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x 页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续录○诗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4H 页
遣兴(五首)
蒯生友安期。知为不世翁。竖儿看大楚。蚁封视沛公。如何说齐王。顾欲作元功。若非桀狗辩。几陷大辟中。
  其二
匹夫杨王孙。生当汉武时。方事西北夷。举世若驱驰。缓带食万户。顾乃学支离。平生识祈侯。裸葬得如斯。
  其三
嗣宗为亡魏。狐媚视文帝。猖狂引鞠生。六生托末契。却得伪主婚。大节昭万世。贼曾责无礼。可笑不自计。
  其四
四十七奏疏。能广灵脩聪。终然四字论。不啻耳边风。赖用季通筮。末路号遁翁。寒泉一间舍。端合證参同。
  其五
胡元驱大宋。西京迷黄尘。鲁斋许文正。被发为其臣。欲将尧舜道。强教板屋人。方圆不能周。毕竟无新民。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传
  
许诩传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4L 页
许诩。孔岩人。领议政稠之子也。家世忠孝。丧父。事母色养。仕 世宗朝二十馀年。谨身守口。 文宗升遐。与皇甫仁,金宗瑞。受 顾命辅幼主。为左参赞。时 光庙在首阳邸。将赴京师。诩请于 光庙曰。方今梓宫在殡。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未亲。公子为国家柱石。去将何之。 光庙心韪其言。癸酉。 光庙与权揽,韩明浍等密谋。诛金宗瑞。择其党扑杀之。领议政皇甫仁,吏曹判书赵克宽,右赞成李穰等皆死。录靖难功。 光庙为领议政。群臣皆入贺宴。诩以有前言。得无死。召入与宴。行酒乐作。宰相郑麟趾,韩确等拊掌驩笑。诩独愀然不食肉。 光庙问其故。托以斋日。 光庙心知其意。而不复诘。已而命枭宗瑞,仁等首于市。诛其子孙。诩曰。此人胡大罪。至于枭示孥戮乎。宗瑞则与诩交疏。其心未能知。若仁。审知其为人。万无谋反之理。 光庙曰。汝不食肉。意固在此。对曰然。朝廷元老同日尽死。诩生亦足矣。又忍食肉乎。因流涕。 光庙怒甚。犹爱其才德。不欲致之死。李季甸力劝谪诩于外。竟缢杀之。自此朝廷尽变。
六臣传
朴彭年字仁叟。 世宗朝登第。(宣德壬子。生员。甲寅亲试。正统丁卯重试。)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5H 页
与成三问等尝任集贤殿。见重于 上。乙亥。 光庙受禅。彭年知王事终不济。临庆会楼池欲自陨。三问固止之曰。方今神器虽移。而尚有 上王。我辈不死。犹且后图。图而不成。死亦未晚。今日之死。无益于国家。彭年从之。无何。出为忠清道观察使。启事于 朝。不称臣。但书曰某官某。 朝廷不之知也。翌年。入为刑曹参判。与三问及三问父胜,俞应孚,河纬地,李垲,柳诚源,金礩,权自慎等。谋复 上王。时天使来。 光庙欲同 上王请宴于昌德宫。彭年等谋曰。以胜及俞应孚为别云剑。当宴举事。闭城门除羽翼。复立 上王。谋已定。适于其日。 上命罢云剑。 世子亦以疾不从。应孚犹欲举事。彭年,三问固止之曰。今 世子在本宫。公之云剑不用。天也。若举事于此。而倘 世子闻变。从景福宫动兵。则成败未可知。不如俟他日。应孚曰。事贵神速。若迟恐泄。今 世子虽不来。羽翼皆在此。今日若尽诛之。卫 上王号令。千载一时。不可失也。彭年,三问固不可曰。非万全计也。遂止。金礩知事不成。驰与其妻父郑昌孙谋曰。今 世子不随驾。特除云剑。天也。不如先发告。侥倖得生。昌孙即与礩驰。诣 阙上变告曰。臣实不知。礩独与焉。礩罪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5L 页
当万死。 上特赦礩,昌孙。收彭年等。辞服。 上爱其才。密谕曰。汝能归我。而讳初谋则得生。彭年笑而不答。称 上。必曰进赐。 上令龊其口曰。汝既称臣于我。今虽不称。无益也。对曰。我是 上王臣。岂为进赐臣也。曾为忠清监司一年。凡于状牍。未尝称臣。使人校其启目。果无一臣字。弟大年子宪皆死。妻为官婢。守节终身。宪中生员。亦正直。临刑。顾谓人曰。毋以我为乱臣。金命重时为禁府郎。私谓彭年曰。公何以致有此祸。叹曰。中心不平。不得不尔。彭年性沈潜寡默。以小学律身。终日端坐。衣冠不解。令人起敬。文章冲澹。笔法慕钟,王云。 光庙为领议政。宴于府中。彭年有诗曰。庙堂深处动哀丝。万事如今总不知。柳绿东风吹细细。花明春日正迟迟。 先王大业抽金匮。 圣主鸿恩倒玉卮。不乐何为长不乐。赓歌醉饱太平时。 光庙爱赏之命绣板。悬诸府中壁上云。
成三问字谨甫。 世宗朝登第。(宣德乙卯。生员。戊午式年。丁卯重试。壮元。)恒侍 经幄。启沃弘多。 英庙晚年有宿疾。屡幸温泉。常令三问及朴彭年,申叔舟,崔恒,李垲等。便服在驾前。备顾问。一时荣之。癸酉。 光庙诛金宗瑞。并赐集贤诸臣靖难功臣号。三问耻之。诸功臣轮设宴。三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6H 页
问独不设。乙亥。 光庙受禅。三问以礼房承旨。抱国玺恸哭。 光庙方俯伏谦让。举首谛视之。明年丙子。与其父胜及朴彭年等。谋复 上王。期以诏使请宴日举事。会议于集贤殿。三问曰。申叔舟吾所善。然罪重不可不诛。皆曰然。使武士各主所杀。刑曹正郎尹铃孙主申叔舟。会其日罢云剑。谋中止。而铃孙不之知。方叔舟就便房沐发。铃孙按剑而前。三问目止之。及事觉被收。 光庙亲鞫问叱之曰。若等何为反我。三问抗声曰。欲复故主耳。天下谁有不爱其君者乎。我之心。国人皆知之。何谓反耶。进赐平日。动引周公。周公亦有是否。三问之为此者。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故也。 光庙顿足曰。受禅之初。曷不沮之。而乃依我。今背我乎。三问曰。势不能也。吾固知进不能禁。退有一死。然徒死无益。忍而至此者。欲图后效耳。 光庙曰。汝不食我禄乎。食禄而背。反覆人也。名为复 上王。而实欲自为也。三问曰。 上王在。进赐何以臣我哉。且不食进赐禄耳。如不信。籍我家而计之。 光庙怒甚。令武士灼铁穿其脚断其肱。而颜色不变。徐曰。进赐之刑惨矣。时申叔舟在 上前。三问叱之曰。吾与汝在集贤时。 世宗日抱王孙。逍遥散步。谓诸儒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6L 页
臣曰。寡人千秋万岁后。卿等须护此儿。言犹在耳。汝独忘之耶。不意汝之恶至于此也。提学姜希颜辞连。栲讯不服。 上问曰。希颜与谋乎。三问曰。实不知之。进赐尽杀名士。宜留此用之。希颜由是得免。三问车载出门。颜色自若。顾左右曰。若辈佐贤主致太平。三问归见故主于地下。笑谓监刑官金命重曰。此何事耶。既死。籍其家。自乙亥以后禄俸。别置一室。书曰某月之禄。家无所馀。寝房惟有苫荐而已。有子五人。长曰元。妻为官婢全节。方 光庙之受禅也。胜以都总管入直。闻禅位事。送奴政院数问。三问不答。久之。三问起如厕。仰天太息曰。事毕矣。奴以白胜。胜亦太息。促马归家。奴窃仰视之。迸泪如泉。即告病。卧一室不起。家人亦不得见面。惟三问来。辟左右与语。三问为人。诙谐放浪。喜谈谑。坐卧无节。外若无持守。内操坚确。有不可夺之志云。有诗曰。食君之食衣君衣。素志平生莫愿违。一死固知忠义在。 显陵松柏梦依依。
李垲字清甫。(一字伯高)牧隐之曾孙。种善之孙也。生而能文。有祖父风。(正统丙辰亲试。丁卯重试。)与丙子之谋。事觉就鞫。方彭年,三问系 阙庭灼刑。垲徐曰。此何等刑也。为人瘦弱。严刑之下。颜色不变。人皆壮之。与三问同日死。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7H 页
临车载。有诗曰。禹鼎重时生亦大。鸿毛轻处死犹荣。明发不寐出门去。 显陵松柏梦中青。
河纬地字天章。(一字仲章) 世宗朝登第。(宣德乙卯。生员。正统戊午式年。壮元。)为人沈静寡默。口无择言。恭而有礼。过阙必下。虽雨潦。不曾避路。尝在集贤。侍讲 经幄。多所补正。及鲁山幼冲嗣位。八公子强盛。人心危疑。朴彭年尝借蓑衣于纬地。以诗答寄曰。男儿得失古犹今。头上分明白日临。持赠蓑衣应有意。五湖烟雨好相寻。盖伤时也。及诛金宗瑞。 光庙为首相。尽卖朝服。以前司谏退居善山。 光庙白 上。以左司谏徵之。上书辞不就。乙亥。 光庙受禅。教书请致至勤。纬地就召。拜礼曹参判。而耻食禄。自乙亥以后别贮一室而不食。及丙子之变。灼刑三问等。次及纬地。曰。既加我反逆之名。则厥罪应诛。夫复何问。 上怒弛。不施灼刑。与三问等同日死。 世宗培养人才。至 文庙时方盛。论一时人物。推纬地为首。
柳诚源字太初。 世宗朝登第。(正统甲子式年。丁卯重试。)癸酉。百官上请褒 世祖之功比周公。令集贤殿起诏草。诸学士皆亡去。独诚源在。为迫胁起草。出就家恸哭。家人莫知其故。及 鲁山为上王。授成均司艺。预丙子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7L 页
之谋。事发拿三问去。诚源时在馆。诸生以三问事告之。即命驾还家。与妻酌酒诀饮。上祠堂久不下。往视之。不脱冠带。拔佩刀自刎。救之已无及矣。然不知其所以。俄而吏来取尸去。磔之。
俞应孚。武人也。雄勇善射。 英庙文庙皆爱重之。位至二品。丙子事发。拿至阙庭。 上问曰。汝欲何为。对曰。当请宴日。欲以一尺剑废足下复故主。不幸为奸人所发。应孚复何为哉。足下速杀我。 光庙怒骂曰。汝托名 上王。欲图社稷。令武士剥肤而问情。不服。顾谓三问等曰。人谓书生不足与谋。果然。曩者请宴之日。吾欲试剑。汝辈固止之曰。非万全计。以致今日之祸。汝等人而无谋。何异畜生。白 上曰。如欲闻情外事。问彼竖儒。即闭口不答。 上愈怒。命取灼铁置腹下。油火并煎。而颜色不变。徐待铁冷。取铁投地曰。此铁冷。更灼来。终不服而死。应孚性至孝。凡可以慰母心者。无所不为。与弟应信。俱以射猎名世。遇禽发无不中。家贫无甔石之储。而养母之具。未尝不赡。母尝往抱川田庄。兄弟从行。于马上翻身仰射。雁应弦而堕。母大喜。身长过人而容貌严壮。清如于陵仲子。为宰相。而苫席遮房户。食无肉。有时绝粮。妻子怨骂。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8H 页
死之日。哭谓路人曰。生无所庇。死得大祸。初举谋时。众中奋拳曰。诛权揽,韩明浍。此拳足矣。何用大剑。尝为咸吉道节制使。有诗曰。将军持节镇夷边。紫塞无尘士卒眠。骏马五千嘶柳下。良鹰三百坐楼前。此亦可见其气像云。无子有二女。
太史氏曰。孰不为臣。至哉六臣之为臣。孰不有死。大哉六臣之有死。生而爱君。尽为臣之道。死而忠君。立为臣之节。忠愤贯乎白日。义气凛乎秋霜。使百世之为人臣者。知所以一心事君之义。千金一毛。成仁取义。君子曰。殷三东六。迹有异而道同。盛矣。 惠庄大王。其处黄阁。功比周公。暨负画扆。德侔虞舜。巍巍荡荡。无能名焉。六臣不服。有何累哉。伯圣采薇于西山。周王之德不坠。严光钓鱼于桐江。汉帝之功无损。呜呼。使六臣寄丹心于金石。保白首于江湖。则 上王之寿可延。 光庙之治益隆。不幸中心所激。遂陷焦原。哀哉。敬作吊辞曰。厉气初济。众窍为塞。霜雪皎皎。松独也碧。有臣之首。爱君而白。有头可截。节不可屈。他人之粟。宁死不食。孤竹清风。柴桑明月。土中有鬼。冤血一掬。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附录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8L 页
谥状[李性源]
 我 圣上御极。崇奖节义。阙典咸举。凡出处树立之有关于世教。泯没不能自振者。搜罗褒赠。无幽不阐。岁壬寅春。原州章甫元景迪为其十一代祖故直提学。请易名之典。下该曹议大臣。特 命元昊及金时习,南孝温,成聃寿等一体赠职 赐谥。盛典也。盖四公与李公孟专,赵公旅。即世所称 端庙朝生六臣者。而赵,李两公。前已 赐谥也。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粤昔我 英陵之世。应休明之运。值亨嘉之会。贲饰治道。培植士气。一时贤才之盛。不让思皇之美。而其后六七十年之间。遗风馀烈。浸淫醲郁。名臣硕士。历落相望。怀抱道德。发为气节。时则有若 端庙朝诸君子挺乎其间。死生颠沛之际。各不失其正。祖宗朝作成之化。于斯为盛。其所以维持风教。表揭伦常者。岂不磊磊轩天地哉。秋江南先生讳孝温。字伯恭。一号杏雨。籍宜宁。唐天宝中。中国凤阳府人金忠奉使日本。漂到岭南。仍居之。以其自南来。故赐姓南氏。改名敏。寔为公鼻祖。入我 朝。有讳在。领议政谥忠景。再传而有讳简。直提学。为曾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9H 页
大父。祖讳俊。监察。考讳恮。生员。妣李氏。都事谷之女也。公生以景泰甲戌。气质豪迈。志尚高古。甫弱冠。抗疏请复 昭陵。都承旨任士洪以臣子所不敢议。倡议力排。领议政郑昌孙曾与废 陵之议。亦沮之。时人目之以狂生。比之孙昌胤。公退而作诗曰。北阙曾上书。物论颇纷厖。谩得孙子号。短蓑来秋江。自是遂绝意于世。往往危言激论。虽触讳而不少避。或登毋岳。恸哭而返。躬耕于杏洲。暇则戴蓑笠手钓竿。渔于南浦。或策蹇驴寻鸭岛。烧荻花煮鱼蟹。探韵赋诗。彻夜而后还。凡域内名胜之地。足迹殆将遍焉。尝仰看白日皎然。叹曰。人生也直。人不可欺。天可欺乎。遂以日月昭昭头上。鬼神监临左右十二字。作敬心斋铭以自警。公早孤。事母夫人至孝。不屑为举业。而以母夫人命。间黾勉制应试。中庚子司马。遂不复赴举。其友东峰金悦卿谓公曰。我则受 英庙厚知。为此辛苦生活宜也。公则异于我。何不为世道计也耶。公曰。复 昭陵后赴举未晚也。悦卿亦不复强之。素嗜酒。以母夫人忧之。作止酒赋。断饮自誓。悦卿以书劝之。公复曰。仆自少酷好曲蘖。中岁遭齿舌不少。肆为酒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9L 页
狂。自分永弃。身为物役。心为形役。使精神自耗于曩时。道德日负于初心。不意驯致不德。肆酗于家。贻慈母之羞。孟子以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为不孝。况敢酗乎。醒而自念则罪在三千之首。何心复举杯。于是质之天地。誓之吾心。自今以后。非君父命。不敢饮。若祭而受胙。献寿而有酬。吾何辞焉。呜呼。醒屈醉伦。本非二致。清夷和惠。竟是一道。尝著六臣传。门人怵以大祸将至。公曰。吾岂畏一死。终没忠臣之名乎。卒行于世。又其遗诗云。四十七奏疏。能广灵脩聪。终然四字论。不啻耳边风。赖用季通筮。末路号遁翁。寒泉一间舍。端合證参同。其微意可见也。所著鬼神心性之论。见道精而立言约。发挥源流。殆无馀蕴。有非专门宿儒所能几及。公虽自秘于形骸之外。而其践履之笃。造诣之深。槩不能自掩也。少从佔毕斋金公宗直,寒暄堂金公宏弼,一蠹郑公汝昌游。毕斋不名公。而必曰吾秋江。朱溪正深源,安应世子挺皆友善。又尝与辛永禧洪裕孙。结为竹林羽士。砥砺名行。为时领袖。道东南者。无不礼于其门。以弘治壬子殁。寿才三十有九。葬于高阳大壮里负西之原。配坡州尹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0H 页
氏。郡守埙女。一男忠世。娶护军赵见知女。女为李温彦,茂丰副正总,制(一作判)官李文根,虞侯任诚,孙世祯,柳舜臣妻。忠世无子。有一女归俞氏。左议政泓其外孙也。燕山甲子祸作。追罪公 昭陵之疏。发公柩刑于杨花渡边。公子忠世亦并命。吁亦惨矣。天之福善祸淫之理。果安在哉。家人虑公之遗稿复为厉阶。尽投之烈焰。馀者只诗文略干篇而已。后中庙己卯。 昭陵始复。跻附如礼。神人胥悦。于是乎公之言始大行。上自学士大夫。下至妇孺舆台。莫不咨嗟太息。诵公之疏。慕公之名。而惜公之未及见也。呜呼。自 昭陵事以后凡十载。小大噤默。无一人敢言之者。独公奋于韦布。尺疏叫 阍。义理塞乎宇宙。忠诚贯乎日月。激昂感发。生气凛然。虽使其言卒不用。亦足以永有辞于天下后世。况公之殁未三纪。而 象设重新。礿祀如故。先生之志事弥光。一国之伦彝复叙。是公之言虽诎于一时。而公之义实伸于万世也。向之所以排沮公。寝格公。从以祸公泉壤者。适足以暴公之忠。而成公之仁。 中庙丙寅。雪公冤。 赠左承旨。立祠于高阳,宜宁,长兴诸县。妥灵而祀之。我 圣上又命加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0L 页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令太常举谥。其所以褒忠奖节者。始大备而无馀憾。呜呼。为善无不报。天之所以报施公者。其在斯欤。今去公殁。殆三百年所。风流寝远。文献莫徵。有非末学后生所能彷佛其万一者。掇拾外史。传闻不广。亦不足以槩公之平生。而窃尝闻寒暄堂金先生论公曰。冲澹而弘毅。疏旷而典雅。胸次洒落。无一点尘气。噫。先生之一言。其尽之矣。谨撰次如右。以徼节惠之典焉。(李性源 撰)
墓碣铭[族后孙公辙]
 
正宗六年。原州儒生。以故直提学元昊状。请谥于朝。下该曹议。仍 命公与金时习,成聃寿,李孟专,赵旅等并 赠职赐谥。公与五人。世称 端宗生六臣。与死六臣。其事虽异。而为其旧主尽节。不应贡举。不仕或逃隐。其义一也。 正宗在宥。凡前代忠良之士咸得伸枉。貤褒举动。事事得宜。而是举尤大慰人望。朝野耸听。或有流涕者。公讳孝温。字伯恭。学者称秋江先生。南氏世居宜宁。其先有讳在。议政府领议政。谥忠景。配享 太祖庙庭。曾祖讳简。直提学。以清名著于时。祖讳俊。司宪府监察。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1H 页
考讳恮。生员。妣。李氏。公生于景泰甲戌。为人清明豪迈。在群辈中。超然有高士风。性喜酒。时时剧饮大醉。好为危言诡论。以触忌讳。一日。母恭人有忧戒语。公自是绝不复饮。作止酒赋以自警。其后朋友劝之。亦不饮也。甫弱冠。已有求道志。负笈从佔毕斋金先生门。得闻性理之学。先生不名公而号之曰。老夫非子之师。子乃老夫之友也。 成庙三年。公上书请复 昭陵。自 昭陵废。人皆囚舌。不敢出一言。公至是抗论之。固大骇当世矣。都承旨任士洪言。此非人臣所敢议。倡议力排。领议政郑昌孙曾与废 陵之议。亦沮之。时人皆目之为狂生。公益悲愤嫉俗。恸哭入山泽中。或终日不返。尝著六臣传。门生故旧惧及祸。竞止之。公笑曰。吾岂畏一死。而终没忠臣之名乎。传卒行于时。既而移家江湖间。躬耕读书。暇则戴蒻笠手钓竿。与渔人樵子。混迹以行。仰见白日在天。叹曰。人生也直。人不可欺。天可欺乎。庚子。中司马。遂不赴举。其友金悦卿谓之曰。我则受 先王厚恩。不仕宜也。子则异于是。其为世道。可一出矣。公曰。复 昭陵后应试亦未晚也。悦卿亦不复言。公少从事学问。辅以师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1L 页
友。与朱溪正深源,安兴公子挺皆友善。结为竹林羽士。砥砺名行。为一时士类领袖。搢绅章雨道东南者。无不礼于其门。文章简洁。好自言其志。有文集四编传于世。公著鬼神论。言绌伸幽明之理。后我使至日本。其国人至今诵之。问何以得此论。则其传已久。今不记云。公卒时年才三十九。葬于高阳大壮里之原。配尹氏。郡守埙女。一男忠世。燕山甲子。史祸作。佔毕门徒以党锢死者亡虑百馀人。追论公言 昭陵事。掘其冢戮之。忠世亦坐死。无嗣。 中宗即位。始复 昭陵。雪公冤。 赠承政院左承旨。高阳,宜宁,长兴诸郡。并立祠俎豆之。 正宗又命加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赐谥文清。 圣朝所以褒忠奖节者。猗欤盛哉。公以一布衣终。其所树立。仅有复 昭陵一疏。然推其志。虽谓之轩天地。耀日月。可也。议者谓公与在朝任言责者有异。或言佔毕既仕于 光陵。不当作某文字。其时翰林。书之史草以贻祸。非也。是皆不究经权本末之论也。当甲子之祸。士大夫膏鈇鍖。夷九族者项背相望。世皆惴惴然指读书为祸胎。而君臣大伦之与天地相经纬者。独赖而不坠。其谁之功也。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2H 页
士当观大节与其事之是非正否。二公之仕与不仕。当言与不当言。不必论也。况其义人得而言者乎。自东京白马之事。已有激成出位之论。拘文牵法。曲訾傍议者不可胜数。韩子言。小人好议论。而不乐成人之美。呜呼。此 本朝士祸大关系人。彼后生辈其可得而议之哉。且禅代之际。自古难言之。是时在廷诸臣。相率首鼠喙伏。甚者受 顾命反眼。略不知耻者非一二也。公固知天命有归。而犹欲以一身。支拄纲常。始既为箕子之狂。豫让之行。终至发冢剖棺。脔胔剔骸。瓜蔓株拿。祸延朋族。而不自知悔。公可谓尽心矣。公之殁。今三百年。墓事多阙。宗人谋欲树碣。属公辙为文。余谓生六臣与死六臣。其事具载史官。他日必有可考者。特于总论详言之。以俟后之君子。铭曰。
 公殁卅纪后嗣绝。有隤者坟榛且阏。鼯跳豽号风颲颲。噫。孰知为先生之殁。清明在躬。狂不为垢。名在于人。菑不为咎。天柱折兮山崩。螮蝀翳兮日薄蚀。众昏矇而墨㦿。我独察察。不蒙世之汤镬。刻铭于石。表兹贞士。毋犁而耕。其封而梓。彼高四尺。先生攸里。
拟德谷书院奉安文(宜宁)[赵任道]
 横流砥柱。冥途太阳。表著贞臣。昭揭纲常。沥血叫阍。扶树 国脉。英风竖发。千仞壁立。卓乎先生。百世高躅。凡在瞻聆。莫不钦服。矧伊贯乡。景慕敢懈。阇山之下。旧业所在。尚稽建祠。后死之羞。晚营新庙。天作胜区。密迩文纯。馨德不孤。俾无后艰。启我群愚。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2L 页
汭阳书院奉安文(长兴)[宋时烈]
 猗欤先生。气质豪迈。志尚高孤。早从师门。得友真儒。亦有游方。心迹相孚。濯缨江湖。荷盖兰佩。毋岳之哭。泣岐同致。挹古慕远。凌高厉空。脱屣尘纷。洒然清风。惟其本实。不违帝衷。惩酒誓慈。修禊敦宗。心性之论。或升堂室。盖曰高明。时有透彻。穴囱之谕。益勉增廓。伊昔 光陵。应天禅受。奸臣乘衅。雠我圣母。撤其庙主。取其陵土。文考之灵。独享尝蒸。神人哀恫。气郁心凭。逮夫神孙。尚尔因仍。惟时先生。年未弱冠。乃明伦义。乃沥心肝。言虽莫用。士气如山。洎乎己卯。厥仪乃行。宗灵鼓舞。众心和平。究考权舆。实肇先生。六臣有传。纲常愈植。褒诛之笔。明如星日。事业有耀。风声益振。泉壤之祸。含笑何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3H 页
悯。惟是兹乡。邈在海陬。何幸当年。贲然来游。隐映钓台。遗迹分明。树竹含馨。岩谷凝清。惟我后生。曷任追思。揭虔三贤。湖上之祠。今因创修。右享于斯。前贤后贤。合席同堂。风烈攸洎。千载如生。蘋藻有践。昭告微诚。永愿顾钦。佑启文明。
常享祝文
[本文缺]
西山书院奉安文(咸安○郭寿龟)
 耕隐李先生。身际昌辰。运值艰危。退伏田野。犹恐人知。托疾终老。称著炳几。渔溪赵先生。早选国子。适值世变。分剂出处。卓尔先见。寄怀诗律。晦迹无闷。观澜元先生。点检时事。夬决进退。避官如雠。迹断门外。为君制服。终始无愧。梅月金先生。自是道骨。天分不俗。藏光匿影。心儒迹佛。避世高风。懦夫则立。文斗成先生。遘先罹祸。已有超识。身如田夫。居则土屋。悠然自适。沧浪一曲。秋江南先生。一生高标。千丈拔俗。请复 昭陵。危言懔慄。遭遇不幸。终守苦节。德不孤邻。同志有六。专心 旧君。独行特立。扶万古纲。树百世风。焉愧屋漏。可质苍穹。顾念往古。谁与等列。惟殷孤竹。在晋靖节。今我诸贤。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3L 页
前后一辙。贞心姱节。秋霜烈日。粤在当年。死义亦六。生死虽异。节操同致。寓慕后人。宁有彼此。独欠俎豆。几兴嗟惜。始焉立祠。西山之麓。天悭至今。地名依昔。联床合啜。齐光并烈。馀风末照。永世柯则。谨荐粢盛。精灵降格。
常享祝文[辛梦参]
 昭陵请复。毋岳伤情。卓尔节立。凛然义明。
龙溪书院奉安文(永川)[郑熺]
 恭惟靖简公耕隐李先生。节并二子。行同三仁。收视废听。拜日终身。贞节公渔溪赵先生。诗传九日。义炳千春。抗节长逝。晦迹钓纶。贞简公观澜元先生。闭门松村。谢绝朋辈。 恩召在门。确乎靡改。清简公梅月金先生。逃世就义。迹佛心儒。清权一节。方外云游。靖肃公文斗成先生。忠孝家风。鸥鹭宿盟。一发坡山。与世相忘。文清公秋江南先生。苦节居穷。高标拔俗。伤时溅泪。复 陵沥血。猗欤六贤。并世垂名。生不让死。成朴与京。松竹共贞。冰玉同清。忠肝相照。义色忘形。人纪是扶。树厥风声。秉彝同好。仰若日星。噫彼西山。一庙并啜。同气相求。神人理一。如水在地。永何独阙。矧兹龙溪。碧珍氏宅。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4H 页
有幽一宫。为靖简设。公议齐发。并举缛仪。一体以祀。于礼则宜。剋日将祀。号揭柱楣。报祀伊始。精爽如在。清风竖发。兴俯敢怠。于荐馨香。惠我光明。
常享祝文[郑熺]
 拔俗高标。复 陵危言。义形于色。可质苍天。
宜阳书院奉安文(宜宁)[申锡愚]
 宜春古家。正气攸萃。间三百年。忠节名义。烈烈秋江。卓尔其志。呜呼悦卿。倘知公意。君酬主知。我秉惟懿。 昭陵玉碗。翻覆天地。陟彼崷嵂。洒血继泪。天道人纪。尚赖罔坠。生六臣一。无万古二。江深流清。注于秋溪。至恸师门。嘉遁幽栖。孝乎为政。身饰家齐。独立无闷。毕我生兮。同人筮吉。挺生壶谷。言议劲直。文彩炳郁。磊落晚节。老圃黄菊。首唱霜鹗。竟吟野鵩。猗嗟三公。一门相望。在舆诵艳。亦家牒光。郁郁桑梓。眷彼先乡。礼原所生。曰笃不忘。有俨楹桷。秋水之傍。夙谋啜笾。甫讫抛梁。载拣元辰。蒇我馨香。云仍是感。多士于将。冀歆精享。嘉惠无疆。
常享祝文[申锡愚]
 立道曰义。担以脊梁。身清废权。志节凌霜。
文峰书院(在高阳。即先生本院。而奉安文,常享祝文。欠考不录。)
[本文缺]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摭遗
  
寄赠南秋江[佔毕斋]
 守岁锦官城。吟诗细柳营。同君襟抱畅。连日笑谈清。沧海倏然别。韶华空复情。完山有馀味。思与祢衡倾。
和南秋江[佔毕斋]
 遨游南裔几多城。却愧吟诗太瘦生。枉注虫鱼空碌碌。不如归勤孟坚铭。
 锦水熊津深复深。何如吾与子同襟。男儿着处皆为客。休唱骊驹更搅心。
答南秋江书[佔毕斋]
 秋江足下。仆自湖南还都下。几及半载。而窃怪吾秋江之问一不至。意以为秋江往岁遍湖岭之外辰,弁二韩之遗迹。搜讨无馀。今则其人必在铁岭以北。或浿江以西。溯豆满而望勿吉挹娄之墟。舣马訾而访国内丸都之域。彷徉底滞而不返尔。不然。何其绝无影响至此极耶。今晨剥啄。忽得净劄端楷如投公孤之门者。坼而观之。乃吾秋江之书也。噫。秋江何待仆之薄耶。仆衰朽日甚。不修边幅久矣。何以当君子虚辱之仪耶。自述挽歌四章。载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5H 页
其左方。读之再三。然后始信秋江非远游也。乃病也。所恨者。秋冬来。仆亦病。一旬九卧。不得造求而晤语也。姑玩其词。足以嗣渊明,少游之遗响矣。然因是又足以知吾秋江年龄之不穷也。彼二人之歌。皆临绝之作。故陶则旷达。秦则哀楚而止耳。更无纡馀不尽之味。吾秋江则似伤其在世六厄。而竟云。三十六年间。长被物情猜。其自赞也深矣。且有拳拳不忘斯世之虑焉。是岂溘先朝露之人哉。如秋江者。二竖虽能困苦其身。焉能操纵其寿夭乎。但其大数朝夕之说。近于谈禄命。恐非秋江之所宜道也。仆尝闻古之人多有豫作寿藏之兆者。又尝见乡中老人。自治棺椁。至其衣衾敛袭之物。无一不备。常常自卧其中。以迄没齿。此盖非徒为缓急之用。或有哂其暗行祈禳之术者焉。今秋江之拟挽。无乃类是耶。斯言戏尔。三之日。阳气和煦。品汇昭苏。所冀为慈闱慎自调摄。不宣。
元生梦游录[林悌]
 世有元子虚者。慷慨士也。气宇磊落。不容于时。屡抱罗隐之悲。难堪原宪之贫。朝出而耕。暮归读古人书。尝阅史。至历代危亡运移势去处。则未尝不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5L 页
掩卷流涕。若身处其时。汲汲焉如见其垂亡而力不能扶者也。中秋之夕。随月披览。夜阑。神疲倚榻而睡。身忽轻举。缥缈悠扬。飘然若羽化而仙也。止一江岸则长流逶迤。群山纠纷。时夜将半。忽然举目。如有千载不平之气。乃划然长啸。浪(一作朗)吟一绝曰。恨入长江咽不流。荻花枫叶冷飕飕。分明认是长沙岸。月白英灵何处游。徘徊顾眄之际。忽有跫音自远而近。有顷。芦花深处。闪出一个好男儿。幅巾野服。神清眉丽。凛凛乎有首阳之遗风。来揖于前曰。子虚来何迟。吾王奉邀。子虚疑其山精水怪。然其形貌俊迈。举止閒雅。不觉暗暗称奇。乃肩随而行百馀步许。有亭突兀临江。上有一人凭栏而坐。衣冠一如王者。又有五人侍侧。都是世间之豪俊。相貌堂堂。神采扬扬。胸藏扣马蹈海之义。腹蕴擎天捧日之志。真所谓托六尺孤。寄百里命者也。见子虚至。皆出迎。子虚不与五人为礼。入谒王前。反走而立。以待坐定。而跪于末席。子虚之上。则幅巾者也。其上五人。则相次而坐矣。子虚莫能测。甚不自安。王曰。夙闻兰香。深慕薄云。良宵邂逅。无相讶也。子虚乃避席而谢。坐已定。相与论古今兴亡。舋(一作亹)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6H 页
(一作亹)不厌。幅巾者嘘噫而言曰。尧舜禹汤之后。狐媚取禅者藉焉。以臣伐君者名焉。千载滔滔。卒莫之救。咄咄四君。永为嗃(一作嚆)矢。言未既。王乃正色曰。恶。是何言也。有四君之圣。而处四君之时则可。无四君之圣。而非四君之时则不可。四君者岂有罪哉。顾藉而名之者非也。幅巾者拜手稽首谢曰。中心不平。不自知言之至于愤也。王曰辞。佳客在坐。不须閒论他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乃解锦袍。赊酒江村。酒数行。王乃持酒哽咽。顾谓六人曰。卿等盍各言志以叙幽冤乎。六人曰。王庸作歌。臣等赓载。王乃愀然整襟。冤不自胜。乃歌曰。江波咽咽兮流无穷。我恨长长兮与之同。生有千乘。死作孤魂。新是伪主。帝乃阳尊。故国臣民。尽输楚籍。六七臣同。魂庶有托。今夕何夕。共上江楼。波光月色。使我心愁。悲歌一曲。天地悠悠。歌罢。五人各咏一绝。第一坐者吟曰。深恨才非可托孤。国移臣(一作君)辱更捐躯。如今俯仰惭天地。悔不当年早自图。第二坐者吟曰。受命 先朝荷宠隆。临危肯惜殒微躬。可怜事去名犹烈。取义成仁父子同。第三坐者吟曰。壮节宁为爵禄淫。含章犹抱采薇心。残躯一死何能说。痛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6L 页
哭当年帝在郴。第四坐者吟曰。微臣自有胆轮囷。那忍偷生见丧沦。将死一诗言也善。可能惭愧二心人。第五坐者吟曰。哀哀当日志何如。死已宁论死后誉。最是千秋难洒耻。集贤曾草赏功书。幅巾者搔首濯缨长吟曰。举目山河异昔时。新亭共作楚囚悲。心惊兴废肠犹裂。愤切忠邪涕自垂。栗里清风元亮老。首阳寒月伯夷饥。一编青史堪传后。千载应为善恶师。吟歇。属子虚。子虚元来慷慨者也。乃抆泪悲吟曰。往事凭谁问。荒山土一丘。恨深精卫死。魂断杜鹃愁。故国何时返。江楼此日游。悲深歌数阕。残月荻花秋。吟断。满坐皆悽然泣下。无何。突入一介熊虎士。身长过人。英勇绝伦。面如重枣。目若明星。文山之义。仲子之清。威容凛然。令人起敬。入谒王前。顾谓五人曰。噫。腐儒不足与成大事也。乃拔剑起舞。悲歌慷慨。声如巨钟。其歌曰。风萧萧兮。木落波寒。抚剑长啸兮。斗星阑干。生全忠节。死为义魄。襟怀何似。一轮江月。嗟不可兮虑始。腐儒谁责。歌未阕。月黑云愁。雨泣风噫。疾雷一声。皆倏然而散。子虚亦惊悟。乃一梦也。子虚之友海月居士闻而痛之曰。大抵自古昔而来。主暗臣昏。
秋江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7H 页
皆至于颠覆者多矣。今观其主。想必贤明之主也。其六人者亦皆忠义之臣也。有以如此等臣。辅如此等主。而若是其惨酷者乎。呜呼。势使然也。然则不可不(저본에는 빠져 있는데, 《白湖集》에 실린 〈元生梦游录〉을 참조하여 보충하였다.)归之于时与世(一作势)。而亦不可不(저본에는 빠져 있는데, 《白湖集》에 실린 〈元生梦游录〉을 참조하여 보충하였다.)归之于天也。归之于天。则福善祸淫。非天道耶。不可归之于天。则冥然漠然。此理难详。宇宙悠悠。徒增志士之怀也已。(按此文是寓言。故读者多未别白。其曰五人者。盖指六臣。而第一朴公也。第二成公也。第三河公也。第四李公也。第五柳公也。其曰一介士者。指俞公。而幅巾者。则谓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