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460-02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十七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朱子福州门人并交友
 按三山宋初诸贤踵起于时海滨四先生为之倡而
 刘氏执中陈氏祥道亦皆以经学名家嗣是洛学兴
 王氏信伯亲承指授林氏少颖亦师溯同源至紫阳
 文公丕振道南统绪共推及门高弟者勉斋黄氏一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460-0275b.png
 人而已至若陈北溪潘瓜山林正卿林子武诸公皆
 粹然正学渊源由是师法递习家传户诵步仰宗风
 灿日月而沛江河矣
   文清郑景绍先生昭先
郑昭先字景绍闽县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初授浦城主
簿自以未尝学问乃游朱子之门居官有惠政秩满之
京谒丞相葛邲邲曰君浦城郑主簿耶击贼不受赏吾
闻君名久矣擢知归安邑民爱之累官谏议大夫知枢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460-0276a.png
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进右丞相辞不拜卒之夕有大星
坠于故室谥曰文清昭先立朝累有奏疏言皆切直在
政府沈厚镇静以爱护人才振拔淹滞为己任景献太
子薨议建储昭先请以仁宗为法上意乃决会旱灾求
言同列有欲罪上书过直者昭先曰以直言求人乃以
言直而罪之耶所著有日湖遗稿五十卷真西山序其
文曰公天资宽洪而养以静厚平居怡然自适未尝见
忿厉之容于书无所不读而又喜闻义理之说故其文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460-0276b.png
章不事刻画而敷腴丰衍似其为人开禧初某将试词
学科见遗以诗所期甚远盖其辱知也旧矣(通志/) (道/)
(南源委/) (真文忠公集/)
   修撰陈北山先生孔硕(兄孔夙/)
陈孔硕字肤仲侯官人祖禧父衡皆为朱子所推重孔
硕刻志力学好古道以圣贤自期尝从张南轩吕东莱
游东莱死心丧三年后复偕其兄孔夙从学朱子于武
夷甚见器重盖孔硕能于心性上致力故朱子尝贻书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460-0276c.png
云婺州朋友专事闻见而于自己身心全无功夫彼陆
学固有似禅处每劝学者兼取其善云又朱子荅孔硕
书云所谓涵养也只要应事接物处之不失此心各得
其理而已亦即学规之意盖勖之也登淳熙二年进士
历处州教授以所闻于三先生者诱进后学多所成就
知邵武瑞金二县除吏部驾阁累迁将作监丞礼部郎
中知惠州提举淮东常平所至有古良吏风嘉定间金
人来袭遣子韡募死士合监军击破之移曹广西后丐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460-0276d.png
祠主千秋鸿禧观累召不起进秘阁修撰年几八十以
眉寿终以子韡贵赠太子太师孔硕素性严毅沈静有
守利禄不动其心出入中外垂二十年不肯少变所守
在朝数忤史弥远而与杨澹轩叶水心友善著有中庸
大学解北山集三十卷行于世学者称北山先生西山
真氏跋其帖称其辞章翰墨为近世第一兄孔夙庆元
五年进士
  (按吕东莱先生在淳熙八年没时朱子年五十二/矣北山从学于吕方从朱门疑在八年后是为中)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460-0277a.png
  (岁后及门者又朱子与陈肤仲第三书论科举之/学谓近年翻弄得鬼怪百出都无诚实正当意思)
  (一味穿穴旁支曲径以为新奇最是永嘉浮伪纤/巧不美尤甚而后生辈多宗师之此是今日莫大)
  (之弊今欲革之莫若取三十年前浑厚纯正明白/俊伟之文诵以为法此亦正人心作士气之一事)
  (也又云大学近修得益精密平实易启蒙太极西/铭通书解义学记诸书各一本云云考之年谱淳)
  (熙十五年始出太极通书西铭解义以授学者则/此书论科举之弊年正五十九已是暮年而彼时)
  (运会士风亦递/变矣道南源委)
   林择之先生用中(弟允中/)
林用中字择之号东屏古田人始从林艾轩光朝学后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460-0277b.png
登文公之门与建安蔡季通齐名文公每称为畏友尝
与何叔京书曰择之在此讨论其人操履甚谨思索愈
精大有所益张敬夫帅湖南文公偕用中往访之聚首
年馀有南岳倡酬集用中早厌科举业不求仕进石
宰尤溪延掌学政仅为一往士民率化而顽傲者亦莫
不翕服赵汝愚帅闽日过其门访以政事邑宰洪天锡
表其门曰通德学者称草堂先生著有草堂集
林允中字扩之用中弟亦受业朱子之门文公称其外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460-0277c.png
晦内明外朴内敏(三山新志/) (闽书/)
  (按黄氏海道南统绪辨正林用中为庆元之特科/考三山选举志亦同 再按朱子大全集于乾道)
  (二年撰林用中择之字序似初见先生者时朱子/年方三十七三年往长沙即令侍行是时延平先)
  (生初没文公方讨论中和之旨集中前后与择之/往复并别集数札多阐道微言 再按朱子与林)
  (师鲁书云去年林择之不鄙过门以讲学为事怪/其温厚警敏知所用心皆如老于学者因扣其师)
  (友渊源所自则得三人者焉曰程深父曰林熙之/而其一人则芸斋公之子师鲁云又与择之书云)
  (某奉养粗安旧学不敢废得扩之朝夕议论相助/为多又曰某忧苦如昨至节复不远痛割不自堪)
  (幸朋友不鄙弃责以讲习匆匆度日且复支持耳/扩之来此相聚极有益其专志苦学非流辈所及)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460-0277d.png
  (但于展拓处终未甚满人意耳又曰讲学之功比/旧却觉稍有寸进以此知初学得些静中工夫亦)
  (为助不少尚恨未免泛然应接不得专一于此耳/读数札似乾道间往复者又与何叔京书云今年)
  (有古田林君择之者在此相舆讲学大有所益区/区稍知复加激厉此公之力为多也数书皆有奉)
  (亲遣日之语疑在乾道五年以前之/札择之及门与何叔京皆相先后)
   林鲁山先生师鲁
林师鲁别字鲁山古田人朱子门人其父与韦斋公友
善朱子跋其遗文云先君子志尚高洁不妄与人交盖
尝避地福之古田得芸斋林公而与之游爱其学识行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460-0278a.png
谊有以过人而惜其且将湮没无闻于世也及仕于朝
为之延誉甚力然竟不及试用识者恨之某侍侧久闻
大略近得其临终手书数十百言戒其家无用浮屠法
然后知其所学之纯所守之固见于死生之际又如此
云师鲁品行纯笃讲学得朱子遗规林用中师事之
  (按芸斋为师鲁先生父别号也其名未详芸谷似/为师鲁号尝考朱子别集乾道五年祭林芸谷师)
  (鲁文云昔先君与芸斋先生游而吾师鲁又不鄙/其愚尝不远数百里遇我于潭溪之上盖将从容)
  (讲学以进于斯道云又朱子跋芸斋遗文称师鲁/为鲁山又与林熙之书曰惜师鲁美才高志未克)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460-0278b.png
  (有成朋从零落/道学寡助云)
   林丕显先生谟
林谟字丕显连江人始与吕东莱师事林之奇为同舍
生而年又长于东莱及东莱讲学授徒谟竟屈首受业
东莱曰此闽中瑞物也后参谒朱子以乏资且老不得
时见闻乡人有从朱子学者辄造门扣问无论晚辈郡
文学以礼延致之数日而归曰向者违亲而赴金华为
道故也今又安能舍亲为人耶凡训诲诸生必举其立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460-0278c.png
志用力者勉焉(道南源委/)
   余占之先生隅
余隅字占之古田人朱文公高弟学问警敏与林用中
齐名吕东莱黄勉斋相与往来讲明义理著有克斋文

  (按朱子别集答林择之书云二余在此日久占之/警敏彝孙淳静皆可喜但亦未敢与说向上去恐)
  (别生病云又书中有云尤溪学记及克斋记按年/月在乾道八年九年撰时文公年方四十三四此)
  (书自是九年以后则属淳熙改/元之岁矣二人似早及门者)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460-0278d.png
  林熙之先生大春
林大春字熙之古田人朱子门人尝题十六字云仲尼
再思曾子三省予何人也敢不修整号慥斋家世宗尚
理学子孙以文行世其家朱子曾赠之诗曰君行往返
一千里过我屏山山下村浊酒寒灯静相对论心直欲
到忘言仁体难明君所疑欲求直截转支离圣言妙蕴
无穷意涵泳从容只自知天理生来本不穷要从知觉
验流通若知体用元无间始笑前来说异同十年灯火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460-0279a.png
与君同谁道年来西复东不学世情云雨手从教人事
马牛风(三山新志/) (朱子大全集/)
   司法蒋彦礼先生康国
蒋康国字彦礼古田人绍兴三十七年进士尝从朱文
公讲论文公楚词集解多资之官饶州司法学者称鼎
山先生(道南源委/)
   助教郑惟任先生申之
郑申之字惟任长乐人乾道五年进士国子监助教朱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460-0279b.png
子避伪学禁至长乐申之从之游教授于乡及门甚众
立文行忠信四斋以处之朱子扁其所居楼曰聚远(三/)
(山新志/)
   文定郑信之先生性之
郑性之字信之侯官人弱冠游朱文公之门嘉定元年
进士第一授平江军节度判官召对以圣学教太子为
先除秘书正字轮对乞强国势宜专大帅之权久边守
之任至万馀言累迁知袁州召入言执政出一言侍从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460-0279c.png
之臣间有忠愤不然者则立中伤之使人人钳口此非
国势之福时东宫虚位乞早定大计宁宗嘉其请后知
赣州改知隆兴府以宝章阁待制提举玉隆万寿宫进
文华阁待制提举上清太平宫进敷文阁待制知建宁
府端平元年召为吏部侍郎入对言陛下比者大开言
路以通塞蔽诸臣心苟爱君谁不欲言言不切直何能
感动譬如积水久壅一决其势必盛其声必激故言者
多则易于取厌言之激则难于乐受若少有厌倦动于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460-0279d.png
词色则谗谄乘间或不自知所奏凡二千馀言擢左谏
议大夫言台臣交章互诋愿陛下鉴古今天下安危之
变君子小人消长之机公以处之若有关国体有补治
道有益主德言之过激夫亦何伤拜端明殿学士签书
枢密院事累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加观文殿学士
致仕宝祐二年卒谥文定性之所至为民去害就利尤
务崇化厚俗民有骨肉争讼者辄晓谕谆切不事刑威
立朝正直忠厚无所附丽有端平奏议及与陈均同修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460-0280a.png
宋编年备要行于世(闽书志考亭渊源录/山新) (通志/) (三/)
   曾诚叟先生逢震
曾逢震字诚叟闽县人幼读书过目成诵慨然有求道
志与郑性之俱从朱文公学耻为场屋之文胸中涣然
洞见道体经史百家无不窥究𨼆居道山家事有无不
问也尝自编录其诗文名月林丑镜(闽书/) (三山新志/)
   陈自修先生枅
陈枅字自修福州长乐人祖宋霖为同安令与文公为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460-0280b.png
僚友枅因从游有所录问答(道南源委/)
   潘立之先生植
潘植字立之福州怀安人父滋为林拙斋门徒素务学
至老不倦闻乡闾之善士辄折辈行率其子从之游后
闻晦庵讲道武夷遂命植往师事之植遂与其弟柄不
远千里从于武夷植少颖悟读书不数过辄成诵为文
语意雄健流辈推先尤嗜史学自载籍以来上下数千
年反覆耽玩其于兴亡治乱是非得失之故贯穿出入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460-0280c.png
如指诸掌时方交驰于射策决科之习而植与其弟皆
以弱冠抠衣有道厉志前修回视故习若将浼已侪辈
至有高谈性理下视程文之诮不顾也家居日以濂洛
诸书磨砻浸灌暇则徜徉林壑间以觞咏自娱闺庭之
间怡怡如也弟柄见本学派(考亭渊源录/)
   县尉林子武先生夔孙
林夔孙字子武古田人从朱文公游文公曰子武是有
思量的命作堂长尝与讲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及继善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460-0280d.png
成性之说又与同邑余隅程若中为心友党禁起学者
惧祸更事他师独夔孙与傅定从文公讲论不辍文公
易箦之际谓之曰道理只是如此且须做坚苦功夫嘉
定中特奏名为县尉有书本义中庸章句并蒙谷集行
世丞相江万里尝从学为序之(闽书源道南源委/亭渊 录) (考/)
   贡士郑成叔先生文遹
郑文遹字成叔闽县人嘉泰甲子贡士幼而聪慧少长
刻苦为学口诵手抄昏夜寒暑不辍初治春秋心悟经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460-0281a.png
旨操笔成文自谓文词记问未足以为事业及得周程
张子之书玩之有得怡然自适闻黄干得文公之传遂
受业焉干称文遹襟度夷旷知识闿爽爱而敬之尽告
以所闻尝语曰成叔苟非其义虽禄之万钟而不受人
以为信后遂与俱登文公之门交游皆当世善士文公
晚年编集仪礼经传分畀门人而以丧礼委文遹乃为
考经證传旁通子史引比条律纲目凡例纤悉文公见
之大喜曰直卿称成叔之贤且好学今果然文公殁干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460-0281b.png
以汲引后学为己任贻书云乡闾朋友渐知义理者多
更赖成叔振拔激昂之使师传不废莫大之幸也与同
志共立规约大要欲明义利谨操守以厚风俗其事多
文遹所定以其素行足以励众也文遹深观默养玩索
益精读书有未解者危坐终日以思至忘寝食及既得
之犹沈潜反覆必极其趣而后已尝观周子太极图而
悟孟子性善之旨本于大易继善成性之说曰荀扬之
徒妄生异论岂知性哉所著有易学启蒙或问礼记集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460-0281c.png
解丧礼长编有庸斋集遗书凡五十卷(考亭渊源录/闽书)
   程宝石先生若中
程若中字宝石古田人嘉定十六年特奏名从文公学
躬行无伪礼度不遗子孙侍侧冠服肃然著有槃涧集
(道南源委/)
   山长林正卿先生学蒙(弟学履/)
林学蒙字正卿一名羽永福人初从朱子游后卒业于
黄勉斋伪学禁起筑室龙门庵下讲明性命之旨陈师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460-0281d.png
复守延平作道南书院聘为堂长朔望设讲席执经座
下者数百人及师复去任学蒙亦浩然引归诸生挽留
之不可生平识趣高明文足以发义理行足以激贪懦
凡所讲论易说朱子皆然之著梅坞集弟学履字安卿
亦朱子门人(道南源委/) (闽书/)
  (按朱子语录姓氏林正卿录文公语在绍熙五年/甲寅以后所闻时朱子年六十五此为晚岁从游)
  (所闻者其弟学履录语在己未所闻朱子年已七/十矣至及门年岁早暮未详待考再按真文忠公)
  (请三士入尊行堂有云山郑先生梅坞林先生信/斋杨先生梅坞疑即正卿先生也信斋已见本学)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460-0282a.png
  (派云山郑/公待考)
   许幼度先生俭
许俭字幼度闽清人朱子门人以孝友教家三世不分
异丞相郑性之书孝友扁其堂林羽为之记(闽书/)
   黄仁卿先生东
黄东字仁卿闽县人按朱子与仁卿书略云所示春秋
大旨甚善此经固当以类例相通然亦先须随事观理
反复涵泳令胸次开阔义理贯通方有意味若便一向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460-0282b.png
如此排定说杀正使在彼分上断得十分的当却于自
己分上都不见得个从容活络受用则亦何益于事邪
大抵不论看书与日用功夫皆要放开心胸令其平易
广阔方可徐徐旋看道理浸灌培养切忌合下便立己
意把捉得太𦂳了即气象急迫田地狭隘无处著功夫
也此非独是读书法亦是仁卿分上变化气质底道理
也然看春秋外更诵论孟及看近思录等书以助其趣
乃佳若只如此实恐枯燥难见功耳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460-0282c.png
  (按黄仁卿先生以下诸贤未详事实今就大全集/问答录出亦略得当日求师问学大槩耳馀一二)
  (未得/全录)
   陈与叔先生梦良
陈梦良字与叔长乐人按朱子大全集梦良问云子在
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程子曰自汉以来儒者
皆不识此义此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也纯亦不已乃
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窃意其要
在谨独莫是功夫无间断否答曰川流不息天运也纯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460-0282d.png
亦不已圣人之心也谨独所以为不已学者之事也又
问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集注以上一截说仁之体下一截说
仁之术而程子于此二截乃合而言曰欲令如是观仁
可以得仁之体答云程子合而言之上下句似不相应
不若分做两截看然惟其仁者之心如此故求仁之术
必如此也(朱子大全集/)
   余彝孙先生范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460-0283a.png
余范字彝孙古田人按朱子大全集范问云有忧有惧
者志不胜气气反动其心若志立则气定矣故曰内省
不疚夫何忧何惧答曰有忧有惧者内有所慊也自省
其内而无所病则心广体胖而何忧何惧之有夫子之
语固已明白完备今以志立气定为言则是未尝熟复
本文而别生枝节也又问曰文中子曰仁义教之本先
生以是继道德此先道德而后仁义之说也答曰此说
得之(朱子大全集/)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460-0283b.png
   黄升卿先生杲
黄杲字升卿闽县人有辛亥问答
   唐先生
唐晔闽县人
   萧先生长夫
萧长夫闽县人
   林先生充之
林充之古田人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460-0283c.png
   林先生好古
林好古古田人
   程先生深父
程深父古田人
   林先生仁实
林仁实永福人
   陈彦忠先生士直
陈士直字彦忠闽清人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460-0283d.png
  (按彦忠先生为朱子门徒仅见姓氏馥家藏先公/所遗朱子墨迹一轴书赠人诗一首后云考亭朱)
  (某题赠门人彦忠彦孝昆玉同榜登第其诗云秋/闱春榜两同年昆玉连登岂偶然青领乍辞芹泮)
  (路绿袍新醉凤池筵东南文运今方盛虞典人才/古独先忝我师儒真不负长歌喜极为重编此书)
  (为赠彦忠彦孝昆玉二人登第而不系姓考闽中/只三山志有陈正直字彦忠又不列选举且彦孝)
  (亦不著姓名至他省诸门徒无从寻访今姑附陈/氏士直姓氏籍贯下至其诗之真否待共订之其)
  (字迹笔画用草笔写就与文公平昔刻本翰墨似/若一辙谨识疑于后云○再考朱子大全续集有)
  (与叶彦忠一札三段论易传并属校/学疑亦门人之列未知孰是待再考)
   秘监陈元雩先生宋霖(以下交友/)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460-0284a.png
陈宋霖字元雩一字元滂长乐人登绍兴五年进士知
同安日适朱子为簿日与讲明经义朱子称其能躬行
实践后升秘监书问往来不绝孙枅受业朱子之门当
时为朱子所友者又有古田程伯荣沈有开傅子渊(三/)
(山新志/)
   县丞邓楚材先生林
邓林字楚材福清人年十五以诗义魁乡校淳熙五年
进士登第调太和簿一时如陈止斋朱晦庵吕东莱戴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460-0284b.png
少望皆与之游凡三上书极陈朝政时议欲授以中都
干官或曰邓林若在中都此谤议之府也遂改石城丞
有虚斋文集行世(闽书/) (三山新志/)
   程良弼先生伯荣
程伯荣字良弼古田人与同邑苏龟龄沈有开传子渊
皆友于朱子(闽书/) (三山新志/)
   著作郎郑自明先生鉴
郑鉴字自明连江人乾道间补太学生扣阍言鞠毬事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460-0284c.png
淳熙初释褐除太学正入对孝宗谓龚茂良曰郑鉴议
论甚切召试馆职对策论大臣权倖干政孝宗复深嘉
之除校书郎迁著作郎权郎官屡引对言时政为时相
所恶遂乞外出知台州陛辞劄七上孝宗为改容及辞
东宫太子语之曰前后讲论无如侍讲直切后卒朱文
公祭之文有云伟哉自明凛乎有古争臣之风求之近
臣则措之邹陈之间而无怍者也(闽书/)
  (按经籍考郑思孝曰先高祖讳鉴字自明号植斋/赘于丞相陈正献之家遂家于莆事孝宗朝忠荩)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460-0284d.png
  (极谏当时晦庵南轩东莱诸贤深敬之三十岁/释褐三十八岁即世今所存者惟易经一部)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