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一
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460-06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十一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通判蔡东洛先生润宗学𣲖
 何氏名山藏言虚斋与陈布衣陈紫峰罗整庵诸公
 皆不立门户不开讲堂卓然圣人之道躬脩君子也
 虚斋身自力学而教人恒循举业以入曰不如是法
 堂前草深一丈矣今考诸门徒讲说践履确循矩度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460-0617b.png
 无轶师门宗旨其笃信好学者欤再按恭肃黄葵峰
 诸公皆经先生指授为世名臣其为学卓然儒者准
 绳而恭肃于诸经皆有论述前辈尝言吾乡自蔡文
 庄而后行脩学富必推黄恭肃渊源有自来矣今录
 其著者载于篇
   通判蔡东洛先生润宗
蔡润宗字克昌晋江人好古力学作止起居终日严肃
受蔡文庄易学转授生徒学者师之尚书黄光升蔡克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460-0617c.png
廉吏部梁怀仁傅夏器其最著也领嘉靖四年乡荐除
馀杭令节约里甲劝民务孝弟力田刻所著四书讲章
易学正言以教士左迁宁国教授擢南国子博士以父
忧归服除补北京出为建昌府通判寻称老乞归杜门
养恬家无担石充然自得不屑求人足迹未尝及郡邑
监司守令往往造庐加礼间一出接终不及门报谢士
大夫益以此重之(闽书/) (郡志/) (新郡志藁/)
   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460-0617d.png
黄光升字明举别号葵峰晋江人父绶接蔡文庄学派
光升登嘉靖八年进士为吏部选人即明法律书数考
论国家掌故授长兴令理烦治剧纪纲肃然擢刑科给
事中以艰归服阕起兵科以刚介不阿时相出为浙江
佥事迁参政修筑海塘以收水利历广东按察使时海
寇为患光升下令能捕获者与所获财物寇遂息安南
莫正中与莫浤翼争立败而来归其酋范氏潘氏以兵
攻钦州索正中殊急光升密授主将俞大猷方略伏兵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460-0618a.png
挫之二酋奔浤翼斩之以献寻率其党听命安南以安
已而复有讨定猺黎及俘新会贼功迁右副都御史巡
按四川疏止采办丹砂麸金及匀停水陆邮传岁省民
财数十万会建三殿需巨木市鬻有法不须加派工成
擢兵部侍郎总四川湖广贵州三省讨叛苗抚降二十
八寨召入工部寻进南户部尚书严嵩窃柄政以贿成
诸督抚无能徒手保位者光升自疏议外绝不为私交
时光升著廉名且有督木抚苗功嵩亦采舆论以艰钜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460-0618b.png
相畀意不能无望也嵩败华亭徐阶雅相知遂力推毂
焉自南京入长司寇时世宗暮年谴戮不测阶与光升
斡旋调剂求生法外寓生法中良亦有独苦者所谳杨
选严世蕃海瑞三狱委曲平停得从宽减给事中沈束
以言事囚系十六年光升疏乞蠲宥有旨放为编民光
升在事久屡欲告归华亭固挽之曰藉公清德以风庶
僚比华亭为高拱挤去光升亦请老家居隆庆四年召
为南京刑部尚书高拱以内阁典铨嗾私人用稽命论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460-0618c.png
劾竟罢还里公赋性刚毅自县令至司寇所至讼狱得
平引大体达情事生平论学一以考亭为主重实践而
摈玄虚故其褆身居官确有矩矱筮仕四十馀载未尝
以寸楮尺帛濡迹权门先世田庐之外无所增拓食不
重味衣不袭帛里居谦退约饬宗族屏绝纷嚣日惟焚
香著书矻矻终老弗懈卒年八十一赠太子少保谥恭
肃著有四书纪闻读易私记读书愚卷读诗蠡测春秋
采义历代纪要昭代典则陶集杜律注解数百卷藏于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460-0618d.png
家而读易私记学者尤尚之子乔栋事父至孝以荫授
临安知府有廉名著十二经传习录读书管见(按公为/司寇时)
(所谳三狱当时众论未允而拟海刚峰子骂父律尤贻/物议今细阅闽书公本传云海瑞为户部主事嘉靖末)
(上疏直攻上身上怒甚读之至手颤已感其忠留中月/馀寻疾甚逮系之下旨内阁骂瑞詈君不绝口光升拟)
(子骂父律以进留中未下会上崩得释盖上天也而又/圣躬疾甚当其怒时至不可忍孰谓先臣而后君不拟)
(重律进者上怒瑞瑞立死矣宁少安上意俾就长系宽/解或有日盖其用心之微如此当光升之为刑部也世)
(庙在位久雄断渊衷群臣无能测婴鳞之僇其时三尺/未易直伸而众喙复难尽置光升委曲平停求生法外)
(寓生法中良亦有独苦者此段闽书叙述独详可见恭/肃之出脱刚峰处在此传云父有争子以子原有谏亲)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460-0619a.png
(之义也引此以断其亦前辈委曲之苦衷乎论世者自/有所考云 旧郡志 闽书 黄文简撰行状 道南)
(源委/) (新郡志/) (通志/)
   吏部梁宅之先生怀仁
梁怀仁字宅之号学泉晋江人宋文靖公克家之裔九
岁而孤嘉靖四年年十六举乡试八年登进士怀仁有
异质敏慧绝群周岁识字三岁诵书四岁善草书吟诗
至子史经传无不能读时翕然称曰神童既登名礼部
人视其文章翰墨如璠玙结绿一时希觏片言只字必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460-0619b.png
争取珍藏之初授南京吏部验封主事方键户读书锐
志慕古阅三月卒士大夫莫不嗟痛之所著有国朝功
臣年表读史日抄诗文数百首(旧郡志/) (清源文献/)
   吏部傅廷璜先生夏器
傅夏器字廷璜南安人年二十三登嘉靖辛卯亚魁不
第久之发愤为举业之文岁置瓮几下投所作文岁终
展视瓮为满矣嘉靖庚戌会试擢名第一廷对抗直指
切权要严嵩览而恶之寻遣人招致门下拒不可以此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460-0619c.png
不得入史馆除仪制司主事徙光禄丞改吏部稽勋郎
中与其长不合拂衣归即所居坂田之野灌田以自给
绝迹有司之门郡人高之少专心易学既登贤书沉酣
于六籍百家二十年制科之文传诵海内卒年八十六
著有文集四卷(新郡志/) (参墓志/)
   提举黄仰槐先生廷楫
黄廷楫字才远号仰槐晋江人少受易学于蔡东洛易
愧虚二先生丙午乡荐授浙江处州推官在郡精心谳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460-0619d.png
狱历湖广均州守时嘉靖末年祷祈祀事荐币设场无
虚日廷楫虔躬应之礼有叙而民不扰旋左迁贵州断
事至则兼署郡邑篆声绩复自裒然擢云南提举甫及
期遂挂冠廷楫历官五邑以名义自持性孝友甫七岁
父槐东公没于齐闻讣哀踊识者异之性好书晚慕赵
特峰家学假所纂之书录之至忘年云(何镜山集/)
  运判林龙峰先生同学派
 陈氏储秀撰公传略曰东山林公龙峰余少慕其学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460-0620a.png
 而公已登仕矣壬辰始得会公京邸见其于于然瞿
 瞿然若无足甚异于人及叩其论吐领其绪馀则皆
 于虚斋易学为独得其深三为儒官而志不懈一任
 盐职辄以沙城之事乞归甘心寒毡之薄而不能一
 日苟安于利贿之地公之志诚有所不为也而其不
 能以大有所为者非固薄夫富贵功名而不为也盖
 欲以道德处于富贵功名之间故其进也无所求进
 而知有所重也其退也无所利退而不忘于所守也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460-0620b.png
 顾未能大有作为而竟其所学然以身而不失乎出
 处礼义之中而足以兴顽起懦于时进无所媚以求
 用退而不失义于其乡公之学诚为有臻于实用矣
   运判林龙峰先生同
林同字宜正晋江人自言初受学李雁山雍方知趋向
既𨽻乡校从蔡虚斋学始知本原乡后进若洪新斋陈
讱庵林六川陈见吾皆师之弘治十四年领乡荐授乐
陵教谕丁外艰服除补丹徒复丁内艰服除补万载擢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460-0620c.png
金华教授所至以平生所传习者为诸生讲明午前生
员午后俊秀早晚有常寒暑不倦其于庙庑神案必致
清洁祭祀必极其诚巡按唐龙学使邵锐大加叹赏邵
出视学同率诸生迎见长揖不跪邵甚喜之召诸生进
讲则文义敷畅知其勤于训谕既迁教授临别叹曰如
公真德浮于位也典试湖广陜西所得悉知名士升两
浙运判清公自守不刻不滥商灶皆悦尝解盐税至太
仓除兑边外积羡千馀吏谓例属解官同不纳尽白贮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460-0620d.png
部帑内阁张孚敬家处海上亦灶籍也海上士大夫惧
海贼时至共言孚敬议即濒海一带筑沙城二十里驾
言灶丁沙地摧崩宜筑城为卫者张以告浙省当事诸
公莫不唯唯运使问同同曰筑沙城士大夫欲之若灶
丁者未尝欲也费且不赀奈何专之于是立案堂下案
具二纸或愿或否令各画纸已而无一画愿者遂报罢
于御史会张亦罢相御史如同言居两月张复召入御
史大悔遂劾落同官乃张竟不行御史言而同乞归矣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460-0621a.png
同弱不胜衣而内养充完节概健劲呐不出口而讲论
道德性命极中肯綮里居薄田自给课儿孙读书约以
义方搆祠堂脩谱牒闾闬有斗者质以一言而解时与
野老相聚谈民风农事卒年八十六所著有正学蒙引
龙峰遗集龙峰其别号也(旧郡志书新郡志/委 闽) (道南源/)
  推官易愧虚先生时中学派
 按愧虚先生之学确守文庄矩矱诚奉一先生之言
 者及门王公遵岩时称高弟世有疵议者谓公亦杂于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460-0621b.png
 良知之旨考公去虚斋先生未远如净峰次崖诸先正
 公皆与往复辨论其撰紫峰行状叙述蔡氏渊源亦无
 轶师门宗旨至同时如吕泾野魏庄渠诸贤公俱与造
 膝相从致书愿见皆欲證其平昔所闻以为端的曾与
 庄渠书曰自得见君子以来廓若发矇始知正学之有
 所在而此生之几于虚过奉以周旋时有警省不敢丧
 己于流俗之中溺志于技艺之末耳夫泾野庄渠皆彼
 时论学所与为正宗者也公之心折如此岂如龙溪诸贤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460-0621c.png
 专言超躐径悟者大决藩篱而不返者哉附先生于易
 氏之门者见乡邦典型未远绪言派别尚有可稽云
   推官易愧虚先生时中
易时中字嘉会号愧虚晋江人初从蔡文庄学厕于末
席文庄方讲知言养气之章时中举以诘质酬应有条
理文庄首颔之年四十举乡试已蔚然为硕儒授东流
县教谕随材𨗳接为诸生开说谆悉邑人御史宋邦辅
强直废居条十二美赠之自谓无愧辞升夏津知县邑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460-0621d.png
故寡讼时中曰吾至将多日坐堂上屏𨽻偃扑民有事
具来吐实还以曲直鞭赎都弛重者挞遣而已皆争来
言讼遂多矣齐东故习州县吏事中丞御史监司奔伏
如舆台时中雍容跪起用下士事上大夫礼有御史作
威辄忿诟曰易某侮我或以谓时中时中曰以礼事上
为恭非礼侮也御史自倒其恭侮吾不误也吏部召试
台谏以年自实不就除顺天府推官都御史胡守中不
法下狱有旨推勘时中穷竟之有为胡释憾者谋中以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460-0622a.png
他事时中方念母遂乞终养归夏津人绘像祠之林比
部琼实书其石以宋仙居令陈襄为比既终养道出山
东夏津人闻旧邑公还牵携数舍迎舟曳挽群持枣栗
脩脯以献欢声载两涘至别有哭失声者时金陵王公
以旂以中丞赴留台联舟河中为之嗟叹赋诗有斯民
信是同三代循吏元非拂众情之句至家筑室奉母母
年九十一而终时中七十矣毁不胜丧宗党称孝焉时中
形癯神清温恭而庄和气溢于面目语不华蔓无悦人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460-0622b.png
之容而有浸渐醉人之益无惊世之论而有笃近扶世
之忧一见知其有道君子也时中学专一家不务该泛
间语王慎中曰某以羸疾不得致力于书甚恨孤陋时
中诚多疾其不务博要以修质反约为功殆以微辞训
其徒欤(闽书/) (王遵岩撰行状/)
   主事尤见洲先生麒
尤麒字国桢别号见洲晋江人少有大志笃学力行初
受业易愧虚先生之门领乡荐就选山东武城县尹治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460-0622c.png
当孔道流移转徙几不可为麒至问民疾苦条罢不经
之费与民休息抑豪强治巨猾一时善良赖以保全折
狱多平反每事惟存大体不务苛细与今所称能吏善
逢迎上官意者不侔矣以治行优异行取北上图书数
箧选授户部四川司主事赴官卒(清源文献/) (闽书/)
  郡守田南山先生学派
 按何公镜山为田氏族谱序慨采辑志乘者多湮没俊
 彦特标出数公冀后之考论者有所据依田南山先生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460-0622d.png
 其一也今寻访学派附后并录何公撰谱序入备考内
 使后人知公阐潜表幽之微旨云
   郡守田南山先生嵓
田嵓字景瞻号南山晋江人生而俊颖不凡尝与顾新
山读书城南精舍精思默契深造独诣人多有不能及
者时蔡虚斋倡道东南嵓授易最早成化丙午领乡荐
明年上春官落第卒业成均司业刘震邃于易者试其
文惊曰学有渊源文以理胜易其深乎命诸子弟师事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460-0623a.png
之一时闻人如徐翰林穆宋都宪晃相与切劘学益宏
肆名重京师登弘治六年进士第得赐告归省与弟均
州君昆讲学于资寿寺正以率物因材施教凡及门者
皆有造泉士多争师之初试南京户部主事𣙜扬州北
关以廉谨著擢南京吏部验封郎中寻升湖广宝庆知
府岷藩校卒犷悍嵓驭之以法戢戢敛畏岁大饥发廪
施粥全活者众楚地多间旷嵓发金邻郡籴麦数千斛
教民树艺麦秋至民相语曰生我者田父也以亲老乞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460-0623b.png
归养事父母愉婉笃至晚复不喜纷华筑室城北与欧
阳石室相望凿池植柳静坐终日息机养气如禅定者
郑司马山斋尝谓巡按聂君曰吾榜中求道德文章正
气人物如田南山何可多得其为名流推服如此在林下
二十八载徐给事文溥等咸疏其行义于朝屡徵不起
嘉靖戊午奉诏进阶亚中大夫江南王郡守士俊竖善
俗华表以风乡人云(顾新山集/)
   郡守林罗峰先生珹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460-0623c.png
林珹字时献号罗峰晋江人世家陈江之坞为人重厚
朴茂言若不能出口而敏慧内通于书独善悟初从虚
斋高弟田南山受易学有声儒林虚斋器之曰吾泉后
进其在斯乎登弘治丙辰进士试政兵部乞归侍养后
就铨授宁国府推官政称平恕一日忽心动已而果得
父坦夷翁讣人谓诚孝所感服除作堂居第之东扁曰
萱室意终事母母不悦曰人子之孝亲显亲扬名而已
若父未封而没奚孝珹乃赴铨补温州推官旋丁内艰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460-0623d.png
服除铨部以宁国之民思之也复予宁国政成入为户
部主事转员外郎时有宗戚夺民田搆讼二十年不决
部使者莫任珹奉命即讯归其田于民还奏称旨晋陜
西司郎中出知江西饶州府适姚源兵戈之后生理凋
悴公私废弛珹曰今日之治在德不在刑去烦苛崇宽
大恤疲困日夜拊循其民而喔休之加意学校时以德
业课诸生差其贤否而施劝惩士益励进正德己卯宸
濠叛宣言过饶士民汹汹欲遁去珹曰彼以虚声喝我
卷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460-0624a.png
也无恐戒所部团练义勇严备时伪檄交至间谍踵于
郡邑弗为动已而贼竟向九江南京不犯饶阳会御史
王守仁檄至郡提兵赴难克复藩城奏捷有金绮之赏
旋有达官干以私弗可遂为中伤去官无愠色至家杜
门不入城市晚移家郡城之东南作罗峰书舍于宅第
之东以图书杖屦侍老珹深沉有度喜愠不形端坐竟
日无惰容亲朋群聚不闻嘲谑之语性孝友奉身甚薄
乐周人之急历宦二十年所至留泽惠去有遗爱无赫
卷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460-0624b.png
赫之名去后民常见思独立无朋任真自遂或以此取
尤置之不校惟相知久处者乃知其忠厚正直可方古
君子云(林次崖先生撰本传/)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