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赠遗(观察时)
赠观察使(卞季良○春亭)
童稚亲情久益添。却惭桐梓映楠楠。九重诸葛承三顾。万事渊明付一酣。风暖柳条黄似酒。日晴江水绿如蓝。省方馀暇诗千首。莫惜携将寄草庵。
赠遗(观察时)
赠观察使(卞季良○春亭)
童稚亲情久益添。却惭桐梓映楠楠。九重诸葛承三顾。万事渊明付一酣。风暖柳条黄似酒。日晴江水绿如蓝。省方馀暇诗千首。莫惜携将寄草庵。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9H 页
西京使相惠石铫。以诗答之。(六首)
豕腹龙头巧琢磨。最宜煎药与煎茶。容轩郑重烦邮吏。遥惠春亭病者家。
区区常抱忆君情。石铫看来恨又生。何夕一灯相促膝。拥炉联句尽三更。
纵然妇女笑形模。见用还将鼎鼐具。莫谓小斋徒煮茗。调羹直欲献天厨。
香茶活火煮山泉。一碗才倾骨欲仙。安得家家分此味。顿令天下洗荤膻。
韩子爱联曾有序。坡公谢惠亦留诗。春亭病叟何为者。唯解煎茶似大痴。
孩提同队十年馀。三日违离也谓疏。久别不堪怀抱恶。江山回首又初秋。
闻铁城作右相。喜而赋之。(李▣稷亨斋)
凤沼亨衢接铁城。世传经术重匀衡。高才政与明时会。公道天开万姓宁。
豕腹龙头巧琢磨。最宜煎药与煎茶。容轩郑重烦邮吏。遥惠春亭病者家。
区区常抱忆君情。石铫看来恨又生。何夕一灯相促膝。拥炉联句尽三更。
纵然妇女笑形模。见用还将鼎鼐具。莫谓小斋徒煮茗。调羹直欲献天厨。
香茶活火煮山泉。一碗才倾骨欲仙。安得家家分此味。顿令天下洗荤膻。
韩子爱联曾有序。坡公谢惠亦留诗。春亭病叟何为者。唯解煎茶似大痴。
孩提同队十年馀。三日违离也谓疏。久别不堪怀抱恶。江山回首又初秋。
闻铁城作右相。喜而赋之。(李▣稷亨斋)
凤沼亨衢接铁城。世传经术重匀衡。高才政与明时会。公道天开万姓宁。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9L 页
息波亭记(在开城府西三十里。即今碧澜渡。○阳村先生)
松都西北众壑之水。会为长江。流入于海。其渡处曰碧澜。近国故涉者众。近山故流波驶。近海故潮悍。而涉者亦甚病。国家为置官以掌之。滨江岸下。旧有草楼。掌渡者所寓也。江接海天。山横野陇。纡馀渺漫。极目无际。形势之胜。可谓最矣。然以其为争渡之。故未暇登览而寓目也。壬午之秋。铁城李公杖钺而来。观察右道。弭节于此。顾瞻咨嗟。乃陟崖上。相其攸宜。芟榛棘刬砂土。乃构新亭。扁以息波。盖欲压胜以利病涉者也。巡观之暇。必来憩息。至辄信宿。吟哦忘返。公天性仁厚。乐善不倦。自幼慨然有志节。尝慕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常自诵咏。以自期待。故其文武才略。中外声绩。卓卓不群。足以追配范公。而其胸中之天。亦与范公同其大矣。夫岳阳楼。天下之胜槩。凡寓目者。
松都西北众壑之水。会为长江。流入于海。其渡处曰碧澜。近国故涉者众。近山故流波驶。近海故潮悍。而涉者亦甚病。国家为置官以掌之。滨江岸下。旧有草楼。掌渡者所寓也。江接海天。山横野陇。纡馀渺漫。极目无际。形势之胜。可谓最矣。然以其为争渡之。故未暇登览而寓目也。壬午之秋。铁城李公杖钺而来。观察右道。弭节于此。顾瞻咨嗟。乃陟崖上。相其攸宜。芟榛棘刬砂土。乃构新亭。扁以息波。盖欲压胜以利病涉者也。巡观之暇。必来憩息。至辄信宿。吟哦忘返。公天性仁厚。乐善不倦。自幼慨然有志节。尝慕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常自诵咏。以自期待。故其文武才略。中外声绩。卓卓不群。足以追配范公。而其胸中之天。亦与范公同其大矣。夫岳阳楼。天下之胜槩。凡寓目者。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0H 页
可悲可娱。皆系所感。而范公忧乐。则独关于天下。今公于此亭。既得以与人同其乐。且推其忧于息波。是其心之忧乐。皆在于及人。而不系于一己者。可见矣。诗曰。维其有之。是以似之。他日处庙堂之上辅相之列。忧乐之效。不使范公专美于宋。亦可卜之矣。
赠行诗序(尹西京时○阳村先生)
平壤。箕子之古封也。八条之教。民知礼义。及朱蒙氏以来。习于骑射。其俗遂变。虽隋,唐兵力之盛。莫能下之。其骁勇雄强。可想已。王氏统一之后。以为大府。必择将相大臣有威望者以尹之。兼总一道军民之务。 国家沿而不革。其选尹尤重。且谓尹居于一府。不肯巡抚诸州。其宣化偏而不咸。宜别遣使。以分其任。于是尹治一府。使制一道。争权抗礼。率不相能。故未久而复并。如是者再矣。永乐二年春。庙议又以分任为宜。启闻于 上。慎简庭臣。先遣南阳洪公恕为都巡问察理使。继遣铁城李公为平壤府尹。二公皆以世臣之胄。扶翊 殿下。协心佐命。同啑勋盟。情犹兄弟
赠行诗序(尹西京时○阳村先生)
平壤。箕子之古封也。八条之教。民知礼义。及朱蒙氏以来。习于骑射。其俗遂变。虽隋,唐兵力之盛。莫能下之。其骁勇雄强。可想已。王氏统一之后。以为大府。必择将相大臣有威望者以尹之。兼总一道军民之务。 国家沿而不革。其选尹尤重。且谓尹居于一府。不肯巡抚诸州。其宣化偏而不咸。宜别遣使。以分其任。于是尹治一府。使制一道。争权抗礼。率不相能。故未久而复并。如是者再矣。永乐二年春。庙议又以分任为宜。启闻于 上。慎简庭臣。先遣南阳洪公恕为都巡问察理使。继遣铁城李公为平壤府尹。二公皆以世臣之胄。扶翊 殿下。协心佐命。同啑勋盟。情犹兄弟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0L 页
者也。是必敬爱交至。可否相济。并力一心。共成其治。使之宣化。必咸于诸州而不偏。尹之治政。能专于一府而不繁。且其相接以礼而不抗。有其美而无其患者。自今日始矣。此国家所以分任之意。而二公亦以自期者也。李公将行。左政丞浩亭河公,右政丞独谷成公。咸以诗赆。赓而和者。若干篇。使予序。予惟李公乃祖文贞公。再为冢相。保乂王家。清德雅量。蔚为高丽功臣之首。乃父文敬公。忠诚謇直。誉望夙著。爵齿不究。以遗于公。而公以英伟之姿。宽厚之量。佩服诗书。以承祖父之绪。遭遇 圣君。推诚翊运。以与宗盟之列。可谓无忝于前光矣。今玆往也。宜益勉之。诚心以应事。正己而恕人。不以物我而有彼此。有不获者。必自反而无怨尤。惟孜孜焉尽职是务。励骁勇而益固其彊圉。明礼义而复美其风俗。然后可不负 国家委任之意。而他日入为辅相。以继文贞之烈者。亦可由是而基之矣。可不勉哉。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摭录
道学渊源录
阳村门人李原。号容轩。 世宗朝。左议政。 谥襄宪。
大东韵玉
李原字次山。固城人。号容轩。十八登第。我 世宗朝。官至左议政。姿相魁伟。器量洪深。为相务从宽大。不喜更张。以诗名。 谥襄宪。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摭录
道学渊源录
阳村门人李原。号容轩。 世宗朝。左议政。 谥襄宪。
大东韵玉
李原字次山。固城人。号容轩。十八登第。我 世宗朝。官至左议政。姿相魁伟。器量洪深。为相务从宽大。不喜更张。以诗名。 谥襄宪。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1H 页
家传世录
燕山癸亥。明岩公(中)如珍岛。谒忘轩公。忘轩曰。容轩公行迹。有朝天录,皇城图在宗家。先祖之美。不可不传云云。明岩归即开刊于广州云。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附录
神道碑铭
铁城之李。高丽大族。有讳瑨。登第不仕。种德遗后。生监察大夫讳尊庇。以文名显隆。生铁城君讳瑀。以干能历淮,金,全,晋数州。所至多遗爱。生门下侍中讳岩。事忠定王为左政丞。寻奉身乞退。恭悯朝复相。己亥。毛贼犯西关。为都元帅。有制胜功。才兼将相。勋名盖世。为
燕山癸亥。明岩公(中)如珍岛。谒忘轩公。忘轩曰。容轩公行迹。有朝天录,皇城图在宗家。先祖之美。不可不传云云。明岩归即开刊于广州云。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附录
神道碑铭
铁城之李。高丽大族。有讳瑨。登第不仕。种德遗后。生监察大夫讳尊庇。以文名显隆。生铁城君讳瑀。以干能历淮,金,全,晋数州。所至多遗爱。生门下侍中讳岩。事忠定王为左政丞。寻奉身乞退。恭悯朝复相。己亥。毛贼犯西关。为都元帅。有制胜功。才兼将相。勋名盖世。为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1L 页
诗亦简古。真,草,行三法。皆妙绝。卒谥曰文贞。生讳冈。有父风。人皆以公辅期之。早殁。官至密直副使。辛丑红寇之变。恭悯仓卒南巡。公为庆尚道按廉使。奉迎仪卫甚盛。供顿充斥。人皆啧啧称美。王甚器重。及卒。王叹曰。天何夺我冈之速也。旧例。枢密无谥。特谥曰文敬。夫人郭氏。判开城延俊之女。洪武戊申正月某甲生公。公讳原。字次山。号容轩。初公生四月而文敬卒。郭夫人常抱悲泣曰。天若祚李。其在此孤乎。公在襁褓。嶷然如成人。稍长。力学不倦。公姊权文忠公夫人李氏。怜公早孤。抚如己出。文忠亦教诲如子。学日就。为文有作者气。每与论议。发越不群。文忠惊曰。吾舅氏不亡也。公年十五。中壬戌进士科。乙丑。圃隐郑文忠公主试席。公擢第。圃隐曰。以文敬之才之德。不大厥施。今有儿如此。天之报施。信有徵哉。戊辰。拜司仆寺丞。累转工礼二曹佐郎,兵曹正郎。壬申。 太祖开国。器其贤。历试繁剧。三入台。为持平为侍史为中丞。刚正自持。台中凛然。出守杨根郡。有惠政。再为典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2H 页
校任文翰。所至藉甚有名声。 恭靖王擢为右副丞旨。敷奏详明。出纳惟允。升为左。 太宗立。仍置喉舌。眷注益笃。录佐命勋。 赐铁券。拜司宪府大司宪。封铁城君。出为京畿观察使。黜陟严明。豪猾畏缩。永乐癸未夏。 太宗文皇帝赐诰命。如京谢 恩。冬。出尹平壤府。府古称繁剧难治。公抚绥得宜。政大理。时方缮修大同馆。公恐扰民。率僚吏亲输材瓦。民乐趋事。不日告成。明年。以府尹兼西北面都巡问察理使。丙戌。拜艺文提学。转中军总制参知议政府事。又拜大司宪。迁判汉城府事。戊子。为庆尚道观察使。癸巳。为东北面都巡问察理使。乙未。改 赐推忠翊戴佐命功臣之号。进礼曹判书。寻移大司宪。至是凡三为宪长。正色立朝。激浊扬清。謇谔有宪臣体。改判汉城府事。累转吏兵二曹判书,议政府参赞。升赞成事。戊戌。 世宗立。擢为右议政。加 赐功臣同德二字。己亥。 文皇帝赐诰命冠服。公奉表如京谢 恩。公姿相魁伟。巍然万人中。 帝见而奇之曰。黄髯宰相。后须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2L 页
复来。辛丑。升左议政。主礼围。取安崇善等三十三人。时称得士。乙巳。 宣宗章皇帝登极。如京进贺。公自参知政事。出入庙堂二十馀年。为相九年。政务宽大。不喜更张。持大体。当 世宗锐意初政之时。启沃献替。裨益弘多。朝廷想望其风裁。公亦盛满为戒。欲乞退者有年。先时。有忌公者构公暗昧之过。 太宗亲雪之。 太宗上宾。忌公者挟前憾。嗾台欲抵公死。 世宗知公无他。重违台臣之请。谪砺山郡。是丙午春也。 世宗念旧勋。眷顾不衰。每论议大事。必曰。铁城在。必处之矣。未几欲召还复相。忌公者又沮之。己酉夏。以病卒。享年六十二。 世祖还 赐职牒功臣录券。公气宇宽洪。性禀忠直。辅以学问之正。故其发于议论。措诸事业者。蔚乎可观。平生与人言。未尝矫饰。又不崖岸自异。及其临决大事。确然不动。屹如山岳。掌铨注十馀年。选贤与能。予夺不以私。故人无怨言。真太平宰相也。惜乎一遭颠踬。不能赞成 世宗维新之治。亦天也。公先娶阳川许氏典理判书锦之女。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3H 页
生一男二女。台。中枢院副使。女长适主簿柳方善。次适副正柳汲。后娶全州崔氏奉常大夫军簿总郎丁智之女。封弁韩国大夫人。生六男。曰谷。大护军。曰垤。汉城少尹。曰埤。同知中枢院事。曰场。上护军。垤,埤,场皆中武科。有时誉。曰增。行灵山县监。曰墀。行大护军。兼承文院参校。中丁丑文科。生四女。长适佥知尹三山。次适求礼县监李宏植。次适左议政权揽。次适缮功副正黄从兄。台娶牧使权详之女。生四男。曰越。佥知。曰晨。副正。曰嶷。佥知。曰庚。主簿。生三女。长适咸阳君䛥。次适县监郑自淑。次适佥正李諿。谷娶司艺李阳明之女。生二女。长适府尹姜希颜。无嗣。次适生员南恮。垤娶掌令郑之唐之女。生二男。曰准。县监。曰则。议政府舍人。壬午及第。生六女。长适县监赵廷老。次适郡守朴堠。次适县监许蘅。次适府使李时宝。次适知中枢院事金淳。次适参奉庆祥。埤娶县监尹焕之女。生一男仪。宣略。一女适主员郑纯彦。后娶修义校尉吴泉之女。生一男伟。生二女幼。场娶郡守李纠之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3L 页
女。生二男。曰昆。曰巘。一女适南衡。增娶观察使李暿之女。生四男。曰泙。县监。曰浤。进士。曰泗。曰滨。生二女。长适赵铜虎。次幼。墀娶郑保之女。生四男。曰陆。掌隶院判决事。甲申壮元。曰陲。进士。曰隰。曰陌。柳方善生二男。长曰允庚。次曰允谦。典校校理。生五女。长适房峻。次适金永坚。次适崔荣祖。次适郡守金元信。次适许填。柳汲生二男。曰从京。淳昌郡守。曰从华。钟城府使。尹三山生六男。曰坞。上护军。曰塘。保功将军。曰壕。杨州牧使。曰垓。县监。曰坦。上护军。曰坡。直长。生三女。长适佥知朴栴。次适西林正怟。次适青原正霖。李宏植生五男。曰孟禧。县监。曰仲禧。御侮。曰季禧。察访。曰永禧。副正。曰益禧。女适主簿金礼童。权揽生二男。曰杰。吉昌君。曰健。进士。生七女。长适清原君韩世龟。次适经历朴士华。次适监察申亿年。次适主簿金寿亨。次适佐郎慎守勤。次适参奉闵师骞。次适申末平。黄从兄生三男。曰瓘。生员。曰瓒。曰圭。越生二男。曰嫡孙。护军。曰嗣孙。晨生一男。曰嵚。嶷生三男。曰珌。曰琬。曰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4H 页
琢。庚生五男。曰精。曰遵。曰质。皆生员。曰博。艺文检阅。曰逵。进士。准生一男。曰英。则生二男。曰茁。曰蕡。仪生一男。曰丰。泙生二男。曰孝胤。曰忠胤。陆生二男。曰峓。曰崄。内外孙曾。百有馀人。初。公卒后三日。崔夫人亦卒。窆广州治之西栗村离坐坎向之原。同域异坟。厥后诸孤相继沦逝。馀四十年。碑尚未立。今参校公慨然欲竖。命居正铭之。居正外祖妣李氏。即铁城之姊。忝在戚属。义不敢辞。谨铭。铭曰。堂堂铁城。有炳勋烈。相府潭潭。麟阁屹屹。久宅百揆。功存纳麓。人有蓍龟。国有柱石。造物者何。戏剧于人。何数之奇。何亨之屯。黄阁朱崖。苍蝇白壁。公则不嫌。公处自若。王曰念公。公归不日。公归复相。天夺何急。虽则云然。所存者长。山砺河带。公则不亡。王立兰茁。子孙其昌。广陵峨峨。广水沄沄。立石不朽。维公之坟。
纯诚明亮佐理功臣崇政大夫行议政府左参赞兼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同知 经筵事达城君徐居正。撰。
神道碑阴记
纯诚明亮佐理功臣崇政大夫行议政府左参赞兼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同知 经筵事达城君徐居正。撰。
神道碑阴记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4L 页
我高祖左议政容轩公天禀高迈。学问渊源。年未弱冠。已登科第。遭遇 太宗。纪名勋籍。逮相 世宗。以致太平。其文章事业。赫赫巍巍。而又能积德流庆。子孙众多。至于今内外曾玄。无虑千馀人。世袭貂蝉。青紫满朝。此近古所未有之盛也。虽其载诸史册者。足以流传千古。亦不可不刊于石。昭示后世。我曾祖参校公慨然欲竖。请于达城徐居正。已撰碑文。而事故多端。碑则阙焉。余尝念自高祖至于吾身。已为四代。而迁延至此。吾又因循不立。代数遂远。则碑之立也。其可期乎。岁甲寅。出按关西。道经平山。平山即碑石之所出也。府使成世英,金郊察访安舜佐。皆高祖之外孙也。使之同力浮出。又令各道守令之中为高祖之子孙者若干人。各出其石工所供之费。而奉祀玄孙参奉绍董其役焉。嗟乎。使高祖之坟。终不埋没于草莱之中。而德业之盛。昭著于世。则庶几慰在天之灵矣。工既讫功。记其立石之终始。以示继世子孙云。
(玄孙名圭○安匡公)
画像赞(出忠勋府)
功成身退。恩渥优隆。范舟浮海。金像留宫。七分粉面。一个丹衷。壁立之气。正大之风。绘事后素。遐想其忠。大树谦德。不泯我东。
(玄孙名圭○安匡公)
画像赞(出忠勋府)
功成身退。恩渥优隆。范舟浮海。金像留宫。七分粉面。一个丹衷。壁立之气。正大之风。绘事后素。遐想其忠。大树谦德。不泯我东。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5H 页
海东名臣言行录
公讳原。字次山。号容轩。铁城人。杏村岩之孙。密直副使谥文敬冈之子也。生四月而文敬卒。姊夫权文忠公近教诲如子。学日就。每与论议。发越不群。文忠惊曰。吾舅氏不亡也。十五。中壬戌进士。乙丑。登科。圃隐主试席。叹曰。以文敬之才之德。不大厥施。今有儿如此。天之报施。信有徵哉。戊辰。拜司仆寺丞。累转工,礼,兵三曹郎。壬申。我 太祖开国。器其贤。历试台阁,春坊。以刚正自持。丁丑。出守杨根。有惠政。再为典校。任文翰。名声藉甚。 恭靖王擢为右副承旨。升为左。 太宗仍置喉舌。眷注益笃。论佐命勋。拜大司宪。封铁城君。集贤提学。壬午。出按畿甸。癸未。赴京谢恩。还为平壤府尹。明年。兼西北面都巡问察理使。丙戌。拜艺文提学。转中军总制参知议政府事。迁
公讳原。字次山。号容轩。铁城人。杏村岩之孙。密直副使谥文敬冈之子也。生四月而文敬卒。姊夫权文忠公近教诲如子。学日就。每与论议。发越不群。文忠惊曰。吾舅氏不亡也。十五。中壬戌进士。乙丑。登科。圃隐主试席。叹曰。以文敬之才之德。不大厥施。今有儿如此。天之报施。信有徵哉。戊辰。拜司仆寺丞。累转工,礼,兵三曹郎。壬申。我 太祖开国。器其贤。历试台阁,春坊。以刚正自持。丁丑。出守杨根。有惠政。再为典校。任文翰。名声藉甚。 恭靖王擢为右副承旨。升为左。 太宗仍置喉舌。眷注益笃。论佐命勋。拜大司宪。封铁城君。集贤提学。壬午。出按畿甸。癸未。赴京谢恩。还为平壤府尹。明年。兼西北面都巡问察理使。丙戌。拜艺文提学。转中军总制参知议政府事。迁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5L 页
判汉城府事。戊子。观察庆尚。癸巳。为东北面都巡问察理使。兼尹永兴。乙未。改 赐佐命功臣号。进拜礼曹判书。凡三为宪长。正色立朝。激浊扬清。改判汉城府,宝文阁大提学。累转吏兵判,议政府参赞,赞成。戊戌。 世宗即位。擢为右议政,修文殿大提学。兼判兵曹事。己亥。奉表朝京。 帝见而奇之曰。黄髯宰相。后须复来。辛丑。升左议政。兼判吏曹事。乙巳。 宣宗登极。如京进贺。公出入庙堂二十馀年。为相九年。政务宽大。不喜更张。盛满为戒。每欲乞退。有忌公者搆公暗昧之过。 太宗亲雪之。 太宗上宾。忌公者嗾台谏抵公死。 世宗知公无他。重违台论。谪砺山。是丙午春也。 世宗眷顾不衰。欲召还复相。忌公者又沮之。己酉夏。以病卒。年六十二。公姿相魁伟。气宇宽洪。平生与人言。未尝矫饰。及其临决大事。确乎不动如山岳。予夺不以私。人无怨言。一遭颠沛。不能赞成 世宗维新之治。亦天也。
清道明溪书院奉安文
清道明溪书院奉安文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6H 页
维崧毓灵。爰降硕人。鸾鹤之姿。笙镛之文。文贞文敬。有子若孙。大展厥施。圃老之言。学有准的。盖由阳村。遭遇 圣明。妙岁腾骞。 太宗曰来。眷注益勤。堂堂铁城。炳炳元勋。丹书铁券。麟阁槐垣。百揆是宅。纳麓功存。黄髯嶷然。帝曰相臣。庙食百世。既侈荣恩。报施不慊。衮衮来云。广陵峨峨。葛川沄沄。眷此南州。棠茇遗芬。诗传清德。化远旬宣。礼合崇报。乃證舆论。新祠肃清。章甫骏奔。如水在地。陟降堂坛。惠我无彊。于千万年。
常享祝文
经邦道学。炳世勋德。永祀南乡。仰止仪则。
明溪书院移奉时告由文(后孙蓍秀)
大东会昌。硕人应生。河岳钟气。奎璧 (一作壁)降精。圃老门生。文敬家声。有德有学。允矣名卿。历事 四圣。带砺同盟。进宅百揆。开府铁城。时贤攒贺。经术匀衡。正大壁立。沈默渊渟。廿载东閤。坐赞升平。黄髯宰相。羽仪皇京。太史有书。彝鼎有铭。风猷不泯。百世景行。有庙钦崇。于岭之清。亦粤忘轩。克绍典型。同堂齐啜。寓慕
常享祝文
经邦道学。炳世勋德。永祀南乡。仰止仪则。
明溪书院移奉时告由文(后孙蓍秀)
大东会昌。硕人应生。河岳钟气。奎璧 (一作壁)降精。圃老门生。文敬家声。有德有学。允矣名卿。历事 四圣。带砺同盟。进宅百揆。开府铁城。时贤攒贺。经术匀衡。正大壁立。沈默渊渟。廿载东閤。坐赞升平。黄髯宰相。羽仪皇京。太史有书。彝鼎有铭。风猷不泯。百世景行。有庙钦崇。于岭之清。亦粤忘轩。克绍典型。同堂齐啜。寓慕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6L 页
虔诚。世道日沦。妖孽潜萌。变出不虞。神人震惊。舍彼危邦。移建有营。惟此花城。山水文明。南棠故国。楼榭留名。云仍世居。乔梓敷荣。于斯尸祝。允协舆情。如水在地。奉舁脩程。儒绅骏奔。牧伯郊迎。权宜暂奉。湖上名亭。曾孙是构。皇祖以宁。爰相斯邱。庙貌将成。蠲诚奠菜。敢告尊灵。
安东伴鸥亭权奉告由文(移院时○李秉运)
恭惟先生。奎璧 (一作壁)精华。河岳间气。平爷诗礼。圃老渊源。遭时龙兴。策名麟阁。文章絺绣。经术匀衡。天子动容。黄髯宰相。壁立之气。正大之风。身退功成。山砺河带。掘井求水。清士揭虔。乃祝乃尸。既安既久。无变不有。罪在儒人。始之衅媒。基址是祟。多士震惕。爰谋改图。眷玆花山。棠车所茇。草木衣被。楼榭流芳。龟筮协从。天人助顺。脩程奉舁。沿路递迎。百年藏修。数间别墅。东南形胜。上下名亭。事非经常。礼从权奉。曾孙是搆。皇祖是安。墨食其傍。继谋营划。移揭奠菜。儒绅骏奔。爰暨忘轩。百世风节。同堂并食。合美齐休。敢告厥由。报祀无斁。
安东伴鸥亭权奉告由文(移院时○李秉运)
恭惟先生。奎璧 (一作壁)精华。河岳间气。平爷诗礼。圃老渊源。遭时龙兴。策名麟阁。文章絺绣。经术匀衡。天子动容。黄髯宰相。壁立之气。正大之风。身退功成。山砺河带。掘井求水。清士揭虔。乃祝乃尸。既安既久。无变不有。罪在儒人。始之衅媒。基址是祟。多士震惕。爰谋改图。眷玆花山。棠车所茇。草木衣被。楼榭流芳。龟筮协从。天人助顺。脩程奉舁。沿路递迎。百年藏修。数间别墅。东南形胜。上下名亭。事非经常。礼从权奉。曾孙是搆。皇祖是安。墨食其傍。继谋营划。移揭奠菜。儒绅骏奔。爰暨忘轩。百世风节。同堂并食。合美齐休。敢告厥由。报祀无斁。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7H 页
明湖书院奉安文(柳致明)
运初鸿厖。伟人笃祥。渊泓岳重。宝怪含藏。箕裘杏平。衣钵圃阳。发轴艺苑。蹑梯岩廊。坐镇百僚。馀二十霜。士或谈理。伊傅姬姜。南国甘棠。普玆州彊。云仍布濩。爰自友乡。世之云远。人愈不妄。是以有衮。往事泱茫。乃访神栖。寓号此坊。秪缘权宜。情实兢皇。据约砻斲。爰就其傍。湖山十里。曾入锦囊。管领云烟。新庙孔扬。若天会事。多士克蘉。昭穆共享。仍旧羹墙。神人俱宜。礼仪卒襄。济济襟佩。楚楚豆觞。敢不告虔。陟降洋洋。
明溪书院讲堂上梁文(月城金商雨)
不生而存。不死而亡。瞻星岳而起敬。有功则祀。有德则享。设院宇而安灵。夫岂但寓慕羹墙。盖亦为矜式型范。恭惟容轩先生。钟彝德业。琬琰文章。祖杏村而父平斋。蔚乎诗礼之训三世。翊献陵而佐三庙。屹然柱石之臣四朝。学术渊源。出入圃隐,牧隐之堂奥。艺苑声价。上下春亭,佳亭之坛场。若其伟迹丰功。自有信笔良史。星辰历践。峻升紫薇之台垣。天
运初鸿厖。伟人笃祥。渊泓岳重。宝怪含藏。箕裘杏平。衣钵圃阳。发轴艺苑。蹑梯岩廊。坐镇百僚。馀二十霜。士或谈理。伊傅姬姜。南国甘棠。普玆州彊。云仍布濩。爰自友乡。世之云远。人愈不妄。是以有衮。往事泱茫。乃访神栖。寓号此坊。秪缘权宜。情实兢皇。据约砻斲。爰就其傍。湖山十里。曾入锦囊。管领云烟。新庙孔扬。若天会事。多士克蘉。昭穆共享。仍旧羹墙。神人俱宜。礼仪卒襄。济济襟佩。楚楚豆觞。敢不告虔。陟降洋洋。
明溪书院讲堂上梁文(月城金商雨)
不生而存。不死而亡。瞻星岳而起敬。有功则祀。有德则享。设院宇而安灵。夫岂但寓慕羹墙。盖亦为矜式型范。恭惟容轩先生。钟彝德业。琬琰文章。祖杏村而父平斋。蔚乎诗礼之训三世。翊献陵而佐三庙。屹然柱石之臣四朝。学术渊源。出入圃隐,牧隐之堂奥。艺苑声价。上下春亭,佳亭之坛场。若其伟迹丰功。自有信笔良史。星辰历践。峻升紫薇之台垣。天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7L 页
子赐颜。亟呼黄髯之宰相。安金轮而调玉烛。功著旂常。颁铁卷而载丹书。盟深带砺。盖其德位之俱邵。所以崇报之罔愆。太室举式配之章。君臣之祭祀一体。贻庙逮不祧之礼。子孙之香火万年。第缘士论之因循。以致院享之欠缺。千秋沧海。空系朱鸟之名。一区林泉。久阙白鹿之制。设以祭祀。尚慕乡先生之遗风。功以记宗。矧荷大君子之盛德。肆举旷万之典。爰设亩一之宫。因旧庙而增新。始也制度之苟简。卜新区而刱建。今焉规模之轩宏。仙岩在东。紫溪在西。地则近三贤盘旋之境。云门之下。密州之上。世所称一乡名胜之区。台号岩名。适相符于考亭,明道。林情野趣。不多让于陶川玉山。某水某邱。虽非杨巨源钓游之地。一路一野。即是李文饶劳来之乡。慨斯文之破觚。即其地而建宇。如鸟如晕。如松如竹。岿然新甍。有党有塾。有轩有斋。奂乎华构。云天水地。英爽之降格无常。夏礼冬诗。士子之藏修有所。虑岭南七十一县。仰深功于高山。历我朝三百馀年。事有待于今日。顾此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8H 页
一境之设。何足增损于先生。抑亦千载之守。亦有裨益于后学。玆将兼颂。助举修梁。儿郎伟抛梁东。锦壁苍寒插空。野瀑风霏雪白。穹林日射霞红。儿郎伟抛梁南。一面平沙曲潭。细路穿林野色。微风和雨农谈。儿郎伟抛梁西。处处豚栅鸡栖。绿阴万树千树。芳草短堤长堤。儿郎伟抛梁北。五云何处宸极。千峰一洗尘埃。露出只么本色。儿郎伟抛梁上。但看天宇空旷。林间月岭头云。奕奕精神不爽。儿郎伟抛梁下。飞泉日夜流泻。要知道体无穷。看取悠悠逝者。伏愿上梁之后。士趣归正。儒风反惇。弦诵洋洋。不辍述蛾之业。笾豆济济。几荐肜飨之灵。勿替引之。是庸式也。
明湖书院讲堂上梁文(后孙蓍秀)
殁而祭于社。百世之风猷尚存。古者党有庠。三代之教法可考。瞻高山而仰遗躅。舍旧院而立新规。恭惟容轩先生。河岳毓灵。星斗降彩。禀正大壁立之气。秀出万人。应文明奎聚之期。际遇千载。课忠责孝。趾美乎文贞,文敬之家。论道经邦。佐理于 太祖,太宗之世。宅
明湖书院讲堂上梁文(后孙蓍秀)
殁而祭于社。百世之风猷尚存。古者党有庠。三代之教法可考。瞻高山而仰遗躅。舍旧院而立新规。恭惟容轩先生。河岳毓灵。星斗降彩。禀正大壁立之气。秀出万人。应文明奎聚之期。际遇千载。课忠责孝。趾美乎文贞,文敬之家。论道经邦。佐理于 太祖,太宗之世。宅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8L 页
百揆而宁万姓。人贺匀衡之平。历 四庙而秉一心。国倚柱石之重。功存翊汉。王府藏丹券盟书。名播观周。天子呼黄髯宰相。盖其勋劳事业。皆本于学问之纯深。亦有言论文章。可證于师友之推诩。圃隐爷许以儒术。渊源有自来。春亭老让其文衡。词律特馀事。铭彝鼎而考绩。展也国朝名卿。载简策而流芳。允矣经学君子。矧乎遗泽之遍及于吾岭。是以追慕之尤别于后人。逮三世而复得忘轩公。冠一代而大振铁城氏。钟纯刚于天地。凛乎贯日之忠。继正声于风骚。烨然华国之藻。从师讲道。寒蠹睡濯之齐名。通藉蜚英。昆弟叔侄之踵武。莲烛归院。赐暇读书之堂。玉节朝京。解撰清河之颂。不幸师门之祸。一网打于正人。奈何孤臣之囚。六载困于荒徼。流涕党锢之籍。复见白马清流。正色危乱之朝。卒陷青鼠大难。天日改照。深烛覆盆之冤。 璇笔亲题。特降旌门之典。惜其经济未试。西厓之录备详。犹有文献足徵。永嘉之志昭载。猗欤德业风节。偏萃于一家。宜乎俎豆羹墙。崇报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9H 页
于千祀。肆明溪设此道院。维名祖配以贤孙。盖仿鹿洞旧规。并啜刘西涧父子。虽非畏垒遗址。何害庚桑楚祝尸。可见秉彝之衷。无间远迩。尚欠尊贤之道。未尽谨严。云胡鬼魅。窥静谧之中。猝然事变。出意虑之外。神栖惊动。不可仍奉于危邦。士林忧惶。亟欲改图于他所。所以自庐江先昌。咸曰惟福州允臧。按节南方。最爱崇礼尚俭之俗。择居东郭。遂为贻谟种德之基。白鹤归于辽阳。尚认李翰林之门巷。朱乌影于沧海。长繁张仆射之名声。湖楼旧题。至今照临川之笔。杏亭高会。旷世感通泉之墟。两岸之台榭周遭。即孙曾休退之地。一郡之庠塾列峙。是仁贤辈出之乡。召亭的在何州。斯可验遗芬之未沫。濂溪移取旧号。夫孰曰新创之有嫌。牧伯郊迎。奉板舆而奔走。云仍怆感。扫江阁而权安。乃是询谋之所同。庶几妥侑之无憾。爰卜二水上名胜。正合两亭间排铺。首艮尾坤。襟带叶明河之象。背离面坎。方位取神道之幽。湖山十里仙家。始觉诗语之符验。文藻百年古宅。更看衣被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9L 页
之昭回。鬼秘神悭。自是名区之有其主。台平界阔。又其庠舍之不能容。运木石而经营。稍待数年蓄力。捐簪佩而劝相。皆愿一心殚诚。在去岁先立翼翼之宫。而今日继起渠渠之屋。众工执艺。一听匠氏之指挥。多士献图。专付奚期之主管。事钜力屈。几叹规模之未成。日吉辰良。旋喜缛仪之将举。乘云车而陟降。如挹杖屦之光尘。听昕鼓而周旋。复闻弦歌之正响。是岂为文具之虚设。且将见名教之重明。乃助梁上呼庸作曲终之奏。儿郎伟抛梁东。海天初辟日轮红。须臾照破浮云蔽。影入台垣玉烛同。儿郎伟抛梁南。峤岭千年圣化覃。揽辔澄清遗爱在。家家弦诵与农蚕。儿郎伟抛梁西。广陵松柏白云齐。山河带砺无今古。碑面煌煌信笔题。儿郎伟抛梁北。淑气花山天峻极。钟得贞忠扶国纲。表闾长使后来式。儿郎伟抛梁上。列宿森罗辰极向。更看奎华一点明。海东邹鲁重回旺。儿郎伟抛梁下。滚滚长河日夜泻。一理流行万古同。圣人曾叹如斯者。伏愿上梁之后。地灵呵护。儒教
容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20H 页
兴隆。笾豆静嘉。恭修四时之香火。衿佩彬菀。乐育一方之英材。诵其诗读其书。仰轨辙而思趾。居乎仁由乎义。攀户牖而同归。二三子益懋讲明。千百岁永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