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杂著]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5H 页
草屋子传
草屋子。鸡林之士族也。少孤力学。年十九。中进士科。学日益进。岁辛亥。牧隐先生知贡举。褒然兴于乡。及会试。擢高第。入艺文春秋为属官。同僚服其才。不十年。扬历华要。为部使者于西海。名声藉甚。自门下舍人。升右司议。将大建白。适有他除不果。士论颇惜之。草屋为人。慷慨不群。善吟诗。乐与士君子游。其最厚者。京山李陶隐也。壬寅秋。陶隐自京山至金海。金海。首露王之墟也。低徊留。久之渡黄山江。遂之鸡林。于是草屋携陶隐周览半月城。想像新罗氏之所以历一千年之久。相与赋诗以吊之。上佛国寺之东峰。望扶桑。游感应寺。窥龙穴。登利见台。舟至大王岩。亦东海之奇观也。草屋尝曰。吾世儒素。所居欲以庇吾一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5L 页
身耳。何侈丽为哉。构草屋以居。人亦高其志。而称之曰草屋子。草屋姓金氏。名震阳。字子静。
 陶隐赞曰。陶唐氏,大禹氏。天下之大圣也。一则茅茨不剪。一则卑宫室。所以昭其俭也。虽学者。犹知钦慕焉。草屋其闻陶唐大禹之遗风而兴起者欤。不然。将与隆中之龙。颉顽于千载之下者欤。彼堂高数仞。朱薨于楹。以自誇雄。而鬼已瞰其室者。独何人哉。独何人哉。
题明极卷后
浮屠明极者。以其号求言于方之内之外。若幻庵翁之偈。韩山子诗若铭。所以畅明极之旨尽矣。虽然。吾尝闻有曰明命者。有曰明德者。未闻有明极也。盖浮屠氏之说。而字义偶与吾所闻者同也。由吾之说而推极之。则民彝物则。焕然昭著。其效至有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者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6H 页
矣。师于所谓明极。将何如也。无亦有一段灵怪炫耀人天。而吾之昏未足以知之乎。师归问幻庵翁而有得焉。幸有以开发吾也。
裴烈妇传
烈妇姓裴氏。名某。京山人。父前进士中善。既笄。归士族李东郊。善治内事。岁庚申秋七月。倭贼逼京山。阖境扰攘。无敢御者。时东郊赴合浦帅幕未还。贼骑突入烈妇所居里。烈妇抱乳儿走。贼追之及江。江水方涨。烈妇度不能脱。置乳儿岸上。走入江。贼持满注矢拟之曰。而来兑而死。烈妇顾见贼骂曰。何不速杀我。我岂污贼者邪。贼发矢中肩。再发再中。遂殁于江中。贼退。家人求得其尸葬之。体覆使赵公浚上其事。旌表里门云。陶隐子曰。人有恒言曰。为臣尽臣道。为子尽子道。为妇尽妇道。至于临大难。鲜克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6L 页
践之。裴一妇人。而其视死如归。骂贼之言。虽古忠烈士。蔑以加焉。余尝南游。过所耶江。乃烈妇死节之地。滩水悲鸣。林木萧瑟。令人毛发竖起。呜呼烈哉。
  仆之文辞。固不足观。然烈妇一死。大开名教。不可使无闻焉。他日中原之士知东方有此烈妇。当自景渊始。幸识之。
   景渊姓杜。名浩。河南开封人。邂逅于莱州之公馆。临别。录烈妇传而去。予题其录本之后如上云。
大夫士庙祭议
古者天子祭七庙。初受命之王为太祖。其庙居中。东三昭西三穆。凡六庙。东西之南二庙。为祢为祖。东西之中二庙。为高为曾。此之谓四亲庙。东西之北二庙。祭高祖之父与高祖之祖。为二祧庙。亲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7H 页
庙四。祧庙二。合之为三昭三穆。其有功德之王。亲尽庙当毁。则别立一庙于昭穆北庙之北。谓之宗。百世不毁。与太祖同。周之文世室,武世室是也。合太祖二宗三昭三穆。则谓之九庙。此天子之制也。若诸侯则始封之君为大庙。高曾祖祢为四亲庙。是曰二昭二穆。无二祧。亦无有功德之宗。故其祫祭也。但有时祫而无大祫。时祫者。迁二昭二穆之主。合祭于大庙也。大祫者。三昭三穆二宗之外。凡庙之已毁者。皆得合食于太祖之庙也。大夫三庙。初为大夫者居中。曰大庙。一昭一穆则祖祢也。上士二庙。惟祖与祢。无大庙也。中士,下士一庙。惟祢庙而已。无祖庙也。庶人无庙。祭父于其寝而已。中士,下士之常祭。但得祭祢。若欲祭祖。则于祢庙祭之。上士欲祭高曾。则于祖庙中祭之。大夫欲祭祖以上。则于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7L 页
大庙祭之。古者惟天子,诸侯有主。大夫,士无主。祭则设席以依神而已。伊川所制之礼。大夫士皆有主。皆得祭及高祖。僭诸侯之礼也。至若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则僭天子禘祫之礼矣。故朱子初亦依伊川礼。举此二祭。后觉其僭。遂不复祭。后世既无封建。则斟酌古今之宜。三品以上。得如古之诸侯。祭及四世。但既无封国。则不当有主。六品以上。如大夫礼。七品如上士礼。八品九品如中士下士礼。如此庶几近之。朱子所谓二主者。此言继祢之宗子。载其考妣二主以行尔。所谓二主常相依。则精神不分者。言其考妣之精神。常与神主相依。不别立祠板之类也。于祫及其高祖者。于谓由下而达于上也。高祖本无庙。若或立功于国。君宠锡之。则得合祭四代。上及高祖。大夫则祭于其大庙。上士则祭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8H 页
于其祖庙。中下士则祭于祢庙。以上姑举其大槩。不及详悉也。或曰。礼随时制宜。有损有益。大夫士有主。自伊川所定礼始。亦无害于义。但是有庙者有主。其无庙者。其主埋于墓所。若欲追祭。则设席依神而祭于其主者之庙。况如今庙制皆非古。则只当且因循伊川所定之礼行之。
先大夫人行状
大夫人姓金氏。先世鸡林彦阳人也。门下平章讳就砺。相忠宪王破辽蘖金山。功在社稷。卒谥威烈公。威烈生门下平章谥翊戴公讳佺。翊戴生都佥议评理谥文慎公讳賆。于大夫人为曾王父。文慎生选部典书讳祖。为王父。典书生判少府寺事讳敬德。为考。少府娶大儒崔文宪公讳冲十二世孙献部典书讳仲濡之女。以天历戊辰十二月初七日。生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8L 页
大夫人。八岁。崔夫人殁。十八。归吾李氏。明年。少府公殁。大夫人性至孝。伤考妣不幸早下世。每见人具庆。必叹羡涕泣焉。吾王父平壤公享年七十二。王母宣夫人享年七十二。患病历数月。大夫人手自汤药。至奉溲器。昼夜罔懈。及卒。大小敛皆亲之。哭几毁。乡党称焉。恒言教吾兄弟曰。蒙哥汝既作书生。当力学不倦。普汉汝业武。射御当善。然必戒其妄害物命。又曰。衣服取其暖体耳。不尚华侈。饮食取其无饥耳。不尚珍异。汝辈识之。蒙哥。崇仁小字。普汉。崇文小字。平居。纺绩箴线之劳。未尝暂释。鸡初鸣。盥栉而坐。诵金刚般若经,华严行愿品为日程焉。年五十又四。岁在辛酉正月。患泄痢。二十八日甲寅卒。以大人命。越翼日丙辰。葬于城东柏山之南原。子男二人。长崇仁。今为判典校寺事,艺文馆提学,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9H 页
知制教。次崇文。兴威卫大謢军。女三人。长适前礼仪判书遂安李恬。次适左副代言廉廷秀。皆先殁。次适司宪纠正金浙。孙男五人。次点。军器录事。次开,次骞,次雍,次适。女三人。长适成均进士韩天童。馀幼。崇仁。谨录。
乡僧止庵写余陋真。因作赞。
状貌卑柔。妇人之俦。章句雕刻。童子之学。若拟诸达可之卓越。子虚之缜密。天民之精敏。仲临之俊逸。可远之温雅。宗之之谐博。所谓珷玞之与美玉也。虽然。托迹于东国。喜谈于中原。或摈瘴海之滨。而无所加感。或游岩廊之上。而无所加欣。惟其惕然而自修。庶几不欺于心君乎。
题金可行诗藁后
三百篇为诗家宗祖。圣人尝论之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曰。诗三百。一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09L 页
言蔽之。曰思无邪。此论诗之至也。诗道之变极。而论者往往不本于情性。惟一句一字之工拙是求。余之病此久矣。鸡林金可行以其所作诗藁见示。造语雅驯。寄兴深远。忠君爱亲尊师亲友。有开于世教者十之八九。予读之悚然敛衽曰。有是哉有是哉。呜呼。诗不可以伪为也。氓之蚩蚩。不能掩淫泆之情。孟德短歌。不能掩篡夺之谋。曾谓诗之发不本于情性乎。可行游予门十年于玆。固药其为人。诗乃馀事也。而又如此。积于中形诸外。信哉。余于可行。宁不益加爱重乎。虽然。可行岂自足哉。其于学问。知进而不知止焉者也。予故引圣人之论诗者题其卷。呜呼。学问之功。卒至于思无邪。则诗不足论也。可行勖之哉。
题千峰诗藁后
自余遭放逐为东西南北之人。人率掉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0H 页
臂去。戒勿相亲。而浮屠往往有相见访者。有相书问者。于星山得敬兰。于长兴得学南,省敏。于西原得尚衡。于中原得卐雨,斯近。盖皆遗外声利而逃空虚者也。雨从余𣄆寓月馀。一日。出其所作诗一秩见示。清而不至于苦。拙而不至于野。腴而不至于腻。读之愈久。而愈不知倦焉。世传唐九僧集。予尝窃窥其梗槩。雨之所得。岂肯多让乎彼哉。虽然。诗之工拙。不足以论吾雨也。雨之于予。非有族党之好也。乡里之旧也。濡沫相资之恩也。而相从于患难之中。略无畏忌。是其所得又当在于诗之外。而后之观雨之诗者。苟徒曰。雨诗僧而已。则为未知雨者也。余故并著其为人者云。雨号千峰。幻庵之高弟也。洪武龙集庚午仲冬下浣辛亥。初科解原题。
忠原判官李君及字说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0L 页
忠原州判李君及。尝为成均生。以春秋义著名侪辈间。余屡得其文而读之。则论事析理。警策精当。善于治经者矣。相遇于忠原。政誉霭然。每公务之暇。必来存问。久之语余曰。先生字我。朋友字之盖礼也。余其敢辞。圣人修春秋。一字谨严。其书及何。子公羊子曰。及犹汲汲也。夫君子之汲汲于义。犹小人之汲汲于利也。义利者。舜蹠之所由分。而天下国家之治乱存亡系焉。孟子首发明之。以析梁罃利国之问。所以遏人欲存天理也。南轩张氏之学。尤严于义利之辨。以为义者。无所为而为者也。此一言发前贤所未发。晦庵先生深有取焉。余请以公义为字何如。君治春秋。故用公羊子之说以塞命。尚勖之哉。时洪武庚午易复之月既望。京山李崇仁。书。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表笺]
  
进重刊陈浩集说礼记笺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1H 页
臣翊言。臣闻五经皆垂世立教之大典。而礼之用为急。古先帝王。莫不由之以兴至理。伏以云云。以神圣之资。复祖宗之统。夙兴夜寐。砺精求理。原臣硕辅同寅协恭。凡所制作。动法礼经。游学之士亦欲传习。顾惟善本。世不多有。项臣受命南来。臣金子粹,闵安仁体国家美意。以陈浩集说一部。嘱臣刊行。移文尚州。俾之锓梓。牧使臣李复始等董事惟谨。阅五月而功告成。臣窃观经文。有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班朝理军。莅官行法。非礼。严威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大哉言乎。圣人所以为万世教可谓尽矣。然则是经岂可一日离于心目哉。虽然。臣又观毋不敬三字为一经之冠。此乃尧之敬明。舜之温恭。禹之祗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1L 页
德。汤之圣敬日跻。文王之小心翼翼。圣人相传之心法也。自古以来。社稷之安危。生灵之休戚。君子小人之进退消长。天命人心之去就离合。实系乎君心敬与不敬暂焉之顷矣。伏望云云。潜心圣经。机务之决一于敬。燕閒之居一于敬。盛德理功。无愧古先。臣不胜至愿云云。
贺朝廷平定云南。发遣梁王家属。安置济州表。
大春秋之一统。运启中邦。整雷霆之六师。威加南极。捷音远播。喜气旁腾。窃以虞书载有苗之征。汉史记交趾之击。盖其执迷而干纪。故乃声罪而致诛。蕞尔云南。滨于海徼。妄谓险远之足恃。敢肆跳梁而不共。爰出睿谋。伟矢万全之举。克平犷俗。赫然一怒而安。息马投戈。超今迈古。(中贺)玆盖重华协德。光武同符。告厥成功。混车书寰宇之内。屈此群丑。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2H 页
置俘虏海岛之中。是宜氛侵之消。益慰神人之望。伏念幸逢昭代。欣闻凯歌。摄政釐东。虽阻骏奔之列。陈诗美上。聊申燕贺之诚。
贺登极表
继天立极。端膺历数之归。守位曰仁。允协神人之望。翊戴伊始。讴歌悉均。钦惟道合弥纶。功存耆定。惟大统之入缵。帝业重兴。诞明诏之远颁。皇猷益焕。爰副累朝之付托。聿观万化之更张。伏念猥袭世封。叨分省寄。风云际会。恨莫陪于代来。天地久长。愿恒申于华祝。
贺册皇太后表
至仁永锡。帝德聿新。缛礼告成。母仪增重。事开宗社。喜溢臣邻。窃以苍熙炎汉以来。宫闱建号。仲任明德之盛。简册联书。爰举弥文。适当兴运。钦惟聪明迈舜。勇智济汤。有要道始于亲。化行俗美。拨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2L 页
乱世反之正。近悦远来。承慈训以怡愉。献徽称之烜赫。伏念猥将庸品。早袭旧封。窃法羲经。受王母之介福。愿赓周雅。拜天子之万年。
贺郊祀改元表
圣人升中。肇举明禋之礼。昊天有命。聿更宝历之端。和气旁流。欢声竞沸。钦惟秉心寅畏。抚运亨嘉。若帝之初。藁秸陶匏斯洁。与民伊始。典章文物惟新。属熙事之告成。宜多方之展贺。伏念猥将庸品。幸际昌辰。班虽阻于奉璋。未参晋接。诚则殚于荐算。深切嵩呼。
贺正表
正颁黄历。大一统于春秋。仗簇彤庭。享四方之图贡。神人恺怿。宗社又安。钦推刚建粹精。聪明睿智。仁民爱物。帝泽洽于怀柔。议礼考文。天心著于谟训。令辰方届。诸福毕臻。伏念猥以冲资。叨逢熙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3H 页
运。椒盘献颂。虽未参于盛仪。海屋添筹。敢恒祝于多寿。
贺正表
正月建寅。宝历载新于大统。圣人恭已。袗衣端御于法宫。协气旁流。欢声竞沸。钦惟财成天地。参并神明。发挥道德之经。以观其妙。从事精一之学。允执厥中。令诞布于始和。祥茂膺于骈集。伏念幸逢熙旦。猥摄弊封。百辟齐班。阻参汉庭之会。万年上寿。愿同嵩岳之呼。
冬至表
麟史书春。黄钟应一阳之复。鸡人唱晓。丹扆受四方之朝。瑞蔼觚棱。胪传阊阖。恭惟云云。明哲作则。中正有临。心笃化工之生成。无偏无党。礼勤慈闱之奉养。不愆不忘。适当道长之辰。丕拥朋来之庆。伏念云云。承乏揽辔。阻参缀班。映日卿云。睇蓬莱之五色。齐天寿算。效嵩岳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3L 页
之三呼。
八关表
丙鹿应千之景命。虽旧惟新。仪凤关八之朝章。匪今斯古。宝坐高拱。舆情举欣。恭惟云云。盛德在躬。至仁育物。广矣大矣。实元亨利贞之俱全。礼云乐云。非玉帛钟鼓之徒备。神人交畅。福禄来崇。伏念云云。猥以庸资。叨逢熙旦。湖山地迥。阻参肃穆之班。象魏云开。愿上康宁之祝。
贺节日表
帝出乎震。祥茂膺于诞弥。天命用申。运光启于亨泰。缛礼载举。欢心悉均。钦惟圣神武文。聪明睿智。功成治定。制度监三代之隆。仁渐义摩。声教暨四海之远。与天地而长久。同日月之照临。伏念幸遘昌辰。权承遗业。称玉觞而为寿。虽阻周行。效金鉴之献书。恒申华祝。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4H 页
陈情表
仁以御众。在施泽而旁流。忠于事上。当沥诚而上达。敢将狂僭。庸渎高明。切念小邦。自从先父。获际天开之运。恪守弊封。常驰星拱之心。深蒙睿渥。而臣遭多艰于弱岁。思无忝于前人。率吁臣民。誓勤节义。于洪武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差陪臣崔源赍表奏告讣音及请谥告袭。经由定辽卫。前赴京师。又于洪武八年二月内。钦依圣旨。起取耽罗马匹数内。差陪臣孙用珍。管押马五十匹。五月内。差陪臣全甫。管押马一百匹。送纳定辽卫。俱未回还。罔知端末。私切忧勤。伏望怜臣摄事于侯邦。谅臣尽忠于帝室。灼知情绪。明降德音。则臣谨当倍输任土之诚。恒祝后天之寿。
请承袭表
建邦树屏。帝命斯彰。继世袭封。臣邻攸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4L 页
庆。玆当再渎。尤切三思。伏念猥以幼冲。适丁忧恤。奥从先考。权国事者数年。颙望上恩。对天威于咫尺。措躬无地。惟简在心。伏望施字小之仁。降缵考之命。而令庸品获被耿光。则臣谨当永观苗裔之存。彭为汉辅。恭祝康宁之向。恒效箕畴。
请谥表
丕视功载。虽旧不遗。永言孝思。惟亲是显。玆殚悃愊。庸渎高明。窃以礼莫重于示终。德莫加于怀远。此帝王之懿范。而古今之恒规。先臣某于洪武七年薨逝之后。累次上表请谥。未蒙明降。岁律悲于九更。天聪敢于再渎。伏望特颁恤典。以慰贞魂。则臣谨当率先考以移忠。与东人而祝寿。
请承袭表
锡命推恩。仰惟圣君之典。践位行礼。实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5H 页
为孝子之心。敢此吁呼。深增惶惧。臣闻诗歌缵考。宣王所以待韩候。传称扬名。仲尼所以语曾子。以斯为美。从古粲然。恭惟体舜舞干。师汤弛罟。分茅胙土。措天下于泰山。敛福锡民。跻一世于寿域。遂致多方之面内。而无匹夫之向隅。如臣者方在弱龄。即丧严父。对影海曲。哀吾生之曷归。翘首云霄。望俞音之益切。伏望怜臣移孝为忠之至愿。谅臣以小事大之微诚。特霈洪私。俾承先业。谨当之屏之翰。永保箕封。曰寿曰康。恒申华祝。
谢恩表
圣泽旁施。卑情上达。抚躬知感。举国腾欢。窃念幸遭圣明之朝。庸谨岁时之礼。顾所禀之愚鲁。而辄罹于愆尤。畏天之威。无地可措。何图睿鉴。灼见危悰。既容菲薄之仪。又贷稽迟之责。示训谟之明著。通朝聘之往来。喜与愧并。涕随言出。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5L 页
玆盖至仁柔远。大智烛幽。察臣无他之心。许臣自新之路。遂令遐裔。得荷洪私。臣敢不修侯度而益虔。祝皇龄于罔极。
谢恩表
睿恩覃及。无间华夷。圣训诞颁。曲全终始。对扬惟谨。感激实深。伏念学未知方。才非经国。猥承诲谕。以启愚蒙。守旧则许以仪章。遂生则戒以衅隙。怀柔至此。古昔所稀。玆盖乃圣乃神。允文允武。谓四海之兼济。当一视而同仁。特遣星轺。俾宣天语。臣谨当永铭心而无斁。勤述职以益虔。
请衣冠表
圣人之制。惟在大同。臣子之情。必期上达。敢伸再三之渎。庶冀万一之从。窃惟小邦。爰自先父。钦承命服。益仰华风。顾旧制犹未悉更。于愚心宁不知愧。冒进封章之奏。颙望宠锡之加。伏望扩兼容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6H 页
之量。推一视之仁。遂使夷裔之民。得为冠带之俗。谨当服之无斁。载赓安吉之歌。奉以周旋。恭上康宁之祝。
贺正笺
道长三阳。布大和而育物。位尊贰极。陈缛礼以盈庭。喜气交腾。颂声旁达。恭惟性敦忠孝。德著温文。主器承祧。式端天下之本。尊师重傅。克遵圣人之谟。新正甫回。景命益固。伏以猥将庸质。权袭弊封。载赓辉润之歌。恒贡康宁之祝。
贺正笺(四六句则遗失)
寅回斗柄。泰道方开。春度玉墀。朝仪斯备。恭惟对时育万物。心常笃于体元。成岁釐百工。礼聿严于告朔。伏念胪传阊阖。纵未参于笋班。梦想钧天。聊窃效于椒颂。
贺冬至笺
气吹律管。一阳载回。礼展宫庭。四方称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6L 页
贺。凡为动植。孰不欢荣。恭惟齐圣广渊。聪明睿智。云行雨施。生成体天地之心。日就月将。精一传帝王之学。鼎当道长之旦。益拥川至之休。伏念猥以庸资。幸叨优寄。开阊阖而拜冕。虽阻班行。望蓬莱以书云。聊欣庆瑞。
贺亲祀大庙笺
大业再兴。稽古弥文斯为盛。精禋肇举。尊祖敬宗何以加。均庆神人。增光简策。功高反正。理本无为。致美冠冕之仪。告虔粢盛之荐。于此于彼。求诸阴阳之孔明。则著则存。僾乎容声之如在。四方咸贺。万福骈臻。猥以庸资。幸叨重寄。受釐宣室。虽阻骏奔之班。祝圣华封。深殚虎拜之恳。
请冠服表
议礼制度。大开华夏之文明。慕义向风。庶变要荒之卑陋。敢摅愚抱。庸渎聪闻。
陶隐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17H 页
窃观圣人之兴。必有一代之法。上衣下裳之制。盖取象于乾坤。殷冔周冕之名。皆因时而搷益。以新耳目之习。而致风俗之同。钦惟云云。挺神武之资。抚亨嘉之运。文物备矣。聿超三代之隆。德教霈然。覃及四方之广。虽许小邦之从本俗。既赐法服以及陪臣。岂容其馀。尚袭其旧。在盛世之典。固无所亏。但远人之心。深以为嫌。伏望怜臣以小事大。许臣用夏变夷。遂降纶音。俾从华制。臣谨当终始惟一。益殚补衮之诚。亿万斯年。永被垂衣之治。