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x 页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乐章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67H 页
献寿乐章(戊戌十一月)
日映金楼霁景鲜。九重仙乐彻云天。 君王来献南山寿。永享升平万万年。
持守盈成继至仁。生民共祝寿千春。(一)
于万斯年。福禄来宜。(二)
酒满金樽日正迟。(三)
圣子称寿酒。亿载万年为父母。(四)
恭惟 圣寿。与天地长久。(五)
  
(右初筵)
于皇天眷东陲。生 上圣济时危。伟万寿无疆。(一)
扶宗祖代高丽。尊嫡长正天彝。伟万寿无疆。(二)
受帝命作君师。多士辅庶绩熙。伟万寿无疆。(三)
海寇服甘露滋。时之泰古所稀。伟万寿无疆。(四)
有 圣子付丕基。享多寿称万期。伟万寿无疆。(五)
  
(右罢宴)
上 尊号乐章(戊戌十一月)
于皇 上王。盛德隆功。赞我 圣祖。以有大东。再遏乱略。治教昭宣。宠受帝锡。宗社万年。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67L 页
(右上 上王)
思齐 大妃。惟德之行。有相之道。遹观厥成。即笃其庆。克昌厥后。福履绥之。以介眉寿。
  
(右上 大妃)
贺皇恩曲(并序○己亥正月)
 贺皇恩。受锡命也。 殿下以 父王之命。权摄国事。寻受皇帝诰命。国人欢忭。作贺皇恩也。
赫赫 始祖。造我东方。传子及孙。世有哲王。金玉其相。天赋聪明。既孝且悌。既仁且诚。缉熙圣学。惟日亹亹。明昭 父王。允也知子。乃倦于勤。乃托国事。皇帝曰俞。锡是明命。 王拜稽首。皇帝神圣。皇帝神圣。恩溢朝鲜。小大舞蹈。感极天渊。绵绵宗社。弥万亿年。
贺圣明歌(并序○己亥十二月)
 钦惟皇帝陛下御极以来。宇内宁谧。祥瑞荐臻。吾东方之人。欢欣蹈舞。作是诗。歌咏瑞应。以致颂祷之意焉。
圣神御统。叶气旁流。天地生祥。诸福毕至。不胜欢庆之至。庸陈颂祷之辞。(进口号)
惟帝至德。昭格于天。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河清龟见。灵芝晔晔。金水瑞冰。诸象布列。五彩庆云。纷纷郁郁。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68H 页
浙江淝河。感应昭宣。祯祥之至。前后联绵。大小稽首。天子万年。
惟帝至仁。洽于人民。鸟兽咸若。瑞应昭陈。吁嗟驺虞。濯濯麒麟。白鸟鲜明。瑞象柔驯。狮子既见。福禄来臻。玄兔白雉。世不常有。万方来贺。罔敢或后。小大稽首。天子万寿。
惟帝至诚。无所不格。报恩五台。祥瑞杂遝。空见如来。诸佛菩萨。磷磷宝塔。罗汉千百。龙凤狮象。左右周匝。天花祥云。璀璨烨煜。种种灵果。不可备述。大小稽首。天子万福。
载歌载舞。美圣德之无前。曰寿曰康。荷天休之滋至。雅音将阕。再拜以辞。(退口号)
宴享歌(甲辰十二月)
我应天国于东。圣继神治益隆。荷天福禄。
协尧华达舜聪。交邻义事大恭。荷天福禄。
致其孝尽其忠。一至诚神明通。荷天福禄。
天所佑福来崇。帝锡命世袭封。荷天福禄。
后克圣臣云从。聚精神釐百工。荷天福禄。
右文教惠宗公。重稼穑诘戎功。荷天福禄。
控江汉负华峰。伟紫殿深九重。荷天福禄。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68L 页
浮瑞气郁葱葱。明化日畅仁风。荷天福禄。
中外宁臻时雍。歌白首舞黄童。荷天福禄。
焕功烈光祖宗。我历年永无穷。荷天福禄。
华山曲(乙巳四月)
华山南汉水北。朝鲜胜地。白玉京黄金阙。平夷通达。凤峙龙翔。天作形势。经纬阴阳。伟都邑景其何如。
太祖 太宗创业贻谟。伟持守景其何如。
内受禅上禀命。光明正大。禁革窃通商贾。怀服倭邦。善继善述。天地交泰。四境宁一。伟太平景其何如。
至诚忠孝。睦邻以道。伟两得景其何如。
存敬畏戒逸欲。躬行仁义。开经筵览经史。学贯天人。置集贤殿。四时讲学。春秋制述。伟右文景其何如。
天纵之圣。学问之美。伟古今景其何如。
训兵书教陈兵。以习坐作。顺时令择閒旷。不废蒐狩。万骑雷骛。杀不尽物。乐不极盘。伟讲武景其何如。
长虑郤顾。安不忘危。伟预备景其何如。
惧天灾闷人穷。克谨祀事。进忠直退奸邪。钦恤刑罚。考古论今。夙夜图治。日慎一日。伟无逸景其何如。
天生 圣主。以惠东人。(再唱。)伟千岁(乙)(伊小西)。 庆会楼广延楼。崔嵬敞豁。轶烟氛纳灏气。游目天表。江山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69H 页
风月。景槩万千。宣畅郁烟。伟登览景其何如。
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伟何代可觅。止于慈止于孝。天性同欢。止于仁止于敬。明良相得。先天下忧后天下乐。乐而不淫。伟侍宴景其何如。
天生 圣主。父母东人。伟万岁(乙)(伊小西)。劝农桑厚民生。培养邦本。崇礼让尚忠信。固结民心。德泽之光。风化之治。颂声洋溢。伟长治景其何如。
华山汉水。朝鲜王业。伟并久景其何如。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诗
  
谨次朴松隐(天翊)画象韵(出松隐集)
丰厚形容德润身。看看优得出天真。眉长过目髯垂膝。两对难分影外人。
次朴忍堂(昭)居官自警韵(出忍堂集)
量得官箴意。心天本在仁。尚贤乡化鲁。远虐德由身。恩榻吾惟愧。圣门子是真。(缺)清白永斯人。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疏
  
请科制罢讲经用制述疏(戊申四月)
文科初场讲经。有不可者非一。夫人之为学。幼而习于记诵训诂。长而学制述。老而著书。其凡也。生员之试。尚全制述而第其高下矣。顾乃至于科举初场。考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69L 页
其训诂而黜之可乎。此其不可者一也。生员乡试。虽在正月。科举会试。必至三月。农务方殷。赴举者率数百人。考讲之法。每书各讲一章。必至于阅月。其数百人及其从者。住京之难。废农之患。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其不可者二也。故文忠公臣河崙掌辛巳会试。以为考讲之久。几于一朔。岂惟公私糜费之有弊。当国秉钧者。入成均馆。漫不知国家之事。至于如是之久。此何法耶。于四书中。只讲一章。诸经中。只讲一章。其法简矣。然有病其取士之法不精者也。自是厥后。每书必讲一章。故考讲之久。几于一朔。非惟有弊于学者。亦实有弊于国家。此其不可者三也。科举之设。尚矣。自乡举里选之法废。而科举兴焉。夫以白布书生。一朝仰对天颜于咫尺。展布所蕴。实可谓稀世之宠矣。其宠之也至。故其择之也精。其择之也精。故其立法也严。棘围禁烛。防假滥于外也。封𦇯易书。昭公正于内也。夫然后取士之法得。而人无间言。故高丽史。有时议纷然。始用中朝封𦇯易书之法云者。封𦇯易书。实科举之良法也。今欲对其面而升黜之。可乎。所谓或试易晓之文。或试难通之义。牵于私意。矇眬试取者。盖不诬矣。若曰。对面升黜。亦何容私之有焉。则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0H 页
中终场。又安用封𦇯易书之法乎。封𦇯易书。古今天下之所同也。则谓面对而无容私焉者。不待智然后知其妄也。此其不可者四也。曩朝廷使臣。有求造酒方者。夫酒固国家之所酿也。然国家必问内资,内赡酒婆之老者。乃撰其说。文忠公权近之于科场。正犹酒婆之老者矣。欲撰造酒方。则必从老婆之言。论科举。则不从权近之议。可乎。或谓文臣郑道传掌丙子会试。始行讲经之法矣。道传独非酒婆之老者乎。是不然。近与道传之优劣。固非后学所敢轻议。然道传尝自谓昔者近不及于予。今则予不及近。其说具于入学图说易占法中。非谀言也。又况近与道传。虽俱为通经达理之人。而近则据行讲经之法。十年之后。论其弊。其说当矣。前朝之季。文臣李穑,郑梦周,李崇仁。皆儒家之选也。每论天下历代之科举。未尝有及讲经之说。是则前乎道传而无其议。后乎道传而论其弊。道传虽不可不谓之酒婆。然岂可以一人之所见。尽废诸儒及天下之所同然者。岂可以一时权宜之法。废其古今常行之大典也哉。此其不可者五也。夫讲明著述。虽各有偏长。然岂若薰莸冰炭之相反而不可以相入乎。文臣李穑谓郑梦周长于讲明。李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0L 页
崇仁长于著述。然崇仁之讲明。梦周之著述。又岂不高凡人数等也哉。欲精制述。必先精于读书也无疑矣。今初场讲经。乃使学者专务记诵训诂。志隘气劣。终不通于性理之蕴。而文才亦且猥琐。盖为学者之大病。实非兴起斯文之术也。权近上书之所载。岂非至论也哉。此其不可者六也。文科三场。俱有取舍。然中终场。则但将易书而第其优劣。故升黜之迹未形。而学者便之。若初场讲经。则面见斥黜。羞赧畏惮。诚有如权近所言者。苟有英气者。必谓豪杰之士。不必皆由文科进。转而之武科者多矣。武科初场。亦有讲经之法。然其书比文科差少。义亦稍粗。问答亦然。欲赴文科者。投笔而往。则必居上例。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渊驱鱼者獭也。为武科驱英材者。此讲经之说也而可乎。此其不可者七也。恭惟 太祖开国之初。凡前朝弊法。一皆革之。独此科举之法。尚仍其旧。盖科举之法。不可得而改也。政丞赵浚掌癸酉会试。实 太祖之初科。则今初场制述。乃 太祖之成宪也。郑道传虽行讲经之法。我 太祖用权近之议。复行制述。则初场制述。岂惟 太祖之成宪。亦实 太宗之遗法也。所宜遵守不可变更。此其不可者八也。钦惟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1H 页
皇明太祖皇帝初御天下。更张万化。科举取士。实非细事。必经商确。伏睹颁降诏书一款文科初场试疑义。盖历代之制也。载在史册昭晰。永世不可不行。此其不可者九也。初场试以疑义而封𦇯易书。一如中终场。则于试材之序。顺而无舛。于取才之法。大公而至正。会试之期。不过七八日而诸弊自除。内而无悖于 太祖 太宗之成宪。上则允合于高皇帝之诏旨。验之历代而不谬。推之天下而皆通。权近上书所谓赴试者。心志宽广。辞气增益。文材振发。皆在于此矣。亦何有乎为丛驱爵之虑耶。罢讲经而行制述。实可谓永世不刊之典矣。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启
  
请分遣校书权知于郡县启(丁酉六月)
三馆权知之数。五十馀人。其父母妻子在外者居多。特令分遣父母居处附近郡县。训诲生徒。以效古者庠序之例。以广 殿下右文之化。以遂五十馀人觐省俯育之恩。其素居京者。宜遣圻甸郡县。及其考满。以其本馆所荐。随例迁转。如续六典例。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状
  
朴松隐请谥状(出松隐集)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1L 页
故礼部侍郎中书令朴天翊。与名贤烈士郑梦周。同心秉义。载在 国史。郑因 筵臣陈达。始蒙 恩典。谕旨之下。焚香告于遗墟。凡在观聆。孰不有感忠之意哉。窃考丽典。位跻正卿。皆有赠谥。况此朴天翊。历事三朝。勤亮干国。功著北藩。没身秉义。垂名忠录。树立大节。炳焕若此。幸望即彻 九重之听。俾获二字之 赠。千万幸甚。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传旨
  
下春秋馆传旨(乙未十二月)
岁在壬午夏五月。闵氏家婢素入宫者有娠。既三月。出居于外。闵氏置之行廊之房。与其婢三德居。至其年十二月。临产。是月十三日朝。以胎动腹始痛。三德以告。闵氏令出置门外砧杵之侧。欲其死也。其兄名和尚者。就墙架数椽。覆以苫。仅蔽风日。辰时生子。今元尹裶也。其日。闵氏使其婢小庄金台等。扶携抱儿。移置崇教里宫奴代介家前土宇。又使人夺和尚所输衾枕褥席。奴有韩上佐者。惜其冒寒。乃以马衣授之。经七日得不死。闵氏又令其父及和尚。携持载牛。送之交河之家。乃因风寒之逼。迁涉之苦得疾。乳且肿。其母子之俱生也。特幸耳。予于其时未之知也。今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2H 页
予老矣。静言思之。良用恻然。赤子匍匐。人所同隐。诸闵阴惨狡猾。多方为计。必欲置之死地。盖其谋剪宗支之念。积于中者既久。故其施于赤子。若是其极也。虽然。天道赫然不爽。虽于赤子之微。所以保佑而安全之者至矣。岂使奸憸之辈。得以遂其恶哉。此实诸闵之阴事。予苟不言。秉笔者焉能知之。诚宜详史册。昭示后世。使外戚知所戒焉。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教书
  
传位 世子教书(戊戌八月)
王若曰。予以否德。缵承 太祖之洪业。夙夜祇惧。励精图治。盖已十八年于玆矣。泽未及民。屡致灾变。且有宿疾。近日乃剧。不堪听政。 世子(讳)英明恭俭。孝悌宽仁。合登 大位。已于永乐十六年八月初八日。亲授 大宝。俾专机务。惟军国重事。予亲听断。咨尔中外大小臣僚。咸体至怀。同心协辅。以迓惟新之庆。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册文
  
上 大妃尊号玉册文(戊戌十一月)
国王臣某稽首再拜。谨奉册上言。恭以承天厚载。虽盛德之难名。孝子之情。惟尊亲之为大。祇率礼文之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2L 页
旧。少伸爱敬之诚。恭惟 王大妃殿下。柔惠安贞。慈和肃慎。基周南之美化。嗣挚仲之徽音。儆戒无违。克尽相成之道。劬劳罔极。难酬载育之恩。俪日御以恒升。示母仪于家国。念臣弱质。叨守鸿图。仰惟顾复之私。宜举称扬之典。臣某不胜大愿。谨奉册宝上尊号。曰厚德王大妃。伏惟 王大妃殿下光膺显号。茂介繁禧。享寿富于万年。昌本支于百世。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笺
  
辞检校判汉城府事笺(壬辰六月)
臣少多病。绝意仕宦。杜门呻吟者八九年矣。幸蒙 太祖之命。力疾从仕。寻复置散。恭惟 主上殿下奄登 大位。置诸侍从之列。临轩亲策。擢为第一。超迁三级。二转而登两府。以至今日。虽勋盟重臣。且皆或仕或已。未尝有如臣之恒处显秩者也。宠遇之隆。可谓极矣。而臣性本拙直。未阿世俗。又不谨慎。动惹是非。累烦圣聪。乃获保全。又于前月初八日。被劾宪司。厥后更互问备。臣之不能谨于庸行。以招群小之谤。盖可见矣。然宪司终亦不为申闻以加臣罪者。盖以 殿下特命视事。且又改批。仍兼别司。眷爱之敦。特出常数也。受命以还。感激无已。然以宪议未息。众谤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3H 页
沸腾。即欲上笺辞谢。时方中暑。无力及于笔札。所以未就。 殿下于臣。无功而宠之。有罪则原之。虽天地之仁。父母之慈。何以比之。然于臣则幸。乃公道何。夫以 殿下之大公而私于臣。 殿下之至明而闇于臣。臣虽庸妄。贪位冒禄。岂敢自安。臣之久病。与年俱深。乞臣颐养。理所当然。又念古之人有自荐者。盖以无荐之者也。今宪司不以臣罪申闻。臣请自输。苟其贤也。何嫌于自荐。而苟不肖也。又何惮于自输。伏望 殿下解臣职事。投之閒散。一以彰 殿下知人之明。二以昭 殿下举法之公。三以遂微臣养病之志。知止之明。公道幸甚。臣身幸甚。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书
  
与或人(乙丑八月○出赵判书寅永家藏)
前后书。想已入览矣。即今新秋。令监政履何若。仰溯区区。就悚春官姜员外。今方受由下去。令监能记认旧面否。遭其妻丧及同气之戚。四柩同在一室。其情境令人惨然。幸令监拔例顾见。如何如何。姜员外年少有文才。亲旧之所爱重者。况是令监土民。无待弟一二谈也。馀留此友口伸一一。姑此不宣。伏惟令监下察。谨拜上候状。
答或人(出东国名贤遗墨)
自君南下后。吾懒不能问。君亦如之。惟恋积于心也。忽此便至得书。仍审侍馀学况迓膺新休。慰满不容言。此间才过终身之祀。罔极如新。不知所言。何间当上洛计。春前必一作洛行。是企是企。奴便促书。略草不尽。惟祝侍读不怠。
答或人(出名家笔谱)
饷额外诸贱。亦绰然有以应之。其馀以施及市民。受货通值贱之益。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祝文
  
广孝殿大享祭祝(癸卯十二月)
乾坤覆载。未报大恩。寒暑变迁。不胜痛慕。玆值孟春之季。式陈禋祀之仪。
广孝殿朔望祭祝
音容已隔。哀永抱于终天。著存孔昭。礼惟虔于告朔。冀谅悃愊。优锡歆临。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酹文
  
酹朴松隐墓文(出松隐集)
含笑取义。名同夷齐。节卓忠肃。德洽家国。寔公行义。传子若孙。心清𤃡水。迹遗箕山。五徵不就。可伴。(缺)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志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4H 页
献陵志(庚子八月)
谨按。太后闵氏。骊兴世家。自高丽门下侍郎平章事文景公讳令谟。六世而至皇祖讳宗儒。相毅陵。位都佥议侍郎赞成事。谥忠顺。忠顺生皇曾祖判密直司事谥文顺讳頔。文顺生皇祖大匡骊兴君讳抃。大匡生皇考纯忠同德赞化功臣辅国崇禄大夫骊兴府院君修文殿大提学领艺文春秋馆事谥文度讳霁。皇妣宋氏。封三韩国大夫人。高丽重大匡砺良君讳璿之女。以乙巳丁卯。生太后于松京铁洞私第。太后生而淑懿。聪惠异常。将笄择配。来嫔于我 圣德神功上王。少有济世之志。留经史不事家产。 太后能给于治家。谨于主馈。以勉其功。教诲多男。俾循义方。礼遇妾侍。克尽妇道。洪武壬申。 上王扶 太祖开国。封静宁翁主。庚辰。恭靖王以无继嗣。封我 上王世子。封 太后贞嫔。其年十一月。 上王受恭靖内禅即位。封 静妣。永乐癸酉四月。帝遣赵居任。封我 上王为朝鲜国王。是年冬十月。帝赐 太后冠袍。鲜丽罕比。自是年至丁酉。累受帝赐凡五。戊戌八月。 上王传位于我 主上殿下。 殿下即位。以其冬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4L 页
十一月甲寅。奉册宝献号 上王曰圣德神功。 太后厚德王大妃。己亥正月。帝赐诰印。封我 主上殿下为国王。庚子五月二十五日。 太后感疾。 上王日至视疾。 主上侍侧扇枕。亲奉汤药。凡所救疗。无所不至。七月十日。薨于寿康宫别殿。春秋五十六。大小臣僚。下至仆隶。莫不痛哭。呜乎痛哉。 上王不胜轸悼。稍不豫。 主上遣大臣请进肉不许。以白衣素膳。终三十日。 主上哀痛罔极。居于谅闇。 上王许于葬后释服。 主上以九月十四日。上尊号曰 元敬太后。大臣献议。以为五月而葬。礼也。然宋制。王公以下。皆三月而葬。今 主上久居谅闇。不得问安。当作时宜。以从宋制。 上王许之。越三月十七日壬午。安厝于广州治之大母山。陵曰献。 太后禀幽閒贞静之德。克配 圣上。以专内治。十九年间。壸仪肃穆。又诞圣子。俾主宗社。以享荣养。呜乎盛哉。 太后诞四男四女。我 主上殿下居三。长曰褆。尝为世子。不谨于德。群臣上言不宜储副。 上王闻于帝废之。封让宁大君。次曰补。封孝宁大君。次曰褈。封诚宁大君。先卒。长女贞顺宫主。下嫁清平府院君李伯刚。非一李也。次庆贞宫主。下嫁平壤君赵大临。次庆安宫主。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5H 页
下嫁吉昌君权跬。亦先卒。次贞善宫主。下嫁宜山君南晖。我中宫恭妃沈氏。门下侍中讳德符第四子温之女也。诞四男二女。皆幼。让宁娶金汉老之女。生三男一女。皆幼。孝宁娶户曹判书郑易之女。生五男一女。皆幼。诚宁娶庆昌府尹成抑之女。无子。贞顺宫主生女。适同副知敦宁李季疄。亦非一李。生一女。幼。庆贞宫主生四女。长适幼学安进。馀幼。庆安宫主生二男。聃改娶司宪掌令郑渊之女。次幼。贞善宫主生一男一女。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铭
  
朝鲜国王师妙严尊者塔铭(并序○庚寅)
我 太祖之元年冬十月。师以召至松京。 太祖以是月十一日诞晨。具法服若器。封为王师大曹溪宗师禅教都总摄传佛心印辩智无碍扶宗树教弘利普济都大禅师妙严尊者。两宗五教诸山衲子皆在焉。师升座。拈香祝釐已。竖起拂子。示大众曰。这个是三世诸佛说不到。历代祖师传不底。大众还会么。若以心思口舌。计较说话者。何有吾宗。复于 上曰。儒曰仁。释曰慈。其用一也。保民如赤子。乃可为民父母。以至仁大慈莅邦国。自然圣寿无疆。金枝永茂。社稷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5L 页
康宁矣。今当开国之初。陷于刑法者非一。愿 殿下一视同仁。悉皆宥之。俾诸臣民共臻仁寿之域。此我国家无疆之福也。 上闻而嘉之。即宥中外罪囚。时韩山牧隐李文靖公以诗赠师。有 圣主龙飞天王师佛出世之句。 上以桧岩寺懒翁所居大道场。命师入焉。丁丑秋。命造塔于寺之北崖。师师指空浮屠所在也。戊寅秋。以老辞归。居于龙门。壬午五月。今我 主上殿下又命入桧岩。明年正月。又辞入金刚山。以乙酉九月十一日示寂。越三年丁亥冬十有二月。厝师骨于桧岩之塔。又四年庚寅秋七月。 上王以 太祖之志。言于 上。上命臣季良名其塔。且为铭。臣季良谨按其弟子祖琳所撰行状。师讳自超。号无学。所居曰溪月轩。寿七十九。法腊六十一。俗姓朴氏。三岐郡人也。考讳仁一。赠崇政门下侍郎。母固城蔡氏。梦见初日射怀中。遂有娠。以泰定丁卯后九月二十日生。始免襁褓。便行扫除。及就学。人莫敢先。年十八。脱然有出世之志。依慧鉴国师上足弟小止禅师。薙发具戒。至龙门山。咨法于慧明国师法藏。国师示法已。乃曰。得正路者。非汝而谁。遂令居浮屠庵。一日。庵中失火。师独静坐。如木偶人。众异之。丙戌冬。因看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6H 页
楞严经有悟。归以告其师。师加称叹。自是废寝忘餐。专于参究。己丑秋。抵镇川吉祥寺居焉。壬辰夏。住妙香山金刚窟。功益进。或睡则若有击钟罄以警焉者。是时释然了悟。汲汲有求师就质之意。癸巳秋。挺身走燕都。参西天指空礼拜。起云。三千八百里。亲见和尚面目。空云。高丽人都杀了。盖许之也。众乃大惊。次年甲午正月。到法泉寺。参懒翁。懒翁一见而深器之。游雾灵历五台。再见懒翁于西山灵岩寺。留数载。其在定也。至有当食而不知者。翁见之曰。汝即死了耶。师笑而不答。翁一日与师坐阶上。问曰。昔赵州与首座看石桥。问是甚么人造。首座答云。李膺造。州云。向甚么处先下手。首座无对。今有人问。尔如何祇对。师即以两手握阶石以示之。翁便休去。其日夜分。师入翁室。翁云。今日乃知吾不汝欺也。后谓师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尔与我一家矣。又曰。道之在人。如象之牙。虽欲藏之。不可得也。他时尔岂为人前物乎。师之质其所得。殆无可疑。然而游历山川。参访师友之志。盖未已也。将游江浙。适南方有变。路梗乃止。丙辰夏。欲东还告辞。翁手书一纸送行曰。观其日用全机。与世有异。不思善恶圣邪。不顺人情义理。出言吐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6L 页
气。如箭锋相拄。句意合机。似水归水。一口吞却宾主句。将身透过佛祖关。俄然告行。予以偈送云。已信囊中别有天。东西一任用三玄。有人问尔参访意。打到面门更莫言。师既还。懒翁亦以指空三山两水授记。还国。住天圣山元晓庵。己亥夏。师往见。翁以拂子与之。翁在神光寺。师亦往焉。翁之徒有忌师者。师知而去之。翁谓师曰。衣钵不如言句。以诗遗师云。閒僧辈起人我心。妄说是非甚不然也。山僧以此四句之颂。永断后疑。分衿别有商量处。谁识其中意更玄。任尔诸人皆不可。我言透过劫空前。师入高达山卓庵自守。辛亥冬。前朝恭悯王封懒翁为王师。翁住松广。以衣钵付师。师以偈谢。丙辰夏。翁移锡桧岩。大设落成会。驰书召师。以充首座。师力辞。翁曰。多管不如多退。临济,德山。不做首座来。俾居便室。翁逝矣。师游诸山。志在晦藏。不欲人知。前朝之季。召以名利。至欲封为师。师皆不至。卒有壬申之遇。师之去就。岂偶然哉。癸酉。 太祖欲相土建都。命师随驾。师辞。 太祖谓师曰。古今相遇。必有因缘。世人所卜。岂若道眼。巡幸鸡龙山及新都。师皆扈从。其年九月。师以先师指空,懒翁二塔名及挂懒翁真事。奉塔名于桧岩。大设挂真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7H 页
佛事于广明寺。自制真赞云。指空千釖平山喝。选择工夫对御前。最后神光留舍利。三韩祖室万年传。十月。国设转藏佛事于演福寺。命师主席。师自戊寅辞退之后。倦于待众。虽以 上命复住桧岩。旋入金刚山真佛庵。乙酉春。有微疾。侍者欲进医药。师郤之曰。八十有疾。何用药为。夏四月。移于金藏庵。师其示寂处也。八月。义安大君致书。师答书。有山居邈。亦会谒无期。他时异日。佛会相逢语。谓大众曰。不久吾逝矣。已而果然。始师疾革。僧问四大各离。向甚处去。师云不知。又问。师厉声云不知。又僧问和尚病中还有不病者也无。师以手指傍僧。又问色身是地水火风。总归磨灭。那个是真法身。师以两臂相柱云。这个是个。答已。寂然而逝。夜半也。时华严释赞奇在松京法王寺。梦见师立空中佛顶莲花之上。佛与莲花。其大弥天。觉而心异之。与寺中说其梦。闻者疑其非常。未几讣至。即其梦时也。师所著曰印空唫。文靖公序其端。印成大藏。安于龙门。文靖公跋其尾。师性尚质。不喜文饰。自奉甚菲。馀辄施舍。尝自言曰。八万行中。婴儿行为第一。凡所施为。无不相若者。且接人之恭。爱物之诚。出于至心。非有所勉。盖其天性然也。臣季良谨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177L 页
拜稽首。而名其塔曰慈智洪融。且系以铭。铭曰。
师之道卓。匪夷所思。禅觉之嫡。祖圣之师。师在平居。婴儿之如。具眼之遇。箭锋相柱。一钵一衣。谦谦自卑。尊崇无对。若固有之。或去或就。先见不苟。天锡佛寿。七旬有九。来也何从。日射怀中。去也何向。莲花之上。处处其徒。图表厥迹。两间之坚。无久惟石。刻此铭章。垂示罔极。
春亭先生续集卷之一
 赞
  
朴松隐画像赞(出松隐集)
高尚之气。桐江之类。清净之节。浔阳之士。功著北藩。道明东土。生生气质。凛凛威仪。千载之宗。百世之师。学溯濂洛。门成邹鲁。秉彝好德。理学之祖。精粹文章。于千百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