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贞斋逸稿后叙 第 x 页
贞斋逸稿后叙
后叙
后叙
贞斋逸稿后叙 第 50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8A/ITKC_MO_0048A_A008_507L.gif)
夫有道者必有言。有言者必有文。由百世之后。仰百世之前者。莫如文。则信乎文者载道之器也。盖当丽季恭悯朝。群哲骈肩而起。如李牧隐,郑圃隐,贞斋先祖及朴潘南,金惕若斋,李陶隐诸贤。俱以道德文章。冠冕一世。而倡学成均。教授诸生。以启我五百年文明之运。有功于世教。岂有量哉。不幸当革命之际。圃隐死牧隐放。先生退而晦迹。其事迹虽不同。而罔为臣仆之义则一也。呜呼。先生平日在朝陈谋之辞及与诸贤唱酬者。想应不鲜。而世代浸远。屡经兵燹。不得见当时懿迹之全。识者恨之。惟恐愈久而愈失。与四从弟演性。广考古籍。捃摭于高丽史及诸家集中。编为一卷。若曰诗曰文曰疏。皆先生之手泽也。口唾也。则有道者有文。斯可信矣。欲观先生。观于此以推其馀。则庶可见先生当日气像矣。何必多乎哉。今此刊役。幸在衰病未死之前。故忘其孤陋。妄加数语。以寓敬慕之意万一云尔。
癸亥冬十二月上浣。十八世孙演厦。谨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