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430-06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襄奏疏卷七
            河道总督靳辅撰
 治河题稿
  中河已竣疏
题为恭报中河已竣重运刻期进口事窃照康熙二十
  六年(臣/)
题明挑筑未尽事宜等事疏内
卷七 第 1b 页 WYG0430-0653b.png
请自宿迁桃源清河等处黄河北岸一带遥缕二堤之
  中加挑中河一道俾将来重运既出清口即于黄
  河截流径渡北岸由仲家庄闸进入中河历拦马
  河直达北运河则各省重运永得避黄河之险溜
  而行有纤之稳途等因具
题奉有
俞旨在案查前疏内
题估平旺河以下堤工虽并系𦂳要然较之上流稍缓
卷七 第 2a 页 WYG0430-0654a.png
  况中河早成可以挽漕速运避险就安(臣/)因并力
  加挑中河昼夜疾攒务令本年重运得以早达
天庾今据监理扬河通判冯佑呈报完工(臣/)又恐初开
  之河地势高洼不同水流浅深不一复令再加挑
  浚节据该监理呈报已经挑浚深通漕船于三月
  内可径由仲家庄闸内进中河北上查从前重运
  粮船自清口至张庄运口历黄河不过二百里而
  急溜险程每遇风浪几及两月方得进口今免此
卷七 第 2b 页 WYG0430-0654b.png
  险道自兹而后各省重运粮艘可早抵通而回空
  亦永无守冻之虞矣但(臣/)前疏估
题遥堤惟以可防救民田为主原估止高八尺今念运
  道关系重大倘遇伏秋霪涨如二十四年之水则
  见筑之堤势不能禦一有疏虞前功尽弃必得再
  加高一二三四五六尺馀不等比缕堤更高方可
  保固永久而伏秋之水断须于本年伏秋之前防
  禦加帮方为万全之策所有加帮工费原
卷七 第 3a 页 WYG0430-0654c.png
题于屯垦内取息济工但以前屯麦业经
题明变价还部而目下工程𦂳要刻不可待(臣/)通融那
  动飞攒济工总俟各工全完之日一并汇造清册
  送部核销相应一并
题明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
  霪霖漫涨疏(高堰二十/二万工程)
题为霪霖之漫涨非常杜患之绸缪贵蚤谨
卷七 第 3b 页 WYG0430-0654d.png
请再加善后工程以期永奠下河永拯民生事窃(臣/)
  高家堰一带临湖堤工为运河与下河之屏翰(臣/)
  前疏已备陈之矣今安徽按察使(臣/)多宏安条奏
  称高堰一工不特为下河屏翰而实有关乎黄河
  之内灌运道之通塞等因诚一定不易之论(臣/)
  之最确而前疏止陈下河情形未曾并及疏忽之
  愆(臣/)实无以自解也兹蒙
皇上将
卷七 第 4a 页 WYG0430-0655a.png
(臣/)议覆微(臣/)前疏并臬(臣/)多弘安条奏之疏一并
(臣/)确议(臣/)钦遵之下敢不分别缓急力筹万全之策
  以仰答
皇上保运安民之至意乎窃查微(臣/)前疏
请将高家堰一带临湖堤工约长一万三千丈估加密
  排桩内下丁头小埽又于堤里加筑束水堤约长
  一万一千五百丈又挑浚武家墩以下淤浅工约
  四千丈并杨家庙以下平滩工约长四千丈四共
卷七 第 4b 页 WYG0430-0655b.png
  估银二十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两等因今(臣/)再四
  筹维此四工虽原为下河而请举今下河暂停似
  乎当缓但高堰堤工攸关运道民生至重至大上
  年异涨之际危险非常虽幸获无恙然(臣/)不敢不
  仰请
皇上发帑兴修以保万全者也至山宝高江四州县加
  高运河堤工约五万丈并高江两州县湖内加挑
  大河约八千丈二共估银三十万八千五百两内
卷七 第 5a 页 WYG0430-0655c.png
  (臣/)于上年因新建减坝之水无路宣泄巳动岁修
  钱粮六千五百馀两量挑过金湾三闸迤东小河
  二千馀丈其馀工程尚需银三十万馀两专为下
  河而举原无关于运道今下河暂停理应一并停
  止者也至于高堰一带工程倘蒙
皇上允行请
敕部(臣/)速拨钱粮二十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两以便乘
  此青黄不接雇夫易得之际作速发此银二十二
卷七 第 5b 页 WYG0430-0655d.png
  万馀两亦可于黄河北岸新淤之侍丘苍颉等湖
  铜盆龙窝等荡屯垦利息内还项应俟本案所借
  之五十万两七年还完之后将此二十二万馀两
  再分为三年解还户部又臬(臣/)多宏安条奏内称
  排桩内皆灌碎石等语查贮碎石于排桩之内果
  可禦浪但止可酌量灌高一二尺若太高则其势
  重恐有敧桩之患容(臣/)随便𧠨石相机加灌所费
  钱粮总在二十二万四千馀两内销算又高堰旧
卷七 第 6a 页 WYG0430-0656a.png
  石工五千馀丈多年未修被去岁异常风浪击卸
  二千二百九十七丈其未卸者亦俱动摇残缺若
  今年再被风浪势必尽卸湖中(臣/)见督山清旴𣅿
  同知刘暟购料雇匠普面加修其需用钱粮应于
  岁修内另疏
题估者也(臣/)谨一并
题明伏乞
皇上睿鉴
卷七 第 6b 页 WYG0430-0656b.png
敕部议覆施行
  卫河水势疏(归漕/得运)
题为卫河水势微弱漕船浮送难前谨请
天语申饬挽水归河立济重运事窃照重运漕船自进
  瓜仪闸口之后在清河运口以南则赖淮水浮送
  清河运口以北至于皂河则赖黄水浮送皂河迤
  北至济宁州之南旺则赖汶水之分流南下者浮
  送南旺迤北至临清州则赖汶水之分流北注者
卷七 第 7a 页 WYG0430-0656c.png
  浮送临清闸口以北至天津则赖卫水浮送我
国家数百万漕粮数千只运艘惟恃此淮黄汶卫四水
  得以早送
天庾今淮黄尽归故道江南处处深通虽春来雨少汶
  河水弱而各闸蓄水灌塘不过略迟时日即可攒
  过惟卫河水势微缓异常兼之并无闸座不能蓄
  储今据济宁道副使董安国等详称三春久旱汶
  水既少而卫水弱极临北一带浅处甚多且闸河
卷七 第 7b 页 WYG0430-0656d.png
  无接济之资一经起闸则建瓴之势将闸河灌蓄
  之水顷刻泄尽不特闸内易涸而重运漕船从闸
  门乘高放下万分危险请饬河南道府各官速启
  五闸之板堵塞旁泄渠口挽水下济漕运等因(臣/)
  查卫水发源于河南卫辉府辉县之苏门山其泉
  颇大更有洹淇等水并流入卫尽足济漕秖以自
  卫至临相隔五百馀里沿途居民往往私泄为灌
  田之计是以下注会汶者甚少(臣/)虽严行该管道
卷七 第 8a 页 WYG0430-0657a.png
  府厅县各官将所有仁义礼智信五闸之板尽行
  取起并各泄水渠口尽行堵塞而牢不可破之积
  习每每阳奉阴违直待时雨频沛河水大发而后
  重运方得畅行此历年皆然也但从前漕艘过淮
  甚迟及至稽阻临北乃在五六月之间彼时入夏
  巳深去伏不远虽经暂阻而时雨可期故或阻数
  日而得水或阻一二十日而得水若本年漕艘赖
  各督抚(臣/)疾攒严催加以漕(臣/)亲行驱督过淮极
卷七 第 8b 页 WYG0430-0657b.png
  早三月甫半而出清河运口入黄河者将及五千
  馀只其过济宁者巳逾三千见今衔尾而北俱阻
  于济北临南一带若照往年故事必待卫河时水
  涨发方得浮送北上则临南济北之船必得守候
  两三月之久是过淮虽早而回空仍复迟误彼时
  虽将沿河各官从重处分亦无及矣除(臣/)见在严
  行河北大名两道并卫辉大名两府著令将五闸
  闸板取起封贮两岸泄水渠口尽行堵塞挽流归
卷七 第 9a 页 WYG0430-0657c.png
   卫以济重运外但(臣/)远在江南呼应不灵鞭长莫
   及诚恐沿河官民狃于积习阳奉阴违仍前阻水
   不下贻误匪轻伏乞
 皇上特赐天语敕令直𨽻河南两抚(臣/)严著该管道府
   厅印等官火速尽启闸板尽堵渠口务使卫河之
   水涓滴不致旁泄全归运河以济漕运如再仍前
   膜视容(臣/)会同抚(臣/)严参重处俟指日漕船尽行
   北上或将来河水盈漕之候听民照旧分泄以滋
卷七 第 9b 页 WYG0430-0657d.png
   灌溉如此则无伤于民田而漕运克济可免阻滞
   回空之虞矣(臣/)谨特疏
 题请伏乞
 皇上睿鉴
 敕部迅赐议覆施行
   天心之仁爱巳极疏(灾异/陈言)
 题为
天心之仁爱巳极
卷七 第 10a 页 WYG0430-0658a.png
 主德之修省惟诚(臣/)谨竭悃陈言以备
 睿明采择事(臣/)
天人感召之理虽甚微而实著帝王致治之道苟力行则
   无难是故古来朝廷之上礼乐刑政措施偶有未
   当
上天每殷殷告儆以冀君心之悔悟人主统御寰区荷
上天垂戒之殷于是充其固有之仁动合应行之义守之
   以信而𣲺之以勇法度明纪纲立风行草偃俾无
卷七 第 10b 页 WYG0430-0658b.png
   一夫之不获自可驾轶三代比隆唐虞故灾异之
   见实安危治乱之机不可不至谨至勉以仰荅极
   仁极爱之
天心也我
 皇上天纵聪明弘胞与之量一以仁民爱物为本凡政
   教施令罔不皆然宜乎日就升平渐臻至治矣乃
   边陲尚有未宁田亩反增荒芜小民之供亿愈繁
   而司农之仰屋日甚其故何耶良由内外(臣/)工不
卷七 第 11a 页 WYG0430-0658c.png
   能体
 皇上尧舜之心共求治理以致上干
天和地震之变谴告非常耳今
 皇上特颁
 上谕实图修省将应行应革事宜令部院科道督抚诸
   臣明白条奏直言无隐并令在京三品以上堂官
   及在外督抚提镇据实自陈毋得浮泛塞责(臣/)
   诵之下不胜感激除将(臣/)不职情由另疏自陈外
卷七 第 11b 页 WYG0430-0658d.png
   伏念古者一国之君以一言之善即可弭灾况我
 皇上以天下之主当地震之异
 上谕屡颁修身之切与求治之勤至于如此将见上行
   下效
 皇上一人兴起于上内外(臣/)工竭勉于下
 君责难于(臣臣/)责难于
 君都俞喜起之象声溢溥天协和于变之风庥传万祀
   (臣/)虽自分庸劣而躬逢至仁之
卷七 第 12a 页 WYG0430-0659a.png
主敢不勉竭(臣/)愚敬陈一得以仰佐
皇上被格之化于万一耶事各有𩔖是用列为六疏其
  间有关军机者仍行密进(臣/)谨具
题伏乞
皇上睿览采择施行
  遵
谕敬陈第一疏(修省/宜坚)
题为遵
卷七 第 12b 页 WYG0430-0659b.png
谕敬陈修省宜坚永保
至德第一疏事窃惟致治之道力行无难与灾异之见为
国家治乱安危之机(臣/)首疏已敬陈之矣惟是力行无
  难之道(臣/)不敢不复进其说以备
皇上去乱远危久安长治之助夫修身敷政既在力行尤
  贵勿替若夫上行下效之风则又捷于枹鼓焉我
皇上励精求治实欲痛除积习使德礼政刑施行各当
  纪纲法度焕然一新推
卷七 第 13a 页 WYG0430-0659c.png
皇上之心同尧舜精一执中之心即天地覆载万物之
  心也(臣/)愚以为
皇上宜坚持此心永保
圣德一日之内虽有万几然兵农礼乐用人行政之事
皇上必亲加详览与宰执大(臣/)讨论得失务期合乎公
  正然后见之施行仍令近臣将逐日行过事宜摘
  叙略节汇造一册
皇上万几之暇不时取览而详绎之其间或有巳行而
卷七 第 13b 页 WYG0430-0659d.png
  未当者不妨随时酌改左右侍卫之(臣/)必择小心
  勤慎廉干俭约之人以供使令设有狎邪儇佻谄
  佞奢靡与善为郑卫之音能作奇技淫巧之饰以
  惑
圣聪者悉屏去之台省诸(臣/)宜宽其谴责以养其敢言
  之气迩来风闻既不得入
告而所
告失实则有降谪之愆是以虽有谠言未敢直达今
卷七 第 14a 页 WYG0430-0660a.png
皇上切谕诸(臣/)俱令直言无隐则謇谔之风行见赓歌
殿陛矣但失实处分若不稍为区别则终有疑畏不前
  之毙(臣/)请嗣今以后凡谏(臣/)有假公济私颠倒曲
  直结党招摇示威求赂者仍行从重处分外其有
  论
朝政而切中时弊因风闻而纠劾奇贪虽或至于失实
  并礼乐兵农用人行政诸务在
庙堂原无未协
卷七 第 14b 页 WYG0430-0660b.png
皇上原非过举而谏(臣/)坚执巳见据理执法极言廷诤
  骨鲠具在廉介可风者俱槩为优容而免其处分
  使远近贪婪之吏有所忌惮且
朝廷政治得失诸(臣/)从此皆尽心讲究日渐可益经济
  之才以备不次之用也伏候
上裁
  遵
谕敬陈第二疏(断宜乾/ 勇)
卷七 第 15a 页 WYG0430-0660c.png
题为遵
谕敬陈
乾断宜勇以除弊窦第二疏事(臣/)伏读
皇上续颁
上谕令诸(臣/)洗心涤虑实意为国为民并
御制民生困苦已极等六条备悉(臣/)工不职感召灾眚更
谕以事虽有异而原则同诸(臣/)不职情状
皇上非不素知但以正在用兵之际每示宽宥等语(臣/)
卷七 第 15b 页 WYG0430-0660d.png
  跪读之下欢忭靡涯伏念
皇上自御极以来无刻不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因灾异
  警戒而数日之间又复频颁
上谕其中敬谨忧勤深切备极有
君如此则凡在(臣/)工自莫不洗心涤虑实意为国为民
  唐虞之治不难再遘于今日此(臣/)所以欢忭靡涯
  也其逐条饬禁缘由
(臣/)已有定议(臣/)何敢越俎置喙第(臣/)重荷
卷七 第 16a 页 WYG0430-0661a.png
君恩末由图报当
皇上力求直言之际(臣/)无知则已既有一得之愚敢不
  并陈备采伏思
皇上恐会推徇私则用非其才官方敝坏是以谆谆戒
  饬然(臣/)愚以为此等弊窦似易剔除查
国家于在京大小官员在外督抚有六年京察之典于
  在外文职司道以下有三年
大计两年举劾之典内外武职有五年军政之典其间
卷七 第 16b 页 WYG0430-0661b.png
  凡贤能清正之官俱有事实卷案可考嗣后会推
  选择之时将应推与列官员从前行过事实逐一
  察核查其所行美迹之多寡大小而品其贤能廉
  干之实每推一缺查取三员备开事实一并呈
览以备
皇上选用如该管衙门或将美迹多与职大之官匿不
  查开反取美迹少而小之官先行妄列者作何定
  例从重处分至此后京察等典内而部院堂上官
卷七 第 17a 页 WYG0430-0661c.png
  外而督抚等官必将所属各官之事实才品据实
  查开尤须于平时渐察而不宜于临事方查如属
  员之中凡有朝夕孜孜黾勉办事不好外务牍鲜
  积滞者勤也断大狱决大疑律例精明议论公确
  随到随行案无留牍者才也无钻营之迹有俭约
  之风门少投竿之人室无私语之客安静供职而
  诸务一一不废者廉也刻刻以
国是民瘼为念不避嫌忌不惮辛劳遇事求当而剖决
卷七 第 17b 页 WYG0430-0661d.png
  如神吏胥上下之手无所施势要干求之情莫能
  达行事正直心术光明者才品兼优贤能俱备之
  品也以此进贤用备选拔则贤才愈出而徇私之
  弊自除矣若夫(臣/)工不职
皇上非不素知但正在用兵每示宽宥仰见我
皇上因寇贼未靖民难未抒而并宽及大小臣工也但
  其间有过失故犯之分似宜仍为区别查
本朝大清律一书宽严各当总不外宥过无大刑故
卷七 第 18a 页 WYG0430-0662a.png
   无小八字盖无心而误蹈者谓之过有意而故犯
   者谓之故其间系人心风俗良非渺小是以过必
   宥而故必刑也我
 皇上敬
天勤民每岁刑名先热审后秋审复别情实可矜可疑三
   项其慎其详无非欲明刑弼教刑期无刑也然刑
   名未协不过一人之冤用人失宜实为一方之害
   (臣/)愚以为处分官员亦应分别过故凡干连挂误
卷七 第 18b 页 WYG0430-0662b.png
   情有可原者酌量从宽以勉其后效若明知故犯
   情罪可恶者必照定例处分虽在军兴之际
 皇上仍勇于
 乾断不稍姑容如此则贪恶之徒虽欲倖免而伎俩莫
   施将见贤者益劝而不肖者日儆吏风丕变政治
   平明大法小廉民生日遂即有边隅小寇不久投
   戈归命无烦更事用兵矣伏候
 上裁
卷七 第 19a 页 WYG0430-0662c.png
  遵
谕敬陈第三疏(苛驳/宜禁)
题为遵
谕敬陈苛驳宜禁以杜私派第三疏事(臣/)惟钱粮应销
  与否自有一定𣢾项如原未动用捏𣢾报销与所
  用本少开销甚多希图侵渔者自是难容
国法若实支实用并无捏款朦报用少开多之情则断
  不宜屡行苛驳以启科派部费之弊也查迩来各省
卷七 第 19b 页 WYG0430-0662d.png
  销算钱粮科抄到部承议司官虽不乏从公议允之
  案然偶值一事或执已见或信部胥任意吹求苛驳
  无巳钱粮数目繁琐头绪牵杂非精于核算洞悉𣢾
  项熟知卷案者万难得其要领司官专司其事除猫
  鼠同眠者不必言外其实心奉公之员设或稍欠精详
  便为吏胥朦蔽况堂上官不过总其大槩止据说堂
  数言安能备知底里加以从慎重钱粮起见自是一
  照司议由是而部胥之权重矣权既重则经用钱粮
卷七 第 20a 页 WYG0430-0663a.png
  之官不得不行贿以求之所谓部费也此项部费
  官无神输之术势必问之于民若清廉之官费一
  敛一民犹不至大困一遇贪劣不肖之官借此居
  奇或费一敛二或费一敛三甚至敛四敛五敛十
  均不可定而民困滋甚矣
国家受聚敛之名而部胥得婪贿之实有司多一分之
  费而百姓出数倍之资其害可胜言哉嗟嗟此出
  资之百姓若与
卷七 第 20b 页 WYG0430-0663b.png
国家无涉又何足论殊不知此百姓者乃
国家之元气日夕勤耕力织辟地土生货财出赋税以
  奉
朝廷者也安可今日剥之明日削之使之不得其所抛
  田土逋额赋以至上下交困乎(臣/)前任安徽巡抚
  之时知有江安两藩司积案一件动用钱粮数百
  万两而部驳不准开销暑往寒来历十馀年而始
  得清结今(臣/)带管漕务知邳宿等州县康熙元二
卷七 第 21a 页 WYG0430-0663c.png
  三四五六年分民欠漕项钱粮三万馀两业已屡
  奉
恩蠲经漕抚两(臣/)数次
题请蠲豁而部议坚执不允坐以明系官侵之名而严
  著追比(臣/)据司道各官痛切呈详已经具
题请豁在案又部议裁减运军耗赠银米一案(臣/)带管
  漕务据各属屡详灼知断不可裁之故是以仍请
  照给昨阅邸抄部议又复不准且称此项银米从
卷七 第 21b 页 WYG0430-0663d.png
  前原无皆系顺治六九等年添给之项等语殊不
  知顺治六九等年添给此项银米彼时原非得已
  秖因旗军费用不敷往往勒索里民兼之盗卖漕
  粮拖欠甚多公私交困是以议加银米且此所加
  之银米皆系里民求免勒索是以乐于输将原非
  动公家之物以给军也自此银米一加而军民两
  安
国储不欠已历多年今部(臣/)若必欲议裁势必仍蹈前
卷七 第 22a 页 WYG0430-0664a.png
  辙里民遭勒索之苦漕粮多盗卖之弊岂
国家之益耶况钱粮自有定额其地方官民因时制宜
  另为调剂之项原在额外惟因恐涉私派之嫌是
  以不得不为
题明要之原非司农之项也在司农总会计之权止当
  稽其额徵不宜收及额外若将里民自愿乐输求
  免勒索之项而又裁归司农则里民既巳出资而
  仍遭勒索恐亦司农之所不忍闻也诸如此𩔖(臣/)
卷七 第 22b 页 WYG0430-0664b.png
  聊举三案其他可知伏乞
皇上严饬部(臣/)嗣后一切钱粮如有不肖官员捏𣢾朦
  销用少开多部(臣/)察出实情访知的弊即便据实
题参将不肖官员置以重典督抚知情者同罪不知情
  者亦照失察处分若并无朦销多报情弊则应销
  者即销应豁者即豁可裁者裁不可裁者即止毋
  再徒为混驳使在外不肖官员得以藉口部费肆
  行科敛致伤
卷七 第 23a 页 WYG0430-0664c.png
国本抑(臣/)更有请者钱粮之难于核算者以尾数太繁
  也查银自一分以上方可称其重轻米自一升以
  上方可量其多寡若银止于釐则难称米止于合
  则难量矣又或银至毫丝更至于忽则不过微末
  之间米至于勺抄更至于撮则不过颗粒之间夫
  银至于微末米至于颗粒数亦可以止矣乃银之
  尾数自忽之下尚有微纤沙尘埃渺漠逡巡灰等
  算位米之尾数自撮之下尚有圭粟颗粒黍稷禾
卷七 第 23b 页 WYG0430-0664d.png
  糠秕粞等算位殊属无益也且不惟无益而尾数
  太繁适足以滋奸胥之驳窦实则甚有损耳总之
  尾数多则清算难清算难方可藏奸逞弊若一目
  了然人人可核之数则部胥从何弄权耶(臣/)
请嗣后钱粮尾数算至忽位为止如一忽之外尚有馀
  零竟作二忽科算米麦尾数算至撮位为止如二
  撮之外尚有馀零竟作三撮科算馀俱仿此裁无
  益之算位以剔无穷之弊端其于
卷七 第 24a 页 WYG0430-0665a.png
国计民生实均有裨益也伏候
上裁
  遵
谕敬陈第四疏(专差/宜减)
题为遵
谕敬陈专差宜减以免扰累第四疏事(臣/)
皇上因在外诸(臣/)于民生疾苦不为上闻
朝廷诏旨不行下达废弛驿站侵冒钱粮民隐莫申民
卷七 第 24b 页 WYG0430-0665b.png
  冤无诉于是屡遣在内诸(臣/)访查察究此
皇上轸念民瘼恐一夫不获其所是以不得不然也但
天使之车尘马迹一经络绎于道途则闾阎之苍首黔
  黎未免嗟咨于草野在奉差之(臣/)未常不以
皇上之心为心未尝俱有示威掯勒之事并未尝尽纵
  家人跟役等需索地方官也然往来供应虽盏酒
  粒粟片肉只鸡尽皆小民膏血况地方官员贤能
  廉介者少平庸畏事者多一闻
卷七 第 25a 页 WYG0430-0665c.png
钦差将至惟恐有所驳诘莫不力图要结以悦之行贿
  与否姑置弗论而饮食之费巳属不少上司虽戒
  之曰尔无科民有司亦随荅曰断不妄派究竟无
  神输之术也更值不肖官员借端多敛则又不堪
  言矣此等事务(臣/)虽未得确情并无指实然揆之
  情势在所不免(臣/)愚以为除军机重务必须口授
庙谟于兵主确酌商行者自当专差驰驿又在外贪官
  污吏督抚不行题参被科道纠参或旁人告发并
卷七 第 25b 页 WYG0430-0665d.png
  督抚扶同犯法肆行贪婪之事亦必须遴选部院
  能员秉公确审无庸置议外他如整顿驿站料理
  军需查勘海疆恤刑督赈诸务似应责成督抚盖
  督抚为封疆大吏身居八座之尊位列三台之次
皇上将数千里地方数千万百姓托之绥怀抚治乃不
  夙夜黾勉力报
君恩将此等分内之事阘茸贻误甚至捏冒侵渔致烦
皇上左顾右虑另差近臣代理似此不职之督抚虽立
卷七 第 26a 页 WYG0430-0666a.png
  置重典亦不足惜然天下督抚贤愚不同未必尽
  皆不肖也(臣/)请嗣今以后凡督抚司道不能料理
  必须差员之事自当照旧遴差其督抚司道能行
  之事俱责成督抚司道料理停其另差如有贻误
  生弊等情即将该督抚司道立行从重处分以为
  大吏溺职之戒如此庶地方不至因供应而频派
  扰民矣伏候
上裁
卷七 第 26b 页 WYG0430-0666b.png
  遵
谕敬陈第五疏(酌价/免赔)
题为遵
谕敬陈请酌米豆价值以免包赔第五疏事窃照康熙
  十五年间
皇上念军需浩繁恐在外(臣/)工借端冒开侵欺肥已是以
特遣部员确访米豆草束价值彼时奉差之员惟以节
  减为念又遍访各处而止取一隅极贱之价酌量
卷七 第 27a 页 WYG0430-0666c.png
  开报部(臣/)止照差员所估准销以致节年以来小
  民负赔累之苦控诉无门除别省情形(臣/)未悉知
  者不敢具论外如山东一省(臣/)阅工往来每据里
  民以采买豆草贻累难支等词纷纷呈控(臣/)再三
  细访并差人密访知济宁附近一带康熙十六年
  十二月内黄黑豆每仓石值银三钱六七八分不
  等康熙十七年九月内每仓石值银五钱三四分
  不等十一二月内每仓石值银六钱一二分不等
卷七 第 27b 页 WYG0430-0666d.png
  本年五月内黑豆每仓石值银四钱八分今八月
  内每仓石值银四钱五分前五月内黄豆每仓石
  值银五钱六分今八月内每仓石值银五钱二分前
  五月内谷草每束值银八釐有奇今八月内每束
  值银七釐而部定价值每豆一石止给银一钱一
  分一釐每草一束止给银一釐三毫计官给之价
  较之民间时值约十分之七有司无点金之术不
  得不责成里民里民实岁岁包赔无怪其哀控矣
卷七 第 28a 页 WYG0430-0667a.png
  (臣/)等为督抚者明知里民赔累之苦然有司无米
  之炊并非私派肥已亦难以加罪于官实无可如
  何之事也查军兴之后里民赔累最苦者莫过于
  采买米豆草束次则解送军前马匹也今解马一
  事巳蒙
皇上特旨严禁不许掯勒里民如释重负莫不感颂
皇恩欢呼载道矣至采买米豆草束一事民隐迄未上
闻今又蒙
卷七 第 28b 页 WYG0430-0667b.png
皇上轸念民生病苦令(臣/)等将应行应革事宜明白条
  奏直言无隐(臣/)奉此
明纶敢不凛遵入
告惟是民间之疾苦固当上
闻而米豆之价值亦应查确庶无冒销之弊伏乞
皇上敕下部(臣/)作何定议令各省抚(臣/)将彼处米豆草
  束价值数目按季据实报部如有以贱报贵者一
  经察出立即严加处分部(臣/)岁终即将该抚(臣/)
卷七 第 29a 页 WYG0430-0667c.png
  季所报价值取其酌中之数而准其开销总期下
  不扰民上不亏
国如此则里民更免此采办米豆草束赔累之苦必且
  遍野欢腾永戴
皇仁于生生世世矣伏候
上裁
  遵
谕敬陈第六疏(缓征/养民)
卷七 第 29b 页 WYG0430-0667d.png
题为遵
谕密陈请缓征海舟师以养残黎第六疏事窃惟
国家自吴逆悖心闽粤继变以来
王师四出供亿烦劳幸赖我
皇上天纵神威
庙堂奇略闽粤后先归命逆桂随伏
天诛虽滇蜀之境尚有馀孽未平而釜底游魂自可尅
  期歼灭当此时而出一旅之舟师自是郑锦可擒
卷七 第 30a 页 WYG0430-0668a.png
  海氛可奠然(臣/)愚以为此宜缓而不宜急何也劫
  掠之难民可悯而水陆之形势当慎也(臣/)闻康熙
  十三四年郑逆窃踞漳泉一带迨至十五年间
王师南下逆锦自揣难抗遂将民间货财衣粮子女玉
  帛凡属温饱之家不论丁壮老弱男妇人等尽行
  劫令登舟迁之入海此等百姓不下数十馀万哀
  号之声悲惨之状虽逆锦左右之人亦莫不为之
  掩面流涕不忍正视此(臣/)得之闽来人士之口传
卷七 第 30b 页 WYG0430-0668b.png
  之如此者也(臣/)思此等难民入海三载思归故土
  必有同心第当逆锦大劫民财之后势尚鸱张且
  孱弱难民惊魂未定水汛未熟兼之逆锦于劫来
  未久之人防之必密而待之必苛难民虽有图归
  之念而斯时莫敢遽发若
王师于此际进𠞰则逆贼必驱难民而前俾其先罹锋
  镝难民妻子资财尽在贼处必且裴褢顾恋诚不
  特不即来归而反迫为贼用况大海茫茫风期水
卷七 第 31a 页 WYG0430-0668c.png
  汛皆不可忽大兵堂堂正正不勤远略未娴海外
  之行逆锦生长水中习熟漂流诚恐出没靡定以
  堂堂正正之师而讨漂流靡定之贼譬之贲育击
  鼠有勇难施追之急迫逆必更劫难民而他徙矣
  或再从而蹑其后未免过劳师而难得利且设遇
  风涛之险或有疏虞则失军实而损
国威攸关良非渺小莫若稍迟进𠞰则逆锦劫掠之物
  渐完鸱张之形渐缩难民惊魂既定水汛亦知兼
卷七 第 31b 页 WYG0430-0668d.png
  之逆锦与难民相处日久则待之必宽而防之必
  疏于是一人为倡万人相随不招而自至者踵且
  相接贼势日孤将见逆锦舟中左右之人必且尽
  为锦之雠敌斯时特悬重赏自有擒锦来归者矣
  (臣/)故曰宜缓而不宜急也(臣/)
皇上特饬在闽文武诸(臣/)停止征海之师将
禁旅分屯要地并一切绿旗官兵俱令逐日操练昼夜
  严缉不许稍有弛懈以防奸宄暗通兵有扰民者
卷七 第 32a 页 WYG0430-0669a.png
   立置重法兼择循良守令责之息讼轻刑除徭缓
   赋俾见在之百姓时欢欣于乐利之
 光天而陷贼之残黎每怀思夫故乡之
 化日则不必劳师而海疆计日自奠矣抑(臣/)更有陈者
   (臣/)伏读
 上谕内一条一用兵地方诸王将军大臣于攻城克敌
  之时竟不思安民定难以立功名但志在肥已往往
  掠占小民子女或借为通贼每将良民庐舍焚燬子
卷七 第 32b 页 WYG0430-0669b.png
  女俘获财物攘取名虽救民于水火而实则陷民
  于水火之中也如此有不上干
 天和者乎钦此大哉
 王言远迩(臣/)民一闻是
 谕当莫不感激无地而继之以泣者矣夫守成之与创
   业经权原有不同而敌国之与吾民德威自当异
   用我
太祖高皇帝崛起
卷七 第 33a 页 WYG0430-0669c.png
 盛京
太宗文皇帝缵开
 鸿业斯时直省地土尚属故明是以
 王师所到凡有闭关相抗者即便诛俘此待敌国之道
   宜然也迨
世祖章皇帝定鼎
 京师荡平四海至
 皇上御极之年并取云贵嗣此车书一统向来尚为敌
卷七 第 33b 页 WYG0430-0669d.png
   国之奸顽者今则尽属
 朝廷之苍赤矣创业利于克敌而守成惟在养民敌国
   之奸顽无妨俘戮而
 朝廷之苍赤不可伤残此一定不易之理也不意康熙
   十二年间逆(臣/)变乱于边陲奸宄窃发于内地致
   烦
 王师复出然此变乱窃发者乃系不法之逆徒而非耕
   织之百姓也地方守土之文武既不能预靖奸徒
卷七 第 34a 页 WYG0430-0670a.png
  卫此苍赤致其沦胥于贼小民之困苦巳属难堪
  乃领兵之将主又复惟利是图全不以
国计民生为念俘杀并行嗟乎何斯民之遭厄抑至此
  也如以其不应从贼而俘杀之则民力最弱如暮
  夜被盗不过数人入室耳然执其主而索之未有
  不惟欲是从者今迫之以盈千累百之贼兵何敢
  一言相抗是以任贼驱使无不俯首听命实势所
  必然而情非得已也又民业甚微其赖以谋生者
卷七 第 34b 页 WYG0430-0670b.png
  不过此室庐田土若不从贼便当弃业而逃否则
  死耳弃业而逃则凭何糊口矧彼时到处有贼逃
  将安归死则有禄者之责蚩蚩之氓原无应死之
  理以不能逃不应死之编民幸获生于贼退之后
  以待官兵之卫之而忽坐以从贼之罪而俘杀之
  不亦冤且惨乎嗟嗟在统兵将领或以兵马远来
  劳苦日久姑从之以示鼓励殊不知民者
国家之元气也如欲鼓励兵丁宁使多费
卷七 第 35a 页 WYG0430-0670c.png
朝廷金钱以犒之安可大耗
国家元气以悦之耶且
朝廷平日养兵专为保此元气乃贼巳去而兵反伤之
  何耶即如江西一省从前额赋约有二百馀万乃
  闻迩来仅存十分之三四是司农每岁之失约计
  一百二三十万自康熙十三年至今通计所失不
  下六七百万是鼓励之兵卒尚未扫靖边氛而
朝廷之额赋先巳亏缺如许究竟孰损孰益耶言念及
卷七 第 35b 页 WYG0430-0670d.png
  此不禁为我
国家痛恨而深惜之也今此等大害
(臣/)业巳恪遵
上谕严定处分之例(臣/)又何庸置喙但
皇上为官兵抢掠一事前此曾经严饬而统兵将领未
  见凛遵是今日之要不仅在于定例之严而端在
  于行法之信(臣/)
皇上严饬各处兵主务令遵例而行再有犯者必照新
卷七 第 36a 页 WYG0430-0671a.png
  例处分断不稍恕方克有济更请
皇上并敕部院通行直省毋论旗下民人凡有收得从
  前难民在家或抢或送或买毋论如何得来之人
  但有难民亲属前来求赎者不计银之多寡即与
  赎回团聚如有掯勒不放者作何从重处分定罪
  再请
皇上敕令部院科道各官将有廉德干才堪以抚绥残
  赤整顿岩疆者不拘资格各举所知保无过误授
卷七 第 36b 页 WYG0430-0671b.png
  以江西陜西湖南闽粤等一切新复地方守令之
  职著令招集遗黎开垦荒土此等守令准以两年
  较俸到任之日先将见存熟地若干户口若干报
  明上司两年之内新增户口若干新垦田地若干
  并查旧存之地是否无荒旧存之民是否俱在地
  方是否渐增起色元气果否愈加培护衡其贤才
  之等第以分别而奖拔之一等者作何从优超升
  二等者作何酌量加升绝无才能而贪劣不肖者
卷七 第 37a 页 WYG0430-0671c.png
  作何从重分别降革治罪并连坐保荐之人若原
  有才能而上司掣肘不得行其志者许其具文直
  达部科该部科即与上
闻毋或抑阻盖被寇之地更复遭兵残敝至极惟赖绥
  怀是以必需贤能守令加意整顿而在外(臣/)工设
  有不能抚民而反行恣虐甚至拨饷半归私橐而
  军需仍派里民者亦不可定若系在外
题用之员则或徇庇掩饰或猫鼠同眠尤不可定是以
卷七 第 37b 页 WYG0430-0671d.png
  必得从内保荐发往劝之以重赏儆之以严罚而
  又假之以自行达部之权庶可得实心行实政以
  拯此水火中之孑遗也伏候
上裁以上六疏(臣/)于缮毕之次复为展读戆直之言不
  一而足(臣/)自知嗣此以后招尤不小但历荷
皇上知遇之恩至深至重虽肝脑涂地不足仰报又何
  敢稍避冒昧稍惮嫌怨以负
皇上求言之切乎是以将一得之愚遵
卷七 第 38a 页 WYG0430-0672a.png
谕据实陈奏至(臣/)尚有未尽愚悃并生财裕饷等事容
  (臣/)阅工赴淮随时确酌另陈(臣/)谨一并
题明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
  生财裕饷第一疏(开水/田)
题为遵
旨敬陈生财裕饷第一疏事(臣/)惟我
国家车书一统薄海内外莫不尊亲自唐虞迄今幅员
卷七 第 38b 页 WYG0430-0672b.png
  之广无如我
朝为最夫地方既如此之大宜乎财赋日增贯朽而粟
  腐矣乃司农犹鳃鳃焉患兵饷之不足此不可解
  也查地方一里有田五顷四十亩地方十里为方
  一里者百有田五百四十顷地方百里为方十里
  者百有田五万四千顷地方千里为方百里者百
  有田五百四十万顷依王制所载山陵林麓川泽
  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计之凡方千里之
卷七 第 39a 页 WYG0430-0672c.png
  地实有田三百六十万顷或其间有种棉花蔬果
  菱荷药饵之类以其非系五谷姑再除去四分之
  一计地九十万顷外亦实有田二百七十万顷什
  一取民古之常制也每田一亩合夏麦秋禾计之
  至瘠之土亦可收粮一石以什一之制科之每亩
  徵粮一斗每田一顷应徵赋粮十石二百七十万
  顷应徵赋粮二千七百万石内其所出亦不及所
  入之半库藏积帑必且充栋盈庭尚何不敷之足
卷七 第 39b 页 WYG0430-0672d.png
  患哉然各直省见徵额赋较(臣/)前科之数不及三
  分之一自无怪司农之仰屋矣夫天下既有实在
  之地自当有必产之粮既有必产之粮自当有应
  输之税今量幅员而计地亩则甚多按全书而稽
  额赋则甚少其故何耶盖天下有三大弊而世莫
  之察也其弊不起于今而来自故明且故明以前
  久同其弊祇以世远难稽(臣/)亦不复具论矣何为
  三大弊一曰水利不修也二曰赋轻而民惰也三
卷七 第 40a 页 WYG0430-0673a.png
  曰生者寡而食者众也考之经书孔子赞大禹曰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孟子对滕文公曰民事不
  可缓也古之圣贤深知民以食为天故凡论治国
  平天下之道必以足民为首务农事为先资齐用
  管仲之策而富于山左秦用郑国之术而强于关
  中即汉唐而下亦有开渠溉田者俱能利民益国
  但惜其不过行之一隅未尝遍为经画是以终多
  荒土后世不得尽蒙其利耳今我
卷七 第 40b 页 WYG0430-0673b.png
国家地土之广古莫与京然荒而不治者所在恒有即
  治矣而类多平阳无蓄泄之资不待奇旱大涝雨
  旸稍不时若其年即便失收以致
国赋日逋而民生日困此水利不修之弊也尧舜取民
  必以什一为准白圭欲二十取一孟子非之盖
  过于什一则民力难供不及什一则国用不足也
  古来天下之利全在西北其江南之苏松常镇浙
  江之杭嘉湖等府在唐汉以前不过一泽国耳自
卷七 第 41a 页 WYG0430-0673c.png
  钱镠窃据南宋偏安民聚而地辟遂为财赋之薮
  故明初年见东南之赋足以供用于是惟知尽东
  南之利而不复谋及西北是以西北之赋日少而
  民日穷迨及季世盗贼丛生而不可收拾矣我
朝定鼎之后凡故明一切弊政尽皆革除惟生财之道
  尚未复三代之古虽垦荒辟土之令时下而奉行
  之有司俱无探源之论是以未有实益今(臣/)
命督河奔走于平原旷野之间目击淮徐凤阳之地蒿
卷七 第 41b 页 WYG0430-0673d.png
  莱多而禾黍少是以前于经理河工疏内请将沿
  河荒地募帮丁垦种以固河防及方将用其荒地
  而即有主出认多称系伊纳粮之田(臣/)不解其故
  于是细为访问始知淮徐凤阳一带之民全不用
  人力于农工而惟望天地之代为长养其禾麻菽
  麦多杂蓺于蒿芦之中不事耕耘罔知粪溉甚有
  并禾麻菽麦亦不树蓺而惟刈草以资生者比比
  皆然也究厥所由大抵每地一亩其每岁所产之
卷七 第 42a 页 WYG0430-0674a.png
  草茂者可得千馀觔稀者可得四五百觔刈草千
  觔者运至城市值银五六钱内去运价一半实可
  得银二钱有奇刈草四百觔者运至城市值银二
  钱内去运价一半实可得银一钱而每亩额税不
  过徵银一二分不等在小民有地一亩不费牛种
  不事耕耘每岁止输分许之额租而可得草价一
  二钱有奇不等是以相因成俗而废弃
国家之地土一至于此此赋轻民惰之毙也古来经野
卷七 第 42b 页 WYG0430-0674b.png
  之制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
  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盖受地有肥瘠之不同故
  所食用多寡之各别大抵一夫终岁勤动受地肥
  者其所穫之粟不过养九人而受地瘠者其所穫
  之粟亦可养五人也(臣/)访之苏松嘉湖之民知壮
  夫一丁止可种稻田十二三亩其岁收粒米肥地
  不过三十馀石瘠地亦可得二十石以每人每日
  食米一升科之则三十馀石者可食九人而二十
卷七 第 43a 页 WYG0430-0674c.png
  石者可食五六人准古證今原无异也至农夫五
  等牵上中下而合算之每夫可食七人内除本夫
  与本夫之母妻女以及本夫之耄父幼子约共食
  其半计可馀一半以食他人古者民之𩔖有四曰
  士农工商而已士能明先王之道佐人君治天下
  农能力作畎亩收粒米以养天下工制必需之器
  物以适天下之用商则通有无聚货财以利天下
  者也又庶人在官如今胥役之属为政所必不可少
卷七 第 43b 页 WYG0430-0674d.png
  者亦得附于四民之末此四民之中力农者居十
  之七而士工商与庶人之在官者居十之三是以
  每岁天下之穫除供天下之食用外尚有储积以
  备凶年夫天下之治也在于家给人足而其乱也
  由于冻馁流离若使天下之民果能乐岁有馀而
  凶年不困孰不欲安享于光天化日之下而愿为
  寇攘奸宄以自取死亡耶是故欲天下之治必先
  使天下多力田之人而后可也乃三代而下四民
卷七 第 44a 页 WYG0430-0675a.png
  之外更有释老之流与夫游民乞丐悉皆不耕而
  食不织而衣绝义灭仁病民蠹
(臣/)窃闻释老诸书虽旨趣各有不同而其要总欲使
  人弃捐伦理归于虚无寂寞之乡其究至于使天
  下之人尽为仙佛断绝人𩔖而后止呜呼成仙成
  佛之说怪诞不经姑置勿论设人类而果有可绝
  之理何妨任其妄言乎且即使人𩔖必不可绝而
  听其怪诞之说不至于殃民蠹国又何妨任其妄
卷七 第 44b 页 WYG0430-0675b.png
  言乎殊不知自有天地以来即有万物而万物之
  中惟人最灵故与天地参而为三人之有男女犹
  天地之有阴阳男女生生不穷之道犹日月运行
  之有昼夜岁时往来之有寒暑也圣人知其然而
  又虑其杂乱无章争斗靡巳也是故为之君以统
  之为之师以教之为之立三纲之道五伦之理又
  虑其顽而不变也复为之明五刑以弼五教夫如
  是是以天下之民皆知事君当忠事亲当孝事夫
卷七 第 45a 页 WYG0430-0675c.png
  当顺亲上死长之道油然而生而四海之大赖以
  久安长治也今佛老之说欲使天下断绝人类犹
  之欲强日月之为昼不为夜岁时之为暑不为寒
  其可得乎不惟是也天下如此其大万民如此其
  众政刑井井尚不克使之有耻且格必待德礼兼
  施始可化民成俗今
朝廷之上方在整齐而草野之间遍为鼓惑使天下戴
  君之心易为戴佛事亲之力移而事僧信其可以
卷七 第 45b 页 WYG0430-0675d.png
  忏悔免祸之说而轻于犯法信其可以诵经求福
  之说而滥为施财至于父兄宗族乡党戚友之间
  虽升斗之粟些微之资不肯假借而修祠建庙塑
  像饭僧则虽千百之多挥之如土亲疏厚薄颠倒
  若此而方且自喜其操小祝奢洋洋得意不知所
  操之小者已去而所祝之奢者必不可来而途穷
  无告郁郁不得志之辈与干犯法律无所逃罪之
  徒往往窜入其中或谈经说法或念咒书符或击
卷七 第 46a 页 WYG0430-0676a.png
  磬敲钟或游方托钵千百成群悉皆丧其天良以
  惑此愚夫愚妇究竟奸盗诈伪之事若辈仍无所
  不为即有所谓实在焚修恪守其教者亦正如不
  肖子弟舍六亲而随匪类不亦大可悲乎至于乞
  丐一途言之似属可悯而其毙不可胜言文王发
  政施仁必先鳏寡孤独以其无力自食穷而莫告
  也后世设养济院以待孤贫亦犹文王遗意岂知
  近来乞丐大半皆属壮夫手赍秽毒之物以窘良
卷七 第 46b 页 WYG0430-0676b.png
  民而总属之者更有丐头其孤贫口粮俱系丐头
  领出与蠹役分肥不得充实在孤贫之腹且民间
  凡有吉凶庆吊之事必先唤丐头劳以酒食给以
  银钱否则群丐立聚其门撒泼呼号无所不至而
  城市开张铺面之家群丐亦不时横索恃其污秽
  百端无状使人敢怒而不敢吝其所得之银钱半
  为本丐醉饱街衢而以半奉丐头是以富庶地方
  之丐头类皆各拥厚赀优游坐食其温饱气象反
卷七 第 47a 页 WYG0430-0676c.png
  胜于士农工贾之家而坐而得食相因成俗遂有
  将良家幼童子女暗地拐去或折其肢体或去其
  耳目畜养长大以接续其衣钵者焉言念及此殊
  堪痛恨矣他如说书唱曲打把势搬戏法卖假药
  请仙扶鸾炼丹祷禳偷鸡剪绺之徒不可悉数此
  何为者耶韩愈曰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
  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此正指佛老二氏而
卷七 第 47b 页 WYG0430-0676d.png
  言也又孰知近世除佛老之外更增此无限游惰
  之民莫不仰给于各地方之良善乎夫天下之民
  求其乐岁有馀凶年有备全在力农者之多于士
  工贾故十人之中科农民七而士工贾三良以农
  民七人所穫七分之粟除自食其半仍有馀粟三
  分五釐以售士工贾而士工贾亦止须食其三分
  尚可馀半分以为储积也自佛老之说兴不得不
  于农民七人之中驱一人以为佛老加以乞丐游
卷七 第 48a 页 WYG0430-0677a.png
  惰之民悉皆徒手求食者又去半人而农民七人
  者仅存五人有奇矣矧佛老之饮食衣服器具资
  财俱不下于士工贾固已非若农民之俭约而其
  营造之费等于王侯则又百倍于士工贾焉夫佛
  老无神输鬼运之术也势不得不又驱农民半人
  以为其工贾是十人之中农民仅居其五而士工
  贾与异端游惰之民以及异端之工贾亦居其五
  夫向之士工贾三人全赖力农七人之馀粟三分
卷七 第 48b 页 WYG0430-0677b.png
  五釐以资食用是以常见有馀今农民七人仅存
  五人是止馀粟二分五釐矣以二分五釐馀粟食
  向有之士工贾三人尚恐不足而况益以异端游
  惰与为异端工贾者之二人群起而争食乎无怪
  乐岁之不免冻饿而凶年之死亡相枕籍也此生
  者寡而食者众之弊也嗟夫此三弊者攸关于民
  生国计最切最深安可不亟为早图耶图之之道
  惟在修明水利水利修则遍处皆系沃壤然后准
卷七 第 49a 页 WYG0430-0677c.png
  什一之制辨土责贡则赋不轻而民不惰更将一
  切异端游惰之民严行禁绝不许官民施舍尽令
  改为良民各各给与地土编入版图使之自食其
  力而以馀力奉上如是则不出十年民康物阜赋
  税繁增永免司农仰屋之叹矣至于修明水利之
  法查(臣/)前任安徽巡抚之时目击凤阳府属地方
  荒芜曾具有敬陈沟田之法以期垦荒实效等事
  一疏备陈行沟田之益有五一曰水灾之小者可
卷七 第 49b 页 WYG0430-0677d.png
  不畏也二曰旱灾之小者亦不畏也三曰高宝淮
  城之河患可杀也四曰裕将来国课于无穷也五
  曰隐占包赔之弊可除也并请广开事例募民开
  浚沟田等因详悉陈奏蒙
皇上敕部议覆后值军兴孔亟至今尚未举行然在今
  日而欲求实在生财之道断宜仿此沟田之法随
  地制宜酌量更改而亟行之且此法不但可行于
  江南即直𨽻山陜东豫诸省若俱一律举行则所
卷七 第 50a 页 WYG0430-0678a.png
  以益
国利民者无穷无尽惟是援纳事例见巳广开则欲行
  沟田必须另措垦本又(臣/)从前止阅凤属而未历
  淮徐止见地方之情势而不谙河务之机宜止知
  水患之由于积霖而不知凤属兼受黄河之害且
  更不知河害之不特可除而并可因之以为大利
  也今(臣/)自受任总河以来朝夕奔驰往来相度深
  知江南凤徐淮扬四府州属逼近黄淮实有无穷
卷七 第 50b 页 WYG0430-0678b.png
  之利祇因从前未经讲求是以不但不能得水之
  益而反受水之害即(臣/)
命大修河道亦止仅仅求于避害而未议所以兴利然
  此四府州并山东兖州一府见有无穷之利(臣/)
  之巳确安敢不力请修举以为我
国家久远足用之谋乎惟是其间经理事宜头绪繁多
  且系微(臣/)创建之论若(臣/)不躬自请行则诸(臣/)
  且疑而难举虽(臣/)自知庸劣见在拮据河工尚且
卷七 第 51a 页 WYG0430-0678c.png
  日虞陨越何能任此创举繁难之务然(臣/)身受
皇上浩荡洪慈沦肌浃髓(臣/)即肝脑涂地亦不足以仰
  报万一又何敢畏难避劳以负
皇上知遇之隆恩也倘蒙
皇上不以(臣/)为不肖准(臣/)将江南徐凤淮阳四府州并
  山东兖州一府荒瘠地亩会同各该抚(臣/)随机斟
  酌尽心经营则先用垦本银五十万两照(臣/)前疏
  沟田之法量加更改召募无家无业之人计口授
卷七 第 51b 页 WYG0430-0678d.png
  食督令垦土挑沟引水滋溉并照大修河工之例
  多用监理分管等官每分管官一员募夫二百四
  十名垦田一百二十顷其所收之粟俱归公家更
  为来岁加垦之资以五年为率转展经营五年以
  后不复计口授食竟将所垦之田给与开垦之人
  为业止量其所产每岁科什一之税交有司徵收
  除经始第一年不算外约计六年之后可为
国家岁增赋米三百万石
卷七 第 52a 页 WYG0430-0679a.png
国家既于此五府州地方岁增赋米三百万石则尽可
  就近运赴京通二仓将江浙等省远处漕粮尽行
  改徵折色充饷其每岁漕造经费等银亦可酌量
  节省诚一举而数善备焉者也至(臣/)之以六年为
  请者盖(臣/)年将五十目昏发白精力渐衰犬马馀
  生未知尽于何日安敢远期年岁第此事若行则
  非六载工夫不使规模大定(臣/)故不敢不以六年
  为请也至此系创举之事必须分外设官破格用
卷七 第 52b 页 WYG0430-0679b.png
  人倘蒙
皇上俞允准行容(臣/)另疏
题请其所需垦本五十万两(臣/)不敢请动钱粮查(臣/)
  于敬陈经理河工第七疏内请令武生纳监已经
  部覆允行后因奉
旨治河著动用正项钱粮是以此例未开今若仍开此
  例约可得垦本一半其不敷一半(臣/)请于第四疏
  内拨足济用又六年以内转展经营之时虽有每
卷七 第 53a 页 WYG0430-0679c.png
  岁所收米石然亦必得有银两兼用方为有济此
  须将每岁所收之米代江浙等省兑运漕粮而令
  江浙等省将应徵漕米照时价改折徵银以济加
  垦之用又五府州属一切地亩除见有水利并膏
  肥赋重之田俱听其仍旧毋庸更议开沟止将无
  主荒地并有主荒地以及有主粮轻瘠地随便开
  成沟田之后即量给开垦之人永远为业有主荒
  地瘠田俟浚成沟田规模既定之日仍行给还为
卷七 第 53b 页 WYG0430-0679d.png
  业照什一之税徵纳钱粮其规模未定之前凡民
  间应纳额赋俱于经理案内代为办纳如此庶人
  人情愿乐趋而功效亦易于速见矣至其间更有
  未尽事宜应俟果奉
俞旨允行之后容(臣/)另疏逐一
题请此生财经常之至计诚足民足
国之本谋也伏候
上裁
卷七 第 54a 页 WYG0430-0680a.png
  生财裕饷第二疏(开/洋)
题为遵
旨敬陈生财裕饷第二疏事(臣/)惟经国之谋既以辟土
  垦荒修明水利为第一要务矣然天下之赖以流
  通往来不绝者惟白银为最盖天下之物无贵贱
  无小大悉皆准其价值于银虽奇珍异宝莫不皆
  然是银操世宝之权綦重而不可片时或缺者也
  但海内之银见存有限而日耗无穷凡贴箔錽镀
卷七 第 54b 页 WYG0430-0680b.png
  剪折镕折者不可悉数如江浙等省一切村镇收
  买丝布䌷盐之行市以及天下之开张铺面者合
  计何止数百万家些小交易用钱稍大则皆银也
  其用银之时或将大块剪碎或将碎块倾镕每镕
  一两必被火耗二三釐又加剪碎之耗凡大行大
  铺每日有耗至数钱者次则日耗钱许或数分或
  分许不等今姑牵作每家每日耗银一分并合天
  下行铺止作一百万家科之计每日耗银一万两
卷七 第 55a 页 WYG0430-0680c.png
  每岁耗银三百馀万两矣加以直𨽻十四省商民
  上纳地丁杂项关税盐课等一切钱粮皆有镕折
  以及民间镀器皿镶螺钿贴扇花笺纸与夫錽折
  甲撒袋刀环鞍辔等各物每岁所耗又何止数十
  万两合而计之天下岁耗之银不下四百万两而
  江湖之所沈溺者不计焉虽民间有淘沙之徒扫
  尘淘洗每每获得此须亦俱仍归世用然习其业
  者多在南方江浙等省而北地甚稀统计不过万
卷七 第 55b 页 WYG0430-0680d.png
  人而止以万人习淘沙之业养彼万家计其所获
  每岁不过银一二十万两是仍归世用之数较之
  实耗之数仅有数十分之中一分耳以天下必需
  之物而计日销耗不能复来将天下何赖以为流
  通不匮之资耶(臣/)愚以为凡可使天下增银为流
  通不匮之计者洵当并为兴举也夫银之为物产
  自山中然多生于海外日本诸国而直省则间或
  有之今直省之间有者固当开采而海外之产亦
卷七 第 56a 页 WYG0430-0681a.png
  宜使之源源而来以足天下之用也查开矿采银
  一事前此屡经议及而䆒未施行者一格于聚人
  众多恐生奸宄二格于先需繁费获利无几并地
  方官民恐开采之后部差频来供应无出未免苦
  累是以类多不愿而暗为阻之耳(臣/)窃计有矿之
  处其开采事宜在附近居民知之必确合无行令
  各省督抚查有矿地方令有司择土著有身家而
  情愿开采之人或听其自行开采或量行给资开
卷七 第 56b 页 WYG0430-0681b.png
  采有力之家自能措费开采者作何按山地之大
  小寡多而科徵其赋无力之家必需领费以为开
  采者除徵赋之外仍令纳还原领之银俱责成该
  地方官实心董理定以加级纪录鼓励之典并遴
  府佐防弁各一员驻于彼地勤为稽察而严加弹
  压焉总之银矿一事不必利多于公家方始议采
  但于公家无损即应听民开采使土内之物流入
  民间以供不穷之用益民即所以益
卷七 第 57a 页 WYG0430-0681c.png
国矣至于海外之银向有各直省贪利之民往往操䌷
  丝药饵等物为彼地所必需者乘船而往易银而
  归闻故明倭寇猖獗之时虽禁民入海而商舶之
  往来自若即我
朝定鼎之初商民出洋者亦俱有禁然虽禁不严而商
  舶之往来亦自若也后因海逆郑成功负险抗顺
  更于顺治十六年突犯江南于是申严海禁将沿
  边之民迁之内地不许片板入海经今二十年矣
卷七 第 57b 页 WYG0430-0681d.png
  流通之银日销而壅滞之货莫售(臣/)屡闻江浙士
  民之言谓顺治初年江浙等处一切丝粟布帛器
  具各物价值涌贵而买者甚多民间资财流通不
  乏商贾俱获厚利人情莫不安恬近来各物价值
  颇贱而买者反少民情拮据商贾亏折大非二十
  年前可比等语(臣/)又闻江浙士民云伊等邻里宗
  族戚友顺治初年凡十家之中富足与平常可以
  度日者居其七八穷窘者居其二三然亦告贷有
卷七 第 58a 页 WYG0430-0682a.png
  门觅食有路而不至于大困迩来家家穷窘即有
  外貌平常似乎可以度日而其内中空虚俱岌岌
  然有朝不保夕之势求其真正富足者百家之中
  不过一二家而已等语言人人同(臣/)细察舆论实
  因海禁太严财源杜绝有耗无增是以民生穷困
  至于此极夫边方寇贼如人偶患风寒其病在表
  不难立为治疗民生穷困如人气血虚损其病在
  里非亟为调理不能复元也近蒙
卷七 第 58b 页 WYG0430-0682b.png
皇上洞悉民隐深念民艰特沛
恩纶许令沿海之民采捕鱼虾又于庙湾等处许驾一
  二百石小艇往来觅利沿海之民感诵
皇仁莫不欢声震地自庆更生将见多年积困之残黎
  从此渐有起色矣惟是沿边采补所得不过鱼虾
  而日耗之银不能使之增益(臣/)反覆筹维莫若另
  为立法将商人出洋之禁稍为变通方有大裨于
国计民生也夫海禁之所以久严者盖恐内地奸民潜
卷七 第 59a 页 WYG0430-0682c.png
  通海贼将硝磺等项一切犯禁之物私贩与之并
  告以地方虚实使得豕突狼奔扰我百姓耳殊不
  知逆之在海譬如鼠逞隙中果有人执器坐守而
  又畜猫以伺之彼何敢轻登几席即如顺治十六
  年毙逆郑成功聚如许乌合之徒当
国家江南武备未周之候出我不意大犯江宁一带尚
  且金陵一战逆贼败遁不遑矧今京口等处大兵
  如云而逆锦之势又远不及成功乎至于沿边各
卷七 第 59b 页 WYG0430-0682d.png
  处亦间有乘舟飘忽往来无定以及猝然登岸剽
  劫财物者此皆附近岛中居民而非大夥逆贼也
  彼因海禁太严所需䌷布等物无从购觅不得不
  为剽夺之计然此等小寇只须沿边各地方官兵
  居民齐心有备即不至受其荼毒实不在乎严禁
  商人之出洋与否若更谕以
圣朝王化之宽厚而抚恤招徕之彼且效顺恐后尽为
  良民矣(臣/)
卷七 第 60a 页 WYG0430-0683a.png
皇上睿裁敕部确议行令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近海
  各省之督抚将该省向来商贾出洋最便之地调
  设道镇各一员道(臣/)稽查收税镇(臣/)弹压防奸凡
  有商民出洋者必于此地登舟不于此地而另由
  他处登舟者出洋之商民与放行之官弁俱以违
  禁论其由此登舟之商民务将籍贯姓名并携带
  某某货物俱逐一登簿填记凡有关军需等物俱
  不准带去其可以出洋各货查照各关𣙜抽分则
卷七 第 60b 页 WYG0430-0683b.png
  例责令上纳税课方许开行其徒手之人并无资
  本货物者不许出洋违者仍照例治罪至商舶回
  时凡一切带来货物如苏木胡椒之类亦俱照例
  一体收税虽金珠亦然惟白银一项毋论多寡俱
  免抽分并令各省稽防之道镇凡有商舶去来俱
  彼此移会通知设有此省舶只失风误入彼省疆
  界者即便诘明籍贯收之登陆(臣/)闻内地䌷丝等
  一切货物载至日本等处多者获利三四倍少者
卷七 第 61a 页 WYG0430-0683c.png
  亦有一二倍江浙闽粤四省但得每省每岁有值
  银一百万两之货物出洋则四省之民每岁可增
  货财七八百万若虑海逆邀截则海面宽阔异常
  而商舶之瞭望极远戒备极密预避极早亦无从
  守候邀截不致有藉寇兵资盗粮之弊或因闽省
  见在进𠞰海逆不便遽为通商则宜于江浙二省
  先行通商俟𠞰除海逆之后再将闽粤二省一律
  踵行亦可倘果蒙
卷七 第 61b 页 WYG0430-0683d.png
皇上允行则海内之货易于求售可免过贱亏商而海
  外之银必且源源而至虽有日耗随有日增其所
  以资天下流通不匮之用者无尽无休不五年而
  民困自苏不十年而民生大遂闾阎日见殷康仓
  库益加盈足而所收税课亦可资兵饷之用此亦
  生财经常之至计利民益
国之要务也伏候
上裁
卷七 第 62a 页 WYG0430-0684a.png
  生财裕饷第三疏(毁铜/器)
题为遵
旨敬陈生财裕饷第三疏事(臣/)惟修水利以广垦田既
  可增天下之粟开矿山而通远贾兼可裕天下之
  财固为足民利
国经常之计矣然银粟之外于民最便者又莫如钱则
  凡可为钱法之助者亦当亟请并行也(臣/)接准部
  文知五觔以上之铜器并损人肠胃之铜烟袋俱
卷七 第 62b 页 WYG0430-0684b.png
  经奉
旨严禁要在使民间用铜者少则所司易于收买庶有
  济于鼓铸耳然天下见有无穷之铜可以不费钱
  粮而即行取用者(臣/)不敢不亟为陈明也查佛老
  之徒百计设法以诱天下之财莫不悬钟鼓击磬
  钵以为招来之具其钟之小者重数百觔大者重
  数千觔甚有重至数万觔者直𨽻十四省遍处皆
  有而浙江为最约而计之何止有钟数万口有铜
卷七 第 63a 页 WYG0430-0684c.png
  数千万觔耶此皆农夫织妇之血汗精神锱铢积
  累而成者与其置之无益之地惑愚夫乱圣化何
  若尽取铸钱散于天下俾之足
国用而利民生乎然或者曰佛老之说从来甚久三教
  并兴已非一朝一夕矣而一旦尽收其钟是尽废
  其教矣无乃不可乎此或人之见云然而(臣/)则有
  以解之也夫圣王宰御万方欲使天下知所尊亲
  而不为叛乱必以一道同风为首务故曰书同文
卷七 第 63b 页 WYG0430-0684d.png
  良以教之不可杂犹之一国之中而共事一君也
  今天下所赖以有君臣父子之义者惟此圣人之
  教若又任佛老之杂乱于其间是犹一国而三公
  矣将在下之民何所适从乎又何怪斗争扰乱之
  靡已乎况天下之人赖圣人之教得生于纲常伦
  理之间以有其衣食与安富尊荣乃既得其衣食
  与安富尊荣而旋弃圣人伦理之教以崇信异端
  是何忍心害理之一至此也且三代以上从无佛
卷七 第 64a 页 WYG0430-0685a.png
   老孟子曰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
   莫如我敬王也王圭曰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
   故人臣事君必以匡君为尧舜始为敬君之立极今
 皇上敬
天勤民事事必法尧舜则凡在(臣/)工又安可姑容三代以
   下之恶弊而不请
 皇上亟去之乎或者又曰佛氏起于东汉姑置弗论若
   老子道德一书著于周末即孔子亦常问礼(臣辅/)
卷七 第 64b 页 WYG0430-0685b.png
   何人有何学识而敢于排之岂孔子之问非与此
   又或人之见云然而(臣/)则又有以解之也夫老聃
   固周末高年有德之隐君子也彼见王迹扫地五
   霸叠兴悉皆假仁义以自利臣弑其君子弑其父
   纲常伦理之间息灭殆尽而莫可救药也是以故
   为高论而轻世肆志焉至孔子问礼一节先儒力
   言其为附会之说而非实有其事然(臣/)愚以为其
   亦似乎有而非谬捏也盖孔子禀温良恭俭让之
卷七 第 65a 页 WYG0430-0685c.png
  德虽小君南子尚且见之乃适周而知有高年有
  德之隐君子如老聃者安肯弃而不见然见而问
  礼则于求教之中寓教之之意此圣人正人之微
  权也夫老聃乃放弃礼法而以道自名者也孔子
  如果欲求其奥妙则当问道何乃问礼不问其所
  好而问其所恶何耶盖礼为纲常伦理之经不可
  一日或废者也孔子见老聃放言高论恐后世效
  之荡而不知所止也于是就而问礼孔子之意以
卷七 第 65b 页 WYG0430-0685d.png
  为礼不可废故发端以问之问之即所以教而正
  之也彼老聃者既不申明其所尚之道而又不直
  荅孔子所问之礼顾曰去子之骄气夫孔子就而
  请问何等谦光乃反曰骄何也盖老聃深知孔子
  教之之意而又自执其弃礼之见其意若曰以我
  之高尚而子顾以微词求正我乎故曰骄也以圣
  人正人之微权而老聃早巳识破其智有不可及
  者孔子犹龙之叹不亦宜乎然老聃之书至今在
卷七 第 66a 页 WYG0430-0686a.png
  世其言虽驳而不纯而得一守雌之说亦皆诏人
  退让之义非若近世之书符念咒击鼓敲钟假死
  生祸福之说造俚鄙不通之词设网以罗天下之
  财者比也是近世佛老之徒巳非佛老之本来面
  目不过徒为惑世诬民病农蠹
国耳又安可不亟为正之以挽此颓风使天下知君亲
  之义而不致叛乱乎是废害世之异端而收济世
  之财用诚无疑议矣(臣/)
卷七 第 66b 页 WYG0430-0686b.png
皇上乾断敕下该部通行直省各督抚除先圣先贤山
  川城社以及名臣之应在祀典者不议外其馀一
  切佛老庙寺庵观内所有之钟尽行收取以为鼓
  铸之用如此则可省买铜之费而立铸无穷之钱
  虽一时权宜之计而有裨于
国计民生
皇风世教者诚非渺小也伏候
上裁
卷七 第 67a 页 WYG0430-0686c.png
  条奏应生应节疏
题为请
旨事(臣/)
国家自军兴以来费用浩繁钱粮不足然
皇上轸念民生不特从不加赋而凡灾荒之见告者或
  赈或蠲
洪恩立沛又因河道废坏江南之民久苦昏垫更不惜
  动用数百万正项钱粮
卷七 第 67b 页 WYG0430-0686d.png
(臣/)大为修治
皇上惠养元元之深仁厚泽真可为无所不用其极矣
  今
(臣/)因加增米豆草束价值与蠲缓赈济诸务均应议
  准诚恐入不敷出不得不预行筹画以(臣/)等各督
  抚诸(臣/)身在地方凡应生应节之处知之必悉是
  以请
(臣/)等将如之何使百姓不致困苦以足
卷七 第 68a 页 WYG0430-0687a.png
国用有益兵饷令(臣/)等尽心速议陈奏伏念(臣/)以一介
  愚庸安知
国家大计然忠
君之念戴
主之诚则虽顷刻之间未常或离方寸又安敢不竭(臣/)
  一得之愚以备
圣明之采择耶窃思从来理财之道不过日节日生第
  古今时势不同自昔言之则生节理应并论由今
卷七 第 68b 页 WYG0430-0687b.png
  言之则其利专在乎生而不在节矣何也节者减
  无益可省之费之谓也生者取天地自然之利之
  谓也减无益可省之费谓之节则礼乐兵工凡属
  必不可省者俱不在应节之例取天地自然之利
  谓之生则尺土寸壤凡在覆帱之中为雨露之所
  及者皆可使之生使之长以资民食而足
国用也粤稽春秋之世载在经传者大小二十四国大
  国地方千里次者数百里小者数十里虽国有大
卷七 第 69a 页 WYG0430-0687c.png
  小之殊而内而君禄卿禄大夫上士中士下士等
  禄外而朝聘燕享会盟征伐等事悉无虚岁而未
  常取财于异地即如膝地截长补短仅方五十里
  耳而常禄常事之外更有事齐事楚之劳亦皆拮
  据支吾不闻流离死徙今之滕县即古之滕国也
  见徵额赋寥寥无多考古證今大抵滕地今日之
  产不及古时十分之一夫同一滕地而今昔生财
  多寡之不同至于如此其故何也盖古时地褊人
卷七 第 69b 页 WYG0430-0687d.png
  稠不得不曲尽人力取天地自然之利以供繁费
  而今则𩔖多旷土矣夫人力尽则境内隙地必少
  不能别为生法惟有力议节用以期有馀旷土多
  则随处皆可栽植以图长养收穫正宜百方生息
  为足民足
国之谋(臣/)故曰生节并论者昔之时势宜然而今则耑
  在乎生而不在节也若夫生之之道又宜有经有
  权守经而不知权则无以济见需之费用行权而
卷七 第 70a 页 WYG0430-0688a.png
  不知经则无以起后此之疮痍必须经权并用庶
  近之可免司农之仰屋而百姓亦无困厄之咨嗟
  远之可裕仓库之丰盈而兆民更享无穷之乐利
  诚
国家万世无疆之休也(臣/)不揣愚昧谬拟生财经权事
  宜列为四疏陈奏内一疏有关边海要务遵例密
奏伏乞
皇上槩赐全览
卷七 第 70b 页 WYG0430-0688b.png
敕部议覆施行
 
 
 
 
 
 
 文襄奏疏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