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x 页
佔毕斋集彝尊录
序
序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4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47H.gif)
子之于亲。爱之笃故慕之深。慕之深故犹惧一行一善之不闻于世。此出于人心天理之正而不容已也。文献名家。著为谱箓。纂次世系者或有之矣。至于述先人行业。以及历官师友。萃为一帙。以遗子孙者。求之当世。绝无而仅有也。文简公佔毕斋先生。道德文章。师范一世。学问渊源。出于先司艺公。如致堂之于文定。九峰之于西山。其操履之笃。文词之富。虽由天分之卓越。而皆先公训迪而养成者也。昔在戊寅。先生服阕家居。悼先公有至德茂行不大显于世。手撰一录。先之以谱图。次之以纪年。又次之以师友。平生涖官行事与夫训戒之辞。家庙祭仪之可法者。纤悉具载。无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4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47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48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4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48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佔毕斋集彝尊录上(子通训大夫前善山都护府使宗直撰)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49H.gif)
金氏之先。盖出于新罗金阏智。初。阏智入金匮。夜降于鸡林。罗王收而养之。以其生于金匮。遂赐姓为金。或云。自谓金天氏之后。以为姓焉。阏智七世孙末邹。以外孙入继大统为王。新罗朴氏昔氏金氏迭王。而金氏尤盛。其宗支苗裔。蔓延散处于四方者。不可胜纪。厥后。竞用豪武。霸于州郡。据有其土地人民。以输贡赋于国。因以为所在户长。育子长孙。遂为本贯。高丽太祖统合初。户长之能团结乡兵。率先归服。及有功于军阵者。俾登于朝。有至侍中大匡者。其间或患本贯之俗。往往强梗。不遵法度。遂至荡弛。欲绥治而镇服之。则自大官谢事于朝。还为户长。夹辅守宰。以听民治焉。其身若不欲为。则令嫡子若支子一人为之。是故。吾东方乡吏之族。凡贡举历试。视诸士族焉。若安东权氏金氏星州李氏茂松尹氏韩山李氏广州李氏。奕世衣冠。甲于海东。至今隆显无比。我金之派。盖亦如是。第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49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0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0L.gif)
삽화 새창열기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1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1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2H.gif)
户长讳兴述
户长讳成彦
户长讳儒正
户长讳济永。妻金氏讳大斤加。户长正臣之女。金宣弓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2L.gif)
户长讳美。妻金氏讳右勿加。户长珍轩之女。祖作玄。曾祖玄伯。外祖户长金元训。○公凡七子。之允,之成,之玄,之明,之吕,之迪。其季即之莹也。之吕之子三人。益公,益纯,益甫。益甫之子仁寿。仁寿之子精。精之子信。之迪之子蕴贞。
户长讳之莹。享年百岁。妻金氏讳能加。户长守之女。祖廷圭。曾祖英旦。外祖户长林银永。○公凡三子。长用成。次用申。其季即用吕也。用申之子允居。
一品别将讳用吕。妻金氏。户长药之女。祖又文。曾祖万。外祖检校将军田子方。
户长讳忠义。妻金氏讳小斤岳。户长天硕之女。祖子儒。
专知讳贞守。妻文氏。户长质均之女。祖军尹景叙。曾祖旦夫。
右九世。无事可纪。然率以忠厚传家世。子孙实赖其积累之德。
正朝讳延。为吏廉谨有德望。高丽末。倭人拦入本州。焚廨舍。知州事李得辰走保观心坪以御之。公以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3H.gif)
良酝公讳光伟。正朝公第二子。高丽末。始以明法业科。脱乡籍登于公朝。以启我后人。官至宣德郎良酝令。夫人辛氏。灵山人。考安和寺真殿直有奇。祖直长同正世仪。曾祖注簿同正兰。外祖及第郑桂。罗州人。兴王都监判官永休之曾孙也。公凡三子。长珲。弘福都监录事。次进士珥。其季即我司宰公也。○珲之子安仁。判司宰寺事。安仁之子二人。长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3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4H.gif)
司宰公讳恩宥。良酝公第三子。高丽末。仕为东面都监判宫。后拜中正大夫司宰令。致仕居乡。人推其耆德。享年八十五。卒葬府西十一里下松山。夫人金氏。同郡散员同正讳鍊之女。祖户长现。曾祖户长益昌。外祖大相白良干。夫人卒葬开宁县北十五里所才山。距下松山五里。○公凡三子。长岩。次僧善雄。其季即我进士公也。岩之子二人。长某。次祐。某之子二人。长思顺。次某。祐之子自挥。皆不仕。
进士公讳琯。字温之。司宰公第三子。高丽末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岁。孟思诚榜中赋进士。家居不仕。事亲以孝闻。性恺悌勤检。能训诲我先府君。以至于成。享年七十三。卒葬府西十二里凤严山。夫人仁同俞氏。高丽奉善大夫少府少尹讳仁贵之女。祖检校礼宾卿天佐。曾祖检校军器监成烈。外祖阍门祗候宋公讳之锡。盐州人。居玄风县。俞夫人先公一月而卒。合塴于凤严山宋夫人之墓之后。为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4L.gif)
先府君讳叔滋。字子培。初讳滋。中司马后加叔。进士公第一子也。(馀见纪年文遗行录)○公先娶谷山人韩变之女。生宗辅,宗翼及尚州金仲老妻。以进士公之命出之。庚子岁。娶密阳朴夫人。生宗硕,宗裕,宗直及信川康惕妻,骊兴闵除妻。○中直大夫司宰监正讳弘信。骊兴闵氏夫人。是朴夫人之考妣也。监正公之考讳天卿。中正大夫三司左尹。后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祖讳仁杞。赠通政大夫佥知中枢院事。曾祖讳允贞。赠中直大夫礼宾寺尹。妣遂宁魏氏。赠贞夫人。高丽监察御史文恺之曾孙也。闵氏夫人考讳炜。三司左尹。祖讳瑞明。昌禧宫录事。曾祖讳日仟。追赠奉翊大夫版图判书。妣密阳孙氏。常满库主簿讳应良之女也。监正公少与兄彦忠。俱以武材显名。遇知于本朝 太宗焉。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5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5L.gif)
呜呼。我金氏。自高丽时。沦于民伍者甚久。良酝公振起以后。逮今五叶矣。而入谱图者。落落如晨星。且以科第出身者。才吾家数人而已。尚未至于硕大显隆。其有待也欤。何天之悭啬若是耶。虽然。天若不遗我先祖父积累之勤。苟使子孙食其报焉。则余无德矣。且已迟暯矣。不能当之。其于诸子侄辈。庶有望焉。
先公纪年第二
大明大祖高皇帝洪武二十二年己巳。高丽恭让王元年。是年八月二十四日亥时。公生于善山迎凤里第。司宰公鞠养焉。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本朝 大祖康献大王元年。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6H.gif)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
洪武三十年丁丑。公年九岁。始读书。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
建文元年己卯。本朝 恭靖王元年。
建文二年庚辰
建文三年辛巳。本朝 大宗恭靖王元年。
建文四年壬午
大宗文皇帝永乐元年癸未。
永乐二年甲申。公年十六岁。始属乡校。学问日进。已为侪辈所服。
永乐三年乙酉
永乐四年丙戌
永乐五年丁亥。公赴开京司马试不中。
永乐六年戊子
永乐七年己丑
永乐八年庚寅
永乐九年辛卯
永乐十年壬辰
永乐十一年癸巳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6L.gif)
永乐十三年乙未
永乐十四年丙申
永乐十五年丁酉春。中成均试第一人。会试不第。
永乐十六年戊戌。公年三十岁。是年。以进士公命。返韩氏于其宗。
永乐十七年己亥。本朝 世宗庄宪王元年。是年春。上用故事即位之始必取士。故教中外依式年例开试。公以安东乡试第二人赴京。艺文馆大提学柳观,议政府参赞卞季良,礼曹判书许稠,知贡举。曹公尚治榜。丙科第一人。例授将仕郎。权知成均学谕。还善山。行荣亲宴。
永乐十八年庚子春。迎我母夫人于密阳以归。十二月。拜真学谕。
永乐十九年辛丑。公正月还京。选史官。将拜之。出妻韩氏。妹之夫金宙。用医术。与星州牧使李敢相善。遂诬公以登第后黜妻。嗾敢作飞语。闻于艺文馆。因是未拜。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7H.gif)
永乐二十一年癸卯五月。金宙在都下。招韩变。投状于司宪府讼之。公耻与对辨。遂落职。追还告身。七月。南还。十一月。子宗硕生。
求乐二十二年甲辰。是年。庆尚右道处置使李公顺蒙。以礼请之。公在山达浦凡三年。
仁宗昭皇帝洪熙元年乙巳。
宣宗章皇帝宣德元年丙午。
宣德二年丁未
宣德三年戊申。公年四十岁。庆尚左道处置使金公乙辛。又礼请之。公在釜山浦凡三年。
宣德四年己酉二月。子宗裕生。
宣德五年庚戌
宣德六年辛亥六月。子宗直生。七月。俞夫人卒。自密阳奔丧。八月。进士公卒。同殡于所才山祖妣金夫人墓下。十月。合葬于凤严山。仍庐其侧三年。
宣德七年壬子
宣德八年癸丑秋。服除。还密阳。
宣德九年甲寅。是年。庆尚右道兵马节制使曹公备衡。礼请之。公赴合浦。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7L.gif)
德博士兼养贤库录事。
英宗睿皇帝正统元年丙辰九月。升务功郎,成均博士兼养贤库丞。
正统二年丁巳十二月。升拜宣务郎,缮工注簿。
正统三年戊午。公年五十岁。是年二月。改礼宾注簿。六月。改内资注簿。
正统四年己未春。 上命宰相选经明行修者置师儒录。公为首荐。即除成均注簿兼 世子右正字。时司谏朴仲林之姊见黜于其夫。仲林方愤忿。移其怒于公。疏论出妻事。罢右正字。五月。改中部令。六月。出为善山教授官。
正统五年庚申七月。升宣教郎。
正统六年辛酉正月。公同年卢浩为金海教授官。以母在善山。上书愿与公相换。遂移金海。
正统七年壬戌二月。考满。入为南部令。是年。 上命东班皆带武阶。公例授承义校尉,中军摄副司直兼成均注簿,南学校(一作教)授官。十一月。升承训郎。出为高灵县监。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8H.gif)
正统九年甲子
正统十年乙丑二月。升承议郎。以年分过轻。诸道守令。皆降一级。公亦纳承议告身。
正统十一年丙寅
正统十二年丁卯十月。还加承议郎。十一月。考满。复为成均注簿兼南学教授官。
正统十三年戊辰。公年六十岁。是年七月。除守校书校理。八月。以田制敬差官。分巡全罗道南原,玉果,长兴,顺天等邑。十月。升奉训郎。十二月。田品毕还京。
正统十四年己巳正月。出为开宁县监。十二月。升奉直郎。
景泰元年庚午八月。基川领内殷礼县安 御胎。升为礼基郡。移公为知郡事。行至甘泉。承传 旨两官迎送有弊。令各因任。公遂还开宁。九月。升通善郎。
景泰二年辛未。本朝 文宗恭顺王元年。是年。升通德郎。
景泰三年壬申八月。升朝奉大夫。十月。升朝散大夫。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8L.gif)
景泰五年甲戌二月。还京。四月。改成均司艺。八月。升奉列大夫。出为星州教授官。公自居大学时。患风湿。后庐墓三年。常于苫块坐卧。病尤增。至是年大发。不能良行。欲得闲职以养疾。大臣知之。故有此除。十二月。升奉正大夫。
景泰六年乙亥。本朝 世祖惠庄王元年。是年六月。升中训大夫。十二月。辞职。居于密阳。
景泰七年丙子。公年六十八岁。是年二月。子宗硕登科。公自是月寝疾。三月初二日。卒于大洞里第正寝。孤子等以年荒家贫。不能从三月之制。十二月庚申。葬于粉底谷我外祖妣闵夫人茔西。从先志也。天顺三年己卯十月。以原从功臣。追赠中直大夫艺文馆直提学兼春秋馆记注官。十一月。宗硕与宗直。同日荣坟。因焚黄而告焉。
呜呼。先公平生仕官。位不满德。年三十一出身之后。流落十三年。自参外至大夫凡二十八年。其间六为主簿。两为部令。为县监。三为教授官。校理,副正,司艺各一。所历皆当世常调之官。龙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9H.gif)
先公师友第三
黄喜(字惧夫。南原人。号庬村。谥翼成公。 世宗朝二十年为领议政。时称大平宰相。甲午年。以礼曹判书考试。)
权遇(字仲虑。阳村之弟。号梅轩。官至艺文提学。甲午年。以礼曹左参议同考试。)
李孟畇(牧隐之孙。甲午年。以成均大司成参试。)
柳观(文化人。号夏亭。世宗时左议政。甲午年。以艺文大提学知举。)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5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59L.gif)
许稠(河阳人。 世宗时左议政。为法较若画一。己亥年。以礼曹判书同知举。又为殿试读卷官。)
成概(昌宁人。己亥年。以艺文直提学参试。)
朴訔(罗州人。佐命功臣。封锦川府院君。己亥年。以左议政为殿试读卷官。)
朴冠(己亥年。以司宪执义参试。)
金峙(同府人。官至金海府使。与迎凤里第比邻。己亥年。以知司谏参试。)
金涉(己亥年。以直艺文参试。) 权照(己亥年。以礼曹正郎参试。)
郑苯(郊隐之子。官至右议政。癸酉年。与皇甫仁之乱而死。己亥年。以礼曹佐郎参试。)
元肃(原州人。己亥年。以知申事为读卷官。)
李随(己亥年。以左副代言为读卷官。) 郑招(己亥年。以左司谏为读卷官。)
郑悛(草溪人。习仁之子。官至检校汉城府尹。己亥年。以礼曹参议为读卷官。)
郑将(己亥年。以执义为读卷官。) 林载(同府人。仕为黄涧监务。公之族叔也。)
吉再(海平人。高丽忠臣。本朝赠谏议大夫。号冶隐。善山之金乌山北仇弥里有田宅。盖先生教授之地。)
赵庸(高丽恭让王时史官。本朝官至礼仪判书。谥文贞。尝谪居醴泉。教授不倦。赵末生,尹祥,裴桓,裴杠皆子弟。)
尹祥(醴泉人。以乡贡登第。经学精深。诲人不倦。凡居国学十六年。累迁至艺文提学。满朝卿大夫。皆其门人。年七十八。退老于乡。学者云集。八十三而卒。)
已上皆先公恩门及尝所受业学文者。其他师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0H.gif)
曹尚治(昌宁人。官至集贤殿副提学。)
成念祖(昌宁人。宽厚长者。历诸曹参判判书。三子。任。今为中枢府事。侃。集贤殿修撰。伣。今为右承旨。俱以文章鸣于世。)
崔万理(和顺人。官至集贤殿副提学。)
张厚。 曹允成(寿城人。成均直讲。)
姜汝中。 罗得康。
卢浩(公同府人。历诸州教授。)
卞九祥(文肃公之宗侄。历诸州教授官。颇能诗。又性多畏惧时人谓之诗魔。)
薛纬(官至成均司成。) 金滉(官至中枢院副使。)
赵瑞安(白川人。肃魏公胖之子。官至中枢院事。)
李边(年过三十。始读书登第。性劲直无城府。精于汉学。专事大之事四十馀年。历官吏曹参判,工曹判书。以领中枢府事卒。享年八十五。)
成自谅(尝知锦山郡事。)
李师曾官至嘉善大夫江陵大都护府事(一作使)。
李孝礼(赠领议政文和之子。历知中枢院事。)
安修己(累历诸曹郎官。庆尚道经历。)
李伯瞻(官至金海府使。有诗名。)
任从善(性宽厚。善集句诗。累历密阳府使,全罗道观察使,庆州府尹。)
卞孝敬(历吏曹参判。) 朴洽。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0L.gif)
吴允明。 金义生。
梁凤来(居金海。累历监察密阳教授。)
安鸿起(历灵山县监及成均主簿。)
全浩。 吴孝文。
崔孟河。 李坚基(星州人。亨斋先生之子。官至议政府左参赞。)
右三十二人。先公己亥年文科同年也。录以榜次。先公居崔万理下张厚上。
赵瑞康(肃魏公胖之子。尝为庆尚道观察使。)
赵扬。 赵展。
安修己(见前榜。) 全浩(见前榜。)
崔孝孙。 崔万理(见前榜。)
河淳。 安铁山。
李怡。 崔汝雨。
裴宜度。
朴以昌( 太宗朝谏臣安信之子。性刚亢。历诸曹参判。 文宗朝常奉表朝大明。还至平壤。闻朝廷以罪远问。自刃其胸而卒。)
朴游艺。 赵寿山(平壤君狷之子。)
韩洁(居龙宫。) 李恭全。
禹傅。 洪柔克。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1H.gif)
全初。 李协。
吴佺(宝城人。官至宠潭县令。) 李擢。
闵丑。 张厚(见前榜。)
韩惠。 皮孟韧。
朱邵(后登第。尝知清道郡事。) 安汝止。
金重羽。 朴言首。
郑箴。 吴孝文(见前榜。)
李元商。 林有梓。
金汝谐。 李百(一作伯)瞻(见前榜。)
李开(庆州人。) 赵介夫。
林士寿。 梁宗汉。
尹明殷(居咸阳。) 咸禹功(江陵人。兰溪先生傅霖之子。)
郑汝(居灵山。尝为诸县教导。) 金斯中(己亥年中武举。官至知青松郡事。)
李临。 金坤。
陈华(尝为开宁县监。) 郑孝温。
金义孙。 郑回。
李荣门。 潘帝赉(尝为漆原县监。)
庄淑(衿川吏也。后登第为成均直讲。) 边起宗。
闵慎之。 裴宜问。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1L.gif)
金继学(尝为开宁县监。子端陈登第。官至知承文院事。)
成自佐(尝为昌宁教导。) 郑之夏。
郑瑜。 石奋。
康慎(信川人。自其先世居善山。后登第为 世子弼善。早卒。)
禹疏河。 申责。
李安土。 李复初。
郑维。 郑良孙。
卞孝敬(见前榜。) 梁凤舞。
郭保民(居陜川冶炉县。尝为诸县教导。)
朴崇质。 金铉。
高献。 姜耋。
杨澹。 徐伸。
崔游。 金蟾。
崔淑溪。 崔泾。
印士恒。 韩陟。
李莘。 朴耋。
许董老。 郑韶(居晋州。)
李活(后登第。累迁司谏。) 赵白圭。
金善哉。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2H.gif)
成念祖(见前榜。) 黄鋋。
郑孝孙。 禹仁熟(礼安人。官至检汉城府尹。)
右九十九人。先公甲午生员同年也。公居崔孝孙下崔万理上。己亥年。再为同年者凡九人。
李仁孙(遁村之孙。官至议政府右议政。生员时与公同齐。)
李承孙(官至议政府左参赞。生员时与公同齐。)
李宗俭(官至佥知中讴院事。)
蒋敦义(居善山。与公同游学。庚子科及第。后为安阴县监。其父天瑞有诗名。)
黄郁(与公同游乡校。后中司马试不第。)
朴胤(公之表兄。庚子年。恩赐出身。尝为司酝主簿。)
田秱生(与公正录同官。官至庆州府尹。尝于承文院。宗直得为下官。尝谓余曰。君之先子。有蕴不大施。君必藉以贵显矣。)
金彭老(公之宗侄。少与同学。中司马试不第。仕至义兴县监。)
李永耇(居文义。历官佥知中枢院事,清州牧使。)
安质(公书筵同官。后密阳府使。迁同副承旨卒。)
裴楸(世宗时登第。尝知大丘郡事。)
金末(精于经学。与尹公祥,金公泮同在成均。于经旨颇有异同。不相上下。 世祖朝。官至判中枢府事。)
金钩(为人醇谨。精通经史。尹公祥悬车后。继长成均馆。训诲不倦。时人以为博闻过之。卒谥文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2L.gif)
金泮(江西人。受业于阳村。历官至成均司成。尝奉使朝明。赋画鱼诗云。潜见形虽异。飞腾志则同。若为烧断尾。攀附在天龙。中朝人目为烧断尾先生。后归老江西。朝夕亦不给。穷困卒。)
郭居完(公同官于成均馆。)
李孟专(世居善山。累官至司谏院正言。昭格署令。中年不乐仕。退居乡里。与物无竞。今年已九十。夫人金氏亦八十六。皆无恙。)
金孟智(历诸州教授官。) 权铢(历诸州教授官。)
韩卷(为人不羁。有文武材。历台谏。晚为所山郡事。乘舟钓鱼溺死。)
辛永孙(尝为黄海道观察使。)
郑穰(晋州人。善书楷行。官至顺兴都护府使。先公谓为知心之友。)
李甫钦(永川人。有文章。能吏治。性俭率。虽衣垢弊不耻也。尝守顺兴。为锦城君瑜所胁谋乱。未及驰启而事觉。流博川。竟诛之。)
赵峿(为人清苦。老而不渝。官至同知中枢院事。)
牟恂(晋州人。与公同场屋。后登第。历议政府舍人。知陜川郡事卒。)
郑之澹(金公峙之婿。丁酉科壮元。官至安东大都护府使。)
河吉之(尝为成均主簿。)
崔渊(居金海。公之高灵交代也。累历大丘,昆阳,兴海三郡。至成均司成。)
权衡(居金海。事父母至孝。累历成均司成,司宪执义。退居乡里。)
河澹(晋州人。居善山。与公比邻。尝知青松郡事。子纬地。)
赵季砰(尝为尚州判官,南原府事。)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3H.gif)
金熙(公之表兄。己亥中武举。至诸卫司直。)
吴钦老(公少同游学。中司马试。后官至广州判官。事亲以孝闻。)
金允寿(同府人。与弟允集,允德。皆以武材称。允寿累历庆尚左右道节制处置等使。)
郑自英(公之正录同官。精于经书。先得旨趣。则虽知纠缪。守之不变。世以执拗称之。尝为大。学之职。官至知中枢,同知 经筵而卒)。
右三十五人。先公僚友。乡党亲戚。常所来往者也。公之所交游。非止此也。然欲尽著则不胜其烦。然特录其尤者。
呜呼。先公平生师友。皆一世豪杰。有以相业称。有以节义称。有以经术称。有以文章称。有以政事称。高者。处钧衡列台阁。下者。列州郡掌教学。其居田里者。亦不失为善士。其德行事业。累累可述焉。先公少而问学也。师长咸以远大期之。长而筮仕也。侪辈咸服其信义。一衼折辱。媢嫉者盈朝。然身穷而行益励。位卑而道愈尊。卒以忠孝全德。遗我后人。呜呼。孰谓其有愧于师友者耶。(右谱图,纪年,师友姓氏等录。戊寅年所已撰述。而今庚子年。更加考定。事业及祭仪。则皆仍戊寅之旧云。)
佔毕斋集彝尊录
佔毕斋集彝尊录下(子通训大夫前善山都护府使宗直撰)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4H.gif)
呜呼。先公平日德行事业。可纪者甚众。孤宗直何敢为人称道。以孤而扬先善。其谁取信哉。然先公仕诸朝皆冗官。太史氏不得书其行事。又且含章蕴美。不自表襮。人无得窥其涯际者。有以坐膝承颜。一嚬一笑。亲濡染于耳目。不遗锱铢者。孰孤若也。患未取信于人而不著之。是先公之美。终不昭于世也。孤是以大惧焉。窃以为孤纪先公之实而已。信不信于人。何有。遂揽涕而纪之。以遗后之为子孙者。
先公为人。慈祥而恻怛。端方而简直。动静语默。皆律以规矩。奉亲以孝。居乡以弟。守官以廉。听讼以情。交朋友以信。遇妻孥以慈。然器度简易恬澹。不屑屑于事为之末。人或以为迂阔。而大节则确然不少屈挠。处世六十馀年。无一行有欠缺者。然而天资耿介。不能随俗俯仰。故爵位不大显于时。卒不得有所施设。可胜痛哉。
先公好学。出于天性。九岁。始读书。进士公尝口授千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4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5H.gif)
先公著述。简洁精致。其措辞命意。一字不苟。在岭南为一道冠。入京师为太学冠。赵公庸时为大司成。于文章慎许可。尝睹公易贲彖辞义。叹赏不置。擢第一。三馆争传写。贴诸壁吟诵之。道遇先公。则必前揖曰。君之易义。乃能至是耶。
丙申年。先公自大学归觐。在善山。朴参判以昌。时为举子。欲赴明年乡试。到岭南见先公。惊语人曰。予意乡举无人。故来求荐首耳。不料金某在也。即还京。戊戌年。 世宗受内禅。明年令四方贡士。公擢安东乡试第二人。赴京。曹提学尚治榜下。中丙科第一人。曹公尝语人云。策殿庭日。他人无足畏。惟畏金某而已。曹公子变隆为庆尚道都事时。道是语。余闻诸金山客馆云。
人问卞文肃公。今世名为儒者孰优。文肃曰。他则吾不知也。若金某足为佳士。永乐中。本朝 世宗命选中朝制举人。将请天子遣之。宰相以先公及三四名应之。既而事寝。不果行。其名重如此。金期叟于癸酉年冬。过余于开宁。亦曰。闻之郑领议政麟趾云。
先公前娶韩氏。善山东场人韩变之女也。初。采女使自大明来。采及乡村百姓之家。州里骚然。变虑其采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5L.gif)
正统初。以诸公荐。召还京。复入成均。累迁内资主簿。上谕宰相举经明行修堪为师儒者。别置录。先公与赵壮元注俱在首荐。即以公为世子右正字。时司谏朴仲林。其姊为夫所逐。愤然切齿。移怒于公及赵。疏论某与某。前日皆以弃糟糠之妻获罪者。不宜辅导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6H.gif)
先公天性至孝。凡家居事亲。皆从事小学书。岁辛亥。丁考妣忧。哀毁过礼。勺水不入口。既敛而殡。惟歠粥饮浆。塴于凤严山。仍庐茔侧。寒暑一褐一屦。身不脱绖带。寝苫枕木。蔬粝以食。而终始不少懈。凤严距生松里第仅十里。三年不一到门。若朔望节日之奠。则我母夫人往于山。惟于位相见耳。时俗有丧。则归依浮屠法。若奔波然。虽号儒家。亦不免焉。公独确然。敛袭虞祔练祥。按朱子礼而节行之。语人则必曰。吾非敢自异乎俗。先正吉谏议,金府使之教也。乡之士君子。见其哀有过而礼无逾。翕然叹服。
先公优于吏事。未仕时。乡先生金府使峙。尝晓公以吏读曰。此虽学者有所不屑。然他日居官守职。舍是无以为也。故公凡词讼裁决。一遵国家成宪。然必以不戾人情为务。当其详审曲直。辨别毫釐。初若不决。及其提要领。一言便足人心。岁月计之则有馀矣。
先公两为县监。必叹曰。有土地有人民。是亦可以行吾学也。不求赫赫名。专以革污俗兴六行为首务。其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6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7H.gif)
甲子年星州乡试。先公为考试官。晋州人有冒他姓名而入场者。即搜索黜之。他试冒滥人。彰露于国试。逮劾诸道。有举子以先公事白之。问官皆叹公之奉法云。朝廷分遣义禁府百户。拿致诸道试官于京师。或罢职。或配卒。独庆尚左道帖然。同为试僚者皆来谢曰。吾辈之免。先生之赐也。
先公在礼宾。尝于内宴。有一宦者。失其姓名。以承传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7L.gif)
伽倻川产银鱼。星州人托以进上。公然来捕于高灵境上。勒令村民。备炊爨给鸡蔬。岁以为常。前官率依阿不能禁。先公至则曰。是岂强凌弱之时耶。吾县虽小。安能俛首下心。自取卑辱于同时守令哉。遣人夺网罟而鞭渔师。驱令出境。星牧河耿理诉监司云。进奉将阙矣。监司移关于公云。无禁。先公曰。先王画界分彊。俾贡其地之所产。星与弊邑。俱进银鱼。以各有伽倻川也。川出星镇伽倻山。三十里许至县境。又二十里入大江。是则星据产鱼之水三十馀里。弊邑但有三分之二也。自捕其地。足充进奉矣。今乃敢逞其凭陵侵渔之术。是不有国宪也。是不有小人也。宁解印归乡里。不奉关旨。往复不已而不屈。监司亦不能强。河公于是乎遣人谢罪焉。
高灵岁贡白砂器。工人用功。甚卤莽。故器多若窳。官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8H.gif)
戊辰年。 世宗欲改定八道田品。差大臣为巡察使。敬差官凡七十馀员。先试全罗道。先公以校书校理。亦与焉。分巡南原,长兴,玉果,顺天等地。敬差人人希巡察使旨。争冒其品第。民或有遮道啼呼者。先公曰。朝廷不可欺。然民亦岂可负耶。询之父老。参以己见。肥膏瘠埆。从其色性。折衷而为之品。民大喜。有持鸡酒劳从者。辄禁之不受。其土人遇余。则必称道感德焉。今 上在潜邸。尝为田制提调。及即位。例赐原从功臣号。
世宗下教问中外官吏以贡法踏验便否。先公在高灵。即上书。其大略。以为贡法。万世之通行。踏验。一时之权宜。与其行一时权宜之术。曷若行万世通行之法乎。贡法本非不善。臣恐用之不善也。以今之制言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8L.gif)
文宗朝。复上疏云。昔命七十员于全罗道。改正田品。其间膏粱子弟十之九焉。以不素讲明之人。一日瞥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9H.gif)
在开宁。遭 世宗丧。与今奉常少尹崔公士老。遇诸涂。相持而哭。甚哀曰。所天崩矣。皆失声而止。服衰绖。向阙哀临。罄其至情。又遭 文宗丧。悲泣尤切曰。嗟嗟乎嗣君。观者为之感动。尝患疾不嗛。余辈暨邑人识者。援礼欲进肉汁。拒之甚怒。卒哭后犹未进。闻朝廷赐群臣宴。始进之。时有自京来者云。有一宰相过市。醉殽之皆肉片也。诸郡守令。外虽矫饰。入屏则无不餐。公自 昭宪王后至 两宗持服。终始如一云。
先公为县时。邑人有馈节果者。受之曰。拒之则是矫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69L.gif)
四时改火。守令视为具文。先公曰。此乃先王所以裁成辅相之一事。且火之久者。其气薰为疫疠。爱民者所当急也。每候至。令钻木于厅事前。因各里正长。衙日班给。令布民户。
先公友爱笃至。有妹适奇氏早寡。前妻子尚廉。谋专据家财。颇无礼敬。奇夫人诣京讼之。尚廉啖婢仆协谋。构流言以危之。奇夫人被系于狱。先公闻之。即促装如京。朝夕身自诉冤于宪司。无几微厌倦之色。台官叹其行人所难。果以诬诈。尚廉与婢仆。轘诸都市。奇夫人之孤允谦允明。抚视之如子。勉令入仕。奇夫人居开宁家贫。有女不能嫁。先公具幄帟牢酒。归之士族。又令诸里括壮而未嫁者。给装使嫁之。凡邑中有丧葬若婚姻。必亲为之吊庆焉。县距善山才二十里。故籍同乡之义。多来丐乞者。必语之曰。浚民膏血。以市私恩。吾不愿也。君等悯吾俾免罪戾。苟以婚葬来请。则无不与之。
进士公晚年有嬖。与俞夫人稍不协。夫人天性。柔婉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0H.gif)
乙亥十二月。醮季女。语孤等曰。吾爵至三品。昏嫁已毕。吾事了矣。速草辞职状来。遂闲居密阳。澹然不营赀产。谢事未数月而食不足。称贷于官仓。凡邻里宴集。释奠饮嘏。主人为邀。则必乘竹舆而赴之。乡中皆称达尊。
先公才高志远。始以高第出身。锐于功名。不承藉于人。自披韩变污蔑以来。卷而怀之。恬于进取。若将终身。 世宗虽召用之。犹试下僚。朝夕屡匮。泊如也。性又不喜干谒。权势之门。望而避之。同年若李判书坚基。赵代言瑞康。李参判边。卞参议孝敬。成判书念祖。相继执权。而未尝往候于门墙。亦未尝音耗相闻也。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0L.gif)
先公天性忠厚。不为崖异。非有大好恶之事。喜怒不形于色。接人待物。不大亵狎。而坦夷简当。无所嫌疑。人见其温温然终日愈敬。犯之而不校。虽乡里小人在坐。亦不假以辞色。故人人爱敬之。
先公平居。虽无宾客。头不脱冠縰。腰不脱鞶带。足不脱袜。每清晨而起盥濯。衣服冠而端坐。虽妻子奴婢。不见其惰慢之容。至易箦如是。凡衣服鞍具。不贵鲜丽。只要俭素坚致而已。为县时。辔络及鞯系俱绝。典吏得皮纽以续之。先公怒鞭之。令代以麻绳。
先公乐成人之美。开宁有民徐文者。遭母丧。庐墓三年。其父先母死已三十馀年。悼其时身稚未能持服。移父骸骨。合瘗母茔。又居三年。公以为慎终追远。为士者尚或未尽。文以陇亩之人而如是焉。其哭踊奠享之节。未免于径情直行。而其至性有可嘉也。即具报于监司。监司云。文虽如是。无特异之感应。不可以闻诸朝。先公叹曰。必待孟宗,王祥而后为孝子。则今之世。又焉有孝子乎。乃复其户。
先公为县时。境内若有水旱风雹虫蝗之灾。必瞿然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1H.gif)
初赴高灵。阅军须。缩三千馀斛。先公曰。若申闻于朝。前官当陷赃罪。吾何忍为。吾若大满间不殿。则虽不横敛于民。何有于数千。即解由遣之。自是。缩节衙廪。裁减冗费。臧获皆食以蔬粝。讫五年得充其数。其不欲危人如此。
先公诲人不倦。虽愚騃扑范者。必谆谆叩两端。令开悟而后已。教童蒙。先入之小学。使之从事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间。以涵养其本源。然后许就他书。故其教不烦槚楚而人乐于学。居庐凤严。乡人争致其子弟。结书斋于庐侧。先公朝夕奠后读礼罢。为之讲课。每遇事生送死之处。辄呜咽涕泣。授业者为之感怆。及三年皆成材焉。三为外教授官。五为成均长官。薰陶一世人材。以科第为朝廷闻人者颇众。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1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2H.gif)
高灵时。尝于暑月坐厅事。词讼就简。余与仲受易。先公于案上。亲揲蓍布卦以教之。
尝训余辈以读书之法曰。读书。勿粗心大胆。容易放过。须仔细看破。虽置文句做得不着力处。要把玩。莫是有别意存。无可疑然后读过。可也。又曰。读书勿谓古人糟粕。务要体认自家分内事。穷而行己。达而治人。一切以圣贤为法。
又一日。从容语曰。汝曹不可不读庸学或问。余率尔对曰。唯。或问于著述。亦有助焉。今世名儒如成应教辈文章。皆熟读此书所得。先公作色曰。尔欲以标窃文句为哉。孤赧然久之乃已。
戊辰夏。余独侍侧在京师。一日。自南学退食。召余曰。闻大学中试理学策题。汝亦述否。对曰。未融会贯通。难于措辞也。曰。始以汝为可教。吾望绝矣。余汗出洽背。自后。从事性理之学。且无题不述。往往于侪辈中。暴得过情之誉。玆可耻也。
先公尝言。世人以予为拙。安知拙诚吾身之大宝。予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2L.gif)
乙亥夏。与金南海允德。遇于清道公馆夜话。公云。予昔在高灵。金宗瑞时以都巡察使入县。召余对食。金指案上白砂器曰。贵县砂器。甚善甚善。言至再三。予实未了其欲之也。只唯而退。后金在京师。屡对人诮予之拙。冀予闻之。
尝训孤辈。闻人过恶。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汝曹当以伏波之戒。书诸绅。终身省之。人有言人之过及议国家事。初虽同座。当避之。
一日休告。宗直自成均退。昏定。公问曰。馆中有何事。对曰。闻兵判安崇善。以受人赂。逮系义禁府。公愀然曰。安公受赂虽鄙。然情状未白。且君子也。宰相也。汝童子。何故斥其名乎。非敬长之道也。吾不愿闻。
先公娶子嫁女。必问其世族与否。家训之有无。媒妁已定。则离间之言。不能入也。初宗直聘于曹门。三年未奠雁。人有以曹门之贫为辞者云。少郎虽非曹门。岂终鳏者乎。盍改卜他家。先公辄斥之曰。古人有言。昏娶而论财。夷虏之道。吾子与吾妇若好合。则今日之频贱。安知为明日之富贵乎。况纳采已久。虽未同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3H.gif)
先公经学既富。故为文章亦典雅。表笺尤其所长。为县时。监司所进即位受顾命。纳王后。封世子。诞辰正朝冬至贺笺。令各郡文科守令及教授官制送。择善者。送诣阙。先公所制。多进御者。壬申年上王即位贺笺。尤人所爱诵者。为诗工于下字。触兴则为之。不强为也。自少时所著述。不为不多。然旋作旋弃。不畜一纸。宗直谨录所闻见者若干首。载在别集。
先公以学录置散闲居。李公顺蒙镇山达浦。金公乙辛镇釜山浦。曹公备衡镇蛤浦。相继卑礼以邀致。凡军中书奏,正至,诞日贺表笺及朋友往来简牍酬答。皆委之。无不立就。与赞军谋。多合事机。众人皆自以为不及。三公皆敬重为上宾焉。
先公祭仪第五
先公于奉宗庙。曲致其诚敬。每朝夕拈香拜跽。出告反面若平生。凡国家大事及水火盗贼。子姓亲戚婚娶生亡。加官降级。必以告。祭祀以朱文公礼为本。而笾豆之数。祝版之文用伊川。节日时食仿韩魏公。盂兰斋。则常恨韩公亦为流俗所陷也。虽逐录迁徙窘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3L.gif)
先公于祭祀仪物。各有品节。四仲之享。笾豆四重。第一行。或油果或树木之实凡四器。次行。脯醢薨鱐菹菜凡五器。又次行。饼面炙肝鱼肉凡五器。最前行。饭盏酱醋羹泡凡五器。菜蔬脯醢鱼肉。必备水陆之品。忌日及节日之奠。行与数同。而第一行如生时。代以生菜淹菜煮菜。第三行鱼肉。不以生而皆聂切之。令调烹饪以荐之。朔望之参。果肉菜各一器。若得珍味并陈之。惟一献耳。荐时食荐新。则用朔望之仪。凡所羞馔具。务令精洁。戒饬膳人。虽果实之奇零。鱼肉之片段。不祭。不得与儿童猫犬食。凡祭。尤慎于斋戒。前期三日。沐浴。散斋二日。致斋一日。替亵衣居别寝。外物不接于耳目。俨若承祭时。吉祭则衣用朝服。忌祭则着白纻凉衫黪巾素靴也。助祭人及执烹饪者。前三日。令沐浴。毋有触犯。致斋之日。洒扫厅堂。溉濯釜鼎。必亲莅之。
祭之前夕。召执事人。命曰。设尔屏筵帷帐灯烛。具尔香卓汤炉盏注。鸡初鸣。盛服立于庭。祝出神主于坐。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4H.gif)
祝版云。维正统元年岁次丙辰正月朔某甲初二日某甲。孝曾孙务功郎成均博士某。敢昭告于显曾祖考宣德郎良酝令府君神主。显曾祖妣辛氏夫人神主。(忌日则但称考位。)伏以气序流易。时维仲春。(忌日则云讳日复临。)追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4L.gif)
凡祭。亚献则我母夫人。终献则以子弟甥侄中居班首者为之。我母夫人奉祭祀。深体先公之志。必诚必信。罔或少怠。实笾豆。调烹饪。鼏酒浆等事。必亲执之。初犹与祭。后虑婢仆执馔者。有不谨以致不洁。故居中监进馔。至祭讫云。
先公为继祖之宗。不得祭曾祖。然大宗之家。良酝府君已亲尽遆迁。故先公得以祭之。尝恨大宗不详究其制。当遆迁时。不以良酝神主传于己。更造新主。亦无旧文。故但以纸书某府君神主。安于西一龛。
先公外祖妣宋氏无子。少尹公继室虽有子。以宋氏为出妻。不祔其祠堂。我外祖考妣。亦无承祀者。故每遇其忌日及祠堂四仲节日之祭。则依旁亲例。祠堂祭彻后。别于正寝。用纸钱标位号。具馔亲祭之。未尝不敬也。
墓祭从世俗。以元正,端午,仲秋。前期四五日。卜日上墓。率子弟绕茔域三匝。芟薙草木。祭毕。盘桓眺望。如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5H.gif)
先公在开宁凤严及下松所才。皆距县治才二十馀里。于元正端午中秋。非有大务。必亲诣。令善山干家之奴。具酒食陈于墓。自县罢衙诣之。驺骑甚都。先祭下松所才。次凤严。或时府使亦来会。乡里宾朋毕集。祭毕。供帐于山下。欢饮而罢。辞墓还县。动以昏黑。候人抬炬前导若火城。村中争出观称道曰。太守上冢还矣。
宰县时。凡祭牺牲粢盛醴斋。必令礼腆。尝曰。吾居家未尝不备物。且昔两亲无恙时。家贫禄未厚。色养有阙。至今畜子路负米之痛。小偿此痛者。惟祭祀而已。今蒙恩为专城之主。壤地虽褊小。岂乏吾祭之需。但礼于享祀。何伤于廉。祭毕。三班吏及膳夫。皆与酒食为欢。邑人多感化焉。
先公尝叹曰。今世俗尤可笑者有二。忌日之祭。不以酒肉为羞。子孙则以忌日为终身之丧。故不忍饮酒食肉。可也。死者亦何丧。今世士大夫父母之丧。自言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5L.gif)
先公祥日。于坟前。率诸弟焚香作简曰。或以淫荡坏节。或以贪赃陷罪。或以不顾祭祀。以至辱先亏礼者。收其田民。他兄弟共分之。削其属籍。使不齿于宗族。有踰此言。有如丘墓。
尝语宗辅曰。汝母不顺于先君。若以汝为嗣。则汝必不顾圣人之制。将汝母并祔祀堂。使子重得罪于地下。汝娶妻不以吾告。不得见于宗庙。不可为冢妇承蘋蘩。欲令汝出之。则汝不肯伤夫妇之恩。且吾观汝心志。似不能保吾青毡。吾之祭祀仪物烦夥。汝之力必不能堪。宗硕则先君既有遗命矣。吾不忍中改也。故使为宗子。汝无嫌焉。吾何以爱憎为哉。务合于天理人情耳。岁己巳。在开宁。尝患疾新起。为书付宗硕云。予不戒谨。忽罹疾疹。今虽小间。不知淹速之度。敢以祖宗之事属汝。汝其慎哉。于是。集宗辅及诸弟等。告之祠堂。令宗硕再拜受书。纳怀中。岁乙亥。复为契券。以授诸子云。
今观先公祠堂祭祀。凡斋戒,参神,降神,进馔,三献,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6H.gif)
右先公世系源流。历官日月。师友姓氏。德行事业。合为一帙。呜呼痛哉。先公生我教我。俾知数与方。而卒不能逮无恙时。为孝道以报效焉。往年正月。迫于会试。与伯氏告辞于堂下。执爵而祝二人曰。汝兄弟取高第而还。吾复何忧。敢以此爵为汝辈福。孤平日虽大戚。未尝于膝下见涕。恐伤亲之心。及玆不觉泫然。遂偕计赴京。伯氏得遂严望。季败衄还乡。未及里门。而于黄涧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6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附录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7H.gif)
公姓朴氏。讳弘信。密阳府人。远祖令同正元光。自先世因仕官。居于松京。同正生原陵直文氐。原陵生主事同正舜章。主事生检校军器监永椿。军器娶同郡户长孙瑞之女。生常满库注簿讳允贞。注簿娶杂职署令云梯裴坚之女。生奉医医佐讳仁杞。奉医娶司酝令东州崔琏之女。(琏乃高丽文肃父惟清之五世孙。尚书右仆射▦。其王父也。)生三司左尹讳天卿。左尹娶检校军器监遂宁魏允敬之女。(允敬乃高丽监察御史文恺之孙也。御史兄弟三人登第。封其母为大夫人。廪之终身。兄元恺以壮元。历台省。后出家为王师。即圆鉴也。有诗集行于世。)于公为考妣。恭悯王时。红巾关先生破头潘等。将逼开京。王出奔福州。左尹公避寇居安城。又徙于云梯。时有二子。长狮子。次彦忠。(彦忠仕本朝。官至嘉善大夫庆尚道左道都节制使。得追赠三代。左尹。嘉善大夫工曹参判。配魏氏。赠贞夫人。奉医。赠通政大夫佥知中枢院事。配崔氏。赠淑人。常满。赠中直大夫礼宾寺尹。配裴氏。赠令人。)狮子少好学。及冠将昏而夭。左尹公与魏夫人。伤恸之甚。冀复育其类狮子者。祷之于威凤山。以洪武六年癸丑岁。生公。遂以山名命之。公毛骨异凡儿。父母以其兄好学而早死。故不使读经史。洪武十七年。公年十二。已能射御。既长。以检校中郎将。升散员。遂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7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8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8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9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79L.gif)
宗直论曰。昔魏相谏宣帝之言曰。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忿愤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今对马之师。将谓之应兵乎。将谓之忿兵乎。倭奴在高丽时。虽屡侵犯。及我 朝之兴。堂堂庙谟。封守益固。海寇窃发。浸不如昔。且都豆音延平之贼。非故为我来也。得米酒。辄解而去。信如是。则非若猃狁之侵逼京邑。宣王不得已而应之之比也。彼成吉之因醉不能拒。不足论也。思俭叨滥椎毂。为方面之师。而见围于残寇。觊以犒遗而得脱。此则边将之不得其人也。朝廷之耻大矣。不此之患。而争恨小故。猝兴六月之师。远涉重溟之险。伺其空虚。欲俘其耄倪。此忿兵之尤者也。古语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80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80L.gif)
先妣朴令人行状
夫人密阳朴氏。中直大夫司宰监正讳弘信之女也。曾王父讳仁杞。赠佥知中枢院事。王父讳天卿。赠工曹参判。妣骊兴闵氏。三司左尹讳炜之中女。高丽赠版图判书讳日阡之曾孙也。建文二年庚辰岁。夫人生于密阳池洞里第。以一女之故。钟爱于父母及王母贞夫人魏氏。永乐十四年丙申。闵夫人殁。夫人年十七。哀毁踰制。因得疾危笃。监正公治疗甚力。遂愈。监正公再娶于西天里。琴瑟不谐。且以仕宦还京。夫人依外祖母孙夫人以居。庶母小莲常护之。往往觐继母于西天。己亥六月。监正公以左军知兵马使。从讨对马岛。战没于尼老郡。明年。孙夫人以公用武艺捐躯异域。大伤之。欲得儒素有行义者为倩。遂以夫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81H.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81L.gif)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82H.gif)
附录(终)
佔毕斋集彝尊录
识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83H.gif)
右彝尊录。乃吾舅氏金文简公。撰次先司艺公谱图纪年。师友从游。祭仪家训之可流者。又附之以外祖朴公传及先夫人行状。釐为一帙。将以遗吾子弟。使为矜式者也。辛亥春。公辞以病。退居于凝川之墅。伯珍来作咸安。觐省无时。凡公之所著长篇大策。以至游山录琐谈草。靡不及聆而见之。唯此编。未尝一寓目焉。壬子秋。属启公手足。既敛攒。乃索遗藁。仅得诗文二十五卷及此编而已。馀无存者。谨袖以旋。蚤夜奉阅。如陪杖屦而闻謦欬之声。于戏痛哉。伯珍位卑而力绵。无以图不朽。乃以诗文。嘱曹大虚编撰。适承 成庙求遗草之
佔毕斋集彝尊录 第 4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66A/ITKC_MO_0066A_A012_483L.gif)
( 弘治十年丁巳。始得锓梓。壬辰兵燹。泯没不传。百馀年后。至己丑年。文集则方伯李公曼。更为印布。彝尊录则重刊于礼林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