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460-03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十七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文简刘晦伯先生钥学派
 按真西山先生撰公神道碑略曰公平生大节虽未
 易以一善名然溯其学问源流与夫见诸谋谟事业
 则惟正之一言足以蔽之盖公显考银青府君(即恒/轩先)
 (生/懋)蚤受学于屏山刘先生籍溪胡先生尽得义理精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460-0338b.png
 微之蕴公幼在家庭耳濡目染朱文公以道德为学
 者师公出入其门切磨讲贯者数十年视他从游之
 士为最久又曰公天资厚重而不浮纯一而不杂又
 尝用力于致知力行之地每于夜间敛衽默坐虚心
 省察尝曰不于定静时体察则应事接物或至有差
 尝取节孝徐先生帖教子弟其言曰日入之后至于
 夜中事物俱静志气俱定是君子思虑经纶之时昼
 之所行夜之所思也至其立朝大节在乞罢伪学之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460-0338c.png
 禁以正人心息邪说又尝言舍法兼取行艺今但考
 其艺而略其行请以朱某白鹿洞书院学规颁下两
 学为诸生斋规与旧学规并行又取朱文公集注刋
 行胄监一时太学诸生稍务以道义相勉而知穷理
 居敬之说至讲筵讲论每援师说其奋忠陈谋察微
 虑远于启沃君心有独至者今撮其大略著于篇
   文简刘晦伯先生钥
刘钥字晦伯懋子乾道八年进士历官连城令蠲无名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460-0338d.png
征敛新学宫教诸生八德之方改知闽县清简为治与
民有信大族贵宦顽庶奸胥莫敢挠法诸台府合词列
荐先生自谓与赵丞相汝愚有连避嫌乞通判潭州以
归宁宗受内禅先生寓书丞相曰前日之事如病寒热
一旦解散即无所苦至于蛊毒中人初不自觉触物而
发则殆矣盖指韩侂胄而丞相不能用丁父艰学禁方
严从朱子于讲学武夷筑云庄山房为终老计宁宗初
知德庆府兴学校练军实入对请恐惧修省开言路进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460-0339a.png
人才饬边备执政议欲留先生宰臣陈自强曰斯人闽
县之政吾知之然真伪学也侂胄诛自强逐遂以先生
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嘉定二年召对帝嘉奖除吏部郎
中轮对请开张圣听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覆问难
以采义理之当否政事之是非乞外除浙西提点刑狱
所劾不避权要所举不受干求召国子司业言治道原
于士风士风本于学术艺祖干戈甫定召处士王昭素
讲易禁中累圣相承以为先务治教休明儒宗间出然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460-0339b.png
后六经遗旨孔孟微言复明于千载之后天下学者诵
而习之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准故其事父则孝事
君则忠世之所谓道学也庆元以来权佞当国恶人议
已指道为伪屏其人禁其书十馀年间学者无所依向
义利不明趋向污下望其立名节修职业胡可得也乞
降明诏罢伪学之禁息邪说正人心宗社之福又言舍
法兼取行艺今但考其艺而略其行故侍讲朱某白鹿
洞揭示学规皆圣贤教人大旨谨录以进请颁下两学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460-0339c.png
与旧学规并行从之尝言于丞相史弥远请以朱子所
著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之说以备劝讲后先生在成均
遂以数书锓于胄监俾学者诵习焉除权刑部侍郎兼
祭酒左谕德同修撰时群臣争务容默先生疏请崇奖
忠谠以作士气深戒谀佞以肃百僚固藩篱选将帅尤
今日不可缓者除刑部侍郎权工部尚书兼右庶子仍
兼讲读于东宫每讲论至经史所陈声色嗜欲之戒辄
恳切敷陈以年过七十乞休疏凡二十馀上许之积阶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460-0339d.png
大中大夫以通奉大夫致仕遗表闻赠光禄大夫官其
后赐谥文简先生为人简质端重而天性孝友少习家
训长得名师如张宣公吕成公皆前修钜儒相与往复
讲论其学以不欺为主其接物夷易与人言心平气和
语简而当听者心服称人之善无溢美其恶恶亦无深
疾每病学者空谈无实尝为天台学四先生学记曰学
者当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若趋其名以为高
入耳而出乎口皆四先生之罪人也其平生所素戒在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460-0340a.png
此每夜敛衽默坐虚心省察尝取徐节孝帖教子弟其
言曰日入之后至于夜中事物俱静志气俱定是君子
思虑经纶之时晚号云庄居士著有奏议史稿经筵故
事东宫诗解易经说礼记解讲堂故事云庄外稿续稿
若干卷子垕(道南源委/) (闽书/) (西山撰神道碑/)
  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学派
 按西山真先生叙公行状详矣但旧传俱载西山从
 游于公而行状并未叙及及读祭文有云若某之不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460-0340b.png
 才顾何足以语上而公独以为可教每更以留连读
 此似平昔曾亲炙论说非同及门受业者不然行状
 独无一语叙及耶今仍采旧传录出以待考订再按
 先生之父詹公慥与胡公宏刘公子翚游而先生又
 出紫阳之门其于当世名臣如梁公克家赵公汝愚
 周公必大皆与往复人才商论国是而蔡西山被谪
 时留在邑中甚得公调护之力真公称其立朝当官
 自信所学于辞受出处之槩尤不苟云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460-0340c.png
   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崇安人父慥与胡五峰刘屏山游
先生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郡上先生获
盗功状当赏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程尚书大昌司马
侍郎汲相继为守赏待特异郡有疑狱必咨焉宰相梁
克家泉人也始知先生荐于朝入为太学录迁太学博
士寻迁太常博士时高宗庙谥或谓宜称尧宗先生言
谥法虽有之于古无据且大行功莫盛于中兴请比殷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460-0340d.png
武丁谥为高议遂决累官太常少卿时上以积疑成疾
久不过重华宫先生陛对首陈父子至恩引易睽孤之
说以开广圣意孝宗崩先生率同列抗疏请驾诣重华
宫亲临祥祭时赵汝愚将定大策外庭无预谋者密令
先生及左司郎官徐谊达意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
帘为援立计宁宗登极天下晏然先生密赞汝愚之力
也时议大行皇帝谥先生言寿皇帝事德寿二十馀年
极天下之养谅阴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460-0341a.png
谥曰孝卒用其言先生深于礼故前后定两朝庙谥异
论莫能夺议者韪之孝宗将复土先生言永阜陵地势
卑下非所以妥安神灵与宰相异议除太府卿寻直龙
图阁知福州言者竟以前论山陵事罢之屏处者八年
退居霅川日以经史自娱人莫窥其际始复直龙图阁
知静江府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
艰食即以便宜发廪赈救而后以闻侂胄议开边一时
争谈兵以规进用先生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皇甫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460-0341b.png
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先生语僚属谓斌必败已而果
然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先生天姿超迈志守卓然自
擢第归即从朱先生游讲质疑义其学以存诚慎独为
主患世儒论经多失本旨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
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此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也人能知此则知观书之要而无穿凿之
患矣博览群书自天文地理卜筮医药百氏杂说靡不
通于浑仪漏刻俱自亲制以测验皆合赵涣造新历以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460-0341c.png
献先生为作序中书舍人黄裳一见嗟异因以定交为
文若不经意而明白畅遂悉根于理致神识恬畅喜论
说古今遇佳士良友穷日夜语不厌立朝当官自信所
学于辞受出处之际尤不苟周公必大当国先生尝疏
荐三十馀人皆当世知名士后多所收擢郡人真公德
秀早从之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先生曰尽心平心而
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不偏世服其确论云所著象数
总义历学启蒙庄子解诸书(真西山撰行状/) (闽书/)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460-0341d.png
  吏部廖子晦先生德明学派
 按考亭渊源录载德明所问朱子所答皆论学的要
 如论敬之该贯动静变化气质须是勉强讲论文字
 不可与自家身心都无干涉又言閒散不是真乐论
 前辈诸贤多是略绰见得个道理便休少有苦心理
 会又论太极朱子答书曰来谕一一皆契鄙怀足见
 精敏又文公尝称曰德明学有根据为政能举先王
 已坠之典以活中路无告之人固学道爱人之君子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460-0342a.png
 所乐闻而愿为者观此可知先生造诣为师门所心
 许者矣
   吏部廖子晦先生德明
廖德明字子晦南剑州人少学释氏及得龟山杨氏书
读之大悟遂受业朱子登乾道中进士第知莆田县民
有奉淫祠者罪之沈像于江会有显者欲取邑地广其
居先生坚持不可累官至浔州有声诸司交荐之先生
曰今老矣况以道徇人乎固辞不受迁广东提点刑狱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460-0342b.png
弹劾不避权要岁当荐士朝贵多以书托之先生曰此
国家公器也悉不启封还之有乡人为主簿先生闻其
能荐之会先生行县簿感其知己置酒延之悉假富人
觞豆甚盛先生怒曰一主簿乃若是侈耶必贪也于是
追还荐章其公严𩔖此时盗陷桂阳迫韶韶人惧先生
燕笑自如遣将驰击而亲持小麾督战大败之乃分戍
守远斥堠明审赏罚宣布威信韶晏然如平时徙知广
州迁吏部左选郎官奉祠卒先生初为浔州教授为学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460-0342c.png
者讲明圣贤心学之要手植三柏于学浔士爱敬之如
甘棠在南粤时立师悟堂刻朱子家礼及程氏诸书公
馀延僚属及诸生亲为讲说远近化之尝语人以仕学
之要曰德明自始仕以至为郡惟用三代直道而行一
句而已所著有朱子语录春秋会要槎溪集诸书
  (按朱子语录姓氏廖子晦先生录语在乾道九年/癸巳以后所闻时朱子年四十四此为早岁及门)
  (者再按黄勉斋答李贯之书论语录以所记年月/为序以为未安又称记录之人如子晦文汉卿文)
  (之𩔖绝少今阅现今所刋语录姓氏以廖子晦辅/汉卿为首或本勉斋所答之语所更订耳考亭渊)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460-0342d.png
  (源录/源委) (道南/闽书)
   提刑邹先生应博
邹应博泰宁人受学于廖公德明宝庆中监行在都进
奏院奏对引书危微精一以朱子之说进尝知婺州苏
州提点江南西路刑狱为真公德秀所荐
   郑先生师尹
郑师尹字未详按建安郡守王氏遂撰建安书院记言
前守王公野以廖公德明之门人郑师尹为贤而开馆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460-0343a.png
迎之尤以蔡公元定之孙模为贤而移书致之会书院
成请蔡君典教事适公入觐郑以故归蔡亦忧去士不
能不觖望云 考蔡先生模已见蔡氏家学郑先生师
尹未详疑是延建人必当时表著者今附之廖公学派
待考
  (王氏遂撰建宁府书院记言淳祐三年夏前建安/守王野陛辞理宗命之曰游胡朱真流风未泯表)
  (宅里以善其民则予汝怿野再拜稽首奉命至郡/以游胡旧尝有祠乃创建安书院祠朱子而又以)
  (真西山配享请于朝许之按是时理宗淳祐元年/方幸学从祀周程张朱五子并求访遗书而于郡)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460-0343b.png
  (守到官之日训辞复及之故所在兴起书院独多/盖自端平初召用正人时称小元祐自是数年崇)
  (奖正学一时师席𩔖多名儒耆彦为紫阳文公派/泽故郑氏师尹蔡氏模自皆一时之选也再按王)
  (氏野王氏遂亦皆宗仰朱子之学王野为金华人/王遂为金坛人王野曾友教于蔡节斋父子王遂)
  (号潜轩曾撰节斋墓志序述学派源流阐/发特详二公宦学皆卓然者也附此备考)
  提刑杨澹轩先生方学𣲖
 按长汀斯时惟澹轩先生及紫阳之门外此寥寥亦
 风气初开之始也传称其清修笃孝行已拔俗到官
 操履刚正廉介不可干以私至论学之详朱子集中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460-0343c.png
 往复诸书可检也
   提刑杨澹轩先生方
杨方字子直长沙人清修笃孝行已拔俗隆兴元年登
进士调弋阳尉还特取道崇安参谒朱子面受所传未
赴改清远簿广廉宪姚孝资檄摄曲江以廉介刚直闻
改武宁丞秩满赵公汝愚帅蜀辟管机宜寻荐于朝召
对擢宗正寺簿乞外通判吉州淳熙末知建昌军召为
枢密院编修官首疏乞朝重华宫辞甚恳切宁宗立除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460-0343d.png
秘书郎出知吉州伪学禁兴坐汝愚朱子党罢居赣州
闭户读书学禁稍弛起知摄州至官未数月乞祠以归
嘉定更化召为右侍郎官进考功郎官操履刚正终与
时忤寻复去国越二年以鲠介老成除直宝谟阁提刑
广西循历属部发摘奸贪官吏重足而立至桂岭卒所
居植淡竹自号淡轩老叟学者称为澹轩先生所著有
寒泉语录
  (按朱子语录姓氏杨澹轩先生录语在乾道六年/庚寅所闻时朱子年四十一此为早岁及门记语)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460-0344a.png
  (录之最/早者)
   县令丘启潜先生鳞(丘方附/)
丘鳞字启潜连城人少师事杨澹轩方嘉定十三年特
奏名调赣县尉有廉声归值绍定寇发檄摄连城令画
计禦寇率民登东田石全活甚众招捕使陈韡奏其功
辟知建宁县侄丘方字正叔宝庆二年进士任宁都县
丞兴学课士有政声同受业于澹轩先生(闽书/) (黎氏/)
(撰邱先生书院记/) (汀郡选举志/)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460-0344b.png
  备考
黎氏士宏撰丘氏二先生书院记略曰连城踞万山中
重峦叠峙览奇者目不暇给矧东田数片石屹立一方
石之麓为宋儒丘二先生读书舍后人即其遗址祠以
祀之按郡县志丘鳞字启潜嘉定十三年进士侄丘方
字正叔宝庆二年进士同受业杨澹轩先生澹轩先生
为朱门高弟其时同学诸子罕出其右及学成归鄞江
考道问德与朱子往复辨论折衷至当载在语录者章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460-0344c.png
章可考二先生从之学尽得其传至启潜先生禦寇有
功辟知邵武军建宁县承直郎日与刘德言梁文叔冯
作肃吴大年叶直翁吴仲玉诸先儒切磋友善讲道不
倦溯其所从皆朱门嫡传也又曰吾独慨闽自龟山道
南后群英萃兴号为邹鲁名邦汀距延咫尺间何从学
者寥寥唯杨先生谒朱子受所传于前二先生从杨学
绍所闻于后倡明圣道引诱善𩔖汀人始知诗书礼乐
之学是先生德业未显于当时教化尚留于后世自是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460-0344d.png
士子争自濯磨敦伦纪励名节称先则古代有闻人孰
非二先生教泽之所遗耶
  林存斋先生宪卿学派
 黄氏日抄言晦庵先生没后公亦在高弟之列勉斋
 祭先生文称栗山之阳无百室之聚家弦诵而人缝
 掖又皆知义理之训公之教也又曰吾乡之士游晦
 庵之门晚岁能自守者不过三数人如公之醇厚质
 直乐善不倦则又朋友之所敬爱云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460-0345a.png
   林存斋先生宪卿
林宪卿字公度福州怀安人居大山长谷之中与世异
趋不妄交游慎择师友醇厚质直乐善不倦从晦庵先
生游知所自守以忠信见称于师门以义理化导乎乡
里年七十犹嗜学不衰学者称为存斋先生及卒黄勉
斋志其墓其徒吴宗万林士蒙皆知名(考亭渊源录/闽书)
  潘瓜山先生柄学派
 朱子答谦之书曰所示问目如伊川亦有时教人静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460-0345b.png
 坐然孔孟以上却无此说要须从上推寻见得静坐
 与观理两不相妨乃为的当耳按谦之在朱门为高
 弟其所问心性分别与夫静坐及存养数条俱为涵
 养本原切己功夫慈溪黄氏尝言晦庵没后闽中门
 人如潘谦之杨志仁林正卿林子武李守约李公晦
 皆在高弟之列以此知其选矣又按公之父滋从林
 先生之奇游闻晦庵讲道武夷遂命公兄弟从游皆
 以弱冠抠衣有道厉志前修盖贻谋有自来矣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460-0345c.png
   潘瓜山先生柄
潘柄字谦之怀安人父滋林公之奇高弟也黄勉斋尝
受业焉兄植字立之工于文不赴场屋励志潜修专以
务实为本兄弟承父命俱往事文公于武夷公称曰立
之有说得到处先生年十六即有志于道文公悉以所
学授之遂取圣贤格言为训又以吕氏乡约檃括继其
后凡存心养性之道律己治人之功条目具列终身所
行不出于此著易解尚书解学者称瓜山先生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460-0345d.png
  (按朱子语录姓氏潘瓜山先生录语在淳熙十年/癸卯以后所闻时朱子年已五十四此为中岁及)
  (门者闽书南考亭渊/源录 道 源委)
   苏先生国台
苏国台其先德化人曾祖钦迁于仙游父权从祖总龟
皆为名儒国台从瓜山潘公学
  杨信斋先生复学派
 考公平昔多讲贯于制度典章之学文公没后又从
 勉斋黄氏游称朱门高弟西山真氏莅官至闽于三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460-0346a.png
 山筑尊德堂以待之是时公年已老所造有更超然
 者矣
   杨信斋先生复
杨复字志仁福州长溪人朱子门人后又受业于黄勉
斋劲特通敏考索最精见者无不叹取陈师复称其学
问精深服膺拳拳真西山知福州即郡学创贵德堂以
处之著祭礼图十四卷仪礼图解十七卷又有家礼杂
说附注二卷学者称信斋先生(道南源委/录 闽书) (考亭渊源/)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460-0346b.png
   林先生桂发
林桂发福宁人父艾隐先生志晦庵之学子三宗旦如
坦皆有文名桂发受业晦庵之门人信斋杨公复以继
先志云东发黄氏震撰公父墓志略曰宝祐乙卯岁余
应乡书闻有高才卓识持衡风帘间者是为林公桂发
而未果识也余既窃第归君来从事府幕一见如平生
欢而末由款诲益也后四三年再会君吴门与语夜参
半君衮衮谈古今析义理如倾河汉不可休知其学必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460-0346c.png
有自来而未能悉也自是每见闽之士必问君家世皆
言君艾隐先生之子艾隐古学古心超然不与世接君
亦刻厉先志坐是偃蹇于世余于是益敬之后之又十
年余归自江西君适从事沿海制司之幕秩满赴班因
得请问艾隐先生详委君乃愀然言曰宦游日久先君
墓犹未铭正欲属之子余谢不能再三明日以其状来
又辞至再三皆不获乃敬为叙其事而次之
  朝奉李公晦先生方子学派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460-0346d.png
 文公尝言公晦资禀自是寡过然开阔中又须缜密
 宽缓中又须谨严先生曾与真文忠公为僚于泉山
 文忠公言公晦学邃而气平本经术明世用事之大
 者余必咨而后行其撰清源文集序言公晦仕泉时
 为郡守程公所嘱辑清源文集七百馀篇集成而某
 至又为先生子祝辞赞先生为朱门高弟观此知先
 生其有体有用之学者欤又虞邵庵撰云岩书院记
 其言曰先生祖子孙三世受学朱子之门当是时闽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460-0347a.png
 之学者比于邹鲁余得先生所为年谱序知其于朱
 氏之学确守而不变所谓豪分缕析致知力行盖终
 身焉云岩即先生讲学故处也今录其梗概著于编
   朝奉李公晦先生方子
李方子字公晦吕之孙少博学能文为人端谨纯笃初
见朱子谓曰观公为人自是寡过但宽大中要规矩和
缓中要果决遂以果名斋长游太学学官李道传折官
位辈行具刺就谒嘉定七年登进士廷对第三人调泉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460-0347b.png
州观察推官真西山为守称其学邃气平本经术明世
用每有大事必咨决而行暇则辨论经训至夜分不倦
故事秩满必先通书庙堂乃除先生曰是求也可乎哉
丞相史弥远怒之踰年始除国子录将选入官僚不少
贬以希合或告弥远曰此真德秀党也使台臣劾罢之
既归从游者盈门竟日危坐未始倾侧对宾客一语不
妄发虽奴𨽻亦不加诟詈然皆严惮之其学得诸心传
亲切超诣尝语人曰吾问学未能周尽幸于大本有见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460-0347c.png
此心常觉泰然不为物欲所渍若得真实务学之人发
明纲领斯道庶几不坠尔起辰州通判寻卒著有朱子
行状传道精语等书又有禹贡解朱子尝称许之宝庆
二年真公德秀官枢密与尚书袁甫进于朝特旨授朝
奉郎致仕与一子恩泽弟文子
  (按朱子语录姓氏李公晦先生录语在淳熙十五/年戊申以后所闻时朱子年已五十九此为晚岁)
  (及门者闽书名道南/源委 历代 儒传)
  蔡白石先生学派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460-0347d.png
 泉南人文之盛自紫阳文公倡兴同安继以白石蔡
 先生北溪陈先生宗主文公家法而士习翕然向风
 由是濂洛关闽之书家弦户诵号为紫阳别宗其时
 王梅溪真西山诸贤后先莅官至止主盟斯道人文
 愈著五百年来知朱真诸大儒之泽矣而白石北溪
 辅翼踵起之功未有表章者三山蒋氏闽学源流有
 议公及黄氏岩孙张氏巽郡中宜建以特祠者后之
 君子折衷详考必有取焉乾隆十三年戊辰七月初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460-0348a.png
 六日书
   蔡白石先生和
蔡先生和字廷杰晋江人愿从朱文公游以亲老不能
去勉友人陈易往受业数以书从易请质无虚日居白
石村丧祭酌古礼乡闾化之真西山守郡李果斋以文
公弟子佐幕议创书院于东湖延和为堂长会易镇不
果同时有北溪陈淳往来道泉学者勉留讲授一时如
同邑苏思恭王次传王隽黄必昌安溪郑思忱思永惠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460-0348b.png
安江与权永春卓琮黄以翼皆从先生与淳学先是郡
士专经者泥章句业文者竞浮华析理者驾玄虚自文
公导其源白石北溪浚其流条理明备讲论平实由是
关洛考亭之书家诵人习理学之盛号为紫阳别宗居
白石村学者称为白石先生著有易说
   监院郑景千先生思忱
郑思忱字景千安溪人授尚书于西溪李季辨解析精
诣生徒常百数嘉定三年以词赋领乡荐第一中第为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460-0348c.png
新兴令除遗利钱三百万再知崇安县以谮左迁浦城
丞谒真文忠公与语知其贤言于太守得复任知南恩
州历浙东参议雷变上封事言士溺苞苴习久难化民
坐困且盗宜去贪恤人节用蓄力除监登闻鼓院卒年
七十二公少年豪爽晚而和粹凝然有守君子也著有
诗书释按先生与景修先生思永皆从蔡公和与陈公
淳学时称紫阳别宗清溪传入朱门派系自二先生始
   郑景修先生思永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460-0348d.png
郑思永字景修安溪人好学笃行蔡白石爱其朴粹妻
以女从学终身著有易说(闽书/)
   王嵓父先生次传
王次传字嵓父晋江人善讲析指授生徒多贵显再预
荐不第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