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968-00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二
             明 章潢 撰
  易总论
 易者道也(天地人三/才之道)若稽古圣神继天立极肇脩人
 纪惧后世之弗觉弗悟而始示其道于人也是道也
 迎之莫探其始(阴阳/无始)循之莫测其终(循环/无穷)其小无内
 (贯通/么微)其大无垠(包括/天地)天得之揭日月而常运地得之
卷二 第 1b 页 WYG0968-0030b.png
 载河岳而不倾圣人仰观其象之玄故画一一而拟
 之于天俯察其顺之势故画一而拟之于地(易图/之上)
 (奇下偶即所谓太极生两仪周子/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者也)天有阴阳地有柔
 刚故奇偶各生奇偶而四象备(天象下垂地气上跻/易图之阴阳刚柔即)
 (所谓两仪生四象周子谓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地有四
 隅(东西/南北)故四象各生奇偶而八卦彰(乾兑离震生于/上仰而反观者)
 (天之象也坤艮坎巽生于下俯而顺察者地之形也/即所谓四象生八卦周子谓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
 (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者也)阳而纯者乾之健阴之顺者坤之
卷二 第 2a 页 WYG0968-0030c.png
 元阳而外明者离为火阴而内昭者坎为川阳而隆
 者艮之象阴而洼者兑之元鼓舞而震动者震雷之
 属嘘吸而披拂者巽风之宣八象相交而易道著惟
 人也乃特立乎其中而克肖焉(记曰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
 (五行之/秀气也)颠而圆者乾为首皤而垂者坤为腹震肱居
 上动于手巽肱居下随于足艮鼻而兑口坎耳而离
 目渴而饮饥而食朝而作暮而息纷纷汨汩亦何以
 异于物不物于物是以称有圣人者出(百姓日用而/不知惟圣人)
卷二 第 2b 页 WYG0968-0030d.png
 (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也)圣人者德合天地明并日月掌握宇
 宙调御阴阳仁智周覆乎天下德泽垂裕乎后昆致
 中和而天地位万物育致诚而神祗格鸟兽驯圣人
 之道如是而后谓之为能践形孟子曰钧是人从其
 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万物皆备于我亦曰
 反身而诚(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仁智效天之阴阳/义礼法地之柔刚分而言之仁阴而智)
 (阳礼柔/而义刚)天行健吾则体之而自强不息地势坤吾则
 顺之而厚德载物继离而明照习坎而常德止乎艮
卷二 第 3a 页 WYG0968-0031a.png
 而思不出位动乎震而恐惧脩省重巽以申命行事
 丽兑而朋友讲习(乾至震六卦反诸已/巽与兑二卦喻诸人)当其泰则财
 成辅相(泰之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当其否则
 俭德辞荣(否之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辞难不可荣以禄)于益而迁善
 改过(益之象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损而窒欲惩忿(损之象/曰山下)
 (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大而揖让放伐小而动静语默其道皆
 备于易明之为礼乐幽之为鬼神三纲五常百世相
 因传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
卷二 第 3b 页 WYG0968-0031b.png
 之门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惧后世之不明
 是故作易而以其道觉诸人愚末小子敢曰希贤希
 圣希天观象述图而次第之曰大易卦画之原
卷二 第 4a 页 WYG0968-0031c.png
 
 
 
 
 
 
 
 
卷二 第 4b 页 WYG0968-0031d.png
  日月为易
 神易无方体也易从日从月于义何居盖易者象也
 所以像此者也阴阳不可象也庖牺画一奇一偶以
 象之矣乾坤不可象也三奇三偶名曰乾坤又曰乾
 为天坤为地则天地亦可象乾坤矣日阳精也月阴
 精也日月合体阴阳变化所谓变易交易互易不可
 象物宜而拟诸其形容哉然天地大德曰生而生生
 之谓易也日月何以见其生欤盖纯阳纯阴为乾坤
卷二 第 5a 页 WYG0968-0032a.png
 惟坎离得阴阳之中也法象莫大乎天地悬象著明
 莫大乎日月故天地设位易行其中者日月也昼夜
 运行变迁相为吞吐摩荡俾二气絪缊于六合五行
 交错于四时所以日渐南而昼长多暑万物靡不敷
 荣日渐北而昼短多寒万物靡不收敛皆日新之功
 也月从日阴顺阳也三五而明生渐满则为望三五
 而魄生渐消则为晦二十九日有奇日月交会于壬
 子之间则为朔一岁十二交而会于冬至故书曰平
卷二 第 5b 页 WYG0968-0032b.png
 在朔易然则易之明义得非本于日月之交朔乎系
 辞谓日月相推而明生者此也寒暑相推而岁成者
 此也故又谓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可见天地之所以
 生生不测无方无体至赜至隐皆日月斡旋之矣是
 故诸卦咸始于乾坤而乾坤为易之首二气互藏于
 离坎而坎离既未济为易之终总只一阴一阳之谓
 道也而阴阳之义配日月凡阖辟往来变通法象形
 器神化惟一易字统括无馀蕴矣日月合而为易不
卷二 第 6a 页 WYG0968-0032c.png
 信然哉
卷二 第 7a 页 WYG0968-0033a.png
 
 
 
 
 
 
 
 
卷二 第 7b 页 WYG0968-0033b.png
 按图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合而为一分而为二阳
 仪在左阴仪在右二分为四右上太阳下少阴下太
 阴四分于八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巽兑艮居于四
 隅皆自然而然不假一毫人力者也
 此图人谓蔡元定得之蜀隐者秘而不传指此为河
 图此亦不可考吾惟验诸造化而已矣按图太极两
 仪四象八卦合而为一分而为八周子所谓太极动
 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阳长阴消阴
卷二 第 8a 页 WYG0968-0033c.png
 长阳消阴阳互藏其精循环无端皆自然而然伏羲
 则之以画卦动极纯阳静极纯阴故画乾坤于上下
 阳生阴生故画震画巽阳长阴长故画兑画艮阳中
 阴阴中阳故列坎离于左右皆造化自然之妙不假
 一毫人力者也或谓旧图阴阳自内而生盖本图皆
 中起之义不知此所谓中者即邵子所谓冬至子中
 夏至午中者是已自二至观之冬至一阳生果生于
 中乎生于下乎夏至一阴生果生于中乎生于上乎
卷二 第 8b 页 WYG0968-0033d.png
 吾惟验诸造化而已矣
卷二 第 9a 页 WYG0968-0034a.png
 
 
 
 
 
 
 
 
卷二 第 9b 页 WYG0968-0034b.png
 易大传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
 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此伏羲始画八卦也八卦为小成之卦(三画/之卦)乾一兑
 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伏羲不是逐卦如
 此画只是自太极生两仪为第一画者二(阳仪一/阴仪二)
 (一/)两仪生四象为第二画者四(四象者阳仪之上生/一阳为太阳一□生)
 (一阴为少阳二□阴仪之上生一阳为少阳三□生/一阴为太阴四□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即所谓四象)
卷二 第 10a 页 WYG0968-0034c.png
 (也/)四象生八卦为第三画者八(太阳之上生一阳为/乾☰生一阴为兑☱)
 (少阴之上生一阳为离☲生一阴为震☳少阳之上/生一阳为巽☴生一阴为坎☵太阴之上生一阳为)
 (艮☶生一/阴为坤☷)所谓始画八卦者此也
 未有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之理已具于冲漠无朕
 之中未有两仪四象八卦而两仪四象八卦已具于
 太极之内乃所谓体用一原也
卷二 第 11a 页 WYG0968-0035a.png
 
 
 
 
 
 
 
 
卷二 第 11b 页 WYG0968-0035b.png
 图自下而上由中而外太极中分为两仪右为阳左
 为阴两仪中分为四象右皆阳左皆阴四象中分为
 八卦阳皆右阴皆左亦如之横观自乾至坤皆先阳
 后阴一分为八自坤至乾皆先阴后阳八合为一由
 是中分为六十四卦阴阳左右先后皆如之此图皆
 中起之说先天方图所由画也
 天尊地卑阴阳固有自然尊卑之象然于易上欲见
 其尊卑处何者最为亲切曰自太极生仪象卦最可
卷二 第 12a 页 WYG0968-0035c.png
 见太极动而生一阳然后静而生一阴则阳已居先
 矣至于阳仪之上生一阳一阴先阳固宜也阴仪之
 上当以阴为主矣其生一阳一阴亦以阳居先焉又
 至于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
 十四其生一阳一阴莫不先阳而后阴于是首乾终
 坤乾不期尊而自尊坤不期卑而自卑于此见尊阳
 卑阴非圣人之私意卦画自然之象而亦造化自然
 之位也
卷二 第 12b 页 WYG0968-0035d.png
 按伏羲之画因阳阴消长之位而不可易者也然画
 必以三者以三则具三才之道耳盖易始于阴阳对
 待而相交刚柔立本变动趋时以左右言则以往来
 为交以上下言则以消长为交皆此一阴一阳之交
 易也阳上加阴阳之退也阳上加阳阳之进也阴上
 加阴阴之进也阴上加阳阴之退也随其所交之爻
 进退皆如是焉故曰乾一至坤八之序皆如是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968-0036a.png
 
 
 
 
 
 
 
 
卷二 第 13b 页 WYG0968-0036b.png
 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
 右伏羲八卦方位圆图不过以前八卦横图揭阳仪
 中乾兑离震居东南揭阴仪中巽坎艮坤居西北图既
 成后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以四正卦(乾坤离坎反覆/只是一卦八卦)
 (中以此四卦/为四正卦)居四方之正位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兑东南以四反卦(震反为艮巽反为兑本只震巽二/卦反而成四卦八卦中以此四卦)
 (为震巽/之变卦)居四隅不正之位合而言之天位乎上地位乎
卷二 第 14a 页 WYG0968-0036c.png
 下日生于东月生于西山镇西北泽注东南风起西
 南雷动东北自然与天地大造化合先天八卦对待
 以立体如此其位则乾一坤八兑二艮七离三坎六
 震四巽五各各相对而合成九数其画则乾三坤六
 兑四艮五离四坎五震四巽五亦各各相对而合成
 九数九老阳之数乾之象而无所不包也造化隐然
 尊乾之意可见方八卦之在横图也则首乾次兑次
 离次震次巽次坎次艮终坤是为生出之序及八卦
卷二 第 14b 页 WYG0968-0036d.png
 之在圆图也则首震一阳次离兑二阳次乾三阳接
 巽一阴次坎艮二阴终坤三阴是为运行之序生者
 卦画之成而行者卦气之运也乾坤父母也震巽长
 男女也坎离中男女也艮兑少男女也乾统三女坤
 统三男本其所由生也
 伏羲始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然在学者要
 看得伏羲如何画卦起盖伏羲非独则河图以画卦
 盈天地间莫非阴阳之妙伏羲仰观俯察见阴阳有
卷二 第 15a 页 WYG0968-0037a.png
 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一耦以象阴见一阳一
 阴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
 成八卦三画已具八卦已成则又三倍其画以成六
 画而于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此即画
 卦之所由起也看得画卦本原分晓又要见得卦画
 里便自有吉凶有不待辞而著者方得伏羲画卦示
 人之初意盖上古圣人极是心细观一物便可画卦
 观卦画便自起义便自知吉凶后之人既系之以辞
卷二 第 15b 页 WYG0968-0037b.png
 而求之又未得其理何欤
  先天八卦方位图说
 易本不可以方所求也况卦而谓之先天则于天且
 先之冲漠无朕不可得而窥矣乃谓其有定方有定
 位何欤盖画卦已成则有象矣有象则可以方位言
 矣是图也果因说卦而为之乎抑亦说卦因是图而
 说之乎今不可知矣若云两不相关何图说吻合之
 至于斯乎夫天地定位乾南坤北也山泽通气艮
卷二 第 16a 页 WYG0968-0037c.png
 西北兑东南也雷风相薄震东北巽西南也水火不
 相射离东坎西也此伏羲八卦之位先天之易也观
 是象玩是辞焉乾上坤下天高地卑之位法象莫大
 乎天地离东坎西日月往来之位悬象著明莫大乎
 日月也震艮巽兑列于四隅山镇西北泽注东南雷
 出东北风盛西南亦山泽风雷之定位也且以画象
 言之乾坤阴阳之纯非天地而何坎离阴阳之中非
 日月而何惟四卦阴阳中正所以居四正之位者此
卷二 第 16b 页 WYG0968-0037d.png
 也山耸而阳见于上泽润而阴见于上雷则一阳动
 于重阴之下风则一阴鼓于二阳之下四卦皆阴阳
 之偏所以居四隅之位者此也然卦虽八也天地山
 泽雷风水火纷然交错摩荡变化而造化之妙生生
 不息故邪正吉凶悔吝忧虞进退得失之情不可胜
 穷矣至于数往知来之义见于后之逆数图下或曰
 定位通气相薄皆阴阳之交也何独水火不相射耶
 曰坎离画象阴丽乎阳阳陷于阴即阴阳互藏之象
卷二 第 17a 页 WYG0968-0038a.png
 也水内明外暗火内暗外明即阴阳互藏之义也每
 月晦朔之交日月相会于壬乃阴阳交合之道也心
 火肾水相济于腹中乃人身阴阳既济之实也不相
 射正所以言其互藏交济不相害耳即后言水火相
 逮是也何必于他证哉李息斋云真水藏于真火真
 火藏于真水真真不坏以其能相容也其亦有见于
 斯夫或有谓先天图创自邵康节者不知说卦所论
 八卦方位不同初无先后之分而分之自康节始非
卷二 第 17b 页 WYG0968-0038b.png
 谓其创始诸卦图也有谓始于陈希夷又谓出于麻
 氏心悟者予请质以说卦诸条则诸说可无辨也但
 康节以先后天图分属羲文予则不敢直信为然
  六十四卦横图叙
 伏羲画卦有次序卦画自下而上初画一奇一耦则
 阳一阴一而为两仪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耦则太
 阳一少阴二少阳三太阴四而为四象四象之上各
 生一奇一耦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
卷二 第 18a 页 WYG0968-0038c.png
 坤八而为八卦八而十六则两仪之上各加八卦又
 八卦之上各加两仪也十六而三十二则四象之上
 各加八卦又八卦之上各加四象也三十二而六十
 四则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下三画则八乾八兑八离
 八震八巽八坎八艮八坤上三画则乾一兑二离三
 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各居八卦之上皆自然不
 容己者岂待文王而后重也周礼三易经卦皆八其
 别皆六十四周礼至刘歆时方出子云不见周礼故
卷二 第 18b 页 WYG0968-0038d.png
 以重易为文王不知十三卦制器皆取已重之卦矣
 文王易即伏羲已重之卦而谓其改变位序也曷据
 哉
卷二 第 19a 页 WYG0968-0039a.png

卷二 第 20a 页 WYG0968-0039c.png
 易大传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
 其中矣
 此伏羲于前八卦上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大成之
 易也伏羲重卦亦不是连将三画安顿在上只是因
 八卦既成又自八卦上逐卦各生一阳一阴则八分
 为十六卦十六卦上又各生一阳一阴则十六分为
 三十二卦三十二卦上又各生一阳一阴则三十二
 分为六十四卦而六画卦成矣以六十四卦横图观
卷二 第 20b 页 WYG0968-0039d.png
 之其卦亦首乾终坤重乾居一重兑居二重离居三
 重震居四重巽居五重坎居六重艮居七重坤居八
 乾一坤八之序亦不易焉且前三十二卦一画阳便
 对后三十二卦一画阴前三十二卦一画阴便对后
 三十二卦一画阳阴阳两边各各相对莫非自然之
 序此伏羲先天之易邵子谓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
 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
 六十四是也朱子曰某看康节易了都看别人的不
卷二 第 21a 页 WYG0968-0040a.png
 得他说个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又都无甚玄妙
 只是从来更无人识矧即以此反身求之可见六十
 四卦横图复姤居中此阴阳之几也一阳积而成乾
 其人心一念之天理与一阴积而成坤其人心一念
 之人欲与其始甚微其究甚远圣门慎独周子研几
 之学盖本诸此欤
  六十四卦横图论
 夫易何为而作也昔伏羲氏仰观俯察见天地之间
卷二 第 21b 页 WYG0968-0040b.png
 万事万物无不出于阴阳之变而其理则本于太极
 者也故由太极而两仪由两仪而四象由四象而八
 卦由八卦而六十四卦则时有消息位有当否而吉
 凶生焉于是制为卜筮以开物成务而天地间无独
 必有对所谓独者何也易有太极是也盖太极动而
 生阳静而生阴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所
 谓太极生两仪也由是阳与阴交则生太阳少阴故
 于阳仪之上加以一奇一偶而为太阳少阴之象阴
卷二 第 22a 页 WYG0968-0040c.png
 与阳交则生少阳太阴故于阴仪之上加以一奇一
 偶而为少阳太阴之象所谓两仪生四象也又太阳
 与少阴交则生乾兑离震故于太阳少阴之上各加
 一奇一偶而为乾兑离震之卦少阳与太阴交则生
 巽坎艮坤故于少阳太阴之上各加一奇一偶而为
 巽坎艮坤之卦所谓四象生八卦而刚柔相摩者也
 此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位所
 由以定而易卦小成矣位既定矣则以乾兑离震为
卷二 第 22b 页 WYG0968-0040d.png
 主于内而以乾一至坤八等卦次第加之于外则自
 乾至复而为三十有二之阳卦成矣以巽坎艮坤为
 主于内而以乾一至坤八等卦次第加之于外则自
 姤至坤而为三十有二之阴卦成矣所谓八卦相荡
 因而重之者也首为乾而终于坤而易卦大成矣此
 横图生生之序也邵子所谓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
 愈大则愈小愈小则愈繁也若自一阴一阳相对
 待者观之自乾至坤而复姤在其交际之间玩其画
卷二 第 23a 页 WYG0968-0041a.png
 象不徒乾之六阳与坤之六阴对复一阳五阴与姤
 一阴五阳对由中间复姤分之两边各三十二卦阴
 阳奇偶之画未有不相对也可见刚柔善恶盈虚进
 退乃理之必然虽各卦各爻自有变易然六十四卦
 历三十二位阴阳卦爻于此一大变焉其几则在复
 姤之间而初甚微也所以乾纯阳也其初起复之一
 阳自少而多以极于乾则变之为姤矣坤纯阴也其
 初起姤之一阴自少而多以至于坤则变之为复矣
卷二 第 23b 页 WYG0968-0041b.png
 坤而复乾而姤纵横错综循环无端孰非天地之化
 育哉此先天之图象也虽然天地阴阳之几即人心
 理欲之分也一阳积而成乾其人心一念之天理一
 阴积而成坤其人心一念之人欲欤其始甚微其究
 甚远圣门慎独研几盖本诸此于此识其几而谨其
 微则有几先之哲无后事之悔故曰介于石不终日
 贞吉乃先天之学也所以君子贵学易而易有太极
 其乾坤姤复之统会欤
卷二 第 24a 页 WYG0968-0041c.png
 
 
 
 
 
 
 
 
卷二 第 24b 页 WYG0968-0041d.png
 伏羲六十四卦圆图亦就前六十四卦横图中揭阳
 仪中前三十二卦自乾至复居图左方(东/边)乾在南之
 半复在北之半揭阴仪中后三十二卦自姤至坤居
 图右方(西/边)姤在南之半接乾坤在北之半接复先自
 震复而却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顺行以至于坤
 图既成后坤复之间为冬至子中同人临间为春分
 卯中乾姤间为夏至午中师遁间为秋分酉中自合
 四时运行之序
卷二 第 25a 页 WYG0968-0042a.png
 天阳也其气浑然无间故其数奇以象之地阴也
 其形中虚而开故其数偶以象之六十四卦虽其
 奇偶升降不齐其实只是天地阴阳之升降焉耳故
 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观先天六十四卦圆图之象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
 尊乎上地卑乎下山泽通气山镇西北泽注东南雷
 风相薄雷出东北风盛西南水火不相射离降而东
 (大明日/生于东)坎升而西(小明月/生于西)此以内象言主乎静而镇
卷二 第 25b 页 WYG0968-0042b.png
 位者也八卦相错错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谓乾
 互巽而巽互乾坎互兑而兑互坎离互艮而艮互离坤
 互震而震互坤(乾兑离震阳仪之卦本在左方今互/居右方阴仪之上坤艮坎巽阴仪之)
 (卦本在右方今互居左方阳仪之上由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而变化无穷焉申说详见下文)此以
 外象言主乎动而趣时者也圜转推荡而成六十四
 卦环周于八方亦如二十八宿分布于十二辰是故
 右行而数之则乾兑离震坤艮坎巽八卦由内及外
 如环之无端也数往者顺往谓已往过后之卦顺者
卷二 第 26a 页 WYG0968-0042c.png
 顺其八卦之叙如自今日而追数前日自冬至而数
 回立冬秋分则自坤而艮而坎而巽乾皆顺其叙而
 数之也知来者逆来谓方来在前之卦逆者逆其八
 卦之叙如自今日逆计来日自冬至而数向立春春
 分则自坤而震而离而兑乾皆逆其叙而知也然凡
 易之数皆由逆而推生爻自下而上数卦自右而左
 故曰易逆数也
 或问易有先天何也曰先天不可说也有说非先天
卷二 第 26b 页 WYG0968-0042d.png
 也然则伏羲何以有图曰凡图皆后天也伏羲之图
 何以称先天曰先天不可图也不可图而不图伏羲
 惧无以示天下故以其不可图者寓于图以示之意
 使天下即图而求其所以然之故则是不可图者庶
 乎缘图而并传图之所画阴阳而已矣由震历兑至
 乾为阳由巽历艮至坤为阴震之初阳画也渐长而
 纯乎乾巽之初阴画也渐反而纯乎坤一动一静一
 顺一逆昭然阴阳之象是可得而图者也至乎坤则
卷二 第 27a 页 WYG0968-0043a.png
 静之极逆之至气机敛于无而造化几乎息矣一阳
 之气又来复而为震是孰使之然哉是不可得图而
 假图示之意者也生生之谓易先天者生生之本也
 阳不胎于阴则彊彊则竭动不根于静则妄妄则凶
 故无者有之原反者道之柄乾反乎坤则至阴之际
 实至阳之精凝焉造化之根柢天地之大始而易于
 是乎不穷矣故圣人示之欲人于此观象有默契焉
 而先天有可睹也然则先天之学柰何曰其在人也
卷二 第 27b 页 WYG0968-0043b.png
 为未发之中世之人荡于耳目思虑之发而不知反
 也久矣必也敛耳目之华而省于志洗神知之原而
 藏于密研未形之几而极其深庶其虑凝气静渊然
 存未发之中浩浩纯纯天下之大本立矣此之谓几
 先之吉夫彊阳非用也妄动非常也天地日月四时
 且不能违而况于人乎是以君子战战兢兢戒慎恐
 惧必先之乎大本易焉呜呼图所示之意深矣
卷二 第 28a 页 WYG0968-0043c.png

卷二 第 29a 页 WYG0968-0044a.png
  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说
 图有一义而重列者谓一图不足以尽其义也如先
 天六十四卦方位图即前六十四卦圆图是矣所以
 重列者何欤前随阴阳之分列而人莫识其爻象之
 森然此详阴阳之定位而人又昧乎造化之自然故
 不得不合二图而并载之也然其方位岂出八卦方
 位外耶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
 艮西北此八卦定位也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
卷二 第 29b 页 WYG0968-0044b.png
 六艮七坤八此八卦定叙也孔子曰生生之谓易阴
 阳生生不测皆本诸乾坤乾一坤八有终始之义也
 虽乾坤定上下之位而乾以始之非父之道乎坤以
 终之非母之道乎兑离震巽坎艮皆在其统括之中
 六子即乾父坤母之所生也可见乾坤交而六子生
 八卦交而六十四卦生所以六十四卦方位析而观
 之一卦一爻变动不常合而观之一奇一偶对待不
 乱然亦只依八卦方位随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之叙
卷二 第 30a 页 WYG0968-0044c.png
 而各加八卦焉耳其所列方位一皆阴阳错综自然
 而成虽圣人亦无所与其力也要之乾坤之位定而
 六十二卦一皆统括于其中此造化之所以妙欤虽
 然神易本无方体如之何而可以方位限之也盖八
 卦六十四卦皆自爻位之已成者言之而用九用六
 乃神易之道也九六之用周流六虚生生不测且无
 定爻定卦之可言又何有于卦爻之方位耶学易者
 知卦之方位所由定而又知二用无爻位焉或方或
卷二 第 30b 页 WYG0968-0044d.png
 圆动静不失其时可与语易矣
 全图统观一太极也由内而外一分为二为第一画
 左第一画三十二阳右第一画三十二阴由此二分
 为四则为第二画矣左十六阳交于右右一十六阴
 交于左由此四分为八则第三画矣左八阳交于右
 右八阴交于左由此八分为十六则第四画矣左四
 阳交于右右四阴交于左由此十六分为三十二则
 第五画矣左二阳交于右右二阴交于左由此三十
卷二 第 31a 页 WYG0968-0045a.png
 二分为六十四则第六画矣左一阳交于右右一阴
 交于左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卷二 第 32a 页 WYG0968-0045c.png
 
 
 
 
 
 
 
 
卷二 第 32b 页 WYG0968-0045d.png
 说卦传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
 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方图震巽自图之中起雨以润之则坎次巽日以烜
 之则离次震艮以止之则艮次坎兑以说之则兑次
 离乾以君之则乾次兑坤以藏之则坤次艮亦起图
 之中而达乎西北东南也故曰皆从中起万化万事
 生于心也其论最为的当且使说卦此一节亦有归
 着实发启蒙之所未发然而此图不过以前大横图
卷二 第 33a 页 WYG0968-0046a.png
 分为八节自下叠上而成第一层即横图自乾至泰
 八卦第二层即横图自履至临八卦以至第八层即
 横图自否至坤八卦图既成后乾本在圆图之南今
 转而居西北(内乾八卦居北/外乾八卦居西)坤本在圆图之北今转
 而居东南(内坤八卦居南/外坤八卦居东)艮兑坎离震巽皆易其位
 子至亥十二辰正月至十二月四时卦气皆右转以
 应地之方(秦在寅为正月乾在亥为四月/否在申为七月坤在己为十月)
 此明先天六十四卦方图之象邵子曰图皆从中起
卷二 第 33b 页 WYG0968-0046b.png
 今按雷以动之风以散之正居此图之中央及四维
 之中雨以润之日以烜之则坎次巽离次震艮以止
 之兑以说之则艮次坎兑次离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则乾次兑坤次艮皆由乎中而达乎外是故左右上
 下纵横相因六十四卦方位所由定矣东南阳方而
 乾居之乾四月之卦也故位乎巳西北阴方而坤居
 之坤十月之卦也故位乎亥泰正月之卦而位乎寅
 否七月之卦而位乎申此寅申巳亥四隅之位也冬
卷二 第 34a 页 WYG0968-0046c.png
 至子中一阳生而复卦直之复十一月之卦也夏至
 午中一阴生而姤卦直之姤五月之卦也春分卯中
 而大壮应二月之卦也秋分酉中而观应八月之卦
 也此子午卯酉四正之位也辰戌丑未之月卦偏居
 而附于四隅临(十二/月卦)与泰伍故后天丑寅纳艮而位
 乎东北夬(三月/卦)与乾亲故后天辰巳纳巽而位乎东
 南遁(六月/卦)与否近故后天未申纳坤而位乎西南剥
 (九月/卦)与坤邻故后天戌亥纳坤而位西北以应地之
卷二 第 34b 页 WYG0968-0046d.png
 方也又若以乾上坤下观之则八卦为经而五十六
 卦左右为纬传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者也
 若以否上泰下观之则八卦成列而五十六卦上下
 相交传所谓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者也周维二
 十八卦上应天之二十八宿自乾之大畜凡七卦上
 应东方苍龙七宿角起于乾则辰当亢金龙而卯当
 房日兔自泰至谦凡七卦应北方玄武七宿丑当牛
 金牛而子当虚日鼠自坤至萃凡七卦应西方白虎
卷二 第 35a 页 WYG0968-0047a.png
 七宿戌当娄金狗而酉当昴日鸡自否至履凡七卦
 应南方朱鸟七宿未当鬼金羊而午当星日马故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而贲之彖曰观乎天文以察时
 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也
  六十四卦方图
 圣人爱人之心无穷故垂象立教亦无穷即其俯仰
 远近而画为八卦已足以通神明类物情矣又重之
 为六十四卦即六十四卦横图已足以见太极两仪
卷二 第 35b 页 WYG0968-0047b.png
 四象八卦所由生矣又有圆图方图与夫内方外圆
 图何其教人无穷之心一至此哉夫有一图之象必
 有一图之义是图也何为而方之也自下而上不过
 即横图卦序而八叠之纵横各八自然成四方之象
 矣究其义则自邵子据说卦雷动风散雨润日烜艮
 止兑说乾君坤藏以发明之谓震巽在一图之中由
 震一阳次离次兑之二阳以至乾之纯阳由巽一阴
 次坎次艮之二阴以至坤之纯阴皆由中以达乎外
卷二 第 36a 页 WYG0968-0047c.png
 也此图皆由中起一语真足以尽其义矣然而观象
 玩辞其义殆无穷焉圆图乾本在南今居西北自乾
 直上至否而居其西者皆乾之外八卦自乾横过至
 泰而居其北者皆乾之内八卦也圆图坤本在北今
 居东南自坤直下至泰而居其东者皆坤之外八卦
 自坤横过至否而居其南者皆坤之内八卦也是乾
 坤一定其位而兑离震巽坎艮咸在其内六十四卦
 悉由乾坤以为包罗矣所谓乾君坤藏之义不于兹
卷二 第 36b 页 WYG0968-0047d.png
 而识之乎可见乾君者六十四卦所由君也坤藏者
 六十四卦所由藏也惟其君而藏也故雷动风散雨
 润日烜艮止兑说六子纵横于其间皆君藏之用也
 但震之动动以阳也复即震之一阳也横达于东乃
 在坤泰之中巽之散散以阴也姤即巽之一阴也横
 达于西乃在乾否之中则是乾而一阴姤焉即为否矣
 坤而一阳复焉即为泰矣乾坤否泰皆始于姤复其
 机可不慎哉若夫自西北至东南乾一兑二离三震
卷二 第 37a 页 WYG0968-0048a.png
 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皆生卦之交也自西南至东
 北则否泰损咸恒益既济未济皆三阴三阳之交也
 由复临泰大壮夬以至于乾由姤遁否观剥以至坤
 则又四时十二月卦气之运旋也即其图而玩之其
 义何穷尽哉虽然邵子谓图从中起万事万化生于
 心玩是图也由在中一阳之震积而至于纯阳之乾
 故乾为君而藏之者坤也人惟天君泰然则百体从
 令矣否则迷复反君道焉则以其国君凶亦由坤之
卷二 第 37b 页 WYG0968-0048b.png
 不善藏也是故君子莫急于洗心退藏之学
  先天方圆图义
 夫易有可图有不可图可图者即象而知不可图者
 神明其意而已圆图之义曰对待之迹曰流行之序
 曰化生之机曰先天之用复至乾为卦三十二奇爻
 一百一十二象阳动居左姤至坤为卦三十二偶爻
 一百一十二象阴静居右对待之迹也四时之布万
 物之偶尊卑贵贱之列兴衰治乱之分辨此矣坤复
卷二 第 38a 页 WYG0968-0048c.png
 相禅乾姤相遇终则有始流行之序也日月之代明
 四时之错行元会运世皇帝王伯之继绪辨此矣凡
 此即象而知者也生生之谓易易生道也而姤反乾
 归坤凛然肃杀宜非生道矣而震从生焉何也凡物
 华液不凝则果实不坚果实不坚则精气不胎而形
 化息造化霜降不涸则彊阳不敛彊阳不敛则灵根
 不固而化机竭故反者物之命也静者动之原也所
 以乾必反坤而后震可复也生化之机也虽然一屈
卷二 第 38b 页 WYG0968-0048d.png
 一伸而感通孰通之必有渊然退藏者在也犹之橐
 籥然一翕一辟而风生孰生之必有虚而不屈者在
 也则先天之用也斯所谓不可得图而神明其意者也
 图示用易之道也得其象者或寡矣况于意乎不得
 其意易何可用哉吾不知机将安执矣方图之义何
 居曰风雷天地之神也水火天地之精气也山泽天
 地之形也神者变变者动动者躁躁则欲其藏以密
 也故震巽恒益居最中精气在动静之间神所依也
卷二 第 39a 页 WYG0968-0049a.png
 故坎离既未次之形则恒恒故不变精气所舍也故
 山泽咸损又次之易曰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方图者
 其坤藏之义乎凡物之躁动者未有不藏于坤者也
 故人之思机藏于腹形气固藏于外风雷潜动乎中
 静无而动有用器之道存焉耳
卷二 第 40a 页 WYG0968-0049c.png
 
 
 
 
 
 
 
 
卷二 第 40b 页 WYG0968-0049d.png
 此图圆布者乾尽午中坤尽子中离尽卯中坎尽酉
 中阳生于子中极于午中阴生于午中极于子中其
 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布者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
 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圆于外
 者为阳方于中者为阴圆者动而为天阴者静而为
 地者也
 先天四图相传皆出自邵尧夫邵得之李挺之挺之
 得之穆伯长穆伯长得之陈图南者所谓先天之学
卷二 第 41a 页 WYG0968-0050a.png
 也殊不知吾夫子作系辞大传言易有太极是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言八卦成列因而重
 之即便是八卦次序图与六十四卦次序图也说卦
 传言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
 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即便是八卦方位图与
 六十四卦方位图也伏羲四图当吾夫子时尚存迨
 秦汉间或为方士所秘藏至陈希夷先生始得之耳
 今观四图当作五节看要见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
卷二 第 41b 页 WYG0968-0050b.png
 八卦圆图与六十四卦圆图作一节看要见大易与
 天地造化者合六十四卦圆图与六十四卦方图又
 作一节看要见方图圆图之所以异先儒谓说卦言
 天地定位以下圆图之从中起也雷以动之以下此
 方图之从中起也此三节看得分晓了然复以二圆
 图与二横图又作一节看要见圆图即横图所列之
 卦规而图之耳又以方图与大横图更作一节看要
 见方图卦位不过以大横图分为八节自下叠上而
卷二 第 42a 页 WYG0968-0050c.png
 成耳若乃图之精奥则当于易无体处求之
  先天诸卦图
 先天诸图传自邵尧夫今以其图而考诸易如系辞
 大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及言八卦成列因而重之以此而证乎八卦次序
 图与六十四卦次序图无异也说卦传云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以此而
 證乎八卦方位图与六十四卦方位图无异也又云
卷二 第 42b 页 WYG0968-0050d.png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暄之艮以止
 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以此而證乎六十
 四卦方图亦无异也夫图与易既不相悖虽谓诸图
 画自伏羲亦可也或者是图传至秦汉时为诸家所
 秘迨尧夫始得之陈希夷亦未可知尝以诸图会通
 而玩味之六十四卦圆图非即八卦圆图推而衍之
 者乎二圆图非即大横图所列之卦规而环向者乎
 方图非即横图卦位分作八节自下叠上而成之者
卷二 第 43a 页 WYG0968-0051a.png
 乎圆图方图皆从中起而其奇偶对待流行乃造化
 自然之文天地日月四时一皆图之法象固其图若
 不同而方圆纵横无二致也但图曰先天则于天且
 先之矣又何方体之可指也其所谓定位通气相薄
 不相射与夫雷动风散乾君坤藏虽有法象实无定
 在而太极阴阳流通贯彻本不可图而象之也在前
 圣不过假图以示之意耳后人观图玩象得意忘言
 斯可以会其生生之蕴也乃云乾南坤北离东坎西
卷二 第 43b 页 WYG0968-0051b.png
 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确然以方位而排定
 之是岂先天之旨哉噫不为之图则意无所寄而难
 以泄其造化之秘一为之图则又将执名泥象反以
 昧乎圣人之精学之难言一至此也但前圣立图垂
 训亦惟待有志者自悟之耳否则日月虽明其如天
 下之瞽者何
  先天图总论
 阳生于坤复之交子中也自一阳之复渐生八分而
卷二 第 44a 页 WYG0968-0051c.png
 十六为二阳之临由临渐生十六分而为三十二至
 六阳之乾乾位午中阳极矣是为阳卦三十二也阴
 生于乾姤之交午中也自一阴之姤渐生八分而十六
 为二阴之遁由遁渐生十六分而为三十二至六阴
 之坤坤位子中阴极矣是为阴卦三十二也卦有六
 爻爻当一日乾坤天地坎离日月六十卦圜旋周流
 气运时行周天一期之数也复为阳始坤生震也姤
 为阴始乾生巽也阳气自地而升于天阴气自天而
卷二 第 44b 页 WYG0968-0051d.png
 降于地乾坤交刚柔易也八卦之图右旋老生乎少
 也右阳而左阴离女坎男之象也六十四卦之图左
 旋少积而老也左阳而右阴离日坎月之象也此外
 圆图六十四卦相生之序也若内方图则以八卦之
 次因而重之者也乾一乾重兑为夬重离为大有重
 震为大壮重巽为小畜重坎为需重艮为大畜重坤
 为泰也兑二兑重乾为履重离为暌重震为归妹重
 巽为中孚重坎为节重艮为损重坤为临也离三离
卷二 第 45a 页 WYG0968-0052a.png
 重乾为同人重兑为革重震为丰重巽为家人重坎
 为既济重艮为贲重坤为明夷也震四震重乾为无
 妄重兑为随重离为噬嗑重巽为益重坎为屯重艮
 为颐重坤为复也巽五巽重乾为姤重兑为大过重
 离为鼎重震为恒重坎为井重艮为蛊重坤为升也
 坎六坎重乾为讼重兑为困重离为未济重震为解
 重巽为涣重艮为蒙重坤为师也艮七艮重乾为遁
 重兑为咸重离为旅重震为小过重巽为渐重坎为
卷二 第 45b 页 WYG0968-0052b.png
 蹇重坤为谦也坤八坤重乾为否重兑为萃重离为
 晋重震为豫重巽为观重坎为比重艮为剥也乾始
 于西北坤尽于东南乾为重卦之始坤为重卦之终
 也圆图圜转于外圆而动象天天包乎地也方图定
 位于内方而静象地地包于天也圆图其阳在南其
 阴在北方图其阳在北其阴在南南者阳之极阴之
 始也阳极则阴生也北者阴之极阳之始也阴极则
 阳生也一图之对待阴阳老少各以类偶圆图乾坤
卷二 第 46a 页 WYG0968-0052c.png
 坎离位于四正震巽艮兑位于四隅即八卦之位也
 方图乾位西北而兑而离而震自西北而之东南坤
 位东南而艮而坎而巽自东南而之西北天地高卑
 而位列山泽异体而气通水火隔物以相济雷风交
 动而相薄老少之类偶对待之远近皆造化自然之
 妙也邵子曰图虽无文吾终日言之不离乎是神哉
 神哉
  先天六十四卦内方外圆图说
卷二 第 46b 页 WYG0968-0052d.png
 先天八卦方圆二图说卦已悉其义矣此图则合六
 十四卦方圆而一之焉盖圆则其象动而圜转于外
 者天包乎地也方则其象静而定位于内者地包乎
 天也自圆图观之虽乾坤定上下之位实姤复肇阴
 阳之初所以阳生于坤复之交子中也由一阳之复
 渐积至六阳之乾乾位午中阳极矣阴生于乾姤之
 交午中也由一阴之姤渐积至六阴之坤坤位子中
 阴极矣阴阳各三十二卦规而环之故成六十四卦
卷二 第 47a 页 WYG0968-0053a.png
 之圆图天虽位乎上而复为阳始坤生震也阳气自
 地而升于天也地虽位乎下而姤为阴始乾生巽也
 阴气自天而降于地也乾坤交刚柔易循环不停此
 圆图所以象天之包乎地也自方图观之不过即八
 卦方位因而重之横直各八其象自方故四隅之卦
 为乾坤否泰若各有定位其实只乾坤二卦以范围
 之耳所以乾本位乎上也今列方图之下者不独乾
 之一卦为然自乾至泰横数在下八卦莫非乾宫之
卷二 第 47b 页 WYG0968-0053b.png
 卦也坤本位乎下也今列方图之上者不独坤之一
 卦为然自坤至否横数在上莫非坤宫之卦也可见
 坤上乾下泰之义也阳内阴外地之象也雷动风散
 皆从中起而阴阳之气行乎地中地之道也谓方图
 象地之包于天也非欤且二图之对待阴阳老少各
 以类偶圆图乾坤坎离位于四正震巽艮兑位于四
 隅而八卦周旋生生不测固于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未尝一毫乱也方图乾位西北
卷二 第 48a 页 WYG0968-0053c.png
 而兑而离而震自西北而之东南坤位东南而艮而
 坎而巽自西南而之西北其横也直也斜也孰非乾
 一坤八之定序乎噫圆而神方以知本蓍与卦之德
 而知来藏往人各有神知在也但以此洗心藏密存
 乎其人而圆外方内不过图象焉耳若使真知方圆
 象义天地且然况于人乎
卷二 第 49a 页 WYG0968-0054a.png
 
 
 
 
 
 
 
 
卷二 第 49b 页 WYG0968-0054b.png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
 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
 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
 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三男坤三女男女即指卦中一阴一阳而言其实
 震即乾之初爻坎即二爻艮即三爻巽即坤之初爻
 离即二爻兑即三爻是六子即乾坤之变化也要之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八纯卦之变八纯卦皆
卷二 第 50a 页 WYG0968-0054c.png
 乾坤之变乾坤二卦而坤即乾之变耳可见有乾即
 有坤有乾坤即有震巽坎离艮兑有八卦即有六十四
 卦爻易之变无穷孰非自然而然者哉
卷二 第 51a 页 WYG0968-0055a.png
 
 
 
 
 
 
 
 
卷二 第 51b 页 WYG0968-0055b.png
 朱子曰此图若以卦画言之震一阳居下兑一阴居
 上故相对坎一阳离一阴居中故相对乾纯阳坤纯
 阴故相对亦是一说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
 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
 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
 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
 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
卷二 第 52a 页 WYG0968-0055c.png
 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
 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
 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
 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以成终而成始也
 故曰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又自取东南西北四方之位及春夏秋冬
 四时运行之序震位东天三生木阳之稚也于时为
 春巽东南春夏之交地八之位木生火也离位南地
卷二 第 52b 页 WYG0968-0055d.png
 二生火阳之盛也于时为夏坤西南夏秋之交天七
 之位土生金也兑位西北地四生金阴之稚也于时为
 秋乾西北秋冬之交天九之位金生水也坎位北天
 一生水阴之盛也于时为冬艮东北冬春之交地六
 之位土孕木也四象生八卦八卦四时也两仪生四
 象四时二气也土为冲气故位于阴阳之交也四时
 相推八卦流行循环无穷生生不已后天八卦流行
 以致用又如此天地之间有对待之体必有流行之
卷二 第 53a 页 WYG0968-0056a.png
 用坤彖有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正合此图之方位
 也
 离为日大明生于东故在先天居东日正照于午日
 中时也故在后天居南坎为月月生于西故在先天
 居西月正照于子夜分时也故在后天居北在先天
 则居生之地在后天则居旺之地不特坎离后天卦
 位皆以生旺为序正南午位离火旺焉正北子位坎
 水旺焉震木旺于卯故震居东兑金旺于酉故兑居
卷二 第 53b 页 WYG0968-0056b.png
 西土旺中央故坤位金火之间艮位水木之间兑阴
 金乾阳金故乾次兑居西北震阳木巽阴木故巽次
 震居东南皆以五行生旺为序此所谓易之用也若
 夫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是入用之际
 男皆从父女皆从母各从其类也
  后天卦图
 后天八卦坎离震兑居四方之正乾坤艮巽居四隅
 之偏此其方所由定也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
卷二 第 54a 页 WYG0968-0056c.png
 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
 乎艮以此而證乎后天之方位亦无异也由今考古
 无徵不信今以后天图考之说卦传固可以徵而信
 之矣又何必推原其始画于何时何人而后为得其
 真哉况观象玩辞要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耳理一
 也体用本一原先后本一致也有体必有用有先天
 必有后天也揆诸理亦可无疑彼谓先天图画于伏
 羲后天图改于文王进六子退乾坤易因文王而后
卷二 第 54b 页 WYG0968-0056d.png
 为有流行之用皆臆说也何也天本不可以先后分
 而以之名卦图则可若谓圣人于天地之造化为能
 进退之则非也使必拘泥旧说则伏羲未画之前岂
 阴阳八卦本无是体文王未改之前岂阴阳八卦悉
 滞于对待之体而无流行之用哉伏羲俯仰观察徒
 知先天而不知后天流传数千载未尝无易何为不
 知流行变动直待文王而后改哉且伏羲之时帝不
 出乎震而文王之时天地定位曾得而改易之哉即
卷二 第 55a 页 WYG0968-0057a.png
 如先天且非一图之可尽又安知二图非一人之画
 也观易云一阴一阳即云阴阳不测云一阖一辟即
 云往来不穷云天地定位即云帝出乎震其意盖可
 识矣噫谓后天既改于文王矣而乾坤屯蒙需讼不
 自仍其改定之图以序易又何也盖六子必非圣人
 所能进乾坤必非圣人所能退也惟会意于二图之
 外庶乎先后无二天者在吾心矣
  后天八卦方位图说
卷二 第 55b 页 WYG0968-0057b.png
 易变易也有先天必有后天不可执一图以象易也
 天地定位章所以发明先天图象而后天图当依乾
 坎艮震之序言之也帝出乎震乃云发明后天图象
 何欤盖图以卦之序次言出震齐巽以四时之运行
 四方之定位言此易之所以不可一定拘也震位东
 天三生木阳之稚也于时为春巽东南春夏之交地
 八之位木生火也木气极盛则风木相感而火德于
 是乎彰矣离位南地二生火阳之盛也于时为夏坤
卷二 第 56a 页 WYG0968-0057c.png
 西南夏秋之交天七之位土生金也火生土者火盛
 则土气冲而土生金者土结则金气坚而润泽矣兑
 位西地四生金阴之稚也于时为秋乾西北秋冬之
 交天九之位金生水也坎位北天一生水阴之盛也
 于时为冬艮东北冬春之交地六之位土孕木也金
 为水母故乾坎之间水气自旺木为水子十一月律
 应黄钟万物孳萌于子而孕于丑即四时之始终而
 其八卦之用神妙万物有如此项氏曰木金土各二
卷二 第 56b 页 WYG0968-0057d.png
 者以形王也水火各一者以气王也坤阴土故在阴
 地艮阳土故在阳地震阳水故正东巽阴木故近南
 而接乎阴兑阴金故正西乾阳金故近北而接乎阳
 坤之季夏义在中央故言地而不言方兑以物成为
 说故言秋而不言西是亦足以阐四时四方八卦之
 义矣可见四象生八卦八卦四时也两仪生四象四
 时二气也土为冲气故位于阴阳之交也四时相推
 八卦流行所以万物生长收藏而岁功成焉乃后天
卷二 第 57a 页 WYG0968-0058a.png
 之易也然则八卦之用谓之后天者得非以其终始
 万物而成岁功欤坤彖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合此
 图之方位观之亦见矣虽然八卦之所以致用者在
 乎帝与神也但既曰帝又曰神岂二之哉帝以主宰
 言神以流行言神即帝也八卦不同帝神一也欲用
 后天之八卦者盍反身而求其所以主宰流行者果
 何物哉
卷二 第 58a 页 WYG0968-0058c.png
 
 
 
 
 
 
 
 
卷二 第 58b 页 WYG0968-0058d.png
 后天方位本先天反易为六十四卦圆图之用而方
 图八卦之用交皆在于此互易反对震初爻阳对兑
 上爻阴中爻阴对中爻阳上爻阴对初爻阳左右横
 观无不对也艮上爻阳对巽初爻阴中爻阴对中爻
 阳初爻阴对上爻阳上下纵观无不对也乾坤坎离
 爻爻皆然合八卦互易以观中有水火雷风山泽反
 对之体以成先天之功天地之否泰圣人之损益人
 道之咸恒万物之既济未济周易所以作也
卷二 第 59a 页 WYG0968-0059a.png
 或问后天方图有所考乎曰邵子谓震兑横六卦纵
 易之用也即易所谓神妙万物水火不相逮雷风不
 相悖山泽通气是已夫震兑横六卦纵非方图而何
 元儒张仲纯氏始言之而未显也自方图观之震反
 观为艮兑反观为巽震兑反易互观而阴阳左右无
 不对矣艮反观为震巽反观为兑艮巽反易互观而
 阴阳上下无不对矣以至坎离也乾坤也互观反对
 爻爻皆然真有不容一毫人力者吾所谓方图出于
卷二 第 59b 页 WYG0968-0059b.png
 造化自然者此也自两卦反易互观之乾坤正观为
 地天泰反观为天地否则是乾坤交而神妙乎万物
 者也坎离正观为火水未济反观为水火既济此之
 谓水火不相逮也艮巽正观为泽山咸反观为雷风
 恒此之谓雷风不相悖也震兑左观为雷风益右观
 为山泽损此之谓山泽通气也此八卦先天方图相
 交之用周易之反对本此此后天所以为方图也
卷二 第 60a 页 WYG0968-0059c.png
  周易序卦图
 上经以乾坤坎离为主以震巽艮兑为客主卦中乾
 坤为君坎离为臣乾统坤坎先离
卷二 第 61a 页 WYG0968-0060a.png

卷二 第 62a 页 WYG0968-0060c.png
 
 
 
 
  周易序卦图总论
 伏羲画卦之序首乾终坤至文王系辞定位上经三
 十卦首乾坤终坎离下经三十四卦首咸恒终既济
 未济夫子序卦杂卦传引其端而未竟其说者也盖
卷二 第 62b 页 WYG0968-0060d.png
 先天乾坤坎离为四正之卦兑艮震巽为四隅之卦
 上经首乾坤而终坎离者盖以乾坤天地之象诸卦
 所从出也故为上经之首由是以序卦反对而历屯
 蒙需讼师比小畜履凡八卦而为泰否乃乾坤之交
 不交消息之会先泰而后否者自息而消也自此历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凡十卦而为剥复
 盖剥尽则为坤而一阳生于复阳自消而息之机也
 此二卦者乃乾坤之所由成而见于此者以见乾坤
卷二 第 63a 页 WYG0968-0061a.png
 之道无时而穷也又历无妄大畜颐大过而为坎离
 盖乾坤天地之道阴阳之正者也坎离水火之象天
 地之大用也故以水火之正终之然乾坤者阴阳之
 老坎离者阴阳之中盖举天地之道而归于中也况
 坎一阳尽则为坤离一阴尽则为乾而乾坤固自在
 其用数不过乎中也下经首咸恒而终既济未济盖
 以咸恒者夫妇之象而人伦所自始也故咸者少男
 少女之合夫妇之始也恒者长男长女之合夫妇之
卷二 第 63b 页 WYG0968-0061b.png
 常也由是历遁大壮晋明夷家人暌蹇解而为损益
 夬姤盖泽山之咸一变而为损雷风之恒一变为益
 先损而后益者自消而息消息之会犹上经之有泰
 否也由是夬尽为乾而一阴生于姤阴自消而息之
 机犹上经之有剥复也又历萃升困井革鼎而为震
 艮盖一阳生于震而极于艮阳之终也又历渐归妹
 丰旅为巽兑盖一阴生于巽而极于兑阴之终也震
 艮巽兑咸恒二卦所由成也而见于此者以见咸恒
卷二 第 64a 页 WYG0968-0061c.png
 之道无时而穷也又历涣节中孚小过为既济未济
 盖咸恒夫妇之交阴阳之杂者也故以水火之交终
 之然咸恒者少男少女长男长女之合而既济未济
 者则中男中女之合盖举人伦之道归于中也况以
 坎离之中尽升而上之则为兑艮降而下之则为震
 巽而兑艮震巽犹自在也其用数亦不过乎中也盖
 乾坤造化之本咸恒人道之本其消息之理固造化
 人道之常而守中之戒则圣人所以维持造化纲纪
卷二 第 64b 页 WYG0968-0061d.png
 人道者也合先天卦位而观之则上经首乾坤者天
 地定位也下经首咸恒者山泽通气雷风相薄也上
 经终坎离下经终既济未济者则又水火不相射之
 义亦用中之道所谓后天不出先天范围者也以杂
 卦之义观之上经以十八卦反对而成惟乾坤大过
 颐坎离六卦有对无反凡五十二阳爻五十六阴爻
 下经亦以十八卦反对而成惟中孚小过二卦有对
 无反凡五十六阳爻五十二阴爻然上经自乾坤
卷二 第 65a 页 WYG0968-0062a.png
 而下内杂以下经十二卦下经自咸恒而下内杂以
 上经十二卦者以见易卦彼此交互上下经非判然
 为二者也自大过而下卦不反对者盖易不可为典
 要故反对者易之常而不尽以反对拘者所以通易
 之变也况孔子不欲以姤与夬相对故于姤不言君
 子道忧小人道长独于夬而言君子道长小人道忧
 者所以扶阳抑阴而为天地立心也朱子所谓未知
 何义者盖深致其谦而不尽发其蕴也又合三圣之
卷二 第 65b 页 WYG0968-0062b.png
 易而观之伏羲之易首乾终坤而姤复居其中以乾
 坤为诸卦之所藏一阳复则为乾一阴姤则为坤阴
 阳消息之机先天自然之体也文王之易首乾坤而
 终未济者以乾坤为诸卦所出然天地间万物无常
 济之理惟其未济则皇皇求理尽人事以回造化而
 乾坤不毁矣纲纪维持之道后天常然之用也孔子
 之易首乾坤而终夬者盖天地间事之未济以小人
 间之也夬者以阳决阴阴消阳息之机也未济而求
卷二 第 66a 页 WYG0968-0062c.png
 济者乘其机而一决焉则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乾
 坤定矣盖于先天后天体用之间而决其机也此三
 圣为世道虑同一心者也盖圣人之作易所以范围
 天地进退古今故易之为道瀰漫天地流行古今而
 其用则皆不外于中焉此之谓易之道也
  玩易象辞总论
 夫辞以明象象以明理学易者贵由辞得象由象得
 理也然玩辞易玩象难玩象易玩于象先尤难知玩
卷二 第 66b 页 WYG0968-0062d.png
 于象先而易可几矣凡易之辞曰乾坤曰坎离曰元
 亨利贞曰阴阳曰刚柔曰中正吉无咎曰凶悔吝名
 卦列事析爻辨时其稽类撰德亦详矣君子由辞之
 所之玩占之所得虽信非默成亦或明以断焉盖知
 言于近逆志于己形犹易从而入也若象者辞所由
 生也上古圣人非不能为之辞以辞不尽意故象以
 示象像也似也谓意不终尽示其似而已是以象至
 于变而不穷中古圣人非不欲止于象以象无文而
卷二 第 67a 页 WYG0968-0063a.png
 变至赜百姓用之酬酢断疑也难故辞以告然象变
 辞有方终不足尽象告其一隅而已是以辞有所之
 而不能皆圆故虽象由辞明而后世君子多执辞昧
 象久则反辞枝而象隐矣且所谓象者何也如奇乾
 偶坤离虚坎实之类八卦定象也如雷云为屯山水
 为蒙泽山为咸风雷为恒水火为既未济之类八卦
 变象也乾交坤为坎坤交乾为离互而兑巽异互而
 震艮生又定中变象也屯雷动乎险中则震初为卦
卷二 第 67b 页 WYG0968-0063b.png
 主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则离五为卦主
 豫主九四咸主九三之类又变中定象也辞吉凶之
 断也象吉凶之兆也辞非特设因兆为之辞如天在
 山中德日新而多吉风行天上妇贞厉而多忧一阳
 反群阴之下则庆其来一阴遇群阳之会则危其壮
 颐动以止止吉而动吝井巽木上水水外吉而内无
 功推此类则观文王之辞而卦之吉凶有可言矣艮
 三与上一也上吉而三危震初与四一也四泥而初
卷二 第 68a 页 WYG0968-0063c.png
 吉渐之归吉六爻之当位也归妺征凶六爻之不当位
 也推此类则观周公之辞而爻之得失有可言矣凡
 此皆易之象也得辞而明者也然象虚以广辞约以
 质玩之若有可据然世之君子多执方泥变三隅不
 反其类旁引曲附累世不殚其文虽有从而入而得
 其味者或寡矣况象之情迁局变有毫釐千里之差
 响傅影附在倏忽疑似之顷如定中变象变中定象
 神明出入不可方物者乎故曰玩辞易玩象难虽然
卷二 第 68b 页 WYG0968-0063d.png
 象尤非圣人所特设也天地水火雷风山泽造化自
 然之象所谓见乃谓之象也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卦
 画自然之象所谓象者像此者也试循其本水火雷
 风山泽天地之变化也地又天之分也是天其本已
 则所谓天者地水火雷风山泽无所不在其苍然上
 穹之谓乎天非苍然上穹之谓天果何象耶彼坎离
 震巽艮兑乾坤之交也坤又乾之也是乾其本也
 则所谓乾者坤坎离震巽艮兑无画不是其徒三画
卷二 第 69a 页 WYG0968-0064a.png
 之谓乎乾非徒三画之谓乾果何象耶盖至是不惟
 辞无所系而象之示亦穷矣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
 已谓之于穆则是地水火雷风山泽与苍然上穹者
 果不足以尽天而天固有命也大传曰圣人以此洗
 心退藏于密谓之密则观象于坤坎离震巽艮兑与
 三画之乾果不足以尽乾而乾固心之密也盖必如
 是而后为穷理尽性以至命也然非闇然君子遁世
 无闷知天命人心之所止极深研几以斋戒神明为
卷二 第 69b 页 WYG0968-0064b.png
 己功者固未有不枝于辞于象者矣故曰玩象易玩
 于象先尤难呜呼知玩易于象先则谓几先之吉在
 我又何凶悔吝之足言乎此谓默成之信盖至于默
 成之信而后君子之所以尽心于此者始无遗憾矣
卷二 第 70a 页 WYG0968-0064c.png
 
 
 
 
 
 
 
 
卷二 第 70b 页 WYG0968-0064d.png
 先天天地位乎上下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雷起于地
 中风行于天上西北多山东南多水此圣人仰观俯
 察以取象也有象必有义也乾坤以坎离为用离为
 日坎为月故易字从日从月合日月而言之惟日月
 相和寒暑往来以成岁也故曰天地设位而易行其
 中玩图象而义自见矣即圆图而方图已寓所以六
 十四卦有圆图又有方图而八卦可圆又亦可方也
 天地定位六子分列左右交相为用不愈见造化之
卷二 第 71a 页 WYG0968-0065a.png
 神妙哉
 按此二图总名先天以圆涵方岂圆之外又别有方
 耶玩方图乾坤定位六子横列虽乾坤坎离较之圆
 图俱未之变而震兑艮巽实相易矣盖六十四卦乾
 坤坎离本不变而各为一宫者也艮震兑巽则两卦
 合为一宫者也惟艮震以一卦反易为二故曰鼓之
 以雷霆惟兑巽亦以一卦反易为二故曰润之以风
 雨邵子所谓不易者四反易者二以六卦变而成八
卷二 第 71b 页 WYG0968-0065b.png
 者此也由是重之六十四卦出焉此伏羲先天为作
 易之本欤但即其圆象已涵有方义天地造化自不
 相悖而纵横阖辟何往不然亦可见上天下地而雷
 风水火山泽变动充满于其间矣况方圆本自相涵
 人身造化本同天地玩图象者又可徒诿之为天地
 之法象造化之变通云乎哉
卷二 第 72a 页 WYG0968-0065c.png
 
 
 
 
 
 
 
 
卷二 第 72b 页 WYG0968-0065d.png
 后天以方为体以圆为用方中涵圆用未尝离乎体
 也尝观邵子曰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震兑始交者
 也故当朝夕之位坎离交之极者也故当子午之位
 巽艮阴阳犹杂故当用之位乾坤纯阳纯阴故当不
 用之位吾故曰圆本方布故帝出震齐巽流行于中
 而神妙万物者也然先天之反易为后天之方位后
 天之流行本先天之圆图后天之体即先天之用后
 天之用即先天之体所谓体即用用即体圆即方方
卷二 第 73a 页 WYG0968-0066a.png
 即圆先天即后天后天即先天也
 按此二图方图即圆图之用因其象方故曰后天阴
 阳卦爻自相对待初无一毫人为安排其间然谓之
 以方涵圆岂方之外又别有圆乎哉盖自方图顺数
 之曰帝出乎震是图本方布故帝出震齐巽流行于
 中而神妙乎万物者也由乾坤交而三男三女生六
 子之用皆天地之用也故曰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
 悖山泽通气有是对待之体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
卷二 第 73b 页 WYG0968-0066b.png
 也观其曰帝曰神则是后天皆先天之妙用何疑哉
 即形与气言之形体之中皆神气之运冬至一阳之
 气亦自地中而起后天以方涵圆兹可默会矣况潜
 玩图象神理昭然正所谓象也者像此者也善学易
 者宜会通而观之
卷二 第 74a 页 WYG0968-0066c.png
 
 
 
 
 
 
 
 
卷二 第 74b 页 WYG0968-0066d.png
 此图即先天圆图次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秩
 然于一图之中阳在左而上下皆阳包乎阴阴在右
 而上下皆阴包乎阳虽卦位稍参差不齐实于卦
 爻未尝与之以己意而有一毫增损于其间也即其
 图而玩之卦虽画于圣人其阴阳消长之渐姤复之
 机孰非天地自然之造化哉陈剩夫曾以此图上之
 献宗朝原图下有一心字以图当中心一点未免视
 图与心为二也今止存其图云夫卦止六爻六爻即
卷二 第 75a 页 WYG0968-0067a.png
 六位也此图参差错综虽曰连其虚位不免七其数
 矣似与旧图不合然以七日来复之义揆之亦与易
 道不相妨也是故乾纯阳也坤纯阴也而阴阳皆由
 微至著其机实始于姤复之间自一阳以渐至纯阳
 自一阴以渐至纯阴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试自阳仪
 观之复本一阳在下颐则二阳而阳尚上屯之二阳
 进而在五益虽三阳五上相连震则阳进而六四矣
 由此渐进为大壮为夬为纯阳之乾而阴仪由姤渐
卷二 第 75b 页 WYG0968-0067b.png
 进至坤亦如之是造化罔不由积累而成而详玩此
 图谓其无渐次不可也观天地之化机而人心其即
 天地乎哉是可以识心学矣噫以此洗心密藏何往
 不然
卷二 第 76a 页 WYG0968-0067c.png
 
 
 
 
 
 
 
 
卷二 第 76b 页 WYG0968-0067d.png
 此图亦以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
 射一章观之乾以三阳成卦天者阳气之积处乎上
 者也故取象于天坤以三阴成卦地者阴气之积居
 乎下者也故取象于地以天高地下不可易也故曰
 定位艮以一阳二阴阳上而阴下阳微而阴盛也故
 取象于山兑以二阳一阴阴上而阳下阴微而阳盛
 也故象于泽以山行生气泽止生气故曰通气震以
 一阳在下二阴在上阴包阳也故取象于雷巽以一
卷二 第 77a 页 WYG0968-0068a.png
 阴在下二阳居上阳嘘阴也故取象于风以柔得刚
 而为雷阴得阳而为风故曰相薄坎以阳内而阴外
 内实而外虚也故取象于水离以阴内而阳外内暗
 而外明也故取象于火水生于有火生于无水者火
 之地火者水之气故曰不相射伏羲仰观俯察远求
 近取画卦定位以乾上坤下法天地也离东坎西象
 日月也山起西北泽钟东南故艮兑居之雷震东北
 风发西南故震巽居之此天地鬼神变化之情状也
卷二 第 77b 页 WYG0968-0068b.png
 易大传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曰崇效天卑法地曰
 天地定位是其所谓位者谓其定于上下卑高而非
 乾南坤北一定之谓也惟乾坤定上下之位坎离列
 左右之门山泽通气于其间雷风相薄于其内此所
 以八卦相错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在目中矣况此
 图不过即先天横图竖起观之初无所作为于其间
 也果能即横图圆图方图竖图合之而得其所以同
 析之而得其所以异则善于易矣彼拘拘然执乾南
卷二 第 78a 页 WYG0968-0068c.png
 坤北之说执乾坤退位之说者试即是图并天地法
 象而详玩之
  先天后天总说
 伏羲之画卦也盖有图而无书有占而无文也至文
 王而后有书有文尔大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
 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又曰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此谓先天图也乾一兑二
 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中断横图左右回环
卷二 第 78b 页 WYG0968-0068d.png
 是谓圆图八叠横图是为方图法象自然之数人力
 不可加毫末于此矣其位乾南阳也坤北阴也离东
 大明生于东也坎西月生于西日入于西也震东北
 阴盛于北而一阳生也巽西南阳盛于南而一阴生
 也西北多山陵艮居之东南多川泽兑居之此地理
 自然之形也自震四一阳之复为冬至历离三兑二
 之交为卯中则由一阳二阳三阳四阳五阳至六阳
 为乾一之乾而姤生自巽五一阴之姤为夏至历坎
卷二 第 79a 页 WYG0968-0069a.png
 六艮七之交为酉中则由一阴二阴三阴四阴五阴
 至六阴为坤八之坤而复生此天运循环之序也方
 图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皆生卦之交也自西南至东北
 则否泰损咸恒益既济未济皆三阳三阴之交也圆
 者象天大而天地古今元会运世小而岁月日时皆
 不离乎是方者象地而凡天地人鬼事物消长气数
 推移皆出乎是以伏羲之时未有文字此六十四卦
卷二 第 79b 页 WYG0968-0069b.png
 者即六十四大字也字书不过象形会意指事转注
 而六十四卦备之是六十四字者天地人事时义物
 理之常变悉管乎是矣而又加纵横差互对待相为
 意义邵子所谓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
 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者是也至其占辞传夏历
 商又有连山归藏之属而世不传学者多谓邵氏互
 体既济卦诸图即连山法也后世纳甲归魂之法即
 归藏之遗法也然其辞不复可考或有吉凶而无教
卷二 第 80a 页 WYG0968-0069c.png
 戒与文王蒙难羑里乐天忧世以己及物虑天下后
 世无以处于吉凶悔吝之涂也于是乎演而为易其
 为易也意若曰伏羲之图盖法象自然一定之体而
 未尽著其用伏羲之卦虽加互成文自然之旨而未
 各错诸辞民用弗彰大道易隐于是移先天之体为
 后天入用之位翻六十四卦变易之象而系吉凶利
 否之辞焉其位则探河图生成之位为后天日用之
 位以先天方图乾居西北西北亥位也室壁天门也
卷二 第 80b 页 WYG0968-0069d.png
 亥者子之父子者亥之子乾居父位动为天一以生
 冰则坎子居北水生木则天三之震居东木生火
 则地二之离居南火生土坤者土之体也则间火金
 之间而居西南土生金则地四兑金居西至于金又
 生水焉土本居中分王四方故河图天五地十居中
 而四隅空后天则太极虚中而四隅实盖土分王四
 方也土既分王则乾坤艮巽皆土位也乾者土之牡
 为父居西北坤者土之体也火金本相尅坤在其间
卷二 第 81a 页 WYG0968-0070a.png
 则相生此坤之所以西南也艮山土之积巽木土之
 官也故居二隅焉水虽生木然木之生必合水土之
 气故艮辅坎水以生木艮者木之根也又其性止也
 止而后能动说卦所谓终万物始万物也故艮居东
 北震者木之生巽者木之气也木不能以自生火必
 有所入而后木气发而为火焉故巽居东南天地之
 造莫大于生成木生物之气也金成物之气也震木
 也巽亦木也震居天三之木发生万物巽木居东南
卷二 第 81b 页 WYG0968-0070b.png
 以成之则生意益全而物生皆齐矣兑金也乾亦金
 也兑居地四之金肃成万物乾居西北以收之则成
 物无遗而物成反本矣此后天自然之用也天地运
 乎四时胎育万物之用尽在其中矣若夫乾坤父母
 居不用之位而六子代用事则邵子固言之矣然乾
 坤固天地也易于乾坤譬诸言仁有专言者焉有偏
 言者焉专言乾坤则包六子而该六十四卦偏言则
 八卦配八方而乾坤六子均为入用之位耳凡图意
卷二 第 82a 页 WYG0968-0070c.png
 所该有言盖浅至于卦则两两反对以见对待消长
 上下升降之变其体别杂卦言之而邵子三十六宫
 之名所从出也其序则本主于反对而序卦以次序
 言之虽非精义亦其一意也而凡易图加叠对并之
 义亦发例于此矣其辞则或取之二体或取之二象
 或取之二中或取之主爻或取之卦变或取之成卦
 之义丁宁告戒以前民用圣人之忧患后世于是为
 至或曰卦体奇偶奇七而偶八彖辞者卦体七八之
卷二 第 82b 页 WYG0968-0070d.png
 常也象辞者每爻九六之变也文王之辞彖而不象
 则是揲蓍求卦者将常得七八而不遇九六乎或遇
 九六而无其占则文王之为民立占者盖未备也曰
 是诚未备也所以周公继之以附爻辞以尽九六之
 变而占辞始备尔然方六十四卦始有彖辞筮者而
 遇九六则亦兼占变卦之彖而已且以一卦为例言
 之乾之初变则为姤虽未有勿用之辞而姤之勿用
 可占也乾之二变则为同人虽无在田之象而同人
卷二 第 83a 页 WYG0968-0071a.png
 于野之意可知也乾之三变则为履虽未有乾乾惕
 厉之戒而履之履虎不咥可卜也至于四变而小畜
 则不雨之辞不待跃渊而可喻五变而大有则元亨
 之时不待飞龙而可想六变而夬则物极当决又不
 待亢之为言而可知矣虽然终未尽乎事物之变也
 故周公因之遂著九六之辞焉凡言九六者皆谓每
 爻之变也然又安知文王之时不已有象辞而周公
 特脩补之耶故河洛第九篇曰周文增通八八之节
卷二 第 83b 页 WYG0968-0071b.png
 转序三百八十四爻而扬雄亦有文王附以六爻之
 说参同契亦谓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也道之晦
 明盖关世运伏羲先天自孔子说卦以后儒者无传
 焉而方外之士传之如魏伯阳关子明可槩见矣至
 宋文明之世则希夷先生陈图南始出以示人三传
 而至邵子始大发明于当世然易道至此亦大备矣
 邵子象数程子义理朱子兼之而主筮占邵子观象
 推数而知法象自然之妙故曰画前元有易程子玩
卷二 第 84a 页 WYG0968-0071c.png
 辞求意以为理无形也易假象以显义尔故曰至微
 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朱子深究
 二家之说上溯四圣之心谓易为卜筮而作卦本象
 数而画理因卦爻而著故曰理定既实事来尚虚用
 应始有体该本无呜呼易道是谓大备是以朱子赞
 之曰邵传羲画程演周经象陈数列言尽理得弥亿
 万年永著常式又曰惟斯未启以俟后人盖语占也
 今撮其大要著于篇以俟学者共考焉
卷二 第 85a 页 WYG0968-0072a.png
 
 
 
 
 
 
 
 
卷二 第 85b 页 WYG0968-0072b.png
  先天后天总论一
 乾九五文言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夫子
 初未尝以八卦分先后天也至邵子乃以名卦图亦
 未为不可盖其意谓先天者如六十四卦天本未尝
 作为而伏羲画之故谓之先乎天也及天地间已有
 六十四卦文王就六十四卦内更定其卦位从而序
 之系之故谓之后乎天也但既分先后天而又以先
 天属之伏羲后天属之文王不知何所据哉况其诗
卷二 第 86a 页 WYG0968-0072c.png
 云若问先天一事无后天还始着工夫所谓一事
 无者只顺其自然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由八而十六由十六而三十二由三十二而
 六十四只是加一倍法未尝有工夫以作为之也所
 谓着工夫者进六子退乾坤与夫序卦系卦之类皆
 非先天无一事之自然矣果如此区别则文王与伏
 羲岂特各一其易而已哉且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
 不测之谓神自有阴阳以来即阴阳不测也是故有
卷二 第 86b 页 WYG0968-0072d.png
 先天之体即有后天之用体用本非二也自二图言
 之有指体而言者天地定位一章是也有指用而言
 者帝出乎震一章是也但既云天地定位矣又曰八
 卦相错既云帝出乎震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矣又云
 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
 万物也然则八卦相错神妙万物且不可以先天后
 天分也明矣何必曰进六子退乾坤为文王所更定
 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乃后天卦位也今所传之易
卷二 第 87a 页 WYG0968-0073a.png
 乃文王之易何为始乾即继之以坤又继以屯蒙需
 讼师比而不依乎后天图之次序耶此皆自先天图
 后天图之辨异言耳然说愈繁愈支又有以二图而
 一一强合之者如董盘涧谓天地以中相易为坎离
 水火以上下相易为震兑泽雷以上下相易为巽艮
 风山以上下交易为乾坤六子并以一爻变惟乾坤
 变其交阴阳之纯故也其说似精其实皆取诸对宫
 也殊不知八卦只是阴阳奇偶先天卦位阳爻多者
卷二 第 87b 页 WYG0968-0073b.png
 俱从乾阴爻多者俱从坤后天卦位乾统三子于东
 北坤统三女于西南在先天图虽曰立其对待之体
 而八卦相错未尝不遇乎流行之机在后天图虽曰
 达其流行之用而水火相逮未尝不寓乎对待之妙
 此所以周流六虚变动不居何必一一强同之也信
 乎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也道也一
 也求先天后天之说者求诸此而已矣
  先天后天总论二
卷二 第 88a 页 WYG0968-0073c.png
 道不可以言求也而立言本诸圣吾惟求言于圣则
 诸凡言说不能淆矣道不可以象示也而垂象本诸
 天吾惟观象于天则诸凡图象不能惑矣况圣人之
 道天道也后人欲希圣希天孰能外造化自然之运
 以为之教哉是故太极分阴分阳生天生地人物一
 皆天地阴阳生生不已也然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天
 命之性不睹不闻自未发而谓之中天下之大本也
 自发皆中节谓之和天下之达道也性果可以发与
卷二 第 88b 页 WYG0968-0073d.png
 未发分言之哉性不可见而可见者喜怒哀乐相生
 其不可睹闻如故也滞于喜怒哀乐谓其无未发不
 可也因其不可睹闻而谓其一于中也可乎哉先天
 后天即发与未发之谓也易曰先天而天不违后天
 而奉天时一也后先时耳取之以名图象奚不可者
 又岂先天一于对待之体而专于圆后天一于流行
 之用而局于方也耶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先天图若对待不可易矣而八卦相错
卷二 第 89a 页 WYG0968-0074a.png
 未尝不流行也系辞首章尊卑贵贱动静刚柔群分
 类聚俱以对待言也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
 运行一寒一暑亦未尝不流行矣后天帝出震齐巽
 见离役坤说兑战乾劳坎成艮而神妙万物矣然乾
 坤交而有水火风雷山泽反易而有震巽艮兑其对
 待自在也上下经六十四卦莫非后天之用而反对
 三十六果一于流行乎哉且先天图一也顺则右转
 由纯阳反之一阳由纯阴反之一阴故数往也逆则
卷二 第 89b 页 WYG0968-0074b.png
 左转由一阳以至纯阳由一阴以至纯阴故知来也
 其流行不已而先天即后天也后天图一也乾统三
 男于东北而物由以生坤统三女于西南而物由以
 成此其对待不易后天岂外于先天哉约而言之六
 十四卦本之乾坤乾元资始阳也而变化乃利贞未
 尝一于乾矣坤元资生阴也然永贞以大终坤亦何
 尝非乾乎此造化自然之运虽天地不能违也况于
 人乎虽然乾曰统天坤曰乃顺承天则周易首乾次
卷二 第 90a 页 WYG0968-0074c.png
 坤匪特六十四卦由乾坤变化之已也言道而至于
 统天则无声无臭不睹不闻发与未发先天后天举
 在其中矣然则因圣人之言以探其无言之秘因天
 地之象以求其无象之真盍会观先天后天图而融
 通之造化不在吾掌握中乎
卷二 第 91a 页 WYG0968-0075a.png
 
 
 
 
 
 
 
 
卷二 第 91b 页 WYG0968-0075b.png
 
 
 
 
 
内一层即先天圆图八卦生六十四卦是也中一层即方图六
十四卦八八皆从下而上者是也外一层即周易所次卦序是
也读易者知有先天后天而中天未之知也岂深于易者乎
卷二 第 92a 页 WYG0968-0075c.png
 
 
 
 
 
 
 
 
卷二 第 92b 页 WYG0968-0075d.png
 易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太极
 者造化之根柢也未有天地由此生天生地故曰先
 天既有天地由此生人生物故曰后天先天圆图也
 圆者象天者也后天方图也方者象地者也先天以
 圆为体以方为用圆中涵方天包乎地也后天以方
 为体以圆为用方中涵圆地承乎天也是非先天之
 外又一后天也天不离乎地先天之体即后天之用
 也(如先天正对天地定位以立其体然阳/中阴生阴中阳生即后天流行之用也)非后天之
卷二 第 93a 页 WYG0968-0076a.png
 外又有一先天也地不离乎天后天之体即先天之
 用也(如后天反对震兑横以立其体然震反/为艮兑反为巽即先天反易之用也)体不离
 乎用用不离乎体体即用用即体也(先天正对中有/反易后天反易)
 (中有/正对)是非太极之外又有先天后天也天地之体用
 即太极之体用后天之生生即先天之生生先天之
 生生即太极之生生后天也先天也浑然一太极也
 (此方图从震兑/横六卦纵言之)前图先后天皆圆此图先天圆后天
 方且兼太极言也
卷二 第 93b 页 WYG0968-0076b.png
  三图总论
 伏羲心法妙在太极一图以此洗心退藏于密以此
 斋戒神明其德谓非有非无无方无体先天后天由
 此而出也先天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顺则三阳三阴
 自外而内化育之真机也逆则三阳三阴自内而外
 圣神之妙用也一阳初动坤变为震艮变为离此易
 为逆天地人之至妙者也后天帝出乎震神妙万物
 乾统三男而上交三女万物之所以生也坤统三女
卷二 第 94a 页 WYG0968-0076c.png
 而下交三男万物之所以成也六子成功长少反易
 阳阴合体皆变为乾三十六宫都是春也自无而有
 自有而无一顺一逆曰神明曰神妙曰帝曰乾无声
 无臭至矣
  三图总论
 太极先天后天图则三意则一也自太极观先天太
 极为体先天为用自先天观后天先天为体后天为
 用先天体也而流行之用未尝不存也后天用也而
卷二 第 94b 页 WYG0968-0076d.png
 对待之体未尝不在也是先天体圆而用方者也后
 天体方而用圆者也是后天出于先天也先天本于
 太极也一造化自然之妙也或秘焉不以传或传矣
 而未显体用分方圆异由是穿凿附会而图之意隐
 矣
卷二 第 95a 页 WYG0968-0077a.png

卷二 第 96a 页 WYG0968-0077c.png
 
 
 
 
 
 
 
 
卷二 第 96b 页 WYG0968-0077d.png
 先天八卦乾兑生于老阳之四九离震生于少阴之
 三八巽坎生于少阳之二七艮坤生于老阴之一六
 其卦未尝不与洛书之位数合即其说以洛书属先
 天河图属后天其穿凿附会自见
卷二 第 97a 页 WYG0968-0078a.png
 
 
 
 
 
 
 
 
卷二 第 97b 页 WYG0968-0078b.png
 后天八卦坎一六水离二七火震巽三八木乾兑四
 九金坤艮五十土其卦未尝不与河图之位数合此
 图书相为经纬而先后天亦相为表里但即其说似
 精微究其实则舛谬
卷二 第 98a 页 WYG0968-0078c.png
  四图总说
 是编所录皆不易之常道也复录兹四图者何惧其
 易以惑人也然易匪取则河图范匪取则洛书何以
 证之系辞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则龙马身
 中旋文五十五数以为图则灵龟甲上直文四十五
 数以为书也又谓庖牺仰俯近远于是始作八卦曷
 尝则之于河图洪范谓禹治洪水彝伦攸叙故天锡
 以九畴曷尝语其则之洛书耶至以易卦分先天后
卷二 第 98b 页 WYG0968-0078d.png
 天可也宁知大哉乾元乃统天至哉坤元乃顺承天
 虽以乾坤分先后天无不可者乃云先天八卦合洛
 书数后天八卦合河图数未免以图书之数分先后
 天矣矧统天之乾彻上彻下无有隐显靡不囊括贯
 通凡帝谟圣训何往不合此正孟子所恶于智者为其
 凿也噫是道也周流六虚变动不居不可以象数尽不
 可以思议言说穷古人垂训立教或各有所指后人每
 每牵扯比拟合之而愈混析之而愈支讵四图为然哉
卷二 第 99a 页 WYG0968-0079a.png
  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总论
 河图洛书二图专于数先天后天二图专于卦数有
 奇偶之分卦位有体用之别先儒论之详矣系辞天
 一地二云云所以明河图数也说卦天地定位云云
 所以明先天卦也帝出乎震云云所以明后天卦也
 易于洛书虽未详言而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并举焉
 要皆所以发明乎易之道也然参天两地而倚数观
 变于阴阳而立卦总之和顺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
卷二 第 99b 页 WYG0968-0079b.png
 性以至于命则是数也卦也乃圣人道德性命之学
 而实本诸天地阴阳之变化也其可徒拘于奇偶体
 用而疑其合不合哉是故数肇于天地卦象乎阴阳
 使于天地阴阳之造化未能洞彻渊微欲其参两而
 观变也难矣使河图其数偶其位亦偶阴阳同处其
 方固其数之偶而静以立其体洛书其数奇其位亦
 奇阴阳各居其所是为数之奇而动以达其用若此
 其不相侔也然图虽数之偶也以一合六二合七三
卷二 第 100a 页 WYG0968-0079c.png
 合八四合九五合十何尝不奇书虽数之奇而五处
 其中一九二八三七四六环向配合亦自有十数在
 焉何尝不偶也先天卦位乾坤纵而六子横固为易
 之体后天卦位震兑横而六子纵则为易之用亦若
 此其不合也然天地定位若专以对待言之矣又云
 八卦相错未尝有体而无用帝出乎震齐乎巽若专
 以流行言之矣亦云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
 气何尝有用而无体哉盖四象生八卦九六为阴阳
卷二 第 100b 页 WYG0968-0079d.png
 之老七八为阴阳之少皆举成数而言而五方不过
 东南西北中五行不过金木水火土而已今谓先天
 卦位乾兑生于老阳之四九离震生于少阴之三八
 巽坎生于少阳之二七坤艮生于老阴之一六未尝
 不与洛书之位数合后天卦位坎一六水离二七火
 震巽三八木乾兑四九金亦未尝不与河图之数合
 即其所论若真得乎圣人则图书以画卦之意矣宜
 其数与位皆不可易也然在图一艮二兑三震四巽
卷二 第 101a 页 WYG0968-0080a.png
 六坤七乾八离九坎在书则一坎二巽三离四兑六
 艮七坤八震九乾何也且先天取则于洛书则谓四
 十九数为河图者未可尽非矣不然洛书画于禹何
 为先天八卦已出伏羲也后天取则于河图谓五十
 五数为洛书者未可尽非矣不然河图画于伏羲何
 为后天八卦至文王而始则之也先儒自相矛盾尝
 求之不得其说焉虽众言淆乱折诸圣易系辞曰河
 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是圣人
卷二 第 101b 页 WYG0968-0080b.png
 本则龙马旋文以为图则洛龟坼文以为书先天后
 天不过取则四象以画卦盖于天地变化默契吻合
 故随其画图画卦纵横错综其阴阳奇偶自与造化
 相孚生克循环体用贯彻因各为图以示之象耳但
 可谓其因数画卦而谓其裂数以就卦也奚可哉知
 此则图非专于偶书非专于奇先天非专于体后天
 非专于用而乾用九坤用六则图书非专于数先天
 后天非专于卦也彰彰矣况河图数五十有五相生
卷二 第 102a 页 WYG0968-0080c.png
 则盈洛书数四十有五相克则不足造化未有生而
 不克未有克而不生而克之正以生之也先天之卦
 体虽对待不易后天之用常流行不穷可见有是对
 待不易之体必有是流行不穷之用而惟其流行之
 不穷所以恒久而不已也此皆天地阴阳自然之运
 圣人因画象图以示人耳所以于数曰成变化而行
 鬼神于卦曰然后成变化既成万物也苟执卦数而
 疑之则奇与偶别体与用殊岂所以论变化之道哉
卷二 第 102b 页 WYG0968-0080d.png
 要之自两仪四象八卦之象数言之即如一书中匪
 特图书奇偶不相侔而大衍之数且与图书异匪特
 先天后天体用不相合而序卦又与先后天之方位
 殊矣是皆执名泥象非所论于道德性命之学也噫
 易有太极不可以方所拘而变化摩荡夫固卦数图
 象所自出者也欲参两观变而穷理尽性以致命者
 惟于太极潜神焉庶几一以贯之
 图书编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