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附录
附录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1H.gif)
皇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七年(高丽恭悯王二十三年)甲寅 四月己亥。先生生于松京 洞之第。先生生而气质清粹。容貌端毅。人皆异之。
乙卯(先生二岁)
丙辰(先生三岁)先生早鞠于外姑元氏。其游戏举止。皆异于凡儿。嶷然如成人。人无不异而奇之者。时于窗壁间有画墁。元氏聚群儿而历问之。群儿争辨。先生独不言。指其身长。长不及者果尺许。元氏异之。叹曰。佗日兴吾门者。必此儿也。
丁巳(先生四岁)
戊午(先生五岁)
己未(先生六岁)
庚申(先生七岁)
辛酉(先生八岁)
壬戌(先生九岁)
癸亥(先生十岁)
甲子(先生十一岁)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1L.gif)
丙寅(先生十三岁)始读书。博学力行。慨然有大志。孜孜不倦。
丁卯(先生十四岁)
戊辰(先生十五岁)
己巳(恭让王元年先生十六岁)自是文学大进。坟典子史。无不通贯。
庚午(先生十七岁)中生员,进士两科会试。
辛未(先生十八岁)
壬申(我朝 太祖康献大王。即位于松京之元年。先生十九岁。)
癸酉(先生二十岁)中文科丙科及第。平壤伯赵文忠公浚。一见公大加赏异。以公辅器称之。
甲戌(太祖大王。定都汉阳。先生二十一岁。)撤松都旧庐。改创于汉京之贞陵洞。遂家焉。
乙亥(先生二十二岁)选授翰林。 太祖大王欲见实录。公疏论其不可。遂 寝命。
丙子(先生二十三岁)
丁丑(先生二十四岁)
戊寅(先生二十五岁)
己卯(恭靖大王元年。先生二十六岁。)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2H.gif)
辛巳(恭定大王元年。先生二十八岁。)
壬午(先生二十九岁)
癸未(先生三十岁)
甲申(先生三十一岁)
乙酉(先生三十二岁)
丙戌(先生三十三岁)
丁亥(先生三十四岁)
戊子(先生三十五岁)
己丑(先生三十六岁)
庚寅(先生三十七岁)
辛卯(先生三十八岁)
壬辰(先生三十九岁)自辛巳至壬辰十二年间。公历刑,户曹佐郎。出为忠清都事。俄知仁州事。秩满。除司谏院献纳。转至吏曹正郎,议政府检详。例升为舍人。仍拜艺文馆直提学。由直提学。判承文院事。
癸巳(先生四十岁)擢拜司谏院右司谏。兼春秋馆编修官,知制教。公在谏院。见事风生。知无不言。请行各官署谢之法。物论多之。时政府署事。权在大臣。公上疏陈其不可。辞甚剀切。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2L.gif)
甲午(先生四十一岁)元日。 太宗大王宴恭靖大王于内殿。赐大臣宴于政府。内宴已毕。 太宗送恭靖大王于阙外。政府方宴。动乐声彻 御所。公以谏官。劾大臣论以不敬。大臣请疏曰。臣等蒙 君之赐。极欢为荣。谏官论以不敬。惶恐待罪。言颇侵公。 上虽直公。重违大臣。遂递公职。公以刚直。屡折大臣。时论韪之。 上常曰。槩有谏官风。四月。擢拜礼曹参议。冬。升嘉善为忠清观察使。时多狱囚。被诬逮死。人皆称冤。公平反雪之。人服其明。
乙未(先生四十二岁)
丙申(先生四十三岁)四月。巡到永春县。有题咏诗二首。入为汉城府尹。迁工曹参判,集贤殿提学。
丁酉(先生四十四岁)以 皇太子节日使赴京。八月。丁宗簿令公忧。
戊戌(先生四十五岁)
己亥( 庄宪大王元年先生四十六岁)服阕屡徵。以亲老力辞不拜。
庚子(先生四十七岁)三月。丁任夫人忧。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3H.gif)
壬寅(先生四十九岁)服阕。 世宗召拜黄海道观察使。时一道饥荒。民多饿死。公出入闾落。以赈穷乏。民赖全活。
癸卯(先生五十岁)
甲辰(先生五十一岁)加嘉义。出牧晋州。寻以病辞。
乙巳(先生五十二岁)以庆尚道观察使。召拜刑曹参判。
丙午(先生五十三岁)
丁未(先生五十四岁)夏。以事贬江阴县。寓县人吴敬忠家。著六松亭记。以见志焉。
戊申(先生五十五岁)
己酉(先生五十六岁)
庚戌(先生五十七岁)蒙宥。擢拜资宪大夫左军都总制。兼全罗道观察使。七月。移拜艺文馆大提学。仍带观察使。
辛亥(先生五十八岁)拜司宪府大司宪。谔有宪臣风裁。迁中军都总制,修文殿提学, 世子右宾客。
壬子(先生五十九岁)
癸丑(先生六十岁)
甲寅(先生六十一岁)冬。以谢恩使赴京。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3L.gif)
丙辰(先生六十三岁)四月。拜议政府右参赞,知春秋馆事,世子右宾客。仍 命修高丽史。六月。升崇政赞成事。时婆猪江野人李满住构边衅。朝廷方议处置。公上疏请伐之。备陈对策。 上喜纳焉。
丁巳(先生六十四岁) 世宗在位。励精图治。制礼作乐。修文偃武。公在政府。与黄翼成公喜,许文景公稠。共贞夹辅。朝廷大治。时 上方锐意贡法筑城募民之事。机务甚众。每召公内殿论事。应对详敏。议论精切。 上皆倚任。眷注日隆。旧制。三公狎班开印。赞成以下不与焉。至是始命赞成。三公有故则代行。又遣承旨。就公第论事。盖重公而宠之也。夏六月。有李藏上书云云。宜勿露此意。责臣全胜。
上御札回谕。先是。公言此虏不可讨。 上欲从公议。及见李藏书。 命都承旨辛引孙,左承旨金墩。就公第密议。公遂草上方策十二条。 上曰。可遂命草事目。谕李藏。秋八月。公上书论北边事。其略曰。凡为讨罪。得其巨魁。庶无后患。往年北征将士。其所杀掠。率多老弱。非唯遗厥巨魁。亦且不及壮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4H.gif)
戊午(先生六十五岁)兼判吏曹事,世子贰师。
己未(先生六十六岁)进崇禄。六月。特授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集贤殿,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公谢曰。臣无汗马之劳。材智浅短。不堪重任。固辞。上慰谕曰。此非但予意。实 太宗遗教也。秋掌别试。取崔敬身等十五人。 上谓大臣曰。比来饥馑荐臻。盗贼滋蔓。死狱之多。比古为倍。予切愧之。深自剋励。每当听决之际。未尝不恻然。如斗驱戏杀。虽律应当死。本无杀人之心。窃盗三犯及盗系官钱粮者。类是穷人所犯。情理可矜。予欲贷死。公与黄公喜,李公孟畇,河公演共对曰。先王义刑义杀。所以刑一人而惧亿兆之人。使不敢肆意为恶也。是知轻刑。适所以惠奸寇害善类。而有妨于治道也。今好生至仁。出于天性。每当断刑。反覆考究情法轻重。以求生理。或有纤毫未尽者。辄从轻典。故当死而原免甚多。昔郑子产有火烈民畏。水弱民狎之训。而大叔不从。卒有兴兵攻盗之举。轻刑之害。害及善类。愿一从律文。 从之。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4L.gif)
辛酉(先生六十八岁)掌围。取李石亨等三十三人。冬。以雷变辞。 不允。
壬戌(先生六十九岁)
癸亥(先生七十岁)以年七十。请致仕。 不允。雷震延生殿。上召公语之曰。今日灾变甚大。洪武时。雷震谨身殿。永乐时。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二帝皆侧身修省。大赦天下。以答其谴。今天示谴责。予甚惧焉。公请宽恩以弭灾变。于是。大赦境内。出宫人年壮者。授老人爵有差。
甲子(先生七十一岁)夏。 赐几杖。公自入政府为相。咄咄以国事为心。朝度暮思。献可替否。有大建白。言听计行。明良际遇。身致太平。功名德业。可无愧于古之名相矣。
乙丑(先生七十二岁)进左议政。冬十月。遘疾。上遣医诊视。珍赐候问。络绎于道路。
丙寅(先生七十三岁)正月癸酉。考终于正寝。讣闻。上震悼。彻朝三日。赙 赐甚加。 王世子亦致赙祭。太常谥曰。文僖。有司供葬事如典礼。三月。窆于平山府广坪里金刚酉坐之原。公天资明敏。学问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5H.gif)
文宗大王壬申夏四月。以公配享于 世宗庙庭。
政院日记
世宗十四年壬子冬十月初十日乙未。大司宪申槩启。近日本府纠摘成均馆生徒多少。只九十馀人。学者甚少。此无佗。师儒之士。不过三员故也。 上谓申商,许稠曰。以閒官加设兼官。使之劝学。何如。其议以启。
十一月二十二日丁丑。大司宪申槩等启。听讼之际。事干朝士。则以书劾问。巧饰答通。不即输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5L.gif)
十六年甲寅三月二十九日丁未。 召议政府六曹议事。一。今者。通事金精秀回自北京曰。指挥金声之弟言曰。去冬。裴指挥见辱于扬木答兀。皇帝欲发辽东军九千皇城军一千。致讨以洒之。其皇城军粮饷。令朝鲜供之。予闻之。以为一千名一朔之粮。不过四百石。加一朔则八百石。其数不为多矣。且此事不得已听从。若待敕书而后转输。则无乃事缓乎。预先次次转输以待之何如。彼人等闻本国资粮。必结怨于我国。然圣旨不可不从。何计其怨我乎。然今当庆源,宁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6H.gif)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6L.gif)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7H.gif)
夏四月初二日己酉。以申槩为吏曹判书。初七日甲寅。吏曹启。咸吉道吉州。地广人稠。事务烦剧。牧使领军而出。则旷官废事。诚为可虑。复置判官。 从之。
冬十月二十六日己巳。谢恩使申槩,洪理等。往太平馆,以明日发行辞。使臣等曰。明日起程。则是 殿下促我等也。申槩将此意以启。 上怒。即命都承旨安崇善。往告使臣曰。自我祖宗以来。四十馀年恭事朝廷。庆事到国。则不踰十日。遣使谢恩。明有前例。今使臣。本月十二日到国。二十一日遣使谢恩。例也。予强从使臣之请。不得已迁延。退定二十七日。使臣何发促行之言乎。若使促行。则以前定二十一日发程。何敢退定乎。发程后行之缓急。专在使臣之意。使臣等曰。二十七日发程徐行。以待我等一时越江。幸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7L.gif)
十七年乙卯三月初五日丁丑。谢恩使申槩,副使洪理回自京师。二十七日己亥。以申槩,为刑曹判书。
十八年丙辰五月初五日庚午。领议政黄喜,参赞申槩等诣昼停所。请进酒曰。谒 陵之后。固当饮福。且今日是俗节。愿进酒。 上曰。旱灾太甚。且今有地震。灾变荐臻。岂可饮酒自欢。喜等又启曰。 圣体夙兴。远来拜陵。侵犯岚雾。今不进酒。恐致违和。 上曰。予不饮酒。欲民效之。且合惧灾之意。槩涕泣固请。 不允。(时 上亲谒献陵)
十九年丁巳六月十七日乙巳。 上命辛引孙,金墩赉李蒇书。往申槩家议之。槩等又议数策以启。 上曰。可并书送之。十九日丁未。右承旨金墩启。今犹未知李满住所居。乞依申槩上言。使监护官1。与凡察率来谙事性直人闲话。先言佗事。反覆譬喻。以问满住居处。随宜钩钜其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8H.gif)
冬十月二十四日庚辰。以申槩为议政府左赞成。
十二月二十五日壬午。 召领议政黄喜,左赞成申槩,右赞成李孟畇,左参赞赵末生,右参赞崔士康,礼曹判书权踶,兵曹判书皇甫仁,佥知中枢院事金听,吏曹参议崔致云等。使辛引孙,金墩议事。 一礼部云。冠服奏请则可以蒙赐。且云。远游冠。旧例也。今亲王服皮弁冠。予欲奏请。何如。佥曰。依礼部所言奏闻而并请服为可。一。今冲天角。曩者中朝使臣有云。体制失真。今欲于冠服奏请时并请之。何如。佥曰。可。申槩曰。其来已久。宜勿奏请。 一。敕谕云。童仓等欲移婆猪。恐朝鲜国不肯放。本人及所管五百户,指挥高早化管下五十家。并护送出境上。今移居婆猪童仓。前日无移徙之请。我亦无禁遏之令。而今若此。且其所管未满一二百户。而以虚事奏闻。其计狡矣。何如而可。佥曰。本人等虽久居我境。其租税徭役。一皆蠲免。特令完恤。移徙之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8L.gif)
二十年戊午六月初二日丙戌。 上谓都承旨辛引孙曰。古昔帝王。亲览祖宗实录者颇多。且孔子作春秋。至于定,哀。朱子于中庸。论神宗昭穆之制曰。考之史籍。则人臣亦观当代之史矣。惟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9H.gif)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9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399L.gif)
二十一年己未六月初十日戊子。以许稠为左议政。申槩为右议政。 上谓金墩曰。尔若见黄喜。则曰领议政老且病。许稠虽无病。亦年过七旬。今以申槩年龄未老。气亦疆健。乃以为右议政。领议政当颐养于家。听断机务可也。不必强仕也。
八月十八日癸巳。 御思政殿。亲抽四书五经中一书。讲馆试。入格举子三十人。 东宫及宗亲读卷官,右议政申槩,刑曹判书郑麟趾,艺文提学崔致云,右承旨赵瑞康,左副承旨许诩,集贤殿副提学安止,直提学金镔,应教金汶,李思哲等入侍。二十一日丙申。 御勤政殿。策试举子。谓读卷官右议政申槩曰。今观学生。不究性理之书。徒务词章。予将问其理学。乃出策题曰。尝观六籍之文。其义往往似有抵牾。予窃疑焉。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0H.gif)
二十二年庚申夏四月初三日甲戌。 赐领议政黄喜,右议政申槩,轺轩。仍传旨礼曹。自今二品以上许令乘轺轩
二十四年壬戌五月二十一日庚辰 召领议政黄喜,右议政申槩,清平府院君李伯刚,右赞成崔士康,星原君李正宁,左参赞皇甫仁,右参赞李叔畤,前都节制使李蒇,知中枢院事郑麟趾,佥知中枢院事庾顺道,都承旨赵瑞康,右副承旨姜硕德议 献陵修补事。使晋阳大君瑈,安平大君瑢 传教曰。 献陵,健元陵,齐陵皆可修治。须当置局。监掌其事。其司何以命名。喜等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0L.gif)
秋七月二十日戊寅。 召领议政黄喜,右议政申槩,左赞成河演,右赞成崔士康,左参赞皇甫仁,右参赞李叔畤,兵曹判书郑渊,参判辛引孙等。议备边之策。佥议云。甲山地面贼人声息屡报。宜加兵卒以备御敌。庆尚道泗川,固城,宁海。最为近海。防御紧急。邑城未筑。宜急筑之。下三道及黄海道沿边散居人民。被贼可畏。宜令移入陆地。以避贼变。又各官城及瓮城,敌台,池濠。一时并作为难。宜当渐次筑之。且下三道沿边各官筑城毕役后。内地各官邑城。以次筑之为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1H.gif)
八月初八日壬申。 上令议政府,礼曹。议 王世子嫔丧主除服之节。领议政黄喜,判书闵义生,右参赞李叔畤,参判尹炯等议。 王世子嫔卒哭后。丧主除衰服。以白衣白靴乌角带乌纱帽。常侍魂殿。朝夕上食。若朔望祭及俗节别祭。则著衰服行祭。期年而止。有不得已之故。具辞以闻。然后出入。右议政申槩议。丧主以衰服常侍魂殿。期年而除。左赞成河演议。丧主以衰服常侍魂殿。期年后。以白衣白靴乌角带乌纱帽。朔望祭及俗节别祭。诣魂殿致齐行。祭三年而止。 上从喜等议。 又议嫔墓立石马与否。黄喜,甲槩,李叔畤等议。 先王陵室。有石人二石虎二石羊二石望柱二。而无石马。今世子嫔墓。亦宜除石马。河演议。石马有古制。自今于陵室。皆置石马二为便。闵义生,尹炯等议。元敬王后之陵。石人四石羊四石虎四石望柱二。无石马。贞昭公主墓。石人二石羊二石虎二。今除石马。加羊虎各一。以别贞昭公主墓制。 上从演议。九月初四日辛酉。春秋馆监馆事申槩,知馆事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1L.gif)
二十五年癸亥夏四月二十日乙巳。领议政黄喜,右议政申槩,左赞成河演,右赞成皇甫仁,左参赞权踶,右参赞李叔畤等诣阙启曰。称臣于世子而朝之。则嫌于 至尊。况资善,承华堂。乃 至尊临御之所。尤不可也。 上曰。予非固执而不听。予病之差否。不可以岁月期也。日深不减。则朝参庶务。其可久废乎。前日卿等启曰。 太宗文皇帝使太子监国。专以耳聋眼暗而为之。然皇帝或亲谕本国使臣。而暂无聋暗。但以病故。使太子监国耳。今我疾病而使世子摄政。何不可之有。喜等更启曰。如不得已。则坐于东宫正门东壁。群臣行再拜礼。何如。 上曰。大臣之言如此。则予心亦安矣。群臣虽不称臣于世子。可也。世子于师傅宗亲尊长朝参之际。凡所行礼。其商确古今以闻。喜等更启曰。此事稽诸典籍。然后可以议定。 上曰。使礼曹,集贤殿相考诸书。拟议以闻。仍命改前下教旨曰。资善,承华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2H.gif)
二十六年甲子夏四月初五日乙酉。右议政申槩遘疾累日。命上京调理。仍 赐内酝及厩马一匹。
五月二十七日丙子。 赐几杖于右议政申槩。
二十七年乙丑春正月十八日壬辰。上使晋阳大君瑈。传旨申槩,河演,权踶,金宗瑞曰。内禅之事。尧舜之后数千年间。不过十馀君。然或有势不得已者。或乐于优游颐养者。皆非美事也。我国戊寅庚辰戊戌之事。皆有变故而然。近年水旱相仍。且予宿疾缠绵。连丧二子。天之不佑也明矣。因疾不受朝。又不见邻国之使。祭享香祝。亦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2L.gif)
二十四日戊戌。以申槩为议政府左议政。河演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3H.gif)
夏四月二十八日辛未。左议政申槩,右议政河演,礼曹判书金宗瑞,左参赞李叔畤来问安。上曰。予之宿疾日增。既不受朝。又不见邻国客人。常处深宫。凡大小公事。使宦者传命。事多错误。且一应庶务。勉强亲断。恐生佗證。欲禅于 世子。予则颐养。只断军国重事。槩等泣曰。 殿下虽有宿疾。春秋鼎盛。虽使宦寺传命。皆以文书启达。或命 东宫,大君出议。事无差误。以此治国。何不可之有。亟收是命。 上强之。槩等固请。 上曰。姑从卿等之请。
二十八年丙寅春正月初五日癸酉。议政府左议政申槩卒。
二月初九日戊申。 赐祭于左议政申槩。
赐祭文
惟卿禀性温雅。行己端方。才优经济。学富文章。早捷巍科。英名日彰。历仕华秩。施无不臧。观风诸道。人歌棠茇。提纲乌府。时慕霜节。久典铨曹。藻鉴洞彻。擢入岩廊。允矣良弼。爰立作相。倚为阿衡。年踰七帙。处决惟明。仍赐几杖。庶保颐期。云胡不憖。遽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3L.gif)
史传
槩字子格。平山人。高丽太师崇谦之裔。幼聪悟。善属文。岁癸酉登第。补史官。累迁司谏院右献纳。转吏曹正郎。兼议政府检详。升舍人。癸巳。拜右司谏。明年。以言事罢。未几。拜礼曹左参议。历忠清,黄海,庆尚,全罗道监司,刑曹参判。辛亥。拜司宪府大司宪。壬子。知中枢院事。复拜大司宪。明年。拜吏曹判书。丙辰。擢议政府参赞。命修高丽史。俄进赞成。凡有议事。皆 召入内议之。丁巳。上书请行盐法。己未。拜右议政。上笺辞谢。 上曰。此非予意。乃 太宗遗教也。甲子。 赐几杖。乙丑。进左议政。至是卒。年七十三。 上震悼。辍朝三日。吊赙如仪。官庀葬事。谥文僖。勤学好问。文。小心畏忌。僖。槩性度端严。处事勤恪。岁癸丑。野人犯边。杀虏人蓄。 上锐意讨之。大臣多以为不可。槩上书请伐之。征讨方略。以至分道往击。所经道路。无不纤悉。辞颇详尽。甚合 上意。上览之大悦。自是骤加擢用。以为得槩晚也。尝谓左右曰。槩位不称才。不数年遂为首相。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4H.gif)
神道碑铭[徐居正]
正统十一年岁在丙寅正月癸酉。议政府左议政寅斋申先生以病卒于第。享年七十三。太常谥曰文僖公。有司供葬事如典故。三月某甲。窆于平山府金刚之原。壬申夏四月。配享 世宗庙庭。公讳槩。字子格。申氏。继出春州。远祖崇谦。佐高丽 太祖。勋居第一。赐乡平山府。世济其美。多达官闻人。皇曾祖讳仲明。登第。校国子博士都官直郎。以公勋 赠兵曹参判。直郎生典理判书,宝文阁大提学讳諿。 赠吏曹判书。典理生宗簿令讳晏。 赠议政府左议政。于公为皇考。娶三重大匡门下赞成事任世正之女。以洪武甲寅四月己亥生公。自幼嶷然如成人。公早鞠于外姑元氏。公年甫三岁。窗壁有画墁。元氏聚群儿诘之。群儿争辨。公独不言。指身长。长不及者果尺许。元氏异之曰。兴吾门者。必此宁馨也。年十三。始读书。有大志。力学不倦。年十七。中庚午进士,生员两科。癸酉。登丙科及第。平壤伯赵文忠公一见大加赏异曰。公辅器也。乙亥。选授翰林。 太祖欲见实录。公抗疏论不可。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4L.gif)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5H.gif)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5L.gif)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6H.gif)
维岳降神。寔生伟人。猗欤文僖。为国荩臣。公有所蕴。公遇其时。大展厥才。乃设乃施。谏诤谔谔。古之遗直。匪躬謇謇。王臣之节。进宅百揆。功存纳麓。启沃献替。蔚有嘉绩。柱石其重。蓍龟其神。我思古人。鉴亡言存。升配太室。昭哉厥勋。瞻彼平山。有蔚古坰。峨峨崇碑。沨沨厥声。谓我不信。请观我铭。
附识(达城君徐居正撰)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6L.gif)
子孙录[申宗夏]
公之子孙。今至十数世。蕃衍不能尽记。有若判书文节公鋿,处士命仁。俱己卯名贤。兵使钟。赠领议政平州府院君华国。兵使翌。判书平川府院君磼。监役礏。判尹都巡兵使砬。守御使硈。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景禛。东平君景𥙿。知敦宁东城君景禋。副元帅平宁君景瑗。知中枢景珍。参判景琥。平陵君景禧。判书平兴君埈。平原君垓。进善硕蕃。中枢庄武公汝哲。领议政平川君琓。平恩君璨。判尹厚载。承旨厚命。平海君漫。承旨弼贤。兵使汉章。平云君圣夏。统制使翊夏。校理靖夏。东川君德夏。承旨宅夏。参判光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7H.gif)
崇祯后再乙丑 年 月 日。立。
墓表[申瓁]
公讳槩。字子格。号寅斋。平山申氏。高丽壮节公崇谦之后。曾祖仲明。国子博士。祖諿典理判书。考晏。宗簿令。母任氏。门下赞成世正之女。洪武甲寅四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7L.gif)
书养拙堂记后[申翊圣]
右故左议政文僖申公所扁堂记。毁于壬辰兵燹。其六代孙节度使景珍获其遗文于东文选中。将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8H.gif)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0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046A/ITKC_MO_0046A_A008_408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