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二乐亭集附录
二乐亭集附录 第 x 页
二乐亭集附录
 [行状]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1H 页
文景公行状[申光汉]
谨按公姓申氏。讳用溉。字溉之。公之尝自号者四。号二乐亭。号松溪。号休休子。号睡翁。公本系出高灵县椽吏。为高灵人。九世祖成用。始举第业家。成用生康升。康升生仁材。仁材生思敬。思敬生德邻。皆仕高丽。德邻生包翅。始事我 朝。官至通政大夫。工曹参议。包翅生嘉靖大夫。工曹左参判,同知春秋馆事, 世子右副宾客讳樯。于公曾祖考。是生文忠公讳叔舟。以故追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高灵府院君。自文忠公以上八世。并举文科。多以翰墨名世。至文忠公。累建大勋。官至输忠协策靖难同德佐翼保社炳几定难翊戴纯诚明亮经济弘化佐理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春秋馆,艺文馆,弘文馆,观象监事。礼曹判书。高灵府院君。其事业文章。轩轶于世。以光前烈裕后昆者。俱载保闲斋集中行于世。公皇考讳㴐。实文忠公第二子也。初以门荫补官。特见 世祖眷遇。为都承旨三年。超嘉靖大夫。出观察咸吉道。死于李施爱乱兵。以公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1L 页
秋馆,观象监事。观察公娶右军司勇丁湖之女。以天顺癸未十月辛丑生公。公生而英拔俊迈。已识其非凡儿。早孤。养于文忠公第。文忠公授以孟子七篇。公读过四五讫。便成诵。久蕴而无所遗。文忠公大器异。遂名而字之。加训诲树立。年十三四时。就学于郑孝恒之门。俨如成人。郑之门号多贤材。郑尝讲质经史。试诗赋。无出公右者。未冠。游成均馆。博问强记。日有所就。学中目为巨擘。弱冠后一年癸卯。赴司马试。一举两试。俱捷第二等。升上舍。自是力为文章大肆。工草隶善射御。未解褐。已有将相之望。戊申春。 成庙幸学。祀文宣王讫。 御明伦堂。限刻亲试。得四人焉。公中丙科第一人。即日。 赐冠盖袍笏。游街以宠之。成化年间。以父观察公死于国。有 命超公数资。授西班职事。以故初授启功郎。权知承文院副正字。寻以选授弘文馆正字兼 经筵典经,春秋馆记事官。是冬。加阶务功。己酉冬。加阶宣务。庚戌春。由正字升为著作兼 经筵说经。辛亥夏。由著作升为博士。兼 经筵司经,春秋馆记事官。寻又升为副修撰,知制 教。馀如旧。秋。又升为修撰。馀如旧。时 成庙重儒术。妙选一时除馆职。日三 御经筵。与之讨论皇王帝霸以出治。非宏才博学者。亦难称是职。公久处左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2H 页
右。不形直。不隐忠。从容启沃。赞襄弘多。 成庙至解 御衣以衣之。其见宠眷如是。冬。选授吏曹佐郎。仍 赐暇读书。乃依 世宗朝故事也。 世宗患时儒不务弘远。得科名而画。 命拣年少聪敏文臣。俾 赐之暇读书。经纶大材。用是辈出。 成庙稽旧典。重是选。优于馆职。修龙山之废佛寺。号为读书堂以处之。遣中使宣劝。殆无虚日。公与在选诸儒。攻苦钻坚不少懈。公之有施于世者。实基乎此。壬子冬。试文臣才于廷。公首焉。特加宣教阶。未几。又加阶承训。甲寅春。加阶承议。夏。授司宪府持平。以言事。左授平韨署令。冬。复除吏曹正郎。盖重铨选也。乙卯夏。加阶奉训。 成庙升遐。设殡殿都监。以公拟郎。至是卒事。赏以资。未阅月。又加阶奉直。秋。吊祭赙诰至自 中朝。设迎接都监以礼使。择练于礼赡于词华者以拟郎。公亦与焉。使还。加阶通善。丙辰夏。加阶通德。又加阶朝奉大夫。冬。兼承文院校理。承文院掌事大文书。为任又重。而公得兼之。丁巳春。加阶朝散。又加阶奉列。授议政府检详兼春秋馆记注官。馀如旧。寻又超中训阶。初。李施爱反吉州。诳诱州人。劫杀观察公于咸兴府。时公尚幼。既长。痛父死非辜。拜疏 阙下。愿得仇人以复雠。 上虑或惊摇北人。不许。至是公知仇人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2L 页
至都中。乘夜格杀之道上。甘心焉。三省将鞠杀人者。公欲往首。大夫人力止之。 朝廷亦知。义而置之。夏。升本府舍人兼春秋馆编修官,承文院校勘。秋。丁母忧。庐墓三年。时称善居丧。戊午。士林祸起。一时名流。多诛死窜谪。辞及于公。公在服且病。舆至于京。时鞠狱宰臣。无与公忤者。仅获免。己未冬。服阕。授弘文馆校理,知制 教兼 经筵侍读官。俄升本馆副应教兼艺文馆应教。馀如旧。旧例艺文应教。必择将主文衡者授之。如未得人。宁阙其位。时议归公。故兼是职。庚申夏。授司宪府掌令。封章奏事。言论切直。多忤燕山主旨。秋。左授忠勋府经历。时燕山主政未甚荒。不久。复除司谏院司谏。因事善规。上补主失。弹劾百僚。非公所性。时谓得谏臣体。由司谏升授内赡寺正。又入为弘文馆直提学,知制 教兼 经筵侍讲官,春秋馆编修官。冬。加阶中直。辛酉春。加阶通训。以内臣出观庆尚道漕运便否。在道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有旨召还。是年。由同副升右副。由右副升左副。兼带并如旧。壬戌春。转右承旨兼春秋馆修撰官。馀如旧。夏。由右而左。馀如旧。秋。由左而都。兼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馀如旧。凡为承旨二载。出纳克允。然燕山主惮公方直。冬。以特旨出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3H 页
为忠清道水军节度使。虽加阶嘉善。实贬也。公在水营。修明军政。百废俱兴。吏卒安之。岁且周。以疾辞。就散秩。癸亥秋。拜同知中枢府事。冬。拜刑曹参判。公久任文翰。虽不亲吏事。天资超迈。剖决如神。狱讼是理。俄拜礼曹参判。甲子夏。差 圣节使赴 京。燕山主已败度礼。斥杀朝臣不已。公还未入京。亦见夺官。听其所之。寻被囚系。几危者数。竟谪于全罗道之灵光郡。丙寅秋。今 上反正。自谪所召拜佥知中枢府事。至则已迁拜刑曹参判矣。是秋。兼同知 经筵事。冬。兼弘文馆提学。丁卯春。兼同知成均馆事。身兼众职。时论洽然。 上亦眷倚。人知公将大用也。未久。主文衡无其人。佥曰。非公则不可。 上特超公资宪大夫。拜知中枢府事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兼 经筵如旧。 上承大乱之后。新临 宝位。慨然欲反废政由旧。公每入侍 经帷。知无不言。中兴正始之初。公与有功焉。秋。昌山府院君成公希颜。为奏闻使赴 京请 诰命。公副焉。行至牛家庄。河水始冰不可渡。公亲斩管苇。欲填河而渡。成公止之曰。下多有人。不须自苦如是。公曰。王事有程。当以身先。成公亦从。下争趋之。即成平陆。是行。得竣事而还。 上特赐原从功臣号。给土田臧获有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3L 页
差。其 教书曰。事君尽忠。臣子之节。有功必赏。王者之典。顷遭国运之中否。而致庙社之将倾。幸赖忠义之臣。旋复 祖宗之旧。俾予寡躬。入缵大统。一邦以定。鸿基永固。是虽臣民推戴之力。实由 皇明锡命之加。时于往来之际。不惮跋涉之艰。竟蒙 天允。以成大庆。予实嘉之。其敢忘哉。当录原从之功。庸示报答之义。冬。拜工曹判书。馀如旧。戊辰春。拜议政府右参赞。与闻军国重事。秋。典礼难其人。迁拜礼曹判书。馀如旧。俄又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冬。拜议政府左参赞。馀如旧。己巳春。拜吏曹判书。馀如旧。权衡一时人物。颇使轻重得宜。庚午秋。复拜礼曹判书。馀如旧。时三浦居倭。怨边将失抚。屠陷边邑。 朝廷遣使逐而绝之。日本国。为对马洲屡遣使请和。公实掌其议听其和。而减其岁船半。倭至今不敢逾约。辛未春。掌试取姜台寿等十六人。秋。兼知 经筵事。癸酉春。取韩忠等十人。夏。拜司宪府大司宪。公为宪长仅逾月。善取公议。裁用其中。纲纪以布。俄升正宪大夫。兵曹判书。馀如旧。秋。又取表凭等三十三人。冬。升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兼判义禁府事。馀如旧。始为贰宰。甲戌夏。 上幸学。横经问难。设明经科。公为侍讲官。取崔灏等四人。乙亥春。复拜兵曹判书。馀如旧。昌山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4H 页
成公病且卒。 上遣内臣。问以后事。荐公及今领相郑公光弼自代。 上更欲历试。有是 命。公再判兵部。军务之烦。号称难治。公顾眄指挥。郎舍无停笔。须臾而毕。老吏胥缩手咸骇。服公才之敏也。秋。掌试取张玉等十五人。丙子春。拜议政府左赞成。馀如旧。夏。升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馀如旧。未几。力辞文衡之任。 上亦不欲以此烦公。 允之。国家久废议政府署事法。虽置三公。实无所统。为相者亦存形迹。不肯以身当国。朝纲由是而不立。言者多以为可复旧法。遂下其议议政府。公与领议政郑公光弼请从言者。自是身总庶政。竭诚辅理。 上亦锐志。远法唐虞。期复古治。而公包容一世。取人为善。援经拟道。黼黻王猷。其所施设。不可殚记。有史氏存。是春。掌试取金庾信等三十三人。秋。设重试科。又取郑士龙等三人。丁丑夏。 大妃不豫。以内医提调。夙夜在 阙。调进药饵。及有喜。 赐鞍马。戊寅春。升议政府左议政。馀如旧。是夏。公病在家。适地震为灾。上书辞职。引古證今。兼陈时事。辞意恳至。 上不允辞职。 批答曰。省所上辞职状。引病乞退。以避贤路。辞具悉。相臣之寄。安危所系。君主之托。棐迪是资。责望既深。去就亦难。岂因小疾。遽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4L 页
欲辞解。卿厚德镇浮。清规映世。岩廊之望。素具于僚庶。经济之手。已试于台铉。政当予求治之急。深赖卿弼迪之勤。虽言婴疾。调治有期。敢副牢辞。股肱无人。况两鄙多忧。仍三岁遭旱。生民之虑。军国之谋。岂予独理。必资长算。不可以一身微病。乃欲辞国家重荷。勉加药石。冀速治疗。爱一身求解剧务。是虽卿之深恳。为万民图任旧人。兹乃予之至情。及疾瘳就职。公亦衰矣。己卯夏。掌试取金湜等二十八人。秋。患胀證。上书乞骸骨。 上不允。 批答曰。人之动止。由乎股肱。国之安危。系乎宰相。未闻去肱而成人。岂云无相而为国。历观倚任之道。咸重进退之际。卿才识挺拔。文章赡富。决疑辨难。如灼龟而定吉凶。理烦应机。若运斤而破盘错。自先朝而负名。逮寡躬而著劳。遂跻三事。始卜众望。方期君臣之同心。窃效唐虞而并殷。化俗急于转圜。进贤剧于拔茅。任老成之在位。动为心膂。揽谟猷之陈前。发为施措。盖相须之如斯。岂独运而能成。何意一疾而引辞。遽欲全身而释负。勿药当除。延旬月而可效。悬车尚遥。据典礼而难副。非卿志之苟退。实予诚之未孚。勉思大义。毋怀固避。书再上。 不允。 批答曰。召老告归。周公陈义而勉留。汲直卧痾。武皇增告而惜去。进退之际。理乱所系。苟进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5H 页
之而不慎。将退焉而无难。畴与图理。亦应底乱。卿任当鼎轴。材挺经纶。纳讦谋而不居。深得大臣之持体。识变通而无滞。允协寡人之望治。朝廷倚以为蓍龟。士林仰以为袖领。何一疾而阅月。致再辞而陈恳。如济川而辍楫。岂冀利涉。若理形而翳鉴。自觉终丑。予之相须者如斯。卿之厌烦者未已。兹用当食辄吐。当寝屡惊。姑谢机务之关决。务亲医药而保颐云云。公疾弥留。三上书恳辞。 上遣翰林还状。 不允。命内医给药饵。屡遣承旨问疾。病革。遣承旨洪彦弼问所欲言。公已不省矣。翼朝卒。正德十四年十月初三日也。享年五十七。讣闻。 上震悼。停朝韨三日。别 赐赙有加。服既成。遣承旨吊其孤。寻又 赐祭。公天资豪爽。器宇坦易。自少笃志于学。聪明博达。因文有见。颇合道美。其为人。望之毅然若不可犯。即之温然。口不喜道人恶。清浊无所失。朋友若责其无廉隅则曰。不须平时与人崖异。当遇事见志。及立朝。介然无所苟。性勤。虽遇疾患。未尝废公事。其待人也。不以亲疏。不以穷达。一出至诚。虽舆台下贱。俱得其欢心。其为文也遒劲简古。初若不拘思。语多惊人。凡为人著碑碣。不虚美。不隐恶。时之人。必得公语以为神道荣。尝撰续东文选,三纲行实刊行于世。暇日。某得谒公。公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5L 页
方翛然坐书室。因语及时事。某告公曰。近多侍公入 经帷。 上屡加公敦勉。倚公偏深。公宜竭诚以答知遇。公谦曰。士生于世。虽遇昏主。必欲引以当道。况遭逢 圣明。志在尧舜。岂不欲云云。第恨少无学力。材识愚下。靡有丝毫裨补尔。因泣下沾襟。亦可见公忠款也。于其卒。士林莫不嗟惋失其依。公之存没。不可谓不关世数云。从弟折冲将军,佥知中枢府事,知制 教申光汉。谨状。
二乐亭集附录
 [墓志]
  
墓志[金诠]
公姓申。讳用溉。字溉之。系出高灵。十世以上。县吏无籍可传。九世以下。曰成用。曰康升。曰仁材。曰思敬。曰德邻。皆仕高丽。德邻生包翅。始入 本朝。仕至通政大夫。工曹参议。参议生樯。嘉靖大夫。工曹左参判。参判生叔舟。是为文忠公。累策大勋。官至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高灵府院君。文章事业。焕赫 四朝。有海东诸国记,保闲斋集行于世。其次子㴐。为 世庙眷遇。由都承旨出为咸吉道观察使。死李施爱乱兵。是公之考。妣夫人。右军司勇丁湖之女。以天顺癸未生。文忠梦异有岳降之祥。名曰白岳钟。即其所居之北有白岳而名之。果英拔俊迈非凡儿。五岁而孤。文忠遂教育之。授以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6H 页
孟子七篇。读过数遍便成诵。又能久蕴而无所遗。文忠大异之。更名而字之。加训诲纯至。成童。就郑孝恒之门学焉。郑尝称诸弟学业文艺无出公右者。遂游成均。才逾弱冠。已升上舍。自是文学目富。工草隶善射御。未释褐。侪辈推其将相之器。戊申春。 成庙幸学祀先圣。遂 御明伦堂试多士。顷刻而取得四人。公为丙科第一人。即 赐冠盖袍笏。游街以宠之。初授承文院权知正字。寻选入弘文馆为正字。为著作。为博士。为副修撰。凡四年间。启沃已多。 成庙至解 御衣以衣之。辛亥冬。授吏曹佐郎。 赐暇读书。依 世宗朝故事也。 世宗尝拣年少聪敏文臣。俾赐之暇。讨论经史。宏博之才。用是辈出。 成庙稽旧典重是选。优于馆职。公与在选诸儒。攻苦钻坚不少懈。才名籍甚。壬子冬。廷试文士。公居首。 特加宣教阶。甲寅夏。拜司宪府持平。以言事左授平韨署令。俄迁吏曹正郎。至丙辰夏。加朝奉大夫。丁巳春。拜议政府检详。初。李施爱反吉州。观察公遇害于咸兴府。至是有言仇人尚在北方。公拜疏愿复雠。 成庙虑惊北人。不许。公诇知仇人至都中。乘夜格杀之道上。三省将鞫杀人者。公欲自首。大夫人力止之。 朝廷亦知。义而置之。夏。升本府舍人。秋。丁母艰。庐墓三年。时称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6L 页
善居丧。戊午。遭士林之祸。在服逮系。一时名流。多诛死窜谪。公以无忤得免。己未冬。服阕。拜弘文馆校理。俄升副应教兼艺文应教。 国法。艺文应教。必择将主文衡者为之。无其人。宁阙其位。时议归公。故兼焉。庚申夏。授司宪府掌令。章奏切直。多忤燕山主。左授忠勋府经历。秋。复除司谏院司谏。仍升内赡寺正。转入为弘文直提学。俄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历转至都承旨。凡二载出纳惟允。燕山惮公方直。特出为忠清道水军节度使。虽加阶嘉善。实贬也。公至水营。修明军政。吏卒安之。岁且周。辞疾就散秩。癸亥秋。拜同知中枢府事。冬。拜刑曹参判。俄拜礼曹参判。甲子夏。充 圣节贺使赴 京。燕山已荒甚。斥杀朝臣不已。公还未入境。亦见夺官。寻被囚系。竟谪于全罗道灵光郡。丙寅秋。 主上反正。召拜佥知中枢。未至。已迁刑曹参判。自是。同知 经筵,弘文提学,同知成均。清班无不兼之。时论洽然。时文衡久无主。佥曰。公其人也。 特超资宪。知中枢兼弘文,艺文大提学。 上承大乱之后。新临 宝位。公入侍 经帷。知无不言。正始之初。裨益弘多。丁卯秋。昌山府院君成公希颜为奏闻使请 诰命。公副焉。行至牛家庄。河水始冰。不可渡。公亲斩管苇。欲填河而渡。成公止之曰。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7H 页
下多有人。何自苦如是。公曰。王事有程。当以身先。成公亦从。下争趋之。即成平陆。是行。得竣事而还。 上特赐原从功臣号。给土田臧获有差。冬。拜工曹判书。戊辰春。拜议政府左参赞。己巳春。拜吏曹判书。权衡一时人物。咸得其宜。庚午秋。拜礼曹判书。时三浦倭失抚。屠陷边城。 朝廷遣偏师。逐而绝之。日本听对马之请。屡遣使请和。公实掌其议许和。而减其岁船之半。倭不敢逾约。癸酉夏。拜司宪府大司宪。逾月而纪纲以张。俄升正宪兵曹判书。冬。升崇政议政府右赞成兼判义禁府事。乙亥春。复拜兵曹判书。时昌山成公为首相。病且卒。 上遣承旨。问以后事。荐公及郑光弼以自代。丙子春。拜左赞成。夏。升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事。遂力辞文衡之任。与领议政郑光弼。同心辅政。从言者复署事之法。兼总庶政。竭诚殚虑。包容酬酢。取人为善。得辅相之体。戊寅春。升左议政。夏。公病在第。适地震。上书辞职。兼陈时事。词意恳至。 上批答不允。己卯秋。患胀。上书乞骸骨。 批答不允。书再上。又 批答不允。三上书乞解。 上遣翰林还其状。 命内医给药饵。屡遣承旨问疾。病革。遣承旨洪彦弼问所言。公已不省。是十月三日也。享年五十七。讣闻。 上震悼。辍朝三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7L 页
日。别 赐赙。遣承旨吊其孤。又 赐祭。卒之明年庚辰二月甲申。礼葬于杨州之东金村里乾坐巽向之原。其夫人朴氏。早终于弘治癸丑。享年三十一。葬同州沙邑寺洞壬坐丙向之原。今为迁祔公之原。从公之秩。为贞敬夫人。籍密阳。秉忠奋义靖国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密原府院君。谥恭简公朴楗之女。 赠纯忠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密山府院君。行输忠卫社协赞靖难功臣。崇禄大夫。议政府左参赞恭孝公仲孙之孙。其曾祖考。 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赞成。行权知校书馆正字切问。外祖考。通训大夫。富平都护府使崔昀。本全州。公与夫人。同岁而生。结发为亲。悼其早世。不更媒娶。终其世有侧室二人而已。夫人生二男二女。男长曰淙。 健元陵参奉。早殁。次曰瀚。中丁卯司马试。有公干。累历显秩。至开城经历。以公病径还。为仪宾府经历。开城人惜其去。甚慕之。女长适弘文修撰朴訚。早罹甲子之祸。追 赠承政院都承旨。次适礼宾寺别坐金应清。皆早殁。瀚娶佥知中枢府事任孟瑛之女。生二男三女。男长曰汝柱。次曰汝梁。女长适幼学崔嵚。馀幼。朴訚生三男二女。男曰寅亮,公亮,元亮。女长适金𥗫。次适李元祯。公悯其早失怙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8H 页
恃。皆收护之。毕婚嫁焉。侧出共六男四女。男长曰清曰潾曰沈曰深曰汀。唯清。务功郎。二女婚嫁。馀幼。呜呼。公之家世文章事业。相继在国乘。其主文衡典邦礼。经济辅理。悉绳祖武。其尊亲也与文忠一般。皆极人臣之位。吁盛矣。正德十五年庚辰二月日。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兼领 经筵事金诠。拜志。
二乐亭集附录
 [碑铭]
  
碑铭[李荇撰]
人之所禀。各有偏长。政事之才。或短文章。文章有馀。事业盖阙。合其长而施之者。文忠之后。其唯我文景公乎。公姓申氏。讳用溉。字溉之。其先高灵人。曾祖讳樯。工曹左参判。书法妙一时。祖讳叔舟。即文忠公。累策勋。官至议政府领议政。封高灵府院君。历相 四朝。文章事业。焕赫一代。虽小童愚妇。皆知称诵。考讳㴐。由承政院都承旨。出观察咸吉道。李施爱据吉州叛。为乱兵所害。以公贵。 赠议政府领议政。妣灵光郡丁氏。右军司勇湖之女。公以天顺癸未生。文忠梦岳降之祥。遂名曰白岳钟。文忠第北。即白岳也。自幼稍拔高迈。果异凡儿。文忠亲抚训诲。读过即成诵。文忠大奇之。改名而字之。才踰弱冠。中癸卯司马试。自是大肆为文章。一时侪辈。推为巨擘。莫敢与抗。射御亦出众。虽在儒冠。识者皆知其为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8L 页
他日将相之器。戊申春。 成庙视学。亲试士取四人。公中丙科及第。即 赐袍盖。游街以宠荣之。补承文院权知。寻选入弘文馆为正字。四转至修撰。侍 经幄者四年。 成庙至解 御衣衣之。外人始知公有论思之力。 成庙锐意文治。修龙山废寺。号读书堂。选一时文学之士 赐休暇。为藏修之所。公亦与是选。人望之若瀛洲然。由吏曹佐郎。升司宪府持平。复入为吏曹正郎。荐议政府检详。升舍人。大夫人固在受其养。公痛先公非命。尝拜疏 阙下。请赴北方。得仇人以复大雠。 朝廷不之许。至是。公诇知仇人至都下。乘夜格杀之道上。三省将鞫杀人者。公欲诣吏自首。虽死在所甘心。大夫人泣涕固止之。 朝廷亦终置不问。丁巳秋。遭大夫人忧。庐墓三年。服阕。授弘文馆校理。未几。升应教。兼艺文馆应教。 国制。兼应教只一员。乃将主文衡者位也。历司宪府掌令,司谏院司谏。以弘文馆直提学。擢承政院同副承旨。转至都承旨。在喉舌凡二年。刚正自守。不能随上意低昂。燕山主甚不悦。壬戌冬。出公为忠清道水军节度使。虽加嘉善阶。实贬也。公就任既一年。以疾辞。俄起为刑曹参判。迁礼曹。甲子夏。贺 圣节于京师。时朝政已紊。清名之士皆不得保。公还未及境。亦收职牒。竟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9H 页
配于全罗之灵光郡。及 圣上即位。以刑曹参判 召还。文衡阙其位且久。朝论洽然推公。 特超资宪阶。以知中枢府事。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公以雅望硕德。领袖斯文。 上亦倾心待之。正始之政。裨益弘多。丁卯秋。以昌山府院君成公希颜。为奏闻使。 命公为副。请 诰命于朝。竣事而还。 赐原从功臣之号。历议政府右参赞,司宪府大司宪,吏兵礼工四曹判书。进阶崇政。拜议政府右赞成。昌山成公为首相。病且革。荐公自代。丙子夏。进阶大匡辅国崇禄大夫。拜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监春秋馆事。戊寅春。升左议政。国家新复署事之法。公身总庶务。尽心辅理。朝野方倚为重而公已病。适有地震之异。上书乞解。兼陈时事。引古證今。词意恳至。又连上状乞骸骨。 上终不许。竟以职终。寔正德己卯十月三日也。讣闻。 上震悼。辍朝三日。赙赠有加。遣承旨吊其孤。用明年二月甲申。礼葬于杨州东金村里乾坐巽向之原。夫人朴氏。密原府院君楗之女。与公生同岁。年三十一殁。葬同州沙邑寺洞。至是迁其柩祔。同茔异冢。公天姿豪爽。器宇坦易。望之毅然若不可犯。即之温然。虽舆台下贱。俱得欢心。当官处事。一毫无所挠。人亦不敢干以私。为文章。遒劲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49L 页
简古。屏去华靡。无一点尘俗气。初若不经意。出辄惊人。盖得之天性然也。公生二男二女。男长淙。 健元陵参奉。早殁。次瀚。开城府经历。女长适朴訚。年十八登科。仕至弘文馆修撰。方以文行名世。死于甲子之祸。追 赠承政院都承旨。次适礼宾寺别坐金应清。早殁。侧室有六男。曰清曰潾曰沈曰深曰汀曰源。经历生二男三女。男长汝柱。次汝梁。女长适崔嵚。承旨生三男二女。男长寅亮。次公亮。次元亮。女长适金𥗫。次适李元祯。元祯即荇家豚犬也。荇与修撰少相托。有知己之分。公视荇如一家。荇方解职退居。公病中手书存问。有眷恋之辞。荇执之流涕。未几闻公讣。设位而哭。及荇还朝。公柩尚在殡。拜酹而别。呜呼。一为 国家。一为吾私。哀痛之怀。宁有既耶。不腆之文。公寔知之。敢为之铭。词曰。
 维天命之。维岳钟之。名我有之。位我从之。巍乎德业。焕乎文章。一代有几。祖孙相望。文忠之绪。我公是承。公笃其庆。在后绳绳。公德不昧。国乘有徵。我铭之哀。以告云仍。
二乐亭集附录
 [祭文]
  
祭文[李龟龄]
维正德十四年。岁次己卯十一月辛卯朔二十日庚戌。 国王遣臣礼曹佐郎李龟龄。谕祭于卒左议政申用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50H 页
溉之灵。惟卿襟韵爽迈。器识超诣。振绪名家。抱负踔厉。 成庙急贤。抡材頖宫。卿时战艺。声问磨空。玉署金銮。一捷挺鹗。既赡文学。又裕盘错。发轫致远。人无异论。寡躬继序。式遵先宪。卿惟旧臣。事可徵献。历试诸务。克怀经远。文衡重寄。匪人罔授。卿掌词诰。人莫敢簉。援毫应速。敏如宿构。三事位缺。邦论攸归。跻升责成。予唯拱衣。庶庸鸿猷。期臻至理。卿竭夙夜。范我百揆。劳悴愆和。肇于年前。请告者屡。予用悯然。盈旬辄起。予视为恒。老金侵阴。卿疾倍曾。频章沥恳。苦求解位。予终惜去。不敢断义。天固靳治。竟夺卿寿。首肱相维。元气不疚。肢体受痹。首将何恃。感念不憖。怀痛曷已。攒殡存制。祖载有日。倏滨长诀。益深怆恻。兹遣菲薄。替陈予衷。卿乎不昧。谅我无穷。
二乐亭集附录
 拾遗
  
仲伦琴右演雅体
不见秋天凫舄飞。忆君琴鹤自相随。牛刀暂借割鸡手。枳棘元非栖凤枝。悯处劳魂金马闼。闲馀浮蚁习家池。仲康驯雉应多暇。数寄音书雁北时。
   一行作吏。风味几何。县僻事简。时念我否。
讲罢
讲罢归来日未西。落花芳草衬游蹄。山中击鼓春雷殷。引满乌号箭影低(击一作打)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51H 页
画像记(申钦撰)
故议政府左议政文景申公遗像也。像旧藏于其家庙中。经七十三年。遭壬辰兵燹。遭兵燹廑全者。且二十九年所。后孙杨州牧应矩氏。肃谒展敬。起而惕曰。粉地渝矣。缋绣陀矣。愈久则愈漶矣。无所于羹墙矣。速绘人具绘物摹之。彰施其采。增设其色。乌纱黑袍犀鞓靴佩之仪。焕然复其初焉。疏𩑺朗目日角珠庭之容。俨然还其观焉。乃跽而忭曰。精降于岳而传于斯。神返于躔而寓于斯。公殁百有二祀。益章焉。天相之矣。肇自今系吾宗者。举有所羹墙矣。复伏而思曰。公百世之君子也。像虽吾宗所私有。若公名行。其又可私。不肖孙何敢以先祖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51L 页
故。私吾文景公哉。盍就立言者揭公逸事而公诏之。备昭代外史氏华衮。垂耀无极也。遽以一介使。属不佞钦纪之。钦非娴于辞者。曷足以贲公。而见凡操觚墨纪人遗事者。苟循其所私者纪之。人与纪为贰。人贰违信。纪贰违徵。违信与徵。人莫之与矣。夫若文景公。信在纪前。徵公者此非耳食。钦乌可私吾之不娴于辞不诵公。公之于百世之下哉。顾公之事业在国乘。文章在剞劂。风流符采。在谈者之口。即钦何所容其喙哉。然尝有闻于当世之先达矣。 中宗大王践祚之十馀年。欲大有为。黜百家尚儒术。将措世于三古之隆。时则有若静庵赵先生出而明勖劢相。协志同方之士汇征励翼。期月必世之化丕应傒志。而中影之蜮。已伺于沙下矣。壬人衮。与公比巷。一日。覵公疾来候。谈及朝廷。微刺善流。目以过激。隐其窾而餂公旨。公逆射其伏。厉声折之曰。自昔丑正之徒。莫不驾是名。挤之以为罟阱。公何此言为也。衮素惮公。洎闻公言。辄沮而去。无何公卒。公卒才十三日。衮媒祸。由左腹构萋菲。宵叩北门上变。刀锯接摺突起于中夜。自静庵以下名卿硕士。殆尽之一网矣。赖元辅郑文翼公牵裾泣谏。稍杀其螫毒于方锐之锋。而竟不能弭其末大。国家之势岌岌乎累卵矣。文翼坐朝堂。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52H 页
揽涕呼公字而曰。某若在世。讵有此事。盖文翼深知公猷为闻望。有以服诸壬人心胆。故为此语云尔。然之言也。不唯文翼而已。能言之士。迄兹称之不衰曰。申文景卒而己卯之变作。寔非舆人之同情也乎。鸾凤与鸱鸮共翔。芝蕙与荤莸共盛。人知其必不胜也。然则君子之不胜小人久矣。而乃以公一人之存亡。卜众小人进退。则公之为乔岳为蓍龟。善不期于扬而自扬。恶不期于遏而自遏者。其所立宏也。我朝数相业。文翼为称首。而乃文翼所推美在公。以文翼长德伟量。犹自逊不得为公。假公居文翼地。则为文翼所为。无不及而有馀者晢矣。大抵为文翼为固难。为公为为尤难。面折于事著之后。以直自树者。亦能之矣。拔本塞源。潜融嘿化。尸之以不宰之功者。非卓绝不常之才。不足以当之。宜文翼之追思而退逊之也。天不年公。以启其变。震撼击撞。卒使文翼主之。岂非二公之不幸乎。抑岂非志士仁人抆泪长嗟不自已者乎。企斋申公,容斋李公。皆录公事行。而不及于此。岂未之闻耶。未可知也。考公行历则始用于 成宗大王致治清明之际。中厄于燕山主昏暴殄世之日。爰立于 中宗大王砺精图理之时。出处行藏。正以明矣。自丙子至己卯四年之中。群贤骈武。众慝缩迹。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52L 页
是我朝庆历元佑也。化行于上。俗美于下。海隅僻壤之习。进而纳于家孔户孟之域。而庶几乎一变而之道。其体天赞元。斟酌元气。公实司之。则注措经纶。赫而光矣。昔人有言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公之谓矣。夫画。肖貌也。文。肖事也。貌肖则欲仿像其风仪者得之。事肖则欲模楷其德业者得之。至其心神性情洒落于万物之表。而在画与文之外者。画与文之所不及焉者也。当何以求之哉。公讳用溉。字溉之。自号二乐亭。文翼公。讳光弼。字士勋。成相国希颜。有社稷功。位端揆。以人事君。所进者公与文翼二人。传者颂其得人云。赞曰。
 
使公存而致己卯之治者天乎。使公亡而不得止神虎之变者亦天乎。何天道之不一。抑邦运之多𫺛。垂绅委佩。立于具瞻之地。可传者真。广平推其正。长孺让其节。斡旋运用。处乎从违之际。不可传者神。当世挹其流。后世薰其馥。其英灵爽气。不与臭腐俱尽者。必当骑箕而腾云霄。御飙而游汗漫。孰知指穷于薪。薪尽而火传。绢素之形。似是先生之一幻。非旷代而相感。曷为起余之永叹。
遗事
公深沈有大度。工诗能文。(出秋江师友录)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53H 页
茂丰副正总。字百源。构别墅杨花渡。具小舟渔网。邀诗人骚客。日致好诗。无虑千百篇。公诗云。沙暖集群鸟。江平浮大阴。二句为诗冠。馀庆(洪裕孙字也)叹曰。此子此诗。盛唐韵也。(出秋江冷话)
公卒于位。自 上将举哀。左右对以无近例。乃停。后赵静庵因入 侍启曰。 祖宗朝闻大臣之丧。则 出御禁川桥举哀。待股肱之义。固当如是。 世宗朝柳宽之卒也。 上哭之恸。声闻于外。谈者传为美事。顷日申某之卒。自 上欲为举哀。意甚盛也。而诸臣不能将顺。深可叹也。(出野史)
论靖国功臣廷议时。南衮欲避其议。请差 英陵香使而出。后静庵同入侍。 启曰。近有崇品宰臣求为拜香使。逢此大论。观望图避。宰相用心如是。人臣爱其身。馀无足观。 上不问。衮惭惶流汗而退。遂诣公第。公方呈病在家。引入卧内。衮曰。近日论议甚激。欲以探公意。公奋然而起曰。公何以出此言。激之为言。乃小人之陷君子而亡后汉者也。衮厌然沮丧而退。与沈贞等阴谋。搆陷士类。而尚虑公之临事善断。不得售其谋。至十月初三日。公捐世。则衮已无所忌惮矣。及十五日变起。首相郑光弼牵裾泣谏。退出宾厅。抆泪咨嗟曰。惜乎。溉之(公字
二乐亭集附录 第 153L 页
也)若在。讵有此事。吏胥闻者。莫不下泪。(出己卯录)
中宗七年壬申。群臣请复 昭陵。不从。 昭陵。即 显德王后权氏。 成庙朝。南孝温上疏请复。燕山初。金驲孙又上疏请复。至是 上御经筵。讲及唐太宗不立庙事。检讨官苏世让。仍启 文宗独享未安之意。 上命考实录。遂议于廷臣。众莫敢开口。大臣柳顺汀,金应箕,及卢公弼等。皆以为事在 祖宗朝。不可复。金诠,张顺孙,朴说,申用溉,曹继商。倡议可复。姜澄,成世纯等。从金诠等议。其馀皆从大臣之议。明年癸酉三月。震 太庙树。于是言者益奋。 上允之。(出海东野言别集)
显宗十一年。儒臣宋浚吉。于 筵中。语及己卯士林被祸之事。 启曰。士类之得免诛戮于伊日者。实首相郑光弼之力。子孙之至今燀赫。人以为光弼救护士林之报。光弼之德量固如是。而临事果断则不及申某云。申某呈病在家。衮一日往候。以太激阴斥善类。申某厉声曰。此小人陷君子言也。公何为此。衮色大沮。厌然而退。申某才逝而衮敢嫁祸士林。其力量猷为。使壬人忌惮如此。至今论者。以为申某不死。则己卯之祸不作云矣。 上动容。(出史官记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