟健故也圣人
体天行健所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也圣人其天乎愤非他也即人心勃然之
生机也乐非他也即生机之欣欣畅达不能自已也
不自圣常若望道而未之见此所以纯一不已而为
天下之至圣乎何也道无穷学无穷圣人之心与之
俱无穷也盍观诸天乎天行一昼夜周三百六十五
度自混沌初辟以来运行无一息停惟健故也圣人
体天行健所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也圣人其天乎愤非他也即人心勃然之
生机也乐非他也即生机之欣欣畅达不能自已也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968-0592c.png
人人有此愤机特不能自开发尔不然何为以不善
名之即艴然变色也或偶一发动而真机不露不能
常发常愤中心不乐反自遏其生生之机矣圣人之
为人也惟恐一日不能自尽其分惟恐一息不能自
全其天以自遏其生机故其愤常发虽食且忘焉自
他人观之若或不堪圣人则孜孜汲汲油然豁然若
有必如是而后能自快于心者外此又何忧乎所谓
乐则生生则恶可已则不知手舞而足蹈矣盖惟常
名之即艴然变色也或偶一发动而真机不露不能
常发常愤中心不乐反自遏其生生之机矣圣人之
为人也惟恐一日不能自尽其分惟恐一息不能自
全其天以自遏其生机故其愤常发虽食且忘焉自
他人观之若或不堪圣人则孜孜汲汲油然豁然若
有必如是而后能自快于心者外此又何忧乎所谓
乐则生生则恶可已则不知手舞而足蹈矣盖惟常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968-0592d.png
愤自尔忘食夫我则不暇也惟其常乐自尔忘忧忧
亦无自而行也惟其常发愤而忘食所以常乐而忘
忧即所谓我乐此不为疲也常愤常乐一出于天机
自然之发生而不参之以一毫人力且不自知其愤
不自知其乐不知老之将至如草木自萌蘖初发至
合抱参天一段生机欣欣向荣无一息间也或曰夫
子天纵将圣生知安行何事愤发不过谦己诲人耳
不知圣人言皆实言而发愤之言乃所以自状其为
亦无自而行也惟其常发愤而忘食所以常乐而忘
忧即所谓我乐此不为疲也常愤常乐一出于天机
自然之发生而不参之以一毫人力且不自知其愤
不自知其乐不知老之将至如草木自萌蘖初发至
合抱参天一段生机欣欣向荣无一息间也或曰夫
子天纵将圣生知安行何事愤发不过谦己诲人耳
不知圣人言皆实言而发愤之言乃所以自状其为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968-0593a.png
人之实故曰为之不厌曰学而不厌曰好古敏求曰
不敢不勉曰一日用力于仁曰吾弗能已曰学如不
及犹恐失之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曰不如丘
之好学皆发愤之意也不愤不启教人且然何独于
其所自学者而疑之回也欲罢不能参乎死而后已
其家法固如此也或曰始而愤终而乐惟其道有得
与未得故一愤一乐相需而不穷耳安能一愤即乐
耶殊不知勇士不忘丧元且有视刀锯鼎镬甘如饴
不敢不勉曰一日用力于仁曰吾弗能已曰学如不
及犹恐失之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曰不如丘
之好学皆发愤之意也不愤不启教人且然何独于
其所自学者而疑之回也欲罢不能参乎死而后已
其家法固如此也或曰始而愤终而乐惟其道有得
与未得故一愤一乐相需而不穷耳安能一愤即乐
耶殊不知勇士不忘丧元且有视刀锯鼎镬甘如饴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968-0593b.png
者颜子箪瓢不改其乐岂始犹不乐必待久之而后
乐耶况发愤忘食苟非真乐在中举天下无以尚之
虽一日且难之矣安能由之以终身也或曰日用饮
食在凡人且安其常使圣人非自谦之意则愤发遽
至忘食何有于动容周旋之中礼乎不知安于饮食
宴乐之常者此所以为凡人也若好学君子且不求
安饱而敏事慎言雍容自有所在矣观舜之羹墙见
尧引慝号泣禹过门不入三饭三哺文日昃不遑暇
乐耶况发愤忘食苟非真乐在中举天下无以尚之
虽一日且难之矣安能由之以终身也或曰日用饮
食在凡人且安其常使圣人非自谦之意则愤发遽
至忘食何有于动容周旋之中礼乎不知安于饮食
宴乐之常者此所以为凡人也若好学君子且不求
安饱而敏事慎言雍容自有所在矣观舜之羹墙见
尧引慝号泣禹过门不入三饭三哺文日昃不遑暇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968-0593c.png
食周终夜仰思坐以待旦孰非发愤忘食罔敢暇逸
之举动乎或曰乐本吾性真体也发愤忘食正以求
此忘忧之真乐耳不知愤乐之先后一分则以愤为
发心之初乐为得道之效似亦有见如此则愤以求
乐既乐即无所事愤矣故近世之学有学宗自然顿
悟乐体则乐即是学流连光景玩弄意趣调停于勿
忘勿助间自以为鸢飞鱼跃春风沂水而超然其自
得焉所以终生悠游自在以小成自安不复更求进
之举动乎或曰乐本吾性真体也发愤忘食正以求
此忘忧之真乐耳不知愤乐之先后一分则以愤为
发心之初乐为得道之效似亦有见如此则愤以求
乐既乐即无所事愤矣故近世之学有学宗自然顿
悟乐体则乐即是学流连光景玩弄意趣调停于勿
忘勿助间自以为鸢飞鱼跃春风沂水而超然其自
得焉所以终生悠游自在以小成自安不复更求进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968-0593d.png
益间有愤机生发反谓障碍性体而遏绝之矣贸贸
然千载无真儒者其弊正坐此也非谓乐不宜也愤
乐一机原无间隔而况以意趣为乐者非自性之真
乐乎试观豪杰之士卓然自树且不肯陶情适兴虚
度光阴又肯以宴安为超脱也耶可见愤之外无乐
愤非强作乐之外无愤乐非意兴虽愤乐在圣心者
渊浩莫窥而其生机活泼亹亹忘倦或亦有可想像
焉者十五志学至七十从心其进修固为有渐而愤
然千载无真儒者其弊正坐此也非谓乐不宜也愤
乐一机原无间隔而况以意趣为乐者非自性之真
乐乎试观豪杰之士卓然自树且不肯陶情适兴虚
度光阴又肯以宴安为超脱也耶可见愤之外无乐
愤非强作乐之外无愤乐非意兴虽愤乐在圣心者
渊浩莫窥而其生机活泼亹亹忘倦或亦有可想像
焉者十五志学至七十从心其进修固为有渐而愤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968-0594a.png
乐谅无一息间断是亦天行之健矣虽然望道未见
日进无疆固孔子圣不自圣之心亦孔子自道其实
也若自吾人视之谓其不思不勉从容中道者此也
谓其与天并运纯一不已者此也外此而谓孔子别
有一道为圣不可知则非吾之所知也已噫自生民
以来未有孔子孰有如孔子发愤者哉愿学孔子者
信其发愤一语而运身转动不自安焉则知耻近勇
圣学其庶几矣
日进无疆固孔子圣不自圣之心亦孔子自道其实
也若自吾人视之谓其不思不勉从容中道者此也
谓其与天并运纯一不已者此也外此而谓孔子别
有一道为圣不可知则非吾之所知也已噫自生民
以来未有孔子孰有如孔子发愤者哉愿学孔子者
信其发愤一语而运身转动不自安焉则知耻近勇
圣学其庶几矣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968-0594b.png
绝四
圣人与人同以其心本同也而其所以异者由人皆
自失其本心惟圣人为能尽之也圣人所以能尽其
心者岂能于其本同之心有所加乎去其所以累吾
心者而已矣盖人心本廓然太虚洞然澄彻虽无所
不包无所不贯而物感即应事过不留如止水无波
或随风变态亦与风俱恬如赤日丽空虽普物毕照
亦与物俱寂故灵明常烱无有一毫能为之累者其
圣人与人同以其心本同也而其所以异者由人皆
自失其本心惟圣人为能尽之也圣人所以能尽其
心者岂能于其本同之心有所加乎去其所以累吾
心者而已矣盖人心本廓然太虚洞然澄彻虽无所
不包无所不贯而物感即应事过不留如止水无波
或随风变态亦与风俱恬如赤日丽空虽普物毕照
亦与物俱寂故灵明常烱无有一毫能为之累者其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968-0594c.png
本体也而其所以累之者岂有他哉曰意曰必曰固
曰我是也人惟不识其本心故随念迁转逐境支离
外之所感万有不齐中之所萌纷杂靡定或有所为
而动或无所为而亦动坐驰卧游生东灭西倏起倏
止千态万状莫可穷诘皆意也由是而事求可功求
成断断乎期于必遂而后已而必则意有定在矣由
是执之弥坚持之愈确硁硁然胶滞不通而固则意
必莫之返焉由是而一事之行一物之得自一念以
曰我是也人惟不识其本心故随念迁转逐境支离
外之所感万有不齐中之所萌纷杂靡定或有所为
而动或无所为而亦动坐驰卧游生东灭西倏起倏
止千态万状莫可穷诘皆意也由是而事求可功求
成断断乎期于必遂而后已而必则意有定在矣由
是执之弥坚持之愈确硁硁然胶滞不通而固则意
必莫之返焉由是而一事之行一物之得自一念以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968-0594d.png
至万念惟知有我而已凡自是自足自私自利皆我
之为病也匪特不善之念不可有苟有意为善必欲
如此以为之至于固守其善私之为一己之善也是
亦有我之病也使四者有一焉则心之本体已为之
锢蔽窒塞况四者相为牵引循环无穷而人之所以
自失本心不能同流天地孰非意必固我之为累哉
此在常人则皆然也间有豪杰之士谓四者皆吾心
所不可有而竭吾力以遏之于以禁止其意禁止其
之为病也匪特不善之念不可有苟有意为善必欲
如此以为之至于固守其善私之为一己之善也是
亦有我之病也使四者有一焉则心之本体已为之
锢蔽窒塞况四者相为牵引循环无穷而人之所以
自失本心不能同流天地孰非意必固我之为累哉
此在常人则皆然也间有豪杰之士谓四者皆吾心
所不可有而竭吾力以遏之于以禁止其意禁止其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968-0595a.png
必禁止其固禁止其我凡所以坚忍克制使不得萌
于中形于外也无所不用其至视常人辗转牵缠于
意必固我者大相径庭矣但毋之一言用力不为不
专不为不苦亦可以为难矣然纵能拔去病根无复
潜藏隐伏之累而尚假人力以参之非天性之自然
也圣人绝无此四者非但无意必固我也如毋意毋
必毋固毋我皆圣人所绝无也何也意必固我常人
之通病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贤者之用功也圣人
于中形于外也无所不用其至视常人辗转牵缠于
意必固我者大相径庭矣但毋之一言用力不为不
专不为不苦亦可以为难矣然纵能拔去病根无复
潜藏隐伏之累而尚假人力以参之非天性之自然
也圣人绝无此四者非但无意必固我也如毋意毋
必毋固毋我皆圣人所绝无也何也意必固我常人
之通病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贤者之用功也圣人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968-0595b.png
并禁止遏绝之功而亦无之到此地位一毫力不可
着大而化圣而不可知也岂圣人之心与人异哉夫
人之心周流变动本无方体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
无不为无思而无不通无可而无不可是心也谓其
有意必固我而有之未免自蔽其心也谓其无意必
固我而毋之亦岂善事其心者乎即如有意不可也
欲其无意而禁止之非意乎有必不可也欲其无必
而禁止之非必乎有固有我不可也欲无固无我而
着大而化圣而不可知也岂圣人之心与人异哉夫
人之心周流变动本无方体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
无不为无思而无不通无可而无不可是心也谓其
有意必固我而有之未免自蔽其心也谓其无意必
固我而毋之亦岂善事其心者乎即如有意不可也
欲其无意而禁止之非意乎有必不可也欲其无必
而禁止之非必乎有固有我不可也欲无固无我而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968-0595c.png
禁之非固与我乎盖水本动也因风以成文固不可
执波以为水而必欲水之无波焉非真知水者矣日
本明也随物以普照固不可执照以为日而必欲日
之无照焉非真知日者矣是以圣人无心以制其意
而必诚其意不可以意名之也无心以制其必而好
谋有成不可以必名之也无心以制其固而确乎不
可拔不可以固名之也无心以制其我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可以我名之也何思何虑同归
执波以为水而必欲水之无波焉非真知水者矣日
本明也随物以普照固不可执照以为日而必欲日
之无照焉非真知日者矣是以圣人无心以制其意
而必诚其意不可以意名之也无心以制其必而好
谋有成不可以必名之也无心以制其固而确乎不
可拔不可以固名之也无心以制其我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可以我名之也何思何虑同归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968-0595d.png
殊途不逆不亿抑亦先觉从心所欲而不踰乎矩欲
即矩也何四者足累其心又何患四者之为心累而
役吾心以为之防耶此圣人所以适得乎心体之常
生生不息化化无穷不可以起灭论不可以有无言
矣否则谓圣人何用禁止者不为无见而改毋作无
岂知既云绝矣又曰无焉于文义果相安乎不识吾
人之本心者不足与语圣人之心不识圣人之心者
恶可与语绝四之旨
即矩也何四者足累其心又何患四者之为心累而
役吾心以为之防耶此圣人所以适得乎心体之常
生生不息化化无穷不可以起灭论不可以有无言
矣否则谓圣人何用禁止者不为无见而改毋作无
岂知既云绝矣又曰无焉于文义果相安乎不识吾
人之本心者不足与语圣人之心不识圣人之心者
恶可与语绝四之旨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968-0596a.png
闻韶
甚矣乐之难知也非闻声知音闻音知乐之难也难
乎闻其乐即知其德焉耳至闻乐知德千载俨然神
交为尤难也是故孔子在齐闻韶岂三月之间日闻
其搏拊戛击遂至肉味不知哉盖耳与韶乐俱融心
与重华俱释精神凝结想自韶乐外举不足以尚之
记者特指饮食一端以见圣人用志不分云耳若徒
聆音察理知其盖天载地盛德蔑加则季札一睹闻
甚矣乐之难知也非闻声知音闻音知乐之难也难
乎闻其乐即知其德焉耳至闻乐知德千载俨然神
交为尤难也是故孔子在齐闻韶岂三月之间日闻
其搏拊戛击遂至肉味不知哉盖耳与韶乐俱融心
与重华俱释精神凝结想自韶乐外举不足以尚之
记者特指饮食一端以见圣人用志不分云耳若徒
聆音察理知其盖天载地盛德蔑加则季札一睹闻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968-0596b.png
间悉已洞澈之矣何待三月亦何有于忘食味耶或
曰闻韶至忘肉味孔子亦不过知韶之美善已尔子
之意乃谓舜孔相孚若有可想像不可以语言形容
焉者子于何而见之哉曰神不一不足以达化思不
沈不足以通微惟诚精之极则鬼神与通故孔子虽
聪明天纵而好古敏求无所不用其极也昔尝学琴
于师襄十日不进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未得其
数也有间曰可以益矣曰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可以
曰闻韶至忘肉味孔子亦不过知韶之美善已尔子
之意乃谓舜孔相孚若有可想像不可以语言形容
焉者子于何而见之哉曰神不一不足以达化思不
沈不足以通微惟诚精之极则鬼神与通故孔子虽
聪明天纵而好古敏求无所不用其极也昔尝学琴
于师襄十日不进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未得其
数也有间曰可以益矣曰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可以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968-0596c.png
益矣曰未得其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怡
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颀然而
长眼如望洋非文王谁能为此也襄子避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也此虽学琴一事亦可见潜神之至
矣扬子云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
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又
曰昔仲尼潜心于文王达之然则忘味于齐也得非
潜心于舜乎是即学琴而闻韶者可知也即潜心于
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颀然而
长眼如望洋非文王谁能为此也襄子避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也此虽学琴一事亦可见潜神之至
矣扬子云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
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又
曰昔仲尼潜心于文王达之然则忘味于齐也得非
潜心于舜乎是即学琴而闻韶者可知也即潜心于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968-0596d.png
韶而学易韦编三绝又可知也尝自述其人曰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见终生发愤则终
生食且忘之又何有于肉味哉信乎不如丘之好学也
或曰先孔子而圣者非一人也未闻神不两用如此
专切何欤曰见尧羹墙非舜乎舜之潜神于尧盖可
想也禹思天下之溺由已至八年三过不入不知有
家矣手足胼胝不知有身矣文王无逸至日昃不遑
暇食周公思兼至坐以待旦不知有饮食寝兴之节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见终生发愤则终
生食且忘之又何有于肉味哉信乎不如丘之好学也
或曰先孔子而圣者非一人也未闻神不两用如此
专切何欤曰见尧羹墙非舜乎舜之潜神于尧盖可
想也禹思天下之溺由已至八年三过不入不知有
家矣手足胼胝不知有身矣文王无逸至日昃不遑
暇食周公思兼至坐以待旦不知有饮食寝兴之节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968-0597a.png
矣何独于孔子而疑之或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心
体之常也若有所好乐则心不正而食不知味在他
人则谓之心不在矣曾谓圣心亦有所欤曰三月不
知肉味门人记之矣不图为乐至斯孔子自叹之矣
正叹为韶乐之深不图一至于此非叹韶音之善美
也即其哭颜渊不自知其恸何以异此盖情所当恸
虽恸且不知而哀不失其节心有当思虽味且不知
而思不出其位此未易言也盍观诸天乎日月朗明
体之常也若有所好乐则心不正而食不知味在他
人则谓之心不在矣曾谓圣心亦有所欤曰三月不
知肉味门人记之矣不图为乐至斯孔子自叹之矣
正叹为韶乐之深不图一至于此非叹韶音之善美
也即其哭颜渊不自知其恸何以异此盖情所当恸
虽恸且不知而哀不失其节心有当思虽味且不知
而思不出其位此未易言也盍观诸天乎日月朗明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968-0597b.png
万象毕照此太虚也雷雨满盈万象絪缊此太虚也
是日月雷雨皆天之用也万象毕照于日月之明而
非著于空万象絪缊于雷雨之屯而非蔽于物圣心
一天也使以众人意见揣度圣心且不知此心体量
必如之何而后尽也而欲尽其心者又耽恋虚明之
景象执滞圆觉之言诠安足以窥圣人闻韶之心哉
至德
道虽人所共由德乃人所自得圣人与人为善人苟
是日月雷雨皆天之用也万象毕照于日月之明而
非著于空万象絪缊于雷雨之屯而非蔽于物圣心
一天也使以众人意见揣度圣心且不知此心体量
必如之何而后尽也而欲尽其心者又耽恋虚明之
景象执滞圆觉之言诠安足以窥圣人闻韶之心哉
至德
道虽人所共由德乃人所自得圣人与人为善人苟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968-0597c.png
有一德鲜不亟称之焉然未尝轻以至德许人也独
于周室既以至德许泰伯矣又以至德称文王尝读
易而䌷绎至德之义于乾曰大哉于坤曰至哉盖坤
元顺承天道是以德合无疆而坤之至德以此文王
三分天下有二以服事殷恪共臣职此所以合德于
坤也称为至德为其让天下于纣也予知之矣其在
泰伯也果谓其当商周之际其德足以朝诸侯有天
下乃弃而不取又泯其迹为荆蛮之逃此德之所以
于周室既以至德许泰伯矣又以至德称文王尝读
易而䌷绎至德之义于乾曰大哉于坤曰至哉盖坤
元顺承天道是以德合无疆而坤之至德以此文王
三分天下有二以服事殷恪共臣职此所以合德于
坤也称为至德为其让天下于纣也予知之矣其在
泰伯也果谓其当商周之际其德足以朝诸侯有天
下乃弃而不取又泯其迹为荆蛮之逃此德之所以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968-0597d.png
为至极欤如此则泰伯为至德在太王为不臣矣然
则剪商之说非欤鲁颂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自后人
观之太王迁岐之日实周室代商之始谓其肇基王
迹非谓其志欲取商也且太王时商祚方隆其不得
已而迁岐求避狄难且不暇安得遽怀不臣之心欲
剪商之祚哉己之土地且捐以与狄而不顾乃欲取
商之土地以自王焉吾知太王断不然也观文王值
纣方稔虽三分有二事殷如故犹不免羑里之难太
则剪商之说非欤鲁颂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自后人
观之太王迁岐之日实周室代商之始谓其肇基王
迹非谓其志欲取商也且太王时商祚方隆其不得
已而迁岐求避狄难且不暇安得遽怀不臣之心欲
剪商之祚哉己之土地且捐以与狄而不顾乃欲取
商之土地以自王焉吾知太王断不然也观文王值
纣方稔虽三分有二事殷如故犹不免羑里之难太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968-0598a.png
王之时何时也不敢蓄无君之心也明矣若泰伯当
太丁帝乙之世安能朝诸侯有天下哉纵使足以王
时势在我而嗣位后祗守臣节以终身亦不失为让
商矣乃远逃以成父剪商之志谓之固让吾不知也
然则泰伯不嗣周统孔子谓其三以天下让何哉盖
泰伯仲雍季历皆太王子也太王因季历生文王知
有圣德而欲传之故泰伯顺承父志与仲雍同窜荆
蛮方其逃也以国让之王季也厥后文王三分有二
太丁帝乙之世安能朝诸侯有天下哉纵使足以王
时势在我而嗣位后祗守臣节以终身亦不失为让
商矣乃远逃以成父剪商之志谓之固让吾不知也
然则泰伯不嗣周统孔子谓其三以天下让何哉盖
泰伯仲雍季历皆太王子也太王因季历生文王知
有圣德而欲传之故泰伯顺承父志与仲雍同窜荆
蛮方其逃也以国让之王季也厥后文王三分有二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968-0598b.png
武王克商遂有天下知泰伯以国让耳孰知以天下
让哉故曰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诗大雅曰帝
作邦作对自泰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
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伯之让
季之友正谓此也若谓其不从太王剪商故为逃荆
采药之举即以天下让之商也人皆知之矣胡为乎
民无得而称也耶可见坤顺承天臣道也子道也泰
伯文王所以均之为至德也若曰父欲剪商而子不
让哉故曰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诗大雅曰帝
作邦作对自泰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
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伯之让
季之友正谓此也若谓其不从太王剪商故为逃荆
采药之举即以天下让之商也人皆知之矣胡为乎
民无得而称也耶可见坤顺承天臣道也子道也泰
伯文王所以均之为至德也若曰父欲剪商而子不
卷十四 第 49a 页 WYG0968-0598c.png
从即为至德则周家自太王王季文王世世有图商
之志至武王始克遂也周之世德安在哉噫史传记
载岂特太王受诬已哉以文王事殷之至德乃曰西
伯阴行善以武王顺天应人之师乃曰武王至纣死
所三射之躬斩其首悬于太白之旗其敢于诬圣人
一至此哉是皆君臣大义所关不容不辩故并及之
无知
天地间凡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故大学莫先于致知
之志至武王始克遂也周之世德安在哉噫史传记
载岂特太王受诬已哉以文王事殷之至德乃曰西
伯阴行善以武王顺天应人之师乃曰武王至纣死
所三射之躬斩其首悬于太白之旗其敢于诬圣人
一至此哉是皆君臣大义所关不容不辩故并及之
无知
天地间凡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故大学莫先于致知
卷十四 第 49b 页 WYG0968-0598d.png
也圣人乃云无知果谦己以诲人乎抑统言人心之
虚体乎玩味上下语意皆是也亦皆非也何也人皆
有此德性之知虽若烱然在中昭明有融实无形象
可睹无方体可求故谓之为虚灵谓之如神明而知
本无也人或守己之智识以尽天下之见闻或能反
观默照得常惺惺法固自以为有知尔非所以论圣
人也兹以凡人拟度至圣将以为谦己欤然玩下文
叩两端而竭焉何自任也将以为统论心体之本然
虚体乎玩味上下语意皆是也亦皆非也何也人皆
有此德性之知虽若烱然在中昭明有融实无形象
可睹无方体可求故谓之为虚灵谓之如神明而知
本无也人或守己之智识以尽天下之见闻或能反
观默照得常惺惺法固自以为有知尔非所以论圣
人也兹以凡人拟度至圣将以为谦己欤然玩下文
叩两端而竭焉何自任也将以为统论心体之本然
卷十四 第 50a 页 WYG0968-0599a.png
玩上文吾有知乎哉则又自道其实焉此必当时因
圣人诲人不倦叩竭两端或以有知称之故云无知
语意浑涵彻上彻下虽谦而实自任虽若统论知体
而实自道也不然诲由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只此是知也易曰乾知知至知终孟曰良知知爱知
敬安得直谓之无哉况知体之在人也泥于识见则
不通扭于方所则不尽又何敢自以为有知耶是故
惟寂为能通天下之感惟虚为能待天下之动惟无
圣人诲人不倦叩竭两端或以有知称之故云无知
语意浑涵彻上彻下虽谦而实自任虽若统论知体
而实自道也不然诲由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只此是知也易曰乾知知至知终孟曰良知知爱知
敬安得直谓之无哉况知体之在人也泥于识见则
不通扭于方所则不尽又何敢自以为有知耶是故
惟寂为能通天下之感惟虚为能待天下之动惟无
卷十四 第 50b 页 WYG0968-0599b.png
为能纳天下之有天地且然况于人乎尝观诸天时
物皆在其包涵遍覆中也然万物异类矣并育不相
害四时异候矣并行不相悖孰主张是哉易曰乾知大
始乾以易知宜乎有知莫天若也而天之类族辨物
其于卑高小大之等是非善恶之别犁然不爽雅云
监观四方颂云日监在兹孔子亦云知我其天而天
之知终莫之窥焉天命本于穆也天载无声臭也是
天有知乎哉无知也而知始则悉归诸天焉人独异
物皆在其包涵遍覆中也然万物异类矣并育不相
害四时异候矣并行不相悖孰主张是哉易曰乾知大
始乾以易知宜乎有知莫天若也而天之类族辨物
其于卑高小大之等是非善恶之别犁然不爽雅云
监观四方颂云日监在兹孔子亦云知我其天而天
之知终莫之窥焉天命本于穆也天载无声臭也是
天有知乎哉无知也而知始则悉归诸天焉人独异
卷十四 第 51a 页 WYG0968-0599c.png
于天乎故知一也在耳为聪在目为明在心为思为
睿智也声未接于耳聪与声俱寂也然听五声者聪
也虽既竭耳力随其音响悉听容之不淆焉似乎聪
有定在矣即此以反听之聪则毕竟无可执也苟自
以为聪执之以辩天下之声则先已自塞其聪何以
达四聪乎色未交于目明与色俱泯也然见五色者
明也虽既竭目力随其形貌悉详睹之不紊焉似乎
明之有定方矣即此以反观之明则毕竟无可象也
睿智也声未接于耳聪与声俱寂也然听五声者聪
也虽既竭耳力随其音响悉听容之不淆焉似乎聪
有定在矣即此以反听之聪则毕竟无可执也苟自
以为聪执之以辩天下之声则先已自塞其聪何以
达四聪乎色未交于目明与色俱泯也然见五色者
明也虽既竭目力随其形貌悉详睹之不紊焉似乎
明之有定方矣即此以反观之明则毕竟无可象也
卷十四 第 51b 页 WYG0968-0599d.png
苟自以为明执之以察天下之色则先已自蔽其明
何以明四目乎思虑未萌睿智与事物而俱敛矣然
神通万变者思之睿也虽竭心思随其事物以酬酢
之而尽入几微似乎睿智有所定矣即此以自反焉
睿则毕竟无可窥也若自以为睿执之以尽天下之
变则先已自窒其思何以无思无不通乎易曰天下
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
何虑此之谓也夫远而观诸天之知大始近而观诸
何以明四目乎思虑未萌睿智与事物而俱敛矣然
神通万变者思之睿也虽竭心思随其事物以酬酢
之而尽入几微似乎睿智有所定矣即此以自反焉
睿则毕竟无可窥也若自以为睿执之以尽天下之
变则先已自窒其思何以无思无不通乎易曰天下
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
何虑此之谓也夫远而观诸天之知大始近而观诸
卷十四 第 52a 页 WYG0968-0600a.png
众人何思何虑圣人无知之训岂欺我哉可见无知
云者如无适无莫一以义为适莫也无可无不可不
以我为可不可也无知无不知一随鄙夫之问而叩
竭两端以为知其空空者自如也岂并德性良知而
无之之谓哉噫惟其无知所以无不知也所以学必
致知而为知之至者无之极也古今称大智者必归
诸舜也好问好察执两端而用中于民舜有知乎哉
谅哉知本无也圣人天聪明之尽不能于知之本体
云者如无适无莫一以义为适莫也无可无不可不
以我为可不可也无知无不知一随鄙夫之问而叩
竭两端以为知其空空者自如也岂并德性良知而
无之之谓哉噫惟其无知所以无不知也所以学必
致知而为知之至者无之极也古今称大智者必归
诸舜也好问好察执两端而用中于民舜有知乎哉
谅哉知本无也圣人天聪明之尽不能于知之本体
卷十四 第 52b 页 WYG0968-0600b.png
加毫末矣奈何执见闻知识自以为有知者无论已
或欲并德性良知扫之以归诸无是又不可以无辩
博文约礼
谈圣学者莫不曰颜子没而圣人之道亡谈颜子之
学者莫不曰颜子深潜纯粹终日如愚善发圣人之
蕴尔已然稽诸论语孔子因其问仁而教之以克己
复礼回之自叙亦曰博文约礼夫何言礼者又只以
天理归诸此心之虚寂而视节文仪度皆粗迹焉则
或欲并德性良知扫之以归诸无是又不可以无辩
博文约礼
谈圣学者莫不曰颜子没而圣人之道亡谈颜子之
学者莫不曰颜子深潜纯粹终日如愚善发圣人之
蕴尔已然稽诸论语孔子因其问仁而教之以克己
复礼回之自叙亦曰博文约礼夫何言礼者又只以
天理归诸此心之虚寂而视节文仪度皆粗迹焉则
卷十四 第 53a 页 WYG0968-0600c.png
在圣人之学信亡于颜子之后矣乐记曰天高地下
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焉皋陶篇曰天秩五礼自我五
礼五庸哉中庸曰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谓
礼非天理不可也然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等杀之
森列品节之详明谓非圣人之制不可然一皆原之
天秩而其条理自不可紊也所谓复者复此也约者
约此也颜子请事竭才卓然如有所立卓者莫非礼
也或曰克己复礼子以礼为秩序等列之天则焉可
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焉皋陶篇曰天秩五礼自我五
礼五庸哉中庸曰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谓
礼非天理不可也然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等杀之
森列品节之详明谓非圣人之制不可然一皆原之
天秩而其条理自不可紊也所谓复者复此也约者
约此也颜子请事竭才卓然如有所立卓者莫非礼
也或曰克己复礼子以礼为秩序等列之天则焉可
卷十四 第 53b 页 WYG0968-0600d.png
矣使文礼亦以此言之何以谓之约哉曰且以文字
先发明之可乎彼以博文为先约礼为后截然分属
信不可也专以文为外以礼为内而判然以多寡分
之可乎不可乎世儒只认诗书六艺为文者必欲多
其见闻广其训诂一切归诸典章史册固失之记诵
之末矣而必于视听言动作止进退之际以为文止
在乎一身则文犹人矣何躬行之未得而孝弟谨信
又何必行有馀力然后学文哉彼四教有文行之殊
先发明之可乎彼以博文为先约礼为后截然分属
信不可也专以文为外以礼为内而判然以多寡分
之可乎不可乎世儒只认诗书六艺为文者必欲多
其见闻广其训诂一切归诸典章史册固失之记诵
之末矣而必于视听言动作止进退之际以为文止
在乎一身则文犹人矣何躬行之未得而孝弟谨信
又何必行有馀力然后学文哉彼四教有文行之殊
卷十四 第 54a 页 WYG0968-0601a.png
四科有德行文学之异则文不可专指动容也明矣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
以伏羲仰天俯地近身远物其博为何如哉若夫礼
仪三百威仪三千似不可以约言矣而不知三百三
千一皆此心天理之等列不可以一毫人力参也即
如目之所视形色错睹何其文也然五色不可淆而
目中之条理孰非自然之礼乎耳之所听声响错陈
何其文也然五声不可乱而耳中之条理孰非自然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
以伏羲仰天俯地近身远物其博为何如哉若夫礼
仪三百威仪三千似不可以约言矣而不知三百三
千一皆此心天理之等列不可以一毫人力参也即
如目之所视形色错睹何其文也然五色不可淆而
目中之条理孰非自然之礼乎耳之所听声响错陈
何其文也然五声不可乱而耳中之条理孰非自然
卷十四 第 54b 页 WYG0968-0601b.png
之礼乎口之所言言论错出何其文也然五音不可
混而口中之条理孰非自然之礼乎身之所动事为
错行何其文也然五事不可紊而身中之条理孰非
自然之礼乎以伦叙之酬酢用敬用爱何文如之而
尊卑亲疏当隆当杀莫非礼也经史之记载或言或
行何文如之而贤否治乱当劝当惩莫非礼也天地
万物成象成形何文如之而高下散殊洪纤森列孰
非礼乎自文言之嘉美会通是即文之礼也自礼言
混而口中之条理孰非自然之礼乎身之所动事为
错行何其文也然五事不可紊而身中之条理孰非
自然之礼乎以伦叙之酬酢用敬用爱何文如之而
尊卑亲疏当隆当杀莫非礼也经史之记载或言或
行何文如之而贤否治乱当劝当惩莫非礼也天地
万物成象成形何文如之而高下散殊洪纤森列孰
非礼乎自文言之嘉美会通是即文之礼也自礼言
卷十四 第 55a 页 WYG0968-0601c.png
之仪度品节是即礼之文也文乃礼之章施礼为文
之条理由一心以达之两间其文不可胜穷非博而
何其礼不可踰越非约而何从心所欲而矩自不踰
动容周旋而礼无不中博约一致所以为盛德之至
也盍观诸水乎波澜潆回其文涣然而千支万𣲖一
皆其自然之川流也盍观诸木乎华实畅茂其文森
然而千枝万叶一皆其自然之木理也可见水之源
源木之生生条理分明莫非天也不然道之以德可
之条理由一心以达之两间其文不可胜穷非博而
何其礼不可踰越非约而何从心所欲而矩自不踰
动容周旋而礼无不中博约一致所以为盛德之至
也盍观诸水乎波澜潆回其文涣然而千支万𣲖一
皆其自然之川流也盍观诸木乎华实畅茂其文森
然而千枝万叶一皆其自然之木理也可见水之源
源木之生生条理分明莫非天也不然道之以德可
卷十四 第 55b 页 WYG0968-0601d.png
谓约矣何为而齐之以礼知及仁守庄莅可谓约矣
又何为动之不以礼者犹未善乎噫三千三百一天
秩也万事万物一天则也此之为天理此之谓礼之
约善求颜子之学者甚毋认天理于虚寂之归而博
约一致其庶矣乎
先进后进
尝诵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因观蜡
语子贡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一张一
又何为动之不以礼者犹未善乎噫三千三百一天
秩也万事万物一天则也此之为天理此之谓礼之
约善求颜子之学者甚毋认天理于虚寂之归而博
约一致其庶矣乎
先进后进
尝诵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因观蜡
语子贡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一张一
卷十四 第 56a 页 WYG0968-0602a.png
弛文武之道也又毕蜡出游观上而叹语言偃有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夫
乡饮酒礼与蜡祭之礼皆礼行于乡者也孔子何为
而有取于乡之礼乎因有感而叹曰此孔子所以从
先进也此所以礼失求之野犹有古人遗意在也不
然孔子叹鲁之郊禘非礼至不欲观曰我观周道幽
厉伤之又曰周公其衰矣夫国家之礼莫大乎郊禘
乃哀周道之衰蜡与乡饮酒礼乃志三代之英而叹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夫
乡饮酒礼与蜡祭之礼皆礼行于乡者也孔子何为
而有取于乡之礼乎因有感而叹曰此孔子所以从
先进也此所以礼失求之野犹有古人遗意在也不
然孔子叹鲁之郊禘非礼至不欲观曰我观周道幽
厉伤之又曰周公其衰矣夫国家之礼莫大乎郊禘
乃哀周道之衰蜡与乡饮酒礼乃志三代之英而叹
卷十四 第 56b 页 WYG0968-0602b.png
王道之易易此其意盖可识矣夫礼乐一也无分于
古今无分于上下无分于乡国者也此可论于三代
盛时而敝流叔世则有大不然者故论语曰先进之
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之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
从先进自今观之先进后进以时言也如注中前辈
后辈是也野人君子以分言也即爱人易使之君子
小人是也不曰小人而曰野人以地言也野人散居
都鄙乡井其于礼也乐也不免粗鄙朴陋之习而古
古今无分于上下无分于乡国者也此可论于三代
盛时而敝流叔世则有大不然者故论语曰先进之
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之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
从先进自今观之先进后进以时言也如注中前辈
后辈是也野人君子以分言也即爱人易使之君子
小人是也不曰小人而曰野人以地言也野人散居
都鄙乡井其于礼也乐也不免粗鄙朴陋之习而古
卷十四 第 57a 页 WYG0968-0602c.png
先馀风犹有存焉者此其前辈之所尚乎君子联聚
于朝宁城邑其于礼乐也华丽便习灿然可观乃今
时之所尚者此非后辈之所行乎由今日较之春秋
固时异世殊而以今日习俗言之或与春秋时亦不
大相悬绝凡今之有识者莫不叹后辈之浇漓思先
辈之质朴孔子先进之从想亦同此意欤盖郊野之
人耕而食凿而饮昼于茅夜索绹胼胝手足劳苦其
筋力凡侈靡之习非惟不能且不暇亦且耳目见闻
于朝宁城邑其于礼乐也华丽便习灿然可观乃今
时之所尚者此非后辈之所行乎由今日较之春秋
固时异世殊而以今日习俗言之或与春秋时亦不
大相悬绝凡今之有识者莫不叹后辈之浇漓思先
辈之质朴孔子先进之从想亦同此意欤盖郊野之
人耕而食凿而饮昼于茅夜索绹胼胝手足劳苦其
筋力凡侈靡之习非惟不能且不暇亦且耳目见闻
卷十四 第 57b 页 WYG0968-0602d.png
有不及也故衣冠饮食之间语言揖让未免质直俭
啬过于简略然礼以节民而节之之意未尽坏乐以
和民而和之之意未尽流司世教者有能举而用之
则一变可至于道矣况野则野矣大朴未散本真尚
存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所以先进之礼乐为可用也
若夫城邑固声名势利之场缙绅士大夫又皆文物
相竞之会裼袭升降济济跄跄承顺应对唯唯诺诺
声音笑貌之间莫不可观而可听也后进之于礼乐
啬过于简略然礼以节民而节之之意未尽坏乐以
和民而和之之意未尽流司世教者有能举而用之
则一变可至于道矣况野则野矣大朴未散本真尚
存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所以先进之礼乐为可用也
若夫城邑固声名势利之场缙绅士大夫又皆文物
相竞之会裼袭升降济济跄跄承顺应对唯唯诺诺
声音笑貌之间莫不可观而可听也后进之于礼乐
卷十四 第 58a 页 WYG0968-0603a.png
若此孰不以为彬彬郁郁舍君子而谁此所以不有
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也然巧
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矣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曾
子伤之矣文华大胜本实先拨至求之玉帛钟鼓不
愈失而愈远哉如或用之自一身以及一家一乡一
邑一国至四海之广虽欲不从乎先进不可得矣所
以孔子论礼乐之本则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论奢俭则曰与其不孙也宁固孰非从先
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也然巧
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矣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曾
子伤之矣文华大胜本实先拨至求之玉帛钟鼓不
愈失而愈远哉如或用之自一身以及一家一乡一
邑一国至四海之广虽欲不从乎先进不可得矣所
以孔子论礼乐之本则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论奢俭则曰与其不孙也宁固孰非从先
卷十四 第 58b 页 WYG0968-0603b.png
进之意欤可见先进本质朴也后进本华美也何必
添今人反谓之为野人反谓之为君子哉或曰周尚
文故孔子一则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一则曰吾学
周礼今用之吾从周此固为下不悖之义亦周监二
代之得宜也于此乃曰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夫野则
不文矣从周顾如是乎盖先进于礼乐乃文武成康
之旧野人尚未失其初也后进乃周末文胜之流弊
君子竞趋之靡固至此耳先进是从岂变礼易乐哉
添今人反谓之为野人反谓之为君子哉或曰周尚
文故孔子一则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一则曰吾学
周礼今用之吾从周此固为下不悖之义亦周监二
代之得宜也于此乃曰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夫野则
不文矣从周顾如是乎盖先进于礼乐乃文武成康
之旧野人尚未失其初也后进乃周末文胜之流弊
君子竞趋之靡固至此耳先进是从岂变礼易乐哉
卷十四 第 59a 页 WYG0968-0603c.png
今之礼犹古之礼今之乐犹古之乐特今之人非古
之人也前辈后辈用礼乐不同耳孔子从先进正以
从周之盛时也噫伤今思古圣人欲挽风会之流而
不可得至斟酌四代礼乐又曰放郑声远佞人亦将
以救后进之流弊欤
克己由己
执中虞庭之宗旨也既曰人心惟危矣又曰道心惟
微是果有二心乎求仁孔门之宗旨也既曰克己复
之人也前辈后辈用礼乐不同耳孔子从先进正以
从周之盛时也噫伤今思古圣人欲挽风会之流而
不可得至斟酌四代礼乐又曰放郑声远佞人亦将
以救后进之流弊欤
克己由己
执中虞庭之宗旨也既曰人心惟危矣又曰道心惟
微是果有二心乎求仁孔门之宗旨也既曰克己复
卷十四 第 59b 页 WYG0968-0603d.png
礼为仁又曰为仁由己是果有二已乎哉心一也而
有人心道心之分已一也而有克己由己之辩差毫
釐缪千里不可不慎也譬之同一刃也本以防盗而
以之劫掠斯为盗矣取盗之刃以防盗即非盗矣是
故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几微即道心也但有是人
之形即有是形骸之欲苟心为形役则危矣惟不从
乎人心之危是即道心之微而精一执中在是也仁
者人也本无己之可克也但有是人之形即易徇乎
有人心道心之分已一也而有克己由己之辩差毫
釐缪千里不可不慎也譬之同一刃也本以防盗而
以之劫掠斯为盗矣取盗之刃以防盗即非盗矣是
故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几微即道心也但有是人
之形即有是形骸之欲苟心为形役则危矣惟不从
乎人心之危是即道心之微而精一执中在是也仁
者人也本无己之可克也但有是人之形即易徇乎
卷十四 第 60a 页 WYG0968-0604a.png
一己之私苟己私一胜不容以不克矣惟能克乎躯
壳之己是即天性之真己而已克礼复仁在是也可
见仁即人也即所谓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纯乎天理
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也天理非礼乎人欲非己乎
克己即复礼复礼即为仁此所谓为仁由己也一也
仁则可以为人不仁则不可以为人故已一也克己
即复礼而为仁己不克则礼不复不可以为仁矣又
何疑哉尝谓克己斯能由己由己斯为真克己几微
壳之己是即天性之真己而已克礼复仁在是也可
见仁即人也即所谓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纯乎天理
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也天理非礼乎人欲非己乎
克己即复礼复礼即为仁此所谓为仁由己也一也
仁则可以为人不仁则不可以为人故已一也克己
即复礼而为仁己不克则礼不复不可以为仁矣又
何疑哉尝谓克己斯能由己由己斯为真克己几微
卷十四 第 60b 页 WYG0968-0604b.png
之间不可不早辩也或曰克己斯为由己是矣亦必
克去净尽而后处处皆真己运用乃为由己此亦未
易能者殊不知我欲仁斯仁至矣曾有欲仁而仁不
即至者乎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
足者曾有一日用力于仁而力不足于一日者乎若
曰姑待明日便非善用力者矣便非真克己矣是故
人孰无欲凡欲食欲色皆欲也一刻转念而欲乎仁
则此即纯乎天理而仁与欲俱至矣然则欲仁之欲
克去净尽而后处处皆真己运用乃为由己此亦未
易能者殊不知我欲仁斯仁至矣曾有欲仁而仁不
即至者乎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
足者曾有一日用力于仁而力不足于一日者乎若
曰姑待明日便非善用力者矣便非真克己矣是故
人孰无欲凡欲食欲色皆欲也一刻转念而欲乎仁
则此即纯乎天理而仁与欲俱至矣然则欲仁之欲
卷十四 第 61a 页 WYG0968-0604c.png
与欲食色之欲一乎二乎特视所欲何如耳人孰无
力凡用力于货利皆力也一刻反己而用力于仁则
浑身纯乎天理而仁与力俱足矣然则用力于货利
与用力于仁之力一乎二乎特视所力何如耳况食
色货利皆外物也求之不以为难而何独难于克复
之功哉或曰一日克复固由乎已而天下归仁则存
乎人其能必之于一日耶殊不知天下同此人也同
此纯乎天理之仁也本自天下一家本自中国一人
力凡用力于货利皆力也一刻反己而用力于仁则
浑身纯乎天理而仁与力俱足矣然则用力于货利
与用力于仁之力一乎二乎特视所力何如耳况食
色货利皆外物也求之不以为难而何独难于克复
之功哉或曰一日克复固由乎已而天下归仁则存
乎人其能必之于一日耶殊不知天下同此人也同
此纯乎天理之仁也本自天下一家本自中国一人
卷十四 第 61b 页 WYG0968-0604d.png
本自万物一体人人具足不由外铄不容一毫人力
以增损之者惟一日克己复礼则已不逞乎血气已
不牿于形骸一日之间即能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
人万物为一体八荒皆我闺闼四海皆我度内而天下
不其归仁矣乎是故仁即无我之谓无我则自有条
理而亲亲仁民爱物取之吾心裕如也不仁有我之
谓也有我则为躯壳视至亲如路人矣去其有我之
私即为无我之体消其一己之欲即同天下之心正
以增损之者惟一日克己复礼则已不逞乎血气已
不牿于形骸一日之间即能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
人万物为一体八荒皆我闺闼四海皆我度内而天下
不其归仁矣乎是故仁即无我之谓无我则自有条
理而亲亲仁民爱物取之吾心裕如也不仁有我之
谓也有我则为躯壳视至亲如路人矣去其有我之
私即为无我之体消其一己之欲即同天下之心正
卷十四 第 62a 页 WYG0968-0605a.png
所谓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天下人
之立达皆由己以立达之则归仁之机可识矣或曰
非礼即己也必于视听言动上克之何欤盖人之一
身除却耳目口体则无所谓已矣而不知形色天性
也视所当视听所当听言所当言动所当动何一非
礼也但其视也必欲快己之目其听也必欲快己之
耳其言动也必欲快己之口体而己之耳目口体反
为外物所夺矣谓之由己可乎以己之耳目口体不
之立达皆由己以立达之则归仁之机可识矣或曰
非礼即己也必于视听言动上克之何欤盖人之一
身除却耳目口体则无所谓已矣而不知形色天性
也视所当视听所当听言所当言动所当动何一非
礼也但其视也必欲快己之目其听也必欲快己之
耳其言动也必欲快己之口体而己之耳目口体反
为外物所夺矣谓之由己可乎以己之耳目口体不
卷十四 第 62b 页 WYG0968-0605b.png
得自由是可以为人乎人之不仁职此故也所以为
仁之功不必远求惟于耳目口体之间凡有一毫之
非礼者勿视勿听勿言动焉则心不为形骸所牿而
廓然无我矣非仁而何信乎克己斯为由己而已即
仁也不陷于人心之危即为道心之微而道心即中
也一翻覆手而阴阳分也识仁者其慎辩之
下学上达
孔子自十五志学以至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无一
仁之功不必远求惟于耳目口体之间凡有一毫之
非礼者勿视勿听勿言动焉则心不为形骸所牿而
廓然无我矣非仁而何信乎克己斯为由己而已即
仁也不陷于人心之危即为道心之微而道心即中
也一翻覆手而阴阳分也识仁者其慎辩之
下学上达
孔子自十五志学以至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无一
卷十四 第 63a 页 WYG0968-0605c.png
日而不尽其下学之功亦无一日不得夫上达之妙
也所谓下学者何自其致力处言也所谓上达者何
自其得力处言也未有能自致力而终不得力者又
岂有得力而不由于致力者乎虽工夫之初进或用
力多而得力尚少惟工夫进进不已则日见其熟致
力即已得力而未敢自懈其力焉尝自日用观之时
其饮食犹之下学也饮食之变化以滋养血气犹之
上达也饮食之变化滋养虽非人之所能与亦非人
也所谓下学者何自其致力处言也所谓上达者何
自其得力处言也未有能自致力而终不得力者又
岂有得力而不由于致力者乎虽工夫之初进或用
力多而得力尚少惟工夫进进不已则日见其熟致
力即已得力而未敢自懈其力焉尝自日用观之时
其饮食犹之下学也饮食之变化以滋养血气犹之
上达也饮食之变化滋养虽非人之所能与亦非人
卷十四 第 63b 页 WYG0968-0605d.png
之所能强者而节宣饮食之多寡恶可以一日而忽
之哉孔子十五志学即志此下学上达之学也从心
所欲不踰矩虽其上达非常情所能窥测而其下学
之功则未尝一日少懈故其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斯言也孔子岂欺我哉
或者又以孔子圣由天纵生而知安而行自上达乎
神化性命之臭而学知何足以尽孔子之神明也是
皆常人观圣人也若孔子则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
之哉孔子十五志学即志此下学上达之学也从心
所欲不踰矩虽其上达非常情所能窥测而其下学
之功则未尝一日少懈故其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斯言也孔子岂欺我哉
或者又以孔子圣由天纵生而知安而行自上达乎
神化性命之臭而学知何足以尽孔子之神明也是
皆常人观圣人也若孔子则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
卷十四 第 64a 页 WYG0968-0606a.png
厌教不倦也岂特不以圣自居且曰君子之道丘未
能焉惟言有馀不敢尽行不足不敢不勉而其下学
也有如此故其上达肫肫而言行相顾者即此乎在
也然则圣人果下学人事上达天理乎盖天下无理
外之事亦无事外之理也犹夫农之于五谷焉耕耘
收穫皆人事也苗秀花实皆天理也吾惟尽吾耕耘
收穫之事而自具夫苗秀花实之理即此下学即此
上达无时无处而不下学亦无时无处而不上达如
能焉惟言有馀不敢尽行不足不敢不勉而其下学
也有如此故其上达肫肫而言行相顾者即此乎在
也然则圣人果下学人事上达天理乎盖天下无理
外之事亦无事外之理也犹夫农之于五谷焉耕耘
收穫皆人事也苗秀花实皆天理也吾惟尽吾耕耘
收穫之事而自具夫苗秀花实之理即此下学即此
上达无时无处而不下学亦无时无处而不上达如
卷十四 第 64b 页 WYG0968-0606b.png
此而分人事天理无不可者若人事天理分为两截
或以人事已毕然后上达皆不可也要非圣人有意
以合之也道一而已矣精粗一致上下一原道之自
然而然者也圣人一循其自然而不敢参之以一毫
智识意见此所以下学自然上达吾惟节吾之饮食
而血气自充吾惟勤吾之耕播而苗生自盛由少至
老不敢一息懈此所以不怨不尤而圣益圣也况尧
舜以上善无穷则是上达者无穷而下学者又岂有
或以人事已毕然后上达皆不可也要非圣人有意
以合之也道一而已矣精粗一致上下一原道之自
然而然者也圣人一循其自然而不敢参之以一毫
智识意见此所以下学自然上达吾惟节吾之饮食
而血气自充吾惟勤吾之耕播而苗生自盛由少至
老不敢一息懈此所以不怨不尤而圣益圣也况尧
舜以上善无穷则是上达者无穷而下学者又岂有
卷十四 第 65a 页 WYG0968-0606c.png
穷尽哉虽然下学上达道本合一而知我其天则天
人合一者不即此可以窥之哉今夫天行健自开辟
以来未尝一日息也惟其行健而不息所以资始资
生絪缊化醇之无穷者自在其中也然则孔子之下
学一天之行健而不息乎孔子之上达一天之絪缊
化醇而生物之不测乎信乎知我其天而莫我知也
但孔子于莫知无言之叹每援天以晓子贡想亦因
其庶几性与天道而以是语之乎观天阶之喻则其
人合一者不即此可以窥之哉今夫天行健自开辟
以来未尝一日息也惟其行健而不息所以资始资
生絪缊化醇之无穷者自在其中也然则孔子之下
学一天之行健而不息乎孔子之上达一天之絪缊
化醇而生物之不测乎信乎知我其天而莫我知也
但孔子于莫知无言之叹每援天以晓子贡想亦因
其庶几性与天道而以是语之乎观天阶之喻则其
卷十四 第 65b 页 WYG0968-0606d.png
智足以知圣人也端有自矣
请讨
名分莫大乎君臣罪恶莫大于弑逆思以有道易无
道而天下有大逆不道者不思倡大义以讨而诛之
仁人之心能一日安乎哉惟仁人之心不忍天下无
道之甚至于无君故讨贼以明天下大分其于贼之
能讨与否卒阨于时势之不齐焉非所论也况弑逆
之贼人人得而诛之不论其邻与不邻在位不在位
请讨
名分莫大乎君臣罪恶莫大于弑逆思以有道易无
道而天下有大逆不道者不思倡大义以讨而诛之
仁人之心能一日安乎哉惟仁人之心不忍天下无
道之甚至于无君故讨贼以明天下大分其于贼之
能讨与否卒阨于时势之不齐焉非所论也况弑逆
之贼人人得而诛之不论其邻与不邻在位不在位
卷十四 第 66a 页 WYG0968-0607a.png
苟有能兴义旅以讨之者虽出自匹夫贱役而其大
义已伸于天下矣又岂必真能执其贼而诛之哉人
臣无将将则必诛凡普天率土有能正其名定其罪
声言以倡义举则天理在人心激之即动倡之必和
虽奸邪跋扈中藏不轨者一闻斯言亦将禠其魄而
落其胆矣所以忠臣义士其动举若不过一节之微
而其义有关于宗庙社稷纲常之重者每每使天常
人纪既坠复振虽百世之下闻之且凛凛有生气焉
义已伸于天下矣又岂必真能执其贼而诛之哉人
臣无将将则必诛凡普天率土有能正其名定其罪
声言以倡义举则天理在人心激之即动倡之必和
虽奸邪跋扈中藏不轨者一闻斯言亦将禠其魄而
落其胆矣所以忠臣义士其动举若不过一节之微
而其义有关于宗庙社稷纲常之重者每每使天常
人纪既坠复振虽百世之下闻之且凛凛有生气焉
卷十四 第 66b 页 WYG0968-0607b.png
正以名义足以肃人心也观唐肃宗播迁在草莱中
悍将背阙而坐及李勉一弹劾之乃叹曰吾有李勉
一言足以尊朝廷而倡言讨弑逆者其义关纲常当
何如哉陈恒弑君天下之大变也孔子沐浴请讨扶
植纲常之大义也大凡仁人处无道之世其心已有
大不忍者弑君之贼又法所必诛也孔子时在鲁也
虽欲不请讨于鲁其中端有不容己者矣左氏记孔
子之言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
悍将背阙而坐及李勉一弹劾之乃叹曰吾有李勉
一言足以尊朝廷而倡言讨弑逆者其义关纲常当
何如哉陈恒弑君天下之大变也孔子沐浴请讨扶
植纲常之大义也大凡仁人处无道之世其心已有
大不忍者弑君之贼又法所必诛也孔子时在鲁也
虽欲不请讨于鲁其中端有不容己者矣左氏记孔
子之言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
卷十四 第 67a 页 WYG0968-0607c.png
齐之半可克也谓此非孔子语由其以力不以义是
也胡氏曰仲尼此语先发后闻可也苏子瞻曰哀公
患三桓之偪尝欲以越伐鲁而去之以越伐鲁岂若
从孔子伐之既克田氏则鲁室自张三桓将不治而
自服此孔子之志也子由曰齐桓虽中主然其所以
任管仲者世无有也然后九合之功可得而成今哀
公之懦非可以望桓公也使孔子诚克田氏而返将
谁与保其功程子曰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
也胡氏曰仲尼此语先发后闻可也苏子瞻曰哀公
患三桓之偪尝欲以越伐鲁而去之以越伐鲁岂若
从孔子伐之既克田氏则鲁室自张三桓将不治而
自服此孔子之志也子由曰齐桓虽中主然其所以
任管仲者世无有也然后九合之功可得而成今哀
公之懦非可以望桓公也使孔子诚克田氏而返将
谁与保其功程子曰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
卷十四 第 67b 页 WYG0968-0607d.png
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即数子之言程
子近之矣要皆以智谋测度圣人之作为也何也哀
公之懦三桓之强不足与有立也孔子知之素矣知
其不可与有立而不之请圣人不忍也好谋有成以
战则克孔子馀事耳而事求成一一如苏胡诸家之
计画圣人有不为也不知孔子圣之时也天下无道
思以易之此其仁天下之心未尝一日忘而女乐一
受虽鲁国几治弗顾也时乎天下有大逆不道如陈
子近之矣要皆以智谋测度圣人之作为也何也哀
公之懦三桓之强不足与有立也孔子知之素矣知
其不可与有立而不之请圣人不忍也好谋有成以
战则克孔子馀事耳而事求成一一如苏胡诸家之
计画圣人有不为也不知孔子圣之时也天下无道
思以易之此其仁天下之心未尝一日忘而女乐一
受虽鲁国几治弗顾也时乎天下有大逆不道如陈
卷十四 第 68a 页 WYG0968-0608a.png
恒者沐浴请讨乃其大义之不容己者矣若或义师
一动由此可以胜齐可以强鲁可以兴周其神妙固
非后人所能窥测而计功之心谅圣人所必无也已
是故孔子请讨陈恒只此一举倡之鲁庭当时君臣
之大义已明载之鲁论万世君臣之大分已肃不必
拟议其神算为何如成功为何如而天理在人心者
已觉而醒矣真若天地生万物而天下雷行物与无
妄化工之妙孰得而思议之哉虽然天地之造化固
一动由此可以胜齐可以强鲁可以兴周其神妙固
非后人所能窥测而计功之心谅圣人所必无也已
是故孔子请讨陈恒只此一举倡之鲁庭当时君臣
之大义已明载之鲁论万世君臣之大分已肃不必
拟议其神算为何如成功为何如而天理在人心者
已觉而醒矣真若天地生万物而天下雷行物与无
妄化工之妙孰得而思议之哉虽然天地之造化固
卷十四 第 68b 页 WYG0968-0608b.png
非人所能拟而无妄之在物者又未尝因雷霆有所
加圣人之化工固非众人所能窥而大义之在人者
亦未尝因圣人有所益然雷霆之震惊圣人之举动
其神功自有在也故曰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为东周
孔子梦寐周公志欲行周公之道也周公之道何道
哉文武之道也二帝三王得以其道君天下周公不
过相天下耳然大君天地之宗子大臣宗子之家相
加圣人之化工固非众人所能窥而大义之在人者
亦未尝因圣人有所益然雷霆之震惊圣人之举动
其神功自有在也故曰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为东周
孔子梦寐周公志欲行周公之道也周公之道何道
哉文武之道也二帝三王得以其道君天下周公不
过相天下耳然大君天地之宗子大臣宗子之家相
卷十四 第 69a 页 WYG0968-0608c.png
君相握天下之权总天下之政行其道以泽民利物
致太平也一而已矣西周之盛周公亲致之身亲见
之二帝三王之行于昔者行于西周之盛时思兼之
心想无遗憾矣自今观之监二代之典章颁一王之
制度体国经野设官分职文谟武烈之精遍乎寰宇
关睢麟趾之意浃洽民心薄海内外罔不率从俾皞
皞乎天地太和之气盎溢于西周宇宙间也此即尧
舜禹汤文武之心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而周公行之
致太平也一而已矣西周之盛周公亲致之身亲见
之二帝三王之行于昔者行于西周之盛时思兼之
心想无遗憾矣自今观之监二代之典章颁一王之
制度体国经野设官分职文谟武烈之精遍乎寰宇
关睢麟趾之意浃洽民心薄海内外罔不率从俾皞
皞乎天地太和之气盎溢于西周宇宙间也此即尧
舜禹汤文武之心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而周公行之
卷十四 第 69b 页 WYG0968-0608d.png
矣不特成康之世治隆化洽刑措不用自幽厉以前
天下同文同轨而周公之泽尚流被无穷迨平王东
迁周道凌夷礼乐征伐之权不自天子出至下堂见
诸侯矣虽赖周公仅存之烈而列国尚知宗周未敢
改物易姓然问鼎请隧射王中肩者莫敢谁何天子
亦徒拥虚器于上耳回视西周盛际曷能已于黍离
之忧下泉之忾叹哉故诗曰谁将西归怀之好音曰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以意逆志其哀东周衰弱亦
天下同文同轨而周公之泽尚流被无穷迨平王东
迁周道凌夷礼乐征伐之权不自天子出至下堂见
诸侯矣虽赖周公仅存之烈而列国尚知宗周未敢
改物易姓然问鼎请隧射王中肩者莫敢谁何天子
亦徒拥虚器于上耳回视西周盛际曷能已于黍离
之忧下泉之忾叹哉故诗曰谁将西归怀之好音曰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以意逆志其哀东周衰弱亦
卷十四 第 70a 页 WYG0968-0609a.png
至矣此孔子所以志欲行周公之道而梦寐不忘欲
挽其衰以还其盛也观其终身煖席不暇皇皇焉若
求亡子于道路岂得已哉此其心直欲以老安少怀
之志见诸行事之实期月而可三年有成庶几海宇
黎庶复睹西周衣冠文物之盛焉则周公之道于是
乎行孔子之心于是乎少慰也奈何天下莫宗而卒
老于行及公山弗扰以费叛召之欲往其往与不往
不可测但欲赴叛人之召其大不得已之心盖可想
挽其衰以还其盛也观其终身煖席不暇皇皇焉若
求亡子于道路岂得已哉此其心直欲以老安少怀
之志见诸行事之实期月而可三年有成庶几海宇
黎庶复睹西周衣冠文物之盛焉则周公之道于是
乎行孔子之心于是乎少慰也奈何天下莫宗而卒
老于行及公山弗扰以费叛召之欲往其往与不往
不可测但欲赴叛人之召其大不得已之心盖可想
卷十四 第 70b 页 WYG0968-0609b.png
矣子路不悦乃曰吾其为东周乎夫东周之规模气
象为何如者乃屑为乎此耶今即其辞气以会其意
正言其不为东周耳不为东周则必为西周之盛可
知也孔子一出而用于世即可使天下复如西周则
周公之道既以复行斯世斯民得悉被乎唐虞三代
之泽又如之何必欲洁身山林不思一出以为之兆
乎且召则能加之以礼即其良心亦真知圣人而能
授之以政矣所以孔子知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亦无
象为何如者乃屑为乎此耶今即其辞气以会其意
正言其不为东周耳不为东周则必为西周之盛可
知也孔子一出而用于世即可使天下复如西周则
周公之道既以复行斯世斯民得悉被乎唐虞三代
之泽又如之何必欲洁身山林不思一出以为之兆
乎且召则能加之以礼即其良心亦真知圣人而能
授之以政矣所以孔子知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亦无
卷十四 第 71a 页 WYG0968-0609c.png
不可为之时而语皆实语也观他日欲往佛肸之召
不甘为匏瓜之系亦此意也深厉浅揭安足以识孔
子之心哉至如东周君弱臣强以下凌上公山畔费
正坐此弊即其不为东周其不往公山亦自可见而
其心亦戚矣嗟夫读孔子之书当观孔子之心也但
欲以有道易无道孔子之心未尝一日忘天下然当
时如沮溺楚狂丈人之流且不足以语此后儒又谓
孔子欲为东周是孔子之心其终于不白矣乎孔子
不甘为匏瓜之系亦此意也深厉浅揭安足以识孔
子之心哉至如东周君弱臣强以下凌上公山畔费
正坐此弊即其不为东周其不往公山亦自可见而
其心亦戚矣嗟夫读孔子之书当观孔子之心也但
欲以有道易无道孔子之心未尝一日忘天下然当
时如沮溺楚狂丈人之流且不足以语此后儒又谓
孔子欲为东周是孔子之心其终于不白矣乎孔子
卷十四 第 71b 页 WYG0968-0609d.png
之心不白于当时又不白于后世志孔子之道者恶
容已于言哉或曰孔子非助畔之人彼岂不知而敢
于来召者必有道存焉盖费乃季氏私邑三家分据
鲁国故陪臣欲张公室畔季氏将以强鲁也所以谓
之召我岂徒哉此亦一说也
执中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中也天之所以为天即民之
所以为民也圣人代天子民舍中奚以哉是故执中
容已于言哉或曰孔子非助畔之人彼岂不知而敢
于来召者必有道存焉盖费乃季氏私邑三家分据
鲁国故陪臣欲张公室畔季氏将以强鲁也所以谓
之召我岂徒哉此亦一说也
执中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中也天之所以为天即民之
所以为民也圣人代天子民舍中奚以哉是故执中
卷十四 第 72a 页 WYG0968-0610a.png
之传不徒往圣绝学此其继之实为天地立心生民
立命而万世太平一脉于此乎系也夫天高高在上
民生其间若不足为重轻况自天子视之其分又若
此乎卑且贱矣孟子谓民为贵君为轻岂轻君而贵
民哉得乎丘民为天子正以民心即天心也得民得
天揭其要不过曰中而已矣论语末篇历叙二帝三
王本之典谟誓诰观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夫天子膺上天历数
立命而万世太平一脉于此乎系也夫天高高在上
民生其间若不足为重轻况自天子视之其分又若
此乎卑且贱矣孟子谓民为贵君为轻岂轻君而贵
民哉得乎丘民为天子正以民心即天心也得民得
天揭其要不过曰中而已矣论语末篇历叙二帝三
王本之典谟誓诰观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夫天子膺上天历数
卷十四 第 72b 页 WYG0968-0610b.png
以统摄四海之民执中亦足以合天矣然民受天地
之中以生苟四海困穷民皆不获遂生复性谓之允
执中也可乎哉此所以天禄永终谓不能安养上天
所生之民即不克负荷上天之历数而中之有关于
天民也如此尧以此命舜舜以此命禹三圣相授受
儆戒叮咛若是其谆切者中之外无馀蕴也所以汤
执中而惟上帝之祗也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武建
中而畏上帝之临也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惓惓乎
之中以生苟四海困穷民皆不获遂生复性谓之允
执中也可乎哉此所以天禄永终谓不能安养上天
所生之民即不克负荷上天之历数而中之有关于
天民也如此尧以此命舜舜以此命禹三圣相授受
儆戒叮咛若是其谆切者中之外无馀蕴也所以汤
执中而惟上帝之祗也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武建
中而畏上帝之临也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惓惓乎
卷十四 第 73a 页 WYG0968-0610c.png
以罪过反诸己匹夫匹妇时切胜予之念惟恐辜上
天历数而此心有不容自己者在也故仲虺之诰曰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泰誓曰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真有见乎天人一体而汤武善
承尧舜禹执中之传者此也顺天应人易岂虚语哉
不然揖逊放伐传贤传子若是乎不齐而允执厥中
胡为乎后先一揆也后之君天下者莫不希名禅让
比迹征诛求如二帝三王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而
天历数而此心有不容自己者在也故仲虺之诰曰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泰誓曰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真有见乎天人一体而汤武善
承尧舜禹执中之传者此也顺天应人易岂虚语哉
不然揖逊放伐传贤传子若是乎不齐而允执厥中
胡为乎后先一揆也后之君天下者莫不希名禅让
比迹征诛求如二帝三王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而
卷十四 第 73b 页 WYG0968-0610d.png
用中于民者谁欤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人君不能
济美帝王非其揖逊放伐不相似也不能体天心立
民命则大本不立恶足以望唐虞三代之盛哉或曰
上帝作之君师而学必执中于以家四海子万民何
与哉盖人之生也受中天地自天子至庶人一也故
曰仁者天地之心苟不能视万物为一体天下为一
家中国为一人未免隔藩篱分汝我视至亲犹路人
且不可以语人也况生民以来未有之孔子耶观其
济美帝王非其揖逊放伐不相似也不能体天心立
民命则大本不立恶足以望唐虞三代之盛哉或曰
上帝作之君师而学必执中于以家四海子万民何
与哉盖人之生也受中天地自天子至庶人一也故
曰仁者天地之心苟不能视万物为一体天下为一
家中国为一人未免隔藩篱分汝我视至亲犹路人
且不可以语人也况生民以来未有之孔子耶观其
卷十四 第 74a 页 WYG0968-0611a.png
皇皇然必欲以有道易无道以求遂老安少怀之心
是心也即尧舜禹惟恐四海困穷之心也即汤武万
方百姓罪在一人之心也即大学欲明明德于天下
中庸尽性参赞天地之化育也论语以此终篇意亦
微矣孟子叙闻知见知以尧舜汤文孔子并列韩退之
叙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相传皆此意也奈何
此学不明遂指中为寂体止观收视返听默照圆通
以为秘密自私自利四大之外漠然不相关举天下
是心也即尧舜禹惟恐四海困穷之心也即汤武万
方百姓罪在一人之心也即大学欲明明德于天下
中庸尽性参赞天地之化育也论语以此终篇意亦
微矣孟子叙闻知见知以尧舜汤文孔子并列韩退之
叙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相传皆此意也奈何
此学不明遂指中为寂体止观收视返听默照圆通
以为秘密自私自利四大之外漠然不相关举天下
卷十四 第 74b 页 WYG0968-0611b.png
溺虚寂之见何怪乎圣学之不昌耶虽然道本一而
二之非道也学本一而二之非学也明德亲民中和
位育一以贯之者也古之学出于一贵贱一也治教
一也穷达一也人我一也内外体用费隐寂感一也
此人心所以正世道所以隆也后之学出于二贵与
贱殊治与教殊穷与达殊人与我殊内外体用费隐
寂感一切岐而二之此人心所以邪正道所以污也
何也人受天地之中以有生无二中也二之自绝于
二之非道也学本一而二之非学也明德亲民中和
位育一以贯之者也古之学出于一贵贱一也治教
一也穷达一也人我一也内外体用费隐寂感一也
此人心所以正世道所以隆也后之学出于二贵与
贱殊治与教殊穷与达殊人与我殊内外体用费隐
寂感一切岐而二之此人心所以邪正道所以污也
何也人受天地之中以有生无二中也二之自绝于
卷十四 第 75a 页 WYG0968-0611c.png
天自戕其命也志执中之学者惟潜神尧曰篇久久
当自得之
学大学叙
尝读易见孔子以大赞乾知大始故也然乾之所以
知大始者非即在人之明德乎易知则有亲非即明
德之必亲民乎由此有亲有功可久可大易简而天
下之理得矣非即知止而自然定静安虑得乎此学
之所以为大也然欲明明德于天下而推其功之所
当自得之
学大学叙
尝读易见孔子以大赞乾知大始故也然乾之所以
知大始者非即在人之明德乎易知则有亲非即明
德之必亲民乎由此有亲有功可久可大易简而天
下之理得矣非即知止而自然定静安虑得乎此学
之所以为大也然欲明明德于天下而推其功之所
卷十四 第 75b 页 WYG0968-0611d.png
先必先乎致知格物何哉乾阳物也坤阴物也真信
得乾坤无形体而亦谓之物则格物之义明矣是故
易九卦有曰复德之本也复以自知复小而辨于物
会而通之物有本末物格而后知至此谓知本此谓
知之至也又何待辩哉噫物即至善之止复见天地
之心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但止即止其所复修即
修其所止此之谓先天之学
得乾坤无形体而亦谓之物则格物之义明矣是故
易九卦有曰复德之本也复以自知复小而辨于物
会而通之物有本末物格而后知至此谓知本此谓
知之至也又何待辩哉噫物即至善之止复见天地
之心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但止即止其所复修即
修其所止此之谓先天之学
卷十四 第 76a 页 WYG0968-0612a.png
卷十四 第 76b 页 WYG0968-0612b.png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
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
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章句序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
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
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
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
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
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
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章句序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
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
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
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
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
卷十四 第 77a 页 WYG0968-0612c.png
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
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三代之隆其法寝
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
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
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
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
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三代之隆其法寝
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
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
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
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
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卷十四 第 77b 页 WYG0968-0612d.png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
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
德之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
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
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
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
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
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
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
德之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
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
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
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
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
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
卷十四 第 78a 页 WYG0968-0613a.png
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
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馀裔而此
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
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
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
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
而知者鲜矣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
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
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馀裔而此
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
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
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
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
而知者鲜矣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
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
卷十四 第 78b 页 WYG0968-0613b.png
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
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
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
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
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
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
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
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
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
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
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
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
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
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
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
卷十四 第 79a 页 WYG0968-0613c.png
传之旨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
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
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
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
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
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其第五章乃明善
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
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
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
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
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
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其第五章乃明善
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
卷十四 第 79b 页 WYG0968-0613d.png
者不可以其近忽之也
大学古本序曰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
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
知而已矣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己
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
备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而
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致
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
大学古本序曰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
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
知而已矣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己
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
备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而
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致
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
卷十四 第 80a 页 WYG0968-0614a.png
无以致其知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
实也物格则知致而有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圣
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旧本折而圣人
之意亡矣是故不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
不事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
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
矣合之以敬而益缀补之以传而益离吾惧学之日
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什一以引其
实也物格则知致而有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圣
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旧本折而圣人
之意亡矣是故不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
不事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
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
矣合之以敬而益缀补之以传而益离吾惧学之日
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什一以引其
卷十四 第 80b 页 WYG0968-0614b.png
义庶几复见圣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乃若致
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
大学问曰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
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也大人之能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
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
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
大学问曰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
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也大人之能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
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
卷十四 第 81a 页 WYG0968-0614c.png
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
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
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
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
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
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
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者是其一体之
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
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
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
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
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
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
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者是其一体之
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
卷十四 第 81b 页 WYG0968-0614d.png
自然灵昭不昧者是也故谓之明德小人之心既已
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
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
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
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
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
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
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而自明
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
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
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
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
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
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
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而自明
卷十四 第 82a 页 WYG0968-0615a.png
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矣非能于
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建
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亲
民即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天下之
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
而为一体也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
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
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建
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亲
民即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天下之
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
而为一体也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
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
卷十四 第 82b 页 WYG0968-0615b.png
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
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
也朋友也以至为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
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
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
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曰然
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
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明不昧者皆其至善
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
也朋友也以至为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
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
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
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曰然
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
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明不昧者皆其至善
卷十四 第 83a 页 WYG0968-0615c.png
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地变
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
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议拟增损
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
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后之人惟其不
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
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
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
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
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议拟增损
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
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后之人惟其不
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
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
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
卷十四 第 83b 页 WYG0968-0615d.png
天下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
于至善而骋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
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有欲亲其
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
以失之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五霸功
利之徒是矣是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故止至善之
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
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
于至善而骋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
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有欲亲其
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
以失之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五霸功
利之徒是矣是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故止至善之
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
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
卷十四 第 84a 页 WYG0968-0616a.png
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
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
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
学
大学原只是一章书无所谓经无所谓传也亦无所
从缺无所从补也盖其书从头至尾只是反覆详明
以显大人之学其初说明明德亲民当止诸至善如
一破题相似却即接连说但能知至善所当止则其
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
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
学
大学原只是一章书无所谓经无所谓传也亦无所
从缺无所从补也盖其书从头至尾只是反覆详明
以显大人之学其初说明明德亲民当止诸至善如
一破题相似却即接连说但能知至善所当止则其
卷十四 第 84b 页 WYG0968-0616b.png
意自定其心自静其身自安以虑家国天下而自得
其平矣此与个承题相似却亦只是反说以见明亲
当止至善也于是又申明如何是当止之至善盖明
亲这个物事其末终贯彻天下而其本始却根诸身
心此是一定格则先知得停当然后做得停当惟古
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能如是焉所以身心家国无
不停当而为明亲之善之至也又决言自上至下既
皆以修身为本而后停当若本乱且薄则决无停当
其平矣此与个承题相似却亦只是反说以见明亲
当止至善也于是又申明如何是当止之至善盖明
亲这个物事其末终贯彻天下而其本始却根诸身
心此是一定格则先知得停当然后做得停当惟古
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能如是焉所以身心家国无
不停当而为明亲之善之至也又决言自上至下既
皆以修身为本而后停当若本乱且薄则决无停当
卷十四 第 85a 页 WYG0968-0616c.png
之理所以必知本乃谓知至善也此却如小讲相似
亦不过将明亲止至善衍说一遍至所谓诚其意者
以下则如一大讲逐件物事详细条陈一段格则而
格则最停当处则俱指示以淇澳等诗帝典等书又
即是以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为至善也推之如所
谓正心修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直至此谓国不
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也总是每件物事与他一个
至善格子而学者所当知者也则一章书首尾原自
亦不过将明亲止至善衍说一遍至所谓诚其意者
以下则如一大讲逐件物事详细条陈一段格则而
格则最停当处则俱指示以淇澳等诗帝典等书又
即是以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为至善也推之如所
谓正心修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直至此谓国不
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也总是每件物事与他一个
至善格子而学者所当知者也则一章书首尾原自
卷十四 第 85b 页 WYG0968-0616d.png
相应亦自完全何容补凑
天地之大非徒大以形也欲窥天地之所以大者当
窥其大生之心圣学之大必有大之实也欲求圣人
之所以大者当求其大学之道大学一书既曰孔氏
之遗书而孔门之学脉果何在乎亦曰仁而已矣天
地之大生非仁乎曾谓大学之宗旨而有外于天地
万物一体之仁乎读其书究其旨当自得之矣是故
揭大学之道固在明明德亲民止至善而约之以知
天地之大非徒大以形也欲窥天地之所以大者当
窥其大生之心圣学之大必有大之实也欲求圣人
之所以大者当求其大学之道大学一书既曰孔氏
之遗书而孔门之学脉果何在乎亦曰仁而已矣天
地之大生非仁乎曾谓大学之宗旨而有外于天地
万物一体之仁乎读其书究其旨当自得之矣是故
揭大学之道固在明明德亲民止至善而约之以知
卷十四 第 86a 页 WYG0968-0617a.png
止矣则知止其要也定静安虑得自将驯致于涵养
中也而至善之当止岂出于事物之外哉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盍于古之人而求之
学主于明明德而亲民正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欲明
明德于天下必先于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
格物如此而知所先格物而后知至意诚心正身修
家齐国治天下平如此而知所后而一是皆以修身
为本又约之以知本斯为知之至矣知本知止知所
中也而至善之当止岂出于事物之外哉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盍于古之人而求之
学主于明明德而亲民正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欲明
明德于天下必先于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
格物如此而知所先格物而后知至意诚心正身修
家齐国治天下平如此而知所后而一是皆以修身
为本又约之以知本斯为知之至矣知本知止知所
卷十四 第 86b 页 WYG0968-0617b.png
先后也学岂有二宗乎夫知即明德致知即明明德
也既曰知止又曰知本何也至善者至人固有之天
则虽万物之咸备实一物不可加是物原至善也但
有本末存焉真知本之所在则物格而知止矣即修
身为本一语观之谓身为本则国家天下为末明矣
身为本家国天下为末则所谓物者即身家国天下
同为一物明矣身为物本家国天下为物末则所谓
知本为知之至者即知身为家国天下之本乃所谓
也既曰知止又曰知本何也至善者至人固有之天
则虽万物之咸备实一物不可加是物原至善也但
有本末存焉真知本之所在则物格而知止矣即修
身为本一语观之谓身为本则国家天下为末明矣
身为本家国天下为末则所谓物者即身家国天下
同为一物明矣身为物本家国天下为物末则所谓
知本为知之至者即知身为家国天下之本乃所谓
卷十四 第 87a 页 WYG0968-0617c.png
知之至也又明矣况有是天下国家身心意知之物
即有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而本末终始先后
又何待言哉然则身之为物也存之为心意知达之
为家国天下浩浩乎天地同流民物胞与本无穷尽
本无间隔孔孟所谓仁者人也形色天性也皆是物
也其本末厚薄虽各有等杀而一皆天生蒸民之物
则也何如其至善哉夫人同是物而必欲格之何也
非于物有所加也是以阳明先生谓良知祗用安排
即有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而本末终始先后
又何待言哉然则身之为物也存之为心意知达之
为家国天下浩浩乎天地同流民物胞与本无穷尽
本无间隔孔孟所谓仁者人也形色天性也皆是物
也其本末厚薄虽各有等杀而一皆天生蒸民之物
则也何如其至善哉夫人同是物而必欲格之何也
非于物有所加也是以阳明先生谓良知祗用安排
卷十四 第 87b 页 WYG0968-0617d.png
得此物由来自浑成苟欲致吾至善之知全吾明德
之体惟工夫即本体本体即工夫不敢以一已智识
乱其知本之明而一顺乎帝则是也既知身即公好
公恶之本由是随所应感一惟毋自欺以慎其独焉
斯已矣所以曾子传大学深致严于斯也诚意之君
子惟能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而德润身焉则自心身
以达之家国天下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不滞于有所
亲爱贱恶畏敬哀矜傲惰不溺于一偏有诸己而后
之体惟工夫即本体本体即工夫不敢以一已智识
乱其知本之明而一顺乎帝则是也既知身即公好
公恶之本由是随所应感一惟毋自欺以慎其独焉
斯已矣所以曾子传大学深致严于斯也诚意之君
子惟能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而德润身焉则自心身
以达之家国天下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不滞于有所
亲爱贱恶畏敬哀矜傲惰不溺于一偏有诸己而后
卷十四 第 88a 页 WYG0968-0618a.png
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而仁让兴于国民之所
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而絜矩于天下要皆此物格
而止至善也故曰惟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夫前言慎
独而独即矩也后言絜矩而矩即独也皆此至善之
物而异其名焉耳徵诸诗书如尧汤文武武公之学
夫岂有二道哉然亲民以明其明德而约之于知止
格物以致其知而约之于知本信乎学无二道矣所
以修身为本而自明自修若不过一人之身耳谓之
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而絜矩于天下要皆此物格
而止至善也故曰惟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夫前言慎
独而独即矩也后言絜矩而矩即独也皆此至善之
物而异其名焉耳徵诸诗书如尧汤文武武公之学
夫岂有二道哉然亲民以明其明德而约之于知止
格物以致其知而约之于知本信乎学无二道矣所
以修身为本而自明自修若不过一人之身耳谓之
卷十四 第 88b 页 WYG0968-0618b.png
为大学之道者正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原非形
骸之所能隔则此身岂小物哉故明德非一于内也
即天下国家统会于吾身之心意知而自不容间者
也亲民非一于外也即吾身之心意知贯彻乎天下
国家而自不容己者也知有一毫之不至意一毫之
不诚心一毫之不正固不可以言身之修而天下国
家漠然与我不相关且视天亲犹途人也可以言修
身乎是故知吾身之非小则知圣学之本大彼徒事
骸之所能隔则此身岂小物哉故明德非一于内也
即天下国家统会于吾身之心意知而自不容间者
也亲民非一于外也即吾身之心意知贯彻乎天下
国家而自不容己者也知有一毫之不至意一毫之
不诚心一毫之不正固不可以言身之修而天下国
家漠然与我不相关且视天亲犹途人也可以言修
身乎是故知吾身之非小则知圣学之本大彼徒事
卷十四 第 89a 页 WYG0968-0618c.png
于格致诚正而不知亲民者是二氏之自私其身也
徒事于齐治均平而不知明明德者是五霸之自遗
其身也皆不可以语仁也大学之宗旨不明于后世
也有由然矣夫知修身为本而天子与庶人一者何
哉位有崇卑学无小大尧天子也尧明峻德以渐致
亲睦平章协和之化其仁固如天矣孔子庶人也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安少怀不厌不倦亦
何异于尧也后之人皆知宗孔子之学而恶可以庶
徒事于齐治均平而不知明明德者是五霸之自遗
其身也皆不可以语仁也大学之宗旨不明于后世
也有由然矣夫知修身为本而天子与庶人一者何
哉位有崇卑学无小大尧天子也尧明峻德以渐致
亲睦平章协和之化其仁固如天矣孔子庶人也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安少怀不厌不倦亦
何异于尧也后之人皆知宗孔子之学而恶可以庶
卷十四 第 89b 页 WYG0968-0618d.png
人自诿耶虽然孔子十五志学即所谓欲明明德于
天下是也人孰无所欲哉果有志于大学之道我欲
仁斯仁至矣
天之生人有物焉完具于其身至善也至善无物也
而有本末不得不谓之物无物而万物备也知其灵
觉也意其生意也意原于知而其端甚微道心惟微
也吾身之所以为本也天下国家皆末也本始皆统
原于一本而其实一物也属之于为故谓之事格致
天下是也人孰无所欲哉果有志于大学之道我欲
仁斯仁至矣
天之生人有物焉完具于其身至善也至善无物也
而有本末不得不谓之物无物而万物备也知其灵
觉也意其生意也意原于知而其端甚微道心惟微
也吾身之所以为本也天下国家皆末也本始皆统
原于一本而其实一物也属之于为故谓之事格致
卷十四 第 90a 页 WYG0968-0619a.png
诚正修齐治平是也明明德于天下事之终也而欲
明明德即为始事致吾之知在止于至善之一物者
事之始也而知至知终同为一知有终始而其实一
事也事不离物物不离事知所先后学之道也是以
下者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先本而
后末厚本而薄末未有外其身而为天下国家者也
必以修身为本谓之知本非苟知之实能至之是谓
知之至也至斯止矣不至则不止不慎则不至知之
明明德即为始事致吾之知在止于至善之一物者
事之始也而知至知终同为一知有终始而其实一
事也事不离物物不离事知所先后学之道也是以
下者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先本而
后末厚本而薄末未有外其身而为天下国家者也
必以修身为本谓之知本非苟知之实能至之是谓
知之至也至斯止矣不至则不止不慎则不至知之
卷十四 第 90b 页 WYG0968-0619b.png
至其为慎独乎独即本也本即至善也天之命也藏
之至寂而发之至微微之显诚之不可掩也其动而
后有不善者不慎故也慎则何不善之有
大学大旨
问大学古本悉遵王文成公表章是矣然前云明明
德亲民止至善而当知所止矣复云事物之先后何
也曰前三在举其槩后六先推其详盖天下国家身
心意知总是明明德亲民然杂施不逊猎等无序可
之至寂而发之至微微之显诚之不可掩也其动而
后有不善者不慎故也慎则何不善之有
大学大旨
问大学古本悉遵王文成公表章是矣然前云明明
德亲民止至善而当知所止矣复云事物之先后何
也曰前三在举其槩后六先推其详盖天下国家身
心意知总是明明德亲民然杂施不逊猎等无序可
卷十四 第 91a 页 WYG0968-0619c.png
乎故自欲明明德于天下历推其所先莫先致知矣
致知在格物正所谓知止至善也问明德与知明明
德与致知果不同乎曰姑即明与知之字义分别之
明其知之全体知其明之发窍虽谓明为体知为用
亦可也明之则无所不通致则随所发窍推而广之
以要其极也问文成谓亲民正以明明德也或问中
发挥仁者以万物为一体至精切矣然明德知也一
体之亲仁也曾谓知即仁乎曰明德一也知仁皆明
致知在格物正所谓知止至善也问明德与知明明
德与致知果不同乎曰姑即明与知之字义分别之
明其知之全体知其明之发窍虽谓明为体知为用
亦可也明之则无所不通致则随所发窍推而广之
以要其极也问文成谓亲民正以明明德也或问中
发挥仁者以万物为一体至精切矣然明德知也一
体之亲仁也曾谓知即仁乎曰明德一也知仁皆明
卷十四 第 91b 页 WYG0968-0619d.png
德之别名耳盖人心明觉未有不知痛痒者医家以
手足痿痹为不仁谓不自知其痛痒也孰谓明觉亲
爱有二乎哉试观孩提之良知未有不知爱其亲者
大人特不失乎赤子之心耳问明明德亲民固体用
一原然必亲民而后谓之自明欤曰非有意以致其
亲也记云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
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况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
乾父坤母民胞物与原来国家之民皆是一体之亲
手足痿痹为不仁谓不自知其痛痒也孰谓明觉亲
爱有二乎哉试观孩提之良知未有不知爱其亲者
大人特不失乎赤子之心耳问明明德亲民固体用
一原然必亲民而后谓之自明欤曰非有意以致其
亲也记云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
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况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
乾父坤母民胞物与原来国家之民皆是一体之亲
卷十四 第 92a 页 WYG0968-0620a.png
亦因其本亲而亲之耳问明亲无二孔子于知人爱
人发之矣他亦有所證乎曰易系谓乾知大始乾以
易知易知则有亲有亲则可久孰谓人道非天道乎
问明德外无至善又谓学有知止为急务而止至善
外复有定静安虑何也曰至善即明德之本体所谓
天然自有之则不待人力安排即朱子所谓尽乎天
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是也果能知止乎天理
之极则渐渐定静安虑实有诸己而能得矣问物犹
人发之矣他亦有所證乎曰易系谓乾知大始乾以
易知易知则有亲有亲则可久孰谓人道非天道乎
问明德外无至善又谓学有知止为急务而止至善
外复有定静安虑何也曰至善即明德之本体所谓
天然自有之则不待人力安排即朱子所谓尽乎天
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是也果能知止乎天理
之极则渐渐定静安虑实有诸己而能得矣问物犹
卷十四 第 92b 页 WYG0968-0620b.png
事乎致知在格物与知止至善一乎二乎曰天下国
家身心意知一物也有是物即有是格致诚正修齐
治平之事是物也有物必有则本至善也世有致知
而不止乎至善之物则故凡致力于国家天下者有
似于亲民而昧乎物之本致力于身心意知者有似
于明明德而不可以治天下国家要皆出乎智见之
安排而不能格乎物耳问物格则知至知至则止至
善矣又谓之知本何也曰物有本末而身为物本苟
家身心意知一物也有是物即有是格致诚正修齐
治平之事是物也有物必有则本至善也世有致知
而不止乎至善之物则故凡致力于国家天下者有
似于亲民而昧乎物之本致力于身心意知者有似
于明明德而不可以治天下国家要皆出乎智见之
安排而不能格乎物耳问物格则知至知至则止至
善矣又谓之知本何也曰物有本末而身为物本苟
卷十四 第 93a 页 WYG0968-0620c.png
徒明义理建事功而身不足法亦末矣故云自天子
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真能知修身为本者此谓知之至也非即物格
知至之谓乎问既云知止又云知本知至何也曰至
善原于天修身存乎人知本而不知止固失其本然
之天则知止而不知本又失其当然之人功惟知止
至善而一本之修身焉尽之矣
问欲明明德于天下果欲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
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真能知修身为本者此谓知之至也非即物格
知至之谓乎问既云知止又云知本知至何也曰至
善原于天修身存乎人知本而不知止固失其本然
之天则知止而不知本又失其当然之人功惟知止
至善而一本之修身焉尽之矣
问欲明明德于天下果欲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
卷十四 第 93b 页 WYG0968-0620d.png
德乎曰真信得体用一原人我无间如此说亦是盖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欲仁是也况可欲
之谓善苟不欲明明德于天下又何以止至善乎问
孔子十五志学直至七十始从心所欲不踰矩何可
遽责之初学耶曰格物正以满乎此欲之量耳子以
物之大而格之难乎夫所恶于上即明德中所同有
者毋以使下即亲民也推之上下左右前后莫不皆
然始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终焉从心所欲不踰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欲仁是也况可欲
之谓善苟不欲明明德于天下又何以止至善乎问
孔子十五志学直至七十始从心所欲不踰矩何可
遽责之初学耶曰格物正以满乎此欲之量耳子以
物之大而格之难乎夫所恶于上即明德中所同有
者毋以使下即亲民也推之上下左右前后莫不皆
然始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终焉从心所欲不踰矩
卷十四 第 94a 页 WYG0968-0621a.png
而止至善矣
问文成谓大学之要致知焉尽矣而格物之旨在格
其不正以归于正然欤曰穷至事物之理固惧其偏
于外矣意之所在为物如意在事亲则事亲为一物
意在忠君则忠君为一物得无惧其偏于内乎夫是
物也原不可以有无内外精粗截然二之也但二先
生虽各有定说然知性格物之谓非朱子之言乎良
知抵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非王文成之言乎
问文成谓大学之要致知焉尽矣而格物之旨在格
其不正以归于正然欤曰穷至事物之理固惧其偏
于外矣意之所在为物如意在事亲则事亲为一物
意在忠君则忠君为一物得无惧其偏于内乎夫是
物也原不可以有无内外精粗截然二之也但二先
生虽各有定说然知性格物之谓非朱子之言乎良
知抵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非王文成之言乎
卷十四 第 94b 页 WYG0968-0621b.png
合二先生之言观其会通格物之旨了然矣
问谈名理止至善极矣下文乃举事物言之果恐人
之涉虚见乎曰人莫不云这物事不过举有形象者
谓之物举逐日干办者谓之事而天下国家身心意
知总谓之物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总谓之事谁则知
之物事自有本末终始先后要在重本始急先务谁
则知之若终生只此一事一物而物格止至善尤难
知也所以谓之大学本在修身先在格物
问谈名理止至善极矣下文乃举事物言之果恐人
之涉虚见乎曰人莫不云这物事不过举有形象者
谓之物举逐日干办者谓之事而天下国家身心意
知总谓之物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总谓之事谁则知
之物事自有本末终始先后要在重本始急先务谁
则知之若终生只此一事一物而物格止至善尤难
知也所以谓之大学本在修身先在格物
卷十四 第 95a 页 WYG0968-0621c.png
问修身为本之本果不对末言乎曰天之生物使之
一本安得有二本也惟不信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
之物故有二物即有二本矣试观一篇之内物有本
末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无
二物也无二本也无二知也二之则不是
问文成表章大学古本原只一篇不必分章不必补
传是矣旁注虽云归重致知序则云大学之道诚意
一本安得有二本也惟不信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
之物故有二物即有二本矣试观一篇之内物有本
末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无
二物也无二本也无二知也二之则不是
问文成表章大学古本原只一篇不必分章不必补
传是矣旁注虽云归重致知序则云大学之道诚意
卷十四 第 95b 页 WYG0968-0621d.png
而已矣似亦以前为经因提所谓诚其意者起头故
重诚意则又以下为传其果然欤曰既信原是一篇
而所谓又似起头则二篇矣独不思此谓知本此谓
知之至也此谓二字得非承上文物有本末物格而
后知至言之乎真信得物格知本为知之至矣则所
谓诚其意者𦂳顶知本知至言也然则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非即上文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乎何也
毋自欺者毋自欺其所独知也致知即诚意实用功
重诚意则又以下为传其果然欤曰既信原是一篇
而所谓又似起头则二篇矣独不思此谓知本此谓
知之至也此谓二字得非承上文物有本末物格而
后知至言之乎真信得物格知本为知之至矣则所
谓诚其意者𦂳顶知本知至言也然则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非即上文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乎何也
毋自欺者毋自欺其所独知也致知即诚意实用功
卷十四 第 96a 页 WYG0968-0622a.png
处不过点出意之好恶使人于此实致其知而已矣
故慎独二字包诚意致知言也独即此一物也安得
以上文为经此为传分作两截耶问诚中形外在小
人亦可谓之诚乎曰圣人指点诚伪之分莫有切于
此者如閒居为不善见君子则掩不善而著其善此
是伪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在小人却知得自
家不善故这点真心都发露在外谓非诚之不可掩
乎惟其诚中形外几不可掩所以君子必慎其独而
故慎独二字包诚意致知言也独即此一物也安得
以上文为经此为传分作两截耶问诚中形外在小
人亦可谓之诚乎曰圣人指点诚伪之分莫有切于
此者如閒居为不善见君子则掩不善而著其善此
是伪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在小人却知得自
家不善故这点真心都发露在外谓非诚之不可掩
乎惟其诚中形外几不可掩所以君子必慎其独而
卷十四 第 96b 页 WYG0968-0622b.png
曾子平日谓其严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也
问近时提揭大学或致知或诚意或修身而子必欲
依本文先在格物何也曰非予欲先之也依经文耳
提修身者得其本矣不推其所先则不格乎物此本
从何而出提诚意与致知则知所先矣而不知所在
则物有不格此知何由而至故物格则知所先后知
本知至而知止矣谓予有意先之则恶乎敢
问诚意而下历引诗书孔子之言皆所以广诚意也
问近时提揭大学或致知或诚意或修身而子必欲
依本文先在格物何也曰非予欲先之也依经文耳
提修身者得其本矣不推其所先则不格乎物此本
从何而出提诚意与致知则知所先矣而不知所在
则物有不格此知何由而至故物格则知所先后知
本知至而知止矣谓予有意先之则恶乎敢
问诚意而下历引诗书孔子之言皆所以广诚意也
卷十四 第 97a 页 WYG0968-0622c.png
诚意为大学之要非欤曰格致诚正以修其身原只
一事圣人于其中逐一细细剖析使人惟精惟一不
可紊不可杂耳盖上文此谓知本知至己包修正诚
致在其内虽天下国家不过举此以措之耳故杂引
诗书不独身心意知明明德亲民止至善浑作一团
如盛德至善民不能忘虽没世不能忘而齐治均平
莫不含蓄在内故总以知本收之岂专为诚意发也
问康诰太甲尧典皆自明其明德也盘铭康诰周诗
一事圣人于其中逐一细细剖析使人惟精惟一不
可紊不可杂耳盖上文此谓知本知至己包修正诚
致在其内虽天下国家不过举此以措之耳故杂引
诗书不独身心意知明明德亲民止至善浑作一团
如盛德至善民不能忘虽没世不能忘而齐治均平
莫不含蓄在内故总以知本收之岂专为诚意发也
问康诰太甲尧典皆自明其明德也盘铭康诰周诗
卷十四 第 97b 页 WYG0968-0622d.png
得非释亲民乎何为谓亲当作新者非也曰古文原
是亲字文成谓其不必改耳况日新承上文自明不
已则日日新作新民以至新天命无所不用其极若
不观其会通惟拘执字义则日新新命可以谓之释
新民乎问止至善乃在仁敬孝慈信得非专言至善
之散殊耶曰缉熙敬止见诸君臣父子与国人交统
体散殊已兼之矣是故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此
正是圣人明亲之实学也岂教专空寂外人伦以求
是亲字文成谓其不必改耳况日新承上文自明不
已则日日新作新民以至新天命无所不用其极若
不观其会通惟拘执字义则日新新命可以谓之释
新民乎问止至善乃在仁敬孝慈信得非专言至善
之散殊耶曰缉熙敬止见诸君臣父子与国人交统
体散殊已兼之矣是故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此
正是圣人明亲之实学也岂教专空寂外人伦以求
卷十四 第 98a 页 WYG0968-0623a.png
至善者可同语哉
问修身𦂳承上文知本是矣此复举身心并言之何
欤曰形色天性也有是身即有是忿懥恐惧好乐忧
患之感只一著于有所便是心不正不正便是心不
在一身之间凡视听饮食亦不自知矣可见心中好
恶之意或有发得是处谓之不诚亦不可惟稍有沾
滞便非此心常寂常感之正体也此所以修身必先
正心
问修身𦂳承上文知本是矣此复举身心并言之何
欤曰形色天性也有是身即有是忿懥恐惧好乐忧
患之感只一著于有所便是心不正不正便是心不
在一身之间凡视听饮食亦不自知矣可见心中好
恶之意或有发得是处谓之不诚亦不可惟稍有沾
滞便非此心常寂常感之正体也此所以修身必先
正心
卷十四 第 98b 页 WYG0968-0623b.png
身不专于形骸之末心不专于方寸之间忿懥恐惧
好乐忧患总属之心而见诸身者一落于有所则心
即不得其正可见浑身都是心也如上天生物之心
盎然太虚之内日月星辰风雨露雷何一非天故万
象森然无一能为太虚障碍者可见身不可有所固
不专指方寸亦不专指形体而形神浑融为最难
问修身齐家专自好恶言好恶果足以尽修齐之道
乎曰人心所发不越好恶两端公好恶则通之家国
好乐忧患总属之心而见诸身者一落于有所则心
即不得其正可见浑身都是心也如上天生物之心
盎然太虚之内日月星辰风雨露雷何一非天故万
象森然无一能为太虚障碍者可见身不可有所固
不专指方寸亦不专指形体而形神浑融为最难
问修身齐家专自好恶言好恶果足以尽修齐之道
乎曰人心所发不越好恶两端公好恶则通之家国
卷十四 第 99a 页 WYG0968-0623c.png
天下而各当作好作恶则行之一身一家而不通如
亲爱贱恶畏敬哀矜傲惰乃人人所必有者有所且
不得其正况之其所而僻焉可乎盖人心公溥则明
通偏邪则暗塞此所以好而不知其恶恶而不知其
美也况溺爱不明贪得无厌此尤人之所同患者只
此两语凡有身家者可以谚而忽之哉
人以一身应接乎家国天下虽有尊卑老幼亲疏远
迩之殊而此心之明德则无弗同者事亲谓之孝事
亲爱贱恶畏敬哀矜傲惰乃人人所必有者有所且
不得其正况之其所而僻焉可乎盖人心公溥则明
通偏邪则暗塞此所以好而不知其恶恶而不知其
美也况溺爱不明贪得无厌此尤人之所同患者只
此两语凡有身家者可以谚而忽之哉
人以一身应接乎家国天下虽有尊卑老幼亲疏远
迩之殊而此心之明德则无弗同者事亲谓之孝事
卷十四 第 99b 页 WYG0968-0623d.png
君谓之忠事兄谓之弟事长谓之敬恤幼谓之慈使
众谓之仁虽曰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要
在先慎乎德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一出于天性固有
之良观诸慈幼一端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可知也
彼母之于子一体而分真诚恻怛皆其本性凡拊摩
鞠育呼吸相关抚恤百端自中肯綮盖由情真则机
自通心诚固法自善也欲明明德于天下国家一体
流贯心诚求之有不与民同好恶也哉故曰如保赤
众谓之仁虽曰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要
在先慎乎德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一出于天性固有
之良观诸慈幼一端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可知也
彼母之于子一体而分真诚恻怛皆其本性凡拊摩
鞠育呼吸相关抚恤百端自中肯綮盖由情真则机
自通心诚固法自善也欲明明德于天下国家一体
流贯心诚求之有不与民同好恶也哉故曰如保赤
卷十四 第 100a 页 WYG0968-0624a.png
子民之父母孰非其亲亲不容自己者哉所以兴仁
兴让兴孝兴弟殆犹赤子之慕慈母自有不容己者
在矣噫真信此者始可与语明明德亲民之学
问大学言止至善矣复言格物言知至矣复言知本
言慎独矣复言絜矩何欤曰大学之道一也明亲必
止乎至善者尽性也格物即至善之天则本即此物
至善之本诸身独即此物至善之原于一矩即此物
至善四达不悖也问学贵自悟乃历引诗书以證之
兴让兴孝兴弟殆犹赤子之慕慈母自有不容己者
在矣噫真信此者始可与语明明德亲民之学
问大学言止至善矣复言格物言知至矣复言知本
言慎独矣复言絜矩何欤曰大学之道一也明亲必
止乎至善者尽性也格物即至善之天则本即此物
至善之本诸身独即此物至善之原于一矩即此物
至善四达不悖也问学贵自悟乃历引诗书以證之
卷十四 第 100b 页 WYG0968-0624b.png
何欤曰学必师古此说命言学所自始也故历引诗
书见尧舜汤文以及卫武乃后学之模范也所以古
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国家者必本于修身而先于正
心诚意致知惟在格物都是如此岂后世单提直指
不立文字者可伦哉
问中庸言教必原之天命大学言学只归之至善何
欤曰至善即是天命之性而止至善即是明明德之
极处所以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推其所先只在致
书见尧舜汤文以及卫武乃后学之模范也所以古
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国家者必本于修身而先于正
心诚意致知惟在格物都是如此岂后世单提直指
不立文字者可伦哉
问中庸言教必原之天命大学言学只归之至善何
欤曰至善即是天命之性而止至善即是明明德之
极处所以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推其所先只在致
卷十四 第 101a 页 WYG0968-0624c.png
知格物正以物原统天下国家身心意知无不包无
不贯也故下文證诸康诰太甲尧典汤铭自明不已
则日新以至于新民新命无所不用其极这才是至
善所当止如君臣父子与人交必止乎仁敬孝慈信
而何所不用其极哉后言峻命不易惟命不于常无
非教人尽性以至于命也岂特顾諟天之明命为大
学之真功耶
明亲止
不贯也故下文證诸康诰太甲尧典汤铭自明不已
则日新以至于新民新命无所不用其极这才是至
善所当止如君臣父子与人交必止乎仁敬孝慈信
而何所不用其极哉后言峻命不易惟命不于常无
非教人尽性以至于命也岂特顾諟天之明命为大
学之真功耶
明亲止
卷十四 第 101b 页 WYG0968-0624d.png
学与道非二也道以言其体学以言其功惟本体明
彻则功夫庶乎不差而学固所以学此道也故大学
必首揭学与道而串言之不徒曰明德必曰明明德
不徒曰民必曰亲民不徒曰至善必曰止至善本体
工夫一齐呈露道之外无学矣否则学其所学非所
以为大学道其所道岂大学之道哉然德本明也必
欲明之何也是德也即人之性也即德性良知之通
明是也在天为明命在人为明德吾惟因其本明者
彻则功夫庶乎不差而学固所以学此道也故大学
必首揭学与道而串言之不徒曰明德必曰明明德
不徒曰民必曰亲民不徒曰至善必曰止至善本体
工夫一齐呈露道之外无学矣否则学其所学非所
以为大学道其所道岂大学之道哉然德本明也必
欲明之何也是德也即人之性也即德性良知之通
明是也在天为明命在人为明德吾惟因其本明者
卷十四 第 102a 页 WYG0968-0625a.png
而明之所以为学也方其未明或有气拘欲蔽固必
加夫磨砺之功及其既明恐复有拘蔽亦不忘夫缉
熙之力未失者常保其明而不息既失者必复其明
而后已此所以功夫即本体也然民而必欲亲之何
也是明德也本与天地万物浑然同体本与天下国
家之人一体而分者也即孩提知爱知敬之良原与
斯人无所间隔是也吾惟即其本亲者而亲之而亲
民正所以明吾之明德耳虽曰吾于天下国家之人
加夫磨砺之功及其既明恐复有拘蔽亦不忘夫缉
熙之力未失者常保其明而不息既失者必复其明
而后已此所以功夫即本体也然民而必欲亲之何
也是明德也本与天地万物浑然同体本与天下国
家之人一体而分者也即孩提知爱知敬之良原与
斯人无所间隔是也吾惟即其本亲者而亲之而亲
民正所以明吾之明德耳虽曰吾于天下国家之人
卷十四 第 102b 页 WYG0968-0625b.png
未尝无厚薄之等然天下一家中国一人非强合之
也即如一身未尝无手足腹心爪发之殊而无故拔
一发伤一爪焉其心有不忍耳所以爱亲者不敢恶
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而无故断一树杀一兽非
孝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明明德者其能忍于一
体之亲乎然明明德亲民而又止至善者何也至善
者即明明德之本体也即孩提之爱亲敬长原自不
学而能不虑而知者是也止之者明明德亲民一循
也即如一身未尝无手足腹心爪发之殊而无故拔
一发伤一爪焉其心有不忍耳所以爱亲者不敢恶
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而无故断一树杀一兽非
孝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明明德者其能忍于一
体之亲乎然明明德亲民而又止至善者何也至善
者即明明德之本体也即孩提之爱亲敬长原自不
学而能不虑而知者是也止之者明明德亲民一循
卷十四 第 103a 页 WYG0968-0625c.png
乎继善成性之天则不容有一毫作为增损于其间
即书之安汝止钦汝止也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固不
以孩提而有所减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亦不以圣人
而有所加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上帝所以怀文
王之明德者不在是哉奈何世之人语以圣人之不
思不勉则畏之而不敢为语以孩提之不学不虑又
忽之以为不足为此曷故哉不知大学之道云尔大
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以言其学则学之大也以言其
即书之安汝止钦汝止也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固不
以孩提而有所减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亦不以圣人
而有所加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上帝所以怀文
王之明德者不在是哉奈何世之人语以圣人之不
思不勉则畏之而不敢为语以孩提之不学不虑又
忽之以为不足为此曷故哉不知大学之道云尔大
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以言其学则学之大也以言其
卷十四 第 103b 页 WYG0968-0625d.png
道则道之大也何为舍大学而趋小道畏圣人而忽
赤子哉然明亲止固足以括大学矣又有八条目云
者何也天下之道博之虽千万语而不足约之则一
言而有馀故总三语即继之以知止何其约也析三
语而谓格致诚正修身为明德齐治平为亲民自所
谓诚意以下为各条之传亦无不可者何其博也况
身心意知非明德之专于内也即所以为齐治均平
之主宰家国天下非亲民之专于外也即所以为致
赤子哉然明亲止固足以括大学矣又有八条目云
者何也天下之道博之虽千万语而不足约之则一
言而有馀故总三语即继之以知止何其约也析三
语而谓格致诚正修身为明德齐治平为亲民自所
谓诚意以下为各条之传亦无不可者何其博也况
身心意知非明德之专于内也即所以为齐治均平
之主宰家国天下非亲民之专于外也即所以为致
卷十四 第 104a 页 WYG0968-0626a.png
诚正修之流行则是本末非二物终始非二事自明
明德于天下直推至格物所谓合天下国家身心意
知为一物也不信然哉一物有本末之分壹是皆以
修身为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知至则知止矣
是故明明德亲民总归之至善而约之以知止天下
国家身心意知总归之格物而约之以知本曾谓圣
人有二学而学有二道哉本体功夫原不相离而学
与道又岂有二乎哉
明德于天下直推至格物所谓合天下国家身心意
知为一物也不信然哉一物有本末之分壹是皆以
修身为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知至则知止矣
是故明明德亲民总归之至善而约之以知止天下
国家身心意知总归之格物而约之以知本曾谓圣
人有二学而学有二道哉本体功夫原不相离而学
与道又岂有二乎哉
卷十四 第 104b 页 WYG0968-0626b.png
知止
宇宙间凡人与物莫不有归宿之地而后能遂其生
也否则食息起居行藏进退贸贸焉莫知所之求一
日安定不可得矣此归宿之地乃人与物之所必有
者而学可知矣大学所谓知止指归宿言也易艮止
诗敬止书钦止安止皆此意也然则止之云者果归
寂之谓乎盖于穆之体运而不息天之止也宥密之
衷应而无方人之止也寂而未尝不感感而未尝不
宇宙间凡人与物莫不有归宿之地而后能遂其生
也否则食息起居行藏进退贸贸焉莫知所之求一
日安定不可得矣此归宿之地乃人与物之所必有
者而学可知矣大学所谓知止指归宿言也易艮止
诗敬止书钦止安止皆此意也然则止之云者果归
寂之谓乎盖于穆之体运而不息天之止也宥密之
衷应而无方人之止也寂而未尝不感感而未尝不
卷十四 第 105a 页 WYG0968-0626c.png
寂显密浑沦渊浩无际故易以动静不失其时发明
止之义也何可专以寂言耶然则以至善为归宿果
有方体可指欤人性本善至动而神至感而寂虚融
恢廓本无内外显微之间而一有方所非至善也然
则知止云者果知识至此止息而复其无知之体欤
盖真知之体虚明洞涵固不可以分别是非为了彻
亦不可以智识见闻为證解而性体莹然灼见天则
况知其所止原有圣训物格知止且有明徵惟详玩
止之义也何可专以寂言耶然则以至善为归宿果
有方体可指欤人性本善至动而神至感而寂虚融
恢廓本无内外显微之间而一有方所非至善也然
则知止云者果知识至此止息而复其无知之体欤
盖真知之体虚明洞涵固不可以分别是非为了彻
亦不可以智识见闻为證解而性体莹然灼见天则
况知其所止原有圣训物格知止且有明徵惟详玩
卷十四 第 105b 页 WYG0968-0626d.png
大学本文其义具备何必巧为之说也是故邦畿千
里惟民所止民各有所止曾谓学而无所止乎绵蛮
黄鸟止于丘隅鸟尚知所止也曾谓人而莫之知乎
仁敬孝慈信文王所以缉熙敬止也曾谓大学之止
岂出伦理之外而别有虚寂所当归宿者乎可见日
用伦物皆性也至善之性即止也在己之心身意知
而言谓之明德谓之仁敬孝慈信在天下国家而言
谓之亲民谓之为人君臣父子与人交所谓明明德
里惟民所止民各有所止曾谓学而无所止乎绵蛮
黄鸟止于丘隅鸟尚知所止也曾谓人而莫之知乎
仁敬孝慈信文王所以缉熙敬止也曾谓大学之止
岂出伦理之外而别有虚寂所当归宿者乎可见日
用伦物皆性也至善之性即止也在己之心身意知
而言谓之明德谓之仁敬孝慈信在天下国家而言
谓之亲民谓之为人君臣父子与人交所谓明明德
卷十四 第 106a 页 WYG0968-0627a.png
亲民止至善即为君止仁为臣止敬为子止孝为父
止慈与人交止信虽至善乃天理之浑融不可名状
而性善随人伦以散见不待安排殆随其万感万应
各当天则而一真凝然无聚散无隐显自尔安所止
也所以大学之道虽只提止至善一语亦足矣必自
明明德亲民说来者岂无意而云然哉正恐离亲民
以明明德者断情欲以證圆觉亦近似矣何与于君
臣父子之伦离明德以新民者肃法制以致小康亦
止慈与人交止信虽至善乃天理之浑融不可名状
而性善随人伦以散见不待安排殆随其万感万应
各当天则而一真凝然无聚散无隐显自尔安所止
也所以大学之道虽只提止至善一语亦足矣必自
明明德亲民说来者岂无意而云然哉正恐离亲民
以明明德者断情欲以證圆觉亦近似矣何与于君
臣父子之伦离明德以新民者肃法制以致小康亦
卷十四 第 106b 页 WYG0968-0627b.png
其止念息机之谈以为密秘宝藏肆言以傅会圣经
陋亦甚矣胡不即大学上下全文以会通其立言之
旨哉或曰人之性本善即人之知本良也是知即止
至善矣何必知其所止而后得耶曰人性莫不有知
也好智不好学者其失荡性善莫不自止也日用不
知者其失迷故知其所止正复以自知开发有觉之
灵即止乎至善之体内外莹彻微显昭融所谓致知
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是也何必寂然观空离出入
陋亦甚矣胡不即大学上下全文以会通其立言之
旨哉或曰人之性本善即人之知本良也是知即止
至善矣何必知其所止而后得耶曰人性莫不有知
也好智不好学者其失荡性善莫不自止也日用不
知者其失迷故知其所止正复以自知开发有觉之
灵即止乎至善之体内外莹彻微显昭融所谓致知
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是也何必寂然观空离出入
卷十四 第 107a 页 WYG0968-0627c.png
息以为止耶或又曰知一也既云知止又云知本何
也曰知为此身之神灵身即此神之宅舍是良知具
足于身中惟本诸身以求之则根苗著土自尔生意
条达将来合抱参天此其本也故止即此身之止于
善本即性善之本诸身止外无本本外无止一以贯
之耳但言知止不言知本恐人以顿悟超脱为究竟
终涉玄虚言知本不言知止恐人以检饬制行为真
修终归强作于此会而通之学必以性善为归宿也
也曰知为此身之神灵身即此神之宅舍是良知具
足于身中惟本诸身以求之则根苗著土自尔生意
条达将来合抱参天此其本也故止即此身之止于
善本即性善之本诸身止外无本本外无止一以贯
之耳但言知止不言知本恐人以顿悟超脱为究竟
终涉玄虚言知本不言知止恐人以检饬制行为真
修终归强作于此会而通之学必以性善为归宿也
卷十四 第 107b 页 WYG0968-0627d.png
不信然哉
格物
大学之道道本大而学亦大也在明明德亲民止至
善而约之以知止矣下文乃详言之即揭此事物之
本末终始使知所先后故自明明德于天下探本穷
源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可见格物其大学
之统括而道之所以为大乎物亦大无穷际而未易
窥测者乎古今格物之论亦多矣苟能身体力行各
格物
大学之道道本大而学亦大也在明明德亲民止至
善而约之以知止矣下文乃详言之即揭此事物之
本末终始使知所先后故自明明德于天下探本穷
源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可见格物其大学
之统括而道之所以为大乎物亦大无穷际而未易
窥测者乎古今格物之论亦多矣苟能身体力行各
卷十四 第 108a 页 WYG0968-0628a.png
就所入以为功皆可谓之学特非大学之道也今之
辩者不过指传注与传习录中数语以相角耳谓在
物之理有未穷故吾心之知有未尽是欲先外以及
内也谓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是欲先内以及
外也知与物均之有内外之别也岂大学之旨与大
学本旨谓何物有本末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
而末治者否矣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凡言物与
此不相契者非大学之所谓物矣然则格物之义云
辩者不过指传注与传习录中数语以相角耳谓在
物之理有未穷故吾心之知有未尽是欲先外以及
内也谓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是欲先内以及
外也知与物均之有内外之别也岂大学之旨与大
学本旨谓何物有本末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
而末治者否矣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凡言物与
此不相契者非大学之所谓物矣然则格物之义云
卷十四 第 108b 页 WYG0968-0628b.png
何知修身为本其与知止之旨尚二之焉非知之至
也知之至者真知身为物本而止乎是物天然之则
安安于吾性至善之归也尝诵大雅蒸民之诗曰天
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
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是物则也即天命之
性浑然至善通天地彻古今无内外无人物合天下
国家身心意知一物也天下之平国之治家之齐身
之修心之正意之诚知之致与夫本末终始先后厚
也知之至者真知身为物本而止乎是物天然之则
安安于吾性至善之归也尝诵大雅蒸民之诗曰天
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
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是物则也即天命之
性浑然至善通天地彻古今无内外无人物合天下
国家身心意知一物也天下之平国之治家之齐身
之修心之正意之诚知之致与夫本末终始先后厚
卷十四 第 109a 页 WYG0968-0628c.png
薄皆是物自然不易之天则也明明德亲民止至善
者止于斯耳知止于斯故为君止仁为臣止敬为
子止孝为父止慈与人交止信随其所止各当其则
而止至善也特本在乎身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絜
矩于天下矣可见物格则知至知本则知至身即物
之本而知止至善也但此学不明世之提格致者以
修身为格致之条件而不知其本提知本者以格致
为修身之事功而莫知所先不思知至一也若知本
者止于斯耳知止于斯故为君止仁为臣止敬为
子止孝为父止慈与人交止信随其所止各当其则
而止至善也特本在乎身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絜
矩于天下矣可见物格则知至知本则知至身即物
之本而知止至善也但此学不明世之提格致者以
修身为格致之条件而不知其本提知本者以格致
为修身之事功而莫知所先不思知至一也若知本
卷十四 第 109b 页 WYG0968-0628d.png
格物判然两途且与知止各一其旨是大学有二道
作圣有二功矣二其功者可以语大学之道乎
作圣有二功矣二其功者可以语大学之道乎
卷十四 第 110a 页 WYG0968-0629a.png
卷十四 第 110b 页 WYG0968-0629b.png
天地间物一而已矣吾人知一而已矣大学前云知
止后云知本知果有二乎哉前云物有本末后云致
知在格物物果有二乎哉前既云本末矣后云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本果有二乎
哉前云物格而后知至后云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
知至果有二乎哉可见一篇无二物也无二本也无
二知也此所谓大学之道也何也天下国家身心意
知一物也就一物之中而指其本则修身为本也知
止后云知本知果有二乎哉前云物有本末后云致
知在格物物果有二乎哉前既云本末矣后云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本果有二乎
哉前云物格而后知至后云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
知至果有二乎哉可见一篇无二物也无二本也无
二知也此所谓大学之道也何也天下国家身心意
知一物也就一物之中而指其本则修身为本也知
卷十四 第 111a 页 WYG0968-0629c.png
修身为本斯为知本斯为知至即所谓知止即所谓
物格而知至也大学之道岂不明白而易简哉夫本
不难知矣何知本之难其人也盖自圣学不明世之
人既无明明德于天下之欲欲则不肯先之以致知
格物之功其欲也不过功利之私其知也不过闻见
之知孰知是物也即所谓仁者人也即所谓形色天
性也吾性之仁浑然万物一体中国一人敦化川流
显微无间不离乎形色之人也心不正意不诚知不
物格而知至也大学之道岂不明白而易简哉夫本
不难知矣何知本之难其人也盖自圣学不明世之
人既无明明德于天下之欲欲则不肯先之以致知
格物之功其欲也不过功利之私其知也不过闻见
之知孰知是物也即所谓仁者人也即所谓形色天
性也吾性之仁浑然万物一体中国一人敦化川流
显微无间不离乎形色之人也心不正意不诚知不
卷十四 第 111b 页 WYG0968-0629d.png
致不可以语修身矣家不齐国不治天下不平可以
语身之修哉故统一物言之虽有本末之分而其本
则在乎身以身之所处不于家则于国不于国则于
天下不能舍斯人而独立也是以心意知之完具于
身者非沦于无也实与家国天下之人相为贯彻家
国天下之体备于身者非滞于有也实由心意知以
为之经纶知修身为本者非徒解释乎义理已也真
知本者必能格物以致其知诚其意正其心精神凝
语身之修哉故统一物言之虽有本末之分而其本
则在乎身以身之所处不于家则于国不于国则于
天下不能舍斯人而独立也是以心意知之完具于
身者非沦于无也实与家国天下之人相为贯彻家
国天下之体备于身者非滞于有也实由心意知以
为之经纶知修身为本者非徒解释乎义理已也真
知本者必能格物以致其知诚其意正其心精神凝
卷十四 第 112a 页 WYG0968-0630a.png
聚融结而肫肫其仁焉则诚诸中形诸外有诸己求
诸人盛德至善民不能忘家于此乎齐国于此乎治
天下于此乎平浩浩乎直以一身通于天地万物上
下同流明明德亲民而止至善矣此所以总结曰自
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噫惟仁者为
能与物为体大学一书即孔门求仁之方岂非修身
固不足以立天下之大本非知本岂足以语圣人之
大学
诸人盛德至善民不能忘家于此乎齐国于此乎治
天下于此乎平浩浩乎直以一身通于天地万物上
下同流明明德亲民而止至善矣此所以总结曰自
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噫惟仁者为
能与物为体大学一书即孔门求仁之方岂非修身
固不足以立天下之大本非知本岂足以语圣人之
大学
卷十四 第 112b 页 WYG0968-0630b.png
格物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虽一物不知乃其所耻俗学执
而不化所以滞于有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吾有
一物无头尾背面名字异学荡而无归所以沦于无
也盖由见之偏而未会其全故有无分而二其物矣
岂特二其物焉已哉且以虚实论知如致知则致为
虚知为实知即明德也所谓不虚之良知是也如知
止知本知所先后则止本先后为实知为虚所谓知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虽一物不知乃其所耻俗学执
而不化所以滞于有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吾有
一物无头尾背面名字异学荡而无归所以沦于无
也盖由见之偏而未会其全故有无分而二其物矣
岂特二其物焉已哉且以虚实论知如致知则致为
虚知为实知即明德也所谓不虚之良知是也如知
止知本知所先后则止本先后为实知为虚所谓知
卷十四 第 113a 页 WYG0968-0630c.png
性知天是也不思知一也明德为体明明德止一明
字即用如康诰明德是体克即用帝典峻德是体克
明即用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何有
于虚实体用之分哉可见体用原不相离德性之知
即知觉之知知觉之知即德性之用犹之乎一人之
身对祖父则称为子若孙对子孙则称为父若祖虽
随其异称不因人之称而改移其面目也不识其面
目而止随称名以增拟议所以觌面不相识者多矣
字即用如康诰明德是体克即用帝典峻德是体克
明即用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何有
于虚实体用之分哉可见体用原不相离德性之知
即知觉之知知觉之知即德性之用犹之乎一人之
身对祖父则称为子若孙对子孙则称为父若祖虽
随其异称不因人之称而改移其面目也不识其面
目而止随称名以增拟议所以觌面不相识者多矣
卷十四 第 113b 页 WYG0968-0630d.png
盖缘二其物故二其知则其分知与物而二之者又
不待言也试以物言之万物皆备于我今之谈者必
曰万物之理皆备我之性谈致知格物必曰致吾心
之知穷在物之理不识圣贤著述何为吝一理字必
待后人增之而后能明其说也易谓乾阳物坤阴物
中庸谓不诚无物亦将加一理字而后明乎理一分
殊言各有攸当也自物之本末言之天下国家身心
意知物之分殊何如也自事之终始言之格致诚正
不待言也试以物言之万物皆备于我今之谈者必
曰万物之理皆备我之性谈致知格物必曰致吾心
之知穷在物之理不识圣贤著述何为吝一理字必
待后人增之而后能明其说也易谓乾阳物坤阴物
中庸谓不诚无物亦将加一理字而后明乎理一分
殊言各有攸当也自物之本末言之天下国家身心
意知物之分殊何如也自事之终始言之格致诚正
卷十四 第 114a 页 WYG0968-0631a.png
修齐治平事之分殊何如也然合天下国家身心意
知而统之为一物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统之为一
事而事之先惟在格物事物之理一为何如也且大
学之道探本穷源惟在格物而身为物本一是皆以
修身为本圣贤垂训何其详切简明一至此哉谅哉
物一而已矣无而未尝无有而未尝有一实而万殊
万分而一本故中庸一言以尽天地之道曰其为物
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易系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又
知而统之为一物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统之为一
事而事之先惟在格物事物之理一为何如也且大
学之道探本穷源惟在格物而身为物本一是皆以
修身为本圣贤垂训何其详切简明一至此哉谅哉
物一而已矣无而未尝无有而未尝有一实而万殊
万分而一本故中庸一言以尽天地之道曰其为物
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易系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又
卷十四 第 114b 页 WYG0968-0631b.png
曰复以自知复小而辨于物合而观之知果一乎否
也物果一乎否也知之与物一乎否也真信其体之
一则用自不容以不一皆不待辩而自明矣否则各
执其见各是其说而不相通故人为万物之灵苟昧
格致而沦于无自以为灵明常惺惺矣何以使物各
得其所也泥格物而滞于有自以为百物皆通矣何
以通天地万物为一体也然则欲通天地万物为一
体便物各得其所以充满乎至善之分量者又可于
也物果一乎否也知之与物一乎否也真信其体之
一则用自不容以不一皆不待辩而自明矣否则各
执其见各是其说而不相通故人为万物之灵苟昧
格致而沦于无自以为灵明常惺惺矣何以使物各
得其所也泥格物而滞于有自以为百物皆通矣何
以通天地万物为一体也然则欲通天地万物为一
体便物各得其所以充满乎至善之分量者又可于
卷十四 第 115a 页 WYG0968-0631c.png
天生蒸民之物则而莫之省乎或曰传注与传习录
果不相通欤曰学者欲观其会通须合二先生之书
以会其全焉晦翁先生辩苏黄门老子解有云道兵
器之名虽异其实一物也故曰吾道一以贯之阳明
先生诗云良知祗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于此
得意忘言二先生潜孚默契盖可想矣或曰格物之
旨合内外虚实有无隐显而一之然矣然必以脩身
为本未他有所證欤曰哀公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
果不相通欤曰学者欲观其会通须合二先生之书
以会其全焉晦翁先生辩苏黄门老子解有云道兵
器之名虽异其实一物也故曰吾道一以贯之阳明
先生诗云良知祗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于此
得意忘言二先生潜孚默契盖可想矣或曰格物之
旨合内外虚实有无隐显而一之然矣然必以脩身
为本未他有所證欤曰哀公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
卷十四 第 115b 页 WYG0968-0631d.png
不过乎物又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
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孝子之事天也如事亲是故
孝子成身夫成身在不过乎物非孔子从心所欲不
踰矩其孰能之虽然求物于散殊者其失也支离滞
固物而不化人易识也异教则单提虚寂为宗云恍
兮惚兮其中有物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祖其
说者反援圣经无声无臭寂然不动诸说以證之使
高明超脱之士咸溺志于无物之归俾大学之道愈
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孝子之事天也如事亲是故
孝子成身夫成身在不过乎物非孔子从心所欲不
踰矩其孰能之虽然求物于散殊者其失也支离滞
固物而不化人易识也异教则单提虚寂为宗云恍
兮惚兮其中有物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祖其
说者反援圣经无声无臭寂然不动诸说以證之使
高明超脱之士咸溺志于无物之归俾大学之道愈
卷十四 第 116a 页 WYG0968-0632a.png
晦而塞格故不得不于大学格物详辩之也噫乾知
坤作不贰不测万物皆备有物有则致知格物辩物
自知天人性教一以贯之顾人之自信何如耳
修身为本
尝读程子全书谓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自
家一身与心却不要好以此泛观世间其人人之通
病乎夫以一身处覆载中不啻沧溟一浮沤耳倏起
倏灭于沧溟无增损也其自待之小甘为外物驱役
坤作不贰不测万物皆备有物有则致知格物辩物
自知天人性教一以贯之顾人之自信何如耳
修身为本
尝读程子全书谓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自
家一身与心却不要好以此泛观世间其人人之通
病乎夫以一身处覆载中不啻沧溟一浮沤耳倏起
倏灭于沧溟无增损也其自待之小甘为外物驱役
卷十四 第 116b 页 WYG0968-0632b.png
困苦岂上天厥付不均而分各有限制耶及读大学
谓自天子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乃知吾人原
合天下国家身心意知为一物就物之本末观之乃
知身为物本天子庶人分为崇卑身无大小真知修
身为本者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人可自小其身
哉学有大小而人之小大因之耳然大学之道其旨
意若未易穷诘而揭其要修身为本一语足以括之
矣何也两间万类浑然一气虽名象各别而物则本
谓自天子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乃知吾人原
合天下国家身心意知为一物就物之本末观之乃
知身为物本天子庶人分为崇卑身无大小真知修
身为本者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人可自小其身
哉学有大小而人之小大因之耳然大学之道其旨
意若未易穷诘而揭其要修身为本一语足以括之
矣何也两间万类浑然一气虽名象各别而物则本
卷十四 第 117a 页 WYG0968-0632c.png
同何独于吾身而疑之所以天下国家即身之统体
而大无外也心意知即身之蕴蓄而小无内也若止
认块然骨骸为吾身而不能致知格物以直窥天地
万物一本之原则砥砺名节整饬行检亦有似于身
之修矣内焉丰蔀屋以自蔽藏而德有不明外焉树
藩篱以分汝我而民有不亲则天然至善之性吾自
桎梏之而莫之觉矣岂大学修身为本之教哉惟此
学不明故有从事于身以外者亦若可以治天下国
而大无外也心意知即身之蕴蓄而小无内也若止
认块然骨骸为吾身而不能致知格物以直窥天地
万物一本之原则砥砺名节整饬行检亦有似于身
之修矣内焉丰蔀屋以自蔽藏而德有不明外焉树
藩篱以分汝我而民有不亲则天然至善之性吾自
桎梏之而莫之觉矣岂大学修身为本之教哉惟此
学不明故有从事于身以外者亦若可以治天下国
卷十四 第 117b 页 WYG0968-0632d.png
家矣然法制森罗事功炫赫非不足以表暴此身之
设施而刻花镂叶其如本实先拨何有从事于身以
内者亦知自净其心意知矣然止观定慧了悟圆通
非不足以解脱此身之拘缚祗亦拳局其本根以求
活于盆盎阶砌间耳此所以学必求乎大学知止知
本之道而后可以通天地万物为一身合天下国家
为一体也且形色天性原无精粗无内外也学大学
者果知修身为本则知吾身即天地也原自为物不
设施而刻花镂叶其如本实先拨何有从事于身以
内者亦知自净其心意知矣然止观定慧了悟圆通
非不足以解脱此身之拘缚祗亦拳局其本根以求
活于盆盎阶砌间耳此所以学必求乎大学知止知
本之道而后可以通天地万物为一身合天下国家
为一体也且形色天性原无精粗无内外也学大学
者果知修身为本则知吾身即天地也原自为物不
卷十四 第 118a 页 WYG0968-0633a.png
贰原自生物不测原自一物不著原自万物皆备知
即根本之通明其于家国天下洞然无疑而此身常
著察焉致知者致此也意即根本之发生其于家国
天下盎然同春而此身常活泼焉诚意者诚此也心
即根本之真宰其于家国天下廓然无碍而此身常
清宁焉正心者正此也凡视听言动之间喜怒哀乐
之际大而纲常伦理微而食息起居朝乾夕惕毋自
欺其至善之物则焉虽万感俱寂此身非无事也天
即根本之通明其于家国天下洞然无疑而此身常
著察焉致知者致此也意即根本之发生其于家国
天下盎然同春而此身常活泼焉诚意者诚此也心
即根本之真宰其于家国天下廓然无碍而此身常
清宁焉正心者正此也凡视听言动之间喜怒哀乐
之际大而纲常伦理微而食息起居朝乾夕惕毋自
欺其至善之物则焉虽万感俱寂此身非无事也天
卷十四 第 118b 页 WYG0968-0633b.png
下国家之经纶已于此乎藏诸密而静非无也虽万
感纷纭此身非始有事也心意知之所主宰随其酬
酢澄然不挠而动非有也为君止仁为臣止敬为子
止孝为父止慈与人交止信惟其身之所接而物则
周流我无所与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安
人安百姓胥此乎存焉信乎格致诚正齐治均平只
修身为本一语足以括之矣或曰易复之初九不远
之复以修身也言内也家人上九威如之吉及身之
感纷纭此身非始有事也心意知之所主宰随其酬
酢澄然不挠而动非有也为君止仁为臣止敬为子
止孝为父止慈与人交止信惟其身之所接而物则
周流我无所与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安
人安百姓胥此乎存焉信乎格致诚正齐治均平只
修身为本一语足以括之矣或曰易复之初九不远
之复以修身也言内也家人上九威如之吉及身之
卷十四 第 119a 页 WYG0968-0633c.png
谓也言外也大学正心诚意致知不专于内乎曰物
无内外故身心皆合内外言也何也人知忿懥恐惧
好乐忧患存诸心也何为原又有所只自身言人知
视听饮食形诸身也何为不见不闻不知味皆由于
心不在耶此所以心不正则身不修身不修则家不
齐国不治天下不平如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
谓拂人之性灾及其身矣孰谓身心可专以内外分
言之哉或曰如子之意则身有所忿懥不当改身为
无内外故身心皆合内外言也何也人知忿懥恐惧
好乐忧患存诸心也何为原又有所只自身言人知
视听饮食形诸身也何为不见不闻不知味皆由于
心不在耶此所以心不正则身不修身不修则家不
齐国不治天下不平如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
谓拂人之性灾及其身矣孰谓身心可专以内外分
言之哉或曰如子之意则身有所忿懥不当改身为
卷十四 第 119b 页 WYG0968-0633d.png
心欤曰观人之忿懥者必有怒容恐惧者必有战色
好乐者必有笑颜忧患者必有愁态则其所谓有所
果属之心而非身乎不然何掩不善而著善者乃肺
肝之如见也此所以身心相贯人已相通身不行道
则不行于妻子而其身一正天下归之矣修身为天
下国家之本也又何待他释哉或又曰子前取證成
身不过在物则本即物有本末之本矣有谓此本不
对末言者非欤曰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正言无二
好乐者必有笑颜忧患者必有愁态则其所谓有所
果属之心而非身乎不然何掩不善而著善者乃肺
肝之如见也此所以身心相贯人已相通身不行道
则不行于妻子而其身一正天下归之矣修身为天
下国家之本也又何待他释哉或又曰子前取證成
身不过在物则本即物有本末之本矣有谓此本不
对末言者非欤曰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正言无二
卷十四 第 120a 页 WYG0968-0634a.png
本也况本乱则末不治圣经已有明训何必取證天
上天下惟我独尊必欲脱离四大之幻身求所谓法
身化身报身而身外有身始为真知本来面目哉噫
不求明格物而及窃禅宗止义以深言其本也抑末
矣
毋自欺
昔尝诵大学诚意章得毋自欺语不觉豁然醒欣然
喜此中若有所持循追惟阳明先生曰大学之道诚
上天下惟我独尊必欲脱离四大之幻身求所谓法
身化身报身而身外有身始为真知本来面目哉噫
不求明格物而及窃禅宗止义以深言其本也抑末
矣
毋自欺
昔尝诵大学诚意章得毋自欺语不觉豁然醒欣然
喜此中若有所持循追惟阳明先生曰大学之道诚
卷十四 第 120b 页 WYG0968-0634b.png
意而已矣信哉斯言也诚意工夫只此一语足以蔽
之每谓此三字符终身诵之可也盖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非分两等人言也天之生人也其浑
然朴实处明自生焉此天命之性也圣人之教人也
由了然明白处而诚斯存焉此修道之教也所以诚
则明明则诚非判然不相合者大学曰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而由教以入也得非自诚明哉夫自欲明
明德于天下追其功之所先至致知焉止矣致知在
之每谓此三字符终身诵之可也盖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非分两等人言也天之生人也其浑
然朴实处明自生焉此天命之性也圣人之教人也
由了然明白处而诚斯存焉此修道之教也所以诚
则明明则诚非判然不相合者大学曰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而由教以入也得非自诚明哉夫自欲明
明德于天下追其功之所先至致知焉止矣致知在
卷十四 第 121a 页 WYG0968-0634c.png
格物则无先后之分矣可见致知即诚意之实功也
即古本观之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
毋自欺也既云知之至也稍涉自欺则知不致矣意
何自而诚耶是格物致知诚意只毋自欺足以括之
若曰如之何以致其意又如之何以诚其意明诚各
一其功也奚其可难者曰温公语刘元城终身所行
只在乎诚而行之自不妄语始元城力行七年而后
成此非无自欺者乎不知用功真切如元城亦可以
即古本观之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
毋自欺也既云知之至也稍涉自欺则知不致矣意
何自而诚耶是格物致知诚意只毋自欺足以括之
若曰如之何以致其意又如之何以诚其意明诚各
一其功也奚其可难者曰温公语刘元城终身所行
只在乎诚而行之自不妄语始元城力行七年而后
成此非无自欺者乎不知用功真切如元城亦可以
卷十四 第 121b 页 WYG0968-0634d.png
为难矣谓此即大学毋自欺之功则未也何也元城
原非知本之学也若谓元城为能诚焉则赵清献昼
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司马温公平生所为无一不
可对人言者皆至诚之圣人矣吴草庐何为乃云未
免行不著习不察也惟其原未知本原不可以语知
之至则不可以语圣之诚也明矣盖自天子至于庶
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真知修身为本者必真知天
下国家身心意知为一物而反之此身凡立本之道
原非知本之学也若谓元城为能诚焉则赵清献昼
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司马温公平生所为无一不
可对人言者皆至诚之圣人矣吴草庐何为乃云未
免行不著习不察也惟其原未知本原不可以语知
之至则不可以语圣之诚也明矣盖自天子至于庶
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真知修身为本者必真知天
下国家身心意知为一物而反之此身凡立本之道
卷十四 第 122a 页 WYG0968-0635a.png
悉洞彻不疑即前云知止即孟子云知性知天此所
以为知之至也斯人也一毫不敢自欺而知止至善
矣又何意之不诚哉且欺之云者非徒欺瞒己也即
世云欺侮是也悍仆之欺主强臣之欺君原不知君
位主翁之至尊故敢恣其凌侮无所顾忌而人之自
欺其天君主宰殆有甚焉信乎毋自欺其知本之知
则知至意诚管是矣然人每自欺其知岂有他哉好
恶偏而邪暗塞也夫好恶乃人心天机所本有者非
以为知之至也斯人也一毫不敢自欺而知止至善
矣又何意之不诚哉且欺之云者非徒欺瞒己也即
世云欺侮是也悍仆之欺主强臣之欺君原不知君
位主翁之至尊故敢恣其凌侮无所顾忌而人之自
欺其天君主宰殆有甚焉信乎毋自欺其知本之知
则知至意诚管是矣然人每自欺其知岂有他哉好
恶偏而邪暗塞也夫好恶乃人心天机所本有者非
卷十四 第 122b 页 WYG0968-0635b.png
去思绝念不起意之谓也如恶恶臭无作恶焉如好
好色无作好焉此之谓自谦而能慎其独知矣虽好
恶万有不齐独知常止于至善虽谓之无好无恶可
也故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也可
见好好恶恶知之原于天性者不待见闻探索而知
无一息之不明如恶恶臭好好色意之发于天机者
无所将迎留滞而意无一毫之不诚惟时时毋自欺
则心身家国天下一以贯之何也人未有内不欺己
好色无作好焉此之谓自谦而能慎其独知矣虽好
恶万有不齐独知常止于至善虽谓之无好无恶可
也故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也可
见好好恶恶知之原于天性者不待见闻探索而知
无一息之不明如恶恶臭好好色意之发于天机者
无所将迎留滞而意无一毫之不诚惟时时毋自欺
则心身家国天下一以贯之何也人未有内不欺己
卷十四 第 123a 页 WYG0968-0635c.png
而外欺人者也故意发于身心而好恶不着于有所
我自知也我自不欺此物则也斯心正身修而德明
于身心矣意动于身家而好恶不至于少僻我自知
也我自不欺此物则也斯身修家齐而明德于身家
矣意动于家国而本恕心以好恶我自知也我自不
欺此物则也斯家齐国治而德明于家国矣意动于
天下而同民心以好恶我自知也我自不欺此物则
也斯国治天下平而明德于天下矣是明明德于天
我自知也我自不欺此物则也斯心正身修而德明
于身心矣意动于身家而好恶不至于少僻我自知
也我自不欺此物则也斯身修家齐而明德于身家
矣意动于家国而本恕心以好恶我自知也我自不
欺此物则也斯家齐国治而德明于家国矣意动于
天下而同民心以好恶我自知也我自不欺此物则
也斯国治天下平而明德于天下矣是明明德于天
卷十四 第 123b 页 WYG0968-0635d.png
下而功惟在乎毋自欺匪特民不能忘且没世不能
忘而能民无讼焉则合家国天下之民皆毋自欺矣
孰谓毋自欺非大学之要诀乎要之章首欲明明德
于天下而其始在于格物物一格而其终至于天下
平末章以絜矩为平天下之道岂格物之外别有絜
矩云乎哉絜矩即格物之义毋自欺即格物絜矩之
实也一毋自欺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无馀蕴焉何
其简而易也但毋自欺三字以之语市井贩夫莫不
忘而能民无讼焉则合家国天下之民皆毋自欺矣
孰谓毋自欺非大学之要诀乎要之章首欲明明德
于天下而其始在于格物物一格而其终至于天下
平末章以絜矩为平天下之道岂格物之外别有絜
矩云乎哉絜矩即格物之义毋自欺即格物絜矩之
实也一毋自欺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无馀蕴焉何
其简而易也但毋自欺三字以之语市井贩夫莫不
卷十四 第 124a 页 WYG0968-0636a.png
警醒若论其功夫虽久于问学者未必能实践也恶
可以其近易而忽诸
孝弟慈
天下国家本诸身学诚大矣究其本旨身之所以通
乎家国天下者不出孝弟慈也学者昧之反求至善
于虚寂而不求止于仁敬孝慈信焉大学之道安在
哉尝与同志论此因记其略有谓古之学者为己志
学之初即欲明明德于天下不几于为人乎盖己非
可以其近易而忽诸
孝弟慈
天下国家本诸身学诚大矣究其本旨身之所以通
乎家国天下者不出孝弟慈也学者昧之反求至善
于虚寂而不求止于仁敬孝慈信焉大学之道安在
哉尝与同志论此因记其略有谓古之学者为己志
学之初即欲明明德于天下不几于为人乎盖己非
卷十四 第 124b 页 WYG0968-0636b.png
躯壳之谓也仁者人也形色天性也天性之仁本合
天地万物为一体而非强合之也家乃身之积也国
乃家之积也天下国之积也其初也盎焉太虚吾身
与天地万物皆一体而分混乎其无间也是家国天
下莫非己也观己之好恶出于太虚未尝不通之人
人之好恶出于太虚亦未尝不通之己可见也所以
仁者与物同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本
如是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性之德
天地万物为一体而非强合之也家乃身之积也国
乃家之积也天下国之积也其初也盎焉太虚吾身
与天地万物皆一体而分混乎其无间也是家国天
下莫非己也观己之好恶出于太虚未尝不通之人
人之好恶出于太虚亦未尝不通之己可见也所以
仁者与物同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本
如是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性之德
卷十四 第 125a 页 WYG0968-0636c.png
也性本如是也欲全天性之仁而必欲明明德于天
下国家虽曰初学之发心也抑知学必如此而后可
以为大学哉又谓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
也仁之而弗亲大学明明德即欲亲民不几于仁爱
亲之无辩矣乎盖亲非无等杀之谓也近观一身凡
腹心爪发莫不爱也未尝无内外轻重之别远观六
合凡天下国家莫非亲也又岂无疏戚厚薄之殊但
人之常情惟知有己而已矣隔形骸而分汝我树藩
下国家虽曰初学之发心也抑知学必如此而后可
以为大学哉又谓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
也仁之而弗亲大学明明德即欲亲民不几于仁爱
亲之无辩矣乎盖亲非无等杀之谓也近观一身凡
腹心爪发莫不爱也未尝无内外轻重之别远观六
合凡天下国家莫非亲也又岂无疏戚厚薄之殊但
人之常情惟知有己而已矣隔形骸而分汝我树藩
卷十四 第 125b 页 WYG0968-0636d.png
篱而异比邻且将视天亲犹途人不明亦甚矣记曰
凡生天地之间者血气之属莫不有知有知之属莫
不知爱其类每诵至此未尝不掩卷叹息而悲人之
不鸟兽燕雀若也此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家国天下悉在其民胞物与中正以扩充不忍人
之量而复还天性之仁体耳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尚
何二本之患哉是故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即欲仁也
亲民正以明明德者扩吾性一体之仁日见诸家国
凡生天地之间者血气之属莫不有知有知之属莫
不知爱其类每诵至此未尝不掩卷叹息而悲人之
不鸟兽燕雀若也此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家国天下悉在其民胞物与中正以扩充不忍人
之量而复还天性之仁体耳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尚
何二本之患哉是故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即欲仁也
亲民正以明明德者扩吾性一体之仁日见诸家国
卷十四 第 126a 页 WYG0968-0637a.png
天下随所应接之实事也观孩提知爱知敬一本诸
不学不虑之良而天性之仁兹可见矣所以齐家治
国平天下若有不同然一则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弟
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则曰上老老而
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吃𦂳又
只在修身为本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民法之由此
民不能忘以至没世不能忘要皆取诸身之孝弟慈
而足矣可见天性之仁一也随所接而异乎孝弟慈
不学不虑之良而天性之仁兹可见矣所以齐家治
国平天下若有不同然一则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弟
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则曰上老老而
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吃𦂳又
只在修身为本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民法之由此
民不能忘以至没世不能忘要皆取诸身之孝弟慈
而足矣可见天性之仁一也随所接而异乎孝弟慈
卷十四 第 126b 页 WYG0968-0637b.png
之名焉惟此心真诚恻怛融液贯通始于亲长达于
闾里族党以及四海九州施有渐次心无间隔故孝
弟慈即明德也止孝止弟止慈即止至善也身法一
端人极攸立民皆兴孝兴弟不倍焉即所谓亲民所
谓明明德于天下国家即所谓天地万物为一体也
大学之道何简易如之噫有天地万物一体之志愿
斯有天地万物一体之学术然非真知天地万物本
吾一体而其要只在孝弟慈焉安能志此学哉是故
闾里族党以及四海九州施有渐次心无间隔故孝
弟慈即明德也止孝止弟止慈即止至善也身法一
端人极攸立民皆兴孝兴弟不倍焉即所谓亲民所
谓明明德于天下国家即所谓天地万物为一体也
大学之道何简易如之噫有天地万物一体之志愿
斯有天地万物一体之学术然非真知天地万物本
吾一体而其要只在孝弟慈焉安能志此学哉是故
卷十四 第 127a 页 WYG0968-0637c.png
信此者斯可以信孔子之志学斯可以信孔子从心
所欲不踰矩
絜矩
物有体必有用也泥定体者其用有限体虽存而无
形故随感而用不穷也夫人孰不曰天下之用万有
不齐我之所以待其感而应之者以有定体故也体
不先定何以待其不测之用哉然随其所感而体不
易谓之定焉何也执我之定体以应天下事物则胶
所欲不踰矩
絜矩
物有体必有用也泥定体者其用有限体虽存而无
形故随感而用不穷也夫人孰不曰天下之用万有
不齐我之所以待其感而应之者以有定体故也体
不先定何以待其不测之用哉然随其所感而体不
易谓之定焉何也执我之定体以应天下事物则胶
卷十四 第 127b 页 WYG0968-0637d.png
滞而不通者多矣盍观大匠之运矩乎矩所以为方
之器无方之形也无方之形而天下之方皆从此出
凡欲为方者运此矩以度之或斲或削是寻是尺而
后能成其器之方焉否则天下之器小大厚薄不可
胜计方亦如之欲先执一定之方以强其同也得乎
哉大学曰君子有絜矩之道至论矩之所以絜则不
外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同民心以为好
恶而我无好恶于其间此天下所以截然方正一归
之器无方之形也无方之形而天下之方皆从此出
凡欲为方者运此矩以度之或斲或削是寻是尺而
后能成其器之方焉否则天下之器小大厚薄不可
胜计方亦如之欲先执一定之方以强其同也得乎
哉大学曰君子有絜矩之道至论矩之所以絜则不
外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同民心以为好
恶而我无好恶于其间此天下所以截然方正一归
卷十四 第 128a 页 WYG0968-0638a.png
于平也以天下之大平之若此易易焉者平以此心
之矩耳非执此心之矩强天下之我从故又以能好
能恶归之仁人也可见是心也将以为棼然其靡定
乎烱然在中万化攸基应感纷纭确乎不拔故一人
之公是一家是之一国是之天下莫不以为是也一
人之公非一家非之一国非之天下莫不以为非也
谓之靡定不可也将以为一定而不易乎神明周流
圆虚不测随感而应惟变所适故唐虞揖让不可为
之矩耳非执此心之矩强天下之我从故又以能好
能恶归之仁人也可见是心也将以为棼然其靡定
乎烱然在中万化攸基应感纷纭确乎不拔故一人
之公是一家是之一国是之天下莫不以为是也一
人之公非一家非之一国非之天下莫不以为非也
谓之靡定不可也将以为一定而不易乎神明周流
圆虚不测随感而应惟变所适故唐虞揖让不可为
卷十四 第 128b 页 WYG0968-0638b.png
商周之征诛皋夔襄赞不可为关比之直谏执为一
定亦不可也何也大匠有定规而矩无定方也君子
之心有定理而理无定好恶也此心之矩在絜之者
何如耳能絜则以我之心同天下人之心凡用人理
财莫不与人同其好恶故得众得国得天命焉不絜
则强天下人之心以同乎我好恶拂人之性斯菑及
其身矣毫釐千里几之不可不慎也如此故求人非
人藏身不恕则所令反其所好非所以絜齐治之矩
定亦不可也何也大匠有定规而矩无定方也君子
之心有定理而理无定好恶也此心之矩在絜之者
何如耳能絜则以我之心同天下人之心凡用人理
财莫不与人同其好恶故得众得国得天命焉不絜
则强天下人之心以同乎我好恶拂人之性斯菑及
其身矣毫釐千里几之不可不慎也如此故求人非
人藏身不恕则所令反其所好非所以絜齐治之矩
卷十四 第 129a 页 WYG0968-0638c.png
也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之其所而僻焉非所以
絜修齐之矩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一或有所则矩
且失其所以为矩矣故约之至于致知诚意惟在知
本毋自欺其好恶而常自慊焉非慎独之君子其孰
能之则是矩也即前之所谓独也所谓物也絜矩则
慎独格物言殊而义则一也是故孔子自十五志学
至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老安少怀绥来动和无非
与民同好恶而明明德于天下云耳故曰规矩方圆
絜修齐之矩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一或有所则矩
且失其所以为矩矣故约之至于致知诚意惟在知
本毋自欺其好恶而常自慊焉非慎独之君子其孰
能之则是矩也即前之所谓独也所谓物也絜矩则
慎独格物言殊而义则一也是故孔子自十五志学
至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老安少怀绥来动和无非
与民同好恶而明明德于天下云耳故曰规矩方圆
卷十四 第 129b 页 WYG0968-0638d.png
之至圣人人伦之至也虽然矩所以为方也孟子谓
孔子圣之时时则圆神不滞无方无体矩与时不相
悖乎盖惟其不踰矩此所为圣之时而与时偕行此
矩之所以无往不絜也若世所谓矩特执方以绝俗
而举足便有碍耳岂无定方之矩乎世所谓时不免
毁方从俗圆滑輀熟以投众好耳岂不踰矩之时乎
观匠之为圆必自方始盖可见也况志大学之道其
于格物絜矩之义可弗究心乎哉
孔子圣之时时则圆神不滞无方无体矩与时不相
悖乎盖惟其不踰矩此所为圣之时而与时偕行此
矩之所以无往不絜也若世所谓矩特执方以绝俗
而举足便有碍耳岂无定方之矩乎世所谓时不免
毁方从俗圆滑輀熟以投众好耳岂不踰矩之时乎
观匠之为圆必自方始盖可见也况志大学之道其
于格物絜矩之义可弗究心乎哉
卷十四 第 130a 页 WYG0968-0639a.png
卷十四 第 130b 页 WYG0968-0639b.png
图书编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