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慵斋先生遗稿 第 x 页
慵斋先生遗稿(附讷斋遗稿)
诗
题三笑图
远公细而黠。破戎非不知。暂寄虎溪兴。欺谩措大痴。
次韵(南秋江)
少年昧大年。少知昧大知。题诗亦措大。安知陶陆痴。
题友人扇
相知八年内。会小别离多。临分千里手。掩泣闻清歌。
诗
题三笑图
远公细而黠。破戎非不知。暂寄虎溪兴。欺谩措大痴。
次韵(南秋江)
少年昧大年。少知昧大知。题诗亦措大。安知陶陆痴。
题友人扇
相知八年内。会小别离多。临分千里手。掩泣闻清歌。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0H.gif)
岁暮从为客。天涯任转蓬。(睡轩)梅花惊落地。柳絮笑引风。(慵轩)片片飞回急。斜斜缓舞工。(睡轩)重重成活画。一一入诗胸。(慵轩)银凤眠欹竹。玉龙卧偃松。(睡轩)白鸥应失树。皓鹄已辞笼。(慵轩)赋缟梁王客。吟盐谢氏童。(睡轩)乘舟清兴足。拥马谪心忡。(慵轩)败履存东郭。吟肩秀两峰。(睡轩)闭门觉高士。盈尺占三农。(慵轩)琼宇闲情发。瑶台望眼矇。(睡轩)仙从披氅得。节为齧毡雄。(慵轩)造化元无定。吹嘘万不同。(睡轩)书空愁咄咄。呼酒乐融融。(慵轩)咏雪潮阳笔。无端赋送穷。
谪江界。咏苏武窟。
万古不辱命。谁与子卿烈。去时一汉节。来时一汉节。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0L.gif)
送秋江南孝温游柰城郡(奈城。宁越旧号。)
十年山海客。谁识读春秋。一掬零陵泪。三更杜宇楼。
和睡轩登楼韵
鹤怨山空一逋客。簿书丛里鬓华生。农讴落日村村雨。惊喜皇牟已受明。
又
蘸他云磴有澄江。掠舫沙鸥作一双。如许天游吾领略。高怀矶硉此能降。
次睡轩
戏剧从他造物么。浮休自信命途赊。冥心拟住栖霞岭。散脚那堪待漏靴。书剑有身长客路。乾坤到处是渠家。悤悤又向前头馆。十里林霏送(缺)笳。
题枕流亭
古渡鸣滩依旧流。丰林不改去年幽。山开广漠联蓬户。水铺平田易钓钩。峡老登筵因识面。官娥当酒故低头。斜阳眠鹭浑无事。似解沧浪送客愁。
慵斋先生遗稿(附讷斋遗稿)
疏
辞台职
伏以臣屏伏岭陬。迹阻鹳班。瞻望云天。不觉神魂之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1H.gif)
慵斋先生遗稿(附讷斋遗稿)
杂著
琴军威墓碣
公讳启。字沃卿。奉化人。高丽英烈公仪之后。曾祖。精勇郎遇工。祖。彰信校尉前领中郎将用和。考。承训郎恩津县监淮。妣宜人梁氏。南原望族。公以正统己未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1L.gif)
遗山乐府诗跋
乐府。诗家之大香奁也。遗山所著。清新婉丽。其自视似羞比秦晁,贺晏诸人。而直欲追配于东坡,稼轩之作。岂是以东坡为第一。而作者之难得也耶。然后山以为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易安亦云。子瞻歌词。皆句读不葺之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2H.gif)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2L.gif)
前赤壁赋书帖跋
子昂云。仆与伯几同学书。虽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几已矣。世谓仆能书。所谓无佛处称尊耳。其赵之推之如此。则其人之笔之妙可知。余购得此本于燕都。倩工入石。欲与同志者共。弘治丁巳孟秋。仲匀书于慵斋。
慵斋先生遗稿(附讷斋遗稿)
附录
和慵斋赓佔毕斋近体韵。[权睡轩(五福)]
天骥从来不受挝。盐车奈此道途赊。郎潜犹系渊明印。谪降休誇力士靴。圭组几縻天下士。菟裘将卜尔东家。朅来赘幕情怀恶。竹外蝉声替暮笳。
送李仲匀之任义城。(四首。)
声名少小耸南斗。儒雅风流是谪仙。昵幄望隆通籍早。分符 命下许城专。
皓首星星忠孝念。母恩君宠报酬时。南州民力今如此。珍重循良太守知。
多病惭吾迟出饯。临岐愁绪若为牵。萋萋满地王孙草。回首江南又一年。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3H.gif)
寄慵斋居士[郑虚庵(希良)]
客魂销尽瘦峥嵘。咄咄长斋梦自惊。片月照心临故国。残星随梦落边城。故人字迹千金重。孝子声名一发轻。莫话陈雷生死地。从今粗亦识诗情。
题慵斋画[崔淑生]
四序平分秋最悲。萧萧木叶已辞枝。画图写出无穷意。诗句吟成一段奇。瀑布定从天外落。松阴不觉坐来移。仙禽对我如相笑。白首尘笼栖息卑。
戊午党籍
(先生与佔毕斋门下诸贤游好。及戊午祸作。毕翁为祸首。以尝作吊义帝文。濯缨为史官。载毕翁事录其文。以为忠愤之发。李克墩见而恶之。以语柳子光。子光注释其文。献之燕山。以为诋辱先王。大逆不道。毕翁祸及泉壤。一时从游之贤。窜殛无遗。或云。濯缨直书克墩丑恶于史。克墩见之怒。嗾子光起祸云。先生▣▣祸后。文籍散没不出。墓石只书及第李某之墓。无碣铭无状。其生年月日历官叙次。文章节行。无由可考。后 赠弘文馆副提学。)
李宗准。字仲匀。号慵斋。能文章。善书画。 成庙乙巳。登第。尝以书状官赴京。见驿馆画屏不佳。以笔涂抹殆尽。驿官招通事怪诘之。通事曰。书状能书画。必以不满其意而然也。驿官悟而首肯之。回程至其处。张新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3L.gif)
李宗准。字仲匀。号浮休子。又号尚友堂。又号太庭逸民。又号藏六居士。又号慵轩居士。能诗文。丁酉年进士。丙午年及第第二名。今为平安评事。少时。不识君饶。(君饶。权景𥙿字。刚毅识体。不喜作为。深嫉姜公直以为不近人情。晚闻实行。甚爱之。癸卯。进士。丙午。及第。调弘文正字。)与余及正中。(宗室贞恩字。号月涧。又号枫谷。又号雪窗。拜秀川都正。音律冠于世。幽弹慷慨。行路必泣。为人笃厚自谦。识量聪明。为学。先理而后文。师不劳。为诗。先格而后辞。人不厌。为德。先内而后外。人不知。行身。不以位尊压人。如最贫儒士然。)乘月玩花。到君饶家。余诬君饶曰。会贤坊杏花下。有异人吟诗。招与偕来。闻其语。倜傥不羁。见其诗。清冷出尘。非烟火食人所道。世有仙者。无乃是耶。君饶倒屣出迎。相与坐月下。仲匀作诗。故作清瘦态。君饶果大服跪曰。陋幕至僻。秀才何因我情友幸临耶。岂非天幸也。幸望一宿。仲匀必欲去。君饶跪奉衣裾而请。雷谈竟夜。朝明。始识于背洞(洞名)寓居进士李宗准也。相与拊掌大笑。仲匀君饶。遂为知心交。
仲匀号浮休居士。性风流倜傥。少有时誉。乙巳试。登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4H.gif)
余尝游关西。诗近百馀篇。李仲匀独取箕子殿诗二联。曰武王不憎受。成汤岂怒周。二家革命间。圣人无怨尤曰。此诗可驾右作。馀无足取。友侪疑其论太过。余惟李齐贤诗。拙翁全稿涂抹。只留应嗔宿客开门早。要看庭前雪压松之句。李之诗才。可步大元。诗集不啻千万篇。仆之学诗日浅。而关西诗数至小。且仲匀诗眼过于拙翁。则取仆四句。亦过分矣。归而思之。李论甚稳。
书仲匀画[金濯缨]
姜士浩以诗求仲匀梅竹真。仲匀分梅竹二种。配雪月风烟作八幅。以画笔书八分四字以标之。又和士浩诗廿四韵。并写八分。封寄予送士浩。予持之抵士浩家。值士浩将南行。展看啧啧。徘徊不能去者半日。乃欲糊以绮罗。妆作障子。并和诗其头。以为没齿之玩。纵岁月育子孙。不愿游也。予哂焉。谓士浩曰。君诗足以获仲匀此画。仲匀画亦足以得君诗。其诗其画。又副其画。可继三绝。宜君之好之入骨也。然仲匀之为此戏也久。世之索于仲匀者不多。既索而好之如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4L.gif)
慵斋李先生墓石阴记[洪木斋汝河]
公讳宗准。字仲匀。号慵斋。月城李氏。世居安东金溪里。父。生员时敏。祖。大司宪绳直。曾祖。大护军蔓实。中成化丁酉进士。乙巳文科。与金濯缨驲孙,权睡轩五福友善。以名节相激励。历仕亦大抵相同。公襟韵洒落。望之如神仙中人。为文章。卓伟高古。书画俱妙绝。尝赴燕京。出宰闻韶。人得其挥洒之迹。至于诉牒胡题。藏袭珍之。乔桐朝。坐金权史事。北窜拿还。将置重典。吾先祖文匡公上书救解。主竟不听。时弘治戊午岁也。后百七十馀年。金溪人立祠俎豆公。岁辛亥。金启光守丰基郡。为砻石树墓道。索余铭。余惟乔桐主方肆虐酗怒。名流被戮者。动以百数。吾文匡莫之敢救。锐为救公。陈恳献忠。宁同死是甘。士大夫至今谈之。余文匡裔孙也。其于识公之墓。敢辞拙文。是为铭。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5H.gif)
公讳宗准。字仲匀。尝自号慵斋。其先月城人。后徙居永嘉之金溪里。成化丁酉。举进士。丙午。登第。官至弘文馆校理。公少。倜傥负气。为诗文。清健有格力。又能工书画。中国人称之。尝师事佔毕斋金先生。又与一蠹郑先生,寒暄金先生及濯缨金公,秋江南公。结道义交。其在经幄。补益弘多。得罪燕山。死弘治戊午。 中庙时。诸被祸者得复官。独公未蒙 恩典。
仁祖戊子。永嘉人士。始立庙享之。今 上已已。又请于朝。 赠副提学。且将立石表其墓。俾玄逸为之铭。铭曰。
质秀而文皎白雪。获师友资迈厥识。 经幄论思补衮阙。一行观周籍三绝。逢时不幸祸熸烈。皓天有复事著白。郁彼畏垒载尸祝。有感 宸衷又追秩。我最其迹镵墓石。
行状[柳𪶙]
慵斋李先生。既奉安于镜光书院后几年。竖碣于先生之墓前。昨年乙丑。先生八代孙学庆。柚遗迹踵门而言曰。先祖节行。特蒙文忠公先生撰出戊午党籍。以行于世。状本则学庆从先祖讷斋公所草。而拘于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5L.gif)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6H.gif)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6L.gif)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7H.gif)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7L.gif)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8H.gif)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8L.gif)
李克墩尝于金濯缨之为献纳。重被论劾。及修 成庙实录。时为堂上。见史草书已恶甚悉。又见书 光庙朝事。载佔毕斋吊义帝文。欲籍为祸胎。问于鱼世谦。世谦不答。又谋于柳子光。子光尝衔毕斋焚其所作悬板于咸阳郡。闻克墩言。攘臂从之。卢思慎,尹弼商,韩致亨亦闻而从之。俱诣差备门。密嘱都丞旨慎守勤(亦尝衔于士类)启之。燕山尝愤为文士所拘。不能纵恶。欲一施快而未得其衅。闻子光等所启。大喜。锻鍊成狱。子光摘毕斋集中吊义帝文与述酒诗。以为皆指 世祖而作。自为注释。逐句解之。启以不道。论以大逆。即令剖棺。金驲孙,权五福,权景𥙿。以党恶相济。称美其文。书诸史草。并置极刑。李穆,许磐,姜谦。以诬饬先王所无之事。传相告语。笔之于史。皆按律。(李许极刑。姜决配。)表沿沫,洪瀚,郑汝昌,宗室总。罪犯乱言。姜景叙,李守恭,郑希良,郑承祖。知乱言而不告。并论决远配。李宗准,崔溥,李鼋,李胄,金宏弼,朴汉柱,任熙载,康伯珍,李继孟,姜浑。以门徒朋党谤讪。分轻重论决。或极边。或远方付处。并定烽燧庭炉干之役。(戊午七月十七日传旨。七月二十七日颁赦。)先生谪江界。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9H.gif)
镜光书院上梁文(申悦道)
恭惟 慵斋李先生。节槩真清。文章大雅。腾望实于朝右。领袖一时。擅名华于中夏。脍炙三绝。秋霜烈日于谏诤之际。惠雨和风于字牧之辰。惟其逢世不祥。以致凶徒搆孽。长途未返于千里。空抛经纶。殄瘁莫赎于百身。竟伏斧锧。至今士林之扼腕。长吁彼苍之难谌。
奉安文(金鹤沙应祖)
鹤驾之阳。金溪出焉。彬彬蹈武。地灵人杰。柏竹挺生挂冠高蹈。慵斋继作。业传明师。才惊中夏。道触骇机。
常享祝文(撰同)
业传明师。志励秋霜。廉顽立懒。百世不忘。
柏麓常享祝文
天分之高。笔翰之逸。道消名流。遗芳益烈。
改题时祭文(李簠)
恭惟 圣朝。表旌忠贤。洗涤幽枉。峻加官职。玉署华秩。 宠我先生。道光儒林。恩贲泉扃。今兹改题。簪裾毕集。惠我光明。永世无斁。
朝野会通略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49L.gif)
义城邑志
李侯宗准。尤留意学校事。以为殿之位置与山势相背。且前山一麓。横绝眼界。蔽了金城五土之真面目。遂撤而移建。然后眼界始通豁。见者快之。至于大其规模者。李侯一人焉。
仁庙朝戊子。本府士子。就慵斋所居里金溪村。立祠俎豆之。名之曰镜光精舍。又于乙未冬。为慵斋立祠于乃城县。县即公往来之地也。呜呼。公之德望。为戊午侪流所推重。所著文章。不为不多。而不幸被祸之家。不能收拾。遂使文章节行。湮没而不称。悲夫。村之北有墓。树石云新及第李某之墓。前府伯成侯后卨为之封植而祭之。及后李侯奎龄之带馆职而归也。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50H.gif)
己巳。因儒生疏追 赠时礼曹回启。
观此幼学李俞吾等疏辞。则弘文校理李宗准。早事金宗直。其文章节义。大为 成庙之所宠遇。一时名贤郑汝昌,金宏弼,金驲孙诸人。上下论议。切磋道学。逮至戊午祸起。与金驲孙等。骈首就戮。 中庙朝被祸诸人。咸得昭雪。只宗准一人。未沾旌恤之典。举戊午诸贤 赠同施于李宗准。又使宣额之 恩及于俎豆之地。李宗准姓名。既载党籍中。班班可考。而以孤忠自许众不与一律。题于高山驿壁之故。终被奇祸。至今思之。凛凛起敬。诸贤伸枉之时。独不蒙 恩。未知其由。因党籍已著之迹。举 先朝未遑之典。以副多士之望。而祠宇 赐额。事体至重。有难轻议。 赠典非本曹所可擅便。 上裁何如。
柏麓上梁文
慵斋李先生。薄云豪气。瑞世奇姿。早岁得师而提撕。三绝馀事。毕竟齐名于李,杜。一死犹光。
重建上梁文
慵斋先生遗稿 第 6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87A/ITKC_MO_0087A_A016_650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