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龟亭先生遗稿上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x 页
龟亭先生遗稿上
 诗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1H 页
寄吉冶隐(再○癸未)
   凤岩处士吉先生。曩在庚辰秋。以太常博士徵召。先生耻事二姓。坚卧不起。州官督令就道愈严。势迫如京。上表陈情。 上嘉其节义。遣还乡闾。余入州。乃闻遭母丧庐墓侧。奉诗先候起居云。
高丽五百独先生。一代功名岂足荣。凛凛清风吹六合。朝鲜亿载永嘉声。
  
其二
天纵宣尼畏后生。道肥身瘦德尊荣。离伦独立清标迥。远播佳名树教声。
  其三
阿世悠悠半此生。乘时侥倖可誇荣。一身轩冕须臾事。凤水冷冷万古声。
寄冶隐
挂冠有高士。避世吉先生。寂寞平时事。流传千古名。乌山入帘碧。凤冰绕阶清。霜露春秋节。悠然不尽情。
  谢监司南龟庵送酒(冶隐)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1L 页
五湖仙药到柴荆。颠倒开缄手自倾。病骨胜酣回壮骨。衰情得醉返风情。家贫野蔬盛三豆。市远村醪奠一瓶。欲谢却嫌无谢地。但将蝇手祝遐龄。(蔬恐作蔌)
赠都巡问察理使吕樗谷(称○甲申)
北极天维远。双城地势雄。俗号难即化。仁德可移风。荒服怀绥内。顽民节制中。区区笑诸将。功业敢争同。
送人
鹏击青云万里馀。翰林豪气孰肩诸。月峰如得新诗句。莫惜松窗咫尺书。
广州清风楼。次权槐亭(湛)韵。(楼在客馆东北。牧使洪锡构府今移山城。楼址在废治。)
自怜阿睹已飞花。尚且逢场发兴多。可笑此翁徒矍铄。百端无计住韶华。
泗川卧龙山陵华峰
卧龙山在南海陬。王子当年作远游。古冢渐平荒草合。寒鸦啼送夕阳愁。
星州东轩。次前朝都观察使王公(康)韵。
万事年年鬓雪加。韶华正似隙驹过。百花轩上重游日。金井秋桐意绪多。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2H 页
其二
花开花落鬓霜加。百岁春光一鸟过。此日此轩还寂寞。满园疏木夕阳多。
灵山喜雨亭
种桑栽竹自成村。老树疏阴掩(掩一作压)县门。来往十年头白尽。山灵应有北山文。
坡州题咏
小郡经营要路中。新京西畔旧京东。
淳昌题咏
尖峰围四面。一涧向东流。
龟亭先生遗稿上
 文
  
劾艺文提学李崇仁疏(己巳冬右司议时。与谏官具成佑,吴思忠,沈仁凤,李堂联名。)
伏以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此天下古今之常典也。苟为臣子而不孝不敬。罪莫大焉。臣等窃惟李崇仁性禀奸贪。言行邪佞。才无经国。虑不及远。但以文墨末艺。出身盗名。久居枢要。往者仁任用事。既为党比。坚味盗国。又为腹心。颇张威福。恣行不法。父母之丧未满三年。不得掌试。国家之制也。而崇仁散骑常侍当母忧。求为监试之官。而不可以朝服试之。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2L 页
故以常侍高官。降求上护军以掌其试。且母死才踰百日。啖肉自若。以毁人纪。是不孝也。比来上国以群凶贪饕。绝我国矣。而群凶伏诛。圣上中兴。侍中李穑以天下名望。力疾入朝。而崇仁从行。不改本心。身亲买卖。有同商贾。以浼我侍中之行。而使中国之人。唾我三韩士大夫之面。虽诗成七步。口诵尧舜之言。曾犬豕之不若。真所谓小人儒也。岂可以为侍读。而置诸左右乎。至于近日。肆其奸谋。诬陷宗亲。欲破父子兄弟夫妇之伦。情见辞穷。违命隐匿。殿下以侍读之故。命赦勿问。又命宣麻。优礼待之。而崇仁不知天地包容之恩。迟留旬月。不即进谢。其无上毁礼之意甚矣。其为不敬。孰大于此。败常乱俗。帝王之所不容宥。愿令宪司按罪痛理。远窜四裔。以惩不孝不敬与夫辱国之罪。以正人伦。以励士节。(王下疏于宪府。令究问。是夜宪司使台卒守崇仁家。崇仁穴墙逃流京山府。)
上时务疏(王申九月大司宪时)
伏以臣等猥以庸愚。承乏宪司。安敢默然以负 殿下愿治之心。谨以管见。条列以闻。
一西北。国之藩屏。故于平壤置十翼。安州置十翼。义州置四翼。为之择人。每置千户一人。使之拣士卒备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3H 页
器械。无事则归农。有事则出击。近来为千户者。率不择人。例皆贪污。不思职事。侵逼军士。役使如奴隶。有女者勒令为妾。恣行一己之欲。以致军人各户逃散越境。愿择有武才廉干者定为千户。训鍊士卒。修治器械。敢有如前作弊。守令传报监司。痛行禁断。
一前朝之季。下令各道。鍊铁作兵器久矣。闻西北面鍊铁倍产。而军器之数不加多。愿令评议使司移文都巡问使。每季月呈报。考其一月所鍊铁物。所作军器之数。申闻劝惩。
一古者。已嫁者父母殁。则无归宁之义。其谨严如此。前朝之季。风俗颓败。士大夫之妻趋谒权门。恬不为愧。识者耻之。愿自今文武两班之妇女。除父母亲兄弟姊妹亲伯叔舅姨外。不许相往。以定风俗。
一三代以降。斯道不明。及经秦火。人心益晦。至汉明帝时。佛氏之教始入中国。楚王英最先好之。卒被丹阳之死。梁武帝最笃信。未免台城之饿。佛图澄不能存赵。鸠摩罗什不能存秦。指空不能存元。未闻历代人君敬其教而能享其福者也。以我东方言之。新罗惑于浮屠。竭其财力。塔庙半于闾阎。遂至于亡。高丽毅王饭僧三万。月至佛寺十馀所。卒有临川之祸。恭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3L 页
悯王岁开文殊会。以普虚,懒翁为师。普虚,懒翁皆有舍利。无救于亡。由是观之。佛氏报应之说。不足信明矣。伏惟 殿下慕佛氏清净寡欲。则以先王恭默无为为法。效佛氏慈悲不杀。则以先王克宽克仁好生之德为念。畏佛氏报应之说。则以赏善罚恶。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为范。如是则非独生民蒙其泽。天地鬼神亦且阴佑之矣。
一治田者必去草。作室者必固基。为国家者当除患于未然。而垂祚永世也。顷者前朝之裔。分置江华,巨济。然犹有杂处州县者。万一有无赖之徒以王氏藉口而为乱者。则非所以保全也。愿皆江华,巨济。预为之防。
一躬行俭约。致治之本。茅茨土阶。尧之俭也。菲衣恶食。禹之俭也。为天下国家者以唐尧夏禹为法。则何患乎不治。愿令有司掌诸仓谷。量其一年出纳之数。以节其用。金银又非本国所出。无使妄费。
一中官阉竖。守门洒扫乃其职也。秦汉以来。宦寺之患。载在典籍。昭然可见。或便佞以惑主。蒙蔽以误国。祸乱之作。诚不可殚记。 殿下以天锡勇智之性。拨乱反正之才。博观经史。其制御阉竖。必知其道。然不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4H 页
立法于始。后日之弊。不期而生矣。愿 殿下择其勤谨幼弱者。分为二番。每番各五十人。定其额数。授之以守门扫除之役。其馀老奸者。一皆放之。毋使近侍。一近君子远小人。此人主之至德也。君子在侧。则仁义之说。道德之言。常接乎耳。薰陶渐染。日进乎圣明。小人在侧。则卑辞甘言之请。有时而得行。邪媚诡诈之谋。有时而得成。日就乎掩晦。此古今治乱兴亡之几也。愿 殿下日接群贤。议论治道。无使群小妇女得以日近。
一宫中执役之人。古有定额。前朝之季。不限其数。费廪太多。弊尚未革。愿各殿执役之人。量宜定数外。皆许归农。以省其费。
一鬼神之道。福善祸淫。人不修德。渎祭何益。古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士庶人祭祖祢。各以所当祭者而祭之。岂有不自为善。专事鬼神以获其福之理乎。愿自今除祀典所载理合祭者外。其他淫祀。一切禁断。以为常典。违者痛理。
一内帑出纳。古者凡有内用。上命内谒。传于承旨。承旨更启上前署下玉牌。是其制也。前朝之季。内谒直下玉牌。而承旨不知。岂无诈冒之弊哉。愿自今凡内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4L 页
用。承旨亲禀。下都评议使司。以革前日之弊。一国之所重。在于戎事。握兵发兵。各有其职。古之制也。近者各道节度使直牒州府郡县。其骑船军陆守军与夫杂凡供役者。尽令抄出赴京。倘有倭寇猝至。谁能御之。愿令诸道节度使呈报都评议使司。取旨行移。方许徵发。其直牒抄出。一皆禁断。违者令本府纠理。
龟亭先生遗稿上
 世系
  
世系
 公姓南氏。讳在。宜宁人。远祖讳敏。以唐按廉使当新罗景德王(一云圣德王)时。卜居于宁海府英阳县。封英毅公。仍为本贯。后有讳倜。及第。讳翼。检校太子詹事。封英阳君。讳谦。(一云让)卫尉注簿,令同正。生五子。皆登第。讳淑孙。检校礼宾卿。讳之卓。(卓一云倬)及第。讳奕。(一云奭)礼卿。讳镇勇。大将军。俱显于丽朝。
 高祖讳君甫。通宪大夫枢密院直副使。葬宜宁。仍移籍。
 曾祖讳益胝。承奉郎丰储仓副使。 赠▣▣▣▣▣
 祖 天老。奉顺大夫知灵光郡事。 赠门下省侍中。
 考讳乙蕃。翊戴补祚赞化功臣。特进辅国崇禄大夫门下省侍中宜宁府院君。 赠谥敬烈公。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5H 页
 外祖崔茳。参议。本庆州。
 公前配卞韩国大夫人坡平尹氏。判三司事坡平君靖厚公虎女。守太尉文肃公瓘之十代孙女也。后配淑安宅主南阳洪氏。观察使彝女。二子皆尹夫人出。
龟亭先生遗稿上
 年谱
  
年谱
辛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丽朝忠定王三年)公生于开城府大平馆东小洞私第。
壬辰(恭悯王元年)
甲午。弟訚生。
庚子。公十岁。
戊申 皇明太祖洪武元年
庚戌。公二十岁。
辛亥
三月。以成均生员参进士试。
六月二十六日。亲临殿试。中同进士第五人。赐及第。(知贡举。政堂文学李穑。同知贡举。评理田禄生。)
乙卯(辛祦元年)
庚申。公三十岁。
拜閤门祇候。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5L 页
丙寅。
拜全罗道按廉使。(春夏番)
丁卯
戊辰(辛昌元年)
九月。拜右司议大夫。
己巳(恭让王元年)
十二月二十一日。拜判典校寺事兼司宪府执义。
庚午。公四十岁。
正月。奉命鞫边安烈于汉阳府。
 初。辛祦之废也。领三司事金伫欲谋迎辛祦。事觉系狱。言与安烈等共谋为内应。郎舍尹绍宗等上疏请下安烈。明正典刑。王命削其职流汉阳。大司宪成石磷上疏请诛安烈。王下绍宗等疏于宪司曰。就贬所更勿鞫诛之。宪司夜遣录事孙元湜。移牒汉阳府尹金伯兴诛安烈。都评议使司启曰。大臣不可不问其故便置极刑。王命公及左司议吴思忠往鞫之。行至碧蹄驿遇元湜。只诛安烈而还。(边安烈传)
二月。奉命鞫李琳于全州。鞫琳子贵生于忠州。
 初。金伫边安烈之狱起。辞连琳及贵生。流远地。其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6H 页
后安烈之诛也。曰。谋迎辛祦。岂独我欤。亦有所言。金伯兴不问。命吏出外斩之。尹绍宗等言。自古乱臣贼子。未有无党而敢为恶者。安烈腹心部将通山君李乙珍必与其谋。不可不问。王命宪官鞫乙珍于清州。辞连琳及贵生。乃遣公及左献纳咸傅霖。鞫琳于全州地及贵生于忠州。其后谏官尹绍宗等上疏曰。今见执义南在及献纳咸傅霖等同鞫李贵生狱辞。云去岁十月。禹仁烈先到边安烈家。贵生随父琳继至。安烈谓琳曰。今李乙珍,李庚道,郭忠辅等害侍中 李(我 太祖旧讳。)然后仁烈与王安德,禹洪寿等往骊兴迎辛祦。计已定矣。仁烈不言微笑。其情固当鞫问。贵生之言明白。与臣等所论奏金伫之言。如出一口。请明正典刑。不许。(李琳传。琳即辛祦谨妃之父也。)
三月。请寝长湍幸行。不从。
 丙子。王将幸长湍。公与谏官李舒谏止之。王不听。己卯。遂次礼成江。观战舰习火战。庚辰还宫。(高丽史)
四月九日。(壬寅)录威化岛回军功。
 教曰。伪主辛祦恣行不道。乃与崔莹欲犯辽阳。将使国家得罪 天朝。社稷存亡。间不容发。守侍中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6L 页
 李(我 太祖旧讳)与前侍中曹敏修。首倡大义。谕诸将定策回军以安社稷。其同心协力者。侍中沈德符,鹰扬上护军南訚等四十五人。皆赐功臣。故领三司事边安烈等七人。虽已身死。功不可忘。礼曹判书尹绍宗,判典校寺事南在等于回军之际。以社稷大计。援古赞计。亦可嘉也。褒赏之典。有司举行。(高丽史)
闰四月八日(庚午。)辞职。
 以前月谏长湍之幸。不得其言。辞职。(高丽史)
九日(辛未。)左迁拜铁原府使。
十六日(戊寅。)刑曹判书韩尚质等。以左迁请寝事上疏。
 尚质等以为今台省以言贬外。请授京官以开言路。王不听。(高丽史)
十月十日。拜杨广道廉问计定使。
辛未
壬申(本朝 太祖大王元年)
四月一日(壬子。)因谏官疏削职流远地。五日召还。
 左常侍金震阳,右常侍李扩,右司议李来,左献纳李敢,右献纳权弘,左正言柳溯。论三司左使赵浚,前政堂文学郑道传,前密直副使南訚,前判书尹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7H 页
绍宗,前判事南在,清州牧使赵璞等曰。郑道传起身贱地。窃位堂司。欲掩贱根。谋去本主。无由独举。织成萋菲之罪。连坐众多之人。赵浚于一二卿相间。偶起雠嫌。与道传同心。相扇变乱。卖美权势。诱胁诸人。于是患失乾没之辈。希旨生事之徒响应而作。其中南在,南訚为扇乱之羽翼。尹绍宗,赵璞为造言之喉舌。唱和而起。广张罪网。施刑于不可刑之人。求罪于本无罪之地。众心危惧。咸怨咨嗟。一以伤天地生物之和。二以伤殿下好生之德。岁庚午。清州大水。辛未。城市乘桴。天灾荐至。年谷不登。岂非所召也。又臣等闻訚尝陈言曰。殿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此言何谓也。且訚于国家。别无殊功。骤登台府。殿下之赐大矣。乃希合浚,道传之意。曾无感恩知足之心。敢发轻辱不敬之言。所以激上意而逞其欲也。其用意如此。诚可畏哉。盖此人辈厥罪惟均。殿下若因循不断。不惟天怒人怨。恐有不及之后悔也。臣等本非故欲害人者也。但以公义如此。事势如此。故不敢不请。伏望殿下收浚,訚,在,绍宗,璞等职牒功券。鞫问其罪。明正典刑。垂戒后来。疏上。留中不下。震阳等牒宪司。发史卒守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7L 页
浚,訚家。明日。伏閤更请。王召侍中沈德符,郑梦周议。遂依申流浚,道传远地。削在,訚,绍宗,璞职。亦流远地。大司宪姜淮伯,执义郑熙,掌令金亩,徐甄,持平李作,李申疏请浚等罪。并劾判典校寺事吴思忠与绍宗同。乞并究理。命削职流远地。震阳等言。古人曰。去草不去根。终当后生。去恶不去根。其恶长。浚,道传。恶之根也在,绍宗,訚,璞。养其根而滋蔓者也。请将浚等并置极刑。王命移流道传于光州。浚于泥山。在,訚,璞,绍宗,思忠皆聚水原。遣巡卫府千户金龟联,刑曹正郎李蟠与杨广道观察使姜隐同鞫。未行。我 太祖大王自海州舆疾夜还于邸。郑梦周,李穑,禹玄宝以谓若劾浚,在,訚置极刑。则璞,绍宗,思忠辈。不足制也。阴诱台谏。连日交章。伏閤廷争。请诛浚,道传。王命先鞫訚等诸人。辞连道传。然后可并鞫之。及梦周诛。我 定宗启曰。若不问梦周之党。请罪臣等。王不得已下台谏于巡军。且曰。流之于外可矣。不必问也。翌日。两府诣阙请鞫。命判三司事裴克廉,门下评理金凑同,巡军提调金士衡等治之。震阳曰。郑梦周,李穑,禹玄宝使李崇仁,李种学,赵瑚。谓臣等曰。门下侍中 李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8H 页
(我 太祖旧讳)恃功专擅。今坠马病笃。宜先剪羽翼赵浚等。然后可图也。于是囚崇仁,瑚,种学与其弟种善,梦周弟礼曹判书过,司宰令蹈及其党郑寓,李堂鞫之。皆服。乃召浚还。在,思忠并复职。宥道传,訚,绍宗。流震阳,扩,来,敢,弘,熙,亩,甄,作,申,崇仁,瑚,种学,种善,寓,过,蹈,堂于远地。玄宝孙成范,淮伯弟淮季。皆王爱婿。故玄宝之党及淮伯皆不坐。溯亦以病免。我 太祖麾下尹虎,柳曼殊,黄希硕等上书请治梦周之党。王从之。夺震阳,扩,崇仁,瑚,种学,种善告身。其后台谏交章请究问震阳等情状以正其罪。王命更勿鞫讯。但据前日狱辞。分其轻重以闻。于是。杖震阳一百流远地。(金震阳传按龙飞御天歌。侍中郑梦周忌我 太祖威德日盛。中外归心。与其党同谋。欲危 太祖。太祖以世子奭朝见而还。出迎于黄州。遂畋于海州。坠马。梦周闻之有喜色。嗾台谏曰。 李讳今坠马病笃。宜先剪羽翼赵浚等。然后乃可图也。乃劾三司左使赵浚,前政堂文学郑道传,前密直副使南訚,前礼曹判书尹绍宗,前判典校寺事南在,清州牧使赵璞。王下其书都堂。梦周从中扇之。将浚等六人并流远地。分遣其党巡军千户金龟联,刑曹正郎李蟠等。就贬所鞫间。将杀之。时 太宗庐于 齐陵之侧。闻 太祖坠马而还。又闻梦周欲以 太祖入京之日为乱。乃驰迎于道。至碧澜渡。告以梦周之谋。 太祖力疾通宵而行。未明入京。梦周嗾省宪交章请诛浚,道传等。 太祖曰。如此诬枉。不可不辨。将造朝而病不能起。遣 定宗及判懿德府事李和,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8L 页
前密直副使李济,知密直司事黄希硕,礼曹判书赵圭等诣阙启曰。今省宪论浚于立殿下之际有立他之议。而臣沮之。浚之所议者何人。闻臣沮之之言者伊谁。请召浚等。与台谏明辨是非。往复再三。王不听。谗构愈急。祸且不测。 太宗密请杀梦周。 太祖曰。死生有命。但当顺受而已。终不听。命 太宗速还。终汝大事。 太宗不得已至崇教里旧邸。忧虞未决。俄有叩门声。急出视之。乃广兴仓使郑擢。极言生民利害决于斯时。而群小之构乱如彼。公何去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太宗即还 太祖邸。谓和, 定宗及济日。 父公不听吾言。然梦周不可不杀。我当任其咎。和, 定宗及济许诺。召麾下土判典客寺事赵英圭等曰。李氏之忠于王室。国人所知。今为梦周所陷。加以恶名。其无一人为李氏效力者耶。英圭曰。愿尽力。 太宗使英圭,海州牧使赵英茂,中郎将高吕,判军器寺事李敷。入都评议使司击梦周。忽有辟除之声。出视之则梦周到门矣。以 太祖庶兄元桂之婿司宰副令卞仲良泄其谋。梦周知之。欲观变故。托以问疾而来也。 太祖待梦周如初。和白 太宗曰。诛梦周此其时矣。 公怒可畏。奈何。 太宗曰。机不可失。 命英圭至 定宗邸取剑要于路边。敷,吕等随之。时前判开城府事柳源死。梦周过吊其家迟留。故英圭等得备兵器以候之。梦周至。英圭驰击不中。梦周顾叱。策马而走。英圭驰及击马首。梦周坠而走。吕等斩之。 太宗入告。 太祖大惊而兴。震怒曰。吾家素以忠孝闻。汝等擅杀大臣。国人以我为不知乎。予欲仰药而死也。 太宗日。梦周等将陷我家。岂合坐而待亡。明日。 太祖遣希硕启王曰。梦周等党比罪人。阴诱台谏。诬陷忠良。今已伏罪。请召浚,訚等与台谏辨明。 王曰。吾将出台谏于外。时太祖因怒病剧。至不能言。 太宗与诸叔兄议。遣 定宗启曰。若不问梦周之党。请罪臣等。王不得已乃下台谏于巡军狱。命判三司事裴克廉等鞫之。并杖流远地。)
六月十九日。拜密直司左副代言。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9H 页
七月十七日(丙申。)我太祖大王即位。
二十八日(丁未。)拜中枢院学士兼司宪府大司宪。封宜城君。
 教书曰。中枢院学士南在等。识天命之去就。察人心之向背。以民社大义。决意定策。推戴寡躬。共成大业。其功甚大云云。(宗孙磐所录)
八月二十日(己巳。)策纯忠奋义同德佐命开国功臣一等第十四人。
 上曰。中枢院学士南在等。在前朝政乱之时。注意寡躬。以至今日。固守不变。其功可赏。次赐功臣之号。其褒赏之典。令有司举行。 命功臣都监立碑以纪其功。建长生殿(在北部通明坊)以图其形。锡土田臧获。嫡长世袭。不失其禄。子孙虽有罪犯。宥及永世。载诸信书以赐之。(世乘命功臣以下。龙飞御天歌注。)
祇受 赐名。
 公初讳谦。丽季极乱。 圣祖将兴。公志存经济。契合风云。及乎禅代之际。有辞功避赏之意。隐于宜山。不知所之。 太祖既受命。思公功大。物色求得之。 赐名曰在。盖喜其无恙尚在也。初字未详。而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29L 页
赐名后自字敬之。盖敬 君赐之意也。
九月。上时务疏。
十一日(己丑。) 启请宅主毋令给禄。
 启曰。禄者古先哲王所以养士大夫之供职事者也。今功臣之母及妻封宅主者亦许食禄。 殿下待功臣之意则厚矣。然一家之内。并受天禄。不合于义。乞 上女公主王子翁主外。宅主毋令给禄。(国初。王子之妻封翁主。虽非王子之妻。亦或封翁主。) 上曰。开国功臣父母妻。既于录券封爵。有爵无禄可乎。(龙飞御天歌注)
以大护军李扶,奉常少卿许赅。请鞫问事上疏。
 
扶,赅有不逊语。公上疏曰。自古帝王之兴。惟天所命。不关世类。今 殿下以宽仁大度。当王氏衰乱之季。天命乃归。群臣推戴。奄即大宝。今李扶,许赅等不思 殿下再造之恩。鼓煽妖言。以惑众心。宜令有司鞫问治罪。(国朝宝鉴)
癸酉
正月十六日(壬戌。)入 侍极陈佛氏之弊。
六月。差奏 闻使。
 将行。 上遣公弟将军贽 赐衣酒。
九月。回自京师。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0H 页
帝厚待之。且命之曰。尔国使臣行李往来。道远费烦。自今三年一朝。(金石一班)
甲戌
三月(丙戌。)拜参赞门下府事。
六月。差陈奏副使。
 皇朝以本国表辞(帝以本国遣人至辽东。赍布帛金银。假以行礼诱边将。又遣人说诱女真。潜渡鸭绿江等事。下手诏责之。上表辨明。其略曰。至若行礼于辽东。是亦景仰于上国。当使价往来之际。有宾主交接之仪。在礼则然。于诱何敢。其有女真隶于东宁。既皆作军而当差。安有遣人而说诱。但辽东都司起取脱欢不花之时。其管下人民或有不即随行者。由彼安土。非臣勒留。无所供于我邦。各自守其旧业。郑道传之辞也。)倨傲。大怒。命辽东毋纳朝鲜之使。使臣至辽东。不得入而还者凡五辈。已而 帝遣使谕 上送亲男。时 太宗为靖安君。 上曰。 天子若有所问。非汝莫能对。 太宗对曰。臣为宗社大计。岂能辞避。 上涕出曰。万里之路。能无恙而还乎。朝臣皆为 太宗难之。公曰。 靖安君有万里之行。吾辈高枕死于此可乎。乃自请往。遂 命 太宗。与赵胖及公奉表如京师。
十二月。复 命。
 帝引见再三。优礼遣还。时本国与大国通信不久。道路艰阻。公经草泽之中。历燕齐至南京数万馀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0L 页
里。而坐轿中手布算。度前几里有山有川。无不洞然。华人莫不异之。(国朝宝鉴及龙飞御天歌。时本国以下。家乘。)
乙亥
二月。丁敬烈公忧。
七月朔(王辰。) 特命引见于便殿。劝以姜桂之滋。二十二日(癸丑。)录回军功臣三等。 赐田地三十结。 
 王旨曰。前朝高丽之季。伪主辛祦顽凶狂悖。乃与其臣崔莹。谋攻辽阳。督责诸将。将渡鸭江。时予为左军都统使。谕诸将以谓以小国犯天子之境。于义不顺。况得罪 天朝。则东方之民殆无类矣。诸将悉能明晓逆顺。当时师若渡江。东民安得安堵至今。惟尔诸将。听寡人之言。仗义还师。以安东方。肆予寡躬。得有今日。若论其功。宜在旌赏。中枢院学士南在等二人。虽不预师行。其于还京。社稷大计拟议之际。援古赞计。可依三等功臣崔郸之例。褒赏之典。有司举行。(录券)
丙子
十二月三日(丁亥。)起复。拜艺文馆,春秋馆太学士。五道都兵马使。征一歧对马岛。
 公与都统处置使金士衡启行。 上出南门外饯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1H 页
之。各 赐毛冠甲胄弓矢教书。都堂饯于汉江。(东国文献备考)
丁丑
正月。班师。
三月。服阕。
戊寅 惠帝建文元年。
拜政堂文学。
八月二十八日(己巳。)弟訚被祸。
 时公奉 命祷祀于松岳。弟訚与郑道传之谋。闻变自还。谒于诸王子。有欲并罪者。 太宗曰。在素不与訚同心。不可连及。其归我第。(戊寅记事)
十月。放于宜宁县。
 初。 太宗欲全公命。置于第。母夫人谓死于訚乱。哭之甚。公拔须送之。母夫人曰。不死矣。事定。见母夫人于果川田庄。仍留止。及闻治訚党与。公惧。微服避之。大将军马天牧。逢诸完山路上。拘置其官。来告于朝。有是 命。訚性豪迈无检束。自幼好奇计。开国之际。功在上列。然以不学无识。赞成康氏夺嫡之计。遂与道传等图擅国柄。欲去宗室。卒及于祸。年四十五。(戊寅记事)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1L 页
特 命召还。
祇受宅基 赐给。
 上定鼎之时。 命术者择基。 赐公家基汉城府南小门洞。公别构一堂于宅之西南隅。揭号曰翠微。以诗酒自娱。寔终南山之未及上处也。宅边有一岩。其状类龟。公因自号曰龟亭。龟亭或称龟庵。(一作岩)遗址今尚存。(南小门。即京城东南隅光熙门坊。即明哲坊。有翠微堂遗址及池井。)
己卯(定宗大王元年)
庚辰。公五十岁。
正月。 启请册储。
 太宗平定郑道传之乱。时人皆欲请于 太祖以为 世子。 太宗固让。请以 定庙为世子。 定庙曰。当初建议开国。至于今日之事。皆是 靖安之功。我不可为世子。 太宗让益固。 定庙曰。然则我有以处之。至时。公于阙庭大言曰。即今当令 靖安君为世子。玆事不可缓也。 太宗闻而责之。及朴苞之乱。参赞门下府事河崙启曰。若无 靖安君。大事不成。亦安有今日乎。且以昨日之事(盖指公阙庭之请也)观之。天意人心。亦可知矣。请早定位号。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2H 页
定庙曰。卿等之言甚善。遂册为世子。盖定策 太宗。皆公与河崙之力也。(龙飞御天歌注及东阁杂记)
辛巳(太宗大王元年)
拜判中枢院事
拜 世子书筵官
 上即位之初。首降德音。以定东宫之位。置书筵官。以公及门下左侍中赵浚,签书中枢院事郑总。其学业皆可以备劝讲之任。 命为师傅宾客。(朝鲜经国大典。郑道传撰。)
兼监仓安集转运劝农管学事提调刑狱兵马公事。
壬午 成祖永乐元年癸未
六月。拜庆尚道都观察使黜陟使。
十月三十日(甲戌。)上时务疏。
 公条陈时务。其一道内防御之虚疏。以壮勇之皆侍卫于京故也。请除之以充船军。其一陆输之弊。民皆苦之。请依旧漕运。其一仓库田租。自纳米以来。民困于转输。且此道纳布易。纳米难。请依旧收布。政府 启闻。除侍卫五百人。
闰十一月。 宣酝于任所。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2L 页
公因禁令断酒。而勤于职事。 上虑其生病。宣内酝于任所。仍 命自今服药用酒。(东国文献备考)
甲申。
递归。
三月。拜开城府留后。
五月(乙亥。)拜议政府赞成事。
七月二十五日(甲子。)汉阳毋岳相宫都。 幸行扈驾。
十月二十日(戊子。)遭劾。 特命视事。
 台谏,刑曹劾公守直。以为李居易之党也。己丑。上召三省掌务李致,正郎赵末生,正言卓慎等教曰。劾赞成事南在守直何也。仍下三省掌务于巡禁司鞫问。公诣阙谢 恩。 上命公视事。公使朴锡命 启曰。初。臣为庆尚道都观察使。见代而来。李居易至臣家馈酒食。仍曰。吾与汝弟。交则甚厚。今汝弟死矣。吾欲待汝如汝弟。汝亦待我如▣弟也。臣闻其言。跪而对曰。令公毋忘我也。我亦不忘令公也。为是臣亦一往其家而已。若居易宿于臣家。臣宿于居易家。则居易大臣也。臣亦宰相也。二家伴人仆从。岂不知之。戊寅年臣得罪之时。居易欲加死刑于臣。臣至今未忘。岂与居易为党乎。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3H 页
且在汉京。 殿下为靖安君。臣进见。乃许坐于西厅。臣曰。朝鲜基业。毕竟归于公家。当其时。戮力辅佐矣。 殿下闻而堕泪。 传于锡命曰。卿虽不为如此之言。予岂不知乎。卿其勿疑。公拜谢而退。(世乘)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拜大司宪。
启请执义权遇等就职。
 时浚慕华楼南池。功久未就。司宪府劾提调官朴子青。 上怒。召责持平崔自海勒归其家。执义权遇等皆待罪。公 启日。台谏。人主之耳目也。言虽不中。亦不加罪者。所以开言路广视听为万世计也。子青被劾事不足论。设若奸臣用权。事关大体。而台谏缄默不言。则非细故也。 上即命遇等就职。(国朝宝鉴)
八月十八日。因政府疏。驳递大司宪。
己丑
庚寅。公六十岁。
辛卯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3L 页
十月二十一日。录佐命原从功臣一等。 赐田地三十结奴婢三十口。
 王旨曰。南在等三十八员。爰自潜邸。夙夜翊卫。服劳不怠。式至今休。其劳可赏。南在等岁在甲戌。又从寡躬。入觐天庭。勤劳跋涉。其功可赏。子孙荫职。宥及后世。(录券)
壬辰
十月。拜议政府右政丞。
癸巳
甲午
三月九日。 亲试取郑麟趾等三十三人。
 公以监春秋馆事掌会试。策天人相感之道于庆会楼下。取新生员郑麟趾,赵瑞康等。 上曰权蹈,成溉,李贺,李随。皆朝士也。而无中试者。可见掌试之公也。
四月。改官制。仍拜判议政府事。
承 命修高丽史。
改官制。仍拜左议政。封宜宁府院君。
乙未。
孙睴尚贞善公主。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4H 页
上教大臣曰。予有一女年尚幼。然及国家无事。欲令适人。广求士族家。已得议郎南景文之子。凡为驸马者。不患贫贱。若门阀子孙。习于骄奢。鲜有不败者。此儿虽议政之孙。议政已老。其父早世。鞠于寡毋。端不骄逸。故今已选定。以其无骄逸之习也。(国朝宝鉴○议郎即龟亭长子。驸马即宜山尉晖。晖孙怡枉被诛。后绝嗣。)
五月。因缓治闵无悔狱。遭劾免。
献宗庙酌献礼议。
 礼曹上仪注。 上下询。公曰。孔子称宗庙之礼。烦则怠。简则慢。不烦不简。乃可久行。(东国文献备考)
九月二十一日。拜修文殿大提学。
丙申
三月二十五日。拜领议政。
亲试取郑之澹等九人。重试金赭等五人。
十月。辞免。
丁酉
戊戌(世宗大王元年)
己亥。
孙简中生员试。
十二月十四日(甲申。)公卒于京城明哲坊第。寿六十九。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4L 页
讣 闻。停朝市。致赙米豆七十石纸二百卷。官庇葬事。
特 命撤肉膳。
 时 两宫(上王世宗)行幸在外。为撤肉膳。群臣以山岚瘴气可畏。请勿减肉。 上曰。君闻大臣卒减膳。虽无古制。臣为君丧三年。君为臣三日去肉膳。不亦可乎。仍命立大臣丧三日减膳之法。
十五日。 上王遣宰臣尹淮赐祭。
十九日。 亲临吊祭。赠谥忠景公。
 上备法驾。率百官幸公第赐祭。 上不及其门六七步许下马入幄次。公孙智伏道左以迎。 命智奠爵。典祀少尹金尚直读教祭文讫。 上还驾。智伏道左哀哭。 上轼而过。
庚子
二月。以一等礼葬于杨州注谷戌坐辰向之原。(庚兑龙艮。得木丙破。)
 初。 太祖之定鼎汉阳也。亲卜仙寝于 健元陵。以陵外佛岩山注洞(即花蝶洞。俗称注乙谷。)之原 赐公。为日后陪葬之地。且赐旁近田土臧获。使传之永世。为守冢户。故先葬敬烈公而继葬公焉。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5H 页
辛丑
十一月(戊辰。)特 命 庙庭配享。
 太上王与领议政柳廷显及李原,卞季良,许稠,赵末生,李之刚,李阳德,金益精等置酒。 教曰。高丽太祖配享功臣凡六。今我 太祖配享惟四人耳。议其有功者加配享何如。开国之时功之大小。予尽知之。戊辰。又 教金益精曰。李济,南在,南訚等倡义开国。皆当配享 太庙。然在之配享与否。令礼官议于三议政以闻。在若不宜配 太祖。则当配于予矣。廷显等皆无异议。
壬寅
正月五日(癸亥。)遣使 赐祭。
 上朝新宫。遣使赐祭于公及弟宜城君訚。谕以将配食 太祖庙庭。谥訚 刚武。
九日。 亲行 宗庙春享大祭。跻配于 太祖庙庭。
壬申(纯祖大王十二年)
九月十五日。 遣杨根郡守郑度采 赐祭于墓所。
龟亭先生遗稿上
 遗事
  
遗事
公历事 太祖  恭靖 太宗 世宗四朝二十八年。位至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5L 页
经筵,春秋馆,书云观事。修文殿大提学, 世子师。策纯忠奋义佐命开国功臣。封宜宁府院君。(家谱○宜宁或作宜山,宜城。佐命今作同德。)
南在。訚之兄。开国功臣。官至议政。封宜山府院君。谥忠景。(舆地胜览。宜宁人物条。)
公豁达多大略。外似不检。内实明察。文章平正清丽。详明算法。自中国初来。人莫有能解者。公即究得之。世谓南算。(公五代孙永兴公行状。公六代孙别坐彦纪所撰。)
先龟亭公好酒多大略。然谨言语。未尝少失。好与客着棋。终日不倦。客问其故。答曰。生人有气。必有言语。有言语则不及朝廷者鲜矣。终日着棋。可以避言讳也。人服其谨慎。
先龟亭公持心大谨。不检形外。一日。着国家所禁衣服朝于阙。有人谏于家曰。大臣亦为禁服耶。龟亭瞿然呼婢曰。我朝会时服何衣耶。人服其雅量宏远。不审衣服。(以上。秋江冷话。○秋江名孝温。公五代孙。故称先。冷话其所著小记。)
南政承在罢相。养閒于墨寺洞本第。日以棋局为事。有墨寺长老屡造焉。相与围棋。而长老阳不胜。公大喜。既脱其衣。又脱其冠。至于中裙则长老不敢脱。哀恳再三然后免。日暮而长老还寺。则公使婢子三三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6H 页
人持米豆馔物以遗之。由是长老无日不脱衣。而所得日增。公亦不知也。有闵姓朝官往谒。公亦与之对棋。闵临局。争道不逊。至以手犯公顶。公不悦曰。此客气豪。得志则得志。不得志则不得志也。(青坡剧谈)
公之亲笔着押。载于公之季氏宜城君訚遗子孙书末端。其书书之素绢。末曰。證保同生兄开国功臣南着押。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1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公庆尚道宜宁人。少登第。通古达今。历扬台省。出入中外。有经济之才。及革代之际。翊戴之谋多出于公。甲戌间。 上王以世子人朝。公从行。一时偕行宰相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6H 页
颇不恭。独公礼敬。逮至戊寅。其弟訚与郑道传,沈老生谋去诸嫡。 上王以公不与谋。置诸私第。事定。免死流之。 上王日。南在与其弟不好。人所共知。必无与知之理。后复召还。累官至领议政。就封府院君。 上王以耆旧。特加礼貌。年六十九卒。其孙晖尚 上王第四女贞善公主。其少也家贫。一奴一马以祗候。九年不迁。(史臣所录)
公第在终南之巅。别构一堂于宅西南隅而揭号曰翠微。前凿莲池。池边有一鸭脚树。甚高大。郁为禁中之所指点。 列圣凭望。认以为某家树也。至 宣庙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6L 页
己丑年间。树忽枯死。 宣庙遣中使就视焉。(国朝名臣录)太祖既定健元陵之后。与公憩于前岭。 命名曰忘忧里。以其下民田 特赐公。以为守冢之户。又 赐以副用之地。以寓万岁后陪葬之意也。
龟亭先生遗稿上
 附录
  
开国功臣轴(阙)[本文缺]
回军原从功臣轴
洪武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左承旨李勤次知口传 王旨。前朝高丽之季。伪主辛祦顽凶狂悖。乃与其臣崔莹。谋攻打辽阳。督责诸将。将渡鸭绿。时予为左军都统使。谕诸将以谓以小国犯 天子之境。于义不顺。况得罪 天朝。则东方之人殆无类矣。诸将悉能明晓逆顺。当时师若渡江。东民安得安堵至今。惟尔诸将听寡人之言。仗义还师。以安东人。肆予寡躬得有今日若论其功。宜在旌赏。青城伯沈德符,判中枢院事南訚等十四人。克定大策。谕众回军。可为一等功臣。前判慈惠府事庆补等十五人。亦知大义。参谋与议。可为二等功臣。前判慈惠府事崔郸,前开城尹南成理等二十四人。亦识利害。顺从无违。可为三等功臣。中枢院学士南在,兵曹典书尹绍宗等二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7H 页
人。虽不预师行。其还于京。社稷大计拟议之际。援古赞计。可依三等功臣崔郸之例。卒侍中曹敏修,故判三司事尹虎等四人。一等功臣沈德符之例。故三司左使赵仁璧等四人。二等功臣庆补之例。故判慈惠府事安庆等三人。三等功臣崔郸之例。为等褒赏之典。有司举行。以 王旨内事意。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初七日。右承旨,翊戴开国功臣,通政大夫, 经筵参赞官,宝文阁直学士,知制 教,知户曹事臣闵汝翼伏奉 王旨。依申教各等功臣田地一等八十结。二等五十结。三等三十结赏给。尔录券施行。(轴在南成理孙璹家)
佐命原从功臣轴
永乐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知申事金汝知敬奉 王旨。南在等三十八员爰自潜邸。夙夜翊卫。服劳不怠。式至今休。其劳可赏。南在等岁在甲戌。又从寡躬入觐天庭。勤劳跋涉。其功可赏。南在等一等田地三十结奴婢三口。 王旨内功劳可赏。原从功臣称下纪功。子孙荫职。宥及后世。(勋府誊录)
赐祭文(世宗己亥十二月十五日。上王命宰臣尹淮赍来。)
死生修短之理。盖因天命之自然。哀荣赠恤之恩。实是国家之常典。矧于股肱之老。盍致礼数之隆。惟卿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7L 页
性资英豪。识见高迈。学致多闻之富。庆钟积善之馀。识天命之去留。察人心之向背。当丽季鱼烂之际。值我家龙兴之时。佐 太祖以忧劳。拯生民于涂炭。仗义决策。赞成创业之宏规。应天顺人。允叶开国之上策。振乌府之纪纲。奸回悉皆胆落。司银台之喉舌。敷奏不为面从。名望重于朝廷。风声肃于中外。曩予朝觐之日。乃为副贰之官。不惮跋涉之勤劳。与同甘苦于蚤夜。逮当纂承之后。益申弼亮之功。以身系其安危。与国同其休戚。好善恶恶。足为戒于后人。尊主庇民。诚无怪于前哲。年弥高而气弥壮。位愈高而心愈谦。方期颐养而居閒。共享升平之有永。何知一疾之作。遽为九泉之游。兴言及此。恸悼无已。于戏。惟卿所守。不随死生而存亡。若有可疑。于何顾问而裁断。聊伸恤典。少慰英灵。
亲临吊祭文(世宗己亥十二月十九日)
盖闻元首股肱。一体同心。是以君之于臣。生则加爵禄之荣。死则举吊恤之典。此古今之通义。国家之恒规。惟卿廊庙伟资。山河秀气。有贯穿百家之学。有酬酢万变之才。剖竹分鱼而歌腾五裤。登车揽辔而咏彼甘棠。献善宣美。政膺喉舌之司。激浊扬清。独耸乌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8H 页
台之望。以至领袖岩廊。调和鼎鼐。践履中外。声名藉甚。昔在丽季。政散民离。天命民心。归于一德。卿乃炳其几微。翊戴 圣祖。以开亿万年无疆之洪祚。当我 上王入觐天庭。陪从跋涉。捍御艰难。逮至践阼。裨益弘多。在予冲人。如卿之老。尤为冰鉴药石。今焉已矣。何以为心。矧卿于寡人有旧恩之好。卿之孙则有连姻之庆。谓将仪表百僚。弼亮四海。而天不憖遗。遽停相杵。可谓痛哉。爰命有司。谨治丧事。今将菲薄。来奠素帷。于戏。休戚之心。永肩于终始。哀荣之礼。当极于存亡。
墓所 赐祭文(纯祖壬申九月。杨根郡守郑度采赍来。)
书称纪迹。礼揭司勋。尽玆开创。崇报当先。 圣祖龙兴。粤在壬申。启我洪基。赖此良臣。良臣伊谁。翼翼忠景。炳几决策。首赞邦命。性姿英豪。识见高迈。际会风云。经纶草昧。间世之才。为时而出。学富多闻。智周庶物。山河秀气。廊庙伟器。既倡大义。遂佐晟治。望重乌台。形图麟阁。藩臬铨部。文苑鼎席。 主遇虽隆。善居功名。陪葬 仙寝。啜食 庙庭。四朝元老。功莫与俦。奕世簪缨。家国同休。馀四百载。是岁重回。眇予寡人。眷焉兴怀。孟秋 南殿。有俨晬容。昭荐精禋。虔罄微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8L 页
悰。股肱一体。念切报功。伻官致酹。庶感 予衷。
行状 十一代孙磐撰
惟我鼻祖英毅公。姓南讳敏。受籍英阳之后。历罗丽簪组相承。有及第讳倜。英阳君讳翼皆显。至府君高祖讳君甫。枢密直副使。葬宜宁。仍移籍。曾祖讳益胝。丰储副使。祖讳天老。灵光郡事。赠门下侍中。祖妣咸阳朴氏。中郎将讳琮女。考讳乙蕃。特进门下侍中。 赠谥敬烈公。妣鸡林崔氏。参议讳茳女。民部议郎讳伯伦孙女。文昌侯致远之后。府君于敬烈。为长男也。府君生于忠定王辛卯。中恭悯王辛亥同进士出身第五。逮恭让王时。谏官金震阳论流府君及府君之季訚,赵浚,郑道传,尹绍宗,赵璞等。盖有推戴我 太祖之意故也。及 太祖受命。以府君拜中枢院学士兼司宪府大司宪。 下教曰。中枢院学士南在。识天命之去就。察人心之向背。以民社大义。决意定策。推戴寡躬。共成大业。其功甚大。策开国勋一等。历官杨广道廉问计定使,庆尚道都观察黜陟使,春秋馆太学士兼五道都兵马使,议政府赞成事。尝避官遁于野。 太祖思公甚。至物色求之。赐名在。盖府君初名谦。而喜其无恙尚在也。府君乃字以敬之。亦出敬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9H 页
君赐之义也。府君惩前朝坏坏乱之弊。急新政先务之要。条上十一事。二年癸酉。府君以奏闻使出疆。 上特遣府君之弟将军。贽赐以衣酒。三年甲戌。 高皇帝以本国表辞倨傲。 命辽东毋纳朝鲜之使。使臣至辽。不得人而还者五辈。而已遣使谕以送亲男。时太宗为靖安君。 上谓太宗曰。 天子若有所问。非汝莫能对。 太宗对曰。臣为宗社大计。岂敢辞避。 上挥涕曰。汝体质羸瘦。万里之行。能无恙乎。是行也。朝臣皆为 太宗危之。府君奋然曰。 靖安君有万里之行。吾辈安枕死于此乎。仍自请往。 上遂命府君及赵胖与之偕行。行中诸人或有失礼于侍御之节者。惟府君执礼尽敬。及如京。 帝引见再三。优礼遣还。 太祖益礼重焉。先是。算法自中国初来。人莫有能解者。府君究得之如神。人谓府君南算。及奉表赴京。坐轿中布算。度前几里有山几里有水。历历皆验。华人莫不惊异之。四年乙亥正月。府君遭敬烈公丧。七月壬辰。 上特命召对于便殿。悯其羸毁。勉以从权。五年丙子十二月。以征倭事承 命起复。由艺文春秋馆太学士为都兵马使。从都统使金士衡发五道兵击一歧对马岛。将行。 上亲饯于南门外。赐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39L 页
以冠剑弓矢。六年丁丑正月。班师。七年戊寅。府君以政堂文学奉 命致祭于松岳。闻弟訚与芳硕之乱。坐法还谒于诸 王子。有欲并害府君者。 太宗欲全之。下 教曰。素不与訚同心。不可连及。其还我第。时府君之母夫人在果州田庄。谓府君亦死于乱。日夜号恸。意在必死。府君拔其须送之。母夫人始知府君得全矣。事定。放于宜宁。未几。 上王曰。南在必无与知之理。 特命召还。庚辰正月甲午。 定宗即位。府君首建早定储嗣之议。河崙等仍请曰。天意人心可知。请定位号。 定宗曰善。遂定 靖安君为储。定策之功。公实伯焉。 太宗即位之初。选书筵官。以府君学业可以备劝讲之任。特拜师傅。三年癸未十月甲戌。府君以庆尚道都观察使疏陈弊瘼。请壮边圉复漕运及除米纳布等事。皆蒙采施。至今赖之。闰月壬戌。 上闻府君因禁断酒。虑其勤于事而致某病。 特赐宫酝于任所。仍令服药用酒。府君尝与吉冶隐再相善。中间出处虽异。而心常景慕。及受岭节。遂造其庐。为诗而褒其节。营庙而成其志。四年甲申五月乙亥。拜议政府赞成事。七月甲子。 上幸毋岳。相宫都之地。府君亦从焉。十月戊子。台谏劾府君以居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0H 页
易之党。 上素知府君之冤。下三省官于巡禁司鞫诘之。因 命府君出视事。府君诣阙谢恩。具陈所怀。上至堕泪而教之曰。卿之心事。予岂不知乎。府君拜谢而退。八年戊子。浚慕华馆南池。功久不就。宪府劾提调官朴子青等。 上召责持平崔自海。勒归其家。执义权遇等待罪。府君时以大司宪进谏曰。台谏。人主之耳目也。言虽不中。亦不加罪者。所以开言路广视听为万世计也。子青被责。固不足论。设若奸臣弄权。事关大体。台谏含默不言。非细虞也。 上即命遇等就职。十四年甲午。府君以判府事擢拜右议政。封宜宁府院君。同年升左。以监春秋掌会试。取生员赵瑞康等三十三人。 上曰。权蹈,成溉,李贺,李随皆朝士。而无中试者。可见掌试之公也。 上命府君及河崙改修高丽史。 上曰。恭悯王以下事多不实。宜更窜之。十五年乙未。解相。以勋封兼修文殿大提学,世子傅。是时 上为贵主择驸马。定于府君之孙宜山君晖。语于大臣曰。凡为驸马者。习于骄奢。鲜有不败。今此选定。端为其家之俭约。此可见府君俭德之素著也。十六年丙申。拜领议政。 世宗元年己亥十二月十四日。卒于第。享年六十九。停朝市致赙赗。同月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0L 页
己丑。 上备法驾。率百官幸公第。赐祭吊孤。官庇葬事。 赠谥忠景。危身奉上曰忠。由义而济曰景。 上王又遣尹淮赍 教赐祭。四年壬寅春正月癸亥。遣 使赐祭于家庙。九日丁卯。配享 太祖庙庭。葬于敬烈公墓前辰向之原。盖国初 园陵之副用也。 太祖特命赐公。以寓陪葬之意。封墓用马鬣之制。而不用莎台。只竖短表刻两行曰。开国功臣议政府领议政忠景公南在之墓十七字。碑前设石床。床前立长明台。台之左右。立石人一双。大小体样与敬烈公墓前设稍大。而极草草。殆不如近世士庶墓前设。尤可见遗训昭俭之德也。前夫人卞韩国大夫人坡平尹氏。坡平君讳虎女。先府君卒。葬于松都东大门外天寿院洞田斋宫里负子之原。讳日五月二十八日也。生二男。长兵曹议郎。 赠领议政府事讳景文。次景武。议郎娶温阳方恂女。生三男。长左议政讳智。次直提学简。次宜山君晖。尚 太宗第四女贞善公主。后夫人淑安宅主南阳洪氏。观察使讳彝女也。府君尝卜居于汉师南小门洞城底。盖国初定都时 上命堪舆家。择而赐者也。于其宅南。别构一堂。揭号曰翠微。此寔为终南之山腰而名之也。每于公退之暇。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1H 页
辄与客着棋终日。或问其故。答曰。生人有气。必有言语。有语而不及朝廷鲜矣。终日着棋。所以避言讳也。人服其谨慎。府君以英豪之姿。高迈之识。通今达古。烛微炳几。妙岁登第。遭遇盛际。倡义决策。克成洪业。尽言革弊。载赞新化。勤护 圣躬。尽节于万里之行。远避政权。脱危于两家之乱。其硕德雅望丰功盛烈。足以铭彝鼎而被弦歌。是宜 恩眷阅三朝而弥隆。福庆绵屡世而益炽。虽郭汾阳之苗裔蕃衍。李平章之奕世通显。犹未足以并其美而将其武。呜呼盛哉。呜呼休哉。
神道碑铭(并序○十代孙九万撰)
维我南氏自英毅公讳敏籍英阳以来。簪绅相承。至高丽中叶。有枢密院直副使讳君甫。移贯宜宁。是生丰储仓副使讳益胝。是生灵光郡事讳天老。是生检校门下侍中敬烈公讳乙蕃。敬烈之配鸡林崔氏。参议讳茳之女。是生公四世祖考及妣也。公以忠定王三年辛卯岁生。初讳谦。岁辛亥。李穑知贡举。公中同进士第五。历职无可考。时当丽季极乱。 圣祖将兴。公志存经济。契合风云。及乎禅代之际。有辞功逊赏之意。遁于荒墅。 太祖既受命。思公甚。物色求得。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1L 页
赐名曰在。盖喜其尚在也。公自字以敬之。盖敬君赐之意也。策开国勋一等第十三。拜中枢院学士兼司宪府大司宪。封宜城君。疏陈创业初急先务十一事。二年六月。差奏闻使将赴京。 上遣公弟将军贽 赐衣酒。九月。回自京师。 启曰。 帝厚待之。且 命曰。尔国使臣道远烦费。自今三年一朝。三年甲戌。 帝以本国表辞倨傲有啧言。 太宗以靖安君自请使行。举朝皆危之。公日。靖安君有此行。吾辈安枕死于此乎。亦自请以副价行。行中诸人或有不敬尽于侍御。独公执礼甚恭。及如京事解。 帝优礼遣还。四年乙亥正月。遭敬烈公忧。七月。 上引见于便殿。劝以姜桂之滋。五年丙子十二月。以艺文馆春秋馆太学士。为都兵马使。从都统处置使金士衡。征一歧对马岛。 上出南门外饯之。都堂饯于汉江。翌年正月。还师。七年戊寅。以政堂文学。奉 命致祭于松岳。闻芳硕之乱作。弟訚为罪首。还谒于诸王子。有欲并害公者。 太宗曰。某素不与訚同心。不可连坐。其归我第。及事定。宥放于外。俄召还。庚辰正月。 定宗即位。公于阙庭大言曰。即今当立 靖安君为储嗣。不可缓也。河崙因公言上言于 定宗曰。天意人心可知。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2H 页
请早定位号。 上许之。 太宗定策之功。公实首发。暨 太宗即位。首置 世子书筵官。以赵浚及公与郑总学业可备劝讲。 命为从官。品拜师傅宾客之职。三年癸未。拜庆尚道都观察使。条陈时务报政府。政府启闻许施。 上闻公因禁令断酒。而勤于职事。虑或生病。十二月。 赐宫酝任所。仍 命自今服药用酒。而四年甲申五月。拜议政府赞成事。十月。台谏刑曹以李居易之党劾公。 上下三省官于巡禁司鞫问。命公视事。公诣阙谢恩。且陈昔者效力危难之事。 上曰。卿虽不言。予岂不知。卿其勿疑。八年戊子。持平崔自海论事忤旨。勒归其家。执义权遇等待罪。公以大司宪言于 上曰。台谏。人主耳目。言虽不中。亦不可加罪者。所以开言路广视听为万世计。 上即命自海等就职。十四年甲午。拜右议政。宜宁府院君。以监春秋馆事掌试取士。 上曰。权蹈,成概,李贺,李随皆朝士也。无中试者。可见掌试之公。 上命河崙及公改修高丽史曰。恭悯王以下事多不实。宜更窜之。同年。升拜左议政。十五年乙未。解相职。以勋兼修文殿大提学 世子傅。十六年丙申。拜领议政。而已免。 世宗元年己亥十二月十四日。以勋封。卒于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2L 页
第。停朝市。致赙赗庇葬具。太常议谥曰忠景。 上备法驾。率百官幸公第。 赐祭吊孤。其祭文略曰。惟卿廊庙伟姿。山河秀气。有贯穿百家之学。有酬酢万变之才。翊戴 圣祖。开亿万年无疆之洪休。当我 上王入觐天庭。陪从跋涉。捍御艰难。逮至践阼。裨益弘多。在予冲人。尤为药石。矧卿于寡人有旧恩之好。卿之孙则有连姻之庆。谓将仪表百僚。弼亮四海。今其已矣。何以为心。 上王遣宰臣尹淮赉教赐祭。其文略曰。惟卿性姿英豪。识见高迈。仗义决策。密定创业之宏规。应天顺人。协赞开国之伟绩。曩予朝觐之日。乃为副贰之官。不惮跋步之勤劳。实同甘苦于蚤夜。逮当纂承之后。益申弼亮之功。何知一病之作。遽为九原之逝。兴言及此。恸悼无已。 太祖之定鼎汉阳也。亲卜仙寝于健元陵。以陵外佛岩山下注洞之原 赐公。为日后陪葬之地。且 赐其近田民。使传之永世。为守冢户。故先葬敬烈公。继葬公焉。公之旧宅。汉师南部明哲坊第二里城底。亦国初定都时。术者以 上命择基赐之者也。公别构一堂于宅之西南隅。揭号曰翠微。寔终南山之未及上处也。宅边有一岩。其状类龟。公因自号龟亭。而亭或作岩。岩或作庵。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3H 页
公豁达多大略。外似不检。内实明察。文章平正清丽。尚论者以经济之器旷达奥雅之目归之。旁通算术。究前人所未解。世谓之南算。四年壬寅。以 上王命。追配 太祖庙庭。遣使赐祭。配食如礼。 健元陵碑阴刻。书功臣四十人。而公居第十四。其后 献陵碑阴。亦刻功臣三十九人。而公居第十三。配卞韩国大夫人坡平尹氏。高丽侍中瓘之后。判三司事坡平君靖厚公虎之女。先公卒。葬于长湍地松都天寿院后。后配淑安宅主南阳洪氏。观察使彝之女。葬地阙未闻。尹夫人育二男。长景文。兵曹议郎。次景武。议郎三男。长左议政智。次直提学简。次宜山君晖。尚 太宗女贞善公主。公以间世之才。妙年发轫。经纶草昧。晚岁持衡。保佑盈盛。其谟猷筹策。轩天地悬日月。必有不胜偻指而数者。然今年代既远。家乘多佚。至若金匮石室之庄。又非外人所可窥。玆用搜辑稗史断简之馀。掇拾子孙口语之传。略成文字如此。呜呼。此何足以光于前而垂于后也。虽然。当时纪实之语。犹幸有 献英二庙致祭之文。公之盛德大业。此亦可得其梗概。又何恨也。昔汉得天下定宗庙。陈平之功居多。而自伤其多阴谋曰。吾世即废。终不能复起。宋之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3L 页
诸功臣如曹翰者。及其身死。子孙有行乞。而曹彬独以厚德遗后。奕世通显。若公则诸孙及公时已贵盛。而下世今三百年。苗裔蕃衍。愈久而未艾。此又曹氏之所未及。噫。欲知水源。当观于其流。欲知木本。当观于其叶。今欲考公之德。可惩者在此。乌足问纪事之详略也。铭曰。
天命神武。拯济荒屯。缔搆之功。必藉良臣。丽运欲讫。圣神勃兴。奇才异人。如响斯应。惟时协策。曰有忠景。勋则开国。位则议政。既赞其创。且佐其治。萧法曹守。兼而有之。历事 四朝。镌功 二陵。陪葬寝园。配食庙庭。显显令德。受禄于天。生荣死哀。其孰与肩。又有贤孙。黄阁继登。馀庆之远。及于云仍。俾尔炽昌。惟公是庇。式至于今。宜念所自。眷慕流风。年已三百。墓道无树。裔人之责。玆缀遗事。继之以诗。刻石视后。永永无期。
墓表(十五代孙公辙撰)
世宗元年己亥十二月十四日。纯忠奋义同德开国功臣,议政府领议政, 世子师,宜宁府院君南公以疾卒。 上备法驾率百官幸其第。吊祭致赗赙庀葬。 太上王又遣宰臣尹淮赐祭。以不即见公为恨。于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4H 页
是太常议谥曰忠景。公讳谦。后改为在。字敬之。自号 龟亭居士。以高丽忠定王三年辛卯生。少卓荦。好学有文。李穑知贡举。公中同进士第五。历职无考。时辛氏政乱。我 太祖大王慨然有应天济屯之志。公往附之。 太祖尝待以故人之礼。所与谋划者不可胜计。而事皆秘。已而 太祖自威化回军。公与赵浚,李之兰等奉 太祖受禅于寿昌宫。及封功臣。公惶恐遁于野。 太祖使人物色得之。遂赐今名。盖喜其尚在也。策开国勋一等。赐铁券。拜中枢院学士。升司宪府大司宪。 上尝宴功臣于新宫。命伶人歌文德曲。谕曰。寡人之得至此。卿等之功也。公退而上疏。论创业先务十一事。皆蒙嘉纳。二年癸酉。差奏闻使如京师。 上遣公弟贽赐衣酒。既至。 天子厚遇之。且命自今三年一朝。甲戌。 天子怒本国表辞慢甚。下诏责之。朝廷汹惧。将遣 靖安君为使以辨之。公曰。 靖安君有此行。吾辈岂可坐而死于此乎。自请为副。在途执礼益恭。 靖安由是愈贤公。事解还朝。居无何。遭父忧。七月。 上引见卧内。劝以姜桂之滋。丙子。拜艺文馆春秋馆太学士。十二月。以都兵马使往征一歧对马等岛。 上出南门外饯之。既至。与都统处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4L 页
置使金士衡大破贼奴。贼远遁。翌年正月。班师。 上又召见慰谕。戊寅。迁政堂文学。庚辰。 定宗即位。将贺。百官在位。公乃大言于众曰。 靖安君即 先王亲子。且有勋劳。今宜定为储嗣。不可缓也。大臣河崙言于 定宗曰。南某之言如此。天意人心可知。请早定位号。 定宗许之。遂策 靖安君为 王世弟。公与有力焉。 太宗元年。置 世子书筵官。以公与郑总学术醇正。可备劝讲。特授 世子师傅。又移宾客。三年癸未。出为庆尚道观察使。四年。拜议政府赞成事。会台谏以公党李居易劾之。 上怒。下巡禁司鞫问。命公视事。公入见 上谢恩。仍涕泣陈昔日效力危难之际。 上曰。卿虽不言。予已知之。卿其勿疑。甲午。擢为议政府右议政。宜宁府院君。监春秋馆书云观事。承 命改修高丽史。公位宰相二十年。持心公平。避远权势。不可干以非义。见人主有过。必尽言不讳。 上亦改容受之。尝考试殿中。 上讳筵臣曰。权蹈,成概,李贺,李随皆朝士也。无中试者。可见掌试之公。持平崔自海等论事忤旨。勒归其家。公言台谏人主之耳目。言虽不中。当优容之。不宜加罪以塞一世之言路。 上立命自海等就职。其见敬信如此。同年。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5H 页
升左议政。兼修文殿大提学。丙申。拜领议政。未几免。家居四年而卒。享年六十九。葬于杨州赐洞之原。初 太祖既定寿陵。以近 陵一麓赐公陪葬。故里人名之曰赐洞。后配享 太祖庙庭。公状貌秀伟。胸中豁达有大略。自下僚起佐 真主。经纶草昧。酬酢万变。常见人所不见。处功名如寒士。当 国家危疑之际。小心谨慎。不罹于祸灾。至今称为贤相国。文章清丽平正。尤明于算法。其法传于世。人谓之南公算。公世为宜宁人。考讳乙蕃。检校门下侍中。谥敬烈。妣鸡林崔氏。谱系具著碑志中。公娶坡平尹氏。封卞韩国夫人。再娶南阳洪氏。封淑安宅主。二男。景文。兵曹议郎。景武。议郎三男。智。左议政。简。直提学。晖。尚贞善公主。封宜山尉。内外云仍。今多显达世其家。
忠景,忠简两先祖官教跋(十代孙九万撰)
右十代祖考忠景公官教一道。其文曰 王旨。南在为纯忠奋义同德开国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宜宁府院君,修文殿大提学, 世子傅者。永乐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宝篆曰朝鲜国 王之印。八代祖考忠简公官教一道。其文曰教旨。南智为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中枢院事者。景泰三年十月初一日。宝篆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5L 页
曰施命之宝云。惟我二先祖后孙。方今袭冠绅居京师。无虑数十家。当时旧物。无一传而守之者。独此二官教。乃得于五代祖佥知府君之庶弟致励之裔孙在德山者。此岂非礼失而求诸野者耶。今此二纸。其为后孙所贵重。则固不啻拱璧。其于考国家典章。备掌故阙文。亦有赖焉。以言乎纸幅。长不过方尺。厚不过纨素。其视今相臣官教长几丈而厚加革者。其侈俭何如也。以言乎字画。全用行草。而遒逸有法度。非悤悤时所可作。想当时写此者要不出诸郎吏手。非必以笔名者。犹且如此。一时人文之盛。其视今官曹记注苟简而陋俗。其工拙何如也。且忠景公勋号。此云纯忠奋义同德开国。而勋府之录。则洪武二十五年壬申七月日。策益安大君芳毅等三十九员开国功臣。或纯忠佐命。或奋义佐命。一等十五员中十三人。宜宁府院君南某。阶至左议政。谥忠景公。配享 太祖庙庭云。 太庙配享位版。则 太祖室第三位。题以左议政宜宁府院君文景公南某云。宗家不迁之主。则题以纯忠奋义佐命开国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春秋馆,书云观事。修文殿大提学, 世子师,宜宁府院君忠景公云。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6H 页
墓表则刻以开国功臣议政府领议政忠景公南某之墓云。以勋号言之。此官教有同德二字。而勋府所录。家庙题主。皆无同德。乃有佐命。其错一也。以职衔言之。此官教乃解相而移拜者。议政之为领为左无可證。题主墓表皆云领议政。而勋府 太庙撮要皆云左议政。其错二也。以谥号言之。题主墓表勋府撮要皆云忠景公。而惟 太庙书以文景公。其错三也。若公若私今取考者有五。而互相牴牾乃如此。此诚后孙不能修明先德。表章践历。使昭在人耳目而然。然国家文献亦可谓不备之甚矣。在今所徵信。犹幸有此官教。勋号则当以官教为据。职衔与谥号则当以墓表与题主为信。若勋府 太庙之谬误。似出于屡经兵燹追后记忆之失实。安得一并论列。上请于朝。有所是正耶。且念朝鲜 国王之印。即大明 高皇帝颁赐我 太祖开国之初者。继及 累朝。凡于臣僚除拜。皆用此印。当其时专心事大。国无他宝可知。岂意数百载后。乃有天地翻覆之变。不能使我国与此印相终始。于悒何言。昔欧阳公得荒墟断石之拓本。犹以为宝重。称其有补于稽古。况此 祖宗盛时之遗文。楮墨之尚完。宝章之煌煌者耶。今之得此。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6L 页
诚是不期之幸。为后孙者岂不欲十袭而藏。金缄而固之。以为千万岁保守计。然而有成则有毁。有得则有失。亦物之常理。夏后之关石和钧。周家之赤刀大训。亦未闻传之至今。况此大夫士家传之故纸。乌可必其长存于久远耶。深恐日后椟破珠亡。并其所载文字而佚焉。故谨此具录于跋语。且记其有感于古者。庶冀盘盂彝鼎。器虽不存。款识之辞。犹可见于简策之传也。
宜春世宝跋(十一代孙龙翼撰)
古人以王家毡,魏公笏为传家宝。子孙追远之诚当如是也。今观先祖忠景公暨旁祖忠简公相府告身二道。尤有以起后嗣之感也。夫祖孙作相者盖寡。而至若祖佐 圣祖创大业。孙佑 神孙致太平。功德流传。子支蕃衍。则实是前史所罕有者。况历年久远。乔木凋零之后。 恩麻二纸飘落所不知。终为云仍所得。笔迹宝画。宛然如昨。则岂非事之尤奇。而有数存于其间耶。药泉亦继箕裘之业。先为跋。又属龙翼续之。仍送宗孙磐家。使之永世宝藏云尔。
请配享位版改题疏(景宗壬寅八月五日○十二代孙就明)
伏以臣之十二代祖开 国功臣领议政忠景公南
龟亭先生遗稿上 第 647H 页
在。配享 太祖庙庭。其爵名谥号墓表。家乘班班俱载。后孙故相臣南九万曾为 宗庙都提调。奉审时见先祖位版。则书以左议政文景公。以领字为左忠字为文。与家乘所载爵谥大有违错。莫重配享位版。误书如此。九万生时以为累经兵燹之后。或不无讹传误书之致也。欲陈疏请改。而事既重大。且于晚年。在朝日少。有志未遑。久为诸子孙之恨。九万自述宜宁府院君官 教题跋。备论考證。今者庙议以九万 先朝宿德名臣。将配享于 先大王庙庭。趾美远祖。其光前荣后之感当如何哉。若于此时。位版误字不为改书。则终无正讹之日。其在配享祀文。亦不宜袭讹而仍存。伏乞 圣明下臣此疏于该曹。趁即举行。千万幸甚。窃念 太庙。关系甚重。爵谥误书。事体未安。不但为臣私门之歉恨。故臣近密。不得不冒渎至此。臣无任战悸屏营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疏辞令该曹禀处。(八月。承旨赵景命持公事入 侍时。配亭位版误书字。分付该曹改题事 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