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x 页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附录
  
己卯名贤录
金世弼字公硕。乙卯。生员。丙辰。及第。号十清轩。戊寅冬。赴京。及还。以刑曹参判,特进官。入侍经席。讲过勿惮改章。启曰。顷日。赵光祖辈欲效唐虞之治。 殿下过用。反贻今日之忧。但当警责其过激。而乃加窜逐。不免于偏一之归。伏愿 殿下勿惮勇改前愆。奸党惮公而罪之。以卒。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1H 页
救赵静庵 筵奏 东阁杂记
静庵新被罪。金十清世弼。以特进官。入侍 经筵。讲论语至过勿惮改章。启曰。人不能无过。知其有过。而勇于悔悟速改。则当为忠厚之君子人也。或吝于改过。则终至于暴弃之域。是故。夫子既曰。过则勿惮改。又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盖苟安于有过。而惮于改之。然后方谓过矣。则夫子之许其改过而自修迁善之意。至矣。顷者。赵光祖辈欲效唐虞之治。 殿下尊宠而信任之。于是。新进之士。必欲于一朝革旧更新。以施三代之政。 殿下过用其言。反贻今日之忧。此等人皆一世之名胜。虽有过举之失。不过引古之善政。徒烦欲速之诚而已。但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1L 页
当警其过激。导之以温柔和缓而更化。则 殿下涵容之德。将同符于古昔圣王。而乃加窜逐。根连钩党。 殿下之过大矣。伏愿 殿下勿惮勇改前愆焉。
 按先生筵奏后。三公两司。一时俱发。设鞫栲问。几至扑杀。所奏必有深触群奸之怒者。而乃反寂寥如此。安璐所编己卯录。本甚疏略。东阁杂记亦然。此皆出于一时传闻。非如政院日记。故不但于筵奏不能详悉。并与先生被鞫一节而不能收辑也。今第并附两录。以存其槩。
聋岩李公贤辅行状曰。戊午春。释褐。权知校书馆正字。庚申。差永兴府训导。时金公世弼。为郎选曹。深加器赏。辛酉。被荐为艺文馆检阅云云。(退溪集)
今上朝。金十清世弼。以典翰入侍。吏A误付册标。如闵颐古事。适值大学衍义。掠切诸书。断章取义。最难晓处。左右失色。金公该洽经史。性且颖达。烛理无碍。虽不熟览。从容开读。无少差误。纵横出入。敷衍推明。论说无欠。左右叹服。(思斋摭言)
尚成安公震行状曰。公以翰林入侍。见十清金公泣陈己卯被罪诸贤之冤。 上下默然不答。退而叹曰。今日闻金公所陈。可谓谠言。时议大怒。遂以尚某不合史局。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2H 页
猥滥被荐。论 启驳正。递付司果。(清江集)
己卯士祸后。慕斋金先生,十清金先生。退处于骊州,忠原。二先生门下学者甚盛。朴讷斋祥为忠原。每年春。亲往骊州。受官粜二百石船运。分馈二先生学徒。及秋。又载米躬往纳籴。年年如是。不以禄米直饷。盖远嫌也。二先生亦感其义。受而不辞。前辈友谊之笃如此。(出许筠蛟山集。筠虽乱臣。然既长文翰。闻见甚广。渠生且距己卯不远。其言必有徵。不可以人废言。故附录于此。)
湖堂被选录
金世弼,李荇,金安国,金安老,李沆,李希曾,金净,沈义,李彦浩,洪彦弼,成世昌,苏世让,郑士龙,黄汝献。 中宗朝丙寅。大提学申用溉抄进。(一本。阴崖亦与此选。)
经筵性理大全进讲官抄选人员
金安国,金净,金世弼,赵光祖,申光汉,金正国,柳云,金絿,洪彦弼,金湜,韩忠,朴世熹,奇遵,张玉,郑应,赵祐,李希闵,黄孝献,权云,李忠楗。(一本。阴崖亦与此选。)
    大臣同议抄选后 启曰。进讲官被选人金安国,金净,金世弼,赵光祖,申光汉等。长兼知 经筵,同 经筵等衔。其馀亦兼参赞官等衔。使之出入 经筵。堂下被选人员。亦使一体出入何如。 答曰依启。
八峰书院两丁祭享祝文[沈喜寿撰]
博闻彊识。厚德高风。追慕之深。远近攸同。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2L 页
书院 赐额致祭文[知制 教尹深制进]
维岁次壬子七月朔日   谕祭云云。
粤我 祖宗。育材翘英。暨乎 中仁。多士扬庭。大雅宏达。济济为群。遗风范后。凛有清芬。维韩之李。文孝之孙。学本洒扫。期以穷神。充养有道。体用俱备。匪直能言。惟踏之地。少年慷慨。志欲匡君。正色立朝。素履罔愆。辨乎荣辱。穷达何贰。一纪处厄。令名终始。(有谕阴崖)广城之胄。己卯完人。行无瑕玷。学有渊源。冰玉其相。追琢其章。登名荐科。匪用为荣。从容经幄。尽其葵倾。虚席论相。允出笃诚。善不近名。祸亦莫婴。虽在锡褫。遐有输赢。(右谕龙滩)罗金之裔。岁寒松柏。岂惟文章。充以问学。地造逢原。随处洞然。遂登瀛选。茅拔茹连。临筵思启。在郡召驿。演义勿惮。庶效牖约。忠则忘身。祸机奚惕。用舍有命。出处靡忒。(右谕先生)商颜老相。文与道俱。早依明师。拟黄甥朱。握节海岛。匪怠匪荒。天其拂乱。德业弥光。辨析危微。论确执中。笺解发挥。以启群蒙。晚际知遇。比古昭融。立志一疏。罄我丹衷。(右谕苏斋)惟玆四臣。维邦之彦。羽仪明时。匡拂替献。庶几大东。民蒙至治。孰惎其间。含沙以伺。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3H 页
孰讹市虎。惑我 天听。孰为雰虹。翳我大明。遂令慈母。投杼莫悟。駴机猝发。骈首一罟。天运循环。道无长否。不待百年。公议复起。没加爵谥。存及登庸。士林增光。大激颓风。允矣君子。德音无瑕。虽不世施。教成于家。铨风化俗。薰德善良。永怀不忘。曰笃在卿。瞻彼中原。兴言游处。地灵人杰。星徵贤聚。厥有藏修。尸祝攸享。八峰高并。犹疑气象。载锡嘉名。用揭新扁。祀事孔明。笾豆有践。怅望异时。愿以为臣。侧席如渴。思闻绪言。忬此纡轸。聊宣奠章。不昧者存。庶歆办香。
庆州金氏族谱序略[李敏叙]
西河李敏叙撰庆州金氏族谱序略曰。高丽观察使讳自粹。号桑村。入我 朝。以刑曹判书徵。义不事二姓。自决于秋岭。观其绝命词。可知其为毅然烈丈夫矣。至四世孙十清先生讳世弼。为世名儒。当 中庙北门之祸。在 上前有危言。大忤群奸。杖配而卒。余观世之高门右族历世燀赫者。多出于神灵之胄。名德之裔。若罗之先王者后。固多世传异闻。而桑村之义烈。十清之道德。皆可以特立百世。垂佑后昆。则其子孙之蔓延昌炽。世为我东衣冠之宗者。岂不宜哉。
先生神道碑铭(并序)[尤庵宋时烈撰]
十清先生。朝 京师。还到辽东。闻北门祸作。先是。阴崖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3L 页
李先生耔,松斋韩先生忠。同南衮赴燕。衮病甚危。松斋曰。这汉不死。必赤士类矣。阴崖目摄之。而至诚救疗。至是祸作。衮与沈贞之为也。先生涕泣曰。衮,贞果赤士类。孝直何罪。孝直。静庵赵先生字也。奸党固已衔之。既毕使。入侍 筵席。 上方讲论语。至过勿惮改。先生进曰。 殿下亦有过矣。向者。赵光祖等。欲效唐虞之治。 殿下尊宠信任之。于是新进之士。遽欲革旧更新。固有过激之失矣。其时 殿下。若能取财称停。则必有成效。而顾乃窜逐杀戮。是 殿下之过大矣。然知其过而速改。是无过矣。过而不改。斯为过矣。仍反覆陈说。言泪俱下。既退。衮时为左相。与其党。合辞启曰。闻 筵中一宰臣。以光祖被罪为言。请推治。两司长宫洪淑,赵邦彦等。请拿鞫。遂下廷尉。其责辞曰。赵光祖罪状。朝廷既依律处断。而某在宰相之列。眩乱是非。使论议不定。事将不测。 上特原之。只杖配于阴竹县留春驿。当先生进言时。尚公震。以翰林入侍。出而叹服曰。今日始闻谠言。奸党怒。并劾之。壬午。先生蒙宥。仍居于忠州知非川上。自号知非翁。及后 朝廷收叙党人。处先生以枢府。入京谢恩。即还。杜门以没其世。先生。庆州人。讳世弼。字公硕。新罗金氏王之后。高丽仁琯。检校太子太师。自粹。文科壮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4H 页
元。官至都观察使。以孝旌闾。号桑村。寔先生高祖也。曾祖根。本朝汉城小尹。赠兵判。祖永濡。 成庙朝名臣。官至知枢。谥恭平。公考薰。佥正。赠判书。妣宋氏。郡守翯之女。 成庙临轩试诸生。先生为第一。时年十八。 上爱其年少。即复命题呼韵。先生复操笔立就。 上益奇之。赏赐甚优。弘治乙卯。司马。丙辰。登第。田槐院为翰林。选入玉堂。自正字至修撰。以天曹郎。奉使北关。时李聋岩贤辅。为永兴训导。先生一见。识其为人。归即甄拔。卒为名卿。燕山甲子。罹士祸。谪巨济。丙寅。 中庙即位。以应教召还。 上命择文士。赐暇书堂。时被选者六七人。先生为之首。升典翰。故事当进讲时。典书吏。签进当讲处。进讲官。必熟习其句读文义。然后乃入。一日。吏适误签他处。先生与诸僚入 筵。则非所熟习者。而适语艰义奥。同僚开卷失色。先生仓卒读下。洒然解释。略无碍滞。盖先生。博洽经史。都无生面文字。故其能副急迎刃如此。同僚莫不叹服。升通政。为副提学,承旨者居多。丙子。为养为广州牧。 上讲易学启蒙。有难解处。 上问谁知者。有以先生对。即命驲召。入对明畅。 上甚嘉叹焉。尝命该曹录闻廉洁善治人。先生与郑诚谨等与焉。即进嘉善阶。观察湖南。入为大司宪,吏曹参判。己卯春。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4L 页
上将讲性理大全。别择静庵,金慕斋安国等十一人。先生即其一也。先生在当时。为上下所推重如此。先生生殁。皆癸巳岁。娶府使李铎女。长男䃤。次𥗫。参奉。季䃴。持平。生员杨谊,万户崔弼臣,生员李贽。三女婿也。内外曾玄孙甚蕃。而且多显者。不能尽记。世以己卯。为我朝文明之盛。当时坐党籍者。其之才之德。不言可知矣。先生学问论议。可为后世法者必多。而斩伐销铄之馀。无有能发挥而传述者。又胤子持平公。于乙巳士祸。被淫刑以没。未能收拾袭藏以遗后昆。独其见于党籍者。只寂寥数语而已。可胜叹哉。今按家状。则有曰。天资甚高。充养有素。为学。以格致诚正为先。为文。绝去藻饰华靡之习。其居家。事亲尽其孝。事兄尽其恭。奉先尽其诚。教子弟一遵礼法。当官处事。廉洁正直。尤以道德开济。为士类所敬重。噫。当时静庵诸贤。其规模气象。自如是矣。此足以观先生大略矣。夫岂多乎。抑其前后受祸。松斋最酷。阴崖最轻。先生处于两先生之间。今先生与阴厓。并享于忠州之书院。尊慕先生者。既不以受祸轻重而有间于阴厓。尊慕松斋者。亦岂有异于先生哉。其高下浅深。非后学之所敢知。而一时诸贤之相与同条共贯。则无疑矣。然则党籍序。以受祸轻重为优劣者。有未必尽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5H 页
然者矣。慕斋先生金公安国。尝撰先生行状。不幸逸于兵火。其后因循。无复有收录发挥者。今先生四世孙(遇坤宗铉)等。来请墓文。余辞不获命。而追叙如此云。铭曰。
中庙改王。众贤汇征。济济盈廷。其志君民。其道商周。其学周程。谁与同朋。与同其气。允矣先生。博极群书。无深不钩。无赜不精。经幄讨论。操戈入室。群彦皆倾。虽在外郡。 上思其学。亟招以旌。世慕其贤。蜮含其沙。虫篆忽成。神武夜开。贤俊骈首。鬼泣神惊。洪水漫天。包山驾陵。一柱亭亭。日暮天阴。鸱鸦满林。鸑鷟孤鸣。牢狴桁杨。对移残驲。泽畔之醒。天网俄弛。置我朝籍。烂然晨星。非我思且。敛衽来归。鱼鸟争迎。我室清幽。我稼丰长。我湖空明。如昔宋朝。元祐完人。有刘元城。竟收初心。不施以没。彼哉衮贞。士林追慕。享祀孔式。黍稷非馨。有来千秋。畴敢不式。先生之茔。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行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十清金先生谥状。[朴弼周]
   资宪大夫。议政府右参赞兼 世子侍讲院赞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5L 页
善朴弼周。撰。
先生讳世弼。字公硕。庆州之金。新罗金氏王后也。在高丽。有检校太子太师仁琯。文科状元都观察号桑村自粹。以孝行旌闾。为先生高祖。入 本朝。若汉城少尹 赠兵曹判书根,司宪府大司宪谥恭平永濡,佥正 赠判书薰。即曾祖考三世也。妣。(镇川宋氏)郡守翯女。 成庙临轩试诸生。先生方十八岁。而袖然居首。 成庙异之。复以落霞命题呼韵。先生仍即席制进。 成庙益加奇赏。 谕以非常之伟器。当老其才而大用之。 命收赐第。赏赉特优。弘治乙卯。司马。丙辰。释褐。由槐院入翰林。为玉堂正字。始恭平公旧第。在明礼坊。先生自少读书矻矻。至鸡鸣不已。有巡更卒。每窃听之。相语曰。吾辈不久。必报夜巡于此宅。至是。自喜其言之中。又相传说云。升修撰。以吏部郎。出使北关。识拔李聋岩贤辅于训导凡流之中。卒为名卿。燕山甲子。士祸横挐。谪巨济。丙寅。 中庙践祚。以应教召命。极择文士。赐长暇读书。盖据国朝故事。为文衡储养也。被选者。如李容斋荇,金慕斋安国,金冲庵净诸贤。皆极一时之选。而先生为之首。其属望之重如此。授典翰。一日。当进讲。典书吏适失误。所签非所讲。不能宿习。而登筵后始觉之。句读文义。适甚艰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6H 页
奥。同僚失色。而先生则仓卒当之。沛然读下。无少窒碍。解释通透。盖先生博洽经史。读难书甚易。能造次不穷如此。人皆叹服。通政后。多为副提学,承旨。丙子。为养为广州牧使。 上讲易学启蒙。问谁知者。有以先生对者。承召 命。入对明畅。 上甚嘉叹焉。 命选廉谨善治人。先生与郑诚谨等。与焉。进嘉善阶。自湖南观察使。入为司宪府大司宪,吏曹参判等职。 上将讲性理大全。又 命别择讲官。先生与赵静庵,金慕斋等十一人。又同选。时己卯春也。以使臣朝 京师。还到辽东。闻北门之祸。先是。阴崖李先生耔,松斋韩先生忠。与南衮同赴京。衮道病几殊。松斋曰。赤士类者。必是夫也。今其病死固幸。何疗为。阴崖目摄之。而至诚救活。至是祸作。衮与沈贞之为也。先生恸曰。衮果赤士类矣。孝直何罪。孝直者。静庵先生之字也。奸党大衔之。既复 命。因入侍。方讲论语过勿惮改。先生进曰。 殿下亦不能无过。向者。赵光祖等。欲致君唐虞。 殿下尊宠信任。于是。新进之士争慕效之。必欲革旧更新。固有急遽过激之失。而其心则何罪焉。 殿下苟裁抑取中。则至治可期。而乃反窜逐杀伐。一网打尽。 殿下之过。岂有甚于此者乎。虽然。若知其过而亟改之。则复于无过矣。不然则非所谓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6L 页
勿惮改者。而其过遂不可救矣。因反覆陈说。泪随言发。衮时为左相。与其党。合辞请推治。两司长官洪淑,赵邦彦等。又请拿鞫。遂下廷尉拷问。事不测。 上忽命减死。配于阴竹留春驿。尚公震以翰林。同在筵席。见先生进言状。出而叹曰。今日幸闻谠言。奸党怒。并劾之。壬午。始宥还。后蒙朝廷收叙。一入京。谢枢府 恩命。即归不复出。先生生卒。皆癸巳。墓在龙仁竹田地先兆下艮坐之原。配贞夫人固城李氏。淮阳府使铎之女。三男。䃤,𥗫。参奉。䃴。清明峻正。克述先轨。经翰林南床。当乙巳士祸。以持平。直言斥元衡。赐死于谪中。三女婿。生员杨谊,万户崔弼臣,生员李贽。曾玄甚繁。且多显者。而繁不能尽录。噫。先生殁后。慕斋寔述行状。而今轶不传。盖经家难与兵燹故也。其后尤斋宋文正公时烈。撰出神道碑文。而类亦补苴阙漏。其于先生学问风旨。盖无得以致其详。是诚为后学之遗恨矣。虽然以其世论之固为可知。盖惟 中庙己卯之际。号称我 朝极盛。以其有静庵诸贤也。先生寔与之汇征。其所践之位。非长于论思风宪。则佐贰天官。可见其为 上下推重之至。而碑文中有曰。天资甚高。充养有素。为学。以格致诚正为先。为文。绝去藻饰华靡之习。其居家。事亲尽其孝。事兄尽其恭。奉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7H 页
先尽其诚。教子弟一遵礼法。当官处事。廉洁正直。尤以道德开济。为士类所敬重。即此数语。先生之所以为先生者。固得其大略。而若言其立朝本末。则始阨于燕山乱世。久困谪籍。终值 中庙圣代。亦不免于流配。岂所谓直道而行。焉往不黜者非耶。夫以先生之与静庵同道也。当祸作之日。苟不奉使于上国。则必入群贤一网。而就使不然。亦必极力谏诤。有如郑文翼光弼,柳大宪云之为矣。是则先生所处之义。其亦时焉而已。柳以事理考之。先生之进言。在于奸凶擅权。诸贤被罪之后。邦禁至严。头势极怕。视祸发之初。不啻为尤难。而犹涕泣极言。恳恳纳诲。至被栲讯。虽幸 天日至明。得免殒身。而其祸则酷矣。彼以受罪轻重。妄分优劣者。是乌足以知先生哉。其为未当。尽如尤斋之论矣。先生之学甚博。而尤好易与中庸。前后凡两朝 天。多购二书之笺注以来。非用功之笃。其如是乎。其以广州牧承召。进讲易学启蒙者。可知其造诣超绝。有非他人所及矣。王阳明文字东来未久。人莫知其为何等语。而先生早已觑破其为禅学。与朴讷斋祥。有酬唱三绝句。若是者。皆足见先生所学之正矣。先生诗文散佚。所传绝少。而泽堂李公植。称其富蓄平铺。矢口成章。盖以理胜为主。而论学之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7L 页
诗。意味尤盈溢。不直为文章之高而已也。先生尝奉使岭南。过忠州之知非川而乐之。及自留春驿宥还。遂就其地。开荒结屋。仍自号知非翁。讷斋时以忠州倅。为经营之。屋形如工字。中设厅堂。两边为寝室。先生居其左。学徒处之右。而中厅则为讲授之所。时经己卯斩伐。以学为讳。而惟先生与慕斋。居于忠,骊相望之地。教诲后进。多所成就。至今彬彬。称为文献之邦。仁贤作人之泽。亦可谓久而不斩矣。世传讷斋在忠原。每以春粜累十斛。分馈二先生。至秋。又自籴。岁以为常。二先生为其异于禄米。皆受而不辞。前辈友道之笃厚。足令薄夫知敦矣。先生所居村之以秣马名者。亦由讷斋于来访先生时。每秣马于前川茂林下而得之云。忠州多士以先生与李阴崖耔,李滩叟延庆,卢苏斋守慎。并享于八峰书院。近者。又因筵臣陈白。 命赐先生谥。 圣朝崇儒重道至此而无馀憾矣。先生七代孙墀来谒状文于弼周。弼周老且病。谢却笔砚。而特以高山景行之思不能自已。故玆谨摭尤斋所撰碑文。参以先生后孙所记录。而檃括之如右。以备太常氏采取焉。
附家先记闻
先生己卯。还自北京。道拜刑曹参判。以特进官。入侍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8H 页
经筵。讲论语过勿惮改章。先生进曰。 殿下亦有过矣。 上曰。何事也。先生仍陈静庵之冤。言泪俱发。 上下皆默然不答。三公金铨,南衮,李惟清,大司宪洪淑,大司谏赵邦彦等。同声请罪。即日设鞫栲问。必欲扑杀。而 中庙于再次加刑之启。留中屡日。忽下减死照律之命。群凶疑惧。不敢复请。编配阴竹留春驿。四年。始蒙放。先生之得活。全由特恩云。
先生自被谪以后坐废十五年。始卒。其时慕斋在骊江。先生在忠原。门下学者甚盛。凶徒嫉之。乙巳佐郎公之祸。权舆于此云。
家世传言。先生处家律身。绳墨极严。子弟奴仆。日必晨谒。闺门礼法。无异朝廷。故家人之逮事先生者。虽奴仆。驯良谨畏异于人。祭祀时。家人皆澡沐。含枚从事云。
先生前后朝天。一以质正官。一以圣节使。赴京。多购宋,元,明诸儒笺解易经中庸文字而归。盖先生于诸经四书之中。尤喜二书。终身用力。故广求诸家笺说以来云。先生文集中。有与讷斋酬唱三绝句。评论阳明学术者。阳明文字出来之后。东儒不省其为何等语。先生一见其传习录。已觉其为禅学。寄诗讷斋。深斥如此。则其与门人讲论之际。排斥之严。可知也。退陶以后进。晚年始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8L 页
斥阳明之学。退陶以前。觉阳明之诐淫者。独先生一人而已。
己卯后。先生被谪。蒙放居忠原知非川上。以训诲后进为乐。时慕斋亦在骊江。教授朴斯文衡常言少时并游两先生门下。清轩专以经学为重。慕斋至于科文。亦皆指导。以此慕老门下从游者尤盛云。
先生祖考大司宪恭平公旧第。在于明礼坊。先生自少。读书必至鸡鸣。尝有巡更军卒听其书声。言于洞中相识人曰。此两班读书甚勤如此。不久吾辈必报夜巡于此宅云。未几。先生登第。即拜弘文正字。前日巡卒。果来报夜巡。仍语洞人曰。吾言之验。岂不如神云。
先生年十八岁。 成庙亲临试士。先生为第一。众中呼名而出。 上奇之。更试落霞诗。 上大加奖赞。仍 传教曰。此非常之伟器也。一第非所虑。少年高科。一不幸。当老其才而大用之。命收还赐第。赏赐甚渥。
先生尝奉使岭南。过知非川上。其时旷无人居。为废弃荒野。先生立马颇久曰。此可居地也。暨后自阴竹留春驿蒙放后。遂就川上。欲结小庐。朴讷斋时为忠州。每以匹马来见。为经理室屋。所谓工堂者。形如工字。两边为寝室。中为厅事。左则先生居之。右处学者。每于厅事讲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9H 页
授。如学宫教士之制。讷斋来时。每秣马川边茂林下。不久渐成村落。仍名曰秣马里。今至数百年村户益盛。故老相传以为先生于形家言亦必旁通。故有前知云。
先生曾孙正郎南谷公嶷。即吏部公之孙也。尝言先生遗文甚多。其中论易经文字尤多。先生平生精力在此。而吏部公入于乙巳诬狱。逮捕之际。家间文籍。尽入于搜探中。而先生文集草本及易书发挥文字。并皆见失。此不但子孙之私痛。实为后学深恨。而泽堂撰集序。以屡经兵燹。不能收拾为恨。盖未悉当时事迹而然云。
南谷又言。己卯诸贤中。经术则金大成湜为首。文望则金冲庵净最重。而 筵中易学启蒙算数及易义论难时。一时诸儒。皆不能通晓。请召先生于广州任所。即命驼驿上来。直诣 经筵。临书讲解。极其明畅。了无疑碍。上下无不称怏嘉叹。性理大全进讲官之别选。湖堂之抄启也。金大成金冲庵诸贤。皆居先生之下。当时儒林重望。文苑定价。并属先生为一世第一云。
褒赠爵谥记事
当宁丙寅。领左相 筵奏。有己卯十贤抄启之举。而先生与焉。领议政金在鲁以学问名节。俱为特异。并请赠职赠谥。 上允之。同年冬。先赠正二品。为赠谥之地。
赠职 教旨
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金世弼。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者。
  丁卯正月。行焚黄礼于龙仁竹田里先生墓所。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附知友诸贤赠酬诗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69L 页
送金公硕赴燕京[郑虚庵希良]
共许云间陆士龙。少年声誉冠诸公。优游风月三千界。蟠屈溪山八九胸。逸足自能空冀北。高才谁敢詑辽东。期君刮目归来早。如我疏慵一病翁。(己未冬。先生以质正官赴燕。是时。先生年二十七岁。此诗。虚庵谪龙湾时所赠也。)
公硕以雀舌茶见饷[公硕时为全罗监司○李容斋荇]
平生喜酒颇中伤。刚制年来为覆觞。忽把湖南甘露碗。解催春色到池塘。
胸中磊隗正须浇。七碗还如胜一瓢。安得与君商略此。青山有路早招要。
门外何须载酒人。风炉雪水亦精神。请君更致题三百。南岳新芽破早春。
赠公硕邀观灯
明日是休暇。南山曾有期。观灯仍坐月。把酒更论诗。此乐无相负。流年不可追。醉随青鹤舞。尘念忽如遗。
公硕遗竹扇。归戏题其上。
爱惜炎天怀袖里。岂言中道遽相忘。恩情旋被秋凉变。万事真成不可常。
翻覆悠悠自一时。用之何德舍何悲。莫须更望火云日。渭亩森森多竹枝。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0H 页
公硕落职在忠州农舍。初约相就。道枉未果。谨寄拙句代书。
为报金承旨。田园果若何。佳期惭自负。枉道阻相过。饮酒防伤性。开怀要有科。我肱经屡折。言尽意还多。
劝止酒赠公硕
败性非一物。酒祸难具陈。古人重宾祭。所以交人神。三爵斯可矣。过此为沈沦。小以乱其志。大则戕厥身。吾徒颇喜饮。一醉忘秋春。往者不自重。此道宁因循。我今欲知悔。肺病困吟呻。朋友虽异体。义与兄弟均。药言苟相废。胡贵于天伦。况君千金躯。上有鹤发亲。事又与吾异。刚制莫逡巡。因兹及诸友。不但书君绅。
直卿公硕。次余舡韵见示。复和之。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0L 页
生涯真个使风舡。漂泊非人自有天。往日青衫无一补。祗今炎海已三迁。朝廷未必憎魑魅。造物庸知解纠缠。更恐悠悠时易失。白云回首独潸然。
馈直卿山蔬。兼示公硕。
采采山中菜。倾筐亦不盈。相思人甚远。有信物无轻。功莫烦庖宰。真堪佐曲生。南邻旧御史。一笑与同评。
寄直卿。兼示君美公硕。
数君无病灸。吾自抱忧眠。谁更寻衰老。还如隔岁年。鸡龙山月近。高绝岭云连。餐饭今佳否。凭诗仔细传。
次金公硕谢人见访韵[金慕斋安国]
四月春方盛。聊从盏面浮。山花挑客兴。村酒辟尘愁。万事真成懒。百年非所求。林泉娱岁月。何啻傲公侯。
赠金广州公硕
中年渐不喜虚名。十室犹堪学送迎。养志君今无所憾。误恩吾欲更何营。西山爽气时耽看。南亩暄阳好劝耕。腰折岂关心里事。渊明当日似硁硁。
三辅山川羡祖鞭。终南丘壑尚能专。早年诗礼心俱冷。晚日杯尊兴最颠。旧卷可无韩孟句。一方须着鲁龚贤。休誇若若腰间绶。我亦将求二顷田。
答金公硕简(时公硕退居忠原)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1H 页
省咎何妨断信音。四年魂梦费追寻。应知发映青山晚。共切葵倾白日心。
神勒寺尚均师。持小图一轴。下有十清轩叙诗。示余索题。余观是图。宛一神勒结社图也。画之初意。未必及此。想则形成。理或冥会。无乃造物者或出于戏剧。而以示万事之莫不有默定者耶。睡馀戏书其端以还之。
临江神勒寺。烟云深复深。长林前掩映。上有青山岑。杖锡鸣溪桥。暮色方骎骎。云游几万里。倦鸟投旧林。萧条数屋椽。亦对江南浔。知是十清叟。卜筑谢缨簪。招邀禹湾叟。伴坐岩矶吟。神勒为白莲。均远故同襟。两叟即陶陆。从此常相寻。桥溪想名虎。谈携过不禁。恰成三笑图。过去犹现今。九老似云杂。何须兴羡歆。东皋卧一老。嗒尔久忘心。倘许结社约。时往同茗蔘。非三亦非九。东台发商音。
再游神勒寺。醉题尚均师诗轴。轴中有十清金公硕诗序。
四载重逢未偶然。世间何事不由天。东台耽看鯈鱼乐。西岳都忘夕照悬。文字十清聊一轴。风流三笑邈千年。醉馀挥手还相别。回首烟江甓塔前。
江祠答公硕书[朴讷斋祥]
将变三时一极无。江祠乞雨答耘夫。相公在野忧民切。荒政先期勉小儒。
稷官久废术非专。守宰仍兼又几年。里甲帖差分劝课。张家最劣更求贤。
赠金公硕以季子成亲向溟州。溟州。古苍海郡。
苍海秋风禁脔床。大人治任押三郎。归途载驮应偏重。一万烟霞贮锦囊。
怾怛山南阿每西。大关高插白云齐。客窗咫尺扶桑树。报晓天鸡半夜啼。
朴司艺以宽赴阙。书赠十韵。仍寄同成均金公硕。
再命趋东学。菁莪挽有肩。缁帷公硕在。汉道择之传。首善源林溷。临雍实最贤。风流徵晋日。礼乐爽周天。识者寒心处。吾儒用力专。两岐留美颂。行李赠青钱。萱阁晨昏旷。鸰原梦寐悬。屡回迟去旆。催召授征鞭。十月山城雨。三秋病客毡。携壶孤远席。面目付诗篇。
题金公硕新堂。堂形似工字。
工字新堂背小山。前川一带曲于弯。沙堤制水横龙脊。乌道交檐擢雾鬟。姜叶未齐开圃浅。菊芽才出破天悭。把杯半日探幽事。尘世纷纷百不关。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2H 页
暑气薰然着远林。行春却恨负花深。暮年多病妨鞍马。不是村赊懒再寻。
赠送金公硕赴燕[金冲庵净]
晨驾促严程。衔命朝天庭。岁晚黄叶零。念子逐飘萍。百年会有役。壮夫志四溟。局促为少停。王命讵遑宁。陆行豺虎横。涉水蛟螭腥。荒荒颓景晚。漫漫阴云冥。路难难重陈。客远愁伶俜。狂尘盖四野。松柏凌霄青。兰生海东岸。风起远闻馨。天惟本无阿。信直扶阴灵。往日雁随阳。回时鹿食萍。门前柳条绿。家人倾渌醽。迢迢故交心。天末托遥翎。人去卧双瓶。瞻望立郊坰。
过介岘金公硕旧居。有感。[申企斋光汉]
同时逐客几人存。立马东风独断魂。烟雨介山寒食路。不堪闻笛夕阳村。
三月三日。寄茅洞朴大丘(璨。)
三三九九年年会。旧约犹存事独违。芳草踏青今日是。清樽浮白故人非。风前燕语闻初嫩。雨后桃花看亦稀。茅洞丈人多不俗。可能无意典春衣。(企斋。与阴崖及十清先生。约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会于介山。岁以为常。后申,李两公来会。而先生已下世。不堪山阳之怀。作此诗。寄朴大丘。)
和寄公硕[鱼灌圃得江]
官况年来偶自如。此邦三见岁时除。只缘久抱烟霞病。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2L 页
魂梦无时不旧居。
夜光明月未为珍。争似君诗句句新。可与欧梅共驱驾。如余合作执鞭人。
早将人事付空虚。知命馀年有几馀。结习年来消已尽。文房一癖未全除。
不向利名生计较。聊从吟咏着工夫。诗人例不关治道。糠秕何曾铸得虞。
观澜亭。次公硕韵。[沈渔村彦光]
离亭日暮更逡巡。同是艰危十载身。谁信沧溟如许大。洪波无处着穷鳞。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3H 页
附先生第三胤佐郎公行录
公讳䃴。字学光。先生第三子。妣贞夫人固城李氏。淮阳府使铎之女。性孝友端粹。清明峻洁。蚤传家学。名重当世。年二十七。擢别试。即荐翰林南床。以弘文博士。直拜吏曹佐郎。时尹元衡等谋起士林之祸。两司长官倡议。一会于中学。公以持平进参。长官称受密旨。请论罪大臣以下。公正色厉声曰。此非特为尹任发也。忠贤鱼肉。基于此矣。己卯之祸。言之痛心。而今欲复踵衮,贞所为乎。元衡等切齿。遂起大狱。酷讯三次。窜配安东。旋移三水。翌年丙午。赐死。仍加孥籍。亲属皆流配。得年三十五 宣庙初元。雪其诬狱。削去伪勋。复公官爵。与冤死诸臣。并命录用子孙。公无子。行遣时。寄诗仲氏参奉公讳𥗫。请以其第二子重庆为嗣。除典设司别提。谢恩而已。终身不就科宦焉。
柳眉岩(希春)行状。略曰。乙巳八月二十一日。两司会于中学。宋执义希奎,朴司谏光佑,郑掌令希登,李掌令彦忱,金持平䃴,闵持平起文,白献纳仁杰,金正言鸾祥。皆来会。两司长官发论曰。二三大臣。为 慈殿所疑。有密旨降于宰相某某家。又有匿名。流言未已。宫壸汹惧。若不先发其端。从轻善处。则深恐事出他道。贻祸国家。虽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3L 页
知彼之瞹眛。揆以时势。不容悠悠而已也。金公䃴曰。此非特为尹任发也。忠贤鱼肉。基于此矣。己卯之祸。言之痛心。而今又踵衮,贞所为乎。宋公希奎曰。我虽寸剉吾骨而破之。有不从也。先生言之尤痛切。朴公光佑,白公仁杰金公鸾祥。声色俱厉。金公䃴则攘袂。或起或坐。怒气勃勃。李公彦忱,闵公起文。唯仰天太息。竟不从而散。
上仲氏参奉公(𥗫)诀语
丙午八月初十日。舍弟远与家兄别。西南千里两无因。死生后事宜有托。成人廿有二年来。既无男女身孑孑。兄家四子皆可人。第二既长计当决。但以迁延尚未定。又有一念待后日。同婿成公有子女。两家相合尤有益。成之长女生己亥。兄胤第三年相若。幸得成婚为一家。乃定继后依礼法。夫妻所托俱可恃。死生庶免为穷独。万一子女或不幸。两家情志或乖剌。不遂吾计尤罔极。若此罔极复何言。当以第二为我续。临分情绪非乱投。此志已定非今日。见我死生长与短。用此一律为面目。行忙不得告诸般。文不成章信秃笔。 行人弟䃴。
始先生末年。知奸凶忌嫉未怠。且料他日世道又必有士祸。深戒子弟撄触世祸。佐郎公至是。适当三司。首折邪议。竟罹惨祸。仲氏参奉公。谨守先训。除官不出。守静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4H 页
林居。终保身家。人皆叹服。而先生先见之明。至是始著焉。
佐郎公登第之初。即选南床。田博士。直升铨郎。凶党甚憎之。密旨之下。公以持平。持论甚劲。凶徒益切齿。窜三水。仍即赐药。三司小官之赐死。自古所无云。
野史云。佐郎公赴谪时。母夫人。出送东门外。抱持痛哭。公既辞上马。夫人随后号哭不已。以此几终日不成行。最末奋衣。痛哭而去。殆同绝裾云。盖自分必死故也。佐郎公所上仲氏诀语。亦以永诀为辞。当时火色可想。
先世传言。佐郎公赐死命下。母夫人持先生己卯狱中血衣。痛哭曰。汝父之祸。犹赖上有 圣君。幸而得生矣。今则 主上年仅十馀岁。奸臣必欲杀汝。汝安得免死云。
十清先生集卷之四 第 274L 页
忠州秣马村别庙奉安文
恭惟我祖。道德文章。见于传记。事迹孔彰。北门祸起。时则朝天。归来忼慨。申白讲筵。鬼蜮吹毒。事将叵测。犴狴酷讯。蛛网幸脱。春邮流配。马村卜筑。伊谁经理。讷老为牧。传世相仍。流风百年。杖屦逍遥。遗迹宛然。云玄聚讲。别庙斯刱。德之将斩。弥深钻仰。相彼乡学。亦且尊享。矧伊后昆。宁忽焄怆。于以涓吉。于焉奉安。春秋禋祀。永世不迁。兹修奠仪。清酌庶羞。式荐菲诚。敢告厥由。(诸后孙依近例。立先生别庙于知非川上。后以终违礼意为求安。埋安祠版于墓所。○五代孙议政府舍人澍撰)
 
丁卯七月十七日。太常议谥。
文简 (道德博闻曰文一德不懈曰简)
文康 (道德博闻曰文渊源流通曰康)
文贞 (道德博闻曰文清白守节曰贞)
 同年八月九日。以文简落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