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259-007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圭峰集卷六
             明 罗玘 撰
  序
   送徐太史侍省荣归序
徐舜和自吉水来时愔愔一书生也闇斋封君时为白
衣孺人尚荆布也送之门宁不知舜和足以盖天下独
步清时为伟男子乎然阴与而阳抑中怡而貌严亦止
卷六 第 1b 页 WYG1259-0078d.png
于调寒温慎出话选所与处又其极则期以得隽外无
长语也而亦父母之体吾意其自如此及舜和赐及第
入翰林职史事密迩清光与二三元老周旋唯诺于黄
扉紫禁间盖书生者始仕之极荣所谓伟男子也于时
封君孺人闻之将不悔其始之不遂显言之以彰其知
子之明乎亦事之或然也至于寝兴饮食梦寐见之寤
而炎炎急欲缩地者凡天下之为父母者尽如此故舜
和虽舍馆未定庶事草草而以迎养为先其知以志养
卷六 第 2a 页 WYG1259-0079a.png
者欤然封君留而惟孺人至家有居守舜和固难得而
强也居数岁舜和以考绩恩始封封君于家而孺人于
此易荆布加冠帔忽作曰吾荣矣吾可归矣不知舜和
亦思封君甚恨不奋飞耳请而得俞赐车与船是付之
翼而簸以风也然自吾得舜和与之从容浸振起吾之
龊龊者亦有立于院私幸吾邦积衰之气其必勃然而
兴乎而舜和又去吾恐其习于敦牟卮匜杖屦之节或
便焉则于端委鹄立若拘检束缩矣而乃其行次且其
卷六 第 2b 页 WYG1259-0079b.png
行次且岂吾邦人所望于舜和哉胡光贞萧升荣方有
志于作新邦人也深然吾言书为序以赠
   送郭鲁瞻知山阴县序
会稽山扬之镇山也扬之域东南际海西尽五岭而北
画于江今之为会府者五留都者一周回奚翅万里提
封半天下而丛仰是焉以为镇吾尝见石之镇物矣物
安其处而弗震弗动焉然则兹山也扬之恃以为安者
亦若石之镇物兹其为镇欤扬以县域民而治者亦多
卷六 第 3a 页 WYG1259-0079c.png
矣附兹山之址而县者又岂其匹欤山之址县二山阴
秦置也为最古备封禅戒岁祀菁茅圭币牲牢罍簋交
神受釐长吏实虔以承则用召休祥吾为史氏志于五
行得以示劝否则用召灾沴志于五行得以示惩弗敢
私也故知其县者用代吾每觇其人焉而吏部者其亦
有意于方镇之重而慎选乎抑槩其为县而鱼贯以注
之乎吾皆不得而与知也及郭鲁瞻以知县来别吾曰
得山阴噫鲁瞻吾于进士独器之而太史毛君亦尝曰
卷六 第 3b 页 WYG1259-0079d.png
是镇静者他日可任重则信乎其慎选矣然鲁瞻亦闻
山阴今日之沴乎洪波入墟百里壑矣民其鱼矣天子
方南乡而忧史祝皆归之镇岳为祟吾以为非也镇也
者且及于远乌虐乎近无亦县无长吏群吏弗戢弗虔
容有以召之欤兹而有长吏又得吾鲁瞻镇静者为之
山静者也而镇山又静之尤者也已有合矣而亦何祥
之不招邪而况于兹沴乎吾与毛君谨俟志之用以劝
夫扬之诸县皆用镇静之治庶乎扬亦少安而无屑屑
卷六 第 4a 页 WYG1259-0080a.png
于镇山矣
   送庄惇之知安福县序
予少从长老谈及于政以为天下难治皆曰吉安予曰
安吉耳又曰安福予曰福安耳盖倒讹也安吉冯天目
之岩崖而福安濒大海之茫洋民生其间其良者樵而
已矣蜑而已矣少黠则蚕食于樵蜑之间又甚则剽攻
寇虐而已矣其吏治固难也若夫吉安上郡也属县九
其宦于朝吏于外者小大直数百人而已乎而安福一
卷六 第 4b 页 WYG1259-0080b.png
县也直百人而已乎是皆居人之上语理道持法令以
出治者也能以治人矣有不能训其子弟族属听县官
之治乎子弟族属能以听县官之治矣其外属也朋游
也有不胥劝之以皆听县官之治乎然则一县之顽不
率者盖寡矣而亦何难治哉盖彼二县之声倒而转讹
理或然欤或县官者豫有侈心焉乃张皇其威声而高
下轻重舞其法颠倒之矜曰能彼皆明法与令持之譊
譊以议亦其势耳而治乃病遂曰难果真难乎今庄君
卷六 第 5a 页 WYG1259-0080c.png
惇之以进士往惇之潮人潮之道出庾岭下赣江接吉
安而东也凡人入国入乡无不问者惇之之来亦尝憩
而问邪问其郡则知其县知其县则知安福矣夫以惇
之之贤而加以知之之素即选于九县而以其尤者当
惇之无不可而况于安福乎即以惇之当吉安为之守
以统九县之治无不可而况于一县乎能于吉安则天
下之郡县盖亦无不可者借惇之以临吉安安知其不
为安吉乎以临安福安知其不为福安乎上之人特不
卷六 第 5b 页 WYG1259-0080d.png
以辱贤者耳而选以当安福安福之民庸非幸欤大夫
士皆为安福大夫士贺安福大夫士又为其县之民贺
贺辞予为之移以为惇之之行赠
   送萧淳仁知归安县序
物之复其故曰归凡人道远而来复亦曰归故不得其
归则危得其归未有不安者县以归安名民其可不归
而安也哉夫民之归非自殊其途而归之云也租以时
同入庸以时同供调以时同赴毋群而嚚毋嗾而斗毋
卷六 第 6a 页 WYG1259-0081a.png
作寇偷毋兴妖讹毋武断毋饮毋博是之谓同归于治
故我畔我食我凿我饮完我肌肤保我族类而其有不
安者乎如是而曰归安民之无愧也而或入焉供焉赴
焉乃差池焉而嚚焉斗焉寇偷焉妖讹焉武断焉饮博
焉乃师师也是之谓同归于乱而亦谁与之以安乎如
是而徒冒是县名曰吾归安民也他县之民其有安者
有不笑者乎或者今之民其冒邪而县亦拥虚名也邪
不然一常才与常流治之足矣天子宰相乌用进士治
卷六 第 6b 页 WYG1259-0081b.png
之而进士又择其尤如吾萧淳仁者邪淳仁世大家聚
族至不能相名而租庸之溢入于旁近凡五六县盖山
泽一僻县不如也然急公字弱播播其声旁近县人归
之以生而恃以为安者亦加于弱县之上夫致人之归
归而安或易以一县能之而难以一家能之是必有道
矣而淳仁可诿曰不知乎知其难能而亦能之兹而
能之地操易能之权而顾有不能乎世亦有诡匿晦
藏遇事引避多其身谋若鄙夫怀金𧦧𧦧忍而不施者
卷六 第 7a 页 WYG1259-0081c.png
而大家子挥金若土炭惟视其急者施之而归安之民
久不能归而安县虚其名以待是亦急者也天子宰相
用淳仁淳仁大家也其将何如胡光贞董寿夫与予皆
与有世戚于其行也饮之酒而问之
   寿七十翁张君序
予昔溯舟铅山舟之人曰是有张氏之老能匿精导气
泽其颜如童力其步趋如飞或异人也予诃止之既而
入境汲溪饮其水齿冰寒沁入骨髓触毛孔以出山笔
卷六 第 7b 页 WYG1259-0081d.png
卓鬣鬣立溪侧危欲堕锐欲刺腰腹皆孔洞睥睨类有
物巢穴其中者予乃愕焉始忆其所谓异者安知其不
果然邪及登涯入费氏予友子充之宅则又群水潨焉
齧入石罅鱼鳖汩汩狎人林鸟之巢引手可探坐间髯
翁指山画地咽津欠伸若皆能遗外形骸为冲虚澹泊
意无亦因其地之异也而皆习为异邪或不必习为之
而自异若是邪予乃问张氏之老曰是去十里为汭川
其居也讯以舟人所云曰无之张氏有土田久矣与吾
卷六 第 8a 页 WYG1259-0082a.png
费敌世亦与之交娅婿然其以医神于乡而遂以药其
身今距七十无几矣或举其年以语人人无不以其为
戏者抑以是传而遂讹也邪予问子充子充亦云盖其
习皆然而遂相忘其为异也乃所以为真异邪若曰医
天下之医庸以杀人者不论也而庸以杀身者亦有矣
而又何神乎则其神者无乃有异术而假医以避名邪
予常苦羸而多病思即医医辄庸求所谓异术者不可
得得张氏之老有子充为之阶善也又掩覆隔去若是
卷六 第 8b 页 WYG1259-0082b.png
然于予心终不忘今年意其已七十矣即子充问之则
缣素在几属笔于予曰以是归为寿予甚欣欣书其事
子充笑曰使世知有张廷扬为异人者未必非斯文也
   送萧正科归建昌序
凡都邑医阴阳其官署皆以学名其官亦以科术训名
若与儒等然则其官亦师也厕名于其中者亦弟子也
凡师皆以教弟子皆以学而此之所谓师云者其亦主
于教乎所谓弟子云者其亦主于学乎今天下他之郡
卷六 第 9a 页 WYG1259-0082c.png
邑医阴阳师犹有教者乎弟子犹有学者乎吾不得而
知也至吾建昌索所谓医阴阳学吾已不知其处矣医
之入闾阎投汤剂纷如巫之鸣鼓角为病夫呼呵鬼神
亦纷如问其师不知也改而问其官曰吾已岁入货无
吾挠也官旦望望守令而趋与小吏窃片纸下坊市乾
没汲汲问其弟子不知也改而问其部曰半已供吾货
矣故医阴阳官人以货视之而贤守令亦丑其为至改
用富人之良或宦室之良子弟而吾萧尚明亦在荐为
卷六 第 9b 页 WYG1259-0082d.png
医正科被檄来京盖欲浚源流杜货贿非必其能以业
教授也尚明柏崖先生之馆甥年富而家务孔殷意甚
难之先生亦甚难之然业已无能改为隐忍服命而归
先生出古方书纳其囊曰而行为人师货不而虞也然
医将也药兵也建昌四境皆用兵地也而将将之将也
慎毋俾群将妄用兵哉谓吾亦建昌人休戚实同命书
以为临岐之戒
   寿芳图诗序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59-0083a.png
寿芳图唐斋说实持以来予见画史写菊其上缀诗百
篇不知其何哉所谓寿芳者又不知诚之作之其义云
何然斋说之见予也夫岂徒哉则俯而流观之其有陟
岵屺之叹欤其有望云之思欤其有殊方之羁欤其有
牵车牛而远服贾之业欤其有弗自洗腆用庆父母之
怀欤此诗之大要也而顾于菊也判然若蛇蝉之遗蜕
而不与也而亦何取于菊乎哉噫物之寿者其质坚檀
栎之类是也菊可爪而折也物之芳者其色丽芙蕖之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59-0083b.png
类是也菊闇而不扬也此其见遗又何怪乎然当夫高
秋凄清以露以风霜则陨之乔者叶脱夭者根萎而目
睫间之生色淡而不厌者菊而已矣然则谓之寿可也
谓之芳亦可也而况物之寿者未必芳芳者未必寿寿
芳独归之菊亦何不可斋说听然而笑曰智哉子之知
吾甥之心也吾甥汪氏名显客辽思其二亲而为之首
当有序吾为丐子子诺之乎请书此足矣
   送宪副李君之任江西序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59-0083c.png
元年予为庶吉士获交今江西宪副李君君时亦始为
御史人皆曰此前句容贤今也予问之句容之人无虐
于豪无苦于寇无灾于饥予尝忿而叹曰吾县何辜而
不获斯人乎今无及矣然犹幸一按吾省庶几吾县其
中也而君且往甘并边视储峙还按苏松常镇四郡四
郡之人来曰吾四郡若安堵矣予又忿而叹曰吾省何
辜而不获斯人乎然犹幸满御史为副使庶几于吾省
也而天下之省十三副使二十有六江西二人而已即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59-0083d.png
君副使也何能必于二而必不于二十四也又况丞于
寺议于司而不为副使乎此予之于君恒耿耿也乃今
不失予望其亦幸矣予又思予之幸得君以君贤者也
贤者位于县县之人安位于郡郡之人安位于省省之
人安朝之士有不欲其省郡县之人皆安者乎然则人
之幸得君者亦多矣不独予也以予欲省郡县之人皆
安知人亦欲其省郡县之人皆安而君兹为予独得之
而为一省郡县之人喜要亦私而已矣非公也孰若置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59-0084a.png
君于朝坐庙堂而佐吾君出清明之治则天下省郡县
之人皆安是为天下公共得君也不亦广哉然不知持
衡者亦有以闻此乎闻而必行之古人事也而今岂不
古若乎张君熊君九人皆君同官来以赠言请予先有
私论僣搀入之以见予之有意于君也
   寿杨母太夫人八十序
戚畹有寿母贺者戚畹列侯间至列侯有寿母贺者列
侯戚畹间至然无保傅卿大夫士至者保傅有寿母贺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59-0084b.png
者保傅卿大夫士至戚畹至列侯亦至卿大夫有寿母
贺者卿大夫士至戚畹间至列侯亦间至士有寿母贺
者士大夫间至卿亦间至然无戚畹列侯至者戚畹列
侯去其乡久贺有族属之至者无子弟亲戚之至者保
傅卿大夫士家于乡有子弟至者亦无亲戚至者亲戚
所不能已亦有寓物而无寓辞此其凡也杨庄敏公李
太夫人年八十春坊赞善知休武库员外郎知微京府
知事知止儒生知旧之寿母也庄敏公功在天下官为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59-0084c.png
太子太保户部尚书黄阁群公宿有文会焉武库阶大
夫春坊上士也武库婿于丰润伯而夫人之宅与皇舅
瑞安侯比寿域之开匪见则闻也三月初吉实维其期
而知旧走至自陜韩侍御高行人皆里居之戚也亦以
伻来致币辞而予翰林暨二春坊士大夫春坊之寮也
期以辰执币入即贺位武库之寮有武库有武选有职
方有车驾与京府之寮其入亦当不异是然至是也予
当静听之有鼓吹曳䌽簇锦横闼而入者非丰润乎必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59-0084d.png
瑞安也而或行唱声隐隐逶迤而向迩即黄阁之驺且
及门矣则保傅卿大夫士至戚畹列侯至子弟至亲戚
在数千里外者贺辞亦至焉是又为难也其辞行人书
属予为之因著杨氏一时之盛为诸德门冠云
   送贰守陈君之任泉州府序
庐陵陈景元当弘治十年之春衔命往同知泉州府事
以其弟景昭与予善过予问吉所由以道泉者予闽楚
之交人也应之曰知之其道有三其西自丰踰宁径南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59-0085a.png
丰由百丈岭入岭之下为泰宁其中舟下淦川过剑江
泊洪搒衡河以出临川溯旴底黎由杉关入关之下为
邵武之川其东舟绕洪下之泛番湖东折而望上饶之
江经铅山由大安关入关之下为崇安崇安之南为建
安泰宁之南东为邵武邵武之南为顺昌建安自东而
西顺昌自西而东合而至于闽中闽之南折为莆中泉
在莆之西皆水行也然官之行也以家随有妻孥焉西
之程其径倍于中四倍于东而百丈之西皆山行丛薄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59-0085b.png
中或鸟道缘絙而上虽得捷至然畏途也为妻孥忧东
中多水行而东有番湖之险涛泷蛟鼍不测之虞忧灾
十倍于西而迂又过于中惟中实安流也其至无西之
捷亦无东之徐请择焉景元喜曰吾兹至泉官吾家也
民吾妻孥也若作威以怖吾民而求事之易集导妻孥
于畏途以捷吾至躁人也假宽缓之名而养祸以遗民
迂妻孥于不测之渊即至焉亦幸耳愚人也吾求不疾
不徐无灾无害者吾恶夫躁者吾又哂夫愚者吾以是
卷六 第 15a 页 WYG1259-0085c.png
治泉其庶几乎且吾问道泉闻治泉术吾得多矣退告
于国相萧君书吾言以去景元先少司寇公之子起贤
科有大志闻言触类而长如此岂泉之郡足掩也邪吾
俟之
   送通判杨君之任汉中府序
汉界雍梁之间雍之北冀冀之南豫豫之东徐徐之北
兖兖之北青而汉阴之地于是乎尽梁之东荆荆之南
东扬而汉阳之地于是乎尽皆尽于海也以九州之大
卷六 第 15b 页 WYG1259-0085d.png
而南北之脉络判于一水之源汉不可槩以他水论明
矣水之最大者河江次之淮又次之其精气皆不能以
上贯于天惟汉为然故初昏之候疋练判然截于箕斗
之间若有所经画者是亦曰汉诗曰倬彼云汉为章于
天岂虚也哉要其源当山之巘无所障蔽而山又最高
与太虚逼映乃尔然嶓冢之山吾未一登之不知其果
何如也或曰汉水至清今其入江之处若泼黛于沈判
然益形是其清莹之极乃上影耳是二说者亦未有以
卷六 第 16a 页 WYG1259-0086a.png
审也然要之其疋练影影人不敢不谓是水者为之是
则同独其判南北之脉络必辩方域者能知之否则必
至其地者也虽然至之而不知之亦何害邪若官其地
者不知之吾不知其可也郡之官其最尊者守次贰又
次判今兵马指挥杨君为之夫判判夫事之利也行之
害也止之斯为得职亦世之为吏者云尔也有志乎古
者亦止尔为乎人至于守固贤者矣乌有贤者而咈夫
志古者乎守主居守固倚判以外询也扪参历井寻汉
卷六 第 16b 页 WYG1259-0086b.png
烧之栈求金牛之凿以及木牛之遗雍迤以北可飞挽
之阪梁迤以南可溯漕之川可毡蒙投之壁峙粻廙刍
缮甲韬仗用备非常而为西陲殿密与守图之判兹大
利害乃与汉地称真判汉者也然此其清非如汉之可
以鉴映则眩眯混沌不能也其置身之高非如汉之源
于孤巘其上无上则牵制障蔽于庸众人亦不能也君
其亦知此乎汉之判未可以他之判为也慎勉之哉
   无锡华氏族谱序
卷六 第 17a 页 WYG1259-0086c.png
华无锡县大宗也起南齐孝子宝宝父豪于华为始祖
然亦以宝显亦遂显华氏华氏显后今三十有七世历
陈梁隋唐南唐宋元迄今凡八朝千五百年县或𨽻晋
陵郡或省入晋陵为一县或复为县郡或改常州州复
为郡郡复为州州复为府或𨽻浙或𨽻京若奕棋然华
固一氓庶之家耳且无与其纷纷也地志云县西有阖
闾城夫椒山东南有泰伯渎西南有黄土渎皆强吴时
遗迹东有泰伯城今为梅里华氏居处盖吴故都也吴
卷六 第 17b 页 WYG1259-0086d.png
二十有三君皆传代于此号为久长是固泰伯之让有
以启之然周公卜世于洛曰惟洛食人皆谓周世之长
有赖乎此然则吴之长亦或有赖于兹地而未必纯以
让也呜呼地岂可以少哉吴亡子孙散布四方其地不
知何属晋始闻属华氏宝以孝启孝让类也其事与泰
伯相彷佛独其为庶无爵位名号与吴齿然其千有馀
年抗然独存略不与世之纷纷而随以推移更革者故
得以种其子孙蕃其枝蔓视吴之困于仇邻无宁岁而
卷六 第 18a 页 WYG1259-0087a.png
卒以亡者亦异矣必曰孝之泽长然泽也者大约皆五
世而斩要不至是也或者地之使然是欤虽然地善矣
木之植于上者斧斤旦旦焉伐之虽有乔木鲜不仆矣
而曰地之不善可乎此吴之所不能有而华卒得以居
也华之子孙欲以孝亢宗焉宜取诸宝其先也欲以让
睦族焉宜取诸泰伯尝居其地者也而以是培且植则
自三十七世可至于千百世与兹地为始终是务培植
慎斩伐而不专恃地者也若徒恃曰兹地善其果得为
卷六 第 18b 页 WYG1259-0087b.png
善乎光禄署丞汝德大惧二者之难择而又华氏废兴
之机也因取旧谱考而修之丐予序其首以告派系宗
法谱者之事予不及知
   送熊君之任广西按察佥事序
吾同年三百五十人阅礼部所放榜时独吾熊君文应
已頍然首弁人固骇然异之阅及其贯贵之偏桥长官
部人人又大骇异焉不知其实吾省丰城人也已从贵
藩事举顺天矣吾为遍语之始间有知者比廷对当释
卷六 第 19a 页 WYG1259-0087c.png
褐虽大魁亦然而文应无庸乎此就释褐论之其固先
乎大魁矣况馀人乎入试户部初筮主事得刑部主事
品正六大魁初筮修撰品从六仕轫之发又先大魁也
积六七年又自员外郎擢广西按察司佥事品则正五
位则方岳之尊也大魁虽天子侍从臣而品尚仍其初
文应之先之也亦酣矣哉虽然仕之荣进先之未若以
功业先之也大魁今春坊赞善费君子充吾尝评其敏
如倒囊出物而其富不可穷也如渊泉风之遭其上也
卷六 第 19b 页 WYG1259-0087d.png
可使成文而又不可掠而去也亦如之是何难于功业
哉而今制文学之臣主沉沉于馆阁中即究其用也亦
功在天下天下阴受其福而人不知岂若佥事者朝吾
行而夕在人耳目哉况以吾文应为之吾见其有甚焉
者夫偏桥夷部也若阱然从事于藩则缘而升矣然犹
幽于窔也宾兴于顺天则凿牖而睹其光矣然犹阻于
扃也进而立于三百五十人之数则既游于庭矣又越
常资而与于方岳之列则登乎堂矣孟子以苦心志劳
卷六 第 20a 页 WYG1259-0088a.png
筋骨饿体肤拂乱所为者以为可以当大任若文应者
无亦苦乎无亦劳乎无亦饿且拂乱乎如是而未可以
当大任树事功孟子之言其亦悖矣吾故曰有甚焉者
而况广西之民引领北望若饥渴然文应亦倾榼决囊
饮食之而已矣何劳也邪政成隮大登朝顾馆阁有无
咎无誉者为之出德色是知己而不知彼者也异时吾
虽耄休矣隙中观斗尚能知一胜负焉丰城诸君别筵
具陈来督俚言为序吾亦欲告文应因以是复之
卷六 第 20b 页 WYG1259-0088b.png
   送赵君尹南城序
吾县域民以隅关乡区为号隅有四关如之乡加隅之
一区视隅则四之隅城四隅也隅束坊关城外也谓郭
也关束厢关之外为乡乡束都都凡七十有三都束里
里凡二百四十有五里有长合坊厢之长二十有三凡
为长二百六十有八以分𨽻于四四之区区凡三长合
为长四十有八盖二百六十八之长皆听命焉以督夫
二万七千有奇之租留漕兑折而岁会于户部其茶菌
卷六 第 21a 页 WYG1259-0088c.png
饧牲之品之达于礼部以转于光禄羽革弓矢五金丹
汞百需之供于工部以转于他司则二百四十五之长
朋输之饮祭宾兴使旅供给之费部使送迎骑乘之出
藩国仪卫之役岁时之候则二百六十八之长参焉无
所与乎四十八之长也若佚矣然四十八家之承代也
其名曰佥佥云者众所举之词也故至数十年近且十
年不得比二百六十八家之岁践更焉人亦久而舍其
业次者荡产者往往嚬呻咨嗟以戚幸一释去以为更
卷六 第 21b 页 WYG1259-0088d.png
生二百六十八家者十岁始一值而亦当其输也每愆
其期闻有箠残其肤者矣绁创其脰者矣噫吾未耄毛
争先取胜耻后焉以悦其长上者吾不及见欤其岂非
吾县之民欤今也何为至是邪其亦岂非吾县之民欤
官之敛也日增而民之生也日蹙而已耳县官者受之
于其所临辖者也胡能损其增也缓之而已矣胡能展
其蹙也息之而已矣虽然息非缓不能也然缓则于其
身也时有谴焉为民而获谴不怨且不变非君子不能
卷六 第 22a 页 WYG1259-0089a.png
也是诚在诸令尹新令尹太平赵君吾知其君子也于
其行也故敢以告
   送益国长史胡君之国序
古未有益州其地为西南夷邛笮冉駹夜郎滇爨僰诸
境汉始通而郡之曰粤巂曰牂牁曰犍为曰益州而领
以益部刺史益之名遂与尧十二州并称于世或曰益
加邑为隘其道险隘故云或曰益大也其境广大故曰
益也余以为二说皆非也尧之荒服止于二千五百里
卷六 第 22b 页 WYG1259-0089b.png
汉都关中其西南二千五百里已尽于巴蜀沅湘之交
其外尺寸于尧制为外地广尺寸是为益尺寸也况越
数千里拜君长以百里而曰非益可乎在易益之六二
曰或益之十朋之龟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故谓之益
而益之开郡象犀珠玉文禽理木贝锦之美自是源源
而来坌溢于中国为万世利独十朋之龟之益乎哉名
以益宜也盖汉人意也今天子建亲藩首兴次岐又次
亦以益鸣其国封子建昌于天文其次鹑尾鹑尾火位
卷六 第 23a 页 WYG1259-0089c.png
也火土母也国家以土德王兹封也而冠以兹名也得
无意乎汉东平宪王语帝以为善最乐至今诵为美谈
尚能兴起况当时掖庭之间左右仆御闻之能无改思
易虑而为善者乎其裨益汉治也端必有出于象犀珠
贝之上者不然嗣帝祀之何为哉虽然王之贤疑亦有
贤傅存焉尔然今不可考也若吾王之傅则又天子自
选于吾进士得吾胡君也君邃于置舆地图于胸中也
卜之常以辩博穷人而预处人之休咎多奇中虽相天
卷六 第 23b 页 WYG1259-0089d.png
下可也兹其翊王以往舟次于江益之诸水注焉其告
曰是源穷而为益然国不在是也至国之日其告曰兹
为益国也移益以名之也汉之始置益也以其益于国
也今移以名也亦然斯为益国也今将见东平王且见
其傅也余亦快哉君苏人余同年之益友也同年在院
者皆有诗送之苏人某君宪清谓余益之民使为之序
   寿周太宜人七十诗序
李敬敷作周太宜人陈氏七十诗褚宏望继作之张本
卷六 第 24a 页 WYG1259-0090a.png
宽又继作之中朝名流又皆继作之由是诗遂成帙三
君属予序之择时日授使者出分宁而以七月十六日
献夫三君刑曹郎也刑视诸曹为剧剧则不暇乎他为
若诗者又必宜搜雕剡围非不暇者所能为也而分宁
又在南州山薮僻处远京师四千里其间即隐逸独行
之士亦必沉埋潜伏终身不能齿于中朝士大夫之口
者容独一二人而已乎而况于女流乎分宁者相传宋
太史黄公来献日益凋落县亦随以闇闇无闻至今河
卷六 第 24b 页 WYG1259-0090b.png
南方伯公瑞始以文章宦达者刑曹主事公仪踵焉公
远又踵焉而四方竦然又始知有宁县者县实赖周氏
以盛也而周之兄弟二为太宜人子然则系一县之盛
衰者太宜人也夫系一县之盛衰于数百年之间天下
凡几县如是者亦凡几人且妇人也不其难乎虽其夷
裔宜旌而颂之况分宁邪而三君者与刑曹同官且同
年固不得以剧辞矣诗日多而至于成帙者固亦莫之
能禦也予与河南定交在驾部时常拜太宜人于邸閤
卷六 第 25a 页 WYG1259-0090c.png
退而以其母仪颂于他门使为矜式传者又皆言梅月
先生酷孝其母尝贷数百金脱其舅于狱太宜人纺织
豢畜节缩服食以偿之终老无愠容无德色则所以系
一县之盛衰者其岂偶然哉予之生也后不得与先生
接而挹其先达敦厚之风且不知天之何以啬其能诗
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天其或者挹先生以注太宜
人乎审然诸诗之祷非空言也予序诗者尤为之喜而
以言
卷六 第 25b 页 WYG1259-0090d.png
   丁氏新居落成序
旴之水流坤隅以出堪舆法坤地户也水流地户其民
出出主昌数世有烨其光故俗承之好以商贾为业往
往取四方之货贿如探囊然其非甚块然者或废疾病
者不甘老于锄耰场圃间而民之服食宛与京邑等殊
不类南方山泽中戍籍者世所深避者也而亦乐之取
将符侯印前世为多今天下之平久矣亦皆能致千金
归市田宅为乡赤帜所在皆能务为壮观京师崇文门
卷六 第 26a 页 WYG1259-0091a.png
贡车商乘声訇迹躏铺金市地乃可得之而衡衢之北
吾丁仕隆买居焉故积潦在下今坌高而燥故檐瓦脱
坠今鳞次而整故栋腐欲欹今虬腾而厉崇垣外周重
扄内固始之于其季仕玉成之于其仲仕元侯门在其
西相府列其东潭潭其深岩岩其高涂之人曰伊谁氏
之宫也停骖而瞩之吾邑人之过者誇诸涂之人曰壮
哉吾乡邻之居也邑之来输者曰何寇之忧贫无僦资
者曰何露处之忧举欣欣然相与举酒落之而借言于
卷六 第 26b 页 WYG1259-0091b.png
予予独曰吾旴山水之灵其使然也
   送罗贰守考最还东昌府序
会同馆水道二十驿曰崇武驿东昌府也京师南出至
是始得府四方万国之来越是府即底京师吾尝三过
之而譬其地曰人之咽喉也官曰浮图绝顶之铃铎也
民曰辕下之驹也或问之吾秘焉今年秋吾宗人修笃
以府同知考最归同知官亚于守亦尊矣居其地而治
其民者也可无告乎修笃亦自计夫今之天下东之倭
卷六 第 27a 页 WYG1259-0091c.png
南之琉球暹罗斛安南浡泥西之乌斯藏朵斯甘西北
之哈里土鲁番于阗诸国之方物腹里诸州之土贡岁
漕源源供于上方实于京师盖如实于人之腹然然必
水道也有能越东昌而飞度者乎吾论东昌固咽喉也
握符传诏贵戚大阉竖旗鸣钲势自天下舟日夜织乎
其间柙虎逸而噬人道是用梗亦视其官之何如以为
伸缩缩矣莫之能梗矣则群誉而邮之曰能能之声易
与彻宸听布天下他郡之官其能倍焉而其声终亦莫
卷六 第 27b 页 WYG1259-0091d.png
之或先也吾故不徒曰铃铎必曰浮图绝顶之铃铎也
易于发其声也然而执鸡酒束薪刍累累然伺候于涯
之上者旁午踉蹡走而集者裸跣折腰踵交蹑挽曳于
泥涂而背疮甚者荷锸负畚浚于淀而秉烛夜作者尽
东昌之民也而他郡不与焉辕下之驹亦如是而已自
修笃居三载于此咽喉之地也吾惟惧焉而侧听焉而
乃寂然颂声日至顾若铃铎之耳也虽然所快乎吾心
者辕下之驹将何日而息肩乎官之有长犹家之有长
卷六 第 28a 页 WYG1259-0092a.png
也守是也幸相与图其成焉吾谨俟之
 
 
 
 
 
 
 
卷六 第 28b 页 WYG1259-0092b.png
 
 
 
 
 
 
 
 圭峰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