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佳文集补遗一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x 页
四佳文集补遗一
 碑志类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3H 页
左议政西原府院君谥襄节韩公墓志铭(并序)
公姓韩。讳确。清州人。曾祖讳方信。修文殿太学士。祖讳宁。赠兵曹判书。考讳永碇。赠领议政府事。妣金氏。我 太宗佐命功臣承宁府事襄昭公英烈之女。内外皆名门大族。议政生二女。俱膺 皇朝之选。长入 太宗文皇帝后宫。封丽妃。公以妃之兄。初授右军副司直。永乐戊戌。年十九。 文皇帝召。赴京师。顾遇殊深。宣授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时 太宗。禅位于 世宗。遣使陈请。 帝降册命。以公为正使。光禄寺丞刘泉为副以遣。泉复命。公以帝旨仍留。其后复召。赴京师者再四。至以仁宗之女尚之。公辞以母老。乃止。 世宗知公有器干。可任大事。宣德乙卯。授资宪中枢院副使。俄迁判汉城府事。剸治烦剧。裁决悉当。出为京畿观察使。召还。拜知中枢院事。转阶正宪。擢兵曹判书。 世宗深加倚任。又出为咸吉道观察使。与大臣争论不屈。罢。甲子。复判兵曹。迁吏曹判书。久掌诠选。注拟实公。人无间言。丙寅。进阶崇政。判中枢院事。明年。出按平安道。兼尹平壤。 文宗召还。复判中枢。景泰三年。升左赞成。 上王嗣位。幼冲谦抑。权奸专权。国事日非。公独正色直言。屹然不动。人皆倚以为重。癸酉。今 上在潜邸。炳几靖难。公之勋。与有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3L 页
多焉。赐输忠卫社协赞靖难功臣之号。擢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领 经筵事,西城府院君。乙亥。升左议政。今 上御极。赐同德佐翼功臣之号。改封西原。七年夏。帝遣太监等。赐诰命冠服。公以谢恩使如京师。使还。回至端州之沙河驿旅舍。卒。年五十七。方病革。属僚佐以后事。无一言及于家。 上闻在道病剧。遣内医。赍之药。往救之。已无及矣。讣闻。 上恸悼。辍朝三日。遣礼官迎柩。赙赠有加。公天资严重。守正无私。其在相府。政务宽简。得大臣体。虽富贵已极。而谦恭愈下。待人接物之间。和气蔼然。及临事果决。截然不可犯。家居廉洁。关节不到。实淡如也。历事累 朝。忠勤备著。际会盛时。再列勋盟之首。位冠百僚之长。又奉使命。不避艰险。死于王事。功名终始。可无愧于古人者矣。公娶吏曹判书洪公汝方之女。生三男六女。男长致仁。行司仆寺尹。次致义。左军司正。次致礼。女一。 王世子嫔。于次居第六。长适副知通礼门事李继宁。次桂阳君璔之夫人。次适临陂县令金自浣。次适监察崔侹。次适副司直权缉。庶孽生六男。曰榴山,柚山,柑山,柹山,梨山,桃山。司仆寺尹娶中枢院事赵瑞安之女。生男四女二。司正娶郡守李恒全之女。致礼娶延昌尉安孟聃之女。 嫔诞元孙郡主。桂阳生男二女一。通礼无嗣。县令生男三女一。监察生男一女一。司直生男三女一。景泰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4H 页
八年某甲。以礼窆于广州某村之原。呜呼。以公遭遇之隆。勋业之盛。宜享遐福。以赞襄 圣主维新之治。天不假年。乃至于斯。呜呼惜哉。然公之积福积庆。笃生贤媛。克配储宫。已叶螽斯之祥。又有子有孙。将袭世美。光大门户。公之元勋盛德。愈久不朽。益委祉锡福于后嗣也无疑矣。铭曰。
有浚西原。发源深长。蝉联赫世。公又益昌。早觐 帝庭。大被殊顾。历相累 朝。蜚英际遇。遭时扶翊。有炳勋业。潭潭台府。烈烈麟阁。公乃挺特。屹然乔岳。维德之懋。维功之卓。所施者大。天夺何速。有畀有啬。而不与龄。孰主张是。真宰冥冥。椒房毓庆。兰畹储祥。公则不亡。所在者长。骇津之濆。有郁古坰。我铭匪谀。襄节之茔。
旌善郡夫人韩氏墓碑铭(并序)
韩。西原望族。世笃其庆。或生任姒。或生宗妇。有烂门楣。为三韩最。宗室桂阳之配曰。旌善郡夫人。皇考讳确。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西原府院君。谥襄节。公之姊。尝选入 太宗文皇帝掖庭。宠冠后宫。推恩授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韩氏尤益显隆。光陵在潜邸。 德宗为桃源君。选公女为配。是为 仁粹王大妃。 世祖炳几。赐输忠卫社靖难功臣之号。 世祖登宝位。又赐同德佐翼功臣铁券。 皇祖讳永碇。卒官淳昌郡守。皇曾祖讳宁。高丽神虎卫录事。皆以公勋。追赠纯忠积德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4L 页
秉义补祚功臣,领议政府事。皇妣南阳洪氏。吏曹判书,谥文良讳汝方之女。宣德丙午四月乙亥。生夫人。幼有淑德。动循女则。 世宗选为桂阳君夫人。年十二。以德以望。皆居第一。承顺两宫。宠眷异诸命妇。命掌内膳。光陵即位。策桂阳勋。赐输忠卫社同德佐翼功臣之号。是虽出于公之忠赤。内助之力。与有多焉。甲申。桂阳捐馆。谥曰忠昭。夫人哀毁几殆。凡敛葬祥禫。一遵礼制。靡有遗悔。闻者称之。越十七年庚子秋。夫人遘疾。 仁粹王大妃及我 殿下。深加轸虑。日遣内医,女医问疾。 赐良剂珍膳。络绎于道。众药不效。七月乙巳。卒。享年五十三。讣闻。震悼。赙祭有加。官庇葬事。九月庚寅。窆予杨州东村白石里。与忠昭同原异域。夫人天性。柔嘉严懿。教子以方。谆谆戒饬。谨守家训。为宗室模范。忠昭敬重之。生三男三女。长曰沣。宁源君。次曰瀜。江阳君。次曰湜。富林君。女长适敦宁府直长安继宋。次适行护军郑敬祖。次适司赡寺直长韩嵚。宁原娶观察使沈璿之女。江阳娶郡守许峻之女。富林娶上洛府院君金礩之女。生二男二女。皆幼。继宋生三男三女。敬祖生二男。皆幼。韩嵚生二男一女。呜呼。以夫人之淑德懿行。贞操美质。宜膺遐福。而享年不永。岂不痛哉。然有子有婿。玉立兰茁。家阀之益盛。福禄之未艾。衮衮方来之庆。容可已乎。是以书。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5H 页
左议政铁城府院君 赠谥康宪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铁城之李。高丽大族。有讳瑨。登第不仕。种德遗后。生监察大夫讳尊庇。以文名显隆。生铁城君讳瑀。以干能。历淮,金,全,晋数州。所至多遗爱。生门下侍中讳嵓。事忠定王。为左政丞。寻奉身乞退。恭悯朝。复相。己亥。毛贼犯西关。为都元帅。有制胜功。才兼将相。勋名盖世。为诗亦简古。真草行三法。皆妙绝。卒谥曰文贞。生讳岗。有父风。人皆以公辅期之。早殁。官至密直副使。辛丑红寇之变。恭悯仓卒南巡。公为庆尚道按廉使。奉迎仪卫甚盛。供顿充斥。人皆啧啧称美。王甚器重。及卒。王叹曰。天何夺我冈之速也。旧制枢密无谥。特谥曰文敬。夫人郭氏。判开城延俊之女。洪武戊申正月某甲。生公。公讳原。字次山。号容轩。初公生四月。而文敬卒。郭夫人。常抱悲泣曰。天若祚李。其在此孤乎。公在襁褓。嶷然如成人。稍长。力学不倦。公姊权文忠公夫人李氏。怜公早孤。抚如己出。文忠亦教诲如子。学日就。为文。有作者气。每与论议。发越不群。文忠惊曰。吾舅氏不亡也。公年十五。中壬戌进士科。乙丑。圃隐郑文忠公主试席。公擢第。圃隐曰。以文敬之才之德。不大厥施。今有儿如此。天之报施。信有徵哉。戊辰。拜司仆寺丞。累转工礼二曹佐郎。兵曹正郎。壬申。太祖开国。器其贤。历试繁剧。三入台。为持平。为侍史。为中丞。刚正自持。台中凛然。出守杨根郡。有惠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5L 页
政。再为典校。任文翰。所至。藉甚有名声。 恭靖王。擢为右副承旨。敷奏详明。出纳惟允。升为左。 太宗立。仍置喉舌。眷注益笃。论佐命勋。赐铁券。拜司宪府大司宪。封铁城君。出为京畿观察使。黜陟严明。豪猾畏缩。永乐癸未夏。 太宗文皇帝赐诰命。如京谢恩。冬。出尹平壤府。府古称繁剧难治。公抚绥得宜。政太理。时方缮修大同馆。公恐扰民。率僚吏亲输材瓦。民乐趋事。不日告成。明年。以府尹。兼西北面都巡问察理使。丙戌。拜艺文提学。转中军总制参知议政府事。又拜大司宪。迁判汉城府事。戊子。为庆尚道观察使。癸巳。为东北面都巡问察理使。乙未。改赐推忠翊戴佐命功臣之号。进礼曹判书。寻移大司宪。至是。凡三为宪长。正色立朝。激浊扬清。謇谔有宪臣体。改判汉城府事。累转吏兵二曹判书。议政府参赞。升赞成事。戊戌。 世宗立。擢为右议政。加赐功臣同德二字。己亥。 文皇帝赐诰命冠服。公奉表如京谢恩。公姿相魁伟。巍然万人中。 帝见而奇之曰。黄髯宰相。后须复来。辛丑。升左议政。主礼围。取安崇善等三十三人。时称得士。乙巳。 宣宗章皇帝登极。如京进贺。公自参知政事。出入庙堂二十馀年。为首相九年。政务宽大。不喜更张。持大体。当 世宗锐意初政之时。启沃献替。裨益弘多。朝庭想望其风裁。公亦盛满为戒。欲乞退者有年。先是。有忌公者。搆公暗昧之过。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6H 页
太宗亲雪之。 太宗上宾。忌公者挟前憾嗾台。欲抵公死。 世宗知公无他。重违台臣之请。谪砺山郡。是丙午春也。 世宗念旧勋。眷顾不衰。每论议大事。必曰。铁城在。必处之矣。未几。欲召还复相。忌公者又沮之。己酉夏。以病卒。享年六十二。 世祖还赐职牒功臣录券。公气宇宽洪。性禀忠贞。辅以学问之正。故其发于议论。措诸事业者。蔚乎可观。平生与人言。未尝矫饰。又不崖岸自异。及其临决大事。确然不动。屹如山岳。掌铨注十馀年。选贤与能。予夺不以私。故人无怨言。真太平宰相也。惜乎。一遭颠踬。不能赞成 世宗维新之治。亦天也。公先娶阳川许氏典理判书锦之女。生一男二女。台。中枢院副使。女长适主簿柳方善。次适副正柳汲。后娶全州崔氏。奉常大夫军器总郎丁智之女。封弁韩国大夫人。生六男。曰谷。大护军。曰垤。汉城少尹。曰埤。同知中枢院事。曰场。上护军。垤,埤,场。皆中武科。有时誉。曰增。行灵山县监。曰墀。行大护军兼承文院参校。中丁丑文科。生四女。长适佥知尹三山。次适求礼县监李宏植。次适左议政权揽。次适缮工副正黄从兄。台娶牧使权详之女。生四男。曰越。佥知。曰晨。副正。曰嶷。佥知。曰庚。主簿。生三女。长适咸阳君䛥。次适县监郑自淑。次适佥正李諿。谷娶司艺李阳明之女。生二女。长适府尹姜希颜。无嗣。次适生员南恮。垤娶掌令郑之唐之女。生二男。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6L 页
曰准。县监。曰则。议政府舍人。壬午。及第。生六女。长适县监赵廷老。次适郡守朴堠。次适县监许蘅。次适府使李时宝。次适知中枢院事金淳。次适参奉庆祥。埤娶县监尹焕之女。生一男仪。宣略。一女适生员郑纯彦。后娶修义校尉吴泉之女。生一男。曰伟。生二女。幼。场娶郡事李纠之女。生二男。曰昆。曰巘。一女适南衡。增娶观察使李暿之女。生四男。曰泙。县监。曰浤。进士。曰泗。曰滨。生二女。长适赵铜虎。次幼。墀娶郑保之女。生四男。曰陆。掌隶院判决事。甲申壮元。曰陲。进士。曰隰。曰陌。柳方善生二男。长曰允庾。次曰允谦。典校校理。生五女。长适房峻。次适金永坚。次适崔荣祖。次适郡守金元信。次适许植。柳汲生二男。曰从京。淳昌郡守。曰从华。钟城府使。尹三山生六男。曰坞。上护军。曰塘。保功将军。曰壕。杨州牧使。曰垓。县监。曰坦。上护军。曰坡。直长。生三女。长适佥知朴梅。次适西林正怟。次适青原正霖。李宏植生五男。曰孟禧。县监。曰仲禧。御侮。曰季禧。察访。曰永禧。副正。曰益禧。女适主簿金礼重。权揽生二男。曰杰。吉昌君。曰健。进士。生七女。长适清原君韩世龟。次适经历朴士华。次适监察申亿年。次适主簿金寿亨。次适佐郎慎守勤。次适参奉闵师骞。次适申末平。黄从兄生三男。曰瓘。生员。曰瓒。曰圭。越生二男。曰嫡孙。上护军。曰嗣孙。晨生一男。曰嵚。嶷生三男。曰珌。曰琬。曰琢。庚生五男。曰精。曰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7H 页
遵。曰质。皆生员。曰博。艺文检阅。曰逵。进士。准生一男。曰英。则生二男。曰拙。曰▣。仪生一男。曰丰。泙生二男。曰孝胤。曰忠胤。陆生二男。曰峓。曰崄。内外曾玄孙。百有馀人。初公卒后三日。崔夫人亦卒。窆广州治之西栗村离坐坎向之原。同域异坟。厥后诸孤相继沦逝。馀四十年。碑尚未立。今参校公。慨然欲竖。命居正铭之。居正外祖妣李氏。即铁城之姊。忝在戚属。义不敢辞。谨铭。铭曰。
堂堂铁城。有炳勋烈。相府潭潭。麟阁屹屹。久宅百揆。功存纳麓。人有筮龟。国有柱石。造物者何戏剧于人。何数之奇。何亨之屯。黄阁朱崖。苍蝇白璧。公则不嫌。公处自若。王曰念公。公归不日。公归复相。天夺何急。虽则云然。所存者长。山砺河带。公则不亡。玉立兰茁。子孙其昌。广陵峨峨。广水沄沄。立石不朽。维公之坟。
有明朝鲜国精忠出气敌忾纯诚明亮经济弘化佐理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经筵,春秋馆事。光山府院君。 赠谥丁靖公金公神道碑铭。
殿下之十二年冬十有一月丁亥。左议政金公。以病卒于正寝。 上震悼。赙赠有加。明年二月。有司具仪卫。其孤克忸等奉灵柩。厝于连山县东村王台之原。仲氏光城。以诸孤之意。请居正铭其碑。谨按。公讳国光。字观卿。金本光之望族。有讳鼎。仕高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7L 页
丽。封光山君。有三子。曰若采。曰若恒。曰若时。登第。旧例。三子登科。封母夫人爵。同时拜显秩。世荣之。若采在丽季。为谏大夫。时赵胖狱起。公在合坐所。言论奋扬。慷慨激切。竟坐林,廉。而右胖。物论多之。入本朝。为大司宪。激浊扬清。謇谔有宪臣体。官至观察使。若采生讳问。登第。拜艺文检阅。早没。问生讳铁山。平生谆谨自守。不求名宦。官至司宪监察。人皆曰。检阅父子有大德。不大厥施。必委祉于后。子孙其兴乎。监察即公皇考也。以公勋。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光城府院君。皇妣金氏。安东大姓。成川府使讳明理之女。永乐乙未五月十二日戊申。生公。公生而骨法异常。及长。聪敏好学。温恭恺悌。不妄交游。不失色失言于人。读书。通大义。识大体。为侪辈所推。选补成均生员。时领相黄翼成公喜。一见大器之。以其子汉城少尹保身之女妻之。翼成常曰。金生。非小成者。敬重之。不冠不见。公中戊午司马科。擢辛酉文科第七名。选补承文正字。转至博士。乙丑。授义兴库副使。寻除黄海道都事。丁卯。授司宪监察。掌武举。取李梁材等。移成均主簿。戊辰。复拜监察。赴京师。己巳。出为全罗道都事。庚午。丁内艰。壬申。服阕。除承文校理。迁奉常判官。乙亥。代服祖母丧。是年。 世祖即位。丙子。 赐原从功臣之号。 上忽问金国光今在何处。政院以祖母代服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8H 页
对。数月。又问遭服今几月。政院又启已经大祥。但未禫耳。 上特除司宪持平。寻升副知承文院事。戊寅。咸安人崔玉山弑父起狱。本道推劾以启。法当坐。 上见狱辞不具备。语左右曰。弑逆。人伦之大变。罪之必当其可。小或诬枉。反伤名教。遣公更鞫。果得冤状。 上惊曰。若非金国光。几杀无辜矣。由是。 上深器公。擢司宪掌令。转成均司艺。时命开详定局。聚一时之臣。参酌 祖宗旧典。损益时宜。为经国大典。公在选。凡所拟议。毫分缕析。奏对称旨。掌详定者。皆勋贤大臣。而 上于便殿。独召公议事。至曰。予资于国光。所学甚多。己卯。转宗亲府典签。时。毛邻卫野人浪甫儿罕。潜怀异谋。搆边衅。 上以虏情狙诈难测。欲探其实而处置。遣使难其人。 上曰。思之无踰金国光。遂遣。意得反状。上赫然。遣申叔舟等。往捣贼所。荡平之。公策居多。庚辰。 上曰。金国光须为户曹参议。盖户曹。专掌一国会计。以公精明。欲授之也。铨曹以秩微驳启。特加威勇。又特加中训。试司赡寺尹。俄擢承政院同副承旨。阶通政。转至左副。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辛巳。升兵曹参判。阶嘉善。 上方锐意图治。委公戎政。董理有法。讲画精到。 上每称。如国光者。真文武全才也。眷注日隆。常亲札事知第一四字。宠之。一日。御便殿。手匙御饭。赐公食。倾日角衬公面。谓老宦安璐曰。 祖宗朝君臣相得。亦有如是者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8L 页
乎。璐对曰。亚历事四朝。未尝见如今日者。壬午。掌武举。取赵颖达等。甲申。升户曹判书。超阶资宪。乙酉。移中枢府事。升正宪。丙戌。兵曹判书。升崇政。丁亥。拜议政府右赞成。兼判兵曹,五卫都揔管。寻升左赞成。时政院多事。命公为假都承旨。专掌宥密。公辞曰。以臣庸劣。谬蒙 圣知。既忝贰公。又兼兵曹及都揔管。于分即踰。惧不称职。今又兼都承旨。机务至重。非臣所堪。恐累 殿下知人之明。牢让不获。夏。吉州贼李施爱。阴怀异心。煽动人民。尽杀一道监司,节度,守令以叛。 上有北顾之忧。公揔戎政。谋猷帷幄。处置得宜。尝从容启曰。以 圣德神武。而潢池弄兵。何足置牙齿间耶。 上笑之。建州卫野人李满住。久梗圣化。又犯上国。 皇上命将徂征。谕本国赴救。两地用兵。事出苍黄。公运筹决策。左酬右答。无施不可。 上甚倚重之。施爱既伏诛。诸将征建州凯还。 上谓曰。北伐西征。出师万全。惟公是赖。谢曰。奉 圣算睿谋。臣何功焉。策勋赐精忠出气敌忾功臣之号。寻升崇禄,左赞成。有忌功者。造飞语欲中伤之。谏官亦谏。 上震怒曰。予深知金国光必无此事。况今国家多故。非金国光。谁与议大事。误国事者。必此辈也。抵谏官罪。戊子元日。 上御正殿。开会礼宴。旧例。首相押班进爵。特命公先。盖宠之也。 昌陵嗣位。遵 世庙故事。以曾经议政如申叔舟,韩明浍等二三勋相。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9H 页
坐政院。议国政。谓之院相。日仕政院。参赞机政。而公亦与焉。时论荣之。己丑。升辅国崇禄。又擢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冬。今上即祚。图任老成。因领经筵。日赐顾问。尊礼尤重。庚寅。进左议政。夏。以谢恩使赴京。辛卯。赐纯诚明亮经济弘化佐理功臣之号。癸巳。丁外忧。乙未。服阕。召拜光山府院君。兼领经筵事。掌文闱。取辛季琚等。戊戌。主试席。取权景禧等。庚子。取申从濩等。冬。疾笃。 上遣内医。赐良剂治疗。不效。遂卒。享年六十六。远近闻者。莫不痛悼。公性资端重。居官莅事。精白一心。奉公守正。未尝表襮。亦不崖异。与人语。温温一团和气。平生无疾言遽色。亦不言人过失。知其为德人君子也。早负经济之才。知遇我 世祖。独典机衡。言听计从。贲饰太平之治。君臣相得。近代所无。其在相府。务遵大体。不喜纷更。得大臣体。晚年。以盛满自戒。门无停客。或命召咨访。或遣使就问。公亦知无不言。以辅君泽民为心。其忠勤若此。初。公以承旨。拜兵曹参判。光城为同副承旨。兄弟相继居喉舌。不数年。一时封君。母夫人在堂。康强无恙。公与诸弟。联圭叠璧。承候其颜色。顺适其起居。尽心奉养。孝友无间。人皆啧啧称美之。此公终始大略也。公之配贞敬夫人黄氏。亦有淑德懿行。居家有范。生四男三女。男长曰克忸。登戊子科。尝判掌隶院。剖决精明。人称有父风。转工曹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89L 页
参议。籍甚有名声。曰克怩。司仆副正。曰克羞。忠勋经历。曰克愧。义盈库令。女长适正郎李悍。次适直长李譓。次适从仕郎宋汝霖。参议娶监察朴肄之女。生二男二女。男长宗胤。次昭胤。女适参奉陈首胤。馀幼。副正娶直讲朴继金之女。生一男三女。男长曰孟胤。馀幼。经历娶节度使黄守正之女。生三男。长曰贵胤。馀幼。库令娶上护军韩忠义之女。生二男。皆幼。呜呼。以公之德之勋之盛。生享福禄。没膺宠典。哀荣终始。盖无憾矣。诸孤亦克承家。欲光前烈。刻贞珉以图不朽。其贤矣哉。居正与公。忝同戊午榜。继而于馆阁政府。再叨僚贰。终始陪从四十有三年。知公最深。铭于何辞。第不复见大人君子。呜呼痛哉。铭曰。
光山磅礴。世有豪英。公乃飞英。大振厥声。遭遇光庙。千载一奇。乃擢银台。乃长司马。公蕴经济。公欲设施。谋猷入告。尚友君陈。施措而宜。何适不可。有炳丹青。有俨绅笏。运筹帷幄。子房其人。潭潭相府。屹屹麟阁。曰忠曰勤。以勋以德。民思龟筮。国倚柱石。何天不憖。遽尔不淑。汉砺虽在。魏鉴已亡。当宁兴悲。赙赠有章。熊江白白。鸡岳苍苍。连山之原。是公玄堂。有丰其碑。不朽者存。我铭不谀。诏尔后昆。弘治三年八月日。
议政府领议政上党府院君韩公神道碑铭(并序)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0H 页
自古圣君明主之抚运开国也。必有英雄豪杰同心同德之士。左右宣力。吁谟赞襄。能成不世之功。是以。周宣中兴。而方,召是佐。汉光克复。而贾,邓为辅。我 世祖之诞兴也。驾驭延揽。豪杰景从。而献奇画策。赞成大业。则上党韩忠成公。为之第一。公讳明浍。字子浚。韩本清州大姓。远祖讳兰。佐丽祖。封三韩功臣。世济其美。曰讳康。仕高宗朝。为太常礼仪院事。曰讳谢奇。佥议右谏议大夫。曰讳渥。三韩三重上党府院君。曰讳公义。政堂文学。曰讳脩。判厚德府事。赠左议政。于公为曾祖。生讳尚质。都评议司使。赠左赞成。生监察讳起。是公皇考。以公勋。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上党府院君。皇妣。贞敬夫人李氏。骊兴望族。艺文馆大提学逖之女。永乐乙未十月己丑。生公。大夫人妊公。才七月而生。四体初未具。一家欲不举。有老婢置败絮中。护视甚勤。过数月。渐就岐嶷。腹背有黑志。象星文。人皆异之。早丧怙恃。落魄不振。往依从祖参判尚德。参判曰。此儿器宇不凡。终必兴吾家者。公自幼。好读书。学举业。然年齿已壮。屡屈场屋。怡然自处。不屑屑于意。或有问者。则曰。士君子穷达有命。何必效腐儒俗士眊氉悲伤者耶。与吉昌权公揽。结为死友。相得之欢。虽管,鲍不及。与权志同气合。不治产业。啸傲山水。有或自适。终岁忘返。于声利淡如。公尝戏吉昌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0L 页
曰。文章道德。予固让君。至于经纶事业。吾岂多让。凡发于议论。卓荦奇伟。人皆以大器目之。岁壬申。公年三十八。补敬德宫直。时 显陵升遐。幼冲在位。权奸用事。国势危疑。公常怀愤世之志。一日。语吉昌曰。时势至此。安平睥睨神器。阴结大臣。为之声援。群不逞之徒。影附盘结。祸乱之作。不朝则夕。君独无一念及此乎。吉昌曰。君计得矣。计将安出。公曰。平定祸乱。非济世拨乱之主。不可。首阳大君。豁达同汉祖。英武类唐宗。天命所在。昭然可知。今子侍笔砚。何不从容建白。断之于早乎。吉昌以公画策。告 世祖。且曰。韩生有干局。国士无双。今之管乐。公欲守延陵之节则已。如欲平治斯世。非生不可。世祖急命召公。公幅巾入谒。 世祖一见如旧。遽前握手曰。何相遇之晚。今 主上虽幼。如能夹辅。可以守成。大臣憸邪。携贰于瑢。以负先王托孤之意。祖宗先灵。将置何地。言讫涕下。公亦慷慨。极陈反正之策。 世祖曰。于形孤势弱。何。公曰。明公以宗室之胄。为社稷讨乱贼。名正言顺。万无不济之理。古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殃。愿公三思。 世祖曰。卿勿多言。吾计决矣。自是。凡秘计密谋。皆委公指画。公曰。汉高虽任用良,平。而制胜则用韩,彭。唐宗虽任用房,杜。而战伐则用褒,鄂。遂荐武臣有勇略者数十人。癸酉十月。将举义兵。有一二持疑沮众者。公拔剑大言曰。有生必死。人所难免。死于社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1H 页
稷。不犹愈于徒死者乎。敢有异者斩。于是。招集义士。遂除元恶。发栉苗耨。夷靖大难。是虽出于 世庙英谋睿断。而运筹决策之功。公实居多。遂擢军器判官。俄迁司仆少尹。策勋。赐输忠卫社协策靖难功臣之号。甲戌。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乙亥六月。 世祖即位。赐号同德佐翼功臣。升右副。丙子五月。帝遣太监尹凤。赐冠服。 世祖将以六月初一日。设宴广延楼。逆党李垲,成三问等。约于是日举大事。公启广延狭窄。 世子宜勿赴燕。云剑诸将。亦不入侍。 上可之。三问之父胜。佩云剑直入。公呵止之。逆党知事不济。有欲先害公者。三问曰。大事未成。虽杀韩某。何益。翌日。事露皆伏诛。广延之宴。请 世子不坐。武士不入。其深谋远虑。出人意表。元恶。果不得售其奸。是虽 祖宗阴骘扶佑之力。亦莫非公之忠诚。默感于天。而天亦相之也。冬。升都承旨。常居帷幄。密赞机政。 上曰。韩某。吾之子房也。丁丑。超授崇政。吏曹判书。上党君。冬。以请封世子。赴京。戊寅。移判兵曹。时忠清,庆尚,全罗三道不熟。 命为巡察使。尽心赈恤。民赖以活。先是。绫城君具致宽议建。三道州县。犬牙相错。疆界不正。宜割大并小。以就其中。且庆尚道知世,助罗等浦。莲花,浴花(一作知)等岛。皆可罢。公奏曰。州县错置。得大小相维之制。况画界已久。一朝变更。民必骚扰。且二浦两岛。许倭人捕鱼。给路引收税。讥察往来。法莫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1L 页
善焉。今罢之。是撤藩篱而纳虎豹。恐有边患。议遂寝。绫城又建议。吾东方当三国鼎峙之时。国各有十万兵。本朝尽有其地。而军额反不及。请尽刷漏户隐丁。编之行伍。 上从之。有司务欲增额。一家十丁。签九为兵。民不能堪。公启兵务精。不必务多。请停之。 上称善。物议皆快。而军籍已修。未易猝变。其弊至今犹有存者。己卯。为江原,黄海,平安,咸吉道都体察使。抚御措置。动中机会。玺书褒之。阶加崇禄。庚辰。 上西幸。公迎谒道左。 上劳慰谆切。驾至顺安。将还。公请扈从。 上曰。卿。国之长城。不可动摇。其往镇之。辛巳。升辅国崇禄上党府院君。兼判兵曹。国家自庚辰北征以后。诸种野人。蜂屯蚁结。乘机窃发。边境多虞。 上赫怒。欲亲征。公启蕞尔小丑。不必烦圣武。臣虽驽㥘。足以制之。 上曰。予之倚卿。屹若长城。卿其行矣。更无北顾之忧。当陛辞。公曰。臣奉睿算从事。有何难处。但愿计降。不徒事首级。 上曰。阃外之事。任卿自为。公到六镇。大修攻具。先示威武。令谍者语贼曰。保妻子。爱庐舍。人情所同。汝岂无是心。汝若速降则已。不然。当深入捣巢。殄歼为期。酋来谒曰。子有罪。父当笞。若能改过。抚之可也。愿公活我。公待之如初。诸种野人。相率款附。 上喜曰。不战而屈人兵。善之善也。壬午夏。拜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仍兼四道体察使。癸未。升左议政。将巡四道。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2H 页
 命东宫饯普济院。甲申。公启义州下流无镇。如有贼变。孤城无援。熙川,永兴。相距甚远。脱有不虞。势难遥救。置麟山镇于义州下流。宁远郡于熙川,永兴之间。似为便益。 上从之。丙成(一作戌)。升领议政。兼艺文馆,弘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寻以病辞。不允。丁亥秋。公病辞。往温泉。 命世子饯于济川亭。 睿宗即祚。承遗教。命一二大臣轮直政院。参决庶务。一日。彗见。公启天变可惧。昌德宫无城。禁御疏虞。宜令重臣。领兵入卫。未几。南怡,康纯。谋反伏诛。策勋。赐定难翊戴功臣之号。己丑春。复拜领议政。秋。乞辞。封上党君。修 世祖实录。冬 睿宗升遐。 殿下入承大统。 贞熹王后。权同听断。命兼判吏兵二曹。公力辞。后曰。 先王谓卿社稷之臣。今国恤相仍。人心惶遽。非大臣自安之时。卿忘先王之恩耶。公垂涕曰。此身未死。图报国恩。但老臣才疏权重。恐误国事。后知公志坚。只命兼兵判。公尽心机务。虽非兵政所管。无不建白。辛卯。策勋。赐纯诚明亮经济弘化佐理功臣铁券。甲午。拜左议政。寻辞之。乙未。以谢恩使赴京。竣事而还。尝有献议者。欲革永安南道节度使。 命群臣议。佥曰当革。公独曰。置南道。所以应援北道。当施爱之乱。若有南道。与北道响应。表里相制。彼小竖。如探囊中物耳。何足置牙齿间。几失此机会。贼势瀰漫。深可扼腕。 世庙创置本意。非浅见私智所能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2L 页
测。欲革之议。臣未知其可。 上曰。然。一日。公从容启曰。成均馆。养育人才之地。书籍罕储。学官儒生。考阅为难。请建书阁。 上允之。命立阁于明伦堂北。阁既成。赐内藏五经四书各十件。又谕典校署。八道随书板所在。打印妆纩(一作潢)以送。于是。经史诸子杂书。无虑数万卷。公又出私帑助费。士林称美之。己亥。天朝将讨建州卫。 敕本国助顺。 命鱼有沼领兵赴之。时江冰未合。雪深路险。罢兵而还。公启本国自祖宗以来。至诚事大。中国亦待之无外。今不赴救。非徒失藩屏捍卫之义。恐中国之有后议。臣愿更遣重将赴之。 命群臣议。皆曰。不可再举。公固执不可曰。议者论自安之计。老臣所重。国家大体。敌王所忾。在所当急。不可缓也。愿 殿下留思。遂 命右议政尹弼商往征。大捷而还。 上谓公曰。用卿之策。再举成功。予甚嘉之。赏赉便蕃。庚子。以封 王妣及弓角等事赴京。敷奏得宜。帝慰谕曰。老韩。忠诚正直之士。奏皆蒙俞。癸卯春。以请封 世子赴京。是岁。公年六十九。有万里之行。人皆危之。公曰。人臣荷重恩。食厚禄。虽马革裹尸。死于王事。尚且不辞。况朝觐观光者乎。人皆壮之。上御思政殿以饯。至京师。帝闻公至。曰。忠直老韩复来矣。赐犀带,彩段,白金。及其还。遣中使。饯通州。皇眷至重。前古所无。公尝启 祖宗朝。沿江上下。筑长城。功钜未毕。臣意以为宜复脩举。 上遣左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3H 页
议政洪应。监筑城。秋。以老乞辞。 不许。赐御札曰。功勋冠乎累世。才识鸣于一代。事君以一心。忧国以百虑。议论思之则有稽。言语验之则必中。元老在朝。国之荣华。股肱宣力。君之赖倚。婴疾虽久。赐药亦多。勉自调养。以副眷怀。若然则卿有告老之安。我免弃旧之过。甲辰春。以七十致仕。 不允。赐几杖。乙巳春。往浴丰德村庄。 上遣中使。赐酒膳劳慰。仍 御札。有卿国之元勋。人之耆德。在社稷。已作于天柱。当眇躬。实赖于盐梅之语。丁未。又浴丰德。 御札劳慰亦如之。冬。寝疾。 上遣内医治疗。日遣中使问候。及疾剧。遣承旨。问所欲言。对曰。圣上超出百王。顾臣愚昧。有何所言。但身先朝露。永辞昭代。惟此介介耳。续遣中使问之。时公瞑目欲绝。闻中使至。加冠带于身。作喉中语曰。 圣明至矣。然始勤终怠。人情之常。愿慎终如始。言讫而绝。享年七十三。 上震悼。减膳辍朝。遣中使吊慰曰。卿勋德盖世。非他臣之比。况于寡躬。义同一家。痛悼之情。宁有既耶。赐赙祭加等。命百官会葬。闻公之卒。远近莫不痛悼。至于牛童马卒。亦皆叹惜。公气宇宽弘。思虑深远。魁颜伟干。望之屹然。其未达也。结纳豪杰。规模气槩。卓尔不群。人皆以公辅期之。久居下僚。怡然自得。及其遭遇 世庙。为股肱心膂。运筹决策。夷靖大难。自布衣。不数年。致位宰辅。论决大事。处之裕如。政务大体。不事琐尾。历事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3L 页
三朝。出入将相。四首麟阁。而功高百世。五长岩廊。而名盖一时。又以戚里之亲。为国舅之尊。功成而不自居。位高而心转小。为国柱石。系国家安危者。馀二(一作三)十年。功名富贵福履之盛。今古无比。晚年。以盛满自戒。搆亭城南。扁曰狎鸥。欲乞骸告老。 御制近体绝句赐之者亦再。奎璧昭回。亭额增辉。朝臣应制者。无虑六十馀人。中朝文士亦多题咏者。圣眷日深。卒未偿乞退之志。公居宠思危。克全终始。求之于古。鲜有其俦。呜呼盛哉。公配黄骊府夫人闵氏。 赠右议政大生之女。生一男四女。男曰堢。登武科。参佐理功臣。封琅城君。女长适奉礼申澍。次适铃川君尹磻。次 章顺王后。葬恭陵。次 恭惠王后。葬顺陵。皆早薨。副室生七男六女。琅城娶左参赞李埙之女。生三男二女。长曰景琦。女适李光。馀幼。奉礼生三男。曰从洽。军器佥正。曰从沃。户曹正郎。曰从濩。弘文馆直提学。铃川生二男五女。男曰秀冈。曰秀崙。女长适洪义孙。次适李守谅。次适文眉寿。次适梁淑。 恭陵诞仁城大君。戊申正月丙午。葬清州长命里壬坐丙向之原。既葬。琅城。具行状请神道。呜呼。居正尚忍铭诸。居正年未冠。谒泰斋柳先生于北原。抠衣受业。未几。公与吉昌继来。与之同处。讨论商确。阅数年。遂托忘年交。居正侥倖最先登第。公与吉昌。久屈不伸。及两公同啑勋盟。位崇台鼎。居正短拙不振。因两公荐引。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4H 页
得至今日。吉昌早逝。岁寒交道。惟与我而已。公平素。每以后事嘱居正。今则山颓梁坏。无复可仰。略述公平生勋德之梗槩。铭之。继之以泪。悲哉。铭曰。
天地钟英。山河间气。命世之才。经国之器。公昔未遇。东山其志。时哉屈伸。南阳之龙。遭遇 世庙。千载奇逢。运筹决策。赞成大业。撑天贯日。昭哉忠赤。砺山带河。有炳勋烈。潭潭相府。峨峨麟阁。出将入相。为国柱石。身佩安危。与国休戚。年踰七旬。享福无疆。伯仲潞国。终始汾阳。天夺何遽。一鉴云亡。虽则云亡。不朽者存。懋德懋功。曰忠曰勤。孰扬厥美。简策煌煌。瞻彼西原。是公玄堂。天降之祥。子孙其昌。厥或不信。视我铭章。
输忠劲节佐翼定难翊戴纯诚明亮经济佐理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蓬原府院君兼领 经筵事。 赠谥忠贞郑公神道碑铭。(并序)
星岳精英之气钟于人。而为命世豪杰之才。盖箕宿之精。降而为傅说。为商良弼。嵩岳之灵。降而为申伯。为周贤佐。求之于今。蓬原郑忠贞公。弼亮五朝。功名勋烈之盛。可以伯仲于傅,申。猗欤盛哉。公讳昌孙。字孝仲。皇曾祖讳良生。重大匡蓬原君。皇祖讳符。嘉善大夫汉城府尹。 赠议政府左赞成。皇考讳钦之。资宪大夫中枢院事。谥文景公。 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议政府事。莱山府院君。皇妣。贞敬大夫人崔氏。全州望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4L 页
族。刑曹典书丙礼之女。以洪武壬午三月甲午。生公。生而器度与凡儿迥异。及长就学。博闻强记。嗜诗书。能文章。癸卯。中司马试。宣德丙午。中第。补承文院正字。俄迁授集贤殿著作郎。历博士,修撰。转至校理。皆带经筵,知制教。 世宗设集贤殿。置员二十人。妙选一时文学之士充之。备顾问。演纶綍。高步花砖。昵承睿眷。时人拟之登瀛洲。 世宗尝留意于资治通鉴。谓其笺释未尽。句读不明。命文士撰训义。皆才学识鉴之士。分科责成。翻阅䌷复。各尽所长。而纂修之功。公实居多。己未。丁内忧。服阕。授司赡寺令。升集贤殿应教。带经筵,春秋馆。又命文士。聚于集贤殿。撰上自唐虞三代下至宋元及我东国圣帝明王名臣硕辅善政善教可为后世法者。编为巨帙。凡数百卷。名曰治平要览。纂修之功。公亦居多。 世宗。末年稍违豫。 文宗在东邸视事。朝官言事者。必上封章。乃达。时公与李文烈公季甸。在集贤殿。屡封章。极论时政得失。有一二同列止之曰。自古。善论事者。终必陷祸。况侍从。讲论德义。启沃辅道而已。至于谏诤。非职。公与文烈大笑曰。人各有心。论事之败之荣。不如含嘿之耻之深。遂率下僚。抗疏极陈。馀数十上。 世宗嘉之。乙丑。擢司宪府执义。慷慨骨鲠。知无不言。前此。公之伯氏贞节公甲孙。长宪府。激独扬清。直道不挠。风节凛然。人比之独击鹘。今公正色立朝。謇谔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5H 页
亮直。有乃兄风。一时物论多之。丙寅。以言事迁左。为军器副正。移直艺文馆。丁卯。中覆试。授集贤殿直提学兼经筵,春秋馆。戊辰五月。擢副提学。馆职如旧。 世宗命臣郑麟趾等。撰修高丽史。公以编修官。专掌编次。不幸书未进御而陟遐。 文宗命史局毕撰。公益勤不怠。庚午。擢授承政院左副承旨。兼知礼曹事。转至右。出纳惟允。八月。进高丽全史。赐鞍马表里。辛未。拜司宪府大司宪。阶嘉善。大振台纲。论事切至。不避权贵。人皆畏惮曰。前日搏击郑中丞。今复为宪长矣。兼世子左副宾客。壬申。迁艺文提学同知春秋馆。撰 世宗,文宗实录。赐鞍马。 显陵陟遐。幼冲在位。权奸用事。国势疑危。公奉公守正。癸酉十月。 世祖炳几靖乱。谓左右曰。当今之时。直亮简正。无如郑某者。擢为吏曹判书。升资宪。公之藻鉴清识。甄别品题。皆得其宜。性又廉洁。虽权势赫然。而门庭萧索。关节不到。士林叹服。乙亥。 世祖即位。谓政府大臣。宜用读书稽古持大体者。擢公为议政府左赞成。兼判吏曹。策勋佐翼功臣三等。封蓬原君。丙子六月。成三问等。潜谋不轨。公知其谋。上变。当是时。逆党盘结。祸难之作。不朝则夕。赖公剪除。无有孽芽于其间者。策勋升佐翼二等。加辅国崇禄大夫,蓬原府院君兼成均馆大司成,世子贰师。盖典文衡也。十月。擢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丁丑。升为左。时大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5L 页
夫人年高九帙。公至诚荣养。虽隆冬盛暑。不废定省。朝谒之暇。必具冠带。陪侍左右。欢欣怡悦。大夫人平反一笑。然后退。一国皆称其孝。戊寅。丁忧。哀毁过节。 世祖遣近臣吊慰。赙赠有加。特停朝市一日。前此。妇人无停朝之例。此所以重公。示异恩也。及葬庐墓。不至私第。 上遣官慰谕。五十后气力渐衰。慎勿庐墓。 世祖将巡幸平安道。起复为领议政。留守京都。上笺辞。不允。又遣都承旨曹锡文慰解之。公固辞。御札曰。予之于卿。犹左右手。假如(此问多误)一乎否。安手执他。而有所接物。则否手其能自以为不安。而贻患于身乎。大义如此。不必多言。若不得。则将率百官。亲往起复。良相体此。公犹不就职。俄停巡幸。庚辰。服阕。 上引入内殿。天语温谆丁宁。疑至赐衣一袭。封蓬原府院君。辛巳。拜领议政府事,领艺文,春秋馆事, 世子师。壬午五月。以事谪砺山郡。未几召还。复封蓬原府院君。乙酉。命诸儒。分授四书五经。定口诀。公受尚书。议论通畅。多摭前儒所未发。戊子。 睿宗即位。南怡等。构乱伏诛。策勋定难翊戴功臣。我 殿下即祚。以公宿德耆艾。日仕政院。参决庶务。谓之院相。兼领经筵。辛卯。赐佐理功臣。寻以七十乞致仕。不允。壬辰。遣臣赐几杖。乙未。拜议政府领议政。至是。公三为首相。缙绅士大夫相与庆于朝曰。善人复相矣。公以盛满屡乞辞。 上曰。三公之重。非如卿老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6H 页
成。无以镇之。不允。公居庙堂。垂绅正笏。不动声色。屹如山岳。年俯九帙。朝廷耆旧。无出其右者。人比之宋丞相文彦博云。乙巳。固辞。封府院君。丁未。遘疾。 上命赐药饵。遣内医诊视。问讯不绝。正月戊辰。卒于正寝。享年八十有六。 上震悼。堕泪良久。进素膳。辍朝市三日。遣中使临吊。 上曰。蓬原家素清贫。凡丧葬所乏。具由辄闻。毋使有缺。赙赠倍加。太常昜名忠贞。闻公之卒。士林莫不痛悼曰。贤宰相亡矣。至于牛童马卒。莫不叹惜。公资性简严高迈。廉公正直。学问该博。文章典雅。笔法妙绝。为一代之冠。平生不事产业。虽位极人臣。居家索然。居官履事。明白正大。赠遗无所受。请谒不得行。人不敢干以私。友于兄弟。信于朋友。亲戚故旧。丧葬婚姻。无不赈恤。接人以恭。虽下士之贱。有来候者。必于门外送迎。天性然也。 世祖深加眷注。尝曰。予之敬卿。无异叔父。公如进爵。 上必改容下御座曰。此非君臣大义。乃展私礼也。仍宣谕在座群臣。公性不能酒。座上为设醴。必亲尝赐之。至年深。难于趋拜。或命免拜上殿。其尊礼敬重如此。公立朝六十二年。主试围者数十。掌铨衡者四年。三为首相。系国家轻重者三十馀年。居宠思危。克全终始。功名福禄之盛。今古无比。举国皆称道德之首。配清风郡夫人郑氏。承宁府少尹持之女。生三男三女。男长曰价。佥知中枢。次曰称。佥知中枢。次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6L 页
曰佸。中乙酉科。为议政府右赞成。女长适上洛府院君金礩。次适幼学崔直。次适佥正赵允璧。佥知娶郡事洪瑞从之女。生二男二女。长奏咸。主簿。次启咸。司正。女长适司果李克文。次适效力副尉尹俭。次佥知娶崔季谦之女。无子。赞成娶府使李紧之女。生一男。曰宗辅。奉事。女三。长适参奉李益禧。次适直长沈泂。次适参奉尹堞。上洛生五男。曰义童。佥枢。曰礼童。主簿。曰知童。佥正。曰成童。县监。曰利童。司果。女一。适宗室富林君湜。崔直生一男。曰淄。县令。女适部将尹超。佥正生二男。曰瑛。曰圭。生员。女长适生员李诗赞。次适郡守吕承堪。次适幼学朴亨性。次适通仕郎李长源。馀幼。曾玄孙七十有馀人。是年四月壬申。葬于广州之西芳桋洞癸坐丁向之原。夫人先公卒。茔城在西岗。相距不过百馀步。明年戊申正月。诸孤欲立神道碑。索铭于居正。呜呼。居正尚忍铭诸。居正中戊午进士。登丁丑覆试。皆出公门下。公之在集贤殿。居正叨参席末者数年。及公之三入庙堂。居正三为参赞。再为赞成。忝僚贰者亦将十年。攀附骥尾于公之德之风。获闻绪馀。服膺景慕。今则山颓梁坏。无复可仰。呜呼哀哉。铭曰。 天地絪缊。奎壁晶荧。公乃挺生。公又蜚英。光风霁月。豁乎心胸。泰山北斗。巍乎仪容。早际昌辰。风虎云龙。历事五朝。千载奇逢。践扬台馆。登金步玉。三长岩廊。四图麟阁。吁谟赞襄。经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7H 页
纶黼黻。以亭以毒。乃设乃施。何适不可。时措而宜。耆旧老成。潞国其人。功名终始。汾阳其伦。曰凤其祥。匪龟而神。人思柱石。国倚盐梅。何天不慗。遽尔山颓。魏鉴虽亡。汉砺可倚。曰忠曰贞。昭哉谥诔。有郁广陵。有截玄宫。有崇者碑。有声沨沨。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7L 页
左议政文僖申公神道碑铭(并序)
正统十一年岁在丙寅正月癸酉。议政府左议政寅斋申先生。以病卒于第。享年七十三。太常谥曰文僖公。有司供葬事如典故。三月某甲。窆于平山府金刚之原。壬申夏四月。配享 世宗庙廷。公讳槩。字子格。申氏系出春州。远祖崇谦。佐高丽太祖。勋居第一。赐乡平山府。世济其美。多达官闻人。皇曾祖讳仲明。登第。校国子博士,都官直郎。以公勋。赠兵曹参议。直郎生典理判书,宝文阁大提学讳諿。 赠吏曹判书。典理生宗簿令讳晏。 赠议政府左议政。于公为皇考。娶三重大匡门下赞成事任世正之女。以洪武甲寅四月己亥。生公。自幼嶷然如成人。公早鞠于外姑元氏。公年甫三岁。窗壁有画墁。元氏聚群儿诘之。群儿争辨。公独不言。指身长。长不及者果尺许。元氏异之曰。兴吾门者。必此宁馨也。年十三。始读书。有大志。力学不倦。年十七。中庚午进士,生员两科。癸酉。登丙科及第。平壤伯赵文忠公。一见大加赏异曰。公辅器也。乙亥。选授翰林。 太祖欲见实录。公抗疏论不可。 太祖止之。庚辰。拜司宪府监察。迁门下拾遗。历刑户二曹佐郎。出为忠清都事。俄知仁州事。秩满。除司谏院献纳。转至吏曹正郎。兼议政府检详。例升为舍人。由舍人。拜艺文馆提学。由艺文。判承文院事。癸巳。擢司谏院右司谏大夫。兼春秋馆编修官,知制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8H 页
教。公在谏院。见事风生。知无不言。请行各品署谢之法。物论多之。时政府署事。权在大臣。公上疏。极谏不可。辞甚恺切。 太宗亲读疏。顾左右曰。竖儒不识事体。妄言大臣擅权。公论卞不屈。大臣皆股慄。未几。罢议政府署事。甲午元日。 太宗宴 恭靖王于内殿。赐大臣宴于政府。内宴已毕。 太宗送 恭靖王于阙门外。政府方宴。动乐声彻御所。劾不敬。大臣启曰。臣等蒙君之赐。极欢为荣。谏官论以不敬。惶恐待罪。言颇侵公。宪府亦以为不可。上虽直公。重违大臣。遂遆公职。公以刚直。屡折大臣。时论韪之。 上常曰。槩有谏臣风。四月。擢拜礼曹参议。俄迁兵曹。冬。升嘉善。忠清道观察使。时狱囚七人。被诬逮死。人皆称冤。公乃平反雪之。人服其明。召拜汉城府尹。迁工曹参判,集贤殿提学。丁酉。以皇太子节日使赴京。八月。丁内忧。服阕。屡徵。以亲老辞。庚子。丁外忧。壬寅。 世宗召拜黄海道观察使。时一道饥荒。民多饿莩。公亲赍糇粮酒浆衣缠。出入闾落。以赈穷乏。民赖全活。甲辰。加嘉义。出牧晋州。寻以病辞。乙巳。以庆尚道观察使。召拜刑曹参判。以事贬江阴县。庚戌。拜资宪大夫左军都揔制。兼全罗道观察使。七月。移艺文馆大提学。仍带观察使。辛亥。拜司宪府大司宪。謇谔有宪臣体。迁中军都揔制,修文殿提学,世子右宾客。甲寅冬。以谢恩使赴京。乙卯春。加正宪。刑曹判书。寻以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8L 页
病辞。移中枢府事,宝文阁大提学。九月。复判刑曹。丙辰四月。拜议政府右参赞,知春秋馆事,世子右宾客。仍命修高丽史。六月。升崇政。赞成事。时婆猪江野人李满住。构边衅。朝廷方议处置。公上疏请伐。备尽筹策。 上深嘉纳之。 世宗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制礼作乐。修文偃武。朝廷大治。公在政府。上方锐意贡法筑城募民之事。机务悉众。屡召公内殿论事。公应对详敏。议论精切。 上皆依任。眷注日隆。旧制。三公狎班开印。赞成以下不与。至是。始命赞成。三公有故代行。又遣承旨。就第论事。盖宠之也。戊午。兼判吏曹事,世子二师。己未。进崇禄。六月。特授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领集贤殿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公谢曰。臣无汗马之劳。智略浅短。不堪重任。请辞。 上曰。此非予意。太宗遗教也。秋。掌别试。取崔敬身等十五人。庚申。加世子傅。辛酉。掌礼围。取李石亨等三十三人。冬。以雷变辞。不允。癸亥。以年七十辞。又不允。甲子夏。赐几杖。乙丑。进左议政。冬十月。遘疾。 上遣医疹视。珍赐络绎。众药不效。遂卒。讣闻。 上震悼。辍朝三日。赙赠甚加。王世子亦致赙祭。公之哀荣。可谓至矣。公天姿明敏。学问精详。端方有守。清介无华。自筮仕。备历中外。居官莅事。施无不可。在台谏。封章抗疏。有古争臣风。位长六卿。政务宽简。持大体。入政府。咄咄以国事为心。朝度暮思。献可替不。有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9H 页
大建白。言听计行。贲饰太平。公之为相。可无愧于古人者矣。居家廉洁。关节不行。平生未尝佞佛。丧祭一遵家礼。待亲戚故旧。出于至诚。仆隶有过。不加鞭笞。虽子弟。未尝见其疾言遽色。尝书言忠信。行笃敬。小心翼翼。对越上帝十四字。示三子而教之曰。尔辈宜当服膺勿失。余非曰能之。但士君子之心。当以此为的耳。为文。高古简洁。不喜词赋。自立朝以来。疏章奏议。前后数百。无点缀。皆切时务。但为功名政事所掩。人不暇誉矣。所著诗文若干卷。公先娶一室。卒无后。再娶郡事金可铭之女。封贞敬夫人。后公一年卒。附公墓右。生三子。长曰自准。忠清道观察使。次曰自绳。成均馆大司成。次曰自衡。司宪府执义。观察使娶护军李慎全之女。生三男。曰叔平。庶尹。曰仲平。曰末平。宗亲府典签。女三。俞浑。生员。郑仁昌。尹俊元。大司成娶宜山君南晖之女。生九男。曰叔权。郡守。曰叔桢。掌令。曰叔模。曰叔梡。曰叔桧。判官。曰叔彬。曰叔根。全州府尹。曰叔枝。参奉。女四。金锡祚。大护军。李敷。佥知。郭垠。潭阳府使。南宫瓒。监司。执义娶领中枢院事李顺义之女。生二男。曰锱。护军。曰铢。别坐。女牟阳都正。铭曰。
维岳降神。寔生伟人。猗欤文僖。为国荩臣。公有所蕴。公遇其时。大展厥才。乃设乃施。谏诤谔谔。古之遗直。匪躬謇謇。王臣之节。进宅百揆。功存纳麓。启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299L 页
沃献替。蔚有嘉绩。柱石其重。蓍龟其神。我思古人。鉴亡言存。升配 太室。昭哉厥勋。瞻彼平山。有蔚古坰。峨峨崇碑。沨沨厥声。谓我不信。请观我铭。
崔文靖公碑铭(并序)
星岳之气钟于人。而为英雄豪杰。盖长庚之精。峨眉之神。降而作命世之才。其文章。足以昭回云汉。衣被草木。其功业。足以黼黻王猷。扶植治化。利泽施于一时。声名昭于后世。如祥麟瑞凤。间世而出。宁城崔文靖公。其殆庶几乎。公讳恒。字贞父。朔宁人。皇曾祖讳忠。生润文。润文生士柔。于公为皇考。宽厚长者。年十八。连中己卯生员,进士两科。中壬午文科。历艺文,春秋,台谏,郎曹。至成均司艺。以疾辞。日以经史自娱。年踰八帙。康强无恙。教儿孙以诗礼。人皆曰。崔君长者。有大蕴。不大厥施。其兴也当在后嗣乎。配曰吴氏。宗簿寺事燮忠之女。以永乐己丑十二月壬辰。生公。公自髫髻。聪明绝类。知读书。能自刻励。淹贯经史。大有所得。善属文。浩汗发越。有作者气。先府君曰。吾儿骨法异常。终非小成者。天其或者大兴吾门乎。宣德甲寅。 英陵临雍策士。擢公第一。授宣教郎,集贤殿副修撰,知制教, 经筵司经。与修资治纲目,通鉴训义。止斋权文景公。深器之。以姊子妻之。每见著述。叹曰。吾东方文体萎薾。日就卑下。能以古文发扬振起者。必此人也。有衣钵当传之句。乃用范鲁公质古事。止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0H 页
斋亦甲午大魁也。 英陵开史局。 命臣郑麟趾等。撰高丽史。公亦与修。 显陵在东邸。 英陵选名儒补宫官。公首被简拔。为左司经。自副修撰。累转至直殿。兼艺文应教。 英陵初。制谚文。神思睿智。高出百王。集贤诸儒。合辞陈其不可。至有抗疏极论者。 英陵命公及申文忠公叔舟等掌其事。作训民正音,东国正韵等书。吾东方语音始定。虽规模措置。皆禀 睿旨。而公之协赞亦多。丁卯。中覆试第五名。授直提学, 世子右辅德。阶奉正。时英陵倦勤。 显陵监抚。书筵官掌出纳。公启沃献替。补益弘多。 英陵命臣金汶,金钩及公等。定小学,四书,五经口诀。居正亦与其后。每见诸君讲论同异。公议论发越。诸君咸推让之。 显陵即位。授司谏院左司谏大夫。辛未。进集贤殿副提学。撰修 世宗实录。壬申。擢承政院同副承旨。转至左副。 显陵陟遐。幼冲在位。国势疑危。公居左右宥密之地。周旋其间。出纳惟谨。癸酉。 光陵炳几靖难。公适直禁内。协赞之功亦多。升为都承旨。寻赐输忠卫社协赞靖难功臣之号。甲戌。拜吏曹参判,宁城君。阶嘉善。明年。迁大司宪。 光陵辅政。逆党挟前憾。潜结内竖。窥觎百端。虽事露伏辜。馀孽盘据。尚未剪除。公援据古义。劘切利病。陈数十事。皆蒙 允可。六月。 光陵即位。赐佐翼功臣之号。秋。丁内忧。丁丑服阕。除户曹参判。寻移吏曹。戊寅。升刑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0L 页
曹判书。又移工曹。阶资宪。 昌陵在东宫。开书筵。 光陵曰。辅养储德。非老成不可。 命公为宾客。冬。丁外忧。明年。 命起复。公三上书。请终制。辞甚恳至。不允。除中枢院使, 世子左宾客兼成均大司成。阶正宪。 光陵亲制训辞。授 昌陵。 命公注解。公逐条分注。节目详尽。又引诸儒之说论断。辞旨通畅。 上甚嘉悦。庚辰。升吏曹判书。阶崇政。癸未。迁议政府右参赞。明年。升为左。兼 世子贰师。 光陵尝叹东方学者。语音不正。句读不明。虽有权近,郑梦周口诀。纰缪尚多。腐儒俗士。传讹承误。遂 命臣郑麟趾,申叔舟,丘从直,金礼蒙,韩继禧及公与臣居正等。分授五经四书。考古證今。定口诀以进。 光陵又召会诸臣。讲论同异。亲加 睿裁。公在左右。每承顾问。毫分缕析。应对如响。皆惬众意。 光陵目左右曰。真天才也。丙戌。进阶崇禄。兼判兵曹事。公辞以兵戎机务。非臣迂腐所堪。言甚切至。不允。升左赞成。加辅国。丁亥。擢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春秋馆监事。五月。转左议政。九月。升领议政。兼领艺文馆,弘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屡以盛满辞。还封宁城府院君。戊子。 昌陵即位。加领 经筵事。初。 光陵 命公撰经国大典。刑户二典。已撰进。四典。未及告成。至是毕撰以进。 昌陵嘉之。 命刊以颁。今 上即位。图任老成。仍领 经筵事。日接顾问。尊礼尤重。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1H 页
庚寅。撰历代帝王后妃明鉴以进。辛卯。赐纯诚明亮经济弘化佐理功臣之号。是年冬。再入相。为左议政。兼 经筵春秋。撰 世祖,睿宗实录以进。 上赐鞍马褒美之。癸巳夏。大水。公以阴阳愆伏。责在三公。乞辞甚切。 不允。甲午夏四月。公稍违和。二十八日壬午。具冠带。将赴衙。暴疾。 上遣内医。赍药饵治疗。不效。遂卒。享年六十六。 上震悼。赠赙有加。太常谥曰文靖。是年闰六月壬寅。窆于广州治东丌岘巽坐乾向之原。自公之逝。朝廷士大夫。以至牛童马卒。莫不叹惜曰。正人亡矣。公性谦恭简静。端介无华。立身行己。常持正不挠。平居。虽隆冬盛夏。终日正冠危坐。不设惰容。虽造次。未尝疾言遽色。奉公守正。忧国如家。再入相。政务宽大。不喜更张。与人言。常先示退损。不自表襮。又不立崖岸自异。至如朝廷议论。临决大事。确不可犯。居家清白。关节不到。不迩声色。不事产业。淡如也。遇事。常加三思。立朝四十年。一不被公劾。自登第。至台辅。常兼馆阁。未尝一日寄外。慨然以斯道为己任。为文章。不蹈古人畦畛。自出机杼。大放以肆。雄豪富赡。如长江大河。滔滔汨汨。百折逶迤。势不能止。尤工于骈俪。屡掌文闱。得人甚盛。凡朝廷事大表笺。高文大册。皆出其手。华人每称我国表词精切。皆公所著也。 上方倚任图治。天不整遗。遽至于斯。可胜痛哉。公娶纯忠补祚功臣辅国崇禄大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1L 页
夫达川府院君徐弥性之女。封贞敬夫人。即居正之姊也。生二男四女。男长曰永潾。中壬午司马科。丙戌。文科。刑曹参议。次曰永灏。中丁酉文科。司导寺正。女长适掌乐院佥正郑涵。次适通礼院引仪文简。次适司仆寺判官李钧。次适社稷署参奉申铢。永潾娶大护军李孝林之女。生一男。曰秀英。后娶观察使朴健顺之女。生二男。曰秀雄。秀杰。永灏娶鸡林君郑孝常之女。生二男。郑涵生二男二女。文简生二男三女。李钧生一女。申铢生一男。皆幼。呜呼。居正尚忍铭公之碑乎。初公之归我家也。居正年尚幼。怜我早孤。耳提面诱。以击我蒙。及居正释褐登第。忝僚集贤者十年。又陪侍馆阁数十馀年。居正以不才。继公主盟斯文。以衣钵传一家。时人称之。我不敢当。公则无愧。呜呼。居正尚忍铭公之碑乎。铭曰。
天地絪缊。奎璧昭回。浑沦旁礴。寔生奇才。堂堂宁城。间世之雄。历事 五朝。遭遇显隆。践扬台阁。登金步玉。学问深邃。文章卓荦。上追屈宋。下友马班。曰苏曰欧。伯仲之间。论思广厦。晋接日三。尧舜其君。稷卨其心。再入嵓廊。三图麟阁。大展厥才。乃施乃设。经纶化育。以亭以毒。惟德之盛。惟功之懋。何哲之萎。何仁不寿。天夺其遽。一鉴云亡。虽则云亡。所存者长。天未丧文。典刑具存。刻此贞珉。昭示后昆。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2H 页
推忠定难翼戴纯诚明亮经济佐理功臣。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赞成。西平君。赠谥文靖公韩公神道碑铭。(并序)
呜呼。居正尚忍铭公之碑乎。居正年十五。游学宫。公弟于我三岁。年十二。头角崭然。读书通大义。亦来赴学。因与之托交。童稚情亲。非面也。心也。年虽长。交道不衰。居正侥倖先公登第。选入集贤殿。越四年。公擢第。又忝僚友。同居侍从。出入联裾者十有馀年。交谊益笃。私窃谓生我者亲。知我者公。公今已矣。呜呼痛哉。公之诸孤。泣请居正曰。知先君莫如先生。较德不朽。亦惟先生是望。居正泫然流涕。可忍铭诸。谨按。公姓韩。讳继禧。字子顺。韩本西原大族。远祖讳兰。三韩功臣。世济其美。有讳曰渥。佐高丽忠肃王。位冢宰。谥思肃。生清城君讳公义。谥平简。生重大匡右文馆大提学讳脩。文章道德。师范一时。谥文敬。生右政丞讳尚敬。谥文简。生咸吉道观察使讳惠。是公皇考。寿不满德。种德遗后。皇妣贞敬夫人成氏。亦昌宁著姓。判中枢达生之女。以永乐癸卯九月乙巳。生公。公生而颖异。性又端重。不妄笑语。动止从容中礼。屹若成人。稍长知读书。寝食忘疲。学日就。正统辛酉。中进士科。入胄监。以平日所得所疑者。质之贤师友。研精覃思。欲究底蕴。不得不止。由是。所见益高。所得益精。大为侪辈所推。丁卯。擢第。补承文院正字。俄选集贤殿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2L 页
正字。转至副修撰,知制 教。常兼 经筵官。再转至副校理。时 世宗。留意典籍。建藏书阁。购求中国四方诸书。充溢栋宇。公居常披阅。无书不读。博览广记。磊落载腹。人或比之世南秘书。平时公暇。朋僚盍簪。高谈异论。英藻遆发。公独端坐正色。手执一卷。目注心想。不左右酬答。一座严惮。非中有所主。心不驰于外者。能然乎。 世祖在龙潜。见公深器重之。乙亥。登宝位。眷注殊异。 怀简王在东邸。 上命公辅导。授 世子右文学。丙子夏。升左弼善。阶中训。冬。拜司宪执义。丁丑春。迁艺文馆直提学,知制 教兼春秋馆记注官。秋移通训。 世子右辅德。馆职如旧。及 睿宗继贰极。 上又命公。独于内殿侍讲。裨补弘多。戊寅正月。加通政。左辅德。二月。擢兵曹知事。俄升参议。九月。丁内艰。公早失先君。事大夫人笃孝。又能立扬。以悦其心。大夫人。因公贵封爵。又屡被内恩。一族荣之。及卒。哀毁尽礼。庚辰。起复。为承政院右承旨。辞不获。辛巳春。转至左。秋升嘉善。工曹参判。寻移中枢院副使。壬午夏。转吏曹参判, 世子右副宾客。一日。 上违豫。命公入侍。 睿宗年幼。凡属后事。一委于公。虽宗戚近侍。亦莫得闻。公亲调药饵。 圣体平善。宠赉稠重。癸未。授仁顺府尹。 上以公学问精邃。勤谨奉公。凡经籍典章。裒集纂述。委任责成。公日慎一日。中罹疾恙。滨死者数。 上甚轸虑。手制祈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3H 页
文祷之。病间。召见便殿。谓公曰。汝怜我心。我怜汝色。我尝病。卿尝救之。卿今病。我亦忧之。其忧之也深。故至不欲闻卿姓名。不图今日得见卿面。劳慰甚至。其得 圣眷如此。乙酉。擢吏曹判书。升资宪。公启曰。以臣不才。待罪铨衡。常开閤延访士大夫。品题人物。尚恐不能甄拔贤愚。况今设循资之格。严奔竞之禁。是使聋瞽辨声色。乞罢之。 上曰。诚如卿言。然王者立法。垂宪万世。使继卿者皆卿。则可。非卿不可。夏加正宪。公之在选部。注拟人物。一出至公。黜奔竞。抑侥倖。其所甄拔。皆一时名士。朝臣或有为子弟求官者。公不甚拒之曰。古人云。内举不废亲。子弟尚贤。则言之者非过。而用之者非私。苟以谓膏粱子弟。而稍存形迹。非知用人之大体者也。于是随其子弟之贤否。而用舍之。人服其度量。然不以私恩贷亲旧。门庭萧然。关节不到。物论多之。丙戌。加崇政。公以铨曹。政柄所在。不宜久窃招众谤。屡乞辞。 上曰。掌选重任。非卿不谐。其勿固辞。丁亥。移中枢府事。夏。逆臣李施爱。煽乱东北。杀节度使,观察使,守令。据吉州叛。又欲谋害在庭大臣。飞语 上闻。公名亦在其中。 上召引群臣。咨议处置。被告将相。皆就私第待罪。公独不知。随例而入。中官止之。公逡巡不敢进。 上笑谓公曰。卿来何后耶。命与群臣同议。仍留禁中。逾月遣还。公之忠诚。明白素著。故虽在危嫌之地。见信于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3L 页
上如此。自是常居帷幄。谋议赞襄。卒之元恶授首。一方宁靖。公之筹画。与有多焉。戊子八月。 上弗豫。召公入侍。越数十日。 上疾大渐。 世子侍侧。上谓 世子曰。平日。欲作如 祖训条章者授汝。今既不能。略举大槩。一曰。敬天事神。二曰。奉先思孝。三曰。节用爱民。汝其体念。毋坏我寡命。遂命公导扬末命于 世子。俯伏祗承。 上又谓公曰。知卿忠赤。命卿辅幼子。卿其不忘幼子。幼子亦岂忘卿。庶几相济。九月某甲。 上疾弥留。召公谕以内禅之意。公曰。此大事。勿烦 圣虑。以静调摄。 上厉声者再。命公取大宝衮冕授 世子。世子跪拜受。出御正门。受百官贺。翌日。 上升遐。自 上违豫。至于内禅。事机苍黄。公在宥密。周旋左右。咸中其宜。非公笃棐之忠。能然乎。一日。群臣会议 大行庙号。 睿宗。命公谕群臣曰。先王功德隆高。非一二字可既。欲上七八字。兼判礼曹朴元亨。议加二字。 上怒曰。谁立此议。沮败我意。群臣莫敢出言。公曰。臣奉旨不称。致有此议。臣实有罪。 上霁威。公之谦恭自损。类如此。先是。龟城君浚为都揔管。南怡为兵曹判书。密启浚宗室不宜典禁兵。南怡粗悍。不可授兵柄。 上嘉纳。即日皆罢。 睿宗初即位。怡等。果谋不轨。伏辜。浚亦废。策勋。赐推忠定难翼戴功臣铁券。封西平君。己丑春。加崇禄。冬十一月。 睿宗上宾。今 上入继大统。有定策勋。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4H 页
兼知 经筵事。辛卯。赐功臣号。曰纯诚明亮经济佐理。戊戌。拜议政府左赞成。公中年以后。疾病沉绵。形容消瘦。多时告谒。怡养精神。常自退挹。若无意于名宦者。其高风雅量。不可尚已。壬寅七月。病剧。累辞。封西平君。闰八月乙酉。卒于正寝。讣闻。 上震悼。辍朝市。赙赠有加。太常易名文靖。公资性简重。操履端纯。平生立志。毅然以古人自期。学问精诣。识见高迈。出乎辞气。发于议论者。明白正大。无纤毫瑕颣。居官履事。奉公守正。清白自持。与人语。先自退让。未尝表襮崖异。及临决大事。确不可犯。居家俭约。自奉甚薄。耳不听丝竹。目不睨粉黛。图书一室。淡如也。知遇我 光陵。千载奇逢。宠极而心愈小。位高而志愈卑。 列圣相承。眷遇之勤。有隆无替。公能砥砺名节。保全终始。呜呼盛哉。是年十月庚寅。窆于广州南村灵长山东向之原。与其贞敬夫人。同原异室。夫人。先公二十七年卒。夫人。赠户曹参判稽之女。生四男。曰士文。通训。江华府使。曰士武。通训。军器主簿。曰士信。宣略司猛。曰士介。朝奉。尚衣院别坐。女一。适天安郡守李永禧。庶子二。曰士粹。曰士俊。江华娶佥知金崇海之女。生一女。适迪顺副尉元畬。后娶赠茂松君恮之女。生一女。幼。主簿娶县监边保之女。生三男一女。男长曰承源。次曰连源。馀皆幼。司猛娶直长李钉坚之女。生三男。皆幼。别坐娶佥知李有仁之女。生二男。
四佳文集补遗一 第 304L 页
皆幼。天安生三男。曰昌仁。曰昌义。曰昌礼。女三人。一适幼学朴僖。一适奉事陈首允。一适检阅安瑭。元畬生二女。幼。昌仁娶副提学崔敬止之女。生男女。皆幼。呜呼。西平止于斯。居正尚忍铭诸。铭曰。
乾坤孕秀。星岳储精。寔生伟人。曰维西平。玉壶置冰。维公之雅。白璧连城。维公之价。公挺于人。威凤祥麟。公瑞于世。景星庆云。公廓胸襟。光风霁月。公探性理。天根月窟。公又遭遇。公乃显扬。显扬伊何。金马玉堂。遭逢伊何。麟阁云台。公乃设施。公展厥才。曰忠曰勤。懋功懋德。何天不憖。瘁我邦国。公盟带砺。公亡不亡。公有子孙。俾炽俾昌。有郁广陵。有截玄扃。有崇者碑。有沨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