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附录
  
道统相承次第录
郑圃隐(名梦周。字达可。延日人。官高丽门下侍中。谥文忠。)
吉冶隐(名再。字再父。海平人。官高丽门下注书。谥忠节。)
金江湖(名叔滋。字子培。善山人。官成均司艺。谥文康。)
金佔毕(名宗直。字季温。叔滋子。官刑曹判书。谥文简。)
金寒暄(名宏弼。字大猷。瑞兴人。官刑曹佐郎。谥文敬。)
郑新堂(名鹏。字云程。海州人。官弘文馆应教。)
朴松堂(名英。字子实。密阳人。官兵曹参判。谥文穆。)
门人录
李 恒(字恒之。号一斋。星山人。逸掌令。谥文宪。)
成 运(字健叔。号大谷。昌宁人。徵士。官司赡寺正。)
金就成(字成之。号真乐堂。善山人。)
朴云(字泽之。号龙岩。密阳人。进士。)
金就文(字文之。号久庵。真乐弟。官副提学。谥文简。)
申季诚(字子诚。号松溪。平山人。官参奉。)
朴 绍(字彦胄。号冶川。罗州人。官司谏。谥文康。)
朴 缉(字熙仲。冶川弟。)
卢守諴(字敬夫。号松庵。庆州人。进士。)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4L 页
任 楗(字士防。丰川人。)
崔应龙(字见叔。号松亭。全州人。官刑曹参判。)
吉勉之(字希中。海平人。进士。)
崔 海(字太涵。号松湖。全州人。进士。)
崔 深(字太源。号松庵。松湖弟。)
挽词[李彦迪]
天不丧斯文。东隅尚有人。渊源元有自。英迈又超伦。轩冕浮云外。吟哦逝水滨。穷探极遐妙。高步入真纯。风月无边景。乾坤满眠春。一源观浩渺。万物总熙淳。幽讨书千卷。清欢酒一樽。活人凭药饵。医国秘经纶。迟暮时逢泰。风云道更屯。丹心天北极。素发海东漘。未展陶镕手。宁同矍铄臣。有言传士类。无福叹生民。愚鲁蒙曾击。乖离灸未亲。德容时暂接。嘉训听难频。村墅逢殊款。山堂会有因。尘怀还跼蹐。良约竟矛盾。一别仪刑隔。秋期梦想新。忽闻仙路远。长恸大论湮。妙弦从此绝。幽抱向谁陈。秋晚南行路。三杯但湿巾。
祭文[朴 云]
维嘉靖十九年岁次庚子四月壬戌朔二十八日己丑。进士朴云。敢告于松斋先生之灵。先生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5H 页
挺禀纯粹。天姿卓荦。生长侯王。金玉其质。初事武艺。竟冠高列。晚就于学。渊深浩博。穷探诸异。会极归极。体用混融。物我无隔。和顺内腴。冲华外发。筮仕云初。志在嘉遁。位不满德。施不及远。饮人以和。饱人以德。自然之中。肃然成法。仰承提面。再经纪历。云虽颛蒙。未能开惑。鼓舞春风。几年几日。去岁之秋。驻节衡门。寮斋信宿。丁宁有言。身既外縻。此岂易得。何意斯语。终成永诀。就省兵营。作计已宿。疾病缠绵。竟不能决。情与势违。奄至不淑。病不侍药。又未启足。平生遗恨。交缠胸臆。凤岭戴愁。洛水荐恻。顾眄呜咽。梁摧何托。仪刑永隔。苍苍无极。来奠一斝。降歆菲薄。
祭文[成 运]
河岳钟灵。辰象降精。异人间出。千载一鸣。天驹堕地。足逸能行。少而秀杰。崭然头角。弯弓石入。射铁七札。学剑白猿。受符黄石。屹然长身。万夫之敌。早登武举。其誉蔼郁。从征西夷。又讨北贼。戡乱定纷。多公之伐。还入禁旅。直宿金阙。半夜兴思。泪流沾臆。曰好弓剑。一勇夫耳。由学而进。乃成君子。求焉斯得。誓死后已。解职而旋。于洛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5L 页
之东。有朋起余。相长磨砻。闭室探经。咀吮道腴。覆篑为山。其进未止。非惟沿流。乃讨厥源。宫墙数仞。允得其门。馀力学医。密传禁方。探丸起死。术妙太仓。日月几何。卓有所立。朝家嘉异。授之铜墨。分忧共理。古难其人。公用仁恕。燠以阳春。闭閤而卧。如抚于家。岂徙富庶。而使弦歌。擢守西界。用赏嘉绩。穷海之隅。地接夷服。抚御失律。祸急焚溺。公施威德。春生秋杀。外狄慑伏。内民宁谧。讫其外试。八司喉舌。职亲地禁。妙简耆德。出纳惟允。内外罔忒。迁于夏官。邦政是掌。诰尔戎兵。王威克壮。官荣而崇。佥曰休哉。奸佞嫉妒。侧目相猜。群贤斥退。罚浮放殛。公坐党友。左官贬秩。孤根易揭。危若冬叶。乞治海邦。用避尔矛。勉留不去。守官如囚。竟被飞语。贯以三木。鞫辨既明。玉无点缺。完形归来。江上旧宅。修我初服。左经右史。双清风月。二乐山水。玩物观理。养性自适。天网更恢。恩复厥职。命殿南服。乃授之钺。乃训戎旅。乃严师律。器鍊卒习。军容翼翼。方拟长城。壮我阃闑。孰谓半夜。妖星告蠥。呜呼哀哉。屋摧其梁。车亡其轴。邦国奚恃。斯民无禄。余幼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6H 页
见知。掬溜兰室。谓可告语。勖所不及。化䑃为瞭。期睹日月。方有依归。如戴昊天。曾不憖遗。(旧本作留)吾其缺然。渍酒来奠。侑以菲词。哭斯为邦。非独吾私。
祭墓文[金应祖]
维崇祯六年岁次癸酉十二月己未朔九日丁卯。中直大夫善山都护府使金应祖。谨以酒果。敬奠于故松堂朴先生之墓。舍武就学。转豪为端。一变至道。慕孔希颜。身归天上。名在人间。景仰遗风。能廉我顽。
白鹿洞规解跋(姓名佚)
右解。皆君学于古而得于心者也。非某所能容议也。大抵天下之物。皆出于一。而同得乎一理。故曰理无彼此。况仁乎。无古无今。无远无近。无圣无愚。同此心此理也。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岁之相后。千有馀年。地之相去。千有馀里。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一理无二之验。尤可见也。以此言之。清源之民。岂异乎南方之人欤。第以弓马之地。不暇于学问。故于人伦。未知向方也。其不志于学。岂其人之罪也。上无教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6L 页
之人也。方今 圣上学尊孔孟。治崇三代。第念学者。不可一蹴而造圣人之域。故以子朱子白鹿洞规。揭示四方。此实登高自卑彻上彻下之枢纽也。而今君之补解。尤有力焉。岂不深嘉其意乎。他日边鄙之民。知孝悌忠信之方。出为尊君亲上之士。而扬名于上国者。继继有之。非此解期之。伊谁也。戊寅六月十八日。书于鱼川之传舍。
白鹿洞规解识[黄孝献]
朱文公白鹿洞规。古无解。今有解。解非自作。皆古人言。句拈引训。着有力耳。欲知此规。须先知此解。解中有极无味处。尤可着眼。然知无味者。鲜矣。得无味中味者。亦鲜矣。得此味而了此解。则解亦可无也。曰规曰解。前后一揆。学者不可以其近而忽焉。
送朴松堂[申光汉]
孤雁久不鸣。秋风还失侣。用舍只在天。行藏吾与汝。
题松堂[李彦迪]
山自凝然水自流。斯人仁智得归求。徘徊竟夕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7H 页
无涯思。景仰先生道义留。
题松堂[曹佺]
御圣亭下路崎岖。盖世英雄在水隅。长对白鸥波浩荡。世间荣辱问阿谁。
题松堂[宋纯]
遗树临江老屈奇。清阴犹在鹤归迟。不知剑向何枝挂。惟见空阶被雨隳。
追次石首滩韵[张显光]
人去矶犹在。来寻客意寒。当年不尽兴。千载月江干。
忆松堂先生[朴演]
天生大德海东漘。门下贤朋讲道新。华岳百年馀韵在。闻风私淑几千人。
答朴松堂书[朴河淡]
来示常变礼诸条。此非管窥之所敢议到。而盖礼出于人情人事之委曲仪则中。而天理节文。亦不外此。且变礼与常礼。判相不同。处常易。处变难。高明所论于疑礼所辨。无乃太重乎。轻重之得中。自是权衡之称情。当讲究朱晦庵蔡季通商确说则过半矣。惟愿再思归一焉。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7L 页
送朴松堂游襄阳序[朴河淡]
余有同贯而同志焉。乃松堂主人子实也。发轫之初。虽虎榜中人。长于经学。究暄蠹之心。法其践履树立。无愧为儒宗。顷于善乡讲学之会。得数日之叩存。今信息甚大。皎驹入谷。茶果相逢。其喜可掬。因携手相羊于云门水石之间。看尽全壑。及归登逍遥台。乐甚。谓余曰。溪山名胜。尽在愚讷上下渊。而两翁分取境界。焉容他人一榻。闻襄阳山水。多古人遗躅。盍往观之。余辞不能从。遂执爵而饯其行曰。行寻前修题咏之区。妆点之地。其林泉清趣。风月澹味。得之心而寓之乐。则无古今之异也。子乃与金谷嘐嘐之士。登岘上。遐想轻裘缓带之风流。尚有蔼然被于江汉者矣。然使后来之叔子。见剥落之龟头。叹一片之石。有时磨灭也云尔。则区区名利。何必置诸胸膈。以劳劳一生耶。吾子苟有得于今行。为我致一言也。请拭青以待之。
己卯录[安 璐]
朴英。居善山。中武科。廉退不求宦达。弃官归乡里。常与前校理郑鹏。讲究理学。有相长之乐。德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8H 页
容晬盎。劝诲后学。以自得为先。其所著述诗文。皆悟透之语。尤精于医术。活人甚众。戊寅。荐为承旨。时都承旨权橃 启曰。内医提调。大典只言承旨兼之。而都承旨例为兼带。非法典也。今承旨朴英。精通医药。请兼之。以监调剂 御药。公固辞不居。时议两美之。己卯。以兵曹参判被斥。庚辰。为金海府使。自善山本家。由水路赴任。府民金亿济。讼屈怨之。搆告公与庆州府尹柳仁淑。谋去执政。拿致诏狱。酷加讯问。公不知所因。累受刑讯。至于碎骨。后知亿济所为。遂暴白庆州虽是同道。相距阻远。赴任后。未见仁淑事。及亿济讼屈搆陷之意。而反坐亿济。舆归田里。尝于洛东江上。别搆小亭。扁曰松堂。有处士赵光辅。识见高明。佯狂自晦。当燕山朝。任士洪用事。处士愤怒。谓松堂曰。汝武夫。不可斩杀此奴乎。吾当杀汝。松堂曰。斩一贼纾国患。固所甘心。后史书之曰盗杀则柰何。处士笑之。
师友录[朴 演]
松堂少时。出自武艺。倜傥有豪气。新堂知其有远大之器。而未得启钥之方。一日。先生设酌。请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8L 页
新堂于江浒。先生醉倒在地。新堂中夜起而叹曰。武夫一生。甚可哀也。咄咄良久。先生惕然惊悟曰。小子请闻先生之教。新堂曰。丈夫生世。抱负极大。醉生梦死。岂不哀耶。先生再拜曰。先生之意。小子已闻梗槩。愿毕其说以教之。新堂曰。古人为学次第。岂有他耶。君先看小学。且读大学。使根基有所牢固。然后为学庶不差矣。先生曰。某虽不敏。敢不佩服。先生自此谢绝外事。专心学问。一以斯文自任。
己卯春。龙岩遇先生于汉上。先生执手欣然曰。何相见之晚也。龙岩仍陪先生来乡。先生曰。吾子与成之。闻名已久。第缘俺无分于奉贤。尚此迟晚。今辱吾子。幸莫大焉。愿此意通于成之。使得相见何如。龙岩曰。敬闻命矣。遂见真乐。道先生之意而反复曰。道大德崇。浑然冲瀜。为东方理学之宗匠。愿吾辈执经问难于门墙之下。以就弟子之列。不胜幸甚。真乐不肯曰。松堂年高爵崇。吾子缘此误了耶。龙岩曰。少年高举之病。正坐此耳。须脱去此病。然后做得新功。莫若早就师友。以质平生也。真乐曰。子言诚如是。则激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9H 页
松堂于月波亭上。讲道无妨。龙岩以此通于先生。则先生命驾相约。时维四月。序属清和。三君子会于亭上。各布志愿。真乐顾龙岩曰。若非吾子。余其虚死矣。遂行师弟之礼。先生曰。友之云乎。岂云师乎。谦让久之。
一善志[崔晛]
先生。密阳人。自先世。居本府东省谷里。成化辛卯。先生生于京第。世代将种。幼习弓马。豪迈不群。武艺绝伦。超越墙屋。射必命中。然而志操异凡。器局弘大。考寿宗心异之。命名曰英。字以子实。五岁。考吏曹参判寿宗殁。七岁。妣贞夫人李氏殁。是让宁大君禔之女也。十岁。祖母殁。十二岁。祖父安东府使哲孙殁。先生居庐于墓侧。十七岁。以 上尊谥使李世弼幕下。赴京。明年还。二十一岁。以都元帅李克均幕下。从征建州卫。明年还。除兼司仆。是年九月。登武科。除司仆。调宣传官。道逢剧贼。以计伏之。救得行旅百馀人。才名藉甚。二十四岁甲寅。入直阙内。中夜不寐。嘘唏流泪曰。驰马试剑。一勇夫事耳。人而不学。何以为君子。遂决意弃归。未几。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9L 页
成庙上升。先生知燕山政乱。絜家归乡。卜筑洛水之滨太祖山麓。扁曰松堂。自此尽弃前业。一意读书。受大学于新堂郑先生。沈潜讲究。遂通大义。充养自得。十有馀年。朝廷肃清。诸贤相继入仕。先生犹无宦达之意。己巳。除宣传官。谢 恩还家。明年庚午。有倭变。先生助防将。赴昌原。是年冬。罢防还。明年辛未。又除宣传官。不赴。甲成。除黄涧县监。赴任三年。一境大治。丙子夏。 特拜江界府使。戊寅。以政最升义州牧使。未至。拜承政院同副承旨。承召诣阙。再转为左副。己卯春。拜兵曹参判。是时。赵静庵诸贤满朝。人皆拭目望治。而先生目见可忧之机。谢病归乡。夏五月。除 圣节使。不得已就朝赴京。十二月。还朝复 命。时诸贤已被祸。宪府驳降一资。除佥知中枢府事。庚辰。又除金海府使。辛巳秋。尽收职帖还家。是冬。被诬拿鞫。累受酷刑。得不死质放。时年五十二。在家颐养十六年。至丁酉。还受职帖。戊戌。拜庆尚左道兵使。庚子三月。卒于内厢。享年七十。后学称松堂先生。
郑新堂闻先生弃官归家。折节读书。杜门不出。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0H 页
心异之。一日。朴耕伯牛氏。来见新堂。新堂曰。前日见朴某为人。甚有异质。近闻读书甚苦。我二人盍往见之乎。遂共辔而往。时先生。方在弥凤寺读书。闻新堂至。驰来相见。新堂要以激之。责出佳酿。酌酒相酬。饮至沈醉。不及警诲之语。留宿数日。新堂谓先生曰。汝武人。读书何为。对曰。悔却颠沛迷途。读书欲知向方耳。新堂曰。所读何书。曰一部大学。新堂举手指冷山曰。彼山外何如。对曰。未知也。新堂曰。汝不曾读也。先生遂潜心于大学一书。累年精熟。后往见新堂。新堂曰。汝见冷山外乎。先生曰。外面只是前面。彼此何以异乎。新堂笑曰。乃今知子读书之功也。因与往来精究不怠。世遂以为青山大学。后高斯文应陟。每语此事。尝题一绝云。闻说松堂豹变年。青山前后悟心传。常惭吾辈名铅椠。双鬓如今雪飒然。
钦钦新书[丁若镛]
松堂朴某。尝为金海府使。在衙轩。闻东邻妇哭声。急使刑吏往捕之。问曰。汝何哭。对曰。吾夫无病暴死。公再问之。又曰。吾夫妇同居无间。邻里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0L 页
所共知。在庭下人齐应曰然。万无他疑。公使人抬其尸来。内外上下。转辗视之。并无痕迹。妇人擗踊号哭曰。天乎知我。令公何为此。下人无不潜叹。至有流泪者。公令仰卧其尸。使军校有力者。自胸至腹。奋袖按之。果自脐中有刺。长如中指迸出。公即缚其妇曰。吾固知尔有私。速言之。遂伏曰。某里某人。约与同去。乘其醉寝而行凶。发军急捕之。其言符合。乃置于法。人问何以知之。公曰。初闻其哭声不悲。故逮来。而检尸之际。外虽号擗。实有恐惧之色。故知之耳。
神道碑铭[许穆]
先生姓朴氏。其先本密阳人。松堂。别号也。曾祖左赞成好问。祖安东大都护府使哲孙。父吏曹参判寿宗。母贞夫人李氏。我 恭定王之孙也。父让宁大君。初立为世子。我 庄宪王。在诸王子有圣德。乃佯狂以让之。国人拟之泰伯,虞仲者也。 宪宗成化七年辛卯。先生生。自为儿时。伟然异凡儿。父参判公命名曰英。字曰子实。生五年。参判公卒。七年。母贞夫人卒。十年。祖母淑夫人卒。未卒丧。祖父安东公又卒。先生十二。持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1H 页
重丧居庐。既三年。习骑射。十六七。已勇力闻。二十一。从元帅李克均建州之役。其明年壬子。以武选。居列士三年。甲寅。我 康靖王薨。嗣立君。是为废王。先生知政乱。即去归乡里。居洛水之上。与当世名儒郑鹏,朴耕。交游为师友。从郑氏讲大学经传。学既通。远近皆师之。我 恭僖王四年。除宣传官。不仕。明年庚午。三浦倭叛。大发兵讨之。公特拜助防将。出昌原。既事平。仍不复仕。居三年。拜黄涧县监。三年政成。擢拜江界都护府使。又三年。以治理。移义州牧使。未赴。召拜同副承旨。转至左承旨。己卯。升拜兵曹参判。时赵光祖等。以经术进。陈治道。皆三代古事。一时士多趋之者。而小人多嫉之。先生心忧之。即谢病归。其夏。贺圣节朝京师。冬复命。光祖等。皆被罪。而光祖竟赐死。先生降资在西枢。仍为金海都护府使一年。于是良善皆斥。先生亦削职还乡。其冬有诬告事。以为与东都尹柳仁淑。谋去用事者。召问王府论死。先生慷慨争卞。极言无事状。其诬告者反坐。先生得释。居洛上十六年。杜门不出。专事修学。学者称之曰松堂先生。及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1L 页
用事者败。 上复召用良善。先生为岭南左节度使三年庚子。先生卒。年七十。葬于同府二十里官洞。初。郑鹏,朴耕。来见先生。郑氏指冷山问曰。山外何物。先生不答。后复问子知山外何物乎。先生曰。山外亦前山。郑氏忻然喜之。先生尝著晦庵白鹿洞规解五教,学序,修身,处事,接物五篇。自人伦之本。推至于道之一贯。以极为邦之术。三代损益。其文二十四。贞夫人李氏。都承旨世匡之女。生居易。国子上舍。居易生敦复,敦仁。敦复生员。敦仁典牲署参奉。婿二人。士人金昌凤,进士南守正。敦仁孙敬祉。官至左尹。又有外孙李汝发。为诸道节度使。入为御营大将。封韩兴君。皆以廉直称。先生二十六。始发愤读书。既积学而通。以自得为宗。傍通素问难经。善治四方风土奇怪疾。至今南方之医。传诵色相之变。善州自古称多豪杰之士。金澍,吉再,金叔滋,金宗直,李孟专,郑鹏,河纬地七人及先生。金乌有先生遗庙。黄涧县。亦皆立祠以祀之。其铭曰。
哲人其巍。君子之表。高蹈卓立。离世俗之扰扰。游无穷入奥妙。贯天人之教。
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2H 页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许穆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