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x 页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男 世昌 编辑)
序
序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68H 页
送庆尚道都事李君序
才难不其然乎。人莫难于有才。而能兼众才为难。能知人之有才。而俾之各当其任。尤为难。夫才有大小。职有难易。小或可以治易。而至于事之难者。则非至大之才。不能一朝居。是犹树之枝柯苯䔿者。虽以族刀之微。犹可以治而剔之。至于盘根错节之固则非大斧锋刃之利。不能当也。朝廷设官。分列内外。内则各有司存。而不废其职。至于分君之猷念。而独断于外者。其责愈重。其为长曰监司。其佐曰都事。监司。承流宣化。以民之休戚。吏之能否。军机,财赋,学校,刑政之庶务。皆任于一己而涖之。都事。知民之休戚。吏之能否。军机,财赋,学校,刑政之庶务。上与监司相议。而辅其治。是故。监司不得其人则一方受弊。而民无所措其手足。都事不得其人则监司孤立。而无所与赖。其任岂不重且大乎。岭南。大道也。左右七十馀邑。人
才难不其然乎。人莫难于有才。而能兼众才为难。能知人之有才。而俾之各当其任。尤为难。夫才有大小。职有难易。小或可以治易。而至于事之难者。则非至大之才。不能一朝居。是犹树之枝柯苯䔿者。虽以族刀之微。犹可以治而剔之。至于盘根错节之固则非大斧锋刃之利。不能当也。朝廷设官。分列内外。内则各有司存。而不废其职。至于分君之猷念。而独断于外者。其责愈重。其为长曰监司。其佐曰都事。监司。承流宣化。以民之休戚。吏之能否。军机,财赋,学校,刑政之庶务。皆任于一己而涖之。都事。知民之休戚。吏之能否。军机,财赋,学校,刑政之庶务。上与监司相议。而辅其治。是故。监司不得其人则一方受弊。而民无所措其手足。都事不得其人则监司孤立。而无所与赖。其任岂不重且大乎。岭南。大道也。左右七十馀邑。人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68L 页
物殷阜。簿牒丛集。事之烦剧。不与他道等。故委任于其道者。选之必精。今李侯自兵部员外。出膺其选。李侯。君子人也。学富而行方。以经术文章。缘饰其躬。又能兼精琴书诗画之众才。时出而藻缋之。其词锋之利。豪迈之气。谁能当之。遇事风生。视险若夷。能割盘错。若利刀新发于硎。其不虚取选也明矣。使今之任官。皆得如侯之才。则人岂有难得之才。国岂有难任之人。侯能尽其材力。敷惠泽于人。则南民之受赐。其可量耶。南民之受赐既多。则侯之声名藉甚。腾闻于朝。必且增秩之矣。锡命之矣。他日翱翔台阁。笙镛治道者非子而谁。君侯其勉之。
送郑君出宰瑞兴诗序
辛亥秋。郑君希仁。由军器副正。出为瑞兴府事。瑞兴在西北大道之冲。地荒人鲜。其实孱邑也。以郑君之才望。屈授其任。人皆惜其去。同列饯于门外。有执盏言者曰。君后有民。不能自治。故付之守令。守令谓之民牧。夫牧者。受人之牛羊而牧之。必为之丰其水草。适其侵讹。去其疾蠡。驱其虎狼也。使物生遂而牧之
送郑君出宰瑞兴诗序
辛亥秋。郑君希仁。由军器副正。出为瑞兴府事。瑞兴在西北大道之冲。地荒人鲜。其实孱邑也。以郑君之才望。屈授其任。人皆惜其去。同列饯于门外。有执盏言者曰。君后有民。不能自治。故付之守令。守令谓之民牧。夫牧者。受人之牛羊而牧之。必为之丰其水草。适其侵讹。去其疾蠡。驱其虎狼也。使物生遂而牧之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69H 页
道得矣。夫悍卒猾吏。民之虎狼也。苛政暴敛。民之疾蠡也。虎狼不屏。疾蠡不去。寝讹失时。水草乏绝则自就乎死亡。恶在其为牧也。好安乐而恶忧苦。人情之所愿。善治民者。不过使民各得所愿。然后民以父母称之。愿使君。去民瘼无劳怨而已。又有言者曰。使君之官宝城也。务农桑。兴学校。均赋役。伸冤滞。民甚德之。愿以治宝之心。涖瑞之民则民焉有不获者乎。希仁拜曰。敢不夙夜祗奉。余惟今之送人者。多赠以财而不以言。虽有赠言者。累皆以谀辞相悦。无有儆戒劝勉之者。昔者。孔子尝为乘田,委吏。柳下惠不卑小官。不羞污吏。南华子曰。人臣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夫官无大小。必殚其力。事无难易。必匪其躬。苟能修举废坠。尽心于职分之所当为。美绩昭著。腾闻朝廷。则子之名位岂肯卑微休乎。余于希仁。同榜生也。三十年切磋友也。情义尤密。故于其行。不可无语。作秋风三句。以寓离诀之意。词曰。秋风策策。河水清漪。之子于征。五马如飞。秋风策策。百卉具腓。之子于迈。我心伤悲。秋风策策。兰菊芬菲。愿保令名。终始勿隳。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69L 页
乐学轨范序
乐也者。出于天而寓于人。发于虚而成于自然。所以使人心感而动荡。血脉流通而精神怡悦也。因所感之不同而声亦不同。其喜心感者。发以散。怒心感者。粗而厉。哀心感者。噍而杀。乐心感者。啴而缓。能合其声之不同而一之者。在君上导之如何耳。所导有正邪之殊。而俗之隆替系焉。此乐之道所以大关于治化者也。论五帝之乐则莫盛于唐虞。而专委后夔之赞襄。论三王之乐则莫备于成周。而一任周公之制作。其当时施设之方。尽见于典谟周礼之书。是皆先礼乐而后刑罚。以兴教化。故有四方风动之效。有四十年刑措之隆。自世教衰。漓淳散朴。专以刑罚补治。贵治狱之吏。贱礼义之士。所谓先王之乐。荡尽无馀。而所尚者皆荒淫浮靡之风。流而为郑卫桑濮之音。散而为陈,楚巫觋之俗。卒至乱辙相继而沦胥以亡。虽以苌弘,师旷之聪。季札,仲尼之盛。而不能救也。汉兴。叔孙通收拾于灰烬之馀。仅得成仪。然于乐则因秦之旧。只撰庙章。未能该括本原。是故。文帝有未遑
乐也者。出于天而寓于人。发于虚而成于自然。所以使人心感而动荡。血脉流通而精神怡悦也。因所感之不同而声亦不同。其喜心感者。发以散。怒心感者。粗而厉。哀心感者。噍而杀。乐心感者。啴而缓。能合其声之不同而一之者。在君上导之如何耳。所导有正邪之殊。而俗之隆替系焉。此乐之道所以大关于治化者也。论五帝之乐则莫盛于唐虞。而专委后夔之赞襄。论三王之乐则莫备于成周。而一任周公之制作。其当时施设之方。尽见于典谟周礼之书。是皆先礼乐而后刑罚。以兴教化。故有四方风动之效。有四十年刑措之隆。自世教衰。漓淳散朴。专以刑罚补治。贵治狱之吏。贱礼义之士。所谓先王之乐。荡尽无馀。而所尚者皆荒淫浮靡之风。流而为郑卫桑濮之音。散而为陈,楚巫觋之俗。卒至乱辙相继而沦胥以亡。虽以苌弘,师旷之聪。季札,仲尼之盛。而不能救也。汉兴。叔孙通收拾于灰烬之馀。仅得成仪。然于乐则因秦之旧。只撰庙章。未能该括本原。是故。文帝有未遑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0H 页
之语。武帝虽有志。而所赞者非其人。延年制房中之词。而终致燕昵之私。京房创六十之律。而未免附会之说。至如晋之荀勖,张华。陈隋之郑译,牛弘。唐之祖孝孙。宋之和岘,陈旸。莫不代有其人以制其乐。然徒揣其末而不务其本。是奚足与语乐道之妙哉。惟蔡元定之书。深得律吕之源。可谓知其本矣。然未能布瓜指而谐声律。是犹抱锄耒而未谙耕耘之术也。由玆以观。乐非自成。因人而成。乐非自败。因人而败。咸英韶濩之音。人皆赞之者。时世雍和也。非乐之功。玉树后庭花。霓裳羽衣曲。人皆恶之者。时君放荡也。非乐之罪也。惟我大东。自三韩鼎峙以来。国皆有乐。然乐器未备。声音多缺。杂于夷靺。鄙俚之作。孰有釐正之者。至高丽中叶。宋帝赐太常之乐。至我朝。 大明锡御府之藏。由是磬管笙竽琴瑟之器又备矣。恭惟 世宗大王。以天纵之圣。精于音律。欲洗从前之陋习。适巨黍生于海州。彩石产于南阳。是天敷和气于东方。授大有为之君以新制作也。于是取黍定律。取石作磬。又作乐腔。因腔作谱。以审节奏之疾舒。当时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0L 页
掌乐者。只朴堧一人。然堧之所得。土苴耳。岂有裨于圣算之万一。不过赞助而已。 世祖大王。尤精于乐。多制歌曲。又能撰定祀乐以荐于庙。其作成之方。遹追先志而为之。顾其时无赞助之者。是可叹也。今我 殿下以圣继圣。仰遵成宪。发前圣所未发。兴礼乐于太平。此其时矣。乐院所藏仪轨及谱。年久断烂。其幸存亦皆疏略讹谬。事多遗阙。爰 命武灵君臣柳子光暨臣伣与主簿臣申末平,典乐臣朴{氵与},臣金福根等。更加雠校。先言作律之源。次言用律之方及夫乐器,仪物,形体,制作之事。舞蹈,缀兆,进退之节。无不备载。书成。名曰乐学轨范。臣窃惟夫五音十二律。乐之本也。物生有情。情发为音。音有五而分配于五行。因管之长短而有声之清浊。律有十二而分配于十二月。音与律相协。上下损益而其用无穷。以寓于八者之器。莫不皆然。歌所以永言而和于律。舞所以行八风而成其节。是皆取法乎天也。非径营于私智也。得天地之中和。则正而获其所。如或失其中和。则人心淫溢而趋邪。于是。二变得以耗其真。四清得以夺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1H 页
其本。而君民事物之分乱矣。然声之有变清。犹饮食之有咸淡。不可专用大羹,玄酒之味。使正声常为之主。而能得以制变。不悖中和之气则可也。我国之乐有三。曰雅曰唐曰乡。有用于祭祀者。有奏于朝会宴飨者。有习于乡党俚语者。其大要不过七均十二律之用也。夫才之能否不一。故其知乐有难易。妙于手子或迷于节。能于节者或失其原。知一隅者虽多。而能兼该晓畅者盖寡。甚矣乐之为难也。好音过耳而便灭。灭则无迹。犹影之有形而聚。无形而散也。苟能有谱则可知缓急。有图则可辨形器。有籍则可知施措之方。此臣等所以不揆鄙拙而撰之也。弘治六年癸丑八月上浣。资宪大夫。礼曹判书兼同知春秋馆事, 世子右宾客臣成伣。谨序。
禅僧正堂诗卷序
有浮屠正堂者。以其卷轴求言于余。余应之曰。余学孔子者也。惟彝伦仁义之是守。师学释氏者也。绝类离伦。入山惟恐不深。甘与草木而同腐。其道固不同。而师借言于我。我为师言之。是犹圆枘椭공之不侔
禅僧正堂诗卷序
有浮屠正堂者。以其卷轴求言于余。余应之曰。余学孔子者也。惟彝伦仁义之是守。师学释氏者也。绝类离伦。入山惟恐不深。甘与草木而同腐。其道固不同。而师借言于我。我为师言之。是犹圆枘椭공之不侔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1L 页
也。然师慕吾徒。而求之切。故请以正之一字而论之。方寸之间。虚灵不昧者心也。一团镜智。妙湛不动者亦心也。具众理而应万事者。心之发也。戒定生慧而觉照众生者。亦心之发也。心得其正。则万物之性。即吾之性。众生发肤。即吾发肤。苟或失其心而不得正焉。则我自我而人自人。吾之善端。无以扩充而推远。吾之功德。难以普及于无边。必使吾儒去邪而从正。释亦舍邪而归正。心既正。道岂有不正者乎。大而言之。天地得其正则风雨时而寒暑节。品物遂而生养全。不得其正则草木句萌。不遂其生。禽兽鱼鳖。不得其宁。而万类皆至于颠倒矣。就吾一身言之。吾身受命于天。亦天地之一气。呼吸喘息。进退坐作。固当守之以正。而勿使悖焉耳。悖焉则吾心非吾心。吾气非吾气。未免为魔障之所恼耳。师居。即山之虚牝也。师行。即云水之界也。结跏趺坐。面壁不言。是静得其正也。浮杯飞锡。行吟诗偈。是动得其正也。架上楞严看遍了。是寻法而得其正也。庭前柏树坐相对。是悟理而得其正也。然则为禅之道。枯木死灰云乎哉。飞絮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2H 页
沾泥云乎哉。身虽入定而烦恼未脱。心虽俨思而邪念遽起。则岂可谓之正乎。今儒与释。形不同而心则同。其为教虽异。而趋善守正之意则无异。故终以正字。为吾师赠。
送西海韩都事序
儒有一亩环堵之室。读书万卷于其中。席珍而待聘者无他。欲以己之学。推以及人。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士生斯世。不为宰相。必为台谏。宰相行其志于上。而台谏行其言于下。常以补衮为任。故谏官秩虽卑。而人皆以为华。吾侯以簪缨之胄。遂擢科第一。未几。拜谏院正言。知无不言。言无不从。而清议倚以为重。今者出为西海道之幕宾。西海为国要冲。朝天使华经历之地。赋役视他道倍蓰。且故兵旅败残之墟。而年岁易至饥馑。人民鲜少。田野多不辟。然鱼盐货财之殷富。商贾蹄轮之旁午。奸究乘隙而起。自昔号为难治。非威惠并著者。不能措其手也。以吾侯之才。佐监司出治。施无不宜。荒野变为沃壤。饥岁变为登稔。凋瘵变为丰阜。呻吟变为歌颂。商贾无所
送西海韩都事序
儒有一亩环堵之室。读书万卷于其中。席珍而待聘者无他。欲以己之学。推以及人。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士生斯世。不为宰相。必为台谏。宰相行其志于上。而台谏行其言于下。常以补衮为任。故谏官秩虽卑。而人皆以为华。吾侯以簪缨之胄。遂擢科第一。未几。拜谏院正言。知无不言。言无不从。而清议倚以为重。今者出为西海道之幕宾。西海为国要冲。朝天使华经历之地。赋役视他道倍蓰。且故兵旅败残之墟。而年岁易至饥馑。人民鲜少。田野多不辟。然鱼盐货财之殷富。商贾蹄轮之旁午。奸究乘隙而起。自昔号为难治。非威惠并著者。不能措其手也。以吾侯之才。佐监司出治。施无不宜。荒野变为沃壤。饥岁变为登稔。凋瘵变为丰阜。呻吟变为歌颂。商贾无所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2L 页
牟其利。奸民无所售其术。使一方之人。欣欢恺乐而无虞。则夫何为哉。憩茇棠阴而已。嘲哂烟月而已。昔。裨谌谋于野而获。司马迁游遍天下。然后文章大进。今侯闻所闻而见所见。目饱奇观。胸富奇谋。而多有所得。则他日之就。其可量耶。监司。余管鲍交也。西人之来。每问政之迹则皆曰。留爱于人如召伯。施惠于民如子产。民不敢欺如西门豹。舆誉腾于远迩。终当达天聪而蒙显赏。增秩赐金之有日。其亦以余言而贺之。
玄琴合字谱序
乐岂易言哉。夫乐出于虚而散于虚。不可以画描。不可以言传。虽有名于世者。其人并其不可传者而逝焉。则妙音泯灭而无闻。后之人何由得其彷佛哉。惟能者亲遇当时之善师。亲观指法。会之于心。应之于手。然后可以相传。苟无其人。虽有其器奚用。是故。伯牙断弦于钟期。废高山流水之操。人不得寻其迹而知其音。然规矩存则工匠得以学焉。彀率存则射者得以效焉。此合字谱所以作也。昔者。仲尼坐杏坛弹
玄琴合字谱序
乐岂易言哉。夫乐出于虚而散于虚。不可以画描。不可以言传。虽有名于世者。其人并其不可传者而逝焉。则妙音泯灭而无闻。后之人何由得其彷佛哉。惟能者亲遇当时之善师。亲观指法。会之于心。应之于手。然后可以相传。苟无其人。虽有其器奚用。是故。伯牙断弦于钟期。废高山流水之操。人不得寻其迹而知其音。然规矩存则工匠得以学焉。彀率存则射者得以效焉。此合字谱所以作也。昔者。仲尼坐杏坛弹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3H 页
琴。琴者。即今之雅琴。君子嗜之。无故不离于侧。后人合弦指而为谱。宋徽宗送乐于我国。亦有弦指之谱。皆示学者之指南也。臣今提调乐院。虽无后夔之才。而承乏后夔之任。患学乐者之不得其法。臣与典乐朴{氵与},金福根等。依事林广记,大成乐谱等书。谨用前规。兼参己意。以指瓜之法与弦之次第。合诸字而为之谱。随其攫而为之声。用其纲而为之节。非独琴也。如伽倻琴,乡唐琵琶凡有弦者。皆可类推而谱之。书成。名曰合字谱。使初学之士。苟由是而得其门户。则其升堂入室不难矣。虽无师。而亦有师矣。虽不目击。而道即存矣。其有补于乐教。岂曰小哉。
㵢溪诗集序
诗难言也。言诗者论气而不论理。非也。气以行于外。理以守诸内。守于内者不固。则行于外者未免泛驾而诡遇。诗以理为贵也。善为诗者悟于理。故能不失根本。苟失根本。虽豪宕浓艳。雕锼万状。而不可谓之诗也。自丽季至国朝。诗之名家非一。而能悟其理者盖寡。平者失于野。豪者失于缛。奇者失于险。巧者失
㵢溪诗集序
诗难言也。言诗者论气而不论理。非也。气以行于外。理以守诸内。守于内者不固。则行于外者未免泛驾而诡遇。诗以理为贵也。善为诗者悟于理。故能不失根本。苟失根本。虽豪宕浓艳。雕锼万状。而不可谓之诗也。自丽季至国朝。诗之名家非一。而能悟其理者盖寡。平者失于野。豪者失于缛。奇者失于险。巧者失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3L 页
于碎。俗习卒至于委靡而不回。吁。此则诗之不幸也。俞侯克已氏。金闺彦士也。少时。学诗于佔毕先生。先生以诗鸣于世。缙绅之士攀附而席馀光者无限。余亦与先生相友善。每闻先生之论人。以侯为奇才。其后余入銮坡。与侯相从非一日。耳其言而咀其诗。其诗深悟于理而自得。故篇篇有范。句句有警。米盐酝藉。不落世之窠臼。譬如秋山。多骨少肉。奇峭无穷。而草木亦与之坚实。其得雅颂之遗音欤。昔。钜鹿侯芭从杨雄授太玄法言。刘歆见其书曰。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严厷谓桓谭曰。雄书能传于后世乎。谭曰。凡人贵远而贱近。亲见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自雄没至今四十馀年。而其书始行。当其时。雄未甚显。而人未甚贵之也。所从学者惟芭。所叹服者惟谭。然犹流波远暨而不泯。况今侯诗。佔毕之所称。成庙之所深许。而脍炙于众口者。其不覆酱瓿也明矣。所谓诗能穷人者。不遇知于世主。泯灭其迹耳。侯则际会文明。得遇圣君。而犹不达。信乎诗之能穷人也。侯之职位事迹。不得垂于青史。而所可传者惟诗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4H 页
耳。其可不编而寿诸梓欤。见侯之稿。慨然抆泪而题之。丙辰中秋。磬叔叙。
村中鄙语序
或有问于余曰。六经之外。皆虚文也。经为治道之律令。而所当先者也。至于史家记录之书。亦不可阙。然未免浮誇润饰之弊。况外于史而怪僻者。不可录也。余应之曰。若子之言。固滞甚矣。是犹养口腹者。徒知五谷。而不知他味也。夫六经。如五谷之精者也。史记。如肉胾之美者也。诸家所录。如果蓏菜茹。味虽不同。而莫不有适于口者也。莫不有适于口。则莫不有补于荣卫骨髓也。诗有墙茨鹑奔之语。而孔子不删。史家滑稽传。太史公录之。是可删去不录。而犹不去者。盖有意焉。所以使人知戒而惩恶也。齐谐。志怪者也。南华子效之。其言尤怪。然后之作文者。皆祖尚其法而鼓舞之也。自汉以来。记事之家非一。而皆记朝廷所无之事。以资闻见之博。若非诸家之录则野外之事。谁得知之。非徒有关于劝戒。实有助于国乘。其功岂浅浅哉。我国名为儒者亦非一家。徒知词藻之为
村中鄙语序
或有问于余曰。六经之外。皆虚文也。经为治道之律令。而所当先者也。至于史家记录之书。亦不可阙。然未免浮誇润饰之弊。况外于史而怪僻者。不可录也。余应之曰。若子之言。固滞甚矣。是犹养口腹者。徒知五谷。而不知他味也。夫六经。如五谷之精者也。史记。如肉胾之美者也。诸家所录。如果蓏菜茹。味虽不同。而莫不有适于口者也。莫不有适于口。则莫不有补于荣卫骨髓也。诗有墙茨鹑奔之语。而孔子不删。史家滑稽传。太史公录之。是可删去不录。而犹不去者。盖有意焉。所以使人知戒而惩恶也。齐谐。志怪者也。南华子效之。其言尤怪。然后之作文者。皆祖尚其法而鼓舞之也。自汉以来。记事之家非一。而皆记朝廷所无之事。以资闻见之博。若非诸家之录则野外之事。谁得知之。非徒有关于劝戒。实有助于国乘。其功岂浅浅哉。我国名为儒者亦非一家。徒知词藻之为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4L 页
文。而不知著书垂范。惟李仁老,崔滋,李齐贤。著破閒,补閒,稗说等书。然惟录诗话。而不能广记时事。可笑也已。吾友蔡耆之氏于退閒之际。以平昔所尝闻者与夫朋僚谈谐者。虽鄙俚之词。皆录而无遗。其著述之勤。用力之深。非老于文学者。其何能为。可为后人之劝戒也。可为野外之逸史也。可为老境之玩愒。而闲居之鼓钟也。如啖蔗味而靡靡无厌。岂可以六经之外皆为虚文也欤。柔兆执徐日南至。磬叔叙。
送僧觉云归山序
申氏之子以觉云上人之请。求言于余曰。上人将归于山。盍序之。余惟弧矢之射。礼家记之。瓠瓜之系。孔氏笑之。岂不以男子当有事乎四方。而局促于樊笼者悲夫也。有君臣父子之礼。日用于彝伦者。尚有烟霞之志。而况无君臣父子彝伦之用。虚舟其心。浮沤其世者。宜乎轻装飞锡。摆去俗累。犹恐入山之不深。观水之不广也。夫山何为而深入。水何为而乐观。山之嵬然镇者。即吾心之静。水之汩然流者。即吾心之动。以至花树之芳蔚。禽鱼之啾唧。皆不出吾性命之
送僧觉云归山序
申氏之子以觉云上人之请。求言于余曰。上人将归于山。盍序之。余惟弧矢之射。礼家记之。瓠瓜之系。孔氏笑之。岂不以男子当有事乎四方。而局促于樊笼者悲夫也。有君臣父子之礼。日用于彝伦者。尚有烟霞之志。而况无君臣父子彝伦之用。虚舟其心。浮沤其世者。宜乎轻装飞锡。摆去俗累。犹恐入山之不深。观水之不广也。夫山何为而深入。水何为而乐观。山之嵬然镇者。即吾心之静。水之汩然流者。即吾心之动。以至花树之芳蔚。禽鱼之啾唧。皆不出吾性命之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5H 页
情。静以守之。动以行之。理吾性情。以及万物之性情。然则我与人一也。人与万物亦一也。以吾发肤。为众生发肤。非所谓肝胆楚越之不相及也。今上人之归。其有得乎以山水为家。以花树为友。以禽鱼为隶。家也友也隶也随吾所往。无处不有。取诸左右。而共之无尽。于以穷理。于以缮性。于以济人。他日论桑门上品者。非子而谁。若余者。虽存心于方外。而未离身乎方内。犹以未从上人为恨。上人若得方外异闻胜迹。真肯示我乎。我亦以方内之说證之。戊午端阳日。西山老叟序。
奉 教耕织图后序
恭惟我 主上殿下登宝位以来。视民如伤。先敦农桑衣食之源。未尝顷刻而弛虑焉。乃戊午春。正朝使权景佑回自京师。奉耕织图一帙以进。即宋参知政事楼钥伯父璹,之所为。民间劳悴之状。靡不毕录。毫毛意匠。悉皆臻妙。重瞳一览。即契于衷。命画工描其迹。彰施绘彩。又命任士洪书其序诗。以备出入观省。臣窃惟民之所甚苦者。莫如田夫红女也。而人主宴
奉 教耕织图后序
恭惟我 主上殿下登宝位以来。视民如伤。先敦农桑衣食之源。未尝顷刻而弛虑焉。乃戊午春。正朝使权景佑回自京师。奉耕织图一帙以进。即宋参知政事楼钥伯父璹,之所为。民间劳悴之状。靡不毕录。毫毛意匠。悉皆臻妙。重瞳一览。即契于衷。命画工描其迹。彰施绘彩。又命任士洪书其序诗。以备出入观省。臣窃惟民之所甚苦者。莫如田夫红女也。而人主宴
虚白堂文集卷之七 第 475L 页
安之所易忘者也。古之圣王。无不务乎穑事。而逸王慢之。故耕籍亲蚕之礼。罕见于青史。无或乎民之失业而流离也。今我 殿下抚玩此图。勤恤民隐。知邦本之可固而节以使之。知农绩之有时而督以劝之。知荒岁之无食而赈给之。知祈寒之无褐而衣被之。宽其力役。薄其税敛。使民相生相养。得循其孝悌忠信之教。则是图之有资于治道。夫岂少哉。其与豳风无逸之图。并美而不朽矣。正宪大夫。汉城判尹兼知经筵事,艺文馆大提学臣成伣。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