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460-04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十三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文毅洪阳岩先生天锡学派
 按先生以开济伟略为庙堂倚重同郡邱氏葵早志
 考亭之学游先生之门者最久又同时有徐择斋先
 生明叔者亦与公同学齐名考泉南九日山石刻旧
 题宝祐六年公尝从徐公明叔梁公椿选吕公中方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460-0428b.png
 公澄孙王公广翁同游纪盛故梁吕方俱列之交友
 焉王广翁未详待考再按南轩门人苏氏国台从孙
 三英亦登公与择斋之门可知洪徐二公为一时典
 型物望宋季学派赖以维持渊源所渐盛矣
   文毅洪阳岩先生天锡
洪天锡字君畴号阳岩晋江人宝庆二年进士授广州
司法历知古田县剖决无留按诛倚藩邸势杀人者调
通判建宁郡大水擅发常平仓赈之擢诸司粮料院拜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460-0428c.png
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理宗宝祐间宦寺肆横外阃
朝绅多出门下庙堂不敢言天锡来自孤远首疏以正
心格君为说且曰臣职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
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朝端耳目一时耸动次月囊
封申劾宦官董宋臣外戚谢堂知庆元府厉文翁不法
状疏上理宗力护之令大臣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
谓贵倖作奸犯科根柢蟠固异日势燄愈张虽欲活之
不可得已理宗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天锡言自古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460-0428d.png
奸人外虽凭怙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戒
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章五上出关待罪
有诏谢堂厉文翁已改命宋臣续处天锡言臣义不与
宋臣共留会天雨土天锡奏其异为蒙为不辨君子小
人所致又言今蜀中地震浙闽大水上下困穷远近怨
疾独贵戚巨阉安享富贵不知陛下能独与数十人者
共天下乎值宋臣复夺民田天锡申劾之上犹力护天
锡又言修内司祗供缮修比年动称御前故凡奸赃老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460-0429a.png
吏积捕凶渠皆窜名其间有司不得举首小民展转受
害恐使后日史臣书曰内司之横自今日始不报疏至
六七上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朝廷轻给舍台谏百司庶
府而独重北司仓卒之际臣实惧焉言虽不果行然终
帝之世阉人不至大窃威福盖天锡有力云御笔改大
理少卿迁太常皆不拜明年起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至则戢盗贼尊先贤踰年大治迁直宝谟阁广东运判
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则召为秘书监侍讲以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460-0429b.png
聩辞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度宗即位以侍
御史兼侍读累召辞不许乃疏所欲对病民五事曰公
田曰会子曰银纲曰盐钞曰赋役又言在廷无严惮之
士何以寝奸谋遇事无敢诤之臣何以临大节人物稀
疏精采销愞隐情惜己者多忘身殉国者少擢工部侍
郎兼直学士院加显文阁待制湖南安抚使知潭州改
漳州皆力辞又明年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至官首
罢亭户买盐之累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进显文阁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460-0429c.png
直学士五辞召命特改华文阁奉祠转端明殿学士致
仕咸淳八年卒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上震悼赠正议
大夫谥文毅天锡动有准绳居官清介临事是非不惮
面折所著奏议经筵讲义通礼辑略味言发墨阳岩文
集宋周密曰近世敢言之士虽间有之其终始一节明
目张胆言人所难绝无仅有惟温陵洪公一人(闽书史/参宋)
   秘书吕时可先生中(以下/交友)
吕中字时可晋江人淳祐七年进士历沂靖惠王府诸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460-0429d.png
王官大小学教授轮对言当去小人之根革赃吏之弊
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奏乞晚轮二员说书夜轮
讲官直宿以备顾问又言进讲经史乞依正文进读不
宜节贴避忌不惟可察古今治乱亦以革臣下谄谀之
习又言人能正心则事不足为君能正心则天下不足
治寻以兄卒无后请假归葬明年以秘书郎召丁大全
忌其直徙汀州在汀期年演易为十图景定中复旧官
卒著皇朝大事记治迹要略论语讲义(闽书/)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460-0430a.png
   正守梁寿卿先生椿选
梁椿选字寿卿晋江人淳祐元年以省试经魁登第有
文学之誉历官通正守寓在安溪来苏里作湖山书院
学士多从之游亦寓贤也再考安溪清水寺志景定四
年梁公曾为承议郎行监察御史崇政殿说书有记文
可考云(按梁公椿选倡学湖山之来苏里其遗踪往迹/莫得详矣尝读清源文献公于咸淳元年季春)
(撰安溪大成殿记略曰夫子之道固不以庙兴废为存/亡然示学者之依归尊正传之宗主赖有此尔今为吏)
(者惟知簿书期会之间上以督责为功下以趋避为能/至有漠然视学校如传舍者圣贤之居颓弊摧压慢不)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460-0430b.png
(之恤风俗日卑人材日陋莫有知其故者钟侯国秀于/邑焦熬不惮撙节兴此钜役是则可书也已观此知公)
(之崇奖名教挽回风俗所以规警为吏者至深切洵为/清溪一时兴学之倡欲俎豆湖山师席者能无溯厥渊)
(源哉再按梁公事迹安溪旧邑志只载在奠方内未曾/立传谓公系寓贤也因志乘缺寓贤一𩔖附见之此尔)
(后之欲修葺邑乘者似当增补此门目奉文公朱子为/寓贤之首盖文公之簿同安时奉檄往来安溪爱其山)
(川清淑是公开人文之先其始基之矣谨/识之以待考订乾隆丁丑六月初十日)
(丁丑六月本闽书纪此传之后因挟儿辈及黄甥等赴/郡应试念一日舟行九日山是日于延福寺午餐扶杖)
(登山麓摩挲石刻大槩宋元间碑迹最盛未得遍观因/读宋宝祐六年三月徐仲晦诸公与公同游九日山之)
(胜乃知公与诸贤同时往复自是一时之选因与甥/辈儿辈考同记忆石刻取笔录归今并附载备考)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460-0430c.png
(宝祐六年三月甲戌徐明叔仲晦洪天锡君畴方澄孙/蒙仲王广翁居安梁椿选寿卿同登怀古寺酌菩萨泉)
(瀹茶观石像访姜秦旧迹小饮聚秀摩挲明/翰墨探韵赋诗抵暮期而不至吕中时可)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六月十四日以旱暵踏勘田亩是/晚上清水岩宿寻访清水志僧因取出旧刻底本数帙)
(为明季邑令许公自表所葺者内载蓬莱山清水寺兴/造记一篇为有宋徐公明叔记知安邑事黄裳篆盖承)
(议郎行监察御史崇政殿说书梁椿选立石其记之年/为景定四年四月吉日读此则梁公曾为监察御史崇)
(政殿说书而本传寥寥莫详只叙历官通正守今增入/本传录此附考 闽书 清源文献 安溪邑志奠方)
(𩔖岩清/水 志)
  备考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460-0430d.png
洪氏天锡序赵四书纂疏曰或问尹和靖读易传之法
和靖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李延平闻之曰此语固好
然学者须理会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有归著方
可及此二先生岂异旨哉言各有当也盖学不可以徒
博亦不可以径约徒博则杂径约则孤此约礼必先之
以博文而详说乃所以反约也文公朱子之于论孟既
成集义又作详说既约其精者为集注又疏其所以去
取之意为或问其后集注删改日以精密而或问遂不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460-0431a.png
复修文公自谓集注乃集义之精细一字称轻等重不
可增减读论孟者取是书焉可也格庵赵公复取文公
口授及门人高弟退而私淑与集注相发者纂而疏之
閒以所闻附于其后使读之者如侍考亭师友之侧所
问非一人所答非一日一开卷尽得之博哉书乎然非
约之外有所谓博也人莫不饮食也知味者鲜文公一
生精力多在此书一章之旨一字之义或数年更易而
后定或终夜思索而未安学者以易心读之岂能得圣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460-0431b.png
贤之意哉如援先儒与诸家之说有随文直解不以先
后为高下者有二说俱通终以前说为正者有二说相
须其义始备不可分先后者设非亲闻未易意逆此纂
疏所以有功于后学也仆晚未闻道加以衰瞆废学公
不鄙辱教且命之曰序以属子窃惟论孟二书文公凡
几序矣仆于要义而得熟读深思优游涵泳之说于训
蒙而得本末精粗无敢偏废之说又于集义而得操存
涵养体验充广之说终身受持犹惧不蔇何敢复措一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460-0431c.png
辞抑文公曾有言曰大学一书有正经有注解有或问
看来看去不用或问只注解足矣久之不用注解只正
经足矣又久之自有一部大学在吾胸中正经亦不用
矣此文公吃𦂳教人处也仆于集注纂疏亦云
  侍郎徐择斋先生明叔学派
 按公为西山真文忠公所鉴识指授与阳岩洪公齐
 名余氏谦一述綦详矣
   侍郎徐择斋先生明叔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460-0431d.png
徐明叔字仲晦晋江人父伯嵩理宗绍定五年进士辟
江淮制幕秩满干办广漕清节益励除太学录通判漳
州以廉闻知英德府徭寇不敢犯召为国子监丞潮寇
起命知潮州捕戮渠魁除直秘阁江右宪岁歉发义仓
赈民迁户部侍郎改兵部会元兵南下忧愤卒明叔学
有源委与洪天锡齐名人称择斋先生(闽书/献) (莆阳文/)
  备考
余氏谦一序徐择斋文集曰往岁莆有后村刘公福有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460-0432a.png
竹溪林公泉南有择斋徐公阳岩洪公皆吾闽文章宗
匠竹溪后村集既板行家藏而人诵之矣阳岩择斋后
卒不幸与坏劫会嗣子门生伏匿奔踣不暇遗集久之
莫克会萃有志于斯文者叹息焉一日择斋之子筹老
奉先集以授门人余谦一俾为之序开编伏读则公年
耆老官显荣之日所作盖公平生藁就辄弃嗣子少长
始从旁抄录得之兹特太山之毫芒耳谦一既喜于成
编而又惧不敢当序笔辞不获乃稽首而言曰昔之人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460-0432b.png
论著多矣少壮之气锐而老则衰穷苦之辞工而贵则
堕吕紫薇周平园犹未免此病而公年益老官益高作
为文章略无一毫颓堕衰竭之态此其故何哉盖不以
老壮穷达为进退者气实为之天地间有所谓至刚至
大者是为浩然之气故孟氏之学以养气为先是气也
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良平失其智眉山苏氏亦以
是称昌黎公然后知孟子韩子之文纯粹明白汪洋而
大肆者气之所充也岂特韩孟为然苏氏之文亦然故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460-0432c.png
欲论公之文者不于其文而于其气公为人刚方严峻
一介不以取予人意所不可虽当路有权势者不肯以
辞色假借之开口论时事若不知有讳忌以故惮黯疾
固者多人辄斥召辄寝所谓谏书讲卷纶言史笔皆公
所宜擅曾不得一出其所长山林岁月之外麾节弓鈇
竟展转外服以老德祐初元尝以第一人起之而公老
且病矣今观公之论著文与诗大抵尚妥律不尚奇怪
尚典雅不尚纤巧阳岩每称仲晦之文最宜台阁人以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460-0432d.png
为知言公于书无所不读料饱而思敏每下笔娓娓千
百语不能休西山真公之守泉也公以翰墨受知遂付
以斯文之事渊源所渐有本固如是夫因窃叹西山为
南渡欧苏门人经指授者多以文名于世四十年来凋
零殆尽岿然灵光独东涧与公耳二公殁文章之统纪
遂绝而奎运终焉呜呼斯文兴废岂非天邪读斯编者
将必掩卷而流涕矣
   州守余子同先生谦一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460-0433a.png
余谦一字子同莆田人祖奭之元孙师鲁之子也与弟
士明连中江西漕试而谦一第咸淳元年进士调泉州
石井书院山长召为国子监书库官除太学博士改宗
正寺簿差知化州宋亡不仕好为古学辞语浑成警切
名文章家著述数十藁兵后多散佚士明亦以进士得
官知南安县
  附录
书文安公帖后曰右先文安公遗墨一纸于里巷学童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460-0433b.png
剪截故纸中得之虽不甚完犹得五十八字盖宦游他
乡与母家延陵所作也方承平时公之真迹悬金莫能
致况兵火后乎冷笏旧毡诚吾家至宝此纸为家书内
幅不过候问彝恭耳然笃实忠厚蔼然见于情文自其
本求之孝之所推也端方严重凛然见于翰墨由其内
观之敬之所形也书法心法也心法家法也艾轩先生
论公父子尝媲之万石君家一言以蔽之亦曰孝谨而
已乌乎后之人其勿替之哉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460-0433c.png
寄轩记曰文章宗师曰欧苏氏欧自泷冈竣事一迹不
至家林守颍乐其风土遂为终焉之计苏亦出蜀不复
归既欲归嵩洛又欲居庐山甚者以蒜山房客自诡末
年竟归阳羡以死委先庐乐侨寓舍故乡留他国讵非
通人一蔽欤丁丑寇作吾族之甍连栋接者化而为烟
为埃族之人往往流徙奔窜近稍还集显伯弟于故居
一牛鸣地得三间墼屋携妻子以居一轩明快遂以寄
名盖曰吾先人之庐吾力未能复而心未尝忘寄于此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460-0433d.png
非敢安于此昔重耳以晋难故奔于狄十二年一朝至
齐即怀其安不复以反国为意向微子犯悔其可追乎
兹名所以识也夫不更宅左氏所书能复宇周公所颂
予闻其言而有取焉庄列之论以身世为逆旅以宅居
为传舍此论行能使人厌检束而事猖狂舍真实而崇
幻妄余又虑夫末流之弊寄而至于媮也故君子于此
不敢一日废吾学伯鸾之于吴贫而寄者也舂庑之下
礼敬行焉台卿之于北海急而寄者也复壁之中训义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460-0434a.png
出焉乃若遭世乱离少陵翁于夔于襄于成都所寄无
定在诗自夔州以后铿鍧蹈厉端可上媲风雅循其所
寄之迹考其岁月而论其为人学问功夫诚有不可诬
者今显伯之寄于斯非他州异县也非傍人篱落也其
视二三子之困厄穷亦足以为安矣人之情当厌乱之
馀则喜闻放达之论处幸安之境则易忘兢畏之心显
伯勉诸此学之所以不可已也显伯为余言将求扁额
二大字于石岩方子予恐未悉其所以名故为之记如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460-0434b.png
此以著其心而又使览观自省焉
  教授徐进斋先生几学派
 按先生与何文定公基同以布衣被召其学出自紫
 阳西山之传宋之末造宗朱学者尽多其人往往托
 迹山长晦匿海滨未得与金华四子并传者亦多矣
 寻源溯派望若晨星余不能不怃然慨慕
   教授徐进斋先生几
徐几字子与号进斋崇安人尝与詹琦筑静可书堂于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460-0434c.png
武夷博通经史尤精于易自晦翁之后理学之传能臻
其奥景定间廷臣交荐与何基同以布衣召对授崇政
说书上甚器重之诏补迪功郎迁建宁府教授兼典建
安书院山长撰经义以训多士宇内尊之称曰进斋先
生其撰静可书堂记曰余爱武夷佳山水且有佳友晚
岁徙居焉詹兄琦景韩久从余游知其为人孝弟忠信
天资近道闻诗书仁义之名言跃如也一日语余曰某
爱程子云性静可以为学因名读书之室曰静可惟吾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460-0434d.png
子一言以发之是为幸余因进而语之曰学者于道能
于其性之所近以求从入之门于道可至子性静有志
于学谁曰不可今夫利欲斗进躁竞驰逐者去道日远
苟能收敛此心鞭逼向里勿为外物所动则其本立矣
故濂溪明道二先生发明为学之要必言静者以大本
所当先也然伊川先生教人又用敬不用静者以敬贯
动静该体用若只用静恐都无事了又失大本当先之
意故曰敬则自静虚又曰静中须有物始得必如是乃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460-0435a.png
可言静谓之可者亦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程伯子言
云且以开学者从入之门耳会其归要其至则动静无
端阴阳无始圣人之于天道吻合无间然也大学之经
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此古昔圣贤道学相传之要旨请以主
敬穷理为吾子勉他日隐屏有人曰静可学者顾不羡
美欤
   詹景韩先生琦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460-0435b.png
詹琦字景韩慕韩魏公为人故名琦宋末隐武夷山南
筑静可书堂与徐几日以圣学相励几称其孝弟忠信
金石君子也有沧浪集
  朝请刘静斋先生垕学派
 按晦翁没后门徒高弟次第凋落其绪言遗论亦稍
 坠矣公接守家学独与蔡九峰真西山相友善其子
 忠简先生钦又从九峰学一时师友汇征为典型之
 望乾淳之后称再盛云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460-0435c.png
   朝请刘静斋先生垕
刘垕字伯醇晦伯子宝庆三年知江宁为政恺悌不扰
而辨制阃以贤能荐俾兼幕府以收李全功转朝请大
夫知常州衡州移南剑州辞疾不赴素与蔡九峰真西
山相友善与学徒熊竹谷辈讲道终身学者尊为静斋
先生著有毛诗解家礼集注子钦
  王潜轩先生昭学派
 按南安邑志吕氏大圭传云大圭少学于乡先生潜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460-0435d.png
 轩王昭昭师陈北溪安卿安卿师朱文公又泉郡万
 历间旧志吕大圭传云大圭少学于陈北溪门人王
 昭已复尽屏词章专务理学是邑志与郡志名字相
 符矣独闽书吕大圭传载圭叔少嗜学师事王昭复
 昭复之学得之陈淳陈淳之学得之朱文公同安志
 亦与闽书同伏考圭叔先生南安志载为邑之朴兜
 乡人则少时师事王氏昭亦其乡之人也今从南安
 志郡志为据而以闽书同安志附考焉再闽书有陈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460-0436a.png
 景温传载景温与同郡王昭复成之等同时知名考
 景温在淳熙间时内舍生王氏昭复与之同时或别
 有王昭复其人欤待再考
   王潜轩先生昭
王昭号潜轩按南安邑志吕大圭传大圭少学于乡先
生潜轩王昭昭师陈北溪安卿安卿师朱文公号为温
陵截派云(邑志旧郡志新郡志俱作王昭闽/书同安志作王昭复 南安邑志)
  侍郎吕朴乡先生大圭学派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460-0436b.png
 按先生之学渊源于紫阳文公世号温陵截派者也
 宋祚运移先生大节不夺门徒丘氏葵赞之详矣胡
 氏一桂称其易学管见发明多好所著春秋或问何
 氏梦申跋后曰广文吕先生加惠潮士诸士有以春
 秋请问者先生出五论示之咸骇未闻因并求全藁
 先生又出集传或问二书盖本文公之说而发明之
 有五论以开其端有集说以详其义又有或问以极
 其辨难之指归而春秋之旨昭白矣梦申预闻指教
卷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460-0436c.png
 不敢私秘与朋友谋而锓诸梓以广其传焉今考春
 秋或问二十卷五论一卷易学管见论语孟子解以
 传在学者得存然管见诸书皆不可见见者又仅此
 云详见通志堂经解原序今节录载之篇端
   侍郎吕朴乡先生大圭
吕大圭字圭叔南安人少学于乡先生潜轩王昭昭师
陈北溪安卿安卿师朱文公世号温陵截派居家授徒
数百人登淳祐七年进士授潮州教授累迁简讨崇政
卷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460-0436d.png
殿说书吏部侍郎以操南音出知兴化军以俸钱代输
中户以下赋著莆阳拙政录德祐初元转知漳州军节
制左翼屯戌军马未行属蒲寿庚率知州田子真降元
捕大圭至令署降表大圭不署将杀之适门弟子有为
管军总管者扶出至家以平生所著书泥封一室变服
逃入海岛寿庚遣兵追之将授以官不从被害年四十
九其泥封室尽毁于贼独其门人所传易经集解春秋
或问二十卷春秋五论一卷论语孟子集解学易管见
卷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460-0437a.png
行于世所居朴兜乡人称朴乡先生元孔公俊建大同
书院祠朱文公以大圭配门人丘葵赞曰泉南名贤紫
阳高弟造诣既深践履复至致身事君舍生取义所学
所守于公奚愧(按黄氏道南统绪辨正谓吕氏大圭为/淳祐间进士历官侍郎出知兴化军南)
(安邑志旧郡志同安志莆阳志皆同独新郡志本之闽/书稍异今从黄氏本改正 南安邑志 旧郡志 道)
(南统绪/ 闽书) (朱氏经义考/泉郡新志藁)
  徵士丘钓矶先生学派
 按钓矶先生传称师于吕朴乡洪阳岩之门最久当
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460-0437b.png
 时师门讲授无从可考所著诸经说及文篇亦无传
 仅存者惟周礼补亡及其诗集耳周礼泉南尚有遗
 刻诗集其家有写本同安林氏子濩钞得之明季遗
 老卢牧洲若腾为之订正
国朝康熙癸巳岁浔江施平园世騋重刻之云按其本
 即卢牧洲及子濩所手校者诗多失次后与轮山阮
 氏重订之云以五百年沉埋之诗一旦遂传于世然
 非其家子孙谨于藏弆诸公前后之勤于搜索殆不
卷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460-0437c.png
 及此云子濩名藿同安人馥按诗篇所存酬答诸贤
 仅存别号俱阙其名今详诗中所许于斯文者录出
 附之师友中以备尚论者考订其一二有可考者录
 传附之并附张氏林氏访钓矶故址记于后云
   徵士丘钓矶先生葵
丘葵字吉甫同安人家海屿中因自号钓矶蚤有志考
亭之学初从辛介甫继从信州吴平甫授春秋亲炙吕
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风度端凝如鹤立振鹭宋末科
卷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460-0437d.png
举废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马伯
庸与达噜噶齐奉币徵聘不出赋诗见志所著有易解
义书解诗口义春秋通义四书日讲经世书声音既济
图周礼补亡等书年八十馀卒元时倭寇至其宅他无
所犯惟取遗书以去故其著述多无传仅存周礼补亡
及诗集四卷行世周礼补亡今存论者谓其参订详确
云其诗尚有八十四岁吟阮氏旻锡曰先生八十四岁
犹在卒之年月不载其子孙岁时祭祀必知之当候考
卷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460-0438a.png
周礼序作于泰定甲子岁时年八十一泰定于元世祖
历五朝矣则却聘时当七十馀岁也再考徵士与熊勿
轩先生禾交善其赠熊勿轩诗曰穆穆朱夫子于道集
大成嗟予亦私淑奥义终难明退翁独何幸而乃同乡
生虽后百馀载元机若亲承斯文幸未坠载道来桐城
平生疑惑处喜得相考订秋风吹庭树忽作离别声吾
侪各衰老何时重合并愿言且少住勿弃斯文盟圣贤
千万语只在知与行前修何可企勖哉共修程门人吕
卷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460-0438b.png
椿(闽书/) (熊勿轩集/) (新旧郡志/) (宏简录/)
  备考
沧浯卢氏若腾序诗集曰吾邑丘钓矶先生品著于宋
末元初论定于昭代既列祀乡先贤且配享朱文公祠
矣八闽通志列之儒林传中以其曾著四书日讲易解
疑书直讲诗口义春秋通义礼记解经世书声音既济
图周礼补亡等书为大有功于经传然其书今已无传
仅存者惟周礼补亡及其诗集耳学士家每用惋惜而
卷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460-0438c.png
要之先生所以取重后世者不专在是夫为学莫急于
明理明理莫大于维伦先生伦完理惬行谊堪为后学
楷模即不著书立言固足以当学宫之俎豆而无愧矧
其穷究天人洞彻性命晚年吟咏篇什足以见其大槩
又何必以诸书亡失为先生致惜也先生一抔土不立
碑碣万历年间或利其地形之胜遂指其祖兆而争之
官为勘验斸地得志铭乃加封而表识焉马鬣渔矶俱
岿然后天地老矣先生不求身后名而名卒不可掩无
卷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460-0438d.png
意于侥天之报而天卒昌厥后士生乱世其可不择所
以自处也哉周礼补亡余曾见梓本诗集则惟其家有
写本林子濩钞得之喜而示予读之苦多亥豕稍为订
正拟俟时平梓行非徒表彰吾邑人物亦欲使后学知
所兴起也夫庚子春正月下弦日同邑后学沧浯卢若
腾手题于与耕堂
晋江施氏世騋序诗集曰余论经轩中藏有周礼补亡
梓本读其序即知吾乡有丘钓矶先生而海滨耆老及
卷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460-0439a.png
童孺往往诵先生却聘诗所谓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
懒下读书台者即知先生工于诗必有集而无从搜访
也阮轮山为予言先生家小登其子孙藏有先生诗集
不借人欲钞者具纸笔就其家钞之意同邑学士大夫
家必传有钞本岁乙酉林君子濩馆于予携有手订删
本予与轮山略一借阅适岁暮子濩即取回明年子濩
复来泉未几物故其残书多散矣予亟属吴君石门驰
札就其令嗣借取久之绝无回信倏经三载而竟茫然
卷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460-0439b.png
今春子濩令嗣以事至泉石门面徵之云钞本为人所
借今捡得所存旧本随即致上余按其本乃卢牧洲先
生及子濩所手较者本极丑恶诗多失次字复差讹兼
以败楮坏烂更苦虫蛀瞪目视之莫可辨识然的系全
集如玉在璞未经剖破殊可喜也予即付轮山从新订
定白峰细阅重钞余再加较正而授之梓噫以五百年
沉埋之诗一旦遂传于世丰城宝剑跃出龙津岂不称
快然非其家子孙之谨于藏弆诸公前后之勤于搜索
卷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460-0439c.png
殆不及此因思古来志士仁人遭时否塞其胸中郁勃
不平之气发而为诗必有一段光芒不可磨灭之处经
千百年后有人焉旷世相感为之表彰而不至湮没如
函之于盖不期合而自合其所遇亦云奇矣然此非志
士仁人所遇之奇而表彰者之人所遇之奇也何也独
行则不离跬步附骥则一日千里附前贤以不朽岂易
遘哉余因叹斯人所遇之奇心窃向往而深愧予固非
其人也康熙癸巳岁二月朔日后学晋江施世騋谨序
卷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460-0439d.png
轮山阮氏旻锡书先生却聘诗辨正曰考尧山堂外纪
载杨铁崖不赴召有述诗中有商山肯为秦婴出之句
明太祖曰老蛮子欲吾杀之以成名耳遂放回此乃世
俗流传之误也诗系吾乡丘钓矶作见本集题云御史
马伯庸达噜噶齐徵币不出有述至今海边童叟咸知
诵之其相传久矣按宋潜溪撰杨铁崖墓志云洪武二
年召诸儒纂修礼乐书上以前朝老文学思一遣翰林
詹同文奉币诣门谢不至明年又遣松江别驾追趣赋
卷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460-0440a.png
老客妇词进御上赐安车诣阙留百有十日礼文毕史
统定即以白衣乞骸骨上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盖丘
钓矶为宋秀才不赴元世祖之徵杨铁崖为元进士不
受明太祖之职其志节大抵相𩔖故遂以却聘诗冒入
铁崖集中铁崖诗名满东南而钓矶僻居孤屿诗集不
传人多口诵遂致字句略有不同耳今悉注之以备览
尧山堂本云天子来徵老秀才(铁崖集作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
下读书台(懒下一/作不下)商山肯为秦婴出黄石终从孺子来
卷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460-0440b.png
(铁崖集作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应知汉祚开一本作/商山本为储君出黄石终期孺子来又一作诸葛应从)
(汉祚/来)太守免劳堂下拜使臣且向日边回(铁崖集免劳/作枉于一作)
(殷勤承上命且向铁崖集/作空向一作缱绻日边回)袖中一管春秋笔不为傍人
取次裁(铁崖集作老夫一管春秋笔留/向胸中取次裁袖中一作袖藏)其大略如此夫
一首之诗甚微而所关人品则甚重余故不可以不辨
此诗为铁崖所久假已经五百年今钓矶之集出而赵
璧复完则诗之随时为显晦其亦有数哉予固不禁为
之欢颜而破涕也癸巳仲春上弦后学八十七叟轮山
卷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460-0440c.png
阮旻锡书于𩔖村之回清亭
林氏霍访丘钓矶先生故址记曰同邑遵海而南巨岛
错列小登于诸岛若沤浮海上最渺也而五百钟灵宋
丘钓矶先生独产其上先生后朱考亭百馀年而道学
独祖考亭运当阳九敛德自全盖自读书论世知有先
生久矣蔡虚台公重修邑乘独高先生之风而予居去
先生一水不能详言其遗宅故墟予病焉乃于季夏之
八日戒小舟约王茂才诸君指小登访焉舟行而东过
卷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460-0440d.png
石虎砦之前旋及悬崖崖下白沙数武有泉出沙之三
石间滢彻而甘即泉郡志所载仙人井者于是缘崖西
南行多石或峭或圆有方石周几尺许镌为象马嬉局
而于中分一道则镌万机分子路一著笑颜回十字已
遭琢没万机分子四字完明可摹草甚工盖先生手笔
云输局步渐西则先生钓石在焉从此东行半里许为
钟山之南有寺曰章法肇于宋而北则先生之所宅址
不半亩黍秀离离盖自明高帝以倭故徙登民一屿皆
卷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460-0441a.png
虚成化初乃复旧籍丘氏俱望钟山之麓列屋而先生
之旧址竟废予与诸君抚景低徊就先生之裔朝准君
别业休焉君因出所藏先生诗一编读之先生之洞天
人彻性命触发皆真而为生人明大义为天地辨大分
考亭统绪存以不坠则先生之功诚大矣然先生之高
踪逸韵亦今而后知其详则岂非有数也哉既归释楫
遂记之万历四十年壬子季夏望后三日后学张日益
书于云海馆后六十一年壬子后学林霍再删订时仲
卷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460-0441b.png
夏廿日书于榄园
   吕之寿先生椿
吕椿字之寿晋江人幼从丘钓矶学书过目成诵作文
立就贫隐授徒所著有春秋精义诗书直解礼记解所
为诗自成一家(闽书/)
   庄容斋先生圭复
庄圭复字生道号容斋思齐之子晋江青阳人笃志励
行以文学名少从游于丘葵值宋季流乱手未尝释卷
卷三十三 第 28a 页 WYG0460-0441c.png
诚信孝友建祠宇立祭田入元隐于青阳吟咏自如至
顺间福建闽海道知事清江范梈以圭学行闻于朝诏
书屡下终不起年九十一卒于家(何镜山撰庄氏族谱/序 新志 节张艿)
(墓志/)
   教授杨敬在先生相孙
杨相孙字敬在其先本董姓馀杭人至祖君选为元从
事郎潮阳县尹幼孤从母鞠于杨从杨姓家于泉遂为
晋江人父伯渊为泉州蒙古字学正相孙以诸生为泉
卷三十三 第 28b 页 WYG0460-0441d.png
庠直学再补石井书院能公出纳斥贪鄙以严正自持
升仙游教谕摄县事转长泰教谕诸政绩多可纪朔望
讲义谆乎身心之学迁莆田学正上陈参政陈忠肃文
龙死事请旌于朝锓莆先正刘后村文集又举摄德化
县时邑多盗躬造其巢谕降之授漳州教授郡再被兵
学庙莽为储胥礼乐之器散坏相孙请于大将移兵他
所亟补弊苴缺稍复旧规年七十卒于家相孙自童年
已有文誉及游丘钓矶之门尽去凡近笃志理学户屦
卷三十三 第 29a 页 WYG0460-0442a.png
常满为文平实古雅务以理胜天性孝谨质谅父母丧
哀毁逾礼庐墓三年所著文集若干卷(泉郡新志略/)
   处士陈乐所先生必敬
陈必敬号乐所同安之阳翟人少颖悟通五经诸子百
家在宋末一举不遇遂不复出尝与丘吉甫讲明濂洛
遗学所著有诗联遗文(同安邑志隐佚/)
   教授刘秋圃先生志学
刘志学字师孔同安人少与兄璧齐名咸淳七年进士
卷三十三 第 29b 页 WYG0460-0442b.png
教授台州以亲老归省未几元兵南下杜门娱亲下帷
讲诵四方学者从之如云暮年与同辈论谭淋漓翰墨
种菊数十本号秋圃以陶潜韩渥自方蒲寿庚欲罗致
门下固避之(按先生诗集赠刘秋圃先生十年江上理/丝纶此日桐城喜见君造化由来最我辈)
(俗儒安得与斯文馀详集中再按先生咸淳七/年辛未与兄璧同上舍释褐云 闽书 通志)
   詹野渡先生
詹先生名未详别字野渡南剑人丘先生寄之诗曰圣
哲已往古吾侪空自今六经寻断脉千里遇知音莫笑
卷三十三 第 30a 页 WYG0460-0442c.png
因缘浅相期造道深可怜山海隔无路盍朋簪(按钓矶/先生诗)
(集云寄南剑詹野渡先生考之/南剑志乘未得其人录此待考)
   矩斋先生
矩斋先生姓名籍贯未详先生挽之诗曰蚤悟官为祟
晚将家付儿公今返真矣仆尚是人猗柿叶收遗墨梅
花忆赠诗自嫌闻道暮有泪哭先师(按先生诗末语及/先师疑是师友于)
(此公者再按莆阳林氏应成号矩轩/疑先后同时未知是否录出待考)
   苏仲质先生
卷三十三 第 30b 页 WYG0460-0442d.png
苏仲质名籍贯未详先生次韵寄之诗曰十年前事付
流水清梦悠悠何处寻老去谁怜三刖足生来不受四
知金穷途赖有雷陈友大雅应殊郑卫音俗士纷纷败
人意何时握手再论心(按仲质疑应举未售而与公同/志节为宋之遗民故云当此穷)
(途尚赖有雷陈之友共扶大雅之/音俗士纷纷皆非知心之侣矣)
   张尚友先生
张尚友名籍贯未详先生呈之诗曰秋风匹马柳江边
芹泮相逢意浩然吏部文章悬日月龙门史记在山川
卷三十三 第 31a 页 WYG0460-0443a.png
输君何啻百筹上期我曾言千载前造物无情吾辈老
后生谁可嘱遗编(按诗中所相期许者皆欲希风千载/之上与公同辈行也叹老嘱遗编皆)
(暮年志事名/籍贯待考)
   陈万石吕潜心二先生
陈万石吕潜心名籍贯俱未详录集中分韵诗一首题
云腊月二十九日陈万石石室吕潜心三兄相访夜坐
分韵得年字赋二首今录一首诗曰二十年前旧师友
一灯相对坐谈玄炉香茗碗不须睡惟有今宵是旧年
卷三十三 第 31b 页 WYG0460-0443b.png
(按诗中有旧师友/之云故录出待考)
   玉岩先生
玉岩名姓籍贯俱未详按集中赠诗题云怀玉岩先生
谪广州忽自古杭有书至赠诗曰十二年前旧师友书
来欲折泪成行几回相忆人千里往事追思梦一场琴
剑知辞南国久干戈尚任北方强伤心吾道秋容冷遥
忆师门数仞墙(按诗末云遥忆师门数仞墙疑师门即/玉岩也考丘公本传钓矶早志考亭之)
(学初从辛介甫继从信州吴平甫授春秋亲炙吕太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其号玉岩者未知属谁俟考订增入)
卷三十三 第 32a 页 WYG0460-0443c.png
(以上诸先生与丘公或师或友皆彼时共扶教道而非/区区以文术相高者惜志乘残阙而诗集中又隐其名)
(未得猝考今并录出/以待博考者订正)
  泉南诸葛氏家世学派
 按何镜山先生撰诸葛氏世谱序云诸葛之姓盖汉
 司𨽻校尉讳丰丞相武乡侯亮之后其家于泉为鼻
 祖者则宋转运判讳安节由浙仕闽贫不能归葬即
 家于南安五传而为尚书兵部侍郎少保公以柱史
 使吊于金人求丹鞓墨带之服往正色严辞顾盼折
卷三十三 第 32b 页 WYG0460-0443d.png
 争于刀戟之间凝然不动其为谆谆家训者不出忠
 孝之一言诸葛氏之祖所以遗其子孙者如此清馥
 三复其谱牒所载者自少保之后人物辈生宋社既
 屋一门忠孝尤著其志皆欲扶国祚而终臣节其事
 皆可揭日月而昭天汉要皆忠武之遗风馀烈也今
 录自宋以前家学载于编端至元明以后则有本编
 可考焉
   诸葛先生季文
卷三十三 第 33a 页 WYG0460-0444a.png
诸葛季文南安人以行谊文学闻于时家贫授徒以养
尝著六经诸子解有益后学乐道人善如已有之子廷
(清源文献傅氏伯成撰诸葛廷瑞神道碑/)
   少保诸葛麟之先生廷瑞
诸葛廷瑞字麟之南安人父季文以行谊文学闻于时
家贫授徒以养尝著六经诸子解有益后学乐道人善
如已有之廷瑞颖悟博学擢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授龙
溪尉改知崇安时朱文公家食廷瑞每造诣以赵清献
卷三十三 第 33b 页 WYG0460-0444b.png
尝为崇安宰而胡文定邑人也访求遗像因新学立祠
请文公为记岁歉属书文公请于郡倅得粟赈饥守王
淮与转运使者具以政绩闻擢主管官告院奏对称旨
即日擢起居舍人光宗嗣位会金人有大丧命充吊祭
使至敌境伴使以三节人衣带服饰为非请易之争辨
甚厉廷瑞徐折之不为动金不能夺为之加礼使还兼
权吏部侍郎即进起居郎疏言两淮藩篱不固乞诏侍
从台谏于文武臣中各举所知可为沿边监司郡守者
卷三十三 第 34a 页 WYG0460-0444c.png
以待选用诏付三省施行拜中书舍人与留正有连避
改兵部侍郎岁馀以疾授朝散大夫守权兵部侍郎致
仕卒赠大中大夫荫子二人(按朱子文集并傅氏撰行/状皆未叙及朱子之门惟)
(道南统绪录之俟再考/献 旧郡志 新郡志) (清源文/闽书)
   郡守诸葛子严先生直清
诸葛直清字子严以父任历海口镇主管南外睦宗院
知海阳县通判广州海阳多水患直清堤之以捍田民
名其田曰诸葛田祠官凡十二任仕终奉直大夫知临
卷三十三 第 34b 页 WYG0460-0444d.png
安府事封开国男食南安县三百户子珏琰珏知南安

   郡守诸葛先生珏
诸葛珏南安人祖廷瑞父直清直清子二珏琰珏知南
安军按李昂英跋北溪陈氏中庸大学讲义曰大学中
庸之微旨朱夫子发挥备矣北溪翁从之游久以所得
鸣漳泉间泉之士有志者相率延之往教翁指画口授
不求工于文采务切当于义理诸生随所闻笔之成帙
卷三十三 第 35a 页 WYG0460-0445a.png
韶州别驾诸葛君当时席下士之一也广其传梓嘉与
后学共使之由北溪之流溯紫阳之源而窥圣涯不徒
口耳且必用力于实践则曰希圣希贤工夫可循循而
诣矣予过曲江得见所未见茅塞豁然尹番禺而始创
黉舍者此诸葛君也珏其名(朱氏经义考/)
   佥判诸葛桂隐先生琰
诸葛琰字如晦号桂隐直清季子为李臞庵之婿宋绍
定三年以任子累官邵武军光泽县尉闽寇弄兵山谷
卷三十三 第 35b 页 WYG0460-0445b.png
州县骚动琰提兵转斗以身士卒不旬日授首黎庶得
安田亩真西山喜琰忠勤上其事于朝进阶儒林郎官
至信州令书判官致政归琰赋性豪迈有学术在官清
贫与白玉蟾相善蟾诗中所谓桂隐者即琰也再按谱
牒载宋少主南下琰之群季韶州公参政公进士公倡
义开北城迎驾阖家同死蒲寿庚之难独琰知宋腊不
再远识几先率其子隐武夷山中得免后乃屏居于城
西之古榕今所传者独琰一派耳(按宋诗钞石屏戴氏/复古诗中有久寓泉)
卷三十三 第 36a 页 WYG0460-0445c.png
(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读此诸葛桂隐似字如晦)
   进士诸葛先生寅
诸葛寅直清第五子璋之子嘉定十六年进士景炎丁
丑蒲寿庚拒命闭城寅首倡义开北门应张世杰之师
不济为寿庚所害年六十九三子俱被害而史纲逸其
事可叹也又按诸葛谱牒同时被难者甚夥详见后备
考内诸葛谱牒事略
  备考
卷三十三 第 36b 页 WYG0460-0445d.png
 诸葛宋世入泉州谱牒事略
 入泉一世讳安节公
  四世讳季文笃学好古洞见大原尝著六经诸子
   解接授后学循循不倦当时人士多宗之家贫
   晏如也子三长曰廷瑞尚书少保馀无录
  五世讳廷瑞字麟之季文长子登绍兴二十七年
   进士累官兵部侍郎守尚书卒于官赠太子少
   保子三长直清主管华州云台观次曰礼未仕
卷三十三 第 37a 页 WYG0460-0446a.png
   而没三曰应祥提举常平干办公事
  六世讳直清字子严少保长子以父任历官知临
   安府事封开国男子五长玠补承事郎二曰珏
   韶州府知府三曰琰信州佥书判官四曰琳五
   曰璋
  七世讳珏直清次子历官至广东韶州府知府男
   一曰洪
   讳琰直清第三子徙家古榕之始祖也以任子
卷三十三 第 37b 页 WYG0460-0446b.png
    恩历官至信州佥书判官致政归卜迁于古
    榕与白玉蟾交善白有赠诗见本传琰知宋
    腊不再率其子隐于武夷山中未几公之群
    季果以倡义一门数百口同死蒲氏之难今
    之传者独公一派耳子一曰巽两淮制置司
    提干
   讳琳直清第四子子一曰坤
   讳璋直清第五子子二曰震曰寅
卷三十三 第 38a 页 WYG0460-0446c.png
   讳琏应祥长子子二曰甲孙曰葵孙
   讳璹应祥次子授职税院男一曰仲孙
  八世讳观承事郎讳玠之子
   讳洪讳珏之子授广东常平司干子某倡义为
    蒲寿庚所害
   讳巽信州佥判讳琰之子历官两淮制置司提
    干子二长曰复次曰元中松江府同知
   讳坤琳公之子年三十四子一曰应老景炎丁
卷三十三 第 38b 页 WYG0460-0446d.png
    丑年倡义为蒲寿庚所害子应老年二十亦
    被害
   讳震璋公之长子景炎二年倡义为蒲寿庚所
    害其子亦被害
   讳寅璋公次子宁宗嘉定十六年癸未进士景
    炎丁丑年蒲寿庚拒命闭城寅首倡义举开
    北门应张世杰之师不济为寿庚所害时年
    六十九三子俱被害而史纲逸其事可叹也
卷三十三 第 39a 页 WYG0460-0447a.png
    详见诸葛谱牒忠节孝义篇
   讳甲孙琏公次子补登仕郎子二曰湜曰廉(俱/殇)
    (不/略)又云景炎二年丁丑秋八月蒲寿庚闭城
    拒命公倡义开北门迎张世杰不克为蒲寿
    庚所害详见忠节谱牒孝义篇
   讳葵孙琏公第三子官至广西参知政事男一
    曰潜(殇不/略)又云景炎丁丑同死蒲寿庚之难
   讳仲孙璹公之子景炎丁丑年倡义迎张世杰
卷三十三 第 39b 页 WYG0460-0447b.png
    为蒲寿庚所害配黄氏俱尽节
  九世讳复巽公长子(注出继/王氏)
   讳元中巽公次子历官松江府同知有传子四
    长曰泰明溪巡检次曰晋中书省检校三曰
    谦讳泰讳晋二公见元代师友渊源考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