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佳文集卷之一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四佳文集卷之一
 记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0H 页
无尽亭记
广陵之西。有梦村。距京城仅二十里。花山权公。卜地开别业。作亭其后。面圜圚俯关津。左右湖山。控挹千里。尽一方之形胜而有之。朝谒之暇。往复登临。以写夷犹之悰。扁曰无尽。索予记。居正曰。天地覆焘。包括无尽也。日月照临。明烛无尽也。雨露风霆。有无尽之气象。山川草木。有无尽之形状。四时相代。变化无尽也。百年相禅。古今无尽也。观乎阴阳屈伸消息盈虚之理。物与我亦皆无尽也。兄之所取者何在。予窃思之。江湖远于庙堂。朝市邈于林泉。兄遭遇 圣明。佐翼兴运。功烈记乎太常。声名昭于一时。践历华要。严笏 朝廷。若饫膏梁弃淡薄。无所事于宽闲寂寞之中。今则退食委蛇。一丘一壑。寓兴于无尽。何其盛哉。想夫终南苍苍。汉江滔滔。瞻魏阙而思君。望白云而思亲。思无不尽也。见稼穑之艰难。则思所以启沃乎吾君。闻田里之愁叹。则思所以施泽乎吾民。虑无不尽也。至若耕者蚕者。舂者织者。樵渔者。畋牧者。优游自适于畎亩之间者无尽。则吾心之所乐。亦随而无尽矣。自形自色。自飞自走。或潜或跃。或荣或樵于大化之中者无尽。则吾心之所感。亦随而无尽矣。岂嘲风弄月。可一言而尽乎。不知江湖耶。庙堂耶。膏梁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0L 页
耶。淡薄耶。思无不周。虑无不及。然后可与言无尽之妙矣。呜呼。苏子瞻。人杰也。赤壁一赋。万古风流。无尽一语。尽天地物我之情。然忠君孝亲。忧国爱民。稣子之所不及。而兄独得之。此无尽之所以为无尽也。居正有薄田数顷。比邻相从。兄之所得于无尽者。亦居正之所同乐也。他日咏归来之辞。歌窈窕之章。与兄凭高眺远。一觞一咏。当毕无尽之说。
风月楼重新记
平壤。三朝鲜,高句丽之故都。高丽氏置西京。又曰镐京。后设万户府。又改为平壤府。入 本朝仍之。府为西北一道之都会。其地广。其民夥。其俗醇。繁华佳丽。甲于东方。往往有仙踪灵迹。奇形异观。前代人物之风流。有足多想。是以缙绅士大夫之游宦者咸乐之。府之东北六七里。有楼曰浮碧。悬崖绝壁。下临无地。可以都诸胜而有之。然使华鞅掌之馀。非跬步可致。洪武辛亥。巡问使林侯始建风月楼五楹于广会之中。群山拱挹。长江逶迤。俯临池沼。上下天光。楼之胜。与浮碧齐名。冠盖宾客之来止。辄登临眺览。宾主献酬。从容自得。楼之胜又先于浮碧。而独擅名于一府矣。第其营搆岁久。颇有残缺。天顺癸未。光山金侯谦光。以监司兼尹于府。慨然有重新之志。鸠材倩工。方事经营。成化乙酉。今监司吴侯伯昌继来。侯早以文武之才。从事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1H 页
西北。掌其管钥。未几。入相银台。出按是道。吏民畏而爱之。政通化行。百弊俱兴。乃即楼之旧址。增大其规模。中立大厅。宏敞广豁。爽垲高明。左右有侠室。侠室之傍。又翼以别室。瑰伟清绝。比古尤壮。观者韪之。楼既成。居正适奉使来过。时方七月既望。明月正中。荷花盛开。红香霏霏。绿影粼粼。凭阑徙倚。俛仰古今。山川云物之精彩。百倍于前矣。侯觞予请记。夫楼之胜槩。名楼之义。牧隐先生记之详。予何容赘。予惟山林欤。皋壤欤。名区胜地。乃天地造物者之所秘悭。其或发天地造物之秘悭。为人物风流之胜赏者。则求之天下。亦不多得。岳阳一楼。名于巴陵。滕王有阁。侈于南昌。黄冈之竹楼。南州之黄鹤。是其杰然者也。不有创物者经始于前。好物者重新于后。则天地造物。无自而发其天机之妙。人物风流于天地之间者。或几乎彫谢矣。今平壤。为数千年王者之故都。风月一楼。山川胜槩。无让于向之所谓杰然者。则侯之事于重新者。亦可谓勤矣。美矣哉。昔滕王阁重修。韩退之记之。虽以退之之才之贤。以辞列三王。名留胜地为荣。顾以居正之不才。名继牧隐之后于之楼之胜。岂非幸欤。故不以文拙辞。乐为之书。
司谏院题名记
经曰。古者。天子有诤臣七人。春秋传。齐桓公有谏臣五人。举过者三十人。虽不名官。意亦尚矣。汉武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1L 页
帝始设谏大夫。秩八百硕。光武置谏议大夫。秩六百硕。厥后或置或否。唐制谏大夫。而上有散骑常侍。下有补阙拾遗。分左右。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其选始重。宋兴。大抵仍唐之旧。增损废置。间或不同。建炎以后。始制谏大夫。不隶两省。时相与论议。此后世名官之大致也。我 朝开国之初。仍高丽之旧。谏官皆属门下府。谓之郎舍。其员有左右散骑,左右谏议,直门下府起居注,内史舍人,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妙选一时才望门地俱优者任之。我 太宗二年辛巳。始置别局。以左右司谏为之长。秩正三品。次知司谏从三品。次左右献纳正五品。次左右正言正六品。俾专言责。不兼他务。恭惟列圣相承。任贤从谏。养慷慨敢言之气。膺是选者。孰不欲竭忠尽节。益砺蹇谔。以无负委任之意。居正承乏为右大夫。夙夜惧不称报。先是。壁上有题名记。备录先生迁次日月。第因岁久。残缺不可传久。谋诸同僚左大夫金公从舜,知院事宋公处俭,左献纳崔公泥老,左正言赵公孝仝,右正言李公淑瑊。小加修整。自国初迄今。题名者安散骑景俭而下总七百六十八人。噫盛哉。居正尝读司马公谏院题名记。后之人将历指其名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可不慎哉。先生之言尽之。复何言。庶以此为同列相戒之辞云。苍龙丁丑。
庆州倚风楼重新记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2H 页
岭以南。素称多名区胜地。居正少有司马子长之志。踰岭而商而善而星。历金,晋。访咸,密。抵于庆。庆即古之鸡林。而新罗氏故都也。山川秀异。云物奇绝。多有古贤遗迹。足以偿远游跌宕之气。第恨馆宇湫隘。虽有倚风一楼。四檐低垂。如坐甑中。使人闷闷然。壬午冬。奉使再至。府尹金公淡。邀予登楼。从容觞咏。予曰。滕王阁。天下之名胜。四海豪杰闻人才士。登临眺览者不知几人。乃得王中丞而重新。韩退之而作记。斯楼之修之记。当属之何人乎。金公莞然。越数载。馆宇重新。辛通判仲磷。倩予记。略书颠末归之。俄闻倚风楼又火。火而未新者再稔。丁亥春。李侯念义来尹。政修弊袪。谋所以重新。乃即楼之旧址。增大其规模。经营缔构。岿然为一道之壮观。继而得田府尹秱生,柳通判子滨。又加贲饰。功乃就绪。索记于居正。予惟物之兴废。物之理也。而其所以一盛一衰者。亦莫不关于时运。当新罗之初。天降异人。辟洪厖建邦国。君臣道济。仁厚为政。三姓相传。几一千年。卒能平丽合济。富有东土。此正唐史所称仁人君子诗书之国。足以想人物繁华之盛矣。敬顺王纳土降丽。如吴越钱王。自是或州或府或县。随时沿革不同。高丽之衰。岛夷侵轶。楼观灰烬。云物彫丧。读稼亭李先生记。可见当时之多故矣。 圣朝天地涵育。边陲妥帖百年于玆。庆地广民稠。物阜财殷。为东南府库之最。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2L 页
吏又得人。事无废堕。虽馆宇楼榭。亦皆一新。是宁知天之靳于前日者。乃所以待今日耶。今斯楼也。幨帷棨戟之巡临。骚人墨客之游赏。凭阑徙倚。俛仰古今。感故都之兴废。揽时物之推迁。夷然豁然。陶写性情。有古登楼作者之气象。此岂非大平之盛事。而物理兴废之机耶。呜呼。平壤。三朝鲜,高句丽之故都。山河人物之盛。与庆相为甲乙。牧隐先生。尝记风月楼。而居正记重新。稼亭先生记斯楼。而居正又记重新。以居正之不才。名继稼牧父子之名于东西二京。岂非幸耶。故不以文拙辞。而乐为记。
七休亭记
南郭先生。扁其亭曰七休。索记于四佳隐者。隐者曰。隐者以四名亭。尚不知四。又焉知子之休之七也哉。然休之义。可一言而尽。休者。退也。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四时之序。功成者退。天之道也。法天之道。功成名遂身退。人事之当然也。伊训曰。罔以宠利居成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盖言其休也。古之休。如留侯之引去。两疏之辞老。陶彭泽之归来。钱若水之勇退。是皆烛屈伸消长之理。明出处进退之几。顺天道而审人事者也。司空图。唐之名贤。见唐衰。终隐不仕。名其亭曰三休。曰量才。曰揣分。曰老瞆。是亦知止知足。明哲保身。数君子之俦也。孙昉。宋之达士。名其亭曰四休。曰饱曰煖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3H 页
曰过曰老。山谷黄先生。记之详。斯亦自分自足。自兴自适。未尝弊弊然婴于心。恋恋乎其外物也。今先生之所取者。有一于是乎。先生崭然头角。早出群贤。舍者避席。炀者避灶。蜚英声驰骏誉。如图南之鹏。扶摇羊角而上。行不知其所休矣。践历台阁。高视阔步。功名之方至而未艾也。富贵之来逼而莫遏也。如騄駬騕袅。腾骧九轨之中。势不能以自休矣。今则豸冠象笏。正色立朝。一出言一举足。皆有规矱。此可以挂冠拂衣。引去退休之时乎。先生怀奇抱瑰。大有施设。他日功成名遂。乞骸就养。优游晚节。乐以归休。则未必非先生之自许。而取以名于亭也。虽然休于休。不休于不休。乃所以为休。不休于休。休于不休。非君子处休之道。当揆之天道而沕合。审之人事而适宜。然后可与言休之道矣。先生矍然改容曰。三休四休之说。粗尝窃其绪馀。并七为扁。至于法天道。审人事。处休之大者。则微隐者。吾谁与归。敢问隐者之扁以四佳。何耶。隐者曰。先民有言。四时佳兴与人同。四时者。非春夏秋冬之谓乎。四时之序。功成者退。亦四佳之隐义也。先生辗然而笑。请书以为记。先生谁。司宪掌令孙舜孝氏。字敬甫。隐者谁。达城徐居正刚中也。
司宪府题名记
周礼。记御史之名。汉置御史大夫。位亚丞相。副曰中丞。属有御史。称其台曰御史。或曰兰台。又与尚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3L 页
书谒者为三台。唐复御史台。或曰宪台。或曰肃政台。宋沿唐制。御史台其属有三院。曰台院。曰殿院。曰察院。元亦有御史台。 皇明置都察院。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诸路监察御史。高丽初。称司宪台。又曰御史台。后复司宪。置大夫,中丞,杂端,侍御,殿中,监察。文宗增置判事,知事。忠烈朝。改称监察司。有提宪,侍丞,侍史,监察史。忠宣朝。始称司宪府。以大夫为大司宪。中丞为执义。侍御史为掌令。殿中御史为持平。监察御史为纠正。其后。台名官制亦不一。 本朝仍丽旧。曰司宪府。置大司宪一人。秩从二品。 世祖升正二品。执义一人从三品。掌令二人正四品。持平二人正五品。专掌纠劾言事。其属有监察二十五人。以他官兼之。 世祖朝。皆带本职。减一员为二十四。呜呼。御史之职。历代重之。其任重。其责大。其忧亦深。何者。御史得人。则君有过举。批龙鳞。抗雷霆。蹈斧钺而不辞。将相大臣有愆违。得以绳纠之。宗戚贵近有骄悍。得以弹击之。小人在朝。必欲去之。贪墨在官。必欲屏之。举直错枉。激浊扬清。正色立朝。百寮震摄。其责任岂不重且大乎。如或御史失人。君有过举。将相非人。 朝廷有阙政。 国家有遗事。若不闻不见。如有物塞其耳。有手掩其目。有钳缄其口。默默苟容。则虽全身远害。于职分何。于物议何。其忧也不亦深乎哉。祖宗以来。重台宪耳目之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4H 页
选。养慷慨敢言之气。膺是选者。孰不欲砥砺名节。思副德意乎。天顺癸未秋。居正以不才。承乏大司宪。未尝拾遗补阙。以裨 圣德。十一年于今。复叨重寄。浅技劣能。衰惫益甚。徒积危惧。一日。与执义玄公硕圭,掌令许公迪,金公自贞,持平金公润宗,安公瑚。论台中故事。旧未有题名记。近有台长有志者。得黄翼成喜以下二百二十馀人题名。然除授迁转岁月。未尽详悉。诸君稍修整之。属予记。夫官府题名。古也。至于宪府。其所关尤重。继自今峨豸冠。簪白笔。读是记者。曰某贤某佞。某忠某诈。善为法。而恶为戒。使牵裾碎首之忠。不独专美于前。而在位皆澄清慷慨之俦。则题名之补。岂曰小哉。予又闻。古者。工执艺事以谏。蚳䵷以士师谏。孟子曰。立乎朝。道不行。耻也。工与士师。非谏职尚然。况职乎谏者乎。职乎谏而道不行者乎。吾为是惧。谨书此。为同列箴警之词。且诏后来云。
友菊斋记
予与南阳洪侯。参同僚于成均。侯有宿德雅望。予甚敬重之。侯尝扁其斋曰友菊。语予曰。古之人有友菊者。渊明其人也。吾生千载之后。不见渊明。友乎菊。所以友渊明也。请子有记。予曰。天壤之间。草木花卉可友者非一。竹也节。松也操。梅于贞白。莲于通直。皆君子之所取。独菊乎哉。若尚友古人。则事业如伊,周。功烈如管,晏。遭遇如萧,张。文雅如王,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4L 页
谢。独渊明乎哉。古人论菊之德曰隐逸。是君子幽隐肥遁之象。柴桑翁。生不遭时。退托于花卉。聊以自适而已。非丈夫功名富贵有志当世者之所取也。侯早捷嵬科。多所扬历。出宰百里。利泽在人。入长国学。陶铸作成。又何事于飧英掇芳者之所为。而渊明氏之足友哉。然侯之为人。我知之矣。天性雅高。襟韵洒落。夙抱大才。不大厥施。而不以为戚。坐函丈。乐英才之教育。而不以为得。随其所遇。处之自若。恬然若淡泊寂寞之与俦。尝开一室。左右莳菊。朝退之暇。幅巾藜杖。寄傲闲适于其间。其必有所得者矣。观其幽姿逸态。凌霜傲雪。不与浮花浪蕊争竞于三春艳阳之时。落落晚节。耿耿自持。芬可揖也。芳可邻也。侯于斯时。舍此菊。复谁友哉。古之爱菊者。莫如渊明。侯举白浮黄。一觞一咏。悠然与渊明。接神交于千百载之上。不亦乐乎。孟轲氏亦曰。友一乡。友一国。友天下。又尚友古之人。侯则其人也。昔之人。有以渊明配孔明者。孔明之扶衰拔乱。隆功伟烈。非渊明髣髴其万一。然论者至比而同之。则非拘拘于事为之末。直论其出处之正。趣尚之高耳。非深知渊明,孔明者。能然乎。今若以侯不足友渊明。则岂知侯与渊明者哉。夫友者。友其德也。友其益也。友馨德。而因友古之贤如菊者。岂非侯之益友哉。予亦友乎莲者也。尝以净友名其亭。不知净之德益于我。如菊之于侯乎。子周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5H 页
子尝曰。菊之爱。陶后无闻。莲之爱。如予者谁。呜呼。渊明之后。自有其人。舂陵之后。岂无传其心法者乎。是以记。
牛溪堂记
大兴县西。有山嵯峨磅砖。盘纡数十里。曰凤岭。有水萦回澶漫。百折而西。曰泾川。岭之麓。有泉觱沸。㶁㶁然逢源不渴者。曰牛溪。溪之北。有洞窈深且廓。李侯之墅。都诸胜而有之。辟堂。扁曰牛溪。以为藏脩之地。环其堂。花蹊竹径。映带远近。前其堂有沼。莳以芙蕖。东有高丘。上甚坦夷。树以松桧橡檍。间以柹栗梨枣。远而望之。则群山缭绕。危青峭碧。拱揖竦跪。俯而视之。则大野盘回。黄畦绿塍。隐约微茫。至如四时之化。百物之变。烟云雪月之态。禽鸟花卉之异。可喜可悲。可愕可怪者。朝夕相禅。气象不一。侯日巾屦啸咏于其间。俯仰宇宙。揽物兴怀。翛然有出尘之想。遗世之志矣。常与山翁野老。提壶挈榼。往复相从。醒醉循环。乐亦无穷。天下之物。无能物于心者矣。侯来京师。语堂之胜槩。仍曰。予游宦三十年。才不通用于世。动必寡合于人。进寸退尺。龃龉独立。为退田庐。遂我初复(一作服)。名堂牛溪。虽因地号。意亦有在。牛可使力穑。溪可使润物。牛则任重致远。有君子之象。溪则泽世济民。有大人之德。是足以愧吾心。戒吾之无用矣。况牛之与愚声相近。而愚溪者。宗元之所以自号。予虽不见谪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5L 页
于时。而其无用于世。则与宗元一也。请子有说。予惟功名出处仕止迟速之机。古君子尚难处之。两疏之乞骸。李愿之归盘。仅见于千载之间。滔滔后世。患失乾没。遂有以来林下无人之诮。侯早登仕版。声名籍甚。佩鱼符。峨豸冠。足以大展厥才。敛而退藏。云富贵而屣功名。淡然无求于世。有江湖魏阙之思。其于士君子出处仕止之道。侯自视如何乎。如予者。头发种种。汨没利名。宁不视侯发一愧耶。其知诗人明哲之训。老子止足之说。然后始可与论侯矣。侯姓李。名绍生。字其益。以兼司宪执义告归云。
养性堂记
柒原尹君别业。距城东仅三十里。有湖山之乐。君每休沐而至。辄留数日。于东偏得地爽垲。辟堂数楹。敞户牖以纡其望。薄丹垩以昭其俭。乃取邹国之语。扁曰养性。属予记。观夫玆堂。北倚崇冈。南临巨川。春掇幽芳。夏延清飙。秋赏月而冬看雪。四时之景。不无可爱。若夫近则村墟丘垄。隐约微茫。如奕局然。而农讴樵歌络绎于其间者。皆可俯而窥也。远则西南群峰。危碧峭青。或朝或揖于轩窗几席之间。若玆胜槩。可取者多矣。独以养性为扁。其意岂浅浅者。而属予为记。夫性难言也。在圣门。惟子贡辈仅得闻之。其馀七十子。盖有所不及闻者。予岂敢易言哉。试以所闻而略言之。盖天以二五。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6H 页
化生万物。气以成形。理亦赋焉。其所赋之理之在人心者谓之性。仁义礼智是已。人之生也无智愚贤不肖。而均具此理。何曾有丰啬耶。彼愚不肖之不贤智若者。由能养与不养耳。然则如何。其惟顺而不害乎。呜呼。邹国之言。正吃紧为人处。而君能取以名堂。夫岂徒哉。吾夫子尝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仁者寿。今玆堂也。大畜之山。镇乎其北。则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之象著矣。习坎之水。走于其南。则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之状昭矣。君以仁智之资。游息于斯。观山之静。而益以养其仁。观水之流。而益以养其智。此岂游人闲士徒赏山水之乐。而玩物丧志者比哉。仁为四德之始。智为四德之终。之二者皆得其养。则养之之功。殆庶几焉。而向之所谓四时之景。与夫若远若近之胜于玆堂者。亦莫非为吾养性之助矣。将见养之之极。得其乐。得其寿。参天地。赞化育。亦可以驯致矣。虽然养之有要。曰敬之一字而已。请以是质诸君。苟有取焉。因以为记。
司宪府齐坐厅重新记
司宪府。即古之御史台也。其职掌论奏纠劾。治察百僚。不一其责。其责重。故其选亦重。府之长曰大司宪。亚曰执义。次掌令二。持平二人。属有监察二十四人。府之厅事有二。曰茶时。曰齐坐。茶时者。取茶礼之义。高丽及国初。台官只任言责。不治庶务。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6L 页
日一会。设茶而罢。 国家制度渐备。台官亦兼听断。履事惟繁。遂为常仕之所。然非正衙也。齐坐厅者。诹日大会。讲大礼议大事之地。其齐坐之仪。出入迎送。进退拜揖。节目详严。非他司会遇之礼之比。又采摭台中故事而兼用之。礼虽繁。然上下之间。隐然有警诫之意。厅处府之中。在西东向。厥位甚尊。厥势甚严。第因营构岁久。渐就彫毁。天顺癸未夏。居正承乏为大司宪。慨然有重新之意。薄书拘縻。未暇脩整。壬辰冬。复忝为长。一日坐于厅。同僚有语予曰。大司宪李公克墩。尝欲重新。始鸠材石。继而得韩大夫致亨,权大夫瑊。储备渐广。举而一新。正属今日。予虽乐闻其语。因懒拙喜仍循。又未遑及。甲午春。阳城李公芮代不肖。夏四月。全城李公恕长。代阳城为大夫。执义玄公硕圭,掌令李公琼仝,李公叔文,持平徐公赾,尹公惠。皆一时名望也。相与振台网。台中无事。以重新事宜闻于朝。获报。乃即旧址而经营之。扶其危而完其缺。稍加增损。措置得宜。栋宇之翼如也。帘陛之截如也。轩楹秩秩。门闼整整。表正宪度。岿然耸百僚之瞻听。功既讫。诸君以居正知事颠末。请记之。予惟人君。代天理物。不能独治。设耳目之官。以广聪明。恭惟列圣相承。垂意风宪之司。俾专绳违之责。今 上即位。厉精图理六七年于玆。大辟言路。明无不烛。聪无不达。士常以言获福。未闻以言受谴。诚千载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7H 页
一遭遇也。厅之脩。不于前日。而适当盛际。岂非有俟耶。使居于斯。食于斯。游息于斯者。建一议。吐一辞。其平如衡。其正如绳。其直如矢。能以蹇谔之忠。批龙鳞而不辞。慷慨愤激之论。触邪枉而远去。 朝廷清明。百度惟贞。则可矣。如或背绳墨。求毛疵。遇事合口。不豸不鹘焉。则岂不有愧于此厅耶。呜呼。御史者。责人者也。台中之评。人孰不畏。而人之评者亦曰。某忠某直。某回某佞。则是以责人者。而反受责于人。岂不深可畏也哉。庶以此为诸君箴警之万一云。
竹堂记
申侯叔胥。擢辛未科。选补成均学官。转至博士。出为文义,青阳二县。有政声。复入成均为典籍。时居正忝长本馆。一日。侯从容语予曰。叔胥别墅。在橻城之牧村。面势爽垲。左右湖山。聚一方之形胜而有之。环墅植以果树花卉。而竹居多。搆屋数椽。扁曰竹堂。叔胥少时。读书游咏其间。多得其性情。而酷好之。自游宦东西。虽不得朝夕相于。而吾竹之节之操之德。未尝忘于怀。今则年衰。宦情不笃。将告老还乡。所与友者。此君而已。请君有一言。居正曰。古之爱竹者多。晋有七贤。唐有六逸。友之如子猷。亲之如袁粲。蒋诩之开径。公叔之为所。乐天有记。杜牧有赋。杨廷秀著之文。苏子瞻论诸诗。皆无一语及性情。竹之资于人者亦多。杨州之筱荡为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7L 页
贡。渭川之千亩为侯。伶伦造律吕。苍颉制简策。至于工取之器。商取之货。大者中瓦。脩者中椽。为簠簋。为筐篚。为箭为笔。宜杖宜笥。无适不可。而无一语及性情。今子何脩而得其性情。又知夫所谓之节之操之德者乎。岂不以竹者其性直。直则不曲。其心虚。虚则有受。通而节为礼。理而折为义。具众美。仁之包也。宜于冬。智之属也。挺然特立。刚哉不屈。勇之象也。贯四时不改柯易叶。则贞哉其操也。傲霜雪以保岁寒。则确乎其节也。非凤凰不栖。非君子不友。则谓之非德。可乎。此则竹之性情。而古今知者鲜少。惟吾夫子闻其声。而不肉三月。则其真知性情之至乎。严夫有尚德之论。宽夫著邪正之说。庶几有得于圣人之微旨。濂溪周子尝论太极曰。静而虚。动而直。邹元方以竹之虚直。配之阴阳动静。斯盖先贤所不及。而发明性情。为尤切矣。侯。儒者也。格物穷理。其必有得于斯欤。然吾闻贵穷理。所以重力行也。淇澳之诗。卫人美武公之德。而终始以竹起兴。曾子于大学。引之以为道学自脩之目。子益加切磋琢磨之功。期至于至善之地。则斯竹也未必不为养性之助矣。若王元之所谓宜雨宜雪。宜鼓琴。宜咏诗。宜围棋。宜投壶。以为竹之所助。则吾不必渎告之。而子必有弛张者矣。
假山记
山林欤。皋壤欤。人之所处不同。则所乐亦不同。夫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8H 页
一丘一壑者。乃山林肥遁淡泊者之所乐也。若功名富贵于当世者。则圭组轩冕之荣也。声色狗马之玩也。凡所以悦耳目而娱心志者。无不如意。又何事于外乎哉。盖夔,龙不丘壑。巢,许不冠冕。势不能两全也。吾同年昌宁成侯。遭时显隆。位长六卿。然雅性冲澹。宅于西山之麓。环其园。茂林脩竹。奇花异草。皆胜观也。又得异石于衿阳。聱牙棱角。若蚀若啮。殊形怪状。实鬼劈而神划。采作假山于庭除。亦瑰奇可赏矣。居正尝造而目之。山之高可丈馀。环其趾亦可数围。山之气势。左右绵络。峭然而为峰。隆然而为岭。窈然而为壑。蓊然而为麓。乍低乍昂。纡青缭白。为状不一。又注水为飞瀑。为奔川。为泓池。池之脩广。亦不过数尺。水清沙白。毛发可烛。噫山之峙然也。水之融然也。不出跬步寻丈之间。而衡,庐,泰,华。洞庭,彭蠡之胜。一一呈态。吾疑造物者缩地脉。破神悭。恍惚移于斯也。侯语居正曰。予本膏肓山水者。人或诋予为好事。予尝患佳山胜水不在环堵之内。在荒遐寂寞之滨。必触龙蛇。捍虎豹。劳然后访。今予不移几席。不烦杖屦。髣髴湖山之景。宜于目。惬于心。好事之诋。在所不逭。居正曰。凡人之好物。皆出于天。出于天。虽吾之所好。吾不得而知之。吾既不得而知之。人何得而知之乎。盖谢傅之于东山。贺监之于镜湖。潘阆之于三峰。和靖之于西湖。好之已癖。夫孰劝之好之哉。若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8L 页
问好之之妙。虽谢,贺,潘,林。亦不得形言之矣。既无劝之好之者。而好之之妙。又难于形言。则岂非出于天乎。今侯之乐此乐。亦必出于天而成于性。宜乎不知者之诋子为好事也。然人之好物。有内外之辨。若外求之形色之末。而不内求诸性情之直。则徒有好之之名。无好之之实矣。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之好尚。必以其类。侯以仁智之资。观山之静。养其体。观水之动。达于用。内外交脩。体用俱全。则其好之也有非二三子之闯其涯涘也。昔苏明允作假山记曰。爱之敬之感之。吾于侯亦然。见山之胜而爱之。慕仁智而敬之感之。请书以为记。
终慕堂记
辛嘉善柱。字国干。辛氏。灵山大族。世居于乡。国干氏之考处置使公。躯干魁梧。武艺绝伦。为一时名将。叔父郡事鼎保。有武才吏干。尝宰数郡。以贤能闻。国干氏雄才胆略。有乃父风。兼叔父之吏干。物论重之。居正与郡事。同甲子初试。与国干氏。同丁丑覆试。是居正之于辛氏。通家分深。国干氏尝任边阃。敌人畏服。丁亥北青之战。蝥孤先登。尽歼凶丑。虽古名将。无以过之。 国家方倚重为干城。一日。国干氏语予曰。吾之别墅。在吾乡鹫峰下。有田园使令。可以供祭祀宾客。且安先茔于家北数百步之地。又有继母在堂。以予不才。谬蒙 圣恩。位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9H 页
望踰分。将乞退还乡。守丘垄。护松柏。岁时伏腊。亲拜奠扫。退而尽孝于继母。复有何乐过此。顷年。曾搆堂于后园。与垄相对。此吾遂初之所。请子名堂与记。居正曰。山林欤。皋壤欤。子之堂。岂无一二之可称。而志专在于守先垄。吾闻大孝。终身慕父母。请以终慕为名。予念子之于父母。犹万物之于天地。生成之德。未易酬报。是以古君子之于父母。生则致其敬。殁则致其哀。其致哀如何。见宫室。则思其所居。见车马。则思其所乘。书焉而思手泽。杯圈焉而思口泽。盖目之所接而思随之。思之所存。即亲之所存也。况丘垄为体魄之所藏。夫安得而不思哉。重以风雨霜雪之感人者深。则吾之思亲者。亦与之无穷矣。国干氏宁不于此而怵惕乎。又奉养继母。无异所生。其于事亡事存。亦无憾矣。扁以终慕。不亦宜乎。然闻君子之孝有三。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盖忠者孝之推。孝于亲。则必忠于君矣。又充而极之。施于有政。然后可以言大孝矣。国干氏年方强仕。为国长城。有国无家之时。又何暇于思退。而其所以思退者。实出于爱亲之至情。呜呼。国干氏。可谓能孝者矣。可谓终身慕父母者矣。今在功名急流之中。不可屑屑于进退。而他日为将为相。功成名遂。乞骸还乡。则可以偿此志矣。可以全三者之孝矣。然后亦知吾言之不诬矣。
五卫都揔府题名记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199L 页
国初。置义兴三军府。以揔兵政。后改为三军镇抚所。隶于兵曹。都镇抚五人。僚佐有镇抚十人。或十五人。或三十人。因时增损。皆以他官任之。掌率禁旅。轮番宿卫。遴选一时闻望者以授。后又改三军为五卫。曰龙骧。曰虎贲。曰义兴。曰忠佐。曰忠武。 世祖大王。留意军政。尤重是任。改镇抚所为五卫都揔府。专委军务。不隶兵曹。都揔管十人。秩正二品。或以从二品带者。则称副揔管。僚佐十二人。镇抚二。秩从三品。经历三。秩从四品。都事七。秩从五品。都揔管。则虽以宗戚三公之重。亦兼之。所以高其选而宠其任也。于是兵曹揔兵。政府揔军务。体统相维。而军政益明矣。噫。任愈重。则责愈大。责愈大。则忧愈深。总戎兵卫 殿陛。其任不既重乎。镇抚所。旧有题名记。始于戊戌。而终于乙酉。今更续丙戌以下。用传诸后。为是任者。可不思 圣上委任之重。宠遇之隆。益砺忠义。以报 圣恩。以无忝尔职于后世也哉。
公州聚远楼记
岘以南。山川淑气扶舆磅砖。为钜州者。惟公为第一。盖长白一脉。傍海而南。至鸡林。为圆寂山。西折遇熊津。缩为巨岳者。曰鸡龙山。水发龙潭,茂朱二县。合凑于锦。过永,沃,清三州。至于公。为锦江。折而为泗泚。㳽漫逶迤。入于海者。曰熊津。公为州。以鸡龙为镇。熊津为襟带。其为胜。可知也已。居正少游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0H 页
公城。登锦江楼。眺览之富。实惬前闻矣。而但距州尚远。非跬步可致。州之客馆湫隘。又无楼观可登。使人闷闷然。客馆东。有莲亭数楹。小可庚(一作夷)犹矣。而规模狭陋。不足快于心。予以是为一州之欠。往者。吾族侄花山权公体出牧于州。人有语予者曰。权公撤莲亭。搆楼于其东。事垂讫。而适岁歉。未及落成。岁癸巳。南阳洪嘉善锡为判牧。政脩弊袪。更卜地于东轩之东。移其楼改构若干楹。使华宾客之戾至。辄登临觞咏。州之云物精彩。百倍于前矣。侯今介礼宾寺正。金公首孙。求名与记。予曰。楼之胜非一二。而莫胜于聚远。盖远取诸胜。而聚之一楼也。登楼以望。则左右前后。映带湖山。凡上下数百里之间。田野之绵旷也。闾阎之比错也。津梁跋涉之险艰也。院宇行旅之间关也。耕者蚕者。樵者牧者。畋渔者。贩鬻者。人之生育往复者无穷。至如朝阳夕阴。四时相禅。雨露霜雪之变迁也。草木花卉之荣憔也。自飞自呜。自形自色。囿于形气之中者。气象不同。一举目而尽得之矣。呜呼。何其远之聚于楼如是也哉。登览之胜。又可既乎。然楼观之设。非直为游玩而已。使登斯楼者。望田野。则思稼穑之艰难。望闾阎。则知民生之疾苦。望梁津曰。何以利涉乎川也。望行旅曰。何以愿出于野也。见穷民生业之不一者。则思所以肉骨而燠寒。以至山川,草木,鸟兽,鱼鳖。莫不思所以祗若焉。于是远取于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0L 页
物。而聚之楼。聚之楼。而聚之心。此心常为之主。而触于耳目者。不足以搅吾之心。则于名楼之义。庶或近之矣。而于牧民者之责。亦不远矣。予与洪侯。有雅好之笃。且予前日有欠于州者。侯能举而张皇之。予可无言乎哉。侯尝牧广州。有惠政。至今民思之如父母。侯能移其理于公。公其有不理者乎。侯将秩满而还。侯虽去。而不去者楼也。然则公民之思楼。如甘棠之思召公。又何疑也。是可书已。
渔隐记
同年金侯汉生。自筮仕。扬历中外。声名藉甚。早休官。居于化岭之别墅。自号渔隐。索予记。居正曰。隐者之于渔。其学渭滨之载非罴。富春之动星象者乎。其或如缁帷之渔父遇宣圣。刺船而行。楚泽之渔父见屈平。鼓枻而去。离世独立者乎。抑如詹何之以芒钩引盈车。龙伯之以一钧连六鳌。奇怪其事其说者乎。隐者曰。不然。居正曰。渔之说。肇自上古。燧人氏教人渔。伏羲氏作网罟。舜渔雷泽。禹播鲜食。吾夫子取畋渔。系之离卦。孟轲氏亦曰。数罟不入污池。盖天下万物。皆吾与也。圣人养之有道。取之有节。皆所以裁成辅相之事也。于是有虞衡之官。禁民有制。鱼不满尺。市不得鬻。川泽之间。物得生遂。圉圉洋洋。于牣有跃。发天机自然之妙。而至理之象著矣。是以鱼跃于渊。咏于旱麓。鱼潜孔昭。歌于正月。子思子取之为中庸之费。而又为下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1H 页
学谨独之要。至如伊川盆鱼之说。亦有功于圣门。自世教衰。人日趋于嗜欲。有养鬻者。有竭泽者。有绝流者。违天时。害物性。又乌知夫道体流行之妙。裁成辅相之事乎。今隐者。读圣贤书。行圣贤事。宜深究圣贤爱民之心。体道之诚。能尽己性。能尽物性。致中和位育之功。其效至于信及豚鱼。鱼鳖咸若。则于渔之义。庶近之矣。若从事纶竿之末。欲合圣贤之道。犹临渊也。犹缘木也。不可与隐者道。隐者宜有所取舍焉。隐者曰。此隐者所以欲闻先生之绪论。请书为记。
默轩记
上人玄机。扁其轩曰默。索予说。予惟老子之言曰。玄之又玄。佛氏亦有三玄法门之说。盖玄者。道之至微。苍然杳然之谓。默者。言之未发。寂然空然之谓。是玄即默。默即玄也。夫一阴一阳。天之道。一语一默。人之事。是故。天之化生万物。春夏以长养之。秋冬以敛藏之。雷霆以震荡之。霜露以肃杀之。寒者温之渐。炎者凉之始。虚者实之本。损者益之基。无非阴阳动静相因自然之理也。人受天地之理之气以为心。方其未与物接。大虚自若。及其事与物接。动于言。形于外。喜者言扬。怒者言愤。逊者顺。而躁者急。悲者惨。而怨者郁。此所谓言者人之枢机。而枢机者动静之分也。是则或默或语。无非阴阳自然之象也。吾然后知阴不可独于阴。资于阳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1L 页
以为体用。静不可一于静。发乎动以为本末。吾曾闻上人之居枫岳,妙香。面壁坐忘。瞑目不语者数年。今则登选佛场。振法雷响潮音。声名震于震方。去年春。徕访予四佳亭。引之坐。接其词气。初若恂恂然不能言。及论大道。细若丝分缕折。而决若河之悬也。然上人自性寂照。物物不物之妙。有不可以言语尽之矣。然则前之默。乃所以不默。而今之不默。是真所谓默者乎。
虚谷记
去年春。上人六通。徕谒余言曰。将游妙香山。愿子有诗。余既诗之。今年夏。又徕谒余言曰。吾名六通。扁以虚谷。愿子有说。余曰。老氏书曰。致极虚。又曰上德。佛氏书有五通不死。六通无死无生之说。无死无生。亦一虚也。上人既得之矣。余复何言。然吾闻虚之义大矣。天覆乎上。地载乎下。不虚。无以囿群形。河海不虚。无以纳百流。山薮不虚。无以藏众疾。万窍至虚也。风荡之鸣。万隙至虚也。日月容其光。至于阴阳合散。屈伸消长。变化无穷也。而徕不见其形。去不见其迹。非虚则能然乎。今上人面壁默坐。空然寂然。虚舟其心。天下之物。无一婴之。其虚也至矣。去年。游枫岳。前年。游妙香山。今复再游枫岳。东西南北之自在也。而无滞形拘迹。则东西南北。亦一虚也。而上人之心迹。与之俱虚矣。上人之扁以虚谷。意可知矣。余复以吾儒之行之切于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2H 页
身者言之。人以眇然邈然之身。处于大虚之间。宰万物而不动。妙万物而不滞者。皆本于此心之虚。心者本虚。虚故灵。虚故具众理而应万事。虚以存之于至静之中。灵以待之于既动之后。体用相须。表里无间。则其效至于位天地而育万物者矣。况事物之理。有虚则有实。易咸之象曰。虚以受人。盖虚则受。受则益。益则实矣。然则虚与实。非二物也。先儒曰。彼之虚。虚而无。此之虚。虚而有。有者。实之谓。无者。空然寂然之谓。此吾道与师道之分。而师亦知夫二者之说乎。子韩子尝病世之能文之士之于释氏。不以圣贤之道引而进之。徒举浮屠之说渎告之也。余学韩子者也。拳拳以吾儒之说申之。在师择而行之耳。苍龙乙未。
海州客馆东轩重新记
海为关西之钜州。州。高句丽之内米忽。新罗景德王。置瀑池郡。高丽大祖以郡南临大海。始名海州。成宗置十二牧。海居其一。寻改节度使。称右神策军。显宗改为安西大(衍字)都护府。睿宗又升为大都护府。高宗复置海州牧。恭悯王二十二年。倭寇入侵。剿杀守宰。邑吏不救。于是降州为郡。寻复为牧。其旧号曰大宁。或曰孤竹。州有大首岬,小首岬,延平,龙媒四岛。其地广。其民夥。土田之饶。物产之富。为诸州最。官于是者。务烦事剧。非有剸治盘错之才。未易莅也。 朝廷遣官。每难其人。成化十一年乙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2L 页
未春。李侯念义出牧于玆。下车不数月。政大理。民乐为用。公慨然有脩举废坠之志。客馆有东轩。洪武戊寅。牧使金公怀鍊所搆。岁久颓圯。公谋诸通判禹公赞。以重新事宜闻于 朝。获俞。因旧址增大其规模。栋宇屹然。丹雘炳如。经始于八月初旬。至十月而告讫。观者韪之。丙申春。居正出使鸭绿。再遇李侯于凤山郡。属以作记。且言曰。州之镇曰龙首山。嵯峨崷崒。北连牛耳,佛足两山。气雄势壮。磅礴数十里。轩之东三里许。有首阳山。上有夷齐台。松桧搀天。森如玉槊。又有薇蕨。肥软异常。二里许。有广川。广可百步许。底有白石。铺如簟席。水绿洁可掬。鱼之美者。曰鲈曰鲫。千百为队。洋洋圉圉临流俯视。屈指可数。可钓可叉。可罥可网而取也。角轩少迤而北。有台高丈馀。有两楠树。茜葱蓊郁。层阴布地。可坐数百人。又迤而西北。有三槐亭。其为胜。与楠亭相甲乙。其南有沼。莳以芙蕖。红香绿影。映带左右。前其轩。有浴室数楹。浴室上下。皆凿新池。广袤各十馀丈。植莲种鱼。上池之水㶁㶁。循阶除入于下池。浴罢凭阑。夷然豁然。可以涤烦襟而消酷暑矣。轩之傍。又有一楼。高明爽垲。使华宾客之来止。必觞咏于斯。此一州形胜之大槩。而都诸胜者。吾东轩也。请子少张皇之。居正闻而叹曰。有轩之胜如此。久癈不脩。岂非大欠耶。今得贤判牧,贤通判而得新。喜可知也。世之尚论者。皆以谓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3H 页
官廨之脩否。不系于守令之贤否。是大不然。上古无宫室。穴处野居。圣人取诸大壮。以营宫室。况官廨者。非吾私有。接宾客。尊王人。以严官府。是乌可因循苟且。弊弊焉坐视不治乎。予观今之守令罢软迂阔者。虽簿书文字。尚懵然罔措。又遑暇于脩举癈坠乎。脩举癈坠。实贤者能者之事。吾于两使君。益信之矣。然海州山水之胜既如彼。官廨之美又如此。吾恐居于斯息于斯者。有流连玩愒之弊。夫如是。则官廨之修。适足为妨政害治。玩物丧志之具矣。其可乎哉。是宜本之以仁心。达之于仁政。使民有道。不夺农时。本末俱举。然后庶几得之矣。呜呼。圣贤之于春秋。凡所兴作必书。何也。重民事也。劳民动众。时屈举嬴则贬之。不伤财。不违时则褒之。今侯此举。在春秋之例。当特书而褒美之。予可无言乎哉。是以记。
成均馆尊经阁记
恭惟我 太祖康献大王。受天景命。建邦设都。立庙学。亟修文教。 太宗恭定大王。诞承丕绪。重新学宫。增修大成殿。跻郕,沂二公于配位。升子张于十哲。又命词臣。撰碑竖之。贲饰文治。 世宗庄宪大王。右文兴化。教育作成之效。有光前烈。 三圣相承。缵而成之。今我 殿下崇儒重道。高出百王之上。即位之三年辛卯春二月乙酉。用大牢。冕服圭璋。 亲祀宣圣。仍御明伦堂。引文臣二品以上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3L 页
及馆官。横经问难。且赐酒帛。馈诸生酒馔。又命开科取士。冬十有一月。 上语左右曰。今布列朝著者。皆纨绮子弟。不学无术。国学生必有通经史。识治体。才堪任用者。其令本馆荐举。本馆荐进士安良生。 上优秩用之。四年壬辰。 上命左议政臣崔恒,判中枢院事臣李石亨,吏曹判书臣成任,参判臣李芮,咸从君臣鱼世谦等。轮日仕本馆。与礼曹兼判书臣申叔舟,判书臣李承召,同知事臣洪敬孙,臣林守谦,大司成臣权纶。暨臣居正。时相聚会。讲论经史。训诲诸生。屡遣近臣。赐酒馔。六年甲午。命修泮宫。筑石以环。如壁雍旧制。七年乙未春三月丙寅。 上备礼仪。谒宣圣。遂坐明伦堂。亲策取士。是年。左议政臣韩明浍献议。请建藏书阁。 上允之。命立阁于明伦堂北。阁既成。赐内藏五经,四书各百件。又谕典校署及入道。随书板所在。打印装潢以送。于是经史百家诸子杂书。并前本馆所储。无虑数万卷。令司艺,学正各一员掌出纳。馆官诸生。咸蹈舞相庆。欲侈 圣赐于无穷。属居正记。居正窃念。我本朝自 祖宗以来。建极作则。设学立师。仁涵义育。殆将百年。我 殿下嗣位之初。祗承成宪。再幸泮宫。严祀宣圣。凡所以崇化砺贤。兴学养士者。无所不用其极矣。而犹虑经籍鲜少。观览不博。特 命建阁。名曰尊经。其曰尊者。盖尊敬奉持之谓。呜呼大哉。圣人之言乎。臣闻天地至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4H 页
神。非雨露风霆。罔以成功。斯道至大。非圣君明主。罔以兴化。人性至善。非读书穷理。罔以就器。况大学。贤士之关。而斯文根本之地。经者。载道之器。而道者。圣人之心。可不尊是经以究圣人之心。达是经以行圣人之道乎。师儒而体此。则书无不读。理无不通。而训迪明矣。贤士而体此。则穷理尽性。明体适用。而将大有施设矣。圣人培养人才。扶持世道之机。孰有过于此者乎。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盖言文王作人之盛。以臣观之。我 殿下作人之盛。夫岂多让于文王哉。居正章句劣能。忝长本馆。目睹盛美。不可闇无撰述。谨书以为记。
玺书褒奖记
班孟坚作汉史。以王,黄,龚,召。为循吏之首。宣帝未尝不致意于吏治。或玺书褒奖。或增秩赐金。或召还为卿相。居正慨然慕汉家吏治之盛。君臣相得之深。尔后数千载之间。旷焉无闻。幸于今复见之。吾同年尹侯孝孙。早历清显。久典南宫。以知礼闻。一日。以亲老乞辞。 命尹全州府就养。侯既之任。推其孝友于家者。施于有政。又推其恺悌父母之心子其民。民亦父母之而爱慕之。仁恩旁达。既骨者肉。无襦者裤。况全为甄氏故都。遗风馀韵。尚有存者。俗未必尽淳。人或有骄悍。其为理。不无轇轕丛脞者焉。侯能明以照之。宽以抚之。安静不耰。有古循吏之风。全乃居正姻乡。乡之父老子弟。有来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4L 页
见我。啧啧谈侯之政不置。居正每叹曰。予知侯有台阁之器。廊庙之量。至其熟于世务。老于吏治。恢恢乎盘错者。则不知如是其有裕也。他日抱负设施。可易量乎。未几。 圣上闻侯治绩为一道之最。下谕书褒奖。温醇丁宁。又赐表里一袭。宠恩稠重。侯俯伏拜嘉。蹈舞激昂。以耸动南州之观德。及考满。召还为工曹参判。寻移刑曹。又出为庆尚道观察使。莫非所以历试大用之地也。侯尝欲侈 圣赐。装潢谕书为一轴。示予求一言。呜呼。古今天下。非无人乎循吏。特患无思治砺贤之主。非无思治砺贤之主。实无循吏之真者存焉。此所以君臣相得。旷世难遇。仅一睹于隆汉。而再睹于盛时者也。然尝观书。称帝尧之德曰。在知人。在安民。 圣上有知人之哲。安民之惠。故举侯于在廷之臣。而授侯以抚字之寄。侯果能思 圣上简畀之重。以致安民之效。况 盛朝之考绩黜陟者。又复唐虞之盛。彼区区汉宣。复何拟于今日。而居正之望于侯者。又岂止王,黄,龚,召而已耶。侯其念哉。苍龙丁酉。
孝友亭记
吾闻龙驹之东。有南谷。高丽季。有李先生讳释之者。休官归隐。种德遗后。有二孙。长曰宗俭。佥知中枢。季曰宗谦。军资判事。两先生皆年未衰耗。谢簪笏。偕徕家焉。佥枢扁其轩曰双溪。判事亦号以嵓谷。伯仲氏分居谷之东西。一丘一壑。淡如也。吾同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5H 页
年金孟子进。亦居南谷。尝语居正曰。南谷别墅。李氏青毡。有山窈然。有水冷然。有宅一区。有田百顷。桑麻粳稻之多获也。鱼鳖茹蔬之足用也。至如泉石花鸟。风雨雪月。凡可以娱心悦目者。不可一二言也。伯仲氏自适其适。无慕乎外。尝于双溪之傍。搆亭曰孝友。伯仲氏山冠野服。白须红颊。日杖屦于其中。吟哦谈笑。其乐嚣嚣然。时率亲戚子弟。讲读诗礼。吾伊灯火。其乐油油然。至如岁时伏腊。会乡党父老。壶樽棋博。扶携酩酊。其乐亦无穷矣。两先生风流高致。一乡慕之。求之于古。当不减汉之两疏矣。子进之为人。识见高明。一言可信。居正闻子进之言。尤慕两先生之高风焉。间者。双溪已逝。嵓谷独存。双溪之子仲浩氏。寿嵓谷于斯亭。乡党宗族皆会。嵓谷有诗。诸君多和之者。驾洛许子述氏。略序其事。今仲浩氏使人求予文。予曰。天之生人。皆具五德。而仁为首。仁之道。孝友为首。是孝友者。百行之源。万善之端也。是以成周以德行取人。而孝友居先。先儒释孝友之意曰。善事父母为孝。善于兄弟为友。双溪之取孝友名亭。夫岂徒哉。李氏世居南谷。伯仲氏承先人之诗礼。念先人之田庐。急流勇退。同赋归徕。见花树曰。某花某树。吾先人之种艺也。见山水曰。某山某水。吾先人之登眺也。见宗族曰。某兄某弟。吾先人之支派也。见乡党则曰。某老某丈。吾先人之耆旧也。一言一行。皆念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5L 页
及先人。其孝也至矣。伯仲氏金昆玉友。埙唱篪和。虽轼,辙,机,云。亦莫过之。其友也至矣。今双溪虽逝。而仲浩氏能尽诚敬于先垄。又尽犹子之孝于嵓谷。退与诸从兄弟。怡怡愉愉。壸觞宴乐。歌常棣而咏鹡鸰。李氏之孝友。其有既乎。将善继善述。移孝为忠者。胥于南谷焉出矣。呜呼。成王命君陈。而首称孝友之美。吉甫赞张仲。而先歌孝友之德。盖孝友者。非功名爵禄之比。皆人之实德实行。何可以虚誉为哉。居正既信子进之言。兼采驾洛之序。作孝友亭记。戊戌。
江陵府云锦楼记
江陵府。本濊国之遗墟。汉置郡为临屯。高句丽称河西良。新罗称溟州。高丽初。置东京。后或称河西。或称庆兴。忠烈朝。改今名。江原一道之巨府也。地滨海。多奇胜。往往有神仙遗迹。号曰临瀛。盖拟之蓬瀛云耳。其俗清简。人心淳古。成化丁酉。府相李公。来莅于玆。不数月而政大理。客馆东。旧有楼。曰云锦。癈而不修者十五六年。公慨然有重新之志。稍移东北隅改构之。岿然出于群屋之上。楼南有池。莳以芙蕖。池中有岛。岛上种竹。其为胜槩。可谓奇伟特绝者矣。一日。侯之贤嗣副正德崇。传侯之命。索予记。予惟吾东韩山水之胜。关东为最。于关东。江为第一。尝读稼亭李先生东游记。谨斋安相国瓦注。乃知江之最胜者曰镜浦台。曰四仙峰。曰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6H 页
寒松亭。曰石灶。曰石池。曰文殊台也。而前辈风流。因亦可考矣。寒松琴曲。传之中原。朴惠肃,赵石涧镜浦之游。至今为胜谈。胡宗旦之沈碑。亦落落奇伟。居正职事拘縻。未暇一访。东望临瀛。徒费卧游之兴者有日矣。今承命。乐为之言曰。余闻楼之高。轶埃溘而凌风雨。楼之大。可坐数百人。登而瞩焉。则控扶桑。挹晹谷。枫岳在背。五台居腋。海上群峰。攒青蹙碧。出没于烟霞奥霭之间者。如发如缕。至如朝晖夕霏。四时之禅。百物之变。千汇万状。不可以一二言矣。而独揭以云锦。何哉。尝见苏子瞻荷花诗。有天机云锦之语。意者其取诸此乎。吾想其池水涨碧。荷花盛开。红香绿影。映带缭绕。风者雨者。月者露者。净而植者。清而远者。奇姿异态。气象不同。论其德。则中通外直。君子之象也。而子周子之说。尽之矣。然则游于斯。息于斯。陟降于斯者。非特杯酒玩愒也。亭亭净友。亦可以观物。而取诸身矣。既观物取身也。则岂止净友而已耶。仁者乐山。而知者乐水。向之所谓镜浦也。寒松也。四仙也。枫岳也。五台也。凡其与目接。与心谋者。莫非仁智之用。而为吾养性之助矣。侯之建斯楼。夫岂徒然哉。然居正目不睹而强言之。不亦近于诬乎。他日。傥得身闲。遂吾东游之志尚。当招黄鹤。抉白云。登楼作赋。以毕吾说云。李侯名慎孝。字自敬。全城望族。累典州郡。以循良著称云。苍龙戊戌。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6L 页
振威客馆重新记
振。小县也。处三道枢辖之中。使华宾客之往来。蹄毂相磨。残民弊吏。仆仆焉困于送迎。为其守者。方病于馆待。又何暇于他事哉。是以客馆。湫隘垫露。因循不治者有年矣。成化甲午。延安李侯来守。抚字政成。凡百措置。亦游刃馀裕。慨然有重新廨宇之志。乡老前县监崔确,闵谊,部将崔哲锡,都事崔润身等。各捐己财。以佐其费。于是募游手。鸠材陶瓦。因旧址。增大其规模。经营缔构。凡立大厅五间。东轩二间。皆有 后楹。上房二间。翼之凉燠二室。承以廊庑。缭以垣墙。丹雘亦新。岿然为一邑之壮观。侯之弟成均司成淑瑊。求予记。予惟长民者之能尽其责。难矣。号清简者。例失之迂阔。事盘错者。多失于烦扰。迂阔之弊。视官廨如籧庐。坏而后已。烦扰之弊。夺天时。伤民力。劳然后止。清简而不至于迂阔。盘错而不归于烦扰。非豪杰有用之才。不能也。闻侯之为政于振。今六年矣。专尚淡泊。若无事于营为。而积年未修之官廨。一朝改观。侯之剸治之妙。何如是其神乎哉。其视盗清简之名。优游玩愒者。知何如耶。长民而能尽其责。如侯者。可易得哉。古人云。凡州县。得贤守为难。幸而得贤守。能兴事为难。虽能兴事。而得后人不癈坏又难。但未知嗣侯者。能勿辜前政。而不废坏也哉。侯秩满将还。县之父老。谈侯之德不置。欲寓去思于记。有语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7H 页
予丁宁者。故并书而归之。苍龙己亥。
新昌县拱北亭记
茂松尹相国。语居正曰。新昌守赵君愉。构新亭。扁曰拱北。索记。幸子有一言。予念丙子夏。自西原之公城。道所谓新昌。而过之。太守金同年慄。迓于道。时方酷热。小坐树阴叙酌。仍访为县之略焉。金曰。县地狭而人寡。土瘠而产少。吏黠以顽。民嚣且讼。慄无盘错之才。但勿扰而已。予曰。古人云治小邑。如烹鲜。君之为县。庶几得体矣。使继君者。心君之心。政君之政。夫焉有不理者乎。予因行迫。遂告别而去。后数载。之湖南。道于是。太守尹斯文壕。邀于路觞之。讯其为政。犹吾金同年也。又予行迫。未暇历访。心窃自怪居正之于此县。无夙昔之缘者然也。向闻赵侯之为政。勤而敏。简而要。不好烦其令。而民安其业。勿亟民而民乐趋事。官廨亭榭。焕然一新。予思其人。慕其政。不亲睹其邑。则与金同年,尹斯文所曾商略者。未尝不往来于怀矣。今赵侯之构亭。茂松之属记。独勤于予。是前日天之再靳于予者。正俟今日也。敢不乐为记。予惟台榭之建。非所以事玩游。乃尊王人。接宾客。导宣堙郁也。其曰拱北。则非但止于是。使登眺于是。觞咏于是者。瞻望魏阙。指长安于日下。未尝一饭忘君。深得春秋尊王之义焉。夫春秋。褒善贬恶之书也。尊王室则书之。重民事则书之。赵侯此举。役不烦民。时不
四佳文集卷之一 第 207L 页
举嬴。而尊王又如是。在春秋之例。当大书特书而美之也。如予忝局文翰。虽欲不书。得乎。若山河邑居之形胜。未尝一目。安能张皇乎哉。予有薄田一顷在平泽。他日。倘乞骸归老。当一造其亭。以毕其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