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x 页
二乐亭集卷之九
论
论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0H 页
伍子胥范蠡优劣论
论曰。有智足以筹谋合变。忠足以报国兴主。明足以去就适宜。能兼斯三者。斯可谓天下之士也。若或周于智而不诚于忠。则其谋不足以兴危。诚于忠而或闇于明。则忠未可必立。而终昧进退之义。臣尝读史。至伍员,范蠡之事而究其迹矣。伍员之事吴也。能去楚适吴。事强国复父雠。似明也。败楚入郢。争长中国。似智也。为国谋事。杀身不顾。似忠也。范蠡之事越也。能行间骄敌。应时制变。其智也。扶颠兴衰。敌灭主伯。其忠也。功成名遂。全身退保。其明也。然则二子者。其皆忠智明哲之士乎。其果皆忠智明哲之士。则伍员之不能使其主黜宰嚭从己策。成功保身者何。范蠡之不能使越保邦未危。与国咸休而危然后扶。衰然后兴者何也。臣请论之。当员之存也。越不能败吴。而吴能败越。员似智于蠡也。员不能间蠡。而蠡能赂嚭间员。员亦不能智于蠡矣。蠡之相越也。能主忧己辱。尽忠灭吴。存已亡之国。则蠡忠于员。员能谏君身诛。而蠡欲引种并去。则员亦忠于蠡矣。论者皆以蠡之退为明。员之死为不明。夫君臣。以义合者也。
论曰。有智足以筹谋合变。忠足以报国兴主。明足以去就适宜。能兼斯三者。斯可谓天下之士也。若或周于智而不诚于忠。则其谋不足以兴危。诚于忠而或闇于明。则忠未可必立。而终昧进退之义。臣尝读史。至伍员,范蠡之事而究其迹矣。伍员之事吴也。能去楚适吴。事强国复父雠。似明也。败楚入郢。争长中国。似智也。为国谋事。杀身不顾。似忠也。范蠡之事越也。能行间骄敌。应时制变。其智也。扶颠兴衰。敌灭主伯。其忠也。功成名遂。全身退保。其明也。然则二子者。其皆忠智明哲之士乎。其果皆忠智明哲之士。则伍员之不能使其主黜宰嚭从己策。成功保身者何。范蠡之不能使越保邦未危。与国咸休而危然后扶。衰然后兴者何也。臣请论之。当员之存也。越不能败吴。而吴能败越。员似智于蠡也。员不能间蠡。而蠡能赂嚭间员。员亦不能智于蠡矣。蠡之相越也。能主忧己辱。尽忠灭吴。存已亡之国。则蠡忠于员。员能谏君身诛。而蠡欲引种并去。则员亦忠于蠡矣。论者皆以蠡之退为明。员之死为不明。夫君臣。以义合者也。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0L 页
员知夫差之不可与谏。而托子于鲍子。遂返而谏以死。是不明也。蠡知句践之不可与同逸乐。而不知引种之为非义。是可谓明乎。然则二子者。其孰为优。其孰为劣乎。欲报父之雠。逃父之难。鞭前日国主之尸。及其死也。怨主之不己知也。欲置眼东门。望敌人之墟其国也。知人之间己而主不明。不去也。伍员者。虽智非忠也。似忠非明也。欲全身远害。则谓其君为长颈乌喙。虑其友之蹈危。则遗书以欲己随而孤其君。范蠡者。虽智非忠也。虽明非忠也。若是则何取。吾以范蠡为智。则人将以范蠡为忠乎。吾以子胥为忠。则人将以子胥为明乎。然有智有忠而无明则可。有明有智而不忠。则不可。古之人。有死而尸谏者。有去国而惓惓于其主者。子胥之临死怨君。其可乎。范蠡之身退引友。其可乎。然而士不可以求全。亦不可以责短。臣于范蠡。得其智得其明。于子胥。得其智而已。夫子胥之闻活父。而自托于后事。进专诸而长子光之恶。吾不取也。间者曰。貌忠而不忍人。是虽出于谗言。亦实论也。范蠡则不然。虑其君之蛊色。蹈前车之陷辙也。引西施而去之。闻齐王之相己也。不顾而终于家。以是而论之。则范终优于员。而员不能优于蠡也。欲求其说。则将于忠智明三字辨之矣。臣谨论。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1H 页
予见犬雏救咬母咬之犬。妄为然耶。有情然耶。今时议事者。不如此物之意若何。论。(燕山主有此问。公应制。)
论曰。天地之间。理一而已。人物之性。虽各不同。而皆受天之理以为生。然则理之赋于人物者同乎。曰。不如也。得其偏而塞者为物。得其全而通者为人。偏而塞也。故麟,凤,龟,龙。虽羽毛鳞甲之长瑞世之灵。而终不离于物。全而通也。故人为万物之灵。虽顽嚚不移之愚。而自有秉彝之衷。然则蠢焉无知者。皆知其为物也。而理何所寓焉。蹄而走。翼而飞。群动而群息者。皆知其为物也。而理何所寓焉。曰是易知也。夫虎狼。物之至暴者也。而父子之情不泯。蜂蚁。物之至微者也。而君臣之礼亦著。雎鸠有挚别之义。慈乌有反哺之报。是皆偏塞之甚者。而得一端之天。犹各有自然之性。夫理之不遗物。犹是也。况万物之性。首得而最亲且切者。父子之爱也。有是生。必有是情而有动皆然。今夫犬雏。见其母之受咬于他犬也。爱救之心。油然而生。不觉其力之微。奔而救之。吼而咬之。情有至而自不能止焉。当此之时。是雏也唯知救母。而不知其他。发乎性而不自知其为也。谁谓物之无知而出于妄为也。谁谓物之冥顽而不有性之天也。盖理寓于物。物得其偏。而其不失自然之天也如是则
论曰。天地之间。理一而已。人物之性。虽各不同。而皆受天之理以为生。然则理之赋于人物者同乎。曰。不如也。得其偏而塞者为物。得其全而通者为人。偏而塞也。故麟,凤,龟,龙。虽羽毛鳞甲之长瑞世之灵。而终不离于物。全而通也。故人为万物之灵。虽顽嚚不移之愚。而自有秉彝之衷。然则蠢焉无知者。皆知其为物也。而理何所寓焉。蹄而走。翼而飞。群动而群息者。皆知其为物也。而理何所寓焉。曰是易知也。夫虎狼。物之至暴者也。而父子之情不泯。蜂蚁。物之至微者也。而君臣之礼亦著。雎鸠有挚别之义。慈乌有反哺之报。是皆偏塞之甚者。而得一端之天。犹各有自然之性。夫理之不遗物。犹是也。况万物之性。首得而最亲且切者。父子之爱也。有是生。必有是情而有动皆然。今夫犬雏。见其母之受咬于他犬也。爱救之心。油然而生。不觉其力之微。奔而救之。吼而咬之。情有至而自不能止焉。当此之时。是雏也唯知救母。而不知其他。发乎性而不自知其为也。谁谓物之无知而出于妄为也。谁谓物之冥顽而不有性之天也。盖理寓于物。物得其偏。而其不失自然之天也如是则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1L 页
人受众理之性。宁不思所以充而全之乎。天以三纲五常之道。赋于人为之性。而人得其道。以为人焉。人之生也。其初孰不欲事亲孝也。事君忠也。孝于家。移忠于国也。而或不能者。本性失也。非天之所与独不足于彼也。非有愚冥顽悍谄利恶逆之心。则其所以自期者。皆本乎忠孝而已尔。不如是则禽兽之不如也。然则今之议事者之言。较之救母之犬。为何如也。其同不同。臣未能知也。然因其议而究其终。审其理之当否。则议者之心。可知也。大抵良臣之事君也。持心以诚。守官以诚。议事不违于道。献替必循乎正。济之以可否。争之以是非。欲使其君圣孝如舜,文。德业如舜,文。施教于今而垂裕于后昆。为万世准则如舜,文。引之于无过之地。致之于至圣之域。听其言则虽未尝比同。而其心未尝不切于匡救也。若谄佞谀悦之人。则不然也。持心以邪。守官以苟。议事务合乎上。献替不循乎正。听其议。虽未尝逆耳。而究其心。皆容悦固宠之为也。虽然。上有圣明之君。则下自无容悦之臣。臣谨按尧,舜为君。其德如天。其明如日。在朝者当将顺不暇。似无规警之事也。而言议之际。四岳,皋,夔,益,稷之徒。更相警戒。更相吁咈者。无他。爱君之诚。形于言议。而欲其君之德日进而无替也。其警戒吁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2H 页
咈。未足以为尧,舜之短。而更为唐,虞至德之风。今我圣上。德比尧,舜。明比尧,舜。心乎尧舜之治。而在下者大臣。常赞襄匡辅以为心。小臣。常尽心竭力以效职。虽不能如四岳皋夔益稷之为。而其心未尝不诚于君上。期共保尧,舜之化。而长为尧,舜之臣也。虽遇事献替之际议或不同。而心求乎至当之地而止耳。岂有圣主在上。而臣敢有不心于忠孝者乎。不如是。则禽兽之不如也。失其性之天也。其得逃于尧,舜之明乎。其无愧于救母之犬乎。臣故曰。因其议而究其终。审其理之当否。则议者之心可知。而犬不足较也。谨论。
二乐亭集卷之九
议
倭奴送留便否议
朝廷初议倭奴之到京及在途者送留便否。臣议以为此倭虽三浦叛乱之前上来。亦是叛乱之徒。不可送还以益贼兵。 朝廷从群议。并令送还。其后更议时。臣议以为他倭虽可送。而而罗多罗。久居三浦。且多机计。忠州留倭。路见京军之赴征者羸弊。熟知我 国军机。决不可并送。 朝廷又从群议。只留而罗多罗。而他倭并令送还。 朝议已定。而更令姑留以待寇变。又今平时罗托以告变而来。 朝廷令中外分囚讯之。其变诈之
二乐亭集卷之九
议
倭奴送留便否议
朝廷初议倭奴之到京及在途者送留便否。臣议以为此倭虽三浦叛乱之前上来。亦是叛乱之徒。不可送还以益贼兵。 朝廷从群议。并令送还。其后更议时。臣议以为他倭虽可送。而而罗多罗。久居三浦。且多机计。忠州留倭。路见京军之赴征者羸弊。熟知我 国军机。决不可并送。 朝廷又从群议。只留而罗多罗。而他倭并令送还。 朝议已定。而更令姑留以待寇变。又今平时罗托以告变而来。 朝廷令中外分囚讯之。其变诈之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2L 页
情毕露。 命议处置便否。臣意以为平时罗等。受岛主指挥来。探我浅深。以觇虚实。且凭告变。仍欲劫和。其狡诈奸谲莫甚。计倭前后来者三十馀人。今若并送则是藉寇兵而张其势。不可之甚也。此奴虽得全性命。还于旧土。感 恩之深。而及还其岛。则必与岛倭为同。岂能保其念我 圣恩。独自违其类。而效诚于我乎。且岛倭见 国家不诛来倭。并许送还。虽感服 圣朝包荒不较之量。然其势必不自戢也。虽或因此不更作寇。专心乞和。然不得许还三浦。则其和不可速成。寇抄不已。而三浦终不可许。然则今此诸倭之还。无益于消其心止其怨弭其乱。而秪益其兵耳。宜分置僻邑。并勿送还。令彼漠然莫知我浅深。无以为策。可也。如是而益严边备。无或少弛。以御其侮。则彼将来无所得。去无所食。势益窘。而乞和之心不得不出于诚恳。至是只许约船通使。且定赉遗之数。则彼将敛手听命。而和可保其久也。然后此倭之可还与否。方可更议。臣所料如是。群议乃曰。我国南方。防戍疏虞。而倭奴狡诈轻僄。常以寇盗为事。抚御最难。若御失其方。则于沿边诸地。出入寇抄。民不及避。将不及救。其为害莫甚。以此 祖宗朝待倭甚厚。顷日三浦叛乱。其背 恩逞恶甚矣。虽歼之无足惜。然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3H 页
终不可不和。不和则为害难防。今平时罗等。虽托以告变。实欲探我可和之端而来也。今若留置。并与前来诸倭而不还。则彼将谓我尽杀。益怀怨愤之心。且见我待之之严。自谓和终不得成。遂起寇掠之计。朝夕犯边。连年不止。则我之受害益深。自经倭奴叛乱之后。防备之事。虽似粗完。然不可自恃。若不幸有西北之警。则将卒之南戍者。不得不分于西北。敌钜而兵弱。恐难为计。今只留平时罗,而罗多罗。而馀皆送还。则岛主以下自知造乱。恐 国家不少容贷。今见 国家所以待之者。不至深治倭奴之来者。并许还归。将感戴圣朝天地之大德。庶几有可和之端。以消化其狗鼠噬啮之心。如是而因其投诚乞和。许其通使则边患可纾也。彼若必欲寇暴则虽无此三十五倭。岂不得自横。而必待此三十五倭。然后始得益张其势乎。送之不至资寇。而足以消其心锋。臣观群议所策。似有长于臣之所料。故臣于前日。亦从群议献说焉。策有短长。虑有得失。料敌之策。古今所难。而今此之机。所关实重。博采群策。必有得其最长者。伏惟 上裁。
二乐亭集卷之九
状
辞兵曹判书。举南衮代大提学状。
二乐亭集卷之九
状
辞兵曹判书。举南衮代大提学状。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3L 页
臣性本庸驽。谬蒙 天恩。位至崇班。无裨丝毫。祗旷职事。常惧罹谴。兢惕罔措。自数月来。精神消耗。气力倦怠。目视昏瞀。如隔雾纱。又得健忘之證。凡有所为。未数日。十遗六七。若缓调治。恐成痼疾。况臣矇于兵务。未谙边事。所任本职。事务紧剧。虽竭心尽力。恐误军国重机。反身自料。其何能堪。且臣少无博学之功。老乏华藻之文。久窃文柄。不厌物望。臣见议政府右参赞南衮。学贯经史。才堪华国。文衡之任。合付此人。如臣鲁钝。不宜滥据。伏望 圣慈。怜臣保病之恳。谅臣荐贤之诚。许臣就闲。俾官事无缺。用南衮典文。无使如臣者久污重器。不胜至愿。臣拜手稽首谨昧死以 闻。
辞左议政状
臣顷患浮肿。势未速痊。性又驽劣。久尸重任。具由辞职。未蒙 允可。仍许调病。 上恩罔极。顾臣下材。不宜蒙荣 恩命。贪恋禄位。使 上有用非人之失。而身处非分之地。迁延日月。徒速覆餗之诮也。况近年来。灾燮叠生。年谷不稔。政无修建。民未乐生。今又农月。雹降伤禾。亢阳为愆。西北尤甚。正宜择贤委任。修明政教。上答天谴。下苏民业。如臣伴食。合置闲散。不可以病渐就歇。仍窃其位。 命递臣职。代以忠良。俾臣敛身退闲。安心保
辞左议政状
臣顷患浮肿。势未速痊。性又驽劣。久尸重任。具由辞职。未蒙 允可。仍许调病。 上恩罔极。顾臣下材。不宜蒙荣 恩命。贪恋禄位。使 上有用非人之失。而身处非分之地。迁延日月。徒速覆餗之诮也。况近年来。灾燮叠生。年谷不稔。政无修建。民未乐生。今又农月。雹降伤禾。亢阳为愆。西北尤甚。正宜择贤委任。修明政教。上答天谴。下苏民业。如臣伴食。合置闲散。不可以病渐就歇。仍窃其位。 命递臣职。代以忠良。俾臣敛身退闲。安心保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4H 页
病。以避贤路。则庶几化行弊祛。变咎成休。天心可享。至治之效可见。 国家幸甚。公论幸甚。臣拜手稽首。谨昧死以 闻。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才不堪任。身且缠疾。乞退闲散。冀惬公论。至降批答。不许 允可。仰戴 圣恩。虽切感激。俯顾臣身。祗增惶竦。臣窃观近岁戾气伤和。灾沴荐臻。变见于 陵庙。异形于物怪。雨,旸,燠,寒,风俱不顺适。今又京师地震。一日三四作。屋舍尽摇。或有倾坏。至颓城堞。是何变异。至此极耶。地者阴也。理宜安静。若阳伏而不能出。阴迫阳使不得升。于是有地震。夫阴而乘阳。不顺其序。其应必大。可不惧哉。古人云。阴盛而反常则地震。其占为臣强。为后妃专恣。为夷犯华。为小人道长。为寇至。为叛臣。又曰。臣下强盛。将动而为害之应。又曰。臣事虽正。专必震。又曰。地道贵静。数震摇。兵兴民劳之象。又曰。民。安土者也。将大动行。地大震。又曰。地震以四月则五谷不熟。人大饥。震以五月则人流亡。凡变异。虽不可以某变为某事之应。然古人之言。亦有理会。或多应验。修省应天之实。当尽心讲究施措。方今南北虏情难保。农务正急。亢旱为愆。年饥民流。兵兴动众。为可虑。贤愚混进。小人道长。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才不堪任。身且缠疾。乞退闲散。冀惬公论。至降批答。不许 允可。仰戴 圣恩。虽切感激。俯顾臣身。祗增惶竦。臣窃观近岁戾气伤和。灾沴荐臻。变见于 陵庙。异形于物怪。雨,旸,燠,寒,风俱不顺适。今又京师地震。一日三四作。屋舍尽摇。或有倾坏。至颓城堞。是何变异。至此极耶。地者阴也。理宜安静。若阳伏而不能出。阴迫阳使不得升。于是有地震。夫阴而乘阳。不顺其序。其应必大。可不惧哉。古人云。阴盛而反常则地震。其占为臣强。为后妃专恣。为夷犯华。为小人道长。为寇至。为叛臣。又曰。臣下强盛。将动而为害之应。又曰。臣事虽正。专必震。又曰。地道贵静。数震摇。兵兴民劳之象。又曰。民。安土者也。将大动行。地大震。又曰。地震以四月则五谷不熟。人大饥。震以五月则人流亡。凡变异。虽不可以某变为某事之应。然古人之言。亦有理会。或多应验。修省应天之实。当尽心讲究施措。方今南北虏情难保。农务正急。亢旱为愆。年饥民流。兵兴动众。为可虑。贤愚混进。小人道长。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4L 页
毁誉乱真。廉耻失维。臣强以专。后家或恣。为可惧。伏愿 殿下见影而正形。弭患于未萌。诚心戒惧。常如遇灾之初。凡祛弊补阙。次第举行。庶几天谴可答。咎徵可休也。臣方辞职待 命。病又未痊。惊惕数日。未诣阙庭。猥厕燮调之任。尸素失职。罪谴难逭。伏摅愚抱。仰尘 天听。不胜惶惧之至。谨昧死以 闻。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性禀庸下。少乏渊源心得之学。壮无勇往力行之实。未有寸长可用于世。误蒙 圣恩。擢置非分。上无以补衮职。下无以经世务。矇于燮理。致天灾时变相继谴咎。昧于兴化。俾士风俗习日就偷薄。民穷于饥寒而不知救。事失于解弛而不知振。无深谋远略以医积痞。无通变古今以达时宜。又不能荐一贤才。建一长策。凡百施措。靡补丝毫。如臣驽劣。岂宜久窃具瞻之地。以累 圣明之治。况臣犬马之年。今已五十七。虽未至耄耋。然自去年春患病之后。精神日就损耗。筋骸渐无气力。倦怠虚弱。喜卧厌动。寝食不稳。昏迷若睡。健忘重听。诸證并作。药不能医。灸不能效。虽时未伏枕。黾勉趋仕。心力不继。岂能有所设施乎。臣本无才贤。又缠沈痾。若不揆事理。不量身气。冒处重任。迁延日月。则非徒身先蒲柳而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性禀庸下。少乏渊源心得之学。壮无勇往力行之实。未有寸长可用于世。误蒙 圣恩。擢置非分。上无以补衮职。下无以经世务。矇于燮理。致天灾时变相继谴咎。昧于兴化。俾士风俗习日就偷薄。民穷于饥寒而不知救。事失于解弛而不知振。无深谋远略以医积痞。无通变古今以达时宜。又不能荐一贤才。建一长策。凡百施措。靡补丝毫。如臣驽劣。岂宜久窃具瞻之地。以累 圣明之治。况臣犬马之年。今已五十七。虽未至耄耋。然自去年春患病之后。精神日就损耗。筋骸渐无气力。倦怠虚弱。喜卧厌动。寝食不稳。昏迷若睡。健忘重听。诸證并作。药不能医。灸不能效。虽时未伏枕。黾勉趋仕。心力不继。岂能有所设施乎。臣本无才贤。又缠沈痾。若不揆事理。不量身气。冒处重任。迁延日月。则非徒身先蒲柳而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5H 页
萎。必有旷瘝覆餗之患。臣身则已。恐误国事。伏望 亟递臣职。置之闲散。选有才德以代臣任。则纪纲振举。治化蔚兴。臣亦安心守病。得保馀龄。不胜至愿。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性禀庸驽。智识浅短。 圣鉴所洞照。滥蒙 特恩。置诸重任。今已四载。伴食尸素。无补丝毫。妨贤窃位。将焉用之。大违 主上择相委任。燮调阴阳。亲抚万民。表率百僚之意也。况臣精神损耗。气力困乏。久而渐重。今又得胀證。腹肚如鼓。屈伸呼吸。甚至艰涩。受由调治二十馀日。少无减歇。审臣證势。非可以旬朔得疗。当无病。已不堪任。病复深痼。久旷职事。其妨政病治。有不可胜焉。将欲辞退。今蒙 特遣内臣问病。内医救病。天地深恩。臣虽十死。所不能报谢。但念病身非钧鼎之器。台府非养病之所。冒将病躯。久据非分。于公于私。岂合事宜。伏愿 亟递臣职。代以贤能。令臣退休调病。以保残喘。不胜幸甚。无任屏营兢惶之至。谨昧死以 闻。(赐批答不允)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本无才能。又缠疾病。妨贤旷官。深怀忧念。上章辞职。未蒙 允许。反加慰勉。天语褒扬。非臣所堪。恩深河海。糜粉难酬。但念臣器识不足以经邦。病根深痼于膏肓。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性禀庸驽。智识浅短。 圣鉴所洞照。滥蒙 特恩。置诸重任。今已四载。伴食尸素。无补丝毫。妨贤窃位。将焉用之。大违 主上择相委任。燮调阴阳。亲抚万民。表率百僚之意也。况臣精神损耗。气力困乏。久而渐重。今又得胀證。腹肚如鼓。屈伸呼吸。甚至艰涩。受由调治二十馀日。少无减歇。审臣證势。非可以旬朔得疗。当无病。已不堪任。病复深痼。久旷职事。其妨政病治。有不可胜焉。将欲辞退。今蒙 特遣内臣问病。内医救病。天地深恩。臣虽十死。所不能报谢。但念病身非钧鼎之器。台府非养病之所。冒将病躯。久据非分。于公于私。岂合事宜。伏愿 亟递臣职。代以贤能。令臣退休调病。以保残喘。不胜幸甚。无任屏营兢惶之至。谨昧死以 闻。(赐批答不允)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本无才能。又缠疾病。妨贤旷官。深怀忧念。上章辞职。未蒙 允许。反加慰勉。天语褒扬。非臣所堪。恩深河海。糜粉难酬。但念臣器识不足以经邦。病根深痼于膏肓。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5L 页
岂宜抱沈痾据重任。徒窃医药。以误 隆委乎。臣反覆思之。窃位冒处。必有折足覆餗之患。退闲守病。庶遂知足保身之愿。敢将病笃。渎冒 天威。辄更乞骸。伏望 圣慈。俯察臣恳。 亟递臣职。令朝廷有责治之相。病臣荷再生之 恩。于公于私。不胜幸甚。
(遣翰林蔡世英。还付辞状于家。仍教曰。大臣有病。不可遽即递。且大臣进退亦难。其勿辞。安心调病。)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患鼓胀證。久未差歇。前既累请辞职。未蒙 允许。今复上渎 天听。惶恐罔措。但念臣病迄今沈绵。旷职日久。灾变荐臻。庶事繁重。百责所萃。茫然一无关理。臣反覆思之。以总治庶政之司。为偷安养病之地。岂合事理。此臣所以不敢一日安于怀也。伏愿 圣慈。念三公职任之重。怜病臣乞骸之恳。 亟递臣职。置之闲散。俾臣安心保病。少延犬马之馀年。日望 天恩。(赐批答不允)
二乐亭集卷之九
祭文
祭领议政柳公(顺汀)文
维正德八年岁次癸酉正月辛未朔二十四日甲午。汉城府判尹姜浑。礼曹判书申用溉。户曹判书张顺孙。吏曹判书金诠。刑曹判书朴说。吏曹参判成世纯。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议政府领议政柳公之灵。吁嗟乎
(遣翰林蔡世英。还付辞状于家。仍教曰。大臣有病。不可遽即递。且大臣进退亦难。其勿辞。安心调病。)
辞左议政状[又状]
臣患鼓胀證。久未差歇。前既累请辞职。未蒙 允许。今复上渎 天听。惶恐罔措。但念臣病迄今沈绵。旷职日久。灾变荐臻。庶事繁重。百责所萃。茫然一无关理。臣反覆思之。以总治庶政之司。为偷安养病之地。岂合事理。此臣所以不敢一日安于怀也。伏愿 圣慈。念三公职任之重。怜病臣乞骸之恳。 亟递臣职。置之闲散。俾臣安心保病。少延犬马之馀年。日望 天恩。(赐批答不允)
二乐亭集卷之九
祭文
祭领议政柳公(顺汀)文
维正德八年岁次癸酉正月辛未朔二十四日甲午。汉城府判尹姜浑。礼曹判书申用溉。户曹判书张顺孙。吏曹判书金诠。刑曹判书朴说。吏曹参判成世纯。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议政府领议政柳公之灵。吁嗟乎
二乐亭集卷之九 第 86H 页
公。而至于斯。天生英杰。亨屯济时。既托之重。宜远其施。天乎何心。而遽夺兹。公少之时。文武全备。人咸远期。将相之器。卒为邦栋。整顿天地。翊 圣扶衰。社稷所恃。天乎何心。而遽夺是。勋业高世。德望出人。造物多忌。而不寿仁。吁嗟乎公。其已返真。吾侪受知。俱有分素。爰自韦布。夙存景慕。幽明到此。已分淹速。音容如在。耿耿心目。一哭而奠。肠肝若摧。冀歆菲薄。照我诚哀。尚飨。
祭朴正(聃孙)文
维正德十二年岁次丁丑闰十二月壬申朔初三日甲戌。议政府右议政申用溉。谨以薄奠。敬祭于故司䆃寺正朴公之灵。惟灵。心志确固。性质实直。不事虚伪。不事矫饰。治官理事。执守不挠。惟其有是。所至收效。然不徇人。人多不右。竟失官守。实非其咎。早丧良嗣。魂迷心死。晚失佳婿。积痛侵髓。呜呼一疾。遽至长辞。天乎痛哉。予夺谁尸。我忝姻娅。寔同一家。儿孙满室。谁更依些。念及于兹。泪随言垂。聊荐菲薄。冀右歆之。尚飨。
祭朴正(聃孙)文
维正德十二年岁次丁丑闰十二月壬申朔初三日甲戌。议政府右议政申用溉。谨以薄奠。敬祭于故司䆃寺正朴公之灵。惟灵。心志确固。性质实直。不事虚伪。不事矫饰。治官理事。执守不挠。惟其有是。所至收效。然不徇人。人多不右。竟失官守。实非其咎。早丧良嗣。魂迷心死。晚失佳婿。积痛侵髓。呜呼一疾。遽至长辞。天乎痛哉。予夺谁尸。我忝姻娅。寔同一家。儿孙满室。谁更依些。念及于兹。泪随言垂。聊荐菲薄。冀右歆之。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